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要鈔卷第四 輸入者 焦遠蘭 一校者 焦遠蘭 二校者 呂廣林 改稿者 張曉云 有法差別作法 本作法義以非實言尋作有緣性意許事。作有緣性意許帶有性言哉。 子島疏記斷道同異。明燈抄料簡。義斷料簡。子島傳作有緣性量有法有意許哉。作有緣性事。違三量因簡別事。違四量(有法自相有無意許哉。)後二相違并違三違四量意趣不同事。 ○有法差別作法。 一云。有性非實量。有法有性下。有有性作有緣性云意許量。其意許量。作有緣性能別之下。帶作大有作非大有二差別。望樂為作大有緣性意許宗。同喻同異性。勘成異品。付有法差別相違過也。 二云。無意許量。只有性下。有作有緣性意許。其意許下。重安作大有作非大有意許也。 三云。有法有性下。直帶作有作非意許(右人多用此義。) 四云。兩重一重義不定也。立者有法有性下。安作有緣性意許。謂直舉作大有緣。而作有緣性義。自通作非差別故。其義延及兩重也。論意許體只一重也。言貫通故成兩重也。 已上本作法。 五云。以有性作有緣性別量。為今作法。能別下意許作大有緣性。遂銜著有法。故成有法自相相違也。 六云。別作法家。猶意許在有法。 七云。意許在兩處。其中在有法為本。 八云。在能別為本。 已上別作法。 九云。並用二作法(古人立此義。以仁覺等傳為規模。可勘見。) 十云。論用本作法。疏斷取別作法(斷道傳) 今云。本作法兩重意許義。稟承之傳也。但一重兩重不定義為好。別作法多義中。意許在二處。有法為本。當子島御本志歟。以斷道傳可得文理耳。算公法花會豎義。令立此義了。諸義大旨如明本記。 本作法義。 尋云。以非實言。難見作有緣性意許。 今云。此有多義。一云以能別言。尋見樂為意許者。別作法家所立之道理也。本作法義異之。只以立者宗計。推知法有法言下意許也。若必以能別言。探得有法下意許者。外人對佛法立量云。我我常無初後故如太虛空(云云)有法我言下。勘隨身造業受苦樂我。不隨身造業受苦樂我差別。豈以常能別言。知彼差別哉。又我所執我應非是一之量。勘假我實我差別。亦爾也。准之。有性非實量。直有法有性下。勘作有作非意許。有何所違。 二云。以非實言尋知也。非實言帶作有緣性義故。成有法下作大有緣性意許也。故子島依本作法義。釋勝論此因既成有性遮非實等而作有緣性文云。先有法自相之時。有性之非實等之時。即顯作有緣性義。故云既成有性等也(云云)本院私記。并同學記等。非實言含作有緣性義者。同此意也。 三云。以有性非實一重不相離性宗。知有性下作大有緣性意許也(此義明本廣記之。) 今云。不以非實言定探窮有法意許。又非無助成彼之義。勝論本意立有性非實量。成離實有性體及作有緣性別義。能別言能順彼意許宗。其詞包含無所遮故。若不詳成故難顯作大有緣性意許者。非實僅顯離實義。就自相量未及大有體何偏責差別之門哉。可知。能別言以順樂為為其功。過之求成立義。恐別作法家之加增也。以唯識比量為此義證。不離眼識能別言。焉及色體哉。只有法無有此意許故。能別順成之(為言)問。有性處必可有作有緣性意許云事。以何知耶。答。不爾樂為不究竟故。問。設此量下。雖不究竟。有何失。答。師主不別立作有緣性量。此量下樂為不究竟者。立者不窮宗義而止。問。別立作有緣性量。可究其義。以何知不立。答。論家中無此證。疏云。仙人既陳三比量。已乃至勝論宗義由此悉行。非實等三量外。不見立作有緣性量。問。疏斷許作有緣性作法。可勘處處。答。其為顯立者意許。以義推示其作法也。以之返知。師主決定意許作有緣性。其意許豈非實量不帶之哉。又以加言量。返知不加言量意許也。 重成云。勝論唯立非實等三比量。不別立作有緣性量。而彼宗義欲成作有緣性別義故。可意許作大有緣性義又必然也。以此二事。寄合責之。有性非實量。有法有性處。有作有緣性意許。以非實能別助成之也。其助成義者。順而不違之分也。必以能別言。探得意許者。別作法家加增義也(已上意)若樂為不過法宗所成分者。自相量非實宗之所成。僅離實等義。不及大有體。是偏以離實義。為所諍哉。彼既立者所立欲有之分。令有此量中。及大有體。此又可然。非實法宗。顯意許不足者。自相差別只同事也。 ○作有緣性意許帶有性言哉。 相傳云。作有緣性意許。有性有義也(云云) 有云。作有緣性有性性言下勘置之。性者法體也。有實體法必有能緣故。其性處有有能緣義。有緣性者是性也。問。勝宗意。大有同異外。全無得性名之法。何性下以實等為片差別耶。答。設雖實等。既有其體性言下豈不帶之耶。例如佛法事理為相性時。性偏圓成也。然而指依他體性。亦名為性。事亦性故也。問。聲無常量。勘作聲有緣性。非作聲有緣性意許。帶何言哉。 答。有云。有性下義也。問。有性者指有性體。作有緣性者。有能緣之性(為言)其義遙異也。何關帶哉。 答。有法差別之時。有性言有能緣性云事曾登見天。其有緣性下。勘二等也。問。此義違疏疏云。彼鵂鶹仙以五頂不信離實德業別有有故(文)如此文者。有法差別之時。有法有性離實有性也。 答。有云。作有緣性作字。有何由哉。有人云。論云作有緣性故。不失其詞云爾也。此義爾也。論置作言。亦有何意哉。先疑未除。今推云。有緣性意許。不帶有性言陳故。置此詞也。意云。有法有性。是有性體也。其體上有有能緣義。仍指有性體。此體作有能緣之物(為言)不直帶言故。置作言也。餘意許無作言。作聲有緣性等。倣于今作有作非意許。一往所勘也。依之。可云有性下作有緣性別義。不帶言陳。是名總意許。作大作非大。二差別乍在有性下。帶作有緣性言也。總意許望作大作非差別為言也。違三違四可准之。 問。疏云。有性言陳有法自相作有緣性作非有緣性是自相上意許差別(文)作有作非差別。帶有性言陳(為言) 答。不爾言陳下有二差別(為言)不云正帶言陳也。非實言下。無此二等。對之有性言陳下有之(為言) 兩重意許相承雖舊。作字潤色未曾有也。意許及二重。尤有其由歟。此義可信。 ○子島疏記斷道同異。 一云。道記意同用別作法。疏記並舉本別二傳。取別作法為自實義道又分明。但至異文者。論指前有法自相作法。云即於前宗。略不舉作有緣性量。而敵者進檢於立者之意許。作有緣性為能別言。付今過也。疏斷顯其本意。可有作有緣性量云也。重意。論略就非實量。遠示作法。實可有作有緣性量(為言) 二云。兩處同云論。本作法疏斷。別作法也。道終文明故。既云若依此者唯前有性非實之量也登。用前量為今作法。問。本作法傳。付違論失。論作有緣性者。言陳宗也(云云)如何可會。答。論有二趣。用前量為今作法。是正意也。作有緣性即意許作大有緣性也。而以共許詞。說作有緣性者。遠顯別作法能別言陳也。疏主得此意。云此言有者有無之有也。論無此密意者。疏斷何忽用別作法。上綱對本作法家都不許作有緣性量。必可有改能別之量。論云作有緣性者。即言陳宗云也。非不存前量為今作法之義也。疏記標別作法義。云必有別量者。必可有改能別別作法。不可唯取本作法(為言)問。記下文云。論云如即此因。作有緣性者。是非作大有緣性。是共許作有緣性也。疏云此言有者有無之有者。釋此論文也(已上)作有緣性之言。正說作大有緣性意許。遠令知言陳作有緣性者。何嫌作大有緣性哉。明知。子島御意。偏云言陳作有緣性也。答。不越前違論失。許有別作法之日。論作有緣性共許言陳。非作大有緣性云也。若用前量時。意許作大有緣性也。非作大有緣性者。為異璧公云論作有緣性即作大有緣性之義。言陳作有緣性。非作大有緣性言也。記嫌璧公之旨明見。可勘知文次。 三云。疏記廣成前別作法義。道初文亦同。奧文云。然論據立者等者。論據本作法。疏斷示別作法(為言)此改二卷傳。始立此義也。問。然論據立者。以下述別義云事難信。成別法義了。總結論及疏斷意也。何為別意。答。上成唯別作法義畢。可祕而已(文)此結別作法傳也。然論以下。改一向別作法義論據本作法(為言)大旨同前得論意。與前別故。安然字也。此解優也者。又結此義既二重有結文。可知別別釋也。以此結文。可為至極實義。 三義中以後為好。上綱初密立別作法義以多文理成之。後能案得論疏斷本意。論本作法。疏斷別作法云也。 尋云。斷道安和元年注之(云云)其後經八箇年。至天延三年製二卷記(各奧曰記分明。)斷道改二卷傳者。時代大相違。答。道先書也。枇文顯然故。然論據立者以下二行文。後被書加歟。書籍再治之間。度度副入別義者。常習也。即彼道有例。二卷記以共許有性。為作非有緣性體。而道改之取實等。准之。疏記之後再治道。多被加之別義歟。 此義具如本。於兩處同異者。殘而不記。今三義豈不為祕決哉。此詞過分。可恐可傷。 私記下文云。 依疏見論文。聊簡不同。所謂疏上段。依別作法解之。此時論作有緣性。是共許作有緣性也。作非有緣性略大字。又與此相違之所相違。論闕無之。記云。論中闕無作大有緣性之言者。是此意也。疏下段依本作法解。作有緣性者。作大有緣性也。又是當下句所指之所相違體。故付論文。上作有緣性文。及下作非有緣性文。上下闕大字(為言) 依此推者。疏私記同道。論為本作法。又無殊相違。歟。 明燈抄云○何妨大有雖非實等。與其實等法門。是別亦容無體。不能定立大有是有故。前立量慮恐未了。勝論意云。今應成立令義盡理究竟顯了。故寄前門言顯比量以未了故。是不樂宗。於中前立意內所許差別法門。大有是有。非是同異。以為所樂。則是寄於言顯比量。一類宗中。矯立意許第三類宗。於一量中。雙成如是兩類宗故。故犯相違(文) 尋云。今云未了。云究竟者。若不立作有緣性量者。勝論宗義總不究竟云歟。若又成作大有緣性意許。非實言未了也云歟。若又付有性非實一量。勘有法自相未了也。勘有法差別。知彼宗究竟也云歟。 私云。仙人對弟子。欲成自宗。若唯立非實量者。顯自宗義可未究竟(為言)問。以非實量。成有性離實大有性。大有名體能顯。勝論宗義悉窮。何云不究竟哉。加之。作有緣性量。自義傳僅顯體。雖及前量。何剩如此云哉。答。前意許未顯其體。後意許大有指名體。有緣性顯有體。前意許上更兼有體之義。故燈抄云。亦容無體不能定立大有是有(等文。又案。今云未了者。不云勝論宗義不究竟付成作大有緣性意許。非實言未了也。以作有緣性言。能顯彼意許(為言) 又案。付有法差別作法。言陳意許相對。非實言未了也。以作大有緣性意許為究竟(為言)此付本作法所料簡也。 已上三義。對子島御意。同異可思之。但子島記立理之中。勝論俱義未究竟云事不見歟。以彼推之。第二義無過歟。 斷云。 今云。見此問答。以加言量。名有法差別。有二義之中。初義者。以後量望前量立有法名。後義者。直此量處。亦有可名有法之義(為言) 問。初義者。釋不加言量也。不後量望前猶名有法。若不爾斷中豈不明前作法耶。答。斷既付作有緣性量起問。其答文尤付所問。可答加言量有法義。又望字其意分明也。但斷雖不釋前量事。明後量源之中。前量為有法差別之旨顯歟。 ○子島御傳。作有緣性量有法。有意許哉否。 今云。後量有法可有二等意許。立者為成有性作大有緣性。所別舉有性之時。豈不思此有性作大有緣性也。何況前量有法帶二等義。上綱自許之。至後量何可廢之哉。若有法無意許者。何為有法差別作法。然成法意成有法者。成何物耶。故知。前量有法必可有意許也。問。一箇量中。二處置同意許。甚不應道理。違三違四量不例。彼者有法意許。與能別意許。其相異故。此者同作大有緣性作非大有緣性差別也。若在有法者。何再安法宗。若能別言陳。帶作有作非之義顯者。可謂限能別。可非有法意許。答。有性與有緣性。一法體與義也。所別時任本意雖帶之。能別詳云作有緣性。不可不帶。如此二處。重疊舉同義之量。其例甚難有。故二等亙二處之例。又難有。何強疑之哉。 問。前在所別。後下能別歟。將一時在二處歟。答。一時在也。具如有法自相所立法中記之。 或可云。此量偏能別下有意許。隨勝可論所在故。但以能別成有法。有法自為作大有緣性。若以能違破之。又為作非有緣性。未必所違時二等意許有之問。若爾前後二時不同歟。若爾者前既無意許。後何始出來耶。答。有法若決定不應作有作非者。設雖成能別。其爭留能別。可不成有法。而有性本可為有緣性故。能別成畢之時。還見有法。作大有緣性物也。被知也。猶如隱顯義。若夫於如此義。強難不許之者。於差別相違。作能違時。如何言陳下。始破樂為。替處不樂為耶。 問。此例猶不例。彼本有二等之時。意先樂為在一邊。為之引因喻。敵者作能違之時。彼本有二等之中。不樂為邊能被成立。成立之時。不始出來。云替處者。能違有法也。不所違中前後差別。答。二等意許自本雖相並。其言陳實所目之體。前後有異。本量時。立者以真他用。為他言所目。言陳自雖似亙假他。意在竊差別此他者真他也不。假他之故也。而敵者作能違之時。以因喻力。令彼他體即為假他。一言陳雖不改。前後所目既異也。前後雖異。不一向改反。自本彼言陳宜如此之故也。今量又爾。有性本或可作大有緣性。或可作非大有緣性。而能別言陳。分明帶其意許故。雖不名正有法差許。義之所至。不可遮之。以不可言量。為例。不可偏奪故也。問。前唯成有緣性。後唯成作非有緣性。一時不相並。何異常例耶。答。云並云不並。俱無失。必為他用之例。如前出之。 ○有緣性事。 問。實德業之能詮言。能緣智者。若只詮三緣三歟。將詮緣為有歟。答。或時雖為有。不必爾。以三為境義者。只知實知德等也。心緣境者。何異佛法所說哉。問。若爾何疏。云同起詮言詮三為有同起緣智緣三為有。詮緣共置有言。明知取為有之義。為此量所立也。答。汎爾詮緣。則有所詮所緣。之故也。今尋。有源故。殊云為有也。問。有緣性者。若有實德業之能緣歟。將有大有能緣歟。答。二義前歸一也。先付實等詮緣解之。故云詮三緣三。私記云是實是德等。但實等不無。即大有故。能尋其源。還大有之能緣也。問。若爾有同異性能緣。不大有能緣。 為同喻耶。答。直緣大有直緣同異性之能緣雖異。不取彼。今自三句論之。而緣三句之能緣轉二境。一轉大有。一轉同異。所謂為有之方轉大有。為實為德等轉同異。大有者總有性也。同異者別性。若無大有。實等不可有。既實等有。故有能緣。其實等有者。則大有故。有能緣之因。是大有也。若無同異者。可非是實是德是業。其為實德業之邊。同異為因。是以詮三緣三之因者同異也。為有之因大有也。問。若爾如何以同異性為喻。立作有緣性之時。為能同品。不犯所立不成耶。答。彼一往許不無有時似同品。依實論之者。不無有遂歸大有。故作有緣性有。成大有之時。不同品。於作有緣能別。有二等意許。立者差別為是作大有緣性。其有者實大有。非大有非有之故也。 問。有緣性者。有緣即性歟。有緣之性歟。答。先名三句能緣。依主故云有緣性。遂是大有之能緣也。有緣即性也。問。如此義者。實等是無法歟。若爾大背彼宗。實即常住真實法。德業又各有功能故。若非無法者。如何偏以三句上所有事。悉歸大有同異哉。答。三句非無法。是大有同異之所有也。但今所論者。成立大有句義。以諸有為大有之門也。喻如佛法四出體中。性用別論攝相歸性之二門歟。 大有實等合緣之。離大有獨緣實等之時無之歟。但於大有者。獨有緣之時歟。案立大有法門之時也。可思之。 或可云。實德業三。有詮緣之時也。直有詮緣者三句也。其因故以大有。云有緣之性。同異性亦有此義。其有云分者不及大有。又有緣者。有大有自能緣也。凡實等與大有。和合之時起詮緣。其能詮言能緣智。通轉實等及大有上。不各別詮緣之。顯論者。只似詮緣實等。以實言之。兼詮緣大有。其有大有之能緣之邊為今宗也。 此義中又有一義有緣者緣而為有義也。顯心行解也。不境體有能緣之義。 ○違三量。 尋云。因云除四大種者。簡別言歟。答。爾也。故子島引周記。不言除四大。便有不定(乃至)為簡是過。故因云。除四種(云云)問。明燈抄引疏中卷。以除四大。及有性外。並為同品。之文非四大種既是能別也。豈以能別。作不定過哉。故因除四大之言。顯四大外體非無(云云)又太賢師作此量因云許除四大外體非無(云云)又太賢師。作此量因。云許除四大外體非無故。故知非簡別言。答。不置除四大言。四大種來可成不定敵。欲簡此過故置此言。以周記可為定量。但明燈抄釋者。子島難云。以非四大種為能別。四大種即成異品。而何得云豈取能別作不定過。一切比量作不定。皆如此也。故此抄意。甚難得也(乃至)此難尤有謂。仍且不存之。太賢師云四大之外。亦是簡別也。故子島云。又云四大之外。云除四大。義意無殊。俱簡不定之詞也(云云) 有人云。今推善殊御意。非四大種能別也。色聲等望此為宗同品。以四大種為異品。望是四大種宗同品也。若爾豈作如四大種是四大種。云不定哉。燈抄云。非四大種既有能別豈取能別作不定過者。非四大種能別立返者。即是四大種能別也。四大既能別也。豈以能別即為異品哉(為言)意云。宗喻必可別物。不可以四大種成是四大種宗云也。非云非四大種能別。即見異品四大種無不定過也。舉非四大種能別宗。返顯是四大種宗也。就燈抄顯文者。子島難勢誠似難遁。能探其旨非無深志。不爾善殊豈。不達立破輒則。謬作此釋乎。 今尋云。唯識比量能別。立不離眼識。以眼識為同喻。全同此。 有人會愚難云。離不離是體上義也。色不離眼識義。眼識不離眼識義異故也。此指四大種體。如四大種是四大種云。故不同彼比量也。 重難云。此又爾也。大有即四大種。如四大種即四大(為言)焉異離不離哉。 有人會云。不離者二物各別。此不離彼云也。今就即體。彼即可此法。如此法云故。宗喻一物之妨。難遁者也。況唯識比量。宗云不離眼識者。自體分也(為言)相分色不離能反自體(為言)同喻眼識者。見分也。如見分不離自體分。三分雖不離。猶立別分故。異即體宗喻也。 先年。於洛陽梅小路室町之亭。一因違三量沙汰之次。因除四大言簡別歟事。旁有不審。予就子島粗成其意。算公大朋燈抄。子島之難不留秋篠之御本旨(云云)其間問答多重。廣載別紙。今記梗概後學悉之。 有人又云。後見清水裏書。子島釋上。問云。與能別法同體之物成謂喻。以其作不定。甚可難也已上。此問意當善珠之釋。解釋雖幽。同體之物者。是四大種宗。四大種異喻同體云歟。不爾豈非四大種能別四大種異品同體之物乎。 此釋誠可爾。難決難決。 ○違四量法差別所離實等三句五句事。 不可及異義三句也。所違量共不定事。難義歟。今一義云。勘過事者。敵者進止也(先德傳)勘法差別之日。言陳不付過。所諍樂為在意許故。若甚共不定者。又不可付法差別過。言陳既破故。不及求意許過歟。此義勢處處記之。 問。若爾何唯勘法差別哉。答。疏主欲示一因通違三之義。何相違因外。顯有餘過哉。 ○有法自相無意許猶可為相違。 一義有此類。三違四量等也。問。後三相違有意許。若無意許者。如何傳成有法耶。若云直成者。違兩論判同異品之文。答。有法直舉不極成法體。能別以有無或非實非四大等言立之時。一重雖成法宗。資益成有法。故樂為留有法。敵者尋其遂所成。勘有法自相也。先望能別判同異二品故。不違兩論也。問。設所別舉法體。能別立有無等言量。可勘有法自相耶。答。爾也。則局通對所成立自性者。謂我自性法自性。若有若無。是成有法量也。既有如是成立於有法之義。敵者何乍知之。不付有法自相耶。是以子島御意。有性非實量非實言。非實為一重。離實等有為第二重。是表裏也。同異性成其二重。是均等有義也。是仙人量。有性離實有立也。有言即常有無能別。然者雖無意許。何不付之。是以。子島有性有法無意許。直舉大有性。又釋能違自他共。所違自比也。能違他比也。以之為實義。言同意別故無諸過者。是也。若爾無意許量。何不付此過耶。 ○後二相違并違三違四量意趣不同事。 師主欲成大有句。矯立比量。或直諍即離。或總立六句。別成大有。直諍。即離又有二類。一者總對實等三句立三比量。如有性非實等量。二者就實等三句中別別法門成之。如違三量立非四大種。且舉實句中地等四。亦可云非。空時等。望二十四德句五業句。皆一一可立故。違三量同喻云色聲等。不取總句也。違四量總建立六句別體旨。顯三句之能有所有實等外別有體也。以能別言陳。可知其意。依之可云。非實等三量。對所有實等。成能有義。故唯限三句違四量所離實等之等言有委曲。通局勘矯合違自此而起者也。能可辨之。 貞和五年五月二十四日。以正本書寫交點訖。 法印範緣。 元德二年十月二十二日(辰刻)馳毫畢。 本字不分明。以證本可校合之而已。法印大僧都覺(春秋二十五夏十一。) 正慶元年九月十三日(巳刻)以良算自筆本校合之畢。覺(春秋二十七歲夏十三。) 觀應二年二月十三日夜(戍刻)以御本書寫之畢。擬講顯意(春秋四十六。) 三月十五夜於燈下一校了。 明要鈔卷第四(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