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論第六勘注第一 輸入者 焦遠蘭 一校者 焦遠蘭 二校者 呂廣林 改稿者 張曉云 文。從上已來等。抄第四云。自此等者已上釋前立義分云是心生滅因緣相竟。自下釋彼自體相用。故次前章有此文來(文)又云問。何不釋彼摩訶衍耶答。良由眾生不能直入故。我世尊依法假說生滅因緣相自體相用門。欲令文文悟入法矣。是故一門通顯彼法。深經皆爾不可別明。有釋不釋厥在茲焉(文)疏第四云。此中正解立義分中自體相用放。今論指分明顯示生滅門中三種大義(文)記第五云。上釋標立文云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依期三自顯彼一心故。將此名屬門之目(文) 私云。上來等者上第五卷明染淨熏不斷義故云爾也。分明顯示等者抄次下釋云。然上論中文散義隱。今撮一處照然顯說故科名云分明顯示(文)此意。上來文中三大之義往往雖有之。其義門不分明故。至此段釋之也。又義云。分明者當段本文有雙立無雙立二種。三大如次生滅真如三大也。而為顯文明生滅門雙立義。文裏示真如無雙立義。故約顯文云分明顯示生滅門等也。 文。本曰復次真如自體相者等。抄四云。斯則牒上立義分云自體相用。然言真如約義標也。亦可。近牒次上文云真如熏習義有二種一者自體相熏習等。此全同也。雖牒後文而亦釋前立義分中自體相用(文) 私云。牒文遠近尤叶深意歟。問。若牒立義文者可云生滅體相等。何云真如乎。答。約實爾也。但從上發起問答決疑門以來於生滅門內牒屬四無為。或呼本覺。或呼真如。依之彼熏習段既表真如熏習自體相用等。今亦牒彼。是故名真如也。不爾者云何云真如熏習等乎。二門相待真如絕妄故全無熏習義。故知。是生滅門所攝真如云事。本文起盡分明者歟。問。何體相二大合說之用大別釋之乎。答。為表三大即離不同也。理實或共合釋共離釋。然而表此二義。作離合釋也。或又體相就法自性談之故合說。用大遍至餘法故離釋也。 抄四云。從本已來至如來法身者此中有二。初總標。後所謂下別釋。於中有二。初有名功德。後無數功德。望下第三別釋廣說闕此總標。餘章同爾。然釋論科文但判大意。今此委細曲分差別。故彼此文無所違矣(文) 私云。科釋易知。臨下論判可分別之。 抄又云。乃至滿足等者准下釋云從具縛地乃至大覺地。結縛解脫之二位中無所不具等。由此須立藏身二名也(文) 私云。約在纏迷位名如來藏。約出纏覺位名法身也。 文。大聰明者等。記五云。言聰明者謂即總持明惠之者。燕本論云大聰明者(文) 私云。一箇三大通雙立無雙立二義。亦相大中本文含多義。用三類料簡等如斯。義門甚深微細故特令勸指也。 文。如是五名人自是五等。疏四云。人有勝劣真無增減。凡小因果雖殊體大曾何有異(文)記五云。謂依人顯體平等無差。人有五類差別性故(文)體唯一味平等性故。又云。此真如體於五人中在聖不增處凡不減。是法平等無高下故亦無大小。絕形量故亦無有無離斷常故亦無中邊。非內外故亦無去來。離起盡故如是之體百非斯絕。本論但言不增減者類示餘故。又亦無等皆是釋成不增減義謂非大增小減有增無減等。本論但云無增減者具多義故(文)抄四云。真如自體無有增減等者。此五對義非五人中。後後增大有中去也。前前減小無邊來也。亦可。非前前者捨去。後後者新來。故云亦無去來(文) 私云。今五人者常途五乘人也。大日經名五種三昧道。是也。問。三大共遍凡聖。何必於體大作此釋乎。答。三大同雖具因果相用二大增相減相之義分有之。於體大通表裏無有增減。下金像之喻其意易知之。又體大形人之義有之。就八轉聲中體聲多名人悉馱(人)悉曇(法)沒馱(人)沒底(法)等是也。今又此意歟。 文。一自成一等。記五云。從本已下顯示自體真一之義。以從本來順同違異。厭捨別異互其文耳。疏四云。厭凡小異捨因果別相有五差真唯一味(文)抄四云。言一自成一者對五數。故得一名。同自作同者此對人異。或雙待五人。故立同名。斯則待前五人故立一同之名。二無濫也。演奧抄云。厭異者著妄厭真故。成六道殊異而性不異也。捨別者捨源逐派故。三乘有別而性無別故云唯一真故(文) 私云。抄初義對五與人立一與同名也。後義一同雙五人。即是一味同體無五人別故。疏意厭異指凡小。即次上凡夫二乘三人也。捨別指因果。次上菩薩如來也。記意一一味。同同體。即通指真體也。厭異釋一句。捨別釋同句也。今謂三師義中記義為勝歟。 文。譬如金剛等。智論第。 大疏一云。譬如金師以金作種種異物皆是金而各有異。 文。自然常住等。抄四云。自然常住至又真實故者。此之六句應作超間兩次讀之。一云自然常住三際不動寂滅又寂滅。此即據時。次一約處如上因緣殊勝中說。亦可。六句各是一義。一時。二處。三則三世。四則四相。五揀起動。六揀虛妄(文)疏四云。非前非後顯三際不動。非生非滅明四相不遷(文)遠疏下云。非前際生者明其本來無有生相。非後際滅者明終無滅。藏疏下云。凡位為前際。佛果為後際(文) 私云。前際者已過事也。即是過去也。後際者未起法也。即又未來也。問。若爾者唯識論釋四相起時云。前三有故同在現在。後一是無故在過去(文)光記云。此中生相未來起。用住異滅三於現在世(文)大小乘性相皆生在未來。滅在過去。今何違之過去云生未來云滅乎。答。今前後者約一法上起盡前後故云爾。彼唯識等釋約四相所在故互釋一義也。或云。約一法起而論前後故。此法未起位云前際。此法已盡位云後際。故今釋又不違性相義歟。但此論下對治邪執段過去初際云前際。未來終末云後際。是與性相義異故前義為勝也。 文。圓滿功德等。抄四云。如是諸德悉皆各各不分其體。於一法界其量等故○圓者周也遍也。滿者盈也足也(文) 私云。圓滿功德有二義。一云真理之體圓滿諸德。一云。一一功德周圓法。故先義為本也。下文結圓滿名文順後義。仍二義共兼備之也。 文。所謂六種性義等。抄四云。所謂六種性義功德并次引經並云性義者。性上本具差別假義。故立德名(文) 文。一者大智慧光明義等。筆削記第五云。論大智等者此有通別。通則智即是慧。光即是明。又智慧即是光明。別則以義目之名智慧。以相取之曰光明。智即是體。慧即是用。光即體之相也。明即用之相也(文)記第五云。此六德中一三四五治障建立。第二遍照了境圓明。第六清涼依用顯示。前四唯是清淨本覺熏離無明以為其斷。本性殊勝以為其德。非由修斷。名為斷德。即是無始本斷本德。第五則具本始二覺。由證涅槃有二種淨。謂自性淨方便淨故。第六雙具二種本覺。通別作用持變異故。此依顯相如是差別。據實六德皆具四覺。本始通別非定異故(文) 私云。記釋意若據顯相第一二三四清淨本覺也。第五本始二覺。第六清染二本覺也(文) 文。於契經中等。聖法記云。釋六德經如其次第一道清淨經因緣無邊經具足性德經甚深如來藏經大寶無盡經通達法門經(文) 私云。別所依百經中第一經有之。自餘無之。若眷屬經中有之歟。 文。二者遍照法界義。藏疏云。本覺顯照諸法義(文)筆削記五云。遍照等者即始覺也。疏本覺者就體而言也。即彼本覺顯照義邊便名始覺。始覺之體元是本覺故(文) 文。三者真實識知義等。筆削記云。依根所發了境義邊名為識知。了如理事永離諸過故云真實(文) 私云。實際實性性者如次真俗二諦理歟。終性一字結真實名也。通名六種性義也。問。二三如何異乎。答。第二橫遍法界也。第三豎窮源底也。又義云。第二心王德也。第三心數德也。 文。四者自性清淨義等。抄四云。第四德中。經云本有即前自然本有非得他力。釋本自性。又云明白即上遠離塵累。釋本清淨。又云離邊中中即上契中實故。釋本心字。 文。五者常樂我淨義等。抄四云。言本始二覺等者此通四覺皆具性德。以論總言本始二覺不別揀故○言四障者准無上依經等說。一方便生死無明。二因緣生死(無漏業。上二變易因緣。下二變易果報。)三有有生死。四無有生死。此四變易因果能障法身四德(文)又云。其涅槃幻者即上四障也。不修行者即上自然也(文)記五云。四障即無常無我苦及不淨。謂由此四障於圓明常樂我淨四種德故也(文)疏四云。離彼焰幻四障立此二覺四德(文) 私云。抄引寶性論變易能障法身之義。釋之也但記義順文歟。 文。清涼不變自在義等。抄四云。言清涼不變者上之三字清淨本覺。下一變字染淨本覺。自在之言通其二覺。清涼即不。故為一焉。故下對翻唯云熱惱(文)又云。言譬如明鏡等者應配隨染清淨二種本覺。名隨違故。隨染本覺隨所熏染順成染緣起。如鏡之南即是面也。此喻隨質而能現像。清淨本覺不隨所熏染成淨緣起。如鏡之北即是背也。此喻違質而不現像。記五云。南北謂即鏡之面背。鏡面發明隨物現像(文)以喻染淨本覺自在隨緣造作物像故。鏡背持暗不隨物現。以況清淨本覺守性不變非隨緣現故(文) 私云。清涼者異本云。清淨(文)鈔意約下不與變開之。以上三字屬不變也但據現文清淨不變屬淨本覺。自在之言屬染本覺歟。記釋意見爾故。南北者如次陽陰二方故。以喻表裏清濁歟。又義云。今取面對物像義喻隨緣覺。以不對物邊喻不變也。必不以面背明暗為喻也。假令如一鏡同時浮南北像之義無之。先對一方不同一方。以對方之邊為隨緣義。以不對方邊為不變義也。而未師等皆以表裏明暗以譬二種本覺。是失論意歟。又義云。本文清涼者隨緣義也。猶如鏡面清淨而現眾像也。不變即法爾也。由如鏡裏不現色像也。南北之義同前也。諸義中此義順文歟。 文。最後一中開十一故等。 私云。第六德中不言開八不故。於十七中增八數也。 文。如是三數等。抄四云。如是三數別相云何者。此問三本不同因由。下答有二。據文唯出初本。就意反顯後二。最後一義佛經所為根利不迷(文) 私云。抄意馬鳴菩薩○總立為六文。雙答三數別相。但文表答第一數。文裏反顯後兩數也。疏記意當段答第一數。次言十七以下文答後二數也。 文。攝散總立等。疏四云。一顯略具廣總持說故。二欲攝多別總持說。三名相繁多恐迷真故(文)記五云。一言約義豐。總能攝持中廣數故。二論依含總百本經中從此本故。三名多翳理。簡略說故。若爾二經增廣名數。豈非以此翳真實耶。然根有上下。論初利根樂於略說。經通中下。故有不同(文) 私云。所依別本者疏意上所舉六經各別故云別本也。經經皆總持立名。故今論亦立六德也。記意百本別所依經也(文)但六經名字中後五彼百經中無之。可尋之名字數多等者記意被利根歟。抄意被鈍機也。抄義為善歟。 文。十七者名字云何等。 私云。依義開名。名義相對故。皆是似祕宗字義門釋。依標幟故。但立十七。若據此義。或開智惠可為二。探玄記第九云。智知俗諦。惠照十諦。十度中第六名惠。以照理故。第十名智。以鑒事故(文)又開光明可為二。瑜伽記(慈恩)云日焰名光。月焰名明(文)如此分離可有無量義也。問。識與知何異乎。答。心王名識。識了別義也。心數名知。知解義也。問。第識與心何異乎。答。識名第六意識。心名第八識也。問。第九清淨與第十四淨何異乎。答。抄上釋云。今此淨義對別障說。前清淨義望通障說。故二不同(文)通障者諸煩惱等不清淨之垢染也。別障者心受身法中身不淨相也。 文。一者流轉變。疏四云。變德二者解脫道已去一切諸佛名為上流。金剛心已還一切眾生名為下流。今此本覺恒周因果在佛不失轉易變化之德。在生不失轉易變化之德。不思議緣業熏習鏡即斯德也(文)記五云。二變謂。即本覺二轉(文)抄四云。一者上流轉變等者應是隨染本覺具二。上即隨所熏染漸向上位名上流轉變。如上說云本有因果熏令起信等是也。下即隨所治染漸往下位名下流轉變。如上文說本覺斷惑自上向下同於此也○或上流是菩薩等。下流是聲聞等(文) 私云。疏意約本覺智能具人立上下名。流者流類義。如云預流果等也。記意指上下二轉本覺亦通順逆故。鈔二義。初義同記意。後似疏釋。但疏約因果。鈔約大小為異也。記義為勝歟。鈔釋上流義云隨所熏染意如何。答。所熏染周圓上下二位隨熏之自然成上流歟。次所治者治障照感體故次第向下位也。 文。言八不者中觀論等。中觀論頌云。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問曰○等(文) 私云。中觀者龍樹造大無畏論十萬偈中取五百行要句名中觀論。此有數長行釋。一無著釋名順中論。二青目釋名中觀論。三分別明菩薩釋名般若類論也。問。中觀論名字在青目末注本頌是大無畏論也。雖立中論名末號中觀。今何云中觀乎。答。有二義。一云。是譯者所載也。如菩提心論引大疏也。一義云。本頌又名中觀論也。貞元錄第六云。中論四卷(亦名中觀論。或八卷。龍樹菩薩造。文。)此釋中論亦名中觀論也。文義要第三(珍海)云。大論中至難處即指中論為正觀論。如云正觀論中說。故知。釋論說後造也○問。釋論中指正觀論者何必是中論耶。答。中論觀法品立正觀論之稱。故知。中論是正觀論也。故相傳云。中論是釋論之骨髓也(云云)此中釋論者智論也。 文。以何義故等。抄四云。以何等者上則消本。此下微釋。亦可。兼上通為問詞(文) 私云。抄初釋意本覺體中○過於心行文直釋本文具足如是等二句意。以何已下微釋前後廣狹也。後義意本覺體中已下皆屬微問詞也。三數者六種十七及二十五三箇數法也。舉本耳者舉三箇本數而攝無量德也(為言)問。何故必立此三數盡一切數法乎。答。欲盡陰陽數立六數。二即陰也。三是陽也。二數為三。是六數也。問。何故不立一數乎。答。一是本數。是故不別開。次以四數盡之為十七。四四具之為十六。合總數十七也。次以五數盡之為二十五。以五五互具成二十五。別外無總。是故不立總數。是則十七與二十五欲顯總別開合不同也。二與三異數互具也。四五同數互具也。總數開不開又別示之。一切數法不過此例。仍舉此三箇數量云本數也(已上今案不指南。) 文。有體相等。抄四云。有體相耶者。體則性也。即次初句答之。相則義也。即次後句答之。次所以下徵釋後義(文)記五云。恒沙功德皆依一心之所建立。故對於體明其德相○一心名自。德相名彼。以德收心自不離彼。無心非德。舉心攝德彼不離自。無德非心。由能所依互相周遍故皆不離(文)疏四云。自不離彼即心不離德。彼不離自即德不離心(文) 私云。釋本文不離言也。總意唯一心量故無別體。唯一心量故德相亦一味也。彼此相望如燈光同體故。自不離彼等者諸德相望互為能所故。能對為自。所對為他也。而記釋能所體相相望(見)違論意歟。或又記義叶論意歟。可思之。 文。如是性德等。疏四云。淨體功德非他染故(文)抄四云。自性自性等者自即淨也。他即染也。第一論云自謂一切清淨品法。他謂一切不善品法是也。謂德不一故云自性自性。若與惑俱可是除遣之法。今無惑染故是不斷之德(文) 私云。釋不斷句也。真德不空無斷絕時也。 文。如是一切等。記五云。一心法界所依體性。恒沙功德能依義用。體用相望固無別異。例前應云自不異彼彼不異自。由能所依本真一故(文)疏五云。玉溪引論終字之下有一不字。謂顯淨德不異體故。性德全是一法界故。不離異殊者蓋親疏別故(文)抄四云。終異自者准抄引論於終字下有一不字。謂相不異體也。不能作一者謂體不異相也。問。此不異義與前不離二義何別。答。親疏別故。若依現本。一則體大。自則相大。自異相大作一體大故云自作一也。此望不離全無濫故(文) 私云。此師抄意。一切功德唯一自作一終不異自不能作一可訓之也。謂眾德一味故自體作一終不異自體大也。是即相不異體義也。次不能作一者一體之上不失眾德相故終混不能作一體。是即體不異相之意也。若依此義自名體大故與上自不離彼等建立名義既同。仍作問答釋不同也。謂上文亦自名體大彼指一切德相。今亦眾德不異自體大。二段可有相濫也。意云。不離猶存二相而不相離故其義疏也。不異二體全一故其義親也(為言)若依現本既無不字故自名相大故與上不離無相濫。仍云全無濫也。此中鈔者指玉溪演奧抄也。彼抄中引此釋論也。今謂。現本其義宜歟。眾德唯一自相作一體。若一體終異自相者不能作一體(為言)疏義又同抄初義。彼亦引演奧抄述義。故記依現本歟。一法界者所入一心法也。 文。名為如來藏等。抄四云。名為如來藏者即在纏之稱。隱覆名藏。即上釋云從具縛地乃至是也。亦名如來法身者即出纏之稱。依止名身。即上釋云無上大覺智。地是也(文)論第二云。於隱覆時名如來藏。於出現時名為法身(文) 文。說文相違前後雜亂等。記五云。前說無相此言有相。前後相違。故今申難。此以異門難於異門(文)又云。問。前說真如如實不空常恒不變淨法滿足。釋師亦言如如體中過於恒沙一切淨法皆悉滿足無所少故。詳彼文理與此正同。何所相違。而伸問答。答。然彼功德絕於觀待。非對所治染法而立能治淨德。德過恒沙皆同一味。平等無差不同於此自相大義翻染成淨有差別故(文) 私云。二門真如法體是一。只依絕待相待之義建立之故舉相違難決其義也。問。思本論意初表真如自體相者是可真如門理。不爾者云何舉真如為難乎。答。是分別二門之理為令知其不同也。依之次答說中判真如門真如云等同一味唯一真如。判生滅門真如云以依業識生滅相示。二門判屬其意分明。若爾當段三大生滅門所攝云事論意易知之。 文。於總門中即有二種。記五云。於總門者必對別言。其次別門即是此下生滅總中後重問答。亦是大文第三別釋廣說門。由此一節論文對望通於多義是故不定。若對二門總義即得稱別。若對大文第二問答決疑即當第三別釋廣說。是故釋師三處科指(文) 私云。今相大一段本文二門科三門科兩義有之。上文云。中大義中即有三門。一者圓滿功德門。二者問答決疑門。三者別釋廣說門(文)准此科一段可分三門也。若准當段消釋分二門也。一圓滿功德門。二問答決疑門也。是即本論此云何示已下文有兩勢故。一釋上從本已來性自滿足等一段上既標六義。今又對明六義故。據此義故問答。門外立廣說門為三門科。二據此云何示等鉤鎖廣釋以依業識等之意。若依此義以此文屬問答子段為二門科也。次就二門科中雖總別二門。唯釋總不釋別。是亦本文此云何示已下文。別釋上真生二門義趣。唯述生滅門依業識等義二意具之。標釋影略互顯也。總意云。本文此云何示等一段重重義勢具之。故為影通局之旨作如斯科簡也。 兩科。 顯示自相大義門二。 初三門科。 初圓滿功德二。 初有名數量功德。 後如是下無名過量功德。 次問曰下問答決疑門二。 初發起略問難違門。 後答曰下發起廣答解釋門二。 初明真如。 後復以下明生滅。 後此云下別釋廣說門二。 初是問。 後以一下是答三。 初自宗正理。 次而有下非道邪行。 後心性下具舉對量。 後二門科。 初圓滿功德門(如前) 後問曰下問答決疑門二。 初發起略問難違門。 後答曰下發起廣答解釋門。 是一總二。 初真如總。 後復以下生滅總。 二此云下是別二。 初是問。 後答以一下是答二。 初真如別。 後而有下生滅別。 一真如。 三 二復以下生滅二。 初略說二。 初是問。 後以依下是答。 後此云下廣說二。 初是問。 後以一下是答三。 初自宗正理。 次而有下非道邪行。 後心性下具舉對量。 問。以一類科釋論文其義可足何煩如斯交參乎。答。此云何示等論文有總別超次等重重意故不用三類科簡者多義難彰。仍論主為顯無盡義門作此釋也。此下既有六義對量釋。可知。別釋廣說上六種性義云事。是故最初立三門也。次以一切法本來唯心等(是真如別釋也。)及而有妄心不覺起念等(是生滅別釋。)二段別釋二門。其意分明也。仍作是總是別釋也。次此云何示等鉤鎖正釋依業識生滅相示故為當段廣說之義亦順論文也。示言表釋鉤鎖可然故。問。疏抄二師如何釋乎。答。疏更無釋。抄師亦雖不釋之聊在所存歟。上釋本論從本已來等文云此中有二初總釋(等文如上引。)此釋既第三別釋廣說闕此總標(云云)是即此云何示文為第三別釋廣說。但此師意本論心性不起已下為第三門歟。云闕總標故。 文。雖實有此諸功德等。筆削記五云。論雖實下縱存今文差別相也。而無下不違前門平等之義。等同一味者等齊也。即指前差別之法。同者諸法無性唯一真如(文) 私云。於生滅門功德體性一味平等無二云真如也。非差別法外有真如性也。問。真如門中又釋不空真如。有恒沙萬德(云云)爾與此相違如何。答。生滅萬德對染成淨也。真如萬德獨然法性。相待絕待其義不可混矣。 文。以無分別離分別相等。藏疏下云。以無分別者非能分別故。離分別相者非所分別故。以無能所分別故無二也(文)筆削記云。以無分別者無虛妄分別故。離分別相者既無虛妄之心。即離所分別相故(文) 文。所言依者即是根本無明等。疏四云。染法無邊略不過二。一有名數。以依業識三法是也。謂一者無明。二者業相。三者諸識。二無名數即生滅相三字是。一切染法不出此故(文)又云。論中以字流下三讀。謂以依以業以識也。不流至於生滅相者蓋彼乃是無名數量。顯異於此故不流彼。因此二染以為緣由致令功德有爾數量。記五云。謂言以者即緣由也謂由無明及業相等相翻顯示淨功德義。以字遠流至于三字。則曰以依以業以識(文) 私云。此中識言名轉識以下。是即業識等皆雖識攝。先別示最初。自餘並立總名也。問。見本論起盡以依業識者但舉業識一法(見)依之異譯論云。以依業識等生滅相而立彼一切差別之相(文)今何云舉無明。及業轉乎。答。是即字義門釋。若一往符文亦如所難可作釋也。例如上第五卷真如法三字或開真答如法一心三種。或為真如理法一。或合為真如理法其理。一種等。准彼思之。又准疏釋者以依業識四字有名數量功德也。生滅相示四字無名過量功德也。至于三字者依業識也。若據疏釋可訓以依業識生滅相示也。論釋先雖以字被依業識。意亦可通生滅相總法也。以依業識生滅相示(疏文點如此可讀之歟。)據記釋以依業識生滅相。示可訓之也。又學者點云。以依業識生滅相示(云云)生滅相者門中染淨諸法。非局五有為也。 文。一者是問等。記五云。此下問答即第二重。本論起自此云何示乃至自相大義文終。此中前後對望不同應知。釋師指屬三處(文) 私云。三處者。一大文第三別釋廣說門。二廣答門中是別門。三生滅總中廣答門也。本論此云何示以下文通此三處故。二門科三門科科簡不同也。頡。 文。一者自宗正理等。抄四云。自宗正理者其無念心是佛境界故為自宗(文)記五云。自宗正理○謂。欲翻染顯淨先明染淨本體。然其本體唯一心故。能依之門一心用故。又即本覺自體名心。相大無邊不離體故(文)疏四云。自宗正理。謂翻染顯淨先明淨法所依本體諸法唯心。是正理故除一心外皆是邪道。故知論云唯除諸法實相正理其餘一切皆是魔事(文) 私云約生滅總中略說廣說故。自宗正理局生滅門作釋也。若據總別二門及大文義。自宗正理可屬真如門也。 文。第二非道邪行等。筆削記第五云。論妄心者即前不如實知也。不覺起念即前不覺心動說名為業。見境界即前轉相現相○又見字義寬亦通四粗(文)疏四云。次非道邪行本末無明迷真執妄。起心變境皆墮邪故(文) 私云。本論而有妄心等三句如次根本無明業相現識也。上文四法熏習中一真三妄是也(筆削記義也。又義云。三句各通本末諸感。迷真執妄起心反境是也(疏義也)又義云。如次三句配依業識。廣略二說可一准故。 文。本上之諸無明住地等。抄四云。本上之諸無明地故者即是本末二無明也。以末而在根本上故(文)記四云。謂此煩惱迷勝德生功德之所上起煩惱(文) 文。熏習一心之海等。記五云。由多一心本性寂滅洞照靈明。依此安立為智惠德。亦由覺心性自明利能治不覺暗鈍相故(文)疏四云。謂欲翻染顯淨先明染淨本體。然其本體唯一心故。能依之門一心用故。又即本覺自體名心相大無邊不離體故(文)抄四云。明以之為對者謂。本覺智明對彼翻之。下皆准之(文) 私云。已下患德相對明對量也。今謂對六染門建立此六德歟。所謂心性無起者簡第一根本業不相應也論云動起二文皆就業識。能動能起根本無明。隨動隨起即是業識(文)今既簡起動故知。指業識也。筆削記第五於六德之中第六德中開三而成八對。彼釋云。一無明智惠對。二局見普照對。三妄見真知對。四無有自性對。顛倒真實對。六熱惱清涼對。七變易凝然對。八繫縛自在對(云云)問。此第一德無能對妄。取何法乎。答。能對之妄即在上非道邪行。故取彼也。第二具有能所妄真。第三已下但舉妄不真也。問。真妄以何為能所乎。答。 又。自下顯第二德。疏四云。由起妄心唯見妄境。即不能了真實境故。故本論說若心起見則有不見相故○本覺真心由離妄見。通達諸法無不同故。即立遍照法界義故(文)記五云。由心發起有分濟見則不能見無分濟相。亦猶蛇情既生但睹蛇相定不能見絲麻眾分(文)又云如是智見至到周遍故無所不至即遍法界。窮盡照了故無所不盡。即照法界。雙明遍照心境相應故無所不當(文) 私云。是指能見心不相應染。對之立此第二德歟。無所不至等者至遍義也。當照義也。盡法界義也。記義與此別也。 文。明第三德等。疏四云。由無明熏令心有動。起顛倒解無有了達。對此即立心性寂靜真實識知順理德。故於本論中舉妄影真下皆准此(文)記五云。上後四種本論但明所翻之染。其所成淨例於前二故略不說。又下文說無名過量而總翻云心性無動有過恒沙淨德示現。亦可。以彼貫通于此應云心性無動即是真實識知義故。乃至心性無動即是清涼不變自在義故。由心性無動為淨法通相。是故能翻有量過量一切染法則能成立有名無名一切淨法(文)筆削記五云。論若心有下三妄見真知對○從此已下至不自在一一文初應合皆有若心有動之言。仍於本句之末更云心性無動等。即隨句翻對。論文存略但舉能對之妄也(文) 私云。是六染中現識不相應染也。對之為此德歟。 文。顯第四德等。疏四云。由諸妄法本來無體對此即立本覺自性清淨心故(文)記五云。妄法雜染性自本空。真心清淨性自本有。如是染淨悉由自心動不動殊相返顯示。 私云。此德又對立六染中分別智相應染歟。本論云。智相依於境界心起分別愛與不愛故(文)愛不愛即心垢染。故離之成自性清淨德也。 文。顯第五德等。疏四云。由諸妄法具此四過故於本覺對立四德。二自在者謂人與法具此二真我故(文)記五云。二種自在謂即身心。或即人法。如涅槃經德王品說。有八自在名為大我。大我即是大般涅槃故。彼經雖說八種自在。然亦不出身心二種(文)抄四云。二種自在無故者即是人法二種實我無也(文) 私云。是亦對立六染中不斷相應染歟。本論釋云。相續相依於智相故生其苦樂(文)生苦樂即非常樂我淨義故。 文。顯第六德等。疏四云。以諸妄法熱惱衰變實不自在故。立本覺清涼不變自在德故。記五云。由心動故則生諸染。能於真法燒熱惱亂破壞遷滅衰損改變令諸眾生不得自在。觀待此染。是則建立清涼不變自在之義(文)抄四云。如本熱惱衰變等者准上論釋。衰滅變德名為衰變。能所異故(文)筆削記云(子璿)論清涼等者無惑之熱惱故曰清涼。此顯般若也。無報之生滅故云不變。此法身也。無業之繁縛故云自在。此解脫也。即離三障成三德爾○此文仍與上句義理不別。何謂清即淨義。涼即樂義。不變即常義。自在即我義。今但離為三四。各說故成二段(文) 私云。對立六染中執相應染歟。執取計名煩惱障故。唯識論云。此皆擾惱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煩惱障(文)三種苦者。一苦苦。二壞苦。三行苦也。破滅變德者或本云。破滅變壞也。抄釋就德字釋云。衰滅變德(云云)此意。變德名本覺歟。但違不變名字所對。爾者壞字宜也。或云。熱惱翻清涼不三字。衰變翻變一字。不自在翻自在也。 文。顯示無邊功德等。記五云。自此下無名過量功德(文) 私云。本乃至者略十七二十五德故云乃至也。筆削記云。言乃至者身過恒沙不可具述故云乃至(文) 文。而本性德雖過恒沙等。筆削記云。疏妄心等者。若於心外見法而生追求終不能足。卻有所少。亦可若有一法在於心外是可念者。則性中功德有所缺少○淨德等者以心性無外故。一切功德皆悉具足(文)抄四云。而本性德等者此釋本論如是等文。若准賢首釋者上則妄心外求。求之不足。此則淨法性滿何假外求。同上文云。如是諸德從無始來自然本有非假緣力而建立故。亦可。體大猶如一室。塵少相大譬若千光。每一一光圓滿一室。隨一一相圓滿一體。故云如是諸德悉皆各各不分其體於一法界其量等故。所對妄法猶如水火不能一一圓滿一室。不能各各圓滿一體故云能見之心所見之境二差別故本覺功德則不圓滿。圓者周也遍也。滿者盈也足也。 私云。自下釋圓滿功德名義也。非但真理體具足無量功德。故名圓滿。一一功德量等法界。無能見所見等種種差別。是故名圓滿也。 文。結縛解脫之二位等。疏四云。由此性德雖無邊量。唯是一心終無二體故。結縛立名如來藏。於解脫位名為法身。方表圓滿德無少故(文)記五云。結縛在因名如來藏。解脫屬果名為法身(文) 文。阿只多遮那尸帝樹等。疏四云。阿祇多遮那尸帝。此云無邊一從樹。謂無邊果表實相依一皆齊等故立是名。一即等也。從猶依也(文) 私云。抄及記釋同之。今此翻名聖法記載之也。 文。染淨數量等。 私云。染淨者名妄與真。數量等者十等中舉初顯後也。或又舉十箇數量也。意法喻同具十義數量也(為言) 文。假當待實等。記五云。喻中但言內外。法中唯明假實。若爾法喻豈均等耶。然二互相照理亦無爽。實必居中。假定當外故(文) 私云。果外者果實表外。能是糟糠等也。果中者其中實處也。 文。一者數等等。記五云。一者數等者譬如一樹而生千果表實相對各成千數。染淨二法亦復如是同百同千數無增減。二塵等者如將一果末為微塵表實校量數無別。故有為無為九種種法折成細分數亦等故。又或初喻有名數量。二喻無名過量。三量等者如將表實分之異處稱其分兩輕重正等。染淨亦爾。惑細德微障粗道著力用相對。輕重等故。四五六七表實如次四塵同等。染淨亦爾。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彌滿清淨周遍法界。此則真心所變淨心。妄念攀緣浩無邊際。所變塵色亦周法界。況諸染境全攬理成。故隨所依廣無邊際。如是真妄二類之色。同形同類皆無別異。今從譬喻且指白色。此則染淨色等之義。其香味觸准此而知。八本等中表實同依樹木出者木字恐誤。應作本字。本即根抵表實同故。此喻染淨所依一心無別異故(文)九俱等者染淨雖分上下前後。然性融貫實則同時。十同等者謂如餘果生淡熟甘。今此不然。始終一味無變易。故對前第六義不同者。彼依諸味無差。此約始終不變故無相濫。染淨始終一味一相由所依心無別異故。抄四云。舉唯合法等者。一喻有名數量功德。二喻無名過量功德。三喻妄大而德亦大。妄小而德亦小。四同白色故者下信成就發心中摩尼色黃外礦亦黃。喻內有本覺外有了別識。五喻智嗅同為五分法身香故。六喻惠嘗同成一種解脫味。七即肇云。道遠乎哉。觸事而真故。八即同依一心出故。九即真妄法爾有故。十即終歸摩訶衍故。故云爾也。 私云。今此十喻染淨二法同一實性義也。數等即有量德。塵等是無量德也。量等者法性實義淺深界量等也。謂真淺妄淺也。真實妄實等也。色等者莊嚴具也。謂法性與無明俱以具種種形色故如云色塵。餘三塵亦爾也。不說聲塵者有間斷故。本末者同依所入一心而起故。俱等者真妄同時無前後故。同等者學者義云。真妄同具上九種義。無差別故。上別是總也。又依抄意者同歸一云義也。尋云。與第八何異乎。答。第八依體起用。第十攝用歸體也。依記義者第八約橫。第十據豎也。 文。功德黑暗之譬喻等。抄四云。功德黑闇等者涅槃經云。功德女是姊。隨所至處所作吉祥。黑闇女是妹。隨姊至處能作災禍。二不相離。彼文廣說。真似功德。妄如黑耳。二不相離故說此喻(文)記五云。如涅槃經聖行品說。功德天女黑暗天女姊妹二人動止必俱益損事等(文)疏四云。如涅槃經聖行品說。功德天女隨妹至處能作吉祥。黑暗天女隨姊至處能作災禍。二女相隨恒作損益。彼喻生死。此喻真妄(文) 私云。今段被利智故明真妄相順之義。示不二本源也。彼涅槃經被鈍根故約真妄相違譬喻作釋也(為言)是故云若鈍根等也。 文。本願無盡門等。疏五云。梵語僧那此云誓願。阿世耶者此云意樂。初總指陳。諸佛清淨誓願意樂廣大無際。由承大願發起五海故判科名本願無盡。一興十方微塵數慈悲心海二修十方微塵數圓滿因海。三攝十方微塵數眾生根海。四立十方微塵數廣大願海。五成十方微塵數自在果海。後出所以。由稱實知一切眾生同一無異知己身故(文)記五云。初發五願。謂即興慈‧鍊行‧攝生‧起誓‧成果。如是五種皆依因中最初願力之所成就。是故總言本願無盡(文) 私云。科名且約五種中第四一種立之。例如時不轉門等也。或又五種因中誓願故。而總名本願也。問。本論文配五義如何。答。發大慈悲第一也。修諸波羅蜜第二也攝化眾生第三也。立大誓願第四也。盡欲等乃至未來第五也。依之疏第五云。諸波羅蜜即配因海。從盡欲下至於未來義當果海。餘文易見。不繁具指(文)又抄第四云。本所謂諸佛如來者是上果海。亦不限劫數盡於未來者是上塵劫(文)此意約義類配之。非文次第也。今謂。本文所謂第十字標也。如己身故四字結也。中間諸句釋也。此中五海次經配字。若爾者盡欲已下五句總配上果海也。等眾生界者等字迴置度字上歟。故異譯論云。普皆救脫。或又齊等等取眾生意歟。 文。離相不著門等。記五云。佛雖度生而無所度。能度所度無差別相故(文) 私云。上同一無異與今唯一真如不同。彼約俗諦。此據真諦。亦彼約大悲門。是約大智門也。無一一佛而攝生故者。雖存能化所化軌則。平等法性故云爾也。非無其能所。譬如大海波濤互為能所同一鹹味而無分別也。 文。能所平等門等。記五云。有三對。一能成所成人法平等。二能依所依體用平等。三能證所證理智平等(文) 私云。上離相門泯能所。今平等門存能所。即是如次雙非雙照二種中道之義也。法身應化等句及自性本身等并能證正智等三段如次釋人法等三對義也。 文。法身應化等。抄四云。本論四身開顯分明。釋論四身說二含二。謂舉法身含自受用。說變化身含化受用。故無相現應門隨見粗細門分明說也(文) 私云。無相現應門本文。諸佛如來唯是法身智相之身(文)而今釋論唯云法身。可知。舉理身含智身也。又隨見粗細門本文。凡夫二乘心所見者名為應身。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名為報身(文)末論只云應化。亦是舉應身含報身也。仍云說二含二也。又義云。法身言攝理智。應是報身也。化即化身也。金光明經第二云。一切如來有三種身。云何為三。一者法身(文)二者應身。三者法身。又異譯本論云。唯是法身。第一義諦。凡夫所見是名化身。菩薩所見名受用身(文) 文。實實假假之二理等。抄四云。實實假假四字如次而配四身。謂法身。自受用身(實實)他受用身。變化身(假假)也。疏五云。二種淨理名實實理。二染淨理名假假理。記五云。真如名實。諸法性故虛空名假。離礙義故。又清淨真如名之為實。常守自體真功德故。染淨真如名之為假。由隨他緣假現染故。待緣有多。故重言之(文) 私云。三義中疏義為勝歟。能證正智者自性法身也。即是本覺淨智也。所證如理者真如虛空理也。 文。以一體故等。疏五云。以一體下拂彼二一亦無無耳。令絕跡故(文)記五云。初則以一遣二。次乃一亦不存。後則至於無遣冥歸平等具德無二。自然本性豈他力焉(文) 文。異異異相等。抄四云。同同同者即此人法等三種平等也。上三異字變此可知。疏五云。異異異相答是無明。無明具含惑業苦故。由三多別言三異字。同同同相答是明法。明法含前三種平等。由三平等言三同字(文)記五云。異相即是本上無明。五種有為以為體故。同相即是理智明法。四種無為以為體故(文) 私云。明法之中人法體用理智三對故云同同同也。無明翻對之故有三箇異字也。疏意。明法三同如抄釋也。無明三種惑業苦也。記義。三同字種種義也。廣百論云。有有有等皆順執心。空空空等皆違妄執(文)若准此釋者。異異異相等可訓之歟。初異指無明體。次異作業也。後異相有為諸相也。同三字亦准之。 文。非消融體等。抄四云。非消融體者。消即盡也。融謂和也。非是消盡融和染淨而歸一體。此上總是觀待假說。次如兩下即明絕待真實之事。如猶若也。觀即待也。若兩真妄空空絕跡。是為非待虛偽之法(文)記五云。同異二相如牛兩角。真俗差別相待峙立而非消鍊融和一味。表是隨根權宜施設。佛欲顯實先彰權義。二如兩下顯實。如將兩法同歸於空。空復泯絕無跡可取。方成一味平等真諦。非是觀待假偽權法。斯則上根了知二相本來一味不見對待假偽別故。疏五云。真妄二法如牛兩角相待假立非互消鑛融歸一體。此但隨根權宜施設。如實真妄兩法俱空。空亦復絕。此就上根了達同異二種本來一味不見對待虛妄偽法故(文) 私云。三師義大概同也。如是二法等四句真妄二法峙立之義也。即觀偽之相也。觀偽者觀待假偽之建立二法也。如兩空絕等三句真妄一味都絕體性義也。即非觀偽法也。非觀偽者非觀待非偽假之義也。如兩空絕可訓之(抄義也)次下云。同同歸空。歸空歸絕(文)空與絕二字即此義也。如兩空絕(疏義也)或義云。如兩空絕(亦疏義可用此訓歟。)或云。名為非觀偽文古本無非字也。若依此本如牛兩角已下六句同釋觀偽相也。文點云。非清融體如兩空絕(云云)若據此義。於此文殊已下釋非觀偽也。總意云。觀偽者相待假立義也。非觀偽絕待非安立法也。但異本中以有非字為勝歟。於此以下文廣釋以上略釋也。 文。世尊云何等。記五云。初問教道可說不可說耶。次問證道依何而覺知耶。初約聞惠之境。次約思修之境故(文)抄四云。妙祥三問已酬初一。所指廣文應答餘二(文) 私云。抄為三問。一云何名為非觀偽法。二其相可說耶。不可說耶。三以何為門應覺知耶也。記為二。問合初二為一問故。次答說中初答第一。次二問讓廣說文也。 文。同異歸同等。疏五云。同異歸同(同謂一體。)同同歸空(體性亦弗。)空空歸絕(亦無空耳文。)記五云。從淺至深次第遣拂。初以二相融成一味故曰歸同。次恐執一以為實故。遣曰歸空。則無可取一一相故。後謂有相雖遣猶恐著空故。復遣空所遣能遣悉葉亡故說言歸絕(文) 私云。疏意。同異歸同者。廢相用異以歸體性同也。次同同歸空者廢體性以歸空無也。後空空歸絕者拂無空性歸絕待法性也。記意。一味法性云同。無想能遣云空。廢能所云絕也。文點同疏歟。今謂文點云。同(法性)異(無明)歸同同同歸空空空。歸絕可訓之。意云。同異歸同(真妄不二。)同(真不二)同(妄不二)歸空(真妄拂遣。)空(直妄拂遣)空(真拂遣)歸絕(真妄泯絕。)是即真妄法性自體無邊。同體及空性等義。亦復無量體有之故云爾也。) 文。如本以有如是等。疏五云。以本配釋。逆次而具三種平等。初三句是智。第四句是理。智理平等。上四句是體。次三句是用。體用平等。前七句是人。後二句是法。人法平等。等字貫前三平等故(文) 私云。抄釋亦同之。大方便智者上釋云能證正智是也。即正體智也。問。方便是後得智稱故。智論云般若方便等。今何正智云方便乎。答。嘉祥釋云。二智皆如實而照並名為實皆有善巧悉稱方便(文) 又義云。本釋影略互顯。二智具足。又義云。本釋各存二智。子璿釋本文云證真名智涉俗為方便。即根後之異名也(文)亦釋論能證正智者。抄釋云。二智各有二能。一能斷惑。二能證理(文) 文。無相現應門者等。疏五云。肇公云。法身無像應物以形。般若無知對緣而照。萬根頓赴而不撓其神。千難殊對而不干其慮。動若行雲。止若谷神。豈有心於彼此而情繫於動靜者哉。既無心。於動靜亦無像於去來去來不以像故無器而不形。動靜不以心故無感而不應也。記五云。免體無角如法身絕相。無中生角如依此起化(文) 私云。無相是法身智身二種體相也。理應即報身應身二佛假用也。約實言之無相之中而具諸相。現應之境亦稱無相。體用不二等深義可有之有者也。自性身體者通理智二身得自性名也。論第三釋清淨本覺名本有法身般若實智故。既稱本有法身豈不名自性乎。唯是一一等者。諸佛法身一體一味同如實際故。寂寂等者。一一之相唯是法性故。亦廢一之義也。如次照非二種中道義也。滅滅斷斷者法性非一體自性無量。是故云滅滅等也。 文。唯阿作阿等。抄四云。唯阿作唯阿者准千山本無下唯字。聖記亦然。彼云阿謂自然也。更無文釋。意言。上阿屬真身。即無相是也。下阿屬應化。即現應是也。如珠出寶。二皆自然。以無心故亦可。上屬本論法身。下屬智身。以體作用皆自然故。此解順文。有亦可通。意言。但自然作但自然故(文)疏五云。阿謂自然真佛應佛法身智身如次配上二自然故(文)記五云。阿自然義。謂由法身心量語言既不可及常自然故(文)聖法記云。阿作阿故。阿謂自然(文) 私云。阿者無生義。是則法身境界唯自內證無他相故云無生也。 文。唯自自身等。抄四云。上自屬本法身。下自屬本智身。故云自自。無他身故者無他受用變化身也。文云無有世諦境界離於施作耳(文) 私云。抄意指理智二身云自自也。今謂。諸佛法身無量無邊故云自自。即是多多義也。無他身者性外無他相義也。 文。而諸眾生等。抄四云。無有開故者。意云。如影實通水月二處而現。今偏據水故亦得云本月體中無闕而已。如離生無佛。故云但隨眾生。次下問答決疑門。說偏據本月故亦得云本影無二。以離本月無別影故。如離真無應。故云色心不二。若據前後文下之意。實通二現影喻可了。疏五云。根見佛現生聞佛說。但自心中獲得益故。唯影無本於今可了(文)筆削記第五云。假佛悲智為增上緣。自識有見佛種子為因緣。詫佛所現化身為本質。然於自識變起影像而見於佛。唯此影像是自識現故云唯識。若彼本質自攝歸佛識非屬眾生。若如此說還是於自識外別自有佛本質。何成一切唯心(文) 私云。報應佛身世諦權跡。是則眾生妄緣與法性用大和合而生法性身。第一義諦中無如斯化身也。金剛般若經云。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文)即此義也。第一義諦等者真應二身。即如真俗二諦故。是即生滅門中分別二諦義也。 (本云)元應元年九月二十五日於東寺抄之畢。 金剛資賴寶。 曆應二年(巳卯)十一月二十九日於東寺西院僧坊以先師自筆本書寫挍合畢。 權律師杲寶。 釋論第六勘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