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300
三論玄義檢幽集卷第一

輸入者 吳靜梅
    一校者 江 進
    二校者 王 麗
    改稿者 袁雪梅

夫至理無言玄致幽寂。幽寂故心行處斷。無言故言語路絕。言語路絕則有言傷其旨。心行處斷則作意失其真。但悠悠夢境怳忽虛起。蠢蠢之徒非教孰啟。是以聖人資靈妙以應物。借微言以顯道。故曰兵者不祥之器。不獲已而用之。言者不真之物。不獲已而陳之。群彙皆闇。眾經所以說。內外俱壅。三論所以開。邊陂未識。什公則以傳。諸家失旨。祖師所以釋。敷演傳弘偏只在一致者哉。此則將令乘蹄以得兔藉指以知月。知月則廢指。得兔則亡蹄。經曰依義莫依語此之謂也。爰吾祖師酬揚堅詔製一卷書。號為三論玄義。振三論綱領。提四論玄旨。慧日藻以流光。祥風麗以散馥。可謂玄玄而又玄焉。可知絕絕而又絕焉。余則不幸哉。遇玄風衰微之今。而握龍樹傳來之血脈。愍悟其門下。寧不嗟此絕墜。故檢文而扶幽。集釋而決壅。自顧才非寫器。解媿傳燈。後哲鑒志勿嘲卑才。于時弘安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於木幡南院(中觀)敘之云爾。
題額中。上二字是所釋。下二字即能釋也。攝所歸能並屬玄題。謂各各文疏牒解之外。通能敘三論玄宗。故言玄義義謂所以也。仙光華玄略述(一上)曰。次言玄者標於實教所有諸義。即是經中所明一乘體用因果等諸法也。離諸戲論之義曰玄。此經所說。此經體用云何三乘方便一乘真實。謂一乘妙有及一乘不可得空為用。一乘非空非有為體。體名玄者。中道之理離於四句永絕一切言語心行。故曰玄也。用名玄者。於非有假名有。雖言是有而非有。於非無假名無。雖言是無而非無。然則言有而不得起分別之見。言無而不得起寂滅之見。因果亦然。故曰玄也。且引外典助明此義。說文云玄幽遠也。此擬體用總曰玄也。廣疋云。玄道也。此擬體曰玄也。謚法云。含和無私曰玄也。此擬用曰玄也(已上)准此可悉。

(裏書云)

  天台維摩疏記第二云。懸釋。字亦可作玄。玄通也。離文通釋。非隨文判解也。文選曰。英哲玄覽。注云玄通也。故玄懸二字互用共在(文)
  元康師肇論疏中卷云。河上注老子云。玄天也(文)此等釋意以玄字名能釋文也。
  華玄略述第一云。法華為教。玄即為理(文)
  名玄略述第一(本)云。所明之法名為玄者。此經所說不二法門并不思議因果法等。若體若用皆離執見之義為玄。玄即中道之異名也。
  鏡水抄云。所詮真如妙理名玄。玄者幽冥深遠之義。以所釋理名玄見。此等釋以所詮之理名玄見(已上裏書)
中百十二以此為三論。各有偈與長行。中論本頌龍樹菩薩說。長行青目所作。百論偈文提婆菩薩說。長行天親所製。十二門偈是龍樹所造。長行還是青目所注。又釋曰。偈及長行皆龍樹自作。十二門疏意也。私云常途偈及長行龍樹自作義用之。
問。三論偈數各有幾耶。答。中論序云。中論五百偈(云云)序疏釋曰。五百者。即文審之凡四百四十六偈。或是全其大數。或翻之不盡。以本為名故稱五百。次百論。彼疏曰。此論梵本有於百偈。後五十偈於此土無益。故闕而不傳。依其本名猶稱百也。故知今所翻是前五十矣。次十二門論偈。止有二十六偈。就中初門七十論偈。第三門二偈。作者門一偈。合四偈是後人所引。三論偈數如此矣。
問。百論疏曰。論有三門。一但有偈無有長行。如中論也。二但長行無有偈頌。即是斯文。三具二種如十二門論序疏釋。問既百論言但長行。何論有百偈立名。答。彼疏曰。偈有二種。一者通偈。二者別偈。言別偈者。謂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皆以四句而成。目之為偈也。言通偈者。謂首盧偈。釋道安云。蓋是胡人數經法也。莫問長行與偈但令三十二字滿。即便名偈也。中論十二門即是別偈。斯論謂通偈也。
問。云何名論。答。十二門疏曰。直語稱說。交言曰論。但論有二種。一者盡言。二者不盡言。如小乘論等。雖復破邪邪猶未窮。雖復顯正正猶未極。言既有餘不能以盡言釋論。若隨分稱盡義亦可然。至如方等諸論。無邪不窮。無正不顯。言既暢盡。故以盡言釋論。又小乘之論雖顯至理無言。未知即言寂滅。故不得以盡言釋論。大乘之論非但妙顯無言而即言寂滅。故是盡言為論。具此二種盡言故云盡言釋論。
論跡義曰。今次解論。然論是可為義論。是論辨為義。只論辨法相。若依叡師序。論是盡言為義。則云盡其言窮其慮。若一言不盡則眾異扶蔬。若一慮不窮則顛倒亂起。今盡其言故即眾異息。今窮其慮故則顛倒淨。是故論則盡言窮慮。論功方顯故所以言盡慮窮。今明盡言為論。此義難。今須問。若是影公。則道問答折徵所以為論。若是叡師。則道以論為稱者盡其言也。箇則兩語石乖。二言鐵反。答。乃是各據其美。非謂相違。影師就始為言。叡公約終為語。何故爾。良由問答故得盡言。言何因得盡。良由問答。是故二語相成兩言相順。影公就始為言。叡師約終為語也。委可見彼。
問。經論兩名得亦通耶。答。通而言之。佛及弟子有所述作。並得稱經亦俱名為論。故地持佛大小乘經稱為內論。付法藏提婆菩薩造百偈經。今欲示師資不同故。師說名經。資言稱論。以師所說可則可常能顯至道。故稱為經。資之所作但論佛語更無異制。故稱為論。
  (裏書云)
  義事。
  花玄略述第一(本)云。所言義者即所以也。
  維摩義記第四云(淨影)義別有四。一對相顯實。所以名義。二對體用顯義用名義。三對惡論善義利名義等(文)天台止觀疏記云。義者理也(文)
論事。
  惠達法師肇論序云。問答折徵所以稱論(文)疏云。論本折理。四科折理故為論耳(文)十地論義記第一云。論者隨義釋有三種。一論說名論。如五明論等。若據斯義。經亦名論。二難論名論。如中百等。立賓主設往復。名之為論。三論釋名論。今論者是其釋論也(文)(今論者十地論也)
  無垢稱贊第一云(慈恩)瑜伽論云。十二部中。弟子唯得說論議經。理不違佛故。餘十一部皆不許說(文)(已上裏書)
問。造論時節何。答。百論序疏曰。問提婆與龍樹相見否。答。經傳不同。叡師成實論序是什師去世後作之。述什師語。云。佛滅後三百五十年馬鳴出世。五百三十年龍樹出世。又云。馬鳴興正法之末。龍樹起像法之初。梁武發菩提心因緣中云敬禮興正法馬鳴菩薩歸命興像法龍樹菩薩。肇叡並云提婆出八百餘年。則理不相見。依三文明相見。一提婆傳云。提婆出天眼竟將伏外道。詣龍樹所受出家法。故應相見。二摩耶經明七百年龍樹出。今明八百年提婆出。亦得相見。三付法藏經分明相見。龍樹將去世。告大弟子加那提婆。善男子聽。佛婆伽婆以無上正法付屬迦葉。乃至次第付屬於我。我今去世以付屬汝。汝當興慈悲雲注甘露法。提婆長跪答曰。敬如尊教。故知相見也(已上)
次撰號中先舉所次標名。言慧日道場者。先舉所也。開皇末歲煬帝晉蕃置四道場。國司供給。以藏名解著召入慧日禮事豐賞。王又於京師置日嚴寺。藏往彼居。次標名中先標通名。次示別號。沙門者先標通名也。序疏曰。沙門者云乏道。亦云息心。乏道者以道斷於貧乏也。息心者。經曰。息心達本原。故云沙門也。雜心明有沙門果沙門因。沙門因正是無礙道。沙門果有二種。有為果即解脫道。次無為果。律宗允堪釋曰。梵語沙門那此翻勤息。謂勤勞息苦斷煩惱故。或翻乏道。以為良福田故能斷眾生饉乏。以能修八正道故能斷邪道。故涅槃云。沙門名乏。那者名道。如是道者斷一切乏斷一切道。以是義故修八正道為沙門那。從是道中獲得果故名曰沙門。是故沙門之名通因果。律宗則安釋曰。以四科簡別。一是沙門是沙門果。釋子證果也。二是沙門非沙門果。即凡夫比丘也。三非沙門是沙門果。即白衣羅漢也。四非沙門非沙門果。即凡夫俗子也。故經曰。三界號撓撓六趣號昏昏。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又華首經云。如空無觸礙煙雲無所污。我說沙門法無染亦如是。言吉藏者大師諱也。年在孩童。父引之見於真諦。仍乞詺之。諦問其所懷可為吉藏。因遂名也。律宗新渡畫圖修記曰。諱不敢解與古人異焉。昔人云。然臨文不諱。講者具稱亦無咎也。
如佛菩薩名。使人稱而獲福。便有隨名消釋。今謂不然。且西梵稱名。此方避諱。乃是隨方之教。安得例同。故古德云。覽天竺古皇之教。見子兼父母之名。知其不以避諱為禮矣。則顯此間釋氏恭名稱字以效儒。然而推本無聞而隨方有義。此至言也。今此撰號須當避諱。且祖席師門之名豈得公白讀而釋之。此乃禮之壞也。良由昔人因禮記文簡略致此妄傳。永為習俗豈不聞。論語曰。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吳氏義曰。孔丘所言皆雅正之言。至於讀詩書皆執其禮。蓋臨文不諱如文王名昌。而周頌有克昌厥后。若慮諱字則壞先王之道。故必以言也。此不諱之正義。何得將今標名簡別處為臨文不諱。幾許誤哉(已上)大師之俗姓安氏。是安息國太子世高苗裔。母馮氏。即揚州金陵里女也。祖世避仇移居南海。遂家于交廣之間。後遷金陵仍納金陵里女。母夢有神人乘雲而至。因此降祥俄而載託。父後出家名為道諒。先諒恒將藏聽興皇寺朗法師講。隨聞領解。悟若天真。年至七歲。投朗出家。法師受業。一聞將盡。再覽無遺。眾咸驚異。年至十九乃令覆述。具竭所聞不漏一言。年二十一受具矣。隋開皇年中。東遊鏡水。止於嘉祥精舍。七八年間恒事敷演。遠方聽眾八百餘人。十九年從王入京停日嚴寺。武德元年居實際寺。二年敕請住會昌寺。三年自少迄長經三代(陳隋唐)常轉法輪未曾止息。凡講法花三百餘遍。花嚴涅槃淨名金光明仁王金剛般若勝鬘智論法花論三論等各十數遍。並著文玄。並傳於世。常修業行願睹彌勒。春秋七十有五。即武德六年五月遷神於實際寺東房耳。
  (裏書云)
  中論疏記第一云。慧日道場沙門吉藏者。舉後住處。故傳云開皇歲末隋煬帝入慧日寺。王又於京師置日嚴寺。又辨正論第三云。隋煬帝揚州造慧日道場。京師造日嚴寺(文)
  沙門事。
  名玄略迷第一(本)云。言沙門者。諸出家人之總名也。或曰桑門。正言室羅摩那拏。此曰勤勞。謂以修道至誠多勞。亦云息惡。汎論惡者是不善性。今兼無記。息謂止息。今不然義。如有論云。諸無漏道是沙門性。懷此道者名為沙門。以能勤求息煩惱故。亦云息心。如大論云。佛告頞鞞。汝行乞食。若見非常之人莫廣說法。時舍利弗值林下。問曰。汝是誰人。答曰。沙門。一切有為法。因緣空無主。息心達本原。故名為沙門。又問。汝師是誰。答曰。我師天中天。三界獨尊。神通遊十方。相好身丈六。時外道發心悔過得初果。
  道場事。
  中論疏述義上云。道謂菩提果。場謂萬行。場者遣虛集實之義。由修萬行遣生死虛妄。至於金剛始成正覺故(文)(已上裏書)
  奉命撰者。或本云。大隋仁壽二年四月奉令撰。命謂天命。令謂教令。又使也。論語曰。五十而知天命(云云)述義引傳云。後周少帝闡。在位三年禪隋揚堅。堅令揚光襲位。即隋有二君。合三十八年治之。堅初年號開皇經二十年。次年號仁壽經四年。光年號大業經十四年。問。中論疏何時撰耶。答。此玄下文云。如疏初序。准此仁壽二年撰中論疏。故檢嘉祥碑云。仁壽二年令出淨名三論二疏。又中論疏第一云。以去仁壽三年三月二日。江南學士智泰來至皇朝請述所聞。遂為其委釋開為十門(云云)此則於大業時著中論疏。以後望前故言去仁壽。此則三論疏前後製作非一二。公私講多遍數故。如此異說不相違矣。但今現行疏依仁壽三年請。大業年中製作而已問。百論十二門兩疏何時撰耶。答。如碑文說。仁壽二年出三論疏。問。百論序疏曰。大業四年十月因講次直疏出。十二門序疏曰。大業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疏一時講語。此等說豈非相違耶。答。此舉序疏製作時而不關三論疏。
問。中論疏重出。二論疏單出。有何所由耶。
答無方適化單複宜不可一準也。或又三論疏但皆單出。復同仁壽二年撰但因智泰請。後所撰述者唯限第二卷重牒疏。此一卷十門後所增加也。非一部十卷皆由智泰請。重所製作。既言遂為其委釋開為十門。一大意門(乃至)十新通門。此則限十門委釋酬于彼請。若一部皆由彼請者。何此撰述緣起不安初而置中間耶。加之十二門序疏曰。余昔已著三論文玄。正言序是人製。不我釋之。但師每講常讀此序。而淺識之流歖多紛謬故略陳綱要以賜門人也(文)此則文者三論疏。玄者三論玄。昔所製玄疏不釋序文。至後大業四年。因講次而作三論序疏。明知玄疏同皆昔仁壽年中撰而不重出。但序疏獨大業年中撰。所言撰者述也定也。謂撰古遺文。述而非作。律宗元照釋曰。撰述者。通而為言撰亦是述。今既兩標故須別釋。撰謂操觚染翰詮次成章。述謂謙己推他相循舊轍。
玄。總序宗要。等謂敘三論玄宗樞要故云序宗要。就中先明三論大所歸趣不出破邪顯正。故言通序大歸。此則語所趣以為歸也。次就三論內分二十七品等意。故云別釋眾品。謂前二十五品破大迷申大教。後兩品破小迷申小教等。即此意也。
玄。初門有二。等者謂遍斥四宗略顯兩正。兩正者明人正顯法正是也。玄。夫適化無方等。謂明三論興意有六。一者唱佛法大旨。二者舉內外迷失。三者明佛教變替。四者顯佛菩薩本地哀傷。五者明四依垂跡造論。六者重明論宗要。言失本旨故邪執競發。由邪競故佛教訛替。由訛替故起本地哀傷。由哀傷故垂四依跡而造三論。三論既興須得大旨。次第如此矣。今初唱佛法大旨也。問。適化無方等語為是大師自說。為常傳述他語耶。答述興皇大師語也。故中論疏一曰。師云。夫適化無方陶誘非一。考聖心以息病為主。統教意以開道為宗。若因開以受悟則聖教為之開。由合而受道則聖教為之合。如其兩曉並為甘露。必也雙迷俱成毒藥。豈可偏守一途以壅多門者哉。述義曰。師云者興皇寺法朗法師。又曰。或言一師或言大師或直言師者皆興皇朗法師也。初二句者顯教門非一。喻若毛目多。考聖心等四句明要但歸二。猶如提其綱領。息患即破邪。開道謂顯正。雖教門無量以此二為大歸。故言初唱佛法大旨也。此則一切教門皆破邪。邪破即正顯。正顯必邪破。如法花論破十種病反顯十無上是也。言適化無方等者。南山曰。適化無方隨機隱顯。元照釋曰。適化殊者隨宜度物而非一概也。又曰。無方猶言不定。允堪釋曰。無方者言聖人應物唯變所適。不可以一方一體明之。易云。神無方而易無體。韓康伯注云。方體皆係於形器者也。此則隨機化物云適化。機過塵沙即教門無定方故云無方。大師處處或言適化不同。或言適緣不同。或言適化非一。語異而意同矣。祖師釋曰。無方者諸大乘論皆明一切諸法無決定相佛有無量方便。或說一切實一切不實亦實不實非實非不實適緣利物。豈可虛執規矩以局大方耶。言陶誘者。陶謂陶冶。誘謂誘引。經音義曰。陶冶上徒高切。下弋者切。陶謂作瓦器也。冶銷爐者也。陶化也。冶消也。
  (裏書曰)
  息患等事。
  名玄略述第一(本)云。原夫三世如來四依大士出世之大意。當為息眾生執見患惑之病。雖宣恒沙經教。而該大意唯為開示中道實相三諦道理。興皇大論序云。無執不破。無義不攝。巧用無非甘露。拙服成毒藥。然則息患者無執不破。謂破病義。開道者無義不攝。謂顯道義(文)
  陶誘事。
  名玄略述第二(本)云。陶者變也暢也。誘者教也引也。謂相勸也。乃是聖人隨區物性。種種勤勞之事非一也(文) 
  無方事。
  名玄略述第三(末)云。如佛在法身地照眾生機。若現身說法。種種隨宜示現。故曰無方。方者定也(文)
  適字事。
  中論疏記云。言適化無方者。宗本義云。適化眾生謂之漚和。元康師云。適往也。菩薩往入生死教化眾生令悟性空。此是善權方便之智。准此論文。今云適者尸赤切。女子出嫁也。即當往訓也。述義云。適於物機而化度之。是為方便。此當稱會訓也。言陶誘者。上玉篇徒高切。驅馳貌也鬱(甫發反)陶也養也。又缶部即作匋字徒刀反。作瓦器也。莊匋化也。今並為陶字也。今須化訓也。
  聖人事。
  中論疏記云。述義云。梵云阿梨耶。此翻聖。聖者正也。擾亂邪僻耶見離此三邪。故名為聖。心與境冥智與神會。契理神通於事無壅。是故曰正也。白虎通曰。聖者通也。道無不通。聞聲知情。故大戴禮曰。孔子所謂聖人者通乎大道。應變不窮。能測萬物情性者也(文)外書曰。處天地之和順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瞋人之心(文)莊子曰。聖人之形不異凡夫。故耳目之用衰也。至於精神則始終常全耳。又曰。神人即聖人也。聖言其外。神言其內。又曰。夫去知任性。然後神明洞照。所以為賢聖也。注云。所言去知者。去知若土塊也。
  問曰。今三論釋何經耶。答。以般若之心通申一代之大小乘經也。但於諸大乘經名般若者。可有共不共之別也。大品疏第一云。然此經好講而有兩論解釋故。一者三論通論此經之心髓。二者大論釋此經之本義(文)
  中論疏第一云。問此論遍申眾經。何故偏引般若。答有六義。五者山中大師云。智度論雖廣釋般若。而中論正解般若之心。故偏引般若。何以然者。中論正明實相中道。令識於中道發生正觀。大品亦正明實相。因實相發生般若。以明義正同故偏引之(文)大乘玄八不義云。相傳云。中論是釋論骨髓也(文)
  花玄第八云。佛始終常用般若化物。初顯教菩薩般若。密教二乘般若。此從大品至法花前也。次至法花。顯教二乘般若亦顯教菩薩般若。以顯教二乘故般若亦名法花耳。非般若外別有法花也。至涅槃明般若即是四種佛性。大品云。因名般若。果名薩般若。涅槃云。因名觀智。果謂菩提。菩提無累即是果果。又地前四十心名相似般若。登地至佛名真般若。故知般若豎通於五十二位。即般若最大也(文)
  序事。
  法花義疏第一云。言序者舒也(文)
  天台文句第一云。言序者。次由述三義也(取意)
  准此等釋今言序者述義也。
  別釋眾品事。
  中論疏第一云。將欲釋文大明二義。初釋因得品名。二論開合等(文)百論疏上云。此論玄義已入大科。今釋名品開為六意(文)十二門論疏云。有玄義已入大科。餘未盡者五意釋之(文)
  元康師肇論疏上云。宗祖也(文)准此釋。今言宗要者。至要云事歟。
  名玄略述第二(本)云。要者旨也。所為物體。說文曰。要猶身中要也。於人身所有中此衿耳。毛詩偶兮要女。傳曰。要成也。謂所成立物之體也(文)
  聖心教意事。
  凡夫心意者。十地義記第一云。若依楞伽。第七妄識集起本。說名為心。第六意識遍伺諸塵。說以為意(略抄)聖人心意者。名玄略述第二(本)云。自性清淨心者即大經等所明正因佛性。非業煩惱造作。以智慧建立故名為自性。本來無染名為清淨。自體神知為心。即起信論云真如心也(文)私云。薩般若遍照諸塵故云意歟。
  宗鏡錄第一云。圭峰和尚云。謂諸宗始祖即是釋迦。經是佛語。禪是佛意。諸佛心口不相違。諸祖相承根本是佛親付。菩薩造論始末唯弘佛經。況迦葉乃至掘多弘傳皆兼三藏。及馬鳴龍樹悉是祖師。造論釋經數十萬偈。觀風化物無定事儀。所以凡稱知識。法爾須明佛語印可自心。若不與了義一乘圓教相應。設證聖果亦非究竟也(文)(已上裏書)
玄。但九十六術等第二舉內外迷失。元照曰九十六者。外道六師各有十五弟子。執見各異故。又曰。西竺外道總有六師。一富蘭那迦葉(說諸法不生不滅)二末伽梨拘賒梨子(說諸法自然無有因果)三刪闍夜毘羅胝子(說(下)眾生過八萬劫任運得道不假修行)四阿耆多翅舍欽婆羅(說(下)眾生有苦應(上)修拔髮薰鼻等苦行自然解脫(上))五迦羅鳩馱迦旃延(說諸法亦生亦滅)六尼揵陀若提子(說一切業定如人死還為人)一師下各有十五弟子各執所見。祖師百論疏上卷具釋六師名字。并出其執見。如下引之。此等外道所計之法皆不出三有故云栖火宅為淨道。故祖師釋曰。檀提婆羅門計於此身即是涅槃不須更滅。此明欲界為涅槃。次阿羅羅計無相為涅槃。此計色界為涅槃也。鬱頭藍弗計非想為涅槃。此計無色界為涅槃也。此三外道以三有為涅槃。既是三有便是老死。既是三有便是有為。
  (裏書云)
  術字事。
  中論疏記云。術者時橘反。背也道也。所由也藝也(文)天台維摩疏記第二云。九十六種者。准九十六道經。彼經二卷委明相狀。於中一道是正。即佛道也。九十五皆邪。華嚴大論或曰九十六皆邪者。以大斥小也(已上裏書)
玄。五百異部者。祖師曰。智度論釋波若信毀品云。佛滅度後五百歲後。有五百部不知佛意。為解脫故執諸法性有決定相。聞畢竟空如刀傷心。龍樹提婆為諸部異執失佛教意故造論破迷也。元照曰。五百部智論但有通數。不出法名字。彼具云。佛法過五百歲後。各各分別有五百部。乃至堅著語言。聞說般若畢竟空如刀傷心(不樂聞故)此等小乘皆計有無以為涅槃。故云縈見網為涅槃。涅槃者。肇師曰。泥曰泥洹涅槃並外國音不同。而以涅槃為正。祖師曰。小乘二師者。一毘曇計有為涅槃是常是善。本自有之。在煩惱外。後斷煩惱起得得之。屬於行者。二成實明涅槃但是無法。非三性攝。從善因得。義說為善。有之與無並是諸見有見既非。無見寧是。又曰。數論小乘立滅三有為涅槃。既是事斷。無為即是世諦。又曰。必言有於涅槃。則是有所得義。有所得義便是二十五有故有老死也。
(裏書曰)
  見網事。
  中論疏第一云。偏執一理名見。猶預二途稱疑(文)
  中論疏記第八(末)云。康疏云。邪是不正之名。見是分別之稱。凡言邪見可有二種。一通以一切有所得執皆名邪見。二別以凡夫二乘所見各異名為邪見(文)
  五百部事。
  中論疏記出二說。一云。即婆沙五百羅漢。二云。別有五百部(云云)初義意。五百羅漢各有部眾也。此玄下文云。所言五百部者。智度論釋波若信毀品云。佛滅度後五百歲後有五百部。不知佛意。為解脫故‧執諸法有法定相。聞畢竟空如刀傷心(云云)又曰。六百年間五百羅漢造毘婆沙(取意)五百年後即是六百年間。龍樹出世正由此耳(已上裏書)
玄。遂使鹿苑坵墟等。第三明佛教變替。謂鹿苑是小教說處。鷲山復大教說處。此則寄語於處變替以顯兩教衰滅。謂鹿苑所說因緣小教。變為若常若斷之見岳。復鷲嶺所說無生大教。變成若有若無之稠蕀。寔不可不憂。此則造論緣由也。今略只舉二種起迷。廣明迷者有四種眾生。並皆失道故。一在家起愛任運而失。二出家外道名自樹失。三小乘失。不知說小為通於大。而執小拒大。四大乘人失學無所得大成有所得大。
所云鹿苑者。法華疏曰。波羅捺此云鹿林。昔有王以林施鹿故。毘婆沙云仙人園。昔有仙人在此處住。因以為名。今謂波羅奈是通處。鹿林是其別處。迦毘羅國正是天竺之中央。諸國皆在四方也。波羅捺在迦毘羅之西。相去九百六十里。佛轉法輪處在波羅奈之北。相去二十里。樹名香淨。
言鷲山者。疏曰。耆闍崛山者。此云鷲頭山也。然此五峰各有所像。今之一山似於鷲頭故以名鷲。佛滅度後阿育王見其山頂似鷲。使人鑿作兩翅兩足及尾。故全如鷲鳥。
  (裏書曰)
  墟。去魚反。說文大丘也。風俗通曰。墟者虛也居也(已上裏書)
玄。善逝以之流慟。薩埵所以大悲者。第四明諸佛菩薩致悲哀。此則法身地照機起悲。善逝通舉諸佛。薩埵復通一切。慟慨歎也。天魔為愛火所燒。外道為諸見所害。或執小拒大謗法毀人造無間業。或偏執大乘斷空撥無罪福。亦現世斷善後入無間。並可傷歎也。
  (裏書曰)
  善逝事。
  義章十善義云。言善逝者。此從德義以立其名。善者名好。逝者名去。如來好去故名善逝(文)
  薩埵事。
  法華義疏曰。具足應云菩提薩埵。菩提云道。是無上正遍知果道也。薩埵曰眾生。為求果道故名道眾生也(文)四論玄第十二三乘義云。菩薩者具足存彼音者。經論所出不同。漸備經云。以為開士。無量壽經上卷云十六正士。十住論亦云。菩提名上道。薩埵名深心。彼深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也。彌天道安法師折疑論亦云開士等(文)名玄略述第四(本)云。言菩提者所謂般若。言薩埵者即是有情。於諸有情能作一切利樂安樂(文)(已上裏書)
玄。四依為此而興。三論由斯而作者。第五明垂跡造論。謂眾生迷教。邪義覆於正經。不知開道息患大旨。然菩薩以大悲為本。是故造三論益物。大品經曰。菩薩為於大事故起。大事者所謂救度一切眾生也。今龍樹提婆為成大事造此論矣。摩耶經曰。龍樹菩薩燃正法炬滅邪見幢。什法師云。龍樹菩薩令如來大法二啟閻浮。所言四依者。涅槃經如來性品曰。有四種人能護正法。建立正法幢。令正法能多利益憐愍世間為世間依安樂人天。何等為四。有人出世具煩惱是名第一。須陀洹人斯陀含人是名第二。阿那含人是名第三。阿羅漢是名第四(元照釋依曰。此並大權示聲聞像傳法化人。眾生所賴。四並名依)中論序疏曰。問。云何是四依。答。且依一判。如小乘見道前具煩惱人是一依。須陀洹斯陀含是二依。那含是三依。羅漢第四依。約大乘至十迴向是一依。初地至七地是二依。八九地是三依。十地第四依。如楞伽是第二依。如叡師是第四依。叡師判龍樹是十地窮學人故。
  (裏書曰)
  禪那抄曰。中論仙光記云。此論序疏曰。初地七地是二依八九二地是三依者。就功用無功用判之。又有以七地屬三依義。就定慧等不等而解之。若依天親涅槃論意。以初地為初依也。問。若爾嘉祥大師何違此說耶。答。涅槃論且以三十心屬初地而為論歟。大乘玄開大乘為因果二位。因中分十地。三十心屬初地也。
  仙光記上云。然四依有本跡。跡四依者。七方便為初依(乃至)本四依者。地前四十心為初依。等(文)(已上裏書)
玄。但論雖有三。義唯二轍等者。第六重舉三論宗要。
言振領提綱者。領謂蓑端之襟。綱即網上之繩。由振蓑領則眾毛自整。由提大綱則眾目自正矣。今謂。三論文義羅列廣博同眾毛目。今總括大要即喻提綱領。律鈔曰。舉領提綱毛目自整。尚書序曰。舉其宏綱撮其機要焉。則安序解曰。舉大端者。即上所括一部文意。若網目之在綱。如毛裘之衣領。
  (裏書曰)
  紛綸事。
  中論疏記曰。紛綸者。玉篇上孚云反亂也。王逸曰紛盛貌也。綸力勻反經理也。花玄略述第四(本)云。紛者盛貌也。紛紛亂也。綸者。周易彌綸天地之道。傳曰。彌者廣他。綸者絡也(文)
  振綱事。
  白虎通云。何謂綱紀。綱者張也。紀者理也。大者為綱。小者為紀。所以張理天下正文耳。人道也皆懷五常之性。有親愛之心是以綱紀為首紀。若羅網之有綱紀而萬目張矣(已上裏書)
玄。答。論主究其原等者。謂論有二種。一者盡言。二者不盡言。如小乘諸論。雖復破邪邪猶未窮。雖復顯正正猶未極。故不能究其原復盡其理。此則不盡言論也。今三論即破邪顯正究竟窮盡之論故云究其原等也。故十二門序釋論字云。十二者總眾枝之大數也。門者開通無滯之稱也。論者欲以窮其源盡其理也。若一理之不盡則眾異紛然有惑趣之乖。一源之不窮則眾途扶蔬。有殊致之跡。殊致之乖不夷。乖趣之跡不泯。大士之憂也。是以龍樹菩薩開出者之由路。作十二門以正之。疏釋曰。十二門第二釋題目三字即三也。論者釋論也。窮其原者窮三乘之原也。原唯有一。昔權說有三。而封異者未尋其本。故謂有三耳。若考而窮之唯一原也。故無量義云。從於一法生無量義。其一法者即無相也。如是無相不相名為實相。法華云。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涅槃云。是一味藥隨其流處有六種味。乃至亦有三乘之味。皆是明一原也。
盡其理者。上令三乘徙轍。今令六道迴宗。此論既正釋一乘。令九道眾生同成佛也。問。破三何故云窮原。洗六而云盡理。答。原理名殊體一。從一原而有三流。三乘諸子未窮其原故謂三異。若從流以尋原則知原唯一。則便捨流以還原。六道既其失道故。是乖理之義。所以須明盡理也。又窮其原斥聖惑也。盡其理破凡迷。即令悟不凡不聖不生死不涅槃等也。又窮其原斥內迷也。盡其理破外執也。諸論義師未尋其本有五百異。若窮原者知理唯一也。九十六術自謂得理。故異道紛然。若盡理者則眾異息矣。又窮其原破學大乘人成有所得執也。盡其理者斥學小乘之流也。以未盡理故有小耳。如其盡理。理既無二。何有大小耶。然本對異流故言一耳。若捨異而存一。乃至五百皆是未窮其原未盡其理。宜深照斯意方見作序人心。若一理之不盡者。上二句標兩門。今雙釋也。以不盡理故有六道惑趣之乖。惑者迷也。趣者理也。謂迷一道故成六道。一原之不窮則眾途扶蔬者。眾謂多也。途即道。以不窮原故有三乘異道乃至五百部也。扶蔬謂開廣增盛之義耳。殊致之跡者。殊者異也。致理也。跡謂足跡。即三乘足跡而不泯寂。何猶得成佛耶。問。何故作此釋論字耶。答。若直釋者。應云交言曰論。然今釋論取論意及論功能以釋論。非訓名而釋。何以知之。文云。論之者欲以窮其原盡其理。故知就意及功能釋也。
殊致之不夷下第三敘造論大宗也。大士初建弘誓令九道眾生皆歸一極。今遂保著三乘封執六道。豈不憂哉。是以龍樹菩薩開出者之由路者。上是悲心。今是悲事。又上是大悲內充。今方便起救。即吐言作論也。出謂令六道出分段三乘離變易同免二種火宅所燒。故云出也。出必有所因。故以十二門為出者之由路。假斯路而出也。作十二門以正之者。六道三乘並皆失道。是故稱邪。蕩彼邪迷故作十二以正之。三乘六道並是邪路。今十二門是正路也。問。云何令六道迴宗。答。有三畢竟空如百論述之。一者六道本來寂滅故畢竟空無六。二者虛妄故無六。謂六道亦無六趣。如渴人見炎內六處水流。實無六趣。三者諸佛菩薩隨六說六。亦無六趣。如隨見水人說有六水。實無有六。以悟六本不生故。六道迴宗也。三乘徙轍者。二乘折法未悟本空。大士雖知本空照猶未盡。今此論顯畢竟空諸佛行處。令三乘人究竟了達。故門門之中皆稱畢竟空。智度論云。畢竟空是諸佛所行故也(已上)准此可悉。
  (裏書曰)
  戲論事。
  大乘玄八不義云。戲論是借譬之名。○於道無所剋獲如小兒戲論為耳(文)又云。總括始終。凡論相心四句成有所得。並是戲論(文)
  中論疏第一云。觀法品明戲論有二。一者愛論。謂於一切法有所著心。二見論。於一切法作決定解。又利根者起見論。鈍根人起愛論。又在家人起愛論。出家人起見論。又天魔起愛論。外道起見論。凡夫起愛論。二乘起見論。又云。師又約漸捨義明五種戲論。第五若有戲論不戲論並是戲論。若無戲論不戲論方是不戲論也(已上裏書)
玄。問。既無法不究。無言不盡等者。論跡義曰。今次解論。然論是何為義。論是論辨為義。只論辨法相。若依叡師序。論是盡言為義。則云盡其言窮其慮。若一言不盡則眾異扶蔬。若一慮不窮則顛倒亂起。今盡其言故即眾異息。今窮其慮故則顛倒淨。是故論則盡言窮慮。論功方顯故所以言盡慮窮。故論非但盡言亦復盡觀。觀非但盡緣亦復盡論。中非但盡觀亦復盡論。是故今表中觀論名。只欲盡淨諸法。不如人解以論欲釋中觀義。今道盡言為論者。若使外人言是。即道龍樹為非。若使龍樹言是。即道外人為非。是即諍諍莫窮。云云無已。若何猶可見。若使據其本末得失終自歸龍樹為得。外人為失。外人為失故言則盡。良由外人有言故龍樹有語。外人之言既盡。龍樹之語亦窮。舉譬如張王二人共爭一珠。張謂是張寶。王謂是王物。是則兩人各諍紛然未決。今據其本末得失終自有歸。是張物而王侶誌。今果是張物王即無言。王既無言張亦不語。今龍樹外人亦然。龍樹實是外人道非。今龍樹果是。外人無言。外人無言既盡。龍樹語亦窮。
問。龍樹外人言俱盡。那得獨稱龍樹論。答。雖復二人語俱盡。盡有所由。良由龍樹檢是非。故外人為失。外人言則盡。外人言既盡龍樹之言亦盡。二人言盡功由龍樹。所以稱為龍樹論。舉譬如兩人相費雖復俱倒而有勝負。下者為負。上者為勝。龍樹外人亦復如此。雖復俱息言。龍樹為勝。外人為負。是故種為龍樹論也。十二門論疏曰。問云何名論。答。直語稱說。交言曰論。但論有二種。一者盡言。二者不盡言。如小乘論等。雖復破邪邪猶未窮。雖復顯正正猶未極。言既有餘。不能以盡言釋論。若隨分稱盡。義亦可然。至如方等諸論。無邪不窮無正不顯。言既暢盡故以盡言稱論。又小乘之論雖顯至理無言。未知言即寂滅。故不得以盡言。釋論。大乘之論非但能顯無言。而即言寂滅故。是盡言為論。具此二種盡言故云盡言。釋論准此可悉。
玄。跋摩具辨二空照猶未盡者。十二門疏曰。波若正觀能窮原盡理。照無不周故稱盡法邊底。中論序疏曰。大覺曠照者此舉大得也。對二乘生滅之小。了一切無生畢竟空。稱為曠照。又二乘但得人空不得法空。名為小智。大乘具得二空稱為曠照。又二乘亦得二空。但是折法明空故稱小智。大乘得自性空自相空。稱為曠照。又二乘但得三界內人法空。名為小智。大乘得三界內外空。名為曠照。又二乘但見於空不見不空。名為小智。大乘見空及以不空。故稱曠照。准此等釋而可見矣。
問。成論說二空其相云何。答。如彼論第十身見品曰。又經中說。若知諸法無自體性即能入空。故知五陰亦空。又第一義空經中。說眼等以為第一義諦故無。世諦故有。大空經中說。若言是老死者若言是人老死。又羅陀經中說。佛語羅陀。五陰散壞破裂令滅不現。爾時乃名空相具足。又破裂散壞分折眾生令不現在。是經中說五陰無常眾生空無。先經中說五陰散滅。是為法空。聰法師疏曰。此明人法二空也。
  (裏書云)
  玄道事。
  涅槃無名論玄得章曰。玄道在於絕域故不得以得之。妙智在乎物外故不知以知之矣。
  中論疏第一云。此論但應破洗迷執。蕭焉無寄玄道自通(文)涅槃無名論妙存章云。玄道在於妙悟。妙悟在於即真。即真則有無齊觀。齊觀則彼已莫二。所以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同我則非復有無。異我則乖於會通。所以不出不在而道存乎其間矣(文)
  宗鏡錄第九十二云。釋曰。玄道在於妙悟妙悟在於即真者。夫幽玄之道無名無相。淺近之情知莫及。粗浮之意解難量。唯當妙悟之時方看斯旨。得其旨故實不思議。心鏡融通如同神變。指法界於掌內。取萬像於目前。如鏡照空含一時平現。既無前後亦絕中間。妙旨煥然言思絕矣(文)
  毫釐事。
  中論疏記云。元康師解云。蠶口初出糸名忽。十忽為毫。十毫為釐。十釐名糸(文)
  階級事。
  中論疏記曰。階級者如惠達序云節文階級。元康師云節量經文階級次第。述義亦爾准此眾文。階級猶次第也(文)
  折法空事。
  中論疏記第一(末)云。言折法明無生者。述義云。以慧分折知人法二空。何者。既言五陰和合成人。為色陰是人耶。為受陰是人耶。如此推求都無有人。乃知人空。其法空者如細色成粗色剎那成念。於是觀察若多細色和合成粗色。即無自體故空。此以細過粗。然以細成粗時粗無自性故空。乃觀細者本無今有是生。已有是無是空。此以空過細。必以本無今有已有還無空過細色故。剎那成念亦如是。是求六十剎那為一念故得知法空。所以聲聞觀因成假。緣覺觀相續假(文)
  該羅事。
  中論疏記云。該。古來反。備也。咸也。咸猶皆也譖也。浮也。包也。說文以兼備之該為胲字也。羅力多反。鳥罟為羅。說文以維罟鳥也。被也屬也。揚子方言。羅謂之怪怪謂之羅。郭璞曰。行列物也(文)
  方等事。
  寶窟上(本)云。理正曰方文富稱廣。又一乘無德不包曰廣。離於偏邪稱方。古注云。真解無偏為方。理包不限稱廣(文)次上文云。如大方廣佛花嚴。亦如大方等大集。故准此文。方等方廣一體異名也。
  橫存人法事。
  百論疏中卷云。僧佉衛世蓋是外道之宗。盛行天竺。僧佉經十萬偈。二十五諦為宗以神為主諦。衛世師經亦十萬偈。用六諦為宗。亦以神為主諦(文)意云。主諦者人也。餘皆法也。義章三歸義云。法義不同。汎釋有二。一自體名法。如成實說。所謂一切善惡無記三聚法等。二軌則名法等(文)
  執法有性事。
  名玄略述第二(末)云。薩婆多義但空於人不空於五陰法。何者。人是假故空。五陰法是實故不空。然於五陰法中觀於人空。以得道故。為見有得道耳。觀人空者。如其義云。內離人故空。不自在故無我。內離人故空者。於五陰內無有人故空。不自在故無我(文)維摩略疏第四云。薩婆多等云。實無眾生。但有陰入界等法。眾生但有假名。此名二世無。唯現在和合故有名耳(文)什師維摩注云。眾生神主我是一義耳(文)(已上裏書)
玄。答總談破顯凡有四門等者。謂通四宗皆有此四門。故言總談破顯。破顯即破申也。
問。於外道何有收而不破等句耶。答。下釋曰。問。百論破外亦有收取義不。答。亦有四句。一者破而不取。即是外道邪言障中迷觀。於緣無益有損。二者取而不破。外道偷竊如來遺餘善法。今並收之。如賊盜牛。即其證也。又外道各邪心推畫興智與內同。如蟲食木偶得成字。亦取而不破。三者亦破亦取。外道偷竊佛教不識旨歸。今破其迷教之情取所迷之教。四者不破不取。即顯道門。未曾內外也。
  問。於毘曇成實。具第一第三句之相何。答。彼學佛小乘教遂成二失。一者語意俱失。如智度論呵迦旃延。云是語非大乘中說。亦三藏所無。蓋是諸論義師自作此說耳。如此語意俱不稱佛說。破而不取也。二者得語不得意。聞說小乘教故云得語。不知說小通大。守指忘月故名失意。如此失破其能迷情而取所迷語。故云亦破亦取也。
問。於大乘執又具第一第三句之相何耶。答於有所得大乘有二種失。一者語意俱失。謂於大乘中種種推折。非三藏義。亦方等所無。如此語意俱非佛說。破而不取也。二者得語不得意。聞說大成有所得大。不知是因緣假名小大。為表非大非小故名為失。如此失破其能迷情而取所迷語。故云亦破亦取也。
  (裏書曰)
  歸乎一相事。
  法藏論云。不遣一法不得一法。不修一法不證一法。性淨天真可謂大道乎。是以遍觀天下莫非真人。孰得此理同其一倫(文)
  寶窟下(末)云。四不約緣不約佛性者。實相之外無緣。故無染淨法可起。此如金剛般若論說。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以無佛為能度。無眾生為所度。又如佛地論說。煩惱妄想中無一法可滅。清淨法中無一法可增。泯上三門歸乎一絕(文)花玄略述第四(本)云。馬鳴云。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文)(已上裏書)
玄。至妙虛通目之為道等者。謂至極微妙而虛通無礙。以此為至道。以初四字顯至道義。今外人心遊履此至道外。故名外道。故十二門疏曰。然道不曾內外。隨人行道自成內外耳。百論破空品疏曰。裁起一毫人法生死涅槃等見。即是心行道外。名為外道(文)四論玄曰。今謂理外行心為外道。理內行心為內道。以扶理者為理內行心。乖理者為理外行心(文)
  (裏書曰)
  至妙虛通事。
  中論疏記云。不二之道無所不遍。是故為至。離六十二見具足萬德義為妙。離諸煩惱本性清淨。故稱虛通也(文)宗鏡錄第七十二云。道即虛無。○謂虛通曰道(云云)同錄第四十六云。周易云。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不測謂之神。釋云。一謂無也。無陰無陽乃謂之道。一得為無者無是虛無(文)
  百論疏下云。裁起一毫人法生死涅槃等見。即心行道外名為外道(文)(已上裏書)
玄。天竺異執者。西域記曰。天竺之稱異議糾紛。舊云身毒。或曰賢豆。今從正音宜云印度。印度之人隨地稱國。殊方異俗遙舉總名。語其所美(由印土是月名。譬賢聖之照臨。故各取其美也)元照曰。身毒即天竺。或曰賢豆。皆音訛也。正云印度。即彼月名。譬賢聖之照臨故。
玄。振旦眾師者。經音義曰。或言真丹並非正音。應言支那。此云漢國也。又云。亦無正翻。但神州之總名也。元照釋曰。震旦亦云真丹。此翻漢地。略述曰。震旦亦云振旦。皆是梵音之訛轉也。正言摩訶支那。此云大唐。有人解云。梵語震旦此云思惟。以其國人多所思慮多所計度故以為名(已上)
  (裏書云)
  震旦事。
  中論疏記云。淡海記云。震旦者彼音。此云聚集。亦八卦之中震是東卦。旦者日初出處也。故云震旦也。出辨正論第八卷(文)百論疏上云。振旦者此云漢國也(文)
  別序宗要則四執盛行(文)
  中論疏第一云。總談外道凡有二計。一計邪因。二執無因。言邪因者略明三種。一者即一因外道。謂自在天等之一因能生萬類之果。二者宿作外道。謂萬法之果但由往業無有現緣。三者現緣外道。謂四大和合能生外法。男女交會能生眾生。二者無因外道。謂萬法自然而生不從因緣(文)問曰。玄義四執與疏二計開合異云何。答。可勘此也。口力外道服水外道。七計中何計可攝耶(已上裏書)
玄。有外道云大自在天能生萬物等者。中論疏一云。問。云何名從自在天生。答。如十二門論說。自在天變化造化萬法。萬法若滅還歸彼天。自在三品苦行。下品苦行生腹行蟲。次苦行生飛鳥。次苦行生人天。故生六道有三種苦行。此天面有三目。騎白牛手執白拂。又言。頭戴日月手執髑髏。並出他經。涅槃經明第五迦羅鳩馱計自在天生義(已上)此天面有三目等者。碩法師云。此天在四空下四禪上。故是色無色界之中間。此天有八臂三眼。騎白牛持鈴執拂案行國土。世人事此。皆謂萬物從此而生。及憂喜苦樂。故自在天瞋眾生受苦。自在天喜眾生受樂。故道萬物從此天而生。亦此天自謂萬物從我而生也。元康師云。此天形體長大八千由旬。壽命八萬劫。自餘形相同前說。大論云。過淨居天有菩薩淨居天。名摩醯首羅。即此天也。涅槃經明第五迦羅鳩馱等者。彼經十九有六人惡臣。為闍王說外道六師事。迦羅鳩馱迦旃延云。一切眾生悉是自在天之所化。自在天喜眾生安樂。自在天嗔眾生苦惱。一切眾生若罪若福。乃是自在之所為作。今取意引。迦羅鳩馱者是其母名。此是事大自在天之者。說大自在天能生諸法也。
(裏書云)
  中論疏記曰。提婆論云。摩醯首羅天於三界中所有一切命非命物。皆是摩醯首羅天生。摩醯首羅身虛空是頭。地是身。水是尿。山是糞。一切眾生是腹中蟲。風是命。火是暖。罪福是業。是八種是摩醯首羅身(文)
  百論疏上云。提婆論云。六道眾生天地之物皆是自在天身。故自在天略明三身。一自在身。二那羅延身。三梵天身。自在天身總有八分。虛空為頭。日月為眼。大地是身。河海為尿。山丘為糞。風為命。一切火為熱氣。一切眾生是身內蟲(文)又云。所言自在者有八種。一能作鄰虛細身。二輕微極妙心神無礙。三者遍滿虛空。四得如意禪定。五者得三世帝王。六者隨用一切塵一時能用。七不繫屬他。八者去住自在無礙。具此四德以成己身也(文)
  邪心所畫事。
  涅槃經第三金剛身品云。迦葉復白佛言。世尊。如來常身猶如畫石(文)涅槃疏第五云。若畫水隨畫則合。若其畫石其文常在也(文)
玄。七計例然者。於中論所說八計邪因。第一自在天計。既破此已。今例餘七計。中論第一云。有人言。萬物從大自在天生。有言。從韋紐天生。有言。從和合生。有言。從時生。有言。從世性生。有言。從變化生。有言。從自然生。有言。從微塵生(已上)第一如上。第二從韋紐天生者。疏曰。韋紐天者。影師云。前是色界之頂。此天是欲界之極。問。自在三品苦行生六道。今云何生邪。答。劫初之時一切皆是空。有大水聚。十方風起能令波波相次風風相持。水上有一人。千頭二千手足。化從水生。名曰韋紐。此天臍中有一千葉蓮華。花中有光如萬日俱照。有一梵王因此花生。亦放光明如萬日俱照。梵王作念。此處何故空無眾生。作是念時光音天子命盡應生此土。有八天子一時化生。此八天子心念。我從梵王生。梵王亦念。我生此八子。從八子生天地人物。八子是眾生之父。梵王是八子父。韋紐是梵王之父。韋紐手執輪戟有大威勢。故云萬物從其生也(已上)韋紐者。此翻為遍淨。亦言遍悶。亦言遍結。是欲界頂天也。八子是八梵天是。光音天子者。有人傳云。第二禪極光淨天也。
  (裏書云)
  韋紐天事。
  中論疏記云。既稱遍淨。復言是欲界之上。乃無的解。相傳釋之。義推可是第三禪。明此天世界初欲成下生(文)(已上裏書)
第三從和合生者。疏曰。和合生者凡有四義。一者其人推求諸法不應從二天生。所以然者。若萬法從二天生者。二天復從誰生耶。故現見四大和合有外物生。父母和合生於眾生。所以言此執為謬者。以其但見緣因不識正因。正因謂遠由業行。蓋是見近不見遠。是故為謬。二者諸法從眾因緣生。無有從一因生義。上計從二天生者。是從一因而生。故不同上說也。三者諸法從平等因生。平等因者。謂因能生果因復從因。故名平等。自在天等但能生他。故非平等因。四者提婆論中明。有一外道。未有天地。本有一男一女。從此男女生一切人物。故云和合生(已上)一者其人推求諸法等者。此當現緣外道計。元康師云。此計似正而非正。何者。凡和合生須假眾緣。外假四大父母。內由過去業行。內外和合乃有眾生。外家直云父母和合。或謂四大和合便有眾生。不立業行因。故名邪見。二者諸法從眾因緣生等者。碩法師云。取其義者即是迦毘羅人義。所謂一異合離。數量好醜。憎愛苦樂。愚智懃墮等。以此二十一法和合諸法。然後得生。四者提婆論中等者。彼論十三尼揵子論師說。初生一男一女。此二和合能生一切有命無命等物。後時離散還沒彼處。名涅槃因。謂劫初有男女二人。和合生萬物。即尼揵子外道計也。
第四從時生者。疏曰。從時生者。智度論明時有二種。一者時體是常。但為萬法作為了因。不作生因。是故此時名不變因。謂常相因。二者謂別有時體能生萬物。故為萬物作生殺因。如偈云。時來眾生熟。時去則催促。時轉如車輪。是故時為因。碩法師云。但外道解時有二種。一師云時是常。何故爾。四時三世即是常有故名不變因。所以計時是常。有人云。時是無常。所以釋論云。時來眾生熟。時去即催促。時能覺悟人。是故時為因。所以計時是無常。
第五從世性生者。亦名冥初。外道以神通力見八萬劫事。自爾之前冥然不知。謂此一冥為諸法始故云冥初。一切世間以為本性名為世性。碩法師曰。世性只是冥諦之異名。外道修八禪地定得五神通。卻知過去八萬劫事。過是。冥然不知。稱為冥諦。計從冥然之處生長世間萬物。即是世間種姓。故言從世性生。
第六從變生者。變有四種。一神通變。如變石為玉大海為蘇油大地成金珍。二物自性變。明有為之法。其性無常念念變異理無住時。如初生嬰兒俄老邁。有為法爾非人作也。三遇緣變。如水性雖冷得火成湯。寒因緣即復為水。如是等類皆為外緣變。四外道不達。謂別有變法能變萬法。人天六道莫不由之。故云從變生也。上三種佛法談之。凡廣出變類故舉之。今第四正是外道所計從變生義也。
第七從自然生者。外道推求諸法因義不成。故謂萬法自然而生。但自然有二。若此中自然。無因而有故是自然。經云。莿頭自尖飛鳥異色。誰之所作。自然爾耳。若莊子自然因自然果。乃至自然萬物可有故。此二宗自然別異也。
  (裏書也)
  花玄略述第三(末)云。無行經云。佛告文殊。若行者信一切法畢竟不生從本已來常自爾故。是名信根(文)
  宗鏡錄第四十六云。佛教亦說自然。雖成正教。猶是悉檀對治未為究竟(文)同錄第七十二云。佛法雖有無師智自然智。而是常住真理要假緣顯。則亦因緣(文)(已上裏書)
第八從微塵生者。外道計至妙之色圓而且常。聚則成身。散則歸本。天人六道莫不由之生。數論師云。以細色成粗色。而鄰虛最小。與此執略同。問。外道所說極微與佛法人明極微有何異耶。答。外道言常。佛法數論同言無常。又佛法中有異。外人言四微是四大所造。成論言四大是四微所造故。四微有三因。一者報因。眾生業報所感得故。二者共有因。以有四相故。三者所作因。依令他不障礙故。數人云。能造四大是性。四大以堅濕暖動故。問。此四大以誰為因耶。答。互為因果。一大以三大因。三大以一大果也。碩法師曰。若是毘曇亦計微塵是常。但計不同。外道凝然恒圓故是常。毘曇雖亦為三相所遷。但不可壞滅故是常。彼謂鄰虛微塵圓而且常。聚則成世間人物。散則還歸鄰虛。汝今亦爾。謂鄰虛微塵即是極微色。亦名極細色。故是細色成粗色。粗色壞還歸細色。此處何異也。
  (裏書云)
  七計例然事。
  疑云。八計中。自然一計無因有果見也。何故今八計同云邪因邪果耶。中論疏第一云。八計之中七為有因。一為無因。有因無因收攝萬執(文)答。宗鏡錄第四十六云。若以自然為因者斷義也。即老子意由道生一。道是自然故以為因。是邪因也。又若謂萬物自然而生。即莊子意。則萬物自然無使之然。故曰自然。即無因也。准此釋可得意歟。更可尋之。中論疏第一云。隨於無因邪因者。此文有三。一者若就正義無如此因。故名無因。於彼邪心謂有。名為邪因。此迷悟合名也。二即邪因之計具邪因無因。萬物從自在天生是邪因。而自在不從他生無因義。三前六後一名為邪因。自然一計謂無因也(文)述義上云。初之兩釋除自然一計也(文)以此釋可難也(已上裏書)
玄。蓋是交謝之宅報應之場者。謂善惡相交相招因果互相遷謝。故云交謝。此相招相感之道。三界六道依宅處故喻宅。莊子疏曰。宅居處也。復善惡相酬因果相答。故云報應。此相酬相答之理。六道三乘依住處。故喻場焉矣。莊子疏曰(玄英)夫死生交謝猶寒暑之遞遷。准此今因果交遷為交謝矣。
  (裏書云)
  天事。
  義章六道義云。所言天者如雜心釋。有光明故名之為天。此隨相釋。又云。天者淨故名天。天報清淨故名為淨。若依地持。所受自然故名為天(文)莊子云。不離於宗謂之天人(文)莊子疏云。冥宗契本謂自然(文)
  人類事。
  義章六道義云。所言人者如雜心釋。意寂靜故名之為人。此就德釋人也。以人能斷絕邪念名意寂靜。若依涅槃。以多恩義故名為人。人中父母親戚相憐。名多恩義(文)
  法花義疏第八云。類謂品類(文)
  中論疏記云。而實不從自在天作。何以故。相相違故。如牛子還是牛。若萬物從自在天生者。皆應似自在。是其子故。復次若自在作眾生者。不應以苦與子(文)(已上裏書)
玄。復有外道窮推萬物等者。謂展轉尋因之因終無所因。本既無因。末寧所因。故萬物皆無因也。
  (裏書云)
  復有外道等事。
  中論疏第一云。二者無因外道。謂萬法自然而生不從因生(文)中論疏記第一(本)云。如大經第十九卷。吉得大臣白阿闍世王言。如莿頭利誰之所造。飛鳥色異復誰所作。水性潤清火性熱等。一切萬物自然生自然死。誰之所造。此六師中第二末伽梨俱舍梨子。其人計一切法自然為宗也(文)(已上裏書)
玄。莊周魍魎問影等者。此引莊子經說證無因相。十二門序疏曰。事盡於有無則亡功於造化者。上破內迷。今斥外執。造化者。莊周云。罔兩問影。影由形有。形因造化。造化不知所由。今寄斥震旦莊周以破天竺外道。良由此土無別外道。又一言之內彼此雙盡。故斥此呵彼也。問。此論何處破造化耶。答。作者門破自在天。即是其事。以自在天能造作萬化故名造化。問。何故破自在耶。答。有無是內迷之本。造化為外執之根。故伐其本而柯條自壞也。問。何故事盡有無則亡功造化耶。答。破有無。非但內病得除。外造化亦壞而稱亡功者。惑者執自在天造作萬化故有大功。今破除之。自在不能造化。故云亡也(已上)
莊子經第二曰。罔兩問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無特操與(罔兩景外之微陰也)景曰。吾有待而然者耶(言天機自爾。坐起無待而獨得者。孰知其故。而責其所以哉)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耶(若責其所待而尋其所由。則尋責無極。卒至於無待而獨化之理明矣)吾待蛇蚹蜩翼耶(若待蛇蚹蜩翼。則無特操之所由。未為難識也。今所以不識。正由不待。斯類而獨化故耳)惡識所以不然(世或謂。罔兩待景。景待形。形待造物者。請問夫造物者有耶無耶。無也則胡能造者哉。有也則不足以物眾形故。明乎眾形之自物而後始可與言造物耳。是以涉有物之域。雖復罔兩未有。不獨化於玄冥者也。故造物者無主而物各自造。物各自造而無所待焉。此天地之正也。故彼我相因形景俱生。雖復玄合而非待也。明斯理也。將使萬物各變所宗。於體中而待乎外。外無所謝而內無所矜。是以誘然皆主而不知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可以得也。今罔兩之因景。猶云俱生而非待也。則萬物雖聚而共成乎天。而皆歷然莫不獨見矣。故罔兩非景之所制。而景非形之所使。形非無之所化也。則化與不化然與不然從人之與由。已莫不自爾。吾安識其所以哉。故任而不助則本末內外暢然俱得。泯然無跡。若乃責此近因而忘其自爾。宗物於外喪主於內而愛尚主矣。雖欲推而齊之。然其所尚已存乎胸中。何夷之得有哉。)
彼莊子疏曰。罔兩問景曰至之微陰也。疏罔兩景外之微陰也。曩者昔也。特向也獨也。莊子寓言。以暢玄理故寄景與罔兩明獨化之義。而罔兩問景云。汝向行今止。昔坐今起。然則子行止坐起制在於形。唯欲隨逐於他。都無獨立志操者何耶。景曰。吾有至其所以哉。疏夫物之形質咸稟自然。事似有因。理在無待而形影非遠。尚有天機。故曰萬類參差無非獨化者也。吾所待又有至之理明矣。疏形之所待即是形也。若使影待於形形待造物。請問造物復何待乎。斯則待待無窮。乖乎無待也。
吾待蛇蚹至而獨化故耳。疏昔諸講人及郭生注意。皆云蛇蚹是腹下齟齬。蜩翼者是調翅也。言蛇待蚹而行。蜩待翼而飛。影待形而有也。蓋不然乎。若使待翼而飛待足而走。飛禽走獸其類無窮。何勞獨舉蛇蚹類引為譬。即今解。蚹者蛇皮也。蜩翼者蜩甲也。言蛇蛻舊皮蜩新出甲。不知所以莫辨其然。獨化而生。蓋無待也。而蛇蜩二虫猶蛻皮甲。稱異諸物。所以引之。故外篇云。吾待蛇蚹蜩甲耶。是知形影之義與蚹甲無異者也。惡識所以然至何夷之待有哉疏夫待與不待然與不然天機自張。莫知其宰。豈措情於尋責而思慮於心識者乎。准此不悉。所言造化者。准南子曰。造化謂天地也。又云。注曰。造化陰陽也。又云。夫造化者之援物也(撮也援引也)譬猶陶人之埏埴也。其取之地而已。為盆盎也與其未離於地。也無以異。其已成器而破碎漫瀾。而復歸其故也(陶人作瓦器治官也。頓泥坏取之地以為器。明人不當惡死。死復歸其未生之故耳。譬猶瓦器之破而復變於土也)與其為盆蓋亦無以異矣(無以異於土也)
問。萬物之無始何。答繫辭曰。大極是生兩儀(夫有必始於無。故大極生兩儀也。大極者。無稱之稱。不可得而名。取其有之所極。況之大極也)兩儀生四象生八卦(卦以象之也)八卦定吉凶(八卦既立則吉凶可定也)吉凶生大業(既定吉凶則廣大悉備)正義曰。大極生兩儀者。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故老子曰。道生一即此大極是也。又謂混元既分即有天地也。故曰大極生兩儀。即老子云一生二也。不言天地而言兩儀者。指其物體。下與四象相對。故曰兩儀。兩體容儀也。兩儀生四象者。謂金木水火稟天地而有。故云兩儀生四象。土則分王四季。又地中之別故唯云四象也。四象生八卦者。若謂震木離火兌金坎水各主一時。又巽同震木。乾同兌金。加以坤艮之土為八卦也。八卦定吉凶者。八卦既立爻象。變而相推有吉有凶。故八卦定吉凶也。吉凶生大業者。萬事各有吉凶。廣大悉備。故能生天下大事業也。准此等可悉。
  (裏書曰)
  中論疏記曰。若如莊周等者。莊子內篇逍遙遊第一。齊物第二。大宗師第六。外篇繕性第十六。山木第二十。田子方第二十一。并六處每卷明自然義。且今外篇天運第十四云。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皆是自然。述義云。姓莊。名周。楚人(已上裏書)

三論玄義檢幽集第一

  永享四年(壬子)卯月十五日於東大寺東室令書寫之畢於寫本者為卷本裏書大部交合雖書之定有不相當處歟後見人可直之見餘本無此裏書此本又面裏手跡各別也於裏書者後人加之歟可悉之。擬講延海(春秋五十四)
  後日見末卷於裏書者小松谷寂心上人(教譽)所註付也(云云)散不審(云云)
  文明七年九月下旬比從師法印聰海相傳之。安樂坊順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