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584
永平元禪師清規卷上

  輸入者 曹亞琴
     一校者 王 麗
     二校者 顧周娟
     改稿者 吳迎香

重刊永平清規序

欽惟。我承陽鼻祖之修清規。而立一代典型也。將欲以布化儀於海內。經千百世而不泯者歟。厥大心之所寓。大智復作。蔑以加焉。獨奈法久弊生。弊盛法衰。自然之勢也。悲哉。柄法之徒。駸乎。舍古趨今。莫之能復。叢林古挌。漠然掃地。竟至於罔知我祖有此規也。間有一二賢明。孜然翼如。力行古法者。僅群雞而一鶴爾。東都有一具壽。與餘相厚。珍敬祖規。而其心冀復古之運也。有年矣。比諸世之視祖風隆污。猶秦越人之相視肥瘠者。實霄壤矣。頃乃慨念夫舊版莽鹵。不便考覽者。遂就有識。評論之。校讎之。盡正字畫傍點之診謬。且其字義音義。不易通曉者。冠以小註。遂改授梓而既己告成矣。是其志。一欲昭明于天下後世。使同流之士。全共遵守。以擬碎身之報也。尚古之忱。可謂勤矣哉。公雖素識山埜之不文。以其慷慨是同。遠寄書於林下。乞著一語於其首。觀其盛作。即余所素有意未遑者。而一朝具出。欣躍何可言。余與公既是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序曷敢辭。適有議于旁者。曰。宗門之於規矩。猶土苴耳。老漢胡為汲汲於禮法之精粗邪。余曰。吁戾哉。子之言也。居吾語汝。夫。西乾大聖人。以波羅提木叉為壽命。繇是百丈氏之建禪居於華夏也。創以清規。佛祖之道。不二其致矣。然則規矩者。叢林之元氣。而佛壽之延促系焉。茍主法者安可不擇。以故我祖所言。列聖眼睛者。是亦大規末章之親訓也。而荒墜先緒。玷辱正宗。以竊叨遠裔之稱者。實吾所不忍也。子之言豈非戾哉。識者逡巡而退。因併記為序。時。
寬政第六龍次甲寅夏五月。
備之圓通東堂嗣祖比丘玄透中。拜稽首敬撰。

校訂冠註永平清規凡例

斯書舊刊。寬文丁未之歲。永平光紹禪師。適得之於蠹簡內所刻也。可謂有忠勤于祖室矣。而舊刊剞劂莽鹵。而字畫誤謬。句讀錯亂。殆不可讀者。往往有之。讀者憂之。故今與一二之道友相詢。校讎之討論。以訂正其誤訛。再命剞劂上梓。我輩固管見蠡測。不能無疏脫。冀同流之賢哲。勿吝是正焉。
書中間如字義音義不明了者。一依字典精覈其義。且如文義之不可解者。事略之不分曉者。亦一一標揭上層。或細書本文傍。附載註釋。使初學備看讀之一助。
如冠註及事略。大概皆依古老所援引。如釋眾寮清規‧對大己法等。全依瑞方聞解‧瞎道參註。增減其文字。摘意記注。但有詳略之異同而已。讀者勿訝焉。
如僧堂眾寮二圖。舊本不載之。今據本敕修‧校定‧備用等所載之古圖。寫其圖樣。附在各處焉。
夫明規一勃興。其弊波及本邦。遂蠹損吾祖訓。至其甚一愚信彼弊規。視祖規宛如怨讎。是以。祖風之不振久矣。其弊遂至翻修僧堂之古樣。擬構教家之十六觀堂。是稱眾堂焉。
革替眾寮之舊圖。以為且過寮。而喚且過妄稱眾寮。幸雖存其舊名。徒為平常所接待來賓處。全失其實矣。噫可惜哉。庶幾慕古之兒孫。使二圖。改觀古樣之本式。報答乃祖創業之洪恩焉。
維時寬政甲寅 謹識。

永平道元禪師清規篇次目錄

  乾之卷
  序
校訂冠註永平清規凡例
典座教訓。宇治縣興聖寺
辨道法 越州大佛寺
(附僧堂四板被位圖並凡例)
赴粥飯法 永平寺
(附僧堂十二板首缽位圖並凡例)

坤之卷

眾寮清規 永平寺
(附眾寮十二板圖並凡例)
對大己法 永平寺
知事清規 永平寺


典座教訓

觀音導利興聖寶林禪寺比丘道元撰

佛家從本有六知事。共為佛子。同作佛事。就中典座一職。是掌眾僧之辨食。禪苑清規云。供養眾僧故有典座。從古道心之師僧‧發心之高士。充來之職也。蓋猶一色之辨道歟。若無道心者。徒勞辛苦。畢竟無益也。禪苑清規云。須運道心。隨時改變。令大眾受用安樂。昔日溈山‧洞山等勤之。其餘諸大祖師。曾經來也。所以不同世俗食廚子及饌夫等者歟。山僧在宋之時。暇日咨問于前資勤舊等。彼等聊舉見聞。以為山僧說。此說似者。古來有道之佛祖。所遺之骨髓也。大抵須熟見禪苑清規。然後須聞勤舊子細之說。所謂當職經一日夜。先齋時罷。就都寺‧監寺等邊。打翌日齋粥之物料。所謂來菜等也。打得了。護惜之如眼睛。保寧勇禪師曰。護惜眼睛常住物。敬重之如御饌草料。生物熟物。俱存此意。次諸知事。在庫堂商量。明日喫甚味。喫甚菜。設甚粥等。禪苑清規云。如打物料並齋粥味數。並預先與庫司知事商量。所謂知事者。有都寺‧監寺‧副司‧維那‧典座‧直歲也。味數議定了。書呈方丈‧眾寮等嚴淨牌。然後設辨明朝粥。淘米調菜等。自手親見。精勤誠心而作。不可一念疏怠緩慢。一事管看。一事不管看。功德海中。一滴也莫讓。善根山上。一塵亦可積歟。禪苑清規云。六味不精。三德不給。非典座所以奉眾也。先看米便看砂。先看砂便看米。審細看來看去。不可放心。自然三德圓滿。六味俱備。雪峰在洞山作典座。一日淘米次。洞山問。淘砂去米。淘米去砂。峰云。砂米一時去。洞山云。大眾喫箇什麽。峰覆卻盆。山云。子他後別見人去在。上古有道之高士。自手精至。修之如此。後來晚進。可怠慢之歟。先來云。典座以絆為道心矣。如有米砂誤淘去。自手檢點。清規云。造食之時。須親自照顧。自然精潔。取其淘米白水。亦不虛棄。古來置漉白水囊。辨粥米水。納鍋了留心護持。莫使老鼠等觸誤。並諸色閑人見觸。調粥時菜。次打併今日齋時所用飯羹等。盤桶并什物調度。精誠淨潔洗灌。彼此可安高處安于高處。可安低處。安于低處。高處高平。低處低平。梜杓等類。一切物色。一等打併。真心鑑物。輕手取放。然後理會明日齋料。先擇米裏有蟲。綠豆糠塵。砂石等。精誠擇了。擇米擇菜等時。行者諷經回向灶公。次擇菜羹。物料調辨。隨庫司所打得物料。不論多少。不管粗細。唯是精誠辨備而已。切忌作色口說料物多少。竟日通夜。物來在心。心歸在物。一等與他精勤辨道。三更以前。管明曉事。三更以來管做粥事。當日粥了。洗鍋蒸飯。調羹。如浸齋米。典座莫離水架邊。明眼親見不費一粒。如法洮汰。納鍋燒火蒸飯。古云。蒸飯鍋頭為自頭。淘米知水是身命。蒸了飯便收飯籮裏。乃收飯桶。安擡槃上。調辨菜羹等。應當蒸飯時節。典座親見飯羹。調辨處在。或使行者。或使奴子。或使火客。教調什物。近來大寺院。有飯頭羹頭。然而是典座所使也。古時無飯羹頭等。典座一管。凡調辨物色。莫以凡眼觀。莫以凡情念。拈一莖草。建寶王剎。入一微塵轉大法輪。所謂縱作莆菜羹之時。不可生嫌厭輕忽之心。縱作頭乳羹之時。不可生喜躍歡悅之心。既無耽著。何有惡意。然則雖向粗全無怠慢。雖逢細彌有精進。切莫逐物而變心也。逐物而變心。順人而改詞。是非道人也。勵志至心。庶幾淨潔勝于古人。審細超于先老。其運心道用為體者。古先縱得三錢而作莆菜羹。今吾同得三錢而作頭乳羹。此事難為也。所以者何。今古殊異。天地懸隔。豈得齊肩者哉。然而審細辨肯之時。下視古先之理。定有之也。此理必然。猶未明了。卒由思議紛飛兮如其野馬。情念奔馳兮同於林猿也。若使彼猿馬一旦退步返照。自然打成一片。是乃被物之所轉。能轉其物之手段也。如此調和淨潔。勿失一眼兩眼。拈一莖菜。作丈六身。請丈六身作一莖菜神通及變化。佛事及利生者也。已調調了已辨。辨得看那邊安這邊。鳴鼓鳴鐘。隨眾隨參。朝暮請參。一無虧闕。卻來這裏。直須閉目諦觀堂裏幾員單位。前資勤舊獨寮等幾僧。延壽‧安老‧寮暇等僧。有幾箇人。旦過幾板雲水。菴裏多少皮袋。如此參來參去。如有纖毫疑猜。問他堂司‧及諸寮頭首‧寮主‧寮首座等。銷來疑便商量。喫一粒米。添一粒米。分得一粒米。卻得兩箇半粒米。三分‧四分‧一半‧兩半。添他兩箇半粒米。便成一箇一粒米。又添九分。剩見幾分。今收九分。見他幾分。喫得一粒廬陵米便見溈山僧。添得一粒廬陵米。又見水牯牛。水牯牛喫溈山僧。溈山僧牧水牯牛。吾量得也未。你算得也未。檢來點來。分明分曉。臨機便說。對人即道。且恁功夫。一如二如。二日三日。未可暫忘也。施主入院捨財設齋。亦當諸知事一等商量。是叢林舊例也。回物俵散。同共商量。不得侵權亂職也。齋粥如法辨了安置案上。典座搭袈裟。展坐具。先望僧堂焚香九拜。拜了乃發食也。經一日夜。調辨齋粥。無虛度光陰。有實排備。舉動施為。自成聖胎長養之業。退步翻身便是大眾安樂之道也。而今我日本國。佛法名字聞來已久。然而僧食如法作之言。先人不記。先德不教。況乎僧食九拜之禮。未夢見在。國人謂。僧食之事。僧家作食法之事。宛如禽獸。食法實可生憐。實可生悲。如何哉。山僧在天童時。本府用典座充職。予因齋罷過東廊。赴超然齋之路次。典座在佛殿前晒苔。手攜竹杖。頭無片笠。天日熱。地磚熱。汗流徘徊。勵力晒苔。稍見苦辛。背骨如弓。龍眉似鶴。山僧近前。便問典座法壽。座云。六十八歲。山僧云。如何不使行者人工。座云。他不是吾。山僧云。老人家如法。天日且恁熱如何恁地。座云。更待何時。山僧便休。步廊腳下。潛覺此職之為機要矣。又嘉定十六年癸未五月中。在慶元舶裏。倭使頭說話次。有一老僧來。年六十許歲。一直便到舶裏。問和客討買倭椹。山僧請他喫茶。問他所在。便是阿育王山典座也。他云。吾是西蜀人也。離鄉得四十年。今年是六十一歲。向來粗歷諸方叢林。先年權住孤雲裏。討得育王掛搭。胡亂過。然去年解夏了充本寺典座。明日五日。一供渾無好喫。要做麵汁。未有椹在。仍特特來。討椹買。供養十方雲衲。山僧問他。幾時離彼。座云。齋了。山僧云。育王去這裏有多少路。座云。三十四五里。山僧云。幾時迴寺裏去也。座云。如今買椹了便行。山僧云。今日不期相會。且在舶裏說話。豈非好結緣乎。道元供養典座禪師。座云。不可也。明日供養吾若不管便不是了也。山僧云。寺裏何無同事者理會齋粥乎。典座一位不在。有什麽缺闕。座云。吾老年掌此職。乃耄及之辨道也。何以可讓他乎。又來時未請一夜宿暇。山僧又問典座。座尊年。何不坐禪辨道。看古人話頭。煩充典座。只管作務。有甚好事。座大笑云。外國好人。未了得辨道。未知得文字在。山僧聞他恁地話。忽然發慚驚心。便問他。如何是文字。如何是辨道。座云。若不蹉過問處。豈非其人也。山僧當時不會。座云。若未了得。他時後日。到育王山。一番商量文字道理去在。恁地話了便起座云。日晏了忙去。便歸去了也。同年七月。山僧掛錫天童。時彼典座來得相見云。解夏了退典座歸鄉去。適聞兄弟說老子在箇裏。如何不來相見。山僧喜踊感激。接他說話之次。說出前日在舶裏文字辨道之因緣。典座云。學文字者。為知文字之故也。務辨道者。要肯辨道之故也。山僧問他。如何是文字。座云。一二三四五。又問。如何是辨道。座云。遍界不曾藏。其餘說話。雖有多般。今所不錄也。山僧聊知文字了辨道。乃彼典座之大恩也。向來一段事。說似先師全公。公甚隨喜而已。山僧。後看雪竇有頌示僧云一字七字三五字。萬像窮來不為據。夜深月白下滄溟。搜得驪珠有多許。前年彼典座所云。與今日雪竇所示。自相符合。彌知彼典座是真道人也。然則從來所看之文字是一二三四五也。今日所看之文字。亦六七八九十也。後來兄弟。從這頭看了那頭。從那頭看了這頭。作恁功夫。便了得文字上一味禪去也。若不如是。被諸方五味禪之毒。排辨僧食。未能得好手也。
誠夫當職先聞現證。在眼在耳。有文字。有道理。可謂正的歟。縱忝粥飯頭之名。心術亦可同之也。禪苑清規云。二時粥飯。理合精豐。四事供須無令闕少。世尊二千年遺恩。蓋覆兒孫。白毫光一分功德。受用不盡。然則但知奉眾。不可憂貧。若無有限之心。自有無窮之福。蓋是供眾住持之心術也。調辨供養物色之術。不論物細。不論物粗。深生真實心。敬重心。為詮要。不見麽漿水一缽。也供十號兮自得。老婆生前之妙功德。菴羅半果。也捨一寺兮能萌育王最後之大善根。授記莂。感大果雖佛之緣。多虛不如少實。是人之行也。所謂調醍醐味。未必為上。調莆菜羹。未必為下。捧莆菜。擇莆菜之時。真心‧誠心‧淨潔心。可準醍醐味。所以者何。朝宗于佛法清淨大海眾之時。不見醍醐味。不存莆菜味。唯一大海味而已。況復長道芽養聖胎之事。醍醐與莆菜。一如無二如也。有比丘口如灶之先言。不可不知。可想莆菜能養聖胎。能長道芽。不可為賤。不可為輕。人天之導師。可為莆菜之化益者也。又不可見眾僧之得失。不可顧眾僧之老少。自猶不知自之落處。他爭得識他之落處。以自之非為他之非。豈不誤乎。耆年晚進。其形雖異有智愚朦。僧宗是同。亦昨非今是。聖凡誰知。禪苑清規云。僧無凡聖。通會十方。若有一切是非。莫管之。志氣那非直趣無上菩提之道業耶。如錯向來一步。便乃對面蹉過。古人之骨髓。全在作恁功夫之處也。後代掌當職之兄弟。亦作恁功夫始得。百丈高祖之規繩。豈虛然乎。山僧歸國以降。駐錫於建仁一兩三年。彼寺愗置此職。唯有名字。全無人實。未識是佛事。豈敢辨肯道。真可憐憫。不遇其人。虛度光陰。浪破。道業。曾看彼寺此職僧。二時齋粥。都不管事。帶一無頭腦無人情奴子。一切大小事。總說向他。作得正。作得不正。未曾去看。如鄰家有婦女相似。若去得見。他乃恥乃瑕。結構一局。或偃臥。或談笑。或看經。或念誦。日久月深。不倒鍋邊。況乎買索什物。諦觀味數。豈存其事乎。何況兩節九拜。未夢見在。時至教童行也未曾知。可憐可悲。無道心之人。未曾遇見有道德之輩。雖入寶山兮空手而歸。雖到寶海兮空身而還。應知雖他未曾發心兮。若見一本分人。則行得其道。雖未見一本分人兮。若是深發心者。則行膺其道。既以兩闕。何以一益。如見大宋國諸山諸寺。知事頭首。居職之族。雖為一年之精勤。各存三般之住持。與時營之。競緣勵之。已如利他。兼豐自利。一興叢席。一新高格。齊肩競頭繼踵重蹤。於是應詳。有見自如他之癡人。有顧他如自之君子。古人云。三分光陰二早過。靈臺一點不楷磨。貪生逐日區區去喚不回頭爭奈何。須知未見知識。被人情奪。可憐愚子運出長者所傳之家財。徒作他人面前之塵糞。今乃不可然耶。嘗觀當職前來有道。其掌其德自符。大溈悟道典座之時也。洞山麻三斤。亦典座之時也。若可貴事者。可貴悟道之事。若可貴時者。可貴悟道之時者歟。慕事耽道之跡。握沙而為寶。猶有其驗。摸形而作禮。屢見其感。何況其職是同。其稱是一。其情其業。若可傳者。其美其道。豈不來乎。凡諸知事頭首。及當職作事作務之時節。可保持喜心‧老心‧大心者也。所謂喜心者。喜悅心也。可想。我若生天上。著樂無間。不可發心。修行未便。何況可作三寶供養之食耶。萬法之中。最尊貴者。三寶也。最上勝者。三寶也。天帝非喻。輪王弗比。清規云。世間尊貴物外優間。清淨無為。眾僧為最。今吾幸生人間。而作此三寶受用之食。豈非大因緣耶。尤以可悅喜者也。又可想。我若生地獄‧餓鬼‧畜生‧修羅等之趣。又生自餘之八難處。雖有求僧力之覆身。手自不可作供養三寶之淨食。依其苦器。而受苦縛身心也。今生既作之。可悅之生也。可悅之身也。曠大劫之良緣也。不可朽之功德也。願以萬生千生。而攝一日一時。可辨之可作之。為能使千萬生之身結於良緣也。如此觀達之心。乃喜心也。誠夫縱作轉輪聖王之身。非作供養三寶之食者。終其無益。唯是水沫泡焰之質也。所謂老心者。父母心也。譬若父母念於一子。存念三寶如念一子也。貧者‧富者。強愛育一子。其志如何。外人不識。作父作母方識之也。不顧自身之貧富偏念吾子之長大也。不顧自寒。不顧自熱。蔭子覆子。以為親念切切之至。發其心之人能識之。慣其心之人方覺之者也。然乃看水看穀皆可存養子之慈懇者歟。
大師釋尊。猶分二千年之佛壽。而蔭末世之吾等。其意如何。唯垂父母心而已。如來全不可求果。亦不可求富。所謂大心者。大山于其心。大海于其心。無偏無黨心也。提兩而不為輕。扛鈞而不可重。被引春聲兮不游春澤。雖見秋色兮更無秋心。競四運於一景。視銖兩於一目。於是一節。可書大之字也。可知大之字也。可學大之字也。夾山之典座。若不學大字者。不覺之一笑莫度大原。大溈禪師。不書大字。取一莖柴不可三吹。洞山和尚。不知大字。拈三斤麻。莫示一僧。應知向來大善知識。俱是百草頭上。學大字來。今乃自在作大聲。說大義。了大事。接大人。成就者箇一段大事因緣者也。住持‧知事‧頭首‧雲衲。阿誰忘卻此三種心者哉。
于時嘉禎三丁酉春記示後來學道之君子云。觀音導利興聖寶林禪寺住持傳法沙門道元記。

典座教訓(終)
辨道法
大佛寺

佛佛祖祖。在道而辨。非道而不辨。有法而生無法而不生。所以大眾若坐。隨眾而坐。大眾若臥隨眾而臥。動靜一如大眾。死生不離叢林。拔群無益。違眾未儀。此是佛祖之皮肉骨隨也。亦乃自己之脫落身心也。然則空劫已前之修證也。無拘現成。朕兆已前之公案也。未待大悟。
黃昏坐禪。聞昏鐘搭裟袈。入雲堂就被位坐禪。住持人。就椅子向聖僧而坐禪。首座向床緣而坐禪。大眾面壁而坐禪。住持人坐禪時。椅子後屏風外設一榻。而或志侍者一人。或志行者一人。伺候于住持人矣。坐禪時。住持人入堂。從前門之北頰而入。到聖僧前。向聖僧問訊燒香訖。問訊聖僧罷。叉手而巡堂一匝。到聖僧前。向聖僧問訊。到椅前。向椅問訊。順轉身向聖僧問訊。訖褰衣袖。而就椅子。脫鞋收足。跏趺而坐侍者‧行者留立前門內南頰。不從住持人而巡堂也。住持人。就椅子坐訖。侍者‧行者等。在本位處。向聖僧問訊訖。潛著椅後之榻。住持人香合。侍者‧行者等帶之。若住持人在雲堂而眠。設單位于首座之上肩而眠也。起時還著椅子而坐禪也(後夜坐禪。大眾不搭袈裟。住持人袈裟掛于椅子而坐禪。是法也)黃昏坐禪欲罷鳴板。或二更‧三更之中。或一點‧二點‧三點。隨住持人之指揮。既板鳴罷。大眾合掌襞袈裟裹被巾安函櫃上。住持人不脫袈裟。起椅而到聖僧前問訊罷。從前門北頰而出。侍者‧行者等。先出在僧堂前。祗候住持人之出。其中一人揭簾請出。住持人入堂時亦然。住持人。若在堂眠者行者一兩人。留在椅後榻。侍者一兩人。在聖僧侍者之上肩眠。或者在新戒之上板頭而眠也。大眾暫留坐禪。徐徐開被安枕。隨眾而臥。不得留坐違眾顧視大眾。不得猥離被位。或入非處。但隨眾而臥。乃正儀也(三千威儀經曰。五種臥法。一當頭向佛。二不臥視佛。三不雙伸兩足。四不向壁及伏臥。五不豎膝)臥必右脅而睡。不得左脅而睡。臥時當以頭向佛。今以頭向床緣。頭向聖僧也。不得覆臥而睡。不得豎兩膝而仰臥。不得仰身交腳而睡。不得雙伸兩腳而睡。不得卸衫裙而睡。不得赤體無慚。如外道法。不得解帶而睡。夜臥當念明相。後夜聞首座寮前板鳴(此板或三更四點‧五點。或四更一點‧二點。三點。各隨住持人指揮而鳴也)大眾輕身而起。不可卒暴。不得尚留睡臥無禮大眾潛把枕子安函櫃前。莫得響摺。恐動念于鄰單。且在被位將被著身。礙蒲團而坐禪。切忌閉眼。閉眼昏生。頻頻開眼。微風入眼。困容易醒。應念無常迅速。道業未明。不得動身‧頻呻‧怒氣‧扇風上下令眾動念。大凡於眾常生恭敬。不得輕慢大眾矣。不得將被幪頭。如覺困來。脫落帽被。輕身坐禪。伺其時節。須赴後架而洗面(伺時節者。大眾洗面稍得其隙也)攜手巾掛左臂。兩端在內。或在外。抽身下床。輕身輕步。經便路而赴後門。輕兩手揭簾而出。若在上間。從北頰出。先出右足。若在下間。從南頰出。先出左足。不得拖鞋踏地作響。經過于照堂橋亭而赴後架。在路逢人。不可相話。如不逢人何敢吟詠。不得垂手成袖。揖手於袖而行。既到水架。且待有處。不得塘揬眾家。既得有處。即處洗面。
  洗面之法。用手巾掛頸。兩端垂前。次兩手各把一端。從于左右腋下至於背後。互相而交兩端。又從兩腋下至於面前。當胸結定。一如繫絆。教全襟兩袖。押褰於兩臂以上。兩肩以下。次手執楊枝。合掌曰。
手執楊枝。當願眾生。心得正法。自然清淨。
即嚼楊枝誦曰。
晨嚼楊枝。當願眾生。得調伏牙噬諸煩惱。
佛言。嚼楊枝頭不得過三分。凡疏齒刮舌。當須如法。刮舌不得過三度。舌上血出當止。古云。淨口者。嚼楊枝漱口刮舌。若人相向。以手掩自口。莫教人見而生嫌心。洟唾須知屏處。大宋諸寺後架。無嚼楊枝處。今大佛寺後架構之。兩手把面桶。臨灶頭安桶。把杓汲湯承桶。還來架上。輕手於桶。洗面低細。如法洗眼裏‧鼻孔‧耳邊‧口頭而見淨。不得湯水多費。無度而使。漱口吐水於面桶之外。曲躬低頭而洗面。不得直腰濺水於鄰桶。兩手掬湯而洗面。勿留垢膩。次以右手解手巾之結拭面。如有公界拭面。乃用之。不得桶杓喧轟。咳嗽作聲。驚動清眾。古曰。五更洗 面。本為修行。豈噓唾把盆喧堂喧眾乎。歸堂威儀。準出堂法。歸來被位。將被蓋體。如法坐禪。或不蓋被。在人之意。此時未搭袈裟。若換直裰莫離被位。在位而換。先將日裏者。先蓋身上。潛解打眠直裰之兩帶。脫肩袖而落于背後之與膝邊。譬如遶蒲團。次結日裏者之兩帶著定了。收打眠直裰。窖在于被位之後。脫日裏者。著打眠衣須準之而知。不得床上露白換衣。不得床上立地拽疊被服。不得床上抓頭。不得床上弄數珠作聲輕眾。不得床上與鄰單語話。不得在床坐臥參差。上床下床。不得匍匐於床上。不得大拂拭床席使有聲。五更鳴首座寮前板三下。住持人首座。坐堂以後大眾不得從前門出入。未開靜前。不得收單摺被。方候開大靜。所謂廚前雲版。及諸堂前板一時俱擊。於時摺單摺被。收枕上帳。搭袈裟相向而坐。即上窗簾及前門後門簾。聖僧前裝香點燭。摺被之法。因聞開大靜。以兩手執被兩角而把合。縱折而作兩重。次又縱折而作四重。次向內橫折而作四重。都計十六重也。以安眠單之奧頭。次疊斂眠單被於下。插枕子於被裏。安被之時。有重插之頭。向身以安之。次合掌以兩手執裹袈裟之被巾。以俱安被上。次合掌開被巾。以蓋被巾於被上。所謂。以被巾之兩端。向下裹摺被之左右也。不裹摺被之前後次向袈裟而合掌。以兩手擎袈裟。以安頂上合掌發願。偈曰。
大哉解脫服。無相福田衣。披奉如來教。廣度諸眾生。
然後著袈裟。右轉身向正面而坐。摺被時。不得教被橫而到鄰位單上。不得卒暴作聲。護身護儀隨眾恭眾而已。開靜以去。不得展單蓋被而眠。粥了歸眾寮。喫茶喫湯。或復被位打坐。
早晨坐禪之法。粥罷小頃。維那掛坐禪牌於僧堂前。然後鳴板。首座大眾。搭袈裟入堂。就被位面壁坐禪。首座不面壁。自餘頭首。一如大眾面壁而坐。住持人。就椅子坐禪。坐禪眾家。不得回頭看入出之人面。如欲出堂外及赴後架。未離被位之時。先脫袈裟而安被上。合掌而下床。欲下床時順轉身而向床端也。方下腳著鞋而去。出入之次。莫見坐禪人之腦後。直須低頭而行。不得先足後身而步。應當身足同運。直觀面前一尋許地而行。步量齊趺。緩緩而步閑靜為妙。猶如住立。似不運步。不得拖鞋作聲無禮大眾動念大眾。行時應斂揖手於兩袖合裏。莫垂兩袖於左右腳邊。不得床上立地襞袈裟。不得以口銜袈裟緣而襞。不得以兩手提袈裟而奮。不得以腳踏袈裟。以頷抱袈裟而襞不得濕手執袈裟。不得掛在袈裟於聖僧龕及長連床之板頭。不得敷壓袈裟下緣而坐。常顧袈裟。齊整可觀。欲搭袈裟。先向袈裟合掌然後搭之。襞袈裟安訖。乃舉手合掌。是常儀也。不可不知。坐禪時。不得著袈裟。而離被位出于堂外。聞庫下火鈑鳴。大眾同時合掌。乃坐禪罷也。此時大眾搭袈裟而出堂。蒲團留在被位。且待齋罷窖蒲團矣。火鈑鳴。維那教堂司供過行者。收坐禪牌(早晨坐禪掛坐禪牌。餘時坐禪。不掛坐禪牌。放參時。掛放參牌。昏鐘鳴。收放參牌。坐禪法。早晨鳴板。黃昏響鐘。大眾搭袈裟入雲堂。就被位面壁坐禪。後夜晡時。不掛袈裟。但坐禪耳。晡時衩衣入堂。就單位。出蒲團。而用坐禪。未展單矣。或者有半展單之古法。脫衩衣疊安被上而坐禪矣。後夜坐禪。袈裟安函櫃上未能動著)正坐禪時。必用蒲團。或結跏趺坐。謂。結跏趺坐先以右足安左髀上。次以左足。安右髀上。或者半跏趺坐亦可。但以左足壓右足而已。次以右手安左足上。左掌安右掌上。兩手大拇指面相拄。直須正身端坐。謂。頂脊骨相拄而端直。不得左側右傾前躬後仰。要令耳與肩對。鼻與臍對。舌掛上。脣齒相著目須正開。不張不微。莫以瞼掩瞳。莫以項差背。鼻息任通。不喘不聲。不長不短。不緩不急。身心俱調。舉體數欠。內外放寬。左右搖振七八箇。兀兀坐定思量箇不思量底。不思量底如何思量。非思量矣。乃坐禪之要術也。若欲起坐。徐徐而起。如要下床緩緩而下。不得高足大步急走馳騁。須揖而手於袖裏。莫垂兩袖於下面。不用點頭。祇看腳跟。詳緩而行。不可卒暴。與時低細。如法隨眾。迺辨道之規矩也。
放參法。所謂放參者。晡時坐禪罷行之。雲堂大眾。齋罷收蒲團出堂。歇于眾寮。就看讀床。稍經時餘。將晡時至(當世俗之未時之終)歸雲堂出蒲團坐禪。從是以後。至明日齋時。蒲團常留單位。放參前首座入雲堂。首座入堂路。經雲堂之北簷下。而從前門之南頰入。或擊首座寮前板三下了入堂。聖僧前燒香罷就位而坐。或燒香問訊於聖僧罷。巡堂一匝訖就坐。次堂司行者。報諸寮曰首座坐堂。或擊眾寮前板三下。報大眾也。大眾聞板入堂搭袈裟。依單位相向而坐。面壁坐禪人。此時搭袈裟。轉身相向而坐。堂司行者先稟堂頭掛放參牌。然後行者上前堂簾。次行者入堂問訊聖僧罷到首座前。向首座合掌問訊訖。曲躬叉手。低聲報曰。和尚放參。首座合掌點然而聽。次行者復於聖僧前。躬身如法問訊訖。正立叉手唱放參(須引聲唱)次行者出僧堂前。打放參鐘三下(此時當世俗之酉時半分)大眾聞鐘。在坐位揖上下肩。如揖食法。若住持人在堂。住持人起坐問訊。到聖僧前問訊訖出堂。大眾下床。問訊上下肩。展單下帳罷。歸眾寮問訊上下肩。就案頭位相向而坐。喫湯隨意。或獻湯時。寮首座就位而坐。寮主燒香。然後行湯。寮主燒香時。大眾合掌。或寮主著衩衣而燒香。或寮主搭袈裟而燒香。或依住持人指揮。或依寺院舊例。寮主燒香之法。先到當面。向聖僧問訊罷。步寄香爐之前。右手上香。罷叉手右轉身。還到當面問訊訖。叉手步到上間之兩板頭中間問訊訖。叉手右轉身。經正面。而步到下間之兩板頭中間。問訊訖。叉手右轉身。步到正面。向聖僧問訊了。叉手而立。然後行湯行茶。茶湯罷。又燒香問訊。行李如初。

辨道法(終)

此圖。堂內及外堂床樣。全依延寶年間大乘月舟所刻題號加州樹林大乘護國禪寺行事之次第。舊刊瑩山清規。而圖出之。
  每床各安排五人者。一奉遵高祖初於興聖所締構僧堂之洪範也。謹按建撕記。載宇治觀音導利院僧堂勸進疏其略曰。寺院之最要。佛殿‧法堂‧僧堂也。此中佛殿舊來有焉。法堂則未矣。而僧堂最切要也。今欲建立之。為其體。建七間之堂宇。堂內無隔壁。又設長床而僧眾集住。晝夜之行道不暫懈怠。正中安聖僧。僧眾圍遶住云云。今此圖。親依祖誥。從七間堂宇之例。又依瑩規圖。布設內外床樣。則自得每床安排五人也。被位排列之圖。全依敕修備用等。
以十干文字。左旋列序大眾之戒次。依敕修備用二規圖之。
布置外堂‧頭首床‧列位之圖。全依本規為其次序。所以與備規敕規等有小異也。而備規敕規亦相互有異同。今不具說于茲。慕古之賢哲。往檢須知。
如諸侍者。當坐知事之次位。而今排列暫到床者。小堂狹窄。而不得盡列序知事之末位。故且排列者如圖。
如寮元諸菴。則備規敕規等。皆排列頭首之次位。而今排列暫到床者。其例如排列諸侍者於暫到床焉。
椅子背後設槢者。原於本規辨道法祖訓。
今此圖。不安排後堂首座之坐位者。以小堂少眾而不分前後。則不必安後堂首座也。敕規兩序章曰。蓋以眾多故分後堂。因知小堂小眾。則不必設後堂首座矣。

赴粥飯法

永平寺

經曰。若能於食等者。諸法亦等。諸法等者。於食亦等。方令教法而等食。教食而法等。是故法若法性。食亦法性。法若真如。食亦真如。法若一心。食亦一心。法若菩提。食亦菩提。名等義等。故言等。經曰。名等義等。一切皆等純一無雜。馬祖曰。建立法界。盡是法界。若立真如。盡是真如若立理。盡是理。若立事。一切法盡是事。然則等者非等均等量之等。是正等覺之等也。正等覺者。本末究竟等也。本末究竟等者。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也。所以食者諸法之法也。唯佛與佛之所究盡也。正當恁麽時有實相性體力作因緣。是以法是食。食是法也。是法者。為前佛後佛之所受用也。此食者。法喜禪悅之所充足也。粥時開靜已後。齋時三鼓已前。先於食位就坐。
齋時。三鼓之後。鳴大鐘者。報齋時也。城隍先齋鐘。山林先三鼓。此時。若面壁打坐之者須轉身正面而坐。若在堂外者。即須息務洗手令淨。當具威儀赴堂。次鳴版三會。大眾一時入堂。入堂之間。默然而行。不得點頭語笑。一時入堂。在堂。不得言語說話。唯默而已。
入堂之法。擎合掌於面前而入。合掌指頭當對鼻端。頭低指頭低。頭直指頭直。頭若少斜。指頭亦少斜。其腕莫教近於胸襟。其臂莫教築於脅下。前門入者。上下間者並從南頰入。先舉左足而入。次入右足而行。所以不從北頰并中央入者。蓋尊崇住持人也。住持人當須從北頰并中央入。若從中央入者。先舉右足。乃正儀也。於聖僧前問訊訖。右轉身而就位。首座入堂路。經雲堂之北簷頭下。而從前門之南頰入(後門入者。上間床者。從北頰入。先舉左足。下間床者。從南頰入。先舉右足。於聖僧後。向東問訊訖赴座)粥飯坐位。或依戒臘資次。或由掛搭前後。或依被位在處。但安居間。必依戒臘資次。
上床之法。問訊鄰位。所謂向床座問訊。則問訊上下肩也。順轉於上肩(上肩者左肩也)次問訊對座。先以右手斂左邊衣袖。壓定於腋下。復以左手斂右邊衣袖。壓定於腋下。然後兩手提面前袈裟。次併以左手提之。即雙足。次蹈床近之地而座床緣。次棄鞋。次以右手按床。次縮左腳上床。次收右腳。舉身正座。壓敷於右腳。今云。先右手按床。次縮右腳上床。次收左腳。舉身正座。左腳壓敷右髀而坐。次展袈裟蓋膝上。不得露內衣。不得垂衣於床緣。須退身一缽許地。以明護淨(一安袈裟。二展缽盂。三頭所向。是名三淨)都寺‧監寺‧副寺‧監院。維那‧典座‧直歲侍者等。在堂外上間坐。知客‧浴主‧堂主‧炭頭街坊‧化主等。在堂外下間坐。次打木魚。眾僧集定。響罷到者。不許入堂。次聞廚前雲版鳴。大眾一時下缽。
下缽之法。舉身安詳起立定。轉身右迴向掛搭單。合掌低頭。略問訊訖取缽。左手提缽。右手解鉤。兩手托缽。不得太高太低。當胸轉身上肩曲躬將坐。而放缽盂於上肩之背後。不得將腰背肘臂撞著鄰位。顧視袈裟而不得令拂人面。次當此時。聖僧侍者供養聖僧飯。行者擎飯盤。侍者合掌先飯而步。侍者供養聖僧飯後。於當面階下問訊訖。卻槌砧之複袱子。其後合掌步出。至正面問訊。右轉身出堂外經知事床前而就位。三通鼓聲將罷。堂前小鐘子鳴。住持人入堂。大眾下床同。住持人問訊聖僧罷。與大眾問訊。然後就位。住持人就位訖。大眾方上床侍者參隨住持人。下堂外挑立。候大眾坐。一時問訊。然後侍者入棹子而問訊而出。住持缽盂。安此棹上。大眾上床。棄鞋安床下。舉身正坐於蒲團上。不得參差。次托缽盂安坐前。次維那入堂。聖僧前問訊罷燒香。燒香罷問訊聖僧前。問訊罷然後合掌到槌砧邊。問訊槌砧罷。打槌一下。或不打槌。大眾方展缽。
展缽之法。先合掌解缽盂複帕之結。取缽拭襞疊令小。所謂令小者。橫折一半。豎折三重。橫安頭鐼之後。稍等匙筋袋。缽拭長一尺二寸(布一幅也)放匙箸袋。於缽拭之上。次展淨巾以蓋膝。次開複帕。向身之一角垂床緣。次向外一角向裏而折。次左右角向裏折。令至缽盂底邊。次以兩手。開于缽單。覆右手而把向身之單緣。以蓋缽盂口上。即以左手而取缽盂。安單上之左邊。次以兩手頭指。迸取鐼子。從小次第展之。不得作聲。如坐位稍窄。只展三缽。次開匙箸袋。取匙箸出則先箸。入則先匙。缽刷同在袋裏。出匙箸橫安頭鐼之後。匙箸頭向上肩。次取缽刷。縱安頭鐼之與第二鐼之中間。刷柄向外。以待出生。次折匙箸袋令小。插頭缽後單下。或置缽單之後。并缽盂巾而橫安矣。如遇吉凶齋設行香罷踞爐行香時。舉手合掌。不得語笑點頭動身當須默坐。次維那打槌一下曰。

稽首薄伽梵 圓滿修多羅
大乘菩薩僧 功德難思議

今晨修設有疏。恭對雲堂代伸宣表。伏惟慈證(宣疏罷曰)。
上來文疏已具披宣。聖眼無私。諒垂照鑒。仰憑尊眾念。
此時大眾合掌。維那高聲念曰。
清淨法身。毘盧舍那佛。
圓滿報身盧遍那佛。
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
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大乘妙法蓮華經。
大聖文殊師利菩薩。
大乘普賢菩薩。
大悲觀世音菩薩。
諸尊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下槌太疾。即打佛腳。下槌太慢。即打著佛頂。如遇尋常填設。即白槌曰。
仰惟三寶咸賜印知。
更不歎佛也。十聲佛罷。打槌一下。首座施食。粥時曰。
粥有十利。(十利者。一者色。二者力。三者壽。四者樂。五者詞清辨。六者宿食除。七者風除。八者飢消。九者渴消。十者大小便調適。僧祇律)饒益行人。果報無邊。究竟常樂。
齋時曰。
三德六味(三德者。一輕軟。二淨潔。三如法作。六味者。一者苦。二醋。三甘。四辛。五鹹。六淡。涅槃經云云)。
施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養。
首座合掌引聲而唱。首座若不赴堂。次座唱之。施食訖行者喝食入。喝食行者先入前門。向聖僧問訊訖。向住持人前。問訊住持人訖。到首座前問訊訖。到前門內南頰板頭之畔。面向聖僧問訊訖。叉手而立喝食。喝食須言語分明名目不賺。若有差誤。受食之法不成。須令再喝(食遍維那白食槌一下。首座揖食觀想訖大眾方食)維那於聖僧帳後轉身。問訊首座。乃請首座施財也。卻歸槌本位。打槌一下。首座施財。曰。
財法二施。功德無量。檀波羅蜜。具足圓滿。
行食之法。行食太速者。受者倉卒。行食太遲。坐久成勞。行食。須淨人手行。不得僧家自手取食。淨人行益。始自首座。次第而行。歸于住持人行益。淨人禮合低細。羹粥之類不得污僧手及缽盂緣。點杓三兩下。良久行之。曲身斂手。當胸而行。粥飯多少各隨僧意。不得垂手提鹽醋桶子。行益處如嚏噴咳嗽。當須背身。舁桶之人法。須如法受食之法。恭敬而受。佛言。恭敬受食。應當學。若食未至莫豫申其缽乞索。兩手捧缽。低手捧缽。離缽單平正手缽盂而受。應量而受勿教有餘。或多或少。以手遮之。凡所受食。不得把匙箸於淨人手中。自抄撥取。不得過匙箸與淨人令僧食器中取食。古人云。正意受食。平缽受羹飯。羹飯俱食。當以次食。不得以手拄膝受食。若淨人倉卒餅屑及菜汁等。迸落碗器中。必須更受。維那未白遍槌。不得擎缽作供養。候聞遍槌。合掌揖食。次作五觀。
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故。今受此食。
然後出觀。未出作觀。不得出生。次出生以右手大指頭指取飯七粒。安缽刷柄上。或安缽單之緣。凡出生飯不過七粒餅麵等類。不過如半錢大(而今粥時不出生。古時用之。不得以匙箸出生)出生訖合掌默然。
早晨。喫粥之法。受粥於頭缽。而安缽揲上。時至以右手把頭鐼。而平左掌以安之。指頭少龜而拘鐼。次右手把匙。舀受頭缽之粥於頭鐼。此時。近鐼於頭缽之上肩。舀取七八匙許。就頭鐼於口。而用匙以喫粥。如是數番盡粥為度。然後頭缽之粥。稍將盡之時。安頭鐼之粥於缽單。次把頭缽。而喫盡其粥訖。使刷罷。安頭缽於缽揲。次把頭鐼而喫盡其粥訖。使刷教淨。且待洗缽水矣。
齋時。喫食之法。須擎缽盂而。近口而食。不得置缽盂於單上。將口就缽而食。佛言。不應憍慢而食。恭敬而食。若現憍慢相。猶如小兒及婬女。缽盂外邊半已上名淨。半已下名觸。以大拇指。安缽盂內。第二第三指。傅缽盂外。第四第五指不用。仰手把缽盂。覆手把缽盂之時。皆如是。遐尋西天竺之佛儀。如來及如來弟子。右手搏飯而食。未用匙箸。佛子須知矣。諸天子‧及轉輪聖王諸國王等。亦用手搏飯而食。當知是尊貴之法也。西天竺病比丘用匙。其餘皆用手矣。箸未聞名未見形矣。箸者。偏震旦以來諸國見用而已。今用之順土風方俗矣。既為佛祖之兒孫。雖應順佛儀。而用手以飯。其儀久廢無師溫故。所以暫用匙箸兼用鐼子矣把缽放缽。兼拈匙箸。勿教作聲。不得挑缽盂飯中央而食。無病不得為己索羹飯。不得以飯覆羹更望得。不得視比坐缽盂中起嫌心。當繫缽想食。不得大搏飯食。不得搏飯擲口中。不得取遺落飯食。不得嚼飯作聲。不得吸飯食。不得舌舐食。佛言。不得舒舌舐唇口而食。應當學。不得振手食。不得以臂拄膝食。不得手爬散飯食。佛言。不得以手爬散餅飯而食。猶如雞鳥。不得污手捉食。不得大攪及歠飯食作聲。佛言。不得作窣都婆形而食。不得將頭缽盛濕食。不得將羹汁頭缽內淘飯。不得旋菜羹而盛頭缽內和飯喫。不得大銜飯食。如獼猴藏而嚼。凡喫飯食。上下莫教太急太緩。切忌太急食訖。拱手視眾。未喝再請。不得刷缽盂食念吞津不得輒剩索飯羹食。不得抓頭令風屑隨缽盂及鐼子中。當護手淨。不得搖身捉膝。踞坐欠伸。及摘鼻作聲。如欲嚏噴當掩鼻。如欲桃牙須當掩口。菜滓果核。安缽鐼後屏處。以避鄰位之嫌。如鄰位缽中有餘食及果子。雖讓莫受。莫熱時堂內令行者使扇。如鄰位有帕風之人。不得使扇。如自己帕風。白維那在堂外喫食。或有所須默然指受。不得高聲呼取。食訖缽中餘物。以缽拭淨而食之。不得大張口滿匙抄食。令遺落缽中。及匙上狼藉。佛言。不應豫張其口待食。不得含食言語。佛言。不應以飯覆菜。不得將羹菜覆飯。更望多得。應當學。佛言。食時不彈舌而食。不喉而食。不吹氣熱食而食。不呵氣冷食而食。應當學(粥時喫粥訖。缽盂及鐼子應使刷矣)凡一口之飯須三抄食。佛言。食時不極小搏。不極大搏。圓整而食。令匙頭直入口。不得遺落。不得醬片飯粒等。落在淨巾上。如有遺落食在巾上。當押聚安一處付與淨人。飯中如有未脫穀粒者。以手去穀而食。莫棄之。莫不脫喫。三千威儀經曰。若見不可意不應食。亦不得使左右人知。又食中不得唾。上座前缽鐼之中。如有餘殘飯食。不得畜收。須與淨人。食訖作斷心。不得咽津。凡有所食。直須法觀應觀不費一粒之道理。迺是法等食等之消息也。不得用匙箸刮缽盂缽鐼作聲。莫損缽光。若損缽光。缽受垢膩。雖洗難洗。頭缽受湯水喫。不得口銜湯水而作響。不得吐水於缽盂中‧及餘處。以淨中不得拭面頭與手矣。
洗缽之法。先收衣袖。莫觸缽盂。頭缽受水(令用熱湯)用缽刷誠心右轉于頭缽。而洗教除垢膩令淨。移水頭鐼。左手旋缽。右手用刷。洗缽盂外兼缽盂內。如法洗訖。左手托缽。右手取缽拭。教展缽拭。蓋缽兩手把缽順而輪轉。拭而教乾。然後缽拭且安缽盂內。勿教出外。安缽盂於缽揲上。次洗匙箸於缽鐼。洗訖。拭於缽拭。此間莫教缽拭全出於缽盂外。拭匙箸以盛匙箸袋。而橫安頭鐼之後。次洗頭鐼於第二鐼之時。以左手把合頭鐼之與缽刷而略提。以右手把第二鐼。而安頭鐼之位。然後渡水而洗頭鐼。洗第二第三鐼準之不得洗鐼子匙箸於頭缽內。先洗頭缽。次洗匙箸。次洗頭鐼次洗第二鐼。次洗第三鐼。拭而極乾。如本收於頭缽內。次拭缽刷盛袋。缽水未折。不得摺淨巾。缽水之餘。不得瀝床下。佛言。不得以殘食置缽水中。應當學。待折缽水桶來。先合掌而應棄缽水於折缽水桶。不得教灑缽水於淨人衫袖。不得洗手於缽水。不得棄缽水於不淨地。頭鐼以下。兩手大指。迸安缽盂內。次仰左手把缽。安複帕中心。覆右手以把近身單緣。蓋缽盂上。兩手疊缽單。安缽盂口。次以向身帕角。覆於缽上。又以垂床緣帕角。向身重覆之。次以匙箸袋。安淨巾上。古時安缽刷於帕上。今者盛缽刷於匙箸袋。次以缽拭蓋覆於匙箸袋上。次以左右手。取左右帕角。次結于缽盂上之中央。所結帕角之兩端。同垂於右矣。一記缽盂近身之方。一為容易解帕也。複缽盂訖。合掌默然而坐。聞下堂槌(聖僧侍者打之)聖僧侍者在堂外。堂頭侍者下頭坐。欲打槌時。先起座下床問訊。合掌入堂內。聖僧前問訊。經香臺南邊。而到槌之西邊。向槌問訊。叉手且待住持人‧及大眾複缽訖。進槌一下。然後合掌。次蓋槌之袱子訖。又問訊(今案吉祥)聞此槌。維那作處世界梵。是用祥僧正之古儀也。依之暫從隨。其後住持人出堂之次打放參鐘也。住持人下椅子。問訊聖僧時。聖僧侍者。退槌邊避身於聖僧帳後。莫教住持見。次大眾起身掛缽。先兩手擎缽起位。順轉身向掛搭單。左手托缽。右手掛鉤。然後合掌。順轉身向床緣下床。徐徐垂足而下床。著鞋問訊。問訊上下肩。如堂內大坐湯。入堂‧出堂‧上床下床。並如此式。次收蒲團於床下而出堂也。
粥後放參。即住持人出堂。打放參鐘三下。如遇早參。更不打鐘。如為齋主。三下後陞堂。亦須打放參鐘。又大坐茶湯罷。住持人聖僧前問訊出。即打下堂鐘三下。如監院首座入堂前點。送住持人出。卻來堂內。聖僧前上下間問訊罷。盞橐出方打下堂鐘三下。大眾方可下床。出堂威儀並如入堂之法。一息半步(在寶慶記)出定人步法也。

赴粥飯法(終)

僧堂十二板首缽位圖樣凡例

此圖堂內床樣者。依現今東福天龍等僧堂。而為之圖。按彼依敕脩備用校定等之圖樣。布置長床。但省略中床四箇。為十二板而已矣。
校規以十幹文字。依戒臘之資次。排列大眾缽位。分知床次序。今圖亦從之以十幹文字。為其次第。敕規亦曰。除單寮西堂首座勤舊排板頭外。其餘並依戒臘。
如外堂之床樣及缽位。全依備規為之圖。如外堂露地左右設供臺。全依備規與敕規焉。
備規敕規東福規等圖堂內與外堂之中間有明堂。而今省之不圖于茲者。以今時所締構僧堂。多堂宇狹小。而內外二堂之架構一屋不能設明堂。若夫慕古之賢哲。若稽古而營創僧堂。令有明堂。則實祖門之慶幸也。
僧堂缽位十二板首之圖。

永平元禪師清規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