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述一心戒文卷下

天台門人延DT寺戒壇院
智事傳燈大法師位先定撰
造一心戒文達承和皇帝上
別當藤原大納言成辨寺家傳戒文
輸入者 錢冬霞

夫一乘戒者。運善之初章。卻惡之前陳。大士之志。寧不精持戒珠。蓮華藏界。懸日月以照臨。菩提樹王。開甘露而濟之。千花百千億。盧舍那為本身。十重四十八輕。釋迦文為末化。不可說法本身。十重四十八輕。釋迦文為未化。不可說法。啟心地於秘端。不思議光。舉身花於色頂。於是一乘大士之所同修。八萬威儀之所齊致。圓三聚而統收。探戒源以攝既如因異。等摩尼之雨寶普洽黎元。譬瓔珞之嚴身功成妙覺。於是。一乘大士。莫不賴此因圓。三世如來。無不由斯果滿。既為道場之直路。亦是正覺之朗規。大載勵哉。難是言者也天竺大唐之真言。披傳戒由。述一心之也。天竺大唐之真文。披傳戒由。述一心之戒。探明曠疏。安心源戒。於是。推古天皇。治天下時。聖時法令。掣十七條。聖德太子。建四天王寺。蘇我大臣。建元興寺。小野妹子。遺於大唐。取法花治於天下。慧慈法師。侍於太子。佛法之力。消內外災。天平年中。道GH和上。一乘戒荷之歸朝。真備朝臣。作和上傳。修練一乘之戒學。而天下學樂。勝寶年中。QJ真和尚。荷於戒珠。照日本國。伴之胡萬。將和尚來。主上喜悅。乒乓大忻。東大寺佛前。受真和尚戒。建壇二處。以治天下矣。延DT年中皇帝陛下。詔最澄空海二師。訪天台真言於大唐。求於西鄰。詔和氣弘世。差二師遺唐。年分度者。分於諸宗。法施之恩。流於萬歲。弘仁年中。敕咒跡藤原大臣。施行一乘戒。護保於天下臣。施行一乘戒。護保於天下。天長之。歲敕咒跡良大納言。建立戒壇敕咒跡旨承伴右大辨。令造戒殿。料稻施下近江國。安居二講師。宛兩TD之寺。宮中二聽。眾弘行御齊會。承和年中。敕咒跡權中納言藤原良訪。國講之宣旨。施行DT寺。聖朝賢臣。鴻能之力。為護八表之內。永代施行之。代惟皇帝陛下。三多之劫。積於十善。道KF降平。德光副RG。宛蒼生慶登大寶期。德洽天下。慈布釋門。達傳戒由。以上保國寶。於是。傳山家戒。此問未有。天台戒體。來於海東。久在日本。隱於家庭。弘仁之年。將弘此。戒師早沒。師減之後。許傳宗符。度海受戒。以為傳戒之師。從弘仁十四年。到於天長十年。未受戒人。以授僧戒。義真大法師。怡然遷化。改隔年幻。將芒戒場。而傳燈大法師最澄和尚。以一乘戒。八TD之度。授此圓澄法師。亦先大師。以付法印書。授是之師。繼戒師於山門。紉戒緒於將絕。定和尚於次第開律儀於後學。今須以大師圓澄之存生之期。而為傳戒師。上求佛之戒。下不絕師戒。然則。有天竺付戒。二十八師。彼第二十八師。菩提達磨。持一乘遊來漢魏。四行觀序。云法師者。西哉南天竺大婆羅門國王第三之子也。神慧疏咒跡朗。聞皆曉悟。志存摩訶衍道故。捨素從緇。紹隆聖種。冥心虛寂。通鑒世事。內外俱明。德超世表。悲誨邊除替。遂能遠涉山海。遊化漢魏。妄之圭。莫不歸依。存見之流。乃至譏謗。付法簡子云。達磨大師。葬經二七日。後魏躬國。為使宗雲。於蔥嶺上逢一切僧。一腳著履。一腳跣足。語宗雲曰。汝漢地天子。今日無常宗雲歸至。見帝已崩。所記日月驗之。一無差別。宗雲與朝庭百官。并達磨門徒共。發墓開棺。不見師身。唯見棺中有一雙履。舉國知聖。梁武帝。掣達磨碑云。大師以精靈為骨。以陰陽為器。性則天假。智乃神與。大師。可謂壽逾天地化齊日月。使長流法海。洗幽冥而不竭。永注禪河。滌煩籠而無盡。朕以不德。忝統天葉。上虧陰陽之化。下闕黎粗之歡。夕惕勤勤。肝不暇食。萬機之仙。留心釋門。安而作之。精矣妙矣。傳之耳目。乃大師之苗孤。明知。聖與之聖。交跡利生。一乘之戒。流於山門。先師傳戒。在二聖後。大唐天台故左溪大師碑云。凡二十九世。至梁魏間。有菩薩僧。菩提達磨師。傳楞伽法。八世至東就。聖善寺弘正禪師。今北宗是。又達磨六世。至大通禪師。長安北山寺融禪師是。北宗之一源。又達磨四世。至信禪師。牛頭山融禪師是。天平實字年中。正四位下大宰府大貳吉備朝臣真備纂云。大唐大光福寺道GH和上。天平八歲。至自大唐戒行絕倫。教誘不怠。至天下勝寶三藏。聖朝請為律師。俄而以知退居北蘇山寺。常自言白。遠尋聖人。所以成聖者。必由持戒。以次漸登和上。每誦梵網經之文。其誦之文。其誦之聲。零零可聽如玉如金。發人善心。吟味幽微細密。禪法玄深。遂集註菩薩戒經三卷。非我輩之所逮。更何得以稱述。自餘行跡。具載碑文。其前序云。昔三藏菩提達磨。天竺東來。至於漢地。傳禪法於慧可禪師。今案道GH和上註幽網文。彼梵網經說。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號吾為盧遮那。彼注文云。修行者天台師說。修行一切之法。不生不減。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常住一相。猶如虛空。言語道斷。自性情淨。是名修行。如是虛空。言語道斷。自性清淨。是名修行。如是行人。於自性清淨心。中不犯一切戒。是即虛空不動戒。又於自性清淨心中。安住不動。如須彌山。是則虛空。又於自性清淨心中。通達一切。無癡自在。即是虛空不動慧。如是等戒定慧。名盧遮那佛。亦知。如天平勝寶年中。共鑒真和上來。法進僧都註梵網經文。亦同GH和上戒文。亦同國清百錄文。智之人。留目古書耳。上宮YV戶豐聰耳丘太子傳云。小治田宮治。天下三十六年。彼即位十五年歲次丁卯七月。差小野臣妹子。為使遺上國。時皇太子宣令云。大唐衡州山道聲有冥人。常持法花經。宜到彼所奉請將野臣。承令渡海。幸大唐。如先冥令。到衡山道場諮問有老法師。出來云。汝是何人也。答日本國使人臣。即進禮拜云。我國有聖王。冥云。到大唐國。現往衡山道場。奉請法花經將來。於是老師云。吾久不遷化。恆待彼使。今已到來。更無所待宜今使者。急持此經。早歸本國。受經已了。即戊辰年四月。率使唐一十二人。還來日本。于時天皇皇太子。喜悅無極。今安置班鳩文殿。其經一部一卷成。長壽三年六月一日。雍州長安縣人李無元慧。於楊州寫了。即位二十一年癸酉十二月。皇太子遊行片岡。時飢者臥道垂。便問姓名。飢者不言。皇太子視之與飲食。即脫衣裳。覆飢者而方安臥他也。仍作歌之曰。
期那提留夜。可多乎可夜末爾。伊宇慧底。許夜世流他比等。阿岐禮於夜奈志邇柰禮柰利介米夜。佐須陀氣友彌波夜奈支母。伊比邇宇慧天。許夜世留僧能多多等安波禮。
于時飢者蒙賜夜裳并歌。即奉和歌曰。
伊何GY有。等美能乎可波能。多江波許曾。和可於保支美能。彌奈和須良禮米。
數日之後。皇太子遺使。令視飢者。使人還來而曰。飢者既死。爰皇太子。興悲哀心。則因以葬坦於當處。固封墓也。皇太子召近習者謂之曰。先日臥于道垂飢者。其非凡夫。其真人也。遺使令視。於是使者還來云。到墓所而視之。封埋置棺上。於是皇太子。更返使者令取其衣。如常且服矣。時人異之曰。聖之知聖。其實乎哉。彼飢者蓋是達磨也。大唐國衡州衡山道場釋思禪師七代記曰。往年。西國有一婆羅門僧。其名達磨。此人應化犍文帝即位大和八年歲次丁未十月。到來漢地。徘徊衡山。吟詠草堂。於是達磨。道場之內。六時行道。問思禪師云。汝此寂處。几年修道。思禪師答。二十餘年。達磨問。何見靈驗否。何被威力否。思禪師答。不見婁驗。不被威力。達磨良久歡息云。禪定易厭。渴世難離。余忽遇素交。減麈劫之得罪。暫隨清友。長植來生之勝因。阿師阿師。努力努力。何故化留此。不遍十方。因果並已。海東誕生。彼國無機。人情粗食惡。貪欲為行。殺害為食。宜令宣揚正法。YG止殺害。思禪師問達磨。誰人。答余者虛空。相談訖。向東先去。聖容不停。來儀註XX。思禪師變望。朝夕啼主時行道。年將五十。後魏帝拓拔皇始元年丙申永逝。凡思禪師。來到此山。所由不知。遠祖不聞。七代往生之身不謬也。所以生和國之王家。哀矜百姓。練梁三寶碑下題云。各州天後。彼所聖化。自聖人遷跡。至于隨代以下。禪師調度。未朽不傾。今代道俗。瞻仰歸教。李三郎帝即位開元六年歲次戊午二月十五日。杭州我一唐館晚。當知。天竺達聖。人為濟眾生。遊行漢地。來入日本。大唐七代思大師。生和王家。登皇太子。經取西鄰。疏作和國。御掣法華疏。適在於代。達磨大師。共思大師。擊於兩目。利有情事。載大唐碑諸有智人。目停傳碑耳。大唐楊州龍興寺和上鑒真名記傳云。其慧思禪師。於一日中。處分岳寺三網可。掃路開堂敷座迎接。今處分岳寺三網。可掃路開堂敷座迎接。今晶有大菩薩將來。諸人出迎。諸人只云。不見菩薩。只見一少沙彌。彼眾卻還報和上。無有菩薩。但見一沙彌。于時思禪師告云。此是菩薩。眾並迎屈入寺。思禪師把手言。好在否。靈山一別。至今日經停。明日上座。講法花經。者冥然。不知所趣。思禪師乃云。昔佛在世。與弟靈山同捉。可不憶耶。智嗜便乃朗然大悟。當即宣出辯若懸河充。此即頓悟一乘妙法。智者猶被思禪師作其憶念。玄悟一乘。故知。思禪師本來讀持法華。味深禪定悟法花三味。又智者大師。隋帝和上。三十餘年。唯著一納。度僧萬餘。造八十三寺。書十九藏讀經。讀十五遍。造諸經論疏。法花玄及疏。各十卷。故知。二聖FM顏相迎。廣興佛事。利益四生。則此名記傳云。南岳思禪師之菩薩戒弟子智者省官符云。太政官今月二十日。下大和山城攝津等國符稱。得尊中襯從五位上登義真人藤解稱。件四天王寺。法隆寺。元是聖德太子所建焉。太子者藤津之先。用明天皇第三子也。生而聰叡跡。崇好釋教。常與高麗慧慈法師。講論妙義。自開法華權之智。具通維 二之宗。即掣法花維摩。勝曼經義疏為諸道俗。平等開說推古天皇元年四月。六為皇太子。十年二十月。太子始掣KPG法十七條。此則聖朝法令之肇制也。四年四月奉。造丈六二軀。居于元與寺。即設齊大會。自彼年。每四月八日。七月十五日。初設齊會。七月。天皇請太子。令講勝曼經。又令說法華經。於岡本寺。天皇太悅。施物有數。十五年七月。小野臣妹子。奉使聘隋煬帝。時太子教妹子曰。大唐衡山有道人。常持法華經。宜至彼處。取舊持經。錫缽等來。妹子依教入唐。到衡山道場。有老師告云。吾久不遷化。恆候彼使。宜持此經。早歸本國有。妹有經。還來獻之。天皇并太子。歡喜無極。其經一部復成一卷。並錫缽等。今在伊何琉賀文殿也。古記云。昔隨開皇年中。衡由山道場。有釋思禪師。名高嵩嶺。行深伊洛。十年常誦。八載方等。九句長坐。一時圓證。希有之德。不可思議。常願言。我沒後。必生東國。流傳佛法。其後有聖德太子。時人皆謂。太子者是思禪師之應化也降生我朝。聖化同跡。心重大乘志存護國。一子之愛。群缽類俱仰。然而違兩TD寺。隨機說法。愍彼火宅。權實論車。蹈其UL城。同時寂減之境。天台宗者。元天台山修禪寺智大師。受教於南岳思禪師。其智者弟子國清寺釋灌頂師等。相承所傳之教也。今太子所掣經疏等。開三顯一句之。本門跡門之言。人一教一之義行一理一之道。與天台教。觸類皆同。無有差異。云天平勝寶五年十二月。入唐副使從四位上伴宿禰胡萬來歸。楊州龍興寺和上鑒真等八人。隨而歸朝。於東大寺。安置供養。和上博涉經論尤精戒律。江淮之間。獨為化主。仍所將來天台法門戒本等。時聖武皇帝。於盧舍那共前。師之受菩薩睛。主上嘉尚。進位大益正。未几有敕咒跡。止前更加大和上之號施入壇地一院水田一百町。永為傳戒之福。田今招提寺是也。大和上。頂記終晶。天平玉字七年五月戊申。至期入減。春秋七十有七。其後天台法門。未傳于世。延DT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九日。種武天後。特敕咒跡大寺六宗學生僧善議勸操修圓等一十三人。於高昆進天台法花新玄疏等。時敕咒跡治部大輔正五位上和氣朝臣入夜以繼日隨喜法華會。即善議勤修圓等。上謝表言。
聖德太子。靈山之聽眾。衡岳之後身。請經西鄰。弘道東東域。智者禪師。亦侍靈山。降跡台岳。同悟法花三昧。以宣諸之妙旨者也。竊見天台玄疏者。總括釋迦一代之教。悉顯其趣。無所不通其義甚深。勝於諸宗。其理微妙。所未曾曾聞。三論法相久年諍。渙焉II澤。照然既明。猶披雲霧而見三光。一乘妙義。始乃興顯。六宗學眾。初悟至極可謂此界含靈。而今而後。悉載妙圓之船。早得登於彼岸者。雖然。文字錯誤。諸本皆同。雖有其教。之能正。近江國。金光明寺益最澄。當住此叡跡。精進練行。十有五年。念秘密之神FA闍。慕天台之靈蹤。二十三年四月。天後特詔最澄。入唐求道。最澄奉詔。玄弟子天後特詔最澄。入唐求道。最澄奉詔。率弟子義真等。到於台州國清寺智者大師第七弟子道邃和尚房。求得大民釋天台法門二百餘卷。二十四年六。還來復命。即詔有司。令寫法花。維摩經疏七通。選三論不相學生聰 六人。更相講論。二十五年正月三日。最澄上表言。徒有諸宗名。忽絕傳業人。誠願UW十二律呂。定年分度者之類。法六波羅蜜。分授諸宗之員。則兩曜之明。宗別度二人。花嚴宗二人。天台法花宗二人。律宗二人。三論宗三人。加小乘成實宗。法相宗三人。加小乘俱舍宗。然則陛下法施之德獨秀於今。群缽生法財之用。永足於麈劫者天皇甚喜。盡門既訖。益統等靡不上表歡喜也。遂於比叡跡寺。率法眾一百許人。窮智者之法門。探灌頂之神紉法忍於將絕。植圓融於未萌。弘仁十三年四月十五日。預知入減。付屬天台法并院內總事。於前入唐弟子僧義真畢。六月四日。怡然遷化。春秋五十有六。自爾以來。義真。圓澄等。同住比叡跡之。贊仰天台之教。徒眾如舊。遺跡彌新。重請件四天王寺。法隆寺。兩TD寺安居。寺別永衣天台宗僧。令講法花經。其宗法門檢此國彼國碑傳之文。求宗來旨。三學之寶。繼於後際。憶先師命。述傳戒由。目錄後陸公批云。最澄闍梨。形雖異域。性實同源特稟性和。觸類懸解。遠求天台妙旨。遇龍象邃公。總萬行於一心了殊於三觀。秘密理約絕言。目錄後鄭公批云。最澄闍梨。性稟生知之才。來自禮義之國。萬里求法。觀險若夷。不憚艱勞。神力保護。南登天台之嶺。西泛鏡湖之水。窮智者之法門。灌頂之神秘。大唐貞元二十一年歲次乙酉春三月二日初夜二更亥時。於台州臨海且龍興寺西廂極樂淨土院。奉請天台第七傳法道邃產上。最澄義真等。與大唐沙門二十七人俱。受圓教菩薩戒。遠涉巨海求戒之力。護國保家。為存天下。天長十年七月四日。義真大法師。怡然遷化。到於承和元年。未有傳戒之人。為傳一乘之戒。伏承圓滿閆法師。戒福難得。戒珠易失。夫無作戒體。唯實相心。緣體護持。因果宗趣。亦唯實相心。體是宗家之體。宗是體家之宗。梁等譬於宗。不即不離。思之可見。應知。體是能持能領之心相。宗是所持所領戒法。大日如來。為行者之授。一乘戒。釋迦牟尼佛為我和上。文殊師利為我阿闍梨。當來彌勒為教授大德。十方諸佛為證知我。大德諸菩薩願為我伴。明為我和上之體。昆盧那遮一切延期人佛住處。名常寂光。常波羅蜜所攝居處。我波羅蜜所安立昝。淨波羅蜜減有相處。樂波羅蜜不住身心相處。本有四德為所依。修得地為能依。能所並為依之身。依於能所所依之土。二義齊等。方是昆盧遮那身土之相。是則第一義諦。明為我阿闍梨之體。菩薩所行不斷結使。不住使海。觀心無心。從顛倒相起。如此相心。從妄中空中我信止處。如是法相不。不生不沒。何者是罪。何者福。我心自空。罪福無主。觀心無心。法不住法。心體則理。故云自空。誰執罪福。故言無主。遍十法以明罪福。在一念心。方成妙觀。觀心無心等。能緣之心無。所緣之法安在。能所不二。是則第一義空。明為我教授師之體。以大悲藏增長成就妙菩提樹枝條花AJ故。說大悲慈氏。是無盡飲眾生寶。於法界中。發生根牙葉。隨三師而住是戒時。當以身語意。合可為一。此戒。梵云三轉羅是共緣共成此。戒之義。所謂慧方便等之所集成。若S羅者。即但清淨義也。三KX羅是平等義。佛言。以身口意。合為一者。即是住三平等法門。行人三業方便。悉皆正順三平等處。當知。好具一切諸他律儀信今行者。觀身口意業。自無別體。統未旭本。唯是一心。而此心實相當是平等法界。是故。住此戒時。種種身口意業。皆同一相無量見網。皆悉淨除。此三聚戒。依大智論。義通十種。一不缺戒。持十善性戒。乃至十重。二不破戒。三不空戒。即是持四十八輕戒。四不雜戒。欲念不起。隨道威儀。示十界身。隨形化物。今之所持。約事達理。一剎那心。十戒具足。事持前四。因緣為境。理持後六。了境佛必事道常住體。唯一心具。含凡聖依下因果。雖具而空。無非法界。名為觀。是則一心三觀。空即空觀。觀性真。持於隨道無著二戒。具即假觀。觀性俗諦。持於智贊。自在二戒。法界佛性。即是中觀。觀性中道第一義諦。持於隨定。具足二戒。境智俱心。能所冥一。一而不。一念戒體。實無有相。謂之空。無法不備。謂之假。不一不異。謂之中。四六宛然。俱持十戒。名為菩薩三聚淨戒大日如來三聚之戒。令受於行者。昆盧遮那疏。引普賢觀經。云遍一切處。常樂我淨波羅蜜等之所攝成。皆是淨菩提心。則是第一義諦。又我心自空。善惡無主。觀心無心。法不住法。是即第一義空。以此第一義空之慧。淨波羅蜜等。菩提心平等慧利刃斷無始無奶。入菩薩正位。梵網經云。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號吾為盧遮那。道GH和上。釋彼文云。修行者。天台師說。修行一切之法。不生不減。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常住一相。猶如虛空。言語修行。如是行人。於自性清淨心中。不犯一切。是則虛空不動戒。又於自性清淨心中。安住不動。如須彌山是則虛空不動定。又於自性清淨心中。通達一切法。無礙自在。是即虛空不動慧。如是等戒定慧。名盧遮那佛。智者大師。隨意普禮法說。敬禮常寂光土昆遮那遍法界諸佛一心戒藏。普禮十方三世諸佛虛空不動戒盧舍那佛。普禮十方三世諸佛慮空不動定盧舍那佛。普禮十方三世諸佛虛空不動慧盧地佛。盧舍那佛。一心之戒。令受於妙海王。大日如來即自受用法身。盧舍那佛。是則他受用法身本歸於末。他受用法身。即是自受用法身。同而不同。末歸於本。不二而二。向於機邊。他受用法身。不向機邊。自受用法身。是自受用法身。即他受用法身。不同而同。自受用法身戒。即他受用法身。同而不同。他受用法身戒。即自受明法身戒。不同而同。得意則自即他。他即自用法身戒。不同而同。得意則自即。他即自。又照自他。不一不異。自證法戒。是則本戒。自證法戒。赴機未戒。大日自戒。赴普賢機。自受用法身戒。即為他受用法身戒。大日自戒。不赴於機。是則自受用法身戒。自受用法身佛戒。赴於機。是則為自受用佛戒。自證戒法。則是實相心。是實相心。自性清淨心。是自性清淨心。即是阿字門。一心即空即假即中。遠離一切戲論。至於本不生際。本不生際者。即是自性清淨心。自性清心。即是阿字門。以心人阿字門。戒亦作戒。則同以心觀實相。戒亦實相。性同於戒。則同實相。戒同於心。即同阿字。心虛空菩提。三種無二。此等悲為根本。方便波羅蜜滿足。心即是菩提。本同一相。而有三名。即此一法界心。性同菩提即同空。性同於空即同於心。性同於心。即同於真。法身之佛。為法身菩薩。說一乘戒。體令解心實體。彼佛坐虛空。內外通徹。照如來所感蓮華世界。界之下之蓮花為臺。名蓮華臺。故華嚴經云。華擎世界。所表有二。一表舍那處穢不染。二表因級感果。蓮華四類。人中蓮華。十葉已上。天上蓮華。百葉已上。菩薩蓮華千葉已上。妙覺蓮華。量等法界。一一荑融。可謂。依正二報圓滿體。能包含十方法界。十方法界現一麈中。猶如帝網。重重無盡。不橫不豎。出過思議之表。一乘佛子。解一心即入佛位。謂入佛位者。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依性發心。受一心三聚戒。名入佛位。故大經云。學一乘者。雖是肉眼。名為佛眼。亦云一念證中。得法身本。初阿後茶。分證大覺。名真佛子。故身子得記。入圓初住。乃云真子眾佛口生。從法化生。故云。位同大覺位真是諸佛子。亦云。一切佛心藏者。戒法即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各為佛心。佛心遍攝。如法華實相之心。名為心藏。心喻如地能持萬物。名為地藏。此心即戒具定慧。含藏三備。名為戒藏。於輕重戒。一一修行願願互融。戒戒相攝。一切行願。無不歸之名為行。願戒。隨先師後承一心戒孤僧登耳年。不知命緒。出自先時後。承一心戒孤僧登耳順年。不知命緒。出息入息。一念不持。記承戒旨。不述傳次。墮斷種罪。法弘仁十三年。總承傳戒之由。於是先師之記。入戒壇知律。供養真大法師。知傳戒旨。義真大法師。既以遷化。傳燈法法我定。雖不傳次。而心寄皇帝陛下伏願陛下。伏願陛下。不配師戒。留於後際。不任仰。謹上七言十韻粗。于時承行元年正月十八日甲寅十韻粗七言作文。

流流心地自性空 明照意開在月宮
達磨遊行日本國 南岳應化西海東
道GH歸朝闡法律 鑒直入向龍顏雄
吾師乘壞登台嶺 智者遷形跡跡無窮
力岳修練森叉玉 唐朝法GH披德風
湛然筆精天寶歲 法性輕力理圓融
春霜瞜出山局入 雪雨冬灑焚籠
真人石際之求之草 羽容親霞戒工
三觀總律澄法界 禮法威儀訪何從
麈心仰憶依律法 大日悠然白雲中

承和元年正月二十八日。
傳述一心戒文卷下
去弘仁九年。先大師。宛行戒院別當傳燈大法師位義真。同時宛行戒壇院知事傳燈法師位光定。二人同心。十五年間。成辨先師之願。聖朝賢臣鴻能之力。成辨桓武皇帝御願。不記一心三學傳流次。伏恐。將絕彼之細旨。今適隨先師後。承一心戒由送於後際。同意道俗有心者。留日記文耳。受一心戒我宗諸同法。期龍花樹下。成彌勒道時。一心戒珠。共受菩提記。
大法師圓澄功能。略錄在傳述一心戒文中。彼功能事。在彼此人。法師為行初戒。不犯堅持。武藏之國。道忠法師。菩薩戒寄天台宗。最初之時。茂邑之中。在於高座。演說宗義。登到叡跡嶺。共先之師。寫一切經。收於經藏。從先師後。供一切經。隨師之命。奉稱五佛禮拜。為奉桓武天皇。修念五佛頂法。在先師後。奉守國家。為獎入唐之。隨先師之心。住如如觀。寫天台疏文。居高雄寺。學習天台文義。亦為入唐。住如如觀。三七TD月。修念秘法。不入唐前行事之旨性。注於今文。舉法師行。不入唐前。行事之旨。注於今文。舉法師行。不入唐前。三TD之度。受菩薩學來日。受新義宗。彼中之事。在法師臆。從唐還時。在高雄寺。最初被授灌頂之法。亦為奉醒琥天皇。修念秘法。亦野寺西野。為奉桓琥天後。修念秘法。亦野寺西野。為奉西武天後。行真言法。賜天台年分二人度者。自是以後。登山入里。所所之中。為守國家。作於佛事。對諸宗有名法師等。論顯天台宗義。諸大寺僧中。宣說自宗奧旨。於大極展。建天台義。奉守國家。為守於天下。寫三千部法花。諸國在之。雖登耳順年。為繼先師變。修學真言大道。三密之戒契。一一指陳。受於空海大僧都。為守國家。西塔之院。建於三昧堂。修念法花三昧。長講三部大乘。是之功能。在一心戒文。去弘仁九年。先師宛行戒壇別當義真大法師。同時宛行戒壇院知事傳燈法師光定。義真大法師。怡然經。從天長十年七月。到於承和元年二月。悲傷之心。多於朝夕。傳戒之師。無於戒場。傳法之人。無有山跡。法師光定。預居XT世。憶流律法在淨荒事民傳戒。傷將絕傳宗。圓澄法師言滿天下無口尤。行滿天下無怨惡。言之者欲使傳宗。聞之者欲為戒師。天台之宗開後。有是師用。不任傳戒之心之至。謹錄功能。輒述示行德。

表案

故最澄法師弟子沙門光定言。光定。久從先師之最澄法師後。承聞傳法之由。最澄法師。有二弟子。處了義真。圓澄。義真法師上。圓澄法師下。去弘仁三年。在最澄法師病床疏咒跡。其年五月。付法印書。授圓澄法師。弘仁四年。義真法師。從相摸國。來於叡跡嶺寄在。義真法師上。圓澄法上。同弘仁十三主法印書。授義真法師。其時光定言付法之書。一師。誰師為首。最證法師云。上之師。可為眾首。亦言。義圓二師。定高階師可向泉路。最澄法師云。建立桓武天後願之宗。被弘二師。道弘人。人弘道。道心之中有衣食矣。認食之中無道心矣。亦云。御願興隆憑四賢臣。其四賢臣故贈正一位左大臣瘺行左近衛大將藤原朝臣冬副。故贈從二位行大納言兼右近衛大將良朝臣安世。現有。從二位行大納言守春宮坊傳虎膠原朝臣三寺。故參議從四位上兼守大辨行陸奧出羽按察使伴宿禰國道。依此之旨。諮聞四大朝臣。義真法師。後左右之事。相勞仁奉。如最澄法師命。義真法師被弘。天長十年七月四日永逝。彼七月下旬。光定。承於先師傳法之由。告圓修師三網。雖然。告事之旨。不承之矣。百三十餘日。寺家政之不令聞別當從二位行大納言守春宮坊傳藤原朝臣三守。正三位權中納言藤原朝臣吉野。其政為事。十一月一日。將定安居講師。其之講師。一夏九十日。奉為國家之。宣深義旨。奉守國家。十二日。將定宮中聽眾。其之聽眾。一七日中。奉為皇帝。書奉聞金光妙典。夜奉稱三寶。奉莊陛下。三月。將定年分度者。鎮國家內。是之政事。在於山門。是延DT寺。弘仁皇帝。為成醒天皇御願。怕建立矣。最法師。備為國家。不俗蘭田。不入酒瑟之女永代常例令修學。十二年山籠僧。立一乘戒場度年分人。置文殊上座。受行法之旨。與諸寺有增玄門理。弘大道宗然圓澄光定。不聞義真法師臨終之事。百三十餘日。未定聞義真法師臨終之事。百三十餘日。未定傳法之首。不聞傳法之音。恐傷之心。多於朝夕。伏惟皇帝陛下。至德通神。布慈雲於緇侶。道鄰極聖垂日月於玄門。伏欲別降嚴敕咒跡。圓澄法師。賜延DT寺之傳法之首。然則。如弘仁三年。最澄法師付法印書將定於山門。護國之政。繼於山家。護家之法。留於叡跡岳。義真法師。命終之後。傳最澄法師遺風。圓澄法師。登耳順年。身命不几。如最澄法師命。將弘是師。不任仰至之誠。上表陛下輕觸威嚴。伏深戰汗。謹言。
天長十年十月二十八日。
傳燈法師光定上表。
法師光定言。傳法之由。奉聞閣門。義真法師上圓澄法師下。去弘仁三年。在先師病床疏咒跡。彼年五月。付法印書。授圓法師。弘仁四年。義真法師。從相模國。來於叡跡嶺。依在義真法師上。同弘仁十三年。付法印書。授義真法師。彼時光定言。傳法書。授於二師。誰師為首。先師云。上之師。可為眾首云。建立我宗。被統二師。道弘人。人弘道。道心之中有衣食也。衣食中無道心也。亦云。我宗興隆。奉憑四所主所依此之旨了。故左大臣主。良大納言主。伴按察主藤原大納主方主。義真法師。後左右之事。相勞仁奉。如先師命。義真法師被弘。天長十年七月四日永逝。彼七月下旬。從奈奈良來。登師等。令聞傳法之由。此師不聞談語之志。至于今日。寺家之政。不奉令聞主。其政為體。十一月一日。將定安居現。彼之講師為事。一夏九十日內。為國之理深義旨。奉守國家。十二月。將定宮中聽眾。其之聽眾為事。一七日內。奉為皇帝。書則奉聽金光妙典。夜則奉稱三寶珍號。奉莊陛下。三月。將定年分度者。鎮國家內。其之度者為事。各各勞。經義。精磨宗旨。如此政事。在於山門。是延DT寺。先師為守國家。不欲AL田。不入酒與之女。為持佛法之力。所建立也。然則。圓澄。光定。不聞義真法師臨終之事。百三十日中。任幻僧心。亂山家跡。看之聞之。悲傷之心。多於朝夕。伏我主察傳宗旨。先師之心。主所知也。今正奉仰高德。如弘仁三年付法印書。是圓澄法師。為傳法首。義真法師命終之後。以是澄法師。傳流先師遺風。此圓澄法師。登耳順年身命不几。如先師命。將統是寄承先師命。捧進止狀。上閣門下。不任至心。伏深戰汗。謹言。
天長十年十月二十四日。
傳燈法師光定謹上。
藤原大納言主謹主。
傳述一心戒文一卷上閣門下。
護國戒寶。久隱海東。經岸人。赴彼岸婆。垂一鑒。降僧幸伏欲施行。受先師戒圓滿澄大法師。為戒和上。弘道 戒。無人力時。不披高道。無良資力。不披深戒。隨先師後。聞受上。謹記之也。不任仰仰。令持沙彌順仁。忝驚閣門。伏深虞汗。不宣謹言。
承和元年二月七日。
法師光定。
謹言。藤原大納言謹空。
承和元年正月六夜。憶傳戒事。得夢之相。彼夢之狀。左衛門藤原佐。被皮。與高田太吏並立。雙皮邊人。不其名。三人並立。下情。佐被皮衣稱好靡其上見了。又此三人。當東近衛則赴不。南北通邊三人前下情立。亦下情面赴西。又自內裹如先人走來衛門之中。東面密召下情赴於內裹以右手指。指於內裹。召除髮除髮名。則下情憶捨三三人赴思於內裹。當衛門。三十許人在之。夢了。義真大法師遷。法弟子失途。猶夫傳法之首。求於雪山。授戒之師。尋於迷津。雖有一乘。而被弘。雖在戒珠。而不被精。遂使智光無明。照禪思息寂行。然圓澄大法師。久住於東岳。心染於師風。慈悲稍深。非違物情。掌眾之瞎DT寺。傳述一心戒之一卷。上閣門邊。於是產在。補任既畢。敕咒跡使一亦更與隆。一乘之戒。再三開發。伏許宗興阿衡鴻能。情賀實深。身悅極。高敬以為一眾之首。恭以為傳戒之師。不任應賀誠。捧拙賀之。謹上閣下。誠賀誠歡謹言。
承和無年三月二十四日。
法師光定。
謹上藤原大納言主謹空。
今月二十日同。聞師等鬱結既開。悉思亦開。淚下死顏。憶先師命。微僧光定。雖不其人。憶跡不息。義真大法師遷化。法弟子失途。猶失弘道之人。求於雪山。授戒之師。尋於迷津雖有一乘。而不被弘。雖在戒珠。而不被精。遂使智光息山跡。禪思無微風。天性寬大。身遊諸法。慈悲亦深非。非邊物情。一眾首任。賜延DT寺。去二月七日。傳述一心戒文一卷。上藤大納言主。於是恩許實在。補任既畢。敕咒跡使一登。囂聲固停。嚴旨一唱。諸舌雲卷。天台之宗。亦更興隆。一乘之戒。再三開發。伏計宗興。新任別當主鴻能之力。情賀實深。身悅極高。敬以為一眾之首。恭以為傳戒之師。不任慶賀。伏遺山童門繼。磨拙賀之書。謹上閣睛。誠賀態歡謹言。
承和元年三月二十四日。
法師光定。
新任延DT寺和氣別當主謹空。

傳述一心戒文卷下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