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義卷第四(之本)

釋真興撰
輸入者 徐麗玉

章曰。勝鬘中六法既為大乘故說。故通加行。至乘章中當具顯示(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就上所論乘名亦通因位。更引勝鬘經顯亦通加行位也。
問。且其六法者何。答。彼經曰。如世尊說六處。何等為六。謂正法住‧正法滅‧波羅提木叉‧毘尼‧出家‧受具足。為大乘故說此六處。何以故。正法住者為大乘故說大乘住者即正法住。正法滅者為大乘故說。大乘滅者即正法滅。波羅提木叉‧毘尼此二法者義一名異。毘尼者即大乘學。何以故。以依佛出家而受具足。故說大乘威儀戒是毘尼。是出家。是受具足(云云)無垢稱經疏曰。經論二藏善益名住。除障名滅。戒中略本名波羅提木叉。廣律本名毘尼。此乃所學三藏之法。能學之人名出家受具足(智周云。沙彌云出家。大眾云受具足)二乘人法合成六處。既言皆為大乘故說。故知小學為成大因(云云)胡吉藏勝鬘經寶窟云。問。云何為正法。云何為住滅。答。依雜心。經律阿毘曇是名住正法。三十七覺品是名第一義。二種正法中無漏正法一得不失不論住滅。今正論教法住滅。於教中通論三藏住滅。若別論正辨戒律住滅。以戒律正是出家人所行故。如云戒律。是佛法壽命。戒律住故佛法住。戒律滅故佛法滅(乃至)言住滅者有二種住滅。一者時節興廢有定期限故有住滅。如釋迦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萬年。所以有定數者。此是諸佛本願故爾(乃至)二者人行法故法則久住。不行法法則便滅。雖有二意正用此義。以勸人行佛法故也(乃至)波羅提木叉此云報解脫。持戒之因得解脫報解脫故(乃至)毘尼者此云滅。謂滅現在身口七非。離過為稱(乃至)小乘中受十戒為出家。受大戒為具足。大乘發菩提心為出家。受菩薩戒為具足。又淨名云。發菩提心是則出家。是則具足(乃至)為大乘故說者此明說意。佛昔於小乘中說正法住者。說大住為小住。當知小住則是大住。是大住外無別小住。如說大因為小果。大因之外無別小果(云云此師說住滅與慈恩殊也。可察也)。
問。且就章家義依六法為大乘故說。如何可知乘名亦通加行(云云)答。六法之中。初四是二乘所學之法。後二明二乘能斷之人。此二乘法‧人合為六法。既言為大乘故說。明知小乘之所學法‧能學人皆成大乘之因。此六法有運載小乘人入大乘之功能故得乘名。故知乘名亦通加行。言加行者方便之異名也。
問。其至乘章中當具顯說者。其乘章文如何。答。諸乘章曰。總而言之。教理行果總名為乘教一乘者。謂詮順大乘三藏教法。故攝論曰阿毘達磨大乘經等。此正本教大乘。又法華經曰我此九部法入大乘為本。又勝鬘經曰正法住‧正法滅‧波羅提木叉‧毘尼‧出家‧受具足為大乘故說此六處。此方便教大乘。故知詮順大乘三藏。所有言教。若方便若根本皆教大乘(乃至)行大乘者謂六度等。故無性云亦乘亦大故名大乘。又勝鬘經曰正法住等。既是行法名曰大乘(乃至)若根本行若方便行皆行大乘(云云。理與果乘非此所明故。更不取之)。
章曰。勝鬘經中遮餘虛妄名一實諦。(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次出一名十三類之中。勝鬘經中有六類名。此即第一標名一實諦之名也(第十諦章文也)清素曰。遮餘遍計依他虛妄且說真如名一實諦。理實依他亦得名諦(云云)寶窟曰。言一諦者。四諦之中。其唯簡三諦取一苦滅諦故名一。此非虛妄變異。故名為諦。(云云)
問。苦集二諦可是虛妄。豈彼道諦亦是虛妄耶。答。基曰。合二為文總名虛妄。據實道諦諦虛而非妄。(護命記文也)彼經文廣。故不記之。
章曰。顯法根本亦名一依。(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標名一依之名也(第十一一依章文也)經曰。世尊。一依者一切依止。出世間上上第一義依。所謂滅諦(云云)護命曰。慈恩曰。謂彼滅諦。處無差別名一。諸法之止住處名依。(云云)
章曰。因空為證。又是空性亦名為空。(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表名空之名也(第九空義隱覆真實章文也)經曰。世尊。如來藏智是如來空智。(云云)因空為證者。由空遍計證圓成理(為言)即梵曰瞬若也。又是空性者。真如是所執空之性故(為言)即梵云瞬若多也。意曰依二義故總名空也。(為言)
章曰。彰異出纏。顯攝佛德佛從中出名如來藏。(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標名如來藏之名也。(第八如來藏章文也)素曰。出纏名法身。今異出纏故名為藏(云云)濱曰。真如在因位中為異出纏也攝佛德者。真如佛實性故為攝佛德故也。佛從中出者。佛在因位從真如出故。為佛從中也。(云云)
問。彼經說二種如來藏。謂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今此章所說如來藏。二中何。答。不空如來藏。何故爾者。空如來藏者煩惱也。不空如來藏者在纏真如。今此章說在纏真如名如來藏。故云爾也。
問。何以知煩惱名空如來藏。在纏真如名不空如來藏耶。答。玄贊第三曰。勝鬘經曰。有二種如來藏空智。謂若離若脫若斷若異一切煩惱藏(空如來藏也)不離不脫不斷不異不思議如來藏(不空如來藏也)煩惱有漏。虛妄不實能覆真如名空如來藏。涅槃無漏。體是無為非虛妄法。由延善緣斷諸煩惱。漸次智起方便顯證名為涅槃。體性非空。因空所顯空之性故。煩惱覆位名不空如來藏。藏覆隱‧因性義故。故在煩惱纏裹之位名如來藏。出煩惱時名為法身。即此法身因空所顯空本性故。亦名空如來藏。(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攝釋云。二如來藏即所緣境。謂空不空二種之藏言空智者即是如來緣二藏智(乃至)妄法別起其體不一。是故名離。可以對治因緣易脫。始終變改目之為異。經本無有若斷之言。或本不同。更勘餘書(乃至)諸佛同體義分。非全別體。故曰不離。體真常住。不可因緣易脫令失。故曰不脫。始終不變名為不異。妙出情分名不思議。經本亦無不斷之言(云云已上釋經文也)煩惱有漏等下疏主釋也。煩惱虛妄能覆真如故名空如來藏(空者虛無義。如來者真如也。藏者覆隱義也)涅槃不虛妄。然煩惱所覆未顯現位名不空如來藏(不空者實有義也。藏者如前之)文中云體性非空因空所顯空之性故者。即明此涅槃真如理出纏之位名法身。此法身亦名空如來藏也。意曰。在纏真如只名不空如來藏。出纏真如名法身。亦名空如來藏。(為言依空所顯空本性故名空。如來者如上。藏者因性義。非覆義也)問。楞伽經亦說二種如來藏。與勝鬘經同歟異歟。答。名同義異。故彼經曰。阿梨耶識名空如來藏。具足熏習無漏法故名不空如來藏(云云)意曰。有漏第八識名空如來藏。法爾無漏種子名不空如來藏(為言)義准上可察之。
章曰。明體不染真實法性。名自性清淨心。(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標名自性清淨心之名也(第十三自性清淨隱覆章文也)意。真如諸法自性煩惱不所染。故名自性清淨。以真實義名也。(具如第五重成了)
章曰。功德自體亦名法身。(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表名法身之名也(第七如來法身章文也)寶窟曰。以一切佛法成就故名為法身(云云)。
問。此名法身者。三身中法身歟。爾也。即出纏真如名法身也。無量無邊無畏等大功德法所依止故名為法身。非大牟尼名法之法身也。(具如論第十卷之第一門中成了)。
章曰。無垢稱經遮理有差別名不二法門(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標名不二法門之名也。
  問。其不二法門之體何物耶。答。真如理也。
問。何故真如云不二法門。答。慈恩疏曰。今顯無相真如理唯是一。恐聞一定一不說於一。但遮妄異故言不二。不二之理可軌可持。故名為法。此通生無漏智解立以門名。據實真如非二非不二。非法非非法。非門非非門。遮二故強名不二。遮非法故名法遮非門故名門。(云云)
問。其云遮理有差別之意何。答。差別者二義意曰。遮理有二(為言)故疏云。二者差別之義二與非二共俱名二。一三四等名非二故。(云云)
問。且云何名二不二。答。方之有三階菩薩。各各說之。即初階有三十一類菩薩。文殊為第二階。淨名為第三階。故疏引經云。華嚴等以一為二。法自在等以二為二。甚深覺等以三為二。光童等以五為二。喜見等以六為二。准執一等故皆是二。此除分別及事差別名不二。故借其二名表二及非二。非由言二體唯詮二。故初有十六菩薩以二為二。後有十五以非二為二。文殊師利以言心為二。無垢稱以有說為二(云云)又云。或三十一菩薩以分別執為二。無分別理名不二。智會此理名入不二。文殊以言說為二。離言法性名不二。智達此理名入不二。無垢以假智‧言說俱名為二諸法真如為不二。正智真證名入不二。故成各別。(云云)
問。此三階不二法門之起所以如何。答。彼經云。時無垢稱普問眾中諸菩薩曰。云何菩薩善能悟入不二法門。仁者應任己辨才各隨樂說(乃至)時有菩薩名法自在。作如是言。生滅為二。若諸菩薩了知諸法。本來無生亦無有滅(乃至)是為悟入不二法門(乃至自餘三十人各說自義也)如是會中有諸菩薩。隨所了知各別說已同時發問妙吉祥言。云何菩薩名為悟入不二法門。時妙吉祥告諸菩薩。汝等所言雖皆是善。如我意者。汝等此說猶名為二。若諸菩薩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表無示。離諸戲論絕於分別。是為悟入不二法門。時妙吉祥復問無垢稱言。我等隨意各別說已。仁者當說云何菩薩名為悟入不二法門。時無垢稱默然無說。妙吉祥言。善哉善哉。如是菩薩是真悟入不二法門。於中都無一切文字言說分別。(云云)
章曰。大慧經中表無起盡亦名不生不滅。(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表名不生不滅異名也。護命曰。楞伽經名大慧經。告大慧菩薩故。或可曰華嚴經。(云云)
問。其經正文如何。答。四卷楞伽第四曰。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修多羅攝受不生不滅。又世尊說。不生不滅是如來異名。云何世尊為無性。故說不生不滅為如來異名。佛告大慧。我說一切法不生不滅。有‧無品不現(云云)意曰。真如無生滅起盡故名不生不滅。故云不生不滅是如來異名。言有無品不現者。有者起也。無者盡也。無起盡故云有無品不現也。即如中論所說八不之義也。
章曰。涅槃經中彰法身因多名怫性(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標名佛性之名也。
問。其經正文何。答。彼經中說佛性處處非一也。今此章明真如佛性也。故當彼經說理佛性之文。即第二十五云。善男子。佛性者非陰界入。非本無今有。非有已還無(云云)第三十三曰。如佛所說。眾生佛性猶如虛空。廣說非三世故(云云)。
問。有垢‧無垢真如中何名佛性。答。在纏真如也。故二諦章曰。在因名化 (云云)意曰。性者因義也。
問。約因有二種。謂生因‧了因也。又有三種。謂應得因‧加行因‧圓滿因也。此等中何因耶。答。在纏真如是三因中應得因。非餘因故慧日論曰。真如為應得因(云云)。
問。且此二因三因之體如何。答。慧日輪曰。真如為應得因。菩提心為加行因。菩提心及所起行為圓滿因。圓滿因謂福‧慧行。果圓滿謂智‧斷‧恩‧德(已上說三因)然應得因望應‧化身可通生‧了。為依彼起疏名生因。若准涅槃經只名為了。如地望牙為了因故。由有如故得有應化可為了因。若望法身非生‧了攝(已上說二因)。
問。如種生牙為生因。如燈照物為了因。何真如望應化身通生因耶。答。此云生因非如種子生牙名生因。佛應化身依真如生起。故說真如假名生因。若准涅槃經可名了因也。
問。以三因得三身如何。答。最勝疏曰。自性法身即應得因得。應得因體即真如是。應化二身即加行因圓滿因得。發心名加行。修足名圓滿。即六度是(云云)。
問。涅槃經曰。真如名佛性者。若只有姓有情之真如。若能無姓耶。答。佛地論會涅槃經有二釋。即文云。雖餘經中宣說一切有情之類皆有佛性皆當作佛。而就真如法身佛性。或就少分一切有情方便而說(云云)初秋以不簡有姓無姓。約真如理性名皆有佛性(為言)後釋只約有姓名有佛性(為言)然慧日論曰無性真如不名佛性者。依後釋云爾也。
問。約佛性有幾。答。有三種。一理佛性(真如也)二行佛性(有漏無漏萬行通種子現行)三隱密佛性(煩惱陰界入等也。具如惠日論也)意曰。在纏真如是佛果涅槃四德之因。故名理佛性。六度等萬行成佛果菩提四智之因。故名行佛性。貪嗔等是所斷法生能斷智如糞為火因。故名隱密佛性。如莊嚴論婬欲即是道等也。
章曰。楞伽經中表離言說名不思議(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表名不思議之名也。
問。其經正文如何。答。十卷經第二云。大慧。我說常‧不可思議‧第一義諦‧不可思議。與第一義相因果相應以離有無故。以內身證相故(四卷經第一文似此。故不記之)唯識論第十釋不思議云。超過尋思‧言議道故(云云)正與章同也。
章曰。瑜伽等中顯不可施設名非安立。(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標名非安立之名也。
問。何故真如名非安立。答。六十四曰。云何非安立真實謂諸法真如圓成實自性。聖智所行。聖智境界。聖智所皆(云云)意曰。真如以非凡智所行故名非安立也。唯識疏第一曰。施設者安立異名。即假設義(云云)然此六十四文不相對安立。故取一名也(具如二名之中也)。
章曰。攝大乘等顯此遍常等名圓成實。(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標名成實之名也。
問。何故真如名圓成實。答。攝論第四云。由無變異性故名圓成實。又由清淨所緣性故。一切善法最勝性故。由最勝義名圓成實(云云)無性釋曰。由無變異必故名圓成實等者。應知此性常無變故又由清淨所緣性故。一切善法最勝性故。圓滿‧成就‧真實為性(云云)唯識論曰。二空所顯圓滿成就諸法實性名圓成實。顯此遍常體非虛謬(云云)疏曰。由此真如。一者體遍無處無故。即是圓滿義。二者體常。非生滅故。即是成就義。三者體非虛謬。諸法真理。法實性故。(云云)。
章曰。對法論等明非妄倒名曰真如(云云)此文意何。答。是標名真如之名也。
問。何故真如名真如。答。彼論第二曰。何故真如。說名真如。由彼自性無變異故。謂一切時無我實性無改轉故說無變異。當知此則是無我性。離二我故(云云)唯識第二曰。理非妄倒故曰真如(云云)此文正與章同也(具如上識實性之中論了)。
章曰。此十三類名唯所觀理。唯真智境。恐文繁廣略爾所。非更無也。(云云)
此文意何。答。是結也。如文易知也。
章曰。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住‧法位‧真際‧虛空界‧無我‧勝義‧不思議界等十四名。如大般若廣釋。合前三十一單名。(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標真如亦名法界等之異名也。
問。何故真如亦名法界等。答。法界者。中邊論曰。由聖法因義說為法界。以一切聖法皆此生故。此中界者即是因義(云云)法性者。唯識疏第九曰。性者體義。一切法體。故名法性(云云)不虛妄性者。唯識疏九曰。湛然離倒名不虛妄(云云)不變異性者對法論曰。謂一切時。無我實性無改轉故。說無變異(云云)平等性者理趣分疏曰遍諸法故名平等性(云云)離生性者。理趣分疏曰。離生滅故名離生性(云云)法定者。珠曰。諸法之中其性定有。故名法定(云云)法住者。玄贊云。真如住在諸法之中體性常有。名為法住(云云)法位者。玄贊云。法有染淨。離染得淨分位顯之。名為法位(云云)真際者。中邊論曰。由無倒義說為實際。非諸顛倒依緣事故(云云真與實同也)虛空界者。對法論曰。虛空者謂無色。性容受一切所作業故(云云)無我者。唯識疏云。性離二我名無我(云云)勝義者。中邊云。由聖智境義說為勝義。是最勝智所行義故(云云)不思議界者。珠曰。名言路絕。尋思道息。故名不思議(云云如上記了)已上十四名之中法界等十一名大般若經第二百九十六列說之。法位無我勝義之三名無彼經中也(法位名有法華經。無我勝義之名有中邊論也)又此等名釋處處不同。今只述一一釋也。
章曰。二名有四。瑜伽論中施設‧非施設‧淺深異故。名為安立非安立諦。即勝鬘經有作四聖諦無作四聖諦。(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出二名之類也。此中先標名安立非安立之名也。
問。先云何名安立非安立。答。瑜伽六十四曰。真義略有六種。謂世間成真實(乃至)安立真實。非安立真實(乃至)云何安立真實。謂四聖諦。苦由苦故(乃至)道由道故(乃至)云何非安立真實。謂諸法真如。(云云)
問。何故四聖諦名安立。真如名非安立。答。以四諦中安立四世俗故名安立。一真法界非四諦中所安立故名非安立(四世俗者至下可知)
問。章曰即勝鬘經有作四聖諦等(云云)如何安立非安立亦可云有作無作。答。安立非安立者新人之言也。有作無作者古人之詞也。故云爾也。
問。爾其有作無作四聖諦之體如何。答。玄贊七曰。有作四聖諦者。分段生死十二四緣名苦煩惱及業名集。擇滅名滅。生空智品名道。無作四聖諦者。變易生死五蘊名苦。所知障名集。無住涅槃名滅。法空智品名道。(云云)
問。瑜伽安立非安立四諦及一真法界。勝鬘有作無作。俱是四諦。無作與非安立體義既殊。而何云同耶。答。古德云。章主意云。舊人云有作無作之詞。新人云安立非安立之詞義意是同(為言)非謂瑜伽所說安立非安勝鬘所說有作無作即是同體也。今謂不爾。勝鬘經所說無作四諦名非安立。有二義。即生微隱難知非粗淺境名非安立。此義與瑜伽論云非安立頗殊也。二或隨觀察二空真如不作別觀名非安立。此義與瑜伽非安立是同也。今章依後義相攝也。幽贊釋無作四諦出此二義。唯識疏中唯出後義。故彼文說加行位云。此位菩薩於安立諦非安立諦皆亦學緣。或總作一實真如。或別作二空。別(初二心)總(第三心)三心非安立。不唯作四諦差別觀。勝鬘經說有作無作四諦。無作四諦即非安立。有差別名言者名安立。無差別離名言者非安立也(云云)既以勝鬘經無作四諦同一實二空非安立。故知瑜伽非安立‧勝鬘無作諦體義是同(為言)然攝釋會云。非安立名通於二義。一唯廢詮。與無作別。即瑜伽論非安立諦。唯是一也。二言非者即是無義。安立者是作。名字有別義體無差。經云非安立故即無作也(云云。今案初義。與疏意違。後義無難也)
問。何故勝鬘說有作無作四諦。答。玄贊云。若依法體有粗有妙。能知之智有上有下。勝鬘依此說有八諦。謂有作四聖諦無作四聖諦。如是八聖諦。非二乘所知。即新經曰。安立諦非安立諦。(云云)
問。若言如是八聖諦非二乘所知者。何總料簡章云聲聞知有作佛知無作耶。答。彼經云。如是八聖諦。如來說四聖諦。如是四無作聖諦義唯如來應正等覺事究竟。非阿羅漢闢支佛事究竟(云云)以之可會之(彼經亦名有量無量四聖諦。可知之)。
章曰。涅槃經中亦名勝義世俗二諦(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標名勝義世俗之名也。
  問。約二諦各有四重。其何。答。勝義四重者。一世間勝義。謂蘊處界等。二道理勝義。謂四聖諦等。三證得勝義。謂二空真如。四勝義勝義。謂一真法界。世俗四者。一世間世俗。謂瓶軍林我有情等。二道理世俗。謂蘊處界等。三證得世俗。謂四諦因果等。四勝義世俗。謂二空真如也。
問。云何名世俗勝義。答。二諦章曰。一世俗諦。亦名隱顯諦。二勝義諦。舊名第一義諦。亦名真諦(乃至)有‧無體異。事‧理義殊。淺‧深不同。詮‧旨各別。故於二諦各有四重(乃至)世謂隱義可毀壞義。俗謂顯現。隨世流義。諦謂實義(乃至)勝謂殊勝。義有二種。一境界名義。二道理名義(云云)珠曰。涅槃經說七番二諦。初一番依人明二諦。後六番依法明二諦。今隨其所應名勝義世俗(云云具如二諦章之)。
章曰。顯揚論中。能詮所詮名名‧事二法。(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標名名尋思事尋思之名也。
問。其名‧事二法體何。名者能詮相。事者所詮相也。是即彼論說五相之中初二相也。
  問。其五相何。答。論十二曰。復有五相。一所詮相。二能詮相。三此二相屬相。四執著相五不執著相。所詮相者。謂相等五法。如五法藏說(五法藏者。犢子部所立之法也。即三世無為不可說也。可見燈第二及大般若等)能詮相者。謂即於彼法依止名等為詮諸法自體差別所有言說。此亦能顯遍計所執自體(云云餘三義非此所明。故不記之)即意曰。相‧名‧分別‧正智‧真如此五法為所詮相。於此五法為詮自性差別所發言說為能詮相。名為名‧事二法。(為言)
問。且相名等之體何。答。心心所法變似所詮為相。似能詮為名。能變心等為分別。無漏心等為正智。空理為真如也。(有多說。具如唯識第八卷云)。
問。以此所詮能詮相相攝三性如何。答。唯識論曰。又聖教中說有五相。此與三性相攝云何所詮能詮各具三性。謂妄所計屬初性攝。相‧名‧分別隨其所應所詮能詮屬依他起。真如‧正智隨其所應所詮能詮屬圓成實。後得變似能詮相故(云云後三相無用。故不記之)疏曰。前五事中相‧名‧分別三事之中取分別全‧相‧名少分。是所詮相。由名亦所詮故。相‧名少分是能詮相。由名變相故。今此三法隨其所應所詮能詮屬依他起。唯說染分依他起故。真如全正智少分是所詮相。正智少分是能詮相。此依無倒釋成實性。故攝正智。隨此所應所詮能詮屬圓成實。後得‧正智亦能變似能詮相故。(云云)
問。既有五相。何故不取五名耶答。第三第四遍計‧依他。非唯識之別名。第五雖圓成不相對故也。珠曰。四尋思中說此二法名名尋思事尋思。故曰能詮所詮名名事二法(云云)故知不取後三(為言)。
章曰。此之三名通能所觀。亦真亦俗。初‧中‧後‧智。(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此上所標三類二名駝能觀智所觀境說通真諦俗諦其能觀智通加行智根本智後得智(為言)。
章曰。攝大乘等顯所執無名生法二無我。亦通能所觀。唯真非俗。通初中後智(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標名二無我之名也。
問。云何名生法無我等。答。補特伽羅者數取趣義也。古人云人。新人云生。真如及加行等智無此生我執。故名生無我也。諸法別別體名法我。真如及三智無此法我。故名法無我也。
問。攝論文如何答。第八頌曰。諸菩薩所緣。不可言法性。是無分別智無我性真如(云云)世親釋曰。不可言法性者。謂由遍計所執自性。一切諸法皆不可言。何等名為不可言性。謂無我性所顯真如遍計所執補特伽羅及一切法皆無自性。名無我性。即此無性。所顯有性。說名真如。(云云無性釋意同也)。
問。攝論文云無我性真如。何云通能觀。答。以所緣真如無我之義顯能緣三智無我之義也。清素曰。若言無我理唯是所觀。非能觀。若言無我智唯是能觀非所觀。今但總云生法二無我故通能所觀。諸皆效此(云云)智周曰。能觀智亦名二無我法故。或云以能觀智作彼無我解行轉名無我。如十六行所觀俱名為苦故。無漏智觀於苦諦說名為苦。(云云)
問。能觀無我智通加行‧後得。何云唯真非俗。答。加行智緣似真如。故隨所緣云唯真。非後得智疏緣前真如。故隨所緣亦云唯真也。又可云加行智非唯地前加行智。是地上加行智也。故義濱曰。問。加行後得二能作影緣。云何差別。答。疏親不同。謂加行疏故。若八地以上無別體加行智。唯有義說加行智。謂後得智進趣行故。
問。佛果中亦有義說加行智等。答。不然。一切加行皆無有故。若別體加行智者。唯有七地以下(云云此義好也)言初中後智者。加行‧根本‧後得也。加行智如啞者求受義。根本智如啞者正受義。後得智如非啞者正受義也。(具如攝論第八也)。
章曰。三名有四解深密等顯一切法有‧無‧事‧理種類差別名為三性。(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三名有四類之中。先標名三性之名也。清素曰。依‧圓為有。遍計為無依他名事。圓成名理。種類各別分為三性。(云云)
問。彼經文如何。答。彼經第二云。謂諸法相略有三種。何等為三。一者遍計所執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圓成實相。云何諸法遍計所執相。謂一切法名假安立自性差別(乃至)云何諸法依他起相。謂一切法緣生自性(乃至)云何諸法圓成實相。謂一切法平等真如(云云具如唯識論第八之)。
章曰。顯三俱無遍計所執亦名三無性。(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標名三無性之名也。
問。彼經文何。答。同卷曰勝義生當知。我依三種無自性性。密意說言一切諸法皆無自性所謂相無自性性生無自性性。勝義無自性性。善男子。云諸何法相無自性性。謂諸法遍計所執相。何以故。此由假名安立為相。非由自相安立為相。是故說名相無自性性。云何諸法生無自性性。謂諸法依他起相。何以故。此由依他緣力故有。非自然有。是故說名生無自性性。云何諸法勝義無自性性。謂諸法由生無自性性故說名無自性性。即緣生法亦名勝義無自性性。何以故。於諸法中若是清淨所緣境界。我顯示彼以為勝義無自性性‧依他起相非是清淨所緣境界。是故亦說名為勝義無自性性。復有諸法圓成實相。亦名勝義無自性性。何以故。一切諸法法無我性名為勝義。亦得名為無自性性是一切法勝義諦故。無自性性之所顯故。由此因緣名為勝義無自性性(云云)然唯識論中唯說圓成勝義無自性性。不說依他也。(具如彼論九也)。
章曰。此二唯所觀。亦通三智真俗二境。(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此明三性三無性之名唯成所觀境通為加行根本後智所緣。故通真俗之境也。
問。何故此二名唯成所觀境。答。攝論說十殊勝中。名所知相殊勝。故唯成境也。意云。三性三無性是三智之所應知境故云所知相也。
章曰。若言三性等觀者唯能觀非所觀。通三智及真俗。(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三性等之名。若加觀言云三性觀等之時唯是能觀。即通三智及真俗諦。(為言)。
問。遍計所執非能觀。何名三性觀。答。觀三性故名三性觀。如青瘀觀也。
章曰。瑜伽等中明離繫之方便亦名三解脫門。(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標名三解脫門之名也。清素曰。能觀之智離繫縛故名解脫門。謂此三智是入淨土之所由處故名為門。(云云)
  問。其三解脫門者何。答。二十八曰。一空解脫門。二無解脫門。三無相解脫門。(云云)
問。何故名空解脫門等。答。空者所觀之境也。解脫門者能觀智之名也。隨境立名。故云空解脫門也。餘二准之。
問。其空境等體何物。答。謂之有二義。一云。若約偏境所執為空境。依他為無願境。圓成為無相境(此依瑜伽一相義也)二云。空‧無願‧無相境。一一各通三性(此依無垢稱經不二法門品義也)。
問。且就初義。何故所執名空境。餘二准之。答。所執體性都無故名空境。依他不可願求故名無願境。圓成離十相故名無相境。(十相者。五塵及生異滅男女也)
問。就後義一一境名通三性之意何。答。所執無我我所故名空境。不可願求。故名無願境。無十相故名無相境。依他無我我所故名空境。不可願求故名無願境。無遍計執種種相故名無相境。圓成無我我所故名空境。離諸戲論無願求故名無願境。無十相故名無相境也。(具如唯識論第八之)
問。其云離繫之方便意何。答。離繫者解脫義。即究竟果也。方便者門義。即因位本後二智也。(三解脫之差別不同。如唯識疏九。并別抄燈等之)
章曰。表印深理名三無生忍。(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標名三無生忍之名也。印者忍可決定義。深理者真如理也。無生忍者無漏智也。
問。其三者何。答。一本性無生忍。二自然無生忍。三惑苦無生忍也。
問。何故名無生忍。答。唯識疏九曰。忍者智也證印名忍。第七十四顯揚第六文皆同。文意可解。皆此三性生三忍也。遍計所執本體無生。依他緣起無自然生。證圓成時惑苦不起。是名三種無生忍別。(云云)
問。此無生忍何位得耶。答。疏九曰。顯揚曰。此三忍在不退地。即初地已去證三性時得此三也(云云)伽抄曰。八地得無生忍。初地亦得此二。何別耶。義曰。顯揚六曰。初地斷二分別執故得本來無生忍。八地以去真俗雙行得自然惑苦二無生忍。又以前得分段無生忍。八地以去證變易無生忍。又初地不入惡趣無生忍。八地不有漏心間生無生忍等。(云云)
章曰。唯能觀非所觀。唯本‧後二智。通真及俗。(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明三解脫門‧三無生忍之二名唯是能觀智。亦唯根本後得智。通真諦俗諦也。
問。三解脫門是離繫之方便。何非加行智。和。濱曰。離繫縛之方便。而唯取無漏。故除加行。(云云)
章曰。四名有四。菩薩地中明義總集名四鄔陀南。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四名有四之中。先標名四鄔陀南之名也。
問。何故說四鄔陀南。答。四十六云。後有四種法嗢陀南。諸佛菩薩欲令有情清淨故說。(云云)
問。且嗢陀南者。梵語唐言如何。答。總有四譯。一伽抄云。鄔陀南者此云說也。即世尊常誦說之。二同抄云。若言嗢陀南之時名攝散。即以略偈而攝長行(云云)三無垢稱疏曰。梵云嗢陀南。此云略集。教略集也。四若云鄔陀南。此云集施。即諸經中集義之偈。謂以偈頌集諸義理施諸學者名為集施(云云)又伽抄第一云。此云集施。陀南者施也。嗢者集義也。以少略言集合多法施諸學者令易受持。故名集施(云云)與第四義同也。
問。既有四不同。章家可依何。答。存第四譯也。
問。其諸行無常差別如何。答。諸行無常者有為法共相也。諸法無我者一切有為無為法共相也。涅槃寂靜者無為法共相也。
問。此四句何經所說耶。答。海龍王法印經之所說也。(義淨三藏譯也)
章曰。大智度論顯宗差別名四悉檀。一世界悉檀。二第一義悉檀。三對治悉檀。四各各為人悉檀。(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標名四悉檀之名也。
問。云何名也世界悉檀等。答。彼論每一云。世界悉檀者。有情從因緣和合故有。無別性。譬如車轅輻軸輞等和合故有無別車。人亦如是。五眾和合故有。無別人(乃至)各各為人悉檀者。觀人心行而為說法。於一事中或聽或不聽(乃至)對治悉檀者。有法對治則有。實性則無。譬如重熱膩‧酢‧鹹‧藥草‧飲食等於風病中名為藥於餘病非藥(乃至)佛法中治心病亦如是。不淨觀思惟於貪欲病中名為善對治法。於嗔恚病中不名為善。非對治法(乃至)第一義悉檀者。一切法性一切論議語言一切是法非法一一可分別破散。諸佛闢支佛阿羅漢所作真實法不可破不可散。上三悉檀中所不通此中皆通(乃至)通者離一切過失不可變易不可勝(云云)侃法師疏云。浮涉非真名之為世。體分不同故名為界。性欲不同名為各各。聖說被生名之為人。藥‧病相當。名之為對。以藥遣病目之為治。法中最精名為第一。有深所以目之為義。若論其體。體則有二。一是教法。二是所詮。言教法者十二分教八萬四千法藏。若詮世界邊則是世界悉檀(乃至)第一亦復如是所詮法體者。世界以因緣假有等法為體。各各以機說為體對治以藥為體。第一義以如法性為體。(云云)
問。悉檀之唐言如何。答。有三家譯異。一遠法師曰。此中國言。此言宗成(云云)二南岳思禪師曰。如大涅槃胡‧漢雙稱。悉者此隨聲。檀是胡語。悉言翻遍。檀翻名施(云云)三慈恩曰。悉檀者宗也(云云)新云悉彈多(如瑜伽等之)。
章曰。此上二門通能所觀‧真俗‧三智。(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明鄔陀南‧悉檀二名通能觀所觀‧真諦俗諦也。能觀即通加行‧根本‧後得智也。
問。上二類四名皆通能所耶。答。周曰。談二四中有通能‧所。非彼一一皆通能所。如涅槃寂靜‧第一義諦並唯所觀。餘准此知。(云云)
章曰。諸論以初觀粗說名四尋思。唯能觀非所觀。唯加行智。非中‧後智。通真俗二。(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標名四尋思之名也。四尋思如第一門成了。餘文易知之。
章曰。諸論以後觀細說名四如實智。亦唯能觀。非所觀。通三智。真俗報攝。(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標名四如實智之名也。四如實智如第一門成了。餘文易知之。
問。何故尋思名粗。如實智名細耶。答。尋思智是推求行相故言粗。如實智是忍可智故云細也。
章曰。五名有一。仁王經中位別印可亦名五忍。一伏忍。在地前伏印。二信忍。在初二三地。創得不壞信相同世間類故。三順忍。在四五六地。順為出世行故。四無生忍。在七八九地。長時‧任運觀無相理故。五寂滅忍。在十地‧佛地。因‧果位中圓滿寂故。(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標名五忍之名也。
問。其位別印可者何位耶。答。資糧等五位也。意云。伏忍在地前資糧加行二位。作勝解行相觀真俗二諦境。漸漸伏除印可二取。故名伏忍。信忍在妝二三地。始得信佛‧法‧僧‧戒四不壞信。同於世間有情如次修施性‧戒性‧修性‧三福業事。故名信忍。順忍在四五六地。順二乘出世行如次修菩提分法觀‧四諦觀‧緣起觀。故名順忍。無生忍在七八九地。長時‧任運觀無相真如理故名無生忍。寂滅忍在十地‧佛地。因行圓滿果德寂靜故名寂滅忍也。又開此五忍為十四忍。即初四忍分上中下。第五忍分上下。故成十四忍也(素云。五忍中各有上中下。第五忍中十地為下。等覺為中。妙覺為上。云云多違諸文也)。
問。地前四十心有相分伏忍上中下如何。答。古經曰。伏忍聖胎三十人。十信‧十止‧十堅心(云云)釋此文有多師不同。今案新翻經云。十住十行十迴向(云云)以此為正。十信攝十住初發心住。不為別位。故以云三十心為正義。然古經云十信。隨初為名也。義濱曰。泰曰。十信說在於伏忍。十信即攝於十住(亦名十解)馬鳴論云成就菩薩根性一品故知十信位不退。舍利弗退位因解論自通云。約權而說故。基師唯識疏同於泰說。又法華疏說十解云。第六心有位退。此說不用馬鳴論。(云云)
問。本業瓔珞經說六忍。謂信忍法忍修忍正忍無垢忍一切種智忍。與此五忍同歟異歟。答。隨位開合不同。其實不異。
問。其六忍差別何。答。六種姓名六忍也。即習種姓性種姓道種姓聖種姓等覺種姓覺種姓也。十住十行十迴向二地等覺妙六位如次配之(更有多名。如彼經之)
問。等覺位是第十地滿心。非別位。而何別立耶。答。彼經意曰。十地滿心經百千萬劫修千三昧故更為別位也。要集等師疏得此經意。出第十地外立等覺位。云寂滅忍有上中下。違害諸文也(具如燈第七之)又彼經說六種瓔珞菩薩字配六種姓。又說十五種瓔珞配十住十行十迴向之三賢并十地等覺妙覺。以三賢配三輪王(除鐵輪王)以十地配六欲天初二三禪五淨居。以等覺配摩醯首羅王也(與仁王經少殊也)。
章曰。唯能觀非所觀。初唯加行智。後可通餘智皆通真俗。(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明五忍觀名唯能觀。又通不通三智之所以也。意曰。忍者是智。故是能觀。然初伏忍唯是加行智。後四忍通加行根本後得智。乍五忍皆通真諦俗諦。其義易知之。
章曰。或名六現觀。(云云)
一思現觀。謂最上品喜受相應思所成慧。二信現觀。謂緣三寶世出世間決定淨信。三戒現觀謂無漏戒(道共戒)四現觀智諦現觀。謂一切種緣非安立根本後得無分別智。五現觀邊智諦現觀。謂現觀智諦現觀後諸緣安立世出世智。六究竟現觀。謂盡智等究竟位智。(為言)
問。何故喜受相應思慧名現觀。答。喜受明利別有分別。故與喜俱思慧能觀察諸法共相引生暖等。此用最勝。故立現觀也。即有漏思慧也。
問。何故淨信名現觀。答。上品信助現觀令不退轉也。即有漏無漏淨信也。
問。何故無漏戒名現觀。答。除破戒垢令現觀增明。故立現觀也。
問。何故第四現觀名現觀智諦。答。現者現前。觀者觀察也。智者本後二智。諦者四諦理也。本後二智現前觀察四諦理之智。故名現觀智諦現觀即見道修正後二智也。
問。何故第五現觀加邊言耶。答。邊者簡正之詞。即後義也。正體智後緣安立諦之智。故名現觀邊也。即見修二道有漏無漏後得智也。
問。何第六現觀名究竟。答。無學位中十智故名究竟也。
問。六現觀所依地如何。答。七十一云。一依非依可得。餘依一切依可得。三依五依生。一種一分亦爾(云云)意曰。依者上界等引定也。即一依非依者。一即思現觀。非依者欲界散地。思現觀唯在欲界。故云一依非依也。餘依一切依者。究竟現觀全信現觀一分(取有漏也)依十依(初未至‧中間定。四根本‧四無色也)故云餘依一切依也。三依五依生者。現觀智諦‧現觀邊智諦‧戒現觀依初未至‧四根本故云三依五依也。一種一分亦爾者。信現觀一分(取無漏也)亦依五依。故云亦爾也。六現觀義如唯識第九等。對法十三說十現觀。顯揚十七說十八現觀。非此所明。故不可論之。
章曰。七覺支。(云云)
謂念等覺支。擇法等覺支。精進等覺支。喜等覺支。輕安等覺支。定等覺支。捨等覺支(云云如大般若四百十三也)覺者智也。等者平等也。支者分義也。即見道所修也。
章曰。八聖道。(云云)
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云云)即修道所修也(如大般若四百十三也)。
章曰。九奢摩他。(云云)
瑜伽三十曰。若於九種心住中心一境性。是名奢摩他品(乃至)云何名為九種心住。謂有苾芻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為九種心住(云云)意曰。此九種心住中各有心一境性故。心一境性成九種。云九者奢摩他也。是奢摩他品之心一境性也。亦有毘缽舍那品之心一境性也。(可知之)
章曰。十無學法。(云云)
謂前正見等八聖道法加無學。正解脫‧正智云十也。(具如顯場第三之)
章曰。四念住。(云云)
謂身受心法也。珠曰。由念明記慧於境住。鄰近為名。即觀身不淨‧受不樂‧心無常‧法無我。(云云)
章曰。四正斷。(云云)
一律儀斷。謂於已生惡不善為令斷故。生欲策勵發勤精進策心持正斷。二斷斷。謂於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生欲策勵(乃至)正斷。三修習斷。於未生善法為令生故生欲策勵(乃至)正斷。四防護斷。謂於已生善法為欲令不忘失。生欲策勵(乃至)正斷也(具如伽二十八之)珠曰。於此四中精進起用能正斷故名為正斷。即精為性(云云)
章曰。四如意足。(云云)
二十八云。一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二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三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四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珠曰。如意者自在義。亦名神足。妙用無方曰神。即變化心。神之所依名足。體即定也(云云)。
章曰。五根。(云云)
謂信‧精進‧念定‧慧根也。(根者出生善義也)
章曰。五力等(云云)
謂如根體。(力者難可屈伏義)
問。等者等取何物。答。等取教中散在唯識異名也。
章曰。非菩薩正觀。故不別說(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上所標六現觀(乃至)五力等名三乘通觀之法。非唯菩薩正觀。故列唯識別名之處更不別說之(為言)。
章曰。如是一切雖異名說。皆是此中唯識境智差別名也。(云云)
問。此文意何。答。是結也。如文可知之。

唯識義卷第四(本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