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論第二勘注第一 輸入者 焦遠蘭 一校者 焦遠蘭 二校者 呂廣林 改稿者 張曉云 文。已說立義分次說解釋分等。 私云。二分差別被根利鈍義如五分建立也。以二分配於廣略可有四重分別。一文略義廣即立義分。二文廣義略是解釋分。三文義俱略即立義分。四文義俱廣是解釋分也。問。初二重爾也。三四義如何。答。立義分雖立三十三未及細判故不顯深廣無窮義理。解釋分雖明四法判義理無盡故兼示餘門深廣。是故立後二門也。問。已說等結前生後釋論辭歟。答。爾也。或云。指本論文。委如立義分結前生後釋也。 文。唯有四種法等。疏二云。初一句明此所有。次二句辨此所無。後一句顯九論說(文) 私云。上有二問初問其數次問其相。而頌無第二答說。有義云。餘二十九問第二句答行相也。舉二十九反顯四法相也。一義云。准長行所餘法門略不解釋句只釋唯有四法所由未云行相。次云何為四已下明行相。故知頌中唯答第一問未答第二問也。九論已說故者。勘十論造時起信必雖非末論互讓其義故云已說故也。或又龍樹在後作此釋也。 文。唯釋四法等。疏二云。今解釋分具明二門。而不廣釋所入法者。若入二門達本法故。記二云。謂即別釋後重之內一心法中二法門故。下文所說多約門者。謂令行人依此二門趣入所詮大乘法故(文) 文。一者一體摩訶衍等。 私云。門法各有十名。今立名據本論所說。謂立義分一體三自真如生滅四名建立之故也。 文。一心遍滿論等。 私云。今十論次第法門建立次第也。 文。二種論中唯釋一法等。疏二云。本源玄理唯釋不二。問。如是二論應有立義。若有立義。不二大乘應有因緣。如無因緣則無立義應唯三分。若闕初二云何。前論通指五分教法出興法如是故。答。仰觀二論必具五分。以前論說十論建立同一相故。後難善遣前難奚通。不二大乘應有因緣。許有因緣不離根宜豈不違前離根宜故。然今舉有欲顯於無雖說因緣非同因分稱根施設令其斷修實被之根。但欲令彼知此不二無實所被故不違前離根宜故。如是因緣理亦不無既具因緣明有立義(文)又云。問。不二大乘既屬果分賢首清涼准其文理皆說不與教相應故。此論上文亦說不二離教說故。今何卻指本源玄理二論同釋不二大乘。豈不違前。非教相應離教說故。答。有二解。一兩論雖說不二大乘。但令知有不可剖折曲示於人。故亦名為不可說也。○二賢首清涼龍樹之意據困果分各別為論果分法體不許與教而相應故離教說故。本源玄理據因果分相從而明。以果就因可寄言故有教說故(文) 私云。二論釋不二強非難義。然而末師等偏付花嚴作釋故搆種種通妨。據高祖立教者直釋其義如菩提心論等也。 文。何故諸論建立門中等。疏二云。十論立義分具標三十二。何故解釋分說四或明一(文) 私云。建立門者立義分異名也。散說門者解釋分也。 文。法體不分等。疏二云。立義欲就法體唯一不可分散故全本數。解釋為據義門有多各別詮顯故詮顯故闕其義(文) 私云。法體不分故立義分一處立三十三(云云)義門得別故解釋分各闕法數也。又義云。法體不分解釋分舉一全收故。義門得別立義分開立三十三故。但前義為勝歟。疏與記兩師又據初義也。 文。令使學者增長等。記二云。欲令增其力者。力有二種。一覺法力。二思擇力。但云思惟彰覺法故(文) 私云。具闕相望示存略。為令增思惟力也。全總作別故見別覺總。全別作總故聞總知別也。又義云。懸依略說四法令思擇總體三十三也。初義兼亙具闕所由。後義但示闕數義也。 文。教理甚深極玄等。疏二云。立義教理本數備收已是甚深皆起尊重。解釋教理各委辨明又顯玄極咸生讚歎(文)記二云。出生尊重讚嘆心者。反顯輕易成謗毀故(文) 私云。疏意其深與尊重配立義分。極玄與讚嘆配解釋分。記意兩次不相配。直反輕易生尊重也。尋云。此第三答說意如何。答。具略教理互周備法界甚深極玄。非以常情所圖想矣(為言) 文。法門廣大等。疏二云。兩重能入廣大如空。兩重所入無窮如海。不二大乘性海果分。口欲談而詞喪心欲緣而慮亡。故亦可法門廣大。通指兩重能所義理無窮別目不二性海。言不具談思不知量。總顯因果皆絕言慮(文)記二云。法門即目三十二種總別能所相對言故。義理以謂不二所依出生無窮如大海故(文)鈔一云。如澄神海者。意言同海澄徹神聖如具十德百川味耳(文) 私云。疏兩義易知之。記同第二義也。或云。四義中第一義兼示具闕二義。次三義只釋解釋分。謂唯釋四法增長智力令廣解餘法。復次於四法中述無窮義為示教理極玄也。復次唯釋四法窮盡一切為顯法門廣大義也(為言)此中第三教法無窮也。雖云教理教之上理也第四教所詮理也。 文。如是三門解釋四法等。論第六云。言顯示俱非絕離門者。若有眾生除遣二執證得二空。通達諸法言語道斷心行處。斷斷照寂滅滅慮止無所達故如本。復次究竟離妄執者。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文)鈔四云。前對治離是生滅門。能所染淨各各差別。○今究竟離是真如門。惑智雙忘染淨齊離。○若非真門必無此理(文)論第七云。復次為欲顯示如一切佛無趣向則一切菩薩於彼無有趣向則中如如行故如本。分別發趣道相者。謂一切諸佛所證之道一切菩薩發心修行趣向義故(文)鈔四云。復次為欲下此或依上真如門修(文) 私云。三門中顯示正義四法相顯了有之。自餘二門唯釋生滅門法。真如門義未必分明。但對治邪執中立四門。一者顯示根本總相門。二者顯示人見對治門。三者顯示法見對治門。四者顯示俱非絕離門也。此中第四門即是真如門對治相也。次發趣道相門中又有趣向無趣向兩釋有之。其中無趣向即是真如也。又義云。三門各非釋四法。只三門共釋四法也。其中顯示正義中四法具足畢。餘二門唯釋生滅令例如真如也。真如門中無有邪執及道相也。前義鈔意後義疏意也。二義中初義為正也。 文。依一心法等。疏二云。於一心法有二所入并開二門故成四種(文)鈔二云。本心真如門者心即一一心法也。真如則是門也(文)心生滅門者心即一切一心法也。生滅則是門也。記二云。謂依一心建立四法。二門所顯一體三自總以一心為所依故(文)又云。記(記第一)下論既云依一心法有二種門。其一心法即是不二通所依體。是故論說以為恒沙法門體性。復是諸論共所宗故。論文自說體唯一故。然其所依亦有二種。一總二別。總則咸從不二法起。別則隨近用故為所依。又前法唯義趣寬通。若本源玄理二論所明本法唯是不二。若其一心遍滿等論所明本法唯是不二。若其一心遍滿等論所明本法即是一體一心等法(文)又第一云。又一法界心即是不二(文) 私云。論文了簡三師意異也。疏意云。一心者二所入不分位即根本摩訶衍體一處也。有二種門者門名也。心者真如所入也。真如者門也。生滅亦爾也。鈔意一心者即二所入也。有二種門者能入二門也。心真如者心之真如依主釋總是門名也。次下云。心真如門有十種名(等文)即為證也。記一義一心者不二也。二門者科門門也。若依高祖釋意者異上三義。一心者不二也二門者真如生滅門法也。法花開題云。不二摩訶衍一心本覺(文)然而異記義。記義二門不分為不二。今義真如生滅各有不二。廣大神王等十種名同體別也。又異鈔義。彼二所入分離真俗各別也。今二相全一體全一味也。又異疏義。彼體同用異(云云)今即體別用別而同同相似。凡三十二種種類各別而同一無差即名不二。故不二體無量全收法界。至下可悉之。 文。建立四種法相門等。 私云。疏鈔意依一心法句開二所入。有二種門句開二門也。記意有二種門句下建立四法也。其義如上也。 文。而其法體無有差別等。 私云。門法各各十名隨功能立其名。而其體性唯是一也(為言) 文。毘摩訶健那等。記二云。十種梵語散文如次翻譯可知(文) 私云。聖法記中雖無翻名以義配之無有相違也。 文。一者名為廣大神王等。疏二云。喻中名同依異。法中體同用異。但取喻體不取喻依故(文)記二云。此之十名含於二義。一謂一體三自二種本法二合總標。則同名為廣大神王乃至一心。分離別舉則名為金剛主海乃至一一心一切一心。二謂廣大神王等十總名則顯二法平等一味不可分折不可離散。則是所依不二法故。如是二中前則名同體別。後則體同義別。名同未必體同。體同必具名同。是故論云名同義別(文)又云。又此十中六八與十直依法說餘之七種法喻對明(文)疏二云。前五從喻受名。後五約法建(號(文)) 私云。二法總體疏意體同用異(云云)記出二義。初義同名體別。後義體同義別(云云)鈔當段雖無釋以始終釋思之體同名別為所存歟。今謂諸師義皆約因分云之。記後義又雖約果分體一為不二。異高祖所立也。論文云名通義別。可知別體而不二也。一非一非無數為一可思之。問。若二法體別者如何與真俗二門異乎。答。雖體各別而一味一相也。門全不爾。雖互相涉入所立即異也。例如六大人人各具一味為義。四曼互具輪圓差別為德也。門法亦爾詳知之矣。 文。一者鳩那耶神王等。記二云。金剛神王以喻一體。主海神王以喻三自(文) 私云。二種梵名未詳翻譯。金剛主海可配之歟。金剛山者七金山歟。 文。二種大乘不覺同異等。記二云。謂於二種大乘本法同異之相心猶豫故(文)又云。復舉喻顯二種別異。決眾疑心不應謂一(文)疏二云。謂眾極疑二種本法為同為異(文) 私云。兩師義二本法為異為同乎。答。意其相各差別也(為言)學者義云。一體法上同相義與三自法上異相義不覺之也(為言)其中同相義難解故舉兩喻示之。若只二法同異何一體法必舉二喻乎。 文。佛造作相等。鈔一云。言造作相者。瑜伽八十六云。如來將欲說法之時現四種相。一從極下座安詳而起昇極高座儼然而坐。二安住隨順說法威儀。三發謦欬音示將說法。四面目顧視如龍象王故云作相(文)記二云。謂法體深玄難可宣示。故佛造作相用以顯。謂但作相狀不假聲名。故如楞伽中或有佛剎瞻視顯法或有作相或揚眉等亦此之類(文) 私云兩師義異也。但記義今既出聲說法故違文意歟。 文。又如金剛神王等。疏二云。金剛神王兩番配合類一一心。主海神王一義指陳如多一心(文) 私云。真如本法舉二喻初自體純淨以類光明潔白之義。後功德淨白以喻眷屬清淨也。生滅本法先舉眷屬通染淨還顯自體兼真妄也。 文。二者名為大虛空王等。疏二云。第一空王以總太虛容東西空而得自在。第二空王以空容色而得自在。色容受者謂以空中容受色故(文) 私云。東西別空及一切色法喻二門也。 文。以無住處等。鈔一云。以無住處者謂於無住空得自在。住處則是障礙義故(文)記二云。一體本法凝然絕離不與相俱故無住處。三自本法與相俱傳而有差別故有住處(文) 私云。無住處者別空也。東南西北等其相雖別共以無住所為空體也。有住處者色法也。下文云容受大種故。記釋意無住及有住直名所入法(見) 文。心如法理等。鈔一云。一心至住處者此之四句前二法說後二喻明。各上屬法各下目門。疏二云。一心真如本法理性能容真門自餘空無絕安立處。 私云。鈔所覽本一心法理(云云)下文多於真如門立理名。而今文明以所入名理也。 文。金剛三昧契經等。記二云。初三昧經證成一體。後一地經證成三自(文) 文。於諸障礙等。疏二云。然多一心於障無障能住持故如空容色使得住故(文)記二云。於諸障礙即五種有為法故。無有障礙謂即四種無為法故(文)鈔云。若自門中通有障礙及無障礙二種義故。若對真如門無障礙生滅門內並名障礙故言於諸障礙(文) 私云。於諸障礙無有障礙令住諸法(文)又云。於諸障礙無有障礙(云云)初點疏記義也。後點鈔意也。 文。三者名為出生龍王等。記云。謂即真如而為宮殿法性相身恒沙淨德以為徒眾(文) 私云。宮殿身相眷屬合法未分明。今推義云。宮殿喻不二所依體故。身相喻所入當體眷屬喻門歟。 文。出生標嵐等。記二云。標嵐梵語即風名也。或云毘藍及名旋藍並翻迅猛(文)疏二云。標嵐梵語此云迅猛風也(文) 私云。一切差別平等者如次五有為四無為也。問。第一神王第三龍王如何異乎。答。第一出生義第三依止德也。又義云。二德雖同神王龍王二名又異。以之為不同也。自下諸名又爾也。 文。四者名為如意珠藏等。記二云。一體唯淨金主為對。三自通染滿主為對(文) 文。金翅鳥王命終等。記二云。觀佛三昧經說。金翅鳥王曰正音。於眾羽族快樂自在。在閻浮提日食一龍王及五百小龍。於四天下更食一日數亦如上。周而復經八千歲終相既現。諸龍吐毒不能得食。飢逼慞惶求不得安。從金剛山直下從大水際至風輪際。為風所吹還上金剛山。如是七返然後命終。以其毒故令十寶山同時火起。難陀龍王懼燒此山即降大雨。滴如車軸鳥肉消盡唯餘心存。心又直下七返如前住金剛山。難陀龍王取為明珠轉輪聖王得為如意(文) 文。利圓滿者等。疏二云。真如所入利圓者也。良以性本無惑體元是真。清淨解脫功德圓滿。故所被根是圓頓器(文)鈔一云。利圓者故者即下所說清淨解脫者也。如二祖云本無煩惱元是菩提。此豈非是本來功德圓滿者焉。非為圓根名利圓者。以是頓根故名圓者(文) 私云。疏鈔所釋本無滿字歟。據高祖釋者真如即密藏中隨緣門義也。仍圓滿者者密藏機也。真言行人即本覺薩埵位故云爾也。 文。譬如遮多梨鬼等。記二云。遮多梨言未見翻對(文) 文。五者名為方等等。疏二云。謂有毫毛或是色相。方圓類寸故方寸(文)記二云。五方寸中謂方圓類等故名方等(文)又云。然前所說白毫相狀未見明文。但准觀佛三昧海經比類而釋。彼經說言。如來初生眉間白毫滿足五尺。如琉璃筒放已右旋如玻梨珠。太子漸大亦隨長大。至坐道場端潔正直一丈五尺。有十稜現映蔽眾目如萬億日。今此方寸是輪王梵王福德天人所成就者。比於如來勝劣雖殊形相相似故引成(文)觀經記(龍興)云。或說右旋宛轉如日正中。或言如天白寶三寸之團。其間空中如琉璃筒(文)鈔一云。五者名為方寸者謂是毫毛。形方一寸故次論云如是二毫譬如明鏡故云方寸(文) 私云。唐本并三師所覽本方寸也。但宗鏡錄所引方等(云云)是如來白毫餘丈右旋卷之周圓徑一寸故云方寸歟。又四方上下正等故云方等歟。往生要集云。丈六佛白毫長丈五右旋徑一寸周圍三寸(云云)尋云。鈔釋形方一寸者形方歟。答。不爾形四方徑一寸云也。既引合明鏡豈方形乎。 文。一者白毫方等等。鈔一云。一者白毫方等者。然此毫字後人寫誤應是色字。疏二云。二俱稱毫兩皆是色(文)又云。白亂雖殊體性無異隨受一名俱通二號(文) 私云。疏意二名互影之歟。但必薩伊尼羅兩名全同故。抄釋理盡歟。 文。如是二毫眾生身分等。記二云。由能照達眾生身分故。如明鏡或即二毫是其身分。如髮爪等雖非執受亦是有情身分所攝。照用分明故如明鏡(文) 私云。據此釋有二文點。一云。如是二毫眾生身分顯了分明譬如明鏡(云云)一云。如是二毫眾生身分(云云)疏鈔無釋也。文。六者名為如來藏等。疏二云。此如來藏正是所入。從真如門彰遠轉遠縛之名。從生滅門得與行與相之名(文) 私云。准下十如來藏當初三。總體如來藏即下大總持如來藏是不二大乘也。遠轉與行即彼第二第三如名可知之。依之思之十名皆不分之位。不二別體云事其義決定矣。 文。遠轉遠縛等。鈔一云。離流轉因等者。二句所離即生滅中覺不覺二也。故行異云真如門一心一念生為縛等。生滅門以生滅生以滅滅滅以為其行相。今此二名相形而立。遠望與異義同水火。轉即是行。並遷流義也。縛與相同。即是為相之所縛也。其唯有覺者與離流轉因互釋。唯有如如與離慮知縛互釋。斯則遠轉真。之異名遠縛如之別號。故唯識云。真謂真實表無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又真如門云無遣無立是也(文) 私云。轉者惑因也。縛者覺因也。如次五有為四無為也。真如離此二故云遠轉遠縛也。行者翻轉也。相者反縛也。亦是於惑與力於覺與力之意也。 又云。言一一白白者可有二義。一云。作上結詞。上一即唯有覺者。下一即唯有如如。非同生滅門有不覺不如故有二也。今此唯覺唯如故但一也。上白結離流轉因。下白結離慮知縛。既絕二黑故名二白。一云。待生滅門各上標下釋。意言。一自是一白自是白。非同生滅對多名一。待黑名白故云一一白白也(文) 文。楞伽契經中作如是說等。記二云。次經總有四譯不同。今即大唐實叉難陀譯。名大乘入楞伽經。七卷成部。彼第五卷大惠菩薩問蘊處界生滅之相。若無於我誰生誰滅。佛答彼云。如來藏者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兒變現諸趣。此經偏明下轉之義。真隨妄轉故說為因。與彼妄合名受苦樂等。似生似滅故說云若。是假非實故如伎變(文)鈔一云。為善不善因者。且總相說善即覺義不善即不覺義。為者作也。即當與義。受苦樂者苦即生死樂即涅槃。故下文云於惑與力於覺與力出現生死涅槃法故。與因俱等者即一法界有為無為二種自在。與彼能熏為無為法。不異義故猶如伎兒者即幻術人也。故下文云譬如非幻幻人於諸幻事隨其所應與力用故。如幻自身為諸類身而自身不現故法准思之。故下釋云藏者即覆藏義(文)疏二云。若就能與其唯本法。善不善因者善即是覺不善不覺。於惑於覺與力為因。生死涅槃從此出現。受苦樂等謂一法界有為無為二種自在能熏所熏多法和合。故受苦樂定俱時轉故(文) 私云。依鈔釋可讀為善不善因受苦樂也。意云。善不善因者惑因覺因也。惑因者無明因也枝末果也。或無明乃至起業因也果報果也。覺因者始覺五十位因也佛果果也。本覺反之。為者與義。因字屬所作也。下文云於惑與力於覺與力出現生死涅槃之法(文)二種與力因也。出現生死涅槃果也。據疏釋可云為善不善因受苦樂(云云)所入本法自為因出現有為無為也(為言)此意因字屬能作若依此義與因俱者所作善不善法還與彼能作所入因體俱生滅云也。謂義又同疏也。二義中鈔義叶論意歟。 一楞伽經通上二轉歟事。 四卷楞伽經云。大惠七識不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如來藏者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文)記二云。此經偏明下轉之義。真隨妄轉故說為因。與彼妄合名受苦樂等。似生似滅故說云若(文)筆削記第三云。善不善因者殺等十惡為不善不殺等十為善(文) 私云。依此等釋楞伽偏明下轉之義。下論又云。與行與相如來藏與流轉力法身如來令覆藏故。楞伽經中作如是說(等文)鈔意通上下二轉。善不善如次覺義不覺義配之。今論意鈔釋叶之歟。 文。七者名為一法界等。疏二云。純白法界如空劫時無雜物故。無盡法界如住劫時有萬物故(文)又云。純白無盡皆是門名。本法從彼以彰名故(文) 文。空種無礙等。疏二云。言空種無礙者空字是門種無礙者是法。是空之種無礙依主彰名。遍種無礙準此而釋。俱言種者皆取性義。與空與遍而為實性皆無礙故。又或種者即種類義。謂真如門體如相如空與不空種類不一(文)記二云。空有二法類非一故。經說云種。遍謂周遍即無盡義(文) 私云。引證之中二種法界名字雖無之以義勢證之。經題又名真法界。可知說二種法界也。 文。八者名為摩訶衍等。疏二云。此中有二。一者一體摩訶衍。二者三自摩訶衍。大覺經證如第一論(文) 私云。如前說者指論第一立義分釋也。文。九者名為中實等。疏二云。第一義諦亦名中實。等住中實如獨明珠無雜影故。別住中實如順明珠現眾像故(文)又云。離邊釋中真心解實。以此實理遠離真俗二諦邊故。由此本法名為第一義諦。又云。如異同珠者異屬所現影各差別。同屬能現珠明無異。攝差別影歸同體明故云異同。次同異珠反此而說(文) 私云。獨明者獨明珠。順明珠可訓之也。文。十者名為一心等。疏二云。且第一者上言是一指所作門。唯一一故。下句方云是一一心立所入名。此中一心從彼所作門上立名。是一之心。依主建名。又第二者上言是一切。亦指所依門真具一切故。下句復云是一切一心亦立所入名。此中一心但從能作以立其名。一即心故持業為名(文)記二云。二名之內各具標釋。謂初標立云是一是一切。次釋成云是一一心是一切一心(文) 私云。疏意是一真如門名也。是一一心同所入名也。名一一心即是也。仍是一之是一一心依主釋也。於其所入名字又細往論之。是一門德也。一心直是所入也。亦是依主釋也。是一切等名字亦爾也。初二字門名也。次四字所入名也。略云一切一心是也。印板本是一切是一一心(云云)切字脫落歟可勘證本也。學者義云。是一切是一本又有其理。生滅所入一切歸一一心也。真如所入一一印一心故也(云云)記意標釋也。是一法有之。所謂是一一心也。是一切等亦爾也。私義云。是一是一共門名也。一心所入也。是一切是一切亦爾也。重言之者真如門有體相二如生滅有有為無為二法故也。若據是一切是一本者。是一切指覺不覺。是一指總阿梨耶識。一心指所入歟。 文。第一一心隨所作等。記二云。隨所作者謂本法是體門法是義。義從體生說名所作。所作真如平等一味隨所作門名為一心。理實能作亦即名一。今隨所作立其名者。為欲揀異生滅心故。隨能作者。所作生滅差別無量。今隨能作名為一心。第一一心能作所作皆名為一。第二一心能作名一所作名一切。所作一切隨能作一亦名一心(文) 私云。此釋意真如門即是一故隨所作立一名。生滅門即是一切故。若隨所作難名一心。仍約能作名一心也。私儀云。五重問答中釋前重三自一心云一不能一假以入一(等文)准此意前重一心名字猶假能入。後重不待能入於所入直立一心。但其中又真如所入絕待微細離相待直難名一心。仍隨所作門立一之名。生滅所入有相待義故呼能作名一心也。下一心法經文始終皆此意也。 文。一心法契經中作如是說等。記二云。次引成中初身子致詰三。初敘昔聞。次向因下陳今說。後將非下正致詰。謂昔嘗聞一心法體不可以形量取故非大非小。不可以染淨知故非法非非法。絕於觀待故非同非異。離於數分故非一非一切。略陳其四廣應成百。前三因舉後一正來。以疑今說。又云。雖復名一及與一切但是假名。是故前後二經所說不相違背。 私云。佛言下如來答說也。文相易知。因一故等者。唐本云。因一故一生滅一心。因一故一切(云云)記一云。因一故一因一故一切(文)鈔云。經云生滅一心因多故一(文)兩師所覽各異歟。而言一心等者。別釋生滅所入名字也。 文。如是十名總攝諸佛等。記二云。問如上十義皆同顯示真如一體唯是淨法生滅三自通染淨法。徒益文繁有何差別。答乍觀似濫詳審無參。二種神王所生純淨雜染異故。二種空王能攝無住有住異故。二種龍王所具德用體性異故。二種如意利益解脫三聚異故。二種方寸照達一味差別異故。二如來藏力無轉有轉異故。二種法界自體無相有相異故。二種大乘運載一體三自異故。二種中實為依真如生滅異故。二種一心立名所作能作異故。以斯條別無所繁雜。下文分相唯三異者。理實有多從顯說故(文)私云此義皆約所生所立等分別二法差異。今謂不爾歟。凡十名通二法法體同故也。然其十別皆約功能立之。第一依止德。第二容受德。第三出生德。第四利生德。第五顯現德。第六含藏德。第七體性德。第八運載德。第九離邊德。第十靈明德也。於此十德中各有相待絕待二義。故立如斯差別也。 文。真如十名等。疏二云。十句梵名如次翻對(文)又云。問前文兩法今此二門同共立名號如來藏。門法名濫揀辨若為。答此門開為真如真如等如來藏。則通真俗二諦攝故。他法開為遠轉遠縛等如來藏。彼唯屬其第一義諦。故知前後名字雖同義不相濫(文) 私云。如來藏一名通二所入及二門。雖似相濫。二諦義門別故無有相違。又鈔出二義。彼鈔一云。此具二義。一云但無雜與無亂令覆及覆藏二二義別故。二云彼法開為遠轉遠縛等二藏別名。此門開為真如真如等七藏別目(文)初義無雜者真如所入無煩惱雜故。無亂者真如門無他智亂故。令覆者生滅所入於惑覺與力。令覆淨法故覆藏者生滅門自體覆藏故。後義所入開二藏別。門開七藏(十如來藏中第四已下七也。)私義云。門法十名互通義為示之以如來藏一名通立四法也。且影略雖分別之而實互通也。如不二平等門者亦通果分。如寂滅寂靜者通所入也。問第二第三及第九如何別乎。答第二就法體恒沙功德無有高下。平等平等故。第三約義門唯有一乘道更無三乘淺深異路也。次第九離待對義也。非謂所具染淨等功德也。問如來藏名字通二門德也。何云真如不共乎。答約多分云爾也。 文。生滅十名其相云何等。記二云。與前真如相翻而立。一翻前二。○二對前一○六翻前三○餘名翻對行相可明(文)疏二云。生滅十名翻真立故。一對前二。二對前一。三四五名如次對前四五六名六對前三。其後四名次第同前配之可見(文) 私云。藏識門者自體含藏攝持一切染淨諸法故。猶如第八識也。凡生滅一門十識之時八識分濟也。即此義也。有去有來者上上去去下下來來有之故云爾也。世間門者此門中雖有染淨二法相待俱成故總名世間也。論第十二種世間互相破壞(文)二種者有為無為也。又第六云。謂此門中假當待實真定賴妄無有獨孤自立法故(文)流轉還滅門者。上有去有來門約二轉作業。今此名字就二轉法體也。生滅門者一義云雖有九法且就五有為立名。如云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也。一義云。通九法總立此名。如云生滅之言門之總稱也。四無為又對真如假立法故受生滅之稱也。問。第七如何異乎。答。第七通九法。第十但限五有為也。又義云。第七約所相法第十據能相法也(云云)私云。世間約雜染共會。生滅據自體起滅。理實雖互通約義門分別之也。 文。各有所依摩訶衍等。疏二云。謂後重一體大乘依彼初重一體一心摩訶衍等。足驗前門不是後法。斯為良證。三諦科揀已如前辨(文) 私云。三師意別也。疏義後法直依初法(云云)鈔義後法初門無二體故。初門已依初法仍後法即依初法義也。記義展轉為依謂後法依初門。初門依初法故云爾也。私義云。所依摩訶衍者指不二大乘歟。後法為所依即四法總中一心法也。此一心不二故雖云體一而實二所入依各異也。仍云爾也。 文。各緣自依等。疏二云。一體大乘三自大乘各緣所依根本大乘為自境界(文)亦可。一心各緣所作自能依門為境界故。故下論云甚深真理非餘境界唯自所依緣為境界。 私云。記同初義。鈔據後義也。後義為勝歟。 文。同名異義故等。鈔一云。此句通出形對後門異少同多之因由也(文) 文。一者人眾異等。菩提心義(安然)云。如經持誦者。思惟而住於佛室。以此行者住佛室名佛位也。問。究竟佛地可名佛位。何以行者佛室名佛位耶。答。經上下文皆明入曼荼羅受三昧耶。從初發心乃至究竟皆名為佛。今且以初心者以顯後心。問。其佛室何。答。義釋云。凡修觀行時先當以五字字持身。如供養法中說○而在二明王中間名為住於佛室(文。此等是大阿闍梨祕密行處。若為初學人及於大眾中不可輒說此法。) 私云。真如門祕密行人故超過十地住於佛位故。云清淨解脫者也。若爾與不二門人何異乎。答不二門人一切皆從果向因也。真如門中猶有從因至果之義。仍二門異也。 文。一心一念等。疏二云。真如門內自有修證非取異門一心一念。異門心念若生成縛不生為行。以此門中無斷無縛唯取寂滅寂靜為行(文)記二云。生縛者謂諸煩惱說名為生。猶如生食能為損。故纏縛有情難出離。故說名為縛。亦生亦縛二用俱故。如是生縛本來寂滅故云不生。心一境性明契此理說之為行。鈔一云。謂此門中一切善惡都不思量。自然能入而為行故(文) 私云。疏意一心一念生縛。不生以為其行可訓也。今心及念簡生滅門心念也。記云一心一念。生縛不生可訓之也。鈔釋文點同疏也。義勢又不異歟。疏第一舉天祐皇帝解云。一心即是所入本法一念即屬能入行門。是心及念本不生長眾生障縛即真門行(云云)此意一心一念。生縛不生可訓之也。問。真如問若許心念何念乎。答。下文所云寂滅寂靜念也。定此念有多義。鈔意寂滅寂靜門也。念之一字所入一一心也。即依主釋也。疏雖無釋始終意同鈔義歟。記寂滅等五字皆為所入也。天祐皇帝解五字同為門也。私義云。五字通為所入歟。真如門與本等故以所入體緣門用。是照體獨立義也。 文。以生滅生等。鈔一云。即下功德四相滅彼過患四相(文) 文。寂滅者名為一心等。疏二云。寂滅者名為一心證真如門與本等故。寂滅體相同一心故。又一心者名如來藏證生滅門與本別故。記二云。所引經文即同十卷第一中說。為欲證成本等本別二種義故(文)鈔一云。如來之性隱而不現名如來藏(文) 私云。經文四句初二句攝用歸體故證本等義。後二句依體用故證本別義也。三師意皆同也。又學者義云。四句皆證與本等義如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何必別義乎。但證一邊者本等義難解故引證也。本別義易知故不引證也。 文。各緣自依為境界故等。鈔一云。二解。一云以能依門緣彼各自所依法故。以生滅門行相易知。其真如門但約門法平等義邊假說緣故。不爾何以下十心中並無真如門名之心也。一云。生滅門中但於門內理為所依體。智是能依用。以用緣體亦得云各緣自依也。如珠發光還照珠體如次揀二所證差別。即此義也。初義為正。以與前法相翻說故(文) 私云。自依者生滅真如自所依摩訶衍也。問。真如門無心念云何緣之乎。答。有二義一雖無實能所以平等義假說能所緣義也。二由與本等義門又具心念也。故鈔下釋云。若約相真及與本等即有心義(文) 文。是名為七異等。記二云。何故前法但明三異不說人行及位地耶。謂人能作行依行成位。如是之義相顯為門。本法玄微隱故不說(文) 私云。若剋性論之於所入位又可有此三異。依之因緣分八種根本總體位立別因緣。立義分於不二等三門各有菩薩二乘一切異生(云云)但今約顯相於門立之。所入玄極癈行位等為顯之也。 文。真如有一種等。 私云。一種者唯亂住也。有二者上轉下轉也。 文。迴向即信心等。疏二云。引大本經四句如次賢凡亂住初後亂住果聖亂住聖賢亂住。或此四句初即凡位始終相即。次則因果始終相即。次則聖位始終相即(文)後則因位始終相即。 私云。抄同復次釋也。記似正釋也。 文。十地為初地等。記二云。准演義鈔引彼經文第四卷中。先長行云大惠於第一義無次第相續說無所有妄想寂滅法。頌中有七偈。後二偈明不立位也。即同今論所引之文。彼鈔釋曰。初之七句以義配同。最後一句據理都泯。十二則為初者同證如矣。初則為八地者初地不為煩惱所動問不動矣。第九則為七者第九同第七無生忍矣。七亦復為八者純無相觀與八同矣。第二為第三者同信忍矣。第四為第五者同順忍矣第三為第六者第三地中獲三惠涅槃第六地中得勝般若同惠義矣。無所有何次者經上經文於第一義無次第相續等。但彼所引而與今論文相小異義意大同(文)五教章下云。若依頓教一切行位皆不可說。以離相故○若寄言顯者如楞伽云。初地即八地乃至云無所有有何次第(文) 私云。若以真如配顯教。如斯相即之義尚是用門也。正真法體無有位相也。但今為祕密者初地與十地無高下意矣。同十六大菩薩位故心也法門也佛也菩薩也更不可有淺深。仍如此作不次之說也。凡於無相真心必不可論雜亂所因。然而由一往義濟作如此釋也。而實無窮自然可云之也。 文。一歲母一時生五十歲兒等。疏二云。真修經中五十一位摘信為母餘位為兒。生五十一歲者。意云。以五十歲男兒生在一歲母腹。法合即配五十一位亦亂住故(文)鈔一云。生五十一歲者應是一歲母生五十歲兒。子母相計共五十一。權迴一歲句首讀之。或生五十兒在一歲母。故表五十一雜亂位。故下文說有五十一位始覺智故(文)記二云。其一歲母喻初信心五十歲兒以喻因位五十心也。然其開合則成二執謂開則各別喻五十位。除初信心加後等覺。合則但法雲一地。五十一歲丈夫男子以喻妙覺究竟果位。謂初信心即五十位即是佛位。理應影兼後即於初中即初後。義相可解(文) 私云。此中疏鈔兩師共五十一位義也。一歲母者十信中初信也。以之為母。自第二信至妙覺為兒也。生五十一歲者生。五十一歲大丈夫男。右點疏意也。左點鈔意也。二義大概同也。釋成上義更無別義也。大丈夫勇子者共屬所生兒也。記意存兩節。初四句約因位論相攝。此中一歲初信也。五十歲又有開合二義。開義並取第二信已上乃至等覺五十位喻兒也。合義但取第五十位法雲地喻所生兒也。是約等覺一位開不開云開合義也。次二句信心生第五十一位佛母釋之也。或義云。真門雜亂不可順文句不論前後相違只如文可訓之。一歲母一時生五十歲兒。彼五十歲兒懷妊一歲母生五十一歲大丈夫男子可訓識之也。母子互為能所歲數亦增減更離常情故作如是釋也(云云) 文。或豈如是有等。記二云。真如理中不可。定有絕諸相故不可定無。冥合證故。○如楞伽說。譬如水泡似摩尼珠愚小無智作摩尼想計著追逐。而彼水泡非摩尼非非摩尼。取不取故(文) 文。心生滅門正智所證等。鈔一云。此段二節而具三意。一則逐難辨前法異。二如即是所明法故。二則逐難辨前境異。二如即是所緣境故○三則逐難辨前位異。二如即是位所證故(文) 私云。此第三義為正歟。當段前後皆約位作釋故也。凡位者其體非有別物。即以真如理為體下生滅真如如來藏釋云。如來證法若剎那不住者。一切聖人不成聖人(文)是故今位異釋中專約真如判其不同也。鈔師未知位體故約三義作推說歟。 文。真如門理理自理故等。記二云。二皆真如以何為別。絕待對待各差別故(文) 私云。理自理故者有多義。一義云。真如門理理外無智理智全一故絕相待。云智皆智也。云理悉理也。生滅門雖云理智即一猶存理體智用之義。仍理智二法相待俱成故云爾也。一義云。真如理唯證相應故更離是理非理分別。生滅門理猶帶義味故為智之相分義有之。然而真如門一向非無智品也。又義云。生滅門意雖存理體真證相應等義猶以法體常然不壞名理。契當此理顯了明白稱智。仍理智分界差別粗細二法各異也。未真證是名因位也。契當方至果位。真如門中所入一心靈明體上平等一味義理顯了云理。仍理理自立別此外有智還證之云義無之。若心智緣之云即是契證也。未證位起智用緣彼理云事更不許之。一證唯寂非位位梯登。是故云理自理也。第三義為正歟。第一義一乘教談之。第二乘三乘等意也。皆生滅門義非真如門意故也。舉是一隅者今舉有障無障一義兼示相待絕待等萬端義門也。是義於位異中有無量所由。舉其一邊也(為言)又義云。總結上七異也。七異中先委釋位異一義兼令例知餘六異也。疏二云。人眾等六例此可知(文)即此義也。 文。謂以真如門攝一切法等。記二云。謂以下釋成三。初釋皆攝真如攝法無不皆如。生滅攝法無非生滅。是故皆攝一切諸法。二然真下釋各攝。謂真如不攝隨緣生滅。生滅不該絕待真如。隨其所作義不同故。三而言下釋總攝。隨門攝法無所遺故總言通二無不攝故(文)宗鏡錄第二十七云。如金莊嚴具者。真如隨緣成生滅。生滅無體即真如。猶如真金隨工匠之緣成諸嚴物嚴物無體即是真金。應立量云真如生滅二門是有法。互相攝故是宗。因云不相離故同。喻云如金莊嚴具(文) 私云。此一段有二義。初淺略義後祕密義也。初義者二門修行種因海未及不二果分故。雖攝諸法分界別故約差二門不二義各收法界猶如微塵同相瓦器異相也。是故皆各總三字悉分界別上義也。後義者不二全體遍收故即為果分也。若約此義云之者皆攝者。蓮花部理體不二意也。各攝者金剛部智德不雜亂意也。總攝佛部理智冥合之義也。總意云。二門不同而同不異而異。是即性德圓滿海之意也。若又約三門勝劣云之者。真如雖攝生滅生滅不攝真如。不二雖攝二門二門不攝不二等重重義可有之。留心可思之。問皆攝與總攝如何別乎答泯而攝之名皆攝。存而攝之云總攝意似遮表矣。 文。皆悉平等。論第一云。平等平等一皆無有別異。各攝諸法故然終不雜亂(文)記二云。皆各總攝故曰平等。義不相濫故云各別(文) 文。以是二門不相離故等。記二云。由此二門與一心法不相離故。皆各總攝一切諸法(文)疏二云。問答梗概故俱言直(文)鈔第一云。謂不同上來非一非異委曲問答故云直也(文) 私云直釋二門不離何由一心法乎(本云)文保元年八月二十五日(子刻)於東寺西院小子房草之畢。金剛資賴寶。曆應二年十一月二日(亥刻)於東寺西院僧坊書寫交合畢。 權律師杲寶。 釋論第二勘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