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七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一四一一三九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何所著,何所見我,若未起憂、悲、惱苦2令起,已起憂、悲、惱苦重令增廣?」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惟3願廣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諸比丘:「色有故,色起,色繫、著故,於色見我,未起憂、悲、惱苦令起,已起憂、悲、惱苦重令增廣。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諸比丘!於意云何?色為常耶?為非常耶?」
答曰:「無常,世尊!」
復問:「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曰:「是苦,世尊!」
「如是,比丘!若無常者是苦,是苦有故,是事起、繫、著、見我,若未起憂、悲、惱苦令起,已起憂、悲、惱苦重令增廣。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是故,諸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若復見、聞、覺、識,起求憶4、隨覺、隨觀,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見有我、有世間、有此世、有他世,常、恒、不變易,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復見有5非此世我、非此世我所、非當來我、非當來我所,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多聞聖弟子於此六見處觀察非我、非我所,如是觀者,於佛狐疑斷,於法、僧狐疑斷,是名比丘。」
「多聞聖弟子不復堪任作身、口、意業,趣三惡道,正使放逸。聖弟子決定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來,作苦邊6。」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四二、一四三一四○、一四一
次經亦如是,差別者:苦、集、滅、道狐疑斷。
次經亦如是,差別者:佛、法、僧、苦、集、滅、道狐疑斷。
一四四一四二7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8,何所繫著,何所見我,未起我、我所、我慢繫著使起,已起我、我所、我慢繫著使重令增廣?」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乃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9說,歡喜奉行!
一四五、一四六一四三、一四四
第二、第三經亦復如上。
一四七一四五10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若未起有漏、障礙、燒然、憂、悲、惱苦生,已起有漏、障礙、燒然、憂、悲、惱苦重令增廣?」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四八一四六1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12三受1314世間轉?」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四九一四七1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三苦16世間轉?」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五○一四八17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世八法18世間轉?」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五一一四九19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我勝、我等、我卑。』?」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五二一五○20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有勝我者、有等我者、有卑我者。』?」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五三一五一2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無勝我者、無等我者、無卑我者。』?」
諸比丘白佛言22:「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五四一五二2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有我、有此世、有他世,常、恒、不變易法,如爾安住。』?」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五五一五三2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如是我、彼,一切不二、不異、不滅25。』?」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五六一五四2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無施27、無會28、無說29,無善趣、惡趣業報30,無此世、他世31,無母、無父32、無眾生、無世間阿羅漢正到正趣33,若此世、他世見法自知身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五七一五五3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無力、無精進、無力精進、無士夫方便、無士夫精勤、無士夫方便精勤、無自作、無他作、無自他作;一切人、一切眾生、一切神,無方便、無力、無勢、無精進、無堪能,定分、相續、轉變,受苦樂六趣。』?」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五八一五六3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諸眾生此世活,死後斷壞無所有。四大和合士夫,身命終時,地歸地、水歸水、火歸火、風歸風,根隨空轉,輿床第五36,四人持死人往塚間,乃至未燒可知燒然已,骨白鴿色立,高37慢者知施,黠慧者知受,若說有者,彼一切虛誑妄說38,若愚若智,死後他世,俱斷壞無所有。』?」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五九一五七39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眾生煩惱,無因無緣40。』?」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六○一五八4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眾生清淨,無因無緣42。』?」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六一一五九4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眾生無知無見,無因無緣。』?」
時,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六二一六○4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
時,諸比丘白佛45:「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六三一六一4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謂七身非作、非作所作,非化、非化所化,不殺、不動、堅實。何等為七?所謂地身、水身、火身、風身、樂、苦、命。此七種身非作、非作所作,非化、非化所化,不殺、不動、堅實、不轉、不變、不相逼迫,若福、若惡、若福惡,若苦、若樂、若苦樂,若士梟、士首,亦不逼迫世間。若命、若身、七身間間容刀往返47,亦不害命,於彼無殺、無殺者,無繫、無繫者,無念、無念者,無教、無教者。』?」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六四一六二4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作、教作,斷、教斷,煮、教煮,殺、教殺,害眾生、盜他財、行邪婬、知言妄語、飲酒、穿牆、斷鎖、偷奪,復道害村、害城、害人民,以極利劍輪鈆49割斫,截作大肉聚,作如是學,彼非惡因緣,亦非招惡。於恒水南剎害而去,恒水北作大會而來,彼非因緣福惡,亦非招福惡。惠施、調伏、護持、行利、同利50,於此所作,亦非作福。』?」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六五一六三5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於此十四百千生門、六十千六百五業、三業、二業、一業、半業、六十二道跡、六十二內劫、百二十泥黎52、百三十根、三十六貪界、四十九千龍家、四十九千金翅鳥家、四十九千邪命外道、四十九千外道出家、七想劫、七無想劫、七阿修羅、七毘舍遮、七天、七人、七百海53、七夢、七百夢、七嶮、七百嶮、七覺、七百覺、六生、十增進、八大士地,於此八萬四千大劫,若愚若54智,往來經歷,究竟苦邊。彼無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說:我常持戒,受諸苦行,修諸梵行,不熟業者令熟,已熟業者棄捨,進退不可知。此苦樂常住,生死定量;譬如縷丸5556著空中,漸漸來下,至地自住。如是八萬四千大劫生死定量,亦復如是。』?」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六六一六四57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58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風不吹、火不燃、水不流箭不射、懷妊不產、乳不59、日月若出若沒、若明若闇不可知。』?」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六七一六五60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此大梵自在,造作自然,為眾生父61。』?」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六八一六六6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色是我,餘則虛名;無色是我,餘則虛名;色非色是我,餘則虛名;非色非無色是我,餘則虛名,我有邊,餘則虛名;我無邊,餘則虛名;我63有邊無邊,餘則虛名;我非有邊非無邊,餘則虛名。一想、種種想、多想、無量想,我一向樂、一向苦、若64苦、樂、不苦65不樂,餘則虛名。』?」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六九一六七6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色是我,餘則妄想;非色、非非色是我,餘則妄想。我有邊,餘則妄想;我無邊,餘則妄想;我非有邊非無邊,餘則妄想。我一想、種種想、少想、無量想,我一向樂、一向苦,若67苦、樂、不苦不樂68。』?」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七○一六八69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羅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70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我世間常、世間無常、世間常無常、世間非常非無常71;世有邊、世無邊、世有邊無邊、世非有邊非無邊72;命即是身、命異身異73;如來死後有、如來死後無、如來死後有無、如來死後非有非無74。』?」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七一一六九7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世間我常、世間我無常、世間我常無常、世間我非常非無常;我苦常、我苦無常、我苦常無常、我苦非常非無常;世間我自作、世間我他作、世間我自作他作、世間我非自作非他作非自非他無因作;世間我苦自作、世間我苦他作、世間我苦自他作、世間我苦非自非他無因作。』?」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七二一七○7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今諸眾生作77如是見、如是說:『若無五欲娛樂,是則見法般涅槃;若離欲78、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乃至第四禪,是第一義般涅槃。』?」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七三一七一79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若粗四大色斷壞、無所有,是名我正斷;若復我欲界斷壞、死後80無所有,是名我正斷;若復我色界死後斷壞、無所有,是名我正斷;若得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我死後斷壞、無所有,是名我正斷。』?」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七四一七二8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法無常者當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何法無常?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七五一七三8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過去無常法當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云何過去無常法?過去色是無常法,過去欲是無常法,彼法當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未來、現在、過去現在、未來現在、過去未來、過去未來現在。
一七六一七四8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為斷無常法故,當求大師。云何是無常法?謂色是無常法;為斷彼法,當求大師。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佛說是84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過去、未來、現在、過去未來、過去現在、未來現在、過去未來85現在當求大師,八種經如是。種種教隨順、安、廣安、周普安、導、廣導、究竟導、說、廣說、隨順說、第二伴、真知識、同意、愍、悲、崇義、崇安慰、樂、崇觸、崇安隱、欲、精進、方便、廣方便、堪能方便、堅固、強健、勇猛身心86、勇猛難伏、攝受常學、不放逸修、思惟、念、覺、知87、明、慧、辯、思量、梵行、如意、念處、正懃、根、力、覺、道、止、觀、念身、正憶念,一一八經88亦如上說。如斷義,如是知義、盡義、吐義、止義、捨義亦如是。
一七七一七五89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
比丘白佛言:「世尊!當起增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佛告比丘:「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應盡除斷滅;為斷無常火故,勤求大師。斷何等無常故勤求大師?謂斷色無常故勤求大師;斷受、想、行、識無常故勤求大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斷無常,如是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如是八種救頭然譬經如上廣說。如求大師,如是求種種教、隨順教,如上廣說。如斷義,如是知義、盡義、吐義、止義、捨義、滅義、沒義亦復如是。
一七八一七六90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為斷無常故,當隨修91內身身觀住。何等法無常?謂色無常;為斷彼故,當隨修內身身觀住。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為斷彼故,當隨修內身身觀住。」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無常,如是過去色無常,未來色、現在色、過去未來色、過去現在色、未來現在色、過去未來現在色無常,斷彼故,當隨修內92身身觀住。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如隨修內身身觀住八種,如是外身身觀、內外身身觀、內受受觀、外受受觀、內外受受觀、內心心觀、外心心觀、內外心心觀、內法法觀、外法法觀、內外法法觀住,一一八經亦如上說。
如斷無常義,修四念處,如是知義、盡義、吐義、止義93、捨義、滅義、沒義故,隨修四念處,亦如上說。
一七九一七七9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
比丘白佛言:「世尊!當起增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佛告比丘:「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應盡斷。為斷無常火故,隨修內身身觀住。云何為斷無常火故,隨修內身身觀住?謂色無常,為斷彼故,隨修內身身觀住;受、想、行、識無常,為斷彼故,隨修內身身觀住。」廣說……乃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無常,如是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如內身身觀住八經。如是外身身觀八經、內外身身觀八經如上說。
如身念處二十四經,如是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二十四經如上說。
如當斷無常九十六經,如是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捨、當滅、當沒,一一九十六經亦如上說。
一八○一七八9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
比丘白佛言:「世尊!起96增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佛告比丘:「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應盡斷。為斷無常火故,已生惡不善法當斷,起欲、精勤、攝心令增長。斷何等無常法故,已生惡不善法為斷故,起欲、方便、攝心增進?謂色無常故,受、想、行、識無常當斷故,已生惡不善法令斷,起欲、方便、攝心增進。」廣說……乃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無常經,如是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八經,亦如上說。
如已生惡不善法當斷故,如是未生惡不善法令不生、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增廣故,起欲、方便、攝心增進八經,亦如上說。
如當斷無常三十二經,如是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捨、當滅、當沒,一一三十二經廣說如上。
一八一一七九97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
比丘白佛言:「世尊98!當起增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佛告比丘:「頭衣燒燃尚可暫忘,無常盛火當盡斷。為斷無常火故,當修欲定斷99行成就如意足。當斷何等法無常?謂當斷色無常,當斷受、想、行、識無常故,修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如經廣說,乃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無常,如是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100八經,亦如上說。
如修欲定,如是精進定、意定、思惟定亦如是。如當斷三十二經,如是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捨、當滅、當沒,一一三十二經亦如上說。
一八二一八○10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
比丘白佛言:「世尊!當起增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佛告比丘:「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當盡斷。為斷無常火故,當修信根。斷何等無常法?謂當斷色無常,當斷受、想、行、識無常故,修信根。」如是廣說,乃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無常,如是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亦如上說。
如信根八經,如是修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八經,亦如上說。
如當斷四十經,如是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捨、當滅、當沒,四十經亦如上說。
一八三一八一10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去何救?」
比丘白佛言:「世尊!當起增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佛告比丘:「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當盡斷。為斷無常火故,當修信力。斷何等無常故,當修信力?謂斷色無常故,當修信力;斷受、想、行、識無常故,當修信力103。」如是廣說,乃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無常,如是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八經,亦如上說。
如信力,如是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八經亦如上說。
如當斷四十經,如是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捨、當滅、當沒,一一四十經亦如上說。
一八四一八二10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
比丘白佛言:「世尊!當起增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佛告比丘:「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當盡斷。為斷無常火故,修念覺分。斷何等法無常故,修念覺分?謂斷色無常,修念覺分;當斷受、想、行、識無常,修念覺分。」如是廣說,乃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無常,如是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八經如上說。
如念覺分八經,如是擇法覺分、精進覺分105、喜覺分、除覺分、捨覺分、定覺分,一一八經亦如上說。
如當斷五十六經,如是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捨、當滅、當沒,一一年五十六經如上說。
一八五一八三10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
比丘白佛言:「世尊!當起增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佛告比丘:「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當盡斷。為斷無常火故,當107修正見。斷何等無常108火故,當修正見?斷色無常故,當修正見;斷受、想、行、識無常故,當修正見。」如是廣說,乃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無常,如是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亦如上說。
如正見八經,如是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一一八經亦如上說。
如當斷六十四經,如是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捨、當滅、當沒,一一六十四經亦如上說。
一八六一八四109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
比丘白佛言:「世尊!當起增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佛告比丘:「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當盡斷無餘。為斷無常火110故,當修苦集111盡道。斷何等無常法故,當修苦集盡道?謂斷色無常故,當修苦集盡道;斷受、想、行、識無常故,當修苦集盡道。」如是廣說,乃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無常,如是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亦如上說。
如苦集盡道八經,如是苦盡道、樂非盡道、樂盡道,一一八經亦如上說。
如當斷三十二經,如是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捨、當滅、當沒,一一三十二經亦如上說。
一八七一八五11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
比丘白佛言:「世尊!當起增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佛告比丘:「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當盡113斷無餘。為斷無常火故,當修無貪法句。斷何等法無常故,當修無貪法句?謂當斷色無常故,修無貪法句;斷受、想、行、識無常故,修無貪法句。」如是廣說,乃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無常,如是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亦如上說。
如當修無貪法句八經,如是無恚、無癡諸句正句法句,一一八經如上說。
如當斷二十四經,如是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捨、當滅、當沒,一一二十四經亦如上說。
一八八一八六11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
比丘白佛言:「世尊!當起增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佛告比丘:「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當盡斷。為斷無常火故,當修止。斷何等法無常故,當修止?謂斷色無常故,當修止;斷受、想、行、識無常故,當修止。」如是廣說,乃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無常,如是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亦如上說。
如修止八經,如是修觀八經,亦如上說。
如當斷十六經,如是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捨、當滅、當沒,一一十六經亦如上說。
「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如實知;受、想、行、識亦如是。多聞聖弟子如是正觀者,於色生厭,受、想、行、識生厭;厭已不樂,不樂故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無常,如是動搖、旋轉、尪瘵、破壞、飄疾、朽敗、危頓、不恒、不安、變易、惱苦、災患、魔邪、魔勢、魔器,如沫、如泡、如芭蕉、如幻。微劣、貪嗜、殺摽、刀劍、疾妒、相殘、損減、衰耗、繫縛、搥打、惡瘡、癰疽、利刺、煩惱、謫罰、陰蓋、過患、處愁、慼、惡知識,苦、空、非我、非我所,怨家連鎖,非義、非安慰,熱惱、無蔭、無洲、無覆、無依、無護,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憂悲法、惱苦法、無力法、羸劣法、不可欲法、誘引法、將養法、有苦法、有殺法、有惱法、有熱法、有相法、有吹法、有取法、深嶮法、難澀法、不正法、兇暴法、有貪法、有恚法、有癡法、不住法、燒然法、罣閡115法、災法、集法、滅法、骨聚法、肉段法、執炬法、火坑法,如毒蛇、如夢116117借、如樹果118、如屠牛者、如殺人者、如觸露、如淹水、如駛流、如織縷、如輪涉119水、如跳杖120、如毒瓶、如毒身、如毒華、如毒果、煩惱動。如是,比丘121!乃至斷過去、未來、現在無常,乃至滅沒,當修止觀。」
「斷何等法過去、未來、現在無常,乃至滅沒,修止觀?謂斷色過去、未來、現在無常,乃至滅沒,故修止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是故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如實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於色生厭,於受、想、行、識生厭;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122,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八九一八七12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以成就一法故,不復堪任知色無常,知受、想、行、識無常。何等為一法成就?謂貪欲一法成就;不124堪能知色無常,知受、想、行、識無常。何等一法成就?謂無貪欲成就;無貪欲法者,堪能知色無常,堪能知受、想、行、識無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成就不成就,如是知不知、親不親、明不明、識不識、察不察、量不量、覆不覆、種不種、掩不掩、映翳不映125翳亦如是。」
「如是知,如是識解,受、求、辯126、獨證,亦復如是。」
「如貪、如是恚、癡、瞋、恨、呰、執、嫉、慳、幻、諂、無慚、無愧、慢、慢慢、增慢、我慢、增上慢、邪慢、卑慢、憍慢、放逸、矜高、曲偽127相規、利誘、利惡、欲多、欲常、欲不敬、惡口、惡知識、不忍貪、嗜下128貪、惡貪,身見、邊見、邪見、見耶、戒取、欲愛、瞋恚、睡眠、掉悔、疑、惛悴、蹁蹮、贔屭129、懶、亂想、不正憶、身濁、不直、不軟、不異、欲覺、恚覺、害覺、親覺130、國土覺、輕易覺、愛他家覺、愁憂惱苦,於此等一一法,乃至映翳,不堪任滅色作證。」
「何等為一法?所謂惱苦;以惱苦映翳故,不堪任於色滅盡作證,不堪任於受、想、行、識滅盡作證。一法不映翳故,堪任於色滅盡作證,堪任於受、想、行、識滅盡作證。」
「何等一法?謂惱苦;此一法不映翳故,堪任於色滅盡作證,堪任於受、想、行、識滅盡作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經卷第七


1本經說明憂悲苦惱之起因在於有我見,聖弟子得正慧故盡苦邊。
2「惱苦」,宋、元、明三本均作「苦惱」。
3「惟」,麗本作「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惟」。
4「起求憶」,在第一三五、第一三八經作「求得隨憶」。
5「見有」,麗本作「有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見有」。
6七有天人往來,作苦邊:「七有」指七生,「邊」為邊際、終點之意。全句意為:證須陀洹果者,須在人天往返受生一次乃至最多七次,就不再受生,完結生死輪迴之苦。
7本經說明由有五陰,由取、著五陰而起我、我所、我慢繫著使。相應部S.22.150.Etam mama 我所,24.2. Etam mamam 我所
8「起」,巴利本作upadaya取。
9宋、元、明三本均無「所」字。
10本經說明有漏、障礙、燒然、憂悲惱苦之起因。
11本經說明三受由五陰而起。相應部S.22.149.Ajjhattikam 內,35.105.Upadaya 執取
12「令」,麗本作「若」,今依據第一四九至一七三經改作「令」。
13三受:即苦、樂、不苦不樂受。
14「於」,麗本作「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於」。
15本經說明三苦由五陰而起。
16三苦:即苦苦、壞苦、行苦。
17本經說明世八法生起之因。
18世八法:即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19本經說明有「我勝、我等、我卑」之見,乃起因於五陰繫著。相應部S.35.108. Seyyo 勝
20本經參閱第一五一經。
21本經參閱第一五一經。
22宋、元、明三本均無「言」字。
23本經說明「有我、有此世、有他世」之見,乃起因於取五陰。相應部S.22.151.Esoatta 我,24.3. So atta 我
24本經說明「我、彼一切不二、不異、不滅」之見,乃起因於取五陰。
25「彼」,外道以「彼」指大梵,「我、彼一切不二、不異、不滅」,即指我、梵同一,常住不滅。「滅」,宋、元、明三本均作「減」。
26本經說明生諸邪見乃起因於取五陰。相應部S.24.5.Natthi 無
27施dinnam巴,即布施有果報之意。
28會yittham巴,意為祭典有功德。
29「說」,巴利本作hutam,意為供犧有功德。「說」,指祝願之咒說有功德。
30無善趣、惡趣業報:意為善惡與業報無關。
31無此世、他世:意為此世與他世無關。
32無母、無父:意為正行、邪行均無果報。
33無眾生、無世間阿羅漢正到正趣:意為沒有死後再生。
34本經說明否定精進努力之果報,亦起因於取五陰。相應部S.24.5.Natthi 無
35本經說明起斷見,乃至否定布施之功德,均起因於取五陰。相應部S.24.5.Natthi 無
36「第五」,宋、元、明三本均作「弟子」。
37「高」,元、明二本均作「憍」。
38「輿床第五……妄說」,巴利本作 ayanti據日譯南傳大藏經註為asandi 之誤 pancama purisa matam adaya gacchanti yava alahanapadani pannayanti kapotakani atthini bhavanti bhasmanta-hutiyo dattupannattam idam danam nama tesam tuccham musavilapo ye keci atthikavadam vadanti,巴文意為第五人四人?將死者〈置〉於床或長凳上,抬往墓地,可知骨成灰白色,祭祀物變灰。所謂布施,是愚者所施設,皆為空虛無益,凡是說〈死後〉有之語者,為妄談戲論。
39本經說明「眾生煩惱,無因無緣」之邪見,乃起因於取五陰。相應部S.24.7.Hetu 因
40眾生煩惱,無因無緣:意為「煩惱非惡行之因果」之邪見。
41本經說明「眾生清淨,無因無緣」之邪見,乃起因於取五陰。相應部S.24.7.Hetu 因
42眾生清淨,無因無緣:意為「清淨非善行之因果」之邪見。
43本經說明「眾生無知無見,無因無緣」之邪見,乃起因於取五陰。相應部S.24.7.Hetu 因
44本經參閱第一六一經。
45「佛」,宋、元、明三本均作「佛言」二字。
46本經說明七身常住不變之邪見,乃起因於取五陰。相應部S.24.8.Maha Ditthena大見
47「返」,宋、元、明三本均作「反」。
48本經說明諸惡行非惡因緣,亦非遭惡果,諸善行不能作福之邪見,乃起因於五取陰。相應部S.24.6. Karoto 作,參閱中阿含第二0波羅密經。
49「鈆」,宋、元、明三本均作「剬」。
50惠施、調伏、護持、行利、同利:此五語共稱五攝法行。
51本經說明眾生經過定量生死往來後,可得究竟苦邊,在此之前無論如何修行均為徒勞無功之邪見,乃起因於取五陰。相應部S.24.8.Maha Ditthena大見
52「黎」,宋、元、明三本均作「犁」。
53「海」,宋、元、明三本均作「人」。
54「若」,宋、元二本均作「苦」。
55縷丸sutta-gula巴,絲球、線球。
56「擲」,宋、元、明三本均作「掉」。
57本經說明「風不吹」等邪見,乃起因於取五陰。相應部S.24.1,19,45.Vata 風
58宋、元、明三本均無「諸」字。
59」,麗本作「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
60本經說明此大梵自在,造作自然,為眾生父之邪見,乃起因於取五陰。
61「父」,明本作「及」。
62本經說明色是我、無色是我等邪見,乃起因於取五陰。相應部S.24.37-44. Rupi atta etc. 有色我等
63「我」,宋、元、明三本均作「我色」二字。
64「若」,宋、元、明三本均作「不」字。
65宋、元、明三本均無「樂不苦」三字。
66本經參閱第一六八經。
67宋、元、明三本均無「若」字。
68「色是我……不苦不樂」六十八字,本段文和前經同義。所不同者,為「虛名」與「妄想」之異。
69本經說明世間常等四邪見,均起因於取五陰。相應部S.24.9-18.Sassato loko etc. 世間常等
70宋、元、明三本均無「諸」字。
71「世間常、世間無常、世間常無常、世間非常非無常」,參閱相應部S.24.9-10. Sassato loko etc. 世間常等。
72「世有邊、世無邊、世有邊無邊、世非有邊非無邊」,參閱相應部S.24.11-12.Antava etc. 有邊等。
73「命即是身、命異身異」,參閱相應部S.24.13-14.Tam jivam tam sariram etc. 命即身等。
74「如來死後有、如來死後無、如來死後有無、如來死後非有非無」,參閱相應部S.24.15-18.Hoti tathagato etc. 如來有。
75「本經說明世間我常等邪見,乃起因於取五陰。參閱小部‧自說經Ud.6.5. Jaccandha-vagga 生盲品
76本經說明若無五欲娛樂,是則見法般涅槃等邪見,乃起因於取五陰。
77宋、元、明三本均無「作」字。
78麗本無「欲」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79本經說明種種「我正斷」之邪見,乃起因於取五陰。
80宋、元、明三本均無「後」字。
81本經說明五陰無常,故應斷。
82本經說明過去五陰無常,故當斷。
83本經說明為斷無常法,故當求大師。
84「是」,明本作「此」。
85麗本無「過去現在、未來現在、過去未來」十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86「心」,大正本作「八」。
87「知」,宋、元、明三本均作「智」。
88「一一八經」,非一百十八經,乃指為斷無常法故,當求種種教隨順……正憶念等,每一經皆如同「當求大師」,作時間上不同之八種經觀察。
89本經說明為斷五陰無常,故應勤求大師。
90本經說明為斷五陰無常,故當隨修內身身觀住。
91「修」,宋、元、明三本均作「順」。
92麗本無「內」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93宋、元、明三本均無「止義」二字。
94本經參閱第一七八經。
95本經說明為斷五陰無常,故應斷「已生惡不善法」。
96「起」,宋、元、明三本均作「當起」二字。
97本經說明為斷五陰無常,故當修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
98「尊」,明本作「增」。
99「斷」,宋、元、明三本均作「斷斷」二字。
100宋、元、明三本均無「過去未來現在無常」八字。
101本經說明為斷五陰無常,故當修信等五根,信、勤、念、定、慧五根為修行法門之根本。
102本經說明為斷五陰無常,故當修信等五力,信、勤、念、定、慧五根起修增進,成就信等五種力量,故稱五力。
103「力」,宋、元、明三本均作「力斷」二字。
104本經說明為斷五陰無常,故當修念覺分。
105「分」,宋、元、明三本均於其後加「念覺分」三字。
106本經說明為斷五陰無常,故當修正見。
107「當」,宋、元、明三本均作「常」字。
108「常」字之下麗本有一「法」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09本經說明為斷五陰無常,故修苦集盡道四諦。
110宋、元、明三本均無「火」字。
111「集」,麗本作「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112本經說明為斷五陰無常,故修無貪法句。
113宋、元、明三本均無「盡」字。
114本經說明為斷五陰無常,故當修止。
115「閡」,宋、元、明三本均作「礙」。
116「夢」,宋、元、明三本均作「夢如」二字。
117「假」,麗本作「價」,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假」。
118「果」,宋、元二本均作「果」。
119「涉」,麗本作「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涉」。
120「杖」,宋、元、明三本均作「狀」。
121宋、元、明三本均無「丘」字。
122宋、元二本均無「解脫,解脫知見:無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十八字。
123本經說明貪欲成就,則不知五陰無常。
124「成就;不」,宋、元、明三本均作「不成就」。
125麗本無「映」字,今依據宋、元二本補上。明本作「映」。「映翳」,意為陰、障礙。
126「辯」,宋、元二本均作「辨」。
127「偽」,麗本作「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偽」。
128「下」,麗本作「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下」。
129「贔屭」,宋本作「欷」。
130親覺:意為有關六親之繫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