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五教章深意鈔卷第七 輸入者 韋小燕 寄惑顯位門 問。以攝論所說三十三僧祇。望三僧祇時分。有長短不同耶答(云云)疑。兩方也。有長短不同者。菩薩修行非可有長短不同耶。若無者。三十三三僧祇名方異也。尤可有不同耶。 問。皮肉心三煩惱差別何耶。 章云。二寄皮等三惑顯三僧祇故。梁攝論云。初僧祇斷皮煩惱。第二僧祇斷肉。第三僧祇斷心。三以此三惑。寄顯地地三心不同。如梁攝論三十三僧祇中說。地地之中入心除皮。住心除肉(等云云)。 攝大乘論十一云。論曰。復次三十三阿僧祇○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論曰。方便地中有三阿僧祇。一信行阿僧祇。二精進行阿僧祇。三趣向阿僧祇○論曰。於十地中地地各三阿僧祇。謂入住出。釋曰。為除皮煩惱障入初地。為除肉煩惱障住初地。為除心煩惱障出初地。何以故。地地菩薩煩惱有三品。上品名皮。中品名肉。下品名心。上品者下品道所破。中品者中品道所破。下品者上品道所破。乃至第十地亦爾。約此三品故各立三僧祇(文)時分義所委抄事了。 問。寄起事心等三心。顯法報化三身。可□□□□□耶答。章引有人義云。有人解云。伏道是地前。起事心是第六識。法斷是地上。依根本是末那。以依緣賴耶本心故。勝拔是金剛位。根本心是賴耶(文)心者。伏道者地前三賢位。法斷道者地上位。勝拔道者金剛心位也。起事心者第六識。造業而成五趣異熟果事故。根本心者第七識。恒緣第八見分執我我所故。根本心者第八識。二種生死根本故云也付之付答申。先地前位盡第六染心云。顯化身可爾。第六識相應煩惱七地已前猶行。阿□□盡耶。次第八識自體白淨。唯無覆□□□云染心耶答。第六相應煩惱七地已前現行。始教心終教心。二障種子初地斷盡。況寄惑顯位門意。以實斷不可被難。所以十解已上伏盡第六識染心現行。唱八相成道故云顯化身也。次第八自體白淨不染心者。亦始教大乘心□說。今終教意微細法執體。所謂賴耶二識□□不覺義也。故以第八識云染心無夫問。就答申終教意。以賴耶不可云染心。尋第八識是所熏識。□堅住性無記性可熏性與能熏共和合性四義。若染心者。以非此義。豈強受熏耶。況第八識障是染心者。又見道無漏智初起位。可無第八識障治相違故。若許爾者。無所熏義故種子應失。又是勝莊師以異熟第八識釋根本心。經文不云染心。終教意以賴耶云染心答申退。又設許染心以賴耶不可云根本故。彼大乘基師無見修惑相應心名起事心。由此煩惱起造諸業。異熟果□故。善不善業相應之心名依根本心業。是□所依本故。三有苦果相應之心名根本心。生死根本自體性故。云惑如惠沼師釋。煩惱障并所發業名依根本心。是煩惱所依本故。根本心即二障所得果。違此等義。何釋如此耶答。今終教心約不思議熏論之。以可思議□□被難。所以楞伽經不思議熏不思議□□□□□染心成所熏無失。故起信別記之餘論中□□□初教就粗相說。而實此識迷無相真如義邊故。□□根本無明住地。若不爾者。即應常緣第一義諦。即一眾生半迷半悟。謂六七迷而第八識悟也。又若其佛地與圓鏡智相應者。則知凡地國與無明相應。何以故。與上相違故。若若凡地餘識無明與相應。□□非根本識自有。若亦應佛地諸智非本識。既佛地起者則知凡地起愚故不起也。又若一向染煩惱別不得成無記法。何以故。若無煩惱則一向清淨不得名無記。是故一向清淨者。即名為善。一向染者則名不善。染淨無二故。則非染淨名無記。□□以淨屬真分。染屬妄分。二分不二名為和合賴耶無記識也。若此位中無染細者。以何簡淨成於無覆無記。既無記非淨。故知有染細也。剋覆言之。唯真如體是故賴耶。異熟唯是位也。□迴心聲聞故似說也(云云)。 章云。五以染心粗細。寄於三位以顯三身。如金光明經說。依諸伏道。起事心盡得顯化身。依法斷道。依根本心盡得顯應身。依勝拔道。根本心盡得顯法身。有人解云。伏道是地前。起事心是第六識。法斷是地上。依根本心是末那。以依緣賴耶本心故。勝拔是金剛位。根本心是賴耶。 問。寄三障顯三身可云耶答。章云。惑障清淨能現應身。業障清淨能現化身。智障清淨能現法身(文)付之。法應化三身共斷三障所可顯也。何偏云惑障清淨能現應身等耶。次雖應化可云化應法。如何云如此耶答。誠三身共所滅三障。然而是寄惑顯位門意一相說非實斷。仍云爾無失。次以智障為所依煩惱起。煩惱起造業。流轉生死。所以依法身現應身。依應身顯化身故。譬如依空出電。依電出光。故寄此道理作此說。處共非不滅。□□□□□況源出金口微言。不可起別意趣也。但因□□□便不被難文言次第矣。 問。以迷三無性所起煩惱。寄顯三身事如何耶答。有先德云。寄迷三無性所起煩惱顯三身歟。一解思惟分別相顯化身。二滅依他相得至應身。三淨成就相得至法身。故章云。故彼經云。一切凡夫為三相(乃至)諸物至於三身(文)付之。□□□且案章主意。勘文無分配三身。故總能解能滅能淨至於三身(文)何恣如此分別耶。次成就相即是圓成實性。諸法真實性聖智所證功德也。如何以此云迷無性所起煩惱耶答。凡經文為三相故。遠離三身等云。豈寄三身耶。加之大師御意。寄顯三身所釋顯然。私非所答。何況勝莊惠沼等共配三身釋之故。勝莊□云。第二顯德謂德。謂於遍計所執自性□□□相。悟入空性。除違所執。至於化身。又後□此□□實性。即能永斷離染依他。至於應身。淨無上覺。由此永斷客塵煩惱。圓成實性不得清淨至法身。是故諸佛具足三身(文)次誠圓成實性雖聖智所證功德真如為體。在纏真如修淨。故云迷勝義無性理所起煩惱。實圓成理非是煩惱。故章云。解云。能解者是所執性。但應知解故。能滅者染分依他性。應斷滅故。能淨者在纏真如。修令淨故(云云已上短釋雙紙問答也)。 章云。以迷三無性所起煩惱寄三身。故彼經云。一切凡夫為三相故。有縛有障遠離三身不至三身。何者為三。一者思惟分別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成就相。如是三相不能解故。不能滅故。不能淨故。是故不得至三身。如是三相能解能滅能淨。是故諸佛至於三身。解云。能解者是所執性。但應知解故。能滅者染分依他性。應斷滅故。能淨者在纏真如。修令淨故(文)。 問。斷闡提不信等四障正使。得信樂大乘行等事。大師何判之耶答。章云。何者謂以闡提不信障使滅已。翻顯十信之位成信樂大乘行。為淨德因及鐵輪王報。二以外道我執障。寄以翻顯十解位成般若行。為我德因銅輪王報。三聲聞畏苦障。寄顯十行位成破虛空器三昧行。為樂德因銀輪王報。四獨覺捨大悲障。寄顯十迴向位成大悲行。為常德因金輪王報(文)付之。此大師廢立一一不明。先滅闡提不信等之四障。後不可云得信樂大乘等之四行。既所引之經論四行云能治。四障判所治。是以能治之道生後所治之障可滅。何云滅障證行。次十行位斷聲聞畏苦障。得破空三昧者。何佛性論中云空三昧者。初地以上能得此三昧。則破虛空等執(文)爾也。相違如何可會耶答。大師滅四障得四行。經論述修四行滅四障。各有其理。更不相違。其所□□□提外道等之四人。出十信住行等之四位。善根內□□□外催。小信大乘之理。聊發大悲心。滅不信之障。乃至深捨眾生之執。斷惑障之後。彌信大乘。深起大悲。是以信樂大乘等之四行斷初地者。四障未盡之前正圓滿者。斷惑障云也。所以經論之意。且付初地判能治之道。章主之釋正望圓滿云所治之行。何此二文更無相違。次以佛性論之中初地以上斷聲聞畏苦障者。此望地上斷種子爾。唯章家之意十行之位滅者。地前伏現行故也。以明利□斷。論家之釋不可會。難云。伏現行者章主義。次空三昧實初地已上能得之也。但地前得之者。有修定因行故。亦無有妨。先德會釋之(已上短釋雙紙問答也)。 章云。八寄四障以顯四位。此有二義。一約正使寄顯地前四位四行四因四報。何者謂闡提不信障使滅已。翻顯十信之位成信樂大乘行。為淨德因及鐵輪王報。二以外道我執障。寄以翻顯十解位成般若行。為我德因銅輪王報。三聲聞畏苦障。寄顯十行位成破虛空器三昧行。為樂德因銀輪王報。四獨覺捨大悲障。寄顯十迴向位成大悲行。為常德因金輪王報(文)。 指事下卷云。言成破虛空器三昧行者。佛性論云。從初地以上能得此三昧。則破虛空等執。入觀之時不即有無不離有無。喻如以地真俗雙觀而異以地者。八地已上無出入觀。初地入時則同。出時則異問。既從初地以上能得此三昧。云何地前得此定耶答。修定因行故無妨也(文)。 問。寄惑顯位門意。以四障習氣顯地上四位四定四德四報樣何耶答。今寄四障習氣顯地上四位四定等者。相同世間。初二三地得大乘光明三昧。滅闡提不信障習氣及因緣生死變易報。證淨德波羅蜜。相同二乘。四五六地得集福德王三昧。滅外道我執障習氣并方便生死。顯我德波羅蜜。相同大乘。七八九地得賢護三昧。除聲聞畏苦障習氣及有有生死。證樂德波羅蜜。因圓果滿十地佛地依首楞嚴三昧。斷獨覺捨大悲障習氣及無有生死。得常德波羅蜜也。付之。隋唐攝論並無配十地之文。無上依經及寶性論亦不配地位。何如此配當耶。依之緇州了義證中破之。次初二三地滅因緣生死。四五六地除方便生死。不可勘彼經論文。皆以方便生死為先。以因緣生死為後故。攝大乘論中初二三四地滅方便生死。五六七地滅因緣生死(云云)何況因緣生死是我德之源也。何進斷初二三地。方便生死是淨德障也。是至四五六地耶。梁攝論云。能破一闡提習氣。即是方便生死障於大淨。由破此障故得大淨果。能破外道我見習氣。即是因緣生死障於大我。由破此障故得大我果等(文)何違。所依經論文判四種生死之前後耶答。凡四種生死之廢立經論盛談。是故相續解脫經乃至攝大乘論等。皆說四種三昧力。滅闡提不信等之習氣。盡四種生死證淨我樂常。所以花嚴大師寄初二三地。名方便生死。此事依經論說傳人師所擇也。況香象大師探一代聖教。存隨文就義二釋。緇州所破似不顧此二釋歟。次因緣方便二生死前後。大師所釋非無其理。依佛性論心。無明住地生無漏業。有因緣方便二義。所謂無明住地生福行。名因緣生死。是同類果故。生智惠行名方便。不同類果故等(云云)爰知。因緣方便互具其義。依之相同世間。初二三地望無明住地觀因也。四五六地四諦緣生觀解。望無明粗方便也。依之此義前寄因緣。後寄方便也。是則第二就義釋也。若作隨文釋者。如經論說歟。依之真諦三藏義又同因緣前方便後釋給也。 裏付云。 斷惑義私記云。因緣方便前後甚難。先德未傳(文)。 私云。依無明生業識之次第。尤可有此義歟。 興福寺永超僧都。東大寺永近得業維摩豎義。莫香象隨文就義釋云。諸宗人師 多雖存此旨。未云隨文就義釋。花嚴一宗始有此義釋(云云)。 章云。第二以四障習寄顯地上四位四定四德四報。一初二三地滅闡提不信習。即顯此一位相同世間。又得大乘光明三昧。成於淨德。除因緣生死變易報。二四五六地滅外道我執習。顯此一位相同二乘。得集福德王三昧。成於我德。除方便生死。三七八九地滅聲聞畏苦習。顯此一位相同大乘。得賢護三昧。成於樂德。除有有生死。四十地至佛地已還。滅獨覺捨大悲習。顯此一位因圓果滿。得首楞嚴三昧。成於常德。除無有生死。四德圓故。生死永盡故。云無有也。此上義廣如無上依經本業經佛性論寶性論梁攝論等說。又此四中。初二通二障。後二唯智障。正使地前除。習氣地上淨。此文亦成證也(文)。 指事下卷引梁攝論第十一云。論曰。眾類差別者。釋曰。有四三摩提。是五百定品類故名眾類。於小乘中乃至不聞其名。何況能修習。故言差別。此四種三摩提能破四德障。即四種生死。能得四德果。即淨我樂常故。立此四定為四德道。論曰。大乘光三摩提。釋曰。大乘有三義。一性二隨三得。性即三無性。隨即福德智慧行所攝。十地十波羅蜜隨順無生。得即所得四德果。四定緣此三為境。故名大乘。依止此定得無分別智。由此無分別智照真如。及佛不異故名光。又有十五種光。功德勝於外光故名光。又此定能破一闡提習氣無明闇。是闇對治故名光。此定緣真如實有易得。有無量功德故。能破一闡提習氣。即是方便生死障。於大淨由破此障故礙大淨果。論曰。集福德王三摩提。釋曰。一切善法唯除般若。所餘悉名福德。此福德有四品。謂凡夫二乘菩薩。菩薩由此定故於四福德。未生能生未長能長。未圓能圓故名集。於生長圓三處自在故名王。由自在故能行隨等十度。圓滿菩提資糧行故。能破外道我見習氣。即是因緣生死障於大我。由破此障故得大我果。復次一切善法依止真如。真如能集一切善法。名真如為集福德。此定說真如中得自在故名為王。論曰。賢護三摩提。釋曰。賢有二義。一能現前安樂住。二能引攝諸功德。現前安樂住者此定能令菩薩身不捨虛空性。免離三際故。得安樂住。引攝諸功德者。能引攝不可數量諸定。非二乘所聞知。因此一一定起無量通惠。由此二義。是故菩薩能離聲聞怖畏習氣。即是有有生死障於大樂。由破此障故得大樂果。此定緣真如為菩薩體故。不離智能引諸定及通慧故。以定為體。論曰。首楞伽摩三摩提等。釋曰。此定是十地菩薩及佛所行故得此名。何以故。十地菩薩及佛有四種勝德。故名首楞。一無怖畏。由得一切智故。二無疑。於清淨眾生見自身無等故。三堅實功德。恒在觀無散亂故。四有勝能。能破難破無明住地障故。具四德人於此定能得能行。故稱伽摩。此定多行他利益事。能破獨覺自愛習氣。即是無有生死障於大常。由破此障故得大常果。言是故十地至道已斷故者。第五卷文如所引文(文)。 一乘義私記中卷云問。變易者何云事耶答。變者改變義。易者轉易義也。意改變轉易分段粗身。云成光明殊勝細身。而曰變易身問。變易者親人名歟。古人名歟答。俱通新古名。但古人變易身亦曰意生身。新人曰意成身問。且古人云生身意何答。意者第六意識也。意如意生故曰意生身言也問。如意生生意何答。意具三義。速疾義。無礙義。遍到義也。如具意此三義。變易身亦爾也。具此三義生。所以云如意生問。新人云意識身心何答。意生身之時捨分段粗身。別生變易細身樣也。今依大願大悲意願力。修練分段粗身。為變易細身。前所以由意願力云。約變生之身而曰意生佛身也(可見唯識論第七并同疏第七也)問。楞伽經三種意生身。無上依經四種變易生死者何答。楞伽經三種意生身者。一三摩缽底意生身。二覺法自性意生身。三種類俱生無作行意生身也(可勘攝釋第四云云)無上依經四種變易生死者。一方便生死。二因緣生死。三有有生死。四無有生死也(可勘燈第六也)問。且何云三摩缽底意生身等答。攝釋第三引四卷楞伽第三曰。三摩缽底者。此翻等至。於定得變易身。隨心生故云意生。故云意生身。覺法自性意生身者。能觀察覺了有為如幻法無實體。於定得變易身。彼隨意生。所以云意生身。種類俱生無作行。云意生身等者。諸眾生所有隨多類煩惱。能現同類身。所以云種類身。能一時現行。所以云俱生。能任運起不假功用。所以云俱生。能任運起不假功用。所以云無作行。彼隨意生云所以意生身也。問。爾此三種意生身攝十地事何答。三摩缽底意生身有前五地。覺法意生身有六七二地。種類俱生無作行意生身有第八地也問。何云方便生死等答。無漏後得智云方便生死。所知障云因緣生死。變易五蘊云有有生死。於行苦細有說有名。故云有有變易身唯有微細生滅。有從是外更無有云物。所以云無有也問。爾此四種生死相配十地事何答。方便生死有初二三地。因緣生死有四五六地。有有生死在七八九地。無有生死在第十地問。爾此四種生死相配地事。正義歟。不正義歟答。此不正善也所以燈第六判曰。隋唐攝論并無文。又無上依經及寶性論亦不配地。如是相配是有師義也問。何故不相配地耶答。燈第六曰。分段生死有四種難。一煩惱難。二業難。三果報難。四過失難也煩惱難喻方便生死。業難喻因緣生死。果報難喻有有生死。過失難喻無有生死。而物何云相配地。所以云相配地。是有師不正義也問何云煩惱難等答無明愛取云煩惱難。行支全分與有支一分云業難。識等五果并生老二支云果報難。生已滅憂悲苦惱云過失難也問。約障有四難。一闡提不信障。二外道著我障。三聲聞畏苦障。四緣覺捨心障也。此四障相配四種生死物歟答。此四不相配四種生死也問。就慈恩等師御心之事。然今就五教師御意。何云答慈恩等師御心。而縱練分段粗身云成變易細身。今五教師御心。而分段變易二身。從本并云問。分段變易二身自本並在者。一切有情皆在變易身耶答爾。一切有情皆在變易身也問。若爾。一切有情皆在變易身者。可言一切凡夫位皆得變易身等物。何云入初地時得變易身答。分段變易二身雖從本並在。被覆隱分段粗身故不顯。菩薩初地捨分段粗身故顯變易細身。所以不云凡夫位得變易身也問。爾以何知捨分段粗身故顯變易細身云事答。起信論疏曰。然此細苦無始來有。但為簡細異粗故。約已離粗苦時相顯所說(云云)問。何故變易身云細苦答。變易身有微細生滅苦。故云細苦問。其微細生滅苦者。如何苦答。此身有剎那生滅義。故云在微細生滅苦(文)。 裏付云。 六相義私記下云問。受變易身以新業得。為當以古業得答。以新業得。不以古業問。若爾。何佛性論云須墮洹以□不作新業。若以古業得者。以分段古業如何可得業易身答。其論不造新業者。約有漏新業也。非約無漏新業。所以不相違也(文)。 佛性論第二云。復次十地由四障故未得極果四德。金剛心方乃得之。應知。何以故。出三界外有三種聖人。謂聲聞緣覺大力菩薩住。無漏界有障。由此四怨障故不得如來法身四種功德波羅蜜。四怨障者。一方便生死。二因緣生死。三有有生死。四無有生死。一方便生死者。是無明住地能生新無漏業。譬如無明生行。或因煩惱方便生同類果。名為因緣。如無明生不善行。若生不同類果。但名方便。如無明生善行。不勸行故。今無明住地生新無漏業亦爾或生同類。或不同類生福行。名為同類。以因緣俗故生智慧行。名不同類。以智是真惠故。是名方便生死。二因緣生死者。是無明住地所生無漏業。名為因緣生死。譬如無明所生行。是業但感同類。不生不同類果。善行但生樂果。不善但拓報。故名因緣生死。方便生死譬凡夫位。因緣生死譬須墮洹以上。但用故業不生新業。三有有生死者。無明住地為方便。無漏業為因。三種聖人是意所生身。譬如四取為緣。有漏業為因。三界門生身。有有者未來生有更有一生。名為有有。如上流阿含人。於第二生中般涅槃者。餘有一生故。故名有有。四無有生死者。是三聖意生最後身為緣。是不可思惟退墮。譬如生為緣。名老死等為過失。是故無明住地為一切煩惱所依止處。而一切煩惱通名無明者。以無明為眾惑根本。既未滅盡。由為一切煩惱垢臭穢熏習故。阿羅漢辟支佛及自在菩薩。不能至得無所染污大淨波羅蜜(文)。 承曆二年法勝寺大乘會講暹高阿闍梨近快同之。疑云。無明生漏業偏可不同類。善惡相違故。爾何有同不同二類耶。 無性攝論疏云(神廓撰也)若約四種釋通而言。位位皆有。若據位別准。依梁論二十二無明感十一粗重釋中。初八無明感四粗重。是方便生死。故知名方便在前四地。次六無明感三粗重。是因緣生死。故知因緣在五六七地。次六無明感三粗重。是有有生死。故知有有在八九十地。次二無明感一粗重。是無有生死。故知無有是金剛位。若是方便及因緣并有有生死類。自地起自地斷。若無有生死障佛地。金剛斷。所以然者。十地是學位故。自地障自地斷。佛地是無學位故。佛地障金剛斷也(文)。 華嚴一乘成佛妙義云(青丘沙門見登之集)寶性論云。變易有四。一緣相二因相。三生相。四壞相。佛性論云。一方便。二因緣。三有有。四無有。無上依經云。三界中有四難。一煩惱難。二業難。三生報難。四過失難。無明住地緣起有有生死。如生報難。無明住地緣起無有生死。如過失難。解云。依勝鬘經。五住種子名五住地。依五住地起於現行。名五住起。依無明住地種子緣起現行法執。無明是變易生死。方便名方便生死。故佛性論云。方便生死者。是無明住地。能生新無流業。譬如無明生行。二因緣者依無明住地緣發無流業。是變易生死。親質助因緣名因緣生死。此前二生死非正變易。以與變易為方便及因緣亦名生死。如三界中惑業分段因緣亦名分段生死。梁攝論云。苦集通名生死。二有有者依無流業。是業名為因緣生死。此前二生死非正變易。為方便因緣亦名生死。如三界中惑業是分段方便因緣亦名分段生死。梁論云。苦集道名生死。三有有者。依無流業資有流業所引變易生死。名有有生死。故佛性論云。有有生死者。是無明住地為方便。無流業為因。三種聖人意生身。譬如四取為緣有流業為因。三界內生身。四無有者。是變易生死最後身故名無有。故佛性論云。無有生死者。是三種聖人意生身最後身為緣。是不可思議退墮。譬如生為緣死等為過失問。何者是三種聖人答。勝鬘經云。無明為緣無漏業因生。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三種意生身。在地上故。楞伽經第五卷云。有三種意生身。一者三昧樂意生身。謂第三第四第五。二者如實知諸法相意生身。謂於第八地。三者種類無作行意生身。諸師釋不同。一師云。約三學別地三地是定。若約六度五地是定。故云三四五名三昧樂受意生身。第六地般涅槃若現前故。六七八地名如實覺知諸行智意聖身。而言第八地者。舉其終也。九地已上名稱種類無作行意生身。第二師云。第一略初二地。故言三四五。第二亦略初二。故云第八地。理實而言。第一通五地。第二通六七八三地。第三通九十二地。第三師云。次第二於第八地。則知第一七地已還。而唯云三四五者。此中略前後也。以實而言。第一通前七地。第二唯第八地。第三九十二地。又四卷楞伽云。第一名三昧樂受意生身。今依佛地論真諦師釋。勝鬘經云。三種意生身者。是三乘種性聖人。入初地已上受意生身。故名三種。非是楞伽經中三昧樂等三種意生身也。故佛地論云。有有生死者。是三種聖人意所身。無有生死者。是三種聖人意所生最後身。依生梁論八地已上是有有生死。金剛菩薩是無有生死。此二生死既佛性論皆言三種聖人。故知。三乘種性至八地已上受有有生死。從本種性為名。名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故楞伽經第七云。大惠聲聞辟支佛。於第八地菩薩中樂著寂滅三昧樂故。不能善知唯息見。墮自相同相熏習障礙。故墮人無我法無我見過。故以分別心名為涅槃。而不能知諸法寂滅。大惠菩薩白佛言世尊。說聲聞辟支佛入第八地寂滅樂門。如來後說聲聞辟支佛不知。但是自心分別後說聲聞得入無我。而不得法無我空。若如是說聲聞辟支佛。問。未能證初地之法。何況八地寂滅樂門。佛告大惠。聲聞有二。定入八地寂滅門者。此是先修菩薩行者。墮聲聞地還依本心修菩薩行。同入八地寂滅樂門。非增上慢寂滅聲聞。以彼不能入菩薩行。未曾覺知三界唯心。未曾修行菩薩諸法。未曾修行諸波羅蜜十地三行。是故決定寂滅聲聞。不能證得彼涅槃所行寂滅樂門。問。何故得生死名。答。通名變易生死者。轉變改易若生若死。並是就相為名。別名方便因緣。此二約用有有無有。對彼為名故。佛性論云。有有生死如上流般阿那含人。於第二生中般涅槃。餘有一生故。故名有無有生死。是變易生死最後身故。後更無生死故名無有。 探玄記第十一云。三所感變易方便生死報並是所離(文第二地處文也)。 孔目第三云。四種生死。謂方便生死。因緣生死。有有生死。無有生死(文)。 密嚴經疏第一云。彼花嚴中就四生死分為三重。謂初二地為因緣生死。三四五地為方便生死。六七二地為有有生死。開此三死生別有為三無有生死。以第七故知兩經開合雖異。義不殊。辨諸佛土勝嚴證也(文)。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云。世尊又如取緣有漏業因。而生三有。如是無明住地緣無漏業因。生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三種意生身。此三地彼三種意生身生。及無漏業生無明住地有緣非無緣。是故三種意生身。及無漏業無明住地(文)。 法花義疏第九云。但成佛有二種。一法身成化。如從初發心至等覺地。轉成妙覺地佛。此是變易生死將傾故。於三界外法身成也。依攝大乘論。三界外有四種生死。三地以還名方便生死。四地至七地名因緣生死。八地至十地名有有生死。金剛心剎那名無有生死。佛性論云。三地是世間地。宜名世諦。亦是福德。福德望智慧則福德是緣義。名方便生死。四地至七地名出世間地。亦名真諦。稱為智慧。智慧是因。名因緣生死。論舉喻云方便生死如無明生行。因緣生死如行生識。故知。無明為方便。而行正是因也。又有有生死者。有生亦有死也。無有生死者。有一剎那生後轉則成法身。法身成佛。正是無有生死(文)。 法花玄贊要集第十二云。四種生死等者。案國云。無上依經以分段生死。向上有四種難。變易喻彼亦立四種生分段。四難者。一煩惱難。無明受取。二業難。行支全有支小分。三報難。即識等五果種子并生老死及有支小分。四過失難。謂生死異滅憂悲苦惱。今變易身上如次喻彼分段立四種生死。一方便生死者。即所知障法執等為方便故。二因緣生者。謂無漏有分別業根本智緣名無分別業。後得智緣名有分別業。名因緣。三有有生死者。即變易生死五蘊身。是一重有向上。更有生異滅三相。又是向下一重。有有上重有名有有。四無有生死者。更無後果粗外相苦果。故名無有生死也(文)。 佛性論第三云。復次應知。無明住地如煩惱難。無漏業如業難。三種意生身如果報難。不可思惟退墮如過失難(云云依是□也)。 治承三年四月幡宮三十講慶俊五師為之。 問。付寄惑位門。歡喜等十地之中。七八九地斷三界色習煩惱(云云)爾者何經說可云耶。答(云云)進云。依仁王般若釋也。付之。依所釋披仁王經。所謂遠不動觀惠亦斷三界心色眼煩惱(文)所釋不似經文。如何。 章云。十又於十地。別地相中。寄顯世間二乘菩薩三位別故。仁王經說。前之三地斷三界中色煩惱。四五六地斷三界中心煩惱。七八九地斷三界中色習煩惱。十地及佛地斷三界中心習煩惱。解云。以三地終心位得上界定。極至四定離下地色故云斷色惑也。以四地以去得二乘無漏出世間位。世間色心俱盡故也。七地已去是菩薩位。漸細於前故。寄滅於色心習氣。以顯彼位也。 仁王經云。 (裏書云) 問。付寄惑門第十六門心何耶答。 章云。十六又以六識煩惱寄至四地。末那煩惱寄至七地。八地以去唯有所知障。此亦為顯世間二乘菩薩故。作是說。 指事下云。言十六又以至故作是說者。瑜伽及唯識論文也。是故瑜伽論第七十八解深經云。善男子。略有三種。一者害伴隨眠。謂於前五地。何以故。善男子。諸不俱生現行煩惱。是俱生煩惱現行助伴。彼於爾時永無復有。是故說名害伴隨眠。二者羸劣隨眠。謂於第六第七地中。微細現行。若修所伏不現行故。三者微細隨眠。謂於第八地已上。從此已去一切煩惱不復現行。唯有所知障為依正故。唯識論第九云。四微細煩惱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第六識俱身見等攝。最下品故。不作意緣故。遠隨現行故。說名微細。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時便能永斷。彼昔多與第六識中任運而生執我見等。同體起故說煩惱名。今四地中既礙無漏菩提分法。彼便永滅。此我見等亦永不行。初二三地行施戒修。相同世間。四地修得菩提分法。方名出世。故能永害二身見等(云云)。 問。頓教斷惑引何經文證之耶答云。引法界體性經文。故章云。我見際即是菩提故(云云)付之。頓教從本無妄也。何引此文耶。 私云。東大寺覺嚴已講。初勤御前御論義之時。天台論匠問覺嚴云。三世覺母大聖文殊。令發眾生菩薩行(云云)何說之耶。進云。色處說此事。令發眾生我見心(文)何如此說耶。覺嚴答云。所出申者。法界體法經說也。是則煩惱即菩提義也。故我宗大師引此經。說為頓教證(云云)南北皆稱美(云云)又達磨和尚有三人弟子。一人云。斷煩惱證菩提。一人云。迷即煩惱悟即菩提(云云)一人云。本無煩惱是菩提(云云)和尚判云。第三義尤葉宗(云云)是則頓教證也。 章云。若依頓教。一切煩惱本來自離。不可說斷及與不斷。如法界體性經云。佛告文殊師利。汝云何教諸善男子等。發菩提心。文殊言。我教發我見心。何以故。我見際即是菩提故。以此准之(文)。 問。圓教斷惑何答。章云。若依圓教。一切煩惱不可說其體性。但約其用即甚深廣大。以所障法一即一切具足主伴等故。彼能障惑亦如是也。是故不分使習現種。但如法界一得一切得故。是煩惱亦一斷一切斷也。故普賢品明一障一切障。小相品明一斷一切斷者。是此義也。又此斷惑分齊。准上下經文有四種。一約證。謂十地中斷。二約位。謂十住以去斷。三約行。謂十信終心斷。四約實。謂無可斷。以本來清淨故。廣如經說(云云)今此文心者。不說煩惱體性。但付甚深真如之用大。斷一煩惱斷一切煩惱。是則不異真如。是煩惱義心也。心者深義。敢不可論各別斷也。所障惑一障一切障。亦以如此。所以論其證據。即普賢品明一障一切障。小相品明一斷一切斷是也。 問。今此圓教心者。論相入相即旨故。於煩惱障等。又一障一切障。一斷一切斷云事不明。相即圓融□依一味法□即覺前境界妄見網中。專但在事相屬別。是以設雖圓教心。何失煩惱各別旨。所以理性是一故。體斷智雖照一法界。所治各別故。別別可斷之也。行布所非無圓教。若夫依一味法界道理云。一斷一切斷者。一切眾生斷惑成佛時。一切眾生同可成佛也。若爾者。眾生悉盡。但可有佛界耶。所以生死無始。何今無妄情境界乎。次引小相品文。證一斷一切斷之義不明。彼品云。若有眾生。得聞此香。諸罪業障皆悉除滅。於色聲香味觸等。內有五百煩惱。其外亦有五百煩惱。二萬一千煩惱故。行煩惱等演舉八萬四千塵身。此諸煩惱皆悉除滅(等云云)是則依聞香功德。說除滅等(云云)云一斷一切斷也。普賢品中明真煩惱過患說。則受百千障礙法門也。不云一障一切障。何依此等文證此等義乎答。凡花嚴圓宗心者。說三種圓融。顯法性融通旨。一者事理圓融。理事互融。相入相即。二種之圓融。法界一味唯理無妄。三事事圓融。當相圓融。不待緣起。今三種圓融專出花嚴。止觀釋如次配終頓圓三教。既事事圓通自在無礙也。以六相成之。以十玄證之。依之佛界眾生界相入相即。故經云。以菩薩身等眾生故。是故眾生悉分中。現以彼□□同能現故。是故眾生無不成佛(云云)是以一佛成道時。一切眾生悉同成佛也。性起品中。以喻顯說之云。帝網有十方重重無盡玉。一方玉圖佛形像。十方無盡玉一時顯此形像。一佛成道時。十方無盡眾生心性寶珠。悉現相成道影像。明知。令眾生全佛義葉不增不減經說者也(取意出之)此喻猶不葉本。諸眾生各在悉來如此之佛故也。大師釋此等義云。當相即空之理。人天乘妄情猶不悟之。豈以妄見難法性圓融乎。故經云。以普賢眼見一切眾生皆已究竟(云云)故小相品此諸煩惱皆悉除滅之文。望圓經之大旨。是一斷一切斷之明證也。普賢品即受百千障礙法門之說。任花嚴之大宗。又一障一切障之玄文也。次寄證位行實之四義判。第四約實心者。付證剋體從本一味法界也。其心懸本覺。其旨仰果分也。如第二會寄緣說十之說也。以三乘心餘宗釋。強不合難圓經深義前問。 私云。東大寺花嚴宗俊源大法師。於維摩堂立此義。興福寺永緣權僧正。為探顯精義者。難此義云。一成一切彌可同外道量。同虛空體常周遍之(云云)義大眾賢哲皆怖罪報重者也。 章云。若依圓教。一切煩惱不可說其體性。但約其用即甚深廣大。以所障法一即一切具足主伴等故。彼能障惑亦如此也。是故不分使習現種。但如法界一得一切得故。是煩惱亦一斷一切斷也。故普賢品明一障一切障。小相品明一斷一切斷者。此義也。又此斷惑令齊。准上下經文有四種。一約證。謂十地中斷。二約位。謂十住已去斷。三約行。謂十信終心斷。四約實。謂無可斷。以本來清淨故。廣如經說。又前三乘等諸門斷惑。若一障一切障斷即入此教。若隨門前後。是三乘等。此據別教言。若約攝方便。前諸教所明並入此中。以是此方便及所流所目故。餘義准之(文)。 四十經疏第一云。諸佛心內眾生新新作佛。眾生心中諸佛念念證真(文)。 入楞伽心玄記云。三由前二義不相離故。無礙雙現。謂佛心中眾生聽眾生心中佛說法。眾生心佛為佛心裏眾生說法。是故全攝各無障礙(云云)探玄記第一云。文同入楞伽心玄記(文)。 正治元年九月二日。於仁和寺菩提院抄之畢。師匠抄出論義短釋雙紙。并私問答也。此等私記等文。拾之抄合了。東大寺聖詮大法師。誠謬定眾多者歟。後者正之。 文永三年九月二十二日於仁和寺常樂院書寫之了 佛子聖嚴之(生年二十二歲) 以神護寺本一校了 以同本寫點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