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2641 座右鈔 輸入者 朱艷春 一校者 袁雪梅 二校者 張遠祥 改稿者 劉海燕 敬啟。同法眾等。為護師跡立制式二十五條事。 一。可童子入室時先授三歸五戒事 右三歸是翻邪歸正之首。五戒亦卻惡持善之源也。故義淨南海傳曰。諸有發心欲出家者。或經旬月令其解息。師乃為授五種學處。此是創入佛法之基壍也(云云)西天聖儀誰不遵行。令時多有七歲以上小兒剪髮者。准律是可驅鳥沙彌。雖似出家形未具沙彌威儀。依毘尼母論縱雖剃髮。未受沙彌戒以前猶可授五戒(云云)故為此人同授五戒。可為入佛法之基壍也。 一。可弟子得度時師主告示眾僧事 右出家事大。不可偷度。若依律儀。集僧單白。宜令大眾知聞。但今菩薩僧眾法行稀。師主豫告語令眾僧識知有何不可。南山尼抄云。若不和白房房語知。亦得(云云)此儀準用無過。 一。可剃髮出家時即授沙彌十戒事 右按南海傳曰。僧眾許。已請阿遮利耶為除鬚髮。次於本師前阿遮利耶授十學處(云云)山家儀式亦以如斯。今時剃髮後無戒多積歲月。乖天竺之梵風。違山家之舊儀。其沙彌戒大小有異。今依山家式。宜授十善戒。若存本儀。應請二師。但菩薩受法多。是一師。隨宜斟酌。 一。可出家後必登山門戒壇事 右叡山戒壇是傳教大師盡力申奏。嵯峨皇帝降勅所建也。傳受之儀雖漸訛變。遶壇之緣冥利不無。十四五歲以上得度之人。必待冬夏兩時授戒之日可登壇結緣。依律以沙彌生年次第定坐次上下。若同年者坐出家次第。今菩薩沙彌亦宜準行。但於登壇以後者。須坐登壇次第也。若有同日登壇人者。雖可檢問受時之前後。座主和尚授戒其時已定。於人人得戒何必可論前後之殊乎。故猶可坐沙彌本位歟。或於眾中取籌可定其上下也。 一。不可為年未滿二十人。輒授菩薩大僧戒事 右二十未滿是十遮其一。不得受具足戒。雖是小撿。出家菩薩必須行用。山家古儀又以如斯。智證大師授戒之日。於問遮章。準律被加問年滿二十不三衣鉢具不等之句。後昆誰不學祖風乎。但中古以降十四五歲皆以登壇。行來既久。誰得改之。故我一眾又準土風。順世儀雖許幼年登壇。輒難足大僧數。年滿二十後。蒙師僧許可已。重受菩薩三聚淨戒。方可進大比丘位。自此以前於本寺猶可學沙彌威儀也。故雖登壇上座。未受本寺大戒者。暫可坐其下。重受大戒後。可復登壇本位也。又有二十歲以上發心出家者。準占察經意。雖未受沙彌戒。宜可授大戒為菩薩比丘矣。 一。不可為衣鉢未具人授大僧戒事 右三衣一鉢是沙門出家之幖幟也。若衣鉢不具又是遮障。事同前篇。故山門授戒差看衣師檢校衣物。故知大小受法雖異。衣鉢受持是同。必先辨整三衣鉢坐具等物。然後可臨戒壇。又受戒‧授衣已竟。帶三衣如身皮。護一鉢如眼目。若離衣經宿。是捨墮罪。若依律儀捨而懺悔。但菩薩法一切輕垢竝皆對首懺罪滅。不同聲聞故。懺悔已更須加受。天台山十制第一條云。三衣六物道具具足。若衣物有闕則不同止(云云)大師遺弟豈不尊行乎。 一。可授大戒時先令修三十七日悔過事 右按梵網經云。當七日佛前懺悔得見好相。若不得好相。應二七‧三七乃至一年(云云)又云。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云云)又按貞觀七年三月十五日官符云。更牒本寺三七箇日令修悔過。四月十五日以前定其受戒日(云云)經據好相故延促不定。格要揩定故立時限。但見相受戒或高位人自誓受法。或犯重者滅罪方軌。非從師初受之軌則。今且借用彼懺悔方法。以為受戒前方便。於其日限者。經舉一七‧二三七‧一年三品。今取其處中。又普賢觀經明懺悔法立三七限故。今探佛意。準國制所令修三七悔過也。其懺悔儀。若依梵網者。六時誦戒本。若到禮。三世千佛。此只表慇重。宜隨時機歟。且依先師遺旨。設一途規矩者。三時修法華懺法。例時行彌陀念佛。日別誦法華梵網各一卷。又山王權現備法味。傳教大師捧法施。可祈念得戒無障。又受戒以前。若不解三重玄義之深旨。作法之時恐難納三聚淨戒之法體。必須他日豫教授壇場重開導令成得戒之實耳。 一。可受大戒後日日行六念事 右化教六念恒時所懷。不及立制。今所論是制教六念也。源雖出僧祇律。大乘菩薩皆以共行。叡山諸師專行用之。登壇授戒之日書六念文賜與受者。其來久矣。況晨朝無常偈各誦六念之句。寧可不措心乎。 一。可衣鉢道具體色如法事 右三衣遮絹南山一家之所立。一鉢離木是小宗一途之所制也。今我一眾衣不擇絹布鉢不簡木鐵。隨緣而作。隨得而用。雖然體色量等猶須如法所謂綾羅錦綺紗穀等及細薄生疎之類。華綺文綵之財。悉不可用。律中所開唯是厚密平絹熟緻紬絹而已。色則律出青‧黑‧木蘭三種。梵網列青‧黃‧赤‧黑‧紫五色。並離正間皆可壞色。若準延曆寺禁制式。可用唐袈裟色(云云)是則律中木蘭色俗稱香染色者是也。但中古以來風俗漸變今時僧徒法主和尚多著木蘭。堂中眾僧共被黑色。此亦無過。量有通局。如律所明而已。鉢通木鐵。雖異律儀。大教所開烈祖所用。然木骨布漆離垢膩。過量有三品。祖師應器多是下品。形相圖樣莫墜舊風。坐具體色如律所明。不可異袈裟。而祖師道具中有綾羅坐具量過二搩。或可是長財。必不可好用歟。又世多單作。不應本制。必可重複耳。凡出家行儀儉素為體。而人要華飾。寧道人所懷乎。縱見小利猶應謹慎。慈惠大師二十六條式云。綾羅綿綺一切停止。其外之色新舊粗細只可隨有。不得捨舊求新厭粗欣細。努力努力。不可違失(云云)楞嚴遺弟可不守祖制乎。 一。不可畜不說淨長衣長財事 右上士深山絕域不須溫厚。中根三衣糞掃行頭陀事。非下機之所及。非末代之所堪。故如來慈愍。或聽百一助身。或開隨得諸長。而百一供身不必說淨。諸餘長財必須捨淨。若準聲聞儀。先請現前有德人為淨主。然後所得諸長縱一尺六寸廣八寸以上之衣。十日之中對一比丘必須作淨。若不說淨至十一口。得犯長罪。同離衣過。又地持瑜伽等大乘律具出菩薩說淨法。況山門授戒時差說淨師令行此事。我門菩薩眾誰不奉行乎。 一。不可出家菩薩捉觸寶物事 右比丘之法超然為宗。若貪捉錢寶俗徒無異。故沙彌十戒。八齋加捉寶。況大僧乎。若聲聞法穀米錢寶淨施白衣。令淨人掌舉。自無觸著。而菩薩法善戒地持雖聽受畜金銀等。不言自捉。故亦捨與諸佛菩薩可令淨人知是看是。若無沙彌淨人可看知者。開遮可隨宜歟。 一。可知不受惡觸等過失事 右不受而食事類盜取。須對沙彌淨人等手受。律中有手與手受手與物受。物與手受物與物受等差別。今時禪眾等纔合兩掌即表受食。未檢誠文不可指南。遙擲過食地畫口唱。此皆開緣。非常途儀。若不受觸食是名惡觸。一切比丘不得食之。若一人受已受體既同。餘雖不受之無過。凡內宿內煮自煮惡觸。儉時暫開豐時還遮。梵網已說自手作食自磨自舂。雖舉惡觸一種意兼宿煮等諸非。若無淨人等者隨宜進退矣。 一。可辨別請別眾食背請等免其過事 右小乘律中雖開別請。梵網‧仁王皆深制斷。經說。七佛無別請法。及此末代誰敢開聽。雖然今時檀越心皆限約等施甚稀。且準義記後釋可加一人僧次歟。別眾食者。若常住僧食無別眾過。若於寺內。若於聚落四人以上受檀越請。在一處食而不集界內眾僧。此名別眾食。若在聚落應鳴揵槌。若在僧寺可加僧次之人也。背請者。受施主請已不捨與餘人。更受異主食。此名背請。凡信施功重檀主恩深。而貪情為先。別背任心。豈是大士慈行乎。 一。不可半月布薩闕怠事 右布薩說戒十方賢聖共同遵。大小兩乘並勸勉。況大乘布薩舍那釋迦既出戒光而自誦。新學菩薩豈守癡闇而怠慢經云。一人布薩即一人誦。若二人若三人。乃至百千人亦一人誦故不論獨住共住。不擇伽藍聚落。隨所在處必可誦戒品。不可同聲聞大界自然眾別有異。若(云云)身不至若不與欲而在界內者。即是別眾。其罪不輕。二十六條式云。凡受菩薩戒者。每至布薩之日必入堂應聽聞。況當其巡次被充法用者。何因致闕怠乎。自今以後若有闕怠所三年斷。不曾寬宥之。但不堪誦戒梵唄維那者。請堪能之替共參聞誦戒莫依出替人以闕自聽矣(云云)今我一眾宜順此式而已。 一。不可安居受日等違法律事 右長時修道雖是本意。夏月靜坐其益倍勝。故如來立制三月安居。而天竺法五月十六日結。為前安居。六月十六日結為後安居。於此中間無結夏法。漢土風儀四月十六日為前安居。五月十六日為後安居。四月十七日以後或稱中安居。或屬後安居。山門行事源雖尋天竺。安居一事因準支那。若無難緣須依前安居。若有事緣中後隨宜若多人安居一處準明曠疏並山門行事作。對首法。若無餘人者。依圓覺經。可作心念法也。又要期之中若欲有生善滅惡等緣而出界外者。不可任意去。須作受日法。若不受日至界外經宿者。是破夏比丘耳。若有七日以還緣者。作對首心念法可受七日。若有過七日緣者。律令羯磨受。今菩薩僧行事唯宜告語界內眾僧隨眾可否。努力不可自由矣。 一。可夏末必行自恣事 右九旬修道精練三業。初心行者自過難見。故佛制夏末令行自恣。聞他舉罪發露悔過方堪受歲。於此一法山家古儀與聲聞無異。若有五人以上。宜差五德行眾法。若四人以下。對首自恣。若唯一人。至佛像前作。心念法。此自恣是舉罪懺悔法故。縱雖結後安居及破夏無夏比丘。共集一處同可作法。但於後安居人者。自恣後即不可至他處。必待三月滿方可出界也。凡末世行事不足及言。日夜犯罪無量無邊。經過多日舉罪何窮。雖然纔學其行儀。將結其來緣。極聖世尊猶行自恣。像末弟子誰不遵承。謂是假名勿令輕忽而已。 一。可一切眾集時早皆上堂特慎三業事 右鳴鍾擊鼓意在眾集。若恣心不至既乖和合之儀。何有共住之益。所謂晨昏勤行臨時講誦。若聞鍾鼓應聲可赴集。勿令懈怠。又法事未訖不可早出。凡讀誦齋講一切眾會之處。特守三業莫廢四儀。而今高座講經之席。交頭語笑。連床同誦之場。閉口無言。卷舒經卷柱頭含口。對坐眾僧倚壁支床。或無事彈指。或出聲欠呿。此等非法不可勝計。師友同法互加教誡。勿令粗荒矣。 一。不可眾差促事遁避事 右釋眾行業雖異世塵。三寶緣事非無要務。若說戒講經若禮誦唄贊。若大小知事。若看病官使等。或依事擇人。或隨次勤役。既當已任不可辭遁。於其勤事勿令綏怠。一人辭讓。誰敢苦役。又普請之勤同事之業早可奔集。莫求免脫。是則乖住持之道違和合之志。不可不誡矣。 一。不可無伴入聚落事 右出家事業須憚譏嫌。若欲有事緣出寺門入聚落者。將一比丘以為好伴。若無同戒沙彌近事亦聽相伴。不可同尼眾必須同伴歟。而安樂行云。若無比丘一心念佛。人執此語多離伴侶。甚以不可。彼安樂行以沙彌小兒為不親近境。故不許沙彌為伴。今時諸寺皆畜沙彌使人等。豈可在寺內不依四行。出聚落固守文株乎。南海傳云。若出寺外兩人方去。必有緣須至俗舍者。白眾許已四人共去(云云)縱雖忘四人同住之梵儀。何可効一向無伴之弊風乎。又若有緣非時入聚落者。宜屬授而去。而不告去處出入任意豈是比丘行狀乎。 一。不可不白師主上座等軌至他處經宿事 右共住同止之義不可專輒。所謂暇日多小去處遠近。竝其緣事一一啟白師主‧上座‧知事等。蒙許可已方得往彼。事緣已訖速可還歸。不得安然而涉旬日。若歸寺時亦復如前告白。然後可隨眾。不語歸往之旨。不可直上堂入眾。夏中縱雖受日。猶須啟告師主等。若不然者乖依止之道。違敬順之儀耳。 一。可止一切邪業非法事 右出家威儀離過為先。性重譏嫌有何差別。但菩提薩埵利物為心。故見大利開制隨宜。若無其益護持須急。所謂齋食不過時。飲噉莫違法。睡時須念明相。無病不得晝臥。乃至歌舞‧倡伎‧圍碁‧六慱‧販賣‧卜筮‧壞生‧掘地等一切邪業。順佛教誡不得輒作。又或稱佛法之助。學習俗典。或號觀行之緣。吟詠風月。若實有益非無聖開。若其假詫猶可謹慎而已。 一。不可無知不學好獨住事 右新學菩薩行住未練。若不從明師非法幾許。故律中受戒以後五歲之間。先學戒律。然後令修餘業。戒學功成。智行已具者。五夏以上許離依止。若依南海傳者五歲之後雖許遊學。十夏未滿所到之處猶須依止。若戒行未明了。盡形不得離師。毘尼母論百歲不知法者。從十歲知法者依止(云云)而今纔落髮已即厭師友。或卜草庵無伴獨住。或交聚落男女雜住。不顧他門之謗訾。不憚俗人之譏過。一何痛乎。況山家式云。初修業菩薩一十二年不許出山門(云云)今時新學縱雖不約年限於一紀。輒不得離師僧於遠方矣。 一。可不擇利鈍皆悉學問事 右三因佛性了種為本。三德秘藏般若為最。然則五十餘年說教唯在開示佛智。五千餘卷聖典併為令發惠解。四依菩薩造論釋經。諸宗人師製疏弘法。豈非傳佛意於末代示法理於來葉乎。我等運在澆季得值教跡。各應竭香城之誠。何可忘雪嶺之志。而人多迷理隨心去取。或言。我是癡鈍。雖學難解。或言。我已年長。雖困不達。因茲或偏疲誦經持咒之事業。或徒守無知無識之弊惡。倩按事情甚不可然。若難解者彌可學。若不達者倍可困者乎。故我一門不擇根之利鈍不論機之堪不。晨昏聽學。晝夜鑽仰。勿捨寸陰。是則和尚之遺屬。興教之網要而已。但或承眾命看知眾務。或有別願禮懺念佛之類非制限歟。 一。可互行慈忍不致鬪諍事 右慈悲為懷。是名菩薩。柔忍為心。是稱僧伽。況受圓戒即同覺位。既入如來室。著如來衣。豈可反畜怨嫉心屢起鬪淨事乎。梵網經云。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中善根無諍之事常生悲心。而反更於一切眾生中。乃至於非眾生中。以惡口罵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猶不息。前人求悔善言。懺謝。猶嗔不解。是菩薩波羅夷罪(云云)又云。尚不畜奴婢打拍罵辱。日日起三業。口罪無量(云云)若我眾中以嗔嫌故。有吐一惡言及加打拍者。不問是非。勿令共住。若復性多疾妬。心無慚愧之輩。雖未行非方便令去。永除梵葉純留真實。互住身口意誓之方軌。宜修慈悲喜捨之梵行。此是住持之洪基立制之至要者也。 一。可迴所修行業欣求極樂事 右正像既過。末法稍蘭。去聖遙遠。解行俱淺。若不詫勝緣出離期何日。然彌陀世尊發超世之弘願。拯常沒之沈淪。諸教之所贊。諸師之所勸也。何況普賢‧文殊發願歸西方。龍樹‧天親說偈欣安樂。上聖皆願求。下凡何棄捐。然今時禪教不辨佛意。不順聖訓。或暗證床下期三生之開曉。或唯事壇上求即身之頓覺。是皆學淺智少不識教旨之所致也。傳教大師籠山發願文云。生年半百未定六道。為往生因歸山念佛(云云)慈惠和尚病中述懷詩曰。唯念西方不念餘(云云)山家眾中誰生異計乎。故我一門外雖修顯密之行業。內無忘攝取之悲願。寺內必置別院專修淨土業。田里普勸有緣廣弘。西方行。烈祖之素願。先師之要誓。努力努力。勿令違背矣。 以前式條存略在斯。或是如來之教門。或復嚴師遺誡也。而和尚從遷神於九品。遺弟不卜跡於一處。江東‧江西去住隨緣。山陰‧山陽聚散無定。然則眾別行事。進修規則。違犯雖多誰敢處斷。適值一紀追慕之遠辰。幸得一味和集之嘉會。定式立法今正是時。故酌法海之一滴。普示我門之一眾。庶幾同學法侶。皆共遵行令佛法久住世間。使師道遠傳遐代。敬白。 假名菩薩比丘惠(仁)。 延文三年九月十一日。 假名菩薩比丘昭(源)。 這之座右者。三鈷寺十一世實道上人制法。雖西山一流為條目。數歲塵封。無知世人(予)參挍鋟于梓。粟生光明寺為藏板。欲流行于世者也。 享保十二年五月十八日。 本山光明寺三十七世澤了校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