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五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九九)中阿含1因品苦陰經2(上3)第三(第二小土城誦4)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諸比丘於中食後,少有所為,集坐講堂。於是眾多異學,中後仿佯往詣諸比丘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語諸比丘:「諸賢!沙門瞿曇施設知斷欲,施設知斷色,施設知斷覺5。諸賢!我等亦施設知斷欲,施設知斷色,施設知斷覺。沙門瞿曇及我等此三6知三斷,為有何7勝、有何差別8?」 於是,諸比丘聞彼眾多異學所說,不是亦不非,默9然起去,並作是念;如此所說,我等當從世尊得知。便詣佛所,稽首作禮,卻坐一面,謂與眾多異學所可共論,盡向10佛說。彼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即時應如是問眾多異學:『諸賢!云何欲味11?云何欲患12?云何欲出要13?云何色味?云何色患?云何色出要?云何覺味?云何覺患?云何覺出要?』諸比丘!若汝等作如是問者,彼等14聞已,便更互相難說外餘事,瞋諍轉增,必從座起,默然而退。所以者何?我不見此世,天及魔、梵、沙門、梵志、一切餘眾,能知此義而發遣者,唯有如來、如來弟子或從此聞。」 佛言:「云何欲味?謂因五欲功德,生樂生喜,極是欲味,無復過是,所患甚多。 「云何欲患?族姓子者,隨其伎15術以自存活,或作田業、或行治生、或以學書、或明算術、或知工數、或巧刻印、或作文章、或造手筆、或曉經書、或人勇將、或奉事王。彼寒時則寒,熱時則熱,飢渴、疲勞、蚊虻所蜇16,作如是業,求圖錢財。彼族姓子如是方便,作如是行,作如是求,若不得錢財者,便生憂苦、愁慼、懊惱,心則生癡,作如是說:『唐作唐苦!所求無果。』彼族姓子如是方便作如是行,作如是求,若得賤財者,彼便愛惜,守護密藏。所以者何?『我此財物,莫令王奪、賊劫、火燒、腐壞、亡失,出財無利,或作諸業,而不成就。』彼作如是守護密藏,若有王奪、賊劫、火燒、腐壞、亡17失,便生憂苦、愁慼、懊惱,心則生癡,作如是說:『若18有長夜所可愛念者,彼則亡失。』是謂現法苦陰,因欲緣欲,以欲為本19。 「復次,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母共子諍,子共母諍,父子、兄弟、姊妹、親族展轉共諍。彼既如是共鬥諍已,母說子惡,子說母惡,父子、兄弟、姊妹、親族更相說惡,況復他人,是謂現法苦陰,因欲緣欲,以欲為本。復次,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王王共諍,梵志梵志共諍,居士居士共諍,民民共諍,國國共諍。彼因鬥諍共相憎故,以種種仗伏,轉相加害,或以拳扠石擲,或以杖打刀斫。彼當鬥時,或死、或怖,受極重苦,是謂現法苦陰,因欲緣欲,以欲為本。 「復次,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著鎧被袍,持槊弓箭,或執刀楯20入在軍陣。或以象鬥,或馬、或車,或以步軍,或以男女鬥。彼當鬥時,或死、或怖,受21極重苦,是謂現法苦陰,因欲緣欲,以欲為本。復次,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著鎧被袍,持槊弓箭,或執刀楯往奪他國,攻城破塢,共相格戰,打鼓吹角,高聲喚呼。或以槌22打,或以鉾戟,或以利輪,或以箭射,或亂下石,或以大弩,或以融銅珠子灑之。彼當鬥時,或死、或怖,受極重苦,是謂現法苦陰,因欲緣欲,以欲為本。 「復次,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著鎧被袍,持槊弓箭,或執刀楯入村、入邑、入國、入城,穿牆發藏,劫奪財物,斷截王路。或至他巷,壞村、害邑、滅國、破城。於中或為王23人所捉,種種拷24治:截手、截足或截手足,截耳、截鼻或截耳鼻,或臠臠割,拔鬚、拔髮或拔鬚髮,或著檻中衣裹火燒,或以沙壅草纏火??,或內鐵驢復中,或著鐵豬口中,或置鐵虎口中燒,或安銅釜中,或著鐵釜中煮,或段段截,或利叉刺,或鐵鉤鉤,或臥鐵床以沸油澆,或坐鐵臼以鐵杵擣,或龍蛇蜇,或以鞭鞭,或以杖撾,或以棒打,或生貫高標上,或梟其首。彼在其中,或死或怖,受極重苦,是謂現法苦陰,因欲緣欲,以欲為本。 「復次,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行身惡行,行口、意惡行。彼於後時,疾病著床,或坐、臥地,以苦逼身,身受極重,苦不可愛樂。彼若有身惡行,口、意惡行,彼臨終時在前覆障,猶日將沒大山崗側,影障覆地。如是,彼若有身惡行,口、意惡行,在前覆障,彼作是念;我本惡行,在前覆我;我本不作福業,多作惡業。若使有人作惡凶25暴唯為罪,不作福、不行善,無所畏、無所依、無所歸,隨生處者,我必生彼。從是有悔,悔者不善死,無福命終,是謂現法苦陰,因欲緣欲,以欲為本。復次,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行身惡行,行口、意惡行。彼因身、口、意惡行故,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必至惡處,生地獄中,是謂後世苦陰,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是謂欲患。 「云何欲出要?若斷除26欲,捨離於欲,滅欲欲盡,度欲出要,是謂欲出要。若有沙門、梵志,欲味、欲患、欲出要不知如真者,彼終不能自斷其欲,況復能斷於他欲耶?若有沙門、梵志,欲味、欲患、欲出要知如真者,彼既自能除,亦能斷他欲。 「云何色味?若剎利女、梵志、居士、工師女,年十四五,彼於爾時,美色最妙。若因彼美色、緣彼美色故,生樂生喜,極是色味無復過是,所患甚多。 「云何色患?若見彼姝27而於後時極大衰老,頭白齒落,背僂腳戾,拄杖而行,盛壯日衰,壽命垂盡,身體震動,諸根毀熟,於汝等意云何?若本有美色,彼滅生患耶?答曰:『如是。』復次,若見彼姝疾病著床,或坐28、臥地,以苦逼身,受極重苦,於汝等意云何?若本有美色,彼滅生患耶?答曰:『如是。』復次,若見彼姝死,或一二日至六七日,鳥鴟所啄,豺狼所食,火燒埋地,悉爛腐壞,於汝等意云何?若本有美色,彼滅生患耶?答曰:『如是。』復次,若見彼姝息道29,骸骨青色爛腐,餘30半骨鎖31在地32,於汝等意云何?若本有美色,彼滅生患耶?答曰:『如是。』復次,若見彼姝息道,離皮肉血,唯筋相連,於汝等意云何?若本有美色,彼滅生患耶?答曰:『如是。』復次,若見彼姝息道,骨節解散,散在諸方,足骨、腨33骨、髀骨、髖骨、脊骨、肩骨、頸骨、髑髏骨各在異處,於汝等意云何?若本有美色,彼滅生患耶?答曰:『如是。』復次,若見彼姝息道,骨白如螺,青猶鴿色,赤若血塗,腐壞碎末34,於汝等意云何?若本有美色,彼滅生患耶?答曰:『如是。』是謂色患。 「云何色出要?若斷除色,捨離於色,滅色色盡,度色出要,是謂色出要。若有沙門、梵志,色味、色患、色出要不知如真者,彼終不能自斷其色,況復能斷於他色耶?若有沙門、梵志,色味、色患、色出要知如真者,彼既自能除,亦能斷他色。 「云何覺味?比丘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35。彼於爾時不念自害,亦不念害他,若不念害者,是謂覺樂味。所以者何?不念害者,成就36是樂,是謂覺味。 「云何覺患?覺者是無常法、苦法、滅法,是謂覺患。 「云何覺出要?若斷除覺,捨離於覺,滅覺覺盡,度覺出要,是謂覺出要。若有沙門、梵志,覺味、覺患、覺出要不知如真者,彼終不能自斷其覺,況復能斷於他覺耶?若有沙門、梵志,覺味、覺患、覺出要知如真者,彼既自能除,亦能斷他覺。」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苦陰經(上37)第三竟38(二千一百六十五字39) (一○○)中阿含40因品苦陰經41(下)第四42(第二小土城誦43)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釋羈瘦,在加維羅衛尼拘類園。 爾時,釋摩訶男44中後仿佯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坐一面,白曰:「世尊!我如是知世尊法,令我心中得滅三穢;染心穢、恚心穢、癡心穢45。世尊!我如是知此法,然我心中復生染法、恚法、癡法,世尊!我作是念:我有何法不滅,令我心中復生染法、恚法、癡法耶?」 世尊告曰:「摩訶男!汝有一法不滅,謂汝住在家,不至信、捨家、無家、學道。摩訶男!若汝滅此一法者,汝必不住在家,必至信、捨家、無家,學道。汝因一法不滅故,住在家,不至信、捨家、無家、學道。」 於是,釋摩訶男即從座46起,偏袒著衣,叉手向佛,白世尊曰:「唯願世尊為我說法!令我心淨,除疑得道!」 世尊告曰:「摩訶男!有五欲功德可愛、可念、歡喜、欲相應而使人樂,云何為五?謂眼知色、耳知聲、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觸,由此令王及王眷屬得安樂歡喜。摩訶男!極是欲味無復過是,所患甚多。 「摩訶男!云何欲患?摩訶男!族姓子者,隨其技術,以自存活,或作由業、或行治生、或以學書、或明算術、或知工數、或七刻印、或作文章、或造手筆、或曉經書、或作勇將、或奉事王。彼寒時則寒,熱時則47熱,飢渴、疲勞、蚊虻所蜇,作如是業,求圖錢財。摩訶男!此族姓子如是方便作如是行,作如是求,若不得錢財者,便生憂苦、愁慼、懊惱,心則生癡,作如是說:『唐作唐苦!所求無果。』摩訶男!彼族姓子如是方便作如是行,作如是求,若得賤財者,彼便愛惜守護密藏。所以者何?『我此財物莫令王奪、賊劫、火燒、腐壞、亡失,出財無利,或作諸業,而不成就。』彼作如是守護密藏,若有王奪、賊劫、火燒、腐壞、亡失,彼便生憂苦、愁慼、懊惱,心則生癡,作如是說:『若使長夜所可愛念者,彼則亡失。』摩訶男!如是現法苦陰,因欲緣欲,以欲為本。 「摩訶男!復次,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母共子諍,子共母諍,父子、兄弟、姊妹、親族展轉共諍。彼既如是共鬥諍已,母說子惡,子說母惡,父子、兄弟、姊妹、親族更相說惡,況復他人。摩訶男!是謂現法苦陰,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摩訶男!復次,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王王共諍,梵志梵志共諍,居士居士共諍,民民共諍,國國共諍。彼因鬥諍共相憎故,以種種器伏,轉相加害,或以拳扠石擲,或以杖打刀斫。彼當鬥時,或死、或怖,受極重苦,摩訶男!是謂現法苦陰,因欲緣欲,以欲為本。 「摩訶男!復次,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著鎧被袍,持槊弓箭,或執刀楯入在軍陣。或以象鬥,或馬、或車,或以步軍,或以男女鬥。彼當鬥時,或死、或怖,受極重苦,摩訶男!是謂現法苦陰,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摩訶男!復次,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著鎧被袍,持槊弓箭,或執刀楯往奪他國,攻城破塢,共相格戰,打鼓吹角,高聲喚呼。或以槌打,或以鉾戟,或以利輪,或以箭射,或亂下石,或以大弩,或以融銅珠子灑之。彼當鬥時,或死、或怖,受極重苦,摩訶男!是謂現法苦陰,因欲緣欲,以欲為本。 「摩訶男!復次,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著鎧被袍,持槊弓箭,或執刀楯入村、入邑、入國、入城,穿牆發藏,劫奪財物,斷截王路。或至他巷,壞村、害邑、滅國、破城。於中或為王人所捉,種種拷48治:截手、截足或截手足,截耳、截鼻或截耳鼻,或臠臠割,拔鬚、拔髮或拔鬚髮,或著檻中衣裹火燒,或以沙壅草纏火??,或內鐵驢復中,或著鐵豬口中,或置鐵虎口中燒,或安銅釜中,或著鐵釜中煮,或段段截,或利叉刺,或鐵鉤鉤,或臥鐵床以沸油澆,或坐鐵臼以鐵杵擣,或龍蛇蜇,或以鞭鞭,或以杖撾,或以棒打,或生貫高標上,或梟其首。彼在其中,或死、或怖,受極重苦,摩訶男!是謂現法苦陰,因欲緣欲,以欲為本。 「摩訶男!復次,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行身惡行,行口、意惡行,彼於後時疾病著床,或坐、臥地,以苦逼身,受極重苦,不可愛樂。彼若有身惡行,口、意惡行,彼臨終時在前覆障,猶日將沒大山崗側,影障覆地49。如是,彼若有身惡行,口、意惡行,在前覆障,彼作是念:我本惡行在前覆我,我本不作福業,多作惡業,若使有人作惡兇暴唯為罪,不作福、不行善,無所畏、無所依、無所歸,隨生處者,我必生彼。從是有悔,悔者不善死,無福命終,摩訶男!是謂現法苦陰,因欲緣欲,以欲為本。 「摩訶男!復次,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行身惡行,行口、意惡行。彼因身、口、意惡行故,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必至惡處,生地獄中,摩訶男!是謂後世苦陰,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摩訶男!是故當知欲一向無樂,無量苦患,多聞聖弟子不見如真者,彼為欲所覆,不得捨樂及無上息。摩訶男!如是彼多聞聖弟子因欲退轉。摩訶男!我知欲無樂,無量苦患,我知如真已,摩訶男!不為欲所覆,亦不為惡所纏,便得捨樂及無上息。摩訶男!是故我不因欲退轉。 「摩訶男!一時,我遊王舍城,住鞞哆邏山仙人七葉屋50。摩訶男!我於晡時,從宴坐起,往至廣山51,則於彼中見眾多尼揵52,行不坐行,常立不坐,受極重苦53。我往問曰:『諸尼揵!汝等何故行此不坐行,常54立不坐,受如是苦。』彼如是說:『瞿曇!我有尊師尼揵,名曰親子55,彼則教我作如是說:諸尼揵等!汝若宿命有不善業,因此苦行故,必當得盡。若今身妙行護,口、意妙行護,因緣此故,不復作惡不善之業。』 「摩訶男!我復問曰:『諸尼揵!汝等信尊師無有疑耶?』彼復答我:『如是,瞿曇!我等信尊師無有疑惑。』摩訶男!我復問曰:『尼揵!若爾者,汝等尊師尼揵本重作惡不善之業,彼本作尼揵死,今生人間出家作尼揵,行不坐行,常立不坐,受如是苦,如汝等輩及弟子也。』彼復語我曰:『瞿曇!樂不因樂要因苦得,如頻鞞娑羅56王樂,沙門瞿曇不如也57。』 「我復語曰:『汝等癡狂,所說無義,所以者何?汝等不善,無所曉了,而不知時,謂汝作是說:如頻鞞娑羅王樂,沙門瞿曇不如也。尼揵!汝等本應如是問:誰樂勝,為頻鞞娑羅王,為沙門瞿曇耶?尼揵!若我如是說我樂勝,頻鞞娑羅王不如者,尼揵!汝等可得作是語:如頻鞞娑羅王樂,沙門瞿曇不如也。』彼諸尼揵即如是說:『瞿曇!我等今問沙門瞿曇,誰樂勝,為頻鞞娑羅王,為沙門瞿曇耶?』我復語曰:『尼揵!我今問汝,隨所解答。諸尼揵等,於意云何?頻鞞娑羅王可得如意靜58默無言,因是七日七夜得歡喜快樂耶?』尼揵答曰:『不也,瞿曇!』『六五四三二,一日一夜得歡喜快樂耶?』尼揵答曰:『不也,瞿曇!』復問曰:『尼揵!我可得如意靜默無言,因是一日一夜得歡喜快樂耶?』尼揵答曰:『如是,瞿曇!』『二三四五六,七日七夜得歡喜快樂耶?』尼揵答曰:『如是,瞿曇!』我復問曰:『諸尼揵等!於意云何?誰樂勝,為頻鞞娑羅王,為是我耶?』尼揵答曰:『瞿曇!如我等受解沙門瞿曇所說,瞿曇樂勝,頻鞞娑羅王不如也。』 「摩訶男!因此故知,欲無樂有,無量苦患,若多聞聖弟子不見如真者,彼為欲所覆,惡、不善所纏,不得捨樂及無上息。摩訶男!如是彼多聞聖弟子為欲退轉。摩訶男!我知欲無樂,有無量苦患,我知如真已,不為欲所覆,亦不為惡不善法所纏,便得捨樂及無上息。摩訶男!是故我不為欲退轉。」 佛說如是,釋摩訶男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苦陰經(下59)第四竟60(二千二百五十四字61) (一○一)中阿含因品增上心經62第五(第二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欲得增上心者,當以數數念於五相,數念五相已,生不善念,即便得滅;惡念滅已,心便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 「云何為五?比丘者,念相善相應,若生不善念者,彼因此相復更念異相善相應,令不生惡不善之念;彼因此相更念異相善相應已,生不善念,即便得滅;惡念滅已,心便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猶木工師、木工弟子,彼持墨繩,用絣63於木,則以利斧,斫治令直。如是,比丘!因此相復更念異相善相應,令不生惡不善之念;彼因此相更念異相善相應已,生不善念,即便得滅;惡念滅已,心便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若比丘欲得增上心者,當以數數念此第一相,念此相已,生不善念,即便得滅;惡念滅已,心便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 「復次,比丘!念相善相應,若生不善念者,彼觀此念惡有災患,此念不善,此念是惡,此念智者所惡,此念若滿具者,則不得通、不得覺道、不得涅槃,令生惡不善念故。彼如是觀惡已,生不善念,即便得滅;惡念滅已,心便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猶人年少,端正64可愛,沐浴澡洗,著明淨衣,以香塗身,修治鬚髮,極令淨潔,或以死蛇、死狗、死人餘65半青色,膖脹臭爛,不淨流出,繫著彼頸,彼便惡穢,不喜不樂。如是,比丘!彼觀此念,惡有災患,此念不善,此念是惡,此念智者所惡,此念若滿具者,則不得通、不得覺道、不得涅槃,令生惡不善念故。彼如是觀惡已,生不善念,即便得滅;惡念滅已,心便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若比丘欲得增上心者,當心數數念此第二相;念此相已,生不善念,即便得滅;惡念滅已,心便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 「復次,比丘!念相善相應時,生不善念,觀念惡患時,復生不善念者,彼比丘不應念此念,令生惡不善念故。彼不念此念已,生不善念,即便得滅;惡念滅已,心便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猶有目人66,色在光明,而不用見67,彼或閉目,或身避去,於汝等意云何?色在光明,彼人可得受色相耶?答曰:『不也。』如是,比丘不應念此念,令生惡不善念故。彼不念此念已,生不善念,即便得滅;惡念滅已,心便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若比丘欲得增上心者,當以數數念此第三相,念此相已,生不善念,即便得滅;惡念滅已,心便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 「復次,比丘!念相善相應時生不善念,觀念惡患時亦生不善念,不念念時復生不善念者,彼比丘為此念,當以思行漸減其念,令不生惡不善之念。彼為此念,當以思行漸減念已,生不善念,即便得滅;惡念滅已,心便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猶人行道,進路急速,彼作是念:我何為速,我今寧可徐徐行耶?彼即徐行。復作是念:我何為徐行,寧可住耶?彼即便住。復作是念:我何為住,寧可坐耶?彼即便坐。復作是念:我何為坐,寧可臥耶?彼即便臥。如是,彼人漸漸息身粗行,當知比丘亦復如是。彼為此念,當以思行漸減其念,令不生惡不善之念;彼為此念,當以思行漸減念已,生不善念,即便得滅;惡念滅已,心便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若比丘欲得增上心者,當以數數念此第四相,念此相已,生不善念,即便得滅;惡念滅已,心便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 「復次,比丘!念相善相應時生不善念,觀念惡患時亦生不善念,不念念時亦生不善念,當以思行漸減念時復生不善念者,彼比丘應如是觀。比丘者,因此念故,生不善念,彼比丘便齒齒相著,舌逼上齶,以心修心,受持降伏,令不生惡不善之念;彼以心修心,受持降伏已,生不善念,即便得滅;惡念滅已,心便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猶二力士捉一羸人,受持降伏。如是,比丘!齒齒相著,舌逼上齶68,以心修心,受持降伏,令不生惡不善之念;彼以心修心,受持降伏已,生不善念,即便得滅;惡念滅已,心便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若比丘欲得增上心者,當以數數念此第五相,念此相已,生不善念,即便得滅;惡念滅已,心便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 「若比丘欲得增上心者,當以數數念此五相,數念五相已,生不善念,即便得滅;惡念滅已,心便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若比丘念相善相應時不生惡念,觀念惡患時亦不生惡念,不念念時亦不生惡念,若以思行漸減念69時亦不生惡念,以心修心、受持降伏時亦不生惡念者,便得自在。欲念則念,不念則不念,若比丘欲念則念,不欲念則不念者,是謂比丘隨意諸念,自在諸念跡。」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上心經第五竟70(千四百五十六字71) (一○二)中阿含因品念經72第六(第二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本未覺無上正盡73覺時,作如是念:我寧可別諸念作二分,欲念、恚念、害念作一分,無欲念、無恚念、無害念復作一分。我於後時,便別諸念作二分,欲念、恚念、害念作一分,無欲念、無恚念、無害念復作一分,我如是行,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生欲念,我即覺生欲念,自害、害他、二俱害滅,慧多煩勞不得涅槃;覺自害、害他、二俱害滅,慧多類勞不得涅槃,便速滅。復生恚念、害念,我即覺生恚念、害念,自害、害他、二俱害滅,慧多煩勞不得涅槃;覺自害、害他、二俱害滅,慧多煩勞不得涅槃,便速滅。 「我生欲念不受斷除吐74,生恚念、害念不受斷除吐,所以者何?我見因此故,必生無量惡不善之法。猶如春後月,以種田故,放牧地,則不廣。牧牛兒放牛野澤,牛入他田,牧牛兒即執杖往遮,所以者何?牧牛兒知因此故,必當有罵、有打、有縛、有過失也,是故牧牛兒執杖往遮。我亦如是,生欲念不受斷除吐,生恚念、害念不受斷除吐,所以者何?我見因此故,必生無量惡不善之法。 「比丘者,隨所思、隨所念,心便樂中。若比丘多念欲念者,則捨無欲念,以多念欲念故,心便樂中。若比丘多念恚念、害念者,則捨無恚念、無害念,以多念恚念、害念故,心便樂中。如是,比丘不離欲念,不離恚念,不離害念者,則不能脫生、老、病、死、愁優、啼哭,亦復不能離一切苦。我如是行,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生無欲念,我即覺生無欲念,不自害、不害他,亦不俱害,修慧不煩勞而得涅槃。覺不自害、不害他,亦不俱害,修慧不煩勞而得涅槃,便速修習廣布。復生無恚念、無害念,我即覺生無恚念、無害念,不自害、不害他,亦不俱害,修慧不煩勞而得涅槃。覺不自害、不害他、亦不俱害,修慧不煩勞而得涅槃,便速修習廣布,我生無欲念、多思念,生無恚念、無害念、多思念。 「我復作是念:多思念者,身定75喜忘,則便損心,我寧可治內心,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令不損心。我於後時便治內心,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而不損心。我生無欲念已,復生念向法次法;生無恚念、無害念已,復生念向法次法。所以者何?我不見因此生無量惡不善之法。猶如秋後月收一切穀訖,牧牛兒放牛野田時作是念:我牛在群中。所以者何?牧牛兒不見因此故當得罵詈,得打、得縛,有過失也。是故彼作是念:我牛在群中。我亦如是,生無欲念已,復生念向法次法;生無恚念、無害念已,復生念向法次法。所以者何?我不見因此生無量惡不善之法。 「比丘者,隨所思、隨所念,心便樂中。若比丘多念無欲念者,則捨欲念,以多念無欲念故,心便樂中。若比丘多念無恚念、無害念者,則捨恚念、害念,以多念無恚念、無害念故,心便樂中。彼覺、觀已息,內靜76、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成就遊。彼離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77,得第三禪成就遊。彼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 「彼如是定,心清淨無穢、無煩,柔軟善住,得不動心,趣向漏盡通智作證,便知此苦如真,知此苦集78,知此苦滅,知此苦滅道如真;亦知此漏如真,知此漏集,知此漏滅,知此漏滅道如真。彼如是知,如是見已,則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此比丘離欲念、離恚念、離害念,則得解脫生、老、病、死、愁憂、啼哭,離一切苦。猶如一無事處有大泉水,彼有群鹿遊住其中。有一人來,不為彼群鹿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塞平正路,開一惡道,作大坑塹,使人守視79,如是群鹿一切死盡。復有一人來,為彼群鹿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開平正路,閉塞惡道,卻守視人80,如是群鹿普得安濟。 「比丘!當知我說此喻,欲令知義,慧者聞喻,則解其趣,此說有義。大泉水者,謂是五欲愛念歡樂,云何為五?眼知色、耳知聲、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觸,大泉水者,當知是五欲也。大群鹿者,當知是沙門、梵志也。有一人來,不為彼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當知是魔波旬也。塞平正路,開一惡道者,是三惡不善念:欲念、恚念、害念也。惡道者,當知是三惡不善念。復更有惡道,謂八邪道,邪見乃至邪定是為八。作大坑塹者,當知是無明也。使人守者,當知是魔波旬眷屬也。復有一人來,為彼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當知是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也。閉塞惡道,開平正路者,是三善念:無欲念、無恚念、無害念也。道者,當知是三善念。復更有道,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是為八。 「比丘!我為汝等開平正路,閉塞惡道,填平坑塹,除卻守人,如尊師所為弟子起大慈,哀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我今已作。汝等亦當復自作,至無事處山林樹下空安靜處,宴坐思惟,勿得放逸,勤加精進,無令後悔,此是我之教敕,是我訓誨。」 佛說如是,彼諸81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念經第六竟82(千五百九十三83字84)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五(七千四百六十八字85)86 1麗本無「中阿含」三字,今依循每經慣例補上。 2本經敘說因異學亦言知斷欲、斷色、斷覺,比丘以此告佛,佛乃為諸比丘分別欲、色、覺之味、患、出要。中部(M. 13. Mahadukkhakkhandha suttam 苦蘊大經)、失譯佛說苦陰經(大一‧八四六)、增一阿含三實品第九經(大二‧六○四下),參閱中阿含第九十八經念處經(大一‧五八二中)。 3麗本無「上」字,今依據明本補上。 4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宋、元二本均置於卷末題下。 5「沙門瞿曇施設知斷欲……施設知斷覺」,佛說苦陰經(大一‧八四六下)作:「沙門瞿曇智慧說婬,智慧說色痛。」增一阿含三寶品第九經(大二‧六○四下)作:「瞿曇道士,恆說欲論、色論、痛論、想論,如此諸論有何差別?」 6「三」,麗本作「二」,今依據本經文意改作「三」。 7「何」,元、明二本均作「可」。 8「沙門瞿曇施設知斷欲……有何差別」,巴利本(M. vol. 1, p. 84)作:諸賢!沙門瞿曇為﹝斷﹞欲而指示(施設)遍知,我們也為﹝斷﹞欲而指示遍知;諸賢!沙門瞿曇為﹝斷﹞色而指示遍知,我們也為﹝斷﹞色而指示遍知;諸賢!沙門瞿曇為﹝斷﹞受而指示遍知,我們也為﹝斷﹞受而指示遍知;諸賢!如此,沙門瞿曇與我們之為了說法而說法,為了開示而開示,這裡究竟有什麼差別,有什麼意趣,有什麼殊異呢? 9「默」,麗本作「嘿」,今依據頻伽藏、卍正藏改作「默」。 10「向」,麗本作「句」,今依據磧砂藏、頻伽藏、卍正藏改作「向」。 11味(assada)(巴),味著、樂味。 12患(adinava)(巴),即過失、災患。 13出要(nissarana)(巴),即出離,謂從流轉中解脫而得自在。 14「等」,宋、元、明三本均作「得」。 15「伎」,宋、元、明三本均作「技」。 16「蜇」,宋本作「??」。 17「亡」,麗本作「立」,今依據磧砂藏、頻伽藏、卍正藏改作「亡」。 18「若」,大正本作「苦」。 19「若有長夜……以欲為本」,巴利本(M. vol. 1, p. 86)作:「凡是我所有的,都沒有了!」如此說。比丘們!這也是欲的災患,現前的苦蘊;欲為因,欲為緣,欲之故;﹝總之,﹞因正是屬於欲。佛說苦陰經(大一‧八四七上)作:「彼長夜所可愛喜,念恚敗壞失此,今現身是苦陰,因婬故、緣婬故、增上婬故,是婬因緣。」 20「楯」,元、明二本均作「盾」。 21「受」,宋、元二本均作「或」。 22「槌」,宋、元、明三本均作「椎」。 23「王」,元本作「正」。 24「拷」,麗本作「考」,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拷」。 25「凶」,元、明二本均作「兇」。 26「除」,宋、元、明三本均作「陰」。 27「姝」,宋、元二本均作「妺」。 28「坐」,宋、元、明三本均作「生」。 29「息道」,此處巴利本作 sariram sivathikaya chadditam (屍體被捨棄在墓地)。 30「餘」,麗本作「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餘」。 31「鎖」,麗本作「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鎖」。 32「若見彼姝息道……餘半骨鎖在地」,佛說苦陰經(大一‧八四七下)作:「如見妺死屍,若骨、若青、若蟲、若食、若骨白。」 33「??」,宋、元、明三本均作「腨」。 34「若見彼姝息道……腐壞碎末」,佛說苦陰經(大一‧八四八上)作:「若見妺死屍,骨正白如貝,若青鴿色,若赤油潤,若腐碎。」 35「比丘者,離欲、離惡……至得第四禪成就遊」,佛說苦陰經(大一‧八四八上)作:「此比丘於婬解脫,至住四禪正受。」 36「成就」,宋本作「我說」,元、明二本均作「我謂」。 37麗本無「上」字,今參考八四七頁注補上。 38明本無「苦陰經上第三竟」七字。 39宋、元、明三本均無「二千一百六十五字」八字。 40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41本經敘說釋摩訶男生染、恚、癡法,佛為說欲味、欲患;若知如真,則不為所覆,便得無上息。中部(M. 14. Culadukkhakkhandhasuttam 苦蘊小經)、西晉‧法炬譯佛說苦陰因事經(大一‧八四九)、吳‧支謙譯佛說釋摩訶男本四子經(大一‧八四八)、增一阿含莫畏品第一經(大二‧七四四上)。 42「經下第四」,麗本作「經第四」,今依據明本改作「經下第四」。宋本作「第四經」。 43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44「釋摩訶男」,巴利本作 Mahanamo Sakko(釋迦族的摩訶男)。 45「世尊!我如是知世尊法,……恚心穢、癡心穢」,佛說菩陰因事經(大一‧八四九中)作:「如世尊所說法我悉知,謂三意念著結,婬意著結,瞋恚、愚癡意著結。」又,佛說釋摩男本四子經(大一‧八四八中)作:「我常聞佛語輒著意中,我聞佛說人心有三態,有婬態、有怒態、有癡態。」 46「座」,麗本作「坐」,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座」。 47「則」,宋、元二本均作「即」。 48「拷」,宋本作「考」。 49「猶日將沒……影障覆地」,佛說苦陰因事經(大一‧八五○中)作:「猶若冥時,日欲沒大山大山間,彼山影倒懸向下如是。」 50「鞞哆邏山仙人七葉屋」,巴利本作 Gijjhakuta(靈鷲山)。「哆邏」,元、明二本均作「多羅」,宋本作「哆羅」。 51「廣山」,巴利本作 Isigilipasse Kalasilayayam(仙人山側黑石室)。 52尼揵(Nigantha)(巴),即指離繫外道,此等外道修習裸形塗灰等離繫之苦行。 53「則於彼中見眾多尼揵……受極重苦」,增一阿含莫畏品第一經(大二‧七四四上)作:「爾時,有尼揵子在彼學道,是時,尼揵子舉手指日,曝體學道,或復有蹲而學道。」 54「常」,麗本作「當」,今依據磧砂藏、頻伽藏、卍正藏改作「常」。 55親子(Nathaputta)(巴),又作尼揵陀若提子、尼揵親子、尼乾子,譯為離繫親子,六師外道之一。佛說苦陰因事經(大一‧八五○下)作:「尼乾親族子。」 56頻鞞娑羅(Bimbisara)(巴),又作頻婆娑羅,為摩竭陀國王名。 57「瞿曇!樂不因樂要因苦得……沙門瞿曇不如也」,巴利本(M. vol.1, p. 93-4)作:尊者瞿曇!不應由樂得到樂,應由苦得到樂。尊者瞿曇!如果有可能由樂得到樂的話,摩竭陀國王西爾迦‧頻鞞娑羅可能得到樂,﹝因為﹞摩竭陀王西爾迦‧頻鞞娑羅比尊者瞿曇更安住於樂。佛說苦陰因事經(大一‧八五○下)作:「此瞿曇,不從善行得善報,彼王頻浮婆安樂住,汝沙門瞿曇不能爾。」 58「靜」,宋、元、明三本均作「靖」。 59麗本無「下」字,今參考八五七頁注補上。 60明本無「苦陰經下第四竟」七字。 61宋、元、明三本均無「二千二百五十四字」八字。 62本經敘說世尊告諸比丘:欲得增上心者,當數數念於五相:(一)念相善相應,(二)觀念惡患,(三)不念念,(四)以思行漸減念,(五)以心修心,受持降伏。中部(M. 20. Vitakkasanthanasuttam 考想息止經)。 63「絣」,麗本作「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絣」。 64「正」,麗本作「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正」。 65「餘」,麗本作「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餘」。 66有目人:有眼睛的人。 67「色在光明,而不用見」,巴利本作apathagatanam rupanam adassanakamo assa (對於來到視野的諸色,如果是不願意看見的話。) 68「齶」,大正本作「??」。 69「念」,宋、元二本均作「令」。 70明本無「增上心經第五竟」七字。 71宋、元、明三本均作「千四百五十六字」七字。 72本經敘說世尊為諸比丘分別諸念作二分:欲念、恚念、害念作一分,無欲念、無恚念、無害念作一分。若生欲念、恚念、害念,須不受斷除吐;若生無欲念、無恚念、無害念,須速修習廣布。次應治內心,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向法次法,及至證四禪,斷諸漏。中部(M. 19. Dvedhavitakkasuttam 雙考經)。 73「盡」,宋、元、明三本均作「真」。 74「我生欲念不受斷除吐」,巴利本作 aham……uppannuppannam kamavitakkam pajaham'eva vinodem' eva. byant'eva nam akasim (我把再次生起之尋求欲之念捨棄遣除,把它消滅掉了。) 75「定」,宋、元、明三本均作「之」。 76「靜」,宋、元、明三本均作「靖」。 77「空」,麗本作「室」,今依據卷一第二經晝度樹經「念樂住空」改作「空」。宋、元、明三本均作「定」。 78「集」,麗本作「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79「使人守視」,巴利本作 odaheyya okacaram, thapeyya okacarim(放牡獸,置牝獸。) 80「卻守視人」,巴利本作 uhaneyya okacam, naseyya okacarim(卻除牡獸,放逐牝獸。) 81宋、元、明三本均無「諸」字。 82明本無「念經第六竟」五字。 83「三」,麗本作「二」,今依據頻伽藏、卍正藏改作「三」。大正本亦作「三」。 84宋、元、明三本均無「千五百九十三字」七字。 85宋、元、明三本均無「七千四百六十八字」八字。 86「字」字之下,宋、元二本均有「第二小土城誦」六字。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