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出中阿含經記1 昔釋法師2於長安出中阿含、增壹、阿毘曇、廣說、僧伽羅叉、阿毘曇心、婆須蜜、三法度、二眾從解脫、從解脫緣3。此諸經律,凡百餘萬言,並違本失旨,名不當實,依俙4屬辭,句味亦差,良由譯人造次未善晉言故使爾耳。會燕秦交戰,關中大亂5,於是良匠背世故,以弗獲改正,乃經數年。至關東小清,冀洲道人釋法和、罽賓沙門僧伽提和招集門徒,俱遊洛邑,四、五年中研講遂精,其人漸曉漢語,然後乃知先之失也。於是,和乃追恨先失,即從提和更出阿毘曇及廣說也。自是之後,此諸經律漸皆譯正,唯中阿含、僧伽羅叉、婆須蜜、從解脫緣未更出耳。會僧伽提和進遊京師,應運流化,法施江左。 于時晉國大長者書令衛將軍、東亭侯優婆塞王元琳常護持正法,以為己任,即檀越也,為出經故,造立精舍,延請有道釋慧持等義學沙門四十餘人,施諸所安,四事無乏。又豫請經師僧伽羅叉,長供數年,然後乃以晉隆安元年6丁酉之歲十一月十日,於揚州丹陽郡建康縣界,在其精舍,更出此中阿含。請罽賓沙門僧伽羅叉令誦胡本7,請僧伽提和轉胡為晉8,豫洲沙門道慈筆受,吳國李寶、康9化共書10,至來二年,戊戍之歲六月二十五日草本始訖。此中阿含凡有五誦,都十八品,有二百二十二經,合五十一萬四千八百二十五字,分為六十卷。 時,遇國大難,未即正書,乃至五年11辛丑之歲,方得正寫,校定流傳。其人傳譯,准之先出12,大有不同。於此二百二十二經中,若委靡順從,則懼失聖旨;若從本制,名類多異舊,則逆忤先習,不怗眾情,是以其人不得自專,時有改本,從舊名耳。然五部異同,熟知其正?而道慈愚意怏怏,於違本故諸改名者,皆抄出注下,新舊兩存,別為一卷,與目錄相連,以示於後,將來諸質令知同異,得更採訪,脫遇高明外國善晉胡方言者,訪其得失,刊之從正13。 1宋、元、明三本均無本文。 2釋法師:即曇摩難提。參閱「出三藏記集」卷十三(大五五﹒九四下)、「高僧傳」卷一(大五十﹒三二二下)。當時曇摩難提所譯之中阿含為第一譯本。 3以上所舉之經、律、論中,至今現存者僅有增一阿含經、阿毘曇心、婆須蜜、三法度等,然其內容未必同於現今通行之其他版本。 4「俙」,聖本作「悕」。 5會燕秦交戰,關中大亂:此係指姚萇入寇關內一事。 6隆安元年:即東晉安帝隆安元年,時為西曆三九七年。 7即譯場上所謂之「執本」或「譯主」。 8即譯場上所謂之「譯語」或「傳語」。 9「康」,聖本作「唐」。 10謂李寶、康化共同任譯場之「書記」。又彼等所書寫出者即為第二譯本之底本。 11指隆安五年,時為西曆四○一年,是年鳩摩羅什來到長安。 12指曇摩難提所譯之第一譯本。 13聖本於「從正」二字之下有「光明皇后願文」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