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大疏抄第三十一(第三十一帖)

   輸入者 黃紹亮

問。付一因違三比量。法差別相違作法如何。
疏云。非四大種。是法自相。能有四大非四大種。不能有四大非四大種許除四大體非無故。如色聲等(文)。
尋云。此量欲成有法有性是離實有性也。若爾大有之能有可銜著有法有性。例如有性非實量又能違因可有不定過。為如同異性。許除四大體非無故。所說有性是能有四大非四大種耶。
注釋云。問。師弟共許同異句義能有四大非四大種故。與意許應為同喻。因通二品。豈非不定。答。此過難遮。且作三解。一云。言能有者。是大有有。故同異性遂為異品。二令體不無。今為能有。同異不爾。故非同品。三云。唯識破他。有他不定。正不為過此亦應然。問。斷云若五頂實等亦名有者。豈成自相相違。翻彼量云。有應非有。有一實故。如同異性。同異性名有。可得成相違彼既不論二有差別而為同品。今亦應然。何得分別二種有耶。故前二釋俱未避難。他比違他應為過失。上已極成。今何言非。況今弟子亦許同異。何例唯識佛法對破。答自相相違尋言總難。故同異性設許名有。應為非有宗之異喻。差別相違。要當分別故。同異性雖名能有。望有性義便非同喻。他比違他。雖為過失。且例彼文。然非理盡(云云)。
私云。子島僧都述一因違四法差別闕後二相云。立者意許。為立能有實德業離實等有性之宗。而同喻同異性能有實德業離實等有性同異性。非能有實德業離實等有性大有。望意許宗即成宗異品准此一因違三法差別。可言同異性能有四大非四大種同異性。非能有四大非四大種大有性故。望意許宗成宗異品也。
下文云。問。備記述勝論意云。有性能有四大。而四大令有。非體即四大種(宗)許除四大種非無故。如色聲等體非無。而能有四大。四大所造。非體即四大種也雖有性能有四大而四大令有。及色聲等能有四大而四大所造。如是別。然今以有四大義同。故同喻耳其義云何。答。大有性義道理可然。其色等義違疏主意。如中卷後三相違決定(已上)云。彼說色等雖非四大種。不能有四大。然說有性能有四大。非四大種。故成法差別相違決定然彼記結云。然本記云。色聲等不有四大。四大有色聲。故云不能有四大非四大種(更思)今云。不爾。勝論本量意許可見。無同喻故(已上)今謂。此亦不然。意許宗闕無同喻。道理可然。何強令具均等喻耶。是故應云色等不能有四大種。無煩異求(文)。
尋云。能有四大非四大種。不能有四大非四大種。體何物耶(又如何可訓之耶)。
注釋云。此中所言能有四大非四大種。即是大有。不能有四大非四大種者。近代有云。是即實有。有云。是同喻色等。有云。共許有性三釋各難如上作有緣性中辨。今謂。纂要云作有緣性是別義。作非有緣性即義相違。准知是亦即義相違。於此訓釋亦有異解。或云。不字唯局上句。是即義相違。自當色聲等。或云。不字各被兩句。其體當四大種。或云。不字總結兩句。義當除大有同異外諸法。謂能有四大及非四大種。此之二義或全分闕者有三。皆此中攝。問。以何為正。答。有依第二。有依第三。今依第一。後二破言顯非四大種故。遂同纂所破非識變無常。不爾應以空無我等非識變無常名為差別耶。況不能言理對能有。豈遠被下非四大耶。故唯應依第一釋意。問能違量云。所說有性非能有四大非四大種故知本量不能之言。其意應同非能之義。答。敵量直遮意許宗中能所四大。故總言非。二種意許辨非四大宗之差別。故云不能。問。即義相違。何法為體。答。不可定指一法為體。但義寬違諸四大外無能有力之諸法也。即如德業和合句義空時方我意及色聲等法。立敵共許。此等諸法不能有四大非四大種故(文)。
餘文如別抄之。可見。
明詮道云。樞要上云。數論‧勝論立我宗云。我體周遍(宗)許常住故如虛空等(喻)作法差別相違過。體周遍法自性上意所許義。隨身造業受苦樂。體周遍。非隨身造業受苦樂體周遍。是法差別。今非相違云。汝我應不隨身造業受苦樂體周遍。許常住故。如大虛空(云云)准此明知。不誤法自相也(文)。
尋云。有法自相相違作法如何。
疏云。所說有性。是有法自相。與此有法自相為相違云。隨言即非。故違自相(文)。
明燈抄云。勝論有性離實有性。自成他不成也。五頂有性即實有性。自他俱成也。今非離實不非即實故。不犯自語等。隨言即非故違自相者。隨言顯有以非意許離實之有。故依所隨名違自相。尋言即難。更不加言故名有法自相相違。加言皆是難別義故(文)。
尋云。即實有性如何言師弟共許耶。
注釋云。今謂。斷云。五頂立有唯離實等。弟子立有唯即實等(已上)不云即實有自他共成。未知殊意依何理矣(文)。
師主立即實有性之事。可見黃私記(文)。
尋云。有法差別作法如何。
疏云。有性既是有法自相。作有性有緣性。作非有性有緣性許除四大體非無故。如色聲等(文)。
尋云。既置所說言。又因云許者。自許也。有法有性可言離實有性。何有作非有緣性差別耶
注釋云。問。何故此中置所說言。答。近代有云。敵者不許離實等有性故。為簡他所別不成。立所說也。問。本作法中。仙人‧五頂共許有性以為所別。此何不然答。為顯比量義類非一。此示自比之作法也。今加解云。此因既云。許除四大體非無故。為彼自許因之所依。是故有法置所說言。問。既云所說。明是大有故。法有法無別意許。如何於彼立二差別答。體雖大有。然其別義有緣性等言中不舉。故尋彼難名差別過。問。言總意許是為差別。今自相有即是大有。既非言總何名差別。答。自比違自。四相違因。以此等量應為規模。三十六相是一同耶(此義未決云云)。
今案。立者意。置所說言直顯立離實有性。故疏云。彼說有性離實有性彼說者。即所說義也。任立者心離實大有也。然言陳不言大有。有言通作有緣性‧作非有緣性故。亦勘差別相違也。我所執我體非是一之量。准此可思之。
明詮道本雋(子峻反。峻私潤反)。
唐與雋法師。
唐與之事。
略記云。唐與者。即汾洲濕城縣寺名也(云云)。
後記云。唐與者。即濟州城寺名也(云云)。
邑記云。唐與者。西河郡之寺名(云云)。
明燈抄云。言唐與者。兩名相濫。未詳何也。一縣名唐與。故坤元錄第七十四卷云。江南道道洲(營道縣。唐與縣。江華縣)。
○二寺名唐與。故唐前記云。唐與者。芬州唐與寺也。此親自承唐智周師。專所記也。故以證之(文)。
又云。若爾何故瑜伽論第一百卷後題之外。列翻經者。云大總持寺沙門靈雋法師。答。蓋是一人住於兩寺。亦是一寺有兩名乎。造對法疏三藏弟子靈雋法師。更無兩名。自非久遊唐因逕九洲盡。誰住此間輒明指定寺之與縣乎(云云)。
有先德云。唐世被與故名唐與法師准此非縣亦非寺歟。
(明燈抄文)雋(似變反。說文肥肉也。又為雋。才選反。亦俊字也。玉編為雋字。不為門也。變力全反。明詮道文)。
雋。雋(子峻切。私閏反)。
橫川僧都云。周云。雋法師者。亦作雋字(云云)雋者但宛反。鳥肥也。有作雋子峻反。智過千人曰雋。又作??(正也)。
又作俊(俗也云云)。
唐韻上聲云。
嶲(鳥肥也。又姓漢有云雋不疑。徂宛反。宛。以轉反。)
去聲。
雋(智過千人曰雋。子峻反)。
雋(正也)。
俊(俗也)。
雋字。
長譽已講用詮字。
永超僧都云。靈雋亦作俊。不可用詮音。
疏云。竊觀論勢。文理不同(云云)。
明燈抄云。次舉師難有二難。一文勢不同難。二義勢不同難(云云)。
注釋云。言二難者。珠云。一文勢不同難。二義勢不同難(乃至)為顯此二文勢不同‧義勢不同故。最初云。竊觀論勢文理不同(云云)。
初理門九句。入理四相違。兩論相望而為難也。次法自相。後三相違。二義相望而為難也。二難之意。如文可知。然近代或名文理不同難。行相不同難。亦不違理也(云云)。
問。云何文勢不同難耶。
疏云。准九因中。第四‧第六名曰相違(至)上既不同於四‧六。如何返成相違(文)。
明燈抄云。此即初一文勢不同難也。此難意云。如論文云。此中法自相相違因者。如說聲常。所作性故。或勤勇無間所發性故。此因唯於異品中有。是故相違(如次為對生‧顯二師故。舉二因。翻二‧八故)准理門論。九句因中第四‧第六名曰相違。因於同無。皆異品有。此論所說四相違中。唯法自相。與彼九句因中四‧六違同。其後三違等者。次論文云。法差別相違因者。如說眼等必為他用。積聚性故。如臥具等。有法自相相違因者。如說有性非實非德非業。有一實故。有德業故。如同異性。有法差別相違因者。如說有性作有緣性。有一實故。有德業故。如同異性(此所舉文。皆所違量。不舉能違)觀此後三所相違量。各具三支。因皆同有。異品亦無。既不同於四‧六。如何返成相違。此舉文勢不同難竟(文)。
准此文。明燈抄心存別作法之義歟。
問。云何義勢不同難耶。
疏云。又法自相。他因於同遍無。於異品中說有而言二合違有六。三合違有四。四合違有一(文)。
明燈抄云。文又法自相至合違有一者。次義勢不同難也。前所違量文皆所舉。故云文勢不同。後能違量但說其義。不說三支。故云義勢不同。又法自相他因於同遍無等者。翻第四句。法自相相違。作能違量云。聲無常。所作性故。同喻如瓶。異喻如空。翻第六句作能違量云。內聲無常。勤勇無間所發性故。同喻如電瓶。異喻如虛空。今觀前二所相違量。他敵者因於同遍無。於異品有。用他異品以為同喻。一倍違返成相違義。後之三違等者。與法差別相違因作能違量云。眼等必為積聚他用勝。積聚性故。如臥具等。諸臥具等兩宗共許。為積聚他受用勝。故取之為喻。次與有法自相相違因作能違量云。所說有性應非有性。有一實故。有德業故。如同異性。次與有法差別相違因作能違量云。所說有性非作有緣性。有一實故。有德業故。如同異性。釋其所由。如疏具說。今觀後三所相違量。他敵者因皆於同有。於異品無。用他敵者能立因喻與他敵者作三相違。初一相違。同無異有。後三相違。同有異無。行相既別。如何得說法自相違與餘三合。而言二合違有六。三合違有四。四合違有一耶(云云)。
問。正比量可有意許差別耶。
又所立法通四宗之事。
疏云。夫正因相者。必遍宗法。同有異無。生他決智一乃至四。所兩競義。有此法處。名為同品(文)。
前記云。夫正因相者至理不相違已來。未答前二問。且略釋宗同異喻。及合理門以因法成後陳法。非成有法。疏因法成宗可成四義者。此意若彼同品有異品無。後此正因令他決智生。生成得四種。疏若爾便無異喻品者。且如立聲常無常。即此有苦空無我等義。常聲即含是異喻。此常聲上亦有苦空無我等義相似。即無異喻。若據亦無同喻。如何是常無常不相似。即成同喻(文)。
邑記云。疏隨其所諍所立之法有處名同者。謂立言陳或成意許。但有此諍法處。即名同品。疏若爾便無異喻者。若令一切皆同。不但無於同品。亦無異喻。又如立聲無常宗。無我必隨。若令同者。虛空無我亦入同中。故無異喻。
孝仁記云。文又非唯言所陳法等者。若宗上之一切法非同言故。唯望於言陳言而非望意許別義。若爾者。無從自相餘之差別過言也(云云)。
明燈抄云。文夫正因相至名同品者○夫正因相者。簡決定相違因違宗四種成四宗義。若改前因違宗四種。是決定相違攝。不改前因違宗四種。是四相違因攝。具三相因生他決智能成四種。名為正因。必遍宗法者。遍是宗法性。第一相也。同有者。同品定有性。第二相也。異無者。異品遍無性。第三相也。生他決智者。簡決定相違。雖具三相不生決智。此正因法成所立宗可成四義。有法言意及法言意。是為四義。隨宗所諍成一或多者。雖成四義。非一切成。但隨所諍。一能立因或成一宗。或成四宗。故云成一或多。何以得知。非一切成隨所諍成。宗同品中說所立法均等義品名為同品。今云均等者。相似義也。除宗已外能別有法。皆名義品。不得名同。若彼義品。法及有法互不相離。與宗相似。如此義品方得名同。隨其所立之法有處名同。非取宗上有法能別一切皆同。若一切皆同。爾者取何為異。若令皆同。即是分別相似過類。又非唯取言所陳法。同於彼法名宗同品。不爾便無法差別等三過失故。故隨所應。因成宗中一乃至四。所兩競義。有此法處名為同品(文)。
注釋云。夫正因等者。為示正因相故。明因三相。簡相違決定。遍是初相。同二異三。決智即簡。必言通四。因法成宗下明宗有四種。故隨所應下顯同品亦四。雋唯望法自相喻難。今為遮玻。先立四喻。其中間文通明宗喻故。宗同品等者。引論中釋同品文。證唯望所諍立宗喻也。非取宗上一切等者。非取宗上本所不諍諸相似義皆為同品。若許爾者。無我等義。諸法同故。應無異喻。若令皆同等者。此文言略。具足應言。若令皆同便無同品。亦是分別相似過類。此中上文指有法上本來相似。不相似中諸相似義云一切也。下文之意。不簡本來似不似義。強令一切令同。是故二文意不同也。上卷云。若令同有法上所有一切義者。便無同品。亦無異品(云云)如上有法自相中說。
殊分文小異。不能廣引之(文)。
尋云。若望有法及法意許言陳四宗立同喻者。如何理門論云但由法故成其法耶。若四宗皆云爾者。若爾如何廢立有法自相及差別耶。
疏云。問。理門論云。但由法故以成其法。如何今說因成四耶。答故云但以法成其法。理不相違(文)。
前記云○今望言陳至理不相違者。此意此論據言陳意許即成四宗理門中唯據意許。且陳言陳。故言成法(云云)。
略記云。疏理門論云但由法故成其法者。初法者是因也。後法者宗中法。問。觀此答詞。乍似不答所問。然致疏主意異彼徵詡。廣申因義。初汎說因相。後方正答。長讀可知。故下文云。故此四因不違四‧六。正結答也。疏有法之上別義者。此中意云。言陳有性即是有法自相。立者意。離實大有即法上差別義。即名為法。問。此離實大有豈非是有法。差別。如何得於法名(云云)。
明燈抄云。文問理門至理不相違者。後會違也。此問意云。若言正因成四宗者。即以有法為因所成。理門論云。但由法故以成其法。如何今說因成四耶。此答意云。若望意許。實唯成法。且有法自相相違因中。如難有性非是有性。不難言顯不無有性。難彼意許離實等有。而非有性。故唯成法。若爾不可說言有法自相相違。難意許故。應名差別。雖應意許。尋言即難。更不加言。故名有法自相相違。若加離實有言。便成難彼差別。今望言陳必為他用。言陳有性。言陳作有緣性因成宗四。若望法上意許不積他用。有法之上意許離實有性‧作非有緣性差別義。唯成其法。故云但以法成其法故與彼論理不相違(云云)。
邑記云。疏雖難意許至難彼差別者。有法之中自性‧差別二種相違。雖皆難彼意之所許。然如彼立有性非實。若加言宜難彼宗異之有。而言有性非有。亦是難彼言陳。故成自相之過。若加言非有緣性等。即成差別之過(云云)。
注釋云。此問意云。理門論意。但由因法成其宗法。不言有法。如何今加二種有法為因所成四種宗耶。答意云。勝論意中大有句義。若言顯立。皆成宗法。今者五頂望彼大有意所樂宗出相違過。故雖難有法。即難宗法也。雖難意許等者。此遮伏難。難云。若難意許離實大有。應是差別。非自相過。即為遮云。難大有故。雖是成法。不加言故。即名自相。此約敵者加言。今望言陳等者。結成二論意同。謂望立者言陳量故。彼大有性及有緣性為二有法。今論成四。若望立意唯成宗法。是故彼論不具四宗。所餘問答如前應知(云云)。
智證私記云。今望言陳因成宗四如者。此小論說四。理門論說一會意。此論自相差別故。言非難言陳望一因成四宗。理門論自相差別顯然。作出唯諍有法別義。此唯成法。故云成法言也。問。爾者性非有性難。有性非作有性有緣性難。皆此有法別義歟。答爾也。問。有法上別義者。有性非有性者。皆是體與體諍。何云有法上別義耶。答。其一切比量。有法名體。法名義。約此道理名義。約正所諍法體。有性非有性者。此諍體也。問。纂‧理門心。長行說一。此論及理門頌說四。所以會云。正理與頌望不加言本意所諍言陳意許說四種云。何望言陳說四言耶。答。此一樣也。纂不加言本意所諍言陳意許望說四者。一樣言也。本是無本。設望不加言言四。尋本量意許說四言也(云云)。
今案。前記中釋今望言陳因成宗四之文。頗似違疏文。依之有人。讀文訓云。今言陳望因宗四成(云云)義道雖然。文相不穩。仍可案之。有法自相‧有法差別之名。望言陳立。若望意許。此亦成法。故得有法名望言陳立。不假望意許之義。故法自相‧法差別之外。加後二相違。因成四宗之事。依望言陳也。雖然談過相不同之時。若限言陳者。唯可法自相及有法自相。今望法及有法非意許差別。有四相違所以望言陳立有法之名。兼勘意許之時。有四相違(為言)不爾豈違疏心耶。纂要亦以如是能可知其旨矣。
明詮裹書引備云。今望言陳因成宗四者。望本立者。言陳而因成宗四。故云四合違有一也(文)。
尋云。古德私記。以更不加言故。名有法自相相違。加言難彼差別之文。證本作法之義。其心如何。
又加言不可言之義如何。
前記云。雖難意許至難彼差別者。問。云何名加言不可加言。答。他立言有性非實非德非業。尋此言即難。不加言。意許離實大有。他言中不說。便加言云有性作有緣性等。故名加言。故論云。言如即此因於前宗作有緣性中如是說者。總是過者。加言(文)。
私云。此文作有緣性者。敵者欲勘過有性非實量有法之中。案立有性作有緣量。勘作大有有緣性‧作非大有緣性意許差別云歟。可案此文矣。
橫川注釋第二云。問。因論生論。加不加言是約誰耶。答。此有四句。一今師主立有性非實。弟子直破所言。有性應非有性。是即立敵俱不加言。二今弟子云有性應非大有緣性。是立不加言。敵者加言也。三若師主有性應是大有緣性。弟子破云。有性應非大有緣性。是即立敵俱加言也。四若師主立有性應是大有緣性。弟子破云。有性應非大有緣性。是立加言敵不加言。如次有法自相差別及法差別自相過也。然斷文且約第三對辨。問。有法差別弟子加言。如何斷云望不可言名有法差別。答。彼且約師不加言也(文)。
第三‧四句可尋之‧不審也。
答雋文勢不同難之事。
尋云。此論所說法自相因。唯違於一。故顯示因(至)欲顯相違因必仍舊。喻成改‧新(文)。
尋云。唯違一故同無異有者。違二違三等法自相相違。豈非同無異有耶。又論明法自相之文。不舉同異二品。如何云此論所說耶。
明燈抄云。此論所說法自相因唯違於一等者。如論說言。此中法自相相違因者○是故相違。此所作因唯違於一法自相宗。謂違返云。聲應無常。所作性故。同喻如瓶。異喻如空。前所作因唯違此一無常法自相宗。不違餘三。是故顯舉因同無異有。云此因唯於異品中有。問。若爾何等法自相因通違餘三。答。如勝論立。所說有性離實等外有別自性。許非無故。如同異性。即與此量作法自相相違云。所說有性離實等外無別自性。許非無故。如實德等。此非無因亦違法差別等三宗。如下自說(文)。
注釋云。唯違於一等者。一因違四法自相過。乍觀此因三相具足。今簡彼云。唯違於一故。顯示因同無異有○問。何故違一闕相顯然。違四因故不顯然耶。答。此有二義。一云。後三相違同有異無故。法自相若與彼合。不應顯示同無異有。若別違一無矯立故。即顯示因同無異有。此但一往。非謂盡理。若不爾者。設有立云。所說有性非實等五許非無故如龜毛等(喻)是法自相雖帶後三。豈不顯然同無異有。二云。離實等外有性量意。既約五句以為所諍故。聲常一義。對此名違一。意云。此用等字矯遮五句。彼聲常宗無所矯立。是故因相闕有顯‧不顯別(文)。
問。疏云。以他同以他異為異爾者立敵中指何人云他耶。
問。付後三相違能違。且以所違量異品可為能違異喻耶。進云。爾也。付之。有性非實量。以實句為異喻。非德非業之量。以德業為異品。而能違立有性非有性之時。實德業皆可為同喻。何言以他異為異耶。
明燈抄云。自餘三因乍觀他立皆似其因同有異無等者。言他立者。敵者曰他。立者曰立。所違量主名之為立。能違量主名之為他。後之三因觀他與立。皆似其因同有異無。所違量云。如說眼等必為他用。積聚性故。如臥具等。文略無異喻。異喻應云。若不為他用。即非積聚。如龜毛等。此積聚因同有異無。能違量云。眼等必為積聚他用勝。積聚性故。如臥具等。諸非積聚他用勝者。必非積聚性。如龜毛等。此積聚因同有異無故。云觀他與立皆似其因同有異無(文)。
又云。法自相違改他同喻為異等者。敵者名他。且所違量云。聲常。所作性故。同喻如空。異喻如瓶。即此改他能違量同喻瓶為異。以他能違量異喻空為同。後之三違。以他能違量同為同。以他能違量異為異。何故因中自他俱順本因。唯中初一改喻。後不改喻。此有何意耶。為決此疑故。云欲顯相違因必仍舊喻或改新(文)。
注釋云。今諸文中他立等者。珠意云。他者是敵論主。者是立論主。得此義消文也。今謂不爾。以本立者望敵正量名為他者。文義俱得。以他同為異等者。法自違。以他本量同品虛空異品瓶等。如次為敵異品同品。後三相違。本量同異。如次亦為敵者同異。然上文云後三相違。以彼同為異。以彼異為同者。彼別望本宗法差別及有法宗自相差別。令總望本法自相宗。文雖異理無違害。問。眼等他用異品龜毛。亦為假用異品可然。非實等宗宗異品實等。還為難大有二宗之同品。豈得後三他異為異。答。此難遮。今且釋云。法差別量。其義具足。故從彼量作如是說。例如今論頌云。能立與能破及似唯悟他。論下文云。能立能破皆能悟他。似立似破不能悟他。上卷會云。故此頌中據其多分皆證者。言唯悟他。不言自悟。又真立破唯於他。似雖亦自從真名唯今准彼釋義亦應然。或可以因異品為異。然不當此中意(云云)。
上文云。以彼同異等者。彼立者意。宗雖無同品體。然彼同品義以為敵異品。故諸異品體通有無。如上卷云。同法本成宗義。無依不順宗義。異法本止濫。非濫止便成宗義。故同必須依體。異法無依亦成彼異為同。其義可知(云云)。
問。疏云。其不定因。立順因正。破乃相違。六不定中何不定耶。云此有多傳。
疏云。其不定因立順因正。破乃相違。因雖不改豈非不定。故此四因不違四‧六(云云)。
前記云。其不定因等者。問。何故有此文來。答。謂前相違用舊因出過。即名相違。不定亦不改因。應名相違。故此文來。立順因正者。宗有法轉故。破乃相違者。立者舉因成宗。其過未生。敵者不改因喻。出過乃令義不定。通二品轉不生決智者。且舉前四。據實六種皆不生決智。問。不定相違成過。皆真能破。何故生決智耶。答。由立量出過二破有異。生決不生決別。疏立者因正者。立家因於宗及同品有。即名正。破乃相違者。敵者於中出不定過。即是相違。疏云故與前別得。即此相違因。與前不定別也○疏云。若立因正至寧非不定者。此正釋相違不名不定所以。相違舉因即令宗有過。非破乃成過。因同無異有。顯不違二品。若不定因。後彰過通二品。寧非不定。由此故知。不名不定。其不定因以下。傍乘釋難。非正答前問。疏云。故此四因不違四六者。結前難答。後之三因。亦是同無異有(云云)。
略記云。疏立順因正破乃相違。不定因立者將自宗。即是正雖異品轉。且一往言。破乃相違者。謂敵者轉依。立者之因破之宗。乃相違也(云云)。
邑記云。疏其不定因至故與前別者。此將欲難彼唐與法師故。先張不定與相違義別。且如立聲為常。所量性故。此因既於同品虛空上有。名為立順因正。敵宗出過。此因亦於異品瓶等上有。返成無常。故乃相違。因既通於二品決智不生。名為不定。其相違因。立者必須同無異有。敵者出過。必須同有異無。決智既生。故二差別。疏若立因正至豈非不定者。此正難也。雋公若云。後三相違本量之因。同有異無者。便為正因。敵者破此。與理相違。若彼立因通於二品。智既不決。豈非不定。故知後三相違本所立因。皆是同無異有。故與四‧六不相違也。問。後三相違。豈有因通二品。答。如立眼等他用。臥具同品。何等異品。積聚性因。於彼通有。故可通二。或有釋云。通二品者。謂立者同品。破成異品。或云。言陳同品。意許異品。或云。因之同品。因之異品。後一釋非。皆可取(云云)。
考仁記云。文其不定因立順因正者。是相違決定之前量之因。望於立者之宗。隨順而正因言也。破乃相違者。是後之相違決定之因也。其破而令相違言也。文雖不改等者。其前五不定。除相違決定也。文故與前別者。是之四相違因。生決智故。與前之相違決定而別言也。文若立因正及其非不定者。是六不定准前應知。問。前既說訖。何故亦是文之起耶。答。前應有理說訖。今此云若立因正等言者。是別別說別事也(云云)。
明燈抄云。其不定因等者。此通伏難。難云。若相違因必順本因。其不足因有何差別。共不定等順本因故。故今通云。其不定因。立順因正。破乃相違。如立宗云。聲應是常。所量性故。同喻如空。異喻如瓶。今觀此因。於立論者是順因正。破乃相違者。作不定云。為如空等。所量性故。聲是常耶。為如瓶等。所量性故。聲是無常。由此應知。破乃相違。因雖順本。通二品轉。不生決智。立不定名。此相違因。所違量主能主之因必同無異有。能違量主能立之因必同有異無。此理常定。本不相濫。決智既生。是故與前不定因別。若立因正破者相違等者。此不定因立者因正。遍宗有法。亦同品有。由是義故。名之為正。破乃相違者。共不定因異品有故敵者於中出不定過。故云破乃相違。因通二品等者。共等四因同有異有。故云通二品。今此四違同無異有。不違九中第四‧第六(云云)。
注釋云。其不定因○豈非不定。注曰。此簡相濫。重遮雋難。故邑云。此將欲難彼唐與法師故。先張不定與相違義別謂四相違及俱品轉四種不定。同帖本因。其義相濫。故今簡之。由不定在前。故云與前別。立順順因正等者。珠云。此不定因。立者正遍宗。有法亦同品有。由此義故。名之為正。破乃相違者。共不定因異品有故。敵者於中出不定過。故云破乃相違。因通二品等者。共等四因同有故。云通二品若立因正至豈非不定者。文勢自當反難雋公後三量因本同有義。備云。立因正破相違者。是相違決定。通二品者。是前五不定(取意抄)今謂。相違決定因喻各成。相違帖本因。何更須簡濫。不共不定因俱不轉。如何得云因通二品。故應唯約四不定簡。此上諸文解釋不同。或了未了。不繁引之(云云)。
明詮道云。備云。其不定因立順因正破乃相違者。此舉六不定因簡四種相違因。謂六不定與九句中四‧六句別也。四相違因不別四‧六句。故後三相違因亦成相違。而今此文舉第六不定簡也。立順因正者。初勝論師比量也。破乃相違者。後聲論師比量也。因雖不改等者。舉前五不定簡也(云云上引邑記文也)今案理門論文。若於其中俱分是有。亦是定因准此文。以不定因亦名正因歟(可見疏中卷)。
疏云。不違四‧六者。結前難答。後之三因。亦是同無異有(云云)。
難理勢不同難之事。
尋云。又將法自相因同無異有。就後三種所說有性。離實等外有別自性。許非無故。如同異性○(文)。
前記云。今將後三以就初一以異為同者。若據實論。同異性立家妄取異為同喻。今此作一因違四三等。由初一取異喻為同。後三亦取異喻為同故。有違者。得成三‧四。以異為同者。即此同異性是立家異喻將成作同喻。故言以異為同。初以異為同者。初法自相喻任改改異立。故名以異為同也。審。今將後三至便合者者。即彼二三合等。審(云云)。
略記云。疏改他能立之同喻故者。謂改勝本比量中同異性同喻為言異喻(云云)。
孝仁記云。文一往觀文等者。謂法自相相違之不順於宗喻引。從於後三之違。舊喻不改。而違於四之因有言事。若惡作法者。雖可有如聲常宗。所作性故因。如瓶等。而一往觀文意時。其善作法無言也。文與三合說者。是初一違以與後三違而合。其一因違於四言也。是之初所從於後三是惡作法。可有言也。是即上作法可見之也(云云)。
明燈抄云。文又將自至之同喻故者。下通第二義勢不同難也。又將法自相因同無異有等者。法自相違改他同為異。似他異為同。故能立因同無異有。後三相違以他同為同。以他異為異。故能立因同有異無。雖有此異。以初一違與三合說。就論示法。一往觀文。必無是理。初法自相以異為同。後三相違同為同喻故。今以後三相違就初一法自相相違。以異為同。便為有令改者。改他能立之同喻故。由此當知。此四相違因必順本。喻或改新。若喻必順本者。無以初一與三合說。必無是理。如下所說。勝論所立。所違之量。以同異性為其同喻。後四能違量。以實德等為其同喻。此即改他能立同喻便有合說(云云)。
注釋云。又將法自相因同無異有。就後三種同有異無。與三合說。一往觀文。必無是理。初以異為同。後以同為同。故今將後三以就初一。以異為同。便有合者。改他能立之同喻故。注曰。下答唐與第二難也。文有四重。一簡初一後三合不合別。二出合違本量。三明能違敵量。四結釋因喻。此初文也。將法自相合從後三‧四。皆不改本量同喻。一往觀文。必無是理。今將後三合從初一四種。俱改本量同喻。如是合者。有此作法。即如下文勝論量也。一往觀文者。指今論文。故珠云。就論法法。一往觀文。必無是理(云云)同喻改不改通四相違。何故此文不改同喻。偏屬後三。以改同喻屬初一耶。答。此亦一往從論文述。問。下文云。此上同喻舉同異為首皆得(云云)何言無四皆不改喻。答。既言一往。故亦無失。中必者亦一往耳(云云)。

因明大疏抄卷第三十一(終)

  (甲寅二月二十二日二十三日書寫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