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法苑義林章師子吼鈔卷第十七(二諦章之餘) 日本南都西京藥師寺法相大 乘宗受菩薩戒近住釋基辨撰 輸入者 徐麗玉 【章】復次善男(至)有名無實鈔曰。十三文中八第二番釋。就有名無實為世有名有實為真為釋。此文有二。初明法有有實無實別。二正作第二番釋。今即初也。有名有實者。如五陰等。有名無實者。如我眾生等。 【章】善男子有(至)第一義諦鈔曰。二正作第二番釋。即以有實無實為真與俗二諦。下章文云。以下六番依法勝劣相對建立(云云)章主意由上下釋文。云依人智淺深以顯二諦。依法勝劣相待建立二諦。由是讀經有名有實有名無實文。雖不分有無別義准自在。四重真俗也。今此云有名無實是俗諦。即是初世間俗。以我眾生等名無實故。又云有名有實是第一義諦者。即論所說四種勝義。皆有名體故。或唯三科名真。對我等唯俗有名體故。是第一義諦者。識知此言四重真俗相攝。以須解有名實無已。 【章】善男子如(至)一義諦鈔曰。十三文中九第三番釋。有名無實有名有實中粗者為世。有名有實中細者為真釋。如我眾生等已下八名。皆是有名無實世俗者也。凡夫外道固執我有名無實者。眾生者。新翻所云有情有情愛者執為實義。壽命者。新所譯命者。實有命者。知見者。新所翻能知者。實有知見者。養育者。新翻云養育者。丈夫作者。受者舊所翻我異名。凡外固執為實有也。今謂此第三番就我等釋。自我眾生乃至諸陰異入是名世俗。苦集滅道四諦理是為勝義。陰界入三科待我眾生等有名無實。則是名勝義。三科有名有實故。雖爾待苦等四諦。則約粗細。粗是俗。細是真已。故今此番以陰界入為世俗也。無體我等有體三科。是等二類對四諦理俱為世俗。問。前第二番中。有名無實我有情等對三科法名俗諦已。何故今此第三番中。無實我等復更說形云俗諦耶答舉我等法。不但形於三科之法名為世俗。亦形四諦等名世俗。故前第二番以初有名無體用法形陰界入。陰界入法名為真諦。即四真中初勝義攝。顯是非唯是勝義故。後以三科形於四諦事劣於理。即為俗故。即是論中第二世俗。四諦是第二真。 【章】善男子世(至)第一義諦鈔曰。十第四番釋。就無體有用名世俗。心無倒知無名為真建之也。下章釋意云。世法有五種為世俗。知此為真實有者為初世俗。不唯我等。但有其名無體用法。其如旋火輪者亦是初俗。顯揚等說房舍軍林等亦初世俗。以無實體我等類同最卑劣故。無倒智觀此。但有蘊等。都無真實名句等法是第一義。四勝義中皆無所說五世法故。或三科中實無此五。此番狀似說之非次。雖爾第三番中以陰界入既說通真。恐此有用無體之法亦通真諦。為顯不爾。因釋彼疑。故今方說五種世法。其中初二(名句)能詮。次二(縛法)所詮。後一(執差)標相。顯能詮若情若事皆有假立非真實。故作差別說。更無異義(已上由下章文加私意注)善男中有眾生等下。此第四番釋中示勝義諦心無顛倒如實而知者。顯於無體有用五種世法初世俗者。心無倒如實知無體用。同時同處隨智淺深四真自現。由是第一義諦言隨應知。 【章】復次善男(至)第一義諦鈔曰。十三文中十一第五番釋。就遮詮為世。爾自宛然為真而為之若燒苦割等者。是遮詮故名為世俗。無燒無割等者。自爾宛然實相廢詮談旨一實如名真由章主意今釋云。此一對釋二無我為世俗。一實如名為真。外道異生執我常一。佛說都無體用。說五蘊等可燒割等。無彼執我一常相故。割燒等是二無我也。次後番以此二無我待於苦諦理等說為真諦。即第三真。今此第五番釋。以二無我對一實如為世。一實如名為真。一實如不依由可燒割等詮門顯故。即勝義勝義故名為真諦。二無我如依詮顯實故名為俗。第四世俗。若不爾此一對說有何義利。世尊教示。諸佛不說無義言故。由是自知。今文無燒無割無壞者。第四勝義勝義廢詮談旨。一實如名為真諦也(已上由下章文釋加私意匡)。 【章】復次善男(至)第一義諦鈔曰。十三文中十二第六番釋。就有苦諦上八苦相名為世俗。二無我等無八苦相名真勝義。苦相有無相對建立。有八苦相業者。八苦謂生老病死等如常。此入苦即苦諦理故。偏舉一苦類全三諦。由下章文釋今此番。謂今以苦諦八苦相對二無我等無八苦相法即成世俗。第三證得世俗所攝。此番應在第五番說。前第五番應第六說。以言便故前後不定秋篠云。此七番處從淺至深說二諦相。今觀經文前第五番標第四俗及第四真。此第六番彰第三俗及第三真。先深後淺故。次相濫。今以言便前后不定無生無老等者。是示二無我等無八苦相為真。 【章】復次善男(至)第一義諦鈔曰。十三文中十三第七番釋。就父母所生身有詮緣為世。知因緣生有詮緣為真釋。由下章文應釋斯番。云第七番中所說法喻。總明二諦。體無差別。隨其人智及於法中空有事淺深詮旨。四重二諦勝劣相形成真俗。故世人但知父母所生名為世俗。出世之人知因緣生名第一義。此隨人智以分二諦。父母所生假事粗淺。名為世俗。因緣是實法細深。名為勝義。此隨於法以分二諦。總明二諦差別。法喻更無別門(已上下章文)譬如一人等者。舉譬喻。一人謂父母所生所依身一人而一身有多能若其定時下舉多能如是一人等結喻法亦如是下合法真俗相對。云依因父母和合所生一身此多能故多名生。則名世俗。假事粗淺之說故。又云十二因緣和合生之身緣生多能其因即成多名。則名真諦。實相細深之說故(已上○三文中初舉涅槃經相攝有六。以問答成世諦即第一義諦義。十三文科已○已下諸教相攝釋成。大文有五中○初舉涅槃經相攝一切二諦說。有三文○初舉涅槃經說已。此下○第二舉古師攝釋。第三章家述自義。諸教相攝文也)【章】古來釋云(至)當法辨相。鈔曰。諸教相攝有三文中。上來初舉經訖。此下二舉古師攝釋(攝釋者。大小乘諸家所立一切二諦說。今以相攝經所說七番義中已。有古師與今家相違意。今先舉古師相攝釋。次舉今家相收對辨如左。今自古來釋云至次下三十二丁右今據第六故名第一文。是即古師相攝之釋也。其次自上解雖精等已下文。今章家自由正義之文也)此中(古師攝釋中也)四文。初古師總釋。二立四宗釋經七番。三以立惟宗說屬當經七番中。四舉四宗二諦屬當涅槃經所說二諦。今即初文也。古來釋云者。指何人說云古來釋耶。答。秋篠釋云。古來轉云至今據第六故名第一二紙半文。是遠法師涅槃經疏第五卷文。少文無違學者須勘(云云)今也末代法寶難得。但識其目忍古戀昔而已。不能視全璧也。今撿濟恩傳燈目錄。云大般涅槃經略疏十五卷(惠遠分本末成二十卷。四百紙。西院四房本二十卷。缺一本末三本五末云云)五陰和合以來者。經七番釋中第一番文。善男子五陰和合稱言某甲已來七番經文。今云後之七番。當法辨相者。令契當於法相辨明二諦義相。總是釋經七番說相也。 【章】於中粗分(至)細分有四鈔曰。此文二立四宗釋經七番。此中三文。初以粗細分宗。二明四宗別。三以經七番配當四宗二諦。今即初文一大二小者。謂四宗中初二是小乘中所立。後二大乘。故梗概分為二名粗細分有四者。秋篠云。遠公言。此四乃是望義名法。經論無名。經論之中雖無四宗之名。實有此義意別。大小之中各分淺深。故立四宗名別。此委細論今云細分有四也。 【章】一立性宗(至)涅槃等也鈔曰。此文二明四宗別一立性者。秋篠云。亦名因緣宗。小乘中淺宣說諸法。為有法性。雖說有性皆從緣生。不同外道立自然性。故名因緣宗也。此宗屬阿毘曇也薩婆多等也者。小乘二十部之一。此翻云說一切有。就立在世實有法體宗計為名二破性宗者。亦名假名宗。秋篠云。小乘中深宣說諸法。實假無性。不同前宗立法自性。法雖無性。不無假相。此宗當彼成實論也(云云)成實論等者。此論分齊諸家判釋各各不同。如三論玄義具辨三破相宗者。亦名不真宗。秋篠云。大乘中淺宣說諸法。明前宗中虛假之相亦無所有。如人遠視陽炎為水近見本無不但無性。水相亦無。諸法像此雖說無相未顯法實中百論等者。今謂。中百二論論主意說廢詮中道。非如破相宗義。然今云中百論等者。就由中百論起計執者。中百論主實義如中觀十二門及廣百論等明四顯實宗者。遠公云。亦名真宗。大乘中深宣說諸法。應相故有妄相。無體起必託真。真者。所謂如來藏性。恒沙諸法同體緣集。不離不脫不斷不異。此真如緣起集成生死涅槃。真所緣故無不真實。辨此實性故云真宗(已上秋篠抄)涅槃等也者。支那梁隋唐諸家。由涅槃經立如見宗名涅槃經宗。為所學者多。今所舉遠公亦爾。一切大乘經教實義皆應如是。為淺深見皆是機熟淺深。豈應有淺深頓漸定經教。 【章】於此四中(至)故備論之鈔曰。此文三以經七番配當四宗二諦上七番中者。經七番說自今此文上已說。故云上七番也初三是其等者。七番中初番說五陰和合為俗。如實如假為真。第二番說無實為俗有實為真。第三番說三科為俗四諦為真。是自初三番說。今云初三。此三番二諦為立性宗所辨二諦。何故知爾。謂此三番皆如實有實諦理為真故。次二是其等者。第四第五番為次二。第四番五種世法為俗。心無顛倒如實知無為真。第五番燒割死壞為俗。無燒無死為真。是即破性宗所辨二諦義。何故知爾。謂此二番皆知無。無死無壞為真。故同破性宗法假無性假亦不無。次一破相宗等者。第六番為次一。此番八苦相有為俗。無八苦相為真。無相為實。是破相宗所辨後一顯實等者。第七番為後一。此番依父母和合多名生為俗。十二因緣和合實是一有多名為真。是即顯實宗所言如來藏性。恒沙諸法同體緣集之義今此文中等者。意言。今此以經七番配於四宗。即以深攝淺門以深攝淺等者。遠公疏曰。約宗辨諦門。別有四。一約宗分法。二以深攝淺。三歷法分別。四辨即離。今以七番配於四宗。即約第二以深攝淺門。故云今此文中以深攝淺等。若小乘中立性為淺。破性為深。大乘宗中破相為淺。顯實為深。亦如破性宗中。法相世諦。謂一切法皆無常等。法實相故稱為世諦。此世諦是立性宗真諦法也。餘皆准知。深宗俗中攝淺宗真。故云以深攝淺。應如彼遠法師疏中明(已上秋篠)【章】就初宗中(至)不能繁引鈔曰。此文三以立性宗說屬當經七番。此中二文。初申立性宗所立依據婆沙等者。婆沙論七十七為依。古師立立性宗說等言等俱舍二十二雜心第十不能繁引者。意言。具引婆沙等說屬當經七番。則彼宗說亦雖應有七番。今但次所辨七分別為依。屬當經初三番。是不能繁引彼論故。此是示不屬當餘四番由。 【章】一情理分(至)為第一義鈔。此下後由彼宗所據婆沙雜心義立七分別。以彼宗說屬當經初三番。此即七分別中初分別也。秋篠云。此七分別皆有所依據文。此七分別第二第七依雜心文。餘之五分別文依婆沙說。婆沙七十七有八異說。此今初分別說。當彼第六之三義。婆沙說文云。復作是說。隨順世間所說名是勝義(云云已上婆沙七十七有八復次。申二諦義。其中第六復次今取。為第一清理分別。此次章文釋云。第一先就清理分二。五陰和合稱云某甲。凡隨所稱計有我人。是名世諦。聖人。解陰無有某甲離陰亦無。名第一義已上下章文。此即婆沙八復次中第六復次義也。秋篠云。問。我等情取為有。於法本無說何為諦耶。答。遠法師云。凡夫取陰隨情取名為我人說為世諦。非全無。法其真諦者。聖人知陰非我我所。從聖人解說為無我名為真諦。亦非無法云云已上秋篠)。 【章】一假實分(至)說第一義鈔曰。此七分別第二分別瓶衣車乘等者。依雜心說文也。瓶衣等法有名無實名為世諦。蘊等諸法有名有實說為真諦。此屬當經第二番義。故雜心云等者。雜心論第十卷文。彼論文云。若事分別時捨名。即說等分別無所捨。是即第一義。彼論釋云。若事分別時捨名者。是即等事。彼文注云。等事者。胡音云三佛栗提。翻云等事。亦云等積集。凡會有。散無者名等集(已上論文)秋篠云。如瓶分別色香味觸時。捨瓶名亦非捨色香味觸別有瓶名。是故名等事(已上秋篠)若法分別等論文作若事分別。事謂法體瓶等事相。分別瓶等法體色味香觸細分時捨瓶等名。意全無違。分別無所等者。同師云。如五盛陰名苦諦。苦分別五陰時亦不捨苦名。以色是苦故(乃至)識亦如是。應如彼說(已上秋篠)。 【章】三理事分(至)為第一義鈔曰。此七分別第三分別陰界入等事。依婆沙四評之第三師義為立性宗說。彼論文云。陰界入等事相差別說為世諦。十六聖行通相之理以為真諦。又云。四諦皆有世俗勝義。四諦之事名為世俗。四諦之理名為真諦。又云世俗勝義俱攝十八界十二處五蘊。虛空非據滅亦二諦攝故。以此意解四諦事理云。苦諦事者。男女瓶衣等事。苦諦理者。苦無常空無我理(乃至)道諦事者。謂佛說道如船筏(乃至)如花如水。是即事也道諦理者。道如行出理也。應如彼論七十七說。 【章】四縛解分(至)滅道第一鈔曰。此七分別第四分別。依婆沙說此即當四評家第一師說。若集縛法說為世諦滅道解法名為真諦。如彼文云。於四諦中前二諦是世俗諦。男女行住及瓶衣等世間現見諸世俗事。皆入苦集二諦中故。後二諦是勝義諦。諸出世間真實功德。皆入滅道二諦中故。 【章】五劣勝分(至)說為第一鈔曰。此七分別第五分別。先德謂此即當於婆沙四評家第二師義(云云)劣勝分別者。今此分別苦集及道三諦。有為法故判為世諦。滅諦無為寂止勝法。說為真諦。今章家既云非上為世精勝為真。是即舉劣勝判。而苦集道三諦為世。滅諦唯一為真。若爾有為是劣。無為是勝。是章家章。秋篠云遠公章云為無為分別。彼師亦涅槃疏云劣勝分別是義同也。此等判尤為好。然秋篠引婆沙文云。於四諦中前三諦(苦集滅三)是世俗諦。苦集諦中有世俗事義如前說。佛說滅諦如城如宮或如彼岸。諸如是等世俗施設滅諦中有。是故滅諦亦名世俗。唯一道諦是勝義諦。世俗施設此中無故(已上婆沙文秋篠所引)今云。此所引婆沙文違於章主所云劣勝分別。此文云唯一道諦是勝義前三諦(苦集滅三)是世俗故。非有為劣無為勝之義。若滅諦中世俗施設亦名世俗。恐此況等六空有分別中所判歟。後學尋婆沙文須研究已。 【章】六空有分(至)說為第一鈔曰。此七分別第六分別。先德謂此當於婆沙第三師義於彼四諦等者。與婆沙說相同。十六行相中除空無我二行相。餘皆為俗。空無我二是理精妙為真。今名空有四諦中有諸世俗事為俗。四諦中唯是理精妙為真。空空無我亦空真諦甸空。施設事相名有問。前三(苦集滅之)諦中有世俗事義如前說。道諦何有世俗事。前婆沙文道諦無世俗施設事名為真故。秋篠引婆沙文云。道諦亦有世俗事。佛以沙門婆羅門各說道諦故。唯一切法空無我理是勝義諦。空非我中諸世俗事絕施設故。廣如彼說(已上秋篠)。 【章】七行教分(至)名第一義鈔曰。此七分別第七分別。先德謂。此依雜心文。彼論第十云。經律阿毘曇是名俗正法。三十七覺品是名第一義。彼論釋云。經律阿毘曇是名俗。正法者。修多羅經律阿毘曇。是言說正法依名處起故。先已說佛語是語自性。悟即依名轉。以他處轉故。是故名俗故。顯第一義故名正法。以名顯義故。三十七覺品是第一義正法。離名起故。名有垢故不說第一義正法。慧讚(若澄歟)師云。約此偈中上半是俗正法(經律阿毘曇是名俗正法之二句云云)謂阿含教依他故俗。下半真法。所謂覺品三乘因果無漏故真(下半者。三十七覺品。是說第一義之二句也)廣如彼疏第十卷說(云云此二句秋篠引慧讚釋已推彼師疏也。今基辨檢永超傳燈錄。有云雜心論疏十卷旨。而不記作者名。恐今此文所云慧讚師者。此是作者歟。秋篠推云如彼疏第十卷說。故基辨檢傳燈錄。不見名贊讚者。有惠證者。大乘光法師撰婆沙鈔次。載此雜心論疏十卷。若爾。此雜心疏者。大乘法光師所著。非慧讚歟。後學須考)秋篠鈔釋七分別已云。遠法師言。初宗之中具此七番。中明七種事理二諦。正是宗歸即當婆沙評家義也。問。婆沙七十七云。尊者世龍作如是說。能顯名是世俗。所顯法是勝義(已上世友)大德說曰。宣說有情瓶衣等事。不虛妄心所起言說是世俗諦。宣說緣性緣起等理。不虛妄心所起言說是勝義諦尊者達羅達多說言。名自性是世俗。義自性是勝義。此等三義於此七番何番所攝。解云。世友達多二師義第七番攝。能詮為俗。所詮為真。故大德之義第二番攝。假法為俗。實法為真故。又解。大德之義第七番中教一分攝。以唯約教說二諦故。既云不虛妄心所起言說故知教攝。 【章】今此但彰(至)餘略不辨鈔。上來就立性宗說七分別釋二諦竟。自下舉古師相攝釋四文中。第四舉四宗二諦。屬當經說二諦。此中亦有四文。初以立性宗七分別屬當經說。此中三文。初總明。後別明屬當。今即初也。今此者。指前申立性宗所言七分別二諦義云今此也。初之三門者。涅槃經所說七番中。初番第二第三之番會云初三門也。餘略不辨者。章家意立性宗所云七分別二諦義。但屬經說初二三三箇番。餘四番經說。二諦義於立性宗未曾論之處也。故云餘略不辨也。此初以立性宗七分別中初之三門。屬經說二諦義。餘四分別不屬經說。總明之文也。 【章】第一先就(至)名第一義鈔曰。此下後別屬當經說初之三番。此中三文。初就立性宗第一分別屬經說。次就同宗第二分別屬經。後就第三分別屬當。今即初文也先就情理者。標立性宗第一分別分二者。妄情所取我眾生等以為世俗。無我之理以為勝義。是即情理分別為世俗勝義二。故云分二。五陰和合等者。以情理言屬當經文。前所引經云。善男子五陰和合稱言某甲。凡夫眾隨其所稱是名世諦。解陰無有某甲名字離陰亦無某甲名字。出世人如其性相而能知之名第一義(云云)此經文意。與立性宗義承陰和合凡稱言某甲。計實有我人是為世俗。如何雖無我人。隨情報取為俗。出世聖人聖解某甲有無。如理能知不拘情取為真。依情與理分別立真俗諦更無相違。正今屬當。 【章】第二約就(至)實為第一鈔曰。此二就立性宗第二分別屬當經文。先分二法等者。涅槃經第二番中有二文。初說復次善男子示法有二。一者有名有實。二者有名無實。後但說善男子。示有名無實法為俗有名有實法為真。今文初後俱牒也。先分言對後下就辨辨云先。分二者分有實無實二法是其實法者。簡假施設。彰有實體用名其實法。其謂彼。彼此云有名有實陰界入等彰示有實法。依有名推求法體有法體可得用亦非無。即陰界入等。是云有實有名無實等者。彰但有名無實體者。瓶衣車乘等者。彰其收法。如是一切雖無體假施設其名。但有假名推求都無其體。故云有名無實下就諦辨等者對前文先分二法之先言。今云下猶云後也。此屬當經次但說善男子說二諦文。但有假名無體為假世俗。有名有實為具勝義。此即立性宗以假實分別真俗屬當經文。更無相違。 【章】第三約就(至)為第一義鈔曰。此後就立性宗第三理事分別屬當經文。理事分二者。今謂。經文意有兩重相對。一者有名無實我眾生(乃至)龜毛兔角施火輪等名為世俗。有名有實陰界入等名為勝義。是有無實相待有實為真無實為俗。俗是假事。真是有實。事故對假事名為理。二者諸陰界入雖有名有實對我眾生等名為理真。其實事相粗顯對苦集滅道微隱法相道理名為俗諦。苦等四諦名為真諦。有如是兩重相對意。經說義意。今立性宗理事分別亦事有假實事有粗隱。有兩重相對立真俗義。由是以此理事分別屬當第三番經說二諦義也。上來以經文屬當立性宗初三分別已問。何故以立性宗餘四分別。不屬當經第四番已下二諦耶。答。立性宗除初之三分別。餘四分別不屬當經第四番已下文。經第四番五種世法無體有名為俗。於其五世法心無倒如實知體無為真。彼第四分別以四諦初二繫縛為俗。後二是解脫法為真故不屬當。又第五番經文。說若燒若壞為俗(是遮詮為世也)無燒無壞為真(是自爾宛然為真也)彼立性宗第五分別苦集道三有為為劣(理中非勝)名俗。滅諦一無為(諦)法為勝(理中為種勝)名真。以為劣無為勝分別四諦為二(諦)不屬當經又第六番經文。說有八苦相為世無八苦相為真。彼立性宗第六分別。於四諦十六行相。除空無我二餘名世諦。空無我二相理中精妙名為真 以四諦十六行空有相分別為二(諦)不屬當經。又第七番經文。說一人多能多名字因父母和合所生依身而生為世。十二因緣和合生以為真。彼立性宗第七分別由雜心說教(經律論依名轉者)行(三十七覺分菩提分法)如次名為俗真。全無屬當義。由此等義云立性宗但初之三分別屬經餘界不辨也。 【章】次下就其(至)以辨二諦鈔曰此下舉四宗二諦。屬當經說二諦。四文中第二以破性宗義屬當經二諦。此中三文。初以成實所立明前後兩門以辨二諦。二以成實義屬當經第四番二諦(五種世法為俗。如實知無為真)三舉經第五番二諦。屬當成實論所說義。今即初也於中兩門者。以經第四番二諦與第五番二諦為前後兩門也前門就其等者。此三句文正以成實所立辨二諦也。前門之言示經第四番二諦以成實義辨。第五番之前二諦故名前門。就其假法等者。其之言指破性成實宗義假法者。成實所立法雖無性。不無假相之假相今云假法空有者。云雖無性之無性今云空。是成實所立真諦。有謂彼立不無假相之假相今云有(不無謂有)是彼所立俗諦。以此二諦辨經第四番二諦。故云前門就其乃至以辨二諦後門就其等者。今示經第五番二諦以成實義辨。居第四之後之番故云後門。其言指成實宗義實法者。成實所立陰界入法性空為真。是即實法。今所立無性是空。有謂陰界入假有是為俗。屬辨第五番經說二諦。則無燒割等是為性空為真。若燒割死壞五陰等假有相是為俗為有。已上以成實所立辨經二諦也。 【章】就前門中(至)名無顛倒鈔曰。以破性宗義屬當經二諦三文中。二以成實宗屬當經說文。就前門中等者。屬當經第四番故云就前門中先明世諦等者。第四番中世諦五種世法為俗。今說無體有用五種世法為俗。屬當此經文。以成實云何成宗義耶。今謂。彼立一切不無假相。即無體有用為俗。屬當必然後於是五法等者。舉經說真諦文。知其性空等者。釋心無顛倒。明經如實知言。謂於五種世法假有中。如實知因和合中其性空無。亦知法和合中其無性。是無倒相。是經文意。以成實宗假有無性義。屬當此經文也(是由秋篠所引遠法師意釋)遠法師辨立性與破性兩宗同異。如秋篠義鏡中。文長。且略披文當知。 【章】就後門中(至)名第一義鈔曰。以破性宗義屬當經二諦三文中。三舉經第五番二諦。屬當成實所說義苦燒割等等者。牒經說文屬成實論世諦。五陰諸法者。是即成實論假有。彰五陰諸法虛假因緣集用。觀諸世法實爾名為世諦。被燒割等是虛假故。以經所說若死若壞名世諦文。屬成實論論不無假相。無燒割等等二句。牒經真諦諸法性空等者。是即成實所說諸法無性。屬無死壞為真。秋篠云。就性空第一義中。無彼妄情我人。以為真諦也(云云)。 【章】次下就其(至)有斯別耳鈔曰。舉四宗二諦屬當經說二諦四文之中。三以破相宗義屬當經第六番已下二諦。故云次下。此中二文。初正屬當經第六番中百八苦相為世無八苦相為真。標牒以破相辨二諦。舉經二諦文次下就其等三句標牒。八苦之相等四句正舉屬當經文問曰。此宗等下二問答。對辨破性破相兩宗異。此宗指破相宗。立前者。指前破性宗。古來釋云下。以遠法師說對辨兩宗異答問。此答中先對辨世諦前說等者。前破性宗中理相世諦即法虛假因緣集用。世法實爾為世。是今云因緣假有等也此宗者破相宗。即說一切世法道理悉皆妄想之有。如陽炎水健闥婆城等以名世諦。是云妄想之有前宗宣說等下。對辨真諦。前破性宗說因和合中知性空。法和合中知無性名心無倒為真。亦諸法無性空為真。此云眾性之空為第一義此宗宣說等者。此破相宗說諸法畢竟妄相空寂。今云無相之空為第一義也。 【章】次就第四(至)名為第一鈔曰。以四宗義屬漲經說二諦四文中。四以顯實宗義屬當經文。此中二文。初正屬當後舉古說辨。今即初也。次就第四等三句標牒科文事相緣起者。如一人名走者亦名收刈者法性緣起者。如觀十二緣生譬如一人等下。示喻相。如是所說等下。合法而明。 【章】古來解云(至)故名第六鈔曰。以顯實宗屬當經說二文中。二舉古師立六重緣生辨。一事因緣等者。事相因緣所生。謂陰界入等是立性宗俗諦。故云如毘曇說二法因緣等者。法相因緣生。即苦無常等。是立性宗真諦法也三假因緣等者。假名因緣有。即破性宗俗諦也四妄想因緣等者。妄想因緣生。即破性宗真諦也。猶如幻人者。示唯虛空起都無體用五是妄想因緣等者。妄想因緣有。即破相宗真諦如夢所見者。明心外畢竟無性。但虛妄心想前起故云如夢所見也六真實因緣等者。示真實因緣生。謂如來藏緣起集成生死涅槃。是顯實宗真諦也。如水起波者。彰不同前宗唯一如來藏隨緣作佛亦作因緣。佛性因緣非一非異。故云如水波也前五緣生等者。取捨六因緣生。上來舉涅槃經相攝一切二諦三文中。第二文舉古師相攝釋已。 【章】上解雖精(至)所有二諦鈔曰。舉涅槃經攝一切二諦說三文中。第三章主自述自正義諸教相攝。此中二文。初斥古釋。後申今義。今即初也上解雖精等二句。略斥古師。意言。上來所舉遠法師解申四宗二諦別。屬經釋成雖積且勤。今家所解意趣小齟齬此中二諦等者。申意趣差別旨。謂今家解經意。此涅槃經中二諦義。唯明遠法師所云四宗中顯實一宗中二諦。不說小乘二部及破相二諦。是為今家各別意趣顯實自有等下。敘不說小乘及破相二諦所由。立理斥破。謂如來說二諦雖縷縷長。但顯實一宗故。顯真實義同一時處自應破。相被斥已無明暗俱有理。亦小乘教二十部別計執。然涅槃經中如來豈懸為未來世中大唐所有遠法師等。不說餘部所說二諦。獨別說薩婆多部及成實宗二諦理如何為有斯哉。由是遠法師所言經七番中初三立性宗所辨二諦。次二是破性宗所辨二諦等之說。可云妄談。我黨學者鳴鼓攻之可已。 【章】由此應言(至)亦建立之鈔曰。章主申自正義二文中。後申今義。此中十文。初釋七番釋中第一番義。今文即是也由此應言者。標正申今義後七番中等者。經以八復次說二諦義。其第一復次明依人智有淺深顯二諦別。其經文云善男子如出世人之所知者名第一義諦。世人知者名為世諦。除此第一復次次後善男子已下。今云後七番中。其初番經文云。善男子五陰和合稱言某甲。凡夫眾生隨其所稱是名世諦。解陰無有某甲名字離陰亦無某甲名字。出世之人如其性相而能知之名第一義諦。此文今此云初番舉事(事相)釋前依人以立二諦之文。此云前依人等。即次前云。第一復次明依人智有淺深顯二諦別之文。後七番中初番舉事(陰和合某甲名字有無等事相別)釋前經(依人智淺深明二諦)文經言凡夫隨其所稱等經文。即初番舉事釋文也。後學勿相濫經文。為膚受粗漫學者不厭勞煩。再三敘之耳故知但是等已下。結初番義。後七番中初番文舉事。釋文今簡云但是重顯前義(經第一復次依人智有淺深明二諦文義歟)依人相待者。世出世人智淺深別。相待建立二諦也。 【章】以下六番(至)此中四事鈔曰。敘今義十文中。二總釋已下六番意。依法勝劣等者。此亦不用古師義別敘今家義。秋篠云。遠法師云涅槃經中具有八番以明二諦。初之。番明人二諦。後之七番明法二諦。今章主意後七番中初番舉事。釋前依人立二諦意。後之六番依法劣勝相待建立。即釋法二諦也(已上秋篠)雖不分明等四句。通伏難難云。後七番中初番舉事重釋前意則義可知。經亦所說。後六番是為釋何文義如何(已上伏難)章文通此難意言。雖不分明差別經文分別四重真俗義。以道理義推求後六番意。即是瑜伽顯揚瑜伽釋成唯識論中所說四重真俗。經文說是立法勝劣粗細。相待建立令有六番也。 【章】前第二番(至)相可知故鈔曰。舉正義十文中。三釋第二番義前第二番等四句。牒經文為四重世俗中世間俗也。前文所引第二番經文。有名無實為世俗。即是四重俗中初世間俗為俗文意顯揚等等說等者。等成唯識第九卷。顯揚第六(十丁)曰。世間俗者。謂安立田宅瓶盆軍林藪等。及安立我有情等(云云)今略舉後安立。故云說如我等也。是與經第二番云有名無實名世俗諦正為同。立正與此同。有名有實等下。申真諦四重。此下文有意。一四種勝義通名有名有實。皆有名體故。二唯三科法名有名有實。對我等故。如文可知(已上秋篠)即論所說等者。成唯識九所說。應說四重真即顯我有等下。顯我有情有名無實是世間俗。最為卑劣者。示唯俗非真由餘皆勝此等二句。除世間俗。餘三科四諦二空如一真如界。皆對我有情為勝為情。故相待為勝義。或唯三科等者。申有名有實言不為於四種勝義。但以世間勝義三科法對我眾生有名實。以名真不違理。相可知故者。相易了知。故立唯三科有名實義也。 【章】第三番中(至)第二勝義鈔曰。舉正義十文中。四釋經第三番義如我眾生等下。牒經文釋。此以二類者。一我眾生類。二陰界入類也。四諦理對我眾生等二類。至精妙理勝故。對此四諦二類共粗。事相劣卑故名為俗。我乃至等者。釋我眾生類更重對四諦理為世俗諦更重說等者。釋第二番中說我有情名俗諦。今復第三番中更重說我(乃至)旋火之輪等。我有情等亦為世俗諦。顯示我有情等唯不形待於世間勝義三科法名為世俗。亦形待第二理真四諦等名世俗故。準餘世俗等者。除世間真三科。准餘四諦二空如理真證真。我有情等為世俗諦。皆亦通餘真可形待云俗也。其餘界入等下。會經與論文違。以初有名等者。謂前經第二番以初世間世俗有名無體用法我有情等形待陰等三科。是有名有體法名為真諦。即四真中初世間勝義攝。顯此非唯是勝義故等者。顯此三科復為俗諦。謂第三番中以三科形待四諦。三科粗顯事相。四諦精妙理性故。三科影像四諦智光隱沒不現。故事(三科)劣於理(四諦)即為理俗即是論中等者。謂三科即是瑜伽顯揚等論中第二理俗。四諦第二道理勝義。 【章】第四番中(至)五世法故鈔曰。正義十文中五釋第四番經文義。此中二文。初示有名無實為俗無倒知無為真。第四番中等者。牒經文。顯初世俗但不有名無實用我用情等。亦陽炎水等無體有用法初世俗。顯揚等說等者。第六卷說房舍軍林牒無體有用亦初世間俗故。以我有情等類同無實體最卑劣故名為世俗。無倒知此下舉經真諦。此謂指五種世法。五中名句實唯聲經。縛法執著實唯色等五蘊。故今云此唯有蘊等都無真實名句等法。如是知實無是第一義。四勝義中等三句。明云無五種世法是第一義諦所論。四勝義是無別離言境故。無經說名句等事。故知無名句等五世法名俗者即第一義之意。 【章】或三科中(至)更無異義鈔曰。釋經第四番文二文中。後明有名無體為體於此第四番說由實無此五者。秋篠云。三科之中實無此五。故唯初俗不通真四。前第三番我眾生等及陰界入形四諦事名為世俗四真名真。今此第四番似說非法而經中說。此番意為釋疑難(云云)無此五者。無此五世法。此番狀似等者。此第四番五種世名俗之說。似說相不為次。然以第三番蘊界入既說通入真。恐今此第四番無體有用五種世法亦云通真諦。為顯云五世亦通真不然申真俗。因釋彼疑難故。今第四番亦說無體有用五種世法名俗也。五種世中等下。明五世無體有用。初二者名世句世。次二者縛世法世後一標相者。執著世標威儀相廣知沙門婆羅門也。顯能所詮等下。若情者執著世。有假立者但有假立名言。無體用云非真實。為顯此有名無體用故。第四番中作不次與餘差別說。更無異義者名釋疑難。說差別不次之外無異義也。 【章】第五番中(至)即第三真鈔曰。正義十文中。六釋經第五番義。此中二文。初示燒割等為世二無我為世遮詮義同故。今即初此初科也。若燒割等下。答經顯第三真二無我。今為世俗外道異生等下。明無我遮詮故與燒割等義同同為世俗。此番以廢詮真為第一義故。佛說為無者。無謂燒割等。五蘊和合身可燒割故。無外道異生執常一我自都無。燒割等者即二無我名為世俗。由是無燒割等是廢詮真此番第一義諦後番以此等下。顯第五番以二無我對一實如說為世俗。雖然後第六番說無八苦相。此二無我形四諦理以為真諦。由是四勝義中以二無我為證得勝義。亦四世俗中為第四勝義世俗。 【章】今以之對(至)勝義勝義鈔曰。釋經第五番義二文中。二明此第五番中第一義第四廢詮真故無我為遮以名世俗。無燒無割等者自爾宛然相即廢詮如義以之對一等者。以無我二空所顯如對第四廢詮一實真如。真如不依可燒割等已下文。立二無我言通真俗理。秋篠云。今第五番以無我對一實如說為世俗。即第四勝義世俗所攝二空(所顯)如。雖無燒割等依燒割詮言方所顯故。從其詮門說名燒割等。一實廢詮真如不可燒割不依詮故即第四真攝(已上秋篠)由此理故。今云真如不依可燒割等詮門顯故即勝義勝義故是自爾宛然義由是秋篠云由此應知。此第五番應在第六。其第六番顯第三俗故(云云)此解明似番狀非次。如次章釋。不爾此言等者。正立理文。此文意言。若云上來所申真俗二諦顯非或俗或真必是決定者有此義不爾。則經文中燒割等無燒割等言。有詮何理佛示如是。世尊不說無義利言。大小乘教共所傳說(已上立理)若爾則燒割等無燒割等言教。有何義理利益耶。謂彰無一法是決定俗真亦是決定真非俗。如今家傳。俗自不俗。待真是俗。真自不真。俗待是真。於觀解此道理至其究極。一法一法非俗非俗俗。非真非不真。若能如是觀解一法一法。則是人至諸佛證智境界。為令如是有義利。有如是前後不定說。一實真如等三句。答此言有何詮理。一實真如諸佛證智境故。佛說言教體一真如絕言境界。機有真俗教遂真俗。今示佛無無義言。云一實真如即是第四勝義勝義也。 【章】第六番中(至)前後不定鈔曰。舉正義十文中。七釋經第六番義八苦相等下牒經文。文意言。前第四番對蘊等三科為俗。以苦等四諦為真。今此第六番以第四番為真苦諦有八苦相。對二無我等無八苦相法為真。苦等四諦即成世俗。四世俗中第三證得世俗所攝。經有八苦相者。即是苦諦理故舉之為俗。雖偏舉一苦諦。餘三類令知(已上文意)此番應在等者。此文意言。此第六番四諦為俗。二無我為真。故應在第五番處說。前第五番二無我為俗。以廢詮如為真之說。應於此第六番處說前後不次。此是何謂。會云。以言便故前後不定。問。不次之說云何言便耶。答。第四番說如實知無為真。故一切知無。是真非俗。恐決定執。因觀待顯不定。第五番知無我遮為俗。由是亦恐決定執一切遮無皆是俗諦說無燒割等。示廢詮真除決定執。既說廢詮真故恐起。如上說餘應說理無之執。第六番前番雖說四諦為真。未說為俗。故是亦恐四諦決定為真。對二無我為真為俗。顯無我是雖遮因觀待以為真。是等皆以前說二諦言便。及說俗言便說真相待。前後不決定。是即安立四重真俗之旨趣也。 【章】第七番中(至)更無別門鈔曰。舉正義十文中。八釋經第七番義。第七番中等者。總下說四重真俗差別義。總明二諦等者。文意言。引第七番中所說法與喻。非如前所說舉一門形待別申二諦。總明上來所說四重二諦之義法﹐喻。所以何者。二諦為體無差別故。云何無別。謂隨其人(能說)智及於法(所說)中空(劣俗)有(勝真)此即初重真(三科)俗(瓶盆)世間真俗勝劣相形。又事(劣俗)理(勝真)此是第二重道理真(四諦)俗(三科)勝劣相形。又淺(劣俗)深(勝真)是第三重證得真(二空如)俗(諦)勝劣相形。又詮(劣俗)旨(勝真)是第四重勝義真(一實廢詮如)俗(二空所顯如)勝劣相形。如是四重真俗妙理勝劣形待有能所說。悉無不成真俗。於其法體一法一法非俗非不俗。非真非不真。心言俱絕。是二諦體無差別所由也世人但知父母等下。正釋第七番說真俗。是總示人與法二諦。由次章文私釋云。世人但知父母所生名為世諦。出世之人知因緣生名第一義。此隨人知以分二諦。亦名迷悟二諦。父母所生假事粗淺等者。此是明法二諦。亦名法體二諦。說實法細深名真。形是假事粗淺名俗。故就法體說。此隨於法等者。結明法二諦總明二諦等者。意言。今此第七番總明二諦差別。法喻更無舉一箇形待別門。由是今私立第七番釋之科文也(已上由章釋及秋篠所言私釋)。 【章】審觀經意(至)勝義所攝鈔曰。十文科中此文九申章主自意。明瑜伽唯識等四重二諦為釋成佛說七番二諦。與論無別者。明經七番所說與瑜伽顯揚瑜伽釋三十論等說四重真俗二諦全無別義經為根本等者。明佛說契經安立諸義之根本故。欲宣說義令依託諸法相以為宣揚。如說以世俗諦(一切法相有別義)說第一義(一切法性無別義)諦論是末宗等者。明重菩薩造論為令成就安立佛說根本義。意言。稟承世尊說法言義為釋成其所說理。故議論對揚真法深細以造諸論。由是可知。瑜伽等論所說四重皆為釋成經說諸番二諦豈復自為等者。承上立理。豈謂何也。復謂重也。佛既說七番二諦。故一切法無不攝而重菩薩造論釋成佛說。欲令眾生開悟佛意。何為經與論大義矛盾。但出菩薩胸襟而已。有釋成經義之理。由是自知。經與論所說大義全無差別。但由惠解及不及分別有不同已作此會經等者。章主承上申自釋意。謂經論所說大義無差別。故作為此章釋。以瑜伽等四重真俗。會經七番二諦亦契應道理允當何以得知等者。寄問云理。舉以四重真俗會之理證。得知者。問以何證經說七番即四重真俗耶。形無燒割等三句。舉理證答。此文意言。以依可燒割等詮門所顯二空真如為俗。形待無燒割等為真。此真即一實真如。廢詮勝義勝義所攝之經說自備。准是可知餘番二諦亦以四真俗真釋成也。 【章】涅槃又說(至)其義云何鈔曰。舉正義十文中。十示一實真如勝義勝義之證。此中五文。初文殊師利問佛實諦者。真諦也。謂一實真如也。 【章】佛言善男(至)實諦之義鈔曰。示實諦證五文中。二佛答以七義示實諦義。七義者。一真實法。二無顛倒。三無虛妄。四名大乘。五是佛所說。六一道清淨。七有常樂我淨。是為七義佛言善男子等者。以真實法釋實諦善男子實諦等者。二以無顛倒釋實諦實諦者無有等者。三以不虛妄釋實諦實諦者名曰等者。以以名大乘釋實諦實諦者是佛等者。五以是佛所說釋實諦實諦者一道等者。六以一道清淨釋實諦善男子有常等者。七以常樂我淨為實諦義已上經文。 【章】此意即說(至)最殊勝故鈔曰。此章主文舉示證文五文中。三章主釋實諦。此意者。上來佛以七義答釋實諦之意也。章主彰如來答意以一實如為一實諦。前說經文以無燒割等真如為諦。此是非俗唯是勝義。何以知可燒割等。五蘊即我以說世俗。而說無燒割等。以為真諦。故非世俗唯是勝義。非廢詮如。指何等示唯真故非俗唯是勝義。諦者一實真如最殊勝故云勝義勝義諦。今舉七義所答示說實諦真法也已上章主釋實諦文已。此下經文。 【章】文殊師利(至)無有差別鈔曰。舉一實如勝義之證五文之中。四文殊菩薩申難問。為示依詮實諦通俗諦義。問意易了。由此問答可知前三真通俗之證。 【章】佛告文殊(至)非謗是實鈔曰。五文中五佛答文殊難。此中三文。初總答前難。二佛別釋答。三章主釋文。今即初也有苦有諦等者。秋篠釋曰。四諦之中各有三重。一有苦者苦相也。二有諦者苦道理也。三有實者苦諦性也。餘集滅道三諦亦准是知(已上由秋篠以私意釋)問。有實者苦性耶。答。苦是苦逼迫處。為苦體性為苦實體。故云有實者苦性。是依詮實云實云性苦廢詮苦非苦非不苦。心言絕故。次有集有諦(乃至)有道有諦等。准是可解(已上秋篠)善男子如來等下。說廢詮境。是實者是廢詮實諦。虛空佛性是實亦復爾。已上佛總答文已。 【章】文殊師利(至)亦復如是鈔曰。二佛別釋答苦者為無常相等者。且舉苦諦。餘二准知。今云苦者牒諦。為無常已下釋也。意言。苦是果。苦果是無常相。故是可斷相。苦果可斷集(業煩惱)因生苦果。故有漏業煩惱集因自我法二執生。二執本來都無體用。集因亦無。集因滅故。苦果亦成。此是俗中假相。如俗境知名為實諦。故今云可斷相。是為實諦。如來之性等者。明如來之性是勝義諦。如來即諦故云如來性。是即實諦。此性無逼迫相。故非苦。無遷流相。故非無常。無可斷相。故非可斷相。相滅之處自顯。是為實諦。虛空佛性亦離三相。故云亦復如是。彰是亦實諦也。 【章】此經文意(至)但是實攝鈔曰。佛答文殊三文中。三章主釋如上佛答文意在纏名佛性等者。秋篠云。廢詮一實真如隨位三名。一在纏名佛性。二在果名如來亦名法身。三通在二位名虛空。從能顯說非是非體空(已上秋篠)又云。問。此等三名皆是詮門依詮所顯。是第三真。何今云如來等三名皆第四真耶。解云。舉證取旨。若不舉詮何以生智。今卻談旨故第四真。此義應思(已上秋篠)非安立故等者。今所立廢詮真如以三名顯非安立諦非安立相。故非四諦所攝此經即是等者。具明非安立諦非四諦攝義。此經者。上來此經所說第一義非云前三真。第四真廢詮談旨一真法界。苦集滅道等下。明非四諦攝。苦等四諦者是安立門故。四諦事相。名四諦之諦言四道理名為諦。故事非真。若諦實言則苦諦。如集諦如等應云諦也。由此真如等者。結上來釋義。此經所說廢詮真如為第一義。故非苦。非無常故非諦。非如可斷相為實諦之諦。故非依詮門實諦但是廢詮實諦。結釋已上來當章大段第三相攝。問答門有二文。初諸教相攝文有五。初舉涅槃經相攝文意次下二以瑜伽顯揚四俗一真。與唯識四俗四真對辨相攝。證經說第一義非安立諦。明依詮真亦通俗。 【章】又如前所(至)亦有差別鈔曰。瑜伽顯揚等者。彰經所說實諦者廢詮談旨一真法界。伽六十四顯第六說非安立真實者謂一切法真如實性。而但說俗有四。唯說真有一(諦即非安立諦)是即菩薩釋成經義前三不離等者。彰此二論如伽釋論及成唯識不說前三真由。謂前三真與俗後三重同故略不說。又有差別等下。明安非安俗真名別。推成唯識說四俗四真。最勝子瑜伽釋亦同說四真俗。示勝於等者。申說四真由。十卷楞伽第十說俗故相有別真故相無別。今文有差別為安立者。申俗故有別義。安立則相別。相別則可斷相。是無常。是可待等自可觀。今云安立有別故說四俗是也。又無有差別等者。申真故相無別義。如前已明。非安立者相無別義。今云故唯一真是也。真自非真。待俗是真。俗自非俗。待真是俗。成唯識論等為顯此義說四真四俗。廣如彼明。四俗是可待故。形待則有粗細。有能所。有事理。有詮非詮。有劣勝等自可知已。故云勝於俗等之勝為真。劣為俗。故今有四俗則有四真。 【章】勝鬘一諦(至)各自名攝鈔曰。五文中三以勝鬘仁王說相攝四真四俗勝鬘經意說。四聖諦中三是無常。一是常住。即據第四真而說滅諦義。彼經一諦章云。滅諦離有為相。故是常住。故是非虛妄法。非虛妄故是諦。是常是依。是故滅是經一義(已上秋篠釋亦如是)今私觀解此經意云。苦集二諦有漏因果。滅道二諦無漏因果。先觀苦集二諦。謂如是苦果從何因生。自業煩惱有漏集因生。此有漏法為因者。其體何物。論說漏是煩惱我執為根本煩惱障起。法執為根本所知障起。故知其我法二執唯虛妄起。都無體用情有理無。爾則一切業煩惱集因都無體用。故集因無則知苦果亦虛妄起都無體用。復審觀此虛妄心如何滅。知以無漏智道諦可滅。於是起似無漏智。習修得修。欲由得修力現前無漏正智。至一切相用畢竟不現。於是復審觀無漏道諦體相。是亦知欲治有漏病用無漏藥。若至有漏無對何名無漏。有闇則云有明。本無闇則何有明名。無集因故果亦無。苦集二無為何修道。有有漏病故有無漏藥。病息藥是對何名藥。故知無苦集。道諦亦自無。於是初知因果病藥有無皆是緣生有名。至觀非因非不因。非果非不果。非病非不病。非藥非不藥。非有非不有。非無非不無。由是可知唯是一切相用不現滅諦是第一義諦也。仁王二諦等者。由人法勝劣說二諦。故今云各自名攝。 【章】中邊論顯(至)論自說故鈔曰。五文中四以說中邊顯揚唯識三俗三真相攝四重真俗。一假世俗者。三性中遍計所執本來都無。但有假名名假世俗。此四俗中第一世間世俗攝者。二行世俗者。一切有為行。正體是世俗故簡勝義諦名行世俗。舊中邊論云。取行世俗者唯有為依他故。四俗中第二第三世俗所攝。行謂有為事故。心上變似四諦相理。理不離事。故三性中依他性。第二(三科中蘊等)第三(道諦為主苦集為境)世俗諦攝三顯了世俗者。根本正智斷染依他遍計所執。本來都無二空為門。所顯真如名圓成實。此依能顯之真如。帶能所相名為世俗。四俗中第四勝義俗。若取顯已真如體。第四真攝。若能顯了是無漏根本智。如與智冥合故。四真中第三真攝。三性中圓成實也。本經說淨依他是圓成實故。如次應知等者。假謂計執。行謂依他。顯了謂圓成實自可了知。一義勝義等者。義謂第一義也。勝義謂殊勝即境智。此境智如與智冥合平等。平等非境非不境。非智非不智。此廢詮一等者。此下以三真三俗對上來所說四重二諦相攝也。文易了知行世俗等者第二謂三科中心心所也。第三謂四諦中道諦為主能斷故。餘是所觀所斷。如上已辨有為事故者。有為法者別故粗易了。故名為事相心上變似者。是三科中心心所法。第二俗攝。四諦相理等者。明第三俗四諦攝理不離事等者。四諦理不離五陰等事故。第二三共依他起攝。第二第三世俗攝依二空門等者。如上已明。其義勝義等者。義謂第一義。對假世俗之假言名義故。是真。是實為第一義。如上已辨。今云第四真攝。故廢詮談旨勝義勝義也。第三真攝者。二空所顯真如也。因證空如自顯。如上已辨。約得辨故者。上句云因證顯者就聖者得勝義。今約得辨者就凡夫所論而釋。秋篠釋云真舊成不說為得。涅槃後顯故說道得名(云云)第二真攝等者。第二道理真攝。無漏真智觀諦理。非因一往粗顯能觀所了其理廣大深細勝義。故云理稍勝也若隨其事等者。意言。若不拘所觀理稍殊勝。但任其無漏真智事體相攝。則智是惠心所故。五蘊中行蘊攝。四真中第一世間真所攝。隨其所應等者。若無漏智為境起執。則第一世俗攝。若云無漏智事體。惠心所故五陰中行蘊第二理俗攝。若以無漏智為法觀行。則第三證俗攝。若以無漏智現二無我。則第四體強褒云殊勝。云勝義勝義。亦云第一義。若強名第一義為體。則第一義體持殊勝勝義業用。即持業釋。若殊勝勝義體持第一義業用。亦持業釋。此是廢詮強褒作言。其實自內所證應知而已。秋篠釋云。義勝義者。無漏觀心名為勝智。如即彼境名為勝義。義是境故。為簡復二勝義名義勝義(云云)又云。義勝義依士釋也(云云)今云。秋篠所釋不善理也。依士釋能所相對釋。故廢詮真如以相對不可辨。故設依詮用相對應眠能所言。故為不好也。謂真如者。廢詮真如。次文云第四真攝二得勝義等者。得謂顯得。苦通言云證得。可釋云謂涅槃故。今以證得勝義二空如釋此文。必須以顯得意。不爾末學廣受恐混合四智生得義。涅槃者。此云圓寂。謂真如本來自性清淨凝寂相。此凝寂相因證二空所顯得如其體本來圓寂。今云涅槃。三行勝義者。行謂能觀智。離能觀無所觀。離所觀無能觀。能所觀行非即非離。同時同處緣起顯現故。行是有為無漏亦有漏心所現。似無漏能所觀亦是名行。以殊勝法為義(境界義)名行勝義。今釋云謂聖道。第二道理勝義。菩薩觀察四諦能觀是道諦。苦集是所觀所斷。能斷真似無漏智能觀。地前凡夫由似無漏智義。不為得修則真無漏境智不現。故今云聖道。真似俱取似是顯真之因也此假世俗對勝義俗攝。故云隨其所應入四世俗。易可知也。若說四諦等者。意言。若說苦等四諦是證得理故。由是安立名得勝義。則即瑜伽六十四顯揚第六以四諦為第三證俗。又成唯識九說四真。以四諦理第二理真攝。如是此等諸論有誠文。故今云論自說故(上來諸教相攝五文中。四以中邊顯揚唯識相攝了)。 【章】瑜伽第四(至)第四真攝鈔曰。諸教相攝五文之中。第五舉瑜伽等十諦相攝。此中有十一文。此第一文舉瑜伽論總說已立一諦文何名諦施設等二句。總說論文。諦施設建立者。謂諸菩薩略有四種施設建立。謂一法。二諦。三理。四乘。今第二諦施設。所餘法理乘三施設如論廣說。顯揚第八亦有此文。謂無量種者。今所說但自一至十諦。此委數有五十五諦。是有淺深勝劣別法於人智上中下等。以形待則無量四重真俗自生。巨細難辨。今略云無量種。顯揚八曰。若廣分別無量成立一諦等者。是亦瑜伽論文。是說勝鬘經一諦。故云不虛妄諦唯有一諦更無第二。故名一諦。景師云。莫問真俗。同有不虛妄義。實無顛倒義故總名一諦第四真攝者。第四真諦非因果等門故今云一諦者。論說勝鬘經一諦。彼經曰。虛妄法者非諦非常非依。是故苦集道三非第一義諦。不虛妄者是諦是常是依。是故滅諦是第一義。今云不虛妄諦第四真攝也。 【章】或立二諦(至)二諦所攝鈔曰。十一文中二立諦。或立二諦等三句。瑜伽四十六文仁王般若等下。章主引仁王經相攝諦不應一者。諦理不應一智不應二者。緣諦智不應二與瑜伽同等者。仁王經說世諦與第一義諦。是與瑜伽二諦說同隨名次第。世諦即世俗諦攝。第一義諦即勝義諦攝也。 【章】或立三諦(至)後二所攝鈔曰。十一文中三立三諦。或立三諦等四句。瑜伽論文也。所詮能詮等下。章主相攝文也。一相諦者。相謂體也。謂即所詮諸法體相。二語諦者。能詮教法云語諦。顯揚論說詮諦。三用諦者。諸法作用名云用諦。如眼見色耳聞聲用。此等作用名為用諦。前相語諦各有作用。所詮能詮等者。明說三諦。由相為所詮。語為能詮。此二是體。離之為二。第三用諦是法作用。合之為一。今說三諦。相諦通真等下。章主四重相攝。謂相諦是所詮故通四真俗。若執所詮詮緣共初世俗。若詮緣蘊等理第二俗。若詮緣勝相諦理第三俗。若詮緣二無我平等理第四勝義俗。此四重中對初世俗說緣蘊界等理。是為初真。對形第二俗詮緣苦等諦理為第二真。形第三俗緣二無我如為第三真。形第四俗緣一實如為第四真。語用初三俗等者。明能詮語非後二真攝。由執發能詮語。是初俗。非真非執。出能詮語。第二俗(第六心王尋伺遍行心所等。名句文聲塵等可知)第三俗(苦集或道三諦)二無我廢詮非語用。故云唯非真中後二所攝。 【章】或立四諦(至)因果殊故鈔曰。十一文中四立四諦。或立四諦等三句。瑜伽論文如前已說等四句。章主釋文秋篠抄云。生死果因名為苦集。涅槃果因名為滅道。此四諦義如前已引涅槃經第十三聖行品說。故云如前已說。雜染者。生死清淨者。涅槃是各因果故云各有因果殊問。何故先果後因名苦集滅道。先因後果不說集苦道滅耶解云。涅槃經第十三云。諸佛世尊次第說之。以是因疏無量眾生得度生死。解云。次第有三。一起次第。如九次第定等。二說次第如四正斷等。三是次第。如說四諦。若因果以次第即先集後苦。先道後滅。今依見次故先苦後集。先滅後道。所以爾者。厭果斷因。欣果修因故。如先先知其病。次知病因。次求病愈。後求良藥。諸佛世尊作此次第。說四諦時無量眾生得度生死又此說第諸說不同。廣如婆沙七十八及成實論等。(已上秋篠) 【章】或立五諦(至)後一真如鈔曰。十一文中五立五諦或立五諦等六句。瑜伽論文一因諦者。集道二諦二果諦者。苦滅二諦三智諦者。智及相應心心所法等名能知諦。即知四諦智等。四境諦者有為無為境界等名所知諦。即四諦境等。智之境名境諦五勝諦者。依詮廢詮真如名勝義諦。殊勝之諦名勝諦也。顯揚云不二諦也。前四安立等下。章主文釋五諦立二說。此即第一說。前四安立等五句。明立五諦之由。五諦之中前四安立。後一勝諦非安立安立之中三句。明前四安立之由能有者。因諦即集道二。所有者。果諦即苦滅二。心謂智諦心為主故名心。境謂境諦。知之境故名境異故者。明前四安立之由之言。異謂安立。不異不可安立故初因果諦等下。章主釋五諦。第一說中四重真俗相攝境通真俗者。四重真俗俱為所觀境故智唯第二等者。緣粗淺境能知之智。第二俗第一真攝。觀深細理之智。第二俗第三俗第一世真第二理真攝理不離事觀故。第五勝諦。若約安立門。第四勝義俗第三證得真攝。二空如故。若約非安立門。第四真攝一實如故或初四種等下。章主釋五諦第二說。初四種者。五諦中前四如次以集苦道滅配攝。後一真如者。即五勝諦。謂前四實性瑜伽說非安立真如。謂一切法真如實性。秋篠云。此二說中。第一說寬及四重真俗。第二說狹但第三俗第二真。此五諦相攝。 【章】或立六諦(至)第二真攝。鈔曰。十一文中六立六諦。或立六諦等七句。瑜伽論文一諦諦者。顯揚云真諦。又善法云諦諦。二妄諦者。不善法等由次文章主釋云勝義世俗二類有殊。諦諦者勝義真妄諦者。世俗故(云云)景師云。諦諦者即滅道。妄諦者即苦集三遍知諦者。即諦顯揚云應知諦也四應永斷諦者。即集諦顯揚云應斷諦也。五應作證諦者。即滅諦顯揚云應證諦也六應修習諦者。即道諦顯揚云應修諦也。勝義世俗二類等下。章主釋文。此有二說中第一說。此文明立六諦之由。勝義謂諦諦。世俗謂妄諦。二類於諸法中有殊故今立分二。染淨者。淨為諦諦染為妄諦。因謂第四第六集道也。果謂第三第五苦滅。兩各異者。染與淨因與果是云兩各異也。諦諦通四等下。四重相攝。如文可知或諦諦是等下。章主第二說。如文易了。 【章】或立七諦(至)七非聖諦鈔曰。十一文中七立七諦。此中三文。此即初舉瑜伽論文云七諦。一愛味諦者。章主餘處釋云。愛味者集諦。景師亦同釋。興師云。諸有漏法能生愛心名愛味諦。又愛體能染順境故名愛味二過患諦者。章主餘處釋云。過患者苦諦。景師亦同。興師云。五欲境界能生貪瞋等諸過失。故名過患。又煩惱體是其過患故名過患。三出離諦者。章主餘處釋云。滅諦或通道諦。景師云。出離是滅諦。興師云。能斷前二名出離諦。四法性諦者。章主餘處釋云。法性者真如也。景云。法性者非安立諦。興云。真如法性名法性諦。五勝解諦者。章主餘和釋云。勝解者即勝解斯其苦果也。景云。勝解者即道諦。興云。於真如法性故起增上信解。故名勝解諦六聖諦者。章主餘處釋云。聖人所知名為聖諦。景云。聖諦者即滅道。興云。如來所知名為聖諦七非聖諦者。章主餘處釋云。凡夫所知名非聖諦。景云。非聖諦即苦集也。興云。外道所立名非聖諦。觀彼所立不得聖故。 【章】集苦道滅(至)可初俗攝鈔曰。立七諦三文中。二章主釋文。此初五句明立七諦由集苦滅道等者。因此文釋。則出離諦是道法性諦為滅諦。若爾則所前舉伽抄釋。與今所言似稍相違。熟察義意全無違。意解思惟者。第五勝解諦。謂於二空門作空行相。思惟勝解故云意解思惟。聖凡所知者。聖者所知。是即聖諦。凡夫所知即非聖諦。如是諦種類異故。是立七諦所以也初四諦者下。正四重真俗相攝。章主文。第三俗證得四諦世俗即第二道理真。第四俗勝義世俗。二空如即真諦第三證真。意解思惟依詮緣作二無我行相所顯如也聖知有無等者。明四真俗俱聖諦由。聖者知初俗無後三俗四真有。初真第二俗是事。第二三四真是理。即了四真四俗。別也。凡於初俗下。釋非聖諦但是初世俗攝非二聖諦者。非真與俗之二聖諦。聖智為無等者。明初世俗攝由也。 【章】餘處或立(至)第二真攝鈔曰。立七諦三文中。三舉餘處說七諦。四重真俗相攝愛味者觀集諦過患唯除道諦。是能觀故觀苦諦出離者觀滅諦。應知等者。如次苦集滅道。單重二觀等者。秋篠釋云單謂偏義。重謂累義。愛味等三名為重觀。於蘊等法累觀諦故。又應知等三句為單觀。於因果等偏觀諦故。第二觀中等者同釋云。愛味等三句第二觀。若依文次。可云第一。今單重相對名第二觀。此義如雜集論第十五中引愛味經應說。傳說。單觀應修是能觀故。重觀前六諦。此所觀義猶離了。舉者須勘(已上秋篠)亦第三俗等者。正相攝。所觀是四諦故。第三證俗第二理真相攝。 【章】或立八諦(至)正加行諦鈔曰。十一文中八立八諦。此中四文。此初舉瑜伽論文一行苦等者。第八識俱舍受。是行苦體。二壞苦等者。前六識俱樂受俱起根境。是壞苦體三苦苦等者。同苦受俱根境及相應法。是苦苦體。四流轉等者。生死為流轉體。秋篠云。諸佛從真起化亦名流轉諦。今云。說佛諦上所現有漏不善無記相真善無漏界攝。故佛變化身非流轉體。秋篠釋粗漫。五還滅諦者。涅槃為還滅體。六雜染諦者。生業煩惱三雜染為體。七清淨諦者。斷諸雜染得擇滅非滅。是此體八正加行諦者。能斷無漏聖道。是此體也。顯揚云正方便諦意相同。 【章】依於三苦(至)淨因果故鈔曰。立八諦四文中。二章主以瑜伽論八諦四重真俗相攝依於三苦等四句。明立八諦由。文易了知。初四及第六等下。正四重真俗相攝初四者。三苦及流轉第六者。雜染諦第二俗三科五陰攝。第三俗四諦中苦諦集諦也。即初二真攝。第五者。還滅諦也。第七者。清淨諦也。第三俗諦者。第五(還滅)第七(清淨)如次滅道二諦所攝。諦因果故。此約剋性。文云淨因果故。 【章】或第四俗(至)真諦所攝鈔曰。立八諦四文中。三舉第五第七相攝異說。此是相從異說第七清淨亦通二空及一實如故云或第四俗第二第四真諦所攝第八正加行諦者。此是無漏聖道第三俗道諦攝。亦第四俗二無我攝。即第二三真攝。 【章】勝鬘經中(至)非安立故鈔曰。立八諦四文中。四舉勝鬘八諦四重真俗相攝有作無作等五句。總明說八諦由。謂小乘有作四諦對劣機說淺理。又大乘無作四諦對勝機說深理。說四諦對機有如是別。故說八諦有作聲聞等下。正四重真俗相攝。有作四諦攝屬第三證俗第二理真。由說四諦無作四諦攝第三證俗第二理真亦說四諦。或第四俗下四句。明第四俗二空如即第三真相攝。是名無作四諦。故與有作相攝別。依詮顯旨等二句。明名無作由問。菩薩四諦何故名無作亦為非安立耶。答。上唯識章云安立非安立即勝鬘有作無作。亦心經幽贊勝鬘經說安立四聖諦非安立四聖諦。秋篠子島等各作釋義。於中子島尤妙。具如六卷私記中。雖無復加今別設一解。謂依經述記意。勝鬘無作無生滅義。無量者無邊際義。是故無作四諦是無生滅無邊際義。雖云四諦非四諦。非不四諦。即廢詮一實如一真法界。瑜伽所說非安立一真法界。即勝鬘無作四諦。幽贊云安立四諦非安立四諦是也。問。何故不云無作真如。云無作四諦耶。答。如章云俗自不俗待真有俗。真自不真待俗有真。故無四諦待何立眾作名。四諦宛然即無作故。欲彰雖俗無真名云無作四諦。有作即四諦准是可知。有作即四諦者。四諦即有生滅故。有邊際故。其四諦全與無作四諦無別體故。觀四諦理有作無作法體是一。由是不云無作真如。立無作四諦亦全無違。勝鬘經曰。如是八聖諦。如來說四重諦。如是四無作聖諦義。唯如來應正覺事究竟。非阿羅漢辟支佛事究竟(已上經文)彼經述記曰。二乘以欲界為正智。色界智名中。無色名上。既起三界斷知。唯能證有作四聖諦。不能得彼無作四聖諦。故知非究竟。唯如來應等正覺不但知現在。亦知未來苦三諦等。總斷修證盡四諦。以此所以如來事究竟(已上述記)依詮顯旨等者。依詮顯三字能顯也。旨謂所顯即非安立真如。依詮顯之旨即非安立。如前所云勝義世俗諦亦名假名非安立諦。 【章】或說九諦(至)依涅槃諦鈔曰。十一文中九立九諦。此中二文。此初舉瑜伽論文。一無常諦者﹒顯揚云方便諦。已下四諦苦諦行相。此無常行能與苦空等為方便。故名為方便諦。二苦諦三空諦四無我諦者。苦諦行相可知。五有愛諦六無有愛諦者。此二諦即集諦。有愛謂於後有起常見。生愛云有愛諦﹒無有愛謂於後有起斷見。生愛為不善云無有愛諦七彼斷方便諦者。此即道諦。斷前二愛見。無漏加行故名彼斷方便諦。八有餘依涅槃諦九無餘依涅槃諦者。此二諦即滅諦也。 【章】依苦四境(至)第二真攝鈔曰。立九諦二文中。二章主釋文。明立九諦由。四重真俗相攝依苦四境等五句。立九所由。苦四境說初四諦。依苦果四行相以說立後有常斷等者。五六二有愛諦。以愛見集因立一道者。第七諦也二滅等者。八九二諦依二涅槃滅諦立。由此等義立九諦也。此是四諦等者。正四重真俗相攝。如文可。 【章】或說十諦(至)正見果諦鈔曰。十一文中十說十諦。此中三文。此初舉瑜伽論文一逼切苦諦者。顯揚論亦同名。秋篠釋云。初逼切苦諦中攝四苦。謂生死死之三怨憎會苦。此四因逼切而生苦。故名逼切苦諦。二財位置之苦諦者。顯揚論云所受不具足苦諦。即求不得苦。三界不平等苦諦者。顯揚論云受性乖違苦諦。次文釋云。即是病苦。秋篠釋因四界(地水火風)違而生苦。故不平等者即乖違義(云云)興師云。初逼切苦唯攝三苦。攝生老死第三界。不平等苦是怨憎會苦。謂由怨會今身不安。故云界不平等苦。今謂。興師釋不穩便。四所愛變壞苦諦者。顯揚論云愛壞苦諦。即愛別離苦。次文釋之五粗重苦諦者。顯揚論亦同名。次文釋云第五是略攝一切五取蘊苦。秋篠釋。云一切諸苦皆是有漏取蘊所攝故有此釋(此中一切諸苦言攝一切苦諦。第六已下集滅道三。如下章文擇)六業諦七煩惱諦者。此二諦是集諦。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諦九正見諦者。此二諦是道諦。十正見果諦者。此一諦是滅諦。顯揚論中六業諦已下與瑜伽名相同。 【章】初五有漏(至)有差別故鈔曰。立十諦中。此下二章相攝釋文。此中二文。初四諦攝十諦。釋立十諦所由。後正四重真俗相攝。今即初也。初五有漏果者。自初逼切苦諦至粗重苦諦。但舉苦果所有八苦相為五諦。次二等者。六七二諦招異熟苦果因此是集諦次二出世道等者。八九十三諦。四諦中道滅二諦苦諦五中等下。以四諦相攝明立十諦所由。初一攝四苦等下。四諦中苦攝八苦為五之諦。如前具明。第五略攝等十一字。第五諦攝所餘一切五取蘊上苦已略謂總略。八苦二集等者。雖相攝四諦。以有苦諦八苦分五。集諦分二道諦分二。滅諦分一差別故說十諦也。 【章】第三俗諦第二真攝鈔曰。相攝二文中。後正四重俗相攝雖說十諦攝四諦故。第三證俗第二理真。准前釋自可知。 【章】此中且略(至)皆應別說鈔曰。立十諦三文中。三此亦章主釋文。總結相攝。此中等者。此立十諦中捨不論今且總略配合四諦。四重真俗相攝。巨細義門皆應別處說也。 【章】頌曰不虛(至)十諦各初鈔曰。十一文中第十一舉頌結。此頌自初立一諦至立十諦。但舉下諦中初諦名作業頌也。不虛者。立一諦門不虛妄諦真者。立二諦中初真勝義諦相者。立三諦門初相諦苦者。立四諦門初苦諦因者。立五諦門初因諦也諦者。立六諦門初諦諦也愛者。立七諦門初膛味諦也行者。立八諦門初行苦性諦也無常者。立九諦門初無常諦也逼切者。立十諦初逼切苦諦也增十諦各初者。問何故於此十諦加增言云增十諦耶。答。自一至十增立十箇諦云增十諦。又問。如秋篠釋云一諦云增一門(乃至)立十諦云增十門。增十自一境至十名增十。義可爾。立一有何增加名增一耶。答。如實義立諦名不過四聖諦也。然諸菩薩為釋成佛世尊所說別立一諦(乃至)立十諦。初立一諦。四諦中苦集道三歸滅諦為第一義。是勝鬘不虛妄諦。是即說滅諦故立一諦者。增加世尊根本所說故云增一諦。為有道理。立二諦亦增加世尊根本所說。故諦中苦集道三是世俗諦。滅諦是勝義諦。佛既立二諦已。今別立二諦。誠所增加故云增二門斷。餘准是可解。今此頌文自增一至增十。各初諦名結為一頌。此是文意也上來當章大門第三段相攝科已。問答科自下文也。 【章】問答分別者鈔曰。自下當章大門第三段。隨科釋成中第二問答分別。此中分三。初標牒。二問答。三分別(今即初也) 【章】問曰雖說(至)後三諦故鈔曰。此下二問答。已下有六番問答。初一後二章家問答。中三番問答瑜伽論六十四問答也此問答第一問答。章主自問自答也。四種不同者。謂真俗各有四重不同。於其中問安與非安答中顯揚論第六卷說。瑜伽論六十四卷說故前三真等者。成唯識九說四真中前三真。亦是安立者。亦前三真相○無別非安立。體即是俗等者。明前三真相無別亦是後三俗相有別。有別與無別同一時處故非安立諦即安立諦。 【章】問若是安(至)亦得解脫鈔曰。此第二問答。瑜伽六十四論文。問意易知。二種解脫者。云離非安立別但說安立。則相與粗重二種縛解脫不應理故。一者於相縛二於粗重縛者秋篠云。大唐三藏云。西方二釋。一云。一切有漏相分為相分體。謂由有漏相分力故。見分心等不能了知諸有漏法皆如幻等非有似有。由無明故。便執實有色心等法。若依此釋。相即是縛。持業釋也。二云。即末那識為相縛體。謂由末那識相應四惑勢分力故。六識或中於諸相分不能了知如幻事等。故說末那名為相縛。若依此釋。相謂相分。縛謂末那相之縛故。即依主釋。粗重縛者。亦有二種。一有漏法上無堪任性名粗重縛。與有漏法非一非異。二二隨種子通名粗重。由此勢力令諸有漏五蘊等法無所堪任。即說是為粗重縛(云云已上秋篠)又本疏九末(七十三丁)廣說二縛已云。此中言相縛者。一切有漏相粗重縛者。一切有漏不安隱性(此釋與伽五十八同)若有行於等下。文意言。若有觀行諸五蘊等四諦理等安立諦。則觀行心相皆有(所得)相於諸相縛不得解脫相(有所得相分)不脫故(相若不脫)於粗重縛亦不解脫若有行(觀行)於非安立諦。不行(以行)於相(有所得有別相)無所得不行淺相(有所得相)故相分縛解脫。相縛解脫故粗重縛亦得解脫(已上私釋文意)。 【章】問若非安(至)故立安立鈔曰。第三番問答。瑜伽論文。問意自可了知答中六十四等下伽六十四卷文資糧者。十住十行十回向順解脫分位方便道第十回向滿心四加行位順決擇分。於此二位安立非安立並觀於其時為得清淨。大乘學人常恒安非安並觀為最如本論第九廣說。有所厭捨等下。章主釋文。謂資糧加行二位唯伏非斷。云有所厭捨。有所修習者。資糧位中但修有漏六度等行。云有所修習。有所進趣者。初資糧位求解脫果。後加行位求決擇果。故云進趣。有所了知者。資糧加行二位中。依相似觀了知三性有無之義。故云有聖了知。 【章】問若行有(至)而能斷惑鈔曰。第四番問答。瑜伽論文若行有相等者。問意云。若資糧加行等位中。修習安立諦有相觀。相粗重二縛解脫。有何失耶之問意也答中有極善定心者。起無所得無戲論無漏心世第一法定心依第四靜慮等者。成唯識第九說。菩薩起此暖等善根。雖方便(暖頂下中忍位云方便。起上忍世第一法加行故)時通諸靜慮(通四根本初末至五)而依(上忍世第一法最後入見道時唯依第四)第四方得成滿。託最勝所依入見道。故唯依欲界善趣身起(欲界人天身入見道。餘界厭心劣故。餘趣惠心劣故)由是應知。依止第四定於暖頂忍下中順次擇分善法中(上忍世第一法)極善定心轉起。緣諸諦時於二種(相粗重二)縛應得解脫究竟(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心)清淨(已上論文)以有相心等下。章主文釋。以(地前)有(所得)相相(分)縛猶在。若能(對)治心許有(有所得)相者。與所(對)治心(有相心)竟有何別又世出世等二句。論文立能治所治心相有殊義。成有相心不得解脫。世謂有漏有所得心。出世謂無漏(無所得心)道謂心遊履處。既有心遊履處有相無相差別。成有相心不得解脫二縛。故行有相等下。章主釋文。意言。論說世道安立出世道非安立二種有殊有故。地前有所得心觀行修習不得解脫二縛究竟清淨。心得二縛解脫。要在依地上無相非安立諦而修習也。由此證知初地已上如與智冥合平等。平等無分別智定無相分而能無間斷惑。(為言) 【章】問但立一(至)何須立四鈔曰。第五番問答。章主自問自答。何須立四者問意言。以安非安得縛解脫。則但立一俗一真。即得修習得縛解脫。云何立四俗四真令修習安非安並觀耶(已上)問。 【章】答此諦但(至)皆有三種鈔曰已下章家自答。明立諦之種及名數經論誠說。此中有二。初舉一諦二諦三諦之名數。示經論誠文。後明云四重真俗由。示論說之誠證。今即初也此諦但應等三句。明說一諦由。意言。此說一諦。但應攝取有為有無漏行法歸第一義。總立一諦。真謂一實廢詮如勝鬘經說等下。示經誠文。經說意云四聖諦中三(苦集道)是世俗。唯一(滅)是真真諦唯故名一諦。唯是如來藏真。凝寂圓滿名滅。餘諦有生(起)滅(盡)或是所執取境非一實體。歸真名一諦。瑜伽六十四說俗四重真唯一諦。亦攝俗(行)歸真之義若以事理等下。明說二諦由。意言。凡說二諦。若以事(俗粗)理(真粗)安立(俗有別依詮)非安立(真無別廢詮)形待以論。但立二須對說。不必立三。六十四說等下。示說二諦經論誠文餘名世俗者。除廢詮一真法界之餘形持名真。亦名有名俗義。對廢詮如一切皆世俗諦仁王經說二諦。意與伽同若隨人法等者。涅槃經說二諦。隨人法之勝劣。人劣(俗)勝(真)法劣勝如次。俗真。如前已明。或俗及真等者。涅槃經意。出世人知真俗俱為真。世人知真俗俱為俗。說有二諦。此隨智淺深分真俗二。若以空及等下。明說三諦由以空及事理者。空謂遍計所執性。事云依他起性。理圓成實性。此是顯攝十六作如是說。與中邊論說假行顯配三性意相同也。此約三性說俗諦別。如前已明。義得行者。是亦顯顯揚中邊說三勝義。義謂廢詮第一義。得謂所證得所顯得。行謂觀行。即有斷惑證理無漏觀智。勝義有三。初勝義者。自內證智為殊勝極。第一義廢詮云義故。其能證者非內證智。何者為能證智。是殊勝極云勝。其境界亦云勝義第一義即極殊勝智境。名為義勝義。次得者所證得。即涅槃(四涅槃中初本性淨涅槃。第四無住處涅槃也)能證得能顯殊勝智之所顯所證得之境界義。名云得勝義。後行者能觀行無漏智。此聖道行。道行用真如勝法為境界義。名行勝義。此約能證能顯能觀差別。勝義云有三種。其實非如體真差別。如前已明顯揚論等三句。舉立三諦證等言。等中邊第二卷。如本論第九廣明。 【章】若以諸法(至)故非增減鈔曰。第五番自答。有二文中。二明立四重真俗由。示論說四重真俗誠證若以諸法等六句。明立四重真俗由。諸法者一切諸法有無者。初重真俗無謂瓶盆等世俗。有謂三科等世真。事理者。第二重真俗。無事謂三科等理俗。理謂四諦等理真淺深者。第三重真俗。淺謂四諦等證俗。深謂二空如證真詮旨者第四真俗。詮謂二空如勝義俗。旨謂廢詮談旨一實如勝義勝義。如是四重真俗勝劣形待。於一一法成真俗。故云二諦之中各說四重也又瑜伽釋言等六句。舉立四重真俗所據。瑜伽論三十六真實義品文。今取意引也。彼品文云。云何真實義。謂界有二種。一者依如所有性諸法真實性(秋篠釋云。教詮真諦名如所有性)二者依盡所有性諸法一切性(秋篠解云。教詮俗諦名盡所有性)應知總名真實義。此真實義品類差別復有四種一者世間極成真實(謂一切世間於彼彼事隨順假立。世俗串習悟入覺惠所見同性。謂地唯是地非是火等。如地如是水火風色聲香味觸飲食車乘衣服乃至男女承事田園邸店舍宅等當知亦爾。苦唯是苦非樂等。樂唯是樂非是苦等。此即如此非不如此。是即如是非不如是。決定勝解。所行境事一切世間從其本際展轉來。想自分別。共所成立不由思惟籌度觀察然後方取)是名世間極成真實二者道理極成真實(謂諸智者有道理義。諸聰叡者。諸默慧者。能尋思者。能伺察者。住尋伺地者。具自辨才者。居異生位者。隨觀察行者。依止現比乃至教量。極善思擇決定智所行所知事。由證識道理所建立所施設義)是名道理極成真實三者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謂一切聲聞獨覺。若無漏智。若能引無漏智。若漏後得世間智。所行境界。由緣是為境從煩惱障智得清淨。諡當來世無障礙住。彼於苦集滅道四聖諦義。極善思擇。證入現觀。入現觀已如實智生此諦現觀。二乘人能觀唯有法蘊可得。除諸蘊外我不可得。數習緣生諸行生滅相應惠故。數習異蘊補特伽羅無性見故。發生如是聖諦現觀)是名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四者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謂於所知能礙智故名所知障。從所知障。得解脫智所行境界。當知是名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此復云何。諸菩薩諸佛世尊入法無我。入已善淨於一切法離言自性。假說自性平等。平等無分別智所行境界。如是境界為最第一真如無上所知邊際。齊此一切正法思擇。皆悉退還不能越度。又安立此真實義相。當知即是無二所顯。所言二者。謂有非有。此中有者。謂所安立假說自性。即是世間長時所執。亦是世間一切分別戲論根本。或為色受相等五。或為眼等六根六識。或為地水火風。或為色聲等六境。或善等三性。或生滅。或緣生。或過現未三世。或有為無為。或此世他世。或日月星辰。或見聞覺知。如是等類是諸世間共了諸法假說自性。是名為有。言非有者。謂即諸色假說自笥乃至涅槃。假說自性無事無相。假說所依一切都無。假立言說。依彼轉者。皆無所有。是名非有。如是有及非有二俱遠離法相所攝真實性事是名無二。由無二故說名中道。遠離二邊亦名無上。佛世尊智於此真實已善清淨。諸菩薩智於此真實學道所顯。又即此惠是諸菩薩能得無上正等菩提。廣大方便乃至廣說。由此如來最勝至教。應知諸法離言自性。問。若如是者何因緣故於一切法常言自性而起言說耶。答。若不起言說。則不能為他說一切法離言自性。他亦不能聞如是義。若無有聞。則不能知此一切法離言自性。為欲令他聞知諸法離言自性。是故於此離言自性而起言說。具如真實義中說)既說二所有性有四真實。明知世俗勝義皆有世間所成等四。故由此誠言今家成立二諦名有四重證得所成者。前所引四真實中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既說聲聞獨覺入四諦現觀故。真理所成者。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既說如是境界為最第一真如無上邊際故。由是世俗等下。章主釋文。成立由此四真實文於劣法世俗與勝法真義各有四重。 【章】問此二諦(至)餘可為因鈔曰。第六番問答。章主自問自答。問意易知。就立四重真俗此問難來。前三真與後三俗同。可云二諦為同。若爾初俗與第四真太異。由是不可云二諦同。以何為正耶。亦同亦異等者。舉證明亦同亦異。仁王經云等者。經二諦品文也。破同義成亦異義。智不應二者。知俗名俗智。知真名真智。若世諦之中無第一義。唯一體智不應二。若言有者等者。破為異義成亦同義。若世諦之外有第一義定有二諦。智不應一。真智論於無二。解一云何云不一。由此經意亦同亦異為如實義。涅槃經言等者。聖行品文也。明說二諦意為眾生。證智解一假立名相。隨順眾生說有二諦。此等二文如前已明故不可說等者。結成亦同亦異義第一世俗等下。釋初世俗成亦異義。第四勝義等下。釋第四真成亦異義餘可為同者。舉後三俗前三真體同成亦同義。合是亦同亦異為如實義。上來第二問答竟。 【章】由此二諦(至)謂除前相鈔曰。此下三分別。此中三文。此初四句分別。文易了知除前相者。非真亦非俗者。非此四句分別所論故除之秋篠釋云。除前相者。疏第一曰。其第四句翻上應知。即翻於上第三俱句其義應知。取何等法為第四句。此有二釋。一云。第三句中即有二義。所謂表遮。若表真俗成第三句若遮真俗即第四句。謂真故非俗。俗非真。今云除前相者。除第三句表義取。其遮義為第四句。何以得故。西明疏第一釋即蘊計我等三句中云。問理應四句。何故唯三句。無亦即亦離。解云。非即非離。即是亦即亦離故不別說。其義何何。若表即離成第三句。若遮即離即第四句。謂即故非離。離故非即。故顯揚論毘婆沙等皆有此說。第三四句由義有具。而體無別。然此第三句與第四句。或有同體。或有異體准此知耳。第二解云。取本質無為第四句。何以得知。涅槃經三十云。復次瞿曇世俗有二。一有二無。有即虛空。無即兔角。此等二法一是有故不從因緣。一是無故亦不從因緣既云兔角不從因緣。明知非俗亦非真。然涅槃第十三說。兔角等無名世俗者。就影說無。故不相違同。若爾何故。經云。世法有二。謂虛空兔角等既云世法。豈不世俗攝。解云。經就名說。今約質說。故無妨也(已上秋篠)。 【章】第四勝義(至)亦名為真鈔曰。分別三文中。二四重真俗。總別相對分別。此相對釋由樞要上三類相對釋。彼云。略有三類。一總別相對。二別餘相對。三總餘相對。應如彼說。今此章中。但以初總別相對釋。此亦分三。初以第四真與初俗為別。以四真四俗為總。相對分別。二以四真別對四俗別與總分別。三以世俗別對四真總與別分別。今則初也亦名為俗者。對第四真見前三真。亦是世俗。亦名為真者。對初世俗見後三俗。亦名為真。 【章】第一義勝(至)四俗名勝鈔曰。總別相對三文中。二以四真別對四俗別與總分別待一俗者。待第一世間俗。待二俗等者。世間道理二俗。待三俗等者。世間道理證得三俗。 【章】第一世俗(至)真名俗故鈔曰。總別相對三文中。三以世俗別對四真總與別分別待三真者。待後三真名俗待二真等者。待後二真名俗。待一真者。待後一真。 【章】若有俗時(至)而建立故鈔曰。分別三文中。三真俗即離分別真家俗者。家謂第六囀屬聲。俗是屬真之俗。故真是俗家真。故無真亦無俗。非遣依他等者。圓成實於彼依他顯。離依他起證圓成實。無有是處。如厚嚴經說不見圓成實非如幻事等知非有似有。依他起是有別世俗諦。圓成實是無別第一義。真俗相依等者。如束蘆互相依。互為因亦為果。非因非不因。非果非不果。廢詮談旨一實如。大乘宗有二家。一真妄俱遣示。如清辨等雙遣一切有為無為。二真妄俱存宗。如護法等存立二諦三性等義。今破前宗。云非遣依他證圓成實也。 【章】如是所說(至)未能疏演鈔曰。當章大大文第三段。示由師傳製造此章。此中二文。初申前代所傳難解。後正勸依今家傳嘆宗義甚深皆力蘊才不能解盡。今即初也經論雖有者。上來所據四重二諦所說經論。自古諸德雖解經論傳二諦深妙義。然諸後學者是未能開演其妙義。疏謂開也。 【章】基隨翻譯(至)和之璧耳。鈔曰。二文之中後正勸依今家傳。難宗義甚深不能輒解略纂所聞者。總略纂集從三藏所聞製造斯章。其略纂中委細文義離解。旨義捨釋後更再諮問。審知所以。編集以此一章成。庶後代學徒由斯章意詳二諦義易解了矣可謂義高千葉等者。難今家所傳旨義甚深不可輒解。本疏一本(七十三丁)曰。真俗二諦今古所明。各為四重會未聞有。可謂理高百代。義光千載者歟(云云)今文亦由是可解了讚詠吟諷等者。欲稱讚旨義之未曾有無力。雖值遇文深教。庸愚短才何以暢其歡情。所深漸也(云云)所恨徒響伯牙等者。大唐三藏所傳二諦深妙旨義。其調甚高無了者無聞者。喻伯牙之琴其調高無和者。亦進卞和之玉璞。雖夜光連城之璧但為石無見者。如是章主所深恨也。伯牙之琴呂氏春秋故事。卞和之璧史記故事虛盡者。盡謂歡。當作藎。韻會云。藎進也。詩經之字古藎盡通用(云云)虛謂無知明珠者。史記云。卞和楚國井里人。於荊山崑崙之谷得玉璞獻厲王。王曰石也。和欺寡人刖足。厲王死武王立。和復獻之。武王曰石也。即刖左足。和不勝其行。抱玉璞哭於荊山之下。淚盡繼之以血。刑山為崩頹。武王死其子成王立。和復獻之。成王使玉人攻之果得夜光之璧(云云)伯牙等者。呂氏春秋云。伯子牙鼓琴。鐘子期聽之。伯牙意在太山。鐘子期云。善哉巍巍若泰山。須臾志在流水。子期云。哉蕩蕩若流水。子期死。伯牙破琴絕糾。終身不鼓琴。以為世無知音者也。今舉兩故事。喻三藏所傳四重真俗旨義調尤高無了者無解者。亦如不辨明玉為石刖兩足。譬三藏所傳之四理真俗第一義無上明珠之玉璞。世人不識之妄為瓦石之想。此等所恨章主述懷。勸後代傳大乘者。嗟乎我黨莫忽諸。 大乘法苑義林章師子吼鈔卷第十七 寬政二(庚戍)年於興福寺蓮成院對屋校正之了法相大乘沙門基辨(生年六十三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