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玄問答第五(佛性義玄卷第三之上) 輸入者 吳靜梅 一校者 江 進 二校者 王 麗 改稿者 袁雪梅 問。付十一家釋。且以眾生為正因佛性之義。大師許之耶。 答。十一家異釋。皆是所破義也。故玄云次第須破(云云) 問。經言正因者。謂諸眾生(云云)文已分明也。況以道理思之。眾生者即法身輪轉五道也。故眾生還歸本名成佛。專可以眾生為正因佛性耶。答。佛性原為菩薩說而般若經云。若有眾生相則菩薩(云云)何以無體之眾生。為正因佛性哉。 玄云。第一家云。以眾生為正因佛性。故經言正因者。謂諸眾生緣因者。謂六波羅蜜。既言正因者。謂諸眾生故。知以眾生為正因佛性。又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故。知眾生是正因也(文)又云○經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則非菩薩。又言如來說眾生即非眾生。正因本為菩薩。經既說言有眾生相。即非菩薩寧得以眾生為正因耶。故知有眾生者。皆妄想何可以妄想顛倒為正因耶(乃至)若初教已明有眾生者。便應初教已明正因佛性○既言眾生有佛性耶。得言眾生是佛性耶(等文)(具可見文) 問。付明正因佛性。以第八阿梨耶識為體云義。大師許之乎。 答。乃至第八阿梨耶識。亦非佛性(云云)問。第八識是如來藏識也。楞伽經云。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云云)如來藏者。佛性異名。此師所申。專叶經旨。大師何不許之乎。 答。玄云。乃至第八阿梨耶識。亦非佛性。故攝大乘論云。是無名母生死根本。故知六識七識乃至八九。設使百千無量諸識皆非佛性。何以故皆是有所得五眼所不見。問。八識九識何皆有所得耶。 答。若約有所得八九皆妄識也。若分別之者八九是佛性也。 緣略云(上)二本有種子。即是本有佛性。方得成佛(云云)又云(弟子品)以菩提四種子。在眾生心內。天親論明一切種子。皆在梨耶識中(文)窟下云。一約緣不約緣不約佛性者。只由六七妄緣。不由如來藏(云云)此明以第八為如來藏也。 佛性義云。涅槃經中名為佛性。即於花嚴名為法界。於勝鬘中。名為如來藏。自性清淨心。楞伽名為八識(云云)行品疏云○楞伽經亦有二文。一云梨耶。是如來藏。二云如來藏。非阿梨耶(云云) 玄下文云。涅槃經自說佛性有種種名○楞伽經名為八識(云云) 問。付明正因佛性。且以第一義空為體云義。大師許之乎。答。非所用義。問。經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云云)既是經說何不用之耶。 答。經說模象之譬即此意也。大經意。以中道為正因佛性也。而諸文各且諸一義耳。 玄云。以第一義空為正因佛性者。此是北地摩訶衍師。所用今問。若依涅槃文。以第一義空。為佛性者。下文即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名為佛性。故知以中道為佛性。不以空為佛性也(文)又云是以文。云佛性者即是三菩提中道種子也(云云)第九會教門。云若悟諸法平等無二無。是無非者。十一家所說並得是正因佛性(云云) 問。以真諦為正因佛性之義。大師用之耶。 答。是所破義也。問。經以第一義空名為佛性也。何不許之乎。答。玄云。真諦為佛性者。此是和法師。小亮法師所用。問。真諦為佛性。何經所出。承習是誰無有師資。亦無證句故。不可用也(文)又云。但河西道朗法師。與曇無懺法師。共番涅槃經。親承三藏。作涅槃義疏。釋佛性義。正以中道為正因佛性。爾後諸師皆依朗法師義疏。得講涅槃。乃至釋佛性義師心自作。各執異解。悉皆以涅槃所破之義。以為正解。豈非是經中所喻解象之殊哉。雖不離象無有一人得象者也。是故應須破覽(云云)問。真諦者。若中道第一義者。即是正義也。若第一義空者。即第十一師解也。即有經證。何云無證句乎。又何別出之乎。 問。阿含經中明佛性耶。答。亦明佛性(云云) 問。究竟一乘經。說有如來藏(法花遊意引寶性論)如來藏是佛性異名也。於大乘經中。執不輒說之。況小乘經中。何得說之乎。答。 玄云。由來舊解。阿含經中。亦明佛性。但有小妨耳。故云。一切眾生悉有佛攝性。悉有辟支佛性。悉有佛性。阿含既爾。其餘諸經亦有說佛性語。但不甚分明(云云)禪林云。阿含佛性者。實敏僧都遣虎義也(云云)問。華嚴經中。說佛性其語分明乎。答。不甚分明(云云) 問。華嚴經文云。菩薩隨喜心。不斷如來性。又云欲不斷佛種姓者。當發菩提心。又性起品中明。從寶王如來性。而起離世間因得入法界也。結前因果。生後因果也。是分明佛性義。何云不甚分明乎。答。玄云。故華嚴明佛性有果。而未作正因緣因之名亦未作果。與果果之秤至如具足明佛性義。即如涅槃中所辨。故真明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今時一師每以涅槃經為證。然此一教處處皆明佛性(云云) 問。明佛性有始終無始終兩義。爾以何說為無始終義歟。答。如涅槃云。十二因緣。不生不滅。不一不二。不常不斷。不來不去。不因不果。又言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有果也(云云) 問。且付後文。以十二因緣名因。是境界佛性也。以所生觀智為因。因以三菩提為果。以大涅槃稱果之也。然言無始終者。是因果相續。如車輪義。於十二因緣。更無論其因。於涅槃果。更不明其果。而何云無始終乎。答。玄云。此是無始終義。何者如所生觀智因。因而有故名因因。十二因緣亦因。因而有又是因因。既互為因。與因因故。是無始始也(文) 問。玄云。第二作三世有始終撿者。凡有三句。一是因非果即是境界因。故經言是因非果如佛性。二者是果非因。即是果果性。故經言是果非因名大涅槃。三者是因是果。即如了因及三菩薩。斯即亦因亦果。望後為因。望前為果。既言境界是因非果。涅槃是果非因。所以名為有始終義文。十二因緣既非果大涅槃。亦非因以此為有始終義。何今以同因性等為無始終義乎。答。雖同是四種佛性。而以緒是因非果是果非因。故取此義邊。云有始終而取於因。亦可有因因之義邊。為無始終。各分取一義論之也。 問。付因性因因性等四種佛性。且何名因因性耶。答。謂十二因緣。所生觀智也。問。因十二緣。生觀智佛性。觀智是菩提之因。境界是因之因也。故可以十二因緣名因因性也。例如涅槃。是果宛之果。故名果之耶。 答。玄云。境界已是因。此之觀智因因而有。故名因因。好體十二因緣。應是因因而有。故名因因。彼向望前此即望後。皆是因因也(文) 問。世界無邊有何過乎。答。照若窮盡。即是有邊照。若不盡佛智應不圓(云云)問。世界無邊。隨佛智亦無邊。何有佛智不圓過乎。又以無邊智照盡者。猶是無邊義也。何云照窮盡即是有邊乎。答。是智論意也。謂世界若無邊者便壞一切智(云云) 玄云。無量世界。無邊佛智。應不圓耶。若。言如無邊而照可自破之。何勞更難照。若窮盡即是有邊照。若不盡智。則不員此難那得去本有始有義亦如是(云云) 若窮盡下重釋之。 問。眾生佛性本來自有者。為是實說為當何。答(云云)問。若方便說者。甘藥停山由來已久。圓珠沈水實自積時(云云)本有佛性。乃是佛性大宗也。若非實說為宗歸何用耶。大經有貧女寶藏之。況法花設穿鑿高原之譬。是誠了義大乘。實說開推顯實旨歸耶。若言實說者。玄云。如來方便為破眾生無常病故。說言一切眾生佛性。本來自有。以是因緣得成佛道(云云)明知但是方便說也。答。玄云。一家相傳。明佛性義。非有非無。非本非始。亦非觀當故。經云但以世俗文字數。故說有三世。非謂菩提有去來今。以非本非始故(云云)又大師常引大經云(初卷)諸優婆塞。深樂觀察諸對治門。謂常無常我無我等(云云) 但對昔教無常。今教明常住為實說。若望正性以常無常並為方便也。 問。付本有始有門。生死始有涅槃本有義如何釋之乎。 答。如第一念為新第二念為故(云云)意者生死在先為始有。涅槃在後。為本有云也。問。此釋不明。夫本有之名言。必因先來本有義也。如云自體本空名為涅槃。說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是可云涅槃本有義說即此法界輪轉五道。名曰眾生。又說隨其流處有六種味。或處說云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云云)是可云生死始有義義也。然何云生死在先為始。有在後名本有耶。就中涅槃若必在後者何名本有耶。 答。始是初義也。生死在前名始有其義顯也。本者古舊之名也。在後方成故舊義也。意者眾生至故舊之時。方得涅槃故。云本有以於眾生。故舊之位有其涅槃法也。或本來自性。是性淨涅槃。而言後者生死止息。後方得本有涅槃名。謂指後時涅槃。其體是舊云也(二義中前義叶玄文相。可善案也)玄云。生死始有涅槃。本有何異。第一念為新。第二念為故。生死本有。涅槃始有何失。第一念為故。第二念為新。故生死涅槃。皆不是本有。皆不是始有而終。是無始而今假名說故。更互為本始(云云) 又云。今約事論之如無明。初念始起為新佛果。後記為故。何異先兩念相望初念為新。後念為故。耶亦得佛果始起。此則名新。無明住地已久。此則為故。失兩念相望。初念名故。後念名新。然本始只是新故本只是故始只是新(等文)即一具上文也。 言何異先兩念相望等者。同先文已明兩念新故也。 問。如一切眾生。有佛性故成佛。草木亦有佛性。可得成佛乎。答。草木有佛性。而得成佛也。問。迷悟相對之理。有迷乃有覺。依正二報之別。有心與無心也。若爾眾生本有迷心。故後有覺悟之理。草木從來無心。何得成佛之期有耶。設言草木有真如理。更不得成佛之義乎。答。此是通門明義。若論別門則不得然也。 玄云。不但凡夫無佛性。乃至阿羅漢。亦無佛性。以是義故。不但草木無佛性。眾生亦無佛性也。若欲明有佛性者。不但眾生有佛性。此是對理外無佛性。以辨理內有佛性也○又華嚴明善財童子。見彌勒樓觀。即得無量法門。豈非是觀物。見性即得。無量三昧。又大集經云。諸佛菩薩觀。一切諸法無非是菩提○故肇法師云。道遠乎哉。即物而真聖遠乎哉。悟之即是也○又涅槃云。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亦是經文。唯識論云。唯識無境界。明山河草木皆是心相。心外無別法。此明理內一切諸法。依正不二。以依正不二故。眾生有佛性。即草木有佛性○若悟諸法。平等不見。依正二相。故理實無有成不成。相無不成。故假言成佛。以此義故若眾生成佛時。一切草木亦得成佛故。經言一切諸法皆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若彌勒得菩提。一切眾生。皆亦應得。此明以眾生彌勒一以無二故。若彌勒得菩提。一切眾生皆亦應得。眾生既爾。草木亦然。故知理通故。欲作無往不得是故。得名大乘無礙此是通門明義也(文)(無礙法門見大乘也)次文云若論別門者。則不得然。何以故明眾生有心迷故。得有覺悟之理。草木無心故。不迷寧得有覺悟之義。囑如夢則不覺以是義故。云眾生有佛性成佛。草木無佛性故不成佛也。成與不成皆是佛悟有何驚怪(文)言無不成故。假言成佛者。有人云於理中無不成故。且取無其不成佛義。假設云成佛。可理實草木不成佛也。有人云。假言者是中道。假名之假也。非假施設之假也。意云若論成不成相者。皆是假名。非約中道明之。若望理內之通門論之草木如眾生實成佛也。若草木成佛為假名者。眾生成佛亦是假名耳(後義可可勝之)大經三十三云。非佛性者。所謂一切墻壁。瓦石無情之物。難如是等無情之物是名佛性(云云)(淨影此名能知性也) 窟下云。有如來藏必。當作佛不同草木盡在一期故。涅槃云。佛性者非如墻壁瓦石也(文) 涅槃疏十八云○草木無佛性。盡在一期故斷滅等(文) 問。付明悉有佛性義。且彌勒成佛時。一切眾生皆可得菩薩乎。 答。若彌勒得菩提。一切眾生皆亦應得(云云) 問。正因佛性。遍在一切。凡聖身。至成佛時者。可隨發心修行之次第。任緣因佛性之有無。而何彌勒成佛一切悉得成佛乎。 答。玄云。故經云。一切諸法皆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若彌勒得菩提。一切眾生皆亦應得。此明以眾生彌勒一如無二故。若彌勒得菩提。一切眾生皆亦應得。眾生既爾。草木亦然(云云) 問。付理內有佛性。理外無佛性等四句義。引何文證之乎。 答。引大經善根人。有闡提人。無等文成此義也。 問。夫理內理外者。以諸佛菩薩無所得悟為理內。以凡夫二乘等有所得心為理外也。故玄上文云。經言復次道有二種。一外。二內○聲聞菩提無常無樂。諸佛菩薩所有菩提。常樂我淨(云云)又云。一切諸法有生滅者。皆是理外○若一切諸法無生滅者。皆是理內○故今明發心悟不生不滅如般若中所辨。名為內道(云云)明知理內但是般若無相妙理諸佛菩薩與此心起上品邪見身。無一豪善法。雖遇涅槃之教門。現無發心之理。說涅槃之利益之除一闡提者。即此謂也。今對此人云善根人者。只是不斷善根之人悉是也。何以闡提無等之文證。理內理外之佛性有無乎。 答。誠付無所得心明理內理外。以諸佛菩薩悟名理內以二乘有相心悉為理外也。然理內理外者。即內道外道之異名也。以理內名內道。以理外名外道。以其二乘及凡夫之善行無所得理之外故。呵之屬外道也。闡提及善根相對可類之。以大乘善根名善根。其凡夫人等無此善根。且屬闡提人。可非謂實是斷善之闡提可故。玄上文云經言。次道有二種。一外二內。外道道者。無常無樂。內道道者。有常有樂○聲聞菩提無常無樂。諸佛菩薩所有菩提常樂我淨(道與菩提因果異也○)又若言一切諸法。有生滅者。皆是理外悉屬外道。若一切法無生滅者。皆是理內。即屬內道故。今明發心悟不生不滅。如般若中所辨名為內道(文) 玄云。理外若無。理內則有。理內若無。理外則有。或時言內外俱有。或時說內外俱無。故經云闡提人有善根。無善根人。有闡提人。無二人俱有。二人俱無(文)問。大經中說。十地菩薩惠眼見故。見佛性不了(云云)此為因位。窮極法雲地菩薩乎。答。地前菩薩也。 問。經文云惠眼見故。見不了了佛眼見故則了了(云云)此對佛果位。明因位所見。明知十地窮學猶未了了見佛性云也。抑有何故解云地前乎。答。此是相傳說稟承義也。是地前未得真悟菩薩故。見性不明也。還以見性不明云地前菩薩歟。問。因果相對難。彌難避如何。 問。華嚴經中。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文)是地前初心住歟。答。真悟十地即初地發心也(涅槃所明地前花嚴所明真悟)問。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之文者。十地品次初發心品之前。有梵行品之文也。未至他化天宮。說十地住位未開之文也。彼經自明菩薩一地普枌說地功德之旨也。故於初發心。一念即得佛果功德云也。何忽以此為觀喜地證位乎。 答。玄云。因中開為十地。乃至如初地先開為十迴向。乃至十信等斯則初地為始。十地為終(云云)准此釋文。十地為本。論其因位其十信等。並是學十地之方便也。故說初發心功德。即明初地相云也。 玄云○一切眾生所有佛性。十住菩薩以何等眼。不了了見佛。以何眼而了了見也。性品答見有二種。一者十地。或言十住。名為惠見。舉殊喻釋。二者外道凡夫名為信見。或如羊角。或如大聚等。師子吼品明惠見故。見不了了佛。以何眼而了了見也。性品答見有二種。一者十地。或言十佛眼。見故則了了。經文如此判釋。多言十住菩薩。方見佛性。猶如羅繫。九住以還。未見佛性。但華嚴經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若如此者。初發心時。即見佛性故。一師云涅槃所明。十地應是地前未得。真悟菩薩故見性不明。而華嚴所明十地。從佛智惠出。此是真悟菩薩故。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但地論師據行位。判行通住別。涅槃辨位別義故。菩薩位智猶未極故。十地菩薩見性不明九地猶未見。華嚴明行通義故。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也(文)(今案兼取地論師義耳) 一師者。興皇朗和尚也。今考二諦義。及中論疏初卷云。得此意者解一師意(云云)今涅槃義明正義。云今時一師每以涅槃經為證(云云)又法品疏云。一師相承開之為五(云云)仙光解此文。云一師者古舊三論師等(云云)此似非興皇師也。 問。涅槃經云。發心畢竟二不別。及華嚴初發心時即是佛故。並為十信初心也。今何以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文。意真悟十地簡地前(云云)答。可劬勞之。 百論序疏。證十信初是天塵想云。涅槃經云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華嚴經云初發心時即是佛故(花嚴第十卷文也。花玄四明一念具萬行引此涅槃文也)玄教迄義云。今謂從初發心則學無生。習於並觀。故涅槃之發心畢竟二不別(云云)(靈味云。初地並什肇云十地並成。論師云八地並今義異之) 華嚴賢首菩薩品云(第七卷)於彼十方世界中念念示現成佛道(文) 涅槃疏七云。如華嚴所明。十住初發心便能八相成道(乃至)今時所判。十信初心去是初依住(云云)提婆品疏云。然十信菩薩亦能八相成道(云云) 華嚴梵行品云(第九卷半)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一切法真實之性。具足惠身不由他悟(文)與初發心時。即是佛故之文意可同。而釋文各異。可案之。且云本文。雖同但釋是文處。則故作別釋。可非本文意別也。或經本文先後說則義歟。 方便品疏云。十地經云。如是十地義說。佛之根本。即十地為本佛。為其末又言如是。十地義從佛智慧出。即佛為本十地為末(文) 大品疏六云。如十地與佛身為本。末從佛智慧海於生十地。佛為本。十地為末。如是十地義諸佛之根本。十地為本。佛為末(云云)問。第三云○有因而果前故。華嚴云如是十地義。從佛智海出(云云)問。十地如何從佛智出乎。 答。案十地論意。佛有眾德。而開佛果功德。為十地之漸得一切德也(更尋) 問。付佛乘因果。且於菩薩位總開幾種乎。 答。所以因中開為十地(文)問。地前有三十心何只云十地乎。所以論疏云。無階級之階級。不壞五十二位(云云)如何。答。玄云。雖復不二而開因果。二菩提心為因佛。則是果此是一重開也。又明果不可頓階所以因中開為十地。此是第二重開也。如是於一一地中。或更開為三。乃至為四。如初地先開為十。迴向乃至十信等。斯則初地為始。十地為終(文)意云以真悟為因。因中開十地。然十信乃至十迴向者。但是十地家之方便。乃屬初地耳。亦是第三重開出也。 問。涅槃經中。說十二因緣義。云十地菩薩但見其終。不見其始諸佛。如來始終俱見(云云)爾宗家如何釋之乎。 答。十地非初。故云不見其始。則是第十故言見終(乃至)果既不開。所以始終俱見(云云)問。法雲地位。設雖非初地勝。必於劣得自在深。心於淺位通達也。何云非初故。不見其始耶。與而言之者。上所於有說意。云十地去初地遠故言不見其始(云云)又有人言十地菩薩。去終近故云見終(云云)與此等釋有何異乎。又佛果不開故。始終俱見云。專不可爾。但可依智慧。明味論見不見義。更不可任開合義明之乎。 答。此釋有深旨。謂十地在終故。云見終不見始。准此初地在始。故亦可云見始不見終。佛果不開分。故不分始終見不見。故只云始終俱見也。經文舍深義說之不可以常途意解之歟。 玄云。又涅槃經云。十地菩薩但見其終不見。其始諸佛如來始終俱見。諸師釋此文種種不同。或言十地菩薩未斷無明故。言不見其始。而伏惑已同去佛。近故言見終也。又十地菩薩。去終近故。云見終去無明。住地遠故。言不見其始。又云十地去初地遠故。言不見其始。但見其終。佛既眾惑已盡。因圓果滿故云始終俱見。一師云○斯則初地為始。十地為終。十地非初。故云不見其始。則是第十。故言見終。亦得對言初地見始不見終也。果既不開。所以始終俱見。此故是無始終始終不見而見也(文)(此約十二因緣論始終也) 經二十五云。一切眾生。雖與十二因緣共行而不見知。不見知故無有始終。十住菩薩唯見其終不見其始。諸佛世尊見始見終(云云) 疏十六云○舊解云。始則是無明元品去佛遠故。十地不見終去佛近故可以見○今依阿西釋云。十二因緣不出因果。因則始果則為終○因細故十地不見。果粗故十地則見。此解極好。一師復明○此十地以來○實方便弱故。不能見始方便實陰故所以見終○如來二惠等故。始終俱見(云云)(無明體相本自不有者。實惠所見故。見終妄想。因緣和合。而者方便。所見名為始十地。方便弱故。不見始云也)義記八云。見已生死至佛當盡名為見終。不知根本起之所由名不見始(等文) 大乘玄問答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