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本抄第十三 輸入者 焦遠蘭 一校者 焦遠蘭 二校者 呂廣林 改稿者 張曉云 後料簡下 若有兩俱不成(及非勤勇問答。)闕減過性。不定法自相並不。二十七不成違決自他共。 若有兩俱不成必無不定及與相違事子島云。若有兩俱不成量。必無不定及相違。兩俱不成。闕初相失。不定闕第三相失。相違闕後二相失。故此三失。無相並之理(為言) 第七句無常性故因有兩俱不成事。 九句義私記(子島)云。問。第七句作法如何。答。聲生論師對聲顯論師立量云。聲非勤勇無間所發性。無常性故。同喻如電空。異喻如瓶等是也。○問。聲生聲顯。俱不許聲上無常義。故因可有兩俱不成。而何偏云有不定。答云。此疏云。此因雖是兩俱全分兩俱不成。今取不定亦無有過(為言)問。不成不定無相雙。而何此量有相雙。若。不成不定不相雙。道理所定也。然今此量。所有不成失。是真過也。不定是似過也。問。何故云似過。答。凡著不定過。以遍有法上之因作物也。而此無常性故因。不遍有法闕初相故。有兩俱不成失。既以因體無。不得作不定。故云似過也。問。無餘過。有真不定。可為此句體。而何以似不定。為句體耶。答。九句門不顧初相。只就後二相所判也。故偏取不定。為此句體也。○(文) 注釋下云。問。九句之中。第七句因。豈非並有不成不定。答。彼不顧初相。且約後二相示其作法。非真不定。所以者何。夫不定者。以有法上極成之因。諍未了義。因轉二品。猶預不決。若因不遍有法之上。雖依妄因於宗生疑。故真不成無真不定。然處處文。或以不成不定等過並破他者。但似立名。非是真過。 明詮觀理等。並同此義。且存此傳。疏云。此因雖是兩俱全分兩俱不成者。許九句門外有不成。今取不定者。九句門取不定邊。不顧初相(為言)九句本就後二相。顯彼差別。各示其作法也。是故無常性故因。擬初相應有。為作法也。不云不具初相之當收九句也。 疏私記引邑記明燈鈔。不述自義。九句義私記。上綱御本意歟。可翫之。餘德傳如本鈔。 子島九句義私記又云。問。纂中作四句云。有遍是宗法性非同品定有性。即九句中三句。及後三句中初後二句(云云)其後三句中初句者。此第七句也。此句既有遍是宗法性義。何云有兩俱不成失耶。答。其於有法聲之處。有能詮響音。是即無常。故無常性故因。遍一分有法。故云爾也。故邑記云。響音入宗。理亦無失(云云) 依此釋者。纂要為作句數。遍一分有法故。具初相云也。能詮聲正有法也。實有兩俱不成。可思之。 及非勤勇問答一。 問。纂要中。問九句攝後三相違之義云。又彼九句望違於常及非勤勇。此但違法。如何攝四非勤宗者。前所出之第七句宗也。既以此為法自相相違因。明知兩俱不成與法自相。相並云事。答。纂要及非勤勇問者。或問第六句。或問第七句。先德諍也。因之昔延長聖代。降彌 綸之明詔。五大寺學生。善因明者。競有勘文。大安寺令扆。東大寺平昇。同立以第七句。為非勤勇宗之義。專寺平源。或大寺貞勝等。存第六句義。今依第六句傳。何為難哉。 第七句傳(東大寺因明師付十難。) 一違論頌過(理門九句頌云。所餘皆不定者。一三五七九不定也。第七句既不定因也。何混攝四六句耶。) 二違纂頌過(頌云。二八為正因。四上相違攝。所餘皆不定文所餘皆不定者。亦五句也。准上過可知。) 三違如理記過(彼記云。九句望常宗非勤勇宗。俱違法自相文所作勤勇二因。望第四第六常宗為法自相。為言。) 四九句攝過類過(若非真法自相相違者。豈九句因攝過類耶。) 五有問為答過(若言望違於(常)宗者。四六句宗。及非勤勇第七句者。問既問三句。答何不舉第七句耶。) 六違首記過(彼記云。望違於常及非勤勇者。第六句。云云。) 七過相相濫過(相違後二相過。不定第三相過。何令一混哉。) 八總破文章過(夫見文體。一篇述志。上下相通。乃成其義。今此纂要之文。見釋始終。起自問文。至于答詞。唯說四六句攝餘三相違。都無第七句可問難之理。何可執非勤勇之三字。以破纂要師之一章哉。) 九違四依過(彌勒說四依云。依義不依文。乃至。依智不依識云云。今依非勤勇文。不依相違不定差別道理。豈不違慈尊哉。) 十違因明師過(我朝因明師。始自東大寺大法師長載等。至于當時僧綱并諸學者。皆學第六句之義。部類之多則為證也。) 第六句傳(大安寺大僧都令扆付多過) 一違論頌過(理門頌云。常無常勤勇。恒住堅牢性。非勤遷不變。由所量等九文第七宗名非勤故。) 二違疏文過(疏上卷。九句宗總為四類。云○一非勤勇。後三初云云。) 三違記釋過(如理記云。九句望常宗非勤勇宗。但違法自相。云云常宗者四六句也。非勤勇者第七句也。) 四二問無別過(若云九句具攝四違等者。舉四六兩句為問。又彼九句等者。舉前二常宗及第七句合三句為問。此即二問差別也。若非勤為第六句者初後二問無差別。) 五不知似相違過(九句中。四六正相違因也。勤非勤兩宗相違。亦為法自相。是似相違也。若非勤第六者。不知似相違。) 東大寺平昇加難云。非勤之名。雖通常無常。而聲非勤者。是無常義也。故定賓疏及明燈抄云。非勤與遷是無常異名(云云)何云常義耶。 今云。雖有二義。本朝古來明德。多立問第六名之義。所謂東大寺慚安。同寺長載。藥師寺真惠。同寺隆光。專寺空操律師。南寺明詮僧都。花嚴惠畛上綱。三論祥勢大僧都等。陶甄文理。同傳此義。上所舉十難。取可為此傳證。俱於所付六難者。第六句常宗。雖不云非勤。纂主有別意。故名非勤勇宗也。凡勤發物是無常者。緣起道理也。聲論誤以無常家勤發因。橫立常宗。為顯此非。呼常宗故名非勤勇也。理門及疏等釋。付比量正言支。常與非勤各別列之。纂主存別義。不相違。次二問差別。若云九句具攝四違。如何說言如法成法。不言成有法者。初於所成非成道理難之。又彼九句望違於常等者。付論出作法。設問。重意者。論四六相違。喻舉法自相過。以何知。此外論主攝餘三違云事(為言)更非以單重為二問差別也。況前舉四六句了。更設別難者。唯可舉第七句。何重又舉四六哉。單重差別。還不順道理。次非勤。無常異名云事不可爾。現見世間。勤發物必無常。非勤物有空等常法。定知勤順無常。非勤是常異名也。 三相俱闕量。 聲論師立量云。聲常眼所見故。同喻如虛空。異喻如盆等(云云)今此量三相俱闕。故犯兩俱不成。闕後二相。故兼可有相違因過。 本云。三相俱闕量有無。先德有諍。若依南寺明詮僧都傳者。陳那賢愛唯立六句。故疏云。陳那菩薩。因一喻二。說有六過○無闕三者○施無厭寺。有一論師。名為賢愛○。亦除第七(文)陳那以來。雖有六句七句二說。陳那賢愛存六句之說。言有第七句者。西天餘師義也。若依願曉意者。陳那以後。約因三相。辨闕過有二類。若無體闕者。無第七句。若有體闕者。可有第七句。已陳能立言支。設雖三相俱闕。何非闕減過性。故疏云。陳那菩薩。賢愛論師等。以無體為闕。故唯六句(文廣如本鈔。) 今云三相俱闕量。本疏及略纂。明出其作法。故可存陳那立第七句之義也。況不善因明師。謬有立如此量者。定可勘其過。若於付過者。豈不為之闕減過性哉。故賢愛陳那等。有體闕立七句。無體闕除第七句傳。能順本疏上下。此義意。兩俱不成量。闕後二相邊。不攝因十四過。只名闕減過。闕減過性。本三十三過外過故。下喻見之。同喻能立不成。異喻能立不遣過也。 又案。陳那於闕過有二種。若於無體闕。不立第七句。疏上卷云。以無體為闕。故唯六句者。此意也。若於有體闕者。亦許第七句。下卷文是也。但陳那以無體。為正闕減過性。故可為六句師歟。故疏云以無體為闕故唯六句者。陳那正意存無體闕歟。 問。陳那立有體闕旨。疏文分明。以何知。正以無體闕為過性云事。以無體為闕釋。唯說六句。論無體門(為言)非云以有體闕不為過。何捨明說依隱文哉。答。闕減過性者。三十三過所不攝過也。故論述諸過了。至下別明之。而有體闕者。皆兼自餘過。疏述義少闕了云。隨應各有。因四不成。同喻俱不成。異喻俱不遣。或具二過。或具三過(文)爰無體闕。既不陳其言支。豈為言支上過哉。故疏上卷。述無體闕了。俱名闕過非餘過攝。方知。餘過有所可推。不別為闕減過。唯無體闕。是論所說闕減過性云事。次會疏不叶文故唯六句者。大欲表陳那菩薩是為六句家云事。以唯以無體。為闕過為其故也。不爾以故二字。難消者也。 缺減過性事(闕減過性者能立缺減之過也。) 古因明師(以宗因喻三支。皆為能立。三支言皆顯諸法本真體義。為其能立故。於其三支明缺減也。) 陳那以後(以因喻為能立。宗為所立。諸法體義法然而有。非依言始立。故於能立因喻。因一喻二為三。約此論闕減也。 古師有二義。 一者。自古至世親。皆立七句。 疏云。世親菩薩。缺減過性。宗因喻中。闕一有三。闕二有三。闕三有一。 二者。陳世親以後。唯立六句。 疏云。世親以後。皆除第七。以宗因喻三。為能立。總闕便非。既本無體。何成能立。有何所闕。而得似名。 新師二說。 陳那賢愛(唯立大句) 疏云。陳那菩薩。因一喻二。說有六過。即因三相。六過是也。闕一有三。闕二有三。無闕三者○施無厭寺。有一論師。名為賢愛○。因明一論。時無敵者。亦除第七。 自餘諸師(不除第七句。) 疏云。自餘諸師不肯除之。標○雖有申宗。不申因喻。如數論者。執我為思。不申因喻。豈非過也(已上無體闕第七句。)又雖有言。而相並闕。如聲論師。對佛法者。立聲為常。德所依故。猶如擇滅。諸非常者。皆非德依。如四大種。此德依因。雖有所說。三相並闕。何得非似(有體俱闕。)由此第七。亦闕減過(文) 以上疏文。就自餘諸師。於有體無體。示三相俱闕作法。 疏下卷云。此之缺減。古師約宗因喻。或七六句。陳那已後。約因三相。亦六或七。並如前辨。或且約陳那因三相。為七句者。闕一有三○闕二有三。○如立聲常眼所見故。虛空為同。盆等為異。三相俱闕(文)今云。古師缺減。云或七六句者。世親已前以後二說也。陳那以後。亦六或七者。陳那賢愛云亦六。自餘諸師云或七也。並如前辨者。於新古師。略指二家。並讓上卷子。或且約陳那已下。述別義也。若有體為闕者。可云七順師(為言) 同上卷初文。則因三相。六過是也者。且於無體闕出六句義。又雖有言。而相並闕等者。依陳那有體闕。出俱闕句也。下卷亦六者。指彼無體闕。或七者。自餘諸師也。或且約陳那等者。有體七句也。若爾陳那。並許二門。疏上下分明也。何以陳那為六句家。云或且約陳那已下。述別義耶。答。自餘諸師不肯除之下。如數論師等者。出無體闕中第七句。又雖有言等者。又舉有體俱闕也。是皆餘師中。釋第七句文也。何以又雖有言等文。還屬上陳那義。文言隔越。又無表別義之詞。況終文三相並闕。何得非似。由此第七。亦闕減過者。結成七句義。對前六句義之詞也。陳那猶七句義者。餘師對誰成之哉。不可云對古師。彼彼本不許因一喻二義。今文云而相並闕。於新師成故。不可云對賢愛。賢愛同陳那。陳那許有體闕。賢愛豈獨六句義哉。 闕過有二種(新師) 一無體闕(疏云。無體闕者。謂不陳言。但在三支非在三相。若陳因言必有體闕。三相既義。故非無體○但名闕過非餘過攝。) 二有體闕(復有二種。) 少相闕(疏云。以因三相。而為能立雖說因三相。少相名闕。) 義少闕(疏云。因一喻二。三為能立。雖陳其體。義少名闕。) 疏云。賢愛論師。陳那菩薩等。以無體為闕。故唯六句。雖唯陳宗。元無能立何名能立闕減之過。諸德皆說。總有七句(文) 今云。此釋亦於新師出二家。賢愛陳那者六句師。自餘諸德七句也。即同上卷。可思之。 尋云。有體闕中。二種闕義如何。答。疏文如上抄。一者少相闕。因有三相。若闕一是過也。付因見之。同異喻過。是因過也。二者義少闕。以同異喻名為因義。二喻言支雖有。而非二喻義。是喻過也。 問。以喻名因義者。二喻無體闕。又是可義少闕。若云然者。疏無體闕者復有二種(文)不許無體義少闕哉。答。二喻無體闕。可攝義少闕。但疏於有體開二種者。無體闕頗相似古師義。不陳二喻言支之過。設雖不寄因相。自直有過。故有體闕。古師不開之。於陳那以後三相之故。義少闕偏為新師所立。且約有體闕。出之。而依實云之者。二喻既因上義也。設陳言闕同異喻義(常宗以瓶為同喻等也。)設不陳言為過。皆是因上義闕也。陳那豈少相義少外。論餘闕哉。 問。上卷末文云。若陳因言。必有體闕三相既義。故非無體(文)三相既義者。指義少闕歟。既云故非無體。知無義少闕無體云事。答。此釋意。頗異常旨。先設雖陳因言。若不說二喻言。豈非無體哉。何云必有體闕哉。又相是義少闕也。何云三相既義哉。今成其意云。說因闕二喻。直見喻者。雖為無體闕。若自因傳見之。必因上義闕也。所以付因云少相闕也。不爾甚不得意。但三相既義者。相者是狀也。相狀是體上義用也。所以雖為喻義少闕。猶可云因相闕。故疏云。因一喻二。陳為能立。義少闕者(等文)義少闕於因一喻二論。而因一喻二即因三相者。是常途說也。又上卷上文。述陳那無體闕。因一喻二說有六過。則因三相六過是也(文)其意亦同。 問。因一喻二。是義三相。一因二喻。是言三支也。今何相濫哉。答。對古師因外有別二喻體者。設言三支義若義三相相。皆名為因三相。若於陳那。開二喻言。攝一因體之二門。各別論時。因一喻二名相。一因二喻名言三支也。相外名義。是強差別二門之日談也。云爾不相不名義。今云三相既義者。以義少闕中無體闕。即為因少相闕也。重意云。直於喻顯過。必是義少闕也。此有無體有體二類(以不共許法為喻。猶是有體闕(既說)言故。)設雖喻過。屬之因時。名少相闕也。但於初相過者。義少少相。其體難辨。 問。陳那意。宗是因義。即初相是也。若爾者。義少闕時。可在宗處。若留于因處者。與少相闕。有何差別哉。答。三支皆屬因時。以宗為因義。但闕減過性。約能立論故。設雖少相闕。猶是以初相闕關因處也。 義少闕必少相闕也。少相未必義少闕。所謂同喻異喻。對宗不談。舉之因闕二相。是唯少相。非義少句也。 闕減過性。義道甚幽微也。而往年得此案了。今度再治之處。依為至要。記入之。 不定法自相並否。 本院私記下云。問。凡有不定量。並有法自相相違。更有不定過。此為真法自相相違耶。答。約此有人云。不闕後二相所有法自相相違。真過有。似過有。即其真過者。此法自相相違。唯識比量法自相相違也(明詮大德等傳也。)有人云。不闕後二相。所有法自相相違。必有不定過。非真法自相相違。破有句法自相相違等也(甚以成笑。戒燈大德傳也。)有人云。不闕後二相。所有法自相相違。或有不定過。或無不定過(云云)不定過有。是似法自相相違。不定過無。真法自相相違。即破有句法自相相違。唯識比量法自相相違等也。不定過有。是似法自相相違也(云云。真惠大德傳也。)有人云。有不定量。相並法自相相違。若彼能違量。作不定時。以本量所有同不定著。而因明道理。而如是同不定迴出道理無。故能違量無不定過也(春德大德傳也。)有人云。一量不定法自相相違並有理都無。而有不定量。法自相相違有。見有不定過著。非法自相相違。不定有不見。而直法自相可令違道理見。著法自相相違。故彼不定過。為顯法自相相違。而出不定過。彼不定過。非為過也(等云云。隆光大德傳也。) 問。不定過。顯法自相相違。非不定過為過之意如何耶。答。不定過可令有本量因不定見許。置彼為如言出不定過。非謂別有不定過。本量因不定令有許。故一量不定法自相相違相並理無也(云云)今云。此記載五傳。且可存三松。上綱自云。我昔往往。傳唯識比量非真過之義。今因明優長之後。方知是真過也(云云。黃雙紙說也。可謂是因明之玄旨也。末生豈不歸信哉。今推其意。能違有不定作法者。謂作決定宗之作法也。無不定真法自相者。作不定宗之作法也(如常可准。音石傳以有為相量為證。) 問。此義有證耶。答。纂要釋唯識比量法自相云。然法師意。據不定不離。與作決定。非據不定因復作決定過(文)據不定離與作決定者。初三攝法。有離不離二類。與其不定不離之宗為正因(為言)非據不定因復作決定過者。非望有不定過之因復並作相違因過(為言。決定者。對不定因。相違因云決定也。故上文難法自相能違云。此有不定。何名決定文。大疏云。令宗決定。故名相違文。)意云。本因既犯不定過。故能違還用此因之時。似復可犯不定。而能違既立不定宗。以離不離二法。總為同喻。故無一邊作之不定(為言) 問。所違不缺後二相者。如何名相違因耶。答。能違既成立。非相違因者。是何過哉。 問。既不缺後二相。故無違害自宗之義。全不可得相違因名。是為宗過。可攝比量相違。設於因所犯者。共不定也。答。本量所用因為敵家正因。能成相違宗。豈非相違因哉。又不得成自宗。有共不定。故宗中比量相違。自大非所諍。但能違因非別因故。非畢比量相違。必帶相違因也(為言)亦非相違決定。本量有失故。所以三松御傳。不及缺後二相。而又相違因也。 問。此傳意者。所違遂不缺後二相歟。答。若能違成已之時。還見本量者。非無缺後二相之義。因是宗之所隨也。是故因同品。必須為宗同品。依此義一切具因義物。皆為一類。奪收同喻。望本量宗。既不同名。故缺後二相也。然而本是不定因故。以不定闕後二相為實義也。 重案此義。見因轉宗異品。或縱而為異品付共不定。或奪而為同品令缺後二相。前門依宗異品義。後門依因同法義(為言)真過云意。未必可例常途。只敵者勘過之中。有如此之門(為言)此傳雖似假設。深有實義。誠非因明優長之人者。誰傳此義哉。有為相量。唯識比量法自相等。可沙汰合。並如尋思抄。 二十七不成(子島私記引明燈鈔。) 兩俱四句(一有體全分。二無體全分。三有體一分。四無體一分。) 隨一八句(一有體他隨一。二有體自隨一。三無體他隨一。四無體自隨一。五有體他一分隨一。六有體自一分隨一。七無體他一分隨一。八無體自一分隨一。) 疏中卷云。兩俱隨一二種不成。所依唯有。因通有無。然皆決定。兩隨一無。所以並得。能依有無。以為諸句(文) 猶預六句(一兩俱全分猶預。二兩俱一分猶預。三隨他一全分猶預。四隨自一全分猶預。五隨他一一分猶預。六隨自一一分猶預。) 尋云。猶預不成。何不分有體無體句耶。 疏中卷云。猶預不成有。所依能依。雖復皆有。因不決定。故總為句。不分有無(文) 所依九句(一有體全分。二無體全分。三有體一分。已上兩俱所依。四有體他隨一。五有體自隨一。六無體他隨一。七無體自隨一。八有體他一分隨一。九有體自一分隨一。已上隨一所依不成。) 尋云。何故無無體一分句耶。太賢師作此句云。數論對佛法立量云。石女兒及餘聲無常。德句攝故(云云)答。邑記云。無體之因。若許於宗一分得轉。即非無體故。云無此句。文。 又尋云。何無無體他一分。及無體自一分三句耶。疏中卷云。所依唯無。能依通有。但兩俱隨一所依不成為句。故無他自無體隨一一分所依不成。若許自他少分因於宗有。必非一分隨一所依不成(文) 又尋云。何無猶豫所依不成耶。依之略纂約猶豫不成。分十二句之中。列猶預所依不成。加之文軌玄應‧定賓等諸師。皆許此句。疏中卷云。亦無猶豫所依不成○所依若無。不猶豫故。時或有釋。亦有猶豫所依不成。疏既盛行。人多言學。依文誦習。未曾輒改。有釋者文軌等也。略纂同彼意。 纂要云。問。有自猶豫不成。亦自他共所依不成耶。答。有不於有法猶豫。於有法猶預。即非所依不成。疑決異故。又釋亦因猶豫。亦猶豫所依不成。如因猶豫。得名不成。有法猶豫。何非因中猶豫所依不成。且據決定所依不成。相對以明。但於因疑。非疑有法即是此過(文) 既有二釋。何以一釋為難哉。 相違決定自他共事。 本云。可限共比量也。凡一有法上。有各別共許因喻。立敵二因。各成三相。成相違二宗。令敵證者不生決智於一邊。故得不定因名也。若限立或限敵。既無各自決定義。何云決定相違耶。依之唯識燈云。夫言決定因喻共許。述所立因喻必須兩許。不許自他違決也。又纂要云。又相違決定因喻共許(文)此文亦限共比量。況略纂作問云。六不定中。前五各有違自他共。何故第六無其自他(云云)意顯也。答此問云。兩宗乖返。名曰相違。因喻各成。稱為決定。故決定因。唯其共也。前五不爾通他自(文)問答之意。明限共比。嫌自他。加之疏中。釋不定因名云。二因皆不能令他敵證。生決定一智故(文)但疏五十四不定文。出不定種許也。不云皆為真過。 今云。如此義者。正比量豈通自他二種哉。正量若不限共比者。二正因相並。何不通自比等。若許其義者。非違決者。何過哉。且立者自比量之時。就彼宗。他喻他因有可成相違宗者。敵者必取之可立三支比量。能違所違各無過相者。豈非違決哉。於我宗彼此量齊而無勝劣之旨。立者豈不猶豫哉。餘作法准可知。但於慈恩淄洲釋相違者。先疏主釋。只非出句數之文。諸自共比。違共及自。皆為過失。他比違他及共為失之釋。不只限相違。大定眾量過失真似之文也。軌轍豈嫌違決哉。以之可為定量。次淄洲釋定難會通。但自他雖有違決一分義。猶不如共疑因。其旨如本義趣。各自決定義。專可在共許因喻故。是以疏主。兼勝劣俱為真過。纂主取勝捨劣之日。不名違決。云然非不許疏意。彼銀銅鐵三輪王所具象馬等。或名七寶。或不攝寶。是依勝劣立名不定。今又如此。自他共三量之中。若謂勝者。可共比量。然而正比量既通三種。過相又通共比違自等。以之可知。仍且可存疏意也。 予一期案。前後雖區。漸探屢決諸義。巨細悉歸子島一說。奉謁龍花。以仰悟解之加被笑。 因明之事。本無其功。隨又廢忘。今年春秋之間。聊加覆審。或拾往日遺草。或有當時潤色。至十一月一日。如形終篇。其間迷謬失錯等。深雖恐冥顯。隨分清淨之志。大明神可垂納受。病惱相續之間。未及再治耳。 建曆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貞慶記之。 明本抄第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