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四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
    輸入者 陳紅

王論品第五之二

王言。大師。於何時中。諸小王等。行王論法。答言。大王。於末世時。轉輪聖王隱沒不現。正法不行邪法競興。眾生心惡起三種過。一者樂於非法貪心。二者起於顛倒貪心。三者邪法羅網纏心。彼諸小王。自無智慧退失明解。是故聖人說諸小王治國論法。為行正法護世眾生。王言。大師。云何名為樂於非法貪心。答言。大王。於十不善惡業道中生於樂心。是名樂於非法貪心。云何名為顛倒貪心。自己手力得諸資生。依時節得。依正法得。依如法得。不生足心。更求他財。如是名為顛倒貪心。王言。大師。云何名為邪法羅網之所纏心。答言。大王。於諸外道非義論中起義論想。於無益論生利益想。於非法中生是法想。於末世時。非是智者所作論中。以為正論。生於信心。熏修邪見。以為福德。是名邪法羅網纏心。王言。大師。以何等法。名為王論。令諸小王依彼論法。治國理民。是名如法能護眾生。答言。大王。離諸顛倒貪欲之心。離諸顛倒瞋恚之心。離諸顛倒愚癡之心。依對治依寶體。依差別依利益。依對治依實體者。對所治法。所謂名為不貪善根不瞋善根不癡善根。云何能起所治法能治法。所治法者。謂放逸心及無慈心。能治法者。謂行法行王。不放逸心大慈悲心。知身無常資生無常。善自觀身見諸過失。能如實知。如見遠離受用資生。行法行王。雖得自在不行非法。如是名為不放逸心。大王當知。依王論法。不應得物。得不應取。所應得者。非時不敢取。若依時節應得之物。於貧窮人不逼惱取。至於儉難賊難返逆難相害難。如此難時。當起慈心不避危害護諸眾生。於貧窮者施與衣食。於惡行者教以善法。是名慈心。大王當知。依此二法。是則名為行法行王。正護眾生不放逸心大慈悲心。
王言。大師。行法行王。有慈悲心。云何而能治彼惡行諸眾生等。答言。大王。彼法行王。若欲治彼惡行眾生。先起慈心。智慧觀察。思惟五法。然後當治。何等為五。一者依實非不實。二者依時非不時。三者依義非無義。四者依柔軟語非粗獷語。五者依慈心非瞋心。王言。大師。云何依實非不實。答言。大王。如法詰問。取其自言。依實過治。不依不實。是名依實非不實。王言。大師。云何依時非不時。答言。大王。王有力時。彼違王命。應治其罪。若王無力。應止不治。是名依時非不時。王言。大師。云何依義非無義。答言。大王。當問前人。何心起罪。若從惡心。應如法治。若非惡心。應如法治。若非惡心。不應治罪。是名依義非無義。王言。大師。云何柔軟非粗獷語。答言。大王。知此眾生所犯王法。但應呵責不合餘治。應如其過正說不隱。善說苦言如是呵責。非不呵責。是名軟語非粗獷語。王言。大師。云何慈心非瞋心。答言。大王。智者知此非但呵責。斷此罪過除卻斷命。不得割截手腳眼耳鼻舌。依於大慈大悲之心。聽繫閉閉牢獄。枷鎖打縛。種種呵責。奪取資生驅擯他方。為令改悔。非常惡心捨此眾生。是名慈心非瞋心。王言。大師。行法行王。云何如是苦他眾生。繫閉打縛驅擯他方。而復說言。有慈悲心。二法相違。云何名為行法行王。爾時大薩遮尼乾子告言。大王。如此之義。我今為汝說於譬喻。大王當知。譬如父母於惡行子。為念子故。欲令改悔。方便苦治。除不斷命不壞諸根。餘打罵等隨心苦治。不名捨心。不名惡心。不名惱心。以念子重。為令改悔更不作故。而彼父母不名非法。名為念子。不失慈心。大王當知。行法行王。治諸一切惡行眾生。亦復如是。慈心重故。為令改悔。除卻斷命不壞諸根。生大慈心起大悲心。繫閉打縛惡口呵罵。奪其資生驅擯他方。為令改悔捨惡從善。亦令其餘念惡眾生不作非法。非常惡心捨此眾生。亦不故心為惱眾生而行苦切。如是名為行法行王。以慈悲心行惡口等治罪眾生。不名非法不失慈心。是故二行名雖有返。而不相違。
王言。大師。何等是惡行眾生。答言。大王。惡行眾生略說有五。如是應知。何等為五。一者於王無利益眾生。二者迭共作無利益眾生。三者起逆眾生。四者邪行眾生。五者邪命眾生。大王當知。於王無利益眾生。有十一種。何等為十一。一者返逆眾生。二者教他返眾生。三者與王毒藥眾生。四者奪王資生眾生。五者破王所應作事眾生。六者侵奪王妻宮女眾生。七者違王命眾生。八者出王密語眾生。九者覘伺國土眾生。十者罵王眾生。十一者毀呰王眾生。如是等。大王當知。是名於王無利益眾生。
大王當知。迭共作無利益眾生者。有十種。何等為十。一者迭共相殺眾生。二者迭相劫奪眾生。三者迭相侵妻眾生。四者虛妄證他眾生。五者虛妄誑他眾生。六者壞他親友眾生。七者惡口罵他眾生。八者惡業斗秤欺誑損他眾生。九者迭相毀呰眾生。十者迭相焚燒眾生。大王當知。如是等名迭共作無利益眾生。
大王當知返逆眾生者。謂諸邊地城邑小王聚落主等。不臣臣根本大王教命。如是名為返逆眾生。
大王當知。邪行眾生者。謂無戒眾生。何等無戒。所謂具足諸惡律儀。屠兒獵師畜養豬養雞犬鵝鴨獵狸鷹鷂釣射魚鱉造諸羅網火坑毒箭劫奪虫獸斷害他命自恣作惡。如是名為邪行眾生。
大王當知。邪命眾生者。所謂出家剃除鬚髮斷諸資生修無著行。著諸種種異相衣服。不護禁戒起種種見行諸異行。種種方便求諸利養非法活命。各各不能自法中住。如是名為邪命眾生。
王言。大師。行法行王。云何治彼五種眾生。答言。大王。行法行王。治彼罪人不斷其命。不行割截眼耳鼻舌手足身根。有三種治法。何等三法。一者呵責以為治罪。二者奪其所有資生以為治罪。三者牢獄繫閉枷鎖打縛呵罵驅擯以為治罪。隨彼五種作惡眾生。上中下罪三種法治。是名行法行王治彼五種作惡眾生。
王言。大師。行法行王。云何治彼於王作無利益眾生。答言。大王。如是罪人。除不斷命不壞諸根。得繫閉牢獄枷鎖打縛奪其資生驅擯他處以為治罪。大王當知。如是名為行法行王治彼於王作無利益眾生之罪。
王言。大師。行法行王。云何治彼迭共作無利益眾生。答言。大王。除不斷命不壞諸根得繫閉牢獄枷鎖打縛。不得全奪所有資生。六分之中奪其一分驅擯他處。大王當知。如是名為行法行王治彼迭共作無利益眾生之罪。王言。大師。行法行王。云何治彼起逆眾生。答言。大王。行法行王。先以善言如法開示。若聞王命即捨逆心。請罪王所者。王放大恩恕其重罪。依其國土王領之處。不減不奪亦不驅出。何以故。為令知王有三種事故。何等三事。一者有信。二者有恩。三者大力。未降伏者為令降伏已降伏者令不更作。欲返逆者令不敢起。大王當知。彼有罪人得免其罪。還伏王位人民安隱。彼如法王。得福無量善名流布。若彼罪人。聞大王命不肯伏罪。當加重治。不得斷命不壞諸根。盡奪資生國土人民。驅擯他處。何以故。為餘眾生不起逆故。大王當知。如是名為行法行王治彼起逆眾生之罪。
王言。大師。行法行王。云何治彼邪行眾生。答言。大王。如是惡人。不得斷命。不壞諸根。不得驅擯。不得奪其資生之物。惟呵責治罪。而作是言。若汝更作如是如是事者。與汝重罪。是名行法行王治彼邪行眾生之罪。
王言。大師。行法行王。云何治彼邪命眾生。答言。大王。應當隨順如法僧眾大王當知。若彼比丘破戒邪見。不依正法如實修行。邪命自活者。僧當和合喚令現前取共自言。彼若自引所作是罪。隨犯輕重當如法治若彼比丘。拒違僧命。不從師友善知識語。惱亂眾僧不得修道者。若彼國主。是法王者。僧當往語令王教敕順從僧命。爾時行法行王。先應喚彼破戒比丘。善言勸喻令順僧命。若其不從。當集二眾現前對實。若得其罪。助如法眾治彼比丘。不得斷命。不得割壞一切諸根。不得囚閉。不得枷鎖。不得撾打。不得脫袈裟。不得奪其資生之物。得呵責得驅擯。大王當知。若有二眾朋黨諍訟。依破戒依邪見。依顛倒邪行。依種種邪命。起種種異諍種種異說種種異語。行法行王。若自知法若自知義。應當如法斷彼諍事。若彼國王闇鈍無知不自知法不自知義。不知正法。不知邪法。不知如法眾。不知非法眾。不知如法語。不知非法語。爾時彼王。應問國內大德沙門知法知義有大智慧常行正法利益眾生善知斷諍能如法語者。問其正法知犯非犯。如是知已。然後如法為滅彼諍。大王當知。如是名為行法行王治彼邪命眾生之罪。
王言。大師。若彼國王闇鈍無智。國內多諸沙門波羅門。所行各異。互相是非。各各自言。我是沙門俱正道者。能利眾生。我是福田應受供者。如是各各互相是非。云何得知。是真沙門。非真沙門。是正道是邪道。是如法語非法語。大王當知。有大沙門釋迦子。出家為道。得神通證。有大名稱如來應正遍知。彼諸弟子比丘比丘尼。於彼瞿曇法中住者。是真法門能行正道利益眾生。是福田者。能知正法。是如法語者。大王當知。除彼沙門瞿曇法外。餘諸一切婆羅門等。是名邪道。非實沙門。非法語者。不應取語。何以故。大王當知。彼無正法。云何能得如法之語。
王言。大師。若彼國王闇鈍無智。不知王論。不行正法。自在作惡。是國王罪。誰應當治。答言。大王。彼王自身自罪自治。王言。大師。云何自身而自治罪。答言。大王。彼王當依二法自治何等二法。一者依自力。二者依外力。依自力者。彼王應當如是思惟。我今所行。為是放逸為非放逸。為有慈心為無慈心。為是應作為不應作。為是善業為是惡業。若知所作是不應作是惡業者。即止不作。生慚愧心。悔過自責。畏惡名稱。畏墮惡道。當依二法護惜自身。何等二法。一者放逸。二者無慈悲心。如是名為依自智力自罪自治。若王無智不能如是自思惟者。應於國內處處推求有大智慧善知王論常行正法能如實語諸沙門等。王應自往彼沙門所。若不自往。當遣大臣王子貴人人所重者。詣彼沙門宣王渴仰尊重之心。將至王所。若彼來者。王應迎送禮拜問訊盡恭敬心盡尊重心問沙門言。何等善行何等惡行。行何等法能有利益。行何等法無有利益。我心闇鈍無有智慧。願為我說。時彼沙門。應當為王廣說過去行法行王所行之法諸王論法以柔軟語語彼王言。如是如是法應當奉行。有大利益。謂十善法。不殺生等。如是如是法不應行。無有利益。謂十惡法。如殺生等。如是如是等是行法行王所行之法。王今不知。應捨十惡等惡行法。應行十善等善行法。聞已受持如法改悔。若能如是名依外力自罪自治。王言。大師。行法行王。云何護器世間。答言。大王。行法行王。云何護器世間。答言。大王。行法行王。不焚燒不破壞不澆灌。是名護器世間行。何以故。一切皆是作不善業。是故行法行王。不應焚燒破壞澆灌城邑聚落山林川澤園觀宮殿莊嚴樓閣一切行路及諸橋染自然窟宅一切穀豆麻麥花果草木叢林不應焚燒不應破壞不應澆灌不應斫伐。何以故。以彼諸物皆共有命畜生等有。無不用者。而彼眾生無有罪過。不應損其所受用物令生苦惱。又彼一切外樹木等。諸善淨天一切鬼神。皆悉共有於中受用。屋舍宮殿莊嚴樓觀諸天共住。又彼園池屋舍宮殿莊嚴樓觀一切水陸有命諸虫悉皆共用。所謂雀雞狗鳩鴿鸚鵡象馬牛羊貓狸蛇蠍鵝鴨魚鱉。乃至一切微細諸虫所共受用。行法行王。與諸眾生共依止此器世間活。不應破壞。如是名為行法行王護器世間安樂眾生。王言。大師。行法行王。無量諸天侍從護王。天力自在能護於人。云何而言人能護天。答言。大王。行法行王能與彼天正命淨食。所謂為說如來正教甘露法門禪定解脫十善道等。令其得難諸惡道苦。以是為護。除諸不善殺生鬼等。何以故。攝在惡命自活眾生分故。是故行法行王。即身能集無量功德。資益現在未來。復能集諸善果。大王當知。行法行王。不應焚燒破壞除滅如來塔廟及諸沙門淨行人等房舍窟宅資生之物園觀樓閣樹木華果。亦不應取亦不應貸。除欲為利佛法僧者。王言。大師。行法行王。所有臣佐宰官禁司。不憂國計但求利己。或從私忿以害公政。或受貨財以拄治道。增長百姓迭相欺亂以強陵弱以貴輕賤。以富欺貧以曲拄直。富者獲申貧者受屈。諂佞宰政忠賢隱退。或時在朝懼危自默。或行求財貨用安己。百姓貧苦不堪充濟。厭苦思亂不聞王命。斯由臣吏不行忠節。欺上亂下冒受王祿。如是之人。攝在何等眾生數中。答言。大王。如是惡人。攝在劫奪眾生數中上品治罪。何以故。大王當知。以其受王名官重祿。捨公念私不存公政。禍亂之生莫不由之。此是國之最大惡賊。王是法王。不得斷命。是故攝在劫奪數中上品治罪。
王言。大師。行法行王。國內若有不教眾生。不念父母生養之恩。捨背父母與妻子居。所有衣食病瘦醫藥。念給妻子不與父母。父母衰老出入無力。曾不生憂親近扶侍。於其妻子晝夜不離。得一美味不敢自噉持與妻子。或偷父母所有財寶。私共妻子歡樂食噉。父母善言不肯隨順。妻子惡語。信用無捨。或為妻子呵罵父母。或共親族母女姊妹尊卑上下行於婬欲無慚愧心。如是眾生。攝在何等眾生數中。答言。大王。如是惡人。攝在劫奪眾生數中上品治罪。何以故。大王當知。父母恩重。至心孝養猶不能報。何況棄捨違逆教命。是名世間最大劫賊。
王言。大師。行法行王。國內有人放逸無慈。於其妻子奴婢眷屬。能行不忍非法驅使非時驅使。不應作者強逼令作。至於打罵。無過能行。衣食不充。眠臥無所。喚不及應走則嫌遲。出言常罵如似怨家。如是之人。攝在何等眾生分中。答言。大王。攝在邪行眾生分中中品治罪。何以故。大王當知。居家資生奴婢共報有其半分。自分衣食資意著噉。奴婢之分護惜不與。設令給與不信時節。應多與少常令不足。是名世間最大邪行。
王言。大師。行法行王。國內有人。於佛法僧作不利益。焚燒破壞塔寺形像及諸經書。惡言毀呰。言造作者。無有福利。其供養者。虛損現在。無益未來。或嫌塔寺及諸形像妨礙處所。破壞除滅送置餘處。或破沙門淨行人等房舍窟宅。或取佛物法物僧物園林田宅象馬車牛驢騾駱駝奴婢僮僕衣服飲食金銀琉璃車馬瑙一切珍寶。或捉沙門策役驅使。責其發調罷令還俗。或時輕心弄諸沙門。欲為戲笑不備時供。虛誑請喚不與飲食。設與飲食不及時節。與非法食。或時輕賤毀罵詈惡言誹謗。或以杖木土塊瓦石及自手捲打諸沙門。或捉刀槊弓箭鉾戟斫射傷害。或推水中或推火中。或推山坑陷之中。或放象馬虎狼師子惡狗毒獸傷害其身。如是惡人攝在何等眾生分中。答言。大王。如是惡人。攝在惡逆眾生分中上品治罪。何以故。以作根本極重罪故。王言。大師。何者根本罪。答言。大王有五種罪。名為根本。何等為五。一者破壞塔寺焚燒經像。或取佛物法物僧物。若教人作見作助喜。是名第一根本重罪。若謗聲聞辟支佛法及大乘法。毀呰留難隱蔽覆藏。是名第二根本重罪。若有沙門信心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染衣。或有持戒或不持戒。繫閉牢獄枷鎖打縛。策役驅使責諸發調。或脫袈裟逼令還俗。或斷其命。是名第三根本重罪。於五逆中若作一業。是名第四根本重罪。謗無一切善惡業報。長夜常行十不善業。不畏後世。自作教人堅住不捨。是名第五根本重罪。大王當知。若犯如是根本重罪而不自悔。決定燒滅一切善根。趣大地獄受無間苦。大王當知。以王國內行此不善極重業故。梵行羅漢諸仙聖人出國而去。諸天悲泣。一切善鬼大力諸神。不護其國。大臣相殺輔相爭競。四方逆賊一時俱起。天王不下龍王隱伏。水旱不調風雨失時。諸龍皆去。泉流河池悉皆枯涸。草木焦然五穀不熟。人民飢餓劫賊縱橫。迭相食噉白骨滿野。疫毒疫病死亡無數。時諸人民。不知自思所作是過。而怨諸天訴諸鬼神。是故行法行王。為救此苦行治罪法。
王言。大師。行法行王。若無染心無惡心者。何故不得慈心斷命割截諸根。答言。大王。行法行王。以無染心無惡心故。不能得起如是心念。斷眾生命割截諸根。何以故。彼法行王。見彼眾生至於死時。依自業過生瞋恨心。死已命斷生惡道中。惡心隨逐長夜不斷。是故行法行王。不行斷命不壞諸根。何以故。此事難故。若斷其命割截諸根。一作已後不可收故。繫閉枷鎖打縛呵罵等。非永棄捨。是故佛聽。行法行王。為護眾生。若斷其命割截諸根。不名滿足護眾生者。大王當知。斷眾生命割截諸根。最是世間大怖畏事故。佛不聽行法行王作如是事。王言。行法行王。國內人民。所應輪王課調物者。為是王物為是他物。答言。大王。非王自物亦非他物。何以故。他自手力能作能得。是故非王自己有物。非他物者。以王能護彼眾生故。是故非是一向他物。彼眾生等立如是法。是故輪王。王應得分。非是他物。王言。大師。行法行王。若有人民。應輸王物而不輸王。彼民為是偷盜王物。為非偷盜。為非偷盜。答言。大王。非偷王物。彼民貪惜惜欺王不輪。得無量罪。何以故。以應輸物不輸王故王言。大師。於王國內合輸物者而不肯輸。然王即行鞭杖打責。若取彼物。為是劫奪。為非劫奪。答言。大王。非是劫奪。何以故。大王當知。以王有力能護其難。彼由王護得安自業。應輸王物。故非劫奪。王言。大師。若貧窮人。應輸王物以無物故。強加鞭打而責其物。為是劫奪為非劫奪。答言。大王。有人邊是劫奪。有人邊非劫奪。有人邊非劫奪者。彼人若是窳墮懈怠。不勤家業。非法邪婬樗蒱棋博如是等戲。輸他財物致貧窮者。如是人邊。行法行王。鞭打徵責。乃至他邊貸物輸王。王非劫奪。何以故。王作是念。為令彼人更不敢作非法之事損失財物故。如是王民二俱有益。王得益者。庫藏滿足。民得益者。資生成就。又得無罪故。王言。大師。何等人邊。王是劫奪。大王當知。王雖合得。若知彼人所有家業。為賊劫奪。詐親人奪。非法王奪。失火焚燒。暴風疾雨飛沙雹石壞其家業。或時住處不得安隱。人民走散失沒家生。或有虫螟雀鼠鸚鵡噉傷五穀。或時復值天旱不熟水澇不收。如是等緣。家業不立資生壞盡。於此人邊應當默然不應徵責。若取此物名為劫奪。何以故。以不慈愍此貧窮人。不名具足護眾生故。大王當知。我為此事說一譬喻。智者於中以喻得解。譬如有人欲以飲食供養沙門淨行人等。備具種種一切美味。其家忽然失火焚燒風吹水漂賊所劫奪飲食都盡。或為不淨惡物所污不任食噉。諸沙門等食時既至。到施主家見其損失。反助憂苦乞食來與。何心敢責施主飲食。然彼施主不與飲食亦無有罪。大王當知。行法行王亦復如是。王雖合得。彼人不與。不犯王法。不合打責。如是行法行王。在世治化民常願樂。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