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四十三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輸入者 周愛東 一校者 程海燕 二校者 劉海燕 改稿者 王 麗 問二種生死。有開合否。答生死種類開合多端。或是總通。立一生死。無開粗細淺深差別。此如一乘圓教宗明。或開為二種。即分段變易。或名有為生死。無為生死。無常壞世間。無常病世間。並是如次分段變易。如勝鬘經是也。或開為四。如孔目第二明。一繫業分段。二不繫業分段。三餘集變易。四不捨世間變易。此四如應分段變易各開二種。繫不繫名。出起信論。嘉祥大師。亦立此名。餘習不捨世間變易。如次嘉祥自報變易。為物變易。或開為七。如孔目第四明。分段三種。即欲界。色界無色界是也。變易有四。因緣生死。方便生死。有有生死。無有生死是也彼此總合。名七種生死。又有三種意生身。即三乘所受變易生為三。如勝鬘經說也。又有三種意生身。一三昧樂意生身。二覺法自性意生身。三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也。此於菩薩十地位中。立三種得處。即有此三名。問以何為因緣。感二種生死。答分段生死。有漏善惡諸業為因。分別俱生煩惱為緣。故感分段界內果報。變易生死。三乘無漏淨業為因。智障無明住地為緣。感受界外變易果報。此是大途簡要為言。此中發業潤生等相。五教隨應義門開異。二種生死。義理森羅。諸門非一恐繁略之具如予之所撰二種生死義三十卷中。立十箇門明之今止傍論。解釋本文。 章二就實報即說分段至金剛以還下。文中分二。初正明。二問答。初中亦二。初立理。二引證。今初。言實報者。非是寄託。此菩薩人。真實所受果報。異熟分齊之相。名之實報。始教直進菩薩。真實所受果報。二死之中。唯是分段。此分段身。初地已上。感善處生。修菩薩道。以種助願。往惡趣中。拔濟眾生。七地已前。或時為物故起煩惱。八地已上。任運無功自在示現三種世間。如是等間。皆受分段。乃至金剛已前皆爾。上正立義。以十地中下。明受分段身所以。何以十地。皆受分段。是故釋云。若十地中。永斷惑種。必定應受變易生身。然此菩薩於十地中。既不斷種。始教菩薩。初地見道。斷盡分別二障種子。於其所餘俱生二障。故留俱生煩惱障種不斷。必至金剛心位。於十地中。唯斷所知障種子。今以留種為其所由。以此必受分段之身。既有惑障下。反顯極成。故留惑種。必為潤生攝化等事。若不受分段身。所留惑種。應無用故。故知。由種必受分段。 問此分段身。至金剛已還者。正至何時。 答章文唯言金剛已還。不正指處。時處難定。且出二義。一云。始教菩薩如實報分段身。至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此時即斷所留俱生煩惱障種。及彼俱生所知障最後極微細品種子。一切障種。此時斷盡。即是分段最後身念。此次剎那。即解脫道。佛果初念。佛果初念。現在前時。彼諸習氣。粗重性者。諸異熟法。非障有漏。劣無漏法。分段變易二種果報。皆悉棄捨。泯亡除盡。無有遺餘。極淨無漏。最上圓滿。萬德周備。究竟滿足。四智明朗。三身頓具。橫遍十方。豎通未際。問唯識論等所說宗義。佛果現前。頓捨變易。分段之身。八地棄捨。是故分段無至後地。云何今言至佛果時。方棄分段。有何所以。答唯識論等。就寄顯門故。佛地初方棄變易。今約實報故。金剛心猶是分段。佛果初念。即棄分段。其八地捨寄顯門故。問金剛喻定既分段身。次念即是至佛果地。何時方受變易之身。既無應受變易身處。始教菩薩。遂不應受變易報果。何故不受變易□言棄變易報。答雖不受變易。而言棄捨無過無所應受故。不受變易身。遂不受之。即入佛地。此同棄捨。是故相從言捨無妨。一云。以分段身。至金剛加行道之初。此時棄捨分段報果。即受變易。經加行道。以至無間道。斷惑障等。即以剎那。至佛果地。此時即棄所受變易。問有惑種故。是分段身。加行道時。未斷惑種。何以得捨其分段身。答金剛加行。永伏末那惑。惑障治道。方便極增。由此力故。棄分段身。受變易身。無有遮妨。二義之中。後義為勝。 章十住經中下。二引證。指事下云。十住斷結經第九云。爾時世尊。即入無形觀三昧。普見五道中陰眾生。乃至亦復見彼中陰形質。從一住地。至于十住地。案云。蓋疑此經文耶。驗十住經。無此文故(已上)此中意說。菩薩入定見中陰所有諸凡聖眾生。有乃至十地菩薩受中有報。明知。十地皆分段身。故第十地。受中有身。中陰即舊語。新翻言中有。中陰身者。必分段故。變易身中。無中陰故十住斷結經十卷。前秦建元年。竺佛念。於長安譯。指事即引此經。文有十住經四卷。後秦弘始年。羅什共佛陀耶舍譯。此與華嚴十住品同本異譯。言驗十住經無此文故者。即指此經本也。又有十住經一卷。西晉竺法護譯。此與華嚴十住品。同本異譯此等經中不可有十地中陰事故。前十住斷結經。是別部經。非十地品同本異譯。 章問八地以上一切菩薩下。二問答。亦二。初實報分段二。初問。二答。今初。言無漏智果恒相續者。八地已上。第六意識。生空無漏。恒相續故。何以生空無漏相續。八地已上。第六識中。人執有漏。永伏不起。何者俱生煩惱意識俱者。初地已上。能頓伏盡。俱生感者。有六俱生。貪瞋癡慢三界九地。各有九品。上上上中上下。名上三品。中三品。下三品亦爾。即成九九八十一品。身邊二見。是極微細。通在九地。各第九品。即下下品。是故下下品。各有六俱生。前八品中。各四俱生。初二三地。各每地位。頓伏三界。漸伏九品。而除身邊二見。於初二三地中。不能伏斷身邊二見。初二三地。雖是同伏。而淺深別。初地淺伏。二地細。三地極細。雖言伏斷九地九品。而各第九品攝貪瞋癡慢。不能伏斷與身邊見俱。極細故。自餘□爾。第九貪瞋癡慢四惑。三地皆斷。無所遺餘。入第四地。伏斷俱生身邊二見。四地出世。入無漏止。修習三十七道品法。伏俱生我。亦伏斷常邊執見故。入第五地。伏斷害伴隨眠煩惱。第四地所害。俱生身邊二見。伴煩惱故。無始已來。俱生身見。助伴惑故。與身見等。俱時相應。生起來故。入第六地。伏粗羸布隨眠俱生身見邊見之後。隔一二三。令正所起貪等四惑。入第七地。伏細羸布隨眠身見之後。隔五六念等。所起貪等。於此地中。伏盡煩惱。入八地時。俱生煩惱。永伏不起。七地已前。皆是頓伏。而非永伏。八地已上。永伏不起。入八地時。永伏煩惱。無有漏止。無我見心。是故生空無漏相續。盡未來際。第六意識。生空無漏常恒相續。無起有漏心。生空觀止。常現前故所言果者。即是生空滅盡三昧。生空為因。入滅盡定。為其果故。言如阿羅漢者。八地已上。俱生煩惱意識俱者。永伏不起。如阿羅漢已斷煩惱種子不起此以伏滅現行煩惱。永斷種子。斷種之者。永不起故。永伏現行不復生起。如阿羅漢永斷惑種。不復生故。問何故八地已上伏惑。令同斷種阿羅漢耶。答永不起惑。彼此是同故。伏斷別而令同。此中比例。猶是令同羅漢斷種不起煩惱。不為八地。永不起惑。問何故爾耶。答羅漢雖斷種。末除習氣。有習氣故。有起現行。而是餘習。不能潤生。八地已上。一切菩薩。永伏不起。亦除習氣。初地已上。無間道中。斷智障種。解脫道時。除其習氣。此時亦除煩惱習氣。無始已來。與智障習。俱障利益眾生事故。此時同念。斷二障習。此問意云。受分段生。有發業惑。以何潤業。既不潤業。云何得受分段生報。此即問難所指意也。 章答若是凡夫下。二答。亦四。初明惑種受生。二引論成種潤。三成惑種無用。四簡無學迴心。初中亦二。初簡去凡夫現潤。二成聖人種潤。今初。一切凡夫。六道受生。要以現行隨應煩惱。沃潤所造善惡諸業。愛當生處。由愛取潤。受彼彼報。既是凡夫隨意現行。一毫無有伏滅之義。故業種子。蒙現行潤。結生相續。潤業受報。其有色界方便潤生。在死有時。非正死時。是將死時。其正潤生中有。未止有支門中。愛取二支。種現俱取愛取各種生愛取現愛支之時。唯是俱生貪愛□潤取支之時。諸惑潤結。惚而言之。有六支種。行是業種。識等五支。即是五果。名百種子愛。愛取二支。潤此六種。其所潤六支種。轉名有支。六支種子。趣生受報。是名生支。從中有初為生支。出胎已後。五根支體。成就滿足。皆生支攝。衰老已後。老死支攝。雖有示支種子。今且取業種子。此業種子。正感果報。率引強□。是業種力。問聖者感生。有現潤否。答初二果聖。現行潤生。欲界諸惑。不能伏故。今且舉凡。是為簡去。 章聖人不爾下。二成聖人種潤。聖人伏惑。無有現起。是故唯以惑種。潤業。伏現行故。無現起惑。留種子故。種力潤生。如彼第三果聖。上生色界。唯以種子。潤業受生。生色界者。先得所趣天處禪定。以此定靜慮功力故。當生彼天。既是聖人。斷欲界惑。欣所生天。修四量。當生處惑。分所制伏。故於當生天處煩惱。今不現行。唯以後天。惑種潤生。今此十地。諸菩薩人。故留俱生煩惱種子。故留惑種。有潤業種。即是愛支二種煩惱種子。此種引生。潤三界業。受界內生。非唯七地已前菩薩。亦八地上三地菩薩。皆以種子。數數受生。成辨利攝。問已伏惑種。□得受生。答望凡可爾。現惑強故。若聖人者。既無現惑。無用之者。如何受生。故雖已伏種用。受生無過。此二段文。直答上問。此答意云。凡言潤生。有其二種。謂現行潤。種子潤也。凡夫受生。現惑潤業。聖人受生。種子潤業。今是十地。證理聖人。是故八地已上位中。受分段生。必定種子潤業受生。問一切聖者。不造新業。十地菩薩。所潤業者。是何時業。答既是十地。不造新業。故以前時多劫故業。此業即蒙所留惑種□潤。受生。雖聖人種潤。如凡夫現潤。非是強勝。而聖種潤。牽生強勝凡夫現強。種子是弱。聖人現弱。種潤是強。種子眠伏。雖羸微隱。而亦牽引力用不弱。如不定性頓發大心。雖趣大行。而有小種。牽令退大。菩薩本性住種姓者。本來精進。自性仁賢。有哀憐心。永不懈怠。二利自性。本來具足。此由種子牽引故爾。種子潤業受生亦爾。 章故雜集論云下。二引論成種潤。亦二。初引二論。二顯論意。今初。雜集論文。出第五卷。彼論既言一切聖人隨眠結生。隨眠即是種子異名。隨逐第八識。眠伏住在故。受生處地。煩惱種子。牽引潤生。是種功能。梁論之說。在第十四。彼論文中。凡夫必是有現行惑。聖人不爾。無現行惑。二乘必斷煩惱種子故。於三界永無受生。菩薩不爾。故留種子。以種潤生。益物度生。是故初住已上。名聖人。菩薩應斷人執。證無我故。然故留惑不斷惑種。不證空理。助願受生。此是終教地前菩薩。所作行相。今始教中。七地已前。受生攝化。全同終教地前行相。八地已上。既有所留煩惱種子。由此種力。受分段生。數生數死。修習二利。勇猛熾盛。如是即至金剛加行。初捨分段。方受變易。以變易身。至金剛心。佛果初念。棄變易報。即成佛地。 章解云聖非現潤下。二顯論意。此中意說。一切聖人。惑不現行。而八地上。既留惑種。而是必定無惑現行。應定以種受分段身。既留惑種。如何徒然無受分段。此奪前問言八地上。永伏不起。以何潤生。受分段身。 章若言八地以上下。三責惑種無用。此因前段。有此徵責。文中亦二。初責不斷種。二以彼成此。今初。謂執前寄顯門義者。立此義。為遮彼執。有此微責。解深密經。瑜伽論等。說三隨眠。害伴羸劣二隨眠者。在七地前。即分段身緣助煩惱。第三微細隨眠。是所知障。八地已上。以此為緣。受變易身。由惑種有無故。有分段受不受。若八地上。受變易者。此時即應盡煩惱種。何受變易。猶留惑種。若留惑種何受變易。□唯是應受分段。此中所成立。即此意致也。法相宗義。不立十地分段之義。悲增菩薩。利生為先。久受分段。若入八地。必受變易。而留種子者。非為受生。故小島先德云。問爾留煩惱者。為受生緣歟。答不爾。煩惱障種子。不障十地故。不起對治道。故自然留。名故留也。故疏云。謂諸菩薩。由大悲力意趣。一切智故意趣。所知障對治道。不取煩惱對治道。擬於生死。助悲願受生。故名留煩惱也。不爾如來大悲。最極應留煩惱隨類化生。由此故知。意不趣斷。故名為留。將成佛時。方頓斷盡(已上)此明十地留惑障種。八地已上。留惑亦爾。今賢首師。其義不爾。既留惑種。故受分段。今章下文。故留不斷。舉四所由。潤攝化其隨一意。非唯一意。故留煩惱故。 章彼既不爾此云何然者。二以彼成此。此意成云。彼菩薩入第八地時。不斷留煩惱障種。此始教菩薩。云何不受分段之身。忽得受變易身耶。彼者八地菩薩。此者始教所立十地分段身也。 章若約迴向菩提聲聞下。四簡無學迴心。此縱上問言無現惑。何受分段。羅漢迴心。既無惑障。不受分段。迴心之後。即受變易。始自十信。受變易身。此非直進實報。寄顯二門。比例雖似縱上問。而此別門例。故今簡去漸悟之者。羅漢迴心。即入十信之初心分。其後捨此有餘依身。如入涅槃。然後即受變易細身。以變易身。萬劫修行。十信滿足。方入初住。居不退位。雖居不退。啻是安住其位而已。惡趣不生。聲聞之時。忍位已得。迴心聲聞。雖未至其初發心往。永不退墮二乘地中。以超二乘已迴心故。然不遮言住不退位。人無我理。羅漢已得。十信三賢。四善根間。唯修法無我。觀唯識三性三無性真知實相。好理事理相即無礙觀行。此等皆通始終教等。漸悟菩薩。入初地時。唯方證悟法無我理。無始已來。乃至羅漢。未作利眾生事故。迴心已後。一向修習法空。作利他事。如是入地。隨分成就二空二利。名歡喜地。初地已上。乃至七地。八地已上。乃至金剛。地上十位。經二僧祇十信三賢。經一僧祇。無學迴心。方入信位。三僧祇間。皆變易身。佛地初念。棄變易報。故云通諸位。受變易身。以所知障為緣。無漏有分別業為因。感變易身。智有菩提。實願得之。知有眾生。實思利益。於二利境。謂實事有。此由彼所知障迷無相勝義。故為此事。故受變易身。久住世間。變化自在。成二利事。修菩薩行。是名智障為緣。受變易身也。此始教宗。三乘五性。必定各別。定姓二乘。必入無餘依涅槃界。不定性二乘。必定迴心向大。無學迴心。棄分段身。受變易身。唯識論中名別盡別生變易是也。彼論建立增壽變易。非是別盡別生義。故今始教宗。多分雖依唯識論等。而受變易別盡別生。非捨分段。不受變易細妙身故。集成三云。顯揚論第十六卷曰。聲聞轉依。復有二種。一趣寂滅。二趣菩提。問聲聞無學。永盡後有。云何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答依變化身住。能證菩提。非業報身。釋曰。變化身即變易異名也(已上)此明不定性阿羅漢。迴心之後。於同梵行者前。示現般無餘依涅槃。實有根身南州一邊。寂靜安住。如壽法二萬劫住。蒙佛菩薩勸誘。策勵趣二利行。修菩薩道。彼身即是慖恒壽變易。無漏後得。有分別心。入無漏定。發大誓願。入第四定。資熏有漏。所造故業。延分段身。令極細妙。若一劫過。一劫勢力。已盡後。更資熏增長。如是展轉經歷三大阿僧祇劫。此即法相增壽變易。今宗別盡別生變易。始終二教所說皆爾。問前三果人。迴心之後。變易身行相云何。答初果迴心。修惑全有。二果迴心。欲界修惑前六品斷。後三品惑及上界惑。全未斷滅。此人三界修惑滅盡。證阿羅漢。最後報終。捨分段身。別受變易細妙色身。二果三果迴心之者。隨餘殘惑各斷盡已。得羅漢果。然後棄捨分段粗身。別受變易。此約現身盡惑證果。受變易報細身為言。或初二果迴心之後。隨餘殘惑。潤生受身。修菩薩行。後得羅漢。棄分段身。受變易報。獨覺之中。麟喻獨覺。是定種姓。必入涅槃。部行之中。不定性者。先聲後緣。在無佛世。證勝果。即是定姓。入無餘滅。如極七反。有聖者等。先緣後聲。值佛出世。聞教證果。後迴向大。如迦葉等。即是不定種姓人故。 章問若爾何故有聖教說下。二寄顯變易。亦二。初問。二答。今初。此段釋通轉難。顯示寄顯義門。此轉難意。上既成立始教直進。留惑種故。受分段身。至第十地。是實報門。問答已竟。然經教中。正說八地變易之義。是故引此。轉難前義。此義正違經教文故。問前於直進。建立二類。初是寄顯。即明八地變易之義。何故今更作此轉難。答前唯立門出類而已。然實報門。正違彼經故。施問答和會相違。言有聖教者。即下諸說十門之中。第四教文。是仁王經所說義門。為顯此義。廣立十門。章答此等為欲寄對二乘下。二答。亦二。初略示寄對。二廣明寄對。今初。此中總意。一切寄對二乘。顯示同別勝劣。是故教說。皆有所以。 章然此寄對依諸聖教下。二廣明寄對。亦三。初總標。寄顯非一。故立諸門。二一說羅漢即同於佛下。別明。三由有如是下。結成。初中十門森烈。次第解釋。第一佛同羅漢。亦三。初標判二引證。三約教。今初。愚法小乘教中所說。如來果德。與聲聞無學同。名羅漢。三乘俱斷三界見修諸隨眠故。三乘同證人空擇滅涅槃理故。言更不分位者。斷惑證理。見修無學三道次第。一切諸相。同聲聞故。問愚法二乘。唯斷正使。不斷習氣。如來必斷不染無知。不染無知。即是見修煩惱餘殘習氣法故。不染無知。有斷不斷。何同羅漢。答今唯約就斷盡正使。言同聲聞。不言餘門。若具言之。非無差別。如來是師。羅漢是弟子。如來斷智恩三德皆圓滿。十八不共。聲聞不及。習氣斷不斷。三明六通。一切三昧功德法門。如來最勝。二乘不及。如是等也。 章如律中說佛度五人已下。二引證。四分律。出受戒犍度。言五人者。阿若憍陳如。摩訶拘梨。十力迦葉。婆提婆敷。阿鞞是也。此五人中。三人內族。謂阿鞞比丘(亦云阿涅槃)摩訶拘梨。此云二人。並斛飯王子。婆提婆敷(亦云跋提)此是甘露飯王太子。其二人者。並佛外族。謂憍陳如。十力迦葉。並是佛兩嫂阿舅也。如來二月八日成道。安居已前。入定思惟。夏日已後。往鹿野園。調五人根。八月八日。弗星出時。阿若憍陳如。初入見道。證預流果。其後四人。漸次入見。于後五人。皆得羅漢。即言世間有六羅漢。佛及憍陳如等五人。自餘諸律。皆說此事。事義極廣。不能具陳。言同座等者。愚法教中。三乘既同斷見修惑。證人空理。是故決定同坐同住。迦葉尊者。頭陀上行。佛召迦葉。令座等。所座是人空理。是智之所證。所依處故。能坐是無漏智。即是生空無漏妙智。 章當知此約小教說者。三約教。愚法小教佛同聲聞。名阿羅漢。或時現老比丘像。四月一度剃髮。即令阿難剃。佛雖不入羯摩僧中。而入應供僧中受供。佛入僧中者。入應供僧也佛入應供僧者。大乘宗義亦爾。 章二亦於佛地下。二分出如來。或名分出羅漢。佛果羅漢。雖俱無學。分降羅漢安置下階。或分如來安置上階。斷盡二障。證得佛果。煩惱功能。於三界中。發業潤生。斷煩惱障。不生三界。絕後生有故。聲聞無學。保證念云。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後有。是名二乘所得四智。殺賊不生應供三義。名阿羅漢。或唯言應。此具殺賊等三義故。此義即通三乘無學。今佛果位。名阿羅漢。由斷盡此煩惱障故。其所知障。非二乘分。唯是佛果不共所斷。故斷智障。立如來名。此於同等無學果中。如來安上。羅漢安下。如來是勝。羅漢是劣。為令小乘欣佛果故。如言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此云如來應正等覺。或云如來應供正遍知。既言如來應供。同對法論所說。 章三第十地名阿羅漢下。第三十地羅漢。此門羅漢。一位分下。大小階降。涅槃經第六說有四依。 章四七地以還下。第四七地羅漢。亦五。初標判。二障之中。煩惱障。名界內惑。由此煩惱。發業潤生。感三界內生報果故。所知障名外惑。由此智障緣。感變易報故。今此七地。盡界內惑。位分全同阿羅漢果故。第七地。寄同羅漢。二如仁王云下。引證。言遠達者。達謂至也。到也。行也。往也。即第七遠行地也。三此寄因中自在未自在位下。判斷。八地已上。是自在位。七地已前。未自在位。言分大小者。八地已上。寄為菩薩。是大乘故。七地已前。寄為小乘。是二乘故。四此約始教直進中說者。約教。以迴心教無約此地寄對故爾。寄第十地。是迴心教。前四依門。已陳述故。五此中既寄聲聞下。顯寄。此釋成意。即顯正答前所問義。七地粗淺故。寄分段。八地微細故。寄變易。故依仁王經所說意。正有七地分段。八地變易之義。唯識論等。即當此門。即以寄顯。還為實義。 章五初二三地寄同世間下。第五五地羅漢。若約小乘。至第六地。六地緣生。寄獨覺故。其第七地。已過二乘故。寄菩薩。菩薩觀證生法二空故。第七地名無生法忍。於二空理。極忍印故。即當仁王經無生忍下位。 章六世間二乘同前至六地下。第六五地羅漢。八地已上。寄同一乘。八地已上。一切菩薩。全同佛果。所行所證。任運自在。無方無礙。故得三種世間。自在示現解境行境十身。解境即融三世間十身。此十各各十身具足。即成百身。其成正覺身等十佛。即如來身所具十身。是名行境。自餘九身所具十身。皆是行境。第八地中。已說佛果所得融三世間十身故。後位中。不別說解境。而多陳說行境十佛。離世間品等所說。 章七於初地八過之中下。第七地前羅漢。言八過者。十地經說初地勝德。超過地前。有八種勝。一段經文。論為八過。一入位過。經言過凡夫地。入菩薩位故。而過凡夫地一句。論判為總句。此過有八種。故始自住胎。至究竟成就。舉譬隨應明次第生長相。初喻初住胎。二者家過。言入菩薩故。喻生貴家。三種姓過。言種姓尊貴。無可譏嫌故。作貴家子。得其姓故。四者通過。言一切世間道。入出世間道故。已在貴姓。餘不攝故。五法體過。言住菩薩法中故。以作他事。為己事故。以大悲為體故。六者住處過。言住在菩薩正處故。不捨世間。不染世間。善巧住故。喻世巧住故。七者業過。言入三世真如法中故。喻生命住在故。顯空聖智。冥真如故。八畢定過。經言如來種中。畢竟阿耨菩提故。佛種不斷。究竟涅槃。道法成就。與此相似故。是名初地菩薩八過。言比證分齊者。地前三賢。名為比位。相似比知。未得真無漏故。初地已上。名為證位。得如理智契會真如。理智冥同故。 章八地前三賢位已過二乘地下。第八十信羅漢。初住已上。超過羅漢。是故二乘極果。即同十信位也。言如上起信論說者。上行位中。引起信論。三賢初位中。少分見法身。十方世界。八相成道等。初住已上。超過二乘。一一行相。說相寬廣。言如仁王經云習種性中有十種心等者。十種心名。全是十信。非謂以舉信名。是十信位。取方便名。目十住故。初住已上。超二乘地。但所同者。十信而已。言此約終教退不退說者。以十信退位。寄同羅漢。以初住不退。獨為菩薩位。以不墮二乘。名菩薩不退故。 章九信滿心後下。第九信中羅漢。大華嚴經賢首品中。具說信位滿心所得行果大用。自證設同究竟果海無方大用。說十三昧。圓明海印三昧為初。即是化他大用總相。同時顯現大善巧故。超過一切三乘法門。同教功能。亦非比及。 章十初在凡地下。第十凡超羅漢。言沙彌發心者。演義抄十四下。亦指智論文。彼亦引涅槃經偈文。乃至初發已為天人師。勝出聲聞及緣覺等。此總約大乘教未發心已發心說也。 章由有如是十門。寄對羅漢。明菩薩位。前所問難。即當第四功無功門顯二生死。上明始教所依身竟。 章若依終教地前留惑下。文中為三。初立義。二問答。三又此教中地上變易下。三四種變易。今初。言地前留惑受分段身者。終教菩薩。十信萬劫修習萬行。十善增盛。生在善趣。相續修二利行大行。深伏煩惱。治道強勝。十信已滿。方入初住。此位應斷煩惱惑障。頓證人空無我妙理。然故留不斷。是故不取證。伏滅現行。不令生起。以所留種助願潤業。生六趣中。利益眾生。所助願者。利生大願。若唯願力。不能受生。地前淺位。誓願弱故。以惑助願。受生利物。所受分段。是不繫業。所起漏心。是似有漏。於煩惱障。得自在故。以自在。所受不繫業分段身。三賢始終一阿僧祇。修菩薩行。觀解唯識真如理性。第十迴向最後身上。頓斷所留惑種。證人無我理。即入初地。此時所斷。於煩惱障。一時頓斷。故云於初地中等。問為斷煩惱障。入初地耶。為先入初地。斷煩惱障耶。答第十迴向最後念次。即歡喜地最初念位。此時頓斷所留惑障。是無間道。此無間道。即亦兼斷所知障粗。次剎那心。即解脫道。二障頓斷。二空所顯妙理頓證。斷障即初地。初地即斷障。言初地斷。無有過失。斷惑之時。不分見修。是故無有見修二道。既斷二障。受變易身。是故菩薩。入初地初。必受變易。此中智障。初地漸斷。細分智障。地地漸斷。智障正使頓斷漸斷。古來異義。至下斷惑章。當廣相分別。 章問若於地上不留煩惱下。二問答。亦二。初地上同事。二悲智平等。今初。已斷煩惱。無應受生。是故先問頓顯益物。答中地上七地已前。與終教地前行相等同。故先遮之。今此不爾下。顯示自在應化利生。 章問如說八地以還下。二悲智平等。亦二。初門此於菩薩。略有悲增及智增。上言八地以還者。唯是是七地已前。八地初心。受變易故。言留惑受分段身者。十地之中。皆留俱生煩惱種子。其中七地已前。故起所留煩惱。潤生攝化。是言留惑受分段身。言伏惑受變易身者。初地已上。所留惑種。無有故起。智增菩薩。初地必受變易身故。問何故不言智悲平等。答智悲平等菩薩本懷。無應責故。今所責者。為成立彼平等義故。法相宗師。菩薩有三。智增。悲增。智悲平等。智增初地。悲增八地。各受變易。智悲平等。二地已上。七地已前。此間何地。受變易身。於中怖煩惱者。二三地中。不怖煩惱者。五六七地。各受變易身。 章答如此所說下。二答亦五。初破斥不用。二顯示正理。三配為二教。四地前小習。五地上平等。初中亦二。初總非。二何者若非增上下。別破。亦二。初破悲增。二若智增上下。破智增。文顯可見。 章以諸菩薩下。二顯示正理。菩薩本意。必是慈悲智慧平等。永離增減。是故相導。始終平等。若互增減。難相導故。 章當知由此始終二教下。三配屬二教。始教粗淺。終教深細。以粗淺故。有七地分段。八地變易義。以深細故。有地前分段。初地變易義。是故不由智增悲增。 章若言彼智增者下。四地前小習。此中既言有小乘習。是漸悟者。有學迴心。或初果人。延七生潤惑。地前一大僧祇。修菩薩行。或七方便位中。迴心大劫修行。此等皆有小乘餘習。怖畏煩惱。而不斷盡。唯是永伏。如是等人。唯在地前三賢位中。根未純熟。有此習故。 章初地以上下。五地上平等。亦二。初立義。終教甚深。地上深廣。根緣一味。修行斷證皆同一相。無有差別終教地前縱有種種根宜差別。至初地上。根宜純熟。一味平等。無有差別。同證謂證十真如故。同行謂行十勝行故。十波羅蜜是也。同修謂十勝行外。一切所修。初二三地。是世間修。四地道品。五地諦等也。同斷謂斷十重障故。二故起信論云下引證文顯易見章若依圓教不說變易等者。別教一乘。立一生死。不分粗細。過患一際。無差別故。雖同分段。而見聞生。果縛依身。繫業分段。解行生人。是法門身。雖是分段。細妙微密。普眼肉眼。超三乘域。勝妙深奧。不可思議。善財童子今生解行。自在無礙。往來出沒。無有罣礙。永離塞滯。 約就終教。明二死者。此終教中。總有二死。分段生死。大同始教。然此終教。根本無明。動本覺體迷本覺故。本覺真如。隨順無明。混成業相。轉現漸成。此本覺理。無明三細。和合共一。以為梨耶。此梨耶識。以為眾生分段。六道異熟報法。此為體故。故分段體。通第一義如來藏性。成眾生故。由此義故。若依其本。真如本覺。為分段體。若約緣言。根本無明。為其體性。若依近增上緣言之。有漏善惡業因為體。若依當體體性言之。三界五趣。四生四有。粗異熟果。以為分段生死體性。若通取之。亦通惑業。大同始教。變易生死。梨耶微細行苦所動異熟為體。此即無明住地為緣。因位無漏妙業為因。雖梨耶名不相應染。不遮彼與五數相應。然諸位人。皆具色身。變易五蘊。通諸位也。 若頓教宗。一切絕言。不立生死。何有二死。非生非生。為生死。非分非段。名分段死。非變非易。名變易生。言廣如大般若經那伽室利分說者。或人云。第五百七十六。逝多林第八會。那伽室利分一卷。玄奘三藏譯。彼具文云。龍吉祥言。頗有能證菩提者不。妙吉祥曰。亦有能證。龍吉祥言。誰為證者。妙吉祥曰。若無名姓施設語言。彼為能證。龍吉祥言。彼既如是。云何能證。妙吉祥曰。彼心無生。不念菩提及菩提座。不愍念一切有情。以無表心無見心等。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章若依圓教不說變易等者若一乘教。約攝方便。諸教所明。是同教宗。今別教中。生死體者。別教一乘。但立分段。不別建立變易生死。生死總通有粗細別。三乘教中。而其細分。名變易生。粗名分段。今一乘宗。唯立一箇生死之法。不分粗細。過患一際。無差別故。其所立名。當分段生。雖同分段。而見聞生。果縛依身。繫業分段。解行生人。是法門身。雖是分段。細妙微密。超過三乘天眼所見。今以普賢肉眼。見十佛塵剎等。此分段身。五蘊為體善財童子。今生解行。自在無礙。往來出沒。無有罣礙。永離塞滯。證果海生。既絕生死。無有粗細生死。十佛究竟微妙身故。言如善財等者。晉經五十九。入法界品云。彌勒告善財云。無量菩薩。於無數劫。修菩薩行。汝今一生。皆悉具德。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四十三(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