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五教章深意鈔卷第六 輸入者 韋小燕 斷惑義(下) 問。終教大乘心。所知障正使為於初地頓斷之。為當地地別斷也可云耶兩方。若云地地別斷者。見章前後文。初地頓斷(見)是以章中是故二障不分見修。至初地時正使俱盡(文)若依之云爾者。見大師餘處解釋。其所知障一分粗者。亦初地盡。餘分及習於諸地中各別正斷(文)餘分及習之文言地地別斷(見)如何。 □記十一云。若依終教。如梁論等。其煩惱種初地永盡□□□□後習其所知障一分粗者。亦初地盡。餘分及習於諸地中各別正斷(文)。 章云○其菩薩人。於二障中不分俱生及分別。但有正使及習氣。地前伏使現。初地斷使種。地上除習氣佛地究竟淨。然彼地前三賢位中○以此菩薩唯怖智障故。修唯識真如等觀。伏斷彼障。於煩惱障非直不怖不修對治。亦乃故留助成勝行。初地以上斷於智障一分粗故。於煩惱障不復更留。是故二障不分見修。至初地時正使俱盡○有點者。以諸菩薩摩訶薩等。依彼二種習氣障故。解云。論(寶性論也)釋地上。名摩訶薩。故知。但有習氣障也○問。云何地上煩惱使盡而。不得不墮二乘地耶答。智力勝故。智障正使亦已除故(等云云)。 章上文云(所依身章)若依終教。地前留惑受分段身。於初地中永斷一切煩惱使種。亦不分彼分別俱生。所知障中亦斷一分粗品正使。是故地上受變易身(云云)。 問。終教大乘心。第七識相應煩惱正使初地斷之者。引何論藏說證之可云耶答。引無性攝論轉染末那得平等性智等文證之。 付之。凡初歡喜地現前之位。轉染末那得平等性智少分云事。論家常說。始教門又立此義。雖然末那煩惱行相微細故。至佛地悉盡之定。故知。粗品種子雖初地斷之。細品種子地地別斷。故可云轉復清淨也。是以至相大師解釋中。引今此文。如是等文並屬初教若爾者。師資解釋以相違。如何。 章云。其末那煩惱。亦初地斷粗。後除殘習。故無性攝論云。轉染末那得平等性智。初現觀時先已證得。修道位中轉復清淨。解云。轉淨者除習氣也。以正使先斷故。後但云轉淨更不云斷也。若言此是入真見道時。暫伏不起非正斷也者。即不得言轉復清淨。以總未斷何名轉淨。若依始教容如彼說。是故當知。此教地上但除習氣故。寶性論云。不淨者。一切凡夫有煩惱障故。有垢者。以諸聲聞辟支佛等。有智障故。有點者。以諸菩薩摩訶薩等。依彼二種習氣障故。解云。論釋地上。名摩訶薩。故知。但有習氣障也。此中習氣從斷正使種子。無間方有習氣。何以故。未斷以前無微薄故。種斷無間方有微薄故。論說名無間生習氣(云云)。 問付終教斷惑。且以能斷道相望所治惑障之時。於初中後三時之中。何智斷可云耶答。非初非中後。前中後取故(云云)故三時無斷也付之。凡尋十地論者。三時別取之者。初中後三時共無斷義故。三時合成斷義故。可云前中後取故也。何依此文可云三時無斷義耶何況唯識論中。聖道現前惑種必滅。如秤兩頭位昂時等(文)此則又同時斷也。何可云非三時斷乎。若無三時斷之義者。終教都不論斷惑之義可云耶。如何。 玄記第十云。釋此文有二門。一約相翻門。二約相續門。初中謂無間道智正斷惑時。為智先起惑後滅耶。為惑先滅智後生耶。為同時耶。此三時惑智各有兩失故不成斷謂智有自成無漏過不能滅過。煩惱有自滅過不障聖道過。於三位中思之可知。如燈破闇三時不破。此亦如是。如雜集論第四云。從何而得斷耶。不從過去。已滅無故。不從未來。未生無故。不從現在。道不俱故。從諸煩惱粗重而得斷。乃至廣說。經云。毘婆舍那不能破煩惱等。皆是此義故云非初非中非後也問。唯識論第九中。聖道現前惑種必滅。如秤兩頭低昂時等。若據此說。即是同時。如何此中三時俱非答。粗說可爾。細剋實難。何者若同時者。智自生時惑自滅時。不相由故。何成對治。如東家男生西家女死。雖亦同時。然無相由。不成對治問。答爾。如何斷。答。則此三時求斷。不得。方成斷義。此即不斷斷也。前中後取故者。謂於前中後三時之中。取彼非初中後。非異三時取彼非三也。如於色等處取彼真空。非慢色等別取斷空。此亦如是。故不失斷義。二約相續門者。謂此地智生滅相續。前中後三何時定能斷煩惱耶。唯前不能斷。以落謝故。唯後不能斷。以未起故。中亦不能斷。以不住故。是故三時皆無斷義。若爾云。何斷。論云。如燈炎非唯初中後。前中後取故。此則唯初唯中等不可前中後相續取可有斷義問。既三時單取各不成斷。縱此和合豈成斷耶答。有人解云。三時別取各不成斷。三時相續。假說為斷。故云前中後取也。此粗說可爾。細剋不然。以別就三時各不成斷。總此三時豈成斷耶。如一沙無油多沙亦無。今釋此言前中後取者。是簡濫之言。何者人謂此智前中後位各不能斷。則謂同於無聖智處惡取空也。故簡云。此於初上取非初。中上取非中。後亦爾。不同無智故。非惡取空故。云非初非中後前中後取故問。餘處論說聖道初起則能滅惡。何故此中乃云非初答。依毘曇。一念有燒。始終方盡。治結同然。依成實。一念不燒。相續方盡。治結亦爾。若大乘初教。初念亦斷。中後亦然。若依終教。如緣起性三時俱不能斷。即由不作緣起方成故不無斷也(云云)。 大疏六(上云)二斷惑相者。謂三時無斷方說斷故。故云非初非中後。釋此有二義。一約相翻。二約相續。言相翻者。謂無間道正斷惑時。為智先起惑後滅耶。為惑先滅智後生耶。為同時耶。此三惑智各有兩失故。如不成斷。謂智先起智有自成無漏過。不能滅過。煩惱先滅煩惱有自滅過。不障聖道過。智後同時各具四過。如燈不破闇可以喻此。又涅槃云毘婆舍那。不破煩惱。若爾云何說斷。若依唯識第九。明二真見道現在前。彼二障種必不成就。猶明與闇定不俱生。如秤兩頭低昂時等。諸相違法理必應然。是故二性無俱成失者。此但舉法相一邊。亦不違亦不違餘緣集斷義。若望此宗則有所遺。謂秤衡是一低昂無妨。解惑不爾。豈得俱時。明闇之喻。雖則相傾到有不到俱不破闇。同時則相乖。異時不相預。故若此宗斷結要性相無礙。上明非先後。俱為顯無性。無性緣成則說斷結。由能斷無性方為能斷。所斷本空方成所斷。若定有者則隨於常。不可斷故。若定無者則墮於斷。失聖智故。言相續者。不約惑智相對。但就一智自有三時。論依此釋就此三時後有二種。一約初心究竟。通分三地。二約無間道中剎那三時。經論並通此二。論云。此智盡漏為初。智斷為中為後。答云。非初智斷。亦非中後。偈云。非初中後故。此上順釋偈文。無定三時。唯約智說故。言是智斷惑。若爾三時無斷云何斷耶。論云。如燈炎非唯初中後。前中後耶故。此舉喻釋成。謂實教斷惑必性相雙明。經文正顯證智。唯據甚深緣性不可說義。論主兼明斷義故性相雙辨非初中後。辨因緣無性。是斷之不斷。前中後取即不壞緣相。是不斷之斷故。大品云菩提非初心得菩薩。亦不離初心。後心亦爾而得菩提。譬如燃燈非初炎燋炷。亦不離初炎後炎亦爾。而炷實燋故。龍樹判云。佛以甚深因緣答。涅槃二十九亦云。眾生五陰。雖念念滅而有修道。如燈念念滅而有滅而有光明。上諸經論。皆顯性相無礙無斷之斷。又今經論反覆相成。謂若定斷者。一念便足。何假三心。既並記方成。明知無性。無初中後。無初中後是無性。故方得成於初中後斷。此則因緣故無性。無性故因緣也。若云初念則能斷。後念方究竟斷者。不異毘曇一念有燒始終方盡。若云初念獨不能斷。積至中後方能斷者。不異成實一念不燒相續方然。勿失宗旨。上猶通實教。若依圓宗所斷之惑。一迷一切迷故。一斷一切斷。無斷無不斷。若具顯諸宗差別。如別行章(文)。 演義抄十四(上云)疏若云初念則能斷後念方究竟下。第四結彈古義。即遠公解。前解經云治必階漸非定始終。故云非初亦非中後。正論其果斷在窮終。不得說言非初中後。今乃據果反談昔因。因時不頓。是故說言非初中後。下釋論云非初智斷亦非中後。云非初智獨斷。中後亦然。通取三時方能盡結。次釋論。若爾云何斷如燈焰非唯初中後。前中後取故。不毘曇一念有燒始終方盡。治結同然。若依成實一念不燒相續方然。治結亦爾。若依大乘惠心明勝一念能斷。但相續始終方盡究竟故。經說言念念具足一切助道。於一念中尚能具足一切道品。何有不能斷除煩惱。但相續始終方盡究竟。是故今說前中後取。如義正知名之為取。釋曰。此公雖明大乘慧勝。要明具足三時始終方斷故(文)。 問。終教大乘心。以何義為煩惱障之義可云耶答。章云。不異真如是煩惱義(文)付之。設雖萬法真如隨緣所作故。煩惱不離真如。迷悟二體既水火。何可云不異具如。是煩惱義耶。是以論家染心義者。名為煩惱礙。能障真如根本智故(文)何況大師餘處解釋中。釋真如用大以違真故。不得離真。以違真故非其用也(文)所以妄法雖不離真。以違真如非用大釋故煩惱雖不離真如。更以之為所以不可為煩惱義。次煩惱是真如斷煩惱時。可有斷自性□□心之滅也。如何。 問。終教心解惑同體耶兩方。若有者。章文不見。若不同者。大乘義章中。盛立此義。如何。 章云。又此教中煩惱等法。皆是真如隨緣所作。是故不異真如。是煩惱義。如起信論說。又經云。一切法即如如等。煩惱准此。是故當知。與前諸教施設不同。宜可准知(云云)。 問。終教大乘心。地上菩薩為助願受生留煩惱障耶答。章中不留付之。何不留耶。若不留者。可墮二乘地耶。是以始教中許地上留惑(文)云何。 章云。問。云何地上煩惱使盡。而得不墮二乘地耶答。智力勝故。智障正使亦已除故(云云)廣文如上抄之。可見之。 問。第四地所斷二身見者。以何可云為其體耶答。大師餘處解釋中有三釋。初見二障同體我見為體。次見以法執中我我所見為體。後釋以分別俱生為體。付之。初釋不明。凡捨凡夫我相障證遍滿真如之事。是初歡喜地之位也。若爾者。人執我見既初地所斷。更不可云第四地所斷也。是以第二釋心。以法執中我我所見為二身見之體判。云何。 玄記十二云。二我見言或二障同體我見。以正斷所知煩惱不起名永斷。理實但除法執我見。或法執中我我所見為二身見。或分別俱生名二身見。盡處總說四地斷二身見。此三釋中初釋為勝。寧知此與第六識俱(此問也)第七識俱執我見等。與無漏道性相違故。八地以去永不行。七地以來猶起。不論釋有三因。非是第七。此即初亦與餘煩惱為依持。此粗彼細。伏有前後故。此但與第六相應。身見等言亦攝無始所知障定愛法愛。彼定法愛三地尚增。入四地時方能永斷。菩提分法特違彼故(等云云)。 斷惑義私記云。問。其二身見者何答云。此廣疏有三釋。唯識疏有二釋問。廣疏三釋何答○問。唯識二釋二身見者。謂初見道已離第六識中分別我見。今此後離第六識中俱生身見。盡處說名二身見。非今離二如。第四定言滅失根後釋又正斷所知障身見等。并不起煩惱障中身見等。故說二身見名永害。非煩惱身見亦起對治(云云)大抄判云。彼釋為勝也(云云)。 問。終教大乘心。二乘聖者於煩惱障伏斷非實斷云事。大師引何論藏之說證之給耶答。引彌勒所問經論證之付之。二乘聖者斷三界惑品。證盡無生菩提云事。大小經論常說也。何云但能折伏耶。是以始教門心。立漸頓二門。述斷惑證果之義。彼寧非實斷惑證果義可云耶。若爾。二乘聖者終無斷惑之義者。更不可趣入自乘無餘也。次今此論造論者不分明。何引之可為證耶。如何。尋云。楞伽文亦如上說者。如何。 章云。若依終教。諸聲聞於煩惱障尚不能斷。但能折伏。何況能斷彼所知障。故彌勒所問經論云。聲聞辟支佛。不能如實修四無量。不能究竟斷諸煩惱。但能折伏一切煩惱等。楞伽文亦如上說(云云)。 指事云。 古抄云。有人云。興福寺永綠僧正。於維摩大會精義時。每度尋彌勒問經論作者。諍其用否。仍以東大寺法相宗定嚴大法師。尋興福寺學窗之處。有修學者云。述記末文云。義云。彌勒問經論南地吳人非真聖教。 爾者僧正以此文精義歟。 或記云。問。起信論及疏云。若二乘至無學位。見修煩惱究竟離。既說二乘人斷煩惱障。何故今云不斷答。案云。今此論意六種染心及煩惱障根本無明為智障中。既有人執法執。今二乘人唯斷人執。具六染中初執相應也。今終教意。二乘不斷煩惱障者。未斷六染法執故。人執亦云斷六染。俱名煩惱障故。然指事云。愚法人未斷根本無明所起煩惱。并末十煩惱者。根本無明住地云六染中法執也(文)。 問。始教門心。於二乘聖者。判全斷惑障分斷所知之事。為愚法不愚法共論之。為當雖限不愚法二乘有此義可云歟兩方。若愚法不愚法共論之者。是章上文。與全斷惑障分斷所知之義。然上所斷不同愚法(云云)。 如述。此釋心限不愚法若依之云爾者。凡判始終二教斷不斷差異。大師出二義依始教心。彼為引二乘故。未深說故亦許二乘全斷惑障分斷所知(云云)依終教同。今此就實。以愚法二乘無廣大心故。不能究竟伏煩惱障今此文心不分愚心不愚。有此義(見)若但限不愚法者。與第二釋更不可有差別也。如何。 章云。若依終教。諸聲聞於煩惱障。尚不能斷(如上)○問。此說何故與前教不同耶答。彼為引二乘故。未深說故。是故以上就下。說煩惱障同彼二乘佛地方盡。又以下同上。亦許二乘全斷惑障分斷所知。今此就實。以愚法二乘無廣大心故。不能究竟伏煩惱障。又亦可。前約三乘中聲聞。此中約愚法故不同也(文)。 章上文云。是謂二乘斷煩惱障。其所知障○分有所斷○當知此始教為引愚法漸向大故。安立此教。深勝於彼故。所知障亦許分斷。然上所斷不同愚法。以彼唯斷煩惱障故。此即不爾。斷種子故(云云)。 問。終教心不愚法二乘實斷煩惱出三界可云歟。答。 問。終教心付菩薩斷惑。且於煩惱所知二障可云分分別俱生斷之耶答。章云。不分俱生及分別付之。煩惱種類不同。現行行相既不等也。或有分別計度所起。或有任運俱生煩惱。此等現起行相差別顯然也。終教心何強可云不分分別俱生耶。是以始教門心立此義。何況於能治斷道既立見修等。次位□於所斷之惑。何強不立分別俱生可云耶。如何。 章云。其菩薩人。於二障中不分俱生及分別。但有正使及習氣。地前使現。初地斷使種。地上除習氣。佛地究竟淨(等云云)又地地別法先德心智障種子有粗細二種。粗種初地斷盡。地上但除習氣。細種地地別斷。佛位究竟清淨。所以初地伏使種。地上除習氣之文。望煩惱種子并一分粗種論之。細分種子別不雖隨習氣可云地上障也。彼無性堅惠釋。此但望粗品種子。云先已除斷粗種子。無別斷唯除彼殘習。所以云轉復清淨述。□□□之言。是粗分種子望粗種之習氣。非粗種習氣相對細分種子。云但除章家引無性堅惠釋。地上除習氣云事者。智障粗種。為顯初地斷盡。強地上俱云除習氣也。云然細分種子不遮地上別斷故。 章云。初地已上斷於智障一分粗故。 探玄記十一卷。若依終教。如梁論等。其煩惱種初地永盡唯有彼習。其所知障一分粗者亦初地盡。餘分及習於諸地中各別正斷(文)既云初地除智障一分。餘分習氣地地別斷。豈非微細之種子地地別斷。又其所知障地前亦學伏。初地斷一分。餘皆諸地各斷一分(云云)此等文證皆云智障之粗種初地斷盡微細種子地地斷也。章家所釋偏望粗種。如此可無其過也。 章云。地前伏使現初地斷使種等者。是明煩惱障現行種子。非明二障共。初地已上斷於一分粗故者。明智障也。探玄記中。其煩惱種初地永盡唯有彼習之文。今章地前伏使現等云文相當。次其所知障一分粗者等云文。章初地已上等云文相當也。求云。上其菩薩人於二障中等云二障。共舉何如此分別乎兩方。云於所知障種子初地斷。地地別斷共可云粗分。凡煩惱所知二障有粗細者。粗分現行種子也。細分可云習氣也。何於種子有粗細云乎。況初地所斷粗分。地地別斷細分者何。章云。初地已上斷於智障一分粗故可云耶。又初地頓斷先德心。所知障種子盡初地之義。依章家上下文勢。住始終二教淺深之義道也。正判終教斷惑之時。云初地斷使種。判地上除習氣。況量但除之言乎。加之既云修道位中轉復清淨等。更不可異求。但至一分粗者文。控玄記餘分及習之釋。所知障者微細障也。故細分習氣上上種也。一分粗者無種子也。探玄記及習氣言指上煩惱障習氣也。更非相違也。 問。寄惑智二障顯比證二位之時。弘十解以上得出世淨心等。梁論等文證之可云耶答。爾也付之。不明凡三賢伏使現。初地斷使種云事。終教常談也。依之十解以上依得人無我智少分位。既葉不退作八相等化用故。或云得出世淨心。或說入生空位等云也。何況起信論三賢覺異相夢者。是唯寄比證二位差別。實不覺可云耶。如何。 章云。一寄滅二障以顯二乘。謂分惑智二障。顯比證二位故。梁攝論云。地前漸除煩惱障。地上漸除智障。又云。十解以上得出世淨心。又云○又仁王經云。習種以上入生空位。得聖人性故。本業經起信論亦同此說(云云)。 問。金光明經心。依染心三位粗細寄顯三身之時。顯得化身事。依何道盡何心得之可云耶答。依證依道起事心盡。得顯化身付之。凡三身共是如來所得也。依法身垂報化。若爾。何三賢之位得之可云耶。何況第六相應煩惱種子。始教至金剛以還。終教初地盡之。若爾。依何義趣三賢伏道位盡之可云耶。如何。 問。依三道三人寄顯三身之時。依法斷道依根本心盡得顯應身爾者諸識分別時。今此依根本心者。何識也可云耶答。章云。依根本心是未那付之。無明乘相所起之粗念心。依賴耶根本心故。可云依根本心也。此則當第八識少分并第六識細分也。是以餘處解釋中。第八少分第六細分加之他宗人師解釋中。善不善業相應之心名依根本心業。是趣生所依本故或又煩惱障并所發業名依根本心。是煩惱所依本故如何。 章云。五以染心粗細。寄於三位以顯三身。如金光明經說。依諸伏道。起事心盡得顯化身。依法斷道。依根本心盡得顯應身。依勝拔道。根本心盡得顯法身。有人解云。伏道是地前起事心。是第六識。法斷是地上。依根本心是末那。以依緣賴耶本心故。勝拔是金剛位。根本心是賴耶(文)。 起信義記云。若別就位通說者。如金光明經言。依諸伏道。起事心滅。依法斷道。依根本心滅。依勝拔道根本心盡。此言諸伏道者。謂三賢位起事心滅者。即此論中捨粗分別執著相。是異相滅也。法斷道者。在法身位。依根本心滅者。猶此論中捨粗念相。即是住相滅也。勝拔道者。金剛喻定。根本心盡者。猶此論中離微細念。是生相盡也(等云云)。 古抄云。勝莊師以異熟第八識釋根本心。大乘基師云。見修惑相應心名起事心。由此煩惱起造諸業。感異熟果事故。善不善業故。應之心名依根本心業。是趣生所依本故。三有苦果相應之心名根本心。生死根本自體性故。或如惠沼師釋。煩惱障并所發業名依根本心。是煩惱所依本故。根本心即二障所得果可檢本文(云云)。 問。寄惑等三障顯三身事。如何配之可云耶答。惑障清淨能現應身。業障清淨能現化身。智障清淨能現法身(云云)付之。三身共如來所得。何身三障共不斷可云耶。若爾者。依何意趣如此可配顯乎。何況化身佛受宿業云事。大小常途之說。同寄顯之者。何以化身配業障清淨句也可云乎。如何。 章云。六寄於三障直顯三身。故彼經云。煩惱障清淨能現應身。業障清淨能現化身。智障清淨能現法身(云云)。 復古記(云)。 問。以迷三無性之理所起煩惱。寄顯三身之時。以何身寄何煩惱可云耶答。章家正雖不配釋。先德云。解思惟分別相顯化身。滅依他相顯應身。淨成就相得法身(云云)付之。正見章現文。但能解能滅能淨至於三身判未配釋之。先德心何恣如此可分別乎次成就相者。是圓成實性也。在纏真如未雖不淨也。何以彼可云迷無性所起煩惱耶。如何。 問。以迷三無性之理所起煩惱。寄顯三身之時。引何文證之可云耶答。金光明經引一切凡夫為三相故。有縛有障遠離三身等文證之付之。依所引證文。正見經文。舉遍計依他圓成三性。無能解能滅能淨之義者。不得三身云。何以彼文迷三無性之所起煩惱可云耶。若爾。設雖三無性上所起煩惱。更不可云三無性也。如何。 章云。以迷三無性所起煩惱。寄三身。故彼經云。一切凡夫及三相故。有縛有障。遠離二身不至三身。何者為三。一者思惟分別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成就相。如是三相不能解故。不能滅故。不能淨故。是故不得至於三身。如是三相能解能滅能淨。是故諸佛至於三身。解云。能解者是所執性。但應知解故。能滅者染分依他性。應斷滅故。能淨者在纏真如。修令淨故(云云)。 勝莊疏云。第二顯德。謂於遍計所執自性通達無相。悟入空性。除遣所執至於化身。又復由此通達實性。即能永斷離染依他。至於應身得無上覺。由此永斷客塵煩惱。圓成實性及顯清淨至法身。是故諸佛具足三身(云云)。 問。斷闡提不信等四障正使。寄顯四位四行四因四報之事。大師答。章中斷闡提不信障。顯十信位成信樂大乘行。為淨德因識輪王報。以外道我執障。顯十住成般若行。為我德因銅輪王報。以聲聞畏苦障。寄十行成故虛空器三昧行。為樂德因銀界輪王報。以獨覺捨大悲障。寄十迴向成大悲行。為常德因金輪王報(文)付之。凡檢經論誠說。以四行云能治。以四障定所治。若爾。能治之道生彼所治之障滅可云也。何先滅四障可云成四行耶。若無能治之道者。依何可云滅彼四障耶。次十行位斷聲聞畏苦障。成破虛空三昧云事不可然。正見佛性論文。空三昧者。初地以上能得此三昧則破虛空等執今此文心是地上所得也。何十行位可云耶。如何。 章云。八寄四障以顯四位。此有二義。一約正使寄顯地前四位四行四因四報。何者。謂闕提不信障使滅已。翻顯十信之位成信樂大乘行。為淨德因及鐵輪王報。二以外道我執障。寄以翻顯十解位成般若行。為我德因銅輪王報。三聲聞畏苦障。寄顯十行位成破虛空器三昧行。為樂德因銀輪王報。四獨覺捨大悲障。寄顯十迴向位成大悲行。為常德因金輪王報(云云)。 指事云。言成破虛空器三昧行者。佛性論云。從初地以上能得此三昧則破虛空等執入觀之時。不即有無不離有無。喻如八地真俗雙觀。而異八地者。八地以上無出入觀。初地入時則同。出時則異問。既從初地以上能得此三昧。云何地前得此定耶答。修定因行故無妨也(云云)。 問。以四障習氣。寄地上四位四定四德四報之事。大師何釋之給乎答。大師初二三地滅闡提障習。相同世間。得大乘光明三昧。成淨德因。除因緣生死。四五六地滅我執習。相同二乘。得福德王三昧。成我德因。除方便生死。七八九地滅聲聞畏苦習。相同大乘。得賢護三昧。成樂德因。除有有生死。十地佛地滅獨覺捨大悲習。因圓果滿。得首楞嚴三昧。成常德因。除無有生死(云云)付之。道理不明。次凡依論藏說案四種生死廢立者。以方便生死為先。因緣生死為後。是以攝大乘論中。初二三四地滅方便生死。五六七地滅因緣生死(云云)加之。梁攝論中。能破一闡提習氣。即是方便生死障於大。由破此障故。能破外道我見習氣。即是因緣生死障於大乘。由破此障故。得大乘果(等文)何違此等文大師如此釋給耶。是以法相人師依此等論說破此義。非無道理。如何有難云。因緣生死是我德障。何初二三地斷之可云耶。方便生死是淨德障也。豈至四五六地耶答。古會釋云。四種生死廢立經論盛談。是故相續解脫經乃至攝大乘論等。皆說四種三昧力。滅闡提不信等習氣。盡四種生死證淨我樂常。所以華嚴大師寄初二三地。名方便生死等事。依經論說。傳大師所釋也。況香象大師探一代聖教。存隨文就義二釋。淄州所破似不顧此二釋歟。次因緣方便二生死前後。大師所釋非無其道理。依佛性論心。無明住地生無漏業。有因緣方便二義。所謂無明住地生福行。名因緣生死。是同類果故。生智慧行名方便。爰知。因緣方便互具其義。依之相同世間。初二三地望無明住地觀因也。四五六地四諦緣生觀解。望無明粗方便也。依之此義前寄因緣。後寄方便也。是則第二就義釋也。若作隨文釋者。如經論說歟。依之真諦三義又同因緣前方便後釋給也。 章云。 指事。 一乘義私記中云。 佛性論第二云。 無性攝論疏云(神廓撰)若約四種釋通皆有。若據位別准。依梁論二十二無明感十一粗重釋中。初八無明感四粗重。是方便生死。故知方便在前四地。次無明感三粗重。是因緣生死。故知因緣五六七地。次六無明感三粗重。是有有生死。故知有有在八九十地。次二無明感一粗重。是無有生死。故知無有是金剛位。若是方便及因緣并有有生死。自地起自地斷。若無有生死障佛地今時斷。所以然者。十地是學位故自地障自地斷。佛地是無學位。故佛地障金剛斷也。 成佛妙義云。 玄十一云。三所感變易方便生死報並是所離(文第二地也)。 蜜嚴疏第一云。彼華嚴中就四生死分為三重。謂初二地為因緣生死。三四五地為方便生死。六七二地為有有生死。開此三死生別有為三無有生死。以第七故知兩經開合雖異。義不殊。辨諸佛土勝嚴證也(文)。 問。世間二乘菩薩三位寄顯十地之時。七八九地之位斷三界色習煩惱云事。引何經說可云耶。進云。引仁王般若之文□□見經文。所謂遠不動觀想。亦斷三界心□離煩惱(云云)所釋不以經文。如何。 章云。 文永三年三月一日於常樂院書寫之了 佛子聖嚴之(生年二十二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