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義鏡第二 釋善珠述 輸入者 徐麗玉 法苑義鏡第一之四諸乘義林 二但就聲聞等釋。所望不同故相違。 文又此會上至得授記別者。此總別義顯說一意。世親釋云。復有別義。謂彼眾中有諸菩薩。與彼名同蒙佛授記。由此法性平等意故說一乘。問。二意樂中既佛二乘菩薩三別。何非三意唯名得二意樂耶。答。周云。自他為二。二乘菩薩他義等故。今自他相望名得二意樂。理可名三。 文九化故如至現般涅槃者。此明第七權化意趣也世親無性(十‧十六左)總言為化聲聞等同彼示現般涅槃。而所化聲聞中不簡定與不定。莊嚴論(五‧九左)及舊攝論(十八‧十一右)唯就不定姓聲聞。令彼捨小入大乘故。纂云章主無簡皆為引彼不定種姓入大乘故者非也。文(二十六左)既說云令諸不定種姓聲聞盡作是心。明知章主亦有簡之。 文經百千劫至之涅槃故者。此即章家引餘經文重釋應化之相也。第二本攝論都無此文。十卷楞伽第九卷(三十一左)總品頌云。得寂滅三昧。無量劫不覺。是聲聞之定。非我諸菩薩。離諸隨煩惱依習煩惱縛。三昧樂境醉。往彼無漏界。如世間醉逸。酒消然後寤。彼人然後得我佛法佛體。廣如彼說。今鈔彼文釋應化相。文稍似異。意互大同。學者應勘。 文十究竟故至最為勝故者。此第八究竟意趣也。世尊釋(同上)云。唯此一乘最為究竟。過此更無餘勝乘故。聲聞乘等有餘勝乘。所謂佛乘。由此意趣諸佛世尊宣說一乘。莊嚴論(第五‧九右)云。究竟故者。謂至佛體無復去處。故說一乘。如是處處經經中以此八意佛說一乘。即亦不無三乘。解云。此八意總顯處處說一乘。言有別意趣非皆如文。故是密意。初二意者別顯八意為攝二類。簡所被故一乘非密。故舊釋(同上)云。前偈以了義說一乘。後偈以密義說一乘。 文法華論中至作佛名一者。此即章家文也。言第一第二及八小分者。第八意中取正受記不定聲聞。不取同名得記菩薩。故名小分。餘之六種小分別義說於一乘者。有本云餘之八種。若依彼言。具而可言餘之七種第八小分。纂云。章主釋云不定即是十中初二及第八小分。而經疏云應化即第九義及餘小分。謂全取第九餘七中小分。此釋無妨。若言餘八。既全取第九八唯有七。何言八耶。故如此釋理恐不然。今救之云。勘諸章本。多本皆云應化即是第九。不言餘八小分。豈加餘文致虛難耶。彼復難云。又第六意趣正是不定不取。何故不定第六等(云云)自述正云。八意說一皆為二類。謂不定姓聲聞菩薩。初二顯其所被。後八顯其意趣故莊嚴云。於二不定諸佛說一乘。故知八意一一皆通為二類也。今救之云。所以不定不取第六者。正約授記故不取之。若爾亦應不取第二。此會不說菩薩記故。解云。不定有二。一已行大行而欲退之。二雖有大性未會行大。初即第二。後即第六。法華本意正為第二。故除第六。今唯取初二八者。以所餘者約於別義以明一乘非並不定故不取之。 文顯揚二十至不須別說者。有本無此文。勘校可知。六因十義相攝配當。如前第一增減門。 文然法華經至乘為真實者。此下略依六對顯二經說一乘差別。此即初地他語自語對也。於中初略引文彰其權實。後正相對菩薩辨其差別。此即初引法華文也。案法華經第四卷(法師品四‧三十右)云。一切菩薩阿耨菩提皆屬此經(云云)開方便門示真實相等。解云。大菩提法有因有果。有近正因有遠傍因。開方便門者即攝遠僧。昔說二乘教理行果。顯真實相者即攝近正。今說一乘教理行果。若遠若近。教理行果智相智性。五種智慧並屬此經。此等因果非佛不剋。今為菩薩開示其源。故云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以二乘為方便等者。此章家文即釋成經文也。法華會中為引不定對遠傍因一乘為真實。若究理言。法華一乘權而非實。所以爾者。勝鬘會中的旨法華意言方便說有一乘故若爾由何第三時攝。於此義中應設劬勞。 文依勝鬘經至不成佛故者。上後引勝鬘文證法華一乘是方便也。即彼經說入一乘章文也。隨彼意欲說一無二如法華等。隨不定意說一無二。勝鬘(十五右)會之云。方便說故。云隨彼意欲而方便說等。今引文意。法華經等說一乘者隨他意語。彼宜聞故。是方便說非為真實。所以爾者。定性二乘及無姓乘不成佛故。 文法華一會至亦不相違者。此正相對說差別也。法華多為引攝不定顯一為真實說二為方便。勝鬘理周通備諸機辨四為真實明一為方便。所以爾者。唯說一乘不立餘運此佛權說名之曰權。非大體無名為權也。四中大乘對大根性同餘三乘有所對器。故四名實問。四對定四應器名實。一對不定隨性非權。答。望自不定是實非權。形四定姓故權非實。然則法華一乘隨他意識。勝鬘一乘隨自意語。對望不同亦不相違。此即第一他語自語對竟。 文又法華一會至故是真實者。此第二攝入出生對也。法華經(方便品意)中破二入一。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言九部法入大乘本。皆攝入也。唯有此義無出生義故云體用狹也。勝鬘經(八左)云。摩訶衍者出生一切聲聞緣覺世出世間善法。如阿耨大池出八大河。又如一切種子皆依於地而得生長。如是一切聲聞等善法依於大乘而得增長。此等諸文說出生義。又(十四右)云。聲聞緣覺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佛乘等。此文即說攝入義。二義周備故。勝鬘一乘體用最寬問。彼理為乘如何出生。答。如十二分教依於法界平等所流為依名生。此亦相似。如攝釋(三‧十右)說。 文法華一乘至故是真實者。此第三有情無性對也。法華經中得記。四大聲聞等皆是有性三周。一乘中無定性無姓等得記之文。故云唯談有姓為依。勝鬘經(五左)中舉於四喻說四乘性。且一義云。海喻闡提生死無盡故。即彼經云無聞非法眾生。是也。今顯彼性。故云亦談無姓為依。 文又法華唯至可宜聞故者。此第四不定決定對。即十義中引攝一類及任持所餘皆不定姓。法華一乘多為引攝此二機。故云唯談不定性。勝鬘經中有無雙彰以通從別隱說不定。故云亦談決定種姓。 文法華分明至二種俱盡者。此第五智慧真理對也。法華經中多以智慧為一乘體。雖小分隱說真理而不分明。多分說於智慧中唯有攝入義而無出生義。勝鬘經中乃以真理為一乘體不說智慧。其真理中具有二義。故云攝入出生二種俱盡。 文雖佛果涅槃至說於一乘者。此第六顯了隱密對也究理而言。佛果理智雖俱一乘。而二經說顯密不同勝鬘會中正對機不渡四乘說理一乘故顯了。法華經中對不定機隱渡二乘說智一乘故是隱密。依上六對纂中彈云。勝鬘若以四乘為實何故彼說於二果極。四智究竟等是佛有餘不了義說。又若法華不說出生。何故經(方便品一下二十三右)云。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又法華經(三‧八左)若唯說有性。何故三草二木俱得濕潤。又若法華唯說智慧。何故經(同一下)云是法住法等。文既如是。由何證知法華偏說智慧是不了說。今詳二經。文雖廣略義即顯密。應當善尋。勿輒為定。今救之云。勝鬘經云四智究竟等是不了說者。今餘經意非謂勝鬘。說二乘權故四乘實無乖道理。又法華云於一佛乘分別說三者。非是出生義。如一切種子皆依於地而得生長。如是一切聲聞等善法依種理大乘而得增長。此等名為出生之義。於一說三等者。顯三乘因望一極果。皆一方便非謂二因。從一出生故法華一乘唯有攝入即無出生義。又三草二木俱得潤者。法華本為不定聲聞故說一實。但因轉破說三草喻。而非本意。今據本意唯談有姓為依故不相違。又法華唯說智慧等者。章文既云顯以智慧為一乘隱說真如。誰云不說真理。然設教本意引不定機令欣求智。今據本意判教分齊。故不相違。 文總說聲聞至不違餘教者。此釋法華一乘是隱密說。於中總說聲聞至方為二記者。此釋隱密說一乘也。由如是理下總結上說諸會教意。依法華論(二十七丁)唯被二人。應化不定根已熟故佛親授記。決定增上未熟故佛不親記。若就當會。初時有三。唯除趣寂。三請已後增上慢退唯為二記。由何增上慢退者。如經云佛威德故去。注經云。風起則塵沙自飛。日出則白黑自別。此謂非遣而為遣也。趣寂聲聞既不成佛。故知唯說一人乘是隱密說。纂云。法華一乘通被四種。決定增上雖根未熟。後菩薩授方便令發菩提心故者非也。趣寂種姓畢竟不熟云何言未。章家解云。未者不也。趣寂之人不愚於法信根未熟佛不與記。不分明記當來之世得作佛故。菩薩與記奄含記別。有理性故方便令發信大乘心。豈以彼事為一乘益。故知正被二人。 文說二乘中至皆二類故者。問。二藏中獨覺之教通名聲聞藏。二乘中何故獨覺乘不通名聲聞乘。為通此難引例數之合有四義。此第一義獨覺多不藉教。雖說破起等故通入聲聞藏攝。而成行時二乘名別。一則藉教不藉教異。二則根性利鈍異。是故獨覺乘不得通名聲聞乘。但總二乘名為小乘。又通名下乘如根力中下。中對上皆名下根。此中亦爾。對上乘故皆名下乘。機教並下故形上乘總名下乘。故云以機以教皆二類故。 文又聲聞獨至名聲聞故者。此第二義前機教同下聲聞獨覺合為一類名為下乘。今此文意。初後聲聞並皆同等。由此義邊合為下乘。不定姓者以佛道導令一切聞等者。迴心已後以佛道聲令一切聞名為聲聞。彼即上乘非下乘也。 文又彼獨覺至故不別說者。此第三義。聲聞獨覺根行小異。而同學習生空之教得究竟果。故云無多別教。由此相類即名下乘及聲聞乘。如二藏中。獨覺相類名聲聞藏故。合為一乘不別說之。 文又名大小至種類同故者。此第四義。聲聞獨覺同小根類故形菩薩合名小乘。種類同故。 文何因三中至故亦不說者。此據出世三乘問開合義也。言出世三者。一菩薩乘。二獨覺乘。三聲聞乘。此合定不定以為三乘。今問其所以。故云何因。不定姓中具二具三等者答也。雖不定姓具二具三種姓差別。而究竟果不遇此三。以通從別總立三乘。此三乘中各有一種一姓二種二姓一種三姓。定不定姓種類別故。後發心得果不定。今云具二者三種二姓也。具三者一種三姓也。其人天乘即世間乘非究竟運。故出世中不別立乘。問。何故出世乘此有定不定。世間乘中無二類耶。若世間中有定姓者。人應常人不得作天等。天應當天不得作人等。然世間中無如此類。是故世間無定姓也。 文勝鬘四中至同淺近故者。此經意者以通從別。不說不定。究竟亦唯三乘攝故。有無雙彰故立無姓。人天二乘俱無姓類。同淺近故合立一姓。 文般若經中至得涅槃故者。此經意者依有非無。又非究竟運故不說無姓。開不定者。聞經勝德修方便異。及其種姓通別類異。唯根本為三乘。菩薩方便異為第四。 文何故楞伽至淺近類故者。二經意者。通別類異及種姓有異。故開不定三乘外為一乘體。無別人天乘者。同有漏法根種齊故合為一乘。 文餘處復說至不越三故者。前第二門云又一種五乘。以通從別合不定性。以趣異故開人天為二。乘體無差。即指此文意亦同之。 文不開有性至理亦無違者。深密(二八右)瑜伽(六十七‧四右八十‧五左)等諸經論但說五種姓不說六姓。順諸教故唯說五乘。若受果差趣類有異亦所說六。故云設立六者理亦無違。 文然無文證至類更無故者。雖有總文而無別列七乘等名。故云無文證。言總文者。華嚴經(舊六十‧二十四左‧新八十‧十九右)入法界品云。或有一世間聞說一乘音。或二三四五。乃至無量乘。智慧行有異。解脫無差別。猶如虛空性。無有若干相。今云不說七等者。無有別列七乘等名故云不說七等。若以類攝不過五乘。故去類更無故。 文第五問答至不歸於佛者。顯問意者。案二經文。無有一眾生不到佛極果。依何得有五乘差別。然則說一乘教豈盡理訖。總問此意。故云此中一乘理應唯一無餘二三等。 文答攝大乘至無二三等者。顯答意者。據實而言。五乘各異。為引一類故說一乘。非乘唯一無二三等。然則說一說二等皆有方便及真實義。謂說一中。若覆二等唯說一者是方便說。如十因中後八義是。若不覆二而說一者是真實說。如十因中初二義是。故攝論云。初二因偈以了義說。後八因偈以密義說。所以爾者。初二簡機不覆二故。後八不簡豎通餘故。初二簡機了義說者。所引二機所到果者唯一佛乘無餘二三。由此說一乘之言如其所說義無相濫。故云初二簡機了義說也。說二等教應知亦然。說一說二等教既有二途。隨一偏執皆不應理。為顯此意故云非乘唯一無二三等。 文法華論言至非餘二種者。此下引文證上意也。依法華率(二十九丁意)佛既不授趣寂人記。明知非乘唯一無二三等。然案論文云決定聲聞不言趣寂。為顯決定即是趣寂之異名故隨舉一名。纂云。瑜伽所說趣寂聲聞。及法華論決定聲聞其性全別。所以爾者。決定有二。一畢竟決定。本來唯有聲聞性。聲聞性故永無發趣大乘之義。瑜伽所說趣寂是也。二暫時決定。以一化中根未熟故不能迴趣名為決定。非於後時畢竟不迴。法華論說決定是也。論說後時發大心故。當知二論趣寂決定義各別也。今解不然。論文既云為化退心及應化故世尊授記非餘二種。文既分明。豈輒情定。故趣寂決定俱無佛性二乘是也。 文應化聲聞至即是此也者。此下釋為應化及退心二人佛授記也。即經所說等者。十卷楞伽第九卷(三十一左)總品文也。纂云。楞伽所說醉三昧者。同法華論所說決定。以佛一化不能迴故。趣滅度想住寂滅定。雖未能得變易生死。而由定力所資持故。故所依身經多劫住。涅槃所說須陀洹八萬劫到等亦應同此等者非也。楞伽所說醉三昧者。汎觀經文似說實身。然案彼經。第八卷(五左)化品云。大慧。此世界中及餘佛國有諸眾生行菩薩行。而復樂於聲聞法行。為轉彼取大菩提。應化佛為應化聲聞授記。非報佛法身佛而授記別。既云應化佛為應化聲聞授記。明知醉三昧者通化及實。今章家意。初通化義引經文故不違經。故為應化而說一乘等下章家文也。 文舍利弗等至五種種姓者。先發大心等者。昔二萬億佛所以為善友常化大乘。鶖子彼時亦隨受教故。故先發大心。案優婆塞戒經(一‧十二左)云。舍利弗會六十劫行菩薩道。有婆羅門從其乞眼。鶖子與之。彼得觀已投之於地雙足踐踏罵詈而去。鶖子悔恨遂退大心此說彼時。故云因施眼故退求小果。問。如本業經(上十六右)云。七住以前名為退分。若不值善友者。若一劫乃至十劫退菩薩心。如淨目天子法才王舍利等欲入心等七住。其中值惡友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此等二種所說舍利有權有實。解云二說。一云。二經所說舍利弗者皆實非權。然本業云墮不善惡中者。是明退相。非是實爾。一云。優婆塞經舍利弗者。同法華論退菩薩心。既是得記。故是實也。本業經說舍利弗者。既云退入不善惡中。故知是權。舍利弗等類非唯一故。 文又涅槃言至如此中說者。此文意者顯說一乘非皆了義。遠(大乘義章九‧四十九右取意)云。一乘者乘行一也。一道者道法一也。一行者是大乘也。一緣者道法體也。法是行緣故名有緣。據大攝小其唯一故皆當作佛。愚聞不解便言定作。如來後說須陀洹等得小涅槃愚人不解便言二乘定不作佛。於不作不得偏執。以有情性有差別故。寶云。此下會一乘三乘諍論也。一乘者是密意一乘也。一道者如密深(二‧八左)說三乘同依三無性有一道等。一行一緣者顯揚(二十‧十一左)無差別行相無差別相也。此即依法華涅槃前經諍論。此是存三說一異時說同。非是欲明三乘皆得成佛。如蟲食木非是解字。雖同後教非前經意。故成諍也。今章家意。前後諸經所說一乘非是欲明三乘皆得成佛。由十意趣總說一乘。非有情姓無差別故。 文問經自說至三五乘別者。此問意者。若如經文破二破三而明一乘。然則三乘五姓永無定姓。二乘三乘皆是所破。何故今說會三歸一。三中大乘豈非所破。即羅什等古德皆作此問。 文答若依梵至非真破也者。此下依問廣答。於中初彼會三歸一師義。後破依佛執說一乘師義。此即初也。羅什等云。無二者無聲聞緣覺。無三者聲聞緣覺及大乘中偏行六度獨善菩薩。今破此義。章家解云。從勝至劣數。佛第一。獨覺第二。聲聞第三。言無二無三者。無第二獨覺無第三聲聞。非無三乘之中大乘體極。勘梵本云無第二第三。今翻之略不置第字。此有難云。八意趣中就究竟故唯有佛乘。故名無二亦無三。非無定姓二乘者。亦可說言唯有無色界無欲色界。若可爾者即違比量。量云。三界之姓有定不定(宗)無始法爾故(因)如三界姓(喻)三乘姓皆不定(宗)無始法爾故(因)如三界姓(喻)解云。若執無色為極亦同破之。於三界中亦無三極。故無會破。然則二量宗中皆有一分相符之過。乘亦許三界姓。不定故。亦許不定身中有三乘姓。故又有問。答姓。如贊(四‧十左)說。 文法華自言至非所破也者。什法師等云。聞昔說三執三皆極。今說一極故破三執。此乃地前菩薩起故。今破此師義。二乘不知二為方便。執二乘果以為真極。今說二涅槃但為化城。說二菩提但是羊鹿。權教所設。今破彼情執有二果極。故說為一。若破執大極還為說一乘。更增其病。何名為破。若破三者。何故乃言餘二非真等。故知大乘非所破也。 文彼經又言至何況大乘者。二謂第二等者。梵本具云第二第三。但翻之略無第字。可由此明知唯破二乘不破大乘。聲聞辟支佛乘即大乘等者。此即彼經說入一乘章文也。曉云。即二乘等所修諸行不出菩薩大乘行外。故云即是大乘。又諸菩薩大乘行德不出如來行德之外。故云大乘即是一乘。今章家意以會一類不定二乘故云二乘即大乘。及會所餘不定菩薩故云大乘即一乘。尚不會定姓二乘。何況定姓菩薩。故云何況大乘。 文又無三乘至斯理何爽者。此義意說。為顯一義總言無三。非破三中大乘之性別有一乘故名無三。又無三乘者。即以果一簡因三。即有二簡。一理簡教。二果簡因。由此二義故名無三。故無有爽。 文若會破三至成漸悟耶者。此難意者。若會破三者。先未出宅許以牛車。既亦破大後出宅與是何等車。若言與白牛棄本黃牛故二牛別者。三中之大即是頓悟會令入一。即應捨頓令學漸悟。 文又大乘一至破三歸一者。大乘一乘解行何別等者。解者悟解也。行者因行也。悟入大乘之解。悟入一乘之解。此等二解有何別耶。大乘一乘俱通因果。彼二因行有何別耶。玄贊(同上)云。黃白牛相因行何殊。既還本牛。明不破大。若執一極不違趣大何須破之。執二為極不趣大故可須破也。今與此同。此乃捨下而趣上階等者。若救之言新發意菩薩等隨位得即執為極者。此即說一除其疑執。由此捨下位而趣上階。非捨大乘而入於一。未見趣大乘因中有此執。若不爾者。十地捨下趣上皆應亦名破三歸一。設爾許亦破即應破應窮。玄隆師云。三藏解云。大乘一語別義同。言大乘者對小之名。言一乘者對果之名。今亦同之。 文又亦應言至非真實理者。引勝鬘文有其二意。一者文既唯云無有二乘不言三乘。故知不會大乘。二者既云而方便說不言真實。明知會不定姓不會定姓二乘。故云方便。 文經雖說言至有一名真者。是方便門遠令入真者。攝遠傍義。即昔說有二乘果等。令趣極果名真實者。攝近正義。即今說有一乘果等。言真實者對不定極望彼名真。非謂都無二唯有一名真。 文故法華言至不言三故者。密遣二人等者。實無二體。設有二乘之教故言密遣。方便之教但化二乘。故云二人眇目者視不正也。說文一目少也。目匡陷急曰眇。眇小也。為二乘說安立諦教。能詮顯義不圓名為眇目。所詮生空理短故名矬。無法身功德醜故名陋。言息處者有餘涅槃。即二乘人息苦之處故云息處。故說二即化城也。 文若言迂會至所宜聞故者。此破轉救也。經論一乘實為不定等者。莊嚴攝論顯揚等皆說一乘。及法華經所說一乘。此等一乘皆為任持不定聲聞及鈍根菩薩。豈必唯由利根直往。如是難定。故云經論一乘實為不定。言二行位有何差別者。迂會直往因行之位。此二因行既無差別。故知大乘一乘亦無差別。 文有說執佛至三者不然者。此破依佛執說一乘師義。三十四念者。斷非想地九品惑將起九無間九解脫道。此即二九十八之念。此加見道二六之心。故成三十四念也。經此等念成菩提位誰起此執。如薩婆多執佛化身以為真身今說為化。故故三執。 文此乃佛滅至故但破二者。此即破也。佛滅已後小乘曲見等者。此乃佛滅已後二百年末薩婆多等小乘曲見。豈佛在世由作佛執說一乘破彼實執。玄贊(四‧七左)破云。法華但以自修所得一乘為宗。會破彼乘令入於一。非以所知一身為宗會破彼身令入一身。又無執彼化身為極趣求至彼。更不趣求餘身。今破彼執令求一身。故但破執二乘為極。不破執彼二身極也。若具而破。其義可爾今略破耳。問。若爾佛在世時無執樹下佛為真實耶。若有者破此言無三有何失耶。解云。此乃破彼所執非別迴行。無依初教所說佛乘起大行故。 文問何故立至乘三乘同者。此問意者。且付極小及與極多相對例之。若具而例。乘中既立一三四等。藏何故不爾唯立二三六等藏等耶。又藏中既立二三六等。何故乘中不爾唯立一三四五等耶。 文答乘是運至所以不同者。約機行以明乘等者纂中改云。乘是運載義。為行望果以明異者非也。凡運載義據因行說。果無上此義由何名乘故前門云。若運載義其果即非。今章家意。由此義理唯言機行不舉其果。義既最勝。何輒改文。若言前門唯據人天其果非者理亦不然。人天種姓既亦名乘。豈彼果報亦名為乘。若爾何故前云若運載義其果即非。故知本文以為最勝。 文經中所說至然未見文者。經中所說二三藏等者。二藏經文此未分明。然依半滿以分二藏涅槃經(北本五三左)說半滿之字。即指彼文以為二藏。然藏乘名數開合不齊。或有藏乘名數各異。如一乘三藏等。或有藏乘名數齊同。如二乘二藏等。或有藏乘數同名異。如三乘三藏。三藏者素怛攬等三也。或有藏乘名同數異。如二藏三乘等。二藏者聲聞菩薩二藏也。總有可同於理未爽者。乘藏相對亦有可同。如藏章(十四左)云或依捨邪歸正門唯說一藏。謂正法教藏。或說二乃至八萬四千。此藏亦爾。所立隨宜不可為難今同彼意。故云於理未爽。 文又準菩薩至不應齊責者。此即引例明同異不定也。十弊者即十度之所治障也。四輪者能治也。八難者所治也。地獄。畜生。餓鬼。北洲。長壽諸天。世智辨聰。諸根不具。佛前佛後。是為八難。言四輪者。一安住善處謂生中國。聖化所在故名善處。二依止善友。即生佛世。三自發正願。即正見也。四宿殖善根。即持戒也戒為眾善之本。故名善根。言輪者譬也。如聖王輪最於諸怨亂無所不摧。此之四法能摧八難。故取喻之。於四輪中安住善處輪能治五難。謂三惡趣北洲長壽。後之三輪各治一難。謂依止善友輪治佛前佛後難。自發正願輪治世智辨聰難。宿殖善根輪治諸根不具難。廣如餘處。 文問乘是運至不立佛乘者。玄贊(四‧七左)云。因行能自運至果可名乘。佛果自運息。應非是乘體。今此同彼。 文答自他皆至妨立佛乘者。玄贊(四‧五左)中立義答之。第一義云。運載以名乘。因中通二運。至果廣運他。由此亦名乘。今此當於彼第一義。餘之四義意稍有異。勘之可知。 文問何故有至名獨覺乘者。此問意者。何故有處別說佛乘。亦別名菩薩乘。於二乘中但名聲聞乘而不別立獨覺乘名。今據多分且依此問。 文答以果相至不相違也者。答意者。以果對因覺果獨且。但說佛乘以因對果二運偏勝。為顯廣運說菩薩乘。若爾二名既周。何須別說餘之二名。是故解云行等廣故名為大乘。如經云。哀愍安樂無量眾生利益人天度脫一切故名大乘。遮餘二故亦名一乘者。論解遮云。無二乘者無二涅槃體。顯實二運遮權二果。由是二義說餘二名。然一乘中一有三義。一簡別故名一。昔日說三。今時說一。非別簡三。唯無二極。二彼別故名一。彼彼情執有二果極。故說為一。三會別故名一。會慚悟者先二乘中所修成得教理行果為大方便。今云遮餘二者即簡別故名一。名一是也。 文問既以果至自當廣釋者。問意者。既以果對因名佛乘者。亦應果對因名為佛藏。何故但名菩薩藏不名佛藏。又小乘中聲聞為因獨覺為果。亦應果對名獨覺藏。若許爾者。聲聞獨覺俱可得藏名。言如藏章中自當廣說者。諸藏章(二十六右)中以二義答。第二義云。小乘之中聲聞為因獨覺為果。從小為名非名獨覺藏。大乘之中菩薩為因如來為果。從小為稱非名如來藏。今此所問即當彼義。勘之可知。 文問教理行至為同為異者。問意者。教理行果為一乘體者。諸乘於望為同為異。 文答一雨普至未勞定準者。教同機異等者。三乘取教有偏普異。故名教同機異。三乘證理有圓缺異。故云理同證異。三乘修行有分全異。故云行同修異。三乘取果有初後異故云果同設異。 文勝鬘會因至三車果也者。勝鬘會因會果等者如彼經(九左)云。六處正為大乘故。說者即會因也。二乘四智非為究竟。名向涅槃界者即會果也。勝鬘正說一乘因果故。顯會行果。密會教理。法華正顯昔權今實故。顯會教理令其修證。密會行果。由此一乘據實通會教理行果。 文顯唯教行至說為同異者。顯唯教行果密實有四者。玄贊(四‧九右)云。然法華中顯會教理會行果。一雨普潤會教也。牛車寶所會理也。今此章中云顯唯教行果。云何相違。解云。會理之中通攝行果。即以所詮名之為理。非要真如。此寶車直至道場即會行故。中設化城至寶所即會果故。所詮之理既通行果。故云密實有四。如涅槃經說為同異者。涅槃會理行果故。彼經三十二(北三十左)云。一切眾生同有佛性。皆同一乘同一解脫一因一果同一甘露。一切當得常樂我淨。是名一味。解云。同有佛性者會理也。一因一果者會行果也。顯唯理行果。密實有四。准文釋義涅槃一乘亦有同異。故云如涅槃經說為同異。 法苑義鏡卷第二 永久四年書寫天治二年復寫(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