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本抄第四(內題云有法自相) 輸入者 焦遠蘭 一校者 焦遠蘭 二校者 呂廣林 改稿者 張曉云 有法自相所立法 問。今量者以何為所立法。答。離實有性。是其所立法也。仙人本意。欲令弟子知大有句體故。 問。離實有性者。法有法言陳意許中。正在何處。答。古有二說。或在能別。或在有法。今依後說。 問。若在有法者。望此何判同異二品哉。答。此則疏問也。自答云。今若但以有性與同異。為同品。可如所責。違前論文。既以離實有性。而為同品。亦是宗中。所立法均等有故。即此過無違論理文大意可知。 問。此答恐未窮。設望離實有性。雖判同品。返是望有法也。會兩論趣如何。豈以云離實有性。顯法而非有法之義哉。答。此難可爾。諸德記猶未分明。但離實有性。是有性言陳下。意許別義也。意許別義。即是法也。故以顯意許。能示法名義也。此事炳然故。諸德不勞釋歟。 問。有法及法。三重對中。先陳後說對之旨也。其法有法下各有言陳意許。先陳言許。皆得有法名。後說言許。俱亦是法也。豈以為有法意許。得法名哉。答。言陳意許。如次自性差別也。自性差別。即亦有法及法也。體能有義。以義生屈曲解。故意許別義者。能有屈曲。生物解故。得法名可知。凡三重對自共。皆如次有法及法也。始不可疑之。 問。若爾唯以此一義。名所立法歟。答。又有一門。所謂彼離實有性。非實能別處。諍之成之。故寄後說能別。亦得法名。故義斷云。言非實等者。是離實等有義為法。望此即為所立(乃至)不望有法。名同異品(云云) 問。意許既在有法。帶言陳故也。若爾有法處諍之成之。何為能別所別哉。設展轉所成。雖不離能別。猶非正諍。何寄後說。勞求法義。答。一切比量。必能別為諍。文理如常。今比量者。即非實言處。顯離實有體之義。是以方便。為義寄能別。重意云。離實有性。正是體也。體而置有法處。離實有體者義也。義而顯于能別。其有體義。與同異性均等也。彼大有體。異同異也。同喻力。雖及于義。不至體。立者矯自義傳欲成體。敵者探之。遂為異品。彼體及義。共得法名。疏及斷互顯之。 問。義斷意者。不論體名法之義歟。答。亦有之。故下文問云。若爾何名有法自相相違因哉(文)答文云。望不加言。名有法自相。若加言已。則名為法(文)有性言陳略。若顯意許。加言立量者。可云有性離實有性。爰知未顯意許之前。自具法義。故纂要云。理門望為量成立。必須加言。如立大有。云有離實等有性(文古義約意許量。後說能別。名所立法。云云。今義者不名別量。只乍意許別義。有法義。若加言者。即可當彼後說。) 問。義斷顯本疏意。其義全可同。何初別義出之。後文似疏意狹斷意寬哉。答。今所料簡。依貞松房傳。可勘彼記(或人勘本疏義斷由來深知其趣如知別記。) 問。義斷有義為法者。其有者有體之有歟。有性之有歟。答。子島御意。離實有體之有義也。有法所舉。雖大有性體。非實能別處。義成之故欲為法(云云) 問。若爾疏既以離實有性文。又是述有體義歟。設云爾者。既云離實有性。定可呼體。答。誡依文相者。既以離實有性者。意許大有性體也。疏第三卷答文。彼說離實有體有性為今有性言。當上有性言。有別體者。彼有體義也。記文疏離實有體有性三重中。下疏唯有離實有性二義。有體義不詳。故加繼之。非以疏有性為有體歟(私記古點本。從性字返有字若上綱正御訓者。上義可思。)若不如此者。上綱得何深旨。失理背文哉。 問。離斷云加言者。何處如何言哉。答。約所違量。若具顯本意者。須云離實有性。是其加言也。此有二趣。先有性言陳上加意許離實有性言是。又能別非實言上。加非實有體有性云言。彼此似異。實只是一量後說能別也。以具立詞。見前不盡量。後盡理量。皆前量上加言也。 問。如上成者。本量能別。雖含離實有體義。未及有性體。如何對彼。以同異性。勘為異品哉。若又實望有法有性體者。遂違兩論。若其諍二重。展轉成者。非子島御本意哉。答。有法云有性之時。意舉置離實有性體。能別下離實有體義。返顯前有性故。能別之所詮分。雖非正體性。其所諍決定。可及有法體。重意云。有法舉體。能別成義。義返是體也。何不為異品。 問。若爾上綱御意。諸比量諍。能別顯盡以否。若盡之者。非實處直可帶體性。若不必帶者。背彼御本志。何以所諍為故。殊成別作法哉。答。上綱本意。比量樂為。必以能別言。必尋知之(為言)其樂為一一事。未必能別下盡歟。但作有緣性量。以能別定可知作大有緣性。若非實能別者。只如有法自相。可尋有性體。由何知非實言欲成作大有緣性耶(為言) 問。若爾尋非實言。可知有法意許。何非實下。更兼有體義哉。表裏二重似無用。答。舉有性立非實。依顯相者。須云諍義之量。而仙人本意。必可諍體。知此旨見量作法。能別非實言。言汎爾即離體。顯有體義也。凡兩宗諍法體時。能別多立有無言。如云謂我自性法自性若有若無也。今量尤當其作法。可知非實言有表裏(為言) 問。若爾諸能別立有無量。皆望彼有法勘同異品歟。設云爾者。成體正比量能難有。觸別有體量。無性比量等。豈皆墮似比哉。答。此事未聞先德詳記。愚推非一。其一義云。如內外道為立敵諍神我等體。立有無能別量。諍可至有法。多可犯有法自相過。若共稟一師。舉大師所說法門名。諍其別體者。實是諍義也。成觸生觸等即其類也。 問。今量所立法者。持業依主二義中。依何立名。答。略纂有二釋。俱有其理。然宗家處處。似存依主。今量所立法。又以可爾。 問。有性與非實。互相差別。不相離性。不離有性之非實也。是其所立法也。離實有性。既在前陳處。收雖所立。非所立之法。設非實下。雖顯有體義。猶非有性體。若又就有法下意許。直論之者。離產有性只是體也。對何云之法哉。答。以離實有性名法。上既辨二所由。隨其二義。俱可成依主義。先言陳意許相對。言陳為體。意許為義。意許是所立之一分也。正得法名。在意許別義。何非所立之法。次就前後對。非實能別當法。其下離實有體義。即所立之法也。 問。就前義。若言陳為自性者。是宗依非所立。所立既總宗也。何加有性言。為所立體哉。答。此難一往可爾。但加言已可見之。彼總有性。即當先陳。別義離實有性。又當後說。常不相離性易知。 問。就後義。有體而非有性。所立不窮。何為所立之法哉。答。非實言上。加言云離實有性。宗義能極返見不加言。離實有體之體。即當大有性。以上二義。不加言時。雖非分明。准加言能知之。有何疑惑。 此義先年粗所案得也。然而未及委細。今度重潤色之。 所立法異說 有法自相所立法之所在。大有二義。一云在能別。二云在有法。於先義又有二義。一云。所立者不相離性也。法者極成能別也。所立法望之判同異二品。其故者。若對總宗。論同異者。瓶無常異聲無常。一切量可無同品故。不離聲之無常者。所立也。法者彼總宗之所依。汎爾無常也。故疏云。所立謂宗。法謂能別(文)此義意。所立既屬于極成能別之處。知設雖有法自相差別量。所立必在能別。但能別。非實下言。雖成離實大有性。雖實有性。是有性體故還含著有法。一切量諍在能別者。前門也。謂所立法均等義品。此意也。四宗差別依後門。如是成立於有法者。此門也。二云。所立法者。以不相離性名法。已望所立法。取同異二品。若極成能別云法者。豈有同異二品哉。所以何者。同品者。非與宗一物。他法上義。與宗相似品類也。瓶無常與聲無常相似是也。極成宗依云無常者。不分何物無常。汎爾無常云事也。此中敢不分差別。何望之云相似品類哉。故疏云。謂若一物。有與所立。總宗中法。齊均相似。義理體類。說名同品(文)總宗中法者。以法猶攝總宗之旨分明也。又劉均相似者。彼此無常。體異義似云意也。此義意。猶離實大有。在能別處。以何知者。一切量必以能別為諍。為所成非成對此意也。理門,正理。所定性相也。所以非實者。極成能別。不離有性之非實。是總宗法也(言陳一類所立法也。)非實者離實有體(為言)故疏云。既以離實有性。而為同品。亦是宗中。所立法均等有(云云)有性者。有體性之義也。同喻同異性。離實而有體故。一重猶成此意許。所立法均等有者。此義也而依實尋其意。離實有性者。為大有離實(為言)尋此實意。遠成異品。所以成有性自相相違也(或人云。離實有者是言陳分也非實義也。意許實不均等為言。)重意云。說有法有性言之時。立者意。雖謂離實大有性。此不云有性意許。其意未顯故。以能別非實見之時。始知實有性故。云非實能別之意許也。此義不云能別意許。後銜著有法。有法離實有。直能別處成之也。故斷云言非實等者。是離實等有義為法。望此即為所立。不望有法。名同異品(文)牒非實言。釋所立法了。不望有法名同異品之故。會謂所立法均等義品文。知寄能別成立名法之意也(已上子島意歟。) 子島存有法差別別作法之人也。彼義大旨。一切量樂為。以能別可知(云云)但法差別量。與餘有異。言陳下。等帶二差別。無別顯樂為之言故。追可記之。付有法帶意許之義。又有多義歟。一云。有性有法下。有一意許量。所謂有性離實有性云量也。加言是法自相量也。置之意許。即有法自相也。此意許量有言陳。又有不相離性總宗。對彼總宗中離實有性之法。判同異二品也。以非實為一重所立(宗依宗體兩重准常可知。)以非實義。欲傳成有法處離實有法性。喻力正及初重非實法。成之畢。有法下第二類所立法自成立。故理門云。但由法故成其法者。正以因喻成分齊也。如是成立於有法者。如是一重成畢。第二類宗自立(為言與子島。殊其意可知。彼成法即成有法也為言。)此義總宗之中法也(子島不然。無別意許量故。)此義意宗分四類者。意許自本。在有法故也。所成非成日。雖有法下意許。猶為法成之。意許量總宗法故(子島以法義為本會有法仍與今異可知之。)言非實等者文。以非實言。傳尋有法有性之意也。凡此義云意許云差別。是同義趣也。而差別者。體上別義。即有性言陳為自相。離實大有為別義。故疏言。離實有性是其差別等文。意許者又帶言陳。而不言盡義也。離實有性者。其名留于有性。豈非有性下意許哉。以法差別可知之。差別者。言陳兼二意許。雖等呼之。意差別此也非彼也。二等若不帶言者。豈有此義也。 尋云。有二重所立云事。甚似煩。不如非實能別處直成大有。況二類宗。皆是因喻之所成歟。將因喻只成非實能別歟。若如後者。有法有性。恐非此量所成。若兼成二種者。同時并成之歟。將先成非實一重。後成有法歟。若一時成者。成有法邊。猶背兩論。若展轉前後成者。又有法別量所立哉。況以非實宗。方便成者。豈以宗為能立哉。次意許有別量者。證據有何處哉。答。諸矯立量樂為言陳不顯。若唯成言陳一重所立者。立量本意不顯而止哉。故必成立二重所立法也。但一時成之意者。有法舉有性之時。意中許置此有性離實有性。是正所立也。為顯此樂為宗。能別云非實。示方便宗。若成此非實宗者。有法下意許所立。自可成立安立以因喻引對非實能別言陳。成方便一重所立。即有法下離實大有性意許宗自立。意許樂為。方便所立。二重相鎖。方便宗立了。意許宗即成立也。以非實宗。今一重又非成意許宗。故無宗為能立難也。理門云。但由法故成其法者。正以因喻成分齊也。如是成立於有法者。如是一重成了。第二類宗自立(為言)次有意許量云事。以理門望為量等釋可為證。又以加言量推知之。以母胎內子具四支五體。可為譬也。 一義云。意許量云事難信。文理共不分明故。此量所別能別處。更有別量法有法旨誰信之。又何處有此證哉。所以可云。不加言時。有法下只有離實有性法宗。若加言時。正具宗支也。以何知者。且法差別。必為他用能別下。有眼等神我他用云之意許量哉否。若具法有法有之者。必為他用能別言。不帶眼等言陳。豈有意許量有法哉。若雖不帶言陳有意許者。不所成之木意。若彼無意許有法者。離實有性又准可知。依之可云。總宗者只離實有性。即有性上義故云不相離宗也。彼聲無常量。總宗無常。能別處無別聲有法。不離有法聲故云總宗也。若強具有法者。所立分猶成兼有准。准知有性下總宗。不同別宗。屬有性義許也。不必言下具有所別能別歟。 又一義云。總宗時有法。是極成所別也。且付聲無常量。舉有法時。無別委曲。至能別分別聲無常聲之時。始立不離聲之無常。與汎爾無常異也。以之云總宗也。有法意許總宗。以之可推有性只言陳有性也。不離此有性之離實有性。總宗有法自成極成有法也。彼相違者。兩宗相對云相。違者是常違無常義也。如此總者。有法能別相對之名也。宗者其中能別是正所立也。正所立必極成能別之下。不離有法之法也。付此義。互相差別時。以有法別能別者。只義之所之也。實以後說。分別前陳。是正量宗義也。仍有法只極成所別法有總別兩重也。 建久六年二月二十六日。於安養院記之。以上重重差別。中任愚意記之。可問先達嚴訓。有意許量者。先師正說也。付彼猶有不審歟。 子島記云。文云。問前論說云○相違因耶(云云)此問意何。答。此問乘次上問之答來也。意云上答中。彼說離實有體有性為宗有法。同異既非離實有性。故成異品(云云)今就此答。發此問也。謂若言離實有性。為宗有法。同異性非離實有性。故為異品者。此論上說同品云。謂所立法。均等義品。說名同品異(云云)品翻之。但望所立法。說同品異品。非望有法。而何今望有法。定同品異品。以同異性。勘成異品。云有有法自相相違耶(為言)次文云。答。今若但以有性與同異。為同品。可如所責違前論文。既以離實有性。而為同品。亦是宗中。所立法均等有。故有此過。無違論理(云云)此答也。意云。若但有法有性與同異性。相對定判同品。以同異性。望有法有性。非同品故。勘成異品。何如所責違前論文。而既云有性非實。其非實言。顯有性離實有體。為此離實有體以同異性。為同品故。亦是宗中。所立法均等而有。然顯失之時。還成異喻。故有此失。不違論文(為言)文雖頗隱。義意必然也(此答中諸人就文相致疑曾不可被欺之。)邑記云○斷云○(云云) 今依此記。料簡疏問答云。問意為顯成有法量。猶有得法名之義。以所立法。對有法自相名問之。答意云。有法有性者。言陳有性也。未及云離實有性之意許。若以同異望彼者。誠可違論文(但字對加離實字大有性也。)而非實言處。所成之離實有體之義。望同異性。論同品異品故。不違論文(為言)重意雖有法有性。既能別成之時。猶名所立名法。對之同喻。何違論文哉(為言)於此有與喻均等與不均之二分。若欲假同喻力之故。未及大有性體。先以離實有體之處欲令見所立。此分與同異均等也。但立者本意。欲立離實有體之大有性。以之望同異性。不均等。令缺後二相此義也。 問。疏既以離實有性者。表離實大有性體也。何云有性者有體義哉。所立法均等有者。顯立者欲令均等之意也。而不均等故。為相違因(為言)子島料簡似不叶文。答。遂所為過。同疑難趣。而疏文云均等有。直得其意。須令均等。二義由。順文章。既為釋均等義。云離實有性。以知有性者。有體義也。又斷云。是離實等有義為法文有義者不表大有性體。顯有體之義。見疏文同彼(記引合斷文。其志在之。) 問。於均不均二邊。何不釋不均義耶。答。今問意。偏謂與有法不均等。為奪問意。故表均等邊歟。 問。子島御意。以離實有性及作大有緣性等。名有法意許歟。將名能別意許歟。答。可名有法意許也。凡於前陳後說。分言陳意許。是因明大綱也。又意許差別者。言陳下別義也。如云意中所許名差別。言中所申之別義故也。如此文釋。諸處既分明也。尤可云有法差別。有法意許也(先德中有實名能別意許義彼遂銜著有法故會諸文。子島專異彼義也。) 問。子島意者。作有緣性量。能別勘意許。而名有法差別。豈不能別意許哉。答。彼別事也。凡於上綱御意成有法量中。或有偏帶有法言陳之意許。有法自相本作法。及唯識比量等也。或有帶能別言陳之量。如有法差別別作法也。能別言下有法意許有量。猶不常義不可以彼推餘。何況作大有緣性等差別。帶有法能別二言陳也。作有緣性者。即有性義故。是以雖似能別下意許。實猶可名有法意許也。故子島斷道云。其作有緣性。則有性故。作有性上差別。名有法差別。今正所諍。雖是宗法。為成有法所諍故。名有法差別故知(云云)有性與作有緣性。是一義也。作有緣性者。委顯其意也。 問。若爾如何。有法意許。能別處成之哉。答。有法云有性之時。立者雖呼大有性。其言中未顯何有性。能別云非實時。顯離實等別有體之有性。爰始知。欲成大有體也。能別直攝大有性者。雖須云能別意許非實言陳。不帶有性體故。付言所帶。可名有法意許。而深令知立者本意故。名能別所成也。 問。若爾因喻。先成能別言陳。能別更成有法意許歟。若爾猶成兩重。此義有何德哉。答。此義樂為能別處。諍可云也。帶言陳雖有有法處。於後說處被成立。不爾不可名比量所立。此被成之分。因喻所成也。正成其言陳。言陳本所志之。有法義自成立。然者直於能別處成無過。又以能別成之無背。不同有法有意許兩重而成義。彼一向在有法下故。非比量所立。若非比量所立者。豈云法哉。今義異彼。能別處所成云故也。 問。以何知之哉。答。義斷云。言非實等者。是離實等有義為法。望此即為所立。不望有法名同異品(云云)先牒非實言。為令知法義也。有義為法者。顯同喻。所及也。即為所立者。以能別義得所立名(為言)不望有法者。遮不對有法也。彼兩重置義。遂必對有法也。 問。子島猶遂成望有法。本在所別故。答。自本云差別云所立。之二門異也。今於所立門。遮有法也。 問。若爾何云如是成立於有法云如是資益有法義成哉。如文者二重不同。先成法了。後有法義成。答。能別處諍畢。有法成云也。不同二重有淺深。 問。一切意許。以能別顯者。取樂為簡不樂為之意歟。若爾法差別量。此義難有。言陳等帶二差別故。若又不限樂為。豈以非實言不離眼識言。兼顯不樂為哉。答。法差別量。意許直在能別處。為因喻所成無疑。二等雖同呼。以立者本意可知。於有法量者。有法本非所立。能別處又無顯示旨。以何為此量所成哉(為言)以取樂為。簡不樂為。不云能別為諍也。子島於有法差別。猶能別作有緣性。等帶二差別。知非嫌不樂為之意也。只令知欲諍其門許也。 建久七年五月十九日。於笠置記之。子島意有法下有意許者。相傳義也。其後又推云。存別作法義故。能別意許歟。而猶有疑惑。今遂決之了。不同相傳義。又非能別意許也。 有法自相所立法案立。及十餘箇度。皆得一韻。今略載七義。初後二推叶子島御意歟。餘義如別記。 唯識比量所諍宗事。 問。唯識比量。以何為樂為宗耶。答。依大疏等。以有法色下。非定離眼識色。為樂為歟。 問。今量為破外人離心有實境。有法舉色。立不離於眼識。不離言顯遮別體。何剩成有色體哉。離不離二門之中。離者彼此相望。顯有別體。不離者翻之。既相從門也。豈順彼意許哉。爰知此量。不諍色體。極成眼所行色故也。於其色。成不離能緣心之義。破外人離識實境也。答。非定離眼識色者。心中色也。四分殊故不即。一心用故不離。非即非離是中道理也。并遮增益損減。若專成色體者。何云不離於眼識。若偏破色體者。何有法言陳帶而成之。當知此樂為不同汎爾成體之量。又不偏破色體。重意云。外人以為色對心。執心外有別體。大乘唯識宗。遮其增益執。外人聞之。亦謬謂大乘宗。唯有一心之外無物。眼識所緣。即眼識體非色非境。今量破二邊執也。是故有法意許。為非定離眼識色。色故不無體。不離故不有別體。能別言陳云不離於眼識。雖破相離。不一向廢色處。不離之言。自本不捨二門之義也。但如疑難者。偏諍能別歟。若爾何三藏大師。恐有法差別。因上豫置自許簡別哉。疏主解釋舉人所知也。況外人執境為實。其所執實境者。當情現相。遍計所執無法也。未知心中現依他相分。大乘破之。何不兼二門。眼所行色雖極成。其色中本質影像等。亦有種類也。閑可思之。 有別愚推。如餘處記。今記不同學者偏成體。 但由法故成其法事。 尋云。就有法自相量。成其法者。不加言量能別歟。有法下意許歟。加言量能別歟。答。此事前後所案異也。若依先案者。法者不加言量能別也。有性下離實大有性。能別所成故得法名。依子島意者。既以離實有性而為同品等文。寄能別得法名也。 問。疏下文云。實唯成法。如難有性。而非有性。難彼意許。離實等有。而非有性。故唯成法(文)此文指有法下意許。離實有性名法。答。以非實言。所成意許離實有。名法云也。 問。若爾。何纂云理門望為量成立必須加言等耶。答。疏直就不加言量。能別所成故顯法義。然而其義猶隱故。為知其法義。纂以加言量釋之也。有性非實量時。雖無別量。見須加言立。他量能別故名法(為言)重意云。法者生敵者解之義也。意許而在有法處之時。法義難知。仍釋其法義有二筋。一者不加言量。能別處成故。二者遂可為別量能別故。疏纂各出一義。答依今度案者。但由法故成其法者。直指有法下意許離實有性也。成其法者。法者離實有性意計也。成者能別諍之也。故疏云。理門望諍有法之上。意許別義。故云但以法成其法明燈抄釋此文云。若望法上意許。不積聚他用。有法之意許。離實有性。作大有緣性差別義。唯成其法。故云但以法成其法子島引用此釋。明知乍置意許。直得法名云事。但不遮能別之所成故。名法之門。如義斷等。仍可兼二門。如端委問答。纂要釋如前義。 九句相攝事。准可知之。故菩提院權別當僧都。探題初年。有法自相專精九句相攝。至下別可記之。 非離實大有言陳不無有隨亡事。 纂云。今此不無。無即離二。彼意許者。即此言陳。不無之有。不別有彼。意許大有。故違所諍。正違言顯。故但名為。有法自相(文)言陳不無之有之下。唯有一離實大有。此外更無他法。而以非實言。見有法有性。知即是大有意許既即言陳了。尋意許不加言。非言陳之時。表裏俱破。自相即亡也。 問。勝宗意。三種有性。其體各別也。故斷云。誰言五頂有性含即離(云云)故知共許有。非即大有性。若二有既別體物也。何舉不無有。呼大有哉。況不無有性。有即性也。大有性。實等不無之性也。持業依主。得名不同也。何有即性名之下。舉有之性大有耶。答。共許有。諸德意異也。且依子島御相傳者。共許有者。乍見有別體。終尋之即離。外無其體。暫有者。師主對弟子。說教有實有德等之時。實等上不無也。今此不無有。師弟共許。舉之為所別。師主立非實能別了。還見有法有性。其體即離實有性也。有法舉共許有故。所別極成能別立。非實。意許大有即言陳。故斷云。離實等有。雖是意許。言有之時。即言顯離。言所顯有外。更無別有(文)又云。既言非實。非德業宗。明即大有。若非大有。更有何有。非實等也(文) 共許有事別記之。 明本抄第四(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