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五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心品第十四1(有十經)(第四分別誦) 心‧浮‧受法二,行禪‧說‧獵師, 五支2財物主,瞿曇彌‧多界。 (一七二)中阿含3心品心經4第一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大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有一比丘獨安靜5處宴坐思惟,心作是念:誰將世間去?誰為染著?誰起自在6?彼時,比丘則於晡時從宴坐起,往詣佛所,稽首禮足,卻從一面,白曰:「世尊!我今獨安靜處宴坐思惟,心作是念:誰將世間去?誰為染著?誰起自在?」 世尊聞已,歎曰:「善哉!善哉!比丘!謂有賢道而有賢觀,極妙辯才,有善思惟:誰將世間去?誰為染著?誰起自在?比丘!所問為如是耶?」 比丘答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曰:「比丘!心將世間去,心為染著,心起自在7。比丘!彼將世間去,彼為染著,彼起自在。比丘!多聞聖弟子非心將去,非心染著,非心自在。比丘!多聞聖弟子不隨心自在,而心隨多聞聖弟子。」 比丘白曰:「善哉!善哉!唯然,世尊!」彼時,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問曰:「世尊!多聞比丘8,說多聞比丘。世尊!云何多聞比丘?云何施設多聞比丘?」 世尊聞已,歎曰:「善哉!善哉!比丘!謂有賢道而有賢觀,極妙辯才,有善思惟:世尊!多聞比丘,說多聞比丘。世尊!云何多聞比丘?云何施設多聞比丘?比丘!所問為如是耶?」 比丘答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曰:「比丘!我所說甚多,謂正經、歌詠、記說、偈他、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義。比丘!若有族姓子。我所說四句偈9,知義知法,趣法向法。趣順梵行。比丘!說多聞比丘無復過是。比丘!如是多聞比丘,如來如是施設多聞比丘。」 比丘白曰:「善哉!善哉!唯然,世尊!」彼時,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問曰:「世尊!多聞比丘明達智慧10,說多聞比丘明達智慧。世尊!云何多聞比丘明達智慧?云何施設多聞比丘明達智慧?」 世尊聞已,歎曰:「善哉!善哉!比丘!謂有賢道而有賢觀,極妙辯才,有善思惟:世尊!多聞比丘明達智慧,說多聞比丘明達智慧。世尊!云何多聞比丘明達智慧?云何施設多聞比丘明達智慧?比丘!所問為如是耶?」 比丘答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曰:「比丘!若比丘聞此苦,復以慧正見苦如真者,聞苦集11、苦滅、苦滅道,復以慧正見苦12滅道如真者,比丘!如是多聞比丘明達智慧,如來如是施設多聞比丘明達智慧。」 比丘白曰:「善哉!善哉!唯然,世尊!」彼時,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問曰:「世尊!聰明比丘黠慧廣慧13,說聰明比丘黠慧廣慧。世尊!云何聰明比丘黠慧廣慧?云何施設聰明比丘黠慧廣慧?」 世尊聞已,歎曰:「善哉!善哉!比丘!謂有賢道而有賢觀,極妙辯者,有善思惟:世尊!云何聰明比丘黠慧廣慧14?云何施設聰明比丘黠慧廣慧?比丘!所問為如是耶?」 比丘答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曰:「若比丘不念自害,不念害他,亦不念俱害,比丘但念自饒益及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比丘!如是聰明比丘點慧廣慧,如是如來15施設聰明比丘點慧廣慧。」 比丘白曰:「善哉!善哉!唯然,世尊!」 彼時,比丘聞佛所說,善受善持,善誦習已,即從座16起,稽首佛足,繞三匝而還。 彼時,比丘聞世尊教,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彼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已,族姓子所為,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唯無上梵行訖,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17,不更受有,知如真。彼尊者知法已,乃至得阿羅漢18。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心經第一竟19(千五十四字20) (一七三)中阿含心品浮彌經21第二(第四分別誦22)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王舍城,在竹林迦蘭哆園。 爾時,尊者浮彌23,亦在王舍城無事禪室中。於是,尊者浮彌過夜平旦,著衣持缽,欲入王舍城而行乞食。尊者浮彌復作是念:且置入王舍城乞食,我寧可往至王子耆婆先那童子24家。於是,尊者浮彌便往至王子耆婆先那童子家。 王子耆婆先那童子遙見尊者浮彌來,即從座25起,偏袒著衣,叉手向尊者浮彌,作如是說:「善來!尊者浮彌!尊者浮彌久不來此,可坐此床。」尊者浮彌即便就坐。 王子耆婆先那童子稽首尊者浮彌足,卻坐26一面,白曰:「尊者浮彌!我欲有所問,聽我問耶?」 尊者浮彌答曰:「王童子!欲問便問,我聞已當思。」 王童子便問尊者浮彌:「或有沙門 梵志來詣我所,而語我曰:『王童子!有人作願行正梵行,彼必得果;或無願,或願無願,或非有願非無願行正梵行,彼必得果。』尊者浮彌!尊師何意、云何說?「 尊者浮彌告曰:「王童子!我不面從世尊聞,亦不從諸梵行聞。王童子!世尊或如是說:『或有人作願行正梵行,彼必得果;或無願,或願無願,或非有願非無願行正梵行,彼必得果。』」 王童子白曰:「若尊者浮彌尊師如是意、如是說者,此於世間,天及魔、梵、沙門、梵志,從人至天,最在其上。尊者浮彌!可在此食。」尊者浮彌默然而受。王童子知尊者浮彌默然受已,即從座起,自行澡水,以極美淨妙種種豐饒食噉含消,自手斟酌,令得飽滿。食訖收器,行澡水已,取一水床別坐聽法。尊者浮彌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從座27起去,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坐一面,與王童子所共論者盡向佛說。 世尊聞已,告曰:「浮彌!何意不為王童子說四喻耶?」 尊者浮彌問曰:「世尊!何謂四喻?」 世尊答曰:「浮彌!若有沙門、梵志邪見、邪見定,彼作願行行邪梵行,必不得果;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行邪梵行,必不得果。所以者何?以邪求果,謂無道也。浮彌!猶如有人欲得乳者而牛角,必不得乳;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人欲得乳而牛角,必不得乳。所以者何?以邪求乳,謂牛角也。如是,浮彌!若有沙門、梵志邪見、邪見定。彼作願行行邪梵行,必不得果;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行邪梵行,必不得果。所以者何?以邪求果,謂無道也。 「浮彌!若有沙門、梵志正見、正見定,彼作願行行正梵行,彼必得果;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行正梵行,彼必得果。所以者何?以正求果,謂有道也。浮彌!猶如有人欲得乳者,飽飲飼28牛而牛乳,彼必得乳;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人欲得乳,飽飲飼牛而牛乳,彼必得乳。所以者何?以正求乳,謂牛乳也。如是,浮彌!若有沙門、梵志正見、正見定,彼作願行行正梵行,彼必得果;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行正梵行,彼必得果。所以者何?以正求果,謂有道也。 「浮彌!若有沙門、梵志邪見、邪見定,彼作願行行邪梵行,必不得果;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行邪梵行,必不得果。所以者何?以邪求果,謂無道也。浮彌!猶如有人欲得酥者,以器盛水,以抨抨之,必不得酥29;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人欲得酥,以器盛水,以抨抨之,必不得酥。所以者何?以邪求酥,謂抨水也。如是,浮彌!若有沙門、梵志邪見、邪見定,彼作願行行邪梵行,必不得果;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行邪梵行,必不得果。所以者何?以邪求果,謂無道也。 「浮彌!若有沙門、梵志正見、正見定,彼作願行行正梵行,彼必得果;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行正梵行,彼必得果。所以者何?以正求果,謂有道也。浮彌!猶如有人欲得酥者,以器盛酪,以抨抨之,彼必得酥;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人欲得酥,以器盛酪,以抨抨之,彼必得酥。所以者何?以正求酥,謂抨酥也。如是,浮彌!若有沙門、梵志正見、正見定,彼作願行行正梵行,彼必得果;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行正梵行,彼必得果。所以者何?以正求果,謂有道也。 「浮彌!若有沙門、梵志邪見、邪見定,彼作願行行邪梵行,必不得果;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行邪梵行,必不得果。所以者何?以邪求果,謂無道也。浮彌!猶如有人欲得油者,以笮30具盛沙,以冷31水漬而取壓之,必不得油;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人欲得油,以笮具盛沙,以冷水漬而取壓之,必不得油。所以者何?以邪求油,謂壓沙也。如是,浮彌!若有沙門、梵志邪見、邪見定,彼作願行行邪梵行,必不得果;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行邪梵行,必不得果。所以者何?以邪求果,謂無道也。 「浮彌!若有沙門、梵志正見、正見定,彼作願行行正梵行,彼必得果;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行正梵行,彼必得果。所以者何?以正求果,謂有道也。猶如有人欲得油者,以笮具盛麻子,以煖湯漬而取壓之,彼必得油;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人欲得油,以笮具盛麻子,以煖32湯漬而取壓之,彼必得油。所以者何?以正求油,謂壓麻子也。如是,浮彌!若有沙門、梵志正見、正見定,彼作願行行正梵行,彼必得果;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行正梵行,彼必得果。所以者何?以正求果,謂有道也。 「浮彌!若有沙門、梵志邪見、邪見定,彼作願行行邪梵行,必不得果;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行邪梵行,必不得果。所以者何?以邪求果,謂無道也。浮彌!猶如有人欲得火者,以濕木作火母,以濕鑽鑽,必不得火;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人欲得火,以濕木作火母,以濕鑽鑽,必不得火。所以者何?以邪求火,謂鑽濕木也。如是,浮彌!若有沙門、梵志邪見、邪見定,彼作願行行邪梵行,必不得果;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行邪梵行,必不得果。所以者何?以邪求果,謂無道也。 「浮彌!若有沙門、梵志正見、正見定,彼作願行行正梵行,彼必得果;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行正梵行,彼必得果。所以者何?以正求果,謂有道也。浮彌!猶如有人欲得火者,以燥木作火母,以燥鑽鑽,彼必得火;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人欲得火,以燥木作火母,以燥鑽鑽,彼必得火。所以者何?以正求火,謂鑽燥木也。如是,浮彌!若有沙門、梵志正見、正見定,彼作願行行正梵行,彼必得果;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行正梵行,彼必得果。所以者何?以正求果,謂有道也。浮彌!若汝為王童子說此四喻者,王童子聞已必大歡喜,供養於汝,盡其形壽,謂衣被、飲33食、臥具、湯藥及餘種種諸生活具。」 尊者浮彌白曰:「世尊!我本未曾聞此四喻,何由得說?唯今始從世尊聞之。」 佛說如是,尊者浮彌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浮彌經第二竟34(二千八十三字35) (一七四)中阿含心品受法經36(上37)第三(第四分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世間真實有四種受法。云何為四?或有受法現樂當來受苦報,或有受法現苦當來受樂報,或有受法現苦當來亦受苦報,或有受法現樂當來亦受樂報。 「云何受法現樂當來受苦報?或有沙門、梵志,快莊嚴女共相娛樂,作如是說:『此沙門、梵志於欲見當來有何恐怖,有何災患,而斷於欲,施設斷欲?此快莊嚴於女身體樂更樂觸38。』彼與此女共相娛樂,於中遊戲,彼受此法,成具足已,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方作是念:彼沙門、梵志於欲見此當來恐怖,見此災患故,斷於欲,施設斷欲。我等因欲、諍欲、緣欲故,受如是極苦、甚重苦也。 「猶春後月,日中極熱,有葛藤子39,日40炙坼41迸42,隨一娑羅樹下。彼時,娑羅樹神因此故而生恐怖,於是,彼樹神若邊傍種子村神、村百穀藥木有親親朋友樹神43,於種子見當來有恐怖、有災患故,便往至彼樹神所,而慰勞曰:『樹神勿怖!樹神勿怖!今此種子或為鹿食,或孔雀食,或風吹去,或村44火燒,或野火燒,或敗壞不成種子,如是,樹神!汝得安隱。』若此種子非為鹿食,非孔雀食,非風吹去,非村火燒,非野火燒,亦非敗壞不成種子,此種子不缺不穿,亦不剖坼45,不為風、雨、日所中傷,得大雨漬,便速生也。 「彼樹神而作是念:以何等故?彼邊傍種子村神、村百穀藥木親親朋友樹神,於種子見當來有何恐怖、有何災患,而來慰勞我言:『樹神勿怖!樹神勿怖!樹神!此子或為鹿食,或46孔雀食,或風吹去,或村火燒,或野火燒,或敗壞不成種子,如是,樹神!汝得安隱。』若此種子非為鹿食,非孔雀食,非風吹去,非村火燒,非野火燒,亦非敗壞不成種子,此種子不缺不穿,亦不剖坼,不為風、雨、日所中傷,得大雨漬,便速生也。成莖枝葉柔軟成節,觸體喜悅。此莖枝葉柔軟成節,觸體喜悅,樂更樂觸。 「此緣樹成大枝節葉,纏裹彼樹,覆蓋在上,覆蓋在上已,彼樹神方47作是念:彼邊傍種子村神、村百穀藥木親親朋友樹神,於種子見此當來恐怖48,見此49災患故,而來慰勞我言:『樹神勿怖50!樹神勿怖!此51種子或為鹿食,或孔雀食,或風吹去,或村火燒,或野火燒,或敗壞不成種子,如是,樹神!汝得安隱。』若此種子非為鹿食,非孔雀食,非風吹去,非村火燒,非野火燒,亦非敗壞不成種子,此種子不缺不穿,亦不剖坼,不為風、雨、日所中傷,得大雨漬,便速生也。我因種子、緣種子故,受此極苦甚重苦也。 「如是,或有沙門、梵志,快莊嚴女共相娛樂,作如是說:『此沙門、梵志於欲見當來有何恐怖,有何災患,而斷於欲,施設斷欲?此快莊嚴於女身體樂更濼觸。』彼與此女共相娛樂,於中遊戲,彼受此法,成具足已,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方作是念:彼沙門、梵志於欲見此當來恐怖,見此災患故,斷於欲,施設斷欲。我等因欲、諍欲、緣欲故,受如是極苦甚重苦也,是謂受法現樂當來受苦報。 「云何受法現苦當來受樂報?或有一自然重濁欲、重濁恚、重濁癡52,彼數隨欲心,受苦憂慼,數隨恚心、癡心,受苦憂慼。彼以苦以憂,盡其形壽,修行梵行,乃至啼泣墮淚。彼受此法,成具足已,身壞命終,必昇善處,生於天中,是謂受法現苦當來受樂報。 「云何受法現苦當來亦受苦報?若有沙門、梵志裸形無衣,或以手為衣,或以葉為衣,或以珠為衣;或不以瓶取水,或不以櫆取水:不食刀杖劫抄之食,不食欺妄食;不自往,不遣信,不來尊,不善尊、不住尊;若有二人食,不在中食;不懷妊家食,不畜狗家食;家有糞蠅飛來而不食;不噉魚,不食肉,不飲灑;不飲惡水,或都不飲,學無飲行;或噉一品,以一口為足,或二、三、四……乃至七口,以七口為足;或食一得,以一得為足,或二、三、四……乃至七得,以七得為足;或日一食,以一食為足,或二、三、四、五、六、七日、半月、一月一食,以一食為足;或食菜茹53,或食稗子,或食穄米,或食雜,或食頭頭邏54食,或食粗55食;或至無事處,依於無事;或食根,或食果,或食自落果;或持連合衣,或持毛衣,或持頭舍衣,或持毛頭舍衣,或持全皮,或持穿皮,或持全穿皮;或持散翇,或持編翇;或持散編翇;或有剃翇,或有剃鬚,或剃鬚翇;或有拔翇,或有拔鬚,或拔鬚翇;或住立斷坐,或修蹲行;或有臥刺,以刺為床;或有臥草56,以草57為床;或有事水,晝夜手抒;或有事火,竟宿58燃之;或事日、月、尊祐大德,叉手向彼。如此之比,受無量苦,學煩熱行。彼受此法,成具足已,身壞命終,必至惡處,生地獄中,是謂受法現苦當來亦受苦報59。 「云何受法現樂當來亦受樂報?或有一自然不重濁欲、不重濁恚、不重濁癡,彼不數隨欲心,受苦憂慼;不數隨恚心、癡心,受苦憂慼。彼以樂以喜,盡其形壽,修行梵行,乃至歡悅60心。彼受此法,成具足已,五下分結盡,化生於彼而般涅槃,得不退法,不還此世,則謂受法現樂當來亦受苦報。世間真實有是四種受法者,因此故說。」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受法經(上61)第三竟62(一千五百八十三字63) (一七五)中阿含心品受法經64(下65)第四(第四分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拘樓瘦劍磨瑟曇拘樓都邑。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此世間如是欲、如是望66、如是愛、如是樂、如是意,令不喜、不愛、不可法滅,喜、愛、可法生。彼如是欲、如是望67、如是愛、如是樂、如是意,令不喜、不愛、不可法生,喜、愛、可法滅,此是癡法。我法甚深!難見、難覺、難達,如是我法甚深,難見、難覺、難達,不喜、不愛、不可法滅,喜、愛、可法生,是不癡法。 「世間真實有四種受法。云何為四?或有受法現樂當來受苦報,或有受法現苦當來受樂報,或有受法現苦當來亦受苦報,或有受法現樂當來亦受樂報。云何受法現樂當來受苦報?或有一自樂自喜殺生,因殺生,生樂生喜;彼自樂自喜不與取、邪淫、妄言……乃至邪見,因邪見,生樂生喜。如是身樂、心樂,不善從、不善生,不趣智、不趣覺、不趣涅槃,是謂受法現樂當來受苦報。 「云何受法現苦當來受樂報?或有一自苦自憂斷殺,因斷殺,生苦生憂;彼自苦自憂不與取、邪淫、妄言……乃至斷邪見,因斷邪見,生苦生憂。如是身苦、心苦,善從、善生,趣智、趣覺、趣於涅槃,是謂受法現苦當來受樂報。 「云何受法現苦當來受苦報?或有一自苦自憂斷殺生,因殺生,生苦生憂;彼自苦自憂斷不與取、邪淫、妄言……乃至邪見,因邪見生苦、生憂。如是身苦、心苦,不善從、不善生,不趣智、不趣覺、不趣涅槃,是謂受法現苦當來受苦報。 「云何受法現樂當來亦受樂報?或有一自樂自喜斷殺,因斷殺,生樂生喜;彼自樂自喜斷不與取、邪淫、妄言……乃至斷邪見,因斷邪見,生樂生喜。如是身樂、心樂,善從、善生,趣智、趣覺、趣於涅槃,是謂受法現樂當來亦受樂報。 「若有受法現樂當來受苦報,彼癡者不知如真。此受法現樂當來受苦報,不知如真已,便習行不斷;習行不斷已,便不喜、不愛、不可法生,喜、愛、可法滅。猶如阿摩尼藥68,一分好色香味,然雜以毒,或有人為病故服,服時好色香味,可口而不傷咽,服已在腹,便不成藥。如是此受法現樂當來受苦報,彼癡者不知如真。此受法現樂當來受苦報,不知如真已,便習行不斷;習行不斷已,便不喜、不愛、不可法生,喜、愛、可法滅,是謂癡法。 「若有受法現苦當來受樂報,彼癡者不知如真。此受法現苦當來受樂報,不知如真已,便不習行而斷之;不習行斷已,便不喜、不愛、不可法生,喜、愛、可法滅,是謂癡法。 「若有受法現苦當來亦受苦報,彼癡者不知如真。此受法現苦當來亦受苦報,不知如真已,便習行不斷;習行不斷已,便不喜、不愛、不可法生,喜、愛、可法滅。猶如大小便,復雜以毒,或有人為病故服,服時惡色臭無味,不可口而傷咽,服已在腹便不成藥。如是此受法現苦當來亦受苦報,彼癡者不知如真。此受法現苦當來亦受苦報,不知如真已,便習行不斷;習行不斷已,便不喜、不愛、不可法生,喜、愛、可法滅,是謂癡法。 「若有受法現樂當來亦受樂報,彼癡者不知如真。此受法現樂當來亦受樂報,不知如真已,便不習行而斷之;不習行斷已,便不喜、不愛、不可法生,喜、愛、可法滅。是謂癡法。彼習行法不知如真,不習行法不知如真;習行法不知如真,不習行法不知如真已,不習行法習,習行法不習;不習行法習,習行法不習已,便不喜,不愛、不可法生,喜、愛、可法滅,是謂癡法。 「若有受法現樂當來受苦報,彼慧者知如真。此受法現樂當來受苦報,知如真已,便不習行而斷之;不習行斷已,便喜、愛、可法生,不喜、不愛、不可法滅,是謂慧法。若有受法現苦當來受樂報,彼慧者知如真。此受法現苦當來受樂報,知如真已,便習行不斷;習行不斷已,便喜、愛、可法生,不喜、不愛、不可法滅。猶如大小便和若干種藥,或有人為病故服,服時惡色臭無味,不可口而傷咽,服已在腹便成藥。如是此受法現苦當來受樂報,彼慧者知如真。此受法現苦當來受樂報,知如真已,便習行不斷;習行不斷已,便喜、愛、可法生,不喜、不愛、不可法滅,是謂慧法。 「若有受法現苦當來亦受苦報,彼慧者知如真。此受法現苦當來亦受苦報,知如真已,便不習行而斷之;不習行斷已,便喜、愛、可法生,不喜、不愛、不可法滅,是謂慧法。若有受法現樂當來亦受樂報,彼慧者知如真。此受法現樂當來亦受樂報,知如真已,便習行不斷;習行不斷已,便喜、愛、可法生,不喜、不愛、不可法滅。猶如酥、蜜69和若干種藥。或有人為病故服,服時好色香味,可口而不傷咽,服已在腹便成藥。如是此受法現樂當來亦受樂報。彼慧者知如真。此受法現樂當來亦受樂報,知如真已,便習行不斷;習行不斷已,便喜、愛、可法生,不喜、不愛、不可法滅,是謂慧法。彼習行法知如真,不習行法知如真;習行法知如真,不習行法知如真已,便習行法習,不習行法不習;習行法習,不習行法不習已,便喜、愛、不法生,不喜、不愛、不可法滅,是謂慧法。世間真實有是四種受法者,因此故說。」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受法經(下70)第四竟71(一千五百七十五字72)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五(六千二百九十五字73) 1「十四」,麗本作「三」,今依據明本改作「十四」二字。 2「支」,麗本作「枝」,今依據明本改作「支」。 3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4本經敘說有一比丘問世尊:誰將世間去?誰為染著?誰起自在?佛謂一切唯心。多聞聖弟子不隨心自在,而心隨多聞聖弟子。次又問多聞義、智慧義、黠慧廣慧義。佛謂順梵行為多聞,知四諦為智慧,能饒益人為黠慧廣慧。增支部(A.4.186.Ummagga ◎導管)、西晉。竺法護譯佛說意經(大一﹒九○一)。 5「靜」,麗本作「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靜」。 6「誰將世間去?誰為染著?誰起自在?」,意經(大一﹒九○一下)作:「以何故世間牽?以何故受於苦?以何故生已,生已人隨從?」巴利本作 Kena nu kho bhante loko niyyati,kena loko parikissati,kassa ca uppannassa vasam gacchati?(此段為一比丘請問世尊之語)其意為:世尊!究竟世間是由誰指導,世間由誰拖曳(牽引),﹝世間﹞被何種已生之自在力所控制呢? 7「比丘!心將世間去……心起自在」,巴利本作 Cittena kho bhikkhu loko niyyati cittena parikissati cittassa uppannassa vasam gacchati.(比丘!確實,世間由心引導,由心牽引,被已生之心的自在力所控制。) 8「多聞比丘」,巴利本作 bahussuto dhammadharo (多聞持法者)。 9四句偈(catuppada gatha)(巴),即首盧迦,為印度計算經論之單位,包括四句三十二字。 10「多聞比丘明達智慧」,巴利本作 Sutava nibbedhikapanno (具聞之決擇慧者)。意經(大一﹒九○一下)作「多聞比丘智慧捷疾」。 11「集」,麗本作「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12「苦」字之下,元、明二本均有一「集」字。 13「聰明比丘黠慧廣慧」,巴利本作 pandito mahapanna(賢明大慧者)。 14「慧」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說聰明比丘黠慧廣慧世尊」十一字。 15「如是如來」,宋、元、明三本均作「如來如是」。 16「座」,麗本作「坐」,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座」。 17「辦」,大正本作「辯」。 18「漢」,麗本作「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漢」。 19明本無「心經第一竟」五字。 20宋、元、明三本均無「行五十四字」五字。 21本經敘說尊者浮彌答王子耆婆先那童子所問事。謂世 尊或如是說:或有人作願、或無願、或願無願、或非有願非無願,修行正梵行,彼必得果。尊者說後往詣世尊,告以與王童子所共論事,世尊更為尊者說四種譬喻:牛角及牛乳、抨水及抨酥、壓沙及壓麻子、鑽濕木及鑽燥木,以喻邪、正梵行,得、不得果。中部(M.126.Bhumijasuttam 浮彌經)。 22明本無「第四分別誦」五字。 23尊者浮彌(ayasma Bhumija)(巴),守持三衣不離食息第一比丘。 24王子耆婆先那童子(Jivasena Kumara)(巴),即壽軍童子。然巴利本此處作 Jayasena rajakumara (勝軍王子)。 25「座」,宋、元、明三本均作「坐」。 26「坐」,宋、元、明三本均作「住」。 27「座」,麗本作「坐」,今依據本經前文「即從座起」改作「座」。 28「飼」,宋本作「悖」。 29「酥」,宋本作「蘇」。 30「笮」,宋本作「柞」,元、明二本均作「控」。 31「冷」,元本作「於」。 32「煖」,明本作「暖」。 33「飲」,宋、元、明三本均作「飯」。 34明本無「浮彌經第二竟」六字。 35明本無「二千八十三字」六字。 36本經敘說世間真實有四種受法:(一)現樂當來受苦報,(二)現苦當來受樂報,(三),現苦當來受苦報,(四)現樂當來受樂報。若行淫欲,則現樂後苦;強制煩惱,則現苦後樂;外道苦行,則現苦後苦;歡喜修行梵行,五下分結盡,化生於彼而般涅槃,得不退法,不還此世,則現樂後樂。中部(M.45.Culadhammasamadanasuttam 得法小經)。 37麗本無「上」字,今依據明本補上。 38「此快莊嚴於女身體樂更樂觸」,巴利本作 sukho imissa paribbajikaya tarunaya mudukaya lomasaya bahaya samphasso ti (觸此年輕的、柔軟的、毛細軟的女遊行者之腕是快樂)。 39「葛藤子」,巴利本作 maluvasipatika (葛之果皮)。宋本作「葛騰子」。 40「日」,麗本作「曰」,今依據明本改作「日」。 41「坼」,麗本作「圯」,宋本作「岸」,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坼」。 42「坼迸」,巴利本作 phaleyya (可能破裂)。 43「彼樹神苦邊……朋友樹神」,巴利本(M.vol.1,p.306)作 tasmim sale adhivatthaya dev taya mittamacca natisalohita,aramadevata vanadevata rukkhadevata,osadhitinavanaspatisu adhivattha devata (住在其沙羅樹之神之朋友、同僚、親戚、血緣,園神、林神、樹神,以及住於藥草、喬木之諸神。) 44「村」,宋本作「得」。 45「坼」,宋本作「拆」。 46「或」,宋、元、明三本均作「或為」。 47「方」,宋、元、明三本均作「而」。 48「恐怖」二字之上,宋本有「有何」二字。 49「見此」,宋本作「有何」。 50「怖」,宋、元、明三本均作「恐」。 51「此」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樹神」二字。 52「自然重濁欲、重濁恚、重濁癡」,巴利本作 pakatiya tibbaragajatiko……tibbadosajatiko……tibbamohajatiko(謂具自然的強烈的貪欲生者……強烈的瞋恚生者……強烈的愚癡生者。) 53「茹」,巴利本作 sakabhakkho (食野菜)。大正本作「茄」。 54頭頭邏(daddula)(巴),米之一種。「邏」,宋、元、明三本均作「羅」。 55「粗」,宋本作「鹿」。 56「草」,宋、元二本均作「果」,明本作「果」。 57「草」,明本作「果」。 58「宿」,麗本作「昔」,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宿」。 59以上「云何受法現苦,當來亦受苦報……是謂受法現苦,當來亦受苦報」第一段經文,參照卷四第十八經師子經(一一八頁)經文。 60「悅」,宋、元、明三本均作「喜」。 61麗本無「上」字,今參考一五六三頁注2補上。 62明本無「受法經上第三竟」七字。 63宋、元、明三本均無「一千五百八十三字」八字。 64本經敘說佛告諸比丘世間癡法雖祈求喜、愛、可之法,卻生不喜、不愛、不可之法;佛陀之不癡法雖難見難覺,但能生喜、愛、可法。並謂世間真實有四種受法:(一)感喜樂而犯十惡者,現在樂未來苦。(二)感苦憂而行十善者,現在苦未來樂。(三)感苦憂而犯十惡者,現在未來俱苦。(四)感喜樂而行十善者,現在未來俱樂。中部(M.46.Mahadhammasamadanasuttam 得法大經)、西晉﹒竺法護譯佛說應法經(大一﹒九○二)。 65麗本無「下」字,今依據明本補上。 66「望」,元、明二本均作「婬」。 67「望」,明本作「婬」。 68「阿摩尼藥」,巴利本作 apaniyakamsa 原係指儲於瓶中可供飲用之水,而非指藥物。宋、元、明三本均作「阿磨尼藥」。 69「酥、蜜」(navanita,nadhu)(巴),巴利本此處共列舉 dadhi(酪)、madhu(蜜)、sappi(熟酥)、phanita(糖)四項。聖本作「蘇蜜」。 70麗本無「下」字,今參考一五六九頁注6補上。 71明本無「受法經下第四竟」七字。 72宋、元、明三本均無「一千五百七十五字」八字。 73明本無「六千二百九十五字」八字,宋、元二本均作「第四分別誦」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