因明大疏抄卷第二十四(第二十四帖) 輸入者 黃紹亮 先後對之事。 疏云。二者先後於總舉中言。先陳者(至)以後所陳分別前故(文)。 明燈抄云。言顯先陳。名為自性。言顯後說。名為差別。言差別者。分別之異名也。以後所陳分別前故(文)。 尋云。諸法自性差別。其義可定。何云如此耶。若爾引何文證之耶。 疏云。佛地論云。彼因明論自相共相與此有異然教小異。義亦別故。分為二門(文)。 明燈抄云。佛地論云等者。佛地論意。色心自體名為自相。彼上所有無常等義。名為共相。各有的屬非不定故。今因明意與彼有異。各附自體名為自相。貫通之義名為共相。貫通他上。如縷貫花者。猶如一縷貫黃赤花。一無常言貫通色心故。依於此聲等局體名為自性。無常貫他名為差別。名為的屬。得名不定。故與佛地其義有異。若立五蘊一切無我等者。顯得名不定之相也。且諸法中自相共相體非是遍。有是自相非共相。如青色等相。有是共相非自相。如空無我等。此通餘教非唯因明。其自相差別體即遍通。自相共相皆有自性。自相共相皆有差別。此義唯在因明之旨。何者。有法言自性。法是差別。如五蘊中思數。體是自性。有漏無漏我無我。是名差別數論師立我是思。即以我為自性。以是有法故。思為差別。以是法故。此即我非我之共相亦有自性。思之自相亦有差別。蘊中思數是自性故。自性差別各無所的。得名不定。以理推之。此先後門雖即前局通門。然能詮教少有別異。所詮之義亦有別也。依教義別分為二門(文)。 尋云。此文亦可證局通對義耶。 四相違記一云。問。疏主引佛地論意何。答。先德云。為證先後對而引此說也。佛地所說但成局通證。非成先後記。而以言與此有異。佛地所說之因明之說。說第二重證文言(云云)也問。若爾何故前云但取因明自共為局通證而不取經自共。明知局通亦以因明說可證耶。答。誰言以因明說而不為局通之證。然今字此宗說法有三重。於中初重。對法等諸論中。說能成立所成立自共似為證。但非能所成立。直說經自共而不為證也。第二。然以佛地第六云彼因明論等之說。偏非唯局通之證。此重得名不定寬。故明知初重亦以因明自共為證無妨言也(云云)。 尋云。以此文證先後方何。 注釋上云。問。約此自共相如何立現比。答。佛地既云現比二量依二相立。故知有法是現量境。於彼自體不分別故。後陳共相是比量境。由分別心正所諍故。廣釋如彼論疏。然上卷云。取此二中互相差別不相離性為宗體者。由後陳法是有法家所有之義。以有法聲簡色等無常。以法無常簡常住聲故。由此等義合為宗體。非謂有法是比量心正所諍境。是故亦云。有法因法二俱極成(云云)。 四相違記一云。問。若爾現量心境云前陳。比量心境云後陳耶。答。是爾。前陳之有法親任境表之。未有法可分別。故云現量心境後說之法以前有法可分別故。云比量心境也(云云)。 定賓疏五云。尋諸聖教。建立二量少有差別。要先得意後遇教文。自然曉悟故。且懸敘理門‧入理等摧邪因明所判二量。一向決定無有雜亂。自有餘教隨宜說故。互有交涉。言交涉者。於比量內有極易解分明可見者。假立以為現量之義。又現量中定心之內。極善比校亦有。假說以為比量○謂理門等因明宗中意明比量。要以散心分別比校了知同異。且如立聲為無常者。比校瓶上諸所作者皆是無常。謂以能立簡去不同。復以所立正表其同。而成量智。是相比義。若唯獨取聲無常義。不成相比。故說無常兩處相比。知其義同名為共相。共者同義也。既同瓶等。亦即了知異於空等。故有分別比校同異而成量也。若論現量入無常觀定心之內見無常相。直是定心自所變相。獨觀此境即知無常。不待比瓶而成量智。故是現量。亦如眼識得色境時。稱可長短方圓等相。獨受此境不能分別。此所得長與餘長同。此所得短產短同。此方此因此青黃等。乃至廣說。應知亦爾。是故不能分別同異。然得前境說為現量也(文)。 又云。佛地論第六卷○正義釋云。如實義者。彼因明論立自共相與此少異。彼說一切法上實義皆名自相(定心所知自相共相皆是實義)以諸法自相共相名附己體不共他故(即如定心所觀色等自相所有無常。但附所依色等己體。不於自外他受相比也)此即佛地論師釋因明中自相之中。即攝餘教自性差別自共二相也。佛地論又云。若分別心立一種類能詮所詮。通在諸法。如縷貫花。名為共相(即如色名以為能詮。復以色體以為所詮。於現前色立此名義。由其先於餘處色中識此名義。是故遍於一切處色。色既如是。聲香等及無常等。一切諸法。皆有此遍。如縷貫花也)此要散心分別假立。是比量境。此即佛地論師釋因明宗共相之中。即攝餘教自性及差別自相及共相入共相中也。由此故知。諸餘教中共一分人因明中自相之門。復有一分入因明中共相之門。又餘教中自相一分入因明中自相之門。復有一分人因明中共相之門故須識教門差互也(云云)。 又云。然有餘教現比二量或有相離。謂或就於比量之中似說現量。如瑜伽第三十卷○復作是思。如世尊說。若於不淨善修善習。能斷欲貪。是至教量。二者尋思現量。如彼論云。我亦於內自能現見於依不淨。如如作意思惟修習。如是如是貪欲不生。是現證量。三者尋思比量。如彼論云○准此尋思於三惠中。辨彼修惠加行之時。得尋思名。亦得毘缽舍那之名。聞思比度塚間青瘀。能少伏惑貪欲不生。實是比量。與現量名。由現可見如此道理。名為現量。不據離於比度之心以名現量。又瑜伽三十二○此等意明。比量門中別有一切。現可明見道理極成。假名現量。其實正是比量體也。復有實是現量所收。假名比量。即如瑜伽第十五釋現量義。簡除已思應思之境而取建立境界取所依境為現量境。彼文意說。有證行者於地境中思惟水界或火風界。其本地境名為建立境界取所依境。如彼文中釋此義云。此中地想即是建立境界之取(謂能緣之想也。想所變境即是唯識所變之境。是故想能建立境界也。此境有能緣之取也)地者即是建立境界之所依(此所依為所緣緣。依之生想也。前文取者。是能量此境也。此文所依者。是所量也)此中建立境界取所依境非已思惟(即現量境中。簡非應思惟。除已思應思也)地等諸界。解若未成時。名應思惟(謂於地界思惟諸界。復水界思惟諸界等也)解若成就。名已思惟。准論文。於地思惟水未成時。是聞思中加行之位。解若已成。是修惠中入根本位。並於現量門中。簡而除之。瑜伽意明。已思惟者修惠之中根本成位。是比量攝。此中意明十遍處觀。觀中所見水遍處境滿十方中。論中名為勝解作意。是假想觀故。就假想假名比量。而不建立以為現量。若據實理。是定心境。現前獨受不比餘知。是實現量○(文) 今案。准此等文。先後對配現比二境者。是假說也。而有人云。實現比量者。非只義暗。亦殊於諸德也。 孝仁記云。文佛地論云彼因明論等者。謂是之文引所由。其佛地之自相共相必定雖色等名自性。無常等名共相。雖故而依因明論言。且佛地之自相名共相。是比量心以緣故。及佛地之共相名自共。是現量心以緣故。故知自相共相不定也。是以准時。若色等若無常等。先陳名自性。及後陳名差別。故自性差別得名不定。為證是之理而引上文也(文)。 明詮道云。佛地論意者。諸色心等法體名共相也。彼上苦無常等名共相也。因明論意者。佛地論之自相共相總名自相。各附已體不共他故。是現量心境故。比量心境名為共相。此即與唯識可言共相同。然少有別。現量定心尋名緣火。亦可言共相中攝故。問。二論共相同者。何故俱名增益共相耶。答(文)。 尋云。聲等局體名為自性。無常貫他名為差別等者。出得名不定之相。火若言爾者。聲為自性無常名差別之事。是常自性差別也。何有不定之義耶。 四相違記一云。問。言故依於此聲等局體名為自性無常貫他名為差別得名不定者。此文甚難思。何者。既聲為自性無常。為差別者。猶是佛地所說之自共。即能成前局通之證。偏有的屬非不定得名可言。而何云得名不定耶。答。先德云。約聲無常量。任有自性先說。差別後說故。聲體為自性。無常為差別。翻此差別先舉。自性後舉成亦可有也(云云)問。若爾何等量耶。疏云。若立五蘊○是故不定(云云)意云。若五蘊立一切無我。蘊自性為自性。彼上我無我判別為差別。若立我思。我無我差別為自性。法體之思為差別。如是不定故。云得名不定(云云)問。若爾可謂唯立五蘊為自性。翻此立我為自性之量。得名不定何故云故依於此聲等局體等耶。答。先德云。然論聲之時聲‧勝二論者不諍聲自性。唯諍常無常。故聲自性為前陳。常無常差別名後。而無常無常為前陳聲為後說之道理。合約立五蘊為自性之量者。亦有立我為自性之量。所謂所別不成。本作法云。所別不極成者。如數論師對佛弟子說我是思。爰知依以判別為有法。以自性為有法之顯現量。而云若立五蘊(乃至)是故不定也。問。若爾。何故約聲無常量而云得名不定耶。答。不妨亦以無常為先陳。以聲為後說。爰知而云得名不定。但本作法中無無常為先陳之量。義雖並然。今附實之本作法量辨此之故。但指我為自性。思為差別之量也(云云已上前德傳如此)今謂。若依佛地所說自共證前局通者。付所成立。聲者是局。自性故。無常者通。聲之上差別故。今因明論所說與佛地異。所以為前後證。故云故依於此得名不定也。意云。聲等局體者。等者。等取無常苦空無我。是聲之上差別故。寔是雖聲上無常等差別。而亦一一法各別有。故為自相。是皆現量心境故。是云前陳。言無常貫他名為差別者。是以後所陳分別前有法之詞。故知此要散心分別假立。是比量心境。爰以明知。異於佛地自共。彼為局通證。要有的屬非不定此為前後證。得名不定。然非是約聲無常量亦可翻立故。言得名不定。明知言故依於此等者。凡爾以辨得名不定之義也。非是以聲無常量辨得名不定也。又云佛地自共相是因明自相攝。佛地共相與因明共相是同。得名不定者。因明自相與佛地自共相相望矣。如此之義以佛地廣文當知。道理莫過於斯說矣(文)。 下文云。備云。先陳云自性。後陳云差別。唯因明論而不通餘論也。初二重自性差別其體一故。初重是雖定屬一門。然望第二重時。不定屬一門。得名不定。言彼因明論自相共相與此有異。彼說諸法各附自性名為自相。貫通他上如縷貫花名共相者。欲顯因明自性差別有異不異。謂佛地論引因明自共相。是據現量比量二心境名為自性差別。此即與諸論異也。言故依於聲等局體名為自性。無常貫他名為差別者。此即與諸論不異也。言若立五蘊一切無我。五蘊名為自性。我無我等名為差別者。顯示初重也。五蘊自性差別各定屬一門。言若說我是思思。為差別。我為自性。是故不定者。顯第二重也。初重。自性差別其體一。但初重雖屬一門。而望第二重時。得名不定。言彼說諸法乃至名為共相者。釋因明自共相也意云。佛地論自相共相。望因明時。自相攝也。雖緣諸法苦無常等。然亦一一法各別故云自相故。所以然者。佛地云色心名自相。其上苦無常等名共相故。因明云。自相是色心及其上苦無常等。並是現量智證時。一一別故名自相。各附己體不共他故。是現量心境故。若分別心立一種類能詮所詮。通在諸法。如縷貫花。名為共。是比量境。如五蘊諸法是無我。緣所生故。如幻也。如是比度故。此共相是同佛地共相也。共相於差別是一體異名也。意說云。佛地自共相是因明自相攝。因相共相與佛地共相是同。然言得名不定者。因明自相與佛地自相共相相望也(云云)。 此雖即前然教少異義亦別故之事。 前記云。疏此雖即前教少異至故為二者。此雖即前者。此先陳後說。即是次前局通無別也。然教少異者。對法佛地二種異也。義亦別故。對法即名局通。此中自性差別義門別也。義亦別故者。且據局通前後別也(文)。 後記云。此雖即前然教少異義亦別者。言教異者。對法‧佛地二論不同名為教異。一望自性差別實而言之。一約先陳說不定以說。此名義異也(文)。 邑記云。疏此雖即前然教少異義亦別故者。此第二所明自性差別即前第一。然對法‧佛地教文有異。如疏所引。言義亦別者。前體義一多名為自性差別。如於一聲之體局自性上。通有苦空無常我等眾多差別義也。後約自共先後名為自性差別。如聲自。性唯附已體貫通他。唯所差別非能差別。常無常等貫通餘法。能別於前。故名差別(文)。 孝仁記云。文此雖即前等者。雖先後即局通。而對法論約於法相言。此因明論約於比量言。然二論並因明處也。地法現因明。說自性差別。然少別故。名教少異也。義亦別故者。約於法門言。約於比量言之也(文)。 注釋上云。教少異者。諸師。對法‧佛地以為少異。今謂。前通內明。此在因明(文)。 四相違記一云。備云○言以理推之此雖即前然教少異義亦別故分為二門者。此第二重前後雖是前第一局通。然教小異。謂對法是法門教故。此論是因明教故。對法是法門定立。因明是比量建立。故義亦別也(文)。 彼因明論之事。 四相違記一云。先德云。小論文云。現量心境為自相。比量心境為共相依此文而佛地論中辨二論異也(文)。 後記上卷文如抄第六帖。 言許對之事。 疏云。三者言‧許。言中所陳故法‧有法皆有差別(文)。 尋云。可通初二重。何云前局後通耶。 前記云。何故不取前後取局通。答。以為局通作法定故取。先後不定故不取也。疏前局及通者。此即自性差別皆是言中所陳。即此前陳後陳上意許總名差別。故言有法及皆有自性。今者意取中所許欲成立者。名為差別。非是一切非言所陳並名差別(文)。 後記云。三者言許至皆有差別者。此第三對言陳之中。隨其所應攝前二門也。若據義顯。但攝第三。問。何以不攝初局通對耶。答。前通之中已有差別遍不遍等。何第三中准言陳外餘皆差別。與前差別。即濫言陳。若言陳中即說差別。何故更說意許差別。緣此不攝初門。雖然不如總攝也(文)。 四相違記一云。問。凡隨應可通前二門。何故唯云前局後通俱名自性耶。答。諸記云云不同。且周前記云。以於局通○不取也(云云)意云前後對意者。其法與有法不定故不取。今言許對意者。有法有自性差別。法有自性差別。所以取法與有法定局通。不取有法與法不定之前後對言也。後記云○諸記說不同如此。問。就後記。既疏云先局後通。可謂據義顯但攝第一。而何云但攝第二。豈不違疏說耶答。後記云。前通之中已有差別遍不遍等何第三中唯言陳外餘皆差別與前差別。恐濫言陳。若言陳中即說差別。何故更說意許差別。以約此不攝初門。雖然不如總攝也此說雖可然。既相違於疏義。豈可依據乎。但准義斷文。作如此解說也。義斷云宗。因明自共相約先陳後說對而說(云云)故約此唯攝二門。不攝初門也(後記意如此)今謂。明燈抄云。言顯宗者名為自性。若局若通。不問先後俱名自性。故法有法皆有自性意云。為顯法有法皆名自性。而不言前陳後說。若理總而言。可云以初二門將有何防乎(文)。 尋云。言許對可通正比量耶。若言通者。既有意許宗因於彼不遍。豈無失耶。依之理門論云。或於一相同作事故成不遍因何況義斷云。言許對四相違所違因也。 理門論云。又於一切因等相中。皆說所說一數同類。勿說二相更互相違共集一處猶為因等。或於一相同作事故。成不遍因(文)。 定賓疏三云。故今且略釋此論文云。或於一相同作事故成不遍因者。前文不許一有法上有二類因‧二類喻‧二類宗若許有者。成相違決定之過。今此不許一有法上用一相因同作事業。成二類宗故。二類宗亦是前文二相相違共集一處中攝也。儻若雙成二類宗者。所樂之宗因不得遍。名不遍因。又復更有不樂之宗其因偏遍。以其偏故名不遍因。其法差別‧及有法自相‧有法差別悉有此過(文)。 下文云○即知因明正理之法。一量之中立一類宗。容可是真。若一量中立兩類宗隨應必墮三相違中(文)。 又云。法差別相違因。能別法中。以言對敵論表言顯立一類宗。於此言中矯計假託。更成意許第二類宗。且如數論立眼等必為他用。他用之言但目假他。對敵言顯已是一立。然非樂為。而設矯計。寄此言顯假他宗中。別立意許神我真他。以為所樂○既意許中立此真他。即與言顯假他差別。故名法差別也。故被敵論取有法上積聚性因。如臥具喻。還是由於因力取喻翻彼。意許非積聚他樂為之宗令不得成。而令別成非樂為中積聚假我。故名法差別相違因也。即知樂為因不得遍。更有不樂其因偏遍。是故論云。或於一相同作事故成不遍因。謂不得遍及不普遍故名不遍因也(文)。 後二相違其義同之。可見。 尋云。准此等文理。若有意許之量必可有後三相違。彼如唯識比量及四分建立量。依有意許有差別相違過。故皆名四相違所違因。雖有差別相違過。於能違量勘不定及自教相違避之者也。明知言許對必可有相違因過云事。 疏下文云。夫正因相者。必遍宗法。同有異無。生他決智。 非取一切義如前說之事。 四相違記一云。問。言義如前說者。指上之何文乎。答。先德云。疏上卷云。今此因明。但局自性名為自性。通他之上名為差別○不通他故。言中不帶意所許義名為差別以通他故。今憑因明總有三重。一者局通。局體名自性。狹故。通他名差別。寬故。二者先後。先陳名自性。前未有法可分別故。後說名差別。以前有法可分別故。三者言許。言中所帶名自性。意中所許名差別。言中所申之別義(云云)故此傳極愚矣。此文是凡爾先說三重自性差別。未為述非取一切之義。故不可依據。平備云。非取一切義如前說者。如論云。是無常等因此傳甚好。何者論云。此中所作性或勤勇無間所發性。遍是宗法。於同品定有。於異品遍無。是無常等因(云云)疏云。此無常等因者。述云。顯因所成等者。取空無我等。此上二因不但能成宗無常法。亦能成立空無我等。隨其所應非取一切。若所作因亦能成立言所陳苦等。及無常宗意所許苦等一切法者。此因便有不定等過。謂立量云。聲亦是苦。所作性故。以無我法而為異品。所作性因於其異品一分上轉。應為不定。言此所成聲。為如於瓶。所作性故。體是其苦為如自宗道諦等法。所作性故。體非是苦。此既正因無不定過。故此言等。隨其所應故(云云)指此文而義如前說言也。意云。所作性因能成宗之無常苦空無我等。若唯不取聲無常宗。而任能成取餘空無我等亦不宗時。免不定失。所以隨其所應。但取聲無常宗。非取一切也。准此應知。除一切意所許之差別故。言非取一切義如前說言也(文)。 (明詮道義同第二義也)。 三重對中付。何重有四相違之事。 明燈抄云。此三重中。唯約第三言許之門說四相違。宗有二分。謂法有不。二各有二。自相‧差別。因違四宗故成四種。如有成立聲是無常。聲是有法自相。無常是法自相。此法有法。立者言彰非於宗中意別許故。若於言彰法有法上意別所許名為差別謂意許聲執受大種所生。非執受大種所生。或常住非大種所生。無常大種所生。作聲緣性。非作聲緣性等。隨別許者皆名差別。意許無常念念無常。一期無常。轉變無常。滅壞無常。作無常緣性。非作無常緣性。亦別許者名差別也。此即自相差別本無的屬。但約言彰意許有別。非謂色等自性名自相。無常等義名差別。就差別中。隨自所立因違彼者。方是相違。非望一切常無常等所許別義皆相違也。就相違中。因違意許不失言顯自相宗者。此意所許方名差別。若違意許言顯亦無。此意所許即非差別。第三門中開四種宗。今說。有因令此四種宗之所立返成相違故。名法自相相違因等(文)。 四相違記一云○問。若爾何故疏下云此宗自相差別如前已說。今此略以言陳為自相。意許為別。故無妨難。明知言許此略。豈唯以第三重開四相違耶。答。誰言偏唯取第三重開四相違。今此略以言陳等者。說有法差別相違故爾云。今明燈抄意云。法有法皆有自性。法有法皆有差別故。所以唯約第三重說四相違宗也。不妨約初二門說四相違也。問。猶未離難之。答。疏云。今說。有因令此四種宗之所立返成相違故。名法自相相違因等(云云)問。此文意何。答。抄云。第三門中開四種宗。今說。有因令此四種宗之所立返成相違故。名法自相相違因等(云云)此說頗理淺。非唯言許對故。先德云。今出置三重自性差別之意。為顯四種相違宗故。云今說也(云云)先德傳尤好。寬令開三重故言也(云云)。 所乖返宗能乖返因之事。 疏云。論說等言者。義顯別因。所乖返宗不過此四。故論但說有四相違。能乖返‧因有十五類○(文) 尋云。若爾非相違即因耶。 明燈抄云。今觀此文。所乖返名宗。能乘返名因若爾何故初文云與相違法而為因故名相違因。非因違宗名為相違。前後文義豈非相違。解云。所乖返宗者。兩宗乖返名相違。能令乖返說名因。能相違量‧所相違量。此二互望名能乖返宗。名所乖返宗。此所乖返宗能令乖返故。名能乖返因。非謂因宗互望名能所。故前後文不相違也。故次下云。所諍別義方名差別。因令相違。名相違因(文)。 尋云。等者外等內等之中何。 四相違記一云。先德不同。有先德云。是外等也。意是等取因故可外等也(惠叡上人傳也)備云。數等故亦可云內等也即先德判云。外等之義尤勝(云云)然而當今因明師依內等為勝。是說甚可笑。非唯相違疏說。道理不可爾。何者。內等是舊譯之詞。此論是唐三藏所譯。豈須內等乎。既不足言。敢不離諸難。何責妄瞽要令墮坑耶。問。何內等外等耶。答。先德云。上既雖說次下云等等取云內等也。未說而云等等取云外等也問。若爾此論等之言。外等樣何。答。今論言等者。既顯別因。謂所未說之十二因。而等取故云外等也先德傳甚好也(云云)。 尋云。就外等義。爾者等幾因耶。 疏云○舉此三種等餘十二。故說等言(文)。 略纂三云。文言等者。此有兩解。一云。舉違一有四。等取違二‧三‧四十一因也。二云。舉違一有四中二。違二有六中一。等取違一中二。違二中五。違三‧四全。十二因也以後二宗同一因也(云云)。 文軌疏二云。若所立因望此四宗。各各別違故有四種。然現有因違二‧三‧四。合有十一。略不別辨。故言等也。謂或有四違初二。違後二。違一‧三。違二‧四。違一‧四。違二‧三。或有因違上三。違下三。除第二違三。除第三。或有因通違四種。此則一一別違有四。違二有六。違三有四。違四有一。合十五因也(文)。 松室云。此文軌疏文者。論舉別違四種因等餘十一因云一釋也。問。若爾何云文軌師有二釋耶。答。若意未明之然說有法差別相違因處云。論云。如即此因。述曰○故不具舉以此文可云。後二相違一因違二故。可云論說別違二因違二有六之中。一因合三因也。今以此文云二釋之事然有耳。見上文時。都不見有二釋也(云云取意)。 文軌疏二云。論云。如即此因。 明燈抄云。言等者。此有兩解。一軌師云。舉違一有四。等取二‧三‧四十一因也。二疏云○舉此三種等餘十二故說等言○ 違一有四謂各別違之事。 (清??注抄下云。違一有四謂各別違者。法自相‧法差別各一因。已如論說云云)。 法自相。 論云。如說聲常。 法差別。 又云。如說眼等必為他用。 有法自相。 注抄云。更有一因違有法自相者。如勝論對數論。立同異句義。自許同異非實。以能有故。如大有。然彼同異句義。能有實等不同。大有有彼不無。能有既殊。大有便成異喻。此能有因於異喻有。相違量云。同異應非同異。以能有故。如大有。大有能有故非同異同異能有故同彼大有非同異(云云此無意許。故無差別。後陳非實。本遮於實。非立非實。故無相違云云)。 難云。離實大有為同喻成離實同異。離實義等故。與所立法均等。豈非能同品耶。 又如此因者。違三違四法差別能違可有不定過耶。 有法差別。 又云。一因違有法差別者。如數論對勝論立自性為有。若顯言自性。即所別不成。但言本性。諸法各有本性故。所別即成。量云。自本性非大等。二十五諦隨一攝故。如神我。本性是有法自相。然有諸法體性之性‧冥諦自性之性為差別。意中所許冥性自性。然神我喻唯有體性而非自性。即成異喻。二十五諦隨一攝因。於異上有。故成違。量云。自性應非自性。二十五諦隨一攝故。如神我。兩家許有神我有體性。不違有法自相(云云)。 難云。立者既意許冥性自性。可言自性應非自性。何言自性可自性邪。況豈無相符極成失耶。 違二有六之事。 謂違初‧二之者。 又云。違二有六者。第一初二合違者。婆多對無過未世。立過未實有。量云。實有之法是世不遷故。如現在是世為法自相。現與過未為差別。意許過未實有。不遷因喻於非世法上有。今取無為法為同喻。且違法自相云。是世應非是世。以不遷故。如無為。無為不遷故。無為不是世。是世不遷故。同彼無為。一不是世。違法差別云。過未世應非過未世。以不遷故。如無為。此因不違有法自相實有。既無意許。亦無差別相違(文)。 違初‧三者 又云。第二句初三合違者。如數論對勝論。立我唯受者。彼勝論亦許是作者故。量云。受者唯用他。用他即自不作故。亦表有受作用。不同論中法差別他用。彼他指我自體用。指眼等所用。因云非所變故。更無同喻。非所變因於自性上有。然自性但能變不受用他。即成異喻。違法自性云。唯用他應非唯用他。非所變故。如自性違有法自相云。得應非受者。非所變故。如自性。今明因過。違他自性不違自教等。如陳那違有言非有不違自教有無之有。 違初‧四者。 又云第三初四合違者。即是有法自相‧有法差別。一因違此二也‧如大乘對小乘。立唯識云。識外無物。了別性故。如眼識。器世間等是有第八識相分故。若望餘識。即是疏所緣緣。即是識外有物。違自相云。外無物應非外無物。了別性故。如眼識。眼識‧外有疏所緣緣。是外有物故。違有法差別云。識應非第八識。識言陳自相意許第八為差別故。因。了別性故。如眼識(文)。 違二‧三者。 又云。第四二三合違者。即是法差別‧有法自相。一因違此二也‧如大乘對數論。立能變是識。思因緣故。如業。業名雖同。大乘自許思所成種子即是第八識相分。他不許有。彼自許即是五作業根是自性所變而非皆能變望他便成異喻。佛法中三業即是身業故。違法差別云。識應非第八識。識言陳自相意許是第八故。思因緣故。如自許業。違有法自相云。能變應非能變。思因緣故。如業(文)。 違二‧四者。 又云。第五二四合違者。即法差別‧有法差別。一因違此二也。‧如聲顯一分常師對勝論立。能詮常。宗。無間發故。因。如聲性喻。能詮有法自相。內常外無常。是法差別違云。常應非內聲常。無間所發故。如外聲。但是相續無間。非勤勇無間也。違有法差別云。能詮應非內體能詮。彼有內體外體。意許內體能詮。無間所發故。如外聲(云云)。 違第三‧四者。 又云。第六句三四合違者。如論所說者是。 違三有四。謂互除一之事。 違法差別‧有法自相‧有法差別者(疏中一因違三比量作法是也)。 注抄云。違三有四謂互除一者。且除法自相一因違餘三者‧如勝論對佛法立。能受是因緣。能受有法自相。假我能受‧真我能受為差別。意許真我能受。因緣是法自相。和合因緣‧四緣因緣為差別。意許和合因緣。因云能有之所有故。彼許能有是不有。佛法能有第八識。真受者即實句中法。是大有所有法也。喻如業。業是大有所有。既取捨即有作用因緣。非和合因緣取即是受作用之受。非領納受。便成異喻。且違法差別云。因緣應非和合因緣。能有之所有故。如業。業是作用因緣。不違法自相。違有法自相云。能受應非能受。能有之所有故。如業。違有法差別云。能受應非真我能受。能有之所有故。如業(云云)。 違法自相‧有法自相‧有法差別之事。 又云。第二除第二一因違餘三者。薩婆多對經部立虛空有體宗云。無礙實有。無礙有法自相。空無礙‧擇滅無礙。有法差別。意許虛空無礙實有。是法自相。然無意許故無差別因云非所生故。喻如擇滅。違法自相云。實有應非實有。非所生故。喻如龜毛。違有法自相云。無礙應非無礙。非所生故。如龜毛。違有法差別云。虛空無礙應非虛空無礙。非所生故。如龜毛(文就有法自相能違發此問也。問。龜毛雖無體。無礙寧無。答。同喻表詮立有體宗。喻亦復有體。今龜毛無體。何得三更說有礙無礙耶云云)。 違法自相‧法差別‧有法差別之事。 又云。第三句除第三一因違餘三者。如數論對勝論立。大無常。自許二十五諦隨一攝故。如五唯量。大為有法自相。從自性生大。五大之大為差別。意許自性生大。無常法自相。有滅壞無常‧轉變無常為差別。意許轉變無常。違法自相云。無常非無常。隨一攝故。如神我。違法差別云。無常應非轉變無常。隨一攝故。違有法差別云。大應非自性所生大。隨一攝故。皆同前喻。大自相不得違違自教五大等故(文)。 違法自相‧法差別‧有法自相之事。 又云。第四句除第四一因違餘三者。勝論對佛弟子欲立我有。由方便矯立云。有德皆實。彼論實句中我有十四德。有德有法自相。雖餘實亦有德。而非矯立意許差別。皆實法自相。地等皆實。我皆實為差別。矯立意許我皆實。因大有所有故。如地等。違法自相云。皆實應非皆實。大有所有故。改喻云如業。彼唯許實句是常名實。業雖是所有而不是常。不名皆實。違法差別云。我皆實應非我皆實。大有所有故。如業。違有法自相云有德應有德。大有所有故。如業(文)。 違四有之一事(疏中因違四作法是也)。 又云。一因違四一句者。如薩婆多對清辨菩薩。欲立不相應行皆有體云。行蘊實有。行蘊有法自相。相應行不相應行為差別。意許不相應行亦實有。實有法自相。心心所實有‧得等實有為差別。因云緣生故。如餘蘊。清辨勝義皆空。諸法皆不立。違法自相云。實有應非實有。緣生故。如幻。幻法緣生故。幻法非實有。實有緣生故。同彼幻法非實有。違法差別云。實有應非得等實有。緣生故。如幻違法自相云。行蘊應非行蘊。緣生故。如幻。違有法差別云。行蘊應非不相應行蘊。緣生故。如幻(文已上新出。十二因并論三因。總成十五宗違三十二宗。總成四十七宗。論文七宗新加四十。自有大疏列十五句。來賢達非無要且未敘。所有學者諸問無從。余不省不敏。輒申管見。未敢即為允當。且為窮微之資通方。賢哲請為詳審云云)。 尋云。清??師十五因作法可依憑之耶。 守朝云。先德云。天台清??注抄未到之前。各多任情作法。雖有其異說。未為指南。今從清??注抄流布。自餘十種之作法有依據(文)。 松室云。此十五因作法。先德私多作法出。推量此翰之注抄未到之前。新出為軸流於世。偏須付依之(文)。 黃私記云。道詮大德具出其作法。雖然叵為定量。可後細學之。今私注云。見詮大德所出。是清??師疏之意也。何不為定量耶(文)。 橫川僧都云。清??師抄作十五因。不能繁出。取捨任意(文)。 子島云。此能乖返十五因作法。出清??師注抄(文)。 勝莊師十五因作法之事(別違四因略之)。 違二有六。 違法自相‧法差別者。 如大乘對聲論師立。聲無常。非所作故。如數等。此因法自相相違。量云。聲是常。非所作故。如虛空等。亦違法差別自所樂識變無常故。違量云。聲非識變無常。非所作故。如虛空。 違法自相‧有法自相者。 如勝論師對弟子立量云。實性離實有性。異實等故。如德業等。此異實等因法自相相違。量云。實等性異實德等無別實性。異實等故。如畢竟無。亦與有法自相相違。量云。實性應非實性。異實故。如德業。 違法自相‧有法差別者。 如小乘師對大乘立量云。色等實有。從緣生故。如幻事等。緣生故因違法自相相違。量云。色等自性非實有性。從緣生故。如幻事等。亦違有法差別。謂色等上作色等緣性。從緣生故因與此相違。量云。依勝義門。色等自性非作色等緣性。從緣生故。如幻事等。 違法差別‧有法自相者。 如勝論師對大乘立量云。實性非實。異實故。如德業。此異實因違法差別量云實性非離識外有實自性。異實故。如心心所。亦違有法自相量云。初性應非實性。異實故。如德業(文)。 違法差別‧有法差別者。 如一切有部對大乘立量云。影像色之體離識實有。因云能生餘色故。如餘色等。此因縱許實有之義。然違法差別離識之義。相違量。影像之色非離識實有。能生餘色故。如餘色。餘色定非離識實有。是所緣故。如心心所。由此道理。同喻得成。亦違有法差別作影像緣性義。故量云。影像色非作影像緣性。能生餘故。如餘色等。 違有法自相‧有法差別者。 如勝論師對弟子立量云。有性非實。有一實故。如同異性。違有法自相量云。有性應非有性。有一實故。如同異性。違有法差別量云。有性應非作有緣性。有一實故。如同性異(文)。 違有三有四之事。 違法自相‧法差別‧有法自相之事。 如一切有部對大乘立量云。去‧來實有。所餘實法所不攝故。如現在法。此因違法自相。量云。去‧來非實有。所餘實法所不攝故。如現假法。違有法自相。量云。去‧來應非去‧來。所餘實法所不攝故。如現在法。亦違法差別量云。去‧來之世不離於識所餘實法所不攝故。如現眼所見毛輪(文)。 違法自相‧法差別‧有法差別者。 如小乘師對大乘立量云。眼等實有。眾緣生故。如幻事等。此因違法自相。量云。眼等非實有。眾緣生故。如幻事等。亦違法差別。量云。眼等非離識。眾緣生故。如心心所。亦違有法差別。量云。眼等應非緣眼等智境。眾緣生故。如幻事等(文)。 違法自相‧有法自相‧有法差別者。 如一切有部對經部立量云。過去‧未來體現實有。世所攝故。猶如現在。此因違法自相。量云過去‧未來非現實有。世所攝故。如過‧未用。亦違有法自相。量云。去‧來非去‧來。世所攝故。如現在。亦違有法差別。量云。去‧來應非緣去‧來智境。世所攝故。如現在法(文)。 違法差別‧有法自相‧有法差別者。 如勝論師對大乘立量云。有性非實非德非業。許非無故。如同異性。此因違法差別。量云。有性非離識。許非無故。如心心所。亦違有法自相。量云。有性應非有性。因喻如先。亦違有法差別。量云。有性應非作有緣性因喻如先(文)。 一因違四之事。 如小乘對大乘立量云。依勝義門。眼等實有。從緣生故。如幻事等。此因違四。如理應知(文)。 尋云。此十五因既云一因違二等。豈非即因之義耶。 明詮引備云。問。此二因各唯違一者。既因違宗如何破文軌師耶答據一法自性而先後二宗令乖返故。云違一也。非謂因違宗也(文)。 問。法自相相違作法如何。 論云。此中所作性或勤勇無間所發性故。此因唯於異品中有。是故相違(文)。 疏云。此有二師。如聲生論(至)無間所發性因(文)。 下文云。此所作性因翻九句中第二正因。彼同品有。異品非有故上已數論。略不繁述(文)。 文軌疏二云。論云。如說聲常。所作性故。或勤勇無間所發性故。述曰。此舉法也。如聲論者對勝論等立宗云。聲是常住立。因云所作性故。或云勤勇無間所發性故(文)。 略纂三云。論如說聲常至所發性故。述曰。此舉法也。謂聲論者對佛弟子立聲常宗。因云所作性故。或云勤勇無間所發性故(文)。 佛弟子義之事。 論云。此中所作性或勤勇無間所發性○是無常等因(文)。 等字等取空無我宗勝論既許神我。豈以所作‧勤勇二因成無常宗耶。 疏上云。論此中所作性或勤勇無間所發性故。述曰○雙舉二因者。略有三義○(如抄第)大論云。由此道理。所作性故。能成無常及無我等。不相違故。若法能成相違所立。是相違過。即名似因。如無違法相違亦爾(文)。 同今論等字可證文。 疏不卷云。如佛弟子對聲生論。立聲無常。所作性故。譬如瓶等。聲生論言。聲是其常。所聞性故。如自許聲性。應是前量決定相違。彼既不成故。依自比不可對共而為比量(文)。 善珠云。凡因明法立自他共。敵對必須同。前唯識量依共比量。今依自敵即無。若爾一切比量皆有此違。如佛弟子對聲生論。立聲無常。作因。瓶喻。聲生論言。聲是其常。所聞性故。如自許聲性。若對共量立自比者應是前量決定相違。若許爾者。二‧八正因應不成故(文)。 祕二云。若共比量犯他不定即為過者。何有正量。且如九句第二之因。亦犯他宗決定相違。以彼自許有聲性故。域龍何。乃斷為正因。及將此因聲勝相對便為不定。以此故知。共比量者違共及自方名為過。違他便非。不爾乃違諸教理也(文)。 此演祕釋則依上疏文出來也。秋篠僧正依此文釋云若許爾者。二‧八正因應不成故(文)。 今案。略纂者一部文相皆似古師。如言相違即因。此乃不從慈恩之前所製也。然而勘所所文。緇州本意存佛弟子義也。纂要云解四相違中言。大乘對他立聲無常。意許是識變無常。以八‧六耳三識同取故。據別違一識故。唯違意許不失言顯。故成差別。今謂不爾○(文)斷云。三解自性差別。第三云○若依第三解。以法有法各有自體及以別義者。如立聲無常。有部可別體。大乘如何無常等各有別體(云云)燈二云。如因明論法自相相違。外立聲常。所作性故。猶如虛空。作相違云。聲是無常。所作性故。譬如瓶等(文)立者既云外人。於敵者不言外人。明知外道對內道為立敵也。以此等文思之。略纂即緇州本意也。 勝論義燈文之中。現教力勝之義。 理門論云。若對許有聲性是常。此應成因。若於爾時。無有顯示所作性等是無常因。容有此義。然俱可得一義相違。不容有故。是猶預因。又於此中現教力勝故。應依此思求決定(文)。 下文云。若現見力。比量不能遮遣其性。如有成立聲非所聞猶如瓶等。以現見聲是所聞故。不應以其是所聞性遮遣無常先記云。 解深密經五云。又此道理略有二種。一者清淨。二者不清淨○云何由五種相名為清淨。一者現見所得相○現見所得相者。謂一切行皆無常性。一切行皆是苦性。一切法皆無我性。此為世間現量所得。如是等類。是名現見所得相(文伽論七十八同之)。 顯揚論二十云。此中一切行無常性。一切行苦性。一切法無我性。是諸世間現量所得。如是等類。是名現量所得相(文)。 古跡云。由此理門判二因言。又於此中現教力勝故。應依此思求決定。現謂現見。教謂至教。若有立敵共信之教。雖違現見。勝義取定。若教各別互不信受。依現見力而取決定。今此二中雖無共教。依現見力應取無常。現見隨緣聲有無故。有說佛教名現證教非也。外道不許至教量故。勿但依佛莫立量故。問。若違現見。聲論為負。應是世間相違宗過。答。彼約勝義立此量故。雖依勝義。若二敵對不違現教以為定量。若其真性有為空等。雖違現見。必無能敵諸執有者。無有一法共許有性為同喻故。由彼永遮他真因故。設違現見信為定量(文)。 永超僧都云。相違決定者。迷者與迷相對為立敵之故為失。今法自相者。陳那菩薩傍談彼義之故無失也(文)。 定賓疏云。 九句因無相違決定之事。 理門論云。 疏云(範)若別會說則成正因。如勝論師對聲論師立。聲無常(宗)所作性故(因)譬如瓶等(喻)。 更於後時別會。聲論師對勝論師立。聲是常(宗)所作性故(因)譬如聲性(喻)此二師前後時別立故。皆無有過。若此二師同一會說。合此二因為一類及一同類括布便轉。作相違因(文)。 理門論云。所言似破謂諸類者。諸同法等相似過類。名似能破。由彼多分於善比量。為迷惑他而施設故。不能顯示前宗不善對面三藏記云。論云於善比量者。明勝論師所立比量實得真立名為比量也。論云為迷惑他而施設者。可聲論師所立立者。以非道理立量。破他還成迷他不成施設。若具言生。彼聲論師以非道理破勝論師正比量者。還成他不成施設也(文)。 理門論云。如是過類似能破性。多分依彼足目所說最極成故。餘論所說亦應知是分別成立(文)。 對面三藏記云。論云如是過類似能破性已下。總結十四過類。此文云似能破性多分依彼足目所說最極成故者。可云。所言似能破性者。多分依彼世親菩薩所造足目論中所說故。成最極成也。論云餘論所說亦應如是分別成立。即此過類者明非但此因明論。依足目論成立過類。其餘諸論亦依足目論建立過類(文)。 定賓疏六云。論曰。如是過類最極成故。述曰○有論本云如是過類似能破性。多分依彼足目所說最極成故。復有論本云如是過類。足目所說多分說為似能破性。最極成故。此兩本中。文詞雖異。義實會同。推理而言。須作兩解。一云。十四過類。多分是彼足目判偽。陳那依之將為要門攝偽難。故別本云多分依彼足目所說。後本又云足目所說多分說為似能破性也。亦有少分說之不當故云多也。最極成故者。極成墮似不濫真破。又各相別不相亂故極成也。第二解者。陳那已前外道古師。都不悟解說喻方便。既不說言諸勤發者皆是無常。何能顯因是決定性。既不顯真。從何簡出以知其似。足目既是外道古師。何能判斷是真是似。且如浪判闕審察等以為似難。豈堪陳那之所採也。據此明之。乃知聲論立聲為常。勝論即說聲是無常。兩家相破彼此相違。足目乃助聲論立常。於勝論師立聲無常所作。如瓶比量之中。多出似過名為別門。陳那數之乃得十四。以勝論量宜聞佛法故。彼足目設難之時。並墮似中。足目設難稍似難詞。多分堪攝入過類中。自餘外道設難全疏。多分不堪攝入過類。或有少分堪入過類。故總收之以為十四。是故論云多分依彼足目所說者。足目所說偽難也。後本論云如是過類足目所說者。足目所說難勝論師之偽詞也。多分說為似能破性者。多分堪說以為似破。不同自餘無智外道全不似破也。最極成故者。不濫真破也。亦由足目所設偽難者。要不繁各有相別。不相似故。故謂極成。故唯十四離繁相別。陳那取之也(文)。 黃私記下云。問。何故九句中不攝決定相違耶。答。九句中狹故不攝決定相違也。問。何故云狹耶。答。九句中所聞‧所作無相對之句故云狹也。問。九句中有所聞所作二因。何故云所聞‧所作無相對之句。答。九句中雖有所聞‧所作之因。以所聞之因無相對所作之因句。問。若爾第五句對誰立句。耶答。除勝論對佛弟子立句也。問。若爾說此纂文。不對許有聲性論者立所作因。意如何。答。此說第五句文也。問。云爾意如何。答。第五句若對勝論立。無不共不定。成相違決定。爾今對佛弟子別師不對勝論故。不成相違決定。所以雖有第五句之所聞性故因。九句中無相違決定。問。先許有聲性論者之立所作之因。之人者誰耶。答。此勝論也。即此文意不對勝論言也。問。何以得知此第五句不對勝論耶。答。纂文云。故理門論中。難此第五句之不共不定云若對許有聲性是常。此應成因。准此故知。不約對二(云云)故得知不對勝論言許有常性是常者。即勝論也(可知之)道詮大德傳。不對許有聲性論者立所作因者(破文同前也)意云。何故問九句中無決定相違之意第五句之所聞性故因相對第二之句者。九句中應有決定相違。而物如何云九句中無決定相違耶。答。云理門頌中據別而說文意。理門論於同有及二在異無是因等頌意。第五句所聞性故因。對佛弟子立。不對勝論師。故理門論中難此第五不共不定云。若對許有聲性是常。此應成因(云云)不約對二者。第五句聲‧勝二師相對非立量云也。彼論長行及此論中據二宗對故有相違決定者。又依論者理門論也。此論者正理論也。此大小之因明論。約聲‧勝相對而有相違決定(云云)九句中聲‧勝不相對。故無相違決定云也(義意頗同前此義應察)。 三松律師傳。問。何故九句中無相違決定耶。答。纂云。理門頌中據別而說。不對許有聲性論者立所作因。故九句中無問。此頌意如何。答。意云。今九句中之第二句聲論師也。以所作性故因與虛空同喻立第四句。此第四句之所作性故因。見闕後二相。為法自相相違。能違之量作據此別義。得作正因。若以所聞性故之因與聲性之同喻對立。應成決定相違。九句中不爾。故第二句所作性因且正因也。意云。對聲論師之立別義而立第二句。故云據別而說。非對別師言也。問。聲論師成聲常宗。必用所聞性因與聲性同喻。如何今立第四句。用所作之因與虛空之同喻耶。答。九句此作法門也。故為顯法自相相違作法。出此第四句作法耳。問。若爾第二句立聲性聲論師。以所作因‧虛空同喻對立別義耶。答。爾也。問。若爾立聲性者之立所作之因對。如何不對許有聲性論者立所作性因(云云)答。實雖對立聲性對不用所聞之因與聲性同喻之日故。云不難許有聲性論者。問。據別而說者。對別義。非謂對別師者。應爾。為顯何義。次文敵故彼中難。所聞性因若對許有聲性是常‧此應成因(云云)答。此亦為證第二句成正因之事所引爾也。問。此文此說第五句不共不定文也。如何今言為證第二句成正因之事引耶。答。引說此不共不定之意。只云若對許有聲性是常。此應成因處取也。意云。九句中有所聞性因。第二句不對其第五句。若第五句對第二句相對立。不成不共不定。應成決定相違。既言若對許有聲性是常此應成因以見。第五句與第二句非相對。佛弟子相對立也。故證無決定相違也。問。次文云不約對二文意如何。答。此亦對立所作性別義。不對立所聞性因‧聲性之同喻言也。問。實不立所聞性因‧聲性之同喻。猶勝論‧聲論二宗相對立。而物如何不約對二耶。答。實雖二宗相對。而以所聞性與聲性同喻不對立聲常宗。故云不約對二也。 ( 以上三松傳。此因明師尋常義也。唯前義師說准纂要上下文。猶為勝也云云)。 九句義私記云。問。若言因喻之法不應分別。故此句名正因者。聲論師作相違決定云聲常。所聞性故。如聲性時猶成正因耶。答。非正因。猶預因也。問。爾既有相違決定。何此句云正因。答。不對許有聲性論者立所作因。故九中無(云云)問。此文意何。答。約此云云不同。有人云。對不立聲性詮者立所作因故。無相違決定過云事也。意約聲生論師。有立聲性不立聲性。今對不立聲性聲生論者故以聲性喻不能作相違決定云事也。問。爾聲性‧聲顯俱立聲性。除此亦有不立聲性聲論師耶。答。有之。即約聲生有立聲性不立聲性也。問。以何知爾。答。纂云。不對許有聲性論者立所作因故九中無(云云)依此文知爾。問。疏顯說聲生‧聲顯俱立聲性。今纂文云不對許有等者。明不說約聲生有立聲性。不立聲性。何以此文稱有不立聲性論者耶。答。其不對許有聲性論者立所作因云。見有不立聲性論所以以此文為證。問。纂次文云。故彼中難。所聞性因若對許有聲性是常。此應成因。此難不共不定。准此故知。不約對二。彼論長行及此論中據二宗對故有相違決定(云云)文意何答。意所聞性之因對勝論時可正因。而除勝論對佛弟子時。如有不共不定。此亦爾也。對許有聲性論者時。是可成相違決定。然除立有聲性‧論者。對‧不立聲性論者立所作因故。此正因云事也。言不約對二者。立聲性聲論與勝論。此二為立敵非兩相對去事也。言彼論長行者。理門論長行也。此論者。入正理論也意謂彼論長行。及此論中。立聲性聲論勝論為立敵故。有相違決定也。有人云。不對許有聲性論者立所作因故九中無者。意謂對立聲性勝論者非立所作因云事(云云)也問云。爾意何。答。意謂。第二句為第四句能違之量也。所以聲性立時論者對勝論非立所作因云事也。意。聲可常。所作性故。如虛空立時聲生對立也。立聲性為喻作時非對聲生。故九句中無(云云)相違決定云事也。意為第四句為能違。是正因云事也。問。聲生論立聲可常。所作性故。如虛空時。勝論為此作法自相之能違。立聲無常。所作性故。如瓶等時。聲論必以聲性為喻。立聲可常。所聞性故。如聲性。作相違決定。何可云第二句是正因耶。答。爾作時成相違決定。問。爾何可云正因耶。答。其謂九句內正因。非謂九句外正因也。意為第四句為能違。是正因云事也。聲論作相違決定時。是猶預因。非正因也問。能違之上更不作能違。爾物何聲論法自相能違上。亦更作相違決定云能違耶。答。其法自相相違之能違上。更作能違無妨。今言能違上更不作能違者。於相違決定。非於法自相也(此義好耳。比文准可言也)。 有人云。不對許有聲性論者立所作因故九句中無者。非對許有聲性勝論立所作因對不立聲性佛弟子此所作因也。問。若爾何故勝論為立者耶。答。其佛弟子‧勝論俱立聲無常。所以舉勝論。正取佛弟子。意立聲性勝論對聲論為立者。非立所作因。不立聲性佛弟子為立者。對聲論立此所作因。所以聲論為此所作因。以聲性為喻。不能作相違決定。所以無相違決定云事也。次文准可云(云云)。 裹書云。問。纂要文云。何故九句無相違決定者。問。何句耶。答。約此有二義。一問第五句無相違之所由。一問第二句無相違之所由。問。二意如何。答。初意謂。所聞性因既有相違決定。第五句因既是所聞。何故無耶。後意亦同所作性因必有相違。九中第二既所作因。何故無耶。問。邪正如何。答。今見答文。前說非也。凡有二過。一違文。既舉所作因而答問。不言所聞。二違理。有疑不釋。無疑彌釋。豈有此理。謂所聞與所作二因成相違者。必由敵者。若聲與勝相對立時。必成相違。若對餘師。終無相違。今第二句勝對聲生立所作因。必可相違。何故無過。此正成疑。彼第五句聲對佛子立所聞因。此即定成不共不定。永無相違。其佛弟子不立聲性。聲論獨立。此二相對。有何相違。更起疑問。都不成疑。若不疑牛無角而怪馬無角者。豈謂智耶。又此第五非第二者。更有何文釋第二句無違之由。其所聞因除勝對餘。必成不共。其義常定。不言自顯。如子執者。既顯尚釋。況第二句聲‧勝相對無相遠義。豈不述哉。覆審此為第五句者。愚之甚也。問。不對等者。不對立所作之勝論。所顯對立所作佛子。謂第五句。故即次云。故中難。所聞性因何言不云所聞性因。答。縱無說文。須自推求。而如理師云。不對許有等者。不對聲顯論師。以聲顯師許有聲性。今對別師所作因也(已上)。 既云不對聲顯。不言不對勝論。釋所由云。以聲顯師許有聲性。即顯對不立聲性師。又云今對別師立所作因。不云今對別師立所聞因。文甚分明。何邪推耶。問。若非第五句者。何故次云。故彼中難。所聞性因若對許有聲性是常。此應成因。此難不共不定。答。引證令知。謂第五所聞無違。第二所作亦復然也。問。云爾意何。答。如第五句所聞性因。若對勝論必有相違。許聲性故。而對不立聲性佛子故無相違。如是第二所作亦然。若對許有聲性論者必有相違。而對不立聲性別師故無相違。故初表云。頌中據別。後總結云。准此敵知。不約對二。彼論長行。及此論中。據二宗對故。有相違決定(云云)加以有明文。素法師記云。言不對許有聲性等者。答意。九句中第二句中。勝論量不對聲性論師而立所作因。聲生師宗中亦有不許聲性人。故勝論對此人立所作因。故無相違決量(等云云)。 同私記云。問。相違決定能違之量有不定過。何遮耶。答。有不定何。問。聲論師云聲常。所聞性故。如聲性時。勝論師作不定云。為如音響。所聞性故。聲是無常。答。其因云除音響所聞性故。無不定過。問。若爾何論無此簡別耶。答。論略不說。理可有之。問。若爾相違決定能違所違必可均等。何所違量因無簡別。能違量可有簡別。此非耳。答。又方音響收同喻。所以無不定。問。爾可有一分所立不成過。答。無此過。何者。依聲性有能詮音響。所以隨體攝同喻。若言有所立不成者。成喻分別。若爾約聲無常量有此過。何者。瓶之上可燒可見之義‧空無我義。不成無常宗。所以有所立不成(此義極好耳)。 道詮大義抄云。三者有三論師云。慈恩疏云二‧八句立者此勝論者非也。應言佛弟子○問。今意云何。答。慈恩疏上卷明二‧八句立論者有二說。一云勝論。如基疏上卷明九句處文。二佛弟子。如同疏上卷末明(疏上卷末明)立所作勤發二因之所以處云。雙舉二因者略有三義。一對二師。二釋遍定。三舉二正。言對二師者。若佛弟子對聲生師立所作因。若對聲顯立勤發因(云云)又略纂第三云。明法自相相違處云。若聲論者對佛弟子以此疏應知。第二句立者佛弟子。問。第二句立者如何如是不同。答。約一相義是勝論師。若據盡理佛弟子也。問。且就一相。若第二句立是勝論者。二‧八句因豈是正因乎。答。慈恩意。四‧六句是所違。二‧八即能違。若聲生師對勝論立量云。聲常。所作性故。如虛空等。若聲顯師對勝論師立量云。聲常勤勇所發性故。如虛空等。勝論師所作法自相相違過云。聲無常。所作性故。猶如瓶等。又聲無常。勤勇所發性故。猶如瓶等。所違是四‧六。能違即二‧八。是故慈恩疏云。二‧八句立者是勝論。二句立者雖名勝論。而是能違量故。真而非似。問。勝論作法自相相違過。後二聲論師同異勝論師作違決定云。聲是應常。所聞性故。猶如聲性。二八既是相違決定之因。何稱正因。答。二聲論愚鈍無智。不作違決過故名正因耳。若作決定相違過者。還是似因。問。若對愚鈍。如言正因。若對聰明。既是似因。何秤正因。答。是故以勝論為二‧八句立者。此是為一相義。非是盡理。但為顯二聲論師對勝論師。立聲常宗。以所作勤勇發為因。以虛空為喻時。有法自相相違過之義。此是約四‧六句所違。二‧八為能違之義。如是言如是言耳。以佛弟子為共立者。是盡理義也(云云)此義意。理門頌中據別而說者。別者是佛法。在外道外故名為別也。不對許有聲性論者。所作因者不對許有聲性勝論。故九句中云無相違決定言也。以何知。聲論中有愚鈍者。為勝論量不付相違決定可為正因者。此義意云。疏中卷釋不共不定處文﹡媒牙師理門疏。并定賓疏明相違決定處同云。若勝論愚鈍無智。不顯示所作性等是無常因。應成正因(云云)既云聲論對愚鈍勝論時。所聞因成正因。准之知。勝論對愚鈍聲論時。所作勤勇發因亦可成正也(云云)。 傳說云。今此大義抄文者。道詮律師貞觀年中作三卷書。決內明因明之難義。名曰大義抄。其中撰集因明之未決三十六箇條。今法自相立敵置第三十二問答(云云)。 有九句義私記云。問。第二句有相違。云何正因。答。問其有相違決定何。問答。聲生論師對勝論師。而聲常。所聞性故。如聲性立。是彼作法也。答。第二句者不立有聲性。對聲論師立。所以正因而無相違決定。所以纂要云。問。何故九句無相違。答。理門頌中○故九中無故等。謂據別而說者。約別人而說。言也。問。以何知。約聲生論師。立聲性。聲生論。不立聲性有聲生。答。首法師之纂之記云。聲生論之中。立有聲性。不立有聲性有聲生論(云云)所以云爾也。次文故彼論難。所聞性若對許有聲性是常。此應成因。此難不共不定。准此敵知。不約對二者。此引例第二句顯無相違決定也。引例意云何。聲論師對勝論師。聲常。所聞性故。如聲性立時。勝論師。聲無常。所作性故。如瓶等云。能違之量不作對。先量可成正因。爾勝論師必可作對能違之量。所以先量不成正因也。如是第二句必立聲性對聲生論師而立時。有相違決定。而可不成正因。不立聲性對聲生論師立故。無相違決定而是正因也言也。福貴之大德之言。纂要問何故九句無相違決定者。第二句相違決定無非問。第五句相違決定無問也。何者。第五句者。聲論師對佛弟子而立。無相違決定而有不共不定。若聲論師對勝論師而立時。無不共不定。此時何故無相違決定問言。所以其破文者。不對許有聲性論者立所作因讀賜也。問爾就第五句。聲論師對佛弟子時。何為作法。聲論師對勝論師時何為作法。答。聲論師對佛弟子時。聲常。所聞性故。同喻如電空。異喻如瓶等立。聲論師對勝論師時。聲常。所聞性故。同喻如聲性。異喻如瓶等立所以聲論師對佛弟子時。有不共不定耳而無相違決定。聲論師對勝論師時。無不共不定。而同品有異品非有異也(云云)。 私云。道詮意者。破文云不對許有聲性論者。立所作因也。 九句義私記上云。問。第二句作法何耶。答。勝論師立聲無常。所作性故。同喻如瓶等。異喻如虛空也。問。誰對誰立量耶。答。對聲論立也。問。約聲論。有聲生‧聲顯。此中對誰立乎。答。對聲生立也○問。第二句。正因者。聲論師作相違決定云。聲常。所聞性故。如聲性(云云)此如何遮耶。答。纂文問何故九句中無相違決(云云)此問。為答。理門頌中據別而說。不對許有聲性論者立所作因故。故九中無等(云云)以此文證第二句無相違決定也。問。何以此文無相違決定證。答。云此多傳不同也。有云。約聲論師有立聲性不立聲性。今第二句不。立聲性對聲論立。故以聲性為同喻。不能作相違決定。所以無相違決定也。有云。第五句所聞性因。立聲性對勝論師以聲性為同喻。為第二句成相違決定。爾不立聲性對佛弟子立故。成不共因。第二句無相違決定也。有云。今第二句。佛弟子對聲論師立。所以無相違決定。有云。今第二句。勝論師不立聲性時對聲論師立。故無相違決定。有云。九句立敵非相對。凡因正困相違不定明義故。無相違決定有云。相違決定二八句攝。具三相故問。就初傳聲生‧聲顯俱立聲性。何處說有不立聲性聲論。答。即纂文云。不對許有聲性論者立所作因。故九中無(云云)以此知。聲性不立有論者。問。疏文明不說不立聲性有論者。為何以此纂文為證耶。答。疏文明不說。自文不對許有等云見文。不立聲性有論者顯然也。問。爾次文云。故彼中難所聞性因若對許有聲性是常。此應成因。此難不共不定。准此故知。不約對二。彼論長行。及此論中。據二宗對。故有相違決定(云云)此文意何。答。顯此傳成文意。所聞性因立性聲對勝論。應成正因。而不立聲性對佛弟子故。如有不共不定此又爾。許有聲性對聲論時。有相違決定。而不立聲性對聲論立所作因故。無相違決定云也。言准此故知等者。准所聞性因故。立所作因。立聲性聲論與勝論為立敵二非相對言也。言彼論長行等者。彼理門論中及此入正理論。立聲性聲論‧勝論為立敵故。有相違決定言也。問。第五句因。立聲性對勝論。為第二句。應成相違決定傳意何。答。此傳意。纂文何故九句中無相違決定問。第五句不共因何故為第二句不成相違決定問。故答文云理門頌中據別而說。不對許有聲性。論者立所作因故。九中無之文意。今所聞性因不對立有聲性勝論立所作因。不立聲性對佛弟子立。故成不共不定因為第二句不成相違決定。故九句中無相違決定言也。問。何故所聞性因對佛弟子。故為第二句不相違決定耶。答。佛弟子不立聲性故。以聲性不能為同喻。所以舉虛空同喻。故有不共不定。若立聲性對勝論。舉聲性同喻。為第二句應成相違決定言也。問。爾此就傳。下文意成方何耶。答。言故彼中難所聞性因者。理門論長行中。難所聞性因。何故為第二句不成相違決定言也。若對許有聲性是常此應成因者。若所聞性因。立聲性對勝論者。以聲性為同喻。應成正因。若成正因。為第二句應成相違決定言也。言此難不共不定者。次上文理門論長行中。難不共不定因言也。言准此故知不約對二者。論長行中所聞正因如是難准故知。今第五句不立聲性對佛弟子立故。為第二句不成相違決定言也。言不約對二者。不約立聲性聲論‧勝論二相對立也。彼理論長行及此入正理論中。云約聲論‧勝論相對故有相違決定云也(此傳聊順文耳)問。第二句佛子對聲論立故。云無相違決定傳意何。答。不立聲性佛弟子對聲論師立故。敵者聲論以聲性為同喻。不能作能違相違決定。故無相違決定言也(就此傳可讀不對許有等云文訓同第二傳也)問。第二句勝論為立者。何故云佛弟子耶。答。勝論‧佛弟子所立同故。正勝論師。兼取佛弟子。問。何勝義‧佛弟子所立同耶答。勝論‧佛弟子同聲無常立。故云所立同言也。問。今第二句不立聲性時對聲論師立故。云無相違決定傳意何。答。今第二句。第四句能違。故今第二句不對聲論師對所聞性因‧聲性同喻立聲常宗時。所作因‧虛空以同喻立聲常宗時對故。無相違決定云也。問。爾聲論亦重以所聞因聲因‧聲性同喻。為第二句作相違決定。何可遮。答。彼九句中無相違決定。九句外有相違決定者。不遮。加以能違上又重不作能違量。若爾有無窮過。無諸正因也問。爾就此傳。纂文破文主何。答。不對許有聲性論者立所作因故。九中無。可訓問。今九句立敵非相對故。無相違決定傳意何。答。凡九句因。同品以有非有義。出正因相違不定義。必定非立敵相對。所以聲論‧勝論相對故。不許有相違決定言也。問。就玄應師義。相違決定二‧八句攝。具三相故者。意何。答云。此彼師云。但說正因并是二‧八。不言二‧八唯是正因(云云此等傳中。學者任意取捨耳云云)。 有九句義私記上云。問。因喻之法不應分別故。此句名正因者。聲論師作相違決定云。聲常所聞性故。猶如聲性之時。猶成正因耶。答。不爾。成猶預因也。問。若爾何云正因耶。答。纂云。不對許有聲性論者立所作因故九中無(云云)此文意(云云)不同也。有云。不對許有聲性論者立所作因故無此過(云云)意云。約聲論有立聲性不立聲性之中。今此第二句對不立聲性論者立故以聲性同喻而不作相違決定。故無此過為言也。問。既聲生‧聲顯共立聲性云定。而今對不立聲性之聲論者。若除二亦有不立聲性聲論者耶。答。有爾。既以纂文為證。故纂云。故彼中難。所聞性因。若對許有聲性是常。此應成因。此難不共不定。准此故知。不約對二。彼論長行及此論中。據二宗對。故有相違決定(云云)意云。所聞性故因。對立聲性勝論成正因。而除彼對不許聲性佛弟子時。如有不共不定。是亦爾對許有聲性且論。是成相違決定。而除彼而對不立聲性佛弟子故無此過為言也。言不約對二者。立聲性聲論‧勝論非相對立為言也。言彼論者理門論也。言及此論中等者小論也。問。若對佛弟子者。何至立量門論為立者耶。答。其佛弟子‧勝論俱立聲無常故。舉勝論。而正取佛弟子也。意云。佛弟子對聲論立量。除勝論故。以聲性為同喻。而不能作相違決定為言也(已上三松傳也)有云。對許有聲性時論者不立所作因(云云)意。其立定加時云點可訓為言也。所以然者。此第二句既是第四句能違。而見第四句作法。既聲生論師對勝論師。而立聲常為宗。因云所作。而用虛空同喻。是即聲論師不立聲性時也。當此時能違。故既以聲性不應難。故第二句無相違決定。而能成正因為言也。問。若第二句第四句能違故正因者。理門疏說於同有及二頌文所云。或時聲論立聲為常誤說因言所作性故。此因亦於異品瓶中有。於其同品空中無(云云)既誤說因言(云云)故第四句正非聲論所立。而何對第四句立者。持成正因義。應遮相違決定耶。反問。先其誤說因言云意何。反答。既所作者是無常義。豈聲論師立自所許常宗而用無常因耶。若許此。聲論成聲常無常故如虛空人為言也。正答。既說聲生論師計疏文。若聲生論。本無今生。是所作性(云云)此疏意。聲從本非有物。隨緣生。生生常。所作。為言也。故立聲常宗用所作因者。聲生論師正本意。既非誤說。但理門疏誤說因言云。准多分云也。故可云第二句第四句能違故。無過而正因也(據別而說者如理記云。據別師而說云云周記云。聲生論中。有別立聲性。論者等云云)亦云。九句中正因為言也。九句外而可有相違決定等(云云已上藥師傳已)有云。纂問云。何故九句無相違決定九句中何句耶。答。是第二句。問也。意。第二句是相違決定本量。而何無相違決定疑也。問。是第五句所聞性故因問也云。有何妨耶。答。其不正義也。問。就其不正義。第五句云。問意何耶。其傳意云。纂答此問云。理門頌中據別而說。不對許有聲性論者立所作因。故九中無。故彼中難。所聞性因。若對許有聲性是常。此應成因。此難不共不定(云云)既此難不共不定(云云)故是疑第五句為言也(是富基傳也)問。所陳既有道理。何云不正義耶。答。此文引例釋也。意云。第五句若對勝論許有聲性。是成正因。而對不許有聲性佛弟子故。不成正因而成不共不定。准此知。第二句若對聲論師許有聲性是常。應成相違決定。然而不對立聲性聲論師。所以無相違決定。為言也。問。何以知此難不共不定者引例釋云耶。答。纂此文次。准此故知。不約對二。彼論長行及此論中。據二宗對。故有相違決定(云云)既准此故知(云云)故是難第二句也。問。第五句云疑有何過耶。答。一者違准此故知文。二者若第五句問云時。都不成疑。何者。第二句比量既是相違決定本量。而江何包而無相違決定云時成疑第五句對佛弟子時。不共不定義顯。約此更何疑為言也。問。就第五句云傳纂問答意何可成耶。答。有云。何故九句無相違決定者。第五句以聲性為同喻。應成相違決定。何故九句中無相違決定為言也。故答文云。不對許有聲性論者立所作因故九中無意云。若對許有聲性勝論時。以聲性為同喻。而應成相違決定。而不對勝論而對佛弟子故。不成相違決定為言也。亦言故彼中難所聞性因者。引理門文為證。亦准此故知等。准此論文故知。聲論不對勝論云為言也。亦彼論長行及此論中等者。其理門長行及小論。許聲性而相對立所作因所聞因二故。相違決定。但理門頌中。既約不立聲性佛弟子云故。無相違決定為言也(云云)。 久安四年十一月慈恩會。豎者隆兼付法自相。敵者成真惠律師傳之間精義者教信得業。以勿說二相更互相違共集一處猶為因等文被難纂要料簡之條。尤不探義幽微也。件義以此文為證。豈違文哉。所聞‧所作更相互違二因集一處。同時立為疑因。若非集在別時立為正因文也。何誤為難耶。付中件入寺湛秀已講。并先師上綱門流也。不知先師蹤跡。致鳴呼難之條。尤不便不便。又就先陳後說對。直不引因明論思。引佛地有何意耶難。先師難也依憑湛秀已講歟。若爾於大義者不知先師義歟。夫因明以血脈為本。若不傳先師義者。殆不中精義之職歟。如何抑又稟承誰人耶。 問。付法自相相違作法。明二因有何故耶。 略纂云。一聲常宗彰二因者。此有五解。一立者異故。二內外異故。三顯四‧六故。四有寬狹故。五違二‧八故。立者異故者。聲顯立者聲是其常。勤勇無間所發性故。若取所作即似因攝。聲生立聲其常。所作性故內外異故者。彼聲論立唯內聲。勤勇性故。亦外聲常。所作性故。若取勤勇即不成攝。顯四六故者。勤勇性因證聲常宗。順九句中第六句因。謂同品非有異品有非有。所作性因證聲常宗。顯九句中第四句因。謂同品有異品有也。有寬狹故者。因成於宗略為四句。有寬因成狹宗。謂所作因成內聲常。有狹因成寬宗。謂勤勇所發性因成於內外聲常。有寬因成寬宗。謂所作因成內外聲常。有狹因成狹宗。謂勤勇因成內聲常。此四句中並容皆是相違因攝故。宗一因二者顯因宗有寬狹義。違二八故者。第四違第二。第六違第八。故理門云。於同有及二。以異無是因。翻此名相違也(云云)。 明燈抄引此五解也。 尋云。聲生論師若立勤勇因。可有不成過耶。 又聲顯有內外聲常之義。如何可言內外異故耶。 明燈抄云。問。所作因中致疑未決。所作性因對聲顯論隨一不成。所作通顯。不唯是生。因喻之法不應分別。何故對顯隨一不成。答。內外二道所作不同。如內道釋。聲從眾緣所生。為眾緣所生作。故說聲是所作性。如聲論說。說顯為所作。如鑿壁作孔顯得虛空。空是所顯。說空是所作。聲論亦爾。聲是常故。以響顯聲。說聲是其所作。義通於生‧顯。若立聲為常無常等為宗。若以所作性故為因。佛弟子對聲顯論隨一不成。若以生義是所作義。聲顯論者所作義不成。若以顯義是所作義。佛弟子顯義不成。若立論者敵論者相對異因。隨一不成。亦是似因。非真因也。問。若所作義如此別者。上真立因中所作性因。應是似非真。答。上真因中云所作性者。且約立論者立生義是所作義。故真非似。今對聲顯論不立生義是所作義說故。隨一不成。若對彼師。更須以餘義為立因也問。見上所釋。所作之義通生與顯。若佛弟子對聲顯論。總言所作性故。豈有隨一不成過。不可分別是何所作為生為顯故。答。因喻之法不應分別者。即有別意。若自他俱許聲上有咽喉等所作。復俱許瓶上有杖輪等所作。以別許故。可總為因今生所作自許他不許。顯所作他許自不許。別不俱許。不可總成。故是隨一不成過也。問。如鑿壁作孔顯得虛空。既是現見事。非不所作。若爾依作顯空。所顯虛空為所作性。為勤所發耶。若所作者。第二正因應無異喻。若勤發者。第八正因應無異喻。俱有不定相違過故。答。二‧八正因異喻空者。遍法界空。其體常住。非是所作。亦非勤發。故為正異。無有諸過。孔中虛空隱顯無常。位轉變故。不以為異。問。何以得知孔中虛空隱顯無常耶。答。遍法界真凝然常住。離繫涅槃垢淨無常。位轉變故。唯識第八有其誠文。遍法界如喻常住空。離繫涅槃喻孔中空。問。從勤勇發皆所作耶。設是所作皆勤勇發耶。答。從諸宗計可簡此義。若佛法宗。一法之上得有二義。以瓶盆等通勤作故。生‧顯二宗。聲顯不許所作性故。不得對辨。且佛法中。從勤勇無間起尋伺。尋伺無間起身業。身業無間造作盆等。但是人功所作者皆是勤勇無間發性。電光等河山大地空中風等。非人功所為。並非勤勇無間所發(云云)。 原本卷首表紙裹。 莊嚴論讚述第一文。 三平等比如前有三。一過去。如其見河溢知外之雨。二未來。如言如見蟻聚知必雨。三現在。如耳如聞嘶聲知必□耳(云云)。 大般若云。色清淨故。受想行識清淨(云云)。 左點濟恩寺僧都(永超)訓也。信永已講之說(云云)叡與已講傳說也。 私云。非以色清淨為所以成受想行識清淨之義。意云。非以色清淨之所以成受等清淨為言。重意云。不執之所以色淨也。即以此所以受等淨也(為言)。 理門論云。若無所違害(云云)。 永超僧都訓云若。 濟恩寺訓之由。信永已講說有人傳說也(文)。 卷尾云。 莊嚴論讚述文。 今無著菩薩。依止日光智。無著無礙。即是登地人。故堪造論。可信可行也。 莊嚴論序云(一行文字問不寫)。 土佐小別當(八月十三日死父方祖父)。 (云私二此二人名第二十四帖首表紙裹想必藏俊贈僧正祖父力爰記)。 右京進(八月二十四日死母方祖父)。 因明大疏抄卷第二十四(終) (延寶告二年甲寅正月十七日校正十一日至十六日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