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五教章深意鈔卷第五

輸入者 韋小燕

斷惑義(上)

問。始教大乘心。五識相應貪瞋癡三惑通分別起。有何故可云耶答。章云。由用意識中邪師等三因引故。得有分別起也(云云)付之。設雖邪師等三因所引五識。自本無分別也。何彼相應煩惱。可云通分別起耶。是以所詮七惑五識無分別故。如無與五識相應。爾者如何。
章云。煩惱有二。謂分別俱生。總有十種。一貪。二嗔。三無明。四慢。五疑。六身見。七邊見。八邪見。九見取。十戒禁取。於中四種唯分別起。謂疑邪見見取戒禁取。餘六通二種。五識得起初三。亦通分別及俱生。由用意識中邪師等三因引故。得有分別起也。意識具十種。四分別六通二。
復古記云。二五識下三識分別四。初五識得起初三即貪嗔癡。由用下釋分別起因也。假三因生方有分別心數。云五識由與意識惑同體或異體故。經云有一意識與五識共緣境故。此約三乘始教粗相說也。
問。末那相應四惑。通分別俱生可云耶答。俱生不通分別(云云)付之。第七識任運獨我。恒雖內緣第八既有計度分別。何唯限俱生可云耶。何況設自識雖無三緣。何依意識三緣不起分別惑(文)例如彼五識相應惑通分別起。加之唯識論中意起時。則二俱轉。所謂意識及與末那(文)。又轉識得智之時。轉染末那得平等智。是第六意識力也。尤彼相應惑引意識三緣。可云通分別起也。是以無相論中。第七識相應煩惱通見修斷(文)明知。通分別俱生云事如何。
章云。末那唯四但俱生。六中除嗔及遍見。以嗔唯不善。此識有覆無記故。又以一類相續緣第八識剎那剎那執我故無遍見。又以後三見及疑藉三因生。此識無彼故不起。又由恒相續故。非第六所引不同五識。是故唯四。
又云。無末那煩惱亦初地斷粗。後除殘習故。無性攝論轉染末那得平等性智(等云云)。
又下云。十三依雜集等論。以分別俱生二種煩惱。寄顯見修二位差別何以得知(乃至)如實義者。但一煩惱有粗有細。見位斷粗。修位斷細。如末那煩惱通二斷。如無相論云。第二執識及相應法不相續位。既意滅盡。若見諦由煩惱識及心法。得出世道十六心時。畢竟斷滅。餘殘未盡。但屬思惟。是名第二識(云云)。
復古記云。末那下三末那唯無地明慢身見○又由下唯識章對治門云。末那一起相續緣我。不癡不同五待六引也問。末那何故唯是俱生答。末那不緣於外緣義不緣。故不得起分別我見。是故唯俱生中四也○問。若爾第七亦有分別煩惱。以有計度分別故答。彼非強盛故無分別。又有三義無分別惑。一是內緣。二唯有覆。三緣微境第六。此故有十分別。瑜伽第一云。俱生我執無始時來。虛妄熏習由內因力故。與身俱有名為俱生(云云)。
問。始教大乘心。嗔煩惱可云通三界耶答。嗔唯欲界。(云云)付之。上二界無嗔境故。雖不現行。何可云無嗔煩惱耶。是以仁王經中。說滅三界嗔煩惱。成實論中。亦有嗔煩惱述。若爾者。何會此等經論說。可云無嗔煩惱耶。如何。古會云。仁王經滅三有嗔者。是言總意別也。故注經云色者。無色界雖無嗔根。今此欲界是三有中。隨一界攝故。通云三界有(云云)或生上界凡夫不現行。種子猶具故。亦云有三界。成論同之。或惠遠法師會成論釋。繫屬欲界。假上界起。猶是欲界之攝。雖有嗔煩惱。猶非通上界(文)無失。
章云。此分別俱生皆通三界。嗔唯欲界。以上二界煩惱。皆是有覆無記性故。
仁王教。
成實論云。
問。始教大乘心。欲界四諦下幾煩惱通迷可云耶答。四諦下十使共通迷(云云)付之。身見偏起迷有漏果處。正迷空無我理。遍見亦同果處起妄執。斷常遍見既是有漏粗果處轉惑也。何通迷滅道可云耶。是以唯識論中。身邊二見唯果處。起空非我屬苦諦故(文)加之非因執因非道計道等戒取者。是苦道所斷也。何戒取又可通集滅所斷耶。如何。
章云。其分別起者。欲界四諦各有十種。即為四十。上二界除真諦別有九。即有七十二。并欲界合有一百十二。其俱生者。欲界具六。上二界除有九。即有七十二。并欲界合有一百十二。其俱生者。欲界具六。上二界除嗔各唯五故。合有十六。通前分別總有一百二十八也問。何故前愚法小乘中。十使不通迷四諦。此中通耶答。此有二義。一以三乘中煩惱功力漸寬廣故。障一切也。二又由迷等義通一切境故也。
復古記云問答云。若依小乘教。一惑一障一世。一忍一智一所得一滅。依三乘初教。名同前義中深淺異。若據三乘終教。一惑一障三世一忍一智。非初非中後斷得三世滅也。據一乘教。一惑多障多世。一數多數忍多數一數忍。一數多數智多數一數智等。則知惑品於諸乘中。力用有大小狹不同。迷境亦別也(云云)。
唯識論云(如私記引文云云)。
斷惑義私記云。問。唯識論第六云。然迷諦相有總有別。總謂十種皆迷四諦。若集是彼因依處故。滅道是彼怖畏處故。別謂迷四諦相起。二唯迷苦。八通迷□身邊二見。唯果處起別空非我屬苦諦故(文)。
問。倍離欲己離欲者。入見道時以前十五心為初果。何為當中二果向可云耶答。
兩方。若初果向者。既超越證聖者。第十六心住中二果。尤可云中二果向也。是以瑜伽論中以未智當知根三果向也定。若依之云爾者。既見惑能治也。如豫流設雖超越者。前十五心尤可定初果向也。依之大乘義章中。以超越前十五心初果向判。如何答。古會云。己倍離慾已離慾人。不見道第十六心。如次證第二第三果。尤可云中二果向也。況瑜伽未知當知根定三果向耶。但至大乘義章釋者。違□釋者難依用歟。但彼釋意者。勘得淨影餘處釋。於見道者三果共向故定初果向也(云云)故可存此心也。淨影涅槃義記釋云。見道三果共同故。雖超越者判初果向也(云云)可勘之。
章云(如下)。
瑜伽論(五十七)。
大乘義章(十七)。
問。□前三果中可云有得第四果之者耶答□□□□聖者利鈍不定也。何直無得第四果之者可云耶。依之廣賢經章中。瑜伽對法更有一種超前三果。如被廣說(云云)加之。涅槃經時須拔多羅佛稱。善來比丘髮鬚忽墮。證羅漢果(文)此□□直非□□□□四果云耶。何況菩薩處胎經中。或有眾生從凡夫地。不向信地須多洹斯陀含阿那含。取阿羅漢(文)既不向前三果取第四果。是非超前三果之疑可云耶。如何答。古會云。超前三果得第四果者。不可有也。凡云非想一地世智不智。又述世道無容離有頂故。品行智纔伏八地修惑。非無漏智無所有頂惑。此大小常途道理。自他共許性相也。但至賢經章文者。光德會此事。超前三果(文)對法論中無此說故。一種超前三果者。恐廣章文誤也。況彼章文前第三果可有超義。非第四以有頂惑。非世間道能□滅故(云云)明知。廣章者不許超前三果得第四果者也。次至涅槃說者。據彼經說。依善來比丘之鬚髮忽落。不見伏非想惑。超學地所以後分□□須拔多羅從佛聞說大般涅槃甚深妙典。而得法眼清淨漏盡意許得羅漢果(云云)文意者。梵志□謂佛所見聞大乘得法眼淨。此後信心堅因。遂求出家。如來譽梵志。兼稱比丘自作沙門。階無學果既得法眼益了。證羅漢果法眼淨益。豈非小乘初果益可云耶。何忽超前三果者得心處。況長阿含中。須拔多羅入佛法以來。經四年。今佛涅槃之日得應果若依此文。密入佛法已得初果。臨涅槃座席始可示入佛法得羅漢果。增一阿含中出須拔得益。即於座上得法眼淨廢此等文。何強可超前三果者得心耶。次至處胎經之文者。可有多會釋。先說取阿羅漢不云正證果。若爾者。此可說伏三界之惑。證羅漢向者。斷非想惑非取應果。或猶是次第證者。頓證學果。且不留彼地者。望之不經生說不向須陀等歟。何況任機緣淺深說了不了。此且隨機之說非顯性相。攝論四意趣之中。眾生樂欲意趣。大論四悉檀中。各各為人悉檀也。機感萬差言說非一。強以性相不可令疑難。或望一類之權人儲此說歟。舊來為集量論論義。以有漏智斷非想地惑(云云)興福寺永超僧都云。幼少時於叡山戲書付此論義(云云)仍不可依用歟。有人云。集量論意者。起願力以有漏智斷非想惑(云云)此未度論也(已上古人會釋如此也)。
章云。第二斷得果者。先斷分別有其三人。一若從具縛入真見道。剎那頓斷三界四諦分別煩惱。得預流果。二倍離欲人。入真見道兼斷倍離慾得一來果。言倍離欲者。謂凡夫時欲界修惑九品之中。伏斷前六品故云倍離欲。入見道時即永斷前所伏故。是以得彼果也。三若已離慾人。入真見道兼斷九品得不還果。如瑜伽說。入見道果者有其三種。隨其所應證三果故(文)。
涅槃經。
菩薩處胎經。
廣賢經章。
問。以何聖者名頓出離聖者可云耶答。三界修惑品品言斷預流果。無間唯證羅漢故。名頓出離也。(云云)付之道理不明。最所斷之惑者。上下二界粗細遙異也。云能斷之道者。法類二智其觀不同。何三界九品修惑。可有品品言斷之義耶。若所斷之惑三界言斷者。能斷之道可云有三界頓緣之義耶。如何答。古會云。凡頓出離者。一類利根經者也。設雖上下二界異法類二智別聖者意樂不同。於頓斷三界之義有何失。所以漸斷義鈍根聲聞常習也。何於一類利根之聖無頓出離義可云耶。
章云。二頓出離者。得初果已。即頓斷三界。漸除九品。即得羅漢。更無餘果。何者。以彼慾界九品修惑及上二界。總三種九品各初一品。一時頓斷故云頓斷三界。豎論九品。一一別斷故云漸除也。若爾何故有漸斷者。以於三界法不能頓緣故。對法論云。頓出離者。謂入諦現觀已。依止未至定。發出世道。頓斷三界一切煩惱。品品別斷唯立二果。謂預流果阿羅漢果。乃至廣引指端經等○問。何故前愚法二乘無頓出離。此中有耶答。為前劣故此超過。愚法二乘無此勝智。顯彼教劣。方便漸引起彼勝欲。令捨小從大故作是說(云云)。
指事云。言對法論聖等如彼說者。第十三卷云。頓出離者。謂入諦現觀已。依止未至定。發出世道。頓斷三界一切煩惱。品品別斷唯立二果。謂預流果阿羅漢果。品品別斷者。謂頓斷欲色無色界修道所斷。上上品隨眠如是。乃至耎品頓斷三界者。如見道所斷。非如世間道界地。漸次品品別斷。此義以何為證。如指端經說諸所有色乃至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廣說。乃至若遠若近。總此一切。略為一分一團一種一聚。如是略已。應觀一切皆是無常一切苦。乃至廣說。依如是觀。但可建立初後二果。由此二果。如其次第。永斷三界一切見修所斷煩惱。無餘所顯故不立第二第三兩果。由此二果已。見□者唯斷慾界修道所斷。有餘無餘所顯故。又依如是頓出離者。如來於分別經中。預流果無間即建立阿羅漢果。如是補特伽羅多於現法。或臨終時善辨聖□□□□□由願力故。即以願力還生欲界。出無佛世成獨覺。勝果說不辨者。未能無餘離諸欲故。即以願力生欲界者。彼能迷證說涅槃故(云云)。
問。頓出離聖者。三界修惑品品合斷之事。何地斷道可云耶答。章云依。止未至定(云云)付之。道理不明。今此經者。雖品品合斷。何強可限未至定耶。是以或他宗人師。通依四根本定判如何答。古會云。□出對法論。彼論既云依止未至定故。任本論文如是釋也。但廣通四根本定。何強遮之可云耶。或先德云。頓出離唯可依未至定也。不盡□□滅不可起根本定也。
章云(次上攝之)。
唯識述記。
問。漸頓出離二人聖者。斷末那煩惱之事。何位可云耶答。章云。皆與非想地惑一時頓斷(云云)付之道理不明。凡尋第七識者。既通三界所繫。若爾者。若欲界所繫者。與欲惑同時斷之。色無色所繫又同與彼同時可斷之也。何與非想之惑一時頓斷可云耶。例如彼頓出離聖者。雖品品合斷無頓緣之義故云漸除九品。如何。
章云。其末那煩惱行相微細。前漸頓二人。皆與非想地惑一時頓斷故。瑜伽云。末那相應任運煩惱。唯非想處欲故。一時頓斷。非如餘惑漸次而斷故也。
指事引瑜伽第六十三云。末那恒與四種任運煩惱相應。於一切時俱起不絕。謂我我所行薩迦耶見我慢我愛不共無明。乃至廣說。是諸煩惱當知。唯離非想非非想處欲。一時頓斷。非如餘惑漸漸而斷。
斷惑義私記云。問。若爾。第七相應俱生煩惱障何地耶答。第十地金剛無間道斷也。故章云。其末那俱生行相細故。亦同前至佛地盡也意云。其末那相應俱生煩惱行相細故。非金剛已還菩薩之所斷。所以同前第六相應俱生煩惱障種至佛地盡云也。又唯識論第十云。第七識俱生煩惱障種。三乘經得無學果。一時一剎那中。三界頓斷(云云)今章文不引之文。而由如是等文。無第七相應俱生煩惱至佛地斷也問。若爾。第七相應俱生所知障何地斷答。此亦金剛無間道經成佛時斷也。故唯識論云。所知障種經成佛時。一剎那中一切頓斷。
章略不說(文)。
右抄物云。問。第七識何地有可云耶答。法相宗人云三界有之問。若通諸地者。何非想第九品惑同時斷耶答。第七識相應惑唯無學障也。故斷非想地第九品時同地斷也(云云)。
問。於愚法小乘教。可云有所知障分斷之義耶答。兩方。若有者。正見章現文。為引愚法漸向大。故安立此教。深勝於彼故。所知障亦許分斷(文)今此上下文相明愚法小乘中。無分斷之義(見)若依之云爾者。無俱解脫聖者。除八解脫障。不染無知云事。是俱舍婆沙常說也。何背此法相論文。可云無分斷所知障之義耶。如何。
章云。其所知障趣寂者。入無餘時一切皆斷。唯是非擇滅也。其餘一切有斷不斷。慧解脫不斷。俱解脫人分有所斷。謂八解脫障不染無知。修八解脫所對治故。如瑜伽說。又由解脫由所知障解脫所顯。由聲聞及獨覺等於所知障心得解脫故。當知此始教為引盡法漸向大故。安立此教。深勝於彼。故所知障亦許分斷。然上所斷不同愚法。以彼唯斷煩惱得故。此即不爾。斷種子故(云云)。
指事(云云)。
俱舍論第二十五云諸阿羅漢得滅定者。名俱解脫。由惠定力解脫煩惱解脫障故。所知障未得滅盡定者。名惠解脫。但由惠力故。□□得解脫故(文)。
問。始教大乘心。直逢菩薩斷分別惑之事。依三界品數別斷之可云耶答。非約界分品(云云)付之。設雖直進菩薩。三界上下既異。煩惱粗細不同也。何約界別分品數不斷之可云耶。是以如彼二乘漸頓二人。約界分品類云別斷之。如何。
問。始教大乘心。俱生煩惱障初地已上不斷之。故留有何所以可云耶答。章云。潤生攝化故。不墮二乘地故。為斷所知障故。為得大菩提故(云云)付之。先付潤生攝記故者。明凡地上菩薩願力受生者。是論藏常說也。設雖不假惑種之力。何無攝化利生之義可云耶。是以瑜伽論中。乘力結生謂諸異生。智力結生謂諸菩薩(文)何況餘處解釋中。今明菩薩於報修短而得自在不由惑乘如述。今文如終教心故。留惑雖立三賢。既不由惑乘述。設雖留惑有地上。受生之義是可同也。如何(云云)付之。第二不墮二乘地故不明。於彼地前三賢位猶第七住。既立不退住之稱登地寧有二乘退墮之義耶。加之。下乘般涅槃障有五地斷之六地又不可有此過。例如彼終教地上中。雖不立故留惑。無二乘退墮之道。如何(云云)付之。第三故不明。設煩惱障雖地地別斷。殘煩惱潤生。何必不斷所知障可云耶。是以雖二乘聖者九地漸斷。如殘煩惱潤生。何況設雖斷所知障。并云斷煩惱障有何失耶。是以初地真見道位二障。分別頓斷之十地滿心速盡二障。例難齊等也。如何(云云)付之。第四故不明凡佛果菩提者。依斷二障種習也。何依留煩惱得菩提可云耶。何況終教地上雖不故留教二僧祇修行。如何答。左會云。始教心地上菩薩猶願智力劣故。未至果位之前。由惑力助願力受生也。是出對法唯識等性相瑜伽文。智力乘力相對寄顯說也。次不墮二乘地故者煩惱悉斷之者。寧可同二乘速趣圓寂耶云然。非云退大心證二乘果。只行願自同云許也。是以唯識云。非如二乘速趣圓寂。梁攝論云。不同二乘速般涅槃(云云)次為斷所知障故者。是論藏說不及私會釋。但分別惑難者。分別惑正障二空頓斷之顯二空。以頓斷不可難漸斷之義也。次為得大菩提故者。留煩惱久不留生死者。二步行何修之可云耶。故依煩惱久處生死。助勝行證大菩提故云也。無失。
章云。直進菩薩斷惑者。二障俱斷。又煩惱障中。同丕一乘約界分品。但於二障分別起者。地前伏現行。初地真見道時。一剎那中頓斷彼種其俱生中煩惱障。初地以去自在能斷。留故不斷。何以故。潤生攝化故。不墮二乘地故。為斷所知障故。為得大菩提故。攝論由惑至惑盡證佛一切智。解云。惑盡者。是所知障盡即由留煩惱障起勝行故。得至此位證佛果。又梁攝論既云留種。是故當知。煩惱障種至金剛位。其所知障行相細故。正障菩薩道。是故地地別斷。要至佛地方得總盡。由是即說二障修惑俱至佛地故。對法論云。又諸菩薩。於十地修道位中。唯修所知障對治道。非煩惱障。得菩薩時頓斷煩惱及所知障。頓成阿羅漢及如來故。其末那俱生行相細故。亦同前至佛地盡也(云云)。
私記云問。且就潤生義。始教意八地已去無分假生死不藉也。助潤何故不斷煩惱答。樞要下卷云。如初地怖煩惱。斷伏受變易。亦如二乘有學迴心即受變易。雖無分假。不斷煩惱。所以者何。煩惱雖無親助潤變易如分段生。遠勢且有。又惑類在變易時。長不假數資。若無惑種。變易時俱如二乘無學。須願不假數資(云云)。
攝論十四云。論曰。由惑至惑盡證佛一切智。釋曰。諸菩薩留隨眠惑為助道分。不同二乘速般涅槃。由此事故修道究竟。得習章滅盡及證圓智(云云)。
章下文云。問。云何地上煩惱使盡。而得不墮二乘地耶答。智力勝故。智障正使亦已除故(等云云)。
問。直進菩薩斷第七識俱生煩惱事。為初地位斷之。為當第十地滿金剛心位可云耶兩方。若初地斷之者。末那俱生四惑行相微細也。更不可云前地所斷也。是以先德心第十地金剛無間道斷也(文)加之唯識論中。第七識俱煩惱障種。三乘將得無學果。一時一剎那中。三界頓斷(文)例如彼漸頓不離二人聖者。而非想惑之一時頓斷。若依之云爾者。凡初地菩薩既轉染末那得平等性智。外分相應之煩惱何不斷之耶。是以攝論中轉染末那得平等性智。初現觀時。先以證得如述如何。
章云。其末那俱生行相細故。亦同前至佛地盡也。
章上云。漸頓二人末那斷惑前如攝之。可見彼(云云)。
問。始教大乘心。地上故留煩惱障。實有漏也可云耶答。似有漏。(云云)付之。彼故留惑障。是自本有漏也。何始可論似實不同耶。若爾者。二種中設雖實有漏。更不可云似有漏也。如何。
章云。問○答。若約第六識中煩惱障為有漏者。彼既留故。即似有漏。若約者所知障為漏。即實有漏。此二通十地。若末那煩惱即實有漏。至於七地有無不定。以有時暫起有漏心故。
問。於八地已上。有煩惱所知二障現行可云耶兩方。若云現行者。凡八地已上任運無功用位。無漏智恒相續故。更不可現行之。是論家常說也。何云有現行之義耶。若依之云爾者。見章文。因七地以還起有漏心等之間。舉第六識煩惱所知二障。此二通十地此文心可現行如何答。古會云。此二通十地者。正非云現行。種子通八地已上故。今者言總意別也。
章云(如上抄之)。
章次上又云。是故當知。於彼煩惱。或現或種皆得自在。其第七煩惱性非潤生。故非所留。行相細故。七地已還有時暫現。以觀智有間故。其所知障皆後地起惑於前地起。或現或種以地地別斷故問。若爾。何故而有處。說七地還起有漏心等耶答。若約第六識(等云云如上)。
問。頓出離聖者。第六品斷之位。得一來果可云耶答。不爾。(云云)付之。設雖三界合斷。漸除九品故。得三品惑未斷之。何可云不證一乘果耶。例如彼先斷下八地之者。雖斷上界之惑。第十六心之位猶證不還果。如何。
章云。問。云何地上煩惱使盡。而得不墮二乘地耶答。智力勝故。智障正使亦已除故。如始教小乘頓出離人。斷色界惑六品盡時。上界六品同盡故。猶尚不能得彼一來果。況此菩薩道力殊勝。又說已斷智障使故。若地前及始教容有彼失此中無也(云云終教之處)。

文永三年二月二十六日於常樂院書寫之了
佛子聖嚴之(生年二十二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