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十七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輸入者 周愛東 一校者 程海燕 二校者 劉海燕 改稿者 王 麗 第六教起前後 此中分二。初標章。二辨相。今初。復古云教起前後者。略辨如來一代所說。約時顯教。本末交映。與奪相資。方為善巧攝生方便也(已上)言教起者。雖通一代五十年說。今且約就一乘三乘及以小乘初起為言。故云教起。言前後者。一乘三乘小乘相對。何前初說。何後初說。而以一乘。為根本教。約此陳彰何前何後。故云前後。然此章及七八。並約化儀明之。分數開宗。正明化法。化法狀貌。必託化儀。初說化儀。事須先陳。故此章門。次前而來。 章於中有二下。二辨相。亦二。初分列。二隨釋。今初。義苑云。初成正覺。稱性極談。為眾典之洪源。故云本源。跡後化。霑忍土。漸被三根。善巧隨機。故稱末教(已上)別教一乘。名為本教。三乘小乘。名為末教。 章初者謂別教下。二隨釋。即有二段。不科自分。初本教中。亦二。初標門顯體。二依體辨相。今初。言初者。是標章門。言謂別教一乘者。是顯法體。本教體何。即別教法。無盡教義。皆在此上。是故直爾表顯示。 章即佛初成道下。二依體辨相。亦三。初立義。二引證。三釋成。初中亦二。初正陳法起。二徵釋所以。今初。此段陳述花嚴本教最初頓說。總舉十事。一成道初時。即初成道。第二七日是也。此雖二事。為明最初說法之義。故合為一。言二事者。謂初成道。與第二七日也。初會經。標言一時。釋言始成正覺。宗家準第六會別行論所牒經。即成道未久。第二七日是也。本教說時。以此為定。探玄網目等。所判皆爾。菩提流支。以前五會。為初七日。第六已後。為第二七日。古師之中。有人以第八會。為後時說。嘉祥慈恩等。判為後時說。留支唯判初七日。不判第八。有人唯判第八會時。不言前五會時。二家所判。賢首皆破。清涼大師。和會諸說。總作三釋。一不壞前後相釋。雙取流支有人用之。而令賢首不違後際之釋。二順論釋。是第二七日。三約實圓融釋。是賢首意。清涼大師。三釋俱用。而諸文中。隨時舉之。今此章文。二七日者。復古釋云。順論釋也。以時因陀羅該前後(已上)義苑云。第二七日者。謂覺樹道成。一七日中。自受法樂。思惟。因緣行等故。第二七日。頓說此經。表所說。如其所證故。不起樹王。羅七處於法界。故論云。此示法勝。故在初時及勝處說也(已上)問。賢首所判。唯依論說第二七日。以為定准。何故清涼。唯以圓融。為賢首意。而非餘意。答。此初作各為其意。非唯所用為各之意。初七前五。流支初解。第八後時。有人初作。二七初說。論主依經。釋成此義。以初七思惟一向不說。故約實圓融。賢首初解。是故清涼。各配其意。至所用者。賢首本意。圓融為本。而用論釋。如行布圓融。互不相壞故。由順論故。二七為定由圓融故。初成頓說。又第二七日。一念之中。攝前後時。無盡劫海。此第二七。即在初成此一念之時。攝無盡劫。圓融二七。互相成立。今此章中。二七之上。約實圓融。前後劫海。同時演說。二故赴處所。在菩提樹下是也。三感應相稱。猶如日出先照高山是也。佛日應現。教光照機根山。感獲蒙法光照。義苑引出現品云。譬如日出先照須彌山等。諸大高山。如來應正等覺。亦復如是。成就無邊法界智輪。常放無礙大智光明。先照菩薩摩訶薩等。諸大山王。而彼如來。大智日光不作是念。我當先照菩薩大行等(已上)晉經名性起品。彼有四照譬喻。漸次下降。乃至邪定。今取第一先照高山。不思議乘人。感此頓說故。四所依大定。於海印定是也。此定法爾。同時現物。非是前後。而不壞前後。前後同時。一念印現。義苑云。海印定中等者。釋名如上。故經云。如海普現眾生身。以此說名為大海。菩提普印諸心行。是故正覺名無量。非唯智現物心。亦依此智。頓現萬像。故賢首品云。眾生形相。各不同。行業音聲亦無量。如是一切皆能現。海印三昧威神力。故云同時演說等(已上)此總陳述能能所現。能依所依。是故結云同時等也。今此段中。且取所依。五說法分齊。即同時演說十十法門是也。本經所說一部始末。以十為數。顯無盡故。言文句。則舉十十句。言事義。則標十十義。離世間品等時。以十十事。縱有增減。不離十故。上則海印為所依定。自下六段。並彼所現。六主伴圓明。主伴具足。圓通自在是也。七十世相融。該於九世十世是也。八重重無盡。因陀羅微細境界是也。九總結諸法。即於此時一切因果理事等一切前後法門是也。上上法門。結數顯法。北通諸門。總顯無遺。十說通見聞。乃至末代流通舍利見聞等並同時顯現是也。上總通亙在世滅後。前後多劫。一切諸事。今別標顯如來滅後。見聞等事。顯示總攝。言並同時顯現者。通上所現一切諸法。已前十世亦端。且約五門。配釋文相。一十玄門。二八相門。此二即在義苑。故彼文云若以十玄說者。同時演說等。同時具足相應門。主伴具足。主伴圓明具德門也。九世十世。十世攝法異成門。因陀羅網境界門。此四文具餘六義含。以意取說。若配八相。即文具成道轉法輪入涅槃之三相。據其微細。每一相中。皆具八相。是故八相。亦以備矣(已上)三六相門。此中總明七處八會。一切法門。同時顯現。即是總相。所現諸相。別言之。即別相。同是花嚴說儀之相。諸門諸法。互望不同。諸門感成說義。諸門各住自位。即是同果成壞四相。四性起門。性起品中。如來大用。十門性起。以顯始終。今文說儀。少少有之。佛初成道。是性起菩提。第二七日已下。是性起轉法輪。末代流通等。是性起見聞。乃至之言。有性起涅槃。四門文具。餘六即在因果等中。五三段門。一經三段。以明始終。佛初成道等。是序分。於中佛初成道。是主成就。第二七日。是時成就。菩提樹下。是處成就。高山即是眾成就也。序分六成就中。有四成就。上標別一乘。是信成就。高山之中。含文成就。於海印定下。是正宗分。乃至末代下。是流通分。非是文段流通。即是事之流通。諸門隨義分別應爾。並是本教說儀之相。 章何以故卷舒下。二徵釋所以。亦二。初直徵釋。二轉徵釋。今初。徵云。何故過去無量劫。未來無盡劫。現在一念之中而現。若現在者。不可有過去。若過去者。不可有現在一念。答。此一乘教。卷舒自在。說十世者。是時劫舒。在一時者是時劫卷。若約法門。舉一法。是法門卷。顯萬法。是法門舒。若約事者。入一塵。是事卷。遍法界。是事舒。若具言之。法法事事皆有卷舒。皆是自在。今且約就本教一時前後頓說。以陳卷舒。 章何以故同一下。二轉徵釋。徵云。何故本教一乘。卷舒自在如是。答。有二義故。一同一緣起故者。依卷有舒。故舒即卷。依舒有卷。故卷即舒。相依而有。獨一不立。故卷舒無礙。同時不違。二無二相故者。攬卷為舒。故卷即舒。攬舒為卷。故舒即卷。既無二相。是故無礙。 章經本云於一塵中下。二引證。義苑云。於一塵中者。花藏品云。花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法光現佛。如雲集。此是如來剎自在。又云。如於此會見佛坐。一切塵中亦復然。又離世間品云。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深微細。何等為十。所謂在母胎中。示現初發菩提心。乃至灌頂地。在母胎中。示現住兜率天。在母胎中。示現處王宮。在母胎中。示現出家。在母胎中。示現苦行。在母胎中。示現詣道場。正等成覺。在母胎中。示現轉法輪在母胎中。示現般涅槃。在母胎中。示現大微細。謂一切菩薩。行一切如來自在神力無量差別門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在母胎中。十種微細。母胎一相。八相皆具。萬德斯圓。故云於一念中(已上)如是七相亦各八相。並是同時大微細門。一念既具八相。況轉法輪一相一念。不轉一切法乎一塵既作三世佛事。何況七處八會。不說一切法乎。況又七處八會一念同時者哉。 章是故依此普法下。三釋成。亦三。初法說。二譬說。三合說。今初。宋本云依此普門。和本云依此普法。第二七日者。是順論釋。於此時中。且作圓融。言一時前後說者。圓融不礙行布故。一時一念。先說初會。後說第八會等。言前後一時說者。行布不礙圓融故。雖先說初會。而與第八會。同一時也。 章如世間印法下。二譬說。印板彫字。印師印之。工匠構作。印之同時。所印文字。前後不濫。工匠印法。遐代恒式。 章當知此中下。三合說。句義前後。合七處八會次第前後。彼重會說。亦是同時。同時顯現。合一念之中。頓說一切法。同時而前後。前後而同時。故云準以思之。復古記云。孔目問曰。大智舍利弗等。佛出世。已在他國。異時異處。方與目連等。入其佛法。因何華嚴經會。第二七日。佛未移動。即有舍利弗等五百聲聞。其祇洹林。及普光法堂。並未建立。因何具述在經。答。如來依解脫德。建立一乘故。經云。於一微塵中。建立三世一切佛轉法輪。當知。今所成一乘教者。即其事也。依九世入智。融九世法。成其十世。即過現未。各有過現未。相即復相入。成其十世。當第二七日。如是等法。皆悉現前。又曰。若欲識華嚴經無盡教義者。當依六相因陀羅微細智。及陀羅尼自在法智知。今章即用彼文也。下文云。廣如孔目問答。則知。自云錄和尚微言。成於章疏。果不虛矣。不熟孔目問答。則不知此章元由。後賢不可不察(已上)加之玄記第二。破有人第八會後時釋已。成立祇洹鷲子。九世相入之義。即此例也。 章第二末教三乘等者下。是即第二逐機末教。於中分二。初牒分通示。二依門別釋。初中亦三。初牒分。一通示。三分類。今初。言末教三乘等者。等言等取小乘教也。言與一乘同時異處說者。二七日間。名同時。菩提樹外。名異處。問。普光祇園。欲界四天。為是異處。是同處耶。答。彼亦同處。雖非道樹下。是七處內。說一乘處故。是故總名與一同處。 章初義者是同教故下。二通示。復古云。初義者。同時異處也。是同教者。表三一和合。同持說也。如次章所指。末不離等。所以皆同初時也。文中三故。字皆出所以同時也。後義本末相分者。本教末教。二相各不同也。與本非一者。以不即義故也(已上)初義三故。後義二故。問。後義何故不反初義。亦立三故。唯舉二義。答。欲反初三。義不相對。然本末相分。對末不離本。餘非反前。不可有別教故。是三乘等故。是後義唯出二故。 章此二各有二類下。三分類。此二等者。同時異處二者。一三與一同時異處。二小與一同時異處。異時異處二者。一三與一異時異處。二小與一異時異處說。 章初者如密跡下。二依門別釋。亦二。初同時異處。二異時異處。初中亦二。初引教示相。二同答釋成。初中亦二。初三與一同時異處。二小與一同時異處。初中亦二。初標門。二如密跡力士經下。辨相。亦二。初引教。二結示。初中亦二。初密跡經。二大品經。今初。言如密跡力士經說等者。折薪云。即大寶積經。第三密跡力士會(起第八卷。正當第十卷末。第十二卷初。而清涼指第八卷者。但指此會起於第八爾)第十卷末云。佛降魔竟。夙夜七日。悉存法樂。觀佛道樹。不以為厭。目未曾眴。百千天來供養。發無上意。百億四王。各獻缽已。佛悉受之。使諸天王。各不相見。各為如來獨受我缽提謂波利。五百賈客上。八萬四千諸天。悉貢供養。佛悉受之。各不相見。一一各為獨受我供養。餘無進者。以是忻豫。逮不退轉。然後當得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度眾危厄(即今文中。佛初成道七日思惟己也。第十二卷初云)菩薩往詣佛樹。以成佛道。未轉法輪。開導眾生。巍巍如是。所化無量多於初發行道時心及坐佛樹。所濟眾生。豈可此言哉。妙戒梵天王。與六十八萬億該百千眷屬。勸佛轉正法輪等。佛既許已。梵王詣波羅奈。鹿苑之野。神仙所遊。布師子坐。高三千二百八十里。若干種品。文飾微妙。眾珍嚴校。更有十億梵天。十億天帝。十億百千非垓諸菩薩。亦布師子座。高廣俱等。各念如來常坐我座。轉於法輪。佛詣鹿苑。坐師子座。一一各為獨坐我座。坐已十方佛土六變。平等如掌。六道眾生。悉皆蒙益。十方諸佛世界。不可計數菩薩。來聽佛說經。大千界中。八部皆集。光遍大千世界。無如毛髮空不周者。皆同一心。咨受大道。于時如來。遍轉法輪。隨時之宜。從眾生心。各各得解。乃至其可聲聞。不樂緣覺。不志聲聞。若慕二乘。不說大乘。若宣大乘。聞其義趣。不好二乘。如來以斯。隨眾生心所可愛樂。而轉法輪。各令得所。釋曰。以此對文。居然可見。故云乃至廣說如彼經中(已上)密跡力士。昔西晉竺法護三藏譯。一部七卷。別行世間。然大周則天皇后。長壽二年癸巳。菩提流志。方來周朝。于時賢首。年五十一。厥後經十四年。大唐中宗皇帝。神龍二年丙午。菩提流志。始譯大寶積經。一部百二十卷。四十九會。於中二十六會。流志新譯。二十三會。古譯唐譯勘合。梵本次第編入。新舊合列。總成一部。第一三律儀會三卷。流志新譯。是第二譯。與舊大方廣三藏經。同本異譯。第二無邊莊嚴會四卷。流志新譯。舊譯無之。是單本也。第三密跡金剛力士會七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勘同編入。是舊譯單本。從第八卷。至第十四。如是新舊單重。總集合成。以為大部。神龍二年。賢首年六十四。此年流志。方譯寶積。厥後至玄宗皇帝開元元年癸丑。首尾八年。譯訖寶積。其第三會。必定神龍二年編入。自爾已前。既是別行。不名寶積。不立會名。直名密跡力士經。賢首大師造五教章。年齡三十有餘之時。疏志未來。未譯寶積。故唯名經。章中所引。正是此本。義苑云。七日思惟已。謂法樂既畢。即於鹿園。正當第二七日。時同處異。言載斯經加。以眾寶莊嚴法座。揀非攝歷三乘安庠草座。同教化儀。言必有中也。得大小等果者。三乘各證。不同法花同歸一實。若約化法而判。當于始教耳(已上)彼經化儀。廣大殊妙。所獲之益。唯在三乘。是故今引。為此門證。 章又大品經云下。二大品經。言佛初在鹿野園等者。此所引文。彼經中無。智度論中。即有此文。智論第六十五。所牒經中。時諸天子。空中發音。作讚歎言。於閻浮提。見第二轉法輪。此中無量百千天子。得無生忍。此以大品般若。名第二法輪。此對鹿園初轉法輪。論主因此。備明初轉法輪之相。故彼論云。初轉法輪。八萬諸天。得無生法忍。阿若憍陳如一人。得初道。今無量諸天。得無生法忍。是故說第二法輪轉。今轉法輪。似如初轉。問曰。今轉法輪。多人得道。初轉法輪。得道者少。云何以大喻少。答。曰。諸佛事有二種。一者密。二者現。初轉法輪。聲聞人。見八萬一人得初道。諸菩薩。見無數阿僧祇人。得聲聞道。無數人。種辟支佛道因緣。無數阿僧祇人。發無上道心。無數阿僧祇人。行六波羅蜜道。得諸深三昧陀羅尼門。十方無量眾生。得無生法忍。無量阿僧祇眾生。從初地中。乃至十地住。無量阿僧祇眾生。得一生補處。無量阿僧祇眾生。得坐道場。聞是法。疾成佛道。如是等。不可思議相。是名密轉法輪相(已上)鹿園初轉密法輪時。具獲三乘大小之益。章依此文。如是具引。雖是論說。推功歸本。言大品經。經意爾故。如道綽師引曇鸞師淨土論中。即言論云。又玄記第一分假異實門。教體引唯識論第二云。若名句等。不異聲者等四句。此非論正文。當慈恩疏敘外人問之言。而其文字。少有不同。雖是疏文。而言論云。推功故爾。今亦如是。義苑云。大品經。即般若八部中一數。轉四諦法輪者。謂有三轉。則示相。勸修。作證。四諦則苦集滅道。生滅四諦觀。此經中。既被三乘。四諦之談。不可一準思之(已上)章所引文。智論正文。廣略不同。義意無別。發聲聞心。論云得聲聞道。緣覺舉因。論說亦爾。菩薩得益。總有四重。發道心者。十信位。行六度等。是三賢位。得無生法忍。通地前地上。章意正在地上。住初地等。通舉十地。一生補處等。明佛果益。問。補處云何。一時成佛。答。於十方國。各作補處。各於其國。成等正覺。十方機緣。同時純熟。一時成道。指事云。問。上既說云。由三乘教。未得十地果。何得初地乃至十地。答。良由權教。無有得果。唯此一乘大菩薩等。為引劣內機。令得至界外。方便示現。由彼權教。修行得果。是故天台云。三教行人。因權教各獲利。故有教有人也。能說之教主示現。為三教之佛菩薩。令物慕果行因。因行既成。則無復化主。如斯乃緣感便應。緣謝便息。空拳誑小兒。引將還家。手中實無物也。三教化主。皆亦如是(已上)或可。三乘教中無實證地。若談十地佛果。並是教道門也。若依證道。入初地時。即入一乘。況其佛果。即十佛境。 章解云以此教證下。二結示。第二七日者。此當密跡經。言七日思惟已故。問。大品智論。無二七日言如何。答。以密跡經準推。智論必定。應是第二七日。三乘得益。化儀是同。說處亦同。時亦應同。 章二小乘者下。此是第二小與一同時異處。亦二。初標。二如彌沙塞律說下。釋。亦二。初五分律。二普曜經。初中亦二。初引文。二釋成。今初。彌沙塞者。此云化地。如來滅後。三百六十年時。從說一切有部流出。名化地部。南山等師。從法名不著有無觀。律名五分。舊家意云。五度傳文。盡所詮相。故曰五分。如四分律。義淨意云。此律梵文。總有五來。故云五分。如四分等。言佛初成道竟入三昧七日後等者。此出五分律第十五卷受戒法中。彼文繁廣。取意要引。釋迦菩薩。至菩提樹。數吉安草。結跏趺坐。直身正意。繫念在前。三明洞照。成等正覺。時起此處。到鬱鞞羅聚落。坐於彼處。林樹之下。初夜逆順。觀十二緣。爾時世尊。身有風患。摩修羅山神。即取阿梨勒果奉佛。佛受食之。風患即除。此林樹下。結跏趺坐。七日受解脫樂(成道三昧七日者是也)過七日已。從三昧起。遊行人間。時有五百價客。乘五百乘車。其中有二大人。一名離謂。二名波利。時有樹神。勸此二人。令供養佛。此二大人。以蜜和。俱詣樹下。遙見世尊姿容挺特。具四八相。圓光一尋。猶若金山前禮佛足。奉上蜜。世尊念過去未來。佛以缽受食。時四天王。同時獻缽。佛受一合。佛以此缽。受彼蜜。為二大人。即授二歸。佛方咒願。有一行偈。為此二人。示教利喜。于時如來。未食蜜。(此當第二七日。同時異處說法)復至一樹下。方食蜜。即此樹下跏坐入定。七日受樂(是第三七日也)過七日已。到文鱗龍所坐一樹下。龍奉食佛。佛受食已入定。七日受解脫樂(是第四七日也)從三昧起到鬱鞞羅斯那聚落。入村乞食。次到斯那婆羅門舍。彼女須闍陀。取缽盛食。佛受食已。為彼女授三歸。食已。復還菩提樹下。跏坐三昧。七日受樂(是第五七日也)從定起已。到斯那舍。次受斯那婦食。次受斯那婦妹四人食。各授二歸。此六人處。應經五日。不言入定。食已。復還菩提樹下。三昧七日(是第六七日也)從三昧起。到阿豫波羅尼拘類樹。中路受女人酪。即授三歸。食已。即於尼拘類樹下。三昧七日(是第七七日也)從定起。作是念。我所得法。甚深微妙。難解難見。寂寞無為。智者所知。非愚所及(乃至)若我說者。徒自疲勞。唐自枯苦。爾時梵王。來詣佛所。請轉法輪。三請慇懃。第三請時。如來受之。佛觀世間。最初應度鬱頭阿藍。空中告終。欲度五人。往鹿野苑。乃至陳如見諦。須陀洹果。善來得戒。五人皆悉得羅漢果(已上略抄)此是鹿苑正轉法輪。問。何故此律。初說法時。言第二七日。以是七七日後說故。若云第二七曰說者。何故玄一云依五分律。八七日(已上)若八七者。律唯七七。章文直言二七日說。此等相違。云何和會。答。古來舊疑。于今未決。且以理例述一意者。今章所引。專成與一同時異處。是故律意。唯成二七。斯乃正指受為二大人。示教利喜。為第二七說法之相。問。示教之處。非是鹿苑。何云異處。章言鹿苑。豈非相違。答。雖非鹿苑。既非道樹。故成異處。示教之處。以是鬱鞞羅村處故。但章文云鹿野苑者。約終舉之。度五人處。是鹿野故。但玄記云八七日者。總約正轉法輪為言。五分律文。所說明故。若約起其言說言者。從第二七日。方顯其化儀。既成利喜。是說法故。慈恩大師。所解亦爾。故義林一云。彌沙寒律云。初成道竟。三昧七日(已上)成道之後七日。入定不起言說。七日之後。方起言說。從此已後。雖有入定。出定之時。並起言說。是故當知。從二七日。說法教化。乃至八七。正於鹿野。正轉法輪。但七七日。非八七者。五七日後。具受斯那及婦姊妹六人供養。是經五日。而不入定。此配七日。將七日故。前後總合。成八七日。將滿名滿。事無妨故。今章玄記。不相違也。 章故知小乘下。二釋成。此且約就第二七日。於鬱鞞羅聚落樹下。示教利善。以明與一同時異處。非是鹿苑。鹿苑是八七日之後起故。 章又普曜經云下。普曜經。示二。初引文。二簡判。今初。普曜經者。一名方等本起經。西晉法護三藏譯。有八卷焉。總經四譯。此第二譯。二譯是闕。方廣大莊嚴經。十二卷。一名神通遊戲經。日照三藏譯。與普曜經。同本異譯。而大周錄。編為單譯。並是大乘經也。開元錄判。或有以普曜經。任小乘藏謬也。周為單本又謬也。言第二七日五百賈人等者。出被經第七卷。彼中所說。成道已後。乃至鹿苑。轉法輪等。大概同前五分律說。然此事廣。各立別品。且如端坐樹下。降伏諸魔。為降召魔。名召魔品。當第十七品。正伏魔怨。名降魔品。成等正覺。名行道禪恩品。是第十九品也。諸天歎賀。供養如來。名諸天賀佛威道品。已上四品。在第六卷。成正覺已。坐道樹下。七日七夜。入三昧定。觀菩提樹。名觀樹品。第二十一品也。七日已滿。從禪定起。離謂波利。奉上蜜。爾時四天。以缽獻佛。名四天王奉缽品。如來以缽受彼蜜。咒願教化。授離謂等五百人記。並在此品。然後梵天。請轉法輪。名梵天勸助說法品。於鹿野苑。度陳如等。名化五人法輪品。厥後更度三迦葉等。名十八變品。是第二十五品。已上五品。並在第七卷。如是立品。具顯化儀。章文所引。第二七日。提謂等事。在天王奉缽品。折薪云。又普下。彼經說。佛宿夜七日。不從座起。觀察道樹。化七十億。令發道心。思惟家地。六種震動。時有梵天。厥名識乾。見佛新得道果。趺坐七日。未有獻食者。時有提謂波利。五百賈人。以識乾力故。使躓不行。天說偈云。告言。如來成佛道。所願已具足。汝等直上食。因是轉法輪。時五百人。因獻佛蜜(以蜜如也)。四王捧缽。用盛蜜。如來咒願。畢已。即食。食已。即為授記言。以是德本。於將來世。諸賈客等。當得作佛。名曰蜜成如來。十號具足(演義引云齊成。齊字恐誤。已上薪文)彼經次下續云。於時導師。授無限決。然後化於無數菩薩。受其決者。在於佛道。而不退轉。聞佛授決。欣然踊躍。時諸兄弟。刃乎自歸。持身命。奉上如來(已上)此記別者。離謂波利二人。及五百賈人。皆同一號。當成佛時。次第展轉。補處授記。次第成佛。如法花中五百。千二百羅漢。皆同一號普明如來轉次受記。出世成道。佛授記已。化現無數菩薩眾者為令新授記者。不退轉故也。 章此經所說下。二簡判。言此經所說雖通三乘等說者問。通三乘者。為總以普曜為通三乘。為彼經中所說。昔成道已第二七日所有之事。通三乘耶。若如初者。普曜經者。是後時所說。雖通三乘。非二七日。何為同時異處證處。若如後者。授賈人記之者。唯是大乘之益。非三乘益。受成佛記故。進退有疑。請作一決。答。此通三者。指第二七日之事。雖普曜無之。提謂經中。即有此事。雖經是別。人事是一。故准彼經。指普曜中所說之事。言通三乘故。義苑云。雖通三乘。亦攝人天等者。提謂經說。如來成道七日。無人知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唯提謂波利。此二居士。明究陰陽。鑽龜易卜。知佛成道。名為樹神。提謂獻。四天王捧缽。如來受已。始為提謂。說世間因果。此約小乘相。不妨為大。謂彼經文云。五百賈人。得受五戒。自懺悔五逆十惡謗法等罪。得四大本淨。五蘊本淨。六塵本淨。五根本淨。提謂長者。得不起法忍。三百賈人。得柔順忍。二百賈人得須陀洹果。四天王。得柔順忍。三百龍王。得不起法忍。自餘天等。無量眾生。發無上菩提心。此則世間因果。與得受五戒等。是人天法。須陀洹。與諸忍無上菩提心。是三乘法也(已上)提謂經中。有諸類人。非唯五百二人而已。通三乘說。經文炳然。彼此事似准彼判此。故云通三乘說無過。若直指普曜。為通三乘者。事義相違。不作證。故折薪云。言有義亦攝人天等者。即佛咒願之詞也。文云佛授賈客蜜。咒願賈人言。今所布施。欲令食者。得充氣力。當令施家世世得願。得壽得色。得力。得膽得喜。得安快無病。得辨才慧。終保年壽。諸邪惡鬼。不得遶近。以有善意。立德本故。諸善鬼神。常當擁護。開示道地。得利讚偶。不便屯寒。無復艱患。乃至日月二十八宿。四天門王。常隨護助。不令遭橫。能有惠意。精研學問。敬佛法眾。棄損眾惡。終受古祥。種福德。福行道得(上即人天乘文也)以先見佛一心奉承。致第一福。現世獲估。快解見諦。常受福樂。自致泥洹。聞咒願已。皆發無上正真道意。釋曰。故云有義亦攝天人乘也。正當三乘。兼攝人天。爾(已上)。問。引普曜經。為取人天。取小乘耶。若取人天。非今科意。若取小乘。此意不爾如何。答。折薪既立兼正二門。然約科意。雖言三乘。正取二乘。章言亦攝。兼攝人天。此亦之言。對二乘故。雖攝人天。不違科意。人天亦是小乘攝故。如上十宗中明。況有兼正。義意可知。問。此有義者。何誰師說。答。此有義者。指劉虯公。指事云。有義亦攝人天等法者。劉虯五時教云。第一時者。佛初成道。為提謂波利等五百賈人。但說三歸五戒十善。世間因果教。即提謂等五戒。本行經。是未有出世善根器故。(若依此義。人天教攝)安云。非直小乘同於一乘。亦即人天。亦同一乘也(已上)故指劉虯。言有義也。問。玄記二云。依普曜經。第二七日。於鹿野園。為彼五人。三轉四諦。此是小乘(已上)普曜第二七日。唯在賈人。度五比丘。在下。化五人法輪品。應是後時。何言二七。答。見普曜說。度賈客已。梵王請法。如來受請。即往鹿苑。五比丘即是第二七日之內。是故玄記引以為證。故普曜經。事直二門。若就賈人。是人天乘。若約五人。是聲聞乘。不同彼五分律。由經八七日故。就二七日。唯取賈人。問。若爾。五分賈人。二七應人天乘。何就鹿苑。正言小乘。答。彼從第二七日取之。以明同時異處之義。但言鹿苑者。約正轉法輪。小乘正意。唯在此故。 章問說時既同下。二問答釋成。此就已前三乘小乘。與一同時異處。通作問答。言故地論云時處等校量等者。此顯轉證之義。謂第六會。於欲界頂。他化自在天。摩尼寶藏殿。說十地法門。即是第二七日時分。時既起說之初。處亦欲界之頂。故作此釋。顯法殊勝。時是同一。初會即是第二七故。今準欲頂。顯道樹下。最上殊勝。不起證法之處。如所證法說故。隨法高上。處亦高故。或可。非是轉證。七處八會。既是同時。他化自在。不離道樹。舉他化天。即是道樹。言欲明逐機改異等者。義苑云。或曰。同時異處。如來之身。還去來耶。若有去來。焉得同時。若無去來。何經兩處。答曰。性普。智周。不動而遍。時處無違也。其猶澄江朗月。三舟共觀。南者見月。千里隨南。北者見月。千里隨北。停舟之者見月。不離中流(已上)隨機異見。不失時宜。如來化儀。不可思議。 章第二時處俱異下。是第二門。於中分二。初牒章敘意。二隨章辨相。今初。言事處俱異者。準上同時異處言之。應作二門。一三乘與一異時同處。二小乘與一異時異處。而合合明。隨簡略故。雖是合雜。而於其中。大小簡別。可知俱異。言由與一乘不即義故者。前出二義。此同非一義。斯乃略敘時處俱異所以。 章或三七日後說下。二隨章辨相。亦二。初舉列異說。二結釋義異。今初。此中舉列諸教異說。總有六教。多分最初小乘之事。於中三類。或大乘教。說小乘事。如法花等。或小乘教。說小乘事。或可。有大乘教中。說大乘事。隨機異聞。法應爾故。故下結云。當知三乘小乘教。並非第二七日說(已上)言或三七日後說如法法花經說者。此出彼經第一方便品廣偈中。彼明諸佛道同儀式。先小後大先三後一。文云。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乃至有梵天請)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乃至諸佛讚等)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羅奈。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是名轉法輪。便有涅槃音法僧差別名(已上)是住禪定。經三七日。厥後往鹿苑。說小乘等法。而上思惟。云亦應說三乘。又諸佛慰喻中云。我等亦皆。得最妙第一法。為諸眾生類。分別說三乘(乃至)雖復說三乘。但為教菩薩(已上)此三乘言。非唯小教中之三乘。亦含大乘教中三乘。久後三乘大乘。不待言。論二七已後。初說三乘大乘。事必應有。言或六七後說如四分律及薩波多論說者。且四分律。出第三十一。受戒犍度。彼意說言。釋迦菩薩。坐菩提樹下。成正覺已。七日端坐。受解脫樂。從三昧起。受二賈客蜜。復坐樹下。七日受樂(是第二日)出定。即受樹神呵梨勤果。亦坐樹下。七日遊禪(是第三七日)從三昧起。往鬱鞞羅村受婆羅門食。已上三七。並在菩提樹下。次二七日。在離波那樹下。從禪定起。如次即受鬱鞞羅婆村。婆羅門婦。及男女食。并前三七。即成五七。第六七日。往文鱗龍宮。入禪受樂。縱禪定起。到阿輸婆羅尼律樹下。跏坐思惟。我今已獲此法。此法。甚深。難知難解。永寂休息。微妙最上等。梵王請法。許請觀機。乃至往鹿野苑。度五比丘。此則六七日後。如是轉法輪也。言薩婆多論者。釋十誦律觀漢所造。此是律論。具云薩婆多毘尼毘婆沙。有九卷焉。彼第二云。佛初得道。於七七日中。遊諸法門。及觀眾生。初七日。入喜法門。第二七日。入樂法門。第三七日。入諸解脫。第四七日。遊入大舍。第五七日。入逆順觀十二因緣。第六七日。重復遊歷前諸法門。第七七日。觀諸眾生。應受化者(已上)第七七日。非是入禪。唯是觀見機宜而已。前四分律六七日間。唯云受解脫樂。不舉所入法門名體。多論六七。皆明定名。四分釋家。即取多論。解四分定。故多論中。六七日後。觀機見緣。往鹿野苑。度五比丘。折薪云。或七七如興起行經者。當讀此經。即無此說。後讀出曜。方見此文。故出曜第八云。佛受二賈客食。咒願已。爾時世尊。七七四十九日。默然不說法。內自思惟。欲使前人自來詩受。時摩竭人民。聞菩薩已成佛道。晝夜懇惻。追念如來(大既亦指興起行經。乃依今章。由失檢對。致誤。書經各爾。已上薪文)興起行經二卷。是小乘藏。後漢外國三藏。康孟詳譯。是單譯本。開元錄十三云。右此興起行經。大周錄中。編為重譯。云與木槍刺腳因緣經。同本異譯者誤者也(已上)尋經本。總有十緣。其木槍刺腳經。即十緣之一緣也。鈔出別行。如觀世音經等類。既非再翻。故為單本(已上)言十緣者。佛自宜說宿世因緣。有此十緣。彌陀利宿緣奢彌跋宿緣。頭痛宿緣。骨節煩疼因緣。皆痛宿緣。木槍剌腳因緣(已上在上卷經)地婆達兜。擲石緣。旃婆謗佛緣。食馬麥宿緣。苦行宿緣( 已上在下卷經)是其十也。彼經雖說十因緣。而不見說七七日事。今章指此。未詳何意。彼出曜經。有二十卷。竺佛念譯。是賢聖集。而彼第八。亦無其文。言或八七日乃說如十誦律說者。折薪云。當檢十誦。亦無此說。故大疏卻指五分七八。然五分律所說。還與四分大同。乃六七爾。疑兩處皆失撿對(已上)言或五十七日後說如大智論說者。折薪云。智論云。如多寶佛。無人請故。便入涅槃。後化佛身及七寶塔。證說法花經故。一時出現。亦如須扇多佛。弟子本行未熟。便捨入涅槃。留化佛一劫。以度人。今是釋迦牟尼佛。得道後。五十七日。寂不說法。自言我法甚深。難解難知。眾生縛者。不如默然入涅槃樂。是時諸菩薩。及釋提桓因。梵天王禮請。佛為眾生。鹿林中。初轉法輪(已上)智論唯言五十七日。而料簡之。在下十二遊經之後也。言一年不說法經十二年方度五人如十二遊經說者。十二遊經一卷。東晉西域迦留陀伽譯。在賢聖集中。略說如來成道之後。十二年中。所行之事。法苑云。十二遊經云。佛以二十九出家。三十五得道。從四月八日。至七月十五日。坐樹下為一年。(即一年不說法)二年於鹿野園中。為阿若物鄰等說法。復為畢婆般等說法。復為迦者羅等十七人說法等。三年為鬱毘迦葉兄弟三人說法。滿千比丘。四年象頭山上。為龍鬼神說法。五年於竹園中。為私訶味。說法。五年去來至舍衛時。舍利弗作婆羅門。有百二十五弟子。坐一樹下。時目連為彌夷羅國中。作承相將軍。出行見舍利弗坐樹下問。何坐此。答言學道。目連即願為伴。乃遣百官還去。唯留百二十五人。二人合有二百五十人。舍利弗入城分衛見馬師。為說因緣生滅。舍利弗。便得須陀洹。歡喜即還。為目連說。亦得初果。二人并弟子。出家得阿羅漢道。六年須達與太子祇陀。建佛精舍。作十二佛圖寺。七十二講堂。三千六百間屋。五百樓閣。七年邪尼國。為婆陀和菩薩等八人。說般舟經。八年在柳山中。為長真陀羅王弟說法。九年穢澤中。為陀崛摩說法。十年還摩竭提國。為弗迦沙王說法。十一年恐懼樹下。為彌勒。說本起。十二年還父王城中。為釋氏精廬去城八十里。為差摩竭說法。還國為父王及釋迦種說法。度八萬四十人。得須陀洹道。是十四國。佛十二年。於中遊化說法。釋曰。據此經。初一年不說。從第二年。至十二年。說法度人。今文云十二年方度五人者。恐十字是第字。合云第二年方度五人。對文可見(已上)此十字者。慈恩法苑。所引亦爾。十字作第。此義有理。又一義云。經十二年。遊方化人。其中最初。度五比丘。非謂成道經十二年。初度陳如。度五人者。是最初故。言有人解云等者。折薪云。有人下。會經論語別教同。然十二遊經。從四月八日。至七月十五日。為一年者。乃僧之年。非歲時之年。古人錯會歲時之年。則進退皆失。何者。四月八日。至七月十五日。止有九十八日。故進非五十箇七日。退非五十七日。而章引彼會釋。似失撿對。而大疏雖云大同。亦失辨對。今對經文。顯然易見(已上)問。此有人解。五十箇七日義者。章主許之耶。若許之者。如折薪覈。進退有失如何。答。此一段文。與慈恩同。疏是不嫌。似引用之。唯引有義。顯異而已。異說是多。以末教故。法苑一云。十二由經云。成道竟一年。不說法。經十二年。方度五人。智論云。初成道竟。五十七日。佛不說法。有人解云。即五十箇七日。與十二由經一年不說法同也(已上)法苑不破。唯是引用。旦顯異說差別非一。十二年言。與今章同。恐彼十字。應是第子。今章為明末教隨宜差別不同。故引用之。如來成道最初說法。諸教異說。如是非一。寶師俱舍疏一。具引會之。多分同今章所引文。彼又引毘婆沙論云。四月調機。後轉法輪。有經云。半年後說。彼師正義。佛成道竟。六七日中。受解脫樂(於中六日減卻。出定之日。即入定故)三七日中。思法觀機。四月調機。乃轉法輪。會異說云。四分律六七日者。受解脫樂時。法花經三七日者。思惟法時。出曜莊嚴經七七日。五分律八七日等。通思惟法時。智論五十七日者。梵王請前。婆沙四月者。調五比丘根時。有經半年者。以六月故。十二由經一歲者。以經一夏。律及受歲經。以夏為歲故(已上)彼師會異說已。破諸師云。自古經律論師。皆云見聞異也。意說。佛在世時。隨眾生機威德不同。或見多日後轉法輪。或見少日後轉法輪。今詳不爾。釋迦如來。八相成道。示有父母妻子生日出家成道為五比丘轉法輪日大小乘說理合皆道如說經行遂近觀樹等事容有異也佛神境力入定之相事難知故(已上)諸師多云蓋是眾生見聞不同(云云)定賓律師。飾宗記中。破寶師義。還成古德見聞有異之義。智首法礪慈恩師等。皆作見聞不同之釋。且玄贊第四云。諸經說佛成道已後說法。時節各各不同。此云三七日。彌沙塞律。三昧七日。與十地經同。七日不說法。顯示自受法樂故。為令眾生增愛敬故。律及薩婆多傳。過六七四十二日。方說法。梵天來請。憍陳如等。根方熟故。又有說云。夏安居後。方度五人。十二由經。成道後二年。方度五人。智度論說五十七日不說法。此皆諸部宣見不同。未可和會。然今解者。大乘以法花為正。此說通行四諦法輪。故三七日。若唯說大乘法輪。十地為正。第二七日。說十地故(已上)嘉祥法花義疏四云。於三七日中者。第二明思惟時也。彌沙塞律云。三昧七日。此與十地論同(乃至)此經明過三七日方說。律中及薩婆多傳。過六七四十二日方說。十二由經。成道竟。第二年。方度五人。則一年不說。智度論云。五十七日。不說法。或可則是五十七日。或是五十箇七日。計近一年。與十二由經相應。適緣見聞。不須會也(已上)慈恩義勢。似嘉祥疏。賢首文勢。似慈恩釋。賢首宗旨。別教說時。恒定不改。末教不定。時處俱異。宜緣不同。與本非一。隨根緣故。異類多端。即隨應故。 章以此等教下。二結釋義意。亦二。初正結時處俱異。二兼結總科二段。然宋本云以此等教(乃至)教差別故隨機宜故餘可准知。對校和本脫落或前後故(乃至)二類故也二十一字。今初結俱異者。既言當知三乘小乘。明知。俱異可有二門。而總合明故。不分門。言或前後故者。是此時處俱異中之前後。即於三七日。乃至一年之間。以分前後。以不剋定故。名為前後也。非謂二七已前為前。二七已後為後。 章是一乘法下。二兼結總料二段。言三乘等法有二類者。一三乘與一同時異處。小乘與一同時異處。是為一類。二三乘與一異時異處。小乘與一異時異處。是為一類。斯乃末教之中。總料二段也。言也故者。文字上下。可作故也。言餘可準知者。顯義不盡。有餘門故。問。上來所明。末教時處。同時異處。異時異處。此之二門。盡不盡耶。若攝盡者。餘門何通。本業瓔珞經。是異時同處。慈覺大師義綱集上云。一行云。三陀羅尼集上云。如來成道。二十八年。說瓔珞經(已上三陀羅尼者。花嚴方等般若)此是異時。瓔珞經初云。一時佛重。遊於洴沙王國。道場樹下。成正覺處。後座如故。昔始得佛。光影甚明。今後故。四十二光光。皆有百方阿僧祇功德光。為瓔珞。嚴好佛身等。此是同處。梵網經云。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成無上覺。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已上)此是同時同處所說。言初結故。是與一同時。言樹下故。是與一同處。此之二門。既在經中。不可言前二攝盡。其時處。若言不攝盡者何不舉此二門。答。今立此門。明時處相。為顯寄託時處。定法本末。隨依人法。□化儀事故。舉同時異處。異時異處。辨定本末難思之義。故約寄顯。此二攝盡彼異時同處。雖有此事。不足寄對顯法勝妙。是故章中。不舉之也。同時同處。不可有之。但梵網經。雖言初結。一乘花嚴。化教之後。創說制教。又不待犯緣。最初頓結。不同聲聞。故言初結。彼經總有十住處。會又有根本臺上說會。最後化身釋迦。於閻浮提菩提樹下。重說十重六八戒等。此等並是說花嚴後。於三乘門。示此化儀。都不可有同時處義。天台大師。判梵網經。為花嚴結經。彼亦花嚴之後。說梵網經。今花嚴宗。本教已前。無有演說枝末之教。以本教上。示末教法故。梵網花嚴。說時前後。文義重重。卒難辨明。今略示要。以定義旨。引文立義。會違通難。具如梵網日珠鈔中。上來教起前後門竟。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十七(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