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五十二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一九六)中阿含1後大品2周那經3第五(第五後誦4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跋耆5,在舍彌村6
爾時,沙彌周那於彼波和7中而受夏坐,彼波和中有一尼揵,名曰親子8,在彼命終,終後不久,尼揵親子諸弟子等各各破壞,不共9和合,各說破壞,不和合事,鬥訟相縛,相憎共諍:「我知此法,汝不如也。汝知何法,如我所知?我齊整,汝不齊整。我相應,汝不相應。應說前而說後,應說後而說前10。我勝,汝11不如。我問汝事,汝不能答;我已伏汝,汝復更問。若汝動者,我重縛汝。」更互憍傲,但求勝說,而無訶者。尼揵親子若有在家白衣弟子,彼皆厭患此尼揵親子諸弟子等。所以者何?以其所說惡法、律故,非是出要,不趣正覺,亦非善逝之所說也,崩壞無住12,無所依怙。彼所尊師,亦非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也。
於是,沙彌周那受夏坐訖,過三月已,補治衣竟,攝衣持缽,往舍彌村,住舍彌村北尸攝和林。沙彌周那往詣尊者阿難所,到已禮足,卻坐一面。尊者阿難問曰:「賢者周那!從何所來?何處夏坐?」
沙彌周那答曰:「尊者阿難!我從波和來,於波和中而受夏坐。尊者阿難!彼波和中有一尼揵,名曰親子,在彼命終。終後不久,尼揵親子諸弟子等各各破壞,不共和合,各說破壞,不和合事,鬥訟相縛,相憎共諍:『我知此法,汝不知也。汝知何法,如我所知?我齊整。汝不齊整。我相應,汝不相應。應說前而說後,應說後而說前。我勝,汝不如。我問汝事,汝不能答;我已伏汝,當復更問。若汝動者,我重縛汝。』更互憍傲,但求勝說,而無訶者。尼揵親子若有在家白衣弟子,彼皆厭患此尼揵親子諸弟子等。所以者何?以其所說惡法、律故,非是出要,不趣正覺,亦非善逝之所說也,崩壞無住,無所依怙。彼所尊師,亦非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也。」
尊者阿難聞已,語曰:「賢者周那!得因此說,可往見佛,奉獻世尊。賢者周那!今13共詣佛,具向世尊而說此事,儻14能因此得從世尊聞異法也。」
於是,尊者阿難與沙彌周那俱往詣佛,稽首佛足。尊者阿難卻住一面,沙彌周那卻坐一面。
尊者阿難白曰:「世尊!今日沙彌周那來詣我所,稽首我足,卻坐一面,我問曰:『賢者周那!從何所來?何處夏坐?』沙彌周那即答我曰:『尊者阿難!我從波和來,於波和中而受夏坐。尊者阿難!彼波和中有一尼揵,名曰親子,在彼命終。終後不久,尼揵親子諸弟子等各各破壞,不共和合,各說破壞,不和合事,鬥訟相縛,相憎共諍:我知此法,汝不知也。汝知何法,如我所知?我齊整。汝不齊整。我相應,汝不相應。應說前而說後,應說後而說前。我勝,汝不如。我問汝事,汝不能答;我已伏汝,當復更問。若汝動者,我重縛汝。更互憍傲,但求勝說,而無訶者。尼揵親子若有在家白衣弟子,彼皆厭患此尼揵親子諸弟子等。所以者何?以其所說惡法、律故,非是出要,不趣正覺,亦非善逝之所說也,崩壞無住,無所依怙。彼所尊師,亦非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也。』
「世尊!我聞此已,恐怖驚懼,舉身毛豎,莫令有比丘於世尊去後而在眾中起如是鬥諍。謂此鬥諍不益多人,多人有苦,非義非饒益,非安隱快樂,乃至天人生極苦患。世尊!我見一比丘坐世尊前,至心敬重世尊,善護善逝。世尊!我見此已,便作是念:若令此比丘世尊去後,而在眾中起如是鬥諍,謂此鬥諍不益多人,多人有苦,非義非饒益,非安隱快樂,乃至天人生極苦患。」
於是,世尊問曰:「阿難!汝見何等眾中有鬥諍者,謂此鬥諍不益多人,多人有苦,非義非饒益,非安隱快樂,乃至天人生極苦患耶?」
尊者阿難答曰:「世尊!謂有鬥諍,因增上戒、增上心、增上觀,於其眾中生而生者15。世尊!謂此鬥諍不益多人,多人有苦,非義非饒益,非安隱快樂,乃至天人生極苦患。」
世尊告曰:「阿難!此鬥諍甚少,謂因增上戒、增上心、增上觀。阿難!若有鬥諍,因道因道跡16,於其眾中生而生者。阿難!謂此鬥諍不益多人,多人有苦,非義非饒益,非安隱快樂。阿難!汝見其中有二比丘,各各異意而起鬥諍:是法、是非法,是律、是非律,是犯、是非犯,或輕、或重,可悔、不可悔,可護、不可護,有餘、無餘,起、不起。阿難!於意云何?若我法聚,自知自覺自作證,四念處、四正斷17、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18、八支聖道。阿難!尼揵親子實非薩云若19。而自稱薩云若。阿難!若尼揵親子一切知、一切見者,彼為弟子施設六諍本20,謂可聞而止。」
於是,尊者阿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今正是時。善逝!今正是時。若世尊為諸比丘說六諍本者,諸比丘從世尊聞,當善受持。」
世尊告曰:「阿難!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具分別說。」
尊者阿難白曰:「唯然,當受教聽。」
佛言:「阿難!或有一人瞋惱者結纏。阿難!謂人瞋惱者結纏,彼不敬師,不見法,不護戒。彼不敬師,不見法,不護戒已,便於眾中起如是諍,謂此鬥諍不益多人,多人有苦,非義非饒益,非安隱快樂,乃至天人生極苦患。阿難!如是鬥諍,汝於內外見而不盡者,為斷此諍故,汝當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莫令退。阿難!猶人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如是鬥諍,汝於內外見而不盡者,為斷此諍故,汝當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莫令退。阿難!如是鬥諍,汝於內外見盡者,汝當重護彼心,常無放逸。欲止此諍故,如是此諍,汝斷根本。阿難!猶人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如是鬥諍,汝於內外見盡者,汝當重護彼心,常無放逸。欲止此諍故,如是此諍,汝斷根本。如是不語結、慳、嫉、諂誑、無慚、無愧、惡欲、邪見、惡性21不可制22
「阿難!若有一人惡欲、邪見、惡性不可制,彼不敬師,不見法,不護戒。彼不敬師,不見法,不護戒已,便於眾中起如是諍,謂此鬥諍不益多人,多人有苦,非義非饒益,非安隱快樂,乃至天人生極苦患。阿難!如是鬥諍,汝於內外見而不盡者,為斷此諍故,汝當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莫令退。阿難!猶人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如是鬥諍,汝於內外見而不盡者,為斷此諍故,汝當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莫令退。阿難!如是鬥諍,汝於內外見盡者,汝當重護彼心,常無放逸。欲止此諍故,如是此諍,汝斷根本。阿難!猶人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如是鬥諍,汝於內外見盡者,汝當重護彼心,常無放逸。欲止此諍故,如是此諍,汝斷根本。
「復次,阿難!有七止諍23,一者應與面前止諍律24,二者應與憶止諍律25,三者應與不癡止諍律26,四者應與自發露止諍律27,五者應與君止諍律28,六者應與展轉止諍律29,七者應與如棄糞掃止諍律30。阿難!云何應與面前止諍律?云何斷此諍,謂因面前止諍律也?阿難!一人者一人教訶,護以法、律,如尊師教,面前令歡喜﹒一人者二人、一人者多人、一人者眾教訶,護以法、律,如尊師教,面前令歡喜。二人者二人教訶,護以法、律,如尊師教,面前令歡喜。二人者多人、二人者眾、二人者一人教訶,護以法、律,如尊師教,面前令歡喜。多人者多人教訶,護以法、律,如尊師教,面前令歡喜。多人者眾、多人者一人、多人者二人教訶,護以法、律,如尊師教,面前令歡喜。眾者眾教訶,護以法、律,如尊師教,面前令歡喜。眾者一人、眾者二人、眾者多人教訶,護以法、律,如尊師教,面前令歡喜。阿難!是謂應與面前止諍律。如是斷此諍,謂因面前止諍律也。
「阿難!云何應與憶止諍律?云何斷此諍,謂因憶止諍律也?阿難!若有一人犯戒而不憶,諸比丘見已,便語彼曰:『汝曾31犯戒而不自憶,汝32應從眾求於憶律,眾當共與賢者憶律。』阿難!若處有眾和集會者,彼比丘應詣,偏袒著衣,脫屣入眾,稽首禮長老上尊比丘足,長跪叉手,白長老上尊比丘曰:『諸尊!聽我曾犯戒而不憶,我今從眾求於憶律,願眾和合與我憶律。』阿難!為彼比丘故,眾共和集,應與憶律,以法以律,如尊師教,面前令歡喜。阿難!是謂應與憶止諍律。如是斷此諍,謂因憶止諍律也。
「阿難!云何應與不癡止諍律?云何斷此諍,謂因不癡止諍律也?阿難!若有一人狂發而心顛倒,彼狂發心顛倒已,多不淨行,非沙門法,不順法行而說違犯。彼於後時還得本心,諸比丘見已,便語彼曰:『汝曾狂發而心顛倒,狂發心顛倒已,多不淨行,非沙門法,不順法行而說違犯。賢者於後時還得本心,賢者可從眾求不癡律,眾當共與賢者不癡律。』阿難!若處有眾和集會者,彼比丘應詣33,偏袒著衣,脫屣入眾,稽首禮長老上尊比丘足,長跪叉手,白長老上尊比丘曰:『諸尊!聽我曾狂發而心顛倒,狂發心顛倒已,多不淨行,非沙門法,不順法行而說違犯。我於後時還得本心,我今從眾求不癡律,願眾和合與我不癡律。』阿難!為彼比丘故,眾共和集,應與不癡律,以法以律,如尊師教,面前令歡喜。阿難!是謂應與不癡止諍律。如是斷此諍,謂因不癡止諍律也。
「阿難!云何應與自發露止諍律?云何斷此諍,謂因自發露止諍律也?阿難!若有一人犯戒,或有語者,或不語者,或有憶者,或不憶者。阿難!若處有眾和集會者,彼比丘應詣,偏袒著衣,脫屣入眾,稽首禮長老上尊比丘足,長跪叉手,白長老上尊比丘曰:『諸尊!聽我犯某3435,我今向長老上尊比丘至心發露,自說顯示,不敢覆藏,更善護持,後不復作。』阿難!諸比丘眾當問彼比丘曰:『賢者自見所犯耶?』彼應答曰:『實自見所犯。』眾當語彼:『更善護持,莫復作也!』阿難!是謂應與自發露止諍律。如是斷此諍,謂因自發露止諍律也。
「阿難!云何應與君止諍律?云何斷此諍,謂因與君止諍律也?阿難!若有一人不知羞恥,不悔見聞,從他疑者惡欲。彼犯戒已,稱一處知,稱一處見。稱一處知已,稱一處見;稱一處見已,稱一處知。在眾中稱一處知,在眾中稱一處見。稱一處知已,稱一處見;稱一處見已,稱一處知。阿難!為彼比丘故,眾共和集,應與君律,君無道無量,君惡不善。所以者何?謂君犯戒已,稱一處知,稱一處見。稱一處知已,稱一處見;稱一處見已,稱一處知。在眾中稱一處知,在眾中稱一處見。稱一處知已,稱一處見;稱一處見已,稱一處知。阿難!是謂應與君止諍律。如是斷此諍,謂因與君止諍律也。
「阿難!云何應與展轉止諍律?云何斷此諍,謂因展轉止諍律也?阿難!有二比丘於其中間若干意起諍,謂是法、非法,是律、非律,是犯、非犯,或輕、或重,可說、不可說,可護、不可護,有餘、無餘,可悔、不可悔。阿難!彼比丘猥處止此諍。若猥處止者,此諍當言止;若猥處不止者,此諍可白眾。若於眾中止者,此諍當言止;若於眾中不止者,阿難!相近住者,於中若有比丘持36經、持律、持母37者,此比丘共往至彼,說此諍事。若在道路止者,此諍當言止;若道路不止者,此諍當復向眾說。若在眾止者,此諍當言止;若在眾不止者,阿難!若多伴助者,持經、持律、持母者,阿難!彼比丘應38止此諍,以法以律,如尊師教,面前令歡喜。阿難!是謂應與展轉止諍律。如是斷此諍,謂因展轉止諍律也。
「阿難!云何應與如棄糞掃止諍律?云何斷此諍,謂因如棄糞掃止諍律也?阿難!若有住處諸比丘眾鬥訟憎嫉,相憎共諍,阿難!彼諸比丘分立二部。分立二部已,若於一部中有長老上尊者,或有次者,有宗主者,或有次者。阿難!此比丘語彼比丘曰:『諸賢!聽我等無道無理,我等惡不善。所以者何?我等於此善說法、律,至信、捨家、無家、學道,鬥訟憎嫉,相憎共諍。諸賢!因此諍,我等犯戒者除偷羅柘39,除家相應40。我自為己,亦為彼諸賢故,今向諸41賢至心發露,自說顯示,不敢覆藏,更善護持,後不復作。』
「阿難!若此部中無一比丘應者,阿難!此比丘應往至彼第二部。到已稽首,禮長老上尊比丘足,長跪叉手,白長老上尊比丘曰:『諸尊!聽我等無道無理,我等惡不善。所以者何?我等於此善說法、律,至信、捨家、無家、學道,鬥訟憎嫉,相憎共諍。諸賢!因此諍,我等犯戒者除偷羅柘,除家相應。我自為己,亦為彼諸賢故,今向長老上尊至心發露,自說顯示,不敢覆藏,更善護持,後不復作。』阿難!彼比丘當語此比丘曰:『賢者!汝自見犯戒耶?』彼應答曰:『實自見所犯。』彼當語此:『更善護持,莫復作也!』第二部亦復如是。阿難!是謂應與如棄糞掃止諍律,如是斷此諍,謂因如棄糞掃止諍律也。阿難!我今為42汝說六慰勞法43,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尊者阿難白曰:「唯然,當受教聽。」
佛言:「云何為44六?慈身業,向諸梵行。是法45慰勞法、愛法、樂法,令愛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攝,得沙門,得一心,得精進,得涅槃。慈口業,慈意業。若法利如法得,自所得飲食,至在缽中,如是利分布,施諸梵行。是法慰勞法、愛法、樂法,令愛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攝,得沙門,得一心,得精進,得涅槃。若有戒不缺不穿,無穢無異46,如地不隨他,聖所稱譽,具足善受持,如是戒分布,施諸梵行。是法慰勞法、愛法、樂法,令愛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攝,得沙門,得一心,得精進,得涅槃。若有聖見出要,明見深達,能正盡苦,如是見分布,施諸梵行。是法慰勞法、愛法、樂法,令愛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攝,得沙門,得一心,得精進,得涅槃。阿難!我向所說六慰勞法者,因此故說。阿難!若汝等此六諍本止47絕斷者,及此七止諍,眾中起鬥諍,以如棄糞掃止諍律止者,復行此六慰勞法。阿難!如是汝於我去後共同和合,歡喜48不諍,同一一心,同一一教,合一水乳,快樂遊行,如我在時。」
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周那經第五竟49(四千二百三十字50

(一九七)中阿含51後大品優婆52離經53第六(第五後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瞻波54,在恒伽池岸。
爾時,尊者優婆離55則於晡時,從燕56坐起,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坐一面,白曰:「世尊!若比丘眾共和合,作異業、說異業者,是如法業、如律業57耶?」
世尊答曰:「不也,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復問曰:「世尊!若比丘眾共和合,應與面前律者而與憶律,應與憶律者而與面前律,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不也,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復問曰:「世尊!若比丘眾共和合,應與憶律者而與不癡律,應與不癡律者而與憶律,是如是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不也,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復問曰:「世尊!若比丘眾共和合,應與不癡律者而與自發露律,應與自發露律者而與不癡律,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不也,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復問曰:「世尊!若比丘眾共和合,應與自發露律者而與君律58,應與君律者而與自發露律,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不也,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復問曰:「世尊!若比丘眾共和合,應與君者而責數59,應責數者而與君,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不也,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復問曰:「世尊!若比丘眾共和合,應責數者而下置60,應下置者而責數,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不也,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復問曰:「世尊!若比丘眾共和合,應下置者而舉61,應舉者而下置,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不也,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復問曰:「世尊!若比丘眾共和合,應舉者而擯62,應擯者而舉,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不也,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復問曰:「世尊!若比丘眾共和合,應擯者而與憶,應與憶者而擯,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不也,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復問曰:「世尊!若比丘眾共和合,應與憶者而從根本治63,應從根本治者而與憶,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不也,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復問曰:「世尊!若比丘眾共和合,應從根本治者而驅出64,應驅出者而從根本治,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不也,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復問曰:「世尊!若比丘眾共和合,應驅出者而行不慢65,應行不慢者而驅出,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不也,優婆離!」
尊者優婆離復問曰:「世尊!若比丘眾共和合,應行不慢者而治66,應治者而行不慢,是如法業、如律業耶?」
世尊答曰:「不也,優婆離!優婆離!若比丘眾共和合,作異業,說異業者,是不如法業、不如律業,眾亦有罪。優婆離!若比丘眾共和合,應與面前律而與憶律,應與憶律而與面前律者,是不如法業、不如律業,眾亦有罪。優婆離!若比丘眾共和合,應與憶律而與不癡律,應與不癡律而與憶律者,是不如法業、不如律業,眾亦有罪。優婆離!若比丘眾共和合,應與不癡律而與自發露律,應與自發露律而與不癡律者,是不如法業、不如律業,眾亦有罪。
「優婆離!若比丘眾共和合,應與自發露律而與君律,應與君律而與自發露律者,是不如法業、不如律業,眾亦有罪。優婆離!若比丘眾共和合,應與君律而責數,應責數而與君律者,是不如法業、不如律業,眾亦有罪。優婆離!若比丘眾共和合,應責數而下置,應下置而責數者,是不如法業、不如律業,眾亦有罪。優婆離!若比丘眾共和合,應下置而舉,應舉而下置者,是不如法業、不如律業,眾亦有罪。
「優婆離!若比丘眾共和合,應舉而擯,應擯而舉者,是不如法業、不如律業,眾亦有罪。優婆離!若比丘眾共和合,應擯而與憶,應與憶而擯者,是不如法業、不如律業,眾亦有罪。優婆離!若比丘眾共和合,應與憶而從根本治,應從根本治而與憶者,是不如法業、不如律業,眾亦有罪。優婆離!若比丘眾共和合,應從根本治而驅出,應驅出而從根本治者,是不如法業、不如律業,眾亦有罪。優婆離!若比丘眾共和合,應驅出而行不慢,應行不慢而驅出者,是不如法業、不如律業,眾亦有罪。優婆離!若比丘眾共和合,應行不慢而治,應治而行不慢者,是不如法業、不如律業,眾亦有罪。
「優婆離!若比丘眾共和合,隨所作業即說此業者,是如法業、如律業,眾亦無罪。優婆離!若比丘眾共和合,應與面前律即與面前律,應與憶律即與憶律,應與不癡律即與不癡律,應與自發露律即與自發露律,應與君律即與君律,應責數即責數,應下置即下置,應舉67即舉,應擯即擯,應憶即憶,應從根本治即從根本治,應驅出即驅出,應行不慢即行不慢,應治即治者,是如法業、如律業,眾亦無罪。
「優婆離!汝當學隨所作業即說此業,應與面前律即與面前律,應與憶律即與憶律,應與不癡律即與不癡律,應與自發露律即與自發露律,應與君律即與君律,應責數即責數,應下置即下置,應舉即舉,應擯即擯,應憶即憶,應從根本治即從根本治,應驅出即驅出,應行不慢即行不慢,應治即治者。優婆離!汝當如是學。」
佛說如是,尊者優婆離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優婆離經第六竟68(一千五百六十一字69

(一九八)中阿含後大品調御地經70第七(第五後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王舍城,在竹林迦蘭陀71園。
爾時,沙彌阿夷那和提72亦遊王舍城,在無事處,住禪屋中。彼時王童子耆婆先那73中後仿佯,至沙彌阿夷那和提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語曰:「賢者阿奇舍那74!欲有所問,聽我問耶?」
沙彌阿夷那和提告曰:「賢王童子!欲問便問,我聞當思。」
王童子問曰:「阿奇舍那!實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75,得一心76耶?」
沙彌答曰:「賢王童子!實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
王童子復問曰:「賢者阿奇舍那!汝當隨所聞,汝隨所誦習77者,盡向我說,如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
沙彌答曰:「賢王童子!我不78堪任79隨所聞法,隨所誦習,廣向汝說,如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也。賢王童子!若我隨所聞法,隨所誦習,向賢王童子說,如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者,或賢王童子不知也,如是我唐煩勞。」
王童子語沙彌曰:「賢者阿奇舍那!汝未80為他所伏,以何意故而自退耶?賢者阿奇舍那!如隨所聞法,隨所誦習,可向我說,如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若我知者為善,若我不知者,我便不復更問諸法。」於是,沙彌阿夷那和提隨所聞法,隨所誦習,向王童子耆婆先那說,如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
於是,王童子耆婆先那語曰:「賢者阿奇舍那!若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者,終無是處。」說無是處已,即從座81起,不辭而去。
王童子耆婆先那去後不久,於是,沙彌阿夷那和提往詣佛所,稽首作禮,卻82坐一面,與王童子耆婆先那所共論者,盡向佛說。世尊聞已,告沙彌曰:「阿奇舍那83!止!王童子耆婆先那云何得?行欲著欲,為欲愛所食,為欲所燒。若地斷欲、斷欲愛、斷欲煩84熱,無欲知、無欲見、無欲覺,此地王童子知者、見者,終無是處85。所以者何?阿奇舍那!王童子耆婆先那常行欲也。
「阿奇舍那!猶四調御––象調御、馬調御、牛調御、人調御86,於中二調御不可調御,二調御可調御。阿奇舍那!於意云何?若此二調御不可調御,此未調、未調地87、未調御88受御事者,終無是處。若此二調御可調御、善調御89,此調、未調地,御90受御事者,必有是處91。如是,此阿奇舍那!止!王童子耆婆先那云何得?行欲著欲,為欲愛所食,為欲所燒。若地斷欲、斷欲愛、斷欲煩熱,無欲知、無欲見、無欲覺,此地王童子知者、見者,終無是處。所以者何?阿奇舍那!王童子耆婆先那常行欲也。
「阿奇舍那!猶去村不遠,有大石山,無缺無穿,實而不虛,堅固不動,都合為一。或有二人正92欲見者,彼中一人速疾上山,第二人者依住山下,石山上人見石山邊有好平地、園觀、林木、清泉、華池、長流、河水。山上人見已,語山下人『汝見山邊有好平地、園觀、林木、清泉、華池、長流、河水耶?』山93下人答曰:『若我見山,彼邊有好平地、園觀、林木、清泉、華池、長流、河水者,終無是處。』於是,石山上人疾疾來下,捉山下人速疾將上,於石山上,到已問曰:『汝見山邊有好平地、園觀、林木、清泉、華池、長流、河水耶?』彼人答曰:『今始見也。』復問彼人曰:『汝本言見者,終無是處;今復言見,為何謂耶?』彼人答曰:『我本為山之所障礙,故不見耳。』如是,阿奇舍那!止!王童子耆婆先那云何得?行欲著欲,為欲愛所食,為欲所燒。若地斷欲、斷欲愛、斷欲煩熱,無欲知、無欲見、無欲覺,此地王童子知者、見者,終無是處。
「阿奇舍那!昔者剎利頂生王有捕象師,王告之曰:『汝捕象師!為我捕取野象將來,得已白我。』時,捕象師受王教已,即乘王象往94野林中。彼捕象師在野林中見大野象,見已捉繫,著王象項95。彼時王象將野象出在於露地,彼捕象師還詣剎利頂生王所,白曰:『天96王!已得野象,繫在露地,隨天王意。』剎利頂生王聞已告曰:『善調象師!汝今可速調此野象,伏令善調象,善調已,還來白我。』於是善調象師受王教已,持極大杖,著右肩上,往野象所,以杖著地,繫野象頸97,制樂野意,除野欲念,止野疲勞,令樂村邑,習愛人間,善調象師先與飲食。
「阿奇舍那!若彼野象從調象師初受飲食,善調象師便作是念:今此野象必得生活。所以者何?此野大象初受飲食。若彼野象從調象師初受飲食者,善調象師則以柔軟可愛言向,臥起、去來、取捨、屈伸98。若彼野象從調象師,則以柔軟可愛言向,臥起、去來、取捨、屈伸者,如是野象隨調象師教。阿奇舍那!若彼野象從調象師隨受教者,善調象師則縛前兩腳、後腳、兩髀99、兩脅、尾脊、頭額、耳100、牙,及縛其鼻,使人捉釣,騎其頭上,令眾多人持刀、楯、槊101、鉾、戟、斧、鉞而在前立。善調象師手執鋒鉾,在野象前而作是語:『我今治汝,令不移動,治汝勿動搖。』若彼野象從調象師治不移動時,不舉前腳,亦不動後腳,兩髀、兩脅、尾脊、頭額、耳、牙及鼻皆不動搖,如是野象隨調象師住不移動。
「阿奇舍那!若彼野象隨調象師不移動者,彼於爾時忍刀、楯、槊、鉾、戟、斧、鉞、喚呼高聲,若嘯吹螺、擊鼓、椎102鐘,皆能堪忍。若彼野象能堪忍者,彼於爾時調御、善調御,得上調御、得最上調御,上速疾、無上速疾,可中王乘,受食王廩103,稱說王象。
「如是,阿奇舍那!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佑,彼於此世,天及魔、梵、沙門、梵志,從人至天,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彼說法初妙、中妙、竟亦妙,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彼所說法,居士子聞,居士子聞已,得信如來所說法。彼得信已,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阿奇舍那!爾時聖弟子出在露地,猶王野象,如是野象貪欲樂著者104,謂在林中。阿奇舍那!如是天及人貪欲樂著,謂在五欲,色、聲、香、味、觸。如來初始105調御106彼比丘:『汝當護身及命清淨,當護口、意及命清淨。』
「若聖弟子護身及命清淨,護口、意及命清淨者,如來復調御比丘:『汝當觀內身如身,……乃至觀覺、心、法如法。』若聖弟子觀內身如身,……乃至觀覺、心、法如法者,此四念處,謂在賢聖弟子心中,繫縛其心,制樂家意,除野欲念,止家疲勞,令樂正法,修習聖戒。阿奇舍那!猶調象師受剎利頂生王教已,持極大杖,著右肩上,往野象所,以杖著地,繫野象頸,制樂野意,除家欲念,止野疲勞,令樂村邑,習愛人間。如是,阿奇舍那!此四念處。謂在賢聖弟子心中,繫縛其心,制樂家意,除家欲念,止家疲勞,令樂正法,修習聖戒。
「若聖弟子觀內身如身,……乃至觀覺、心、法如法,彼如來復更調御比丘:『汝當觀內身如身,莫念欲相應念……乃至觀覺、心、法如法,莫念非法相應念。』若聖弟子觀內身如身,不念欲相應念;……乃至觀覺、心、法如法,不念非法相應念者,如是聖弟子隨如來教。阿奇舍那!猶如野象從調象師,則以柔軟可愛言向,臥起、去來、取捨、屈伸107者,如是野象隨調象師教。如是,阿奇舍那!若聖弟子觀內身如身,不念欲相應念;……乃至觀覺、心、法如法,不念非法相應念。如是聖弟子隨如來教。
「若聖弟子隨如來教者,如來復更調御比丘:『汝當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若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者,如是聖弟子則隨如來住不移動。阿奇舍那!猶如野象從調象師治不108移動時,不舉前腳,亦不動後腳,兩髀、兩脅、尾脊、頭109額、耳、牙及鼻皆不動搖,如是野象隨調象師住不移動。如是,阿奇舍那!若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者,如是聖弟子則隨如來住不移動。
「若聖弟子隨如來住不移動者,彼於爾時則能堪忍飢渴、寒熱、蚊虻、蠅蚤、風110日所逼,惡聲111、捶杖亦能忍之,身遇諸疾極為苦痛,至命欲絕,諸不可樂皆能堪耐。阿奇舍那!猶如忍刀、楯、槊、鉾、戟、斧、鉞、喚呼高聲,若嘯吹螺、擊鼓、椎鐘,皆能堪忍。如是,阿奇舍那!若聖弟子隨如來住不移動者,彼於爾時則能堪忍飢渴、寒熱、蚊虻、蠅蚤、風日所逼,惡聲、捶杖亦能忍之,身遇諸疾極為苦痛,至命欲絕,諸不可樂皆能堪耐。
「阿奇舍那!若聖弟子隨如來能堪忍者,彼於爾時調御、善調御,得上調御、最上調御,得上息、最上息,除諸曲惡、恐怖、愚癡及諛112諂,清淨止塵,無垢無穢,可呼可請,可敬可重,實可供養,為一切天人良福田也。阿奇舍那!猶如野象能堪忍者,彼於爾時調御、善調御,得上調御、得最上調御,上速疾、無上速疾,可中王乘,受食王廩,稱說王象,如是,阿奇舍那!若聖弟子隨如來能堪忍者,彼於爾時調御、善調御,得上調御、最上調御,得上息,最上息,除諸曲惡、恐怖、愚癡及諛諂,清淨止塵,無垢無穢,可呼可請,可敬可113重,實可供養,為一切天人良福田也。
「阿奇舍那!少野象不調御死者,說不調御死;中、老野象不114調御死者,說不調御死。阿奇舍那!少聖弟子不調御命終者,說不調御命終;中、老聖弟子不調御命終者,說不調御命終。阿奇舍那!少野象善調御死者,說善調御死;中、老野象善調御115死者,說善調御死。阿奇舍那!少聖弟子善調御命終者,說善調御命終;中、老聖弟子善調御命終者,說善調御命終。」
佛說如是,沙彌阿夷那和提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調御地經第七竟116(二千八百九十一字117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二(八千六百八十二字118)(第五後誦119


1麗本無「中阿含」三字,今依循每經慣例補上。
2「後大品」,麗本作「大品」,今參考卷五十第一七一三頁注1改作「後大品」。
3本經敘說周那告阿難以尼揵諍事,阿難以此白佛,佛為說六諍本、七滅法及六慰勞法。中部(M.104.Samagamasuttam舍彌村經)、宋﹒施護譯佛說息諍因緣經(大一﹒九○四)
4明本無「第五後誦」四字。
5跋耆(Vajji)(巴),巴利本作 Sakkesu(釋羈瘦)。息諍因緣經(大一﹒九○四下)作「舍摩迦子聚落」。
6舍彌村(Samagama)(巴),村名。
7波和(Pava)(巴),城名。
8尼揵親子(Nigantha nataputta)(巴),即為尼乾陀若提子,係若提族出身之尼乾陀外道,佛陀時代耆那教之中興祖師。為六師外道之一,修裸形塗灰等離繫之苦行。
  9「共」,宋、元、明三本均作「共相」三字。
10「應說前而說後,應說後而說前」,息諍因緣經(大一﹒九○四下)作;「汝諸所說,前言縱是,後言即非;後言或是,前言即非。」
11「汝」,元、明二本均作「汝汝」二字。
12「住」,麗本作「柱」,令依據元、明二本改作「住」。
13「今」,聖本作「令」。
14「儻」,聖本作「讜」。
15聖本無「者」字。
16「跡」,宋本作「跡」,聖本作「??」。
17「斷」,聖本作「懃」。
18以上「四念處、四正斷……七覺支」,參閱中阿含第三十五經阿修羅經注解(三○三頁1¯2)。「支」,聖本作「枝」。
19薩云若(sabbannu)(巴),謂一切知者。
20六諍本(cha vivadamulani)(巴),六諍根。
21「性」,聖本作「姓」。
22「制」,聖本作「剬」。
23七止諍(satta adhikarana-samatha)(巴),七種滅諍法。參閱中阿含第一四二經雨勢經。
24面前止諍律(sammukhavinaya)(巴),息諍因緣經(大一﹒九○五下)作「現前毘尼」。
25憶止諍律(sativinaya)(巴),息諍因緣經(大一﹒九○五下)作「憶念毘尼」。
26不癡止諍律(amulhavinaya)(巴)(息諍因緣經(大一﹒九○五下)作「不癡毘尼」。
27 自發露止諍律(patinnaya karetabbam)(巴),息諍因緣經(大一﹒九○五下)作「自言治」。
28 君止諍律(yebhuyyasika)(巴),又作「作多覓罪」(四分律)。中阿含卷三十五第一四二經雨勢經作「居律」。
29展轉止諍律(tassapapiyasika)(巴),求彼罪。
30如棄糞掃止諍律(ukkhepaniya)(巴),息諍因緣經(大一﹒九○五下)作:如草覆地(tinavattharaka)(巴)。
31「曾」,麗本作「曹」,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曾」。
32「汝」,聖本作「法」。
33「詣」,聖本作「訪」。
34「某」,明本作「其」,聖本作「禁」。
35「戒」,宋、元、明三本均作「禁戒」二字。
36「持」,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如」。
37母(matika)(巴),息諍因緣經(大一﹒九○六上)作「摩怛里迦」。律中稱阿毘曇為「母」,亦即指「論母」之意。
38「應」字之下,麗本有一「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刪去。
39偷羅柘(thullavajja)(巴),重罪之意。宋、元、明三本均作「偷蘭遮」,聖本作「偷羅遮」。
40「家相應」,巴利本作 gihipatisamyutta (在家相繫屬)。
41麗本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補上。
42「為」,麗本作「令」,今依據聖本改作「為」。
43「六慰勞法」,巴利本作 chaha saraniya dhamma(六可念法)。
44聖本無「為」字。
45「是法」,麗本作「法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是法」。
46「異」,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黑」。
47「止」,聖本作「正」。
48「喜」,宋、元、明三本均作「樂」。
49明本無「周那經第五竟」六字。
50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四千二百三十字」七字。
51明本無「中阿含」三字。「含」,聖本作「鋡」。
52「婆」,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波」。
53本經敘說佛與優婆離問答七滅諍法等如法不如法事。卷三十二第一三三經亦與本經經名相同。律藏﹒大品(Mv.9.6.1-8、四分律卷四十四(大二二﹒八八五中)。
54瞻波(Campa)(巴),又作占波,城名。
55尊者優婆離(ayasma Upali)(巴),奉持戒律無所觸犯第一比丘。
56「燕」,宋、元、明三本均作「宴」。
57「如法業、如律業」,謂適於「法」與「律」之羯磨作法。
58君律:即「君止諍律」。
59「責數」,巴利本作 tajjaniya(應呵責)。四分律(大二二﹒八八五下)作「呵責」。聖本作「嘖」。
60「下置」,巴利本作 nisaya (依止)。四分律(大二二﹒八八五下)作「依止」。
61「舉」,巴利本作 ukkhepaniya(舉罪)。
62「擯」(pabbajaniya)(巴),驅出之意。聖本作「殯」。
63從根本治(mulaya patikassana)(巴)。四分律(大二二﹒八八六上)作「本日治」。
64「驅出」,巴利本作 parivasa(別住)。四分律(大二二﹒八八六上)作「波利婆沙」。
65「不慢」,巴利本作 manatta(贖罪儀式)。四分律(大二二﹒八八六上)作「麼那唾」。
66「治」,巴利本作 abbhana(復歸)。四分律(大二二﹒八八六上)作「阿浮訶那」。
67「舉」,聖本作「與」。
68明本無「優婆離經第六竟」七字。
69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一千五百六十一字」八字。
70本經敘說沙彌阿夷那和提應王子耆婆先那之請而說比丘於正法、律中,行不放逸精勤,實可得一心。王子以為說無是處,不辭而去。沙彌告佛此事,佛謂其為欲所縛,不見其義,而以山下不見園林喻譬喻之。並以調野象喻來比喻如來之以四念處調御眾生,乃至得四禪,堪忍一切苦痛。中部(M.125.Dantabhumisuttam 調御地經)。
71迦蘭陀(Kalandaka)(巴)。聖本作「加蘭哆」。
72阿夷那和提(Aciravata)(巴),沙彌名。
73耆婆先那(Jayasena)(巴),王子名。
74賢者阿奇舍那(bho Aggivessana)(巴),即沙彌阿夷那和提。
75「勤」,聖本作「懃」。
76「一心」,巴利本作 cittassa ekaggata(心之一境性)。
77「隨所聞,汝隨所誦習」,巴利本作 Yathasutam yathapariyattam (如所聞、如所誦習),就像你聽到的,就像你已學到的。
78「不」,聖本作「所」。
79「任」,聖本作「行」。
80「未」,聖本作「來」。
81「座」,麗本作「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82「卻」,聖本作「去」。
83「舍那」,宋、元二本均作「那舍」。
84「煩」,麗本作「燒」,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煩」。
85「行欲著欲……終無是處」,巴利本(M.vol.3,p.130)作:凡是由於離欲所能知的、由於離欲所能見的、由於離欲所能得到的、由於離欲所能證得的(境界),要那正在諸欲中、享受諸欲、正被諸欲尋所侵蝕、正被諸欲熱所燒,熱心於追求諸欲者,或了知、或見、或證得,是無此道理。
86此處巴利本缺「人調御」,而僅舉其餘三種調御。
87「未調地」,巴利本作 adantabhumi(未被調御之階段狀況)。
88「未調御」三字,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未御」二字。
89「御」,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善御」二字。
90「此調、未調地、御」,與上文之「未調、未調地、未調御」對照之,則宜改為「調、調地、(調)御」。又「受御事」,謂所接受之調御;「調御地」,謂接受調御而到達之境地。調(ye te danta)(巴)、未調(ye te adanta)(巴)。
91「阿奇舍那!猶四調御……必有是處」,此處巴利本(M.vol.3.p.130作:「阿奇舍那!譬如有應被調御之象、應被調御之馬、應被調御之牛,已被調御、已被教導得很好;有二應被調御之象、或應被調御之馬、或應被調御之牛,未被調御、未被教導。阿奇舍那!你以為如何?彼二已被調御好、已被教導好的應被調御之象、或應被調御之馬、或應被調御之牛,彼等已被調御好者究竟是否可能達到調御之實質,或得到(獲知)調御之階段狀態呢?」﹝阿奇舍那答:﹞「如是,世尊!」。﹝世尊問:﹞「再說,彼等二未被調御、未被教導的應被調御之象、或應被調御之馬、或應被調御之牛,彼等未被調御者究竟是否可能如彼等二已被調御好、已被教導好的應被調御之象、或應被調御之馬、或應被調御之牛那樣地達到調御之實質,或得到(獲知)調御之階段狀態呢?」﹝阿奇舍那答:﹞「不,世尊!」
92「正」,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王」。
93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山」字。
94「往」,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至」。
95「項」,宋、元、明三本均作「頂」。
96「天」,明本作「大」。
97「頸」,麗本作「項」,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頸」。
98「伸」,麗本作「申」,今依據卍正藏改作「伸」。
99「髀」,聖本作「??」。
100「耳」,聖本作「身」。
101「槊」,聖本作「錐」。
102「椎」,宋、元二本均作「飢」,明本作「槌」,聖本作「推」。
103「受食王廩」,元本作「受食廩王」。巴利本作 rajabhoggo(王所受用之物)。
104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者」字。
105「始」,聖本作「如」。
106麗本無「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07「伸」,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申」。
108「不」字之上,元、明二本均有一「法」字。
109「頭」,聖本作「項」。
110「風」,元本作「虱」。
111「聲」,元、明二本均作「心」。
112「諛」,聖本作「諭」。
113元本無「可」字。
114宋本無「成就遊者如是聖弟子則隨如來住不移動……中老野象不」五百十一字。
115麗本無「御」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116明本無「調御地經第七竟」七字。
117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二千八百九十一字」八字。
118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八千六百八十二字」八字。
119「誦」字之後,聖本有「光明皇后願文」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