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要集卷之上(西山流深草義) 輸入者 朱艷春 一校者 袁雪梅 二校者 張遠祥 改稿者 劉海燕 教相 一。淨土宗意。立幾教相判一代耶。 答。淨土宗中有多教相。且依安樂集意。者。立二門教判攝一代。所謂聖道門淨土門也。 一。捨聖道諸行。一向專稱名號猶可有名自力事耶。答。既言一向專稱。更不可有自力之名。若其猶帶自力心者。亦未可名一向專稱也。宗家釋云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即此意也。 二。聖道淨土二門。實有難易勝劣不同耶。答。既分二門。必可有難易等異。若無此異者。亦不可分二門教相也。但勝劣義學者異論。若依一義許有勝劣。例難易義可准知之。 三。自力他力二義者。就教法為論。為當依行者安心耶。答。問辭不審。言教法者。謂行法歟。若爾自力他力之義容通心行。先約行者。念佛他力。本願行故。諸行自力。隨緣善故。次約心者。縱是念佛心住自力。亦屬自力諸行門攝。諸經念佛多在斯(矣)縱是諸行心歸他力。亦同念佛他力因行。淨土諸行正在斯(焉) 四。淨土教相者。限唯淨土門歟。為當亙聖道淨土二門耶。答。此問不審。且言淨土教相者指何法乎。若指向說淨土宗所立二門教名淨土教相者。何足問言亙二門乎。若指彼二門中淨土門教名淨土教相者。復何足問言限淨土門乎。雖然推問者意。欲問聖道教相亦依淨土宗義判歟。若爾可言然也。難行易行自力他力等教相。皆依淨土宗意判之。聖道諸宗未辨此等義相故也。又此問意。若欲問彼聖道諸教理實亦皆淨土教者。亦應答言。非無此義。如宗家釋云門門見佛得生淨土。即其證也。 五。一代八萬教悉為淨土一乘方便耶。答。此有異義。今且可存片片之義。若依二門各別之義。處別‧時別‧對機別‧利益別。故彼諸教必不為今淨土方便。若依二教一致之義。大悲臨化偏為常沒。種種方便發起眾生無上信心。門門見佛得生淨土。故一代教莫非淨土成佛之門。此義已舉祖訓述竟。更有何疑者乎。 六。聖道淨土難行易行自力他力者。依何證據立之耶。答。安樂集意。依龍樹菩薩十住毘婆娑論難行易行定判。立二門教。辨其自力他力義也。但其自力他力名言別有出處歟。聖道淨土名言散在此彼諸經中耳(云云) 七。法華一乘為淨土方便乎。答。此與前問總別雖殊。片片之義准例可知。又彼法華與今淨教。同名一乘。探其實道應理無二。若爾何論彼此權實。故宗家釋常依彼經開示悟入。成此淨土一乘之義。故或可言。若望機情二教別故。有作方便不作方便片片之義。若望佛意。法體無殊。彼即是此。此即是彼。何論方便非方便也。故經云如說修行即往安樂。法華三昧發願文。云願臨命終心不亂正念生安樂國等。思之。 八。淨土教相頓漸二教攝耶。答。問意云何。若指前二門中淨土門教。於此頓漸二教之中。隨一問其攝不攝者。宗家自判頓教攝也。然有難云。頓漸二教他宗所用。何以今經許彼所攝。此難非也。二藏漸頓名出經論(二藏名出地持論等。頓漸名出楞伽經等)。南北諸宗莫不通用。且如天台自雖細判五時八教。亦依此二教相判攝(云云)今意亦然。自宗雖有二門教相二尊教義。亦依此二論其判攝。此乃不問聖道淨土。若明漸修。皆攝為漸。若明頓悟。總攝名頓。非於聖道先立漸頓。將此淨教往攝於彼。故若釋彼華嚴等經。亦應問言二藏二教是何所攝。如是隨其經經說相。亦應答言此是頓教攝‧此是漸教攝‧此是漸頓攝。然有人云。今言此經頓教攝者。許今經是華嚴部攝等。此義甚非。尤足可。若如所解。又以何經為菩薩藏本。而言此經是彼所攝耶。 二。和尚所立淨土門。但於釋迦一佛說論之耶。答。非但釋迦一佛所說。故玄義云。十方恒沙佛。六通照知我。今乘二尊教。廣開淨土門(文) 九。善導和尚意。立二尊二教義耶。答。問辭不宜歟。初問既只言和尚。今更不可指其諱也。又就今乘二尊教文。世有二教一教之論。而今問端似自許有二教之義。而問和尚立不立意。異義之徒豈受此問乎。雖然今且答此問者。可言和尚意立二尊二教義也。何以知者。序題門云。娑婆化主廣開淨土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弘願等。即其證也。然有義云。釋迦廣開要門即顯彌陀弘願。非謂彌陀自顯弘願等者。甚乖釋義。若如所解。可言顯彰彌陀弘願。何言彌陀顯彰弘願。知讀文者勿亂句(矣)下釋云。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乃至)迴斯二行求願往生也。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等。攝益分齊二教宛然。若有明眼請審之。 十。二尊教外立證誠教耶。答。若以佛說通名教者。非無此義。故諸文中彌陀釋迦十方諸佛。如次配為大經觀經彌陀經主。但以諸佛證誠之說。所詮宗趣。攝益分齊不越二尊教意。故若欲辨教相差別。只依二尊教義而已。故玄義云。十方恒沙佛。六通照知我。今乘二尊教。廣開淨土門。乃至序題門唯標二尊教。不明三教也。 十一。彌陀教者。約彌陀所說耶。答。爾也。但立此義異解不同。有云。彌陀因中自說本願故。云彌陀所說教也。此恐不然。序題門意於觀經中立此二教。豈指昔說為今教乎。應知釋意依今經中第七觀初建立此教。彼佛應聲立空現者。顯彰本願別意故也(云云)然其所彰別意弘願。還如大經廣分別說。故云弘願如大經等。非謂觀經無此教故依彼昔說立此義也。又一義云。於光臺中有此教義(云云)此義意者。第七觀初所現佛體。以為實在光臺中故。與前義意終不違也。又一義云。彌陀自說出般舟經。故觀念法門依經明念佛三昧(云云)若知玄義依觀經立二尊教已。引彼同此明其行者。亦無所違。若言觀經無此自說故依彼經立此教者。則不可也。然有難言。第七觀初雖現無說。何依彼文立此教耶。此難一往也。諸佛說法非直口音故下釋云或六根通說相好亦然等(云云) 十二。釋迦教者。亙聖道淨土一代教耶。答。爾也。要門所攝定散二善。即彼一代諸教行故。應知三福即其人天三乘法也。思之。 十三。釋迦教者。亙觀佛念佛兩三昧耶。答。此應分別。若問亙二行者。可言應亙。若問亙二宗者。可言不亙。此教分齊雖說念佛。未為宗故。若宗念佛。即是彌陀教分齊故。是以釋云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專稱(云云)又一義云。釋迦教中有文有義。文宗觀佛不宗念佛。義宗念佛不宗觀佛。是故應答。此教雖亙觀佛念佛。而不相並以為宗也。此與前義似異而同。細思可了。 三。淨土所依經論有幾耶。答。此宗所依有正有傍。三經一論是其正依。傍依經論不可備舉。總而言之。一代經論莫非皆是傍依攝也。然觀念法門傍正并舉。略出六部往生經(矣) 十四。三部經各有異譯耶。答。依貞元錄。大經小經各有異譯。觀經無之。大經異譯現有四本。大寶積經無量壽會‧大阿彌陀經‧平等覺經‧大乘無量壽莊嚴經也。於中無量壽會願數文相多同今本。彌陀‧平等二十四願。文相亦異。莊嚴願數不滿四十。定數難見。餘文亦異。依之而推。雖言同本未可全同。恐是隨機見聞不同結集亦別。故今且依今本為定名正依經。小經異譯稱讚淨土佛攝受經。文雖多同不專稱名。亦言思惟。如是同異亦須斟酌。觀經首題似有多本。觀字上下佛字有無。雖有此異非別譯也。 十五。三部經說時何前耶。答。此事難知。諸師異說。大經觀經互論前後。阿彌陀經共許最後(可見憬興觀經疏等)今者且依一家諸文。所列次第大經為先。觀經為次。小經為後。何以然者。本願宗源義當初說觀門方便義當次說。捨摧證實義當後說。依此道理如是說也。然憬興云。大佛異譯彌陀經云。佛說經時。阿闍世王太子。與五百長者子持蓋獻佛。同發願等。以知。闍王殺父自即王位。立大子已方說大經(取意)今會彼者。彼經雖言大經異譯。願數不同。文相亦異。恐是機見自成前後。又闍王名多載昔經。或是經家從後立名。或是機見互有早晚。若執觀經定在前者。阿難韋提未聞大經。佛何直說如此妙華是本法藏比丘願力所成等。 十六。三部經有勝劣耶。答。同是頓教一乘。有何勝劣耶。但約教門非無差殊。所以大經雖說智願宗本。未對韋提偏為常沒。觀經為彼雖開異方便門。亦未顯恒沙諸佛證誠。阿彌陀經正直捨權證勸凡夫。信不思義智大願名號。教門雖有如是差別。莫不皆以念佛為宗。故無容論其優劣也。若有依此差別欲論其勝劣者。三部相望互有優劣。以互有優劣故。實是無勝劣也。 十七。三部經同勸三心耶。答。文言雖殊意在同勸。大經至心‧小經一心。至誠心也。勸信勸願在文可見。但彌陀經無迴向文。或是言略。或有別意。其意云何。欲顯不夾諸善意也。然而不遮正因正行。是故讚云九品俱迴得不退等。 十八。三世諸佛出世成道時。必說淨土三部經耶。答。必當說之。何以知者。諸佛稱揚本願成故。大經‧小經諸佛道同。其文明鏡。觀經雖似因別緣說。而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又云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隨順三世諸佛教故等。明知。亦應三世同說也。 十九。三部經同法華已前說耶。答。同字似劇。隨一在前。其義未定。何忽問言同在前耶。然而直答此問者。可言難知。於難知中。且依義推。恐是法華同時說歟。何以知者。律云闍王即位八年佛涅槃故。觀經必是法華同時。法華時長涉八年故(云云)然法華序列闍王者。恐是經家從後說耳。或是機見參差而已。觀經既爾。餘可准知。大經雖當觀經前說。義在法華時處說故(云云)又大經中略明三權一實義故(云云) 二十。三部經首題。如來自說耶。答。義當自說。觀經可知。大經異譯佛唱二十四願經名。准知。今本亦有四十八願經名。然其願中唯明專念名號得生。故題無量壽者。義當佛自唱也。小經佛唱不可思議功德等名。正是稱讚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名。故題阿彌陀。義亦當於佛自說也。 二十一。六部往生經者。何等耶。答。觀念法門云(云云)此中淨土三昧經者。經文雖似不明往生淨土法門。欲顯佛意無壅常為一事。故下文引彼經齊戒護念文。為專念彌陀之利益也。 二十二。六部往生經。取般舟經耶。答。取之。彼經雖因跋陀和請說菩薩行。探佛密意。正在欲令一切凡夫專念彌陀名號生西方。故彌陀自說正在彼經。即顯此玄宗也。 二十三。六部往生經取隨願往生經耶。答。文雖不列。意非不取。淨土三昧尚入此部。況彼經乎。思之。 二十四。三部經意。同明觀佛念佛二義耶。答。此應分別。若同問明二行義者。大經小經非無其義。兩經異譯其意頗見(云云)此乃正助合行意也。若同問明二宗義者。此之兩經唯宗念佛。由是首題無觀名也。 二十五。三部經唯限如來自說耶。答。爾也。大經雖有阿難惟忖彌勒領解。承佛聖旨領解佛說故。觀經雖有韋提請問阿難傳說。請問序。傳說傳佛說故。何以此教唯佛說者。唯有滿足大悲人救常沒故。唯佛與佛乃能明了佛智法故(云云) 二十六。三部經正宗所被機。在世得益人為正耶。答。若佛在‧世若佛滅後。一切造罪凡夫為正機也。於中更復論傍正者。滅後苦機為當機也。何以然者。三部但是大悲教故。大經序云。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等。觀經序云。如來今者為未來世等。即其證也。阿彌陀經雖無此序。證前二經大悲教故。諸佛稱讚。能為難事。即其證也。 四。淨土教意立幾宗耶。答。淨土教中立二宗也。所謂觀佛念佛兩三昧也。何以然者。二尊教故。教下所詮為宗要故。非於一教立二宗也。 二十七。觀佛三昧者。但限正報觀耶。答。正觀正報兼通依報。釋名門云。照彼彌陀正依等事。即此義也。 二十八。念佛三昧者。廢定散十六觀門別立之耶。答。觀門釋迦教。念佛弘願宗。故彼觀門縱廢不廢。念佛三昧宗義常存。然廢兩門立專稱者。廢釋迦教立弘願宗。此乃觀益功歸念佛。念佛益外無別觀益名為廢立。非觀益外別立念佛益而廢立也。是故釋云。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專稱(文)此與法華云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佛乘等大況相似。應知。 二十九。觀佛三昧意。定散十六俱名觀耶。答。此問不審。為許定散即十六觀作此問耶。若言然者。何足問言俱名觀耶。為許定散異十六觀作此問耶。若言然者。雖可問定散俱名觀。何問十六觀名觀乎。若言此問雖言十六未言十六觀何作此反詰者。經文所列十六章段。即是觀門之次第也。離此觀外有何法體可分十六。隱其觀名作此問乎。雖然且受此問答者。可言觀名在定非散。然十六觀分兩門者。此十六觀佛力願力為其義。故定散二機俱入此門。各迴己業求願往生。但十三觀酬韋提請正為定機。後三輩觀是佛自開。正為散機。故此三觀體只十三觀佛三昧。然攝散者。或因佛力。或因願力。非謂三輩所修三福九品因行即是觀也。此義梢隱。善思擇之。又一義云。今經定散證讚彌陀依正二報使人欣慕。故總說為觀佛門也。二義賒切。學者思之。 三十。觀佛三昧為宗者。以觀佛為念佛方便義上建立宗義耶。答。觀佛三昧釋迦教宗。始終有三重義。自力‧佛力‧願力(亦名行門觀門弘願)歷此三重各有定散之義。觀佛三昧常為其宗。何以故。自力‧佛力‧願力雖殊。福‧觀二業觀行為尊。於觀行中佛觀主故。於此三重觀佛宗中。異方便名正當第二。於前行門示此觀門。令入弘願成因行故。然其因行願力成故。功歸念佛。弘願所宗在專稱故。爾時觀佛宗義雖廢。而於當教常自是宗。譬如請下侯王於諸國。功由天子。故歸帝時雖居臣位。而於諸國常自是王。若知此義可言。觀佛雖為弘願念佛方便。於要門教不失宗名也。 三十一。於念佛立觀名耶。答。觀功歸念。念有觀功故。於念佛亦立觀名。第三重觀是其名也。彌陀遍照智光為觀體故也。 三十二。以念佛為能詮。觀佛為所詮義有耶。答。一家教相無此義也。二尊教宗不相濫故(云云) 三十三。觀佛三昧者。於念佛未顯之方便位立之耶。答。觀佛三昧有三重義。上已述竟。此與前問左右而已。 三十四。觀佛念佛兩三昧者。於一機上論之耶。答。此應分別。若從觀門入弘願者。於一機上論兩宗也。若其直入弘願機上不立觀佛為宗義也。然有人云。此二必於一機上立。若無諸佛咨嗟之教。無容直自入弘願故(云云)此恐不然。觀經定散十六觀門。雖酬諸佛咨嗟之願。本願直言咨嗟稱名。稱名之教隨機不同。故有三部等經。觀經兩門是其一相。大經‧小經直示專念。豈待觀經開觀門竟。方許念佛往生益乎。思之。 三十五。觀佛念佛二種三昧。各論得益耶。答。若隨他意各論得益。若隨自意唯念佛益故。云雖說兩門之益意在一向專稱名也。 三十六。念佛三昧者。指本願名號耶。答。爾也。今言念佛三昧為宗者。指稱本願名號也。 三十七。觀佛三昧修行者。但觀佛身相好耶。答。非但身相。亦觀其心故。經云。若見佛身亦見佛心。論中亦明觀三業等。抑此問意。云何但觀佛身為簡二菩薩身及自身往生等。為簡乃至依報中真假境等。若言如是簡對問者。其義已顯上問。何更問乎。故令且對身心答耳。 三十八。觀佛念佛兩三昧。以何物為體耶。答。所言體者。為問宗體。為問行體。若問宗體如玄義云。一心迴願往生淨土為體(文)若問行體。如觀念法門云。定心三昧口稱三昧(文)依此應知二行體也。但推問意應是宗體。言宗體者。宗所歸也(云云) 三十九。念佛三昧者。以念佛為方便得三昧耶。答。爾也。觀念法門引經云。由念佛故得是三昧(文)觀佛念佛云見佛也。抑此問意欲論何義。為論念佛即三昧義。為論觀佛為方便義。若欲論初義者。應知非無念佛即三昧之義。念通三慧與定散。俱三昧分位通淺深故。又三昧定力常加念故(云云)若欲論後義者。經文雖似觀念為門得三昧時。聞佛自說念佛三昧。理實稱念亦在方便故。下釋中明行相心與聲相續。又云。心口相應等。天台云。念念聲聲步步唯在彌陀。其意同之。 五。觀經所立定散與一代所說定散。全異耶。答。問意云何。為許定異而問全異分異義耶。若言爾者。許定異誰所許耶。若言不爾。未許定異者。那忽問言為全異耶。雖然且答此問者。此經定散有三重義。初自力義全同諸教。次佛力義亦同亦異。後願力義全異諸教。如是應知。 四十。今經所明定散二法。為釋迦異方便說。為當為出彌陀弘願中耶。答。此應分別。本末別論釋迦方便。推功歸本出彌陀願。謂此二門酬彼諸佛咨嗟之願所開教故。又此二善即彼十九二十願中所攝行故。但以本願念佛為宗故。直願言諸佛稱名眾生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釋迦稱讚善巧多門故。先隨他意標行門。次隨自他意開觀門。後隨自意顯弘願。此如法華宗中為實施權。開權顯實。廢權立實三重教相。思之。 四十一。引何文為定散二善證誠耶。答。此見何處引何等文為二善證作此問耶。若就玄義定散門中定散二善出在何文者有通有別等釋發此問者。甚為不可。彼非問答定散二善證誠故也。當知彼門料簡今經定散二善三重六義出在通三別二文中。非引五文直為二善證誠也。故今答此問者。可言一家釋中。無別引定散二善證誠文也。 四十二。定散二善教法何機受之耶。答。玄義意云謗法無信八難非人不受此教。除斯已外一切眾生皆得受之。何以然者。此釋迦教本為定散二善行人令其迴願往生故也。然此教意雖說迴其二善願生。實在專念彌陀名號乘彼願力乃得往生。故言一心信樂乃至乘佛願力等也。思之。 四十三。韋提希夫人請問。亙定散二善耶。答。唯定善不通散善也。故玄義云(云云) 四十四。今經所明定善。亙思惟正受耶。答。爾也。今經所說思惟正受者。定善差別也。何以然者。觀前方便名思惟故也。此方便觀者。雖是散心定方便故屬定善門也。彼三福業者。只要廢惡修善。不期息慮凝心故。名散善一門不許合思惟也。若於觀門始終自辨散心定心位者。思惟亦應是散心。諸教性相約三惠心辨定散者即此義也。今言思惟不通散善者。不許通彼三福散善。非謂一向非散心也。今時學者多迷此旨。思之。 四十五。三福九品者。約散善中方便行成不同耶。答。此問復何。於散善中分別方便行成不同。有何所據作此問耶。自立義門對他發問。於自他宗有其例耶。雖然答此問者。可言三福九品正因正行二義也。如是答者若為難之。 四十六。序正二段所明三福其體同耶。答。此問復從何處來耶。若就散善從此已下三輩散善一門義中一明三福以為正因二明九品以為正行作此問者。釋文雖言一明三福。正宗經文不說三福。由此古來異論未息。或云。此釋提前序中三福正因。對今正宗九品料簡。故言一明三福等也。或云。正宗別有三福正因之義。故依義明不依文也。既有此諍。兩義鉾楯。今問似就一義意來。異義之徒豈許容耶。雖然且依一義答者。可言序正三福法體雖同義分不同。何者序分三福自力為義。正說三福願力為義(云云)又有一義云。序分亦同。而分序正者。序標正故。但此約佛密意義也。若依教門者。前義為是。故此二義或可隨宜。思之。 六。淨土所依三部經。以實相為體耶。答。若論教體非無此義。然宗旨門且辨宗體。何以然者。教體義通諸經理同故置不論。宗體隨經各有所別故須辨釋。然論注云。以佛名號為經體者。似辨教體。亦異諸經。更詳之。 七。淨土所用教相。三乘一乘何耶。答。一乘也。故玄義云。我依菩薩藏頓教一乘海(云云) 四十七。頓教一乘名。亙觀佛念佛耶。答。爾也。念佛三昧一乘體也。觀佛三昧一乘用也。依念佛體開觀佛用。攝彼五乘三福正行歸一乘體入佛家也。 四十八。一乘教者。比挍顯勝一乘耶。答。此問復有何所依耶。若依觀經流通分中釋。有比挍顯勝之言。作此問者。即應答言。非直比挍顯勝一義。亦有超絕無比義也(云云) 四十九。法華一乘淨土一乘。同異云何。答。如上可知。機情謂異。佛智同也。 五十。淨土事理二教所攝耶。答。事理二教名出何處作此問耶。此名目出台宗教相。何必依彼問淨土耶。若言不必依彼宗問。只問有相無相義者。何輒自立二教名耶。雖然答所問者可言事理相應教也。故玄義云。經能持法。理事相應等。言相應者不二義也。何以然者。淨土無生亦無別故。畢竟逍遙離有無故。三昧無為即涅槃故。二十九句入一法句生即無生故。如此等義皆由彌陀佛願力。故永異諸教諸宗談也。應知。 八。就觀經所明觀門。云何判依正二報通別真假耶。答。玄義云(云云) 五十一。淨土宗意。許真假一體依正之旨耶。答。自有此義。何以然者。許皆佛心流出故也(云云) 五十二。日想觀者。依正總假觀耶。答。爾也。總比依正光相故也。然言依報觀者。且就初說耳。 五十三。通別真假依正二報中。取三輩觀耶。答。有義取之。謂正報中聖眾莊嚴亦名通正報。其中法界同生者。指三輩觀名法界同生觀也。今謂未必然也。若此法界同生觀境。直是三輩觀境者。全同諸師他生觀徒眾觀等義。十三定善義豈得成耶。若言今師許十六定善義者。甚為不可。違諸文故(云云)若言雖觀三輩往生。非定觀故名散善者。觀通定散。亦違下文下引教我觀於等文。證韋提請不通散善義。豈成耶。故今義者通別依正自於十三觀中分別。法界同生亦不依下三輩觀也。何以然者。彼三輩生雖亦法界同生所攝。同生為境十三觀意。三輩觀非觀他生故。當知。三輩散機以佛力故。依前十三觀門專心念佛。作得生想名為上輩生想等。故此觀境還是前十三境。非前依正境外別立三輩。為三觀境名為法界同生境也。若爾於前十三觀中。何觀觀此同生境者。三尊所攝有緣眾生。是其法界同生者也。思之(云云) 五十四。第八觀形像者。指泥木綵繪形像耶。答。初取木畫等形為境。次第深入見彼佛亦名像也。故觀念法門云。畫造像等疏中。亦云佛像端嚴相好具足了然而現等。不相違也。 五十五。華座觀者。依正二報中何耶。答。今釋屬依報。是別依故。論屬佛觀。為佛觀座故。各據一義也。 五十六。華座者。敷寶池中央耶。答。當觀說相不爾。在寶池上故也。下雜觀中及龍樹讚中在寶池中。此乃華座非唯一種故也。 五十七。華座者。亙三尊所座耶。答。言爾無失。但經當觀觀佛座耶。 五十八。華座者。酬因位別願所成耶。答。爾也。是本法藏(云云)然本願中無其文。故解者不同。有云。寶香合成願中池流華樹攝此華座也。今謂未全然也。凡彼國土華池寶閣。雖皆願力所成。而今觀門特至此觀作此說者。別有深意。謂欲顯示此華酬因覺體故也。智者應知。 五十九。正報假觀亙通別二種莊嚴耶。答。爾也。經釋俱分明也。 六十。第十三雜想觀者。真假交雜故云立雜想名耶。答。大身小身佛菩薩。正依真假雜想故也。 六十一。就十三觀正宗要觀者。為何觀耶。答。疏云。寶地華座金像最為要觀(取意)但此初心修觀要也。若論所期真身極要。應知。 九。如來付屬要法。唯限念佛一法耶。答。爾也。觀經流通分云(云云)釋云。 六十二。三部經同付屬名號耶。答。爾也。大經流通佛語彌勒其有得聞彼佛名號等(文)小經雖無付屬之語。理在絕言。何以故。正宗專勸執持名號無餘行故也。是以讚云。世尊說法時將了。慇懃付屬彌陀名等。 六十三。觀經定散文中。所說念佛本願念佛耶。答。爾也。若非本願念佛者。亦不可言定散文中唯標專念等也。且讚定善文中真身觀云。唯有念佛蒙光照。當知本願最為強又釋散善下品上生文。云然望佛願意者唯勸正念稱名等。即其證也。然有義云。正宗念佛非本願也。流通念佛是本願也。此義甚非也流通正宗。正宗念佛若非本願。流通念佛豈是本願。但正說定散念佛兼含說。故流通選要付屬而已。故言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專稱等者。上說定散兩門益意。即在本願專念宗也。 六十四。如來出世本懷唯限念佛一法耶。答。此應分別。若約機情。法華一乘‧念佛一乘。非無差別。然彼此一乘俱許本懷者。可言非唯限念佛也。若望佛意彼此無差別故。故應正答。唯限念佛一乘法也。何以故。法華三昧一乘宗體亦是念佛三昧一乘宗體故也。應知。 六十五。觀經流通付屬念佛。定散外念佛歟。答。爾也。故云上來雖說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專稱也。但以定散念佛體用不離。總而言之。唯一乘也。 六十六。付屬念佛者。唯限口稱名號耶。答。爾也。經釋分明。勿異論(矣)但以口稱名義功德開於五門。乃至萬行若能如是解者。不乖一向專稱也。經言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深須思之。 六十七。比挍顯勝念佛。觀佛三昧意耶。答。比挍觀門顯念佛勝。故云比挍顯勝也。經言但聞佛名等者。定善示觀門位觀成義也。何況憶念者。依觀門教專心念佛義也。思之。 六十八。全非比挍念佛。為釋迦教意耶。答。前言比挍顯勝。今言超絕無比。於一念佛立兩重義。總而言之。二教交際有此義耳。思之。 六十九。念佛萬行相對時。以何名廣大耶。答。一家宗義念佛廣大。讚云萬行俱迴皆得往念佛一行最為尊。此例非一。然玄義中一行成佛為方便。說萬行成佛為真實義。此述攝論別時意中聖道難行自力宗義。不應依彼難此宗義(云云) 已上教相義問大綱九‧細目六十九。略答竟。 淨土宗要集卷之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