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二十三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輸入者 周愛東
   一校者 程海燕
   二校者 劉海燕
   改稿者 王 麗

章第二出執過者下。大文第二。出執過失。於中分三。初標門。二辨相。三總結。今初。問。前防護執。過相已彰。何故立此門。更出執之過。答。前門唯遮於三性法。執四句者。而未顯明執四句者。隨何等過。又因遮執情。似出過相。而未正指執情之過。故立此門。別出過相。若不爾者。遮情未盡。表德之門。不可開故。
章若計真如下。二辨相。亦三。不科自別。三性異故。第一出真如四句過。有等四句。即為四段。初明有之過。亦二。初標分。二辨明。今初。言計真如一向有者有二過失者。問。前護執中。五重四句。今就何重。出其過失。答。護真如執。雖有五重。今總出過。即包五重。一切四句。皆有二過。非唯真如四句二過。亦依遍二。總通亦爾。
章一常過下。二辨明。亦二。斷常別故。初出常過。中亦二。初標。二釋。今初。常謂恒爾不絕之謂。凝固不動。自守堅住。因明下斷。斷謂絕焉不續之謂。盡滅不住。自任空無問。何故斷常名為過失。答。情謂偏執。不稱道理。不捨斷之常。不捨常之斷。融即無塵是應道理。今即反此。是故為過。外道凡夫。多起二見。是故經論深破此二。瓔珞不增減。心地觀等經。具說八不。遣破邪情。顯彰法體。其中非斷非常二門。大遣妄見。妙通法理。問。約斷常過。應有四句。更加俱是俱非二故。若具開言之。雖有四句。舉要明體。唯是斷常攝盡無遺。故諸破迷不過此二。問。常是有義。斷是無義。真如執有。應是有過。真如謂無。應單是斷。執雙亦等。如次亦爾。何故各出斷常之過。答。當體相順。即有此義。而因此緣。互有餘過。且如執有。即是常過。因此即有其斷之過。是故破有。雙出斷常。諸句斷常。例此皆爾。依他遍計四句二過。兼正亦爾。準例可知。問違反八不。即成八迷。各有二門。應出為過。答。生滅一異等。各取無違妨。起信論明空真如中。舉有無一異四句已。更言乃至。唯識論明計所執中。亦舉有無一異。俱不俱等。中百十二等諸論。及釋家諸師。所陳非一。非唯八迷亦有百非。約此遣破。事實無量。然遣蕩之路。多用有無一異等句。以為規矩。
章謂不隨緣下。二釋。亦三。初正明。二問答。三結顯。今初。言不隨緣故者。若計有者。即定性有。不可隨緣作染淨法。上護執中。真如非有。以隨緣故。若執有者。應非隨緣。言在染非隱故者。由上過故。即成此過。本覺真如。不守自性。隨染淨緣。成染淨法。若在染法。隱藏不現。在纏真理。法應爾故。今不隨緣。雖有染中。應非隱沒。守淨性故。言不待了因故者。此亦展轉。由前而來。因有二種。生因了因。六度萬行。名為生因。生得智果佛菩提故。無漏智種。本覺妙智。名為了因。所生大智。照了妙境。證真理故。本覺真理。為煩惱藏之所隱覆。必待始覺修生之智。理得顯現。今既對染。卓然獨立。不籍了因體會顯證。明常所以。有此三由。故真計有。墮常過失。
章問諸聖教中下。二問答。亦二。初辨明依圓相通。二結成真俗雙融。初中亦二。初真如常無常。二依他常無常。初中亦二。初真如常住。二真如無常。初中亦二。初問。二答。今初。計真如有。既出常過。故說理常。應此過。諸聖教者。折薪釋問意云。佛地等經。唯識等論。皆說真如凝然。如是。應亦有過(已上)。佛地經說。五法功德。攝大覺地。為無為法。清淨法界。大圓境等。四智心品。名為五法。其淨法界。即真如理。以虛空譬。廣顯其相。親光論師解釋極廣。本經所說。非是一偏。釋家意致。不許隨緣。以親光菩薩。護法弟子故。成唯識論。如謂如常。表無變易。不許隨緣。故舉此經論。以為難端也。不簡性相二宗經論。但說凝然。總舉為問。
章答聖說真如下。二答。亦二。初正明。二引證。初中亦二。初顯正遮過。二舉過顯正。今初。言聖說真如等者。舉上問言此是已下。正答上問。終日隨緣。竟夜不變。何故爾乎。法爾德故。舉體任物。染淨恒成。舉體凝然。自性湛然。論相則隨緣轉反。談性則隨自常淨。言是即不異無常等者。明其所由。既不動常。而成無常。是故常者。全指無常。問。常與無常。體相既異何故此常。不異無常。是故。答。言不思議故。欲言之無常。自性是常。不可以無常。而思議。是故言常是不思議常。上是顯正。非謂已下。簡去過非。既作諸法。而凝然常。故不可言不作諸法。唯凝然常。言如情所謂者。隨其妄情。計度思構。非唯情謂而已。然後彰之名言。
章若謂不作諸法下。二舉過顯正。於中。初牒前所簡法。是情已下。正顯過失。執不隨緣。是妄情故。情中存物。言情所得。既是情謂。不得真常。故情所得。言失真常。言以彼真常下。顯其正理。問。何故情謂。失於真常。答。以彼真常異所謂故。成無常之常。名之真常。如是真常。非情所得。非情得故。名之真常。
章是故經中下。二引證。言經中者。是勝鬘經。言不染而染等者。彼經此文。諸祖章疏。處處多引。不可不詳。彼經具云。世尊。如來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淨藏。此自性清淨如來藏。而客塵煩惱。上煩惱所染。不思議如來境界。何以故。剎那善心。非煩惱所染。剎那不善心。亦非煩惱所染。煩惱不觸心。心不觸煩惱。云何不觸。法而能得染心。世尊。然有煩惱。有煩惱染心。自性清淨心。而有染者。難可了知。唯佛世尊。實眼實智。為法根本。為通達法。為正法依。如實知見。勝鬘夫人。說是難解之法。問於佛時。佛即隨喜。如是如是。自性清淨心。而有染污。難可了知。有二法。難可了知。謂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可了知。如此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薩摩訶薩。乃能聽受。諸餘聲聞。唯信佛語(已上)此一段文。總分為二。初勝鬘自說。二勝鬘夫人下。如來述成。自說亦二。初直明染淨。二何以故下。徵釋顯相。初直明中。先舉五藏。是染而不染。後此自性下。是不染而染。不思議者。難可了知。徵釋中。初釋染而不染。世尊然有煩惱下。釋不染而染。兼明難可了知之義。唯佛所知。餘不能故。佛述成中。亦二。初說主問佛。後時佛下。如來正述。亦二。初述歎印成。後如此二法下。定信解者。初中先標述。自性清淨心而有染污難可了知者。標不染而染。有二法難可了知者。雙標染而不染。不染而染二門。後謂自性下。釋成。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者。釋染而不染。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可了知者。釋不染而染。問。經顯文中。唯明不染而染難知。何言染而不染難知。答。雖俱難了。不染猶易。煩惱雖覆。自性淨故。然自體淨。而被覆染。此義極難。是故數處。重明此義。然此二門。難了無異。是故述中。雙明難知。言有二法難可了知。是其文也。由此意故。勝鬘自說。並通二門難可了知。以義取文。但是顯了。言有二門者。謂性淨染污。淨影疏云。如此二法。牒前性淨有染二法(已上)性淨即是染而不染。染污即是不染而染。賢首大師。深得經旨。雙舉染而不染。不染而染二門。諸處引之。準例應知。今章唯引染及不染。不引難可了知之言。然上文。言不思議常。即是難可了知之義。若真隨緣。作諸法者。即應無常。何故性淨。是義難了。唯佛境界。若緣性淨。應是常住。何故無常。此義難知。佛境界故。不染而染。是不思議無常。染而不染。是不思議常也。問。如此所立。諸教真如隨緣性淨。無不通暢。若爾。法相宗意。不許真如受熏。固守自性。此義如何。答。所依經論。何必守凝寂。宗祖人師。成有固執。義苑云。問。若云凝然常是情計者。且法相宗中。廣談真如凝然。堅如玉石。不受熏變。豈皆情計耶。答。若與之者。對小施權。得真如一分亦是常也。若奪言之者。執權為了。二諦不融。豈非情計歟。故智論云。智障極盲闇。謂真俗別執(已上)言智論者。可言梁攝論也。折薪云。清涼云。唯識等亦說真如是識實性。但後釋者。定言不反。失於隨緣。過歸後輩耳。演義釋云。引唯識文。結同法性。故論云。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釋曰。既用真如。為識實性。明知。天親亦用如來藏。而成識體。但後釋論之人。唯立不反。故云過歸後輩。況世親造佛性論。廣用勝鬘(上皆祖文)今章出經論意。即是不異無常之常也。非正彼說(已上)天親論。云立隨緣義。而護法論師。唯成不變義。彼餘九大論師所立之義。皆爾。親光論師。亦唯不變。此並過歸後輩例也。如台宗荊谿大師。斷法相增壽變易(已上)諸論皆云。捨分段身。而入變易。天親論主意。未必然。但恐釋論義不正耳(已上)三十唯識頌云。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已上)然護法論師。唯立增壽義。不許別盡別生變易。彼師判言義不正耳。即如是宗過歸後輩。
章問教中既下。二真如無常。亦二。初問。二答。今初。前既斷言不異無常之常故。必可有不異常之無常。然諸教顯文。不言如無常。何故諸教。不說此義。故言不就。不言已說。約顯文。何說凝然故。
章答教中亦說此義下。二答。亦二。初辨明宗意。二結成教理。今初。言教中亦說此義者。直定所立。常與無常。即體互融。是故即體還常無常也。今既真如不異無常。由此義故。成無常義。言經云者。是楞伽經。此是四卷楞伽第四文也。七卷楞伽第五云。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有生滅(已上)此中意云。本覺真如。是如來藏。受無明熏。與彼和合。成有漏法。惡因感苦。善因感樂。是如來藏。流變所作。故如來藏。與煩惱隨順運轉。其七轉識。是生滅法。如來藏性。即在此中。是故藏性。一切有為。有漏法中。隨轉生滅。指事釋云。是四卷楞伽第四卷文。經云。如來藏常。故作依持。能令轉識知苦樂。與七識生死因俱。若生若滅。元曉云。猶海水之動。說名為波。波無自體。故無波之動。水有體故。有水之動。如來藏與七轉識。生滅隨轉。是故真如。成無常義。許隨緣故。問。何故十卷楞伽云。如來藏。不受苦樂。非生因。餘法者共生共滅(已上)三經同本。當同處文。與餘二本。相違懸隔如何。答。於此文下。雙有下染而染染而不染之義。兩本即說不染而染。十卷之本。是明染而不染之門。是故三本不相違也。言經云自性清淨心等者。此是起信論文也。而言經者。古來寫謬。指事所牒及宋本並言論云。即指事云。或本作經非也。下卷引此二文。云楞伽云。又起信論云。由此明知非也(已上)自性清淨是真如法。染心無常。真如本覺。既成染心。故是無常。
章以此教理下。二結成教理。此結意云。以此教理。真如無常。由無常故真如隨緣。以隨緣故。舉體隱覆。由隱沒故。非有無常。逆次結成。翻上可見。
章問真如是不生滅法下。二依他常無常。亦二。初問。二答。今初。真如常住。依他無常。法相常然。不可問答。真如無常。依他常住。是異恒式。可施問答。然真如法。既通二門。依他之法。應亦通二。故因真如。有此問來。
章答亦得有也下。二答。亦二。初直立。真如既通二義。依他必亦同然。二何以故下。細辨。亦二。初明不異常無常。二明不異無常常(已上)今初。言何以故者。徵也。此是總句。且屬初科。諸緣起下。是釋。先立理。依他之法。依無性成。無性即常。故不異常。因緣合成。即是相有。無有自性。故是性無。具此一義。名依他法。今成無常。而不異常。雖是無常。而超恒式。言故經云下引證。經者。維摩經。彼經上卷弟子品云。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指事云。遠法師云。離相窮極。名為畢竟。理寂無為。名不生滅。此不生滅。是其無常之實性。故名無常義。上宮說。三聚法。即體自空。無生滅。是無常義(已上)今章主意。不異常之無常。是故不生不滅。是無常義。常住即體。是無常故。
章又以諸緣起下。二明不異無常常。言以諸緣起等者。先立理。此翻前門。若翻前文。應言無自性法。緣起成立。方無自性。今直成立緣即無性。此是表詮。非滅緣起等者。即是遮詮。緣滅之空。大乘不許。言故經云下。後引證。初所引經。即大品經。即空無相般若通理。後所引經。是維摩經菩薩品文。法身流轉。名為眾生。以攬法身。為眾生故。是故眾生。即是涅槃。眾生即體。即是法身。是故不用更證涅槃。是故二經。並證所立。
章此中二義下。二結成真俗雙融。亦二。初真俗相配。二立義引證。今初。言此中二義者。依他二義。一不異常之無常。二不異無常之常。言真中二義者。一不異無常之常。二不異常之無常。依他中後義。與真中初義。主體一同。依他中初義。與真中後義。其體全同。故云相配可知。雖是相配。各有所同。真如是常。而兼無常。依他是無常。而兼常義。
章此即真俗下。二立義引證。真如常住。依他無常。即法相門。非是鎔融。真如無常。依他常住。是雙融門。義一均故。言故論云者。是梁論文。宋本章云故智論云。彼寫謬矣。折薪云。智論下。攝論亦有此文。如前引(已上)不細檢文。謂在智論。指事云。是梁論第一卷初頌文也。疏云。初二句中。言智障者。無明住地。能礙真解。名為智障。言極盲闇者。障中窮細。名之為極。無其慧目。稱之為盲。迷覆真如。故名為闇。言真俗別執者。理絕情妄。名之為真。事為情知。目之為俗。真俗體同。事似波水。惑情之家。迷彼真如不二之理。計其真俗有異體。名為別執(已上)
此引古師梁攝論疏。此中智障。指二障中所知障故。疏判為無明住地。智障法執。即執真俗二諦性相一異等故。今者不融。依他圓成。即應墮彼執異障故。是故融會離別執過。然攝大乘。天親釋論。首舉數偈。歸敬三寶。請加述意。其佛寶中。具舉斷德。其所斷者。惑智二障。先舉智障。後舉煩惱。今此引其所知障也。論具文云。智障極盲暗。謂真俗別執。由如理如量無分別智光。破成無等覺。滅心惑無餘。常住德。圓智恒隨。行大悲等。彼亦舉佛智恩二德。所謂圓智大悲是也。滅心惑無餘者。即斷煩惱障也。唐世親攝論。歸敬偈云。諸破所知障翳暗盡。其所有如。所有諸法。真俗理影中。妄執競興於異見。斯由永離諸分別。無垢清淨智光明。後得最勝三菩提。惑障並習斷常住。能無功用。於十方。隨諸有情意所樂等。廣文如彼。與舊譯論。對挍可見。為知由來。引彼論也。此偈世親釋時結之。而隋譯本。無此偈句。無性攝論。無歸敬偈。
章是故若執下。三結顯。亦二。初約真諦結。二約俗諦結。今初。言即不隨緣等者。即舉已前三因。結成所出常過。既言真如若有。是故就真諦結。此之三因。隨一即具餘之二因。連屬相隨。不相離故。
章又若不隨緣下。二約俗諦結。言若不隨緣等者。即因前因不隨緣生。俗諦諸法。依真生成。真不隨緣。而有俗諦。是無所依。而有諸法。是故俗諦。即成常過。然出常過。總有二門。初約真諦明。二又若不隨緣下。約俗諦明。前依圓。常無常問答。前科段中。決擇相狀。然今屬結科釋後段。因結真諦。結顯俗故。
章二斷過者下。二明斷之過亦二。初約真當體。二約俗無體。今初。言如情之有等者。妄情所謂一切義理。皆成斷滅實義理故。是故約此。出斷過失。
章又若有者下。二約俗無體。有俗諦者。由二義故。一有自體故。得有俗法。二真所隨故。得有俗諦。今無此二。故成斷過。
第二明無之過。常中二義。初染法無依故。後淨法無因故。問。何故生死言依。無漏聖智言因。答。依如來藏。得有生死。染法乖真。故唯言依。依如來藏。得有涅槃。證真之智。親順真如。全以真理。成能證智。無有如外智能證於如故。是故淨法。持言無因。以本覺理成始覺故。言又無所依下。出斷過失。亦有二義。初斷俗諦故。後當體無故。
第三明雙亦過。言亦具上諸失者。此過既是雙計有無。是故定具上有無中。各各斷常。二種過失。準上可知。理應爾故。言謂真如無二下。雖有諸失。且出一箇。雖是一箇。總含通攝。失正理故。是斷無理。強立是常。上二句諸失。此一箇斷常。彼此有無。映帶應得。
第四明雙非過。此亦失理。常體為斷。強立為常。轉成之過。上明真如四句過竟。
第二出依他四句過。於中分二。初標門。二若執有者下。辨相。亦四。有等四句。不科自別。第一明有之過。亦二。初標分。二一常過下。辨釋。亦二。初正明二過。二決擇常過。初中亦二。初常過。二斷過。今初。言謂已有體等者。此大乘宗。以定有義。令隨外道自然實有。薩婆多宗。雖言因緣。而實有故。誘引教故。大遂破故。
章又由執有下。二斷過。以籍緣故。得有諸法。今即反此。故成斷過。不籍緣故。轉成此過。待前常過。是當體故。
章問若說依他下。二決擇常過。亦二。初問。二答。今初。言攝論等中說依他性以為有者。無著菩薩。位居初地。造攝大乘論。明十殊勝相。初應知依止勝相。廣明八識。次應知相勝相中。具明三性相。其依他性。因緣和合。假名成立。為染淨有。八識相貌。唯依他性。八勝相等。諸位觀解。於中皆明依他性有。等言等取無著所造顯揚聖教等諸論。又世親菩薩等。釋無著攝論等。及自造諸論。多明三性。是故亦取彼諸論等。若語本源。彌勒菩薩。瑜伽。莊嚴。辨中邊等。然彼菩薩。因極上位。今且對下龍樹提婆。是故且舉無著世親。
章答聖說依他下。二答。亦二。初辨明宗旨。二勘挍過起。初中亦二。初直顯。二徵釋。今初。言聖說依他等者。聖言即指無著世親。舊譯諸師。並云。龍樹天親。俱釋初地。曇鸞道綽等。如是判斷也。新譯諸師。並云。無著初地。世親菩薩四善根初。入暖法位。得明得定。慈恩淄州等。如是傳判。今言聖者。初地已上。是聖位故。依新家意。正舉無著。是初地故。相從即取天親菩薩。言依他有。即不異空之有故爾。非是異空定有之有。故雖言有。不墮情計。
章何以故下。二徵釋。亦二。初徵。既有其體相。何言不異空。二以從眾緣下。釋。亦二。初明假有義。二顯論主意。今初。言以從眾緣等者。四緣和集。所生諸法。即體無性。無自立故。言一一緣中等者。能成緣中。各無作者。外道即計諸法生起。別有作者。即神我等。今求緣中。無有能造色心之者。緣既無作。豈有所生。無作無起。而得緣起。言是故已下。結成所立。無作而起故。名非有之有。
章是即聖者下。二顯論主意。言不動真際建立諸法者。是出大品經中。大師處處。引此經文。明一切法非有之有。真際即是無性之理。無依玄絕之法。是全真際。成緣起法。雖是緣起。常恒真際。真際全體。即成緣起。是故有者。非有之有。
章若謂依他下。二勘挍過起。亦二。初辨明過相。二結成過起。今初。此中有過。展轉三重。一緣起有性過。二不相由籍過。三壞依他法過。此三重過。皆由執有。展轉鉤鎖。相連而起。
章是故汝意下。二結成過起。言汝意者。是指依他執有之者。言恐墮空斷者。檢執者之意趣。問。若言無者。應成斷無。故立為有。是有何過。答。故今勘云。若立為空。即應成有。由無自性緣起成故。不知此義。恐成空斷。依他為有。此人不達緣生無性。立為定有。為定有故。敗壞緣起。壞緣起故。即墮斷無。若知無性。無有此過。
第二明無之過。亦二。初標分。二若謂依他下。辨釋。亦二。初斷過。二常過。初中亦三。初正明。二問答。三結成。今初。言若謂依他等者。牒執。言即緣無所起等者。勘過。此即當體過也。汎出過失。有其二門。一當體過。如執為有。即名常過。計度為無。即名斷過。二轉成過。如執為無。即出常過。計度為有。即出斷過。展轉成過。非當體過。三性四句。一一斷常。隨其所明。應如是知。此中過者。空依他故。不存緣起。無緣起故。無有諸法。此當體過。如此勘挍。或有直出過失。如上文云。執真是無。亦即是斷。如是等也。言即是斷也者。結過。
章問若說緣生下。二問答。亦二。初前代師意。二後代師意。初中亦二。初問。二答。今初。言若說緣生等者。牒所出過。以為問端。言何故中論等內等者。引所遮論。正作問難。等言等十二門論。百論。智論及餘空論。中門智度。並龍樹菩薩所造。百論提婆菩薩所造。龍樹是初地論師。對前無著菩薩。提婆地位難知。對上天親菩薩。
章答聖說緣生等者。二答亦二。初辨明宗旨。二勘挍過起。初中亦二。初直顯。二徵釋。今初。聖說緣生等者。牒所難法。為所立體。言此即不異有之空也者。正顯宗旨。因緣和合。假立似有。似有即空。空不異有。緣起似有。即無性故。
章何以故下。二徵釋亦二。初何以故者徵。有空天別。何故不異。二法從緣生下。釋亦二。初明真空義。二顯論主意。初中亦二。初正顯。二結成。初中亦二。初順顯。二反顯。今初。此中意云。因緣生故。必無自性。是故明空。不捨似有。故終日說有。而不礙空。竟夜談空。而不妨有。不礙有空故。名之真空。中百等論主。所以說之。
章若不爾者下。二反顯。言若不爾者。指前無性。若非無性。無緣起因。無緣起故。不得成空。今則反此。成無方空。
章是故不異下。二結成。有即空故。名緣生空。是故雖空。必不異有。
章此即聖者下。二顯論主意。言不動緣生等者。全取緣起。而談空故。或言。不壞假名。而說實相。對前不動真際建立諸法故也。龍樹等意。由此義故。說甚深空。名緣生空。深契佛意。揚無方道。
章若謂緣生下。二勘挍過起。亦二。初辨明過相。二結成過起。今初。此中過相。展轉二重。一執斷空故。無有緣起。二無緣起故。無有空理。上明過相。無空理等。結歸空過。
章是故汝意下。二結成過起。言是故汝意恐墮有見等者。檢彼過云。若立為有。即應成空。由籍諸緣。全無性故。不知此義。恐成有見。依他為空此人不達無性緣生。立為定無故。為定無故。已失性空。失性空故。墮惡取空。惡取空者。執斷空人。瑜伽論中。舉二類人。一善取空者。不執空之空。二惡取空者。定執空之空。今惡取空者。即當彼斷空。此空問答。與前有段。相對相反文句義理。遮詮表詮。意致炳焉。
章問若由依他下。二後代師意。亦二。初問。二答今初。此問有二。初領前代無違。何故已下。舉後代相破。是今正問也。言前代諸論師者。即前所舉。三論龍樹提婆。法相無著世親。更通兩宗餘諸論師。問。今前代者。如來滅後。經幾許年。諸師出現。答。章主十二門論疏。陳龍樹出世時代云。有說。龍樹佛滅度後。八百年出。依摩訶摩耶經。佛滅後七百年出。近問三藏云。西國有傳。龍樹從佛滅後。三百年出南天竺二十一國王。以藥自持。擬待彌勒。至八百年。彼王諸子。並皆老死。無嗣位者。後一太子。恨無得位。母氏教云。汝父不死。是龍樹所持。汝乞彼首。父即隨喪。王便依言。往乞菩薩刎頭與之。於是而卒。既五百年在世。是故諸記皆會(已上)龍樹菩薩。承大乘法於馬鳴菩薩。馬鳴論師。依摩耶經。如來滅後。六百年出。僧祐律師。薩婆多記云。馬鳴菩薩。三百餘年出。是時出世。承文殊。龍樹或說云。五百三十年出。承于馬鳴。是七百時。次提婆菩薩。八百年出。羅睺羅菩薩。八百餘年出世。此是三論宗祖出世。次法相宗祖。如來滅後。九百年中。彌勒菩薩。受無著請。降阿踰闍國。說五部論。無著隨從承之。世親覺師子。並承無著。著即九百年之中承續。慈恩唯識疏一本云。惠愷法師。俱舍序云。佛滅已後。千一百年。天親菩薩出生造論。依今所傳。諸部說異。今依大乘。九百年間。天親菩薩出世。造此頌本。真諦法師。中邊疏亦云。九百年中。天親生也。同時唯有親勝火辨二大論師。造此頌釋。千一百年後。餘八論師。方造斯釋(已上)餘八論師者。釋世親唯識三十頌。有十大論師。謂護法。德惠。安惠。(德惠弟子。與護法同時也)難陀。淨月(安惠同時)勝友。勝子。智月(此三護法身子也)親勝。火辨。世親同世。今章言前代者。總指未至護法之前。護法已後。是後代故。問。此後代者。指幾許人。答。後代本祖。護法清辨。同時出世。相對而論。二人俱有等言。各指其人等之。謂護法弟子。有戒賢論師。清辨門人。有智光論師。此二大論師。各立三種教。互諍金玉。各競蘭菊。問。護法清辨。幾年出世。答。佛地論第四云。又聲聞藏。雖佛去世。百年已後。即分多部。而菩薩藏。千載已前。清淨一味。無有乖諍。千載已後。乃興空有二種異論(已上)此空有者。即是清辨護法二宗所立義也。唯識燈一云。護法菩薩千一百年後。方始出世。造此論釋及廣百論釋。清辨菩薩。亦同時出。造掌珍論。此時大乘方諍空有(已上)護法清辨二人出世。並云一千一百年後。然震旦諸師。考挍如來入滅年代。諸說不同。且依法上及長房錄。延保不同。護法戒賢。面受親承。玄奘三藏。承戒賢師。護法出世。如是事義。具如章上玄奘處。陳清辨亦爾。是同時故。戒賢智光。亦是同時。俱住中印那蘭陀寺。分廊而居。二宗別論。日照三藏。承智光師。學窮三論。亦隨戒賢兼通法相。賢首承三論宗旨於日照。即製十二門論疏。具陳三論宗旨。二大論師。所立教義。具載在于探玄記。起信疏。十二門疏等。今言後代。即取千一百年之後。兼取戒賢智光時代。彼彼時世。準例易知。言各執一義者。護法唯執有門一義。清辨唯取空無一義。
章答此乃相成下。二答。亦二。初直明無違。二釋二師意。今初。二師各取有空一門。相貌極違。既是相違。似是相破。然探義意。互相成立。言有成空。言空成有。故相成。非是相破。
章何者為末代有情下。二釋二師意。亦二。初別顯二師意。二合顯二師意。初中亦二初顯清辨意。二顯護法意。初中亦二。初出機情。二顯宗旨。今初。言根機漸鈍者。佛在世時。領佛語者。必定即是利根上機。佛滅度後。總是機鈍。於中正法。像法。末法。漸薄鈍根。有其階降。上言前代。是指正法。馬鳴龍樹。正法中運。提婆青目。漸向季候。無著世親。正法季運。今言後代。即是像法。而有初中後等不同。護法清辨。像法初運。或漸經時。依法上故。此等論師。四依菩薩應利鈍機。出世弘法。非指彼大士。言利根鈍根。利鈍之相。約事不同。且如空有。利根領悟空有相即。鈍根不爾。見有則空外別存不知不異空之故。見空則有外別立。不達不異有之故。今是清辨。為成護法之有。破眾生所應執妄有。至窮極之處。
章是故清辨下。二顯宗旨。亦二。初正顯。二結成。初中亦二。初順顯。二反顯。今初。言破依他有者。此即破折末代眾生所應執著。此末代者。護法已後。前言末代。應此時故。畢竟無者。破無所遺。若有所遺。妄不盡故。妄若不盡。妙有不顯。護法所立。是極妙有。為顯妙有。破眾生執。是故清辨。成護法有。
章若不至此下。二反顯。言徹底性空者。破妙有上執。無有所遺者。即至有之極處。極處即是空。妙空不異有。故還得有。嘉祥師云。一源不究。則戲論不滅。毫理不盡。則至道不彰。以無源不究。群異乃息。無理不盡。玄道始通。是以新文。遍排眾計(已上)彼明三論遍破諸計(外道。毘曇。成實。有相大乘)直顯無依無得玄道。此明破破依他上執。直得無礙妙有。可以為例。
章是故成有故下。二結成。所成有者。是護法妙有。名表德有。所破有者。是眾生妄有。名遮情門。破有至空。還得此有。此至空者。若望護法。是表德空法之正理。不異有故。若望眾生。是遮情空。破情不遺。至極空故。遮情所至。表德所至。體是一味。約門有異。
章又彼有情下。二顯護法意。此段義理。全同清辨。反彼門故。準例可見。於中為二。初出機情。末代眾生。容隨空故。二是故護法下。顯宗旨亦二。初正顯。亦二。初順顯。二以若有滅非真空故者。反顯。二是故本故下。結成並准上知。翻例易故。
章以色即是空下。二合顯二師意亦二。初正顯。二結顯。初中亦二。初順顯。二反顯。今初。言色即是空者。明有即空。亦事即理。般若教中。明諸法空。始自五蘊。終至種智。八十餘科。一一歷陳。今且五蘊。先約色蘊。玄奘所譯。般若心中。明色蘊已。云受想行識等亦復如是。所空諸法。無不包攝。色法舉體。全是空無。非色滅盡方是空。無舉體空故。空不異有。不異有故。雖空非斷。以非斷故。即是真空。名真諦中道。清辨菩薩。所立如是。言空即是色者。空之舉體。全是色有。非空是物空外有色。舉體有故。有不異空。不異空故。雖有非常。以非常故。即是妙有。名俗諦中道。護法菩薩。所立如是。言二義鎔融舉體全攝者。空有相即。名為鎔融。清辨之空。以有為空。是故空中。攝護法有。以是不異有之空故。故空舉體。全攝有也。護法之有。以空為有。是故有中。攝清辨空。以是不異空之有故。故有舉體。全攝空也。
章若無後代下。二反顯。言二理交徹者。色有徹空。空理徹有。言全體相奪者。以空奪有。有即全空。以有奪空。空即全有。交徹是雙照。有即是空。空即是有。相奪是雙遮。有即空故非有。空即有故非空。言甚深緣起者。空有無礙。不隔別故。此緣起法。總名中道。於中無性緣起。名俗諦中道。緣起無性。名真諦中道。雙照二門。名二諦中道。雙遮二門。名非真非俗中道。雙遮雙照不二。名遮照中道一緣起法。具此五重。名甚深緣起。依他性法。二師名立融攝和會。成緣起法。問。二師各一門。不應成法耶。答。和會二宗。故立此義。各舉一門。鎔融成故。若互立一。雖舉一門。而無不融。互相攝故。
章是故相破下。二結顯。門論疏中。先舉有空各立之義。後會二宗。成立一味平等宗旨。此約無著龍樹。和通。然後問答和會。護法清辨二義。今同今章。彼疏委悉。披對可見。
章是故如情下。三結成。上出斷過。因施問答。和會二宗。今至此文。還結斷過。
章又若說無法下。二常過。此即轉成。非當體過。既執無法。即橫計有。非緣法。故成常過。
第三明俱是過。亦二。初準判。雙執有無。是故即具前二句中。各斷常過。二問若據上來所說下。問答。文義易見。第四明俱非過。亦二。初直明。既是戲論。故成非理。二何者以其執者下。釋成可見。
第三出遍計四句過。亦二。初標門。二若計所執下。辨相。四句自別。第一有之過。言聖智所照理應不空者。聖智所見。遍計所執。體性都無。猶如兔角。然若執有。聖智所見。應是定有。本自有故。故名常過。其斷過者。斷情有故。
第二無之過。常過是約無迷同聖。斷過二重。初是斷凡。後即斷聖。不異聖者。是轉成過。二重斷過。是當體過。
第三雙亦過。取上有無。取二性故。有無相違。不可並故。
第四雙非過。有無俱非。是戲論相排。有無義不成故。
章第二執成過竟者。出執過中。大文第三。是總結也。
第三顯三性義。前之二門。防護執情。及出執過。遮情已竟。今明三性本來實義。即是直顯表德法門。於中分二。初標章。二真如下。辨相。三性不同。不科自分。第一顯真如義。即有四句。第一有義。明有所以。有其三種。然後指上。有真如故。即成染淨迷悟所依。真如實體。真有不空。有過恒沙功德法故。究竟堅固。不可壞故。言餘如上說者。指上護執四句。護真如中。五重四句。護無五重。為有實義。一不變故。二隨緣故。隨緣即不變故。三離所謂故。四不空真如故。五聖智行處故。不變即同今不可壞。不空真如。即今不空。迷悟所依。在上出執無過之中。是故取為有上妙德。
第二真如無義。且出三義。對染故者。真如體性。無有妄染。而能現染。隨流變故。言餘亦如上者。上護有中。總有五重。一隨緣故。二不變故。不變即隨緣故。三離所謂故。四空真如故。五離妄念故。隨緣即是與今同也。
第三真如亦有亦無義。亦出三義。真如即有空有德故。若爾。有違于空。空違于有。云何是德。答。違順自在。空有是德。空即是有。有即是空。是故自在鎔融是德。以上防護非有非無。為此門德。第四真如非有非無義。言餘翻說準上知之者。指前防護亦有亦無。為此門義。兼指亦有亦無之義。依他遍計四句表德如是。相翻義理易知。
第二依他表德四句。有德義中。上防護無。總有八重。一無性緣起故。二無性故。此是轉成。三緣起故。四無性故。五能現無性故。六異遍計故。七圓成分故。八智境界故。今且舉二。餘並準上。無之表德。護有八重。一緣起無性故。二緣起故。此是轉成。三緣起故。四無性故。五約觀遣故。六異圓成故。七遍計分故。八離所謂故。雙亦雙非。五相反覆。以為依他後二句德。
第三遍計四句。表德有中。一情有故。二無道理故。三執有故。四無相觀境故。五能真故。是護無也。無中。一理無故。二無道理故。三執有故。四由無相故。五無體故。是防有也。
章上來別明三性竟者。別說三性。分為三段。初標分。二隨釋。今是第三總結門也。
第二總說三性。前是三性差別陳說。相不參雜。故名別明。此約真妄離合之相。分別三性。故名總說。於中分二。初標章。二三性一際下。辨相。亦三。初標顯。二引成。三結釋。今初。三性一際者。三性各有本末二門。本三一際。末三一際。三性六義。總共一際。舉一全收。互不相離。如門初明。
章如攝論婆羅門下。二引成。亦二。初婆羅門問經。二所引達摩經。初中亦二。初引本論。二引釋論。今初。此文出梁攝論第六卷。隋唐二譯。及無性論。並在第五。言婆羅門問經者。無著本論引之。後魏論云梵天問經。唐譯云梵問經。義同梁論。此所引經。未傳震旦。文中分二。初婆羅門問。二於依他中下。如來答也。於中初直答。後何以故下。徵釋。問。婆羅門。問佛意何。答。攝論十勝相中。第二應知勝相。廣明三性相。其中前明依他八喻義已。具釋諸經所說義。謂生死涅槃同不同義。諸法染淨。諸法常無常等義相。如是等也。今梵問意。佛先宣說如來所見。佛所見者。不見唯生死。不見唯涅槃。彼婆羅門。雖聞此說。未達深義。故特問佛。如來答意。由依他起性行相故。生死涅槃。染淨不二。名為依他。由不二故。生死涅槃。無有差別。無差別故。生死為涅槃。涅槃為生死。是無二義。且舉一邊。故云生死為涅槃。雖是不二開而言之。二分之中。遍計是生死。圓成是涅槃。故開即成三性之相。今約依他不二為言。是故不見唯生死唯涅槃。
章釋曰依他性下。二引釋論。天親釋中。初正釋答文。二由此意故下。總結答意。正釋中。非生死言下。可有何以故三字。準下何以故言故。此中意云。依他之法。非唯一分。開成染淨。合是一相。故合成時。不見唯一。上是正釋。是故不可。結釋。亦三。初順義。二若見下。反成。三是故不見下。成雙不見。此舉婆羅門問言。結如來所說意。上是梁論本。釋文意。有婆羅門。問佛不見生死涅槃。是故結云佛答彼問如是。然唐本論云。世尊依何密意。於梵問經中。說如來不得生死不得涅槃(已上)此是論主。引梵問經。問彼經所說意趣。非婆羅門問之于佛。釋論釋答意已結云。依此意趣。於彼經中。說如來不得生死。不得涅槃(已上)此結。論主得彼經意。隋論論云。依何義故。梵問經中。說如來不見生死及涅槃(已上)釋論結文亦爾。魏論云。有何義故。如梵王經中。說我不見世間不證涅槃(已上)魏隋唐論。並是論主。引經作問。梁論一譯。獨為婆羅門之問語。此則譯人之意。章即依此。以為大準。今且會云。既言婆羅門問經。是故問言。判為婆羅門之問也。
章又云阿毘達摩下。二所引達摩經。亦二。初引本論。二引釋論。今初先引經作問。二於依他下。論主答經義意。問中初舉經所說。達磨經者。即是彼論所依所釋阿毘達磨經。有十萬頌。無著菩薩。依彼攝大乘品造論。故以為名。言依何義下。論主正問答中。初解三分相。依此已下。正答所問。彼經之中。為陳三性。說此三分。
章釋曰阿毘達摩下。二引釋論。初明三性別相。二依此下。結釋本論正答之言。總而言之。真妄和合。一體不二。從此而開三性之相。依此論故。遍計所執。通諸煩惱。非唯當情所現之相。都無之法。古德名有體遍計所是也。是故性宗。計所執性。總有兩重遍計相也。其圓成實。本是真如。而智冥真。理智不二。由冥理故。智亦常住。無智外如。智為如故。無理外智。理為智故。不同法相常無常。門圓成之外。立漏無門圓成。智雖無常。體無漏故。智名圓成。
章此上論文下。總說三科之中。第三結釋。此文來意。依上論文。顯融攝義。真妄交徹。本末一際。此總說中。先標。顯交徹之義。次引教為證。後牒經論意。結顯融攝義。唯是二分不二依他。成此義理。真該妄末者。依他之中涅槃。該生死故。妄徹真源者。不二之中。生死徹涅槃故。真妄交徹故。三性一際。二分雙融故。六義無二。舉一全收。隨言深廣。問。汎言三性。遍計所執。是當情現。依他是假。有染有淨。雖有染淨。不通真如。圓成實性。是真如理。如是相狀。義理決定。何故性宗。依他之中。有計所執。亦通真如。設引梁論。為其證據。彼論只是舉密意說。會通意趣。成經宗致。既是密意。非顯了談。云何今宗。以彼密意不了之說。為其實義。故唐譯本論云。世尊依何密意。於梵問經中等。又引達磨經已。云依何密意。作如是說。如何。答。終教已上。法性宗意。一切法門。融會理性。至于三性。豈存隔別差別之相。是始教門。設有和通。是不離門。法相宗師。隨宗取法。張差別門。以為實義。以融會門。以為密意。唯識佛地等論。此例非一眾多。況譯人得意。隨宗安文。唯玄奘唐譯。以為密意說。魏梁隋世。三代所譯。本釋諸論。無密意言。大同梁論。是顯了故。後魏論云。有何義故。如梵王經中說。引阿毘曇經已。云有何義故。隋論云尊依何義故。於梵天問經中說。釋論亦爾。次引達磨經已云。依何義故。作如是說。釋論亦爾。並無密意之言。密意之言。是譯人意。又梁論所說。一切法義。甚深玄奧。融會歸理。唐譯文義。事未必然。而謂舊譯失旨。新翻得旨。荊谿師云。論主天親豈應徒爾。但恐譯者。由會私情。如攝論識分八九。及婆娑一十六字。並進退在人。何關聖旨(已上疏記第九)同師釋籤九云。又攝大乘前後二譯。乃至舊譯即立庵摩羅識。唐三藏譯。但立第八(已上)他宗祖師。新舊差異。與奪進退。事義如是。今章行用。豈不如是。又法相宗中謂。不正義取。為終教法性宗義。如安惠等義。及五法三身相攝初義等。又有未必爾。隨義不定。唯識正義。多是始教。而亦有通終教已上。由此等意。終教已上。依梁攝論。為顯了說。問。依唐譯攝大乘。云何為密意說。答。樸楊師。唯識演祕七云。按無性攝論本論。云世尊依何密意。於梵問經中。說如來不得生死不得涅槃。釋曰。牒經為問。佛離諸有。可無生死。現證圓寂。何無涅槃。論於依他起自性中。依遍計所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生死涅槃。無差別密意。釋曰。由依他起。與計圓成等。為所依故。佛證彼依他起際生死涅槃。不二偏得。由依體一通二分故。實理而言。生死涅槃。有別無別。唯約無別故。云密意。論何以故。釋由徵也。
昇沈既別。何言無差。論即此依他起自性。由遍計所執分。成生死。由圓成實分。成涅槃。故釋曰。依他既由遍計圓成。成圓寂等。能成不離所成之體。故無差別。問。遍計體無。云何由之成於生死。答。因計所執。依他相續。生死不絕。由悟圓成。斷諸煩惱。故證涅槃。又云阿毘達摩大乘經中。薄伽梵說法有三種。一離染分。二清淨分。三彼二分。依何密意。作如是說。釋曰。牒經為問。論於依他起自性中。遍計所執自性。是雜染分。圓成實自性。是清淨分。即依他起是彼二分。依此密意。作如是說。喻如世間金土藏中。三法可得。一地界。二土。三金。於地界中。土非實有。而現可得。金是實有。而不可得。火燒練時。土相不現。金相顯現。識亦如是。無分別智火。未燒時。於此識中。所有虛妄遍計所執自性顯現。所有真實圓成自性不顯現。此識若為無分別智火。所燒時。於此識中。所有真實圓成自性顯現。所有虛妄遍計所執自性不顯現。是故此虛妄分別識。依他起自性。有彼二分。如金土藏中所有地界。釋論云。地喻依他。土喻遍計金喻圓成。由唯識性。是依他起。遍計圓成。是此性分(已上)此中密意。本論釋論。及祕師釋。相狀可見。雖彼言密意。今章主意。依梁論等諸釋之本。顯了成立。以為終教法性宗義。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二十三(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