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十八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輸入者 周愛東 一校者 程海燕 二校者 劉海燕 改稿者 王 麗 第七決擇前後意 於中分二。初標章。二辨相。今初。決擇前後意第七者。宋本云第七決擇其意。如卷初標。所言其者。與次前門。鉤而來。前門具明教起前後。一乘本教。要是最先。末教諸乘。與根本教。或是同時。或是異時。言異時者。即是後時。其教起處。要是異處。定無與一同處而說。何故。一乘三乘教起。如是前後差別不同。斯乃於此世中。一三五教。緣熟異故。聞教初起。隨亦不同。非唯初起。其終起處。隨機趣入差別不同。今立別門。陳述其意。是故次前。此章而來。故其意者。即前後意。令言顯了故。言前後。此門所立。繫屬前章。與前合明。義亦無妨。而顯緣熟入法之相。故立別章。更開十門。 章然諸數前後下。二辨相。亦二。初敘意分門。二一或有眾生下。隨門明義。十門星羅。不科自分。第一始終聞小。言於此世中等者。如來出世。說法度生。有緣之機。聞法悟道。事不卒感。皆由宿因。植因不同。此世聞法得益亦異。由今事故。當來亦異。然今不論前世當來。唯於此世。判悟入相。過未不定。機宜難定。或轉根而來。或下中而來。或迴心而來。或勝進而往。故以此世。定其分齊。義苑云。從初得道。迄至涅槃。同此類教。則初度陳如。後度須跋。中間亦唯說小益小。如四阿含經及五部律。言於此世中者。揀濫也。恐有執言小乘始終定者。豈非定性聲聞故。今云於此世中。非約一人。多世同聞一類之法。以容轉根器故。故非定性。亦非通收不定性人。但要約一世一類定者耳(已上)此所被者。愚法小乘。愚法教中。不許迴心。終教見之。皆入大乘。但隨定不足界內界外別。始教之中。有迴不迴。定性不迴。不定迴心。今唯約就愚法教意。三乘終歸皆灰類滅。全如始教定性之人。彼定性中。有愚不愚。愚法之者。不信大乘。二十部黨。同彼愚法。言小乘諸部執不信大乘者是者。此諸部者。滅後分部。佛在世時。始終既小。彼徒師資。相襲相承。流至滅後。乃至後代。諍論分部。五百部黨。小乘異宗。曾聞龍樹說畢竟空大乘深理。如刀割胸。諸部小乘。弘敷五印。各執自宗。謗摩訶衍言。大乘非佛說。是壞正法者之說。慈氏降下。說大乘論。建立七因。成立大乘決定是佛說義。及無著。世親。安惠。難陀。護法。親光等。諸大論師。各造雅論。陳大乘義。互顯一實真正之理。俱破小執。弘大乘宗。馬鳴菩薩。出世已來。破小顯大。連續甚昌。而彼諸部小乘黨類。橫豎流布。保執不止。良由在世始終聞小。不入大乘。餘潤故耳。 章二或有眾生下。是第二進入初教。言中論初說者是者。中論第一云。問曰何故造此中論。答曰。有人言。萬物從大自在天生。有人言。從韋。有人言。從和合生。有人言。從時生。有人言。從世性生。有人言。從變生。有人言。從自然生。有人言。從微塵生。有如是等謬故。墮於無因邪因斷常等邪見。種種說我我所。不知正法。佛欲斷如是等諸邪見。令知佛法故。先於聲聞法中。說十二因緣。又為已習行。有大心。堪受深法者。以大乘法。說因緣相。所謂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一不異等。畢竟空無所有。如般若波羅密中說。佛告須菩提。菩薩坐道場時。觀十二因緣。如虛空不可盡。佛滅度後後五百歲。像法中。人根轉鈍。深著諸法。求十二因緣。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決定相。不知佛意。但著文字。聞大乘法中。說畢竟空。不知何因緣故空。即生見疑。若都畢竟空。云何分別有罪福報應等。如是。則無世諦第一義諦。取是空相。而起貪著。於畢竟空中。生種種過。龍樹菩薩為是等故。造此中論(已上)折薪集成。引中論文乃至畢竟空無所有。如般若已下不引。非當要故。今為知其證據(并)問答始終。具引一段。壽靈大德。即引餘段。此青目論師。作此問答。顯龍樹菩薩造中論。文意如來在世。為破外見。於小乘教。說正因緣。機根熟時。說大乘空。龍樹大士。出佛滅後。為莊嚴佛。破見立正。造此中論。破邪顯正。令諸眾生入正見道。於此文中。陳顯如來先說小乘。後說大乘空教法門。即是漸入二階次第。 章三或有眾生下。第三進入終教。此是解深密經所說。三時次第。彼經本意。攝漸悟機。不住二階。即入第三。雖彼第三時。攝機是始教。而該不空中道妙理。是故此章。頻屬終教。已上三類。不離三時。唯住初時。是第一類。至第二時。是第二類。至第三時。即此第三。 章四或有眾生下。此是第四從漸不定為始為終。答。所引維摩三十二人。不二法門。並終教意。從此勝進。入頓即定。故此漸者。是終教漸。問。頗有從始教入頓教者耶。 答。可有其事。何無此機。始教空門。密示頓教昇進便易。緣熟必入。問。若爾。非是漸入次第如何。答。此約漸頓次第為言。不更細分。故無所妨。又不經終教。有何妨難。機根入法。事不定故。問。頗有小始終頓進入。及始終頓漸入者耶。若有之者。文何不舉。答。此二類者。決定可有。文中何必具足舉盡。從漸入中。二類。兼攝。且引維摩。似局終教。而通諸類。緣不定故。問。頗有從小入頓者耶。答。可有何無。緣難思故。如達摩大師。在西天時。為引小機。說小乘法。然後令入大道。即其事也。上來三類。並是次第進入之者。第四類中。細分有五。謂終頓人。始終頓者。小始終頓。從始入頓。從小入頓也。 章五或有眾生下。第五本來頓悟。義苑云。機性既異。化儀亦殊。如楞伽經說者第三經云。大慧白佛言。如世尊所說。我從某夜得最正覺。乃至某夜。入般涅槃。於某中間。不說一字(已上)折薪云。如楞伽者。彼經云。大慧復白佛言。如世尊所說。我從某夜(乃至如前)不說一字。亦不異說當說。不說是佛說。大慧白佛言。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何因說言不說是佛說。佛告大慧。我因二法故。作是說。云何二法。謂緣自得法。及本住法。因此二法故。我作如是說。云何緣自得法。若彼如來所得之法。無增無減。緣自得法。究竟境界。離言說妄想。文字二趣。云何本住法。謂古聖道。如金銀等性。法界常住。者如來出世。若不出。法界常住。如趣彼城道。譬如士大夫行曠野中。見向古城平坦正道。即隨入城。受如意樂偈云。我某夜得道。至某夜涅槃。於此二中間。我都無所緣自本住故。我作如是說。彼佛及與我。悉無有差別。釋曰。此上長行偈頌。皆先明無言。次釋無言所以(已上)指事云。如楞伽等者。第八卷化品云。復說。如來正遍知。何等夜證大菩提。何等夜入般涅槃。於其中間。不說一字。又第十卷云。何等夜證法。何等夜入滅。於此二中間。我不說一字(已上)又涅槃經云等者。當彼第二十六。折薪云。經具云。若能受持如來常住性無變易。是名菩薩具足多聞。復除是事。若知如來常不說法。亦名菩薩具足多聞。何以故。法無性故。如來雖說一切諸法。常無所說。是名菩薩修大涅槃。釋曰。經無是字。乃有亦字。由前段不順頓義故。不引之但攝一字也。云等者。即何以下文也。前教起中。此意不顯。但義含爾(已上)義苑云。等者等大般若。彼經四百二十五云。我從成道已來。不說一字。汝亦不聞。思益第三云。如佛所說。汝等集會。當行二事。若聖說法。若聖默然。何謂說法。何謂默然。答言。善男子。因四念處。而有所說。名聖說法。於一切法。無所憶念。名聖默然。斯正說時。心契法理。則不說也。時悲緘口名不說耳(已上)集成引大般若。同義苑引。又云。五百六十七云。眾生各各謂。佛獨為說法。而佛本來無說無示。淨名第一云。其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佛藏經第一念佛品。佛告舍利弗。不能通達一切法者。皆為言說所覆。是故如來。知諸語言。皆為是邪。乃至少有語言。不得真實(已上)此等皆是頓教義理。遍在諸經。諸記引之。 章六或有眾生下。第六始終聞三。問。此三乘者。為唯就始教。通中三教耶。答。折薪云。今此三乘。即通中間三教。如探玄云。若約三乘。即從始至終。皆說三乘。通益機。如前所引力士經。大般若等。諸大乘經。於中雖有權實不同。皆具三乘。釋曰。既通權實。明知。含具中間三教。定無疑也。今文全同(已上)雖通中三。始教是正。終頓是兼。以三乘教是始教故。餘是兼故。言密跡大品者。並如上教記前後門中引。本來三乘根熟。所聞始終一類。更無異說。 章七或有眾生下。第七進入同教。此機即是從三入同。此類中機。其族極多。並皆從三入同教故。問。三乘不定者。為唯局中三耶。為亦兼小乘耶。答。正在中三。兼通愚法。引愚法者終入一故。問。其從三乘。入同相何。答。此類入同者。正是從始入終。從終入同。經始終同也。或有從始入同。或有從終入同。或有始終頓同。可小始頓同。或小始至同。或小終至同。或經少頓同。或從頓入同。或經終頓入同。或經始頓入同。此中如是有十一類。雖彼頓教。是彼一類離念之機。非如餘教漸次之例。而是三乘趣入之教。從三入一。豈無之耶。是故此中。亦攝頓教。言皆依一乘無盡教起者。此就華嚴中同教為言。是故指事具引華嚴入法界中未會經疏等解之。此明依本起末之門。是故諸有所修已下。正明攝末歸本之相。大疏所謂。開漸之本。攝末之本者。即此中義。此攝末義。亦通法花。法花既言諸有所作常為一事。豈不爾乎。言花嚴經同教中說者。正指所就所據本教。此之十字。宋章本無。唯云如會三歸一等(已上)花嚴同教者。花嚴圓教。全揀諸宗。是別教意。全收諸宗。是同教意。全收之門。往往雖在一部之中。而法界品。攝比丘會。化儀之相。即是花嚴同教之中。是故章中。指此云爾。雖是同如會三歸一等。是法花經開會之事。會歸之相。與攝比丘會。大途同故。言又如上所引三乘與一乘等者。上教起門同時異處。是同教故。指此即云同時說也。即是依本起末。亦是開漸之本。言又如法花中迴三入一乘等是也者。宋本無之。上文會三歸一。即當和本此義。法花迴三。正是同教。既轉保執三乘之心。歸入同教一乘法故。問。前言即便定者。此下何無此言。答。折薪解云。前之六門。皆有即便定者之言。此下四門。皆無此言者。已入一乘。更無餘故。且入處隨機有異。故分四門。若約教者。七是同教。後三皆別教。總此同別並屬圓教。故今文中三乘。皆依一乘無盡教起。若三歸一。亦歸前無盡教也。故知屬圓(已上)復古記釋此門意云。見自得法。是彼方便。捨方便而入正乘。三乘為教。一乘為義。三一和合。即前同教。或五前四。為方便故。雖非正乘。皆圓教攝。是彼方便故。奴屬主也。孔目云。若橫依方便法門。有二義。今說一乘中。後義與彼究竟圓一乘。為方便。故說一乘。非即圓通自在義也。意云。但與彼作方便。得名一乘。非即是彼圓通自在無盡法也。故云依彼教起。是彼等也。阿含此云淨教。意云。但是言說耳(已上)折薪云。如會三歸一等者。即會方便之教。歸今一乘無盡教也。但有三可歸。不同第八三本是一也(已上)此釋宋本六字。薪又云。問。前明一三同時說者。正當前三乘根定者。故第六中。指密跡大品也。今何以此根不定耶。答。今但以此證三乘與一乘同時。即依無盡教起故爾(已上)此之問答。義成局滯。此世受三。有一類人。或是根定。或是不定。前第六門。明根定者。此第七類。明不定者。不前根定。為此第七類。何對前門。作此問答。集成云。同教一乘。為普為別。答。普之別也。普之別。何異於別。。法真曰。收之是海。具之江水。不同長江。然海中江。乃收長江。固味耳。問。此與八門如何。答。此多於分諸乘得益。次多於融本末得益思之(已上)問。此世從三來至一者。有不入別教唯住同教耶。答。有此機類。即此第七為彼而立。情根萬差。入法非一。或有唯住同教之者。或有進入別教之者。入別教者。如第八門。住同教者。此第七門。問。三乘之機。入法花者。所入一乘。即是花嚴。宗家定義。一切應爾。若爾何有唯住同教。不入別者。答。法花聲聞。多爾。即入別教一乘。言所入一即華嚴者。就入花嚴之者為言。於中自有唯住同教。問。有從愚法小乘教中。直入同教。一乘者耶。答。根性多種。何無此類。機根久叩。頓入同教。如是類族。有何遮妨。然彼三周法花聲聞。皆經三乘。調練而入。問。若有如是頓入者。更又有入別教者耶。答。既入同教何遮入別。又有唯住同不入別者。 章八或有眾生下。第八進入別教。義苑云。文云堪可進入別教一乘。後卻結云如法花同教說者。豈不前後相違耶。答曰。此乃由三乘根調練既久故。法華會三歸一。故結云如法花同教。以同參別。以別該同故。云堪可進入別教一乘。此門躡前第七而來。七但入同。此方參別(已上)。宋本指教。云如法花經同教說者是(已上)故有此問答。會通其相違。雖有此言。不可及會。以法花是同教從同即入別。故和本唯云如會三歸一等(已上)同第七門宋本結指。集成云。八從三入別。此中約機。今見法華所顯(於一相一味等。領解斯旨)海東本。云如華嚴經同教中說者。依主釋(已上)此海東者。是高麗國和本第七門。有此文言焉。折薪云。八或下。三乘入別。如前該攝門云一切三乘等本來悉是彼一乘法也。何以下。徵釋。釋有二義。初為彼一乘別教所設所目。目曰三乘。實即一乘法也。故次云更無異事。不異門義也。言如下。以法花正唯同教。七寶大車。其數無量。即是別教。亦同賜三乘。但有一可歸是同。知三全一是別。花嚴直體之一。無三乘故。故指法花同教說也(已上)和本唯言如會三歸一等。不言法花同教。雖不言法華。正當法花教。以會三歸一正是法花故。法華會三。所入別故。是故此世。入別教者。即指法花同教門也。問何故前門。花嚴同教。唯住同教。不言入別此門同教。言入別耶。答法華誘引三乘漸機。令入一乘。開會行相。是同教門。所入即是花嚴別教。既是對機同教故。要入別教法。花嚴直顯別教一乘。雖時自有同教之義。唯是稱性。或是示跡。非是對機漸次實類。是故無有至所入相啻是一往。說同教相。或可。示跡之門。有入別事。故六千比丘。於文殊所即得十眼十耳等益。此是從同入別之相。前第七門。且舉初門。故云從三入同教法。略不言其入別之相。又入別之義。墮第八門。故海東本。指花嚴。是此第八門。遍約法花花嚴為言。和本不指經。唯言會三。故從同入別。通二經故。復古云。八從三入別。文云或有眾生。於此世中。三乘根不定堪入別教者。則此類眾生。初見佛。聞法說三乘。久修根熟。普眼智開。見自得法。是佛於一乘。分別說三無異事。唯是一乘。故云入別。還是從三入一。但根利。不見所捨方便耳。若為彼一乘之詮目。一一圓融故。更無異事。孔目云。由依究竟一乘教成。何以故。從一乘流故。又為一乘所目故。如法花經同教說者。以此經宗於會三歸一。是故上之二門。雖入同入別。利鈍不同。皆就機破會。不同花嚴初成頓說。無權可會。不通二乘。獨談不共一乘。如前別教中該攝一切。本末唯是一乘。則是此經所詮。圓別究竟法也(已上)問。從三入別。總有幾種。答。與前第七。其相是同。但前住同。此進入別。以此為七八門之異。從三來類。即是同第七門中。從三入同。有十一類。若加從小直入同教。即成十二。此第八門。彼十二類。進入別教。問。從三乘教。入別教者。為必經同教。直入別教耶。若必經者。機類萬差。何必無之。依三乘教。叩練別機。直入別教。有何遮妨。今章此門。不言經同。機根熟時。即知三乘本是別教。不見一可歸。不見三可迴一切別教。豈借同教。若直入者。所設同教。為誘三乘入一。以為同教。所入是別。豈無能入而至所入如何。答。誘引三乘。入一次第。大途所安。必從同教。而入別教宗家解釋。多分皆爾。然機純熟。堪直入別。不籍同教。而入別教。見不異別。既為其門。此所見處。即別教故。今章此門。文似直入。義亦可兼經同教者。若不爾者。從三遍歷同別之者。是何門攝。是故隨機。通經不經。問。此歷不歷。三乘云何。答。二乘多分。要經同教。而有少分直入別教。菩薩之人。或歷不歷。初心菩薩。有疑執者。必歷同教。心成別教。三乘菩薩。入地等時。緣冥熟故。直入別教。同頗有從小直入別耶。答。賢首大師。所解之意。不可有彼直入別者。玄記一云。謂諸二乘。以根鈍故。要先迴入共教大乘。捨二乘名。得菩薩稱。然後方入此普賢(乃至)是故當知。一切二乘。總無頓入普賢法界。依究竟說。無有二乘而不迴入共教菩薩。無彼菩薩。而不入此普賢之法。是故展轉。無不皆是此法文器(已上)二乘必先入共教法。然後得入別教一乘。此共教者。總有二釋。一云。三乘教名共教。若依此義。從三乘教。直入別教。不歷同教。或是言略。實經同教。名為共教。若依此義。不經三乘。直入同教。後即入別。或是言簡。實經三乘。若不爾者。乖常途儀。三云。共教之言。兼通三乘及以同教。此二皆名共教法故。若依此義。漸歷二階。然後得入別教普法。捨二乘名。得菩薩稱者。法花會時。悟大受記。正名菩薩。此時即名迴心向大。般若等時。信大解法。亦名信解迴心向大。隨此二義。成立彼文。故賢首意。無有愚法小乘之人。直入別者。若依清涼大師意者。化儀前後。建立十門。其第五者。隨機不定門。文云。更有一類不定之機。或從小乘。次入三乘。後入一乘。亦有從小直入一乘。或多類機。隨聞一句。異解不同(已上)此中既許直入一乘。此一乘者。或云同教。或云別教。今云一乘。即是別教。是故大疏。許直入別。若不經同。從三入別。其從來處。種類極多。全同已前同教諸類。若許直入。成十二類。 章九或有眾生下。第九別教因門。義苑云。若約一乘。則始終唯為圓機。說於圓極等。如花嚴等。其中不通小乘。故云本來不見說三乘小乘等。復說九世該於前後。故云自在演說無盡等。此約普賢教分者。謂緣起因門。普賢融通境界也。見聞及解行者。解行生與見聞生(已上)宋本云一切佛法。普於初時第二七日。海印定中。自在演說無盡。具足主伴。無窮因陀羅網微細境界(已下與和本同)復古云。不見三小者。直體顯一。為大菩薩。直示法界成佛儀。故對二乘。無所被故。無權可會。不同法花破異明一。此約普賢教分等。普賢門中。若但約教證。以分二分。則教分中。有見開解行。入證分齊。為證分。孔目曰。此約教分說。又曰。此據證說。或名三位。或名三生。孔目云。當是圓教證分已去。又云。當在圓教位中見聞處說。又曰。普賢解行分教義是也。立三分。並是普賢門攝。今文約教證二分。為九十二門。故教分中。即見聞及解行處說也(已上)此中見聞解行二生。各見此法化儀相貌。見聞生人。深植普因。信解本來別教一乘。解行生人。悟入證解。更知本來普法無餘。約此二人。陳如是相。 章十或有眾生下。第十別教果海。義苑云。前門約見聞解行二生。此約證入生。故分二門之別。是以解行。則見因門緣起。證入則睹果海難思。因果圓融。炳然齊現。並為別教一乘耳。性海隨緣者。謂性起一多之緣。更無異事者。並為德用故。是故諸教等者。就此門中。緣起亦成性起。故難思而不可說也(已上)折薪云。第八三乘。本是一乘。第九本不見說三乘。今總前九門。無非性海(已上)復古云。十普賢入證分。此即一乘根性定。折成此門。眾生解行滿足。證入果海。則知。非是寂滅圓極自在果也。又云即見上來諸教等者。當知此中果海。即是發心品初發心時。所得果耳。亦不思議等。所顯之果。此中說者。即顯果海不可說也。此文云不可說不可說者。乃是具德難思。出於教法耳。非言果分玄絕不可說。是故結云此約一乘入證分齊處。既言就此處說。顯非果海明矣(已上)此復古記。前第九門。名普賢教分。對彼此名。普賢入證分入果海者。所見之相。即此第十。一切諸法。皆入果海。唯證境界不可言說。問。上來十門。幾是此世。根定不定。請示其相。答。十門之中。第一小乘根定。第五頓教根定。第六三乘根定。第九第十別教 根定。是故五門。並皆根定。餘五門類。並根不定。第二小乘不定。第三小始不定。第四始終不定。第七第八。並是三乘根不定人。問。何故小乘‧頓‧別三教。各立本定。始終二教。不立本定。答。第六三乘根定之中。即有本定。始終二人故。不別立。是故非無始終本定。問。頓教亦在三乘定中。何故別舉本定頓教。答。頓教所立。別被離念之機。是故別舉本來頓教之者。問。若爾。何故在三定中。答。頓教亦是三乘教故。以是三人所得法故。問。此之十門所列次第。為義鉤鎖。為不然耶。答。大途約就五教次第明之。由漸由此。鉤鎖託此。義苑云。此上十門起。亦有緒。初小乘定性。次迴小入大。大屬於權。迴權入實。實通於漸。迴漸入頓。頓由帶漸。然後頓悟幽靈。未免形對三乘。故判列三乘定性。次之遂乃會三歸同。以同參別。別因具足。別果圓彰(已上)如此由漸。立其次第。化儀意致。收攝窮究。問。十門化儀。約就五教。各對互攝有何等相。答。此是義苑一段問答。乃依舊蹤。不可私測。故彼文云。起意既然。未審。以此十門化儀。對于化法。五教通局如何。答曰。或一門而具多教。則門通而教局。或一教而具多門。則教通而門局。是以化儀約通相。從始暨終。或無異說。化法約別相。指法逗機。隨根悟入。若約喻者。化儀如醫方。化法如良藥。準以思之(已上)教儀通局。總有四句。一一門一教。如第一第五門。二多門一教。如第九十。三一門多教。如二三四七八。四一門一多教。是第六門。約機各一故。總通三教故。問。玄記第一。化儀前後。大例四門。一本末差別門。二依本起末門。三攝末歸本門。四本末無礙門。與此十門。同耶異耶。答。彼初門。攝此一六九十。小乘三乘一乘。本末同時。始終一類。無異說故。彼第三門。攝此二三。以約三時指二經故。彼第四門。攝此七八。本末流攝。無障礙故。彼第二門。攝今第六教起前後。以本末教起相故。彼四門中。不攝此中第四第五。彼約大例。非極細故。清涼大師。總立十門。前四同玄。五隨機不定門。六顯密同時門。七一時頓演門。八寂寞無言門。九談通三際門。十重重無盡門。彼第八門。即當此中第四第五。大疏十門。具盡化儀。義苑等中。彼此對會。委細辨釋。恐繁不引。 第八施設異相 於中分二。初標章。二辨相。今初。上明一乘三乘小乘。化儀前後。及其意致。而未體述一乘與三乘小乘差別異相。是故今立此門辨之。言施設者。是建立安布之義。語通假實。若約假立明今者。別教一乘。本來獨立。談通無外。曾絕待對。今對權教。顯明實體。無對而對。故云施設。又理性無相。天絕待對陳。故云施設。若約實義。一乘三乘。實有差別。對此立門。故云施設。 章然此異相下。二辨相。亦二。初示意分門。二隨門辨義。今初。言然此異相隨事繁多者。唐印法師。屈曲平道二教差異。略舉四種。謂主異。處異。眾異。說異也。更舉十異。一教門儀式異。此中隨事亦有多數。二所詮理致異。圓融歷別多義不同。三成佛遲速異。四見佛通局異。五說教時分異。六化境寬狹異。七因果行位異。八立乘多少異。九利益勝劣異。十流通付囑異。廣如演義二下。依彼師疏明之。如是差異。實乃繁多。故今約略。建立十異。 章何者十異下。二隨門辨義。亦二。初問起。何者十異是也。二一者時異下。二答釋。即有十異。不科自分。第一時異。亦二。初標。二謂此一乘下釋。於中亦二。初一乘時分。二三乘等時分。初中亦二。初定時。二顯玄。初中亦二。初正明。二通妨。初中亦二。初且辨。二故論云下。引證。別行十地經初。云成道未久第二七日。而具本第六會。唯言爾時世尊。無第二七日之言。晉經唐經。兩本皆爾。戒法三藏新翻。別行十地經初。有第二七日之言。初會經初。標言一時。釋言始成正覺。經幾時分事。未剋定。賢首意說。別行十地。取初會初證信等文。具安布之。故十地初。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成道未久第二七日者。全取初會。安布之言。即取初會始成正覺。下安之。曰第二七日故。自初會。皆二七說。若具本言第二七日。不可取初會之言。具本既無。別行方有。明知。必定取初會言。論文初時及勝處者。今取初時。其勝處者。同文故來。義在處異。展轉成證。 章若爾何故下。二通妨。前言初時。故起此問。此一問答。即在本論時處次下故。為引證一具論文。而今順復古集成科釋。以為章主通妨之文。章主隨論而安布故。何故已下。本論正文。論云因緣行故。折薪云。清涼釋云。思惟因緣行者。因謂自所得法。緣謂所化之器。欲將己所證法。為眾生說。名為行因緣行。故法花云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等是也。彼思不得一乘機。今思即得一乘機。故與法花乃為異耳(已上)言如論釋者。此有二勢。一云。顯此問答是論所說。二云。指所餘論文。以置等言故。論次文云。本為利他成道。何故七日思惟不說。顯示自樂大法樂故。何故顯己法樂。為令眾生於如來所。憎長愛敬心故。復捨如是妙樂。悲愍眾生。為說法故。何故唯行因緣行。是因緣行。顯示不共法故(已上)指如是等文也。 章又此即是時下。二顯玄。探玄第二。明攝前後。總有三重。一二七日時。具攝八會前後重會。並皆同時。二此時即攝前後無量劫。當今若前若後等文。三攝於重重無盡念劫。當今因陀羅等故等。 章三乘等不爾下。二三乘等時分。玄記顯差別云。依普曜經。第二七日。於鹿野園。為彼五人。三轉四諦。此是小乘。依密跡力士經。第二七日。鹿野園。為於無量大眾。轉法輪時。有得羅漢辟支菩薩道等。此是三乘。依此經。第二七日。於樹王下。為海會菩薩。轉無盡法輪。明是一乘。上三同時者。約法表本末同時。約人顯機感各異。依法花。三七日。四分律六七日。興起行經七七日。依五分律八七日。智論五十七日。十二遊經一年方說。此並末教機異。宜聞各別。故致不同。本教機定。故唯二七(已上)末教時分。此中可知。言亦不一時收一切等者。義苑云。亦不下。有二義。一但以該攝之時。揀於定相之時。二兼通伏難。恐有難云。若以或前後不定故。不同一乘者。密跡等。亦二七日說。應同一乘耶。故今通云。雖同二七。然彼不一時收一切時也(已上)此時異門。唐和四記。解釋委細。義苑殊細。恐繁不引。復古不釋。指餘所明。 章二者處異。亦二。初標。二謂此一乘下釋。於中亦二。初正明。二問答。初中亦二。初一乘。二三乘。初中亦三。初七處八會。二諸世界海。三重重收攝。玄記第二說。處融攝總有三重。一此覺樹下。即攝八會人中天上。以言不離菩提樹故。當今初科。二攝於十方無餘剎土。皆悉不離此樹王下。當今次科。三攝諸毛端塵內諸剎。重重收攝。無有窮盡。以皆華藏之攝故。當今後科。今初。言攝七處八會者。七處之內。菩提樹下。是能攝處。餘之六處。即是所攝。能所合言七處八會。道樹是總。餘處是別。說法門總別亦爾。此菩提樹是華藏內。故顯淨相。眾寶莊嚴。華藏臺地。金剛所成。香海周遍。寶樹行列。此娑婆界華藏中央。世界種中。第十三重下。臺地藏映徹。通上故。菩提樹。眾寶嚴飾。 章及餘不可說下。二諸世界海。上即攝言。即通此科。於此道樹。攝十方界。各無量數。諸世界海。義苑云。不動道樹遍攝六天者。若經唯三天。有不起而昇之言。今云六天。依圓遍義。故清涼云。不起樹王。羅七處於法界等。問。經中何以獨三天。有不起而昇耶。答。有所表故。大疏問云。帶前起後。事理應齊。何故三賢。獨有斯旨。答。顯異義故。謂初二會。相鄰接不假帶前。此三人天隔越。故須連帶。又此三會。同詮三賢位。六已入證。不假帶前。第七即位中普賢。居然不假。第八頓證五位。體用已融。第九唯證入。體用一味故。並皆不假帶。今約圓遍。故遍六天爾(已上)又欲天四處。約就總名。立六天稱。實唯四天。 章又此華藏界下。三重重收攝。十方世界塵塵有土。土亦塵塵。各有佛土。如是重重無盡無盡。皆是華藏世界所攝。盧遮那佛。遍中即轉華藏法輪。 章三乘等即不爾下。二三乘。言娑婆者。顯非淨土。言木樹者。顯非寶嚴。不知華藏。單是娑婆。故木樹等。非映徹相。如樂音樹。庵羅樹苑。迦蘭陀竹園等。即此等也。義苑云。亦無無下。亦有二義。一但該攝之處。揀於定相之處。二兼通伏難。恐有難云。華嚴道樹下說。示勝法者。如梵網云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結波羅提木叉等。豈非示勝法耶。答。雖在道樹下說。然約釋身。從蓮華臺藏世界下來。似報化相分。又不一處即攝一切處。故不同也(已上)準前時分。亦有二釋。 章問若爾何故下。二問答。若爾何故等者。前云。三乘教娑婆木樹等。既非淨土。而佛地經。非是別教。即三乘教。而淨土說。是問來意。此問答段。屬三乘段。釋通妨難。亦有理在。折薪云。言佛地經等者。即圓覺疏。十餘部在淨土說者是。答。彼下。言在光耀等者。經具云。薄伽梵。經住最勝光耀七寶莊嚴(一顯色圓滿)放大光明。普照一切(二形色圓滿)無邊世界(三分量圓滿)無量方所。妙飾閒列。周圓無際。其量難測(四方所圓滿)超過三界。所行之處。出世間善根所起(五因圓滿)最極自在。淨識為相(六果圓滿)如來所都(七主圓滿)諸大菩薩眾。所雲集(八輔翼圓滿)無量天龍。人非人等。常所翼從(九眷屬圓滿)廣大法味。喜樂所持(十住持圓滿)作諸眾生一切義利(十一事業圓滿)滅諸煩惱災橫源垢(十二攝益圓滿)遠離眾魔(十三無畏圓滿)過諸莊嚴。如來莊嚴之所依處(十四住處圓滿)大念慧行。以為遊路(十五路圓滿)大止妙觀。以為所乘(十六乘圓滿)大空無相。無願解脫。為所入門(十七門圓滿)無量功德。眾所莊嚴。大寶花王。眾所建立。大宮殿中(十八依持圓滿)上配十八圓滿。並佛地論文。論結云。如是十八圓滿。所嚴宮殿。名佛淨土(已上)佛地經初。明佛住處。有此所說。解深密經。所說亦爾。攝論第十。明報淨。亦依彼等經文。解釋十八圓滿。當知。具足二十一種大功德法。名受用身。具足十八圓滿功德。名受用土。此等功德。正是他受用身及土。言其根本。是自受用。兼通化淨。而數不滿。言佛地功德者。彼經專說佛地功德。總有五法。清淨法界。四智菩提。名之五法。此五總攝有無為德。五法功德。不過三身。言此依三乘終教者。問。何故此說言依終教。答。始教色頂立實報土。終教實淨即在界外。彼經淨土。在三界外。是故判言依終教也。言及一乘同教說者。問。何故彼經言依同教。答。折薪云。及一乘同教者。如下以佛地經化身。具實報功德為即權歸實故。屬同教攝。彼約身是釋迦。合居化土。而經顯十八圓滿。即化土以顯報土。即化顯故。屬同教攝也(已上)十八圓滿三界外者。即於穢土。是成淨土。非謂離此別有界外。即染顯淨。教事深細。是故即成同教義也。言餘義準知者。玄記顯差別云。然佛說經處。有三種。一界內化身說處。二界外諸妙淨土。三染淨圓融。如是等也。 章三者主異下。是第三門。言及盡三世間說者。宋本云及無盡三世間說。宋本此次續云。如普賢行品云。佛說。菩薩說。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等(已上)此次續云不同三乘等。和本無普賢行品文。折薪云。言普賢行品等者。唐經云。佛說。眾生說。及以國土說。三世如是說。種種悉了知。今云等者。一等取第四句。晉經第四句。云菩薩分別知。二等取餘通三世間之文(已上)折薪記主。具引大疏。明普賢行品偈。諸說之相。恐繫不引。言不同三乘等變化身及受用身等說者。變化身說。是穢土化身。兼通淨土化身。如維摩經足指按地。即變染土也。受用身者。唯淨土說。如深密經。佛等經等。玄記二云。說法之佛。總有四位。一同羅漢身。以表說小乘法故。二化身佛。表說三乘。廣說地前。略說地上。三報身佛。表說三乘。廣說地上。略說地前。四十身佛。表一乘法。六位齊說。以此所說。具足主伴。無盡法故。佛亦同此。十身無盡(已上)四中前三小乘三乘說法之相。化儀炳然。言餘義準前知之者。宋本云餘義準知。今依和本釋者。準前處異。應問難云。若爾何故說佛地經之佛。是受用身。而前舉受用身故。今準前消釋。此乃直顯受用所以。全同前門。即是終教同教意也。 章四者眾異下。是第四門。亦二。初標。二謂此一乘下。釋亦二。初正明。二問答。初中亦二。初一乘教。二三乘等。今初。言列普賢等菩薩等者。義苑云。普賢等。是同生眾有一。諸神王眾。是異生眾。有三十九。一一眾類。各過世界微塵數等。並是道力。隨緣殊形異現。俯同世間現。隨類生身。即是生世間之身。莊嚴盧舍那佛。大眾法會故。云及佛境界中也(已上)此但舉唐經初會。同聞眾。舊經初會。五十五眾。二三四會。各有二眾。第五會。有五十三眾。第六二眾。第七一眾。第八三眾。八會總合。為一百二十眾。此八會眾。同時相融。總成一大法界。嘉會八會。各有百二十眾。結通十方毛端塵內。重重帝納。不可說不可說境界。是謂華嚴海會眾數。 章不同三乘等下。二三乘等。義苑云。不同三等或唯聲聞者。乃是釋迦常隨十二百五十眾也(已上)玄記二云。大智論云。若小乘經。初唯列聲聞眾。若大乘經。初具列菩薩聲聞二眾。義準。若一乘經。初唯列菩薩(乃至廣說)此三各二。今取意明聲聞二者。一愚法小教。唯列聲聞。如阿含等。二雖是大教。為迴小乘。唯列聲聞。如金剛經。二眾二者。一先列聲聞。後列菩薩。通始終頓。如淨名經。二先列菩薩。後列聲聞。通頓及同。如和休經等。菩薩二者。一雖列菩薩。主伴不具。如十一面經。二主伴具足。如花嚴經。三乘小乘。此中可見。若約能揀。是一乘科。若就所揀。即三乘等。不同二字。即是能揀。餘是所揀。今且所簡故。為三乘。第三第五。能所亦爾。 章問若爾何故下。二問答。亦二。初通正難。二通伏難。今初。問。言宋本言第九會。恐傳寫誤。答。中彼中初列聲聞意等者。宋本云。答彼中列聲聞意者。有二種。一寄對顯法故。為示如聾如盲顯法深勝也(已上第二義者。次科引之)宋本答中。作二義陳。初義不異和本。第八本會。列聲聞者。為顯本教不共獨絕菩薩。亦形顯此寄相。 章後六千比丘下。二通伏難。謂有難言。本會聲聞。化現顯勝。末會之中。身子弟子。六千比丘。於文殊所。迴心向大。豈非聲聞列在會座。故今通云。六千比丘。頓悟菩薩。非是聲聞。猶如海幢海雲德雲等。皆是出家菩薩。本非聲聞。今亦如是。即是出家菩薩。非真聲聞類也。問。若爾何故迴心向大。答。此亦菩薩示迴心相。顯今本教全收該貫。華嚴同教。即是此門。宋云。二文殊出會外。所攝六千比丘。非是前所列眾。此等皆是已在三乘中。令迴向一乘故。作是說也(已上)此本之意。前已迴心故。成菩薩。非是聲聞。總作二釋。以答前問。非是後作伏難釋通。義苑總釋答二義云。列此聲聞。但是菩薩示現。有其二意。一寄對顯法。如聾盲者。彰其絕分。警餘乘故。二會外所攝六千比丘者。知可迴心故。亦通當機。但是迴心羅漢。與菩薩無殊。未乖列眾耳(已上)折薪云。問若下。云第九會者。應是八字。問意云。若唯菩薩眾生。有何意故。第八會。卻有聲聞。答彼下此有二種意。所以列也。一要寄顯不共之旨。故示聾盲。所以須列。二要迴三入一。顯攝前方便。亦說六千比丘也。意云。一乘經初品。合唯列菩薩。由有此二意故。第八會。列聲聞。以顯同別之教故也。大意如此(已上)消釋章文。彼記極廣。應別見彼。今略不載。復古集成解釋亦繁。指事云。言答彼中初列聲聞等者或本云。彼列聲聞意者。有二種。一寄對顯法故。為示如聾如盲。顯法勝也。文殊出會外。所攝六千比丘等。非是前列眾。此等皆是已在三乘。今迴向一乘者故。作是說也(有云。此後說難見)解云。此後說亦勝。上云或眾生。此世三乘根不定故。堪進同教一乘者。則見自所得三乘之法。皆依一乘無盡教起。是彼方便阿含施設。是故諸有所修。皆迴向一乘。花嚴經同教中說是故。云知。是在三乘位。長養根機。入一乘同教也(已上)和本亦古有之。然末代所流本。即如前陳。 章五者所依異下。是第五門。義苑云。謂此定體。包含無外。德用齊彰。故一乘經。依此而說。三乘後得智出者。謂依勝流真如出根本智。從根本智。出後得。從後得智。流出三乘十二分教。或更流出大悲心。於大悲心中。方流聲教(已上)一乘即體智海顯現。三乘後得展轉流出。 章六者說異下。是第六門。義苑云。此方說等者。如說性起品竟。十方一一。各有八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菩薩。同名普賢。各從本國來此作證。皆云我等佛所。亦說此法。與此不殊。性起既爾。餘會餘品例然。故云多文多向亦皆遍等(已上)文句廣博。義途可見。 章七者位異下。是等七門。圓教階位。總有二種。一行布門。二圓融門。今圓融位。如此無礙二門。融通自在圓遍。章八者行異下。是第八門。義苑云。謂隨下。約位明行。如東下。依處顯修。又一下。圓融無礙。三乘下。漸次修證。六位者。前開十信。後開等覺。定散者。入定出定之殊。謂定散二善也。雖狀其名。非同三乘之隔歷故並一時修。如東方常入定者。東方入正定也。西方常供養佛者。西方從定起也。隱顯俱成。故云亦不分身一時皆遍滿矣。更無優劣者。良以此宗修證一時故。地前地上。不分淺深之異。又一行即一切行等者。謂若起一普賢行。時。即遍一切行位。一切德。一切法。一切處。一切時。一切因。一切果。窮盡法界。具足一切。涉入重重故。通因陀羅網。三乘地上各有分齊者。前地不知後地功德。何以故。分破分顯故。況地前者。以深而況淺。以斷而況伏也(已上)折薪云。各有分齊者。如初地施度。二地戒度。乃至十地。智度等。不圓也。此唯得次第行布一門。花嚴十地。雖有此義。而亦圓融。故不同三乘定相也(已上)一身六位。入定供佛等行。賢首品中具說。既云信位滿心以去。彼品即說信滿相也。 章九者法門異下。是第九門。亦二。初標。二謂略舉十種下。釋。亦三。初舉數。二一彼有三佛下。顯相。三餘門無量等二句。結指。二中三。一相對舉十法門。十各彼者。是三乘教。此者一乘。其小乘教。不足對論。而上多舉小乘教相。若兼攝之。多同三乘。義理易知。義苑云。此上所列。十門法者。蓋以增減者。為三乘之權。圓彰者。為一乘之實。何以故。謂三乘宗中。以無窮為過。故局增減。一乘宗中。宗尚無量故。談十十。以顯無窮(已上)三一十法。折薪具列。義苑復古。並不列之。集成指折薪記。指事一乘十法。指經卷處。故彼文云。第三十七。說正覺佛等十佛。第四十一。說眾生身佛等十佛。第四十二。說無著佛等十佛。言此有十通者。第三十九文。言此有十明者。第三十卷也。言此有十解脫者。第三十九卷。言此有十無畏者。第二十九文。言此有十眼者。第四十二卷。言此有十世者。第三十八卷文。言此有十諦者。十地品第五地文也。言此有十辨者。第三十八卷。言此有十不共法者。第四十一卷文也(已上)若列其名。且初三佛者。法報化身。十佛如卷初明。第二六通十通。如上法相交參中明。第三三明者。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言十明者。離世間品云。一善分別諸法明足。二不取著諸法明足。三離顛倒見明明足。四智慧光照諸根明足。五巧發起正精進明足。六能深入真諦智明足。七滅煩惱業成就盡智無生智明足。八天眼智普觀察明足。九宿經念知前際清淨明足。十漏盡神通智斷諸漏明足。第四八解脫者。一內有色外觀色解脫。一內無色外觀色解脫。三淨解脫身作證。四空處解脫。五識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有想非無想處解脫。八滅受想解脫。十解脫者。離世間品云。一煩惱解脫。二邪見解脫。三諸取解脫。四蘊界處解脫。五超二乘解脫。六無生法忍解脫。七於一切世間。一切剎。一切眾生。一切離著解脫。八無邊住解脫。九發起一切菩薩行。入如來無分別地解脫。十於一念中。悉能了知。一切三世解脫。菩薩安住此十。施作佛事。教化眾生。第五四無畏者。一一切智無所畏。二漏盡無所畏。三說障道無所畏。四說盡苦道無所畏。十無畏者。離世間品云。一悉能間持一切言說無畏。二得如來灌頂無礙辨才無畏。三知一切法空無畏。四佛力所護持故住佛威儀所行真實無畏。五身語意業皆悉清淨無畏。六八部侍漸如來護念無畏。七成就第一根念。心不忘失佛所可說無畏。八智惠方便。悉已通達無畏。九恒不忘失薩婆若心無畏。十具足善根。圓滿神通無畏。是名菩薩十無畏(此但各引初語。其文甚廣)第六五眼十眼。如上圓教處明。第七三世十世。出離世間品。三世各具三世。總是一念。即成十世。第八四諦者。苦集滅道。十諦者。第五地經云。此菩薩摩訶薩。善知俗諦。善知第一義諦。善知相諦。善知差別諦。善知成立諦。善知事諦。善知王諦。善知盡無生諦。善知入道智諦。善知一切菩薩地次第成就。乃至如來智成就諦。第九四辨者。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詞無礙解。樂說無礙解。十辨者。離世間品云。一於一切法無分別辨才。二於一切法無所作辨才。三於一切法無所著辨才。四於一切法了達空辨才。五於一切法無疑暗辨才。六於一切法佛加被辨才。七於一切法自覺悟辨才。八於一切法文句差別善巧辨才。九於一切法真實說辨才。十隨一切眾生心令歡喜辨才。是名菩薩十種辨才。第十十八不共法者。一身無失。二口無失。三念無失。四無異想。五無不定心。六無不知己捨。七欲無減。八精進無減。九念無減。十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十二解脫知見無減。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十六智慧知過去無礙。十七智慧知未來無礙。十八智慧知現在無礙。十不共法者。離世間品云。菩薩有十種不共法。一不由他教隨順波羅蜜道修六度不共法。二順四攝道勒攝眾生。三為諸眾生發起善根求佛智慧。四方便善巧究竟彼岸。五權實雙行。六身口意業道智慧行。七常起大悲。八一切眾生皆樂見。九在眾難處不失一切智心寶。十得最上法不離善知識不捨尊重佛。從二至十。上皆云不由他教。下皆云不共法也。結指云餘門無量等者。折薪云。餘門無盡如離世間品及佛不思議法品也(已上)非唯此二品。總遍一部也。 章十者事異下。是第十門。義苑云。隨有舍林等者。謂華香雲樹。即法界之法門。剎土眾生。本十身之正體。所以逝多林重閣。忽然廣博。三種莊嚴。園林。重閣。虛空也。以此三種之現相。答彼海會之疑問。豈非法門耶。故此云皆是。或是行位者。今彼海會。頓證法界故。或教義等普賢文殊。依此開發故。而不壞其事者。懷相而作。非不思議故。仍一一塵中皆具足法界者。經云。花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即斯義也。隨一事起皆悉如是者。例餘一切也。則法法皆彼此該收。塵塵悉包遍互入者矣。二乘但可說即空者幻有也。即真如等。妙有也。幻有為三乘之權。妙有為三乘之實。並非一乘。故不同此也。又若以神通等者。此顯示三乘果門業用。故神通暫現。此如楞嚴塵含寶剎。淨名芥納須彌是也。非是彼法自恒如是者。揀非德相法爾如然也(已上)和本云自性如是。義意是一。復古云。初一乘。謂如善財隨所遇貪嗔癡等。皆得法門。遇山入山法界。遇水入水法界等。皆即事即真也。仍一一塵。皆具法界。如一塵。皆具法界。如一塵是總相。人法。理事。因果。行位等。十對二十事法。為別相等。一一塵。皆各如是故。得因陀羅等也。不同下。二三乘。孔目云。初教即空。終教即如。頓教即泯。又若下。揀足指按地。并淨名不思議等也(已上)折薪云。即空即始教。即真如即終教。等於頓教。則空有絕待也(已上)或可。又若以神通等者。是通伏難。謂有難言。維摩不思議解脫。所作事等。即是託事顯法。亦是諸法顯義意。三乘教中。既有此事。何言獨局一乘教耶。是故通云若以神通等。十玄無礙。有其二重。一曰德相。二曰業用。德相十玄。唯在別教。即是諸法自性。如是業用。一分時通三乘。即今暫現所作是也。唯是小不思議而已。不同一乘大不思議也。宋本章上卷終註云。第八門竟。後有所詮義理二門。成中下二卷。畢十門矣(已上)和本無之。義苑云。言後有所詮義理二門成中下二卷者。觀此之文。則所詮差別在前。應為中卷。義理分齊屬後。合為下卷。清涼亦云。約所詮辨異。然賢首義。分齊內第二卷中廣明。由是徑山寫本。海東印章。皆以所詮差別。居第九為中卷。義理分齊。居第十。作下卷。與夫清涼指文。同于一揆。若究賢首之意。既以花嚴一乘標顯故。以一乘之義理。貫其初後。今之編文。從於古也。近見題卷。不根祖訓。輒有遷移。紊亂列章。義門失緒。得不謹歟(已上)折薪云。註中既云後有所詮義理二門。即知。所註第九。有作第十者非也(已上)日本古來章本。義理為中。所詮為下。歷代不改。上指法義。言在下卷。而無此終註。宋本上指唯言如下。不言下卷。即以此註。定中下卷。今此但依古來和本。以定列章次第而已。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十八(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