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四十一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輸入者 周愛東
     一校者 程海燕
     二校者 劉海燕
     改稿者 王 麗

自下第四修行時分。
章上已陳述五教行位。一一位中。修所行行。修行之間。必有時節。須於一一教。明其修行時。故次前門此章來也。
章若依小乘自有三人下文中為二。初總明三根人修時。二別明修得二身時。初中亦二。初標分。愚法小乘。雖唯明二乘。而教中具說三乘修行果等相。故亦陳述菩薩修時。二下根者下。隨釋。亦三。即下中上三根異故。此三乘人。即名三根。今初。下根修時。言極疾三生得阿羅漢果等者。此出俱舍第二十三。故彼文云。順決擇分。今生起者。必亦前生起順解脫分。諸有創殖順解脫分。極速三生。方得解脫。謂初生起順解脫分。第二生起順決擇分。第三生入聖。乃至得解脫。譬如下種苗成結實三位不同。身入法性。成就解脫三位亦爾(已上)婆娑。雜心。順正理等。薩婆多宗。諸論藏等。聲聞藏心修行得果。所說皆爾。緣覺時分。所說亦爾。蓋夫下種前順解脫分。苗成是前順決擇分。結實是前得阿羅漢果。飾宗第二云。此言三生。據極速者說。據極遲者。即六十劫。非遲非速中間可知(已上)言中間者。或有四生五生。十生。百生等。入聖得果。或有五十劫。四十劫。五劫。二劫。一劫等。修行得果。五生十生等。唯是言疾。而非極疾。五十劫等。唯言遲者。而非極遲。自餘百生。千生。二千生等。三劫。二劫。一劫半等。並是非遲非速所攝。正理六十一。說三生相云。初生殖順解脫分。次生成就。第三起順決擇分。即入聖道(已上)俱舍。第二生起順決擇。而不別言順解脫分成就時分。二論所說。如是不同。飾宗會云。不同俱舍者。正理據依根本地。起順決擇分。必此生中。即能入聖藏。論據依未至以起聖道。此生未能入聖。以未至地劣故(已上)正理論師。破俱舍師三生行相。光師引行。即依俱舍師意救之。故光師疏第二十三云正理六十一破云。極疾三生。方得解脫。謂初生殖順解分。次生成就。第三生起順決擇分。即入聖道。若謂第二生起順決擇分。第三生入聖。至得解脫。彼言便與前說相違。謂依根本地。起暖等者。彼必於此生。得入見諦。或彼應許極速二生。謂第二生。依根本地。起暖等者。彼於現生。必入聖道。得解脫故。俱舍救云。若依根本。起暖等者。必於前生。已起暖等故。不與彼前文相違。亦復無有減三生失(已上)正理破中。與前說相違者。俱舍師前言極疾三生。與此相違。所以然者。若依根本地。起暖等者。即於此生。生入見諦故。若如是者。即成二生入聖得果。即違汝前言三生。語。應言極疾二生得果。難意如是。光師救意云。若俱舍師言。依根本地。起暖等者。實應有二生之失。汝既言依根本地起暖等者。必於此生。得入見諦。俱舍即言第三生入決擇分。即入聖道。明知。俱舍於第三生。依根本起暖等故。即入見諦。由此義故。俱舍第二生。起順決擇者。明知。依未至地。起暖等善。故第三生。入見諦道。而不言第二生。依根本地。起暖等善。決定爾故。言不與前文不違者。第三生。依根本地。起暖等者。必於前生。依未至地。起暖等善故。第二生。順決擇者。是依未至地。起暖等善。是故反知。第三生入見諦。即此生中。依根本地。入暖等故。先生即依未至地。起順決擇。是故無有二生之過。趣聲聞道者。極速三生。極遲六十劫。無有增於六十劫。減三生者故。問三生六十劫。何利何鈍根。答光師疏。明三乘利鈍中。具陳此義。故彼第二十三。釋俱舍三生義已云。此據聲聞。極疾三生修加行。極遲六十劫修加行。若據獨覺。極疾四生修加行。極遲百劫修加行。若據佛乘。極疾三無數劫。及餘九十一劫。修加行。若極遲者。三無數劫。修加行。此據修者。餘即不定。或有殖已經一劫。或無量劫。不能入聖。佛時長故。其根最利。聲聞三生。獨覺四生。非要利根。亦通鈍根。若極利者。要經六十。要經百劫。故婆娑三十一云。非如聲聞極利者。經六十劫。非如獨覺極利根者。唯經百劫(已上)此中意說。鈍者時節速疾。故三生及四生。利時即久。故經六十劫百劫。佛唯極利無利鈍別。二乘各通利鈍二根。故有三生六十等異。言非要利根亦通鈍根者。釋上聲聞三生。獨覺四生之所以也。所以三生及四生者。二乘不必鈍一利根。機性差殊。亦有鈍者。是故鈍者。如應即經三生四生。言極利者等者。即還舉前所言利二乘經劫分齊相也。故此段文。總成三生四生是鈍。六十百劫是利之義。若依南山律師解釋。利鈍時分。與前相反。故業疏四下云。故論說云。一生種解脫分善根。第二生修。第三生證。斯利根也。若有鈍者乃至六十劫(已上)所引論者。舊俱舍文。論唯舉三生相。不判利鈍。南山以義判利鈍也。道基法師。阿毘曇章第七云。問曰。三乘之人。幾劫得於菩提。答曰。且依小乘。聲聞一乘。有二種根。一是速成。二是遲緩。其速成者。於三生中。得聲聞菩提。故俱舍論云。第一生中。種解脫分善根。第二生中。以修達分善根。第三生中。修得聖道。證得解脫。此以疾證聖果為利。而實其間通利鈍也。若遲緩者。經六十劫。此說刀兵等小劫。此遲證聖果為鈍。而實其中通利鈍也(已上)此中所判。大同南山。然亦於中。各有利鈍。隨其所應。無所局限。總而言之。三乘相對。判斷利鈍。聲聞是鈍。緣覺為中。菩薩是利。聲聞是三生六十劫。緣覺即四生。百劫。菩薩是三大阿僧祇劫。此即隨利經時長遠。於二乘中。各以時久。如次為利。於生死中。練根修行。事堪任故。此是婆沙論意。光師等意。義相亦爾。然亦別義。相反成義。如南山等。理無不然。理實言之。各通利鈍。如道基師所釋中義。
章中根者謂獨覺人下。二明中根。言中根者。三乘相對。判三根相。緣覺乘人。是中根故。言極疾四生得果等者。四生百劫。如次極疾極遲。五生。六生。十生。二十生等。單是速疾。而非極疾。九十九劫。八十。七十等。單是遲緩。而非極遲。其中間人。非疾非遲。問四生百劫。云何修行。答景猷百行鈔九云。言四生者。略有兩斷。一云。第一生修聲聞資糧。第二生修聲聞加行。第三生修緣覺加行。第四生入見道。得無學果。二云。第一生種解脫分善。第二生修令純熟。第三生修順決擇分。第四生入見道。乃至證無學果。言一百劫者。謂發心已。修彼行因。極遲不過百劫。便得彼果(已上)述曰。四生二義初約轉根。後就不轉。其百劫者。初劫初身。種順解脫分善。百劫之中。練根純熟。起順決擇分善。最後身中。一座成覺。最初值佛。聽聞教法。發心修習。後後多身多劫之中。生無佛世。連續修行。初時數生。不遮值佛。最後身上。必非佛世。出無佛世。獨一無二。觀飛華等。斷障得果。問四生百劫。云何部行麟喻二類約此分別。答百劫修練。必麟喻覺。九十九劫。八劫。七劫。八十已前。五生。六生。十生已上。皆部行攝。部行種類。相眾多故。
  問言百劫者。大小中何。答此是古德一段問答。故法花弘贊十云。問所言一百劫修成麟角。未審約何劫而為百劫。答成住壞空。各二十劫。合八十劫。而為一劫。數此至百名為百劫。經爾許劫。修方成麟(已上)此是行賀大僧都。釋玄贊也理法師法花義苑三問答亦爾。同故不引。問道基法師。毘曇章云。若遲緩者。經六十劫。此說刀兵等小劫(已上)云何弘贊。專取大劫。聲聞緣覺。劫應一具。何況聲聞轉根之人。若成麟喻。六十劫後更經四千劫。練根修習。明知。聲聞同用大劫。若不爾者。不足百劫。豈成麟喻。事義相違如何。答雖聲聞人是六十劫。機根是劣故須小劫。緣覺利根。必用大劫。但轉根者。雖四十劫。猶是久經。滿百劫量。義應必然。有何遮妨。四生百劫。利鈍義理。前聲聞處。一合明之。
章上根者謂佛下。三明上根。三乘相對。菩薩最上極利根故。亦三。初總定劫數。二別明劫相。三問答釋疑。今初。謂菩薩乘。發菩提心。要期大覺無上佛果。修習六度行。四無量施戒定慧慈悲受行。二利勇猛。四修勵策。必經三大阿僧祇劫。次經百劫。修相好業。二利圓滿。然後成佛。佛菩薩性。最極利根。上智深妙。無有鈍者。雖最利根。而有遲速。如前所引光師疏中。於百劫中。九十一劫。是速疾者。滿百大劫。是遲緩者。如釋迦菩薩。於弗沙佛所。由猛盛歎佛。即超過九劫。與彌勒同劫而在前成佛。此唯在釋迦。自餘未必然。
章此中劫數取水火等一劫與一數下。二別明劫相。言水火等一劫者。敗壞世界。有三災劫。此就壞劫。明此三災。名大三災。待小三故。汎明時節。總有四劫。成劫。住劫。壞劫。空劫。眾生所居器界國土。通名三千大千世界。各於一大千界分量。同一成壞。事非常恒。成已即住。住劫事滿。世界皆壞。壞已空虛如是。成壞連續不息。此四劫中。至壞劫時。依火災壞。名火災劫。依水災壞。名水災劫。依風災壞。名風災劫。成住壞空。名為一迴。猶如春夏秋冬名為一年。其中壞劫。隨應即有火水。風災火災。七返連續來過。然後即有水災壞劫。名之七火一水。七水七水。七遍來起。八箇七火中間七水。總合七九六十三劫。其後即有一度風災。總合六十四轉劫也。此六十四。連環生起。去來現在。續起不絕。猶如世俗甲寅乙卯等十二支。六十一年一遍。四轉如是輪轉連環不絕。此六十四轉中一劫。名一大劫。此一大劫量中。總有八十中劫。一增一減。名一中劫。或是一增。或是一減。名一小劫。一火災劫。有八十中劫。所謂成住壞空。是四劫各有二十中劫。住劫正有二十增減。即是二十中劫。餘之三劫。各同住量。是故計成八十中劫。即以此量。為一大劫。單獨名一。此一至十。名一箇十。以十箇十。名百。十百名千。十千名萬。十萬名洛沙。新云洛叉。十洛沙。名阿底洛沙。新云度洛叉。小阿底洛沙。名俱胝。新譯云億。十俱胝名未特訶。新云未陀。十未特訶名阿由多。新云阿庾多。是漢字異。梵音一同。十阿由多名摩訶由陀。新云大阿庾多。十摩訶由多名那由多。十那由多名摩訶那由多。十摩訶那由多名波由多。十波由多名摩訶波由多。名波由多十波由多名摩訶波由多。十摩訶波由多名鬱僧伽。十鬱僧伽名摩剡僧伽。十摩剡僧伽。名波訶那。十波訶那名摩訶婆訶那。十摩訶婆訶那名知知婆。十知知婆名摩訶知知婆。十摩訶知知婆名醯兜。十醯兜名摩訶醯兜。十摩訶醯兜名柯羅婆。十柯羅婆名摩訶柯羅婆。十摩訶柯羅婆名因陀。名婆未多。十婆未多名摩訶婆未多。十摩訶婆未多名伽知。十伽知名摩訶伽知。十摩訶伽知名維婆。十維婆名摩訶維婆。十摩訶維婆名物陀。十物陀名摩訶物陀。十摩訶物陀名婆羅。十婆羅名摩訶婆羅。十摩訶婆羅。名社那。十社那名摩訶社那。十摩訶社那名毘休多。十毘休多名摩訶毘休多。十摩訶毘休多名婆洛沙。十婆落沙名摩訶婆洛沙。十摩訶婆洛沙名阿僧祇。中間有八處忘失。如此大劫。次第數至六十處。說名一阿僧祇。度一更如此數。名第二第三亦爾。故說三阿僧祇。非一切方便所不能數。故名阿僧祇(已上十百名。千已後舊俱舍第九全文)此依舊俱舍論出之。彼論如是列舉四十四重數法。既以阿僧祇。為第六十重。而其中間無十六重。然論自言中間八數忘失。此即第六十重已前。八重忘失自餘八重。略故不列。新譯俱舍。具列五十二重數法。第五十二。名阿僧祇。後八忘失。婆沙亦爾。今章僧祇。為第六十。同舊俱舍論。自餘八數。略故不列。今章必定依舊俱舍。故今依舊出僧祇數。新俱舍論第十二云。經說三劫阿僧祇耶。精進修行。方得成佛。於前所說四種劫中。積何劫成三劫無數。既稱無數。何後言三。非無數言顯不可數。解脫經說六十數中。阿僧祇耶。是其一數。云何六十。如彼經言。有一無餘數。始為一。十一為十。十十為百。十百為千。十千為萬。十萬為洛叉。十洛叉為度洛叉。十度洛叉為俱胝。十俱胝為未陀。十未陀為阿庾多。十阿庾多為大阿庾多。十大阿庾多為那庾多。十那庾多為大那庾多。十大那庾多為缽羅庾多。十缽羅庾多。為大缽羅庾多。十大缽羅庾多。為矜羯羅。十矜羯羅為大矜羯羅。十大矜羯羅為頻跋羅。十頻跋羅為大頻跋羅。十大頻跋羅為阿芻婆。十阿芻婆為大阿芻婆。十大阿芻婆為毘婆訶。十毘婆訶。為大毘婆訶。十大毘婆訶為嗢伽。十嗢蹭伽為大嗢蹭伽。十大嗢蹭伽為婆喝那。十婆喝那為大婆喝那。十大婆喝那為地致婆。十地致婆為大地致婆。十大地致婆為醯都。十醯都為大醯都。十大醯都為羯臘婆。十羯臘婆為大羯臘婆。十大羯臘婆為印達羅。十印達羅為大印達羅。十大印達羅為三摩缽耽。十三摩缽耽為大三摩缽耽。十大三摩缽耽為揭底。十揭底為大揭底。十大揭底為枯筏羅闍。十枯筏羅闍為大枯筏羅闍。十大枯筏羅闍為姥達羅。十姥達羅為大姥達羅。十大姥達羅為跋藍。十跋藍為大跋藍。十大跋藍為珊若。十珊若為大珊若。十大珊若為毘步多。十毘步多為大毘步多。十大步多毘為跋羅攙。十跋羅攙為大跋羅攙。十大跋羅攙為阿僧祇耶。於此數中。忘失餘八。若數大劫。至此數中阿僧祇耶。名劫無數。此劫無數。復積至三經中說為三劫無數。非諸算計不能數知。故得說為三劫無數(已上)此新俱舍具列五十二數。第五十二名阿僧祇。而言於此數中。似指前所列五十二重數。而言忘失餘八。餘言似指後數。若依此義。言此數中。總指前後所數之數上諸數言。六十數。而第五十二。舉阿僧祇耶。故知。忘失餘八者。決定指後八數也。婆沙論第一百七十七云。問此劫阿僧祇耶量。云何可知。有說。以大劫為一。積此一至百千名洛叉。至百百千名俱胝。百千俱胝名那庾多。百千那庾多名頻婆為達他。此後非算數智所及。至此不所及位。名一劫阿僧祇耶量。第二第三劫阿僧祇耶量亦爾。有說。以大劫為一。積此一至百千名洛叉。至百百千名俱胝。百千俱胝名俱胝俱胝。百千俱胝俱胝名阿哳哳俱胝。百千阿哳哳俱胝名阿吒吒俱胝。百千阿吒吒俱胝名阿庾多。百千阿庾多名阿庾多分。百千阿庾多分名那庾多。百千那庾多名那庾多分。百千那庾多分名俱陀。百千俱陀名俱陀分。百千俱陀分名缽特摩。百千缽特摩名缽特摩分。百千缽特摩分名迦未羅。百千迦未羅名迦未羅分。百千迦未羅分名捺稚那。百千捺稚那名捺稚那分。百千捺稚那分名睹胝。百千睹胝名睹胝分。百千睹胝分名阿波波。百千阿波波名阿波波分。百千阿波波分名吒吒。百千吒吒名吒吒分。百千吒吒分名鄔伽。百千鄔伽名鄔伽分。百千鄔伽分名跋羅。百千跋羅名跋羅分。百千跋羅分名婆揭羅。從此以後。非算數智所及。至此所不及位。名一劫阿僧祇耶量。第二第三劫阿僧祇耶量亦爾。有說。非算數智所不及故。名阿僧祇耶。然有契經說六十數。於中有一數。名阿僧祇耶。積大劫數。至此數時。名一劫阿僧祇耶。如彼經言。有一無餘數。始業一。十一為十。十十為百。十百為千。千千為缽羅薜陀。十缽羅薜陀為洛叉。十洛叉為頞底洛叉。十頞底洛叉為俱胝。十俱胝為未陀。十未陀為阿庾多。十阿庾多為大阿庾多。乃至十大跋羅攙為阿僧祇耶。此後更在八數。及前為六十數。積一大劫。至此第五十二阿僧祇耶數時。名一劫阿僧祇耶。第二第三劫阿僧祇耶。亦復如是(已上)婆沙論中。舉三類設。第一第二唯言有說。不標經名。第三有說。依解脫經。所引經文。與俱舍所引同。而時名異。其六十數。彼此是同。而忘失八。婆沙分明言此後更有八數。故新俱舍。全依婆沙阿僧祇後忘失八數。然舊俱舍。正言中間。今章依此作此判也。
章問何故下根返經時少下。三問答釋疑。此問意云。下根鈍故。應經多時。而還少時。似是利疾。上根利智。應經少時。而還多時。似是鈍根。答意說云。此遲疾相。義門有由。利根上智。堪任久延練根修行。是故菩薩經三大劫。下根之人。不堪久修。故少時修。早昇果證。今是菩薩故。久練根。
章又依婆沙等下。二別明修得二身時。亦二。初標列。二法身者下。隨釋。亦二。初修法身時。二修生身時。初中亦二。初標分。二隨釋。今初。言法身者謂戒等五分者。此出所標佛體。次修此下。是正標分。五分謂五分法身。小乘佛果。以此為體。問所言五分法身者何。答戒。定。惠。解脫。解脫知見。名之五分。新云無漏五蘊。三乘無學無漏心中。相應心所。及無漏律儀。道共無表色。想是五種法。名無漏五蘊身。諸律儀及以正命名為戒蘊。即八正道中。語業命三是也。無學身業名為正業。無學口業名為正語。無學乞求名為正命。以離四邪等故。此三即是道。與無表無漏淨惠。與同時思現行。即有防發功能。故名戒蘊。名戒法身。言定蘊者。即是三三摩地之中。第三無願三摩地也。此依八地無漏定發。即於定位。作無願行相。對治前境。體即是定。故名定蘊。為定法身。此亦無漏惠。與同時思現行。即有防發功能。此無漏惠。有防發能。似定共戒。亦通無漏。然薩婆多。道共無漏。不通有漏。定共有漏。不通無漏。有同時惠。唯屬道共。無漏心上。防發功故。言慧蘊者。觀達有無。名之為惠。正見正智。是其惠蘊。推求名見。決斷名智。見智雖異。是無漏惠。總名惠蘊。號惠法身。言解脫者。累盡清淨。不滯有無。名為解脫。盡無生智。相應勝解。名解脫蘊。即大地中。勝解心所。即能印持四諦境故。然因中境。強名為勝解。果中斷惑。名為解脫。因果少別。總體是也。號解脫法身。言解脫知見者。於自他解脫。並皆顯了。名解脫知見蘊。即盡無生智相應現前故。金剛心後。解脫道中惠。即作此解。我已知苦。不復更知。我已斷集。不經更斷。我已證滅。不復更證。我已修道。不須更修。此之二智。總名解脫知見蘊也。景霄律師。簡正記第一云。問解脫與解脫知見何別答勝劣有異。解脫起勝解。緣四諦。解脫知見。緣涅槃也(已上)此即解脫知見法身。上簡略五分法身。
章一三僧祇劫下。二隨釋。亦四。一三僧祇劫。二百劫。三出家等。四成正覺時。今初。言三僧祇劫修有漏四波羅蜜者。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名有漏曰。小乘教中。修行菩薩。三祇百劫。最後身中。乃至世第一法。皆是有漏。見道已後。三十四心前三十三。是有學位。第三十四。無學初念。自此已後。並是無漏。三十四念。無有出觀。無有間隔。並無漏心。無學之後。即有出觀。未入見道已前諸位。皆是有漏。此間所修。名為有漏四波羅蜜。其靜慮。般若二波羅蜜。見道已後。同時相應。並是無漏。三祇百劫。亦有有漏禪定智慧。散心即是聞思二惠。定心即是四禪八定。修所成惠。又六波羅蜜。束為四門。布施精進。別別數之。戒忍定惠。兩兩合。故成四位。此即六度四位圓滿。三祇。四種唯是有漏所修四度。非謂圓滿四位。有漏無漏。總通故。與彼不同。飾宗一云。於三無數劫。修行有漏四波羅蜜。除禪定般若。為種智因。其定惠者。見道已後。俱是無漏。故簡之。然三祇中。非不修習有漏定惠。今對無漏故。簡卻也。
章二於百劫修相好業時者。二百劫。小教菩薩。三祇劫間。唯修種智因。不修相好業。故於百劫。修習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業因。問云何修習相好業因。此妙相業。是幾許量。答且如三十二大人相者。隨一一相。皆相似業。因與果同。以是同類因等疏果故。以飯供佛。得梵音聲。不妄語故。得廣長舌。如是等也。三十二相。無差別因。持戒所得。好果報故。言因量者。一一妙相。各以百福。莊嚴修飾。言百福者。百箇善思。謂十善業。各有五思。且如不殺。五思相者。一不殺思。自行不殺。二勸導思。三隨喜思。四讚歎思。五迴向思。以前四種向菩提故。餘九業道。如此具五十善。總合成五十思。先起五十思。淨治身器。次起一思。引彼妙相。起五十思。即以莊嚴。實有百一。總名百福。一一諸相。福量皆爾。釋迦菩薩。九十一劫。如是即修相好業因。其間總逢六佛出世。毘婆尸佛。即第三阿僧祇劫滿。亦是百劫所逢。初佛。乃至迦葉。為第六佛。九十一劫。修相好業已。迦葉佛時。受當成記。為彼補處。其後上生兜率陀天。自此已後。乃至總有八相。今此段明百劫修相。
章三。出家苦行修禪定時者。三出家等。菩薩修行。三祇百劫。八相化儀。穢土出世。雖通諸佛。攝引皆同。且就釋迦菩薩。為言。諸佛修行。皆經百劫。釋迦精進。超過九劫。七日精懃。當九劫故。釋迦菩薩。迦葉佛時。受補處位。今時名曰善惠菩薩。生兜率天。名曰聖善菩薩。為諸天眾。說補處行。兜率一期。四千歲滿。眾生機感。堪可受說。故捨天壽。降下閻浮。即四月八日。明星出時。乘六牙白象。降神母胎。淨飯大王為父。摩耶夫人為母。晝夜六時。胎內說法。十月已滿。誕神時至。故右脅出。顯現金體。若依法上法師所記意云。釋尊當周第五主昭王瑕。第二十四年甲寅四月八日誕生。若對大日本國者。地神第五代。草葺不合尊御宇。治世八十三萬六千四百四十二年。從彼終年逆計。三百七十四年。即當彼年。如來誕生。若依費長房所說意者。當周第十七王莊王他。第十年甲午如來誕生。日本地神第五代御宇。從終逆計。二十七年。當于此年。如來誕生。雖有二說。今用法上所說為準。長房所說。隨時為準。菩薩誕生。即立嘉名。號薩婆悉達太子。此云一切義成就。間太子幾年。逾城出家。答南山律師。作略釋迦譜。引因果經云。我年十九。今二月七日。出家時至(已上)律師以此為大準。然悉達太子。出家年歲。諸教異說。或二十九出家。或十九出家等。今依十九。為始終準。即當周昭王四十三年壬申。此亦依法上師所說意。若依長房。當周第十九王惠王八年壬子。悉達太子。已出家竟。五年遊歷。其間仕二仙。如應修學二定。法礪師。名解同外道。此伏二仙邪解故爾。次六年苦行。艱辛勇勵。而無所獲得。空虛徒過。礪師名為行同外道。為伏苦行外道故爾。今文言出家苦行修禪定者。理實前修禪定。後六年苦行。言便次第。云苦行修禪定。又言修禪定者。釋迦菩薩。至阿蘭伽蘭所。學四禪定乃至無所有處定。次至鬱頭藍子所。習非想非非想定。此時總以有漏六行觀智。斷下八地見修諸惑。唯除非想。不能斷除。修有漏道。觀欲界粗初禪靜。或欲界苦初禪妙。或欲界障初禪離。厭下欣上。各有三行。皆隨一修厭欣相對。觀欲界粗。名無間道。觀初禪靜。名解脫道。厭下欣上。於多時中。觀行純熟。最後□時。斷欲界惑。是無間道。證其惑滅。是解脫道。此就一品。成厭欣觀。上上如是。斷上中惑證其解脫。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待觀皆爾皆有二道。斷欲界見修諸惑。即作九品。五部合斷。有九無間九解脫道。前九無間。八解脫。是未至定。第九解脫道即入初禪根本定。又若向二禪觀。初禪粗二禪靜。若向三禪觀。二禪粗三禪靜。四禪。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處定。如是厭下欣上。無間解脫。各九品惑。待對修觀。一一皆同。無所有處苦。非想非非想靜等也。如是斷下八地見修諸惑。即得非想地根本定。唯非想地。更無上地可欣。故於此地。無有厭患。故有漏道。不能斷非想。或釋迦菩薩。隨阿蘭伽藍。得無所有處定已。問勝上法。答曰不知。太子生下劣想。退去鬱頭所。問答如是。太子斥云。汝所得法。非所應貴。菩薩棄去此間。即經五年。故云遊歷五年。菩薩利根。故雖事觀有漏智力。而斷迷理分別諸惑。不同聲聞鈍根事觀。不能斷滅見諦諸惑。悉達太子。學八定已。次更六年。苦行精懃。日食麻子。艱辛勇勵。雖經六年苦行辛艱。而無所獲。此為制伏自餓外道。此即先學八定。後六年苦行有然道基攝福章一云。釋迦菩薩。兜率天降。於閻浮提。最後身上。六年苦行。謂自餓等。為禪方便。經於五年。親事鬱頭藍及阿羅邏二。解道仙。受學禪法(已上)此所說意。先作苦行。後學八定。如是前卻。且以略譜為定。先學定後苦行。問今章既言出家苦行修禪定。應同道基。答大同基公。雖然依據法礪南山師等多分所說。且言先學禪定。後修苦行無過。
章四菩提樹下成正覺時者。四成正覺時。菩薩先以有漏觀智。斷下八地見修諸惑。今所殘惑。唯非想地。見修諸惑。此唯無漏觀智所斷。非有漏智所能斷除。是故今得妙無漏智。斷彼見修。成等正覺。于時菩薩菩提樹下。結跏趺座。從不淨觀。次第相續。無有出觀。於中乃至世第一法。即有漏心。其次剎那。方入見道。三十四心斷結成佛。三十四心者。見道十五心。第十六心之後。並是修道。斷修惑中。有九無間九解脫道。十八心念。並是修道。最後一念是解脫道。即無學果。是第九品解脫道故。於見道中。苦法智忍。無有斷惑。前以等智。已斷滅故。苦法智位。亦無證滅。苦類智忍。及苦類智。唯有非想苦諦。斷惑及以證滅。初禪已上。無所有已下。四禪下三無色諸惑。先已滅故。亦已證滅。次集法智忍。集法智。及滅法智忍。滅法智。道法智忍。道法智。並是隨應無有斷證。唯彼集類智忍。集類智。滅類智忍。滅類智。道類智忍。道類智。皆有非想集滅道下。斷惑證滅。中間七斷證無之。問欲界四法智忍。及智。無斷證者。何故起之。應超越起四類忍智。
答四法忍智。雖無斷證。起心次第。法應爾故。第十六心。道類智心。即是修道所攝心也。次不起座。即起修惑斷道無漏。始自上上。至下下惑。起非想地斷無漏。下八地惑。先已斷故。唯非想地。九品修惑。有九無間。九解脫道。斷一品惑。必有無間解脫道故。斷惑證滅。法應爾故。非想第九無間道心。金剛喻定。現在前起。迨至此心。是有學位。次念是解脫道。已後皆佛果位。名無學果。無漏心中。三十四心。斷結成佛次第如是。問何故不起下八地中。修惑斷道。答下八地惑。先已斷故。況欲界道。現前界故。如見道中。起欲界道。彼唯二念。不障起故。此攝多心。故超起也。問如獨覺人。雖已斷處更起上界初禪已上。無所有下。中間七地斷惑之道。今此菩薩。何故不爾。答菩薩最勝。是故不起已斷治道。獨覺是劣。故起已斷地中治道。此無學位。五分法身。圓滿成辨。最極自在。問此五分法身。為事為理耶。答五分法身。唯是事身。無漏法中。色心二法。和聚成故。無漏五蘊。及作法故。有為無漏極清淨故。其無為法智之所證。擇滅勝法。生空所顯。為證真理。小乘教中。是名擇滅無為之法。薩婆多宗。四階成佛。次第。行相。要略如是。
章生身者但百劫修相好業下。二修生身時。小乘教中。王宮所生。五蘊色身。和合聚集。是名報身。以此報身。一座成覺。實修實證。圓滿大果。五分所依。擇滅所證。問小教佛果。建立幾身。小教佛身。望大乘教所證三身。當是何身。答小教佛果。建立二身。所謂生身。法身是也。以義言之。建立三身。法礪師云。隨義以論。具有三佛。無漏五分法身。以為法佛。父母生身。及報生四陰。以為報佛。化依佛身。於餘方施化。以為應佛。若據大乘。此之三種。皆是化佛(已上)小乘三身。不別立擇滅。即是五分無漏智。所顯法故。智中有之。不別建立。
章若依始教修行成佛下。文中有二。初總明三祇。後別就化身。初中亦三。初標定三祇。始教菩薩。決定必經三阿僧祇劫。修行成佛故。二但此劫數下。簡異小乘。三乘大乘。僧祇數量應異愚法小乘教故。三阿者。此取水火等大劫下。釋大乘義。言水火等大劫者。是一劫量也。八十中劫。為一大劫。此一劫量。即同小乘。其重數相。不同小乘。小乘唯有六十重數。成阿僧祇。此為極數。又彼唯累十。此以所數。等於能數。以為一重。如此而為其一僧祇。所言所數能數相者。晉譯華嚴第三十說。從拘梨。至不可說轉。總有一百二十一重。皆以所數。等于能數。問所數能數是何等相。答如百千百千為一拘梨。以百千百千。為能數。以是能積故。積前數量。成後數故。以一拘梨。名為所數。以是所積所成數故。謂百千百千。為一拘梨(第一重)拘梨拘梨。為一不變(第二重)不變不變。為一那由他(第三重也已下準此)鞞婆羅(四)作(五)來(六)勝(六)復次(八)阿婆邏(九)得勝(十)分界(十一)究滿(十二)量(十三)解(十四)此解(十五)離欲(十六)捨(十七)聚(十八)通(十九)頻申(二十)網(二十一)眾流(二十二)出(二十三)分(二十四)分別(二十五)稱(二十六)持(二十七)不顛倒(二十八)不番(二十九)正(三十)惠(三十一)第一(三十二)覺(三十三)毘遮姑(三十四)極高(三十五)妙(三十六)羅婆(三十七)訶梨跋(三十八)解脫(三十九)黃(四十)訶梨那(四十一)因(四十二)賢覺(四十三)明相(四十四)摩樓陀(四十五)忍(四十六)拔(四十七)樓摩(四十八)等(四十九)離疑(五十)種(五十一)不放逸(五十二)摩多羅(五十三)動(五十四)到(五十五)說(五十六)白(五十七)分別(五十八)究竟(五十九)清梁(六十)訶羅(六十一)潮(六十二)油(六十三)祇邏(六十四)(六十五)泥邏(六十六)戲(六十七)斯羅(六十八)敢沫(六十九)彌羅(七十)堅固(七十一)風(七十二)滿(七十三)不可稱量(七十四)根(七十五)微細(七十六)蓮華(七十七)摩伽婆(七十八)不可度(七十九)醯樓(八十)悟(八十一)切(八十二)婆婆(八十三)間(八十四)無間(八十五)離垢(八十六)實勝(八十七)彌羅(八十八)遮摩羅(八十九)法(九十)婆羅摩馳(九十一)決定(九十二)流轉(九十三)廣說(九十四)無盡(九十五)等莫實(九十六)無我(九十七)阿陀(九十八)青重說(九十九)數(一百)受(百二)阿僧祇(百三)阿僧祇轉(百四)無量(百五)無量轉(百六)無分齊(百七)無分齊轉(百八)無周遍(百九)無周遍轉(百十)無數轉(百十二)不可稱(百十三)不可稱轉(百十四)不可思議(百十五)不可思議轉(百十六)不可量(百十七)不可量轉(百十八)不可說(百十九)不可說轉(百二十)不可說轉轉(百二十一)此乃一百二十一數。於中第一百三之數。名阿僧祇。然唐譯經。第四十。總有一百二十三重。青蓮華次。有缽頭摩。不可說次。名不可說不可說。此當古經不可說轉轉。此後乃有不可說不可說轉。是為極數。其阿僧祇。當第一百四重之數。菩薩地前所經。一大阿僧祇劫量者是也。言十大數者。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也。阿僧祇者。此云無數。即十大數之初首也。然此無數。當一百三重之數(晉經之意)自此已後。乃有十數。然開轉言。即成十九。數名字異。唐經具有十數。開成二十。故自第一百。四百二十三也。問晉經阿僧祇。當第一百三。何故章云至第一百答章舉大數。故云一百。若細言之。一百三也。言依此數滿三阿僧祇者。菩薩發心。修習萬行。其間經歷五十一位。十信三賢。及四善根。名為初阿僧企耶劫。初地已上。乃至七地。名為第二阿僧祇劫。八地已上。乃至金剛。名為第三阿僧企劫。過三僧祇。證妙覺地。一大僧祇。亦名一大劫。三阿僧祇。名三大劫。非唯八十中劫。名一大劫。亦一僧祇劫。假名一大劫。八十中勢。八十中劫。問劫者何義。答玄惲律師。法苑珠林。明時劫義。彼第一云。依智度論。何名為劫。答曰。依西梵正音。名為劫簸陀。劫簸者(亦名劫波。秦言分別時節)陀者(秦言善。有二名為賢。以多賢人出世故。名賢劫。已上粗注並彼文)智論言劫簸陀者。明此仁賢劫。此俱留孫等。其佛出世之時。名仁賢劫故。單云劫波。此翻云時。新譯教中。亦名妄執。伏斷妄執。經時分故。約其所棄。名為妄執。言其體名。唯是時分。約法數門。即不相應行攝。二十四法之一數故。問十信修行。經一萬劫。入此初阿僧祇數否。答十信修行即初祇攝。資糧加行。是初僧祇。十住初心已上諸善。皆悉收攝為初祇故。雖行是淺。亦非應棄。皆悉收攝。為佛果因。
章仍此教中就釋迦身以分此義下。二別就化身。亦二。初難行相。二釋疑情。初中亦二。初標定。二引證。今初。諸大小乘經律論中。明燃燈佛。寶髻佛等。出世之時。行萬行。相。皆是釋迦說自因位修行時相。小教皆以此修行相。為實修行。大乘諸教。以此皆為化身行因。故云就釋迦身以分此義。言分此義者。配分三大僧祇時分。
章如優婆塞戒經云下。二引證。亦二。初明三祇。二明百劫。今初。此三僧祇行相。出彼經第二卷。此中唯舉三僧祇劫。各各初後所遇佛名。前劫滿佛。即後劫初。言寶頂佛者。梵云罽那尸棄佛。此云寶頂。新云寶髻。初僧祇劫。供養七萬五千佛。修菩薩行。過去釋迦文佛為始。寶頂為終。是初祇分。言燃燈佛者。亦言錠光佛。第二僧祇。供養七萬六千佛。修二利行。言迦葉佛者。此是賢劫千佛之中。最初如來。以值此佛。為第三祇劫滿。問常途所說。第三僧祇。燃燈為始。毘婆尸佛為滿。今何故以迦葉佛。為第三祇滿。答小乘教宗。三祇劫後。必經百劫。種相好業。是故毘婆尸佛為第三祇滿所值佛。第三祇中。值七萬七千佛。修菩薩行。然後修習百劫之行。即毘婆尸。為百劫初。修相好業。釋迦精進。超過九劫。所餘九十一劫修相。其間總值六佛出世。毘婆尸佛。尸棄佛。毘葉羅佛(亦云毘舍浮佛)俱留孫佛。那舍牟尼佛。迦葉佛是也。於迦葉佛所。得補處位也。諸經律中。多言九十一劫毘婆尸佛時者。即是舉實所經劫數。其九劫者。既是超故。小乘教義別立百劫。故所值佛以毘婆尸。為第三祇滿。自餘即屬百劫中佛。大乘宗義。不別立百劫。即以百劫。入第三祇。故以迦葉佛。為第三祇滿。此釋迦佛。過去無量億劫之初。有佛出世。名釋迦牟尼。此今釋迦。彼時即見。彼釋迦佛。供養恭敬。發菩提心。趣向佛果。一切化儀。佛號弟子名。時雙穢濁。皆誓全如彼佛化儀。由此願故。今佛出世。時分穢濁。弟子者眷屬。一切全同彼昔佛事。故云我於往昔釋迦佛所等。言阿耨等者。阿是無。耨多羅。是上。三是正。藐是等。三亦正。菩提是覺。此云無上正等正覺。亦云無上正遍知道。此是所成佛果之號心之一字。是能求願。佛果之因。名菩提心。大心之果。名無上覺。今此釋迦。過去佛所。發此大心大願大誓。
章又依本業經亦有百劫下。二明百劫。亦二初百劫分齊。二超劫行相。今初。言亦有百劫修相好業者。指事云。下卷佛母品云。佛子劫數者何。所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盡。名一里劫。二里劫。乃至萬里石盡。名為萬里劫。佛子一切賢聖。入是數量。修一切法。時節久近。得佛果。其數百劫。乃得等覺。案云。今依此其數百劫乃得等覺文意趣故。釋云百劫修相好業也(已上)此所引中。初取意。引萬里石盡已後二文。乃得等覺次下。續云。若一切眾生。入是數者。得佛不久。若不入者。不名菩薩。雖言百劫。不言相業。章主意云。既言百劫。明知。所修即相業。亦言待小教。必立百劫故。言但是變化等者。簡異小教。亦通妨難。謂有難言。若立百劫。與小何異。故今通云。小教百劫。是實報修。今大乘教。是變化修。問大乘不立百劫相業。何故本業。說百劫業。答為引小故。是迴心教。顯似彼說。故立百劫。縱直進教。亦引彼故。
章又由以一偈歎弗沙佛等者。二超劫行相。釋迦菩薩要期百劫。修相好業。於弗沙佛所。初修此業。亦云底沙。即當毘婆尸佛。此云勝觀佛。而底沙毘婆尸等。一佛異佛說釋非一。如須彌昇天品說。弗沙如來。有二弟子。後一是釋迦。一是慈氏。慈氏理應在先成佛。先發大心。智增菩薩。修自利行。而所化未熟。釋迦在後發心修行。悲增菩薩。利他行滿。所化機熟。弗沙如來。善巧方便。今釋迦菩薩。精進勇猛。超過彌勒。故底沙佛。在寶龕中。入定放光釋迦翹足。七日之間。贊嘆如來。由此精進。超過九劫。與彌勒大士。同時而先成等正覺。其歎佛偈曰。天地此界多聞室。逝宮天處十方無。丈夫牛王大沙門。尋地山林遍無等。此名釋迦精進度滿。出婆沙百七十七焉。問此百劫者。大小中何。答律鈔簡正記一云。言百劫者。一解云。是轆轤劫也。一云。是水火劫也(已上)如次即是小劫大劫。異說非一。皆有所以。此超九劫。大小二教。俱說此事。而小乘教。專在百劫。大乘教中雖不立百劫。而此超劫。在大三祇終。若立百劫。全同小乘問釋迦菩薩。因位修行。而多超劫。何時所超。其相云何。答釋迦因行。超四十劫。簡正記云。若準大乘說。超四十劫也。布髮掩泥超八劫。緣起如四分律中。翹足贊佛。超越九劫。如俱舍論中。薩埵王子。捨身超十一劫緣。如金光明經。雪山求半偈。超十二劫。如涅槃經說。已上通大小乘。都計四十劫也(云云)彼記又云。問大乘說超四十劫。未審更用幾劫。修妙相因。答有解云。若但約俱舍。超九劫。須九十一劫修成。若通諸教文。既四十劫超。今但要六十劫修相也。今謂不然。縱所說超四十劫者。亦須臾經九十一劫。修妙相也。所以爾者。翹足讚。以九劫。大小二乘。同許是百劫內超。餘之苦行。三大一劫。大乘之中。無約僧祇劫中。超水火。不合將他三祇劫外。百劫內數。以共增添。此據慈恩基法師解思之(已上)九劫唯是百劫中超。餘皆三祇中超。掩泥緣起。在四分律。而九言超劫也。若大乘宗。不立百劫。其四十劫。皆是三祇中之超也。
章問三無數劫下。二釋疑情。三祇百劫。修成之佛。唯是樹下成道化身。而小乘宗。是謂實報。今始教宗。是名化身。此差異也。問始教實報相狀云何。答始教實報。實證佛果。即是色頂成道之佛。問何故此中。不言彼佛。答今且約對小乘宗義。陳述三祇百劫所成如來真化差別而已。是故不言色頂佛果。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四十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