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養抄卷第二 輸入者 韓紅霞 一校者 韓紅霞 二校者 韓紅霞 改稿者 王 麗 九品往生者為利物皆來娑婆耶 九品往生者得道云何 極樂說三乘教耶 極樂有三乘耶 有不發大乘心生彼土者耶 安養界有入無餘涅槃二乘耶 安養界有藏通二乘耶 五逆謗法者生極樂耶 加觀經意誹謗正法者可云生極樂耶 九品人品位何 問。九品往生者為利物皆來娑婆耶。 經云。上品上生者○即悟無生法忍。逕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上品中生者。經於七日應時即能飛行遍至十方歷事諸佛○上品下生者○於三七日後○歷遊十方供養諸佛○中品上生者○蓮花即開○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中品中生者○逕於七日蓮花乃敷○聞法歡喜得須陀洹。逕半劫已成阿羅漢○中品下生者○生於逕七日遇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過一小劫成阿羅漢○下品上生者○逕七七日蓮花乃敷○發無上道心。逕十小劫入於初地○下品中生者○逕於六劫蓮花乃敷○發無上道心○下品下生者○於蓮花中滿十二大劫蓮花方開○即發菩提之心。 淨名妙記上云。若爾亦可娑婆即往於淨。何以從淨劫生此耶。答。下之八品不可來生。上品上生或可即能到彼土已獲通故來。故法花云。是人自捨清淨業報即來藥此多怒害處(文)。 問。九品往生者得道云何。 經云。上品上生者○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一者發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會迴向發願生彼國○生彼國已○悟無生法忍○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深信因果不謗大乘○生極樂國○經一小劫得無生法忍○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生極樂國○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云云)中品上生者○受持五戒持八戒齋者○往生極樂世界○應物即得阿羅漢道○中品中生者○一日一夜受授八戒齋○沙彌戒○具足戒威儀無缺。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聞法歡喜得須陀洹逕半劫已成羅漢(云云)中品下生者○孝養父母行世仁慈○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聞此事已○生極樂○聞法歡喜○成阿羅漢○下品上生者。不誹謗方等經典○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讚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稱南無阿彌陀佛○作是語已命終○蓮花乃敷○具百法明門得入於初地○下品中生者○毀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是愚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以大慈悲為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光明神力。亦讚戒定惠解脫解脫知見。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即得往生七寶池中○發無上道心○下品下生者○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如此愚人○遇善知識○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具足十稱南無佛故除○生死之罪○往生極樂世界○發菩提之心(文)。 疏云。釋會經論者。問。依往生論。二業不得生。此經中輩小乘得生。答。正處小行不生。要由垂終發大乘種爾乃得生。經說現今。論舉本始。何故得證小果。釋。雖復垂終發大心。先多學小。至彼聞苦空無常發其本解。先證小果已。於小不住必還入大(文)。 淨土論(迦才)上云。此處眾生純學大乘即生彼土。如九品生中上輩三品人是也○純學小乘即生彼土。如九品中中輩二品生者是也○此處眾生雜學大小乘即生彼土。如九品生中中輩下生及下輩三品生者是也。如中品下生經云。孝養父母行世仁慈。遇善知識為說四十八願等。於此願中雜聞大小乘。至彼雖悟阿羅漢果。後乃迴心向大乘也。下輩三人亦聞四十八願。或聞十二部經。或念彌陀佛。生到彼土皆發菩提心也。 惠疏云。依此觀經九品別論。先明上輩。同修大乘以之為因○次論中輩。同修小乘。不殺具戒如前。於大乘不能受持讀誦解義。唯信因果而為行因。以其最後發菩提心念彌陀佛故得往生○次論下輩。此人過去曾修大乘。故大經中宣說。此人發菩提心(文)。 問。極樂說三乘教耶(三)。 經說中品上生云。聞眾音聲讚嘆四諦。應時即得阿羅漢道○說中品中生云。聞法歡喜得須陀洹。逕半劫巳成阿羅漢○說中品下生云。聞法歡喜過一小劫成阿羅漢(文)。 阿彌陀經云。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文)。 玄六云。大論云。有國土純聲聞僧。或國土純菩薩僧。或菩薩聲聞共為僧。或淨或穢何故差別。皆由乘戒緩急。若戒緩乘只急亦緩等即是穢土。以聲聞菩薩共為儈。以戒緩故五濁土穢。乘亦緩故是開三乘。乘亦急故是顯一乘。娑婆是也。或急乘亦緩亦急者淨土也。戒急故土無五濁。乘亦緩故開三乘。乘亦急故顯一。家養是也。乘緩戒急者即是淨土。純聲聞為僧。此可知也。戒緩乘急即是穢國。純菩薩為僧。此亦可知。 雙觀經上云。設我得佛。國中聲聞有能計量。下至三千大千世界聲聞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校知其數者。不取正覺。 大阿彌陀經第十九願同之。次下品抄之。 道暹上云。西方水鳥樹林皆說無常苦空等(云云)。 妙記云。樹說苦空。人開羅漢(文)。 經水想觀中云。其摩尼水流注花間尋樹上下。其聲微妙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文)。 方便品云。舍利弗。劫濁亂時。眾生垢重。慳貪嫉妒。成就諸不善根。故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文)。 句四云。問。五濁一往何故障大而不障小。答。眾生濁重。如妄計五陰為四德。若聞常我即執非為是。舊醫頑騃。不知乳之好惡。不知病起根源。不知藥餌開遮。無所知曉。故濁障大也。文云。我若讚佛乘。眾生沒在苦。即此義也。若聞無常苦空。即厭生死忺涅槃。破其邪計。故五濁不障小。文云。即生此念時。十方佛皆現。梵音慰喻我。即此義也。 玄七云。若菩薩聲聞共為僧者。則有開三顯一。若純菩薩為僧者。何須開顯耶。問。若不開三顯一。五佛章云何。答。同此是聲聞菩薩共為僧。出五濁世可如此。出淨土佛則不然(云云)。 纂云。答意者。佛土不應一切開權。經言一切約出穢土開顯者說耳。 問。極樂有二乘耶(四)。 經 雙觀經 阿彌陀經(如次上抄之) 大阿彌陀經上云。第二願。使某作佛時。來至我國者。皆於七寶水池蓮花中化生。長大皆作菩薩。阿羅漢都無央數(文)。 說第二十願云。使某作佛時。令八方上下各千億佛國中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皆令作辟支佛阿羅漢。皆坐禪一心。共欲計數我國中諸菩薩阿羅漢。知有幾千億萬人。皆令無有能知數者。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文)。 悲花經第三(授記品)云。爾時聖王(私云。無諍念王也)白佛云○我世界無有聲聞辟支佛乘。所有大眾純諸菩薩無量無邊。無能數者。除一切智(文)。 平等覺經云。阿彌陀佛國諸阿羅漢(云云。如上抄之)往生論云。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故淨土果報離二種譏嫌。一者體。二者名。體有三種。一者二乘人。二者女人。三者諸根不具人。無此三過故名離體譏嫌。名亦三種。非只無三體。乃至不聞二乘女人諸根不具三種名。故名離名譏嫌(文)。 疏云。釋會經論者。問。依往生論。二乘不得生。此經中輩小乘得生。答。正處小行不生。要由垂終發大乘種爾乃得生。經說現今。論舉本始。何故得證小果。釋雖復垂終發大心。先多學小。至彼聞苦空無常發其本解。先證小果得小果已。於小不住必還入大。問。論女人根缺不生。此經韋提希及五百侍女問皆往生。釋言。論說女人根缺不生者。就彼為言。生彼國者淨根離欲故無女人。身根精上故無根缺。經語為往故。有善心一切得生(文)。 又更論明小乘不生者。決定不生。此中明生退菩提心得生。至彼處無漏道熟。即證第四果。大論亦然。或接引小乘。然彼實無。中品應時得阿羅漢。何以不及九品。解云。是退菩提聲聞往生彼國。無漏道熟。便證小果不守小位而往還起大心進行彌速。或五劫或十劫得成初地。如是階級猶是其勝。 十疑云。二乘之人但迴心願生淨土。至彼更無二乘執心。為此故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云云)。 惠遠疏云。問曰。依如往生論中說。二乘種不得往生。此經何故宣說中輩學小得生。釋言。彌陀菩薩正處。唯修小行不得往生。要由垂終發菩提心種大乘種方乃得生。故大經中宜說。其人發菩提心。彼往生論據終為言故說二乘種不生。此經就始故說中輩學小得生。問曰。若此要由垂終發菩提心方得生者。至彼應證大乘道果。何故但得小乘果乎。釋言。此人雖復垂終發菩提心。先多學小故。至彼國聞苦空無常等故。發其本解。先證小果。以其垂終發大心故。得小果已於小不住必還入大。 龍興記下云。問。此經中輩是聲聞。何故論言二乘不生。答。遠法師云。唯修小行不得往生。要由垂終發菩提心方得往生。彼論約始。此經終(乃至)必還入大(如上抄之)此義稍難。若爾此人命欲終時。為退大心。為不退耶。若退者。何故彌陀於大心中說小法耶。若還退故說小法者。不應要由大心往生。今出別說。發菩提心有二種人。一人習小久遠重障。一人習小近淺輕薄。此二人同雖發大心。而別人者其意自謂。若得小果而不失彼大菩提者。先證小果然後欲取大菩提果。如是發故。彌陀於彼者先小法令得小果。得小果故遂說大法令證大果。若第二人既知小乘不極法故。即發永捨小果之心。更不取小即修大行。今此中輩唯明初人故。平等經云。諸天人民中有得須陀洹道(乃至)阿羅漢道。有得阿惟越致菩薩。阿彌陀佛隨其本宿命求道時心所願。大小隨意而說。令其疾得道。亦可仲品皆來發心。唯以小行願求淨土。生彼之後方發大心修大行耳。然彼論中小不生者。一向小性不得生故。不定性等皆無妨之。問。悲花經云。安樂世界無聲聞名及說小行純菩薩乘。授記經今何故言有聲聞乘及說小法。答。彼文約終始皆發心成菩提故。有說。此言聲聞非云小乘。並是菩薩。如瓔珞○佛告舍利弗。菩薩三乘○辟支佛三乘○聲聞三乘○(云云)故知非小。雖有此說。今不用依。所以者何。如是等事。皆是如來神變所顯。隨機示化。不可定爾(云云)。 羅什法師讚彌陀佛偈云。安樂國土諸聲聞。皆光一尋若流星(云云)安樂聲聞菩薩眾。人天智慧咸洞達。 淨土論中(迦才)云。問曰。如說往生論說。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云何女人等二得往生。答○二乘者若是二乘學人。及二乘方便道中人。種二乘定因。不信有大乘及十方淨土者。亦不得往生。以此人是愚法。二乘不信有十方佛及淨土故。不肯發願迴向也。此即是決定小乘障大乘也。彼論所明種者定業名也。但無此三定種者即是往生也。問曰。若此土中有三種定業即不得往生者。何故觀經中云。受持五戒等即得往生。至彼聞說悟羅漢果等也。此豈不小乘定種。答。此是不愚法人。信有十方諸佛及以淨土。發願迴向始得往生。若悟果畢。佛為說法花經并迴向大也。此是智度論文也。若論二乘無學人不向愚法不愚法悉生淨土中。以受變易生死三界無受生處故也(云云)上答大體同之。 阿彌陀經疏云(元曉)○不定聲聞及諸凡夫亦得生。故論說二乘種不生者。決定種姓不得生故(文)。 群疑論五云。問曰。淨土論言。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彼處云何得有聲聞○釋曰。此有四釋。一釋云。二乘種不生者。依瑜伽師地論說。有五乘眾生。無始已來法爾成就五乘姓別。一菩薩乘。二緣覺乘。三聲聞乘。四人天乘。五不定乘。言二乘種不生者。是緣覺及人天乘○二釋。前義不然。若之二乘種不生緣覺人天乘者。即聲聞乘得生者。何故言大乘善根界。又言。非但無三種體亦無三種名而今言二乘種不生○除聲聞緣覺二乘。名二乘種不生也。問。若聲聞緣覺乘種不生者。何故彼國有聲聞耶。答。言無二乘者。無定性二乘。彼土二乘並是不定姓聲聞○天親菩薩依瑜伽師地論造諸論。故攝論云。被閱決定藏以釋攝大乘論。決定藏即是瑜伽師地論中決擇分也。今造淨土論。還依彼論之宗有五乘姓義。故言二乘種不生也。三依舊諸釋。此文意。聲聞有二種。一愚法。謂今生未能迴小向大聲聞○前者名二乘○種。以不迴小向大不信有淨土。不願生也後名非二乘種。雖修小行。以信大乘願生淨土也。四釋云。彼以迴小向大所修聖道斷惑。皆為趣無上菩提。不名二乘也。○然非小乘也。阿羅漢名非唯小果。以佛亦得名阿羅漢(文)。 遊心安樂云(如下抄之)。 九品往生義(橫川大僧正)云。今助釋云。淨土中或有二乘或無二乘。經說不定。如阿彌陀雙觀經等說有聲聞。四十八大願中第十四願文云。若我成佛。國中聲聞無有知其數量者。此即應是中三類攝。其能化主應化身佛。其所化者是同居。或處說。如悲花等。故彼經云。今我世界無聲聞辟支佛乘。所有大眾純諸菩薩。此意即依報身如來報土而說。彼淨土唯有地上菩薩故。往生論意亦復如是。故彼此文無相違(矣)。 新十疑(禪瑜)云。第四疑云。古十疑決淨土論之女及根缺二乘種不生之文云。但論彼國無有女人及以盲聾瘖啞。全不識經意。韋提希及五百侍女悉得往生彼國。不受女身亦不受根缺二乘之身(云云)此義未得深意。何者。九品之中中品三類。或得初果或得四果。又經彼國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云云)此文明也。何言不受二乘之身耶。答。仁王經云。復有九百萬億菩薩摩訶薩。皆行阿羅漢十地(文)又通教七地此阿羅漢地也。三乘共所在此地。又依九乘道理者。聲聞之中有菩薩乘。菩薩之中有聲聞。以之論云。彼者聲聞皆是菩薩也。問。若言彼土聲聞即菩薩者。何上文云。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次文云。諸菩薩眾亦復如是(文)故知菩薩之外有聲聞也。答。聲聞之中雖有菩薩而形貌是聲聞。猶為聲聞眾。若形貌菩薩者別舉也。問。依形定聲聞亦無一定。依出家形誰云地藏菩薩是聲聞。依內祕菩薩誰云滿願是菩薩。雖以形定。而不可言地藏是聲聞。雖以應仁定。而不可言滿願是菩薩。既菩薩聲聞二類各別。當知聲聞是二乘。菩薩是大乘。加之言滿願是應化者。來法花顯實之教。發跡顯本之時所知也。若滿願發跡顯本之時。上二同之聲聞皆是權人也。又觀經云。須陀洹阿羅漢猶菩薩者。此等之人歷劫入菩薩之位。是從初是菩薩耶。答。二乘有二種。定性不定性也。論云二乘不生者。指定性二乘也。言極樂有聲聞弟子者。可謂不定性之二乘。今論不定性人進不菩薩退不永滅。故列聲聞菩薩無妨也。問。若就種性論之。可謂女人種根缺種不生也。若爾有大違害。何者。所謂女人種者是嫉妒。言根缺種者。准善住天子之本緣。從地獄出後七日生得生盲之果報。此即以惡言罵詈眾僧云汝所盲人之果報也。如是果報依念佛力悉除滅往生極樂者也。故觀經云。依念佛力滅五十億劫之生死重罪○何故滅除若干劫罪。不擇滅根缺種女人種之罪耶。答。依此難案論文。言女人及根缺者。只論女人與根缺也。言二乘種者。細指永滅者。故知種言限二乘。不被女人與根缺也。此義極成耳。 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下云。而言當發菩提心者。欲顯生彼必發大心。以簡定性不可得生故。餘相違文皆此類也。 十住毘娑婆第三云。超出三界獄。目如蓮花葉。聲聞眾無量。是故稽首禮(云云。讚彌陀文也)。 雙觀經疏云(寶法師)文中但說無後二機。此經說彼故有聲聞眾故。然此聲聞有其二種。一實聲聞。二化聲聞。若變化土有實聲聞。中輩三人生皆證十果故。若受用土但有應化無實聲聞。然受用土亦有多種。或有純是菩薩眾。或有應化聲聞。經依彼後說故有聲聞。而論既釋經。何故言無。此論是集義論。非是專釋一部經文。或有經中說彌陀土純有菩薩。論依彼故說無二乘。如悲花經等說彼唯有菩薩眾(文)。 往生論疏一云。問曰。法藏菩薩願言。設我得佛。國中聲聞有能計量知其數量者。不取正覺。乃至初會已猛聲聞不可稱計。菩薩亦然。菩薩讚言。超出三界獄。目如蓮花葉。聲聞眾無量。是故稽首禮。如是處處說安樂國有聲聞眾。而不言無。今此論說無二乘名。與前相違。如何和會。答曰。如實道理。安樂淨土即不應有聲聞獨覺。故經中說。釋迦牟尼佛出五濁世故。分一為三。隨宜化度。安樂淨土既非五濁。即無三乘。其義明矣。又如經言。聲聞於何而得解脫。但離虛妄名為解脫。而實未得一切解脫。以其未得無上道故。既其未得一切解脫。如應有生。此阿羅漢更復不生於三界中。而三界外除其淨土更無生處。是故諸阿羅漢唯應生於淨土。然經典中言聲聞者。唯是他方世界聲聞來生安樂。依本名故稱為聲聞辟支。如帝釋在人間時姓憍尸迦。佛欲公人識其由來。與帝釋語時稱憍尸迦。又論言二乘種不生者。良以二乘種不生於安樂國。亦何以妨他方二乘種往生因自樂來生。由是義故。謂聖教中聲聞有無。隨應和會。 第三云。彼佛土○有菩薩善根男子。無有二乘女人根缺。以禮無故其名亦無。而經中言有聲聞眾○無量壽佛變化所作○或諸菩薩化作聲聞天龍等身住淨土中。以供養佛。或自他身為聲聞等翼從如來。為欲莊嚴說法會故。為欲成就所化之緣隨順智慧普化遊故。如為調伏摩訶劫賓拏王化勝軍王。為轉輪帝七。寶莊嚴眷屬圍遷。亦有經中無量壽佛有父母等亦復如是。佛及菩薩現為父母化分沒身。為引下劣胎生之緣速成就故。 阿彌陀經疏(基)云。問。無量壽論云二乘種不生。云何得有聲聞眾。答。彼論據佛受用報土說。以諸佛受用報土唯有十地諸菩薩無二乘凡夫故。今經約化土說。即地前菩薩及二乘凡夫同見同受故。觀經言。小乘根性亦得往。 西方要決云。二乘者。一謂愚法。證人空也。得小果不達法空故云愚法。唯求自益不能利他。不可得生淨土。二謂不愚法。雖得羅漢不住小果。隨諸菩薩起大乘心。謂生佛前發利行故生彼國也。又觀經云。中生之人生彼方證小果。疑曰。淨土論云二乘種不生。何同生彼能得小果。答曰。此人無有小乘種子。遇善知識發大乘心。即因前小習悟四非常。發起宿因即證小果。大乘善友力攜所將。不住小果還興大念。故非云小乘也○小乘人之人要生大志。乘此為乘即得往生。從彼舊名號聲聞也。疑曰。小乘之目判作譏嫌。何因彼方必稱斯號。答曰。聲聞愚法自利過深不能益他也。謂譏嫌耳。雖存古號。即大聲聞。益物既弘。乃為良稱。故法花經云。我等今者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西方亦爾。雖有小乘。並真聲聞。故無譏嫌等過也。 稱讚淨土經疏云。淨土論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今何以言有聲聞眾。答。佛地論云。聲聞等眾是佛化作。或諸菩薩現作此身。莊嚴佛土說法會故。或皆是不定種姓聲聞得小果之迴向大。仍本名故云聲聞。 無量壽經義疏上云。問。往生論云二乘種不生。何因會中得有聲聞眾。答曰。聲聞有四種。此是應化聲聞。為莊嚴徒眾故。如彼無三趣而有好鳥為莊嚴令法音無絕故。又本是餘國聲聞由成度生彼故。釋論云。有絕妙國土。阿羅漢當生其中則發大心。仍約本名故是聲聞。往生論云。明二乘種不生者。在此國中有二乘種性者不生。女人在此不得。女人非數滅者不得往生也。 問。有不發大乘心生彼土者耶(五)。 經云。中品上生者。受持五戒○願求生於極樂世界。即得往生○得阿羅漢道(云云)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云云。如上得道處抄之)。 疏云。菩薩正處小行不生。要由垂終發大乘種爾乃得生(乃至)必還入大(如次上抄之)。 惠遠疏云(如次上抄之)。 名疏二云。聲聞經中無十方佛。是論諸同修淨土行(云云)。 妙記云。問。通教菩薩有淨土行者。菩薩知有十方諸佛二乘如何。答。雖同一教。大小義別。二乘道理不合知之。 雙觀經下云。其中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多少修善奉持齋戒○以此迴向願生彼國。其人臨終無量壽佛化現其身○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即隨化佛往生其國住不退轉(文)。 興記下釋中輩中云○兩卷之意○小乘能言當發菩提心者。欲顯二乘菩提心方生淨土。非是大根。亦可仲輩生於淨土乃發大心故。言當發者應也。所以然者。二乘生彼決定應發菩提心故。若依此義。皆生淨土。非要先定發菩提心或生彼方發大心故(云云)。 同記云。下輩自有多類釋。或先發心後方生彼。或不先發。生彼後發(文)。 往生論云。菩薩巧方便迴向者。謂說禮佛等五種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樂欲拔一切眾生苦故。作願攝取一切眾生共同生彼安樂佛國。是名菩薩巧方便迴向成就。菩薩如是善知迴向成就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何等三種。一者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速離無安眾生故。三者依方便門。憐愍一切眾生心遠離供養恭數自身心故。是名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故菩提遠離如是三種菩提門相違法。得三種隨順菩提門法時滿足故。何故等三種。一者無染清淨心。以不為自身求諸樂故。二者安清淨心。以拔一切眾生苦故。三者樂清淨心。以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故。以攝取眾生生彼國土故。是名三種隨順菩提門法滿足(云云)。 十疑中第十疑云。問。今欲決定求生西方。未知作何行業以何為種子得生彼國○答。欲決定生西方者。且有二種行定得生彼。一者厭離行。二者欣願行。言厭離行者。觀○二明欣願行者復有二種。一者先明求往生之意。二者觀彼淨土莊嚴等事欣心願求。明往生意者。以求生淨土為欲拔一切眾生苦故○生淨土親近諸佛。若證無生忍。方能於惡世中救苦眾生故。往生論云。言發菩提心者。正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者則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者即是攝眾生生佛國心。又願生淨土須具二行。一者必須遠離三種障菩提門法。二者須得三種順菩提門法(如次上抄往生論之)一者無染清淨心。不為自身求諸樂故○二者安清淨心。為拔眾生苦故○三者樂清淨心。欲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涅槃故(云云)。 安樂集(道綽)上云。第一明發菩提心者○大經云。凡欲往生淨土。要須發菩提心為源。云何菩提者。乃是無上佛道之名也(云云)第三顯發心有異者。今謂行者修因發心具其三種。一者要須識達有無從本已來自性清淨。二者緣修萬行。八萬四千諸波羅蜜門等。三者大慈悲為本。恒擬運度為情懷○又據淨土論云。今言發菩提心者。正是願作佛心(云云)今既願生淨土故。先須發菩提心也。 又云。依天親淨土論云。凡欲發心會無上菩提者。有其二義。一先須離三種與菩提門相違法。二者須知三種順菩提門法(云云。故次上抄之)故令一心專志願生彼國。欲早會無上菩提也。 又云。第六願求淨土非是小乘。問曰。或有人言。求生淨土便是小乘。何須修之。答曰。此亦不然。何以故。但小乘之教一向不明生淨土也。 阿彌陀經疏(無曉)云。文中明二種因。一者正因。二者助因。正因中言不可以小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者。顯爾菩提心攝多善根以為因緣乃得生故。如菩薩地發心品云。又諸菩薩眾初發心能攝一切菩提分法。殊勝善根以為首故。能違一切有情處所三業惡行功德相應。案云。菩薩初發菩提之心能攝一切殊勝善根。能斷眾惡功德相應。是故說言非小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所以得知。以此為因者。兩卷經中攝九品因以為三輩。三中皆有發菩提心。論中為顯此文意。言大乘善根界無譏嫌名。此意正言生彼國者。雖有九品齊因大乘發心善根。所以等無譏嫌之名也。有人難言。若要發大心方生淨土者。不應生彼而證小果。彼無退具故。若乃退大而證小果。無有是處故。又兩卷經第十八願中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若未發大心不得生者。即應亦簡未發心。而不簡故明知不必然。不至心為至心言之所簡。故更不須簡。雖有是破皆不應理。所以然者。發菩提心既是正因。未發心者直是無因。而非有障何須簡別。五逆謗法乃是障礙。非直無因故須簡別。是故此難無所用也。又非生彼退菩提心。但在此間先發大心熏成種子。後時退心下起現行。良由先發大心種子不失故。得作因以生彼國。而退現行大乘之心故爾(文)。 無量壽論譯第三云。莊嚴大義門功德成就者。偈言。大乘善根界(乃至)平等一相故。釋曰○平等一根者。謂菩薩根如經中言。起菩薩根而禮佛。大菩薩根者是菩提心。即以信等根。為往生彼土者諸根明利。即是義也。 遊心安樂道云。今依此文略辨其相。於中有二。先明正因。後明助緣。所言正因。謂發無上菩提心也。即不願世間富樂及與二乘菩提涅槃。一向志願三身菩提名無上菩提之心。總標雖然。於中有二。一者隨事發心。二者順理發心。言隨事者煩惱無數欲悉斷之。善法無量願悉修之。眾生無邊願悉度之。於此三事決定期願。初是如來斷德正因。次是如來智德正因。第三心者恩德正因。三德合為無上菩提。即是三心總為無上菩提之因。因果雖異廣長量齊。等無所遺無不包故。如經言。發心畢竟二無別。如是二心前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此心果報雖是菩提。而其花報在於淨土所以然者。菩提心量廣大無邊長遠無限。故能感得廣大無際依報淨土。長遠無量正報壽命。除菩提心無能當彼。故說此心為彼正因。是則隨事發心相也。所言順理發心者。信解諸法皆如幻夢。非有非無離言絕慮。依此信解發廣大心。雖不見有煩惱善法。而不撥無可斷可修。是故雖願悉斷修而不違於無願三昧。雖願皆度無量有情而不存有能度所度。故能隨順於空無想。如經云。如是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乃至廣說故。發心不可思議。是明順理發心相也。隨事發心有可退義。不定性人亦得能發。順理發心即無退轉。菩薩性人乃能得發。如是發心功德無邊。設使諸佛窮劫演說。彼諸功德猶不能盡。 淨土論上云。二須發菩提心。若不發菩提心。直自避苦逐樂。恐不得往生也。菩提心者略有三種。一斷一切惡心。二修一切善心。三化度一切眾生也(此依無量壽經三輩往生善發菩提心也)。 問。安養界有入無餘涅槃二乘耶(六)。 疏云○得小果已。於小不住。必還入大。 又云。釋論明實不生者決定不生。此中明生退菩提心得生至彼處無漏道熟。即證第四果。大論亦然。或接小乘。然彼實無中品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云云。如上極樂有二乘種以精抄之)。 平等覺經上云。阿逸菩薩○問佛言。阿彌陀佛國中諸阿羅漢。寧頗有槃泥洹去者不○佛言。阿彌陀佛國諸阿羅漢槃泥洹去者無央數。其在者。新得阿羅漢者亦無央數。都不增減也(云云。有大海無增減喻)。 大阿彌陀經上云。阿逸菩薩即趣前長跪叉手問佛言。阿彌陀佛國中諸阿羅漢。寧頗有般泥洹去者無。願欲聞之○佛言。阿彌陀佛國諸阿羅漢中。雖有般泥洹去者。如大海減一渧水爾。不能令在諸阿羅漢為滅知少也○佛言。阿彌陀佛國諸阿羅漢般泥洹去者。無央數。其在者。新得道者亦無央數。都不為增減也。 興記上云○但除定性及與無性。餘皆得生(云云)若除定性。何故大經阿逸菩薩白佛言。阿彌陀佛國諸阿羅漢。頗有般泥洹去者不(云云)佛言。雖有般泥洹者。如大海減一小水耳(文)般泥洹者無央數。其在者新得羅漢者亦無央數。都不為增減也(餘星喻等。如經廣說)既入涅槃者。何無定性。答。不詳去字作此難耳。彼經意言。十方諸聖共來供養阿彌陀佛。前去後來互相開避。猶如盛巿(云云)如經其間或有聞法得果示涅槃而還去者。或有住果不後去者。如是種種示顯自在。問。此穢土中示般涅槃。為引彼餘學小乘者。彼淨土中無如道事。有何利益示泥洹耶。答。顯佛土功德莊嚴。兼為下果不定人等示般涅槃究竟德故。雖般涅槃。而非實滅。故置去者其意了解。 雙觀經上四十八大願中云。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聞我名字不得菩薩無性法忍諸深總持。不取正覺(文)。 同經下云。偈言。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文)。 阿彌陀經云。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毘跋致(文)。 寶積經十七云(無量壽會。唐菩提疏支譯)若我成佛。國中有情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證大菩提者。不取菩提(云云)。 雙觀經疏云(意)平等覺經上卷云○阿逸菩薩○問佛言。阿彌陀佛國土中諸阿羅漢。頗有般泥洹去不(云云)解云○有說。此文故知定性二乘之生淨土。此說不爾。要真發大心方得生故。然此文意據應化說(云云)。 問。安養界有藏通二乘耶(七)。 疏云。釋論明實不生者決定不生。此中明生退菩提心得生(云云)。 玄十云。為決定聲聞開說三藏教。為退大聲聞開說通教(文)。 淨名疏六云。若同居淨土但有人天四種行人六種法界因果異疾(云云)。 妙記下云。然淨土中雖無三藏二乘之人。亦可得通教二乘。復二教菩薩及佛。故成六也。 玄七云。三藏佛然分段穢國九法界機。通教佛照分段淨國九法界機(文)。 同六云。佛以折空六度等慈悲與無記化化禪合。或起穢國或起淨國。折伏攝受聲聞菩薩兩界眾生也。佛以體空慈悲與無記化化禪合。或起淨國或起穢國。折伏攝受通教聲聞菩薩兩界生也。 道暹上云。應知淨同居土具四教。以藏助通等。所以西方水鳥樹林皆說無常苦空等(云云)。 妙記云。三藏教中無淨土教。但以煩惱潤業而生故。於穢土成佛無失○若三藏中云淨土教與昔教。 問。五逆謗法者生極樂耶(八加觀經意誹謗正法者可云生極樂歟)。 經云。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十不善乘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業。如是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具足十念稱南無佛○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後○即得往生極樂世界(云云)。 雙觀經上四十八願中云。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同經下云。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唯除五逆謗正法者(文)。 疏云。問。大本五逆謗法不得生。此經逆罪得生。釋有兩義。約人造罪有上有下。上根者如世王造逆必有重悔。令罪消薄即容使得生。下根人造逆多無重悔故不得生。大本約行。行有定散。觀佛三昧名定。修餘善業說以名散。散善力微。不能滅除五逆不得往生。大本就此故言不生。此經明觀故得生。 寶積經十七云(無量壽會)若我證得無上覺時。餘佛剎中諸有情類。聞我名已。所有善根至心迴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菩提。唯除造五無間惡業誹謗正法及諸聖人。 同經十八云。他方佛國所有眾生聞無量壽如來名號。乃至能發一念淨信歡喜愛樂。所有善根迴向願生無量壽國者。隨願皆生得不退轉乃至無上正等菩提。除無間誹謗正法及謗聖者(文)。 惠遠疏云。問。大經說五逆罪不得往生。此經宣說逆罪得生。其義云何。釋有兩釋。一約人分別。造逆罪人有上有下。善趣已前常沒造逆說以為下。善趣位中遇緣造逆說之為上。如世王等上人造逆必有重悔。令罪消薄容便得生。此經就之故說五逆亦得往生。下人造逆多無重悔不可得生。大經就此故說不生。二約行分別。造逆之人行有定散。觀佛三昧名之為定。修餘善根說以為散。散善力微不能滅除五逆重罪不得往生。大經就此故說不生。定善力強能消逆罪容得往生。此經明觀所以說生。 興記下云。問。兩卷經中五逆不生。此經何故五逆生耶。遠法師云。由人不同。若宿世中無道機人現造五逆終無生理。若是先發菩提心人。雖復遇緣作五逆四重等罪。必生重悔如世王等亦得往生。乃至大乘善趣之人有造作五逆四重謗法等故。一云彼兩卷經但明一念念佛名人故除逆等。此經具足十念念佛故得往生。故彼經云。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同彼經雖言一念。不至心迴向願生彼國。此經隨友但稱佛名。雖具十念而不及彼。何不違耶。答。理實齊等。所以者何。若無至心願生彼國。何須稱名。雖有願求而苦所逼故不能念妙法及佛諸德。但隨友語至心稱名願生彼故。即下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一云。彼兩卷之意。明上品等生淨土故除五逆。此經但明下下品故五逆得由。所以者何。隨九品因所生淨土亦差別故。 淨土論上云(迦才)凡聖男女乃至十惡五逆臨終命時。正念現前心不亂者。並得往生。唯除五逆謗大乘者不得往生。此依觀經。若依無量壽經。並除五逆人。問曰。此之二經但是一佛所說。何故大經除二。觀經除一也。答曰。先制後開。是諸佛常法。無量壽經先說。以廣說法法藏比丘因緣及明往生事故。觀經後說。以但論往生事故也。問曰。如無量壽經云。眾生生者皆悉住於正定之聚。又阿彌陀經云。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毘跋致。據此二經。十解已上始得往生。何故言乃至十惡五逆並得往生。答曰。正定阿毘跋致並云不退。不退言通。非局十解○又據二經皆云往生者得不退。不云不退人得往生也。 群疑論三云。問曰。如無量壽經四十八弘誓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觀經言。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造五逆十惡。無惡不造。經歷地獄受苦無窮。臨命終時逢善知識教令稱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得生西方。何意二經俱造五逆。並有十念得生淨土。有取有除。兩文不同有何義也。釋曰。古今大德釋此兩經有十五家。共解此教。一觀經取者是懺悔人。壽經除者是不懺悔人。二觀經取者是輕心造逆人。壽經除者是重心造逆人。三觀經取者唯是造五逆人。壽經除者是造五逆及誹謗法人。四觀經取者是造逆類人。壽經除者是正五逆人。五觀經取者是發菩提心人。壽經除者是不發菩提心人。六觀經取者是至誠念阿彌陀佛人。壽經除者是不誠念阿彌陀佛人。七觀取者是十信菩薩人。壽經除者非十信菩薩人。八觀經取者非闡提人。壽經除者是闡提人。九觀經取者是對已造逆人。壽經除者是對未造逆人。十觀經取者是開門。壽經除者是遮門。十一觀經取者五逆業是不定業為可轉時。壽經除者說五逆業是定乘不可轉時。十二觀經取者煖頂位人。壽經除者非煖頂位人。十三觀經取者種解脫分善根人。壽經除者是不種解脫分善根人。十四觀經取者第二轉階人。壽經除者是第三不階人。十五觀經取者是唯具足十念人。壽經除者是通具足十念及不具足十念。問曰。古今大德雖有十五種釋。為當俱是。亦有非耶。釋曰。諸家解釋各有一途。難分勝劣。其第一釋取是懺人除非懺者。一徵此釋。未知念佛能滅罪不。若不能滅者。何因經言。於念念中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若念佛能滅罪者。何因言不懺悔逐破除也。觀經取逆。經文何處有懺悔之語也。准此已下諸說等一一徵詰。未是全得經意。經意者何。觀經取逆。經言具足十念。以具十念即得往生。壽經除逆。經言乃至十念不得往生。經不言具足十念。一念已上悉皆得生。罪以少故不要滿十。下品下生為有逆罪。經即說言具足十念得生淨土。壽經含此三品。總合而言乃至十念得生淨土。經意說言。若不造逆人不論念之多少。一聲十聲俱生淨土。如其造逆必須滿十。闕一不生。故言除也。此即不造逆者。不限十聲。若小多俱生淨土。造逆之輩則不得然。滿十即得生。少便不往。此乃由此說除。不關諸義也。古來大德雖釋。今更為茲異說耳。 遊心安樂云。彼觀經中不除五逆唯除誹謗方等罪。此兩卷經除其五逆誹謗正法。如是相違云何通者。彼經說言。雖作五逆依大乘教得懺悔者。此經中說不懺悔者。由是義故不相違也(文) 往生集下。問。若爾云何雙觀經說十念往生云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答。智憬等諸師云。若唯造逆者。由十念故得生。若造逆罪亦謗法者不得往生有云。造五逆不定業得往生。造造定業不往生。如是有十五家釋。感法師不用諸師釋。自云。若不造逆人。論念之多少。一聲十聲俱生淨土。若造逆人必須滿十。闕一不生故云(已上)除也今試加釋。餘處遍顯往生種類。本願唯舉定生之人故。云不爾不取正覺。餘人十念定得往生。逆者一念定不能生。逆十念皆是不定故。願唯舉餘人十念餘處兼取逆十餘一。此義未決。別應恩擇。 九品往生義(橫川)云。無量壽經寂法師疏云。造逆者有其二種。一造逆事而不壞信不誹謗正法。二造逆事亦壞於信誹正法。後者加行意義俱壞。前者行壞意爾不壞。二俱壞者業不可轉。意不壞者業猶可轉。觀經就信不壞者說故。彼不言謗法。此經就二俱壞者說故。云誹謗正法。又造業中若分位定異熟不定及俱不定。此即可轉。若異熟定分位不定。雖不得令遮而轉重轉受。若二俱定此不可轉。故前三業悔即可轉。第四業者諸佛拱手故此除也。又於五種故思業中。二不可轉。三即可轉。是故二經除不除別(已上寂疏文)。 新十疑(禪瑜)云。第六疑云。犯五逆罪者可生極樂耶。答。說下品下生者云。十惡五逆之人臨終時。雖不能心念而依○稱南無阿彌陀佛得往生也。問。此等經皆是方等部經也。般若洮汰之教猶悉云。唯除定業。況彈呵之教。何忽云十惡五逆依念佛力往生極樂耶。況觀經既云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文)此義如何。答。此文說九品往生畢次文也。上既云五逆往生。何次下云唯除五逆等。可謂出經者脫落。若觀進之詞歟。案方等部之旨不可說五逆往生故。無量壽經云除五逆及謗大乘人。問。雖云出經者脫落勸進之詞。而此義未極成。何者觀無量壽經下文並無量壽經同云除五逆謗正法。說下品下生人云。犯十惡五逆往生也。一經之二說不可和會耶。答。方等經具四教。說除五逆謗法。通教之意也。不除者圓教之意也。說貪欲即是道。恚癡亦復然等。是非方等部乎。 往生論注云。問曰。無量壽經言。往生者皆得往生。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觀無量壽經言。五逆十惡具諸不善亦得往生。此二經云何會。答曰。一經以具二種重罪。一者五逆。二者誹謗正法。以此二種罪故。所以不得往生。一經但言作十惡五逆等罪。不言誹謗正法。以不謗正法故。是故得生。問。假使一人具五逆罪而不誹謗正法。經許得生。復有一人但謗正法而無五逆諸罪願往生者。同生以不。答曰。但令誹謗正法。雖更無餘必不得生。何以言之。經言五逆罪人墮阿鼻大地獄中。具受一劫重罪。誹謗正法人墮阿鼻大地獄中。如是展轉逕五百千阿鼻大地獄。佛不記得出時節。以誹謗正法罪極重故。又正法者即是佛法。此愚癡人既生誹謗。安有願生佛土之理(文)。 方廣經。 羅什法師讚阿彌陀佛偈云。諸聞阿彌陀德號。信心觀喜廣所聞。乃暨一念至心者。迴向願心皆得生。唯除五逆謗正法。故我頂禮願往生。 不空罥索經第十一云(題云神變真言經菩提志記)爾時觀世音菩薩語執金剛祕密主言。若欲受持悉地王真言三昧耶者。以好白○圖畫悉地王像○若有苾芻苾芻尼國王王子妃后采女大臣僚佐族姓男女。七日七夜以諸香花恭敬供養受持讀誦最勝明王真言悉地王真言者。則得除滅無始時來誹謗正法八難大怖十六地獄匱法之罪。當得百千大福德善根相應如大梵天福聚之身。臨命終時觀世音為現於身將往淨土。蓮華化生得淨身。識知過去五百年生所受生事。住後邊身乃至阿耨菩提更不退轉(文)。 依此文者誹謗正法者亦得往生歟。 問。九品人品位何耶(九)。 觀經云。 疏云。就三品中更為九。上品之人始從種習終至解行菩薩。中品者從外凡十信已下。下品即是今時悠悠凡夫。何以得知。上品見佛聞法便悟無生故是道種人。下品備造四重眾罪亦得往生。類此似爾。上品位當道種○則金剛臺。中紫金臺。下金蓮花(文)。 惠遠疏云。初定其人粗分為三。細分有九。粗分三者。謂上中下。大乘人中種性已上說為上品。小乘人中從凡至聖持戒無犯說為中品。大乘人中外凡有罪說為下品。細分九者。上輩有三。所謂上上上中上下。大乘人中四地已上說為上上。生彼即得無生忍故無生地。理實於中亦有多時得無生者。經言即得就勝為言。初二三地信忍菩薩說為上中。經說生彼過一小劫得無生故○如是。種姓解行說為上下。經說此人過三小劫得百法明門致初地故○中輩亦三。所謂中上中中中下分齊何處。小乘人中前三果人說中上。生彼即得阿羅漢故。理實於中亦有多時得羅漢者。經言即得就勝為語○見道已前內外二凡。精持戒淨戒求出離者說為中中。經說生彼七日聞法得須陀洹過半劫已得羅漢故○見道已前世俗凡夫修餘世種福求出離者說為中下○下輩亦三。所謂下上下中下下。於彼大乘始學人中隨過輕重分為三品。未有道位難辨階陞。人別如是。此一門竟(文)。 興記下云。然判此位界出八。初遠法師說(如上抄之)○力法師云。上輩三品位在地前不通地上。所以者何。既出三界隨意自在見佛聞法。何須修因方生淨土。但以十行十迴向上上。十解上中。十信上下。中下二輩大同遠公。此後諸法師多云地前。其間取捨有不同。基法師云。十迴上上。行解上中。十信上下。中輩三人位在小乘見道已前。謂四善根為中上品。五停心觀總別念處為中中品。七方便前正法外人為中下品。下輩三人是大乘中十信已前正法外人。詳業優劣觀過轉重分為三品。經文說。有言。十迴上上。十行上中十解上下。有言。地前三十心上上。十信末心上中。十信初心上下。有言。十解初心上上。十信後心上中。十信初心上下。此上三師中上二輩大同基師。有言。十信及信前能發三種心修三種行者為上上品。即起信論三心之上中下。此二品者。唯取十信已前發菩提心修善凡夫。起行深淺以分二品。何以知者。此經文云。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苦者說諸淨業。問。若何故此經文云生彼即得無生忍及經三劫百法明門耶。答。又瓔珞經十解初發位已得無生忍。又云。十信有十心。所謂十信十精進十念十定十惠十願十護法十不忘十迴向。得此十十百法明門也。又大集經云。爾時眾中諸住十住菩薩作如是言。世尊。我等得無生法忍已。能行如來十八不共法。問云。何生彼七日得不退耶。答。不退有多種。謂念行信根地等十種故。不可一准。煖頂忍三為中上品。七方便以為中中品。七方便前為中下品。有說。十信末心為上上品。十信初中為中上品。十信前凡夫但發菩提心深信因果等以為上下品。何以得知十信末心為上上者。瓔珞既云。十住初心得無生忍。此經生彼是得無生。是故明知十信末心。何以故得知初中二位是上中者。此經文說。於第一義心不驚動。十信前凡夫不能如此故。經言七日得不退者。多種不退如前師說。十信已前為上下者其義可解。若便不取十信已前發菩提心不造諸惡凡夫人者。如是凡夫九品之中何品攝耶。若中三品攝。此中既發心。何中品中攝耶。若下三品攝者。彼既發大乘心持戒不造諸惡。何下品中攝耶。若九品不攝者。有何義不攝耶。如是故知上下中攝也。以是義故。諸德皆其十行已上分為三品。不可依用。問。若爾何故此經文說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耶。答。是十住初心得百法門時。入不退位作人空觀心生歡喜。是故應言住歡喜位。而言地者。位地義通故。餘處中皆通用也。中輩三人皆種解脫分善根人。以位分其上下。但明持戒自有長短。若無戒者但修在善以分三品。至彼得果遲速疾不同。上二師下輩同如經文說。案此後二師義應有末世至也(文)。 遊心安樂云。解云。總分九品略有二家。一釋。此之九品並是十信菩薩。約進約退。造善造惡昇降不同。分成九品。初三品人是十信位。從本。不退直趣入者。行有淺深成上三品。中三品人退大乘心發小乘意。退大乘行修小乘業。行有淺深成中三品。下三品人退大乘心趣生死流。退大乘行造生死罪。罪有重輕成下三品。二釋。言發大菩提心修菩薩行。行有淺深成上三品。發小乘心修行聲聞行。行有淺深成中三品。不發大小二乘心不修大小二乘行。唯趣生死心唯造生死罪。造罪重輕成下三品。此則粗分九品也。若細別論。上品上生者發三種心。則起信論曰。信成就發心位在十信終心也。生彼便得無生法忍者。是謂緣觀無生忍。以本業經說無生忍在十解位故。上品中生者。位在十信初心○上品下生者。是十信以前信歸三寶受菩薩戒以去是也○中三品內。上品者是煖頂忍決擇分位也。中品者前三方便解脫分也。下品者五停以前趣善凡夫也。此三品人並是現般。但以生便半劫分為三品耳。下三品者總是一切趣惡凡夫。造眾惡逆輕重不同。遇緣聞法滅罪有別。以成三品。更無位別○舉要言之。三乘聖人及地前三賢菩薩二乘七方便發發心以去。假名菩薩。乃至方便道前四眾男女無根二根。至於龍鬼八部。但能發菩提心專念阿彌陀佛。厭惡穢剎欣樂淨土。臨命終時正念現前。皆得往生也。若勇猛精進觀行分明。臨終最後心不亂者。並得上生。乃至臨終最後十念相績現在前者得下品下生。此中菩薩往生自有三輩。二乘往生自有上中下。凡夫往生自有上中下。各有九品。但以經中不能委細分別。大小凡夫合論九品。究實即有無量差別也。詳四十八願及觀經旨。凡夫為煩惱賊之所害。說清淨業處。勸人往生不論菩薩。於凡夫中謗大乘人不得往生。以斷善根故。二乘人中愚法學人不得往生。不信有十方淨土故。菩薩不願生者亦復不生。以悲願自在故。若二乘無學不問愚與不愚皆得往生。以三界穢土中無受生處故(云云)。 群疑論云。問曰。九品生人依何位地以分九品。釋曰。粗分九品有於二家。細分九品乃有多說。言二家者。一釋。此之九品並是十信菩薩。約住幼退造善造惡昇降不同分成九品。初三品人是十信不退住本位人。行有淺深成上三品。中三品人退大乘心發小乘意。退大乘行修小乘業。行有淺深成中三品。下三品人退大乘心起生死心。退大乘行造生死罪。罪有重輕成下三品。二釋言。發大乘心修行菩薩行。行有淺深成上三品。發小菩提心修行聲聞行。行有淺深成中三品。不發大小二乘心不修大小二乘行。唯起生死心唯造生死罪。罪有重輕成下三品。此則粗分九品也。細分九品者。且上三品人諸師取捨有多同異。一師言。上品上生四五六地菩薩。上品中生初二三地菩薩。上品下生地前三十心菩薩也。一師云。上品上生十迴向。上品中生十行。上品下生十住。一師云。上品上生地前三十心。上品中生唯十信末心。上品下生十信初心。一師云。上品上生十行十迴向。上品中生十住。上品下生十信。一師云。上品上生十住初心。上品中生十住後心位。上品下生十信初心位。一師云。上品上生取十信及十信前能發三心能修三行。悉名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唯取十信已前發菩提心修善凡夫。起行淺深以分二品。所以諸師判此三品高下不同者。以無生法忍經論判位或上或下。仁王般若說。無生法忍在七八九地。諸論之中說。無生法忍在於初地或在忍位。菩薩本業瓔珞經說。無生法忍在十住位。花嚴經說。無生法忍在十信位。占察經說。無生法忍在十信前凡夫位。故諸師各據一位得無生法忍。分上三品高下不同也。中三品中。一師云。中品上生是三果人。中品中生是七方便人。中品下生是種解脫分善根人。一師云。中品上生忍位人。中品中生頂位人。中品下生煖位人。一師云。中品上生煖頂忍位人。中品中生前三解脫分善根人。中品下生曾種解脫分善根人。一師云。中三品人並是種解脫分善根人。只由持戒得有淺深及不持戒人但行世善。以分三品。不約位地上下分成三品也。下三品人只由遇緣造罪輕重不同。分成下三品。無別位地也。無生忍有六位。一聞慧在十信前。二生勝解在十信後。三思慧在十住後。四修慧煖後。五證得在初地。六相績在八地。此在因中佛果圓滿也。 淨土論上云。問曰。如觀經云。上品上生人生到彼土即悟無生法忍。此乃是八地。當知下品下生者。故在十解已上。若在十解已前。非但近違聖教。亦乃位太懸殊答曰。不然無生法忍亦有四種。一緣理故得無生法忍。謂一切凡夫及十信位人。讀大乘經論作無生解。即是聞慧二緣觀得無生法忍。謂十解已上乃至十迴向。謂作三無性觀解萬法無生。即是思慧。三證理得無生法忍。謂初地已上由證遍滿法界二空真如。即是修慧。四約位得無生法忍。謂八地已上○即是無功用智。是修慧也。無生法忍既通此四。寧得執一。高判餘者。如遠法師判上品上生。從四地至八地。若如攝大乘論。四地菩薩變易中因緣生死。西方是分段生死。云何令受變易菩薩卻受分段也○今依觀經判九別生天。如古來大德遠法師等。觀果判人。位則大高。今據因判人。位即稍下。如上品上生發三種心即得往生○三心者。一是至誠心。二是發深心。三是發迴向心。此之三心依起信論判在十解初心。如起信論云。信成就發心在十信終心也。發三種心始入十解初心位中。三心者。一是直心。謂正念真如法故也。即是觀經中至誠心○二是深心。觀經亦名深心。三是大悲心。觀經名迴向發願心○起信論三心既在十信終發。當知觀經上品上生即在十解初心明矣。言至彼得無生法忍者。此是緣觀得無生法忍也。若如遠法師判四地菩薩是上品上生人者。寧得至彼不經時節即悟無生法忍也。四地至八地由經半阿僧祇故。上品中生者在十信初心○言生到彼土經一小劫得無生法忍者。此是緣理得無生法忍也。由彼日月長故。經云。極樂世界一日一夜如娑婆世界一劫也。若如遠法師判初地菩薩是者。云何經一小劫即至八地。初地至八地是一大僧祇也。上品下生者總是十信前○生到彼土經三小劫得至初地者。謂數取彼處劫不取數此間劫也○既經三小劫理則初地也。若如遠法師判十解是者。云何經三小劫即到初地。從十解至初地是第一阿僧祇劫也○中品上生者○謂煖頂忍世第一法位中也○生到彼土即得羅漢者。一身獲得四沙門果。即是現般人也○如遠法師判是須陀洹等三果學人小乘得果。雖無定時節終判太高也。中品中生者。在五停心觀已去前三方便中也○到彼土經半劫得阿羅漢。此亦是現般人。由彼壽命長故也。如遠法師釋是煖等四位中人。此四位人得未來禪伏欲界惑。云何持戒唯得一日一夜不犯。此亦太高也。中品下生者。在小乘五停心觀前○如遠法師判是五停心觀。至總想念處。此三位人或得聞慧或思慧或修慧。云何但行世仁慈孝養父母。亦此太高也。若論下輩三品。總是一切起惡凡夫○如遠法師判是常俗凡夫也。 觀經疏云(嘉祥)上品上生發菩提心○則悟無生法忍。問。此是何地無生耶。解云。是七地無生。何以得知耶。解云。下品下生百法明門得歡喜。下品既得歡喜。當知此是七地無生也。問。攝大乘論明一地三阿僧祇劫行。今是何地見無量壽佛身聞彼佛法即得無生忍。解云。此事難知。若約位而為論者。此是六地菩薩見聞法則得七地無生也。又且有超行人。如釋迦彌勒成佛。故不可知也。 觀經玄義云(善導)初言諸師解者。先舉上輩三人。言上上者是四地至七地已來菩薩。何故得知。由到彼即得無生忍故。上中者是初地至四地已來菩薩。何故得知。由到彼住一小劫得無生忍故。上下者是種性以上至初地已來菩薩。何故得知。由到彼經三小劫始入初地故。此三品人皆是大乘聖人生位。次舉中輩三人者。諸師云。中上是三果人。何以得知。由到彼即得羅漢故。中中者是內凡夫。何以得知。由到彼即得須陀洹故。中下者是世善凡夫厭苦求生。何以得知。由到彼經一小劫得羅漢果故。此之三品唯是小乘聖人等也。下輩三人者是大乘始學凡夫。隨過輕重分為三品。共同一位求願往生者未必然也。可知(種種對破之。煩故不抄之)○又看此觀經定善及三輩上下文意。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故。致令九品差別。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 觀經疏下云。一辨往生因緣同異。二明往生人。三分位差別○一辨往生因緣同異者。上品上生人以本識內過去久修十解十行十迴向及煖等三心。此三十三心中所修六度及大乘多聞熏習種子為因緣。以此臨終世第一念意識為次第緣。以現在所願誠心為增上緣。以臨終所現阿彌陀佛及品菩薩金剛臺等為緣緣○上品中生人以本識內過去十解十行十迴向三十心中所修六度多聞熏習種子等為因緣。乃至上品下生人以本識內過去十解十行心中所修六度多聞熏習種子為因緣(乃至)中品上生人以本識內煖法頂法過去所緣有漏戒定慧等熏習種子為因緣(乃至)中品中生人以本識內過去總別念處所修戒定慧等熏習種子為因緣(乃至)中品下生人以本識內過去五停心位所修戒定慧等熏習種子為因緣(乃至)下品上生人以本識內十信位中十千劫所修戒定慧多聞熏習種子將滿為因緣(乃至)下品中生人以本識內十信中品所修施戒等熏習種子為因緣(乃至)下品下生人以本識內十信初心及十信外輕毛凡夫所修施戒慧等熏習種子為因緣(乃至)二辨往生人者。始從十解至世第一法三賢四心菩薩是上輩生三人。非此處九品往生人。以初地已上菩薩。若初地已上菩薩據正體智即證一味真如法性土。謂加行緣得智即恒見七寶莊嚴事淨土也。故非此處九品往生人也。後五停心位至頂法已還是中輩生三人。小乘根性未決定故。忽遇善知識發心迴向得生淨土○若至忍位小乘根性決定。不可轉求大乘也。 往生要集下云。問。九品階位異解不同。如遠法師云。上上生四五六地。上中生初二三地。上下生地前三十心也。力法師云。上上行向。上中十解。上下十信。基法師云。上上迴向。上中解行。上下十信。有云。上上十信初心。上中十信後心。上下十信初位。有云。上上十信及前能發三心能修三行者也。上中上下唯取十信以前發菩提心修善凡夫。起行淺深以分二品也。所以諸師所判不同者。以無生忍位不同故。仁王經無生忍在七八九地。諸論在初地或忍位。本業瓔珞經在十住。花嚴經在十信。占察經說修一行三昧得相似無生法忍者也。故諸師為據一義也。中品三生。遠云。中上是前三果。中中是七方便。中下是種解脫分善人。力法師同之。基云。中上四善根。中中三賢。中下方便前人。有云。如次忍頂燸。有云。三生並是種解脫分善根人也(已上六品亦有餘釋。見感禪師論龍興記等)下品三生無別階位。是具縛造惡人也。明往生人。其階位有限。寧知猶是我等分耶。答。上品之人階位設深。下品三生豈非我等分耶。況彼後釋既取十信以前凡夫為上品三生。又觀經善導禪師玄義。以大小乘方便以前凡夫判九品位。不許諸師所判深高也。又經論多依文判義。今經所說上三品業何必執為深位行耶。問。若爾生彼不應早悟無生法忍。答。天台有二無生位者。若別教人歷劫修行悟無生忍。若圓教人乃至惡趣身亦有頓證者。穢土尚爾。何況淨土。彼土諸事莫例餘處。何處一切凡夫未至其位終無退墮。何處一切凡夫悉得五神通妙用無礙耶(文)。 往生論疏三云。先敘異計說示正義。敘異計者復有三解。一云。就上品中。上生人者。謂三四地菩薩轉得七地無生。中生人者。謂三十小菩薩轉得初地無生。下生人者。謂十信位菩薩轉得初地無生。就中品。上生人者初果以上。中生人者燸頂二位。下生人者念處以下。就下品中位。以其罪輕重自分別為三人。罪薄小者得上生等。中下准之○二云。上品三人。謂三十心及十信中第七心以上菩薩。中品三人。謂從十信第六心以下乃至初心。下品三人。謂十信前具縛凡夫○三云。就上品中。上生人者發三種心即得往。依馬鳴說。此三心在十解初心。彼言直。心即今至誠心是。深心同之。彼言大悲心。即今迴向發願心是。如其三既在十信終發。當地上生即在十解初心。至彼得無生忍者。此是解觀得無生忍。法忍凡有四種。一者緣教得無生忍。謂凡夫及十信位受持讀誦大乘經論無生解。即是聞慧。二者緣觀得無生忍。謂十解以上乃至十迴向作三無性觀解萬法無生。即是思慧。三者證理得無生忍。謂初地以上由證遍法界二空真如。即是修慧。四者就位得無生忍。謂八地以上由得真俗雙行無功用智。亦是修慧。中生人者。謂十信初心。以深信因果不謗大乘故。若未至十信在邪定聚中信不決定故。或證大乘故。生彼土中經一小劫得無生忍者。此是證理得無生忍。由彼日月長故。如說極樂世界一日一夜如娑婆國一劫。下生人者。謂總是十信前一切趣善凡夫。但能歸依三寶受菩薩戒已去。故言亦信因果不謗但發無上道心。謂發十信初菩提心入不定位。生到彼土經三小劫得至初地者。謂數彼處劫不數此間劫。就中品。上生人者。謂小乘人四善根位。如言受持五戒乃至諸過惡。此人得四善根及未至定伏欲界惑故。不起戒煩惱及惡業。生致彼土即得羅漢者。一身獲得四沙門果。中生人者。謂在五停心觀以上三方便中。如言一日一夜持八戒齋乃至威儀無缺。此人在散心位未得定故。不能長時持戒無缺。極少須經一日一夜後時縱犯亦得往生。生到彼土經半劫得羅漢。此亦一身得四道果。由彼壽命長故。下生人者。謂七方便前受五戒已去一切趣善凡夫。如言孝養父母行世仁慈。未有入業觀行正應行世仁慈。就下品中。上生人者。謂十信第七心以上。既言經十小劫得入初地。由彼國中劫數長故。中生人者。謂從十信六心以下至第二心。下生人者。謂十信初心及前凡夫。是就示正義明階位差別者。上願迴向下總罪人。上品上生。謂十迴向生已即悟無生忍者。即謂初地始證遍滿法界真如。遍滿無法不通故言遍滿。此之遍滿本自不生今亦無滅故言無生。如實義者亦有遲疾。今就勝者故言即悟。問曰。如前所說四地菩薩是上上人無生法忍在於七地。今即何故言是迴向。答曰。上品下人以三小劫得百法明門。故上品上生者是迴向。無生法忍正在初地。若使無生在七地者。何得上品中人以一小劫至七地。上品下人以三劫登初地。即以下人三劫乃登初地。即知中人一劫上人即悟。皆是初地所見遍滿法界。問曰。佛告阿難。生彼國土其鈍根者成就二忍。謂信與順。其利根者得不可計無生法忍。故知理在七地。今何言在初地。答曰。若將彼文來難此事。設使七地亦有難。詳如彼經言。行如彌勒諸大菩薩往生彼國。若爾行如彌勒即是一生補處。如此何得生國已方悟無生。又解。十迴向中第四至一切處迴向。義云。以大願力神通自在遍到他土供養諸佛。此中上品上生生彼利益能論歷事諸佛次第校記。若便四地本已久得。豈可得為生彼之利。上品中生。謂十解十行以一小劫悟無生忍者。謂十行終入求初地。如實義者亦有二劫。今就最輕故言一劫。此方劫彼一小劫當此國土一僧祇劫。上品下生。謂十信菩薩。三小劫者地前三劫至於初地已前三僧祇者。謂就信行精進行趣向行建立。一者不定僧祇。以黑白相雜與凡夫不異故。二者定僧祇。已得無漏法故。定猶相雜故未可授記。三者授記僧祇。但無漏故。定不雜餘法故可授記。問曰。如前說十信菩薩應在下品。何言上品。答曰。如經中言。深信諸佛及正法亦信菩薩所行道。此明有信。若信恭敬一切佛即持淨戒順正教。此明有戒。若能具足方便慧即能安住無上道。此明有慧。佛法欲通能護持因是得成勝光明。此明護法。乃至廣說。善趣德行既其如此。何得抑之判為下品。三人無有本善。但由現緣而生於彼。故知十信解是下品。中品上生。謂前三果。如經無聖果之言。而言生彼得羅漢故。中品中生。謂七方便。以生彼已方得初果故。中品下生。謂凡夫有世間善。問曰。中品三人幾所劫量得至初地。答曰。文雖不言。或四五六乃至七八九劫得至初地。以下品下生人經十小劫得初地故。准例應知。而人迷謬以小乘三果及七方便人在十信上。如實義者在十信下。二乘聖人八萬劫等到發心處。以是義故。漸悟菩薩先直往。又十信人以三小劫得至初地。三果聖人反七方便不同。如是故漸悟菩薩不得在十信上。從十信前凡夫人中純有諸過無善法。中隨過輕重分為下品三生之人。如是等人雖本善而因善友命終發心以為因。無量壽佛本願為緣。亦得往生安樂淨土。 無量壽述義記中云。初定位者。此中上輩。約位在於十解已上。約行亦取十信位中信成就者。雖未得入信成就位。而於其中亦有定。信於佛智等不疑惑故。即是於熙連河佛前發菩提心等聞大乘法能不謗故。中輩人者即十信中信未成就未滿熙連已前人也。下輩人者即十信位中最初發心。雖得發菩提心而未能施等功德。唯然成就十念念佛乃至一念。以舊本中後二輩人皆有疑心。故知彼是未滿熙連從不決定。唯依經文位分粗爾。論無決不敢輒定。 無量壽論釋第三云。復次明生彼利益者。上品上生即生彼已見佛聞法悟無生忍。歷事諸佛次第授記。得百千陀羅尼。上品中生經七日已得不退轉。經一小劫得無生忍。上品下生三七日後聞佛說法。經三小劫住歡喜地。中品上生生彼土已蓮花尋開。聞讚四諦即得羅漢。中品中生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經半劫已成羅漢。中品下生住於七日聞法歡喜。過一小劫成羅漢道。下品上生聞法信解發無上心。經十小劫得入初地。下品中生聞說甚深經典即發無上道心。下品下生聞說實相滅罪已歡喜即發菩提之心。以阿羅漢功齊初地同體異名。准義應知。其發心在十信初心時。不必在彼種性發心位中。自餘諸義准思應解(文)。 安養抄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