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玄問答第六(一乘義玄卷第三中) 輸入者 吳靜梅 一校者 江 進 二校者 王 麗 改稿者 袁雪梅 問。小乘初教意。以果為乘體(云云)爾大乘意亦可爾乎。答。玄云。因與果為乘(云云)問。大小乘義。優劣雖殊。如來制立。其旨大同。小乘初教中。以果為乘為順。大乘之實教也。是故以淺深。亦可云凡果為乘體也。是以法花譬喻品。合牛車文。皆舉佛果功德也。如云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等之如來知見力。無所畏等也。又云悉與諸佛禪定解脫。又云諸力解脫。及佛餘法也。然何今云通取因位所行乎。 答。大乘深義其旨寬。通局取果德者。可同淺近之小乘。隨偏執之一門歟。若依般若勝萬等說。亦有唯取因位所行之意。若依法花之文。亦云乘。此寶乘立至道場(云云)又明藥王等菩薩行。一乘即是因乘之義也。又十二門論中。明六義一乘。云諸佛大人所乘之諸大菩薩所乘(云云)故知乘義寬通因果二位也。 玄云。小乘初教以果為乘。故言三車。在門外此是盡無生智果。大乘因與果為乘。問曰。若大乘因果為乘者。何故經言於佛果上更無說一乘法事。答曰。此約用為言不言乘體不至佛果(云云)(遊意見勝萬經也。若約利他用者果位亦有之也) 問。法花經文云。無二亦無三文。且以偏行六度之菩薩解無三文。是誰人釋乎。答。玄文云。有人言不云誰人故難知也。問。玄文正見。光宅之解也。付之退考彼疏。全無此釋。靈指其解。傳鳥跡逐於空中。爾者何可云乎。 答(云云) 玄云。問曰。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云何名無二無三耶。答曰。有人言無二者。無聲聞緣覺無。無三者。無偏行六度菩薩(云云) 又云。晚見法花論釋。十方佛土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與今意同。論云此是遮者。明無二乘涅槃唯佛究竟。無上菩提。有大涅槃耳。此但明無有二乘。唯有佛乘。不言偏行六度菩薩。故光宅失旨也(文) 問。法花經中。身子尊者唱云。我等同入法性(云云)爾者法性者。佛性異名歟。答。問。佛性者。真如法身之理。正法中道之體也。而身子昔教中所解者。唯是陰上無人之空理。折法空觀之偏真耳。若以身子昔所解之空法。即為佛性異名之者。取魚日謂夜光。採瓦礫為珠。玉乃此謂也。爾者何可成之乎。答(云云) 玄云。問曰。有人言此經未明佛性。但明緣因。復言覆相明常此義云何。答。乃是成論淺悟之徒。有如此失。任大寶而不取。遇深經而不求。豈異弱表與窮子反走舍宅。乃至又處處明法性。法性是佛性之異名。身子言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來以小乘法。而見濟度。又方便品初明佛知見。即是佛性(云云) 問。法花論意。何名報身佛乎。答。修行顯佛性為報身(云云) 問。顯本有佛性者。應是顯時法身。法花玄中。釋天親優婆提舍。法身有二種。謂隱時之法身。及顯時之法身也(文)若以本隱今顯之德。名報身佛者。法報二身。全無差別爾何。 答。假因義邊名報身佛也。以疏法之所依萬德之體性為法身。此乃一法義別耳。 玄云。若法花論明三身者。以佛性為法身。修行顯佛性為報身(文)花玄九云。若就法花論明三身者。佛性隱顯為二身(文) 法花論疏下云。此論正以如來藏為法身。顯即名報身。涅槃有二種。一性淨。二方便淨○今此用性淨。涅槃是法佛。菩提方便淨屬報佛也(文) 又云。論解二種法身。一者隱時名法身。此非多寶也。二者顯時名法身。即多寶也。問。若爾與報佛何異。答。體一義殊似因義邊目之為報。眾法所依正法為身。故名法身(文) 問。付攝論所說三身。且報身佛唯他菩薩身歟。為當通自化化他乎。答。玄云。化菩薩名報身。或云。化地上名報身(云云)問。依事雖定有兩方疑。若唯化他身者。考攝論文。云如來自圓德及利益諸菩薩○此二事即是應身(云云)(第十三卷)法花疏云報身即應身(云云壽量品)故知通自利利他也。若云爾者。玄云攝論法身為自德二身為化他德(云云)又所出文。云唯化菩薩(云云)明知不通自利德也。如何可定乎。 答。花玄九云。攝論開跡以為二身。又化他中化菩薩身總名舍那(取意)若依統略意開本合跡。以如如境為法身。如如智為應身。故開本也。合跡者。應身已外。皆名化身也。此二文相違。然今案之。攝論應身通內外兩應也。花玄約外應論之統略。約內應論之。以外應身屬化身也。猶可劬勞之。又釋文處處意別歟。 短冊(同義) 攝說所說。三身如何。答。攝論所說。三身者。一法身。二應身。三化身。此其三身也。問。爾應身者。於本跡二身。是何乎。答。可通本跡二身也。 問。依處處釋。案彼論意。但取內應身為應身。亦即名報身。以其外應身。屬第三化也。故法花論疏云。攝論明應身。與真如相應。即是此論報身(文)然法花論。明報身之十地。行滿足得常涅槃故(云云)既當法花所說之報身。明知以常住果德。無為智惠。內與法身相應。故名為應身也。加之統略中。申攝論意云。如如境為法身。如如智為應身。故開本也。合跡者。應身也。外皆名化身(云云)准此等文。以化菩薩之身。唯屬化身。其應身者。唯是真如相應之智德事。而何云通本跡二身乎。答。考本論文。案玄疏釋。於應身中。可有內應外應之兩義。其真如之智惠。是內應身。化菩薩之身。稱化應身。若唯以內應身名應身。嫌外應身不名應身者。今玄章文。云攝論法身為自德。二身為化他德(云云)即以應身。為化他德也。豈不相違此釋乎。又統略意。以如如智為應身。成開本之義也。故知應身亦通內應也。依之通有內應外應之兩義。所成申也。 問。所答申猶不明。案處處釋文。攝論所說之應身。即是法花所說之報身也。爰知十地行滿之後。所得究竟菩提。內與真如法性相應。故立應身之稱也。若以化菩薩身名應身義有者。可云開跡。以應化兩身俱是化他之跡故乎。但言二身為化他德者。菩薩證真如。能見內應身佛。且望菩薩所見義邊。假名化他德。又真如相應智。有大悲之義故。簡法性身佛。無名無相之真空理。且為化他德也。非謂本跡之中跡身之所攝。而何違明釋文。強依相傳之一言乎。 答。宗家意。立內外兩應。任經論師所說也。然考論之全文。具明二種之應身。如言此身。與請功德法相應故名法身(云云)(第十四文)既云此身與請功德相應(云云)其相應功德即是內應身佛也。又云法身是料德應身。是智德化身是息德(文同卷)又云。次此復證得佛地時○至果方究竟故。悉與法身相應(云云同卷)此等文良是明內應身也。或復云菩薩於諸佛淨土中。自聽受法樂。為他說法亦受法樂○若無應身。則無此二受用法樂(云云十三)此是說外應身也。或又云如來自圓德及利益。諸菩薩此二事與如來恒不相離。此二事即是應身故(等文十七)此文並說二種之應身也。而或又偏說外應身為應身。又以如如智屬法身(文十三)今章文正依此義也。或專說內應身為應身。統略文正任此文也。其章文云。或當譯人不體其意。是一往判諸論相違也。更說三身四身。本跡開合等意。會通其說文。是知經論往往明義成文。然考攝論一部。於應身中。內應外應。兩義共明之耳。法花論疏下云。攝論明應身。與真如相應即是此論報身(文)法花論疏又云。又攝論及同性經。淨土中化諸菩薩名曰應身(文)法花玄九云。法花論開本為二身。合跡為一身。攝論開跡為二身。合本為一身(取意)統略云。問攝論云。照用皆是應身。與金光明相違。云何會釋。答○經合本開跡者。如如智即應身。如如境即法身。合此二種皆名法身。故經言合本。而有應化。兩用應身。化菩薩化身。化二乘故。是開跡論本合跡者。以如如境為法身。如如智為應身。故開本也。合跡者應身已外皆名化身(文)(應身已外。皆名化身釋。猶不心得之) 問。攝論所說三身如何。答(如前)問。爾其應身者。唯化菩薩之身歟。答。有內外兩應(云云) 問。案章現文。唯是故外應身為應身也。故云就應身中。自開為二。化菩薩名報身化二乘名化身(等文)不論真如。相應之內應身乎。加之法花玄中。判攝論說。為開跡合本之三身。法花論疏明攝論同性經意。云諸菩薩名曰應身。而何今答申通內外兩應乎。 答。凡宗家之習。明義門多用傍正之意也。是以以化菩薩身。名應身者。是一往之傍義也。故考實義時。可云通二種應身也。 攝論所說。三身如何。答(如前)問。爾者十地菩薩。可見內應身佛乎。答。可見之也。 問。十地菩薩。何見內應身佛乎。夫內應身者。究竟法身。是唯佛與佛之境界。非化他利物之化用。十地因位。分何能得見乎。若許見之者。與外應身義有何差別乎。 答。地上菩薩。無生悟開能證真如法身。故能見真如相應佛也。故法花統略云(塔品)今攝論云。初地見應身者○初地已上見真如故。應身與真如相應者。即是內應身(等文)意顯也。 寶窟上云。攝論云。地前見化佛。登地見應身者。是良為與真如相應。名為應身。與有二一內應與真如相應住真如。經土二外應住淨土。奇特相好教菩薩也。地前未見真如。但見八相成道。故言見化身(文) 此文明外應。亦是真如相應之義也。又真如相應。只是內應也。但凡外化用義。望所化菩薩為外應也。 統略云。今言分身為應身者。此是外應身位通上下(云云)仙光院盡法身唯佛見者。就究竟見義也(云云)略述五。 此釋花玄云。經云隱名如來藏。顯名法身。唯佛能見十地不睹(云云)准法身義。內應亦爾。若約究竟。唯佛能證能見。若論隨分十地亦得亦能見之。 章云。以此文詳之。則唯有三車(文)心何。 答。徵四車義引八文。今是第一文也。謂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文)即以此文證之。唯有三車。非四車云此文意也。問。爾以此文證。三車義方何。 答。今此文意者。唯有第一佛乘。無有第二緣覺乘。第三耳耳乘。此則破二明一義正明三車之文也。 問。此文更非三車之證據。正是四乘之誠說也。無二之言。明無聲聞緣覺二乘。重云無三兼顯無權大之別乘。故知以一乘為真實。是三之外一乘也。豈非四乘義乎。依之淨影大師(一乘義)以破權大釋。無三之句。纔今引此文。證三車假文義翻覆。然經但云無二無三。何加言云無第二第三乎。爾者何可成申乎。 答。三車四車諍論紛倫由來久。八證六文轉勢不同義家方。然今正申三車之義門。廢四乘之傍說。所言無二無三者。只是第二第三也。此文正存唯一佛乘。廢聲聞緣覺之權乘。於大乘之中。無復分權實之乘也。依之普門品之中。別佛乘為第一。次緣覺聲聞如次為第二第三也。文理俱明何強可疑此義乎。 問。所答申猶未明。別三乘次第。或自勝至劣。或始劣終勝。非強嫌之俱。可許此說。但至今此文者。不見別名次第。依何理定云破二明一之文乎。依之或云。於一乘道隨宜說三。或云於一佛乘分別說三量。復據次第乎。加之佛乘分權實。淨影釋文既明也。牛車通權實。金陵自義在傍。若爾無定文。並無權實之三云耳。雖引普門說。未足為證據。爾正於此文可成第二第三之義門也。 答。無二無三之文。諸師異釋。雖有第二第三之語。可任三百餘遍之講說也。晉門別三乘。潤色在當部之中。花嚴三十五辨三乘證據亙傍經。加之龍樹菩薩十住毘婆娑。堅意菩薩寶性論等。別三乘次第並同之。何況天親涅槃論。正云第二第三乘法名之為濁(云云) 對一乘之清淨云。第二第三乘也。西大寺玄叡師(大義抄第四卷)引善戒花嚴兩說。成三乘之次第。於南岳大師之遺文。彈天台之文句也。慈恩大師法花玄贊之中(第四)自勘梵本。云無第二第三。今翻之略故。云無二亦無二也(云云)慈恩考梵篋。力學拔群。金陵探深致解契唄葉。退考生公舊解。云二者第二乘。三者第三乘(云云)爰知第二第三之釋。相傳在八宿。趙苑之譯。揚梵漢契。一致今引經此文。正為三車之誠證耳。章云。復信上數故名為報佛(文)意何。答。依法花明三身佛之中以文已成佛。復信上數名報身佛之此文心也。 問。爾今此報身壽命。可有終盡乎。答。今此報身佛者。無為常住不可有終盡也。 問。凡有義門者。必可任經論之所說。文外立義。猶難依信乎。經說復信上數猶可有限量之終盡。論言過上數量。誰為無終盡之壽量乎。依之淨影大師。定涌出菩薩所見之應申化來多時明真久矣也。此釋熱於經文。又順論釋。今云無為常住之壽命。其義未明如何。可成申乎。 答。復信上教文者。古今之難義。曩代之未決也。然今任金陵之讚仰。所存申報身之常命也。夫宗家之習者。廢四五之穿鑿。談一極之玄宗。法花乃是大乘至極之教門。開權顯實之旨歸也。十地行滿之後得。湛然常住之妙果也。所成之壽命。非無終之圓果哉。但言復信上數者。即說常命之證也。論其始終誠越補處之智力。詫其未來。又非佛智之窮盡假。譬於塵數。為顯四種之難知也。以定限之信數。非說壽量之終盡。故論。云此文示現如來常命(云云)既云常命。何為應化之無常哉。過上數量者釋善巧之說也。故云無為之常住之報身。其旨明也。 問。所答申雖有依憑。其義未足。宗致猶闇。夫論塵點之久成者。為成父子之老少。顯涌出之能化。以信數之語。說息應歸真也。論云示現常命者。成約化顯實之意故。義章文云。釋言約化顯實故。爾化來多時。明真久矣(文)以應化久。顯真身之常。是故所顯之真身雖無為常住。以能顯之應壽。不得云報身之常果。何況云人天充滿。非應化者。是何說常擊天鼓。猶是隨情之化用也。依之雖設四種不可知之釋。未可復信上數之經文。抑前出淨影之解釋立者。何不存會釋乎。攝嶺之窗前。雖翫一圓中之月。淨影之苑中。勿忘九重觀之花。爾者融會多多違文。成申一家義宗乎。 答。欲知此義。善可見論文。所謂以三身之果德。解一會之經文。付出釋代官之文。解應化之菩提。以塵點實成之說。為報佛之菩提。而十地行滿以後。證常住涅槃。若以涌出之能化者。顯應身之壽者。以塵默之實證。湣伽耶之近成。既背天親之料簡。何叶妙經之旨趣。是故雖置信數之語。但是善巧之言辭也。非施權之方便。若強執數量之言。謂定數之劫限者。設雖聞無為之語。不叶真如之無為。雖施湛然之說。還為池水盈滿。何守文字之指。忘義實因哉。主顯涌出之能化者。本為開常命之實。有千界地涌事。明菩薩之能化說。後段之正經。是以舉菩薩所見之無障礙用。成常住之圓果。亦非以應用土。名報佛之淨土也。但於淨影之所釋者。雖非全同。亦非為違文。以應用土。顯報佛常命。二師大綱是同。但於信數之一句。料簡少異耳。淨影以應用久成之。同無障礙用之釋。嘉祥以四不可知釋成之。非談無障礙用之義邊。然於實成之報佛。傍以應用之長久助顯之。以伽耶之近成為應化。今教開之。是謂開權之謂也。涌出之能化。屬真身之常命。是謂顯實之談也。於顯實之中。以湛然之常命為正。宗門涌出之能化助顯之。二師所釋。自本不違。何勞會釋乎。 問。佛性法性體義同異如何。答。法性者。是佛性之異名也。問。爾引何文證乎。答。身子我言等。同入法性。云何如來以小乘法。而見濟度。又方便品初明佛知見即是佛性(文)問。且付身子尊者。語有疑難。夫此文說小乘之昔疑也。若爾亦是小乘所解之法性。單空偏真真諦理也。今所論佛性者。真如法身之異名。如來藏性之理實也。若以彼小乘之法性。為今佛性者。那非凡魚目為夜光採瓦礫謂黃金乎。爾此文難消如何。可答申乎。 答。三乘雖異。同依真如之一法。凡有斷證無。不由佛性之真理。三獸渡河。三島出網。盡此謂歟。觀中道有三人者。涅槃之誠說得實相。有三人者中論之格言也。設雖小乘之悟解。寧非般若之氣分乎。加之今正案之身子入法性有三時(辟喻品義疏)今且取第三時。以大乘經正明中道佛性。身子歷聞。大品及方等疏經明三乘人同入法性。此即中道佛性。非小乘教空無我理也。今宗家明義門。多有傍正之意。若論正意者。可存中道佛性。若論傍義者。亦兼小乘之法性也。會入大故。得是般若之氣分故。故以身子所解之法性。即云佛性之異名也。 云何名會三歸一乎。答。昔開一乘為三乘。謂指大乘因。為小乘之果也。今還指小乘究竟之果。即是大乘所行之因。云是其會三歸一義也。故章云會三歸一釋會。彼三行歸一佛乘(文)問。引何文證會三歸一義歟。答。引法花藥草品之文故。章云故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文)問。依大親論文。案藥草品此說。是種子無上之文也。非會三歸一之意。夫種子無上者。過去結緣之昔所發之菩提心也。故論文解種子無上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者。謂發菩提心。退已還發前所修行。善根不滅。同後得果故(文)疏解此文云。今即凡前後菩提心為種子無上(文)既取菩提心種子。為種子無上。不取小乘善根。然今會小果為菩薩道。其旨遙異也。若依彼文成會三歸一者。專違論之旨趣。既背四依之定通。誰信一家之解釋乎。 答。今此文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者。正會聲聞小行。行菩薩道也。經目云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云云)本開一佛乘為三乘道明也。今明開會義之時。合三乘為一乘。其理亦成故。知汝等所行是菩薩道之文。正會三歸一之誠證也。淨影大師。同為會別一乘也。但種子無上者。論發菩提心也。此則取初發心位。以論種子義。總論聲聞人。有三時不同。初過去曾發大心時。二中間退取小果時。三今聞法花還發菩提心時也。初後是大乘。中間乃小乘也。故且取初一億正為種子無上也。第三聞法花入大乘者。即以雲雨潤其種子也。中聞小乘者。雖是有所得善是無所得之門也。為佛道之遠緣故。相從亦為菩薩道。亦即是會三歸一意也。三乘雖異。猶是般若之支流實相之章分也。例如地前所行。雖非真悟。以學無所得故。亦名無所得。乃至十信皆亦如是。二乘善根亦可有取捨之二義。故取小乘善根。為菩薩道者。是會三歸一之意也。若別論種子者。正取初時發菩提心。後時即雲雨潤之。中間亦相從為緣。故解論文。其義雖以異。然考理實更不可相違。 意云。若論種子無上義者。取初發心是為正。餘是傍義也。但明開會義。其意寬通故。雖傍義取小乘果為大乘因也。宜可得傍正之意歟。 義疏云。故此善根即無上種子(乃至)若轉悟者。則會而不破(文) 意云。會二乘智斷亦為種子無上也。 章云。若就用為談萬善為乘體(文)心何。 答。就一乘體有二義。謂就性明之。約用論之也。今就用談之以萬善為乘體。云此文意也。問。爾因位萬行果位。萬德俱為乘體歟。 答。今所言萬善為乘體者。通因果二位也。 問。付因位可取其萬善。何通果位功德乎。夫乘是運出之義。運載行人。令出生死合至佛果。故以因位萬行。可云乘體。何取果地之眾善。可為乘體乎。依之習報兩因取習因為乘體(云云)明有漏無漏立遠乘近乘之名也。明知因望果分別遠近也。論動不動乘萬行為動乘。佛經有運出之義。云並就因乘義論之。以運出明其相。加之勝鬘經中說佛果上更無說一乘(云云)般若經文。云是乘從三界出到薩婆若住論之到薩波若邊反不名乘(云云)經論之所論之所說明也。更不通果地之功德。若爾文理共破義勢自違。如何可成申乎。 答。乘有多義。不可為一途。是以法花玄中(第六)具明四句義。一但果乘。或但因乘。或亦因亦果等也。今玄章文。亦明義有多途。然總論之。大乘寬含因果萬善也。故云大乘即因果為乘(云云)會勝萬文云。此約用為言乘體不出佛果(文)意者果地萬德亦有運出之功。而自善已滿不更可運出。故雖無運出之用。猶有乘體備。可運出之功能也。加之自行雖滿。而有運他之用故。法花玄云(第六)果乘但有運他之義(云云)統略文云。車之運動。必由於牛。大乘化物要是慈悲(文)又望自德亦得有乘用故。法花玄第四卷。以緞任自在名運載。望自德亦有乘用(云云)(取意)法花經中。自有二文。諸子所乘乃是因車如來所乘即其果乘也。 十二門論。明六義大乘。亦具舉因果之大乘。故今所答申。通果位之萬善也。 就法花大白牛車。唯果乘義通因果義有處處文。可考之。 章云。各白文言願賜我等三種寶車(文)顯何事乎。答。云為經師意為顯三乘人俱有索車之義。引經文也。所謂諸子於門外求三車云。故知三乘之人俱有索車義。云此文意也。 問。爾章主許此義乎。答。以十義推之。非三人有索(云云)此則菩薩無索車義云也。問。菩薩如何無索車乎。夫索車者。以今無三教。徵昔三教也。菩薩聞今無三之說。寧不徵昔之三乘乎。何況經明索車云。爾時諸子結三種寶車也。諸子語寬。何為二乘人哉。既舉牛車。知亦菩薩索車有事。舊經師所存既契於經旨。今何不許之。 答。索車者。是一經之大宗。開會之旨歸也。八軸之通塞。蓋在一科之迷悟旨歟。夫舊經師者。是光宅等師。四乘之義家也。先難三車之六文之一也。具明十義。如傍釋文(法花玄第六)今此中略明其兩三耳。謂本以三車譬三果。三車並在門外。然二乘人出三界之門外。至許車之處覓其自乘果。不得故宜可索之。菩薩未至許車處。無覽自乘果不得之義。何謂有索車乎。是其一義也。二乘聖果。昔教說有。今經云無。故付今經以昔教疑今經。可有索車義。今昔大小諸教皆明有佛乘。始終無改反。故不索佛乘也。是其二義也。又二乘人。於正使之門外。覽果不得。故須索佛果在習氣無知之門外。菩薩亦盡習氣即便成佛。故無索車也。但至諸子語寬者。義眾解之。云蓋是總相。稱為諸子非是門外三人名為諸子(等文)心顯也。結云三種寶車又列羊鹿牛車者。義疏解之。云一人二人俱得索三無所疑也(文) 意者。二乘人可得索三車也。 問。二乘但可索二乘果。何可覓佛果乎。望昔教故乎。又菩薩全無索車者。義疏何云亦有索也。答。二人未索三者。以今無三教。總徵昔三乘。非必求覓自乘果也。又菩薩亦有索車之義。謂約門內疑情耳。故義疏云。若據門外無菩薩索。若通論門內約疑情者。昔說有三。今說無三。菩薩以無徵有。亦有索也(文) 章云。通而為言三身俱常(云云)意何。 答。付三身常無常。有通別二門。今依通門論之。三身俱常。云此文心也。 問。且就化身常有疑難。夫隨緣起盡之形。無而忽有之身也。依何今得云常住乎。依之金光明文云。化身是假名之有。念念滅故。是無常也。法花義疏。云應化壽量有始有終(云云)八相作佛猶不免。灰炭之無常。一時化現。亦不歸如幻之虛無乎。既有一期剎那之二無常。何處有常住之義。答。疑難之旨。是別門所明也。今通門意。非唯法報二身是常住。化身亦是常住者。化身之用雖是無常。論其體實者。是大悲法門也。即是真如相應智慧。帶據苦之義。名大悲法門。故就體論之。化身佛亦是常住也。故章云。化身以大悲為體故是常(文)若依法花玄意者。化二乘人。無暫息時。故化身亦常也。若依四卷金光疏者。是相續常故常也。如來化身以二佛為體。以眾生為緣。體緣無盡故。化身亦無盡也。故化身亦云常住也。 章云。一卷滿不成乘用(等文)明正義意歟。答。是申不正義也。 問。佛果之圓德。不可頓階。必備萬善。方可得證。依之一心具萬行。顯無生之證入。普賢包眾善。宗毘盧之果海。加之小乘淺近之宗。尚云依因圓德之力。得果圓德之位。雖無漏之淨惠雖殊勝自性。念經不能斷煩惱。定以彼思之其義亦可爾。一善若不滿。不成乘用。豈非正義之意乎。 答。有人之偏執。何當自宗之正釋乎。夫今意因位有萬善。各備運出之用。譬如百川萬流之一一。有向海之義。是故佛果萬德。要雖由萬行之因滿。一一善行各可運出之功能云也。何執因成假之一義云一善。若不滿者。不成乘用乎。故其所言非正義之旨也。何名三後辨一乎。答。以法花一乘。名三後辨一。謂法花爾。前之教明三乘之支未。今會彼三乘之支未。歸根義之一乘也。故章云。三乘之後說。法花教門。會彼三乘。同歸一道謂後辨一(文) 問。開會之十門者。是為明一乘之異義也。三後辨一者。是十門之第八也。會三歸一者。亦十箇之隨一也(第二門也)彼既云會彼三行。歸一佛乘。今後云會彼三乘。同歸一道(云云)文言既同。義勢無爽。再論之者。重言非無用。還同前者。徒為設劬勞。爾何可成之。答。三權一實大宗雖一。為悟學者。委開十門。所以一往見之者。雖有相濫。再尋之者。朱紫易辨。彼會三歸一者。會三乘答法。歸一乘之行。此三後辨一者。會三乘教法。歸一道之教也。所望已異有何相濫乎。諸煩重言。必顯別義(正理論文)豈非此謂哉。金鍮不辨勿妄謂一貫矣。 何名三中明一乎。答。鹿苑以後。法花以前。說有三乘。佛乘為第一。緣覺為第二。聲聞為第三。即以第一佛乘。為三中明也。故章云。從趣鹿苑說。於三乘佛乘。第一緣覺。第二聲聞。第三謂三中明一(文) 問。今此三中明一之義。其意未明。夫一者乃是無三之稱。同歸之義乎。於昔三教之中。曾無有此義。若云三乘之中明一者。宛如涅槃中求水。豈非黑鐵之黃金哉。一乘實相之中。恐似交假論乎。答。無三同歸者。實雖一乘之宗極。十門辨一。亦是為盡義門也。所以佛乘第一者。且取第一之一也。非是歸一之一矣。況復第一云一者。是密開一乘也。攝大乘論。解一乘亦即有此意矣。所以第一最勝故。以佛乘可為一。若爾第一之一者。是同歸之弄胤故為顯。無三同歸之旨。兼亦明之也。 章云。第五文云。但以一乘法教化諸菩薩(等文)引證意如何。答。三車八證之中。第五之文證也。謂教化諸菩薩者。是一乘真實也。無聲聞弟子者。是無餘二乘也。故章云但以一乘。則有菩薩無聲聞弟子。即無餘二乘(文) 問。為證三車可引三乘之文。然今此文者。纔說大小二乘。不論緣覺之中乘。若謂文言之略者。亦可亙四乘之義宗。若唯義准言之者。為非文證。何備八文之一乎。爾如何可答申乎。答。於迷者非所論。若能解文義者。三車之旨可明。故章引此文已云。此文最分明(云云)聾瞽之輩。向明謂闇。對說為默。何足擊揚乎。夫今此文意。以有無明義。三乘旨顯也。設於佛乘辨權乘者。但可云非究竟。何得無菩薩云事哉。聲聞緣覺雖異。同是小乘也。故屬無聲聞弟子之句也。若無權乘菩薩者。何云教化諸菩薩無簡別乎。即菩薩雖有。非究竟者。何復可屬無聲聞弟子之句乎。 難云。雖菩薩乘若權乘菩薩者。可無之如緣覺。為無聲聞弟子之句有何妨乎。答。聲聞緣覺。同小乘故。相屬明之顯也。菩薩乘者。設雖權乘義同。今教始為權乘。但舉聲聞之悟。何能攝之。若欲明為權者。必須簡別說之。不得但義准舉之。 章云。今二乘人。斷正使盡。而不見車(等文)心何。 答。為明菩薩索車對之論。二乘索車也。謂二乘人至正使之門。外可得自乘果。而今教明無三故。有索車義云也。 問。爾者緣覺中乘。唯斷三界正使為當。亦有斷習氣無知義乎。答。今文唯明二乘斷正使盡。菩薩正使習氣俱斷。不論中乘斷習也。故中乘人無論斷習義也。 問。所答申不明。夫二涅槃之證得。專依斷結之差別。三乘人之利鈍。亦任習氣之厚薄也。是以聲聞遲鈍。由未斷習氣緣覺稍利依長斷無知也。統略中引同性經云。緣覺有習氣。薄地良由長斷習氣也(云云)但至今文者。付正使習氣。並論其盡處緣覺。唯習氣微薄。非盡處故不辨之也。而何依今文。成申緣覺無斷習乎。 答。大小乘之差別。依二障治斷。小乘唯斷煩惱。菩薩二障俱盡。是知緣覺斷習。經論所不辨也。但委細論了時緣覺人。非無少分斷習之義。統略文且引一經之隱文。成少分之義門耳。今文任大小乘之洪範。不論中論之斷習離言。今文意全嫌中乘之斷習。但任文大體不明此義也。加之譬喻品之義疏文之中乘斷習經論無文大。考諸經論之無中乘斷習之也。若委細尋之考。微隱之文。非無其義故。統略之意。同性經之說。更非違文耳。今更思之。緣覺人者。於習氣無知有少分。伏斷非永斷。故無斷習之文云也。但同性經說者。約伏斷故。云習氣薄地歟(三藏師十行六心前伏云也)習氣伏位斷位。可考名教知之。 大乘玄問答卷第六 (寫本云)永享五年(癸丑)十一月十五日子剋計於燈下書寫畢。 三論宗。高信(生年四六) 于時永享九年(丁巳)三月三日於東大寺北室密乘坊書之。今日談義稽古用意也。雖未講眾為稽古書了書也。 三論宗英祐(生年二十一歲)(戒八) 永享十二(申)卯月六日。 乞食云。 身雖處於泥 心如滿月(五坊主物語) 十方在淨土 何所西方 問云。 山里中人知月。 大乘玄問答第六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