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四十五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輸入者 周愛東 一校者 程海燕 二校者 劉海燕 改稿者 王 麗 章第二斷得果者下。文中為二。初明斷二障。二明種子斷。初中亦二。初斷煩惱障。二斷所知障。初斷煩惱障中。亦二。初斷分別惑。二斷俱生惑。初中亦二。初總標。二一若從具縛下。別釋。亦二。初明相。二引證。初中亦三。初具縛人。二倍離欲。三已離欲。今初。言從具縛入真見道者。此門行人。名次第證。凡夫位中。未能伏斷一毫煩惱。從具縛地。入見道人。即住初果。聲聞乘人。住其種姓。值善友緣。發心修行。種植順解脫分善根。修五停心。次入別相念處之位。次入總相念住之位。順解脫分善根成就。次入順決擇分善位。此即內凡四善根位。亦名加行。聲聞階位。雖有多類。今且依彼五位之門。陳述行位斷證始終。唯識論中。總立五位。雖約菩薩修行。唯識兼陳三乘五位行相。此即一箇資糧加行等。五位相也。順解脫分。五停念處。是資糧位。解脫位故。其四善根。順決擇分。是加行位。即內凡位。問小宗俱舍。順解脫位。入修要門。唯立二門。一不淨觀。二持息念。即數息觀。今大乘宗。立聲聞修。為亦修二門。具立五停耶。答東塔律師。釋四分律。陳聲聞行。專依俱舍。入修要門。唯立二門。謂不淨觀。及持息念。定賓律師。飾宗記中。引彼已云。今詳貪尋。理須此二。儻緣性等。豈得同然。此出小宗俱舍中。偏僻之教。豈能遍達有情機緣(已上)今大乘宗。遍投機緣。具立五停。治五妄想。一不淨觀。對治貪惑。二慈悲觀。對治瞋恚。三緣性緣起觀。言緣性者。依四種道理。緣無有人我。唯有其法。作此觀行。即觀十二緣起支法。破遣人我。癡增上者。於此所緣。作意思惟。惑得微薄。四界差別觀謂是六界。地水火風空識為六。觀此六界。唯有事法。無有人我。見人空理。瑜伽毘曇。六界為境。若涅槃經。觀十八界。名觀分別觀。著我增者。作此治法。五持息念。對治散亂。五妄想增者。隨應觀此五。隨一觀成。堪入後位。第二別相念住。前治行成。即入此位。今此位者。以自共相。觀身等境。別別對修。乃以此四。破外四倒。觀解明白。所得增盛。第三總相念住。觀行純熟。總相緣修。所謂總緣身等四境。總緣自相及以共相。此即今位觀行相貌。此上二位。通名念處。總別雖異。所觀同故。上來三位。總名解脫。以行解微薄。心未鄰理故。即是資糧順解脫分位也。然世出世。伏斷修入。有七作意。以攝始終。一了相作意。二勝解作意。三遠離作意。四觀察作意。五攝樂作意。六加行究竟作意。七加行究竟果作意。世間八定。伏道離欲。如瑜伽論第二十三。出世伏斷。離染之相。即如彼論第二十四。今就出道伏斷之中。約聲聞位。次第配之。璟興法師。瑜伽抄十二云。前三方便。修了相作意。為了四諦十六行等。種種相狀。四善根中。修勝解作意。勝解心中。修作意者。見道近於勝解淨行故。於見道中。修遠離作意。能盡見惑。於修位中。修攝樂作意。進斷修惑。取中二果。及斷色無色惑。乃至非想八無間來。是攝樂作意。所作之位。觀察作意。於修位中。已斷未斷之處。能觀察知。斷非想惑。第九無間。金剛喻定。是加行究竟作意。盡無生智。是加行究竟果作意(已上)瑜伽論中。寄相如是。分別據實。處處有七作意。今此五停四念三位。乃至具修了相作意。故此作意之中。修四諦十六行。備了彼彼各各相狀。然舉五停四念住者。就其增勝。以為位綱。非不修習自餘行業。廣如瑜伽論中具說。資糧位竟。次入加行順決擇分。內凡之位。有暖頂忍世第一法。四加行法。暖頂二位。具修四諦十六行相。忍位三品。下忍具修四諦十六行相。而以一心。修諦行相。中忍漸略。減緣減行。乃至二行二剎那修。上忍一行一剎那也。世第一法。一行一念。謂觀行者。從前已來數數修習。多時運積。故至此位。永斷能障粗品。我慢及於涅槃。攝受增上。意樂適悅。便能捨離後後觀心所有加行。住無加行。無分別心。生空觀智。純熟無相。瑜伽論云。彼於爾時。其心似減。而非實減。似無所緣。而非無緣。又於爾時。其心寂靜。雖似遠離。而非遠離(已上)璟十二云。暖等善根。隨分寂靜。似真無漏。遠離之心。體是有漏。而非遠離(已上)此釋論其心寂靜等文也。此有漏心。最後邊畔。既得如是趣現。觀心不久。當入正性離生。瑜伽論云。即於如是寂靜心位。最後一念。無分別心。從此無間。於亦所觀諸聖諦理。起內作意。此即名為世第一法(已上)遁倫記云。於四善根寂靜心位。最後一念。於諸諦理。起內作意。名世第一法。此有兩解。一云。以此文證世第一法。通緣四諦。作無我觀。論既云諸聖諦理。故知。非一諦也。此文即順涅槃經說。世第一法。亦緣四諦。不同小論唯緣苦諦。二云。世第一法。唯緣一諦。同小論說。今此文相。舉總取別。謂於前暖等。前觀諸聖諦理中之一。起內作意也。然涅槃經。說緣四諦者。遠云。釋云。觀諦有其二種。一者行修現在所起。二者得修未來所成。世第一法。現在所修。雖觀一諦一行。未來緣於四諦增明。今修得修。名緣四諦。今解彼經。亦舉總取別。雖總舉四諦。而意所苦諦故也(已上)雖有二解。後解是好。若如初釋。上忍如何。又不可有減緣減行。然四加行。漸近見道。時節稍逼。觀行隨減。故中忍後。有減行等。如是運心。世第一法。等無間心。即入見道。事義便易。次第必然。是故當知。世第一法。一行一念。全同小論。已上四位。順決擇竟。上來五停及四念處。暖等四心。總名見道前七方便。仁王經中。名為七賢。若四位門。此七方便。合為一位。名方便道。然就義門。約遠近等故。分資糧加行二位。故成夷齊分列。成五位門也。第三明入見道位者。此聲聞人。從具縛地。發足修行。資糧加行。七方便竟。無漏智發。斷惑理理。聖位方至。故世第一法。等無間位。無漏現前。聖智方顯。此時惑障種子頓斷。次剎那心。能證妙智。即證空理。然所斷障。有其二種。一煩惱障。二所知障。聲聞唯斷煩惱障全。後有斷所知障之一分。煩惱障中。亦有分別俱生二惑。今此見道。斷分別惑。聲聞斷惑。要先斷滅分別煩惱。後修道中。漸斷修惑。玄記十。引唯識九云。二乘見道。現在前時。唯斷一種。名得聖性(已上)此一種者。指分別煩惱也。問聲聞入見。總有幾種。答聲聞入見總有二種。一真見道。生空無漏正體智起。頓斷三界分別惑故。此即緣非安立諦也。二相見道。真見頓斷頓證之後。起後得智。安摸倣像前所斷證。上下諦等。次第緣觀。此即觀其安立諦也。問何故名為真相見道。答見道初念。根本智起。實斷見惑。實證生空所顯真理。此根本智。先斷惑種。是名無間道。次此正智。證顯真理。如理正智。體會真如。不變影像。真契當故。真正體智。實斷實證。故此見道。立以真名。相見道者。安立倣學後得無分別智。雖觀真如證生空理。而變影像。緣觀安摸。不能體會自性真理。緣觀所變影像真理。為其所證。斷惑非實。先實斷故。於前實斷。安摸倣像。更作斷惑行相而已。問唯識論意。大小相待。菩薩具觀安立諦及非安立諦。二乘唯觀安立諦門。此即本論唯識所說。今何故言具觀安立非安立諦。答此觀行法。何位中修。唯識雖且言安立諦。而疏家得意。判言亦觀非安立諦。二乘之人。七方便中。觀安非安二種法。論及解釋。所說有由。唯識九云。此位菩薩(四善根位)於安立諦。非安立諦。俱學觀察。為引當來二種見故。及伏分別二種障故。非安立諦。是正所觀。非如二乘唯觀安立(已上)此意二乘。唯安立觀。言非如二乘唯觀安立。述記九云。然二乘者。自乘唯說作四諦安立觀。菩薩不爾。今說。於彼亦作人空非安立觀。然不同菩薩。菩薩二空俱作。為顯。彼劣故不說之。又二乘者。亦唯作安立。不同菩薩。行智深廣。彼不爾故(已上)此中二釋。一即如論。一觀非安。仍會論文。此乃二乘。唯作安立。無非安立。以是愚法二乘人故。如論所說。又不愚法者。通作二觀。雖作非安。不及菩薩。此安非安。唯生空觀。非法空觀。菩薩具觀二空。安立非安立諦。俱是深勝。此中。愚法。不愚法者。就定性二乘立此二類也。不同賢首所立二類。賢首所立。以小乘教中所說二乘。為愚法人。以大乘教所說二乘。名不愚法。問如小乘教薩婆多等。世第一法。等無間心。苦法智忍無漏初生。頓斷欲界苦諦下十隨眠。是無間道。此時惑得。猶有未懺。次苦法智現前之位。惑得已滅。即證煩惱。滅下無為。是名擇滅無為。如是次第。苦類智忍。苦類智。斷上二界各九隨眠。無間解脫。乃至第十五心。斷上二界道諦下八隨眠。無間道名道類智忍。此十五剎那。為見道時分。第十六心。道類智位。總得三界見惑滅。理已見四真諦。生空真理。蘇息圓滿。即名修道。今大乘宗。立二種見。真見道位。實斷實證。何故小教不立二見。又小乘教中。立真相見耶。答愚法小乘教中。如問中言。唯言苦法智忍。苦法智等。立十五心見道。不分真相二種見道。然以大乘。望愚法教。擬對見之。理實愚法教中小乘。入真見道。實斷三界分別惑種。實證惑滅。所顯空理。然彼教中。不說此義。是故小教不立真見。問何故小教。不立真見。答依正體智斷惑證理。甚深微密。非彼所知。是故不說彼真見道。問已斷證處。何故不知。答小乘機淺。斷證微細。雖得實義。不知其處。瑜伽論中。彌勒大士。以補處智。直見小乘斷證之處。說顯而已。問若爾小教說相見耶。答言相見者。真見之上。法彼斷證。作倣學觀。安摸建立。既彼不知真見實義。由何得有倣學義門。是故不說相見道義。問若小乘教。不說真相二種見者。彼教所說見道義者。何等見道。真相二外。有見道耶。彼見一向無所當耶。答彼教既不得說真見。故亦無有相見道義。待對之法。無獨立故。非二見外有別見道。小乘見道。對大見之小教見道。即當大乘相見道義。問三心十六心。當何見道義。答小乘見道。當大乘宗十六心相。問大乘見道。有所取能取。十六心。有上下八諦十六心。小教見道。當何十六。答小教所說見道義門總名。即當上下八諦行相。少分似大乘宗所取能取。大乘所取能取。即言苦法智忍。苦法智等故。而非全同。第二十六。既言下上十六心見。故名是同。而其行相。名現觀忍及現觀智。欲界四諦。各有此二。上界四諦。亦有此二。此二行相。如次無間解脫二道法。前真見。無間解脫。見分觀諦。是故行相亦少相似。問小教見道。自當大乘相見道者。小教見道。如大相見。唯倣學觀應。非全是實斷證耶。答不然。小乘見道。雖當大相。而小乘人。以此即謂實斷實證。實由此觀。斷滅三界分別或故。問小教所說。入見之人。前十五心。皆實斷耶。其中有實斷證之處。真見二念。無間解脫二道處耶。又十五心外。有真見處耶。答雖無分明教文別釋。以義推之。十五心中。初二之心。應是真見道斷證分齊處。所以然者。世第一法等無間心。是見道初無漏。此處即是真見道斷障。無間道此當苦法智忍。次剎那心。是解脫道。即證真理。當苦法智。此真見道。分別起惑。皆悉頓斷。無有所遺。然小乘宗謂。初二心。唯斷欲界苦諦十或。證其滅理。然後十三剎那心念。當相見道。小乘亦謂。實斷實證。以不知其真見處故。問若十三心。當相見者。無初二念相見道耶。初二見道。屬真見故。答今唯擬對。後十三心。當相見道分齊而已。小乘不說真相。大乘有別所立。大乘聲聞。先入真見。後入相見。故真見外別立相見。問今章唯明真見斷證。不言相見。何輒立之。若有相見。章何不言。答聲聞菩薩。皆入相見所有種種見道行相。三乘同入。無所闕故。章且約就實斷實證。故唯陳述真見斷證。問菩薩見道。有真相二。相見道中。有三心相。十六心相。十六心中。亦有所取能取十六。上下八諦十六。菩薩皆入此諸見道。今聲聞人。如菩薩人。皆入此耶。若爾。三心相見。云何得入。答此見道相。三乘通履。所有見道。聲聞皆歷然。聲聞宗。大乘宗意。三心相見。入不入義。率爾難定。法相宗師。精研多端。燈第七云。問大乘真見。為二障據彼總別立三心。二乘真見。斷一障。應亦別總立二心。答說六現觀既通三乘。現觀智諦。現觀之中。辨此三心。故許小有。亦復無妨。又解不許。二乘唯觀安立諦故。此非安立。二乘不作。若許作者。何故諸部小乘之中。皆不說有二心見道。若爾。初十六心。諸部亦無。豈可不作。若亦不作。違雜集第九。彼云。安立者。謂聲聞等。隨自所證。已得究竟。為欲令他亦了知故。乃至安立道諦。謂於諸諦中。有如是如是忍。如是如是智。如是等。既爾。何故諸部。不說總十六心。但有上下十六心耶。答約不愚法。依大乘教中聲聞乘法。作安立觀諸部小乘。多約愚法依彼小教。故不能作。問若爾。三心亦應如是。答雜集論中。但說安立。不說聲聞作非安立。勝鬘經亦云。聲聞知有作。二解任情(已上)此二解者。一云。聲聞亦作非安立觀。非唯安立。二云。聲聞唯作安立諦觀。是故真見後。唯作十六心。問聲聞非安立。唯作生空觀。云何得有三心相見。二空別總。成三心故。謂煩惱障。有上下二。所知亦二。成三心者。一生空上品。二法空上。以為中品。一二空各下。合為下品。如是二空。得成三心。云何二乘。得成三心。答誰言二乘修三心相。聲聞非安。是二心故。云何二心作安觀。於煩惱障。分為上下。初之心名上品。內遣有情假緣智。後之心名下品。內遣有情假緣智。初是下品生空觀智。斷上品煩惱。後是上品生空觀智。斷下品見惑。是其二心相見。非安立諦觀門。下智對上惑。上智對下惑。若約智者。或亦名下。約智下惑亦名上品。言若爾初十六心諸部亦無者。此文意云。所取能取十六心見。小乘諸部。都無說之。由不說之。大乘不說觀此門者。何故大乘。盛明此觀。二心非安立諦相見義。亦可爾。小乘諸部。雖不說之。大乘修之。有何遮妨。言總十六心者。即所取能取十六心也。雖言二解。任情後解是好。雜集。唯識及勝鬘經。不說聲聞作非安立故。故淄州補闕章云。何故不作三心相耶。諸論說為非安立觀。二乘相見。唯安立故(已上)此釋二乘唯安立觀問十六心相。亦有二種。一所取能取。二上下八諦。此二並是緣安立諦。此法彼真見道故。聲聞緣覺。所有相見。為二種俱入。有不入者耶。答今聲聞乘。二種十六。入及不入。義非一準。故燈七云。問未知二乘具作二種。為隨作一。答不愚法者。作二十六。愚法之者。作後十六。或廣慧者。作二十六。非廣慧者。但作上下。所以瑜伽五十五。但說上下一十六心。據三乘通及非廣慧。雜集論中。說總十六。今此論中。具說二種(已上)補闕章云。其相見道。二十六心。或隨作一。無處說作。不同有部唯上下品觀。故雜集說總十六(謂所取能取也)已云。一切道諦。由四種相應。謂安立故等。言安立者。謂聲聞等。隨自所證。已得究竟。為觀令他亦了知故。故知。亦作此總諦觀。有義但作上下十六。以力劣故。不能合緣。言安立者。因明總十六故。分別一切。不爾。應言此道諦等。不言一切。然準對法。無說上下十六心文(已上)雖有數解。且以燈釋。為其大途。餘即準決。然雜心俱舍等。愚法小乘教中所明。漸歷見道之相。其名即當上下八諦。其義即當所取能取。此乃小乘多分所說。然愚法教。成實論宗。天異毘曇所說見道。以一時對觀。多念運修故。瑜伽三十四說見道相云。從此無間。於前所觀諸聖諦理。起內作意。作意無間。隨前次第所觀諸諦。若是現見。若非現見諸聖諦中。如其次第。有無分別決定智。現見智生。由此生故。三異所繫。見道所安。附屬所依。諸煩惱品。一切粗重。皆悉永斷(已上)略纂云。從前世第一法無間。從世第一法所觀諸聖諦理。今於真見道門。起內作意。此真見道作意。無間於相見道中。隨前第一法時。所觀諸諦。若此亦現見他方。不同分界等。不現見。諸聖諦中。如苦等之次第。有無漏無分別決定。不由他引自。生疑智現前。以現量證智生。非如見道前。即有分別疑。可比度而生。是此中意。又證世第一法無間。名從無間。今意欲解真見道。雖知越說相見道。卻解所從無間處。即世第一法。今卻成前。謂前所觀諸聖諦理。起內作意。即乃世第一法時。此作意無門。從前次第所觀諸諦。相見道中。若現見不現見。決定智現見智生。亦是此中意(已上)憬興遁倫。各釋此文。委細顯了。恐繁不引。二障義云。立此見道。有二種道理。一者安立聖教道理。二者內證勝義道理。初門之中。先明二乘。後說菩薩。就二乘人。入見道時。說十六心次第而轉漸斷上下八諦下惑。如聲聞地決擇中言。苦法智品見道。對治欲界見所斷法。苦類智品見道。對治色無色界見所斷法故。所以安立十六心者。由此見道能生出觀十六行相差別世智。是故因中說其果相(已上)又云。次明內證勝義道理者。三乘聖人。入見道時。唯有一心內證真如。無有十六及三差別。言一心者。入觀之內。唯有一品。前後相似。無差別故。說名一心。非約剎那。名為一心。如夫人經言。聲聞獨覺。初觀聖諦。以一智。斷諸住地。一智四斷除蜜。強言一切聲聞獨覺菩薩皆共。此一妙清淨道。皆同此一究竟清淨故。又顯揚論云。除眾生執。現起源故。覺法實性。永斷法執。法執斷時。當知前斷眾生執隨眠。瑜伽論中。亦同此說(已上)此中內證。當真見道。安立即當相見道也。真見道中。實斷實證。所應作事。頓成滿足。相見道中。倣摸前真。漸歷對觀。非實斷證。問其相見道。十六心何。答雖有二種十六心見。就必定作。明上下諦。苦法智忍。乃至道類智名。與愚法小乘教同。且苦法智忍者。苦謂苦諦。法謂教法。智謂於前方便道中。緣教法智。所言忍者。謂先觀增上力故。於各別苦諦中。起現證無漏慧。正觀三界苦諦真如。是為其相。由此慧故。永捨一切見苦所斷三界所繫二十八隨眠。欲界苦下。有十隨眠。上界苦除瞋各九。故總合有二十八惑。苦法智者。謂忍無間觀前真如。證前所斷煩惱解脫。苦類智忍者。謂此無間無漏慧生。於法忍智。各別內證。言後聖法。皆是此類。苦類智者。謂此無間無漏智生。審定印可苦類智忍。此是苦下所起四心。餘之三諦。各有四心。隨應斷惑證理。內證印定準知。十六心義。與愚法異。問此見道中。經幾時分。答真見道中。有一無間一解脫道。若立勝進道。即成三剎那。相見道中。經十六心。此即上下八諦相見決定。入此八諦道故。若立二心。非安立諦。即加二念所經時分。若加所取能取時分。即增加也。如是見道時分。俱舍婆沙。諸毘曇論。見道時分。唯十五心。今此大乘。即異彼宗。問此之見道。真相二種。與彼向果。云何相攝。答此真見道。及相見中。前十五心。是預流向之一分也。一座順決擇分之者。兼取暖等為初向故。第十六心。初果一分。安非安立。圓滿時分。建立初果。是初念故。從此已後。未起二果。勝進道前。皆是初果。初果時分。是久延故。此順毘曇。故十五心。為見道時。若順成實。見道時分。經多剎那。一時見諦。以無量心。斷諸見惑。此間皆是預流向位。名一無間。最後圓滿。名解脫道。即是初果。屬修道分。問其十六心相見道者。唯是倣學真見道事。其相見道第十六心。建立初果。相見道中。斷惑證理。既非實事。摸前事故。所得初果。亦非實事。倣學真見。所得果故。若爾。真見道中。解脫道時。應建立其預流果耶。答據其實義。即真見道證理之時。立預流果。斷或證理。事圓滿故。證無為果。已滿足故。第十六心。獲有為果。安摸倣像。義圓滿故。若爾大乘見道。一念是一剎那。有何違妨。然順小宗。真相滿足上下八諦。第十五心。此間名為見道時分。第十六心已後。並是修道分位。道類智位。初果初念。章文言若從具縛入真見道。剎那頓斷三界四諦分別煩惱。得預流果者。必定即是真見道時。解脫道位。立預流果。以是頓斷頓證。實斷實證處故。 章二若倍離欲人下。二倍離欲。此人昔日。在凡夫時。以有漏智。厭下欣上。伏斷欲界前六品修惑。此即或在外道法時。後入佛法。發心修行。乃至忍位。世第一法次剎那心。苦法智忍。見道初。無漏法現在前。今大乘宗。此初無漏。即真見道。斷三界見惑。次剎那心。即解脫道。是證空理。真見初念。正斷三界分別起惑。此一念時。兼永斷前所伏欲界前六品。俱生煩惱種子。其相見道。前十五心。即見道位。第十六心。修道初念。即成第二一來果體。六品修惑。已永斷竟。即居一來果。不言初果。是名超越一來果人。薩婆多宗。許有漏斷故。超越證入見道時。唯斷見惑。不斷修惑。修惑六品。以有漏智。前已斷故。成實論宗。不許有漏智斷。而許伏斷。雖許伏滅。非超越證。彼宗不立超越證故。今大乘宗。唯許以有漏智。伏滅煩惱。入見道時。兼斷已前所伏惑種。故此見道。即成第二果之向。名一來向。問見修二道。治道各別。各以當道。斷彼彼惑。今何以此見惑治道。得斷修道所斷惑種。豈非治道相雜亂耶。答治道各對。常途行相。今此兼斷。不同常途。已伏惑種勢力微劣。見道既為一來之向。故雖修惑。見下永斷。今章即明見道智下。兼斷已伏修惑種子。慈恩大師。所立亦爾。元曉大師。不許此義。治道別故。無雜亂治。二障義云。斷見惑者。有其三人(乃至)倍離欲人。入見道者。兼斷倍欲。證一來果。已離欲人。入見道者。兼斷九品。證不還果。乃至後二種人。所以能斷修惑種子者。見道之品。實不能對修惑之品。是故不能永斷種子。但此種子。先已被伏。今更重加見道利鋤。故於彼種。伏斷作證。由此得修彼品治道。於欲界生。不復還受。是故賞功。加不還位。倍離欲人。准釋可解。超越道理。應如是知(已上)彼約已離欲者。作此解釋。今倍離欲處。引此文明義故。元曉師不許以見道智。斷修所斷惑也。問若不許此義者。倍離欲者。何時斷已伏修惑種子。答推思彼意。斷見惑已。然後別起修惑治道。斷彼惑種。若內證道。實斷證後。斷所伏惑。若聖教道。第十六心時斷滅。已伏修惑種子。是無間道。次念解脫。即一來果。 章三若已離欲人下。三已離欲。亦名全離欲。以凡夫時。以有漏智。伏斷欲界修惑九品故。兼斷行相。如倍離欲。問欲界修惑。伏四品者。伏八品者。色界修惑。伏初禪乃至四禪者。無色界修惑。伏乃至無所有處者。如是等人。立何等名。答若薩婆多。許有漏斷。雖有所斷。非超越人。唯名行超。不名果超。向中有超。不至果處。四品斷者一來。次第證人。少有行超。八品斷者超越一來。而行超人。第三果。是次第證。初禪乃至無所有處斷者。超越不還行超。即不還果。次第證人。若大乘宗。如是伏者。一向皆是次第證人。非是行超。未斷種故。 章如瑜伽說入見道果者下。二引證。言隨其所應者。具縛倍離欲。全離欲。隨此所應。成初果二果三果故。 章斷俱生者第六識俱生下。二斷俱生惑。亦二。初斷第六識俱生。二斷末那識俱生。初中亦二。初總明品數。二別陳斷障。今初。言九地者。欲界。四禪。四無色故。言各有九品者。九地之中。每地各有九品修惑。謂上中下品。上上。上中。上下。名上三品。中上。中中。中下。名中三品。下上。下中。下下。名下三品。九地各九。故成九九八十一品。此六俱生。皆任運起。謂貪瞋癡慢身見邊見也。貪瞋癡慢。各有九品。身邊二見。俱是極微細。唯在第九品。九地各在第九品。故上二界。除瞋有餘五俱生。其五識中。各有貪瞋癡。欲界皆有。初禪三識有貪癡二。二禪已上。無眼耳身識。而有借起識。以借起識。有起貪癡。無色界中。無五識惑。唯有第六意識故爾。 章又進修道人有其二種下。二別陳斷障。亦二。初標分。二一漸出離者下。隨釋。亦二。初漸出離。二頓出離。今初。言漸出離者。前從具縛。入見道。得預流果人。三界修惑。全未斷滅。今進起對治道。斷欲界俱生惑。從上上品。至中之下斷之。即得第二一來果。從初乃至第六無間道。是一來向。第六解脫道。方得一來果。此後未起第三向治道已來。並第二果。此二果人。進斷下三品惑。乃至第九無間道。是第三向。其解脫道。名不還果。未起第四對治道已來。皆第三果。此人進斷上二界惑。從初禪一品。乃至斷非想地第九品惑。無間道心。皆名羅漢向。第九解脫道。名阿羅漢果。若依五位。配此階位。從預流果初念。至非想第九無間道。金剛喻定現在前時。總有三果三向。謂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也。此三果三向。並是名第四修道位。第九解脫道已後。名第五無學道。亦名究竟位羅漢初念。即得盡智及無生智。此之二智。同體義分。三界因盡。名為盡智。果盡名為無生智。故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後有。四智滿足。斷德周備。如是漸歷次第斷惑。證理得果。名漸出離。若於此世。從具縛地。四善根中。次第進修。得羅漢果。名現般涅槃人。若於初果。欲界人天經生之者。或是一反。或二反三反。極七反有。如是之人。不生上界。於最後身。厭心猛利得特勝果。證阿羅漢。是名部行獨覺。若一身中。從凡夫地。乃至一來果。猶住果身。一往來欲界人天。其後身中。證後一果。此亦部行獨覺所攝。若從凡身。一生至第三果。於第三果。身生上二界天。此有種種類。即有五種般。所謂中般。生般。有行般。無行般。上流般是也。上流般中。有樂惠上流。有樂定上流。此二上流。各有全超半超遍決。此五種般。於一一生。隨應即得阿羅漢果。隨應即得有餘無餘二種涅槃。故立般名。此四果人。各有種類。預流果人。有其三類。一現般預流。二現進預流。三受生預流。現進有二。一現進一來。一現進不還。一來果人。亦有三類。一現般一來。二現進一來。三受生一來。不還果人。唯有二類。一現般不還。二受生不還。第三果人。無現進者。若言現進得阿羅漢。即現般攝。阿羅漢人。亦有二類。一時解脫。是鈍根人。二不時解脫。是利根人。亦有二類。慧解脫。俱解脫。又有六種姓羅漢。即時解脫。開五種故。謂退法思法等也。 章二頓出離者下。即第二類。文中有二。初正明。二引證。初中亦二。初略示。二廣釋。今初。前次第證人。從具縛地。乃至初果。此人進修。至羅漢果。即有此類。言頓斷者。於一一品。九地頓故。言漸除者。於九地中。九品漸故。 章何者以彼欲界下。二廣釋。亦二。初釋頓漸相。二釋通妨難。初中有二。初釋頓斷。言三種九品者。即三界九品。具言即是九地九品。二豎論九品下。釋漸除。從上上品。至下下品。九品修惑。一一別斷。 章若爾何以故有漸斷者下。二釋通妨難。此問難意。既有頓斷。亦於九品。應有頓除。界品皆頓。修惑頓斷一念。即成俱生斷事。此答意云。於三界法。煩惱為本。有漏為相。所言法者。是煩惱法。此隨眠法。無始已來。成就現現。同時異時粗細間起。無暫伏止。如是積集。無知涯際。此即三界有漏惑法。品類各別。一時難緣故。雖同時。頓於三界九地。一聚合緣頓斷。而於三界煩惱品法。不能頓緣。是故品品別別斷滅。 章對法論云頓出離者下。二引證。此出雜集論第十三。彼文云。頓出離者。謂入諦現觀已。依止未至定。發出世間道。頓斷三界一切煩惱。品品別斷。唯立二果。謂預流果。阿羅漢果。品品別斷者。謂先頓斷欲色及無色界。修道所斷。上上品隨眠。如是乃至暖品。頓斷三界者。如見道所斷。非世間道界地。漸次品品別斷。此義以何為證。如指端經說。諸所有色乃至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廣說。乃至若遠若近。總此一切。略為一分一團一積一聚。如是略已。應觀一切皆是無常。一切皆苦。乃至廣說。依如是觀。但可建立初後二果。由此二果。如其次第。永斷三界一切見修所斷煩惱。無餘所顯。故不立第二第三兩果。由此二果。已見諦者。唯斷欲界修道所斷有餘。無餘所顯故。又依如是頓出離者。如來於分別經中。預流果無間。即建立阿羅漢果。如是補特伽羅。多於現法中或臨終時。善辨聖旨。設不能辨。由願力故。即以願力。還生欲界。出無佛世。成獨覺勝果。設辨者。彼能速般涅槃故(已上)集成三云。未至定者。易簡云。欲界定。以未至四禪八定故。百法鈔三。引真諦三藏云。初彈未至定。是根本定之方便。是初禪攝。不是欲界。此同折玄。百法鈔第九曰。問依何定中。而能超果。答若依對法說。但依初禪未至定。能超果斷惑。故彼論云。謂入諦現觀已。依未至定。發出世道。頓斷三界一切煩惱。品品別斷。若依慈恩。許四靜慮及下三無色皆超果。為有一類得初果已。捨斷結道。而超勝進道。伏下地修惑。不超而得上界七地根本定。皆能超果。對法論約一分說。慈恩總說。二義皆正(已上)問此頓出離。與前入見三人後二。有何差別。答前入見時。後二人者。名凡位超。以凡夫時。斷六品九品故。今頓出離。名聖位超。從具縛地。證初果。後有此超中二果事故。前超越第二果。超越第三果。名見前伏惑超。此頓出離。名見後束惑超。前後超果。有此差異。問此頓出離超中二果。為一座之內。頓斷漸除。異時九遍。頓斷漸除耶。答此是順兩門。答必有此二。故百法鈔九云。第二見後束惑超者。此即大乘說小乘義。論云。一類二乘。三界九地。合為一聚。九品別斷。釋曰。謂有一類初果將三界九地。俱生煩惱。八十一品。都束為九品。九地上上為一品。上中為一品。乃至九地下下為一品。即斷此九品時。而有二類。一者容預斷。九遍入觀斷。斷至第九品時。便超中二。而得第四。二者匆劇斷。即一入觀門。起九無間九解脫斷證。至第九品時。不名中二。而名第四阿羅漢果(已上)釋曰。頓出離人。有此二類。然頓出離。是上利根。多一坐斷。而不可遮時有容預。容預斷中。或有一座斷三四品惑。至五品。或至八九。起大加行。斷煩惱者。非唯一品。斷多品故。若小加行。亦斷一品。此如九遍容預斷者。問於此容預匆劇斷中。縱雖通九地。於欲界。分斷六品時。何非一來果。至九品時。豈非不還果耶。答雖斷六品及九品惑。而進斷盡乃至非想六品及九品惑。故過一乘不還果處。是故不名一來及不還果。問前三果中。行超之者。雖斷後品及上界惑。唯得下果。不由所斷之處。此頓出離。二三果處。何不同彼。答彼行超者。僅至五品八品。無所有處。未得至彼六品九品等。向中有超。故名行超。向唯是因。非是果位。今此頓斷九地各六品。九地各九品。進斷極有頂故。非中二果。九品盡時。名阿羅漢。 章其末那煩惱下。二斷末那識俱生。亦二。初明行相。二釋妨難。初中亦二。初正明。二引證。今初。言其末那煩惱行相微細等者。末那識中。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四惑相應識體微細。故相應惑。亦是微細。義苑四云。七識恒行故。煩惱微細。縱其頓出離人。智行殊勝。亦不能頓緣。故於第九地中。與其修惑。一處齊斷(已上)二障義云。若其末那相應四惑行相與品。最為微細。於三界中。等無差別。是故唯離非想欲時。一時頓斷。如瑜伽說。末那相應任運煩惱。唯離非想處欲。故一時頓斷。非如餘惑漸次而斷。無相論云。第二執識。及相應法。至羅漢位。究竟滅盡。若見諦害煩惱識及心法。得出世道十六心時。畢竟斷滅。餘殘未盡。但屬思惟。是名第二執識。此中簡別二種斷義。若意識中。害煩惱者。十六心時。皆悉斷盡。故屬見諦。此第二識彼斷。所餘唯羅漢位。方究竟滅。是故此識。但屬思惟也。依此等文故。知末那非見道所斷(已上)第七識惑。四皆微細。其相全等。非想地惑。雖有九品。皆是一等。極微細故。或九地各九品。或九地中。總成九品。或同非想地中九品。或與非想第九品惑。一等無別。是故斷非想第九品惑時。末那諸惑。與彼同時合斷。問五識相應貪瞋無明。何位何時伏滅斷盡。答斷意識惑時。五識惑隨斷。意識所引分別門惑。斷見惑時。與彼同斷。俱生門惑。向後三果斷意惑時。隨應同時隨斷隨滅。彼伏滅時。隨意隨伏。非是別起。五識治道。別伏其惑。別斷彼種。 章故瑜伽云末那相應下。二引證。此出彼論第六十三。如前所引二障義載。言非想處欲者。雖有四惑。且舉我愛。九地皆爾。雖有餘惑。舉其貪愛。違出離故。故斷惑門。舉此欲惑。言一時頓斷者。斷非想地第九品時。此末那惑。同一念時。頓爾合斷。非想第九品者。無色四地。皆有貪等五俱生惑。即第六識相應煩惱。故非想地。亦有意識相應五惑。此五感中。除身邊見。餘三俱生。各有九品。身邊二見。在第九品。前八品中。無此二見。是微細故。其第九品。具有五惑。斷無意識五俱生時。兼斷末那四俱生惑。與意五惑。金剛心時。同念合斷。言非如餘惑漸次而斷者。意識等惑。於九地中。九品漸次。對治斷滅。今末那惑。雖有品數。細同一類。無有粗細。唯障無學阿羅漢果。故金剛心。與意識惑。一時頓斷。不同餘惑九品漸斷。 章問何故前愚法二乘下。二釋妨難。愚法小教。不言頓出。彼淺劣故。唯陳漸出。今大乘宗。談頓出離。顯教深勝。欲令小乘迴入大乘。故說頓出。令小迴向大乘深教。次第漸增。愚法教中。唯立六識。所斷煩惱。唯六識惑。不知七識。不斷彼惑。今大乘宗。談二乘人斷末那惑。非唯六識相應煩惱。令小入大。如是施設。此即迴心教宗所談。問愚法小教。二乘聖者。既不知有第七末那。故亦不知斷末那惑。若爾。彼教所被二乘。實不斷滅末那惑耶。又雖不知識。冥有斷彼耶。答愚法小教。實斷末那相應煩惱。非不知故。不斷彼惑。如真見道。愚法不知。冥入真見。頓斷頓證。說斷末那惑。令小入大。此亦迴心教宗意致。上釋二乘斷煩惱障。證生空理。斷障得果行相門竟。 于時應長元年(辛亥)五月二十一日於東大寺戒壇院為實圓禪明房述之 華嚴宗沙門凝然春秋七十二 右以嵯峨大覺寺所藏然師手筆之本校之 文化(辛未)十月望前比丘典壽春秋五十四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四十五(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