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1長阿含經卷第十七 後秦弘始年2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二七)第3三分沙門果經4第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羅閱祇5耆舊童子6菴婆園7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王阿闍世韋提希子以十五日月滿時,命一夫人而告之曰:「今夜清明,與晝無異,當何所為作?」 夫人白王言:「今十五日夜月滿時,與晝無異,宜沐髮澡浴,與諸女五欲自娛。」 時,王又命第一太子優耶婆陀8而告之曰:「今夜月十五日月滿時,與晝無異,當何所施作?」 太子白王言:「今夜十五日月滿時,與晝無異,宜集四兵,與共謀議伐於邊逆,然後還此共相娛樂。」 時,王又命勇健大將而告之曰:「今十五日月滿時,其夜清明,與晝無異,當何所為作?」 大將白言:「今夜清明,與晝無異,宜集四兵,案行9天下,知有逆順。」」 時,王又命雨舍婆羅門10而告之曰:「今十五日月滿時,其夜清明,與晝無異,當詣何等沙門、婆羅門所能開悟我心?」 時,雨舍白言11:「今夜清明,與晝無異,有不蘭迦葉12於大眾中而為導首,多有知識,名稱遠聞,猶如大海多所容受,眾所供養。大王!宜往詣彼問訊,王若見者,心或開悟。」 王又命雨舍弟須尼陀13而告之曰:「今夜清明,與晝無異,宜詣何等沙門、婆羅門所能開悟我心?」 須尼陀白言:「今夜清明,與晝無異,有末伽梨瞿舍梨14於大眾中而為導首,多有知識,名稱遠離,猶如大海無不容受,眾所供養。大王!宜往詣彼問訊,王若見者,心或開悟。」 王又命典作大臣而告之曰:「今夜清明,與晝無異,當詣何等沙門、婆羅門所能開悟我心?」 典作大臣白言:「有阿耆多翅舍欽婆羅15於大眾中而為導首,多有知識,名稱遠聞,猶如大海無不容受,眾所供養。大王!宜往詣彼問訊,王若見者,心或開悟。」 王又命伽羅守門將而告之曰:「今夜清明,與晝無異,當詣何等沙門、婆羅門所能開悟我心?」 伽羅守門將白言:「有婆浮陀伽旃那16於大眾中而為導首,多有知識,名稱遠聞,猶如大海無不容受,眾所供養。大王!宜往詣彼問訊,王若見者,心或開悟。」 王又命優陀夷漫提子而告之曰:「今夜清明,與晝無異,當詣何等沙門、婆羅門所能開悟我心?」 優陀夷白言:「有散若夷毗羅梨沸17於大眾中而為導首,多所知識,名稱遠聞,猶如大海無不容受,眾所供養。大王!宜往詣彼問訊,王若見者,心或開悟。」 王又命弟無畏而告之曰:「今夜清明,與晝無異,當詣何等沙門、婆羅門所能開悟我心?」 弟無畏白言:「有尼乾子18於大眾中而為導首,多所知識,名稱遠聞,猶如大海無不容受,眾所供養。大王!宜往詣彼間訊,王若見者,心或開悟。」 王又命壽命童子而告之曰:「今夜清明,與晝無異,當詣何等沙門、婆羅門所能19開悟我心?」 壽命童子白言:「有佛、世尊20今在我菴婆園中。大王!宜往詣彼問訊,王若見者,心必開悟。」 王敕壽命言:「嚴我所乘寶象及余五百白象。」 耆舊受教,即嚴王象及五百象訖,白王言:「嚴駕已備,唯願知時!」 阿闍世王自乘寶象,使五百夫人乘五百牝象,手各執炬,現王威嚴,出羅閱祇21,欲詣佛所,小行進路,告壽命曰:「汝今誑我,陷固於我,引我大眾欲與冤22家。」 壽命白言:「大王!我不敢欺王,不敢陷固引王大眾以與冤家,王但前進,必獲福慶。」 時,王小23復前進,告壽命言:「汝欺誑我,陷固於我,欲引我眾持與冤家。如是再三,所以者何?彼有大眾千二百五十人,寂然無聲,將有謀也。」 壽命復再三白言:「大王!我不敢欺誑陷固,引王大眾持與冤家,王但前進,必獲福慶。所以者何?彼沙門法常樂閑靜,是以無聲,王但前進,園林已現。」 阿闍世王到園門24,下象、解劍、退蓋,去五威儀25,步入園門,告壽命曰:「今佛、世尊為在何所?」 壽命報言:「大王!今佛在彼26高堂27上,前有明燈,世尊處師子座28,南面而坐,王小前進,彼見世尊。」 爾時,阿闍世王往詣講堂所,於外洗足,然後上堂,默然四顧,生歡喜心,口自發言:「今諸沙門寂然靜默,止觀具足29,願使我太子優婆耶亦止觀成就,與此無異!」 爾時,世尊告阿闍世王曰:「汝念子故,口自發言:願使太子優婆耶亦止觀成就,與此無異!汝可前坐。」 時,阿闍世王即前頭面禮佛足,於一面30坐,而白佛言:「今欲有所問,若有閑暇,乃敢請問。」 佛言;「大王!欲有問者,便可問也。」 阿闍世王白佛言:「世尊!如今人乘象、馬車,習刀、矛31、劍、弓矢、兵仗32、戰鬥之法,王子、力士、大力士、僮33使、皮師、剃34髮師、織鬘師、車師、瓦師、竹師、葦師,皆以種種伎35術36以自存37生,自恣娛樂,父母、妻子、奴僕、僮使共相娛樂,如此營生,現有果報。今諸沙門現在所修,現得果報不?」 佛告王曰:「汝頗曾詣諸沙門、婆羅門所問如此義不?」 王白佛言:「我曾詣沙門、婆羅門所問如是義,我念一時至不蘭迦葉所,問言:『如人乘象、馬車,習於兵法,……乃至種種營生,現有果報。今此眾現在修道,現得果報不?』彼不蘭迦葉報我言:『王若自作,若教人作,斫38伐殘害,煮炙39切割,惱亂眾生,愁憂啼哭,殺生偷盜,淫逸40妄語,踰牆劫奪41,放火焚燒,斷道為惡。大王!行如此事,非為惡也。大王!若以利劍臠割一切眾生,以為肉聚,彌滿世間,此非為惡,亦無罪報;於恆水南岸42,臠割眾生,亦無有惡報;於恆水北岸,為大施會,施一切眾,利人等利,亦無福報43。』」 王白佛言:「猶如有人問瓜報李,問李報瓜44,彼亦如是。我問現得報不?而彼答我45無罪福報,我即自念言:我是剎利王,水遶頭種,無緣殺出家人,繫縛驅遣。時,我懷忿結心46,作此念已,即便捨去。」 又白佛言:「我於一時至末伽梨拘舍梨所,問言:『如今人乘象、馬車,習於兵法,……乃至種種營生,皆現有果報。今者此眾現在修道,現得報不?』彼報我言:『大王!無施、無與,無祭祀法47;亦無善惡,無善惡報;無有今世,亦無後世;無父、無母,無天、無化、無眾生;世無沙門、婆羅門平等行者,亦無今世、後世,自身作證,布現他人48。諸言有者,皆是虛妄49。』世尊!猶如有人問瓜報李,問李報瓜,彼亦如是。我問現得報不?彼乃以無50義答,我即自念言:我是剎利王,水遶頭種,無緣殺出家人,繫縛驅遣。時,我懷忿結心,作此念已,即便捨去。」 又白佛言:「我於一時至阿夷多51翅舍欽婆羅所,問言:『大德!如人乘象、馬車,習於兵法,……乃至種種營生,皆現有果報。今者此眾現在修道,現得報不?』彼報我言:『受四大人取命終者,地大還歸地,水還歸水,火還歸火,風還歸風,皆悉壞敗,諸根歸空。若人死時,床輿52舉身置於塚間,火燒其骨如鴿色53,或變為灰土。若愚、若智取命終者,皆悉壞敗,為斷滅法54。』世尊!猶如有人問李瓜報,問瓜李報55,彼亦如是。我問現得報不?而彼答我以斷滅56,我即念言:我是剎利王,水遶頭種,無緣殺出家人,繫縛驅遣。時,我懷忿結心,作此念已,即便捨去。」 又白佛言:「我昔一時至波57浮陀伽旃延所,問言:『大德!如人乘象、馬車,習於兵法,……乃至種種營生,皆現有果報。今者此眾現在修道,現58得報不?』彼答我言:『大王!無力、無精進、人無力、無方便;無因無緣眾生染著,無因無緣眾生清淨。一切眾生有命之類,皆悉無力,不得自在,無有冤讎定在數中,於此六生中受諸苦樂59。』猶如問李瓜報,問瓜李報,彼亦如是。我問現得報不?彼已60無力答我,我即自念言:我是剎利王,水遶頭種,無緣殺出家人,繫縛驅遣。時,我懷忿結心,作此念已,即便捨去。」 又白佛言:「我昔一時至散若毗梨子所,問言:『大德!如人乘象、馬車,習於兵法,……乃至種種營生,皆現有果報。今者此眾現在修道,現得報不?』彼答我言:『大王!現有無沙門果報,問如是,答此事如是,此事實,此事異61,此事非異非不異。大王!現無沙門果報,問如是,答此事如是,此事實,此事異,此事非異非不異。大王!現有無沙門果報,問如是,答此事如是,此事實,此事異,此事非異非不異。大王!現非有非無沙門果報,問如是,答此事如是,此事實,此事異,此事非異非不異62。』世尊!猶如人問李瓜報,問瓜李報,彼亦如是。我問現得報不?而彼異論答我,我即自念言:我是剎利王,水遶頭種,無緣殺出家人,繫縛驅遣。時,我懷忿結心,作是念已,即便捨去。」 又白佛言:「我昔一時至尼乾子所,問言:『大德!猶如人乘象、馬車,……乃至種種營生,現有果報。今者此眾現在修道,現得報不?』彼報我言:『大王!我是一切智、一切見人,盡知無余,若行,若住、坐、臥,覺寤63無余,智常現在前64。』世尊!猶如人問李瓜報,問瓜李報,彼亦如是。我問現得報不?而彼答我以一切智,我即自念言:我是剎利王,水遶頭種,無緣殺出家人,繫縛驅遣。時,我懷忿結心,作此念已,即便捨去。是故,世尊!今我來此間如是義:如人乘象、馬車,習於兵法,……乃至種種營生,皆現有果報。今者沙門現在修道,現得報不?」 佛告阿闍世王曰:「我今還問王,隨意所答。云何,大王!王家僮使、內外作人,皆見王於十五日月滿時,沐髮澡浴,在高殿上與諸婇女共相娛樂,作此念言:咄哉!行之果報乃至是乎?此王阿闍世以十五日月滿時,沐髮澡浴,於高殿上與諸婇女五欲自娛,誰能知65此乃66是行報者?彼於後時,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行平等法67。云何,大王!大王遙見此人來,寧復起念言:是我僕68使不耶?」 王白佛言:「不也,世尊!若見彼來,當起迎請坐。」 佛言:「此豈非沙門現得報耶?」 王言:「如是,世尊!此是現得沙門報也。」 「復次,大王!若王界內寄居客人食五王69賜,見王於十五日月滿時,沐髮澡浴,於高殿上與諸婇女五欲自娛,彼作是念:咄哉!彼行之報乃如是耶?誰能知此乃是行報者?彼於後時,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行平等法。云何,大王!大王若遙見此70人來,寧復起念言:是我客民食我廩賜耶?」 王言:「不也,若我見其遠來,當起迎禮敬,問訊請坐。」 「云何,大王!此非沙門現得果報耶?」 王言:「如是,現得沙門也?」 「復次,大王!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入我法者,……乃至三明,滅諸闇冥,生大智明71,所謂漏盡智證。所以者何?斯由精勤,專念不忘,樂獨閑靜,不放逸故。云何,大王!此非沙門得72現在果報也。 」 王報言:「如是,世尊!實是沙門現在果報。」 爾時,阿闍世王即從座73起,頭面禮佛足,白佛言:「唯願世尊受我悔過!我為狂愚癡冥無識,我父摩竭瓶沙王以法治化,無有偏枉,而我迷惑五欲,實害父王。唯願世尊加哀慈愍,受我悔過!」 佛告王曰:「汝愚冥無識,但自悔過,汝迷於五欲乃害父王,今於賢聖法中能悔過者,即自饒益,吾愍汝故,受汝悔過。」 爾時,阿闍世王禮世尊足已,還一面坐,佛為說法,示教利喜。王聞佛教已,即白佛言:「我今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聽我於正法中為優婆塞!自今已後,盡形壽不殺、不盜、不淫、不欺、不飲酒,唯願世尊及諸大眾明受我請!」 爾時,世尊默然許可74。時,王見佛默然受請已,即起禮佛,遶三匝而還。 其去未久,佛告諸比丘言:「此阿闍世王過罪損減,已拔重咎,若阿闍世王不殺父者,即當於此座75上得法眼淨,而阿闍世王今自悔過,罪咎損減,已拔重咎。」 時,阿闍世王至於中路,告壽命童子言:「善哉!善哉!汝今於我多所饒益,汝先稱說如來指授開發,然後將我詣世尊所,得蒙開悟,深識汝恩,終不遺忘。」 時,王還宮辦諸餚膳種種飲食,明日時到,唯聖知時。 爾時,世尊著衣持缽,與眾弟子千二百五十人俱,往詣王宮,就座而坐。時,王手自斟酌,供佛及僧,食訖去缽,行澡水畢,禮世尊足,白言:「我今再三悔過,我為狂愚76癡冥無識,我父摩竭瓶沙王以法治化,無有偏枉,而我迷於五欲,實害父王。唯願世尊加哀慈愍,受我悔過!」 佛告王曰:「汝愚冥無識,迷於五欲,乃害父王,今於賢聖法中能悔過者,即自饒益,吾今愍汝,受汝悔過。」 時,王禮佛足已,取一小座於佛前坐,佛為說法,示教利喜。王聞佛教已,又白佛言:「我今再三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唯願聽我於正法中為優婆塞!自今已後,盡形壽不殺、不盜、不淫、不欺、不飲酒。」 爾時,世尊為阿闍世王說法,示教利喜已,從座77起而去。 爾時,阿闍 世王及壽命童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八) 佛說長阿含78第三分布吒婆樓經79第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世尊清旦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時,世尊念言:今日乞食,於時為早,今我寧可往至布吒婆樓梵志林中觀看,須時至當乞食。爾時,世尊即詣梵志林中,時布吒婆樓梵志遙見佛來,即起迎80言:「善來,沙門瞿曇!久不來此,今以何緣而能屈顧?可前就座。」 爾時,世尊即就其座,告布吒婆樓曰:「汝等集此,何所作為?為何講說?」 梵志白佛言:「世尊!昨日多有梵志、沙門、婆羅門,集此婆羅門堂,說如是事,相違逆論。瞿曇!或有梵志作是說言:『人無因無緣而想生,無因無緣而想滅;想有去來,來則想生,去則想滅81。』瞿曇!或有梵志作是說:『由命有想生82,由命有想滅;彼想有去來,來則想生83,去則想滅。』瞿曇!或有梵志作是說:『如先所言,無有是處,有大鬼神,有大威力,彼持想去,彼持想來;彼持想去則想滅,彼持想來則想生。』我因是故生念:念沙門瞿曇必84知此義,必能善知想知滅定85。」 爾時,世尊告梵志曰:「彼諸論者皆有過咎,言無因無緣而有想生,無因無緣而有想滅;想有去來,來則想生,去則想滅。或言因命想生,因命想滅;想有去來,來則想生,去則想滅。或有言:無有是處,有大鬼神,彼持想來,彼持想去;持來則想生,持去則想滅。如此言者,皆有過咎。所以者何?梵志!有因緣而想生,有因緣而想滅。 「若如來出現於世,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有人於佛法中出家為道,……乃至滅五蓋覆蔽心者,除去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先滅欲想,生喜、樂想。梵志!以此故知有因緣想生,有因緣想滅。滅有覺、觀,內喜、一心86,無覺、無觀,定生喜、樂87,入第二禪。梵志!彼初禪想滅,二禪想生,以是故知有因緣想滅,有因緣想生。捨喜修護88,專念一心,自知身樂,賢聖所求89,護念清淨90,入第91三禪。梵志!彼二禪想滅,三禪想生,以是故知有因緣想滅,有因緣想生。捨苦捨樂,先滅憂喜,護念清淨,入第四禪。梵志!彼三禪想滅,四禪想生,以是故知有因緣想滅,有緣想生。捨一切色想,滅恚不念異想,入空處。梵志!一切色想滅,空處想生,以是故知有因緣想滅,有因緣想生。越一切空處,入識處。梵志!彼空處想滅,識處想生,故知有因緣想滅,有因緣想生。越一切識處,入不用處。梵志!彼識處想滅,不用處想生,以是故知有因緣想滅,有因緣想生。捨不用處,入有想無想處。梵志!彼不用處想滅,有想無想處想生,以是故知有因緣想滅,有因緣想生。彼捨有想無想處,入想知滅定。梵志!彼有想無想處想滅,入想知滅定,以是故知有因緣想生,有因緣想滅。彼得此想已,作是念:有念為惡,無念為善。彼作是念時,彼92微妙想不滅,更粗想93生。彼復念言:我今寧可不為念行,不起思惟,彼不為念行,不起思惟已,微妙想滅,粗想不生。彼不為念行,不起思惟,微妙想滅,粗想不生時,即入想知滅定。云何,梵志!汝從本已來,頗曾聞此次第滅想因緣不?」 梵志白佛言:「從本已來信自不聞如是次第滅想因緣。」 又白佛言:「我今生念:謂此有想此無想,或復有想。此想已,彼作是念:有念為惡,無念為善。彼作是念時,微妙想不滅,粗想更生。彼復念言:我今寧可不為念行,不起思惟。彼不為念行,不起思惟已,微妙想滅,粗想不生。彼不為念行,不起思惟,微妙想滅,粗想不生時,即入想知滅定。」 佛告梵志言:「善哉!善哉!此是賢聖法中次第94滅想定。」 梵志復白佛言:「此諸想中,何者為無上想?」 佛告梵志:「不用處想為無上。」 梵志又白佛言:「諸想中,何者為第一無上想95?」 佛言:「諸言有96想、諸言無想,於其中間能次第得想知滅定者,是為第一無上想。」 梵志又問:「為一想?為多想97?」 佛言:「有一想,無多想。」 梵志又問:「先有想生然後智?先有智生然後想?為想、智一時俱生耶?」 佛言:「先有想生然後智,由想有智。」 梵志又問:「想即是我耶98?」 佛告梵志:「汝說何等人是我?」 梵志白佛言:「我不說人是我,我自說色身四大、六入,父母生育,乳餔成長99,衣服莊嚴,無常磨100滅法,我說此人是我。」 佛告梵志:「汝言色身四大、六入,父母生育,乳餔成長,衣服莊嚴,無常磨滅法,說此人是我。梵志!且置此我,但人想生、人想滅101。」 梵志言:「我不說人是我,我說欲界天是我102。」 佛言:「且置欲界天是我,但人想生、人想滅。」 梵志言:「我不說人是我,我自說色界天是我。」 佛言:「且置色界天是我,但人想生、人想滅。」 梵志言:「我不說人是我,我自說空處、識處、不用處、有想無想處、無色天是我103。」 佛言:「且置空處、識處、無所有處、有想無想處、無色天是我,但人想生、人想滅。」 梵志白佛言:「云何,瞿曇!我寧可得知人想生、人想滅不104?」 佛告梵志:「汝欲知人想生、人想滅者,甚難!甚難!所以者何?汝異見、異習、異忍、異受,依異法故。」 梵志白佛言:「如是,瞿曇!我異見、異習、異忍、異受,依異法105故,欲知106人想生、人想滅者,甚難!甚難!所以者何?我、世間有常,此實余虛;我、世間無常,此實余虛;我、世間有常無常,此實余虛;我、世間非有常非無常,此實余虛。我、世間有邊,此實余虛;我、世間無邊,此實余虛;我、世間有邊無邊,此實余虛;我、世間非有邊非無邊,此實余虛。是命是身,此實余虛;命異身世,此實余虛;身命非異非不異,此實余虛;無命無身,此實余虛。如來終,此實余虛;如來不終,此實余虛;如來終不終,此實余虛;如來非終非不終,此實余虛107。」 佛告梵志:「世間有常,……乃至如來非終非不終,我所不記。」 梵志白佛言:「瞿曇!何故不記?我、世間有常,……乃至如來非終非不終,盡不記耶?」 佛言:「此不與義合,不與法合,非梵行,非無欲,非無為,非寂滅,非止息,非正覺,非沙門,非泥洹,是故不記。」 梵志又問:「云何為義合、法合?云何為梵行初?云何無為?云何無欲?云何寂滅?云何止息?云何正覺?云何沙門?云何泥洹?云何名記?」 佛告梵志:「我記苦諦、苦集、苦滅、苦出要諦。所以者何?此是義合、法合,梵行初首、無欲、無為、寂滅、止息、正覺、沙門、泥洹,是故我記。」 爾時,世尊為梵志說法,示教利喜已,即從座起108而去。 佛去未久,其後諸余梵志語布吒樓梵志曰:「汝何故聽瞿曇沙門所說語?印109可瞿曇言:『我及世間有常,……乃至如來非不終,不與義合,故我不記。』汝何故印可是言?我等不可沙門瞿曇如是所說。」 布吒婆樓報諸梵志言:「沙門瞿曇所說:『我、世間有常,……乃至如來非終非不終,不與義合,故我不記。』我亦不印可此言,但彼沙門瞿曇依法住法110,以法而言,以法出離,我當何由違此智言?沙門瞿曇如此微妙法言不可違也。」 時,布吒婆樓梵志又於異時,共111象首舍利弗112詣世尊所,問訊已,一面坐,象首舍利弗禮佛而坐113。梵志白佛言114:「佛先在我所,時去未久,其後諸余梵志語我言:『汝何故聽沙門瞿曇所說語?印可瞿曇言:我、世間常,……乃至如來非終非不終,不合義,故不記。汝何故印可是言?我等不可沙門瞿曇如是所說。』我報彼言:『沙門瞿曇所說:我、世間有常,……乃至如來非終非不終,不與義合,故我不記。我亦不印可此言,但彼沙門瞿曇依法住法,以法而言,以法出離,我等何由違此智言?沙門瞿曇微妙法言不可違也。』」 佛告梵志曰:「諸梵志言:『汝何故聽沙門瞿曇所說語印可?』此言有咎。所以者何?我所說法,有決定記115、不決定記116。云何名不決定記?我、世間117有常,……乃至如來非終非不終,我亦說此言,而不決定記。所以然者,此不與義合,不與法合,非118梵行初,非無欲,非無為,非寂滅,非止息,非正覺,非沙門,非泥洹,是故,梵志!我雖說此言而不決定記。云何名為決定記?我記苦諦、苦集、苦滅、苦出要諦。所以者何?此與法合、義合,是梵行初首119,無欲、無為、寂滅、止息、正覺、沙門、泥洹,是故我說決定記。 「梵志!或有沙門、婆羅門於一處世間一向說樂,我語彼言:『汝等審說一處世間一向樂120耶?』彼報我言:『如是。』我又說彼言:『汝知見一處世間一向樂耶?』彼答我言:『不知不見。』我復語彼言:『一處世間諸天一向樂121,汝曾見不?』彼報我言:『不知不見。』又問彼言:『彼一處世間諸天,汝頗共坐起言語,精進修定不耶?』答我言:『不。』我又問彼言:『彼一處世間諸天一向樂者,頗曾來語汝言,汝所質直,當生彼一向樂天;我以所行質直,故得生彼共受樂耶?』彼答我言:『不也。』我又問彼言:『汝能於己身起心化作他四大身,身體具足,諸根無闕不?』彼答我言:『不能。』云何,梵志!彼沙門、婆羅門所言為是誠實?為應法不?」 梵志白佛言:「此非誠實,為非法言。」 佛告梵志:「如有人言:『我與彼端正女人交通,稱讚淫女。』余人問言:『汝識彼女不?為在何處?東方、西方、南方、北方耶?』答曰:『不知。』又問:『汝知彼女所止土地、城邑、村落不?』答曰:『不知。』又問:『汝識彼女父母及其姓字不?』答曰:『不知。』又問:『汝知彼女為122剎利女?為是婆羅門、居士、首陀羅女耶?』答曰:『不知。』又問:『汝知彼女123為長短、粗細、黑白、好醜耶?』答曰:『不知。』云何,梵志!此人所說為誠實不?」 答曰:「不也。」 「梵志!彼沙門、婆羅門亦復如是,無有真實。梵志!猶如有人立梯空地,余人問言:『立梯用為?』答曰:『我欲上堂。』又問:『堂何所在?』答曰:『不知。』云何,梵志!彼立梯者豈非虛妄124耶?」 答曰:「如是,彼實虛妄。」 佛言:「諸沙門、婆羅門亦復如是,虛妄無實。」 佛告布吒婆樓:「汝言我身色四大、六入,父母生育,乳餔成長125,衣服莊嚴,無常磨滅,以此為我者。我說此為染汙,為清淨,為得解126;汝意或謂染汙法127不可滅,清淨法128不可生,常在苦中。勿作是念!何以故?染汙法可滅盡,清淨法可出生,處安樂地,歡喜愛樂,專念一心,智慧增廣。梵志!我於欲界天、色界天129、空處、識處、不用處、有想無想處天,說為染汙,亦說清淨,亦說得解;汝意或謂染汙法不可滅,清淨法不可生,常在苦中。勿作是念!所以者何?染汙可滅,淨法可生,處安樂地,歡喜愛樂,專念一心,智慧增廣。」 爾時,象首舍利弗白佛130言:「世尊!當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時,復有欲界天身,色界天身,空處、識處、不用處、有想無想處天身,一時有不?世尊!當有欲界天身時,復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及色界天身,空處、識處、無所有處、有想無想處天身,一時有不?世尊!當有色界天身時,復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及色界天身,空處、識處、無所有處、有想無想處天身,一時有不?如是至有想無想處天身時,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及欲界天身,色界天身,空處、識處、無所有處天身,一時有不131?」 佛告象首舍利弗:「若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爾時正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非欲界天身,色界天身,空處、識處、無所有處、有想無想處天身,……如是乃至有有想無想處天身時132,爾時正有有133想無想處天身,無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及欲界天身,色界天身,空處、識處、無所有處天身。象首!譬如牛乳,乳變為酪,酪為生酥134,生酥為熟酥,熟酥為醍醐,醍醐為第一。象首!當有乳時,唯名為乳,不名為酪、酥、醍醐。如是展轉,至醍醐時,唯名醍醐,不名為乳,不名酪、酥。象首!此135亦如是,若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時,無有欲界天身,色界天身,……乃至有想無想處天身。如是展轉,有有想無想處天身時,唯有有想無想處天身,無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及欲界天身,色界天身,……乃至無所有天身。 「象首!於汝意云何?若有人問汝言:『若有過去身時,有未來、現在身,一時有不?有未來身時,有過去、現在身,一時有不?有現在身時,有過去、未來身,一時有不136?』設有此問者,汝云何報?」 象首言:「設有如是問者,我當報言:『有過去身時,唯是過去身,無未來、現在。有未來身時,唯是未來身,無過去、現在。有現在身時,唯是現在身,無過去、未來身。』」 「象首!此亦如是,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時,無欲界天身,色界天身,……乃至有想無想處天身。如是展轉,至有想無想處天身時,無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及欲界天身,色界天身,……至不用處天身。 「復次,象首!若有人問汝言:『汝曾有過去已滅不?未來當生不?現在今有不?』設有是問者,汝當云何答?」 象首白佛言:「若有是問者,當答彼言:『我曾有過去已滅,非不有也; 有未來當生,非不有也;現在今有,非不有也。』」 佛言:「象首!此亦如是,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時,無欲界天身,……乃至有想無想天身。如是展轉,至有想無想天身時,無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及欲界天身,……乃至無所有處天身。」 爾時,象首白佛言:「世尊!我今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聽我於正法中為優婆塞!自今已後,盡形壽不殺、不盜、不淫、不欺、不飲酒。」 時,布吒婆樓梵志白佛言:「我得於佛法中出家受戒不?」 佛告梵志:「若有異學欲於我法中出家為道者,先四月觀察,稱眾人意,然後乃得出家受戒。雖有是法,亦觀人137耳。」 梵志白佛言:「諸有異學欲於佛法中出家受戒者,先當四月觀察,稱眾人意,然後乃得出家受戒。如我今者,乃能於佛法中四歲觀察,稱眾人意,然後乃望出家受戒。」 佛告梵志:「我先語汝,雖有是法,當觀其人。」 時,彼梵志即於正法中得出家受戒,如是不久以信堅固,淨修梵行,於現法中自身作證:生死已盡,所作已138辦,不受後有,即成阿羅漢。 爾時,布吒婆樓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九) 佛說長阿含139第三分露遮經140第十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拘薩羅141人間遊行,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往詣婆羅婆提142婆羅門村北尸舍婆143林中止宿。 時,有婆羅門,名曰露遮144,住婆羅林中145,其村豐樂,人民熾盛,波斯匿王即封此村,與婆羅門以為梵分。此婆羅門七世已146來父母真正,不為他人之所輕毀,異典三部諷誦通利,種種經書盡能分別,又能善於大人相法、瞻147候吉凶、祭祀儀禮。聞沙門瞿曇釋種子出家成道,於拘薩羅國人間遊行,至尸舍婆林中,有大名稱,流聞天下,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於諸天、世人、魔、若魔、天、沙門、婆羅門眾中自身作證,與他說法,上中下善,義味具足,梵行清淨。「如此真人,宜往覲現,我今寧可往共相見。」 時,婆羅門即出彼村,詣尸舍婆林中,至世尊所。問訊已,一面坐,佛為說法,示教利喜。婆羅門聞法已,白佛言:「唯願世尊及諸大眾明受我請!」爾時,世尊默然受請。 彼婆羅門見佛默然,知已許可,即從座148起,遶佛而去。去佛不遠,便起惡見言:「諸沙門、婆羅門多知善法,多所證成,不應為他人說,但自知休與他說為。譬如有人壞故獄已,更造新獄149,斯是貪惡不善法耳。」 時,婆羅門還至,婆羅林已,即於其夜具辦種種餚膳飲食。時到,語剃頭師150言:「汝持我聲,詣151尸舍婆林中,白沙門瞿曇:『日時已到,宜知是時152。』」 剃頭師受教即行153,往到佛所,禮世尊足白:「時已到,宜知是154時。」 爾時,世尊即著衣持缽,從諸弟子千二百五十人俱,詣婆羅林。 剃頭師侍從世尊,偏露右臂,長跪叉手,白佛言:「彼露遮婆羅門去佛不遠,生惡見言:『諸有沙門、婆羅門多知善法,多所證者,不應為他人說,但自知休與他說為。譬如有人壞故獄已,更造新獄,斯是貪惡不善法耳。』唯願世尊除其惡見!」 佛告剃頭師曰:「此是小事,易開化耳。」 爾時,世尊至婆羅門舍,就座而坐。時,婆羅門以種種甘膳,手自斟酌,供佛及僧。食訖去缽,行澡水畢,取一小床於佛前坐。佛告露遮:「汝昨155去我不遠,生惡見言:『諸沙門、婆羅門多知善法,多所證者,不應為他人說,……乃至貪惡不善法。』實有是言耶? 露遮言:「爾!實有此事。」 佛告露遮:「汝勿復爾生此惡見,所以者何?世有三師可以自誡。云何為三?一者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於現法中可以156除煩惱,又可增益得上人法;而於現法中不除煩惱,不得上人法,已業未成而為弟子說法,其諸弟子不恭敬承事,由復依止與共同住。露遮!彼157諸弟子語師言:『師今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於現法中可得除眾煩惱,得上人勝法;而今於現法中不能除煩惱,不得上人勝法,己業未成而為弟子說法,使諸弟子不復恭敬承事供養,但共依止同住而已。』」 佛言:「露遮!猶如有人壞故獄已,更造新獄,斯則名為貪濁惡法,是為一師可以自誡,是為賢聖戒、律戒、儀158戒、時戒。」 又告露遮:「第二師者,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於現法中可得除眾煩惱,又159可增益得上人法;而於現法中不能除眾煩惱,雖復少多得上人勝法,己業未成而為弟子說法,其諸弟子不恭敬承事,由復依止與共同住。露遮!彼諸弟子語師言:『師今160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於現法中得161除眾煩惱,得上人法;而今於現法中不能除眾煩惱,雖復少多得上人法己利未成而為弟子說法,使諸弟子不復恭敬承事供養,但共依止同住而已。』」 佛言:「露遮!猶如有人在他162後行,手摩他背,此則名為貪濁惡法,是為二師可以自誡,是為賢聖戒、律戒、儀戒、時戒。」 又告露遮:「第三師者,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於現法中可除煩惱,又可增益得上人法;而於現法中不能除眾煩惱,雖復少多得上人法,己利未成而為弟子說法,其諸弟子恭敬承事,依止同163住。露遮!彼諸弟子語師言:『師今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於現法中可得除眾煩惱,少多得上人法;而今現法中不能除眾眾煩惱,雖復少多得上人法,己利未成而為弟子說法,諸弟子恭敬承事,共止同住。』」 佛言:「露遮!猶如有人捨己禾稼,鋤他田苗,此則名為貪濁惡法,是為三師可以自誡,是為賢聖戒、律戒、儀戒、時戒。露遮!有一世尊不在世間,不可傾動。云何為一?若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乃至得三明,除滅無明,生智慧明,去諸闇冥,出大法光164,所謂漏盡智證。所以者何?斯由精勤,專念不忘,樂獨閑居之所得也。露遮!是為第一世尊不在世間,不可傾動。露遮!有四沙門果,何者四?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云何,露遮!有人聞法應得此四沙門果,若有人遮言:『勿為說法。』設用其言者,彼人聞法得果以不?」 答曰:「不得。」 又問:「若不得果,得生天不?」 答曰:「不得。」 又問:「遮他說法,使不得果,不得生天,為是善心?為不善心耶?」 答曰:「不善。」 又問:「不善心者,為生善趣?為墮惡趣?」 答曰:「生惡趣。」 「露遮!猶如有人語波斯匿王言:『王所有國土,其中財物王盡自用,勿給余人。』云何,露遮!若用彼人言者,當斷余人供不?」 答曰:「當斷。」 又問:「斷他供者,為是善心?為不善心?」 答曰:「不善心。」 又問:「不善心者,為生善趣?為墮惡道耶?」 答曰:「墮惡道。」 「露遮!彼亦如是。有人聞法,應得四沙門果,若有人言:『勿為說法。』設用其言者,彼人聞法得果不?」 答曰:「不得。」 又問:「若不得果,得生天不?」 答曰。「不得。」 又問165:「遮他說法,使不得道果,不得生天,彼為是善心?為不善心耶?」 答曰:「不善。」 又問:「不善心者,當生善趣?為當166墮惡道耶?」 答曰:「墮惡道。」 「露遮!若有人語汝言:『彼波167羅婆提村168封所有財物,露遮!自用勿給人,物當自用,與他何為?』云何,露遮!設用彼言者,當斷余人供不?」 答曰:「當斷。」 又問:「教人斷他供者,為是善心?為不善心耶?」 答曰:「不善。」 又問:「不善心者,為生善趣?為墮惡道耶?」 答曰:「墮惡道。」 「露遮!彼亦如是。有人聞法應得四沙門果,若有人言:『勿為說法。』設用其言者,彼人聞法得果不?」 答曰:「不得。」 又問:「若不得果,得生天不?」 答曰:「不得。」 又問:「遮他說法,使不得果,不得生天,為是善心?為不善心耶?」 答曰:「不善。」 又問:「不善心者,為生善趣?為墮惡道耶?」 答曰169:「墮惡道。」 爾時,露遮婆羅門白佛言:「我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願聽我於正法中為優婆塞!自今已後,盡形壽不殺、不盜、不淫、不欺、不飲酒。」 佛說法已,時露遮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七 1宋、元二本均無「佛說」二字。 2「後秦弘始年」五字,宋、元、明三本均作「姚秦三藏法師」六字。 3「第」字之上,宋、元二本均有「長阿含」三字。 4長部「D.2. Samanna-Phala Sutta 沙門果經)東晉‧竺曇無蘭譯佛說寂志果經(大一‧二七○)、增一阿含馬血天子品第七經(大二‧七六二上),參閱雜阿含卷七第一五六¯一六五經(大正‧卷七‧一五四¯一六三經)。 5羅閱祇(Rajagaha)(巴),譯為王舍城,為摩竭陀國之都城。 6耆舊童子(Jivaka-komarabhacca)(巴),又作壽命童子、耆婆,譯為童子醫王耆域,優婆塞名。巴利本(D.vol.1.p.47)作「小兒醫師耆婆」。佛說寂志果經(大一‧二七一上)作「童子醫王名曰耆域」。komarabhacca 譯為「童子」,然此處作為「耆舊」之綽號。 7羅閱祇耆舊童子菴婆園」,佛說寂志果經(大一‧二七一上)作「王舍城耆域奈園」。 8優耶婆陀(Udaya-bhadra)(巴),又作優婆耶,譯為帛賢,為阿闍世王之太子。巴利本(D.vol.1,p.50)作「優陀夷跋陀」。 9「行」,大正本作「所」。 10雨舍婆羅門(Vassakara-brahmana)(巴),為摩竭陀國之大臣。 11「言」,宋、元、明三本勻作「王」。 12不蘭迦葉(Purana-Kassapa)(巴),為六師外道中之倫理偶然論者。巴利本(D.vol.1,p.53)作akiriyam vyakasi (說非業),主張一切行業無意義無功用,否認果報影響。「不蘭」,宋、元、明三本均作「富蘭」。 13須尼陀(Sunidha)(巴),又作尼提,為阿闍世王之大臣。 14末伽梨瞿舍梨(Makkhali-Gosala)(巴),為六師外道中之宿命論者。巴利本(D.vol.1,P.54)作 samsara-suddhim vyakasi (說輪迴淨化),主張一定期間的輪迴完了,才能達到苦的終滅。「梨」,麗本作「利」,今依據宋、元 、明三本改作「梨」。 15阿耆多翅舍欽婆羅(Ajita-kesa-Kambala)為六師外道中之唯物斷滅論者。巴利本(D.vol.1,p.55)作 uccedha-vadam vyakasi(說斷滅論),主張愚者或賢者,命終之後,皆斷滅、消失,不存任何一物。 16婆浮陀伽旃那(Pakudhakaccayana)(巴),為六師外道中之機械論者。巴利本(D.vol.1,p57)作annena annam vyakasi(以他的見地來說其他的事)。宋、元、明三本均作「波浮陀迦旃那」。 17散若夷毗羅梨沸(Sanjaya Belatthi-putta)(巴),為六師外道中之詭辯論者,本經後文則作「散若毗羅梨子」。巴利本(D.vol.1,p59)作vikkhepam vyakasi(說矯亂)。 18尼乾子(Nigantha Nata-putta)(巴),為六師外道中之苦行(裸形)主義者。 19麗本無「能」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0世尊(Bhagavant)(巴),為佛(Buddha)(巴)之異名。譯為有德者、舉世所共尊崇者。係釋子瞿曇成道後之稱號。 21「祇」,宋、元、明三本均作「城」。 22「冤」,宋、元、明三本均作「怨」。 23「小」,宋、元、明三本均作「少」。 24「園門」,巴利本作mandala-malassa dvara(圓堂之門),指講堂之門。 25五威儀:又作五儀飾,即劍、蓋、天冠(或華鬘)、珠柄之拂及嚴飾屣。 26大正本無「彼」字。 27高堂:指講堂。 28師子座(sihasana)(巴),佛陀為人中之最尊、最勝者,猶如獅子為萬獸之王,故以獅子座比喻佛座。 29「止觀具足」,巴利本作 upasamena samannagata(寂止具足),即成就心之寂靜。經典其他處則譯為「止觀成就」。 30「面」,麗本作「而」,今依據磧砂藏、頻伽藏、卍正藏改作「面」。大正本亦作「面」。 31「矛」,麗本人「牟」,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矛」。 32「仗」,元、明二本均作「杖」。 33「僮」,宋本作「童」。 34「剃」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髮」字。 35「伎」,元、明二本均作「技」。 36「世尊!如今人乘象、馬車……皆以種種伎術」,巴利本(D.vol.1,p.51)作:「大德!世上有種種技能職業,例如調象師、調馬師……以及如世人所知之種種技能職業。」 37「存」,宋本作「在」。 38「斫」,大正本作「研」。 39「炙」,大正本作「灸」。 40「逸」,元、明二本均作「泆」。 41「奪」,宋、元、明三本均作「賊」。 42麗本無「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43「於恆水南岸,臠割眾生,亦無有惡報;於恆水北岸,為大施會,施一切眾,利人等利,亦無福報。」巴利本(D.vol.2,p.52)作:若來恆河南岸殺、令殺,切斷、令切斷,煮、令煮,也不由此因緣而有惡、無惡之果報。即使去恆河北岸布施、令布施,祭祀、令祭祀,也不由此因緣而有福德、無福德之果報。 44「問瓜報李,問李報瓜」,佛說寂志果經(大一‧二七一下)作:「問奈以瓜答,問瓜以奈答。」 45「我」,大正本作「彼」。 46「懷忿結心」,巴利本作 n eva abhinandim na patikkosim……anattamano(既不高興、不呵責……不適意。) 47「法」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者」字。 48「無化……布現他人」,巴利本(D.vol.1,p.55)作:無化生之有情;無正住正行而自知自證今世他世,然後﹝向世人﹞宣說之沙門、婆羅門。 49以上末伽梨拘舍梨所說之論點與上文不蘭迦葉所說者大同小異,為一種懷疑論,然其他的漢譯經典所記載的末伽梨拘舍梨之論點則異於此處。今依巴利經典沙門果經(D.vol.1,p.53)中末伽梨拘舍梨之論點,則確定其為一無因論者,其內容大意如下:大王!有情之染汙無因無緣,以無因無緣而有清淨。於此中,無自作,無他作,無﹝自他﹞作,無力、無精進,無士夫之剛毅,無士夫之勇猛。一切有情、一切生物、一切有類、一切命者,無自在、無力、無精進,依決定、結合、本性之變化而於六種階級以膚色分六種:黑、青、黃、赤、白、純白)受苦樂。參閱雜阿含卷七第一七三經¯一七八經(大正‧卷七‧一七一¯一七六經)。 50宋、元、明三本均無「無」字。 51「多」,麗本作「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多」。 52「輿」,宋、元、明三本均作「舁」。 53如鴿色(kapotaka)(巴),即指灰白色。 54斷滅法(uccheda-vada)(巴),謂命終者身心敗壞,無有來生相續,係以唯物論為根據之斷見論。以上阿夷多翅舍欽婆羅所說之論點,其巴利文之前半與漢譯本中末伽梨拘舍梨所說之前半相同,此係各派論點互相影響而產生之混淆情形。參閱雜阿含卷七第一五八經(大正‧卷七‧一五六經)。 55麗本無「問瓜李報」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56「滅」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法」字。 57「波」,麗本作「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波」。 58麗本無「現」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59以上波浮陀伽旃延所說之論點與巴利本中末伽梨拘舍梨所說者完全一致,此係說明兩派間之密切關係,然其關係又非普通之混淆,此可見於波浮陀伽旃延、末伽梨拘舍梨乃至不蘭迦葉等,彼此在思想上之差距與交互影響之痕跡。此派之特徵為主張唯物論之機械說,並提倡一種自然主義。於巴利本(D.vol.1,p.56)中,此派有所謂「七分說」,而以地、水、火、風、苦、樂、命等七要素為構成一切的基本要互助素。其內容大意如下:大王!此七身非所造、非所造種,非所化作、非化作者,不生、不動,如直立的石柱。彼等不動搖、不變化、不互相侵害,不足以相互為樂,或為苦、或為樂苦。﹝此﹞七﹝身﹞是什麼?﹝答:﹞地身、水身、火身、風身、樂、苦,第七為命。……乃至……,此中,無殺者、或令殺者,或聞者、或令聞者,或識者、或令識者。若有人以利刀切斷頭,也沒有誰奪誰的命,只是刀經過七身之間隙而已。參閱雜阿含卷七第一六三經(大正‧卷七‧一六一經)。 60「已」,宋、元、明三本均作「以」。 61「異」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此事不異」四字。 62以上散若毗羅梨子所說之論點雖與巴利本中所說者略有出入,然兩處均顯示其詭辯論之立場。此外,其態度亦同於長阿含第二十一經梵動經(佛光二‧五二七)中之異問異答(即捕鰻論或不死矯亂論––amaravikkhepika)。 63「寤」,麗本作「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寤」。 64由以上尼乾子所說之論點無法看出其耆那教教理之修行德目,然巴利本則載有尼乾陀若提子(Nigantna Nata-putta)所說的防護四種禁戒律儀(catuyama-samvara-samvuta)(巴),說明其克己修行之德目,由此亦可知耆那教之苦行主義。巴利本(D.vol.1,p.57)內容大意如下:大王!在此,尼乾陀有防護四種禁戒律儀。大王!尼乾陀防護那四種禁戒律儀呢?大王!尼乾陀以水防止一切惡,以水制一切惡,以水除一切惡,以水達成制一切惡。大王!尼乾陀如此防護四種禁戒律儀。大王!由於尼乾陀防護四種禁戒律儀,所以有此說:大王!尼乾陀是達到極致者、是制御﹝心﹞者、已安定﹝心﹞者。 65「知」,宋、元、明三本均作「如」。 66「乃」,宋、元、明三本均作「及」。 67平等法:謂一切眾生皆平等,皆可成佛,巴利本作(D.vol.1,p.60)無此一名目,而作「調御身口意,衣食適度而樂居閑處」。 68「僕」,宋、元、明三本均作「僮」。 69「廩」,宋、元、明三本均作「稟」。 70「此」,元本作「比」。 71大智明:為三種智明之總稱,巴利語為 abhinna (通智),通常以漏智證明為代表。 72麗本無「得」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73「座」,麗本作「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74「可」,宋、元、明三本均作「之」。 75「座」,麗本作「坐」,今依據磧砂藏改作「座」。 76「愚」,宋、元、明三本均作「惑」。 77「座」,麗本作「坐」,今依據磧砂藏改作「座」。 78宋、元、明三本均無「佛說長阿含」五字。 79長部(D.9.Potthapada Sutta 布吒婆樓經)。 80「迎」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逆」字。 81「來則想生,去則想滅」,巴利本作 yasmim samaye uppajjanti sanni tasmim samaye hoti yasmim samaye nirujjhanti asanni tasmim samaye hoti 其意為:正在生起﹝想﹞時,彼時是有想者;正在滅﹝想﹞時,彼時是無想者。 82「由命有想生」,巴利本作 sanna hi bho purisassa atta (想,實在是人之自我。)命(attan)(巴)、(atman)(梵),即自我、靈魂。 83「來則想生」,巴利本作 yasmim samaye upeti sanni tasmim samaye hoti 其意為:於﹝想﹞來時,彼時是有想者。 84「必」,麗本作「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必」。 85「想知滅定」,巴利本作 abhisannanirodha (增上想之滅),謂次第增進想的層次,以達到想不生,即想滅之境地的智慧。 86「內喜、一心」,巴利本作 ajjhattam sampasadanam cetaso ekodibhavam (內淨心一境性)。 87定生喜、樂(samadhija-piti-sukha)(巴),謂由禪定而產生喜、樂。 88「捨喜修護」,巴利本作 pitiya ca viraga upekkhako ca viharati 其意為:由於喜之捨離,成為捨﹝無執著之狀態﹞而住。捨,指心離喜、憂而平衡的狀態。 89「賢聖所求」,巴利本作 ariya acikkhanti (賢聖者所述者)。 90「護念清淨」,巴利本作 upekhako satima sukha-vihari ti(有捨、具正念之樂住者。) 91麗本無「第」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92宋、元、明三本均無「彼」字。 93粗想(olarika sanna)(巴),謂粗大之想,與微妙想相對。 94「第」字之下,麗本有一「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95「第一無上想」,巴利本(D.vol.1,p.158)作 sannagga(想之頂點)。 96麗本無「言有」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97「為一想?為多想?」巴利本(D.vol.1,p.185)作 Ekam yeva nu kho bhante Bhagava sannaggampannapeti, udahu puthu pi sannagge pannapeti 其意為:世尊施設想之頂點為一?或是想之頂點為多? 98「想即是我耶?」巴利本作 sanna nu khobhante purisassa atta,udahu anna sanna,anno atta ti?(尊師!想即是人之我耶?或想與我異耶?) 99「成長」,明本作「長成」。 100「磨」,宋、元、明三本均作「摩」。 101「汝言色身四大……人想滅」,巴利本(D.vol.1,p. 186)作:布吒婆樓!如果汝的粗「我」確實是有色、四大所成,摶食所養,那麼,布吒婆樓!汝的想與「我」是不同。布吒婆樓!即使以此方法也可能知想與「我」是相異。布吒婆樓!如此有色、四大所成,摶食所養的粗「我且置之﹝不談﹞,當此人的另一想生起時,另一想由滅。布吒婆樓!確實以此方法也可能知道,如此想與「我」是相異不同。 102「欲界天是我」,巴利本作 manomayam attanam(意所成是我)。 103「無色天是我」,巴利本作 arupim attanam paccemi sannamayam 其意為:我認為「我」是無色、想所成。 104「云何,瞿曇!我寧可得知人想生、人想滅不?」巴利本(D.vol.1,187)作:「云何,世尊!我寧可得知『諸想即是人之我』,或『諸想異我異』耶?」 105異見(anna-ditthika)(巴),異宗之見解。異習(annatrayoga)(巴),採用異宗之修習。異忍(anna-khantika)(巴),忍受異宗之學說。異受(anna-rucika)(巴),持異宗之目標。「異法」,巴利本作annatthacariyaka(異師範)。 106「知」,宋、元、明三本均作「解」。 107以上十六問為佛世時,諸異學沙門、婆羅門所矚目之形上學論題,可歸納為下述四類:(一)從時間上論我及世間(四問),(二)從空間上論我及世間(四問),(三)有情之存在為一元或多元(四問),(四)有無來世(四問)。參閱巴利本(D.vol.1,p.187∣p.188)。 108「座起」,麗本作「坐」,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座起」。 109「印」字之上,麗本有一「語」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10麗本無「法」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11宋、元、明三本均無「共」字。 112象首舍利弗(Citta Hatthisariputta)(巴),又作質多舍利弗,比丘名。隨佛陀出家而後還俗,然復出家,精勤修行而證阿羅漢果。 113「坐」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時」字。 114宋、元、明三本均無「言」字。 115「決定記」,巴利本作 ekansika……dhamma desita pannatta(施設決定法說)。 116「不決定記」,巴利本作 anekansika……dhamma desita pannatta(施設非決定法說)。 117宋、元、明三本均無「間」字。 118麗本無「非」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19「首」字之下,麗本有「無定無記梵志或有沙門婆羅門於一處世間」十八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20「一處世間一向樂」,巴利本作 ekanta-sukhi atta hoti arogo param marana ti 其意為:「我」死後是一向樂者、無病。一向樂,謂唯樂無苦。 121「一處世間諸天一向樂」,巴利本作 ta devata ekanta-sukham lokam upapanna (往生一向樂之世間的諸天),指往生一向樂之天處。 122「為」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是」字。 123「女」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形貌」二字。 124「妄」,宋本作「忘」。 125「成長」,元、明二本均作「長成」。 126「以此為我者……為得解」,巴利本(D.vol.1,p.195)作:布吒婆樓!我實為永斷粗之我得故說法。由隨入此(永斷我得)故,斷離雜染之諸法,增長清淨之諸法,於現法充滿廣大智慧,至於通達自證而住。」 127染汙法(samkilesika dhamma)(巴),指煩惱性。 128清淨法(vodaniya dhamma)(巴),指清淨性。 129麗本無「色界天」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30麗本無「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31以上經文謂於宗教生活之修行階段中,同一個人可能同時處於三界否? 132宋、元、明三本均無「時」字。 133麗本無「有」字,今依據明本補上。 134「酥」,宋、元二本均作「蘇」。 135「此」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於」字。 136以上諸問謂「一個人能於一時而涉及三世否?」 137「人」,大正本作「入」。 138「已」,宋本作「以」。 139明本無「佛說長阿含」五字。 140長部(D.12.Lohicca Sutta 露遮經)。 141「羅」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國」字。 142婆羅婆提(Salavatika)(巴),村名。「婆」,宋、明二本均作「娑」。 143「婆」,明本作「娑」。 144露遮(Lohicca)(巴),又作魯醯遮,婆羅門名。 145「住婆羅林中」,巴利本(D.vol.1,p.224)作:住婆羅婆提村。 146「已」,宋、元、明三本均作「以」。 147「瞻」,元、明二本均作「占」。 148「座」,麗本作「坐」,今依據磧砂藏改作「座」。 149「壞故獄已,更造新獄」,巴利本作 puranam bandhanam chinditvaannam navam bandhanam karoti (切斷舊的繫縛,製造新的繫縛),此處以「獄」來比喻煩惱之繫縛。謂雖已破壞舊獄(繫縛),但又來製造新獄(繫縛)。 150「剃頭師」,巴利本作 Bhesikam nahapitam (剃頭師背悉迦)。 151「詣」,宋、元、明三本均作「語」。 152「時」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時」字。 153宋、元、明三本均無「行」字。 154宋、元、明三本均無「是」字。 155「昨」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夜」字。 156宋、元、明三本均無「以」字。 157「彼」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而」字。 158「儀」,宋、元、明三本均作「義」。 159「又」,麗本作「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又」。 160「師今」,宋、元、明三本均作「今師」。 161「得」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可」字。 162「他」,巴利本作 kanta (可愛的人)。 163「同」,宋、元、明三本均作「而」。 164法光(dhamma-pajjota)(巴),謂正法之光。然巴利本作 tela-pajjota,僅含有「光明」之義。 165「問」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露遮」二字。 166麗本無「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67「波」,宋、元、明三本均作「娑」。 168「村」,宋、元、明三本均作「林」。 169宋、元、明三本均無「曰」字。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