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養抄卷第四

輸入者 韓紅霞
    一校者 韓紅霞
    二校者 韓紅霞
    改稿者 王 麗 

三輩九品相攝文(一)
胎生者三輩九品相攝文(二)
九品生人所經時節彼此文(三)
九品生人花開時節文(四加得道時節劫數文)
九品生人所生時節定不文(五)
九品生人次位教相文(六)
上品上生人上上中菩薩化佛授手文(七)
經名佛名滅罪多少文(八)
下品三生滅罪多少文(九)
諸往生人皆攝盡九品往生耶(十)
佛身道樹不同文(十一加佛身城不同事)
六道眾生共生極樂耶(十二)
諸往生人阿皆鞞跋致歟(十三)
少善根文(十四)

大本三輩觀經九品相攝云何(一又諸往生人攝盡九品耶)
觀經云(如文)
雙觀經下云。佛告阿難。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三輩。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此等眾生。臨壽終時。無量壽佛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即隨彼佛往生其國。便於七實花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轉。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難。其有眾生欲於今世見無量壽佛。應發無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願生彼國。佛語阿難。其中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燃燈散花燒香以此迴向願生彼國。其人臨終無量壽佛化現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即隨化佛往生其國。住不退轉。功德智慧次如上輩者也。佛語阿難。其下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文)。
興記下云。若依兩卷略。三此觀經中開廣為九。兩卷經(如上自不書之)案之觀經廣明上輩三品。兩卷總明上輩一品。雖有此別而理無違。但隨機宜各別說耳。故兩卷云。修諸功德。以此一句攝彼廣行。中輩亦爾。准上輩知。問兩卷中輩唯作沙門。亦見化佛。發菩提心應大乘根。觀經中輩中上中中。如是二人並是沙門。亦見真佛不發大心。中下一人非其沙門頓不見佛不發大心。並小根人。如是等別云何無違。答。其中輩內自有多種。或有沙門行中品業。或有在家造中品業。或有大根。或有小根。或見真佛。或見化佛。或不見佛。如是等類不及輩勝過下輩。並皆攝入於中輩內。是故兩卷且據在家大乘根性見化佛者。明其中輩。觀經後據在家出家見真佛者。及不見佛小乘根人不發菩提。明其中輩。如是等別。皆隨機宜各顯一途理實同耳。亦可兩卷之意。同明小乘。然言當發菩提心者。□顯二乘菩提心方生淨土。非是大根亦可中輩。生於淨土乃發大心故。言當發當者應也。所以然者。二乘生彼決定應發菩提心故。若依此義者生淨土非要。先定發菩提心。或生彼方發大心故。此義至下更分別也。問。上輩亦有小乘人不。答。雖無經文。以二義釋亦可有小。所以者何。不愚法人發心願求生彼淨土。根性猛利速修勝行。當屬上輩。然經且舉大根示耳。亦可准大。所以然者。假使二乘發心行大猶不及彼。大乘根性約發菩提凡夫之人故。二乘人不入上輩。下輩亦爾。舉左右耳。問兩卷既云。其有至心欲生彼國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乃至十念乃至一念。念於彼佛願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觀經中云。下上下中二品並見化佛菩薩。若下下品都不見聖。雖隨稱名不得念德。又三品人並生彼方發菩提心。云何得□□經無違。答。如中輩釋理實並同。其義云何。解有二義。□下輩自有多類釋。或先發心後方生彼。或不先發生彼後發。或見化聖。或夢見聖。或頓不見。或明了心十念一念念佛功德願求生彼。或唯十念隨稱名而不得念德。是故二經各舉一例。亦可下上中雖作諸惡。遇善知識勸得念佛德故。發至心願求生彼。下一人唯隨稱名不得念德。然至心中求生彼國。若不求彼何聽敢稱名。是故明知。同彼兩卷至欲生優劣別耳。又下三品並非發心方生彼國。生彼國後方發心耳。如觀經說。然兩卷中言當發者。望生彼時故言當之。亦可彼經。且舉下輩內發心者。何緣見佛有差別者。其下輩中有多類故。二經各舉如前義解大義。然隨文更釋(云云)。
興記次下文云。問。彼經下輩行因多善。此經下品作因多惡。若爾云何得相攝耶。答。此經下品雖小行善不起疑悔。彼經下輩雖多行善後起疑悔。可有優劣。不及中品。並屬下品。前既分別。二經各顯一邊無違故。攝下上其義可解。餘如此類。准此相通(文)。
九品往生義云。經之三輩。與今九品相攝云何。答曰。寂法師云。或云。三輩即是九品。開是三輩成九品故。今准兩經義即不然。所以者何。違文義故。此中上輩攝彼上下各三品人義。且下可爾。以此中輩攝彼中三理定不然。此輩經說中輩發菩提心生彼國時。便住不退轉。彼經中輩三不云發菩提心生彼國時唯住小果。此已發心生彼住小。寧得可住不退大心遇住小果。無是理故。今所存者其義云何。此中三輩正攝九中。上輩三品兼亦攝彼。下輩三品中輩三品。一向不攝。所修行業大小異故。此經上輩攝九品中。初二品全第二品一分。謂一恒發心。既能愛樂大乘典故。於佛智等不生疑。此經中下輩有生疑惑故。此經中輩攝九品中。第三品一分。謂凞連發心雖不誹謗未然。愛樂於佛智等容有疑故。此經下輩攝九品中下品三生。然此經中唯說發心不作惡者。彼經中說曾發而退者。雖退不退異而其位分同故。得相攝也(已上寂疏文)若依此解。壽經三輩攝生不盡。此恐未然。觀經九品壽經三輩。俱應攝盡往生者故。雖文有廣略。於義無寬狹。憬興亦云。若三輩若九品。皆無寬狹攝往生盡(云云)廣如破疏不然具引(云云)。
大阿彌陀經下云。佛告阿逸多菩薩。其世間人民。若善男子善女人。願欲往生阿彌陀佛國者有三輩。從德有大小轉不相及。佛言何等為三輩。最上第一輩者。當去家捨妻子。斷愛欲行作沙門。就無為之道。當作菩薩道。奉行六波羅蜜經者。作沙門不虧持戒。慈心精進不當瞋怒。不當與女人交通。齋戒清淨心無所貪慕。至誠願欲往生阿彌陀佛國。常念至心不斷絕者。其人便於今世求道時。即自然於其臥止中。夢見阿彌陀佛及諸菩薩阿羅漢。其人壽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即自與諸菩薩阿羅漢共飛行迎之。則往生阿彌陀佛國。便於七寶水池蓮花中化生。即自然受身長大。則作阿惟越致菩薩。便即與諸菩薩。共翻輩飛行。供養八方上下諸無央數佛。即逮智慧勇猛樂聽經道。其心觀樂。所居七寶舍宅。在虛空中。恐隨其意在所欲作為。告阿彌陀近。是為上第一輩。佛言其中輩者。其人願欲往生阿彌陀佛國。雖不能去家捨妻子。斷愛欲行作沙門者。當持經戒無得虧失。益從分檀布施。常信受佛經語。深當作至誠中信。飯食諸沙門。作佛寺起塔。散花燒香然燈。懸雜繪綵。如是法者無所適莫。不當瞋怒。齋戒清淨。慈心精進。斷愛欲念。欲往生阿彌陀佛國。一日一夜不斷絕者。其人便於今世。亦復於臥止夢中見阿彌陀佛。其人壽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即化。令其人目自見阿彌陀佛及其國土。往生阿彌陀佛國者。可得智慧勇猛。佛言。其人奉行施與如是者。若其人然後復中悔。心中孤疑。不信分檀布施作諸善後世得其福。不信有彌陀佛國。不信有往生其國。雖爾其人續念不絕。暫信暫不信。意志猶預無所專據。續其善願為本故得往生。其人壽命病欲終時。阿彌陀佛即自化形像。令其人目自見之。口不能復言。但心中歡喜踊躍○其人壽命終盡。則生阿彌陀佛國。不能得前至阿彌陀佛所。便道見阿彌陀佛國。界邊自然七寶城中。心便大歡喜。便止其城中。即於七寶水池蓮花中化生。即受身自然長大在城中。於是間五百歲。其城縱廣各二千里。城中亦有七寶舍宅。中外內皆有七寶浴池○如第二忉利天○其人城中能得出。復不能得見阿彌陀佛。但見其光明。心自悔責。踊躍歡喜耳。亦復不能得聞經○其人於城中。五百歲乃得出。往至阿彌陀所聞經。心不開解○所居處舍宅在地。不能令舍宅隨意高大在虛空中。復去阿彌陀佛甚大遠。不能得近附阿彌陀佛。其人智惠不明。知經復少○其人久久。亦自當智慧開解○如上第一輩。佛言。其三輩者。其人願欲往生阿彌陀佛國。若無所用分檀布施。亦不能燒香散花燃燈。懸雜繒綵。作佛寺起塔。飯食諸沙門者。當斷愛欲無所貪慕。得經疾慈心精進。不當瞋怒。齋戒清淨。如是法者。當一心念欲往生阿彌陀佛國。晝夜十日不斷絕者。壽命終即往生阿彌陀佛國。可得尊敬。智慧勇猛。佛言。其人作是以後。若復中悔。心意孤疑。不信作善後世當得其福。不信往生阿彌陀佛國。其人雖爾續得往生。其人壽命病欲終時。阿彌陀佛。即令其人。於臥止夢中。見阿彌陀佛國土。心中大歡喜。意自念言。我悔不知益作諸善。令當往生阿彌陀佛國。其人但念是。口不能復言。即自悔過。其人命終即生阿彌陀佛國。不能得前至。便道見二千里七寶城中。心獨歡喜。便止其中。亦復於七寶浴池蓮花中化生。即自然受身長大。其城亦復如前城法○其人亦復於城中。五百歲竟乃得出。至阿彌陀佛國所。心中大喜。其人聽聞經。心不開解。意不歡樂。智慧不明。知經復少。所居舍宅在地。不能令舍宅隨意高大在虛空中。復去阿彌陀佛大遠。不能得近附阿彌陀佛亦○如○中輩○其人久久。亦當智慧開解。知經勇猛。心當歡樂。次如上第一輩也(私云。平等覺經全同此文)寶積經十八云。若有眾生○發菩提心專念無量壽佛。及恒種殖眾多善根發心迴向願生彼國。是人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比丘眾前後圍遶。現其人前。即隨如來往生彼國。得不退轉。當證無上正等菩提。是故阿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願生極樂世界。欲見無量壽佛者。應發無上菩提心。復當專念極樂國土。積集善根應持迴向。此由見佛生彼國中。得不退轉。乃至無上菩提。阿難若他國眾生發菩提心。雖不專念無量壽佛。亦唯恒種眾多善根。隨已修行諸善功德。迴向彼佛願欲往生。此人臨命終時。無量壽佛即遣化身。與比丘眾前後圍遶其所化佛光明相好。與真無異。現其人前攝受導引。即隨化往生其國。得不退轉。無上菩提。阿難若有眾生住大乘者。以清淨心向無量壽如來。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聞甚深法即生信解。心無疑惑。乃至獲得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無量壽佛。此人臨命終時。如在夢中見無量壽佛。定生彼國得不退轉無上菩提(文)觀經連義述文贊云。即合彼九品為此二輩故。其義無異。不應難言。彼經中上中中二品。皆作沙門。亦見真佛。不發大心。中下一生不作沙門。都不見佛。不發大心。而此中輩。非作沙門。亦見化佛發菩提心義必相違者。中輩之內自有多類。二經各談其一無違。而言當發菩提心者。欲願生彼必發大心以簡定住不得生故。餘相違文皆此類也(文)。
問。雙經疑佛五智胎生宮殿者三輩九品中何(二又其宮殿量幾耶)。
興記下云。問。兩卷經云。疑佛五智而造諸福德。雖生彼國。於五百歲常不見佛。不聞經法。是為胎生。不名化生。攝於三輩九品中不。答。攝於中輩及中品中。所以知者。如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佛言。其中輩者。其人願欲往生無量清淨佛國。雖不能去家捨妻子。斷愛欲行作沙門者。當持經戒分檀布施。飲食沙門作寺起塔。燒香散花(云云)然其後中孤疑不信。雖示其人暫信暫不信。續結其善。願得雖生命欲經時。自見化佛。則生彼國。不得前至無量清淨佛所。道見佛國界邊自然七寶城中心大歡喜。其城七寶池蓮花中化生。則身自然長大。在城其城縱廣各二千里。城中亦有七寶舍宅。浴池花樹音樂百味等諸樂。具如忉利天(云云)於五百歲不得見佛。但見其光。亦不聞經不見諸聖(云云)五百歲乃得出。所居舍宅在地。不能令隨意高大在虛空中。復去無量清淨佛甚大遠不得近附。智慧不明知經復少。久久智慧開解心當歡喜。次當後如上第一輩。案此經中輩。與兩卷經疑佛智人其義大同。就實而論。中輩內中作因多種如前分別故。梵本中此二經中所明中輩理應具有。然帛延但譯疑人過疑過雖不云。法護但譯不疑與疑故。兩卷初辨不疑。德後顯疑過。雖不言中其義分明。又平等經中下輩文中。但辨疑人不辨不疑。兩卷經中但明不疑不辨疑人。如是等義。但是譯家左右無違。不可致疑。問。彼平等經下輩中云。其人願欲生無量清淨佛國。若無用分檀布施。亦不能燒香散花燃燈。懸繒綵作佛寺起塔。飯食沙門者。當斷愛欲。無所貪慕。慈心精進。不當嗔怒。齋戒清淨。當一心念欲生無量清淨佛國者。晝夜十日不斷絕者(云云)其人作此後中作悔心孤疑不信(乃至)雖爾續欲得往生。壽欲終時。夢見清淨國土。心中歡喜。心自悔過。不能口言。命終則生彼佛國不得前至。道見二千里城。心中喜止其城。於七寶池蓮花中化生(云云如第二輩)於五百歲竟乃得出(乃至)終開解等。皆如第二輩。既案此中下二輩。並起疑心所生不問。何以得知。兩卷疑智但屬中輩。不屬下耶。答。作因行相同中輩故。所以知者。疑智文云。以疑惑心修諸功德。下輩文無布施等諸功德者。如上所引。是故明知。但當中輩位。因既別受果。豈同然。平等經略就大義。爾其中下不信過耳。就實細論。見佛解經久遲等事。非無差別。但以久久語總略。顯示耳。如以孤疑語顯眾多疑事。若就九品屬於中上。然其間中有疑不疑等因多種譯家左右等諸分別可堪前(文)。
雙觀經下云。佛告阿難○彼國人民有胎生者。汝復見不。對曰已見。其胎生者。所處宮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於其中受諸快樂。如忉利天上。亦皆自然。爾時慈氏菩薩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彼國人民胎生化生。佛告慈氏。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此諸智疑惑不信。然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此諸眾生。生彼宮殿。壽五百歲當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之眾。是故於彼國土。謂之胎生。若有眾生。明信佛智乃至勝智。作諸功德。信心迴向。此諸眾生。於七寶花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須臾之頃。身於光明智專功德如諸菩薩具足成就。復次慈氏。他方諸大菩薩。發心欲見無量壽佛。恭敬供養。及諸菩薩聲聞之眾。彼菩薩等。命終得生無量壽國。於七寶花中。自然化生。彌勒當知。彼化生者。智慧勝故。其胎生者。皆無智慧。於五百歲中。常不見佛。不聞法。不見菩薩。諸聲聞眾。無由供養。於佛不知菩薩法式。不得修習功德。當知此人宿世之時。無有智慧疑惑所致(云云)九品往生義云。問曰。引彼經文。受胎生者。以證此經生疑。細尋二經有四相違也。此經九品無胎生者。彼云胎生一相違也。此九品者在蓮花中。彼云處宮殿二相違也。又九品類或經一宿或經七日夜。乃至或經十二大劫蓮花方開。彼云但於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三相違也。又此九品不疑佛智等。彼云疑佛智為四相違也。二經相違既如此。何引彼文證此義耶。答。雖似文有違。而於義無乖。彼胎生者。非如穢土。父母和合所受胎生。但生彼國。在宮殿中。於五百歲不能見佛。聞法修行如在胎中。無所見聞故。依喻說名胎生也。此經亦爾。於蓮花中經於多時。不見三寶。由此亦名胎生。無失通初違也。彼經云處宮殿者。是望內想。此經云在蓮花者。是約外想。謂於花中經於多時彼便謂處廣大宮殿。又往生者。或居宮殿。或在蓮花人人不同。彼經取宮殿。此經舉蓮花。各據一邊通二違也。此經云宿乃至十二大劫者。分別九品故。是具足說。彼經云。五百歲者。略說三輩。是故一途說。二經只是廣略異耳。通三違也。此經不云疑佛智者。是有深心。唯舉淨心。彼經而云疑佛智者。染淨雙舉。通四違也。故知。二經其義一同。若不爾者。此經九品攝生不盡。九中無處宮殿者故。然寂法師壽經疏云。觀經所說下輩三生非是胎生。彼皆近生佛前花中非生邊地宮殿中。於佛智等不生疑故。近在佛邊。而由曾作重惡業故。久在花中不能開故。受胎生者疑佛智故。去佛遠在。而曾不作諸惡業。是故不說。久在花中。今詳此解似不盡理。此經下輩若非胎生為何生攝。若言化生亦不應理。何者彼經說化生者。智慧勝故。七寶花中自然化生。趺跏而坐須臾之頃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諸菩薩具足成就。此經下輩既不如是。故知。不應彼化生攝。若非化生。豈卵濕生耶。若許便有大過失故。若離四生者。即有無因過。故知。雖在佛前。花中經劫不見佛法僧故。依喻應名受胎生者。然非父母和合生故。亦名化生。此義亦得以之言之宮殿蓮花二文雖別。九品生攝。莫生不盡。其間共樂。此彼亦同。故引彼經終無違矣(文)。
往生要集下云。有師云。胎生是中品下生。有師云九品所不攝(文)。
遊心安樂云○如是等人。隨其行品往生彼土不在邊地。生彼邊地者。別是一類。非九品攝。是故不應妄生疑惑(文)。
大阿彌陀下云(如次上抄)。
雙觀經義疏云(法位)言生彼邊地七寶宮殿五百歲中受諸厄者。有此一種往生。不入前三輩中。謂以疑惑心修功德。願生安樂。彼國中七寶宮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邊地亦曰胎生(文)。
安樂大義上(羅什)云。又有一種。往生安樂不入三輩中。謂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安樂。不了佛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文)。
寶積經十八云。極樂世界人住胎○譬如三十三天夜摩天等。入百由旬若五百由旬宮殿之內。遊戲歡樂(文)。
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下云。百由旬者。即下輩疑佛所生之宮。五百由旬者。即中輩疑智所止之宮。而帛謙經若下皆云一千里城者。蓋是略舉不盡之言。不爾中下應參差故。此文為勝。量之大小思云二會(文)。
無量壽經述義記中云。以明生彼受胎生者。在何品中。依舊兩本皆說在於中下品中。以皆未滿一恒沙故。宮於大乘有起疑惑。雖起疑惑。然不誹謗。帶疑惑心修功德故。雖生彼國而在邊地。於五百歲不能見佛聞法修行。如在胎中無所見聞。是故說名受胎生也。而觀經所說下輩三生為是胎生不。答。非也。彼皆近生佛前花中。非生邊地宮殿中故。於佛智等不生疑故。近在佛邊。而由作重惡業故。久在花中不能開敷。受胎生者。疑佛智故。去佛世在而曾不作諸重惡業。是故不說久在花中(文)。
同經連義述文贊下云。有說更有往生而非三輩。謂下文中疑五智人。或心中修諸功德。亦信罪福小修善本願生彼土。以信不定故非前。亦小修福故亦非後。三由此不入九品所攝。此亦不然。帛謙皆云中輩之人。孤疑不信。雖生彼土。在其城中於五百年不見佛不聞經不見聖。必不可言疑智凡夫不在九品故。有說不決四疑。雖生彼國。而在邊地別是一類非九品攝。是故不應妄生疑惑。此亦不能二經所說中下之屬。所止宮殿既五百年。應知此經疑智凡夫所在寶宮。亦是邊地故。不爾便違經云所居舍宅在地。不能令隨意高生在虛空中。復去阿彌陀佛甚大遠故。有說疑佛智人即此中輩。觀經中品故。帛謙經中輩云。持戒布施飲食沙門。作寺起塔。後疑不信。其人暫信暫不信。續結其善。願得往生彼國。不得前至無量壽佛所。還道見佛國界邊自然寶城。於五百歲不得見佛聞法等故。有不應非。法護經中疑佛智人故。此亦不然。帛謙下輩。亦在路城。於五百年不得見佛。如何疑智唯在中輩而非下耶。若言中輩疑智修因相似故。故雖屬中品而非下輩者。受果似中品故。攝疑佛智果。雖相似不攝疑智因。雖後同何容疑智。又彼所言九品之內。屬於中上理必不然。觀經中上。此經疑智花開法獲利皆不同故。若言中上自有多種故。無此邊者豈不中下。亦有多種故。攝疑智故。今即疑佛五智中下下上二生所攝。前由此帛謙後之二輩。皆言在城於五百年。不得見佛聞法見聖故。若三輩若九品。皆無寬狹攝往生盡○將彼二經對法護本上輩雖同中下。即異彼之二品疑心在懷不發道意。此中二輩皆發道心決定信故。所以有此參差者。蓋彼梵本雖後備有。帛謙但翻疑信往生之者。法護唯釋淨信修因。其疑智人在後爾過故。言雖楯理必無異(文)。
問。九品生人於蓮花所經時節劫數為彼土為此土耶(三)。
遠疏云。問曰。地持說言。初地已上要過一大阿僧祇劫。方至八地。此經何故說一小劫即得無生。解有二義。一時劫不同。如花嚴說。娑婆一劫當無量壽一日夜。彼中一劫當此娑婆世界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地持據此故。說一大阿僧祇劫方至八地。觀經就彼彌陀國界長劫為言故。說一劫得無生忍。二去處有異。地持所說一大僧祇。到於八地。觀經所論逕一小劫得無生者。到第七地。初得無生在七地故。上中如是。種性解行說為上下經說。此人過三小劫。得百法門。到初地故。問曰。地持說。從種性一大僧祇方到初地。觀經何故說三小劫已到初地。釋言。時劫不同故。示地持據此娑婆短劫故。說一大阿僧祇方到初地。觀經就彼彌陀長劫故。說三劫得至初地。問曰。地持說。從種性到初地時。過於一一大阿僧祇劫。初地至八地。亦過一大阿僧祇劫。今此何故宣說上中。經一小劫即得無生。宣說上下。過三小劫方到初地。理實齊等。舉之左右。前說上下經一小劫得無生者。就信忍中終處為論。所說上下過三小劫到初地者。就伏忍中始處為語。此一左右。又前宣說一小劫得無生者。望於七地無生之始。不至過處。彼云三劫至初地者。到其過處。此一左右。上輩三人分齊薦等(文)
群疑論七云。問曰。下品中生六劫花開。下品下生十二劫花開。為取此方日月歲數積以成劫。為取淨土日月歲數以成劫耶。釋曰。如來此方成道說經。為此娑婆有情。指彼花開之時。令此眾生得解。故知。只用此劫明彼花開也。今釋不然。用彼方日月歲數。以成於劫。顯彼花開時節分齊也。何以得知。此有三義。一例二教三理而得知也。例者如四天王天等。六欲諸天壽命長短。皆約彼天日月而說。只如四天王天壽命五百歲。彼天日夜取此人中五十年。為四天王天一日一夜。如是日夜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年。如是彼天壽命五百歲。若取閻浮提日月計當一萬八千年為一月。二億一萬六千年為一年。如是彼天壽命五百年算閻浮提年。其數極多也。已上五天命漸漸增日。漸漸長。皆增下天一倍。故知。彼天取其年命還用。彼天日夜。以日計月。以月計年。以年計命。故知。淨土以日計月。以月計年。以年計劫。不用此方日月劫也。二教者。如上品中生。言此紫金臺。如大寶花經宿即開。故知。花開經宿者。用彼方晝夜。夜則花合。晝乃花開。斯則半劫為晝。為花開之時半劫為夜。為花合之分顯彼上品中生之人。花開時分取彼經宿大寶花開之時也。上品中生一宿花開既然。上品下生一日一夜。蓮花乃開。故知。還同彼方日夜也。不然者寧容淨土大寶花開。取此之晝自而花開。若彼大寶花開自取彼方日夜。上品中生花開。同彼時節。上品下生一日一夜花開翻。乃同於此方日月。即上品中生花開乃曉。上品下生之者。分花遲速義乃乖邊理必不然。故知。取彼方日月也。日月既爾。劫亦可知。三由理者。若日月花開。乃用彼方日月。若經花開。乃用此方劫數者。則中品中生。七日花開。若望此方計當七劫。下品中生六劫方開。若望彼方計為六日。寧容中品花開之日遲。於下品六劫花開耶。又上下品。上生經七七日蓮花方開亦遲。下品中生六劫也。以此道理進退推微。故知。彼劫不用此方劫也(文)。
九品往生義云。問。於蓮花中所經劫數。為是彼土劫。為此方劫耶。答曰。依多師解者。是彼土劫數(文)。
往生要集下云。九品所逕日時諸師不同。懷感智憬等諸師。許彼國土日夜劫數○有師云。佛以此土日夜說之。令眾生知(云云)今謂。彼釋無失。且以四例助成。一者彼佛身量若干由旬。不以彼佛指分疊為彼由旬也。若不爾者。應似如須彌山長大之人一毛端為其指節故。不以佛指量說。佛身長短。何必以淨土時剋說花開遲速耶。二者如尊勝陀羅尼經說。忉利天上善住天子。聞空聲告。汝當七日死。時天帝釋承佛教敕。令彼天子七日勤修。過七日彼壽命得延(取意)此是人中日夜而說。若據天上七日者。當於人中七百歲。不應佛世八十年中決了其事。九品日夜亦應同之。三者法護所譯經云。胎生之人過五百歲得見於佛。平等覺經云。於蓮花中化生在城中。於是間五百歲不能得出(取意)憬興寺師。以此文論此方五百歲也。今云。彼胎生歲數。既依此間說九品時剋有何別義不同我耶。四者若據彼界說九品者。上品中生一宿。上品下生一日夜。即當此界半劫一劫若許爾者。胎生疑心者。尚逕娑婆五百歲。而速得見佛。上品信行者。豈過半劫一劫而遲開蓮花耶。有此理故。後釋無失。問。若以此界日夜時剋說彼相者。彼上上品生彼國已。不應即悟無生法忍。所以然者。此界小時修行為勝。彼國多時善根為劣。既爾。上上品人。於此世界一日至七日。具足三福業。尚不然。證無生忍。云何生彼。聞法即悟。故知。經彼國土長遠時剋悟無生忍。然約彼名即悟聖。此即億千歲。或云上上人必是方便後心行圓滿者。若不爾者。諸文楯。答。未知彼國多善劣。此界少善勝。問。雙觀經說。於是廣殖德本敷恩施惠。勿犯道禁。忍辱精進。一心智惠。轉於教化。立善正意。齋戒清淨。一日一夜勝無量壽佛國。為善百歲。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為自然。皆積眾善無毛髮之惡。於此修善十日十夜。勝於他方諸佛國中為善千歲等(已上)是其勝劣。答。二界善根剋對可爾。然值佛緣勝速疾悟無生。或此經但顯修行難易。非顯善根勝劣。譬如貧賤施一錢。雖云稱美而不辨眾事。留費捨千金。雖不可稱。而能辨萬事。二界修行亦復如是。如金剛般若經云。佛世信解。未足為勝。滅後為勝。或有餘義不能委曲(文)。
興記下引遠疏云。問。地持論說。初地已上要過一大阿僧祇劫方至八地。此經何故過一小劫。釋云。有其三義。一時劫不同。如花嚴說娑婆一劫。當無量壽一日一夜。地持就此故說一大阿僧祇劫。此經就彼故。說一小二起去處異。地持就從信忍初去。此經就從信忍之終。第三地去三所到處異。地持所言八地無生。此經所言七地無生種性解行名為上下。經說此人過三小劫得百法明門到初地故(云云已上如遠疏)。
觀經正宗分散善義(善導)七日即得無生。言七日者。況此間七日。不指彼國七日也。此間逕於七日者。彼處即是一念須臾間也。應知(云云釋經上品中生人。逕七日於菩提得不退轉文也)。
問。九品往生人花開時節何(四加得道時節劫數事)。
觀經云。如彈指頃往生彼國生彼國已見佛○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上品上生)○此紫金臺如大寶花經宿則開○經於七日應時即得○不退轉○經一小劫得無生法忍(上品中生)○一日一夜蓮花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心不明了。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經三小劫○住歡喜地即得往生○(上品下生)蓮花尋開。應時即得阿羅漢(中品上生)逕於七日。蓮花即開○聞法歡喜得須陀洹。逕半劫已成阿羅漢(中品中生)生逕七日。遇觀音及大勢至○過一小劫成阿羅漢逕七七日蓮花乃敷○大悲觀音○為說甚深十二部經。聞已信解。發無上道心。逕十小劫○入於初地(下品上生)逕於六劫。蓮花乃敷。觀世音大勢至。以安愍彼人為說大乘○應時即發無上道心(下品中生)○於蓮花中。滿十二大劫。蓮花方開。觀世音大勢至○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應時即發菩提之心(下品下生)惠疏云。次論往生。彼時有異。上輩三人。生時各異。上上生者。至即花開不經時日。上中生者。經宿方開。上下生者。一日一夜。其花乃敷。中輩三人生時亦異。中上生者。至即花開。與上上同。何故如是。此小乘中聖人往生。餘行雖劣。無漏淨心故。故即往生。中中生者。七日花敷。中下生者。文中不辨。但云生已過七日。後遇聖聞法。下輩三人生時亦別。下上生者。經七七日其花乃敷。下中生者。罪報深重六劫方開。下下生者。罪障極重十二大劫蓮花乃敷。由其罪重。爾許時節證得其心方堪入法生有異。別時分如是○次彰生彼得益差別。上輩三人得益各異。上上生者。至彼即得無生法忍○上中生者。逕一小劫得無生忍○上下生者。過三小劫得住初地。中輩三人得益亦異。中上生者。生彼即得阿羅漢果○中中生者。過七日後得須陀洹。過半劫得阿羅漢。中下生者。過一小劫方得羅漢。下輩三人得益亦異。下上生者。逕十小劫得到初地。以此無善趣人故。下中生者。過於六劫聞法發心。下下生者。過十二大劫聞法發心種性。以上下輩宿習發大心得益如是(文)。
觀經正宗分散善義釋上品上生云。從生彼國已下。正明金臺到彼更無花合之障(文)九品往生義明下品中生中云。問曰。前上生人。逕於十劫。具百法明門得入初地住此。中生人逕於六劫入初住地。何以似中生勝上。答曰前是小劫。今是大劫故無相違。何以知之。上生文云。逕十小劫得入初地。明知別也。今此文中雖無大字。以義而准。必是大劫。下生文云。滿十二大劫。蓮花方開。發道心故也(文)。
往生論疏第三云。次明花開遲疾者。上品生生已即開。上品中生經宿乃開。上品下生一日一夜。中上尋開。中中七日中。下品七日。下上七七日。下中六劫。下下十二大劫。言尋開者。二日三日尋已得開。何以知爾。上下日夜。中中七日。故知。中上自在。上下與中間。又中中與上中下俱言一日。此亦應有遲疾。或第七日朝夕有異。或八日九日。然未至二七日故。隨大數同言七日(文)。
無量壽經述義記中云。中品下生(乃至)花開遲速者。生逕七日。遇觀世音及大勢至。文中略故。無花開之理。現應有之。與中中品遲速同者。逕時雖同。所見異故。謂彼見佛此見菩薩(文)。
群疑論七云。問。彼既經劫蓮花方開。為由有罪障故花開遲晚。為由勝功德故。多劫在彼花中耶。釋准依下品下生。經十二大劫蓮花方開。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以此准知。彼亦有罪障。由斯罪障故。經劫花開。不然者何因九品行業不同。花開早晚各有差降也(文)。
十住毘婆沙云。若人種善根。疑則花不開。信心清淨者。花開則見佛(文)。
問。九品往生之人得道所經時節劫數為定如此為當何(五)。
遠疏云。四地已去說為上上生。彼即得無生忍故。無生七地理實於中亦有多時。得無生者。經言即得就勝為言○上中○遇一小劫。得無生故。理實於中亦有二。三劫得者。經言一劫就近為語○理實於中上亦有多時。得羅漢者。經言即得就勝入語○理實於中又有多時。聞法得果。經言七日及與半劫就勝為言○過一小劫得羅漢者。就勝為言。中輩如是。下輩亦三。所謂下上下中下下。於彼大乘始學人中。隨過輕重分為三品。未有道位。難辨階降人別(云云)。
往生要集下云。問。上品生人得益早晚一向爾耶。答。經中且舉一類故。惠遠和尚觀經義記云。九品人生彼國已。得益之劫數依勝而說。理亦有過之者(取意)今謂汎論九品。或亦可有少分。復速於此者(云云)。
問。九品往生之人次位何教意耶(六)。
經云(如前)。
疏云。上品之人。始從習種終至解行菩薩等(如前抄)。
九品往生義云。言發無上菩提心者。若望別教。初發心住。若望圓教。應是十信。又釋若望別教初歡喜地。若望圓教初發心住(文)又上云。然寂法師雙觀經疏云。上下生中。經三小劫得百法門住歡喜地者。謂在十信已經熙連。或一恒佛生彼淨土更進修故。初入住位中得百法明門。初住多習初地行法。是故此住得百法明門。本業經中亦作是說。十住位中得百法門。謂信等十法。一一各十故。言住歡喜地者。謂得行於歡喜地行。即此中證歡喜地。是即因中說果名也(已上)今以宗義。更又釋云。住歡喜地者。實是菩薩十地之中初歡喜也。若望圓教應云初住。今約別意言住歡喜地。仁王經云。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德行名為地者即此意也(文)。
上品上生上品中生菩薩授手化佛授手不同事(七)。
經云。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上品上生)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上品中生)。
九品往生義云。言授手者引導義耶。問曰。前上生中。與諸菩薩授手迎接。何故此中與千化佛而授手耶。佛與菩薩位高下。豈非上生劣中生耶。答曰。前雖菩薩真故非劣。今雖是佛化故非勝故。無上生劣中生失。又釋此中應是影略(文)。
聞經名稱佛名滅罪多少事(八)。
經云。為讚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下品上生)。
群疑論六云。問曰。何因聞十二部經首題名字。只滅千劫重罪。念佛一聲乃滅五十億劫重罪。般若云。聞經不逆勝供養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也。釋曰。彼經供養佛是好時。然供養佛是有相心供養功德少。持經是惡時作無相心持經功德多也。今此聞經念佛。同是惡時悉俱有相。然與阿彌陀宿願緣熟惡世稱佛生信極難。佛能弘經。是以稱佛滅罪多彼聞經也(文)。
九品往生義云。問曰。經是佛師德豈劣耶。何故聞經唯滅千劫罪。稱佛名時除五十億劫。答。前只聞名而不口稱故。唯除千劫罪。今非唯聞名。兼亦口稱故。除多劫罪。非是佛與經功能有勝劣。又釋阿彌陀佛。由昔因位大願力故。令稱名者。滅多劫罪。十二部經三世常住。非如彼佛有因果位故不同也。又釋十二部經名散動心。時聞餘心間雜故。唯除千劫罪。阿彌陀佛名以最後心。稱餘心不隔故。滅五十億劫。是因心而致不同也。非境之有勝劣矣(文)。
觀經疏四云(善導撰)問曰。何故聞經十二部但除罪千劫。稱佛一聲即除罪五百萬劫者何意也。答曰。造罪之人障重。加以死苦來逼善人。雖說多經飡受之心浮散。由心散故除罪稍輕。又佛名是一。即能攝散。以住心復教令正念稱名。由心重故即能除罪多劫也(文)。
下品因聞佛功德稱名是滅罪多少之事(九)。
經云。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下品上生)為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光明神力○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下品中生)具足十念稱南無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下品下生)群疑論六云。問。何故觀經說下品上生。至心稱佛滅五十億劫生死之罪。下品中生明佛功德。下品下生稱彼佛名。俱滅八十億生死之罪○釋曰。此有二意。一釋言。一念佛功齋戒理應滅罪無別。但以三品罪人惡業有其多少。下品上生罪少。唯有五十億劫之罪。障生西方。中下二品人罪漸多故。有八十億劫等罪。為彼罪有階降。說滅罪多少不同。非是念佛功德。殊令其滅罪差別。譬如壯士有力。能負八斗之米。有人唯有五斗。遣彼壯士持行。非壯士不能多擎。只是米無五斗。此義亦爾下品上生唯有五十億劫之罪。佛隨彼罪多少。言滅五十億劫。下品中生罪重。前品三十億劫。隨其罪障言滅八十億劫。下品下生其罪最重故。今具足十念稱阿彌陀佛。於念念中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二釋言。念佛名號雖復不殊。由念佛心至誠差別故。令滅罪多少不同。下品上生罪業轉薄死無惡相怖心不極。雖至誠念佛。但能滅彼五十億劫生死之罪。下品中生地獄猛火一時俱至。罪人恐怖念佛至誠。由心徹倒滅除八十億劫重罪。問。若然者下品下生恐怖前重。應言念佛更滅多愆。何故同前八十億劫。答。行者命終時。至氣力虛微盡力至誠。只至於此力有分齊。豈能多耶。以罪既多障生淨土令具十念滅罪方同始得往生清淨佛土。譬如神劍能斬大木。如其多用力入木即除。如不多用力斷木便淺。非劍有鈍利。蓋人力之強弱不同。此亦如是。佛之功德雖復無差。然其念者至誠有異故。令滅罪多少不同也(文)。
九品往生義云。問曰。彼佛利生豈有差別。何故下品上生之中。說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今此品中說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下生中說十念之中念念除滅十億劫生死罪耶。答曰。非是彼佛齊物不同。但由念者罪有輕重。致令生死滅有差別。謂上生人所有罪業。應經歷千劫及五十億劫。隨諸惡趣受諸劇苦方生人中善根還生而由經力及由佛力。滅苦千劫生極樂界。此中生人所有罪業。應具經歷八十億劫輪迴生死受諸劇苦。下生之人所有罪業。應逕十重八十億劫輪迴惡趣受極重苦。後生善處。若遇善友見佛聞法發菩提心。若遇惡友復造惡業還隨三途。出離無期。而臨終時稱佛名故。滅彼彼劫輪迴之罪忽生淨土。受諸安樂。是彼如來難思力也(文)。
群疑論六云。問。下品下生人罪雖多。下品中生五逆謗法。何因下品中生但聞佛功德即得往生。下品下生乃須具足十念稱阿彌陀佛方生淨土也。釋有二釋。一言。計五逆等愆。只合六劫受罪。然九八十億劫罪者。以此人造茲重罪。長養過去諸餘業。皆令有力。能招九八十億劫生死之報。如一念嗔心現前。能燒一切善法。能障百千法門也。此亦如是。造此重罪能增過去惡業。皆有力勢能滅惡報障生淨土也。二釋此五逆罪唯感五劫受苦。然謗法罪經說受苦劫數長遠。如大品經及佛藏經說。謗法人墮此阿鼻地獄。此間劫懷更生他方地獄中。如是展轉經無數劫故。須十聲稱佛。滅八十億劫重罪得生淨土也(文)。
問。諸往生人皆攝盡九品往生耶(十)。
楞伽經云(龍樹如上抄之)。
雙觀經云
往生要集下云。問。雙觀經中。亦有如彌勒等諸大菩薩。當生極樂。故知。經中九品得益依劣而說。何言依勝耶。答。約生彼國始悟無生。前後早晚。謂之依勝更不論。彼上位大士。然彼大士於九品中攝與不攝別意思擇(文)。
佛身道樹不同之文(十一加佛身城不同事)
觀經云。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文)。
雙觀經上云。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見。其道場樹無量光色。高四百萬里者。不取正覺(文)。
同經上云。又無量壽佛其道場樹高四百萬里。其本周圍五千由旬。枝葉四布二百萬里。一切眾寶自然合成(文)。
寶積經十七云。若我成佛。國中具有無量色樹。高百千由旬。諸菩薩中有善根劣者。若不能了知不取正覺(文)。
同經下文云。復次阿難。無量壽佛有菩提樹。高十六億由旬。枝葉垂布。八億由旬樹本際起。高五千由旬周圍亦爾(文)。
雙觀經疏中云(玄一集)言四百萬里者。此道場菩提樹。即是彌陀佛所坐之處。問。觀經云。彌陀佛身長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既爾樹下身高何成莊嚴盡令因師三說。一云。觀經所明佛。約他受用門。而顯殊勝。此經所明樹。約變化邊故無相違。無若變化身短於樹故。二云。佛德不可思議。彼廣長身蔭於一尺樹。於佛非難。況四百里者也。三云。此云四百里者。佛頂已上去佛之量。若菩薩佛身相稱之長。即是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有餘四百萬里也。亦可彼佛釋步所計四百萬里(文)。
雙觀經疏云(寂法師)問。前道樹高四百萬里。觀經云。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如何身高而樹下耶。答。佛事難思。不可以世情測。然以一途求其相者。由旬與里隨方不定。如說此方一劫當彼一日一夜。當知里等其義亦爾。觀經由旬仞依方□初業習觀說。彼佛量故。□不依此方量數。如何知佛身大小。此中里者。依彼方說。此經說觀非為初業故。直依彼數量而說。若不爾者。如何頂光如令十方恒沙世界之佛身量。而得宿坐一萬由旬之樹下。若固執云四百萬里。依此方里亦應相好光一尋者。依此間尋便違經說頂光之量。是故不可隨文局文定(文)。
雙觀經連義述文中云。經曰。又無量壽佛至隨應而現者。述云。第二辨道場樹有三。此初道樹體相也。一里三百步故。四百萬里即十二萬由旬。應前菩薩少功見道場願而成也。有說隨彼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以佛神力故。縱小道場不相妨礙。若爾所餘宮殿不應各稱其形。或大小故。今彼經佛量。既他受用身故。此道樹即化土故不相違。二十萬里者六千由旬意。不稱其本量故。又有本云。二百萬蓋是正也(文)。
往生要集下云。問。雙觀經云。彼佛道樹高四百萬里。寶積經云。道樹高十六億由旬。十往生經云。道樹高四十萬由旬。樹下有師子座。高五百由旬。觀經云。佛身量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云云)樹座佛身何不相稱。答。異解不同。或釋佛境界大小不相礙。或釋寄應佛說樹量寄真佛說。身量又有多釋不可具述(文)。
阿彌陀疏云(元曉)又彼經言。阿彌陀與聲聞俱。如來應正遍知。其國號曰清泰。聖王所住。其城縱廣十千由旬。而觀經說。彼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城小身大不相當者。當知彼佛有眾多城。隨眾小大城亦爾。大城之中。現以大身。小城之中。現以小身。聲王經云十千由旬者。是與聲聞俱之住城。當佛身相當而住。觀經所說身廣大者。當知其城亦隨廣大。與諸大眾俱住處故。如兩卷經及此經中。蓮花大小懸殊。隨池有大小。其花亦大小。當知城身大小劫亦爾。其餘相違准此會通(文)。
寶積經十八云。阿難彼蓮花量或半由旬。或一二三四乃至百千由旬者。是一一花出三十六億那由他百千光明。一一光中出三十六億那由他百千諸佛身。如金色具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好(文)。
問。六道眾生共生極樂耶(十二)。
群疑論二云。問曰。往生眾生唯此人趣。得修淨業而得往生。為通餘趣亦得往生。及以終者。於冥道中亦得往生不。釋曰。於五趣中悉能修西方淨業。得生極樂。案諸天既能聽觀經。及觀經下文言。無量諸天龍夜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稱讚淨土經列眾中言。無量諸天阿索羅等。為聞法故皆來聽法。故知悉欲願生淨土。皆能修習淨業得生西方。又案菩薩處胎經第四卷說。化生龍持八關齋戒。於金翅鳥欲食不得。請問其法。龍為說八關齋法。金翅鳥隨龍往海龍王宮中。爾時龍子復與金翅鳥而說於偈。是時龍子龍女心開意解。壽終之後。皆當往生阿彌陀佛國。又案隨願往生經說。若以亡者嚴身之具堂宇室宅園林浴池。以施三寶。此福最多功德法力強。可得拔彼地獄之殃。以是因緣便得解脫憂苦之患。長得度脫。往生十方諸佛淨土。以此准知。五趣眾生。悉得往生極樂國也(文)。
遊心安樂云。舉要言之○至於龍鬼八部。但能發菩提心。專念阿彌陀佛。厭惡穢剎。欣樂淨土。臨命終時。正念現前者。皆得往生也(文)大阿彌陀經上云。第五願使其作佛時。令八方上下諸無央數人民。及蜎飛蠕動之類。若前世作惡。聞我名字欲來生我國。即使反正因悔過為道作善便持經戒。願欲來我國不斷絕。壽終皆令不沒泥梨。禽獸薜荔即生我國。在心所願。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文)又云。八方上下諸無央數天人民蜎蠕動之類。其生阿彌陀佛國。當作佛者。不可復勝數。諸作阿羅漢得泥洹道者。亦無央數部不可復計(文)。
淨土論上云(迦才)三乘聖人及三乘七方便中人。乃至方便道前。若男若女無根。至於龍鬼八部。但能發菩提心。專念阿彌陀佛。厭惡穢剎欣樂淨土。臨命終時正念現前。皆得往生也(文)遊心安樂道云(元曉)問。親遇善緣預九品生。頻見文義憤心雲披。若有眾生集眾惡不識修善。已入三途。為有方便。救彼靈令除業障。生極樂界以不。答。愚情難通。聖教有術。故不空罥索神變真言經第二十八卷灌頂真言成就品曰○大灌頂光真言曰。唵(喉中握聲引呼)莎暮伽(上)微(無計反)嚕者娜(二)摩訶(乃至云云)若有眾生。隨處得聞此大灌頂光真言二三七遍經耳根者。即得除滅一切罪障。若諸眾生具造十惡五逆四重諸罪。猶如微塵。滿斯世界。身壞命終。隨諸惡道。以是真言加持土沙一百八遍。屍陀林中。散亡者屍骸上。或散墓上塔上。遇皆散之。彼所亡者。若地獄中。若餓鬼中。若修羅中。若傍生中。以○大灌頂真言加持土沙之力。應時即得光明及身。除諸罪報。除所苦身。往於西方極樂國土。蓮花化生。乃至菩提。更不墮落。此等經文。往往而在○雖無他作自受之理。而有緣起難思之力。則知以遇咒沙即成有緣。若不被沙何論脫期(文)。
問。諸生極樂者皆阿毘跋致歟(十三)。
雙卷經下云。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文)阿彌陀經云。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毘跋致(文)。
義記云。問。前言有無數聲聞。彼何得云眾生生彼國者。皆是阿鞞跋致。解云。彼土二乘亦皆不退二乘為凡夫。菩薩不退為小果也(文)大阿彌陀經上云。諸天人民中有未得道者即得。未須陀洹者即得須陀洹(乃至)未得阿羅漢者。即得阿羅漢。未得阿惟越致菩薩者。即得阿惟越致菩薩(文)。淨土論上云。問曰。如無量壽經云。眾生生者。皆悉住於正定之聚。又阿彌陀經云。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據此二經。十解已上始得往生。何故言乃至十惡五逆並得往生。答曰。正定阿鞞跋致。並云不退。不退言通非局十解。今依經論釋有四種。一是念不退。謂在八地已上。二是行不退。謂在初地已上。三是位不退。在十解已上。四是處眾生不退。謂西方淨土也。故無量壽經云。彼土無有邪定及不定聚名。又四十八大願中云。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住正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既不退之言位該四種。寧得舉一不退以定除三也。問曰。夫論不退須據行位。云何依處得不退耶。答。行位不退由因無煩惱。處所不退由外無境界。各據一義。奚足怪乎。問曰。前三不退經論明證。此則可信處所不退。既無文證。若為取信。答曰。今引毘婆娑論為證。如彼論中出六種性人。一是退。二是思。三是護。四是住。五是昇進。六是不動。如退種性人。縱得羅漢。亦還起退乃至起三界修道煩惱由根性軟弱故。此人雖體是退根。此人若在欲界人中。逢五退具即退。若生六欲天及色無色界中。無五退具即不退。由處所無退緣故。永不退也。五退具者。一長病。二遠行。三誦經。四營事。五各諍。此之五種。唯人中有天等中無。誦經等三。雖是善。廢入觀故退也○如一切凡夫○若在娑婆穢土中。由逢五退緣故即退。若生西方。由無五退緣故不退也。五退緣者。一短命多病。二有女人及生染六塵。三是惡行人謂惡知識。四是不善及無記心。五常不值佛也。此引聖教。證所處不退明矣。又據二經。皆云往生者得不退。不云不退人得往生也。無量壽經云。生彼土者。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土無有邪定及不定聚名也。小經亦云。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不云阿毘跋致人得往生也(文)。群疑論四云。問曰。經言。生彼西方皆是阿毘跋致。或言。唯是正定聚。然阿毘跋致位非下凡。正定之聚道登聖果。今既凡夫。往生淨土。生彼即聖人。寧得頓超阿僧祇成歡喜地○不得者。即與觀經等文相違。如得者。復與眾經論義議乖反。兩文鉾楯。請為解釋也。釋曰。此雨經文實成乖反。然淨土穢土區域既殊。此生彼生根機亦異。故判正定聚等。高下不同。阿毘跋致淺深亦別○依諸經論說有四退。一信退(十信初五心退斷善根等)二位退(十信前六心退作二乘)三證退(十地已前諸凡夫位於前所證尚有退夫)四行退(七地已前於所聞行尚生怯劣)八地菩薩○具四不退故。名阿毘跋致○初地菩薩○住歡喜地。此具證行兩種不退。亦得名為阿毘跋致。乃至七地已來。猶有愛佛愛菩提障○未得行不退。亦名非阿毘跋致也。而隨少分亦名阿毘跋致菩薩也。亦若依起信論等。從初發心住總名入位不退。十住已前十信菩薩名為外凡。亦曰輕毛凡夫○故有退轉○依此穢土○淨國土○一切眾生。論其信位。雖未堅固○以闕退緣無眾退具。唯有進道殊勝之緣。雖未入於此阿毘跋致之位。而亦得名阿毘跋致也。而退法(乃至)學無學聖人。雖是鈍根。○若生天上○闕退緣故。不退起惑○彼亦如是(文)。
阿彌陀略記云。問。瓔珞經等。至第七住始立不退(云云)彼國眾生何皆不退。況復上品中生人。經七日後。於阿耨菩提得不退轉。何況餘品不可速疾。答。案十疑云。極樂眾生雖未久修有別因緣。皆不退轉。一者彼佛大悲願恒常攝持故(乃至)五者壽命無量劫共佛齊等故。由此因緣不退大菩提(云云)後漸增進得餘不退。經文約此說七日等。基師要決三不退外極樂淨土名處不退。乃至此處不退義同十疑意耳。問。彼國既有聲聞極果。何言皆是阿毘跋致。答義記云。二乘不退為凡夫。菩薩不退為二乘故云皆不退(云云)今謂大師依教時次第。且依此釋非謂盡。何者一所聞佛號及發願時。皆於大乘得不退轉。後生何土何求住小。若不聞不願亦不云得生。但暫住小究竟淨土故。十疑云。但迴心願生淨土。至彼更無二乘執心。為此故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云云)則知大師縱容作釋不執一邊何□稱讚云。決定當證阿耨菩提耶(文)。
阿彌陀經疏(元曉)第三大眾功德者。眾生生者。皆得無生忍位故曰也。即初地阿毘跋致者。乃至十念功德生彼國者。入正定聚永無退故。論云。何者莊嚴。大眾功德成就偈云。天人不動眾。清淨智海生。案云。皆依如來智海念相入正定無動轉故(文)稱讚淨土經云。又舍利子。若諸有情生彼土者。皆不退轉。必不復墮諸嶮惡趣邊地。下賤蔑戾車中常遊諸佛清淨國土。殊勝行願念念增進。決宅當證阿耨菩提(文)同經疏云(靜邁)兩卷云。生彼國者。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諸邪聚及不定聚。此經亦云。不墮惡趣。即是無邪定聚。邊地下賤下即是無不定聚(文)。
阿彌陀疏云(基)問。彼是不退轉地。眾生生彼皆得不退轉。云何但以念佛發願而不斷惑。即得往生。答。彼言不退者。但以地勝緣強時長時無間。遂得不退。非亦生彼即是不退也(文)。
群疑論六云。問。未知往生皆得不退。何故上品中生言。經七日應時即於阿○菩提。得不退轉。釋此中品中生人。十信五心已前人。十信第六心名不退心。生經七日。得彼第六不退之心故。名於菩提得不退轉。約往生時即得名不退者。此約處不退說。此兩卷文。各據一義不相違(文)。
遊心安樂道云。一切凡夫雖有念佛未至十解體之退位。若在穢去逢四退緣。即使退轉。若生西方反四緣故。終不退還(云云)又彼二經皆說其往生者。皆得不退。不云但不退人乃得往生也。猶如此間具三受人。若生彼土則無共檢。唯有樂受也(文)。無量壽論第三云。又言。眾生生者。皆是阿毘跋致。此名不退。凡有四種。一念不退。謂八地已上。二行不退。謂初地已上。三位不退。謂十住第六心以上。四處不退。謂安樂淨土。譬如退種性人。若在欲界人中逢五退具即退。若生三界天中。由處所無五退具緣故。永不退○由是義故。經中但言往生者得不退。不言不退人得往生。雖往生者皆得不退。而隨階位非無差別(文)。
問。小善根文(十四)。
群疑論七云。問曰。如無量壽經言。少行菩薩及修習小福德者。皆當得生極樂世界。阿彌陀經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二經相違如何會。釋曰。各有一意。據義不同不相違也。無量壽經言少者言數少。阿彌陀經言多者用多也○彼人唯念阿彌陀佛。更不修餘六波羅蜜諸道品法。長時長劫難行苦行。唯有念佛之功。無餘修道之福故名少也。此念阿彌陀佛。一聲已上。即是無量無邊殊勝功德故名多也○故約數約用名少名多。不相違也。如一摩尼珠。亦名為少亦名為多。
  往生要集下云。問。若小善根亦得往生。如何經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答。此有異解。不能繁出。今私案云。大小無相待得名。望大菩提名之為小善。望輪迴業名之為大。是故二經義不違害(文)。
西方要決云。第九阿彌陀經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疑曰。淨土往生要須大善具引諸業方可往生。但空念佛如何生彼。通曰。夫論善根多少。亦約念佛以明過去無宿善緣。今生不聞佛號。但今得聞淨土專心念佛。即是過去善因想念西方。當能決至此為大善根也。雖聞彌陀淨土發意願生。進退未恒。心不決定判為小善不生淨土也(文)。
阿彌陀經義記云。舍利弗。不可以少善下。次示方法。問。前云不以小善。彼那云一日七日心不散亂皆得往生。答。今不以少日為多少時。特由用心厚薄耳。若能七日一心不亂。其人命終。阿彌陀佛以宿願為化佛迎接。心不顛倒即得往生。何以故。臨終一念心懇切。即當得去也(云云)。
雙觀經下云。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文)。
阿彌陀略記云。舍利下至一心不亂是也。意云。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面向西方觀佛。威光遍照十方無所障礙。稱名一心念佛願生彼國土。淨信不疑。應如是修十二佛名。偈曰。若人能至心七日誦佛名。得於清淨眼。能見無量佛。觀經亦以七日為期。當知多是成就期耳。若欲修深觀者。見止觀常行三昧文。或觀無緣慈。是則深觀惠○其餘行法。或觀相好。或觀利生。或供具方法。或時分多少。如此等事。皆應隨宜但行住坐臥繫念彼國。觀以無緣慈。威光照十方。稱名一心念深信願生彼。是為往生極樂總要。何以知者。義見處處數誦無益。不如務修。言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者。觀彼無量光明等義。稱名心念耳。今觀勝因故。如是說非全遮。彼但信稱念。三明感果。即以果不虛而證因。是正其人臨命下文是也。前勸願生。雖通諸品。今示因果。唯在上品。其理可然。問。一日乃至七日所修豈非小耶。答。義記云。不以日數為多少。但由用心厚薄耳。問。一七日等為是尋常為臨終耳。答。由尋常所行。得臨終正念也。然義記云。心不顛倒即得往生。何以故。臨終一念用心懇切。即當得去。此釋臨終正念之用。非言七日必進臨終(文)。
阿彌陀經疏云。雖復三千布施恒沙身命。若非菩提心修迴向彼國。則不得生彼國中故。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也(文)。

願得如世尊 惠眼第一淨

豪嚴(花押)

安養抄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