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義卷第三(之本) 釋真興撰 輸入者 徐麗玉 章云。然總遍詳諸教所說一切唯識不過五種(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上第一門中有四種。謂所觀‧能觀五種‧六門也。今此文為明第三五種唯識先總標也。總攝經論散說唯識束為五類。有情不知真妄境界起煩惱‧業因受眾苦。今正翻彼立此五種。為令知境說境唯識。為令捨惑立教與理。外道小乘由不了知大乘教理立邪教理起諸煩惱。由此大乘唯識教理捨邪教理不起諸惑。為對業行立行唯識。為對苦果立果唯識也。 章云。一境唯識。阿毘達磨經言。鬼‧傍生‧人‧天各隨其所應等事心異故許義非真實。如是等文但說唯識所觀境者。皆境唯識。(云云) 問。引此文意何。答。為明五種中第一境唯識。引此經頌為證也。 問。先此文意何。答。是文明悟入唯識成就四智之中說第一相違識相智之文也。故釋阿毘達磨經之攝大乘論第四云。如世尊言。若諸菩薩成就四法。能隨悟入一切唯識都無有義。一者成就相違識相智。如餓鬼傍生及諸天人。同於一事見彼所識有差別故(云云餘三智非此所明。望九難義可知。)對法論第五亦有此經文。唯識論第七卷答唯識所因難中云。又成就四智菩薩能隨悟入唯識無境。一相違識相智。謂於一處鬼人天等隨業差別所見各異。境若實有。此云何成。(云云) 問。此等文意何。答。且釋攝論。無性云。相違識‧相智者更相違返故名相違。相違者識名相違識。生此識因說名為相。了知此相唯內心變外義不成故無有義說名為智。如餓鬼傍生及諸天人等者。謂於餓鬼自業變異增上力故所見江河悉皆充滿膿血等處。魚等傍生即見舍宅遊從道路。天見種種寶莊嚴地。人見是處有清冷水波浪湍洄。若入虛空無邊處定。即於是處唯見虛空。一物實有為互相違。非一品類智生因性不應道理(云云)唯識疏成無性意云。相違即境各有別故。相違之者名相違者。或相違即者。人境俱別故。相違者識名相違識。生此識因說名為相。菩薩之智了知此相唯是內心。故一切法亦唯心變。鬼等膿河。魚等宅路。天寶嚴池。人清冷水。空定唯空。非一實物互相違返。此雖非有遍計所執。然業類如是各變不同。舊云一境應四心。今言。境非定一。故應言一處解成差證知唯有識。(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此文大意釋相違識相智也。釋相違識無性云。相違者識名相違識。慈恩釋其相違者有二釋。一相違謂是境。五境異故者謂能變假者。相違之者依主釋也。二相違即能變假者。五類異故。相違即者持業釋也。此相違者之識名相違識(為言)相者境之體相相狀也。依境生識故云生識因。悟入唯識菩薩了知此四類有情及空定人各各所變膿河等及唯空境相唯是各各內心所變。故一切法亦但心所變。何以故。一水之處鬼變膿河。魚等變宅路。天變寶嚴地。人變清冷水。入空定人變唯定。境若實有非心所變。何故一水成膿血等。非一寶物轉變違反。然此有情各變不同。非是遍計所執之心。唯是業類各變不同。故知一切境但是唯識(為言)。 問。其舊云。一境應四心等文意何。答。心與境相對有新古二說。古人云。所緣境是一。能緣心有四類。故於一水境見膿河等。新人云。不爾。若云一境有四能緣心。有取心外境之失。今可云一處水中有四相違境。一水之處各成解異故。故知一切唯有識(為言)故義演云。心外既無實境。何得一境應四心耶。但可云一處中有四相違境應四心也。處義寬故。心外無境故。不可言一境。但可言一處。(云云) 問。且就頌文其等事者意何。答。範云。等事者事是處義。以四境相違同在一處故。知識外本來無境。(云云) 問。其許義非真實云意何。答。雋云。既相違事同一處有。故許義非真實(云云)意云。義者境也。 問。但此四趣有情相違境名境唯識。答。非唯爾。一切器世界亦名境唯識。 問。何故爾。答。阿賴耶識名言種子及業種子因緣力故。自體生時。內變為種子及有根身。外變為器界。即以所變為自所緣。行相依之得起。故器世間亦名境唯識也。 問。且約此種子‧五根‧器界。分別共相境不共相境如何。答。器界相分為共相境故論云。所言處者。謂異熟識由共相種成熟力故變似色等器世間相。即外大種及所造色(云云)五根相分為不共相境。故論云。有根身者。謂異熟識‧不共相種成熟力故。變似色根及根依處。即內大種及所造色(云云)然約種子境。論不分別共不共。准論第七釋所緣緣義第三正義者。可收不共相境也。故論云。自種於他無受用理他變為此不應理故。非諸有情種皆等故。(云云) 問。且云何名共相境不共相境。答。疏云。且諸種子總有二種。一是共相。二不共相。何者為共相。多人所感故。雖知人人所變各別名為唯識。然有相似共受用義說名共相。實非自變他能用之。若能用者。此即名緣心外法故。然我此總為增上緣令多人可共受用名共相。如山河等。不共相者。若唯識理唯自心變名不共物。一切皆是。他變是他物。自不能用亦名不共。然今但約自身能用他不得用名為不共。如奴婢等。(云云) 問。若爾所變境只有此共不共二種。答。若細分別有四種。故疏云。然依諸教。共不共中總分為四。且如瑜伽六十六卷。共中有二。一共中共。如山河等。非唯一趣用他趣不能用。二共中不共。如己田宅及鬼等所見猛火等物。人見為水餘趣餘人不能用。故餘房衣等准此可知。不共相中亦有二種。一不共中不共。如眼等根。唯自識依用非他依用故。二不共中共。如自扶根塵。他亦受用故。根即不爾。(云云) 問。此四句意何。答。如山河等名共中共者。上共言者共變義。下共言者明共用義。其山河等四趣有情同變山河等故云共。四趣有情同其受用故亦云共。合云共中共也。如己田宅房衣等及鬼等所見猛火等名共中不共者。若人類多少有情業類同輩共變田宅房衣等。若鬼等多少之類其業同輩共變猛火等。故望同業有情共變云共也。然人類雖同變田宅等。自己田宅他不能用。他人田宅自不能用。故云不共。又猛火等同業鬼等雖同所變。然人天等不能受用。故云不共。所以合言共不共也。如眼根等。名不共中不共者。唯自識變他人不變故云不共。唯自識依用。他人不依用。故亦云不共。所以合言不共中不共也。如扶根塵名不共中共者。眼等扶眼自識所變。非他所變。故云不共。然他亦有少分受用。故云共也所以合言不共中共也。 問。就共中不共句准共中共句。上云共者。四趣有情同變器界。故云共也。第二句上共言亦可同之。而何云約四趣各各同業共變名共。答。此句共言其意稍異。故疏云若爾如人見水鬼見於火。其火外器人何故不見而名共變耶(云云)此文問起論文也。故論答云。此說一切共受用者。若別受用准此應知。鬼人天等所見異故(云云)疏成此答意云。即當自界一切有情可共受用。說名為共。共中共也。若別受用隨與多少有情同變說名為共。共中不共。以人鬼等所見異故。如大梵變及孤地獄。隨諸有情多少變之。非謂一切(云云)明詮云。鬼人天等所見。同業有情共同相似變故云共也。五趣有情所變各別互不受用故云不共(云云)故知與第一句共言其意稍異也。 問。就不共中共句扶根塵他亦變之。故論云。變似色根及根依處(云云)其依處者扶根也。而何云不共。答。自扶根自變執受。安危同故。他人變非執受。非安危同故。故雖同變然名不共。但有少分他受用義。如手摩等。故亦名共。是不共中共也。 問。奴婢等何句攝耶。答。明詮云。不共中共攝。然言自身。能用他不得用名為不共。如奴婢等者此約扶根說也。謂彼扶根但是奴婢自第八變為執受身。主人但是變非執受。故云不共。然有互受故亦云共也。(云云)太抄云。如奴婢身扶根塵。雖是共變。自家奴自得使。他不得使。名為不共。若賣與他使時。亦名共用(云云)依此記可云共不不共也。 問。疏中以奴婢等不共相種攝。而何云共相。答。約不共相有二義。一唯自心變名不共物二亦約唯自身用名不共物。今太抄意。如奴婢等自他共變奴婢等故。雖可名共變。然以自用他不用義名不共也。與疏云然今但約自身能用他不得用名為不共如奴婢等同也。 問。奴婢等賣與他人之時。他人亦用。何云。不共。答。賣與他人與力不障之時云共無失。然今以屬己之時名不共也。田宅房衣等亦復如是然明詮難太抄云。若許共中不共者。何不共相種攝共中共與共中不共是共相種收。不共中不共與不共中共是不共相種收故(云云)今謂此難不爾。檢論疏意。以共等四攝共不共二種者。以共中共與不共中共是共相種攝。以共中不共與不共中不共是不共相種攝。故論說有根身云。不共相種成熟力故變似色根及根依處。有共相種成熟力故。於他身處亦變似彼。不爾應無受用他義(云云)疏云。不共中不共如即自根。不共中共如在身色等(云云)說有共相云。不共中共名共相種。由受用他故變他身。即前不共今名為共(云云)既許不共中共攝共相種翻知共中不共攝不共相種。是故可言奴婢等可攝共中不共句。可依太抄也。 問。論云。雖諸有情所變各別。而相相似處所無異。如眾燈明各遍似一(云云)此文意何。答。疏云。此釋共果同在一處不相障礙。謂外器相如小室中眾多燈明共在一室各各遍室一一自別而相相似處所無異。此如何知各各別也。一燈去時其光尚遍。若共為一。是則應將一燈去已餘明不遍。又相涉入不相障礙。故見似一。置多燈已人影亦多故。(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明共相境同在一處不相障礙。引小乘義為喻也。譬如一室中有百千燈別別放光遍一室內其光相狀相似無異不互相障共照一室。諸有情類各各第八所變器界雖無量種。相狀相似處所無異。不互相障總名一界。(為言) 問。何知眾多燈其光各別。答。設有百燈共照一室。若滅一燈餘光猶遍光若不別滅一燈時無有餘光。忽可成闇。既不如是。故知光別也。又置多燈時人影亦多。故知障燈光亦名別也。 問。樞要云。對法第二。眼識於二根如二燈共發一光。此如何通(云云)此難意何。答。難意云。若言隨燈影別而不互相障共果亦爾者。何對法論云二根發一識如二燈發一光。既雖燈多光是一。何云隨燈光別(為言)。 問。此難如何通。答。要云。此以小乘法為喻。彼據大乘體義為喻。亦不相違。如因俱聲共別造故(云云)意云。此論以小乘義為例。彼論以大乘義為例。所望各別。亦不相違(為言)如因俱聲者重引二根發一識之喻也。鼓等聲內外大種合所發也。所發之聲是一種。能發之緣是多種。故亦為喻也。 問。要亦難云。若爾如多燈共處。其影便殊。云何共造(云云)此難意何。答。若云二燈發一光者。如置多燈其影印即別。何以因俱聲重顯此義(為言)。 問。此難何通。答。文云。今正釋者。如一盞中有多燈炷及因俱聲。大種鄰近共造一色。兩盞別炷不共放光。故影有別(云云)意云。若一盞中有多燈炷。合放一光。因俱聲亦多緣合發一聲。大種鄰近故。以之喻二根發一識。對法論明之若別盞別炷。非合放一光各各光別。故有影別。以之喻共果器界。唯識論明之。故彼此文不相違也。(為言) 問。要集師難云。若由炷‧盞發影。可言隨彼有多影。但由一光發如何有多影(云云)其師自義如何。答。彼自解云。謂多燈合發一別光。多光相資假立一明光。一光不明。多光方明故。(云云) 問。此義燈師如何破。答。燈師破云。今謂。不然。取意有別。若二炷相近同生一焰。光即是一。但發一影。若炷相離或多盞相離即別生焰焰別光殊。便發多影。然光雖別各遍似一。如共業果。炷盞相近共生一焰。如二眼根共發一識。不爾假光實非是一。何得喻識而是一。(云云二眼根者。左右為二) 問。何故引燈明喻云如小乘。答。大乘中無有此喻。對法論燈明之喻與此殊也。故云如小乘也。 問。若爾大乘不許此喻。答。雖大乘中無說此喻。義道無違。故引為喻。樞要及燈師之意正如是也。(古德未案此旨。所謂訛謬也) 問。疏中引此燈喻畢問云。若爾且如一人心上木‧石更互相隔。以是障礙有對法故。何故眾多各變山河及大地等不相障礙同在一處(云云)此難意如何。答。一人第八所變有木石等。而木是非石。石是非木。障礙有對色故不相融通。何故眾多人類各各所變山河大地等不相障礙同在一處(為言)。 問。此難何通。答。疏答云。由業相似不相似故亦由自心礙不礙故。五十四說。諸有對法同處一處。而非無對者。由隨順轉相順生故。又由如是種類之業增上所感一切色者一切色根共受用故(乃至)廣說。彼雖說四塵等與此相似。如山河等業眾人並相似。及心於上共用無礙。故不相障。一心上木所所感業各別。及心受用自有礙故遂令相隔(云云)意云。眾多所作受用山河等之業是相似故。所變山河等不相障隔。一人所作用木石等之業。用木之業非可用石用石之業非可用木。業不相似故。所變本石等互相隅隔。又一人用木之心與用石之心自有障礙。故不融通多人用山河等之心相似不異。故不障隔(為言五十四說等者。引同處不相離色顯共相境也。同處不相離色者。一聚團上色香味觸及能造大四涉入不礙共在一處也。具如彼文)。 問。疏次問云。若爾多人共感木石。何故亦互相礙(云云)此難意何。答。一人心變木‧石相礙。多人所變山等不相礙者。多人亦變木石等。何故彼人此人互相障。(為言) 問。此難如何答耶。答。次文云。彼不礙他心上者。但礙自者。如心上燈明百千不礙與明相違。無始於中有礙不礙故。此義應思(云云)意云。多人共變木石。但礙自所變木石。譬如百千燈明互不相礙但與日光而得相違。由無始來自他串習有礙不礙故(為言)重意云。自他共變一木等然。自家主木等者。他來取之。自礙不令取。他不能取之。其自礙者不礙他心所變之木等。但礙自心所變之木等。木等實雖共所變。然從無始來有情有我我所他他所之分別心。由此串習因緣力故各各第八所變相分似我物現似他物現。後後用時作我物他物之解。故有礙不礙(為言)。 問。演祕問云。且如一樹。有情共變而一有情伐用之時。為用自變。為兼用他。若唯自變者。餘人變者應存不亡。樹何不見。若亦用他。何名唯識(云云)如何答耶。答。文云。樹等既是共相種生。皆相隨順互有增益。彼一有情自所變者。所緣親用他所變者與自所變為增上緣亦疏緣用一切相望自為所順他為能順。由所順無能順亦滅。由斯樹喪唯識亦成(云云)意云。木等是共相種生故為自他心互成增上緣。然自所變親用他所變疏用自變為所順。他變為能順一有情伐用自所變木之時。與他增上緣闕故樹亡不見。非親用他變。故唯識成(為言)次文云。問。何以得知互相增益。答。對法第七說。有共業為增上緣。如次下引。若爾燈明喻義不成。一燈光滅餘光猶在。法不相似。何得喻。答。喻取少分。故不相違(云云)邑云。問。如山有木石一人取以為舍餘人不能用。何得句為共受用耶。答。彼人未攝屬己。隨何人取即須能用名共中共。若已攝屬己為房舍等。即共中不共也。 問。一人受用木石等時。為用自所變者。為用他所變者。若用自所變。共義不成。若用他變何名唯識。答。唯用自所變者。若爾何名為共。答。彼人所用木石。設將離山等處。末磨滅來。諸趣第八共所變故。何非名共。又所作房舍餘趣八方緣合之時即能受用。故名為共。(云云) 問。論云誰異熟變為此相(云云)意何。答。雖知處所本識所緣。然誰異熟識變為此界。能變誰人。(為言) 問。爾此問如何答耶。答。護法菩薩假敘三計也。即論云。有義一切所以者何。如契經說。一切有情業增上力共所起故。(云云。此第一敘月藏之計也)有義。若爾諸佛菩薩應實變為此雜穢土。諸異生等應實變為他方此界諸淨妙土。又諸聖者厭離有色生無色界必不下生。變為此土復何所用是故現居及當生者。彼異熟識變為此界。經依少分說一切言。諸業同者皆共變故(云云。此第二破月藏并述別正義。無別師義也)有義。若爾器將壞時既無現居及當生者。誰異熟識變為此界。又諸異生厭離有色生無色界。現無色身。預變為土此復有何用。設有色身與異地器粗細懸隔不相依持。此變為彼亦何所益。然所變土本為色身依持受用故若於身可有持用便變為彼。由是設生他方自地彼識亦得變為此土。故器世間將壞初成雖無有情而亦現有(云云。此第三破前師述正義也)。 問。此三有義意何。答。第一師依立世經說一切有情業增上力共所起計一切有情所變也。第二師難前師有三破。一聖應變穢難。二凡應變淨難。三無用變下難也(樞要文也。)初難意云。諸佛菩薩若化變為我所不諱。若實變為即違理教。雜穢種義已亡故。螺髻梵王等亦是此類(為言)次難意云。若佛菩薩神力所加變化所作。我亦無遮。且論實故(為言)後難意云。以本變土本為身用。定不能用變之何為(為言)是故現居等者述正義也。當生者。一云。次生者變遠者不變二云。可應生者變。隨其凡聖可生者變由此即無成劫之時先器成過。以上界有情當生者變故(為言)經依少分等者會違也。如言一切人共見此物。非他方界亦能見之。約少分故業不同者即不變故(為言)第三師難第二師有三破。一器壞無因難。二已厭無用難。三有身無益難也(樞要文也)初難意云即有壞器不變之過等(為言)次難意云。謂諸異生生無色界預變無用現無身故。生有頂天壽八萬劫。不妨欲界數度成壞。變之何用(為言)後難意云。設縱汝宗如大眾部無色有色身。及生身有色上地。既變無益。粗細懸隔不相依持。如梵王下別變為地。此異地身不能受用。故變無用(為言)然所變土等者述變土之所以也(易知之)由是設生等者申正義也。同現居身他三千界所依之處說名當地。彼當地一切有情皆能變之。非唯是一三千界變。亦非異地當生者變。欲界‧欲界同(乃至)上。亦爾(為言)故器世間等者釋妨難也。由自地變無過失故。器世壞成而亦現有。(為言) 問。疏難云。若爾聖者於梵宮自地及地獄自地。若諸異生他三千界欲界等中自地無用。不能持身。變之何益(云云)此難意何答。諸聖者或在色界不生無想天。或在欲界不生地獄。變此等處。可有何益。又諸異生於他三千界不為自所居之地。設雖同欲界地既不持身。變之有何益耶。(為言) 問。此難如何通。答。次云。今此義言。現雖無用。身若往彼可得持身。故須變作。非謂現身即令得持用。言可持用故。且如聖者設往地獄中。豈亦不得依彼而住。異生設往他方欲界亦得持身。以業同故。以粗細等不是懸隔(云云)文意易悉之。 問。燈云。問將成可用。餘界生變壞時何用而餘生變。既餘生變生變因在何有盡時(云云)此問意何。答。器界將成時有依持故。餘界有情可變。器界壞時無依持用。何故餘界有情變之。若餘界有情變者。能變之因常有。何有壞盡時耶。(為言) 問。其答如何。答。文云。由彼餘生感壞界業成熟故變不爾。住時既同此變。此界生無何故即壞。由此故知。他壞業變。如在此生他變扶塵沒生他地或般涅槃。他變扶塵而有膖脹。漸爛壞者。壞業力盡三災亦滅。亦由此生本所變界而為引因。下三靜慮。涅槃經說由內過患。據引因說由彼俱業感彼界成故生餘時災由彼引。不爾餘由引。此言何用故據實義非隨轉門。引因勢盡此等都滅。(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他三千界傍欲界地有情有感壞界業故變此界壞。若不爾者此界住劫時。他界有情同變此界。若他界有情無感壞業者。此界有情無時何故即壞。此界無有情。有誰壞業感此界壞耶。故知他界有情有壞業故此界有壞。譬如在此界有情死生他地或入涅槃。所殘屍骸是他人所變。雖能變自身滅無然有遺殘扶根漸次膖脹爛壞遂歸消盡。此界壞劫亦復如此。雖無此界能變有情。有他界有情壞業變此界故三災即起。彼壞業盡三災亦滅。又復由此界有情本所變界。而為引因有此界壞若引例者。涅槃經說下三靜慮災云。初禪由內有尋伺外感火災第二禪由內有喜受外感水災。第三禪由內有入出息外感風災此皆據引因說。所以云何。彼下三禪有情由尋伺等俱業感彼下三禪成劫故。彼有情等見下災時生第四禪等。雖下三禪無有情。由先有情所起尋伺等引因勢分有火水等起。引因勢盡三災都滅。欲界器界壞盡亦爾。由先有情感壞界業引因勢分三災起壞。引因勢盡三災都滅(為言)重意云。此界有情無時器界猶有者依他界有情變為也。三災起壞者由所去有情壞業之引因也。引因勢盡壞了成空(可存此義意也)不爾餘由引等者破範法師也。彼師以維摩經云或現劫盡燒天地皆洞然眾生有常想欲令知速滅之文為證。執三災是佛菩薩變化說有情業感者是隨轉小乘義故。燈師破云。是據實義。非隨轉門也。 問。燈又問云。設生他方。自地許變。如在此界大海水等。欲界有情為同變否。若許同變。欲界諸天應見下水。寧作琉璃。既見琉璃。明不同變。設不同變天有水否(云云)文意顯也。如何答耶答。文云。論說共用即可同變。海不共用。彼不變水。天上可有。(云云) 問。次難云。若爾八熱大地獄等聖者不用。應不變彼(云云)其答如何。答。次云。現同地故。(云云) 問。次難。若爾水等應然。天現同地(云云)其答如何。答。文云。大海同變見琉璃者說別水故(云云別水者。池等水一垸水等也)問。上答中云。海不共用彼不變水。而何此答云大海同變耶。答。上文疏答也。此文正義也。 問。次難云。若爾魚等居水既見屋宅。大海之中眾生亦應見屋宅。若許不見海。即非同地變。若許見海水等。應不作舍宅(云云)此難意何。答。若大海同變等者。魚等居河池等別水中即見宅路。如是大海之中龍鱉等亦可見屋宅。不可云大海同變。若許不見大海。同地變之言無用。若許同變不可見屋宅。(為言) 問。此難如何通答。文云。許別舍宅居於海水。如地穴居。由業力別。若餘別水一處四境。理即不遮。由別業故如孤獨獄等(云云)明詮云。如地中別所有穴。此亦如是。大海中亦別變舍宅。除舍宅而彼海中餘水同餘人等皆變水也(云云)若餘別水等者。除大海餘河池等一水之處。四境各別(為言)珠云。問。諸天知人等所用水等否。若言知者。如何但言天則為地。解云。由業限故諸天共變地。而趣勝故知他所用膿水等異。如鶖子見穢不見淨螺王通見二。若不爾者應不能化。不見穢故(云云)畫釋云。亦如人趣覺知魚等居在海中為所住處。一切准知之。素云。問。乾坤山海當情有礙。致使不通。何得定無獨云識有。答。識變有二。因變果變。從因識種變現果生。復從見相二分。山河大地相分所收。皆從五趣本識變起。未有而有名為因變。有而不滅名為果變。皆從內心之所變現。乾坤山河不離本識。凡情自礙山石莫通。聖智無擁。山石何礙。山石雖一。通塞兩殊。明離自識體非實有。四趣有情相違之境。安靜有殊准之應知。(云云文頗廣。存略記之)故樞要云。捨離外取境一切境不離心故。名境唯識。(云云) 問。章云如是等文者意何。答。近取相違識相智之所觀境。遠取一切唯識觀之所觀境。皆名境唯識。(為言等者。取對法論有五行頌也。繁故不記之)。 章云。二教唯識。由自心執著等頌。華嚴深密等說唯識教者。皆教唯識。(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明第二教唯識并引證成也。 問。云何名教唯識。答。樞要云。成論本教釋彼說故名教唯識(云云)珠云。前後諸佛說唯識教互傳彼說。故名教唯識(云云)叡云。如來說唯識略教。未廣礙覈成立道理。故名教唯識。理實而說通教理二。有能詮所詮故。(云云) 問。且由自心執著等頌意何。答。是楞伽經第十卷文也。唯識論第二為證攝四分為一之義引此文。即具文云。由自心執著。心似外境轉彼所見非有是故說唯心。(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疏云。此頌意云。外境無故唯有一心。由執著故似外境轉。定無外境許有自心。不離心故總名一識。心所與心相應。色法心之所變。真如識之實性。四分識義用分。此上四類各一別義。又皆不離識故並名唯無漏種子但具一義。謂不離識故說為唯(云云)明詮云。立唯識有二門。一別門。即識自相等五。二總門。即不離識故。一切總名唯識也。(云云) 問。次云華嚴深密等說者如何文耶。答。華嚴經云三界唯心深密經云諸識所緣識唯所現等之文。其文義具如第二重第三重成畢。可悉之。此等所說皆教唯識(云云)唯識教起本為遣外境。故教唯識雖通法門。隨其所明且名教唯識也。 章云。三理唯識。三十頌言。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如是成立唯識道理皆理唯識。(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明第三理唯識。并引證成也。 問。云何名理唯識。答。樞要云。成立本教所說之理。分別唯識性相義故。名理唯識(云云)叡云。此文雖有能詮所詮。而能詮為教。所詮為理。(云云) 問。此云是諸識轉變等文意何。答。論第一外人難云。若唯有識。云何世間及諸聖教說有我法(云云)論主答云。由假說我法(乃至)此能變唯三(云云)即成立三能變道理顯識所變義畢。次外人難云。云何應知。依識所變假說我法。非別實有。由斯一切唯有識耶(云云)為答此問說此一頌也。釋此頌有二類菩薩。即安慧護法為一類。難陀等為一類。 問。其等如何。答。論第七云。是諸識者。謂前所說三能變識及彼心所。皆能變似見相二分立轉變名所變見分說名分別。能取相故。所變相分名所分別。見所取故。由此正理彼實我法離識所變皆定非有。離能所取無別物故。非有實物離二相故。是故一切有為無為若實若假皆不離識。唯言為遮離識實物。非不離識心所法等(云云)是合安慧護法之釋也。 問。安慧護法若其義同故合釋也。答。總相同故合釋。然其義殊也。 問。何別。答。安慧之轉變有二義。一變現義。即識自體現似二相。實非二相。其實二相即所執故。即遍計所執似依他有。理實無也。二變異義。謂一識體變異為見相二分用起也。所變見分相分皆計所執。見似能取相。相似見所取。實無二分。彼實我法離識所變二分皆無。離計所執二取無故即依總無立別無也。識所變者俱計所執。非有實物離二相有。故皆唯識(云云)護法云。轉變有二義一改轉義。謂一識體故轉為二相起異於自體。即見有能取之用。相有質礙用等。由識自體轉起能取及有礙故。二變現義。謂識體上現相見分用如明鏡中顯現面影。今取自體能轉變也。前所變中以所變見分名為分別也。是依他性也。能取於所變依他相分故起種種遍計所執分別。此是識體所變用能分別故名分別。其識體所變依他性相分似所執相分者名所分別。是前能分別見分之所取相故。故彼所計心外實我法離識所變依他二分。皆定非有。非謂識變是實我法。似我法故。其外我法離識皆無。以離識體所變能取見分‧所取相分外無別物故。一切有情所變皆爾。依斯二分施設我法。彼二離此無所依故(云云)是故一切有為無為等下二師無殊。謂有為‧無為若實依他有別種生。或常住實法。不相應假法。瓶等假法。一切皆是不離識。有為識所變。無為識之體皆非識外有名不離識。非一切體即是一識名為唯識。遮離能變等識外實我法。名為唯識。非不離識心所及見相分‧色真如等。故不離識名唯識也(云云)以上文安慧說餘非佛。護法皆通。或並有漏。說分別故。(云云) 問。難陀等解如何。答。論云。或轉變者謂諸內識轉似我法外境相現。此能轉變即名分別。虛妄分別為自性故。謂即三界心及心所此所執境名所分別。即所妄執實我法性。由此分別變似外境假我法相。彼所分別實我法性決定皆無前引教理已廣破故。是故一切皆唯有識。虛妄分別。有極成故。唯既不遮不離識法。故真空等亦是有性(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此師意云。言轉變者即前三能變內見分識能轉依他相分似外境相現。唯有見相之內識。都無所變之外境。外境通有能取所取。此依攝論等說唯二義。不說自證分師義。前師別也。此能轉變等者如文可知。前引教理等者指論第一二卷也。有極成故者以能轉變虛妄分別二十部等說體非無。有極成故(為言)自餘文易知之。 章云。四行唯識。菩薩於定位等頌。四種尋思如實智等皆行唯識。(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明第四行唯識并引證成也。 問。云何名行唯識。答。樞要云。明五位修唯識行故名行唯識。(云云) 問。其菩薩於定位等頌意何。答。此頌唯識論第九說加行位之處引之。慈恩云。此中頌者攝大乘說教授二頌。教授菩薩故。此分別瑜伽論頌。彌勒所作。無著故引。古云分別觀論也。(云云) 問。且具文如何。答。文云。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義想既滅除。審觀唯自想。如是住內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無。後觸無所得。(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疏云。菩薩於定位者顯非散。資糧位中多住外門。此多在定內門修行。觀影唯是心者觀心內境影離心非有唯是內心。此初位觀。即在暖位遍計所執心外之境義想既滅除。審觀唯自想唯有內心也。即在頂位。以上總是暖頂二位。如是住內心知所取非有。此二句下忍位。次能取亦無中上忍位。合此俱印二空。即世第一法。以時少故從忍位說。後觸無所得入真見道(云云)意云。二行之中。初行上三句說暖位觀所取空。第四句說頂位重觀所取空。後行上二句說下忍位印所取空。第三句說中‧上忍位觀印能取空。即還合第二第三句說世第一法位印二取空。第四句說見道位(為言攝論有無性世親之釋。意同故不記之)言四種尋思如實智等者如上記畢。可知之。 問。約菩薩行有二種。謂自利行利他行。今所引證明自利行之文。若利他行非行唯識歟。答。所引證文只指示許也。菩薩所修地前地上有漏無漏六度萬行皆是行唯識也。 章云。五果唯識。佛地經言。大圓鏡智諸處‧境‧識皆於中現。(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明第五果唯識并引證成也。引證有三。是初證也。 問。云何名果唯識。答。修識行所得轉依二種大果名果唯識也。 問。且佛地經之意何。答。是明說四智中大圓鏡智之行相也。即具文云。大圓鏡者如依圓鏡眾像影現。如是依止如來智鏡諸處‧境‧識眾像影現(云云)釋此論有三義。即文云。大圓鏡智是能生能現諸法影像平等因緣。謂諸如來第八淨識能現能生智等影像。如大圓鏡能現世間一切影像。智相應故假說名智。言諸處者謂內六處。即是眼等。言諸境者謂外六境。即是色等。此內六處外六境界即十二處。緣此十二生三智品心及心所法。識為主故總名諸識。即此諸識名眾像影。種種行相差別現故(第一義)此義意云。如來以妙觀‧平等‧成所作智。緣十二處。其能緣三智影像顯現大圓鏡智。則所緣十二處影像隨亦顯現大圓鏡智上。故云諸處境識皆於中現也。識者三智及相應心所也(為言)文云。又處‧境‧識三事各別。處謂六根。境謂六塵。識謂六識。即十八界眾像影現。此眾像影。隨其所應三智品現。觀察智等盡所有性如所有性皆能現故。如來鏡智相應淨識為緣生此三智影像。故名為現。亦唯如來智等所現(第二義)此義意云。以妙觀等三智緣十八界。其能緣三智影像鏡智為緣生故顯現大圓鏡智。即所緣十八界影像隨說影現鏡智上。故云皆於中現也(為言)文云。又十八界皆在如來大圓鏡智相應心品影像顯現。以諸如來鏡智生時皆能照了一切境故。諸處‧境‧識猶如影像。在此智中分明顯現。由此鏡智攝受彼相而生起故(云云第三義)此義意云。六處‧六境‧六識‧此十八界影像。皆顯現大圓鏡中。以圓鏡智生起之時皆能照了一切境故。故云諸處境識皆於中現也。 問。既有三義。正否如何。答。輒以難判。然此第三義能順經文。章家亦存 三義意也。 問。何以知第三義為正。答。佛地論之意以正義必後陳。若一師中有多義。正義最後陳之。若一義之中有多師。亦以正義為後名如實義者也。況見此義第三義理盡也。 章云。又如來功德莊嚴經云。如來無垢識。是淨無漏界。解脫一切障。圓鏡智相應。(云云) 問。引此文意何。答。是明果唯識第二證也。唯識論第三引此文。即疏云。證無垢識圓鏡智俱。此頌易知。故不須釋界者性義(云云)。 章云。唯識亦云。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如是諸說唯識得果。皆果唯識。(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明果唯識第三證也。如是等者結成義也。 問。且此頌文意云何。答。釋此頌有八門。初一出體。後七釋義也。即論云。此謂此前二轉依果即是究竟無漏界。攝(云云)是釋第一句文也。疏云。下出體。無漏界攝即菩提‧涅槃二轉依果是究竟位(云云此者出體門。無漏者義也。即無漏門也)論云。諸漏永盡非漏隨增。性淨‧圓‧明故名無漏(云云)此別釋無漏義。諸漏永盡者離相應縛義。非漏隨增者離所緣縛義。性淨者簡二乘無學善有漏等蘊也。圓者簡一切有學無漏也。明者簡二乘無學無漏也。論云。界是藏義。此中含容無邊希有大功德故。或是因義。能生五乘世出世間利樂事故(云云)此別釋界字也(易知之)論云。清淨法界可唯無漏攝。四智心品如何唯無漏(云云)此小乘難也。除大眾部等餘小乘難也(可知之)論云。道諦攝故唯無漏攝。謂佛功德及身土等皆是無漏種姓所生。有漏法種已永捨故(云云)此論主答也(可知之)論云。雖有示現作生死身業煩惱等似苦集諦。而實無漏。道諦所攝(云云)此重遮難也。如來示現叱訶身語現起入滅現有背痛。似苦集諦而實無漏也。論云。集論等說。十五界等唯是有漏。如來豈無五根五識五外界等(云云)此說小乘難也。答此有三師義。至第五門可知之。論云。此轉依果又不思議。超過尋思‧言議道。故微妙甚深。自內證故。非諸世間喻所喻故(云云)此釋頌中不思議三字也(第三義也)論云。此又是善。白法性故。清淨法界遠離生滅極安穩故。四智心品。妙用無方極巧便故。三種皆有順益相故。違不善故。俱說為善(云云)此釋頌中善字也(第四義門。論文次有問答。繁故略之)論云。此又是常無盡期故。清淨法界無生無滅性無變易。故說為常。四智心品所依常故無斷盡。故亦說為常。非自性常從因生故。生者歸滅。一向記故。不見色心非無常故。然四智品由本願力所化有情無盡期故。窮未來際無斷無盡(云云)此釋頌中常字也。無斷者不斷常義。是報身也。無盡者相續常義。是化身也論云。此又安樂。無逼惱故。清淨法界眾相寂靜。故名安樂。四智心品永離惱害。故名安樂。此二自性皆無逼惱。及能安樂一切有情。故二轉依俱名安樂(云云)此釋頌中安樂字也(第六義門)論云。二乘所得二轉依果唯永遠離煩惱障縛無殊勝法故。但名解脫身(云云)此釋頌中解脫身字也。唯解脫生死及縛法故。以彼轉依無十力等殊勝法所莊嚴故不名法身(第七義門)論云。大覺世尊成就無上寂默法故名大牟尼。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離二障亦名法身。無量無邊無畏等大功德法所莊嚴故(云云)此釋頌下一句也。梵云牟尼。此云寂默。法者離言法也。唯我世尊二轉依果亦名解脫。亦名法身。言法身者非三身中之法身也。佛得二名。離煩惱故名解脫身。離所知障具無邊德。名為法身也(第八義門)章云。此中所說五種唯識決攝一切唯識皆盡。(云云) 問。意何。答。是結五種唯識也。(易知之) 章云。然諸教中就義隨機於境唯識種種異說。(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此第一門中有四種所觀‧能觀‧五種‧六門也。今此文說最後六門唯識也。文意云。依義道萬差機宜千品。於一境唯識種種異說。(為言) 問。五種唯識亦有教理等。何故但於境唯識致異說耶。答。有情不了真妄境故起惑業苦流轉生死。故佛為令悟其境界。就義隨機致種種說(為言)又境唯識其義寬廣通一切唯識故也。 章云。或依所執以辨唯識。楞伽經說。由自心執著心似外境現。以彼境非有。是故說唯心。但依執心虛妄現故。(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此第一依所執辨唯識之門也。外境本無唯有一心由心執著似外境現。是名依所執辨唯識也。經文意如上教唯識成畢。然章家文與經文一兩有改。其義是同也(古經頌云。虛妄取自心。是故心現在。外法無可見。是故說唯心云云) 章云。或依有漏以明唯識。華嚴經說三界唯心就於世間說唯識故。(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第二依有漏明唯識之門也。新經云。了達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緣亦復然。生死皆由心所作。心若滅者生死盡(云云)故知依世間有漏辨唯識也。文義如上第二重成畢。可知之。 章云。或依所執。及隨有為以辨唯識。三十頌云。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彼依識所變。依識自體起見相分二執生故。世間‧對教‧說我法故。(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第三依所妨及有為辨唯識之門也。依識自體起相見分。是依有為辨唯識也。依見相分生我法執。是依所執辨唯識也。世間依無體隨情假說我法。是依所執辨唯識也。聖教依有體施設假說我法。是隨有為辨唯識也。故義演云。賦法師云。依所執者外道所辨有情命者等。隨有為者佛法所辨我法等也(云云)頌意如上第三重成畢可知之。 章云。或依有情以辨唯識。無垢稱經云。心清淨故有情清淨。心雜染故有情雜染。(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第四依有清辨唯識之門也。有情染‧淨唯信內心。故云依有情辨唯識也。文義如上第四重成畢可知之。 章云。或依一切有無諸法以辨唯識。解深密經說。諸識所緣唯識所現(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第五依一切法辨唯識之門也。有無渚法者。若依中邊者。有為無為云一切法也。若依對法者。三自性法云一切法也。經義如上第三重成畢。(可知之) 章云。或隨指事以辨唯識。阿毘達磨契經頌言。鬼‧傍生‧人‧天。各隨其所應。隨指一事辨唯識故。(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第六隨指一事辨唯識之門也。共變水處鬼變一猛火。傍生變一宅路。人變一水。天變一琉璃。是即各各識變唯識也。故云隨指一事也。濱云謂雖一切法皆唯識。而唯指鬼等四道果故。名為一事也。 問。既四道各別。何故為一事耶。答。於一處涉入變故。且為一事也(云云)今謂。此答不爾。指四趣有情所變一一境云一事也。事者境事也。若言一處涉入故為一事者。隨指之言甚以無用也。(具如上境唯識成。可知之) 章云。如是等輩無量教門。舉此六門類攝諸教。理義盡者唯第五教。總攝一切為唯識故。(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結也。文中有二。初結六門中攝有無量教。後結以無量教六門中攝第五門勝之所由也。演云。次上所明六門中第五所引解深密教也。總說一切有無諸法為唯識。故攝諸教中理義盡。(云云) 問。六門中第五云諸識所緣等(云云)文總攝一切者。何故論第七答唯識所因難引六教中以楞伽經云諸法皆不離心之文。樞要判云此依不離以顯唯識唯此一門具攝諸法(云云)答。義旨各別。據依心生境以明唯識。此深密經文理盡也。據依不離義以明唯識。彼楞伽經文理盡也。故不相違也。 問。若爾無漏種子以不離義名唯識。而六門中非依不離義辨唯識之門。故不攝無漏種子耶。答。以不離義名唯識者。唯識之通門。故第五教中亦攝無漏種子。即以不離義攝也(演祕有二釋。第二釋。無漏種子。諸所變攝。云云若依此義。全攝唯識所現之處也) 章云。或束為三。謂境‧行‧果。如心經贊具廣分別。(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六門唯識從前五種中境唯識所分出也。今前五種唯識或束為境行果。(云云) 問。理教二種三中何攝。答。義演云。境即教‧理。行唯識行。即資糧等。果菩提等(云云)為翻惑業苦三為境行果三也。 問。如心經贊者。其文如何。答。其文云。次應修行(上說發心。故云次也)此有二種。一略二廣。略復有三。一境。二行。三所得果。猶昔不知真妄境果。起煩惱等因受眾苦。今正翻彼。故亦有三。由此最初應審觀境。既知善惡修‧斷行成。因行既圓果德便證。諸佛聖教雖復無邊。說修行門不過三種。故修行者應依此學(云云廣非義此所明也)珠云。三性為所觀境。三慧為所修行。所修行有二。一現行。二種子。於五位中。隨其所應有漏無通現‧種修。所言修者令觀種‧現展轉增勝生長圓滿。有漏者能感世間一切妙果。無漏修者永滅諸障得大菩提。先觀所知方起勝行。因行既備果德乃圓。故總為三。大意如是。(云云) 問。心經贊云束為三者。何其文說到彼岸義云境盡有‧無(境)解窮六藏(教)義洞真俗(理)業備二因(行)覺滿寂圓(果)斯昇彼岸耶答。不障亦說五種。今只取說三種也(已上第一門畢)。 唯識義章卷之三本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