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論玄疏文義要第六 輸入者 吳靜梅 一校者 江 進 二校者 王 麗 改稿者 袁雪梅 七佛性義(大意) 五性佛性諍論(五性佛性論自誰起) 楞伽寂滅樂門。 佛性十一家異說。 宗家正因佛性(五佛性) 深蜜五性(楞伽瑜伽) 攝論一乘。 智度中觀畢竟不成文。 十住婆沙二乘不成佛草木佛性成佛(眾生無佛性) 十地菩薩不知眾生佛性(佛菩薩見性異) 中道種子(釋) 涅槃經悉有佛性非據理性。 法華一乘惡人亦成佛。 依何經論立悉有佛性。 地持法爾種子。 八有二乘無二乘事 初業不愚後業不愚。 五果迴心入何位。 一乘體(乘體不同事無所得善為佛因事中論釋涅槃佛性) 三車四車(八證六文二義何正) 一乘佛性義(佛性大意) 問。佛性義難解。今先欲聞大意。爾者大師如何述其大意耶。答。失中道正法。方有六道異。除無明還原。良由佛性力。是其大意也。 佛性義云。少失鄉土名為弱喪。不知反本稱曰無明。蕩識還原目為佛性(文) 問。爾者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歟。為當有一分無性類耶。答。五性佛性諍論紛綸。由來是久。法性大乘唯識學者。立五性各別義。山門相承三論宗家。弘悉有佛性教。并存教理。各有承習。今大乘三論家。依法華涅槃等經。專申悉有佛性之旨而已。 問。五性各別義者。教理尤分明也。深蜜經中說五種性不同。所謂三乘定性及不定性為四。並無性有情是名五性。瑜伽等論廣申此旨。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無差別者。佛何故有種種界智力分別。眾生種種性界差別不同耶。又若悉有佛性。應悉作佛。眾生何以不盡。大悲闡提亦不應有。然彼所依涅槃等經如何說耶。又有何道理。立悉有佛性義耶。答。涅槃經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皆當作佛。法華亦說唯一佛乘無二乘等。而會通爾前三乘教門。悉有佛性。教證甚明。智度論云。阿羅漢作佛非論議者知。唯佛能了(云云) 故知。此義但可依經。不可強分別取捨而競是非。然經辨四依為末世規矩。經有了不了。當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佛性經。自會通諸乘教。了義經。還會不了者。理數必然也。誰捨佛性了義法定說。還依五性不了經耶。又兼檢佛性。寶性等論。可證佛性義凡廣論此義。如寶法師三乘佛性論(少可有取捨)並日本古德西大寺玄叡大義抄。香山宗法師一乘佛性抄等也。 五性佛性諍論事 一乘佛性惠日抄云(元興寺沙門宗撰)夫入於一心。大有二門。一三乘五性教。則法相宗。二一乘佛性宗。如三論教。然佛以性欲萬殊隨根非一。原乎其本。何有異致(云云) 又云。問。彼有所得三乘之家。遠憑補處彌勒無著。近承護法。難陀等賢。依深蜜等經。瑜伽等論。建立五性有情。三論所立其義云何。答。此無所得一乘之宗。遠憑寂光文殊。龍樹。近承提婆清辨等聖。依涅槃等經。中觀等論。顯於五種佛性。開示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謂境界佛性。觀智佛性。菩提果性。涅槃果果性。非因非果正因佛性(云云) 五性佛性自誰而起云事 又云。西方此土自古迄今執見各異。爰自惠日遐照法界。東流以來。凡如是論。何晨誰起。答。晉道場寺釋法顯。始立一分無佛性者。故名僧傳第二十六云。晉隆安三年從長安西入沙河。義熙十三年冬。於道場寺翻譯泥洹經。云除一闡提皆有佛性。什公入室宋尋陽廬山西寺竺道生。本姓魏即造佛性當有等論。論諸論。仰馮大涅槃及法華經。破曰。一切含生之類。皆有涅槃正因。一毫之善。皆種菩提。誰非成佛。故名僧傳第十高僧傳第五云。沙門法顯除一闡提皆有佛性。生曰。稟氣二儀者。皆是涅槃正因。三界受生蓋惟感果。闡提是含生之類。何得獨無佛性。蓋此經度未盡耳。顯所得經尚多未譯。於是舊學以為邪說。顯眾擯之。生於大眾中正客誓曰。若所期不謬。諸佛菩薩當假我餘齡。經文若至。一獲講說。便師子座隨化。是所願矣。高僧傳云。若所說反於經義者。請於現身即表癘疾。若與實相不相違背者。願捨壽之時。據師子座矣(已上高)文帝敕問僧正。生法師理思殊人。詎宜擯遣。答曰。後生好異。此而不治大法滅矣。仰願階下放此一人興建三寶。遂入吳中憩虎丘山東寺。學徒追從。旬日之中五百餘人。其年夏震龍光寺佛殿。升于天光影西壁。時人歎曰。龍既已去。知生公必行矣。 龍光寺舊名青園。因此改之。義凞中。天竺沙門曇無懺齎大涅槃經至河西。河王沮渠蒙遜。以偽玄始十年十月請懺譯出。得三十六卷。元嘉五年傳達京師。聖行品以下云。一闡提者。不具信根。雖斷善根。猶有佛性。龍光寺學人。請講新涅槃經。道俗人列集千有餘人。立義已畢。舊學深愧竟。無往復。遂不成講。七年還住廬山。蕭然自得矣。學侶雲從。聲華日遠。乃至遠近傾請講涅槃。白黑雲湊。瞻敬無極。至闡提有佛性之文。莫不。及講經畢。生告眾曰。貧道忍死待此經。今果所願矣。 請自此辭。言畢。馮机如入禪定。四部哀慟。驚震朝野。廣如兩傳。玄入室神昉法師種姓差別集上云。如來高唱隨機不同。相傳各異。或說一切悉有佛性。如佛性論。寶性論等。或說一分定無佛性。如瑜伽論。莊嚴論等。前秦之代。童壽已前。立五性別。絕無諍論。童壽門徒有竺道生。依法藏經立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至於陳代家依同說。後以大唐貞觀四年明支三藏翻大莊嚴論。立有畢竟不般涅槃。遂以貞觀二十一年木叉提婆翻出瑜伽。立五性別。亦同明支。今於此國猶有新舊兩宗別行。晶知悉有佛性圓教。自生公始。一分無性隘言從顯師起。人承如是。聖說如前。 問。有所得家。建立一分無性有情。有何所欲。答。為欲顯示佛德無盡故。玄奘三藏譯。親光菩薩佛地論如是廣說(云云) (富貴同詮) 群家論云。自後漢孝明帝永平年中。至大唐大宗貞觀年中。漢地大乘師同云。一切諸法俗有真空。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皆當成佛。報佛如來常住不變。都不諍論。但宋大后代。有道場惠觀法師等。僻執云。一闡提無佛性故不成佛。於是有龍光竺道生法師。即云。稟形含靈之流。皆有佛性。悉得成佛矣。惠觀法師等。奏聞宋文帝。以擯出也。 竺道生法師。宋元嘉中。得涅槃大本云。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悉皆當得成佛。以此經文破彼僻執。惠觀法師等。理屈結舌。邪義遂息。或愚法師云羅什三藏云一闡提人不成佛。弟子生法師乖已師義。而云成佛由是被擯者。是大妄語。違什法師大義章文云一切眾生皆成佛。即與生師言同故(云云) 大義章三卷。廬山遠師之問。三藏法師之答也。今一兩返檢之。未得其文。但云阿羅漢作佛。而是皆成佛意也。宜更考定之。 楞伽經寂滅樂門不同事 惠日抄云(宗撰)問。種姓集云。三昧未醉。不定二乘。迴心向大以後。得入菩薩八地。無相勝定修本性故。樂著久住。說名為醉。而諸佛常勸。令不著。行菩薩行。非說寂滅增上慢人。故彼楞伽篇七云。大惠聲聞有三種。入八地寂滅樂門。非增上慢寂滅聲聞。以彼不能入菩薩行乃至十地之行。答若爾。既得菩薩八地無相勝定。何故前文言是聲聞之定。非我諸菩薩。亦復諸佛常勸不著。何無量劫不覺。此釋甚愚。問。若爾何故以彼不能入菩薩乃至菩薩寂滅樂門。答。此是說顯退菩薩之聲聞行相。決定增上二人。非先仰修菩薩諸行。墮聲聞地故。更不能仰修八地亦非寂滅之後。過八萬等。不能發心修行。檢文自顯(云云) 又云。入楞伽第二。五性中云。聲聞種性墮不思議變易死。四卷經云。起煩惱斷。習煩惱未斷。不度不思議變易死。度分段死。准此經文。寂滅聲聞既有變易。不同深蜜(云云) 楞伽深蜜同異更尋。今云。深蜜亦明一乘。且約守小說。為趣寂不成佛耳。 問。見佛性義。有異說耶。答玄明正因佛性。出十一家異說矣。 第一師云。以眾生為正因佛性。故經言正因者。謂諸眾生。緣因者。謂六波羅蜜。又經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也。 大師破云。有眾生者。是妄想。何名佛性耶。○又云。眾生有佛性。不言眾生是佛性耶。 第二師云。以六法為正因佛性。故經云。不即六法。不離六法。○者。五陰及假人也。 破云。非即六法。非離六法。何時明六法是佛性耶。 第三師云。以心為正因佛性。故經云。凡有心者必定當得無上菩提。以心識異。於木石。研習必成佛故也。破云。經心是無常。佛性常故。心非佛性。經分明言心非佛性也。 第四師云。以冥傳不朽為正因佛性。謂心識之上有冥傳不朽之性。說此用為正因耳。 心家用故。同前破之。 第五師云。以避苦求樂為正因佛性。一切眾生心無不有此用。即以為正因耳。故經言。無如來藏者。不得厭苦樂求涅槃也。 時人盡引涅槃經。彼經無避苦求樂之文。勝鬘有此說者。此明佛性力故。厭苦求樂非云厭苦求樂是正因佛性也。又心家用故。同前破之。 第六師云。以真神為正因佛性。若無真神。何得成真佛。故知神是正因也。 此亦是心故。同前破也。 第七師云。以阿梨耶識自性清淨心為正因佛性也。 攝論云。生死根本。故知。非佛性也世諦之理也(云云) 第八師云。以當果為正因佛性。即當果之理也。 古舊多用。破云。始有可無常。 第九師云。以得佛之理為正因佛性也。 零根僧正所用評云。此義最長。然無佛資相傳。又無經說之。 第十師云。以真諦為正因佛性也。 和法心師小亮法師所用。破云。無佛說並承習之。 第十一師云。以第一義空為正因佛性。故經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也。 北地摩訶衍師所用。破云。經說空者。不見空與不空。故知。中道為佛性。非空也。 玄三。大略言有十一家。其間細論更有諸釋。今時無有用者。故不復出之。然十一家。大明不出三意。何者第一家○第二此之兩釋不出假實二義。次以心為正因。此之五解雖體用真偽不同。並以心義。為正因也。有當果。此之四家並以理為正因也(云云) 義章佛性義云。能知性者。謂真識心。以此真心覺知性故。與無明合便起妄知。遠離無明。便為正智(乃至)若無真心覺知性者。終無妄知。亦無正知。如草木等。無知性故。無有夢知。亦無悟知。故經說言為非佛性說於佛性。非佛性者。所謂一切牆壁瓦石又經說言凡有心者悉是佛性。所知性者。謂。如法性。實際。實相。法界。法住。第一義空。一實諦等。如經中說。第一義空。名為佛性。或言中道。名為佛性(云云) 又云。佛因佛果。性不改故。眾生究竟。必當為佛。不作餘法。經說佛旨要在斯(文) 性四義中。第三不改義之中。有此一義也。具如章文之。今案義章大旨。以真心覺知性為佛性而已。 問。金陵御意。云何申正義耶。答。以中道為正因佛性也。 窟意以藏識為佛性也(注也) 玄出十一家釋已云。但河西道朗法師。與曇無懺法師共翻涅槃經。親承三藏。作涅槃義疏。釋佛性義。正以中道為正因佛性。爾後諸師皆依朗法師義疏。得講涅槃。乃至釋佛性義。師心自作。各執異解(云云) 今案。此文正取朗師中道佛性義為正也。 又云。問。破他可爾。今時何者為正因耶。答。一往對他則須併反。彼悉言有。今則皆無(乃至)故云非真非俗中道為正因佛性也(云云) 又云。由來舊辨阿含經中。亦明佛性。但有小妨耳。故云一切眾生悉有聲聞性。悉有辟支佛性。悉有佛性。阿含既爾。其餘諸經亦有說佛性。語但不甚分明。如是眾經明佛性。亦復何嫌(乃至)至如具足明佛性義。即如涅槃中所辨。故辨明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今時一師每以涅槃經為證。然此教處處皆明佛性故。一師所引文句。以獅子吼文為正也(乃至)故以中道為佛性。是以文云。佛性者。即是三菩提中道種子也。是故今明。第一義空名為佛性。不見空與不空。不見智與不智。無常無斷名為中道。唯以此為中道佛性也。若以此足前十一師。即成第十二解(文) 華玄一云。若有三可有三性。既唯有一。則唯有一性。如毘婆沙云。一切眾生。有三乘性。隨成一乘則餘二非數緣滅(云云) 禪林智袋云。阿含佛性實敏僧都遣唐義(云云) 又云。又言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所言因者。即是境界因。謂十二因緣也。所言因因者。即是緣因。謂十二因緣所生觀智也。境界已是因。此之觀智因因而有。故名因因。所言果者。即三菩提。由因而得。故名為果。所言果果者。即是大般涅槃。由菩提故得。說涅槃得涅槃。以為果果。菩提即是智。涅槃即是斷。由智故說斷也(乃至)故先言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皆未是正因。若言非因非果。乃是正因耳。故經云。非因非果名為佛性也(文) 五佛性義。先賢翫之。以為佛性要樞而已。 問以因例果。於果中菩提是果。涅槃從菩提而有。故名果果。以是果之果。故。若爾十二因緣是觀智因故。觀智但名因。十二因緣因之因故。應名因因也。答。玄文云。此之觀智因因而有。故名因因。好體十二因緣應是因因而有。故名因因。彼向望前。此即望後。皆是因因也(文)因因而有者。若於觀智論之。從因有因。故云因因也。若約十二因緣論之。與因為因故云因因也。彼向望前者。向前觀智望前因名因因。言此即望後者。此十二因緣望後觀智名因因也。此汎明因因義通。而經但以觀智為因因也。又菩提為果涅槃為果果。例因應云。涅槃是果果而有。名果果。望前果也。是果之果也。亦應菩提果果而有名果果。望後果也。果而有果故也。然各取一義。互彰其名義。各有次第相當也。先言因性。次重言因因。先言果。次重言果果。言即便也。十二因緣生死本有。次起觀智。即義次第。由觀智因得菩提果。以果德顯涅槃斷德故。以名次第相當。論之不越次也。 問。一切眾生正由何義成佛耶。答。由中道成佛。故云正因佛性也。一切眾生皆有中道正法故。一切皆悉終成佛道也。問。何故由中道正法得成佛耶。答。失一味佛性。即有六道異。若悟一味本性。即還本原故。名成佛也。問。何故眾生性悟本必終歸其原耶答。本性常恒不變。妄想客塵有起盡故。生死妄法不守自性。歸本覺也。又妄法薰故有生死。佛性薰故有涅槃。先時生時死妄法有薰。其力即盡。爾時佛性薰力即成。此非自然。要由諸佛菩薩善支之力。故知。眾生內由佛性外值善友。一切皆待因緣悉得成佛也。 寶窟下明無餘二乘遂得成佛義云。其人內有佛性。外值諸佛說法華經。得迴小入大。此時名覺(文) 又云。二明約佛性不約緣。染淨之興。唯由藏實。楞伽說藏識受苦樂(云云) 法華義疏(方便品)云。佛種從緣起者。種子有三。一以一乘教為種子故。譬喻品云。斷佛種故。即是破教也。二以菩提心為種子故。華嚴云。下佛種子於眾生田生正等覺芽。三以如來藏佛性為種性。今初偈。正以菩提心為種子(云云) 此以中道佛性為如來藏也。亦即名藏議也。 統略釋同文云。緣因佛性從緣而起。本有佛性則本有一乘(略抄)上卷初云本有種子(云云) 問。深密等經。明五性各別。爾者悉有佛性家如何會通耶。答。近古學者多云彼是權教。故於一乘真實教不可為違害(云云)寶法師一乘佛性論。會云隨轉理門之說也。 意云。大乘宗明一乘佛性。然且隨小乘權教而轉。故云隨轉理門也。 今云。准法華玄。深蜜經意。正明一乘。何者攝論明乘有三。初二乘。次大乘。後一乘。五相略經與攝大乘論。相應明三種教。初說四諦教。第二為大根說不生滅。第三為求一切乘者說不生滅(云云)此即三乘人同悟大乘。即是攝論一乘教也。然五相略經者。仙光院云。是深蜜經同本異譯(同本沙汰如前論也)故知深蜜第三時教。非唯菩薩得佛道。二乘亦得成佛。問。若爾何故云趣寂二乘不成佛。亦有無性有情耶。○答。無餘涅槃後。惛睡不覺。久不知佛道故。云趣寂二乘不成佛道。斷善根人。障未來佛道。於障義說名為無性。此即緣因。容性有五種異。若約正因。中道佛性理實。究竟皆當作佛故。說一乘為究竟教也。 問。楞伽經中。說五性差別之旨。唯不定二乘迴心趣佛。即法華等明二乘成佛者。依此義說也。若論二乘種性之人不應成佛。其一乘佛性家如何會通耶。答。楞伽五性為一乘潤色。何者彼經說不定性云。曾發菩提心。退為二乘者。不住小乘。迴心趣大也。故知五性非法爾別。若法爾者。不定種性。何理決定先發大心。然為小乘耶。又說聲聞種性者云。惛睡不覺。經無量劫。後時覺悟得佛法身。故知聲聞種性亦非決定不成佛矣。又說無性云。有二闡提。一是菩薩闡提。悟法平等故不入涅槃。二是斷善根闡提。以諸佛緣力遂得涅槃也。故知亦無法爾無性。楞伽五性。但說隨緣種性差別。即以五性顯示一切皆成佛義。餘大乘經明五種性。准之可通。故楞伽經甚與佛性義相應。不可引為難之。 問。菩薩闡提畢竟不成者。豈非有不成佛者。何云一乘佛性耶。答。菩薩闡提者。十地菩薩有不成妙覺地佛。此設雖約事為實。不同五種家義。猶覺悟大乘。通是佛故。何況於事非實。當知菩薩住大悲。何不樂證涅槃。理實菩薩恒證涅槃。恒隨有情。二惠雙遊趣佛智海。豈以菩薩闡提妨悉有佛性哉。 擇分中菩薩地云(七十六)復以勝義生諸聲聞乘種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跡故。證得無上安穩涅槃(乃至)一切聲聞獨覺菩薩。皆共此一妙清淨道。皆同此一究竟清淨(等文) 決擇分有餘無餘地云。無餘依涅槃界時。彼永無有。是故當知於此界中。無有有障無障差別(云云)又答。是有非有云。當言是有。又常無常云。當言是常。答樂非樂云。由勝義樂當言是樂(云云) 而不直言無障者。當知有深意趣也今云增益者。聞說一乘即謂住小亦有佛因。言損減者。謂唯約不定說一乘也。 入楞伽第七云。聲聞有三種。言入八地寂滅門者。此是先修菩薩行者。墮聲聞地。還依本心修菩薩行。同入八地寂滅樂門者。此非增上慢寂滅聲聞。是故決定寂滅聲聞。不能證彼菩薩所行寂滅樂門(文) 此文說不定性為退菩薩。故知五性非法爾也。 同第四云。世尊說三種阿羅漢。得決定寂滅羅漢。發菩提願善妄善根羅漢。應化羅漢(云云) 此文同上說不定云是退心聲聞也。法華論四種聲聞同之。 同第二說五性。其中聲聞乘性文云。墮不思議變易死故。而作是言。我生已盡。梵行已立。○如是等得入人無我(乃至)生心。以為得涅槃故(云云) 說不定性云。若人聞說三種法。於一一中有所樂者隨順為說(文) 三種法。三乘法也。此文順五性家意耳。而佛性家云此亦退菩提心者也。 同卷說一闡提云(無性)一闡提者有二種。○一者焚燒一切善根。二者憐愍一切眾生。作盡眾生界願(乃至)彼捨一切善根闡提。若值諸佛善知識等。發菩提心生諸善根。便證涅槃。○諸佛如來不捨一切諸眾生故(文) 第四云。大惠。聲聞辟支佛。未證法無我。未得不可思議變易生。是故我為諸聲聞故。說一乘道。大惠。聲聞辟支佛。若離一切諸過懃習得證法無我。爾時離於諸過。三昧無漏醉法覺已。修行出世間無漏界中一切功德。修行已得不可思議自在法身(文)偈云。無有乘差別。我說為一乘。引導眾生故。分別說諸乘。譬如海浮木。當隨波浪轉。諸聲聞亦爾。相風所漂蕩。離諸隨煩惱。熏習煩惱縛。味著三昧樂。安住無漏界。無有究竟趣。亦復不退還。得諸三昧身。無量劫不覺。譬如惛醉人。酒消然後覺。得佛無上體。是故真法身(文) 惠日論意(法相淄洲)涅槃經。八萬劫瑜伽。或住一劫。或餘一劫。及楞伽經。樂著三昧樂者。此是同明迴趣聲聞。非趣寂也。 今難云。若依迴趣者。何云本覺乎今宗不爾。涅槃等說迴向菩提聲聞。楞伽經說趣寂之者也。又三昧樂門有二種。第七卷說退心聲聞非寂滅者。約菩薩三昧樂門說。第四卷說樂著三昧樂。乃至劫不覺者此約小乘取相三昧樂門。二種三昧異明經文也。 又七十八云。佛說云聞說一乘。或有一類增益。或有一類損減而興諍論(取意) 引深蜜經也。今謂一乘意也。 智論云。阿羅漢作佛非論議者知。唯佛能了。又云。法華是甚深。說羅漢作佛故(云云) 瑜伽七十八云(決擇分菩薩地)世尊如佛所說。唯有一乘。此何密意。善男子。如我於彼聲聞乘中宣說種種諸法自性。於大乘中即說彼法同一法界。一同理趣故。我不說乘差別性(云云) 此說一乘為密意也。引深密經也。依法華論攝論會之耳。 伽七十九云(決擇分菩薩地)或復因他為其宣說法界自相。聞已。一分迴向。菩提聲聞。極大艱辛然後悟入。既得入已。精勤修習。一分一向趣寂聲聞。極大艱辛少能悟入。而不入已精勤修習(云云)(可合法華論) 伽論第五十二云(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出世間法。從真如所緣緣種子生。非彼習氣積集種子所生。問。若非習氣積集種子所生者。何因緣故建立三種般涅槃法。○不般涅槃。一切皆有真如所緣緣故。答。由有障無障差別故。若於通達真如所緣緣中。有畢竟障種子者。建立為不般涅槃法種性補特伽羅(云云) 同七十六云(決擇分中菩薩地也)若一向趣寂聲聞種性補特伽羅雖蒙諸佛施設種種勇猛加行方便。終不能令當坐道場。證得無上正等菩提。由彼本來唯有下劣種性故。一向慈悲薄弱故。一向怖畏眾苦故(文) 了義燈第七云。然瑜伽三十四云。又彼一切應知本來一向趣寂者。據不逢佛。一類者。說除鄰角喻。余若逢佛不定性(云云) 付彼宗難云不定性自本不定性。云成不定性乎。 第七卷云。以聲聞辟支佛緣有為行。入滅盡定。墮在可取。能取境界。是故聲聞辟支佛。不能入七地中。念念滅盡定(文)此亦約二乘取相滅定。不能入菩薩滅定也。又云。於八地中一切菩薩聲聞緣覺入涅槃想(文)偈云。決定諸聲聞。不行菩薩行。同入八地者。是本菩薩行(文)此說迴心聲聞入菩薩三昧樂門也。向修名入。而實不入耳。 佛性義云。楞伽說無我。為如來藏。涅槃說我為如來(云云)此證破病說法義也。 楞伽第二云。大惠菩薩問○佛自答言。我說法空為如來藏。不同外道(云云) 楞伽。云得寂滅三昧。無量劫不覺。是聲聞之定。非我諸菩薩(云云) 此是聲聞寂滅定。非是大乘菩薩定也。 (已上裏書) 問。瑜伽等論。明五性差別。於今宗為用此說為當何乎。答。瑜伽者。慈尊所說。亦是大乘論藏也。其中所說誰不用此乎。擇問中言等者何。若是唯識等論。以若千年以前所有本教。必可依之。若是千年以後護法等說。應有取捨(云云) 問。瑜伽論中。分明說趣寂二乘定不成佛。無性有情終不得菩提。若用此說。悉有佛性云何得成耶。答。地持是瑜伽一分。同本異譯。彼論第一說云。非種姓人無種性故。雖復發心懃行精進。必不究竟阿耨菩提。○(云云)彼論以十住以上名為菩薩種性人。對此說無性。故知。未得菩薩種性名無種性人。大師引彼地持。種性人為種性菩薩。檢知瑜伽無性亦是未得菩薩種性人也。 決擇分中有餘無地云(八十)諸阿羅漢。實有轉依。而此轉依真如清淨所顯。說此轉依為涅槃也(見論文)又云。唯正思惟真無相界。漸入滅定。滅轉識等。次異熟識捨所依止。由異熟識無有取故。諸轉識等不復得生。唯餘清淨無餘離垢真法界在(云云) 今會云。准攝大乘論。應是共相識中。第八識者。約相名為果報識。種持轉識種子。微細我執雖存。而於三界不受生故。種子功能滅也。故論云捨取依正。又云無有取故也。既不正言滅異熟識故。法相義不成也。 法華義疏第一云。地持論云。種性菩薩或進或退(等文) 淨影義記第一釋云。聲聞緣覺乃至善趣。此等皆名非種性人(文) 又有假說非種性言。反顯種性必得成佛義也。 又寶法師云。瑜伽聲聞地中。明小乘義說。趣寂人終不成佛。而菩薩地復明真如所緣緣種子一切皆有也(云云)瑜伽有五分。其本地分及決擇分中。各有十七地。具應檢之。言真妙法為所緣緣。能生無漏智也。往日檢瑜伽。於菩薩地決擇中。明趣寂二乘永不成佛。今不對本。待後日檢本。當決之。後考瑜伽本文。可見裏之。 又會七十六本來唯有下劣性文云。彼說因集。准十地論也。若爾實非本有。是因集故。同說畏苦捨眾生故也。同卷說四種聲聞。如法華論也。迴向菩提聲聞。但說。本來微劣。慈悲種性。雖到究竟。由佛覺性。能趣菩提(取意)說決定云。一向趣寂聲聞者。畢竟不能趣大菩提(文) 今會云。於佛一化。決定性小故云爾耳。 問。攝大乘論釋一乘云。為引攝一類及任持所餘不定種性。諸佛說一乘(云云) 此論無著本頌。天親釋也。又別有無性攝論之。 此顯一乘為一類不定二乘。故知佛說一乘有別意趣。非言定性無性亦得成佛也。答。寶法師一乘佛性論通云。此是異時說。同不遮二滅。謂法華已前所說一乘也。非會法華究竟一乘(取意)今見論文。引法華釋。何云釋法華已前之一乘乎。 惠日論如此難之 今會通云。若約一化迴心向大者。唯為不定聲聞人人等說一乘經。若就真實究竟者。總攝一切二乘道果為菩薩道。一切聲聞皆當作佛也。如彼法華論釋。聚沙等一毫善皆成佛因。云非諸凡夫及決定聲聞。本來未發菩提心者之所得故(云云) 此文簡決定聲聞 又云。決定上慢二種聲聞。根未熟故。佛不與授記。菩薩與授記。令發菩提心(云云) 此文明決定聲聞終成佛也 已上一意。又復攝論。法華論。俱是天親菩薩所造。二論並云於一乘中除決定聲聞者。正依乘體論唯無。所以善能動能出故。又即此二論亦明決定聲聞成佛。法華論文如前。攝論明一切聲聞成佛者。彼論(梁)明法身五業中云。一切聲聞。皆轉為大乘(文)此約轉依有所得無所得故也。若如此會通。成不成二義。終不相違(已上二義) 涅槃經二乘成佛不成佛諍論。及闡提人有性無性等義。理實皆不相違。今義勢如斯。 又依梁攝論直云未定性聲聞。不言一類。故知約大乘意。一切聲聞總為未定性也(已上三義) 梁攝論第十五云(釋)如來為何義故。說二乘人同趣一乘皆得成佛。前偈以了義說一乘。後偈以蜜義說一乘。論曰。未定性聲聞及諸餘菩薩。於大乘引攝定性說一乘。釋曰。有諸聲聞等。於大乘根性未定。欲引令信受大乘。攝令修行大乘。○有諸菩薩。於大乘根性未定。○有諸菩薩。於大乘根性已定。無退異意為此菩薩說一乘(云云)(此釋修句也) 已上約了義釋一乘也 又云。法無我解脫等故。性不同。得二意。涅槃究竟說一乘。釋曰(法者真如。無我者人無我。解脫者惑障解脫也)有二乘人於自乘位根性不同(此釋性不同也。未得自乘位故不同其位根性也。此人不轉作大乘也)初名於眾生平等意。後名於法如平等意。諸聲聞等人。如來於法華經中。為其授記已得佛意。但得法如平等意。未得佛法身○(此釋二意。眾生故平等意故。彼成佛即我成佛也。得法平等故。佛即我法也。此即合為一種意也)復次於法華大集中有諸佛名同舍利弗等。此菩薩得此意。佛為受記故說一乘(此二意中。第二意也。由聞同眾人受記即謂佛與我受記也)復次佛化作舍利弗等聲聞。即為其受記。欲令已定根性聲聞。更練根為菩薩。未定根性聲聞。令直修佛道。由佛道投涅槃(此釋菩薩上句也) 若說乘義。唯一乘是乘。所餘非乘。若過此乘無別行故餘乘有。上所謂佛乘。由此義故。若彼乘比此乘。此乘無等彼乘。先沒故名究竟。由此義故說一乘(文)已上蜜說一乘。前了義有三義。此蜜說有五義。合為八種一乘也。或合前了義總為一種。名為大根人。開後蜜說為七義。亦為八義也。 問。何故前名了義後名密說耶。答。前是易知。後則難識。問云。何爾耶。答。前直約大乘行為成佛因。說此乘為二乘故。是易知也。後別不爾。或約理。同理非乘體。或約未得聲聞乘人。說聲聞人成佛等。或約他人說為自。或約勝中。說無餘。此皆轉變之說。非直說故。聞者難知。故名蜜也。 同卷云(前文之上法身五乘)論曰。五救濟乘為乘。諸菩薩欲偏行別乘。及未定根性聲聞能安立彼。為修行大乘故。釋曰。○若依小乘解。未得定根性。則可轉小為大。若得定根性。即不可轉。 後三無漏根名定根性。或得忍位名定。見上文也。 如此聲聞無有改小為大義。云何得說一乘令依大乘解。未專修菩薩道。悉名未定根性。故一切聲聞。皆有可轉為大義。安立如此。大小乘人。令修行大乘(文)(大乘人中十信菩薩。欲退大取小。名欲偏行判乘也。通此人故。云如此大小乘人也云云) 今見此文。於大乘正意。理實一切聲聞皆名未定根性。為簡小乘有定不定故。故前所引文云。為引攝一類者。准梁朝一所譯。應是譯家取義翻之。考論上下文。直可云未定。性聲聞。此未定性雖似一類實是一切。請諸學者見而詳之。 智論九十三云。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識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從佛所聞法華經具足具佛道。妙法華經說。有阿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問曰。若阿羅漢住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疾得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答曰。是人者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雖不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者。正可論其事。不能側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信而未可知(文)(已上裏書也) 種性聲聞成佛以此文可為本也。 問。密說一乘中。云欲令已定根性聲聞。更練根為菩薩者。於大小乘約何義耶。若約大乘。何名定根性。若約小乘。不可為菩薩。進退有難。如何通耶。答。借小乘位分。以顯大乘。皆可轉義。於大乘中雖皆可轉。而於此中明差別者。約本乘人也。入正位者。但可練根。未直修佛道。若未定者。直入佛道。故須分別。故知。約小乘中定未定位。明大乘義。皆可轉也。 花玄第五云(轉根義)攝大乘論云身子等得受記者。是化人而欲引未定聲聞直趣佛道已定之者令其練根。問。云何名定未定聲聞。答。小乘義。忍法之前三乘未定。忍法則定也(文) 同七云(授記義)身子是權行人。為引發軫學小實行之人故。先對身子也。如攝大乘論云。身子化人既得授記全未定入二乘正位者。改小乘行。已入正位者。令其練根學菩薩道也(文) 此同法華論。與決定聲聞受記。令發菩提心也。 問。攝論但云入正位者等。大師依何忽解云發軫學小耶。答。若非本乘者。雖已入正位。定根性者。直修佛道。而論簡別故。知但約本乘者也。 問。智論初品釋十八空中云。若取聲聞證者。畢竟不得作佛(云云)何通耶。答。論一具文云。復次如比丘破四重禁。是名畢竟破戒不信得道。又如作五逆罪。畢竟閉三善道。若取聲聞證者。畢竟不得作佛。畢竟空亦如是。於一切法畢竟空無復有餘(文)此文且依守執小乘。不信作佛。非言無有迴心方得大果。若以此文有決定聲聞者。亦應有畢竟不生人天者乎。又若言聲聞竟不成佛。亦應無有不定聲聞乎。故知。此文非五性說也。 問。中論四諦品頌云。雖復懃精進。修行菩薩道。若先非佛性。不應得成佛(云云)長行釋云如鐵無金性雖復鍛練終不成金(云云)論文既明。何強遮無種性人耶。答。中論是智論之骨隨。若欲解中論略說者。當檢智度論廣文。彼論釋云。所言性者。名本分種。如黃石金性。白石銀性。一切眾生有涅槃性(云云)故知。中論為顯眾生本有佛性力得成佛道故。假設無佛性者。如鐵不成金。此即反顯有佛性故得成佛耳。故致若言。如世若無佛非無二乘得二涅槃。誰言世間實無佛哉。中論疏云此偈即釋涅槃經文。明知。非是但申般若(云云)大師依此偈證中論釋涅槃經也。又法華義疏引此偈。證無所得善以為緣因方得成佛。理數亦爾。 涅槃疏十七云。既以眾生為佛性。即是中道為佛性。○故論云。雖復懃精進。若先無佛性。終自不成佛(云云) 問。十住毘婆娑第三云(易行品引助道法說)墮於地獄中。畢竟得至佛。若墮二乘地。畢竟遮佛道。佛自於經中。解說如是事。如人貪壽者。斬首則大畏(云云) 此論龍樹菩薩造。羅什三藏譯。嘉祥當引此論文。 此文甚分明。何強立二乘成佛義耶。答。考論文。此偈於問中出之。是故不必與論宗相應矣。又此文說并墮二乘地竟不作佛。此是退菩提心聲聞。於五性家。亦是不定性。而言決定不成佛者。豈為了義。當知此偈不了義說。但為令退位菩薩生恐怖心。莊嚴言詞。故作此頌。依何義說墮二乘地遮佛道者。地獄苦果所顯。不違文心。二乘狹劣心所顯。便乖大悲。又生死苦大士所樂。堪任受之。二乘所證斷滅無餘。違大悲行。又後二乘有所得善。遮礙大乘無所得解。捨菩提心起小心故。墮地獄者。非心捨離菩提心故。由此道理。地獄不能障大菩提。二乘能遮無上佛道。此障即於佛道障之極。故云畢竟遮佛道。或於此障中竟無成佛義。就障說畢竟。若約假人相續。後時隨緣修行作佛。即非畢竟也。 佛性論第一云(天親)問曰。若爾云何佛說眾生不住於性永無般涅槃耶。答曰。若增背大乘者。此法是一闡提因。為令眾生捨此法故。若墮一闡提因。於長時中轉輪不滅。以是義故。經作是說。若依道理。一切眾生皆悉本有清淨佛性。若永不得般涅槃者。無有是處(云云)寶性論同之。 此論四卷。堅意菩薩造(已上裏) 花玄八云。又華嚴云。大乘樹王不生二處。一者深水。二者火坑。火坑深水即是二乘及邪見凡夫。此二不能生菩提心大藥王樹根。是故菩薩須離此二也(云云) 問。眾生有佛性故成佛者。草木亦有佛性而成佛耶。 答。先眾生佛性有無不定。草木亦爾(云云) 玄佛性義云。不但凡夫無佛性。乃至阿羅漢亦無佛性。以是義故。不但草木無佛性。眾生亦無佛性也。若欲明有佛性者。不但眾生有佛性。草木亦有佛性。此是對理外無佛性。以辨理內有佛性也(云云) 一切諸法有生滅者。皆是理外。若一切法無生滅者。乃名理內也。有生滅是有所得。無生滅是所得也。 又云。大涅槃哀嘆品中。有失珠得珠喻。以眾生迷故失無佛性。悟故得有佛性故。云一闡提無佛性。殺亦無罪也。又呵二乘人如燋種。永絕其根。如根敗之士。豈非明凡聖無佛性耶。眾生尚無佛性。何況草木。以此證知不但草木無佛性。眾生亦無佛性也(文) 此明眾生與草木俱無佛性也。問。於此義若悟無生滅者。應有佛性。何總言眾生無佛性耶。答(云云) 又次文云。又華嚴明善財童子見彌勒樓觀。即得無量法門。豈非是觀物見性即得無量三昧。又大集經云。諸佛菩薩觀一切諸法無非是菩提。此明迷佛性故。為生死。萬法悟即是菩提。故肇法師云。道遠乎即物而真。聖遠乎悟之即是神也。 又涅槃云。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亦是經文。唯識云。唯識無境界。明山河草木皆是心相。心外無別法。此明理內一切諸法依正不二。以依正不二故。眾生有佛性。即草木有佛性。以此義故。不但眾生有佛性。草木亦有佛性也。若悟諸法平等。不見依正二相故。理實無有成不成相。無不成故。假言成佛。以此義故若眾生成佛時。一切草木亦得成佛。故經云。一切諸法皆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若彌勒得菩提一切眾生皆亦應得。此明以眾生彌勒一如無二故○是故得名大乘無礙。此是通門明義也。若論別門者。則不得然。何以故。明眾生有心迷故得有覺悟之理。草木無心故不迷。寧得覺悟之義。喻如夢覺。不夢則不覺。以是義故。云眾生有佛性故成佛草木無佛性故不成佛也。成與不成皆是佛語。有何驚怪也(文) 又云。若於無所得人不但空為佛性。一切草木并是佛性也(云云)空是真諦。草木是世諦。意明無得二諦俱是佛性也。 涅槃疏十八云。眾生不斷不滅者。明眾生有佛性故不斷不滅。草木無佛性盡在一期故斷滅。此是開論眾生有佛性。草木無佛性故作此說也(文) 此釋隨自意語之文。經文如下也。 窟下云○是故今明有如來藏必當作佛。不同草木盡在一期。故涅槃云。佛性者。非如牆壁瓦石也(文) 今見此等文。若據通門。眾生草木。有則俱有。無則俱無。若約別門。眾生有佛性而成佛。草木無佛性不成佛也。所以草木不成佛者。以無迷故亦無覺也。又唯一期故。知無佛性也。此意則十二因緣相續。終於此因緣悟無生理得成佛。草木無此因緣相續故。無終悟此無生也。問。若爾草木無中道佛性耶。答。有之。難若爾應自悟此中道理。應成佛耶。答。草木自無心。故無覺悟也。又唯一世故。無成佛。草木與佛無冥會故無成佛理也。問。唯在一期故云無佛性意何。答。眾生成佛者。是轉凡成聖也。眾生本造業受報。相續運持故。得後時轉成佛義。草木不爾。唯在一期故不成佛。又眾生以如來藏持故。不斷不滅。草木不爾故無佛性。雖如來藏遍含內外情非情物。然親在眾生心中。其無心草木由心轉起。是疏遠故。無相續義也。尋云。若爾許頓悟者。一期至究竟果。草木一期何妨成佛耶。答。草木若成佛者。非情轉情。何名一期耶(云云)且止之。 經三十二云。是諸眾生不斷不滅。猶如燈炎。乃至得阿耨○菩提。是故名有○(云云) 又云。有無合故。即是中道故。佛說眾生佛性非有非無(云云)眾生不斷故。名有佛法。未有故名無(略抄之) 又云。一切眾生不斷不滅。乃至得○菩提。是名隨自意語(文) 二十五云。以何義故甚深(云云)眾生業行不常不斷。而得果報。雖念念滅而無所失(等文)此等約別門。眾生不斷不滅故成佛也。 三十三云。為非佛性名佛性(乃至)非佛性者。所謂一切牆壁瓦石無情之物。離如是等無情之物。是名佛性(文)淨影此名能知性也。 二十五云。凡有心者。定當得成阿耨○菩提(云云) 此等約有心明眾生成佛。由迷有悟之義也。 三十二云。眾生佛性。非內六入。非外六入。內外合故。名為中道(云云)既云內外合名中道。故知。中道佛性不唯有情內法。是故通門非情亦有佛性。又云。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等。具如佛性義文。又云。有無合故。即是中道。是故佛說眾生佛性非有非無(云云)眾生不斷故名有。佛法未有故名無(略抄) 四論玄佛性義云(均師)何但是眾生數有○依報草木亦有佛性。如華嚴云。善財童子禮彌勒樓觀。得爾許法門三昧。無量壽經云。寶樹說法。蓮華世界海水叢樹。皆能說法。故得云有佛性。是波若用故(文)問。若入通門。非但眾生有佛性。草木亦有佛性者亦得。草木無佛性眾生亦無佛性耶。答。此義亦有(云云) 佛性義云。不便草木無佛性。眾生亦無佛性也(云云)具如上之。問。草木有佛性義。及眾生無佛性義。他家亦明之耶。答。經雖有文他家未辨設。於他家明草木成佛等者。並是傍依此宗義耳。 佛性義云。問。眾生無佛性。草木有佛性。昔來未曾問。為有經文為當自作。若眾生無佛性眾生不成佛。若草木有佛性草木及成佛。此是大事。不可輕言令人驚怪也。答。少聞多怪。昔未有事(云云) 此合舉二門。若約一門無此義。以無非情成佛有情不成義故也。 問。眾生無佛性義。以何證成之耶。答(云云) 佛性義云。略舉愚見以訓來問。大涅槃哀嘆品中。有失珠得珠喻。以喻眾生迷故失無佛性。悟故得佛性。故云一闡提無佛性。殺亦無罪也。又呵二乘人如燋種。永絕其根。如根敗之士。豈非是明凡聖無佛性耶。眾生尚無佛性。何況草木(云云)問。此通門歟別門歟。答。結云此是通門明義也(云云) 問。闡提極惡人。敗根決定二乘也。何以此人無佛性云通門耶。答。非情無佛性。亦有情無佛性故云通門。非是一切眾生皆無佛性也。又言。六道二乘俱失佛性。六道中且舉闡提。以顯失佛性義也。 又言。佛性於一切眾生。非決定有。此義即通於非決定有。故且於闡提非定有。中假說為無。雖說為無。亦非定無。二乘亦爾。此中後義應勝。 問。十地菩薩知眾生佛性耶。答(云云) 涅槃經二十五云。十住菩薩唯能知自定得阿耨○菩提。而不能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文) 疏十六云。今明凡夫亦知眾生有佛性。況十地菩薩而言不知。今言自知者。身必得成佛。知行因之始。知成道之時。故言自知。不知眾生者。不知眾生行因之始。行道之時故云不知。非是不知眾生有佛性也(文) 同經三十二云。何名少見。十位菩薩得首楞嚴等三昧三千法門。是故了了自知當得阿耨○菩提。不見一切眾生定得阿耨○菩提。是故我說十住菩薩少分見佛性(文)此釋隨他意語也。 又云。善男子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是名隨自意說。一切眾生不斷不滅。乃至得○菩提。是名隨自意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煩惱覆故不能得見。我說如是。汝說亦爾。是名隨自他意說(文)汝說亦爾者。佛呼迦葉菩薩也。 疏十八云。前既有十住少見佛性。能知自身成佛。不知眾生。今何得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迦葉亦作此說。若爾迦葉菩薩。則應具知眾生有佛性。今此語異十住菩薩能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煩惱覆故不見。但不能知眾生悉得成佛近久故。前文云不知也(文) 問。諸佛菩薩等見佛性有差別耶。答。或云了了見不了了見。或云少見全見。或云惠見。信見。或云眼見。聞見(云云) 經二十五云。十住菩薩見少分故。如來全見(文)又云。惠眼見故。不得明了。佛眼見故。故得明了。又云。菩薩○智慧因故。見不了了。諸佛世尊斷因果故。見則了了。又云。諸佛世尊眼見佛性。如於掌中觀阿摩勒。十住菩薩聞見佛性。故不了了。又云。復有眼見。諸佛如來十住菩薩眼見佛性。復有聞見。一切眾生(乃至)九地聞見佛性(云云) 二十六云。眼見者。謂十住菩薩諸佛如來眼見眾生所有佛性。聞見者。一切眾生九地菩薩聞有佛性如來之身(文) 疏十六云。今明。前文以十住望佛故。佛了了。菩薩不了了。今以十住望地故。十住亦名了了也(文) 玄佛性義云。○性品。答見有二種。一者十地或言十住。名為惠眼見。舉珠喻釋。二者外道凡夫名為信見。或如羊角。或如火聚等。獅子吼品明惠眼見。故見不了了。佛眼見故則了了。經文如此判釋。多言十住菩薩方見佛性猶如羅穀。九住以還未見佛性(云云) 性品者。如來性品第十八卷也。 如來性品云。乃至十住猶未能見。所有佛性如來既說。即便少見(乃至)如是菩薩位階。十地尚不明了知見佛性。何況聲聞緣覺之人。能得見耶(文) 疏第九云。見有四種。一者倒見。即是外道顛倒見身中有麻麥等。我此名倒見。二者信見。則是二乘信有佛性。三者聞見。則是菩薩佛說有佛性。生於聞惠。四者眼見。即是佛(文) 問。如外道見者是倒見。而玄文云信見如何乎。又菩薩深解(乃至)證見。何故云聞惠耶。答(云云) 玄佛性義云。故一師云。涅槃所明十地。應是地前。未得真悟菩薩故。見性不明。而華嚴所明十地。從佛智慧出。此是真悟菩薩故。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云云) 涅槃疏九云○此經云十地菩薩。十住猶十地。若如華嚴經明十住。十行(乃至)十地等。此住地異(云云)意云。涅槃經明地住是一。華嚴所說地住為異也。 問。佛性義中。引獅子吼品云。佛性者。即是三菩提中道種子也(云云)爾者疏中如何釋此經文耶。答。 疏十六云。種子只是因。如萬物各有種子。如粟麥等。今亦如此。佛性是中道種子○此從因果入非因果。正性因果則為正性之種子故。云佛性為中道種子(云云)又觀智是菩提之種子。又境界是涅槃種子。 又云。今此中文意。正以觀智為菩提中道種子也(文) 涅槃二十五解中道云。諸佛菩薩所修之道。不上不下。以是義故。名為中道(文)廣如經文并疏解釋之。 又云。一者常見。二者斷見。如是二見不名中道。無常無斷乃名中道。無常無斷即是觀照十二緣智。如是觀智是名佛性(文) 又云。是觀十二因緣智慧。即是阿耨○菩提種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云云) 又云。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即十二因緣(乃至)以是義故。十二因緣不生不滅。不常不斷。非一非二。不來不去。能因於果。非因非果名為佛性。非因果故常恒無變。以是義故。我經中說十二因緣。其義甚深。眾生業行不常不斷。而得果報。雖念念滅而無所失(云云) 又云(菩薩所修之道之次文也)生死本際凡有二種。一者無明。二者有愛。是二中間則有生老病死之苦。是名中道。如是中道能破生死。故名為中。以是義故。中道之法名為佛性(文) 疏十六釋此文云。過去二因滅故不常。現在五果續故不斷。不常不斷故則是中道○若是河西釋意。容與經會。彼云○癡愛本虛妄。則無癡愛。既無癡愛即無生死如是豁然大悟○此中道之法。即名為佛性(文) 准此文意。即中道名佛性者。前文云中道種子者。應云中道即是種子。此中道是菩提家種子故。云菩提中道種子也。或應云上文但明中道之種子。今則更明以中道為佛性故。前後文異也。 裏書云 佛智常住記。引金剛三昧經真性空品云。信此身中真如種子(云云) 又瑜伽云。真如所緣之種子(云云) (已上裏書) 問。五性家通涅槃經悉有佛性說云。據理佛性說(云云)爾者今何難殺之耶。答(云云) 二十五云。一切眾生定得阿耨○三菩提故。是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云云)又云。一切眾生。未來之世當有阿耨○三菩提。是名佛性(文) 又云。一闡提等。定當得成阿耨○三菩提故(文) 又云。眾生亦爾。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當得成阿耨○菩提。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文) 三十二云。一切眾生定有佛性。名是為著。若無佛性。是名虛妄。智者應說眾生佛性亦有亦無(文)又云。如汝先問斷善根人有佛性者。亦有如來佛性。亦有後身佛性。是二佛性障未來故得名為無。異定得故得名為有。是名分別答(文) 二十六云。一切眾生。定當得成阿耨○菩提。以是義故。我經中說一切眾生(乃至)五逆犯禁四重禁及一闡提悉有佛性(文) 疏十八釋此文云。此人並有七種佛後身六種佛性。但此佛性亦有亦無。眾生現在煩惱障故。此即是無決定得故。此則為有(云云) 法相家云。斷善闡提後得成佛。無性闡提畢竟不成(云云)今云。汝依何言別有無性闡提。然經論說闡提人無佛性者。障未來故。非決定有故。為破定有見故說為無。理實此人必定當得無上菩提也。此乃但是斷善闡提。何辨別有無性闡提乎。 第九卷云○一闡提輩亦復如是。雖聞如是大般涅槃。○終不能發菩提心芽。若能發者無有是處。何以故。是人斷滅一切善根。如彼燋種不能復生菩提根芽(云云)又云。彼一闡提雖有佛性。而為無量罪垢所纏。不能得出。如蠶處繭。以是業緣不能得生菩提妙因。流轉生死無有窮已(文) 又云。大涅槃經亦復如是。遍入一切眾生毛孔為作菩提微妙因緣。除一闡提。何以故。非法器故(云云)此卷中廣說一闡提畢竟不成佛。而言斷善根故。故知斷善根人名一闡提。餘處亦指此人為畢竟無性。然此中說斷善闡提。約當得義說為有性。此可類楞伽聲聞乘性。後得成佛也。 三十一云。世間之義。為一闡提五逆罪說。現在中雖無利益。以憐愍。故為生後世諸善種子(文) 問。法華經中。說一乘。有人言。未辨佛性。但明萬善緣因佛性(云云)爾者大師何破此說耶。答。以十證非此釋。如法華遊意矣。 華玄三云。法華無佛性文。而天親釋法華論。有七處明佛性。故知一乘是佛性異名(文) 遊意云。法華論釋云(釋不輕品)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故。悉當作佛。以此推之。知非善人獨有佛性又譬喻品勸信文云。汝等若能信受是語。一切皆當得成佛道。此分明說一切成佛。豈簡惡人。又云。五者寶性論云。究竟一切經說有如來藏及三寶無差別。○六者中論四諦品云。雖復懃精進(乃至)十者人語難依。聖語宜信。天親法華論。七處明佛性(云云) 問。譬喻品文。但明信受。今所說者。皆當作佛。云何以此證善惡等一切眾生。皆悉作佛耶。答。一切皆當得成佛者。略標經宗旨故。方便品云。化一切眾生皆令入佛道。如是等文分明說也。 譬喻品疏云。信受是語者。即上譬喻之語也。一切皆當得成佛道者。略標旨歸。令作如斯信也(文) 此舉所信。譬喻語下義也。非明信受之利益歟。言汝若能信受。是語可讀歟。猶不審也。 問。依何經論立悉有佛性義耶。答。玄佛性義。唯引涅槃經。而諸經論處處說佛性義也。又可依寶性。佛性等論。也。 寶窟下卷引佛性論。明化身五事云。一令眾生三有中生。二令入二乘聖道。三破究竟涅槃增上慢心。故說大乘法華真實教。四於無上乘而成就之。五授無上道說。 取意略抄。今出此文意。正為顯佛性論是大師所用也。 佛性論第一云(天親菩薩造真諦三藏譯)如來為除五種過失生其功德故。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除其過失者。一為令眾生離下劣心故。二為離慢下品人故。三為離虛妄執故。四為離誹謗真實法故。五為離我執故(文) 次文云(釋初過失)一○有諸眾生。未聞佛說有佛性理。不知自陰必當有得佛義故。於此身起下劣想(文) 又云(釋第四失)若不說佛性則不了空。便執實有違謗真如(云云) 第二卷云。三因者。一應得因。二加行因。三圓滿因。應得因者。二空所現真如。由此空故應得菩提心。及加行等(乃至)道後法身故。稱應得(云云) 又云。應得因中。具有三性。一住自性性。二引出性。三至得性。記曰。住自性者。謂道前凡夫住。引出性者。從發心上窮有學聖位。至得性者。無學聖住(文) 此是真如一法。隨位得異名耳。 裏書云 窟下釋如來藏。是依。是持。是建立云○三藏師意。依者即自性住佛性○持者即引出佛性○建立者即至得果佛性(云云)(具可見之)(已上裏書) 同論第一通無性有情云。問曰。若爾。云何佛說眾生不住於性永無般涅槃耶。答曰。若憎背大乘者。此法是一闡提因。為令眾生捨此法故。若墮一闡提因於長時中輪轉不滅。以是義故。經作是說。若依道理。一切眾生皆悉有本清淨佛性。若永不得般涅槃者。無有是處(文)(寶性論第三卷同之)問。依他家通此論云。約斷善闡提。不約無性闡提。又約暫時無涅槃法不論畢竟無涅槃法者。故不違五性各別義耶。答。既以永無涅槃法為難。故知會通畢竟無涅槃法者也。又楞伽經明二闡提。一者斷善。二者菩薩何處更有無性闡提離此類者耶。 問。地持論說(第一)性種性者。是菩薩六入殊勝展轉相續無始法爾(文)爾者如法相宗家云。有緣無漏法爾種子歟。答。是無為種。問若爾。何故云六入殊勝展轉相續。以無為法湛然常住故耶。答。此是真如佛性約緣論之故。云展轉相續也。 大般若勝天王分第四云。如來法性在有情類蘊處界中從無始來。展轉相續。煩惱不染本性清淨。一切聖法由此成就○謂諸如本無邊功德不共之法。從此性。生一切聖者戒定惠品。從此性生(文) ○有二乘無二乘事。又初業不愚後業不愚事。 問。佛說一乘一道。爾者全無證二乘道果者歟。答(云云)愚法二乘證自乘道果。此義非無。然約究竟說。為一乘一道而已。 涅槃經三十一云(迦葉品初)善男子。我於經中告諸比丘。一乘一道一行一依(乃至)令一切眾生到於一有。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須陀洹乃至阿羅漢皆得佛道。善男子。我於經中說須陀洹。人間天上七反往來。便般涅槃(乃至)阿羅漢又凡有二種。○現在亦爾煩惱五陰。未來亦斷煩惱五陰。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須陀洹至阿羅漢不得佛道(文) 疏十八云。撿諸部中。中見有此諍論。若約彼義。作亦得。若是頓悟沙門義。彼明至佛方是悟。餘二乘並未悟。若並須至佛方悟者。此則是二乘成佛義。若是漸悟沙門義。三乘久悟○此即是二乘不作佛義。約曉三大法師論者。若是開善前於東州都亭橋頭講明實有二乘得作佛。彼出都。志公呵云。釋寧都亭橋。法師因改此義作十義。推無聲聞。此即無聲聞作佛義。莊嚴明實有聲聞作佛。羅漢斷結與六地菩薩。齊功也。並不得佛意如文(云云) 頓悟沙門。漸悟沙門。是誰人耶。志公者。寶誌和尚歟。 窟下卷云。三乘初業不愚法者。江南旻師云。三乘初業。即是乾惠地。爾時即自知作佛。但厭苦情深。且取羅漢故。實有聲聞。後方迴小入大。復有人言。三乘初業不愚於法。即成菩薩故。無復聲聞。但取菩薩為聲聞。故用無聲聞義。即開善智藏法師。其人初執有聲聞。於楊都興皇寺正立道有聲聞義。而志公云。汝談犢於都亭頭法師解此語。昔在會稽靈嘉寺道有聲聞義。靈嘉正在都亭頭也。因此遂改執無聲聞。問。今為用有為用無耶。答。亦有亦無。不同兩說。言亦有者。於緣有隨緣有。言亦無者。就理明無故。法華論破無聲聞義明有聲聞(云云) 江南旻師即莊嚴也。 法華論云。三者大乘人一向決定增上慢心起。如是意無別聲聞辟支佛乘。如是倒取。對治此故為說雲雨譬喻。應知(文)經云。而諸草木名有差別(云云) 今竊案之。開善無聲聞義。莊嚴有聲聞義。並明羅漢作佛。但開善指羅漢為菩薩。莊嚴指此名聲聞。此二說不言有羅漢而不作佛者。即異經說諍論意也。然於秦代竺道生立一闡提等亦有佛性。惠觀等云闡提不成佛者。此是經明別諍論。亦非聲聞作佛非作佛之諍也。嘉祥去世以後。慈恩三藏始傳此義。故大師且舉三大法師有聲聞無聲聞論而已。 又涅槃疏言撿諸部不見此諍者。小乘諸部。皆云四果聲聞不作佛。不興諍論。大乘諸論。但明聲聞作佛。亦不明有不成佛。故無諍論。但以小乘對大乘者。佛於法華分明會通。亦非諍論之類故。云諸部不見此諍也。又佛性論雖有立破(云云) 於無性有情起諍。非於三乘。更考之。 涅槃淨影義記云。守小不作。捨小便作義。既兩氣不得偏執(云云) 問。勝鬘經說三乘初業不愚於法(云云)初業者何位耶。答。以七方便位名為初業。若依淨影釋。總以二乘所行名為初。為大方便故也。 窟下云。有二種不愚。一者後業不愚。二者初業不愚。後業不愚。得羅漢果竟。值善友聞一乘經。迴心信大故。不愚大法。故前文云。得不受後有智。彼先所得地不愚於法。二者初業不愚。即四依之人。名為初業。聞一乘經迴小信大○略舉始終二種不愚。中間無定。問。小乘初業。正據何位。答。謂小乘七方便(云云) 法華玄第六明二種不愚法。第五卷舉多異釋之中云。有人言。三乘人初信大乘故。名為初業。此解無妨(云云) 義記云(下卷)三乘之中。二乘所行為大方便故名初業(云云) 問。窟文釋初業不愚云四依之人者何耶。答。凡夫位也。 窟云。此四依是世間法者。依法不依人事四依。此是依教尋理。本是凡夫。為世間法(文) 問。三乘初業不愚於法者。三乘通大小。何但云小乘初業耶。答。小乘在三乘中故。舉三乘取小乘也。窟云。此以小乘為初業(云云)此文乘於小乘七方便釋而來。故知不同。淨影總以小乘為初業也。然云此以小乘為初業者。意云。此就小乘中論初業也。經云三乘。即通舉大小故釋云雖舉三乘正取小乘初業為初業而已。 問。小乘初業皆不愚法歟。答不爾。 玄涅槃義云。夫人經不愚於法者。是利根人。非是鈍根能爾也(文) 花玄六有此釋。又第五出五有說中。第三有說云。此據利根懸悟之人聞三即領一(云云) 窟下云。當知。二乘未聞法華經。並是愚法(云云) 同中卷云。今明本乘聲聞。退菩提心聲聞。並是愚法。所以然者。夫自知作佛。必不證羅漢。○二種聲聞並記羅漢。自謂究竟。悉是愚法。此之二人若聞一乘經迴小入大。自知作佛。皆是不愚法○或利或銳入大礙脫(云云) 問。既云自知作佛。又勝鬘經說。不由於他亦自二知得有餘地(云云)既爾何故待聞一乘。方得不愚耶。答(云云) 窟下云。此言自知者。要聞他說。而自心證見。故言自知。如華嚴云。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悟。又如舍利弗云。而今乃自覺。非是實滅度。身子聞經而稱自覺。今亦然也(文) 華嚴經說十住之功德。而今此中但取自知語。不取位分也。 問。就三乘初業不愚於法之文為有一類初業不愚之人。於七方便位迴心向大。已不捨大心。而取四果耶。 准江南旻師釋。但彼答云一類也。 答。設爾何失。問。若許有者。寶窟解云。夫自知作佛。必不證羅漢(云云)故知入大乘也。更不證小果也。若不許有此類者。極樂世界聲聞云何。彼土聲聞先於此土發菩提心。生彼土已取證。羅漢然。彼國土一切不退。故知彼人不退菩薩而取小果耶。答。應云成就大心者。必不證小果。寶窟文分明故也。又道理應爾。若有大心必非小果。若取小果。定非大乘。以大小相違故。若爾。極樂聲聞云何會通者。取小果時。彼且有退。然非永失故言不退。以一身中必還得故。如說一乘理一切菩薩畢竟不退。雖取小果。此小果還是一乘所行故。故說一切皆名不退。今此亦爾。於一生說名不退耳。或於胎中退菩提心。非出生時故。 玄教跡義云(淨土門)一云。下輩生於花中退菩提心。出生之後。受二乘果竟有聲聞(等文具如淨土問答也) 問。若大乘人。決定不取小果者。獅子吼品文。當云何通耶。 第二十五說菩薩十法見佛性中云。夫少欲者。若有比丘住空寂處。端坐不臥○。既行是事。心不生悔。是名知足。修空三昧。是名寂靜。得四果已。於阿耨○菩提心不休息。是名精進(云云) 答。疏無別釋。今私會云。為化眾生樂取小果故經上文云。菩薩摩訶薩聞是經已。親近修習。遠離一切世間之事。是名少欲(乃至)一切世間悉謂我得沙門道果。然我今者實未能得。我今云何誑惑於人。作是念已。精進修習。沙門道果是名精進(云云)准此故知為順世情。樂取小乘而非實耳。又言修空三昧。斷諸煩惱。同小乘果。立四果名。或應云大乘沙門四果。如法華云。我等今者真阿羅等。此直大乘非小果也。 花玄第六引優婆塞經第十四品云。自知當應得菩提。而且取小乘果(云云)一往見此文。應有自知得大菩提而取小果者。然引法華論。證一切小乘人。不知大乘義即通經言利根者知(一義)久習大乘者。得小果即悟大(二義)又權行者知(三義)令考釋文意知得菩提時不取小果(云云)云時亦不知得菩薩也。 花玄引法華論云。不知者。以一切聲聞辟支佛不知彼真實處故。不知真實處者。不知究竟唯一佛乘故。此文分明釋二乘人不知一乘也(文) 五果迴心入何位。 問。涅槃經現病品云。須陀洹八萬劫得三菩提(乃至)辟支十千劫得三菩提(云云)爾者五種菩提中何乎。答。有二義也。 涅槃義疏第十五云。此菩提心者。始復是發菩提心。五種菩提中。即是發心菩提此發心菩提位。在三十心前十信中。差至三十心即是伏心菩提(云云) 此中一義云。須陀洹人。過八萬劫。至十信發心等云也。若至已下。復是一義云。須陀洹人。迴心已後過八萬劫方至十住之初心也。 法華玄論五云。瑤法師云。埋中已知一乘。又大經云。羅漢二萬劫至發心處。亦是不了之說。所以然者。初業已知同歸。何因緣故。經二萬劫。始發心耶(云云) 法華略述三云。若二乘果滅身智入無餘。更生餘淨土。未發大乘心。受變易身故。楞伽經云。醉三昧酒。而臥八萬劫(云云) 又同二云。大經八萬劫到等。就極鈍者如在世間。法華者利根故即時到(取意) 統略方便品云。故法華論有二種聲聞。有大機者。謂退大取小人。無大機者。是決定聲聞。問。此二人同生淨土有何異耶。答。悟有早晚。根有利鈍。問。住羅漢幾時而悟。答。楞伽云。至無量億劫耽小乘一空三昧樂。猶如醉人久久方醒(云云) 同化城品云。約度二百。五位不同。一發心度○二位度。六心(已上)度二乘位。三入大乘菩薩種性故度。如八萬及十千劫到。四伏惑名度(十行七心)五斷惑名度。初地至法雲(云云)若加佛果可為六位歟。具可見之。 又法華疏云(化城品)言因倒者。如涅槃云。須陀洹人八萬劫到。乃至辟支佛人十千劫到。謂到菩提心。即十住位成種性人(云云) 同疏(信解品)云。聲聞迴小入大。始得入菩薩十信之位(乃至)但入十信初心。故涅槃經云。須陀洹人八萬劫到(乃至)辟支佛人十千劫到。所言到者。到十住初心(云云)統略中(同前義疏文) 今案諸文一意者。五果人經八萬劫等到十信初心也。一義云。從發心後。經八萬劫等。方至十住初心也。略述意存前義歟。然大師所釋諸文。多分明後義耳。尋前義云。前三果人於何處經八萬等劫耶。若界內者。或可減一劫。其時不定何云八萬劫耶。若約界外者。同至羅漢。應同二萬乎。答。於界內有爾許別。此且以時分近遠顯利鈍別也。若准略述意。於界外經八萬劫等。依前住果經生不同歟。可尋之。 尋後義云。二乘無學入涅槃之後。未入信位之前。經幾劫數耶。答。無量劫。故統略引楞伽云爾也。 十卷楞伽疏(留支新譯自講)引大莊嚴經云。非想八萬劫為一日夜。乘此經無量劫(云云)明知非八萬劫。故知略述難可依信也。但略述意。叶涅槃疏。 問。聲聞之人迴小入大時。始入何位耶。答。十信之始也。 法華疏(信解品)云。聲聞迴小入大。始得入菩薩十信之位。故前文云。汝舍利弗。以信力故。得入此經。即其證也。又真諦三藏云。十七地論文。亦作此判。又理數應爾。學小乘猶未信大今破小執而信大乘者。即知始學十信也。問。聲聞迴小入大得十信位者。為入十信初心為十信滿足耶。答。但入十信初心。故涅槃云。須陀洹人。八萬劫到(乃至)辟支十千劫到。所言到者。到十住初心。故知迴小入大未具十信也。 又云。直往菩薩十信與迴小入大十信何異。答云。互有優劣。直往菩薩十信。方便用強。般若用弱。以諸菩薩多修眾行。濟度眾生故。方便用強。不欲專心修於空觀斷除煩惱。故般若觀弱○(云云)又云。羅漢迴小入大。既在十信。為在界外受生。為在界內受生。答。界外受生。如釋論及勝鬘經。皆云。羅漢三界外受變易生。直往十信菩薩即在界內受生(云云) 問。初地菩薩盡三界惑。受變易生。二乘無學所斷所受同何不入初地耶。答。二乘迴心時。方便用弱。尚不及直往十信。況入初地耶。 譬喻品疏云(釋遊於四方)二乘既得悟解。則入十住心(云云)此以住行向地含於四故。汎言入十住心耳。非迴心初入十住也。 統略云(信解品)既是始迴。但是初信根耳。○八萬十千劫。十信方備。依攝論。僧祇劫行行十信始成。此明直往人也。○小乘人專習空觀(云云) 一乘辨體事 問。人天善為成佛因耶。答。但是遠緣非近因也。 方便品疏云。問。低頭舉手善。云何成佛。答。昔竺道生著善不受報論。明一毫之善並皆成佛。不受生死之報。今瓔珞經亦有此言。成實論師云。一念善有習報兩因。報因則感於人天。習因牽性相生作佛。今明此義並成難解。經云。有所得善不動不出。凡夫習因之善。既是有所得。云何得成佛耶。即以此言還責生法師也(云云)又云。人天善根。蓋是得佛之遠緣。故云成佛耳。大品明其近不。取其遠故。無所得善能動能出得之。善不動不出。此經近遠通說故。並云成佛。○人天善根有二種。一者習因。二者報因(云云)即人天身以有習因因值佛菩薩聞說大乘。生一念無所得信。是佛道種子。藉前有所得生後無所得。故智度論云。有所得者。是無所得初門。故言是遠緣也(等文可具見之) 大乘玄一乘義云。報習兩因。取習因為乘體。報因住生死不取(文) 問。瓔珞經既有其說。何破生公善不受報義耶。 答。經且約善順理法故。得為成佛。生死果報。由無明故。以染法為因。以淨法為緣。理實人天善正感生死果。若望佛道。但為遠緣也。又云。瓔珞經約習因。生公所說失報因義也。 瓔珞經下卷云。佛果。而言善惡一心者。是洴沙王國中外道安陀師偈。明暗一相。善惡一心。古佛常說。無相智火。滅無明暗。而善惡二別。而言同一果者。亦無是處。一切善受佛果。無明受有為生滅之果。是故善果從善因生。是故惡果從惡因生。故名善不受生滅之果。唯受常佛之果。佛子。若凡夫聖人一切善皆名無漏。不受漏果而言受漏果者。佛化眾生行善背惡故。緣因而發有為果報非為漏因者。無明業受果故(乃至)一切皆苦無明為本(文)問。習因報因者。與成實師解何異耶。答。義疏答此問云。答。彼明一念善具二因。今明有所得善。前後相生義自是習因。感報之義是報因。此之習報並不成佛。故法華論釋童子聚沙為佛塔。皆得成佛者。要是發菩提心方得成佛。非謂凡夫善根。及決定聲聞善根得成佛也。中論云雖復勤精進。修行苦道若前非佛性。終不得成佛也(文) 此釋中論文。准前後文。有所得善終不成佛云也。 問。今習因報因。亦應一念具之。若爾。何故與成實師異耶。答。彼師於一念中有習因性。今明但取相生義說習因。非一念中習因義。又彼師習因成佛。今明不成佛故為異也。 又問。中論文釋涅槃佛性。何云有所得善不成佛耶。答。涅槃佛性有多門。今據道內了因佛性。明成佛義也。又論既云若先非佛性。故知。反顯先是佛性。先是佛性者即本有也。然疏以此證無所得者。以中道為正因。證以無所得為因而已。 花玄三云。華嚴中。正法性起文云。微塵中有一經卷。經卷中廣說一切事。此即是眾生身中有佛性。破微塵出經卷。即是除煩惱見佛性也。佛性即是正因。諸菩薩修行三十心十地等即是緣因也(文) 緣正二因。俱是佛性。並名一乘。然佛性以正因為宗。一乘以緣因為宗耳。 乘體不同事 玄一乘義云。若究竟為言。中道為乘體。攝論云性乘。若就用談。萬善為乘體。萬善之中。以般若為體。報習兩善。所習因為體。報因住生死不取。問。若爾。不應會人天五乘為一乘。答曰。人天是報果。而此乘體。有習因義故會。乃是增上緣義。別而為誰。有漏善非乘體。無漏善為乘體。乘有二種。有漏善為遠乘。無漏善為近乘。乘有二種。一者動乘。二者不動乘。萬行為動乘。如來藏佛性中道為不動乘。初教以果為乘。故言三車在門外。此是盡無生智果。大乘與因果為乘。問曰。若大乘因果為乘者。何故經言於佛果上更無說一乘法事。答曰。此約用為言。不言乘體不至佛果(文) 乘有體用。若望其名者。體用俱為體故。云就用萬善為體也。此體用者。即是動乘不動乘也。言萬善之中。波若為體者。是乘主也。又般若名乘本。餘行乘末也。報習兩善者。就人天善分別之。為顯此義故。分別有漏無漏。遠乘近乘也。二乘及地前無漏為變易因。亦是遠乘。若菩薩習無所得義。通攝近乘。又初地上無漏為變易三界因義。亦是遠乘。而大分論之。有所得是遠乘。無所得為遠乘也。 花玄四云。今菩薩所行從初發心即行無所得觀。此是近乘。無有遠。但就無所得中。自有明晦故分近遠耳(文) 窟中云。變易對界內名無為。實是有為。今亦爾感有為生死業名為有漏。對此有漏故。感界外生死者為無漏。而體實是有漏(云云) 花玄四云。乘道因果。果乘以萬德為體。因乘以萬行為體(文) 又云○則般若為本。餘行為末○問。同是無得。六度是正體。有何本末。答。若六度同是無得者。要須般若方成無得。故般若為本。五度為末。大品云。鳥集須彌。同一金色雖同金色。而須彌為本。要由須彌色乃同耳(文) 問。乘以運出為義。中道既不動也。何為乘本耶。答。 玄一乘義云。以其不動故。能令萬善動出。亦令行者動出生死住彼涅槃。故為乘(文) 花玄四引唯識論云。乘是顯載義。由真如佛性故。出福惠等行。由福惠等行故。出佛果。佛果載出眾生(文) 問。乘是運載義。佛果更無出義。何故為乘耶。答。即上文云。佛果載出眾生(文)又一乘義云。不言乘體不至佛果(文)意云。乘體至佛果也乘體者。中道正法也。 法華遊意明經宗。出三家義。一家云。如大品云。是乘從三界出。到薩婆若中住。智度論釋此語云。乘到菩提反名種智故知。以因為乘。勝鬘經云。於佛果上。更不說一乘法事。故知。果非乘矣(文)第二家云。此經以果為宗。不云乘是果。第三家云。此經具以一乘因果為宗。 智論五十云(經)佛言。是乘於三界中出。至薩婆若中住。以不二法故(文) 勝鬘經云。一乘道法得究竟法身。於上更無說一乘法事(文) 窟中○云。一乘是因道。法身是果究竟(取意) 花玄第二釋果乘義云。虛通自在。縱任無礙。因之為乘(文) 法華疏云。今已出三界。何用乘為。是故釋云可以遊戲。遊戲者適悅也(文) 統略云。車之運動。必由於牛。大乘化物。要是慈悲(文) 花玄四云。果乘但有運他之義。佛既已出。無勞更運。若縱任自在明運者。果德具有此運也(文)法華經云。今在門外。可以遊戲(云云) 問。一乘義云。初教以果為乘。是盡無生者。唯第四果歟。答(云云) 問。若唯第四果。義疏見通前三果也。若通四果。何云是盡無生智耶。答。若以人從法。四果俱在明外。故通為乘。然前三果非究竟果。煩惱未盡故。以法從人。不攝乘體歟。 法華疏(譬喻品)然羅漢報身。實在界內。以人從法亦得。諸羅漢為出三界外。以法從人。人在界內亦得。云羅漢在三界內也。若身法各別分別內外。兩屬初果。所得無漏。即非三界計法。例此可知也(文) 經言三車在門外。故知。以人從法也。此釋意。爾就一乘義取盡無生者。約煩惱盡未盡論。若論法體。四果並出三界外。可為門外車也。 花玄四云○今明六度為遠道品為近者。為釋無生品經文。經文云有世間六度。出世間六度。道品但明出世不明世間。論主解此一義故。明六度為遠道品為近○六度雜有世出世故遠。道品純出世間故近○六度中。明通淺深。如布施。持戒。忍辱等。通於淺深。可得有雜義。道品中。明定惠。定惠深於施戒就此一義故。六度遠。道品為近(云云) 中邊分別論明乘有五 一乘本(真如佛性)二乘行(即福惠等)三乘攝(慈悲引眾生)四乘障(二障)五乘果(佛果) 唯識論解乘有三體六義(六義略之) 三體者。一自性(二空所顯真如)二隨流(福惠)三至果(無上菩提) 攝論明乘有三 一乘因。二乘緣。三乘得(義同上之)法華論意同之。 十二門論乘具四事 一乘(諸法實相)二乘主(般若)三乘助(除般若餘一切行)四乘果(薩婆若也) 問。偏行六度文證理證俱有。所言理者。新學菩薩於三乘教中異彼二乘所行。偏修六度行。如云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者。即此人聞法華捨三知一也。言文證者。智論九十二云○六波羅蜜。是菩薩初發心道。次行四禪。八背捨。九次第定及三十七品道。但求涅槃。十八空。佛十力等微細。但為求佛道。六波羅蜜道多為眾生故。三十七品等但求涅槃。十八空等於涅槃中。出過聲聞辟支佛地入菩薩位道。是三種皆是生身菩薩所行。所以者何。分別諸法故。今又一切法皆是菩薩道。是法性生身菩薩所行。不見諸法有好惡。安立諸法平等相故。此中佛自說因緣。菩薩應學一切法。若一法不學。則不能得一切種智。學一切法者。用一切種門。思惟籌量修觀近遠(文) 三車四車(三車八證四車六文) 三車八文 一乘義云(華玄四同之)評曰。三車四車諍論紛論。由來久矣。了之則一部可通。迷之則七軸皆壅。今以八文徵之。方見此釋為謬(文)此評四車義也。 次文云。第一文云。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若二若三。此文次第列三乘也。但以一佛乘者。謂佛乘為第二也。無有餘乘若二若三者。無有緣覺為第二聲聞為第三。以此文詳之。則唯有三車則執四為謬矣。○此從上數至下。豈非次第耶。○又普門品中。亦列佛乘為初。次及緣覺。後明聲聞。與今同矣(文) 又云。第二文尚無二乘。何況有三。大論舉況者。皆舉勝以況劣。若言第三是偏行六度菩薩者。昔二乘中佛乘為勝。二乘為劣(云云) 問。尚無二乘。何況於二上加三耶。凡三者於二上加。若無前二數。云何有第三耶。若爾。何故必舉勝況劣耶。答。若但破三數。不破偏行六度菩薩乘也。 攝偏第十五云(梁)論曰。五救濟乘為業。諸菩薩欲偏行別乘。及未定根性聲聞。能安立彼。為修行大乘故。釋曰○諸菩薩在十信位中。修大行未堅固。多厭怖生死。慈悲眾生。心猶劣薄。喜欲捨大乘本願修小乘道。故云欲偏行別乘(乃至)安立如此大乘人。令修行大乘(文)三乘中菩薩欲退取小乘。既欲退取故。知非一乘菩薩也。 又云。三者。偈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第四文云。諸佛語無異。唯一無二乘。全同前矣。第五文云。但以一乘法教化諸菩薩。無聲聞弟子。此文最分明○(文)問。此文云無聲聞。不云無緣覺。云何為證耶。答。以菩薩對聲聞。意顯大有小無也。 又云。六者。信解品云。密遣二人。七者。化城喻品云。世間無有二乘而得滅度。唯一佛乘而得滅度耳。八者。偈云。唯有一佛乘。息處故說二。諸文甚多。略舉八證(云云) (三處文在此處) 四車六(文) 又云。評曰。若但有三乘。不違八證。尋經首尾。復害六文。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則知三乘皆是方便。又云。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又云。於一乘道。隨宜說三。又諸子索三。父皆不與。又虛指門外。明有三車。諸子出門。無三可見。又三車中之一是實者。則會二歸一。不名會三歸一(文) 明索車義云。在二乘不在菩薩。以菩薩未盡至果處故也。 問。諸子出門不見三車。與上索車證不異如何。 答。不說乘車是不見也。說願賜是索車也。故雖義通而兩舉耳。問。會三歸一者。非經文何為證耶。 答。三車家亦云爾。故且為難歟。又惠觀序云。會三歸一乘之始也(云云)華玄二云。此序為什所難(云云)關中舊說故。引為難也。 攝論云(天親造)聲聞緣覺六波羅蜜菩薩。許有煩惱可斷。佛果可得。是故為煩惱所污。十地菩薩行通達大智故。不為煩惱所污(云云) 又淨影釋云。地前菩薩為三乘地(取意此釋)勝鬘經此三地文也。 答。非無偏行六度菩薩。然於三乘辨有無。但言無二乘。不言無菩薩。以總為大乘故。若約別義。非無四乘。則於佛乘有權實。菩薩有二類也。可熟思之(已上裏書) 問。三車四車中。以何為正義耶。答。以三車為正矣。一乘義云(此會方便說三與餘二非真也)○唯一佛乘。欲引導眾生故。方便說三考實而言。唯一佛乘是實。餘二非真。是故說三說二。種猶一意耳。假設近喻以況遠旨。以父手中唯有一果。欲引諸子說一果為三果。考實而論。唯有一果。無二果。是故二文無相違也○晚見法華論。釋十方佛土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與今意同。論云。此是遮者。明無二乘涅槃。唯佛究竟無上菩提有大涅槃耳。此偈但明無有二乘。唯有佛乘。不言無偏行六度菩薩故。光宅失旨也(文) 大義抄第四云(西大寺玄叡)汝云權實未詳其意。若體有無。都無此義。若有具不具。我亦詳之。謂昔佛乘實有。但未具足故。云佛乘為權。未詳其意也。 天台師破嘉祥云。何處經論。以聲聞眾而為第三。都是妄說。通云。觀音品說此次第。又善戒經第一云。列菩薩緣覺聲聞。如次為利中鈍。又華嚴三十五。如來惠光先照菩薩。次緣覺。後聲聞。又南岳大師菩薩為第一。緣覺第二。聲聞第三(見譬喻品疏)天台文句(第四卷也)既謗其祖匠乎(取意) 今私更助顯即引證云天親涅槃論并十住婆娑見之。 十住毘婆娑十二云。一者佛乘。二者辟支佛乘。三者聲聞乘(云云) 天親涅槃論云。第二第三乘法。名之為濁(等文)已上二文證次第也。 寶性論第三云。一者大乘。二者中乘。三者小乘(文) 又法華論云。方便品五門示現。破二明一(文) 生公疏云。若二若三。二第二乘也。三第三乘。亦應無第一。第一不乖所以大。故不無之。既無二三。一亦去矣(文) 一亦去矣者。非三非一中道也。 義疏云○對昔與偏故。今明等賜故。下文云。不令有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即其證已(等文)昔以大車但賜菩薩。故名偏賜。方今以大車等賜諸子。其意明也。問。涅槃論云。聲聞緣覺六波羅蜜菩薩計有煩惱可斷佛果可得。是故為煩惱所污。十地菩薩行通達大智(云云)又淨影釋云。地前菩薩為三乘地菩薩。又云。無三乘別教中權大故云無三(云云)若爾。四乘義何捨之耶。答。涅槃論。且以地前望地上。為煩惱所染。非云如二乘所趣是別也。 問。嘉祥御意。唯三車義歟。答(云云) 化城品疏云(新舊二疏同耳)問。三車中。大車為是實為是權也。答。具有二義。若道理無二唯有一者。則二是方便。一是真實○二者云○脫珍御服著弊垢衣。以是方便得近其子。此之佛乘亦是方便。所以然者。無有從凡夫身於道樹下始得成聖。為二乘故。方便示現也(文)今見此文。具用二義。然正以道理有無為經大宗而已。宜善思之。 統略下云。三車明義與樹王佛其義不同。三車通是諸佛立出世乘之大意。出世唯有三乘。三外更無乘(云云)大車總喻三身。及正喻法身。釋可具見之。 遊意(法華)云。問。今明一乘。為是三中一。為是三外有一耶。答。此經始終。具有二義。一者猶是三中一(云云)二者一乘非是三中之一。如信解品說。長者以方便力蜜遣二人。即以二乘為方便。脫珍御服。著弊垢衣。方便附近子語令勤作。即佛乘亦是方便。則知三乘並是方便。今明一乘是真實故。知一乘非是三乘中之佛乘也(云云) 又即會方便說三與二乘是方便云。如人手內實有一果方便言三果(云云)如一乘義釋也。 問。既云今一乘非三中一。何故不言四車耶。答。統略云。立出世乘之大意。唯有三乘(云云)又云。昔樹王佛。別為二乘人起之(云云)此釋是三車之要節也。 三論玄疏文義要第六(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