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宗香熏抄第二 輸入者 周愛東 一校者 程海燕 二校者 劉海燕 改稿者 王 麗 問題 問。探玄記中。依文殊般涅槃經意。如來滅後經幾年文殊師利般涅槃耶。 問。文殊過去唱龍種上尊王成道。因果二位中何耶。 問。首楞嚴三昧唯限第十地以上所得歟。 問。名號品經文列種種身種種名等。有諸德。釋此文為佛身等(文)爾者香象大師意可許此義耶。 問。名號品文列種種身種種名等。爾者香象大師依兜沙經意如何釋之耶。 問。釋迦盧舍那一體佛耶。 問。過去七佛中可取釋尊耶。 問。名號品經文云。此娑婆世界有百億四天下(文)爾者上下二方可有別四天下耶。 問。探玄記中云。娑婆此云堪忍(文)爾者依悲華經意。名堪忍故如何釋之耶。 問。清涼大師引涅槃經師子吼品說。明恒河七類人相。爾者第七類中可取獨覺菩薩耶。 問。香象大師意。光明覺品題可有持業依主有財三釋耶。 問。光明覺品佛自說歟(自此以下五條此卷無之) 問。二禪以上三千界攝歟。 問。金光明經意。三千大千世界可有百億非想非非想天耶。 問。贍部林樹有此州南方歟。 問。大乘意金輪在水輪上歟。 問。探玄記中。依文殊般涅槃經意。如來滅後經幾年文殊師利般涅槃耶。進云。探玄記云。若依文殊般涅槃經。是此土婆羅門家生。佛滅後四百年。於高山頂已入涅槃。付之。依玄記所引披彼經現文云。如是大士久住首楞嚴。佛涅槃後四百五十歲。當至雪山。為五百仙人。宣暢敷演十二部經。教化成熟。五百仙人令得不退轉(文)依之華嚴傳并纂靈記中。同引文殊般涅槃經云。佛去世後四百五十年。文殊師利猶在世間(文)如何。 答。文殊師利入涅槃時代。理實而言。如彼經現文。如來滅後四百五十歲也。花嚴傳文‧纂靈記釋。即述此旨也。但於探玄記釋者。且從大數云四百年也。彼須彌山高量八萬四千由旬者。華嚴經十定品‧四十華嚴經‧長阿含經‧智度論。香象‧清涼‧惠苑師等釋分明也。然而俱舍(十一)等論中。從大數云。入水皆八萬。妙高出亦然(文)可為准例也。加之明八萬四千塵勞。弘決(一下)云。且舉大數故云八萬。具足應云八萬四千。光法師(俱舍疏一末)釋。依大數說但言八萬。若具足說有八萬四千。亦是此義潤色也。 華嚴經五云(如來名號品)東方過十佛剎微塵數國有世界。名金色。佛號不動智。有菩薩。字文殊師利(文) 玄四云。二出處者。若依文殊般涅槃經。是此土婆羅門家生。佛滅後四百年。於香山頂已入涅槃。若依此經。是東方菩薩現在清涼山。寂調音經亦云。是東方去此萬佛世界國。名寶住。佛名寶相。彼土菩薩也(文) 疏三上‧演義鈔七下‧刊定記四無釋。 華嚴傳一云(隱顯)依文殊般涅槃經。佛去世後四百五十年。文殊師利猶在世間(文) 纂靈記一云(顯集)謹案文殊般涅槃經云。佛去世後四百五十年。文殊師利猶在世間(文) 文殊師利般涅槃經云。爾時跋陀波羅即從坐起。整理衣服。為佛作禮長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是文殊師利法王子。已曾親近百千諸佛。在此娑婆世界施作佛事。於十方面變現自在。卻後久遠當般涅槃。佛告跋陀波羅。此文殊師利有大慈悲。生於此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其生之時。家內屋宅化如蓮花。從母右脅出。身紫金色。墮地能語如天童子。有七寶蓋隨覆其上。指諸仙人求出家法。諸婆羅門九十五種。諸論議師無能酬對。唯於我所出家學道。住首楞嚴三昧。以此三昧力故。於十方面現初生出家。滅度入般涅槃。現分舍利饒益眾生。如是大士久住首楞嚴。佛涅槃後四百五十歲。當至雪山。為五百仙人。宣暢敷演十二部經。教化成熟。五百仙人令得不退轉(文) 問。文殊過去唱龍種上尊王成道。因果二位中何耶。答。可云果位成道也。兩方。若果位成道者。菩薩住濟度利生之悲願。現隨類應同之成道。文殊過去唱龍種上尊王成道。即可此義門。是以披智論(二十九)文。問。菩薩未得佛道。何得身相如佛。答此問。述菩薩為度眾生故。作轉輪聖王‧帝釋‧梵王‧聲聞‧辟支佛‧菩薩‧佛身之旨畢。別首楞嚴經說云。又現作佛號龍種尊(文)問答起盡。無諍因位成道(見)若依之爾者。探玄記中。文殊唱龍種上尊王成道。果位成道判。如何。 答。文殊者是三世諸佛之覺母。一切菩薩之祖師故。過去久成如來者。出諸經論說。故過去唱龍種上尊王成道。可云果位成道也。故探玄記(四)云。若初果依首楞嚴經。於南方平等世界成佛。號龍種上(文)疏(三上)云。道成先劫已。稱龍種尊王。現證菩提。復曰摩尼寶積。寔為三世佛母。豈獨釋迦之師。影響而來。一切咸見。故其說也(文)演義鈔(七下)中。釋此文。引首楞嚴三昧經云。過去久遠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龍種上如來應正遍知○於此世界南方過於千佛國土。國名平等○龍種上佛於彼世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文)既云得無上正等正覺。豈非果位成道哉。加之光宅法華疏(二)云。若實論。文殊是往古諸佛龍種如來。今既跡居釋迦弟子。那得灼然分別決判(文)嘉祥法花義疏(一)云。又文殊具三世佛。過去為龍種尊。現在為摩尼寶積(文)妙樂法華疏記中。或釋文句或齊法王之文云。如文殊。本是龍種上尊王佛(文)或明文殊本跡二門之相云。又如楞嚴經。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號龍種上尊王。亦文殊是(文)案此等諸宗人師解釋意。文殊過去唱龍種上尊王成道。果位成道云事炳然也。但於智論問答之文者。本門之談實雖久成佛。跡門之前今示菩薩形故。且據此跡化門。說未得佛道之旨。顯分證成佛之相也。 華嚴經五云(如來名號品)東方過十佛剎微塵數國有世界。名金色。佛號不動智。有菩薩。字文殊師利(文) 玄四云。三明師資者。依放缽經。昔為釋迦師。此經云。是三世諸佛之母。一切菩薩之師。四明位者。若約因。是十地菩薩。以常住首楞嚴三昧故。若約果。依首楞嚴經。於南方平等世界成佛。號龍種上(文) 華嚴經十二云(如來名號品)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承佛威力。普觀一切菩薩眾會。而作是言(文) 疏三上云。道成先劫已。稱龍種尊王。現證菩提。復曰摩尼寶積。寔為三世佛母。豈獨釋迦之師。影響而來。一切咸見。故其說也(文) 鈔七下云。言道成先劫已稱龍種尊王等者。此下別明豎窮略示一二也。先劫即過去。名龍種上尊王佛。智度論十二。具引首楞嚴三昧經說。名龍種上尊王。經文但名龍種上佛。即譯人廣略耳。五十三佛名中。亦名龍種上尊王。其首楞嚴三昧經有三卷。即當下卷。因文殊廣說首楞嚴三昧境界竟。爾時長老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我謂文殊法王子。曾於先世已作佛事。現坐道場轉於法輪。示諸眾生入大滅度。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迦葉過去久遠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龍種上如來應正遍知(云云)於此世界南方。過於千佛國土。國名平等。無有山河沙礫瓦石丘陵堆阜。地平如掌。生柔軟草。如迦陵伽。龍種上佛於彼世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初轉法輪教化成就七十億數諸菩薩眾(云云)佛壽四百四十萬歲。下取意引。入涅槃後起三十六億塔。法住十萬歲。記智明菩薩次當作佛。下結會云。爾時平等世界龍種上佛。豈異人乎。即文殊法王子是。次言現證菩提復曰摩尼寶積者。即鴦崛摩羅經。此經有四卷。事出第四。初卷中明。舍衛城北有村。名薩那。有一貧窮婆羅門女。名跋陀羅女。生一子。名一切世間現。少失其父。厥年十二。聽明辯慧。復有異村。名頗羅訶私。有一舊住婆羅門師。名摩尼跋陀羅。下取意引。世間現從其受學。師受王請留其守舍。師婦年少。染心逼之。世間現不受。其師婦自慚毀害。師婦言。世間現強逼。師言。汝已為惡。當殺千人。可滅汝罪。即剎千人。還歸見師。師怪其存。又令殺千人。各取一指作鬘冠首。唯缺一人。母為送食。便欲害母。世尊現前。捨母趣佛。為佛所降。廣顯深妙。第四末。波斯匿王嚴四兵至欲討。鴦崛來至佛所。佛示鴦崛。後發其跡云。大王。南方去此過六十二恒河沙剎有國。名一切寶莊嚴。佛名一切世間樂見上大精進。下取意引。壽命無量。國土莊嚴淨。純說一乘。即鴦崛是。由前文殊廣與對揚。後顯文殊之跡云。大王。此方去此過四十二恒河沙剎有國。名常喜。佛名歡喜藏摩尼寶積。純一大乘無餘乘名。即文殊師利是。故云現證菩提復曰摩尼寶積。蓋言略耳。下顯師及師婦鴦崛之母三人皆是如來化現耳。上略舉過現。不說未來成佛者。未來成佛現即是因。非殊勝故。疏略不顯。若欲說者。即大寶積文殊會中說。於未來成佛。號普見如來。以恒河沙界莊嚴為一佛國。以安養世界莊嚴比之。析毛滴海不可為喻。其中眾生具三十二相。天眼無礙。鏡照十方。不聞老病死苦。但出佛法僧聲。若人欲見。應念便睹。不待解釋。疑網皆除。聞名得最上善利。聆記為面見諸佛等。疏寔為三世佛母豈獨釋迦之師者。結其實德。故七十九經云。文殊師利所有大願。非餘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菩薩之所能有。善男子。文殊師利其行廣大。其願無邊。出生一切菩薩功德。無有休息。善男子。文殊師利常為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母。常為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菩薩師。教化成就一切眾生等。佛名經說。過去無量恒河沙佛。皆是文殊教令發心。然猶帶疑故今顯實。實為一切佛母。不可窮其始末。豈獨釋迦之師者。即前所引處胎經云。昔為能仁師。今為佛弟子。二尊不並立。故我為菩薩。則法花九世祖師。亦帶方便住首楞嚴三昧。亦是跡中故。弛張乎權實之場。瑩徹乎真如之際。住諸佛不思議之境。豈可語其始終。無言強言為三世之佛母耳。疏影響而來一切咸見故其說也者。結也。影響顯非實因也(文) 大乘義章十四云(三乘共地義)問曰。菩薩行後二地義則可知。以何義故。行前八地。釋有兩義。一就自行以論。自所行中粗近之者相同二乘故曰通行。二就外化以釋。為化眾生故現行之故。天女云。以聲聞法化眾生故。我為聲聞。以因緣法化眾生故。我為辟支。法花亦云。知眾生樂小而畏大智。是故菩薩作聲聞緣覺。龍樹亦云。文殊過去七十億返作辟支佛。教化眾生。且言過去作辟支佛。理實過去亦作聲聞(文)。 法華經光宅疏二云。所以有此四重說法者。若實論。文殊則是往古諸佛龍種如來。今既跡古釋迦弟子。那得灼然分別決判(文) 法華經嘉祥義疏一云。問。此中列十八人名。何故文殊在初。答。日月燈明佛因妙光菩薩說法花經。釋迦牟尼佛因文殊師利說法花經。既有開教之功。故列在初也。問。云何因文殊說此經耶。答。由文殊釋時眾之疑。辨古佛說之於前。釋迦敷之於後。預杜疑謗之萌。逆開信解之漸。然後釋迦始得起定說法。故言因文殊說法花經也。問。何故不因餘菩薩。而因文殊耶。答。由文殊故得開乘權乘實。故因文殊開前分經也。由文殊是燃燈之師。燃燈復是釋迦之師。因此覆遠之言得說身權身實。則開後分經也。下文當具明之。又河西道朗云。文殊是遊方菩薩。十方法會多為開發之端。故偏因文殊也。又文殊是北方歡喜世界歡喜藏摩尼寶積佛。今現在聞此佛名。能滅四重等罪。今示為菩薩影響釋迦。有此功德故。在初列之。又文殊具三世佛。過去世為龍種尊佛。現在為摩尼寶積佛。復當來作佛。是故初列。 文句二云。本跡者。本地難測。或居等覺。或齊法王。如善財入法界。見文殊色像無邊。法門深遠。本鄰諸佛。跡輔釋尊。為菩薩普現色身。三昧力散影垂容。以口輪不思議化隨宜廣說。不可以意知。不可以言辨也(文) 疏記二云。初文中云或齊法王者。如文殊本是龍種上尊王佛。餘並准知。散影垂容等者。同前聲聞總明本跡(文) 輔正記二云。疏云如善財入法界者。有人云。准花嚴經。見文殊時。無以此事。應是誤。今謂。此引舊經。未可云誤。若後於菩提場中見普賢菩薩。於如來前坐蓮花上。智慧境無量無邊。難測難量。一一毛孔出一切世界微塵光明雲香焰雲雜花雲等。是一一雲悉遍法界虛空一切世界。又見一一身分一一毛孔。悉有一切佛剎一切眾生一切如來出現所轉法輪。一切菩薩所成諸行。疏云本鄰諸佛者。中間跡耳(文) 法花經一云(序品)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文) 文句二云。文殊師利。此云妙德。大經云。了了見佛性。猶如妙德等。無行經云滿殊尸利。普超云濡首。思益云。雖說諸法。而不起法相。不起非法相。故名妙德。悲花云願我行菩薩道。所化眾生皆於十方先成正覺。令我天眼悉皆見之。我之國土皆一生菩薩悉令從我勸發道心。我行菩薩道無有齊限。寶藏佛言。汝作功德甚深甚深。願取妙土。今故號汝名文殊師利。在北方歡喜世界作佛。號歡喜藏摩尼寶積佛。今猶現在。聞名滅四重罪。為菩薩影響釋迦耳。觀心性理三德祕密。不縱不橫故名妙德(文) 疏記二云。今初文殊中引五文者。初三辨名。思益舉說明行。悲化論願益物。初大經者從德立名。即以見性立妙德名。此唯第十七闍王悔後發願文也。次二經但舉梵音不同耳。思益明如說而觀。觀謂不起法非法相。觀即行也。即言行相稱而得妙名。悲華因取妙土。益物事廣。所化位高。高廣願行一切皆妙。名為妙德菩薩。利生跡因何定。於此文中。亦可義立四悉釋者。即以德妙若名若體無非四悉。取土即世界。說法即為人。立行即對治。佛說等即第一義。此是圓人。復當約教。從北方去即本跡也。又楞嚴經。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號龍種上尊王。亦文殊是(文) 輔正記二云。濡(音軟)疏云不起法至想者。不起二邊。而行中道之行也。疏云類取妙土者。亦可云寂光為妙土也。益物事廣者。所化眾生皆於十方先正覺故云廣也。所化位高者。我之國土皆一生菩薩(文) 首楞嚴三昧經下云。爾時長老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我謂文殊師利法王子。曾於先世已作佛事。現坐道場轉於法輪。示諸眾生入滅度。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迦葉過去久遠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龍種上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大夫天人師佛世尊。於此世界南方。過於千佛國土。國名平等。無有山河沙礫瓦石丘陵堆阜。地平如掌。生柔軟草。如迦陵伽。龍種上佛於彼世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初轉法輪教化成就七十億數諸菩薩眾。八十億人成阿羅漢。九萬六千人住辟支佛因緣法中。其後續有無量聲聞僧。迦葉。龍種上佛壽命四百四十萬歲。度天人已入於涅槃。散身舍利流布天下。起三十六億塔。眾生供養。其佛滅後法經十萬歲。龍種上佛臨般涅槃。與智明菩薩授記別言。此智明菩薩。次於我後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號智明。迦葉。汝謂爾時平等世界龍種上佛。豈異人乎。勿生此疑。所以者何。即文殊師利王子是。迦葉。汝今且觀首楞嚴三昧勢力。諸大菩薩以是力故。示現入胎‧初生‧出家‧詣菩提樹‧坐於道場‧轉妙法輪‧入般涅槃‧分有舍利。而亦不捨菩薩之法。於般涅槃不畢竟滅。爾時長老摩訶迦葉語文殊師利言。仁者乃能強作如此希有難事示現眾生(文) 智論十云(經曰)譬如花積世界普花佛國。文殊尸利善住意菩薩。及餘大威神諸菩薩。皆在此國(論曰)問曰。更有餘大菩薩。如毘摩羅鞊觀世音遍吉菩薩等。何以不言此諸菩薩在彼住。而但言文殊尸利善住意菩薩。答曰。是遍吉菩薩一一毛孔常出諸佛國土及諸佛菩薩。遍滿十方。以化眾生。無適住處。文殊尸利分身變化。入五道中。或作聲聞。或作緣覺。或作佛身。如首楞嚴三昧經中說。文殊尸利菩薩。過去世作龍種尊佛。七十二億世作辟支迦佛。是可言可說。遍吉菩薩不可量不可說。住處不可知。若住應在一切國中住。是故不說(文) 惠影疏第三并僧侃疏第三俱無別釋。 智論二十九云。經。菩薩摩訶薩欲使世世身體與佛相似。欲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當學般若波羅蜜。論○問曰。菩薩未得佛道。何得身相如佛。答曰。菩薩為度眾生故。或作轉輪聖王身。或作帝釋身。或作梵王身。或作聲聞身辟支佛身菩薩身佛身。如楞嚴經中。文殊師利自說。七十二億返作一緣覺而般涅槃。又現作佛號龍種尊。時世未應有佛。而眾生見佛身歡喜心伏受化。問曰。菩薩若能作佛身說法度眾生者。與佛有何差別。答曰。菩薩有大神力住十住地。具足佛法而住世間。廣度眾生故。不取涅槃。亦如幻師。自變化身。為人說法。非真佛身。雖爾度脫眾生有量有限。佛所度者無量無限。菩薩雖作佛身。不能遍滿十方世界。佛身者普能遍滿無量世界。所可度者皆有佛身。亦如十四日月。雖有光明。猶不如十五日。有如是差別。或有菩薩得無生法忍法性生身。在七住地住五神通。變身如佛。教化眾生。或初發意菩薩行六波羅蜜。行業因緣得身相似佛。教化眾生(文) 問。首楞嚴三昧唯限第十地以上所得歟。答。爾也。兩方。若唯限第十地以上所得者。披楞伽經文云。依首楞嚴定及餘諸三昧。入於初地得(文)如此文者。不限第十地以上所得云事分明也。若依之爾者。探玄記中。首楞嚴三昧唯限第十地以上所得見。如何。 答。首楞嚴三昧唯限第十地以上所得。不通以前諸地所得也。故探玄記中明文殊位地云。若約因是十地菩薩。以常住首楞嚴三昧故(文)既述文殊第十地菩薩故。住首楞嚴三昧為由。明知首楞嚴三昧唯限第十地以上所得云事。是以五教章云。十地至佛地已還。滅獨覺捨大悲習。顯此一位因圓果滿。得首楞嚴三昧(文)隨首楞嚴經上卷云。首楞嚴三昧非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菩薩之所能得。唯有住在十地菩薩。乃能得是首楞嚴三昧。下卷說。其諸菩薩得住十地。一生補處。授佛正位。皆悉得是首楞嚴三昧。首楞嚴三昧唯限第十地以上所得之旨炳然也。但於楞伽經文者。依首楞嚴定及餘諸三昧者。廣舉十地之間所得三昧入於初地得六通及三昧等者。其中餘三昧。入初地位即得之(為言)非云入初地位得首楞嚴三昧。更非相違也。 玄四云。四明位者。若約因。是十地菩薩。以常住首楞嚴三昧故。若約果。依首楞嚴經。於南方平等世界成佛。號龍種上(文) 疏三上演義鈔七下‧刊定記四無釋。 五教章下(斷惑分齊)第二以四障習寄顯地上四位四定四德四報。一初二三地滅闡提不信習。即顯此一位相同世間。又得大乘光明三昧。成於淨德。除因緣生死變易報。二四五六地滅外道我執習。顯此一位相同二乘。得集福德王三昧。成於我德。除方便生死。三七八九地滅聲聞畏苦習。顯此一位相同大乘。得賢護三昧。成於樂德。除有有生死。四十地至佛地已還。滅獨覺捨大悲習。顯此一位因圓果滿。得首楞嚴三昧。成於常德。除無有生死。四德圓滿故。生死永盡故。云無有也。此上義廣如無上依經‧本業經‧佛性論‧寶性論‧梁攝論等說(文) 入楞伽經十云(總品)行差別真如。正智約三昧。依首楞嚴定。及餘諸三昧。入於初地得。諸通及三昧。智及如意身。受位入佛地(文) 入楞伽經七云(偈頌)正智依真如。而起諸三昧。如幻首楞嚴。如是等差別。得入於諸地。自在及神通。成就如幻智。諸佛灌其頂(文) 四卷楞伽經四無文。 首楞嚴三昧經上云。爾時佛告堅意菩薩。首楞嚴三昧非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菩薩之所能得。唯有住在十地菩薩。乃能得是首楞嚴三昧(文) 同經下云。爾時名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此彌勒菩薩一生補處。次於此尊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彌勒得是首楞嚴三昧耶。佛言名意。其諸菩薩得住十地。一生補處授佛正位。皆悉得是首楞嚴三昧(文) 問。名號品經文列種種身種種名等。有諸德釋此文為佛身等(云云)爾者香象大師意可許此義耶。進云。探玄記云。此乃是所化眾生。非是能化之佛。不許此義(見)付之。依探玄記釋披華嚴經文云。如是種種不同眾生。所見亦異(文)說眾生所見佛身等種種不同之旨。古德釋既順經文。宗家何不許此義哉。是以清涼大師‧惠苑師等釋佛身。如何。 答。見六十華嚴經文云。此娑婆世界中諸四天下。教化一切種種身。種種名。處所形色長短壽命。諸得。諸入。諸根。生處。業報。如是種種不同眾生。所見亦異(文)探玄記釋此文云。今細尋此文。及准兜沙經。此乃是所化眾生。非是能化之佛。以此句長是西國語法。應云。教化一切種種身等乃至不同之眾生為一句。所見亦異別為一句。義即可解(文)此釋意云。此娑婆世界中諸四天下佛。教化一切種種身種種名乃至種種業報等不同眾生(為言)西國語法用長句故。以之為一句也。所見亦異者。非只眾生種種身種種名乃至種種業報等差別不同。心中懷見希望各異(為言)以之別為一句云也。名號品同本異譯兜沙經云。是蔡呵祇剎土四面種種人。各各異身體。各各略名。各各異色。各各有長短。各各有壽命。各各有形類。各各有思想。各各有念。各各異有聲。各各有聞佛聲。眾生各各異身各各異名等見。故探玄記中。上云。今細尋此文。及准兜沙經。此乃是所化眾生。非是能化之佛。下述。兜沙中名各各有聞佛聲。以兜沙經為證據。成所化眾生之義也。加之孔目章中。亦釋所化眾生之旨。列祖定判仰可依憑也。但探玄記釋。非如疑難。得經文意。其趣既成之畢。全非相違哉。次於清涼大師釋者。彼依八十華嚴經文也。即見彼經文標段云。諸佛子。如來於此娑婆世界諸四天下。種種身種種名等。結文說令諸眾生各別知見。故任經現文釋佛身也。惠苑師釋其意同之。是則六十‧八十兩經現文非一同故。師資定判其意各別歟。 重難云。今此經文欲明淨土相。尤可約能居佛說之。何辨所化眾生分齊不同哉。 答。探玄記中會此疑云。但為佛土平等無別可別故。寄於化眾生差別。以辨土海差別之相(文)孔目章釋。其意同之。可引見之。 問。名號品經文列種種身種種名等。爾者香象大師依兜沙經意。如何釋之耶。進云。探玄記云。依梵本及兜沙經。此一一句皆有種種言(文)付之依宗家定判見兜沙經文云。各各異名。各各異色。各各有長短。各各有壽命。各各有形類。各各有思想。各各有念。各各異有聲。各各有聞佛聲(文)雖有各各之語。無置種種之言。若爾探玄記解釋。豈不背彼經文哉。 答。任探玄記釋。梵本此一一句皆有種種言見。梵本若有種種言者。譯彼梵本之時。設雖何經。豈不置種種言哉。故見兜沙經文。云種種人各。置種種言也。但於彼經各各異名各各異色等之文者。云種種云各各。其言雖異。其意是同歟。 華嚴經五云(如來名號品)何以故。此娑婆世界中諸四天下。教化一切種種身。種種名。處所形色。長短壽命。諸入。諸根。生處。業報。如是種種不同眾生。所見亦異(文) 玄四云。第四徵體辨相中○此種種身等。有諸德釋為佛身等。是故下辨名號不同。則釋種種名也。今細尋此文。及准兜沙經。此乃是所化眾生。非是能化之佛。以此句長是西國語法。應云。教化一切種種身等乃至不同之眾生為一句。所見亦異別為一句。義即可解。但為佛土平等無別可別故。寄於所化眾生差別。以辨土海差別之相。於十句中。初一總舉五蘊身差別。二依身立名不同。三身在一切處。四隨種種處有種種形。色謂白黑等。五隨有身形命有脩短。六識體取得諸境。或修行證得分齊。七境體入根。或智能入法。或悟入門異。八略唯六根。廣二十二根。或信等五根。或利鈍生熟等。如下第九迴向諸根海處說。九諸趣差別。或四生五趣。如生行稠林等。十業異報殊。如業行稠林等。依梵本及兜沙經。此一一句皆有種種言。存略故爾。是故結云種種不同眾生也。所見亦異者。非直業報依正差別無邊。心中懷見悕望各異。兜沙中名各各有聞佛聲。又亦前九句辨報差別。第十明業差別。此顯見差別。又說此眾生差別分齊為土海相者有三義。釋如上標中不思議處辨。可於此思之用耳(文) 華嚴經十二云(如來名號品)諸佛子。如來於此娑婆世界諸四天下。種種身。種種名。種種色相。種種脩短。種種壽量。種種處所。種種諸根。種種生處。種種諸業。種種觀察。令諸眾生各別知見(文) 疏三上云。第四廣顯難思○十句不出三業。一身為總相現十法界不同。故云種種。二名以召實。次下廣辨。三金銀等色不同。三十二相等異。四形有長短。三尺丈六乃至無邊。五壽命限量。或無量劫。或不滿百年。下至朝現暮寂。六處。謂化處染淨等殊。七根。謂眼等隨感現異。八生處。有剎利等別。九依語之用。隨方言音施設非一故。十觀察者。周旋顧盻以應群機。又觀存亡安危可不。智照諸境示有多端。下結意云。令諸眾生各稱己分而自知見得調伏耳(文) 演義鈔七下‧刊定記四。解種種身等之經文。就佛身所現釋之。文廣故不抄之。可引見之。 孔目一云(十種淨土章)一乘淨土依憑有十。為此娑婆世界中諸四天下。教化一切。一有種種身。二有種種名。三有種種處所。四有種種形色及有種種長短。五有種種壽命。六有種種諸得及以諸入。七有種種諸根。八有種生處。九有種種業。十有種種異報。如是種種不同。眾生所見亦異。問。欲明淨土。何故乃辨眾生分齊不同。答。佛土自融。與法界等。無別可別。何以故。由是佛土稱法界故。若欲取別知其分齊。依眾生心業行增減定水昇沈清濁差別。印成佛土。亦差別也。故文殊師利歎土深異。寄彼眾生成土相貌也(文) 兜沙經云。文殊師利菩薩。持佛威神。悉遍視諸菩薩。皆遍以便舉惠言。菩薩大眾會。何甚快耶。不可復計諸佛剎。佛所居處。諸所處。諸所被服佛法。佛說法。佛剎威神。佛所行。佛筋力。佛剎善惡。不可計佛法。何因耶。十方諸佛剎土。所說道。所度脫十方人諸法甚深無極。如虛空。了無所罣礙。何因耶。是蔡呵祇剎土四面種種人。各各異身體。各各異名。各各異色。各有長短。各各有壽命。各各有形類。各各有思想。各各有念。各各異有聲。各各有聞佛聲。可因是國土。名波迦私提。四面中有呼佛。名曰勝達。中有呼世世慢陀。中有呼夷呵那坻提。中有呼釋迦文尼。中有呼鼓師薩沈。中有呼墮樓延。中有呼俱讀滑提。中有呼摩呵沙門。中有呼晨那愁樓提。中有呼質多和樓提等。四面如是輩。各各呼釋迦文佛名。合為萬字。如是十方極過去不可復計諸佛剎。都人民種種各異語。共呼釋迦文佛。名佛字。一一佛剎。凡各十億萬字。釋迦文佛。從本未造學道以來。諸所教授弟子等輩時人如是。佛放光明。先從足下出。照一佛界中。極明現十億閻浮利天南。十億大海。十億須彌山。十億遮伽和山。十億弗于逮天東。十億俱那匿天西。十億鬱單曰天北。十億照頭摩羅天。十億忉利天。十億鹽天。十億兜術天。十億泥摩羅提羅鄰優天。十億波羅蜜和耶拔致天。十億梵天。十億梵迦夷天。十億梵佛還天。十億梵迦產天。十億摩訶梵天。十億廅天。十億波梨陀天。十億廅波摩那天。十億。阿會亙羞天。十億波栗羞訶天。十億阿汲摩羞天。十億羞訖天。十億推呵天。十億汲栗推呵天。十億阿汲墮呵天。十億惟于潘天。十億阿惟潘天。十億阿陀波天。十億須(武音)天。十億呵迦貳吒天。十億阿惟先惟先尼呵。如是等。各各照見放天上人所止處。敢是佛界中。悉皆照明(文) 問。釋迦‧盧舍那一體佛歟。進云。花嚴經云。或稱釋迦牟尼。或稱盧舍那。一體佛說也。付之。云釋迦云盧舍那。名號既各別也。其體何一佛哉。是以辰旦人師解釋中。化身佛名釋迦。報身佛名盧舍那(見)如何。 答。華嚴經意說。或稱釋迦牟尼。或稱盧舍那。釋迦盧舍那一體異名佛云也。故五教章中云。今將開釋迦佛海印三昧一乘教義(文)此釋意。為顯此樹下八相成道化身釋迦即周遍法界十身具足盧舍那故。云釋迦佛。不云盧舍那佛也。故一乘義私記云。今此一乘門意。而為菩提樹下身即盧舍那佛身云事。云釋迦佛海印三昧。不云盧舍那佛海印三昧。所以不相違也(文)但於辰旦人師解釋者。不辨此深旨歟。且不可依用之。 此疑者。一宗大事。文釋甚廣。只記義之梗概。聊顯釋之大綱許也。委細之旨。如栂尾明心房上人靜海五教章上卷抄。至要之時可引見之。 問。過去七佛中。可取釋尊耶。答。可取之也。兩方。若取之者。釋尊是現在佛也。過去七佛中不可取之見。法花經文。上說亦於七佛說法人中而得第一畢。下云。今於我所說法人中亦為第一(文)若上七佛中取釋尊者。何下別舉之哉。加之涅槃經中。嘆迦葉童子德。云則與第七佛同其一名號。第七佛非釋尊聞。若以釋尊為第七佛者。豈云同其一名號哉。若依之爾者。清涼大師解釋中。過去七佛中可取釋尊見。如何。 答。過去七佛中可取釋尊也。故見花嚴經文云。或名釋迦牟尼。或名第七仙(文)清涼大師釋此文云。第七仙者。七佛之末故(文)惠苑法師釋。其意亦同之。加之灌頂經云。第七我釋迦牟尼佛(文)觀普賢經云。亦常夢見過去七佛。唯釋迦牟尼佛為其說法(文)七佛說神咒經云。第七釋迦牟尼佛(文)。十善戒經云。應作是言。七佛僧聽釋迦牟尼諸佛僧聽(文)佛藏經云。富樓那亦於六佛中而作法師。亦於我法作大法師。成阿羅漢。心得解脫(文)七佛父母姓字經中。第七佛列釋迦文尼佛。禪祕要法經云。第七佛言我是釋迦牟尼佛(文)任此等諸經說。過去七佛中取釋尊云事分明也。但於釋尊是現在佛也過去七佛中不可取之云難者。西明師會此疑云。又解。毘婆尸第一。釋迦文第七。從多為論。故云過去七佛。據實。釋迦一佛即是現在(文)栖復師通此難作二釋云。只釋迦雖是現在。將現在對彼未來。現在佛亦是過去攝。二者以從多。亦名過去。若據疏意。但是總相說過去七佛。不必事須過去七佛數足。以釋迦是現在。所以別陳也。疏總指云即過去七佛(文)次於法花經今於我所說法人中亦為第一之文者。玄贊會經文云。此為總陳過去七佛。今於我者。現在別陳(文)攝釋(四)問答之云。問。七佛之中已兼釋迦。云何復言今於我所說法人中亦第一耶。答。七佛據總。今我所者依別而說。是今化主故更獨明(文)此等釋意。上七佛中。雖攝釋尊。教主德重故。重別舉之(為言)次於涅槃經則與第七佛同其一名號之文者。諸師會此文解釋非一准。淨影大師會之云。釋迦是姓。此翻名能。牟尼是字。此翻名滿。眾生身中法身充滿。與牟尼尊德滿不殊故。與第七同一名號(文)嘉祥大師會之云。第七即是釋迦。如今身中有佛性。即有三寶性。即與釋迦同故。言與第七佛同其一名號也(文)章安大師會之云。若七佛數即第七佛。佛是覺義。能覺佛性與佛義同(文)太賢法師會之云。則與釋迦文當共同十號(文)憬興師釋其意同之。准此等諸師異釋。可會涅槃經今文也。何況見涅槃經(十)云。世尊久已捨病苦故。得名為第七佛(文)彼經意。既以釋尊為第七佛云事。此文炳然也。至嘆迦葉童子德之文。寧忘本旨哉。 重重之難答處處之要文。花嚴宗枝葉。鈔第八記錄之畢。繁重頗有其煩之間。併讓彼所省略也。至要之時可引見之。 華嚴經五云(如來名號品)諸佛子。此四天下佛號不同。或稱悉達。或稱滿月。或稱師子吼。或稱釋迦牟尼。或稱神仙。或稱盧舍那。或稱瞿曇。或稱大沙門。或稱最勝。或稱能度。如是等稱佛名號。其數一萬(文) 玄四云(無釋) 華嚴經十二云(如來名號品)諸佛子。如來於此四天下中。或名一切義成。或名圓滿月。或名師子吼。或名釋迦牟尼。或名第七仙。或名毘盧遮那。或名瞿曇。或名大沙門。或名最勝。或名導師。如是等其數十千。令諸眾生各別知見(文) 疏三上云。一切義成即悉達也。無事不成就故。圓滿月者。惑斷智圓恩蔭清涼故。師子吼者。名決定說。釋迦牟尼者。釋迦云能仁。能二種故。牟尼云寂默。契寂理故。第七者。七佛之末故。若取賢劫。但當第四仙。即喻也。無欲染故。毘盧舍那。廣如前釋。瞿曇氏者。唯約姓也。此云地主。以從劫初代代相承為轉輪王故。然上云釋迦。乃是族望。此即性望故。智論第二云。釋迦牟尼姓瞿曇故。佛名經亦然。沙門者此云息惡。無惡不息故。復稱大。最勝者。聖中極故。德無加故。導師者。引導眾生離險難故。於生死海示眾寶故。然名含多義。略釋此十。恐文繁博。餘但隨難解之(文) 鈔七下云(無釋) 刊四云。釋迦牟尼者。釋迦此云能。能人種故。迦音甄何反。勿依本音呼。牟尼此云寂默。契即事之理故。第七仙者。賢劫中第七佛故。仙喻名也。謂仙人不染欲事。神通自在常樂寂靜。雖不令同佛。小分似故。瞿曇者妙也。此云地主。代是輪王為大地主故。沙門此云息惡。餘名可知。 問。名號品經文云。此娑婆世界有百億四天下(文)爾者上下二方可有別四天下耶。進云。控玄記釋竟。上下二方無別四天下見也。 付之。依探玄記解釋披名號品經文云。次此下方有四天下。名曰炳道○次此上方有四天下。名曰持地。上下二方舉別四天下。若爾宗家定判。豈不背彼經文哉。 答。見名號品結文云。此娑婆世界有如是等百億四天下(文)若上下二方有別四天下者。容有三百億四天下。而既說有百億四天下。不云有三百億四天下故。同餘經論說。大鐵圍山內平滿有百億四天下。上下二方無別四天下釋也。但於名號品經文者。探玄記中會之云。一以說法之處。即為當中。為成主伴。融彼百億。令有上下。使得圓故。無三百也(文)此釋意云。理實而言。有百億四天下。雖無別上下二方四天下。說法之處為當中。十方世界為眷屬。為成主伴具足之義。融此平滿百億四天下。令有上下二方。實無差別上下二方四天下(為言)清涼大師。此教所說。事隨理融。隨說法處。即是當中。縱極上際傍至大輪圍山。亦有十方互為主伴。以融為眷屬。本數非多。十方界融。亦准於此之釋。其意同之歟。 華嚴經五云(如來名號品)諸佛子。次此東方有四天下。名曰善護○次此南方有四天下。名曰難養○次此西方有四天下。名曰佛惠○次此北方有四天下。名師子言○次此東北方有四天下。名曰安寧○次此東南方有四天下。名曰喜樂○次此西北方有四天下。名須菩提○次此下方有四天下。名曰焰道○次此上方有四天下。名曰持地○娑婆世界有如是等百億四天下○彼稱如來○亦各不同。有百億萬(文) 玄四云。問。此大千界。依餘經論。大圍山內平滿有百億四天下。上方下方不得更有四天下。若上下皆有。則一一四天下皆有上下故。應有三百億。云何仍說唯百億耶。答。若小乘實處理無改動。若三乘雖即空真如等。而不礙事故不壞本事。若此一乘事即無礙圓融自在。是故此中明處。隨教而圓融。應十數顯無盡。此娑婆一界有二種融。一以說法之處。即為當中。為成主伴。融彼百億令有上下。使得圓故無三百也。縱於最東近圍邊一四天下。為說法主。即是當中。融彼餘四天下。還有十方眷屬具足。以諸四天下。皆望他為伴。望自為主故。是則圍山亦隨融移改也。餘十方界等融義准之。此約一乘教。若約三乘。不得如此。如餘經論說之(文) 華嚴經十二云(如來名號品)諸佛子。此四天下東次有世界。名為善護○此四天下南次有世界。名為難思○此四天下西次有世界。名為親惠○此四天下北次有世界。名有師子○此四天下東北方次有世界。名妙觀察○此四天下東南方次有世界。名為喜樂○此四天下西南方次有世界。名甚堅牢○此四天下西北方次有世界。名為妙地○此四天下次下方有世界。名為焰惠○此四天下次上方世界。名曰持地(文) 疏三上云。問。餘聖教說。大輪圍內平布百億。上即諸天下安地獄。如何此說上下皆有四州。答。此教所說。事隨理融。隨說法處。即是當中。縱極上際傍至大輪圍山。亦有十方互為主伴。以融為眷屬。本數非多。十方界融。亦准於此(文) 鈔七下云(無釋) 刊四云。問。餘聖教說。諸四天下相望。但有東西南北。何故此中說有十方。答。世界方所常定不異。約教說彼有盡不盡。依此經說。夫一四天下在中為主。則十方四天下為伴。餘互相望亦爾。如細孔相望。四天下現爾。剎土亦然。世界細名從此而立(文) 問。探玄記中云。娑婆此云堪忍(文)爾者依悲華經意名堪忍故。如何釋之耶。進云。探玄記云。悲華經云。是中眾生嗔癡等過。梵王忍之故為名也(文)付之。依探玄記釋勘悲華經文。問。何因緣故名曰娑婆。答。是諸眾生忍受三毒及諸煩惱。是故彼界名曰忍土。是以文名中引悲華經云。是諸眾生忍受三毒及諸煩惱故名忍土(文)若爾文句所引符彼經文。探玄記所判豈非致相違哉。 答。探玄記所引實似背悲華經現文。尤為難思。但大梵王是娑婆世界主故。娑娑世界眾生起貪瞋癡等過。大梵王專忍受之故。探經文意如此所判歟。 玄四云。娑娑此云堪忍。悲華經云。是中眾生貪瞋癡等過。梵王忍之故為名也。放缽經(云云文)疏三上‧演義鈔七下‧刊定記四無釋。 文句二云。娑婆此翻忍。其土眾生安於十惡不肯出離。從人名土故稱為忍。悲華經云。云何名娑婆。是諸眾生忍受三毒及諸煩惱故名忍土。亦名雜。雜九道共居(云云文) 疏記二輔正記二無釋。 玄贊二云。梵云索訶。此云堪忍。諸菩薩等行利樂時。多諸怨嫉眾苦逼惱。堪耐勞倦而忍受故。因以為名(文) 悲華經五云(諸菩薩本授記品)爾時寶藏如來告火鬘言。善男子。未來之世過一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入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後分之中。此佛世界。當名娑婆。何因緣故名曰娑婆。是諸眾生忍受三毒及諸煩惱。是故彼界名曰忍土(文) 問。清涼大師引涅槃經師子吼品說。明恒河七類人相。爾者第七類中可取獨覺菩薩耶。答。不取獨覺菩薩耶。兩方。若不取獨覺菩薩者。獨覺菩薩已離分段生死。第七類中何不取之哉。是以辰旦人師述涅槃經師子吼品所說恒河七類人相云。合支佛菩薩佛為第七人(文)若依之爾者。清涼大師解釋中。今此第七類唯限如來。不通獨覺菩薩見。如何答。思涅槃經師子吼品意。恒河者譬分段變易二種生死。而獨覺菩薩設雖離分段生死。未盡變易生死故。第七類中不取之也。故補正記云。又師子吼品明恒河生死河中七人。以生死河亙於變易。唯佛得度。餘悉河中(文)何況見演義鈔中所引涅槃經師子吼品文。說第七類人云。彼岸山者喻於如來。受安樂者喻佛。常住大高山者喻大涅槃(文)此文意。第七類人唯限如來之旨甚分明也。是以章安大師。依此品說。釋第七人即是佛。道暹師引此經文解。今住極位高大之山。驗此而論是佛位也。說師一同之釋。誰可疑之哉。但於辰旦人師定判者。是補正記釋也。既為化宗末師釋。不可依用之。若強會通之者。披一段釋。上述唯佛得道餘悉河中。成第七類人唯限如來之義畢。下合支佛菩薩佛為第七人之釋。忽不可致相違。故推此釋意云。即是四果為一故。觀四方以譬四果為四人。述聲聞四果譬第四遍觀四方人畢。不釋五六法譬。云合支佛菩薩佛為第七人。意自第五至第七。如次支佛菩薩佛釋也。非云第七類中亦取支佛菩薩。全不可背師子吼品經文歟。 此會通者。去建長二年。後鳥羽院御八講宗性對長俊法印。用此論義之時。下座智圓法印談義之趣也。此義雖可然。頗違合之標言為第七人人結文歟。 華嚴經十二云(四聖諦品)諸佛子。所言苦集聖諦者。彼歡喜世界中○或名無底(文) 疏三上云。集名無底者。煩惱深故。非習道學。浮沈而不已(文) 鈔八上云。疏非習道學浮沈而不已者。亦涅槃三十二師子吼品。恒河七人之意。習道是法學。浮是喻。經中因師子吼問。若一切眾生乃至闡提定有佛性。即當定得無上菩提。何以一切眾生不得涅槃。若有佛性力。云何須修習八正道等。佛便讚嘆。為舉此喻。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恒河邊有七種人。若為洗浴恐怖賊寇。或為採花則入河中。第一人者入水則沒。何以故。羸無力故。不習浮故。第二人者雖沒還出。出已復沒。何以故。身力大故則能還出。不習浮故出已還沒。第三人者沒已即出。出更不沒。何以故。身重故沒。力大故出。先習浮故出已即住。第四人者入已便沒。沒已還出。出已即住。遍觀四方。何以故。重故則沒。力大故還出。習浮則住。不知出處故觀四方。第五人者入已即沒。沒已還出。出已即住。住已觀方。觀方已即去。何以故。為怖畏故。第六人者入已即去。淺處則住。何以故。觀賊遠近故。第七人者既至彼岸登上大山。無復恐怖。離諸怨賊。受大快樂。善男子。生死大河亦復如是。有七種人。畏煩惱賊故發意欲度。此下則是義引經文。謂出家被衣。隨逐惡友聽受邪法。撥無因果。即一闡提。沒生死河。不能得出。是第一人。第二人者。欲度生死斷善根故沒。親近善友得信心故出。又遇惡友復斷善根故復沒也。第三人者。斷善根故沒。近善友得信故出。信如來常住修習淨戒。讀誦書寫十二部經。堅住施惠故名不沒。修戒施惠即是習浮。第四人者。沒出與住皆同第三。但合觀方。云觀四方者。四沙門果。第五人者。餘義同前。即去者。心無退轉。是住無退轉已。即便前進。前進者謂辟支佛。第六人者。前喻之中但云入已即去。及至合中亦同第五。皆有沒出住去。去至淺處則住者。謂諸菩薩為欲度脫諸眾生故。住觀煩惱。經云。第七人者。發意欲度生死大河。斷善根故。於中沈沒。親近善友獲得信心。得信心已。是名為出。以信心故。受持讀誦書寫解脫十二部經。為眾生故廣宣流布。樂於惠施修習智慧。以利根故。堅住信惠。心無退轉。無退轉已。即便前進。既前進已。得到彼岸登大高山。離諸恐怖。多受安樂。善男子。彼岸山者喻於如來。受安樂者喻佛。常住大高山者喻大涅槃。善男子。是恒河邊如是諸人。悉其手足而不能度。一切眾生亦復如是。實有佛寶法寶僧寶。如來常說諸法要義。謂八聖道大般涅槃。而諸眾生悉不能得。此非我咎。亦非聖道眾生等過。當知悉是煩惱過惡。以是義故。一切眾生不得涅槃。釋曰。是知雖有佛性。要須修道方至彼岸(文) 刊四云(無釋) 涅槃經三十二云(師子吼菩薩品)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恒河邊有七種人。若為洗浴恐畏寇賊。或為採花則入河中。第一人者入水則沈。何以故。羸無勢力不習浮故。第二人者雖沒還出。出已還沒。何以故。身力大故則能還出。不習浮故出已還沒。第三人者沒已即出。出便不沒。何以故。身重故沒。力大故出。先習浮故出已即住。第四人者入已沒。沒已還出。出已即住。遍觀四方。何以故。重故則沈。力大故還出。習浮則住。不知出處故觀四方。第五人者入已即沈。沈已便出。出已即住。住已觀方。觀已即去。何以故。為怖畏故。第六人者入已即去淺處則住。何以故。觀賊近遠故。第七人者既至彼岸登上大山無復恐怖。離諸怨賊受大快樂。善男子生死大河亦復如是。有七種人。畏煩惱賊故。發意欲度生死大河。出家剃髮。身被法服○一闡提者名斷善根。斷善根故沒生死河不能得出。何以故。惡業重故。無信力故。如恒河邊第一人也○第二人者。發意欲度生死大河。斷善根故沒不能出。所言出者。親近善友則得信心○以鈍根故。復遇惡友。不能修習身戒心惠。聽受邪法。或值惡時處惡國土斷諸善根。斷善根故常沒生死。如恒河邊第二人也。第三人者。發意欲度生死大河。斷善根故於中沈沒。親近善友得名為出○以利根故。堅住信惠。心無退轉。如恒河邊第三人也第四人者。發意欲度生死大河。斷善根故於中沈沒。親近善友故得信心。是名為出○以利根故。堅住信惠。心無退轉。遍觀四方。觀四方者四沙門果。如恒河邊第四人也。第五人者。發意欲度生死大河。斷善根故於中沈沒。親近善友故得信心。是名為出○以利根故。堅住信惠。心無退轉。無退轉已即便前進。前進者。謂辟支佛雖能自度。不及眾生。是名為去。如恒河邊第五人也。第六人者。發意欲度生死大河。斷善根故於中沈沒。親近善友獲得信心。得信心故。名之為出○以利根故。堅住信惠。心無退轉。無退轉已即復前進。遂到淺處。到淺處已即住不去。住不去者。所謂菩薩欲意度脫諸眾生故。住觀煩惱。如恒河邊第六人也。第七人者。發意欲度生死大河。斷善根故於中沈沒。親近善友獲得信心。得信心已。是名為出○善男子。彼岸山者喻於如來。受安樂者喻佛。常住大高山者喻大涅槃(文) 疏十二云。次別列七人。初七人皆前二是外凡。次一是內凡。後四是聖人。外凡窮惡闡提。次將立而退故為二人。內凡者三方便同為一者。雖復優劣俱未發。真聖人為四者。聲聞不侵習。支佛侵習。菩薩侵習復化眾生。佛習氣盡。若不作此解。無以取異○河中七人離合不同。此文明七人。後品明七眾生。此中合四果為第四。離三乘為三人。後品離四果為四人。合支佛菩薩佛為第七人。至下當更分別○第一人者下。別列七人沒。即闡提過去之善宿因既羸。現在無信故。不習浮。第二人是將立而退。身力大者。過去善深。今生不修。名不習浮。能斷善根。第三人即是得住。以譬內凡。沒已出者。昔日經沒第四人即是四果。以譬四方。四方者。下文以四方譬四諦。非今用。譬文云。不知出處故觀方。以昔不知出處故不觀。今知出處故言觀方。又不知大乘出處故取小果。第五人即支佛。亦云觀方過於四果。以利根故。不取四果。但為自證。故言而去。同畏生死故言怖。第六人即菩薩。去不住者。不住生死。淺處住者。心安生死。從其心邊故言淺處。第七人即是佛。善男子生死大河下。第二合譬○既出家已下。第二合別譬七人。初合常沒。即一闡提。此中略合○第二人下。合將立而退。即外凡人。亦能斷善。而不同恒沒。第三人者下。此合內凡得住之人。小大兩位俱在中者。豈非通教三人共位○第四人者。合四為一。但斷正不侵習。第五人是支佛。但侵小許習。第六人是菩薩。能侵多習。復化眾生。第七人是佛。習究竟盡(文) 暹記八云。現在無信者。不信世出世因果也。將立而退者。若人暖位則得不退名為將立。所以念處名為而退。今生不修者。過去善深。今生暫發菩提心觀於念處。遇緣而退。名不習浮。昔日經沒者。今入內凡方得不沒。四方者。須陀洹對東方。餘三果次第配三方。不知大乘出處者。不見佛性名不知出處。正當文經云。即去者。度河而去也。從其心邊者。從其度眾生心邊故云心安生死○又此合文。從方二人去。先牒初人行法。次出第二人行相。第三人則先牒初二人。次修習智慧下。出第三人行相。第四人先牒前三人。次修習智慧下。示第四人行相。第五人先牒前四人。次修習智慧下。示第五人行相。第六人先牒前五人行相。次修習下示第六人行相。第七人先牒前六人。次修習下示第七人行相。經云住大高山者。前菩薩但至因行淺處。今住極位高大之山。驗此而論是佛位也(文) 滿記四末云。現在無信者。信喻習浮故也。昔日經沒者。即約外凡故沒。內凡即出也。不知出處故觀方者。謂未入聖位也。但為自證者。謂修習故也。從其心邊等者。心祈涅槃。名之為去。能入生死故云淺處也。經云觀賊近遠故者。界內為近。界外為遠也○得立而退者。謂得念處觀欲入暖位。名之為立。猶遇惡友而失念處故云退也○合四為一者。謂聲聞人也。經云即便前進者。猶支佛修習故進也(文) 文句六云。大經云。諦觀四方。喻於四諦。准此可知(文) 疏記六云。大經云諦觀四方者。大經三十二。如恒河中七種眾生。第一人者入水即沒。譬一闡提。第二人者出已復沒。有信故出。不修故沒。第三人者出已不沒。即內凡人。第四人者入已沒。沒已出。出已住。遍觀四方。身重故沒。有力故出。習浮故住。不知出處故遍觀四方。譬於四果觀於四諦。第五人者入已沒。沒已出。出已住。住已觀方。觀方已行。怖故即去。譬辟支佛也。第六人者入已即去。淺處即住。何以故。觀賊近遠故。譬菩薩也。不住生死故去。安心故住淺處。第七人者即至彼岸。外道得度皆由觀諦與觀方義同。是故繫引(文) 轉正記六云。諦觀四方者。涅槃疏云。出觀方解凡有五人。一頂法。二忍法。三世第一法。四苦忍至十五心。五初果至十六心。以此五人皆觀四諦。並名觀方。然前暖法亦觀四方。只說從得住立觀方義。頂法已上方受其名。又師子吼品明恒河生死河中七人。以生死河亙於變易。唯佛得度。餘悉河中。示外凡窮惡闡提。須修將立而退。退故為二人。內凡有四方便同為一。雖復優劣。俱未發。真聖人為四。聲聞下修習。支佛修習。菩薩修習復化眾生。佛習氣盡。顯即是四果為一。故觀四方以譬四果為四人。合支佛菩薩佛為第七人。此涅槃河專在分段通於四人。即小乘七人也。有信故出者。以發心故名出。不修故沒者。退本善心流轉故名沒也。今已沒者。入即入生死也。淺處即住者。煩惱漸盡名為淺處(文) 問。香象大師意。光明覺品題可有持業‧依主‧有財三釋耶。答。委論之者。可有今此三釋也。進云。探玄記中釋此事云。皆依主釋(文)付之。思光明覺品題。何無今此三釋哉。是以清涼大師意。於今品題有三釋判。如何。 答。委云之者。光明覺品題可有持業‧依主‧有財三釋也。所謂云光明之覺可有依主釋。云光明有覺之用可有有財釋。云光明即覺可有持業釋也。故疏云。若從開釋。光明之覺。光明有覺之用。通依主‧有財。若從合說。光明即覺。可持業也(文)香象大師意。何不許此旨哉。但於探玄記釋者。談如來之光明。光明之開覺故。且舉依主釋許也。故探玄記云。謂如來之光明。光明之開覺。謂依體起用。依用成益。皆依主釋(文)是則開合不同。廣略差異。故師資解釋更非相遠也。 玄四云。初釋名者。謂如來之光明。光明之開覺。謂依體起用。依用成益。皆依主釋。可知(文) 疏三上云。第二釋名者。一開二合。初開者。光明體也。覺者用也。此二各二。謂光有身智二光。覺有覺知覺悟。又光有能照所照。覺有能覺所覺○又此二光不異覺境。此三圓融唯無礙之法界。雖平等絕相。不懷光明之覺。品中辨此故以為名。若從開釋。光明之覺。光明有覺之用。通依主‧有財。若從合說。光明即覺。可持業也(文) 抄八上云(無釋) 刊四云。釋名者。如來是能放光主。光明納是所放光體。能覺悟是光業用。此斷如來之光明納。依主或有財。簡菩薩等故。是佛所有故。光明納之能覺悟。亦通兩釋。曾音聲等覺悟故。光明有此覺業故。若總言如來光明納覺悟之品。唯依主也(文) 律治二年(丙子)後三月十日(酉時)於笠置寺般若院僧房抄之畢抑去年八月四日夜多年同宿兒童力命丸於興福寺林小路不圖遇災難無過被殺害之間南都心憂存之餘墳暮卜此山之間自去年八月之比常籠居當山此聖跡訪亡童冥路之隙不忌昔勤所勵今功也亡童告別之後今日雖當二百四十四日戀暮之思添色悲歎之淚無乾然而且充先人之追福且存當宗之興隆摺墨染筆寫文記義仰願聖靈迴向無貳遂往詣於安養兜率之雲祈請有誠期再會於龍華雞足之月乃至法界平等利益而已。 右筆花嚴宗末葉前權僧正宗性(年齡七十五夏六十三) 華嚴宗香熏抄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