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十1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二五八一一六四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波羅3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時,有眾多比丘集於講堂,作如是論:「諸尊!如世尊說波羅延低舍彌德勒所問4

『若知二邊者,於中永無著,
說名大丈夫,不顧於五欲,
無有煩惱鎖,超出縫紩憂5。』」

「諸尊!此有何義?云何邊?云何二邊?云何為中?云何為縫紩?云何思?以智知,以了了;智6所知,了所了,作苦邊,脫於苦。」
有一答言:「六內入處是一邊,六外入處是二邊,受是其中,愛7為縫紩。習於受者,得彼彼因,身漸轉8增長出生,於此即法,以智知,以了了;智9所知,了所了,作苦邊,脫於苦。」
復有說言:「過去世是一邊,未來世是二邊,現在世名為中,愛為縫紩。習近此愛,彼彼所因,身漸觸增長出生……乃至脫苦。」
復有說言:「樂受者是一邊,苦受者是二邊,不苦不樂是其中,愛為縫紩。習近此愛,彼彼所得,自身漸觸增長出生,……乃至脫10苦。」
復有說言:「有者是一邊,集是二邊,受是其中,愛為縫紩。……如是廣說,乃至脫苦。」
復有說言:「身者是一邊,身集是二邊,愛為縫紩。……如是廣說,乃至脫苦。」
復有說言:「我等一切所說不同,所謂向來種種異說,要不望知。云何世尊有餘之說,波羅延低舍彌德勒所問經?我等應往具問世尊,如世尊所說,我等奉持。」
爾時,眾多比丘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向諸比丘集於講堂,作如是言:『於世尊所說波羅延低舍彌德勒所問經,所謂二邊,……乃至脫苦。』有人說言:『內六入處是說一邊,外六入處是說二邊,受是其中,愛為縫紩。』……如前廣說,悉不決定,今日故來請問世尊,具問斯義,我等所說,誰得其義?」
佛告諸比丘:「汝等所說,皆是善說,我今當為汝等說有餘經。我為波羅延低舍彌德勒有餘經說,謂觸是一邊,觸集是二邊,受是其中,愛為縫紩。習近愛已,彼彼所得,身緣觸增長出生。於此法,以智知,以了了;智11所知,了所了,作苦邊,脫於苦。」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五九一一六五12
如是我聞:
一時,尊者賓頭盧13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14
時,有婆蹉15國王,名優陀延那16,詣尊者賓頭盧所,共相問訊;問訊已,退坐一面。婆蹉王優陀延那白尊者賓頭盧言:「欲有所問,寧有閑暇17見答已18不?」
尊者賓頭盧答言:「大王!大王且問,知者當答。」
婆蹉19王優陀延那問尊者賓頭盧:「何因何緣,新學年少比丘於此法、律,出家未久,極安樂住,諸根欣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樂靜少動,任他而活,野獸其心20,堪能盡壽,修持梵行,純一清淨?」
尊者賓頭盧答言:「如佛所說,如來、應、等正21覺所知所22見,為比丘說:『汝諸比丘!若見宿人,當作母想;見中年23者,作姊妹想;見幼稚者,當作女想。』以是因緣,年少比丘於此法、律,出家未久,安隱樂住,諸根敷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樂靜少動,任他而活,野獸其心,堪24能盡壽,修持梵行,純一清淨。」
婆蹉王優陀延那語尊者賓頭盧言:「今諸世間貪求之心,若見宿人,而作母想;見中年者,作姊妹想;見幼稚者,而作女想。當於爾時,心亦隨起,貪欲燒燃、瞋恚燒燃、愚癡燒燃,要當更有勝因緣不25?」
尊者賓頭盧語婆蹉王優陀延那:「更有因緣,如世尊說,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為比丘說:『此身從足至頂,骨幹肉塗,覆以薄皮,種種不淨充滿其中;周遍觀察,髮、毛、爪、齒、塵垢、流唌26、皮、肉、白骨、筋、脈、心、肝、肺、脾、腎、腸、肚、生藏27、熟藏、胞、淚、汗、涕、沫28、肪、脂、髓、痰、癊29、膿、血、腦、汁、屎、溺30。』大王!此因此緣故,年少比丘於此法、律,出家未久,安隱樂住,……乃至純一滿淨。」
婆蹉王優陀延那語尊者賓頭盧:「人心飄疾,若觀不淨,隨淨想現。頗更有因緣,令年少比丘於此法、律,出家未久,安隱樂住,……乃至純一滿淨不?」
尊者賓頭盧言:「大王!有因有緣,如世尊說,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告諸比丘:『汝等應當守護根門,善攝其心。若眼見色時,莫取色相,莫取隨形好,增上執持。若於眼根不攝斂住,則世間貪、愛31、惡不善法則漏其心,是故汝32等當受持眼律儀。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復如是,乃至受持意律儀。』」
爾時,婆蹉王優陀延那語尊者賓頭盧:「善哉!善說法,乃至受持諸根律儀。尊者賓頭盧!我亦如是,有時不守護身,不持諸根律儀,不一其念,入於宮中,其心極生貪欲熾燃、愚癡燒燃;正使閑房獨處,亦復三毒燒燃其心,況復宮中!又我有時善護其身,善攝諸根,專一其念,入於宮中,貪欲、恚、癡不起燒燃其心;於內宮中尚不燒身,亦不燒心,況復閑獨!以是之故,此因此緣,能令年少比丘於此法、律,出家未久,安隱樂住,乃至純一滿淨。」
時,婆蹉33王優陀延那聞尊者賓頭盧所說,歡喜隨喜,從座34起去。
二六○一一六六3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手故知有取捨,有足故知有往來,有關節故知有屈伸,有腹故知有飢渴。如是,比丘!有眼故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諸比丘!若無手則不知取捨,若無足則不知往來,若無關節則不知有屈伸,若無腹則不知有飢渴。如是,諸比丘!若無眼則無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六一一一六七3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有河中草,有龜於中住止。時,有野干37飢行覓食,遙見龜蟲,疾來捉取。龜蟲見來,即便藏六38,野干守伺,冀出頭足,欲取食之。久守,龜蟲永不出頭,亦不出足;野干飢乏,瞋恚而去。」
「諸比丘!汝等今日亦復如是,知魔波旬39常伺汝便,冀汝眼著於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40觸、意念法,欲令出生染著六境。是故,比丘!汝等今日常當執持眼律儀住,執持眼根律儀住,惡魔波旬不得其便,隨出隨緣41;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於其六根若出若緣42,不得其便,猶如龜蟲,野干不得其便。」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龜早畏野干,藏六於殼43內;
比丘善攝心,密藏諸覺想,
不依不怖彼44,覆心勿言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六二一一六八4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麥著四衢道頭,有六壯夫執杖共打46,須臾塵碎,有第七人執杖重打。諸比丘!於意云何?如麥聚,六人共打,七人重打,當極碎不?」
諸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佛告諸比丘:「如是愚癡士夫六觸入處之所搥47打。何等為六?謂眼觸入處,常所搥打,耳、鼻、舌、身、意觸入處,常所搥打。彼愚癡士夫為六觸入處之所搥打,猶復念求當來世有,如第七人重打令碎。」
「比丘!若言是我,是則動搖;言是我所,是則動搖。未來當有,是則動搖;未來當無,是則動搖。當復有色,是則動搖;當復無色,是則動搖。當復有想,是則動搖;當復無想,是則動搖;當復非有想非無想,是則動搖。動搖故病,勤搖故癰,動搖故刺,動搖故著。正觀察動搖故苦者,得不動搖心,多修習住,繫念正知。」
「如動搖,如是思量虛誑,有行因愛48。言我,是則為愛;言我所,是則為愛。言當來有,是則為愛;言當來無,是則為愛。當有色,是則為愛;當無色,是則為愛。當有想,是則為愛;當無想,是則為愛;當非想非非想,是則為愛。愛故為病,愛故為癰,愛故為刺。若善思觀察愛生苦者,當多住離愛心,正念正智49。」
「諸比丘!過50去世時,阿修51羅興軍與帝釋鬥。時,天帝釋告三十三天:『今日諸天、阿修羅共52戰,若諸天勝,阿修羅不如者,當生執阿修羅,縛以五繫,送還天宮。』阿修羅語其眾言:『今阿修羅軍與諸天戰,若阿修羅勝,諸天不如者,當生執帝釋,縛以五繫,還歸阿修羅宮。』當其戰諍,諸天得勝,阿修羅不如。時,三十三天生執毘摩質多羅53阿修羅王,縛以五繫,還歸天宮。」
「爾時,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身被五繫,置於正法殿上,以種種天五欲樂而娛樂之。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作是念:唯阿修羅賢善聰慧,諸天雖善,我今且當還歸阿修羅宮。作是念時,即自見身被五繫縛,諸天五欲自然化沒。」
「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復作是念:諸天賢善,智慧明徹,諸54阿修羅雖善,我今且當住此天宮。作是念時,即自見身五縛得解,諸天五欲自然還出。」
「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乃至有如是微細之縛,魔波旬縛轉細。於是心動搖時,魔即隨縛;心不動搖,魔即隨解。是故,諸比丘!多住不動搖心,正念正智55,應當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六三一一六九5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比丘、比丘尼,眼識色57因緣生58,若欲、若貪、若昵、若念、若決定著處,於彼諸心善自防護。所以者何?此等皆是恐畏之道,有礙59、有難,此惡人所依,非善人所依,是故應自防護。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譬如田夫有好田苗,其守田者懶60惰放逸,欄61牛噉食;愚癡凡夫亦復如是,六觸入處……乃至放逸亦復如是。」
「若好田苗62,其守田者心不放逸,欄牛不食63,設復入田,盡驅令出;所謂若心、若意、若識,多聞聖弟子於五欲功德善自攝護,盡心64令滅。若好田苗,其守護田者不自放逸,欄牛入境,左手牽鼻,右手執杖,遍身搥打,驅出其田。諸比丘!於意云何?彼牛遭苦痛已,從村至宅,從宅至村,復當如前過食田苗不?」
答言:「不也,世尊!」
「所以者何?憶先入田遭捶杖苦故。如是,比丘!若心、若意、若識,多聞聖弟子於六觸入處極生厭離、恐怖,內心安住,製令一意。諸比丘!過去世時,有王聞未曾有好彈琴聲,極生愛樂,耽湎染65著,問諸大臣:『此何等聲?甚可愛樂!』大臣答言:『此是琴聲。』語66大臣:『取彼聲來。』大臣受教,即往取琴來,白言:『大王!此是琴作好聲者。』王語大臣:『我不用琴,取其先聞可愛樂聲來。』大臣答言:『如此之琴,有眾多種具,謂有柄、有槽、有麗、有絃67、有皮68,巧方便人彈之,得眾具因緣乃成音聲,非不得眾具而有音聲。前所聞聲,久已過去,轉亦盡滅,不可持來。』」
「爾時,大王作如是69言:『咄!何用此虛偽物為?世間琴者是虛偽物,而令世人耽湎染70著;汝今持去,片片析71破,棄於十方。』大臣受教,析為百分,棄於處處72。如是,比丘!若色、受、想、思、欲,知此諸法無常、有為、心因緣生,而便說言:『是我、我所』,彼於異時,一切悉無73。諸比丘!應作如是平等正智,如實觀察。」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六四一一七○7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癩病人,四體瘡壞,入茅荻中,為諸刺葉針刺所傷,倍增苦痛;如是愚癡凡夫六觸入處受諸苦痛亦復如是。如彼癩人,為草葉針刺所傷,膿血流出;如是愚75癡凡夫,其性弊暴,六觸入處所觸則起瞋恚,惡聲流出,如彼癩人。所以者何?愚癡無聞凡夫心如癩瘡。」
「我今當說律儀、不律儀76。云何律儀?云何不律儀?愚癡無聞凡夫眼見色已,於可念色而起貪著,不可念色而起瞋恚,於彼次第隨生眾多覺想相續,不見過患;復見過患,不能除滅。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比丘!是名不律儀。云何律儀?多聞聖弟子若眼見色,於可念色不起欲想,不可念色不起恚想,次第不起眾多覺想相續住,見色過患;見過患已,能捨離。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律儀。」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六五一一七一77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士夫遊空宅中,得六種眾生。一者得狗,即執其狗,繫著一處。次得其鳥,次得毒蛇,次得野干,次得失收摩羅78,次得獼猴79。得斯眾生,悉縛一處。其狗者,樂欲入村。其鳥者,常欲飛空。其蛇者,常欲入穴。其野干者,樂向塚間。失收摩羅者,長欲入海。獼猴者,欲入山林。此六眾生悉繫一處,所樂不同,各各嗜欲到所安處,各各不相樂於他處;而繫縛故,各80用其力,向所樂方,而不能脫。」
「如是六根種種境界,各各自求所樂境界,不樂81餘境界。眼根常求可愛之色,不可意色則生其厭。耳根常求可意之聲,不可意聲則生其厭。鼻根常求可意之香,不可意香則生其厭。舌根常求可意之味,不可意味則生其厭。身根常求可意之觸,不可意觸則生其厭。意根常求可意之去,不可意法則生其厭。此六種根種種行處,種種境界,各各不求異根境界。此六種根其有力者,堪能自在,隨覺境界。如彼士夫繫六眾生於其堅柱,正出用力隨意而去,往反疲極,以繩繫故,終依於柱。」
「諸比丘!我說此譬,欲為汝等顯示其義。六眾生者,譬猶六根;堅柱者,譬身念處。若善修習身念處,有念、不念色,見可愛色則不生著,不可愛色則不生厭;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於可意法則不求欲,不可意法則不生厭。是故,比丘!當勤修習,多住身念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六六一一七二8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有四蚖83蛇,凶惡毒虐,盛一篋中。時,有士夫聰明不愚,有智慧,求樂厭苦,求生厭死。時,有一士夫語向士夫言:『汝今取此篋盛毒蛇,摩拭洗浴,恩親養食,出內以時。若四毒蛇脫84有惱者,或能殺汝,或令近死,汝當防護。』爾時,士夫恐怖馳走。『忽有五怨,拔刀隨逐,要求欲殺,汝當防護。』爾時,士夫畏四毒蛇及五拔刀怨85,驅馳而走。」
「人復語言:『士夫!內有六賊,隨逐伺汝,得便當殺,汝當防護。』爾時,士夫畏四毒蛇、五拔刀怨及內六賊,恐怖馳走,還入空村,見彼空舍,危朽腐毀,有諸惡物,捉皆危脆,無有堅固。」
「人復語言:『士夫!是空聚落當有群86賊,來必奄8788汝。』爾時,士夫畏四毒蛇、五拔刀賊、內六惡賊、空村群賊,而復馳走。忽爾道路臨一大河,其水浚急,但見此岸有諸怖畏,而見彼岸安隱快樂,清涼無畏,無橋船可渡89得至彼岸,作是思惟:我取諸草木,縛束成筏,手足方便,渡至彼岸。作是念已,即拾草木,依於岸傍,縛束成筏,手足方便,截流橫渡。」
「如是士夫免四毒蛇、五拔刀怨、六內惡賊,復得脫於空村群賊,渡於浚流,離於此岸種種怖畏,得至彼岸安隱快樂。我說此譬,當解其義。比丘!篋者,譬此身色粗四大,四大所造精血之體,穢食長養,沐浴衣服,無常變壞危脆之法。毒蛇者,譬四大——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地界若諍,能令身死,及以近死;水、火、風諍亦復如是。五拔刀怨者,譬五受陰。六內賊者,譬六愛喜。空村者,譬六內入。善男子!觀察眼入處,是無常變壞,執持眼者,亦是無常虛偽之法;耳、鼻、舌、身、意入處亦復如是。空村群賊者,譬外六入處。眼為可意、不可意色所害;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為可意、不可意法所害。浚流者,譬四流——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河者,譬三愛——欲愛、色愛、無色愛。此岸多恐怖者,譬有身。彼岸清涼安樂者,譬無餘涅槃。筏者,譬八正道。手足方便截流渡者,譬精進勇猛到彼岸。婆羅門住處者,譬如來、應、等正覺。」
「如是,比丘!大師慈悲安慰弟子,為其所作;我今已作,汝今亦當作其所作,於空閑樹下,房舍清淨,敷草為座,露地、塚間,遠離邊坐,精勤禪思,慎莫放逸,令後悔恨!此則是我教授之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六七一一七三90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多聞聖弟子於一切苦法集、滅、味、患、離如實知見,見五欲猶如火坑。如是觀察五俗已,於五欲貪、欲愛、欲念、欲著不永覆心,知其欲心行處、住處,而自防閉;行處、住處逆防閉已,隨其行處、住處,世間貪、憂、惡不善法不漏其心。」
「云何名為多聞聖弟子於一切苦法集、滅、味、患、離如實知見?多聞聖弟子於此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此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是名多聞聖弟子於一切苦法集、滅、味、患、離如實知見。」
「云何多聞聖弟子見五欲如火坑,……乃至世間貪、憂、惡不善法不永覆心?譬如近一聚落,邊有深坑,滿中盛火,無有煙焰。時,有士夫不愚不癡,聰明黠慧,樂樂厭苦,樂生惡死。彼作是念:此有火坑,滿中盛火,我若91墮中,必死無疑。於彼生遠、思遠、欲遠。如是多聞聖弟子見五欲如火坑,……乃至世間貪、憂、惡不善法不永覆心;若行處、住處逆防逆知,……乃至世間貪、憂、惡不善法不漏其心。」
「譬如聚落邊有92林,多諸棘刺,時,有士夫入於林中,有所93營作。入林中已,前後左右上下盡有棘刺。爾時,士夫正念而行、正念來去、正念明目、正念端視、正念屈身。所以者何?莫令利刺傷壞身故。多聞聖弟子亦復如是,若依聚落城邑而住,晨朝著衣持缽,入村乞食,善護其身,善執其心,正念安住、正念而行、正念明目、正念觀察。所以者何?莫令94利刺傷聖法、律。」
「云何利刺傷聖法、律?謂可意愛念之色,是名利刺傷聖法、律。云何是可意愛念之色傷聖法、律?謂五欲功德,眼識色生愛念,長養欲樂;耳識聲、鼻識香、舌識味、身識觸生愛念,長養欲樂,是名可愛念色傷聖法、律;是名多聞聖弟子所行處、所住處逆防逆知,……乃至不令世間貪、憂、不善法95以漏其心。」
「或時多聞聖弟子失96於正念,生惡不善覺,長養欲、長養恚、長養癡,是鈍根;多聞聖弟子雖起集滅,以欲覆心。譬如鐵丸,燒令極熱,以少水灑,尋即乾消,如是多聞聖弟子鈍根生念,尋滅如是。多聞聖弟子如是行,如是住。若王、大臣若親往詣其所,請以俸祿,語言:『男子!何用剃髮,執持瓦器,身著袈裟,家家乞食為?不如安慰服五欲樂,行施作福。』云何,比丘!多聞聖弟子,國王、大臣、諸親檀越請以俸祿,彼當還戒退減以不?」
答曰:「不也,所以者何?多聞聖弟子於一切苦法集、滅、味、患、離如實知見故,見火坑,譬五欲,……乃至世間貪、憂、惡不善法不永覆心,行處、住處逆防逆知,……乃至世間貪、憂、惡不善法不漏其心。若復為國王、大臣、親族請以俸祿,還戒退減,無有是處!」
佛告諸比丘:「善哉!善哉!彼多聞聖弟子其心長夜臨趣、流注、浚輸97,向於遠離,向98於離欲,而99於涅槃,寂靜捨離,樂於涅槃;於有漏處,寂滅清涼。若為國王、長者、親族所請,還戒退減者,無有是處!餘得大苦。譬如槃河,長夜臨趣、流注、浚輸東方,多眾斷截,欲令臨趣、流注、浚輸西方,寧能得不?」
答言:「不能,世尊!所以者何?槃水長夜流注東方,欲令西流,未而可得,彼諸大眾徒辛苦耳!如是多聞聖弟子長夜臨趣、流注、浚輸,向於遠離,……乃至欲令退減,無有是處,徒辛苦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六八一一七四100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阿毘闍槃水邊。時,有比丘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101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為我說法,我聞法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正信、非家、出家學道,於上增修梵行,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觀察槃102水,見槃水中有一大樹,隨流而下,語彼比丘:「汝見此槃水中大樹流103不?」
答言:「已見,世尊!」
佛告比丘:「此大樹不著此岸,不著彼岸,不沈水底,不閡洲渚,不入洄澓104,人亦不取,非人不取,又不腐敗,當隨水流,順趣、流注、浚輸至105大海不?」
比丘白佛:「如106是,世尊!」
佛言:「比丘亦復如是,亦不著此岸,不著彼岸,不沈水底,不閡洲渚,不入洄澓,人亦不取,非人不取,又不腐敗,當隨水流107,臨108趣、流注、浚輸涅槃。」
比丘白佛:「云何此岸?云何彼岸?云何沈沒?云何洲渚?云何洄澓?云何人取?云何非人取?云何腐敗?善哉世尊!為我廣說,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佛告比丘:「此岸者,謂內109六入處。彼岸者,謂六外入處。人取者,猶如有一習近俗人及出家者,若喜、若憂、若苦、若樂,彼彼所作,悉與共同始終相隨,是名人取。非人取者,猶如有人願修梵行——我今持戒、若行、修諸梵行,當生在處,在處天上,是非人取。洄澓者,猶如有一還戒退轉。腐敗者,犯戒行惡不善法,腐110敗寡聞,猶莠稗、吹貝之聲111,非沙門為沙門像,非梵行為梵行像。如是,比丘!是名不著此彼岸,……乃至浚輸涅槃。」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時,彼比丘獨一靜處,思惟佛所說水流大樹經教,……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得阿羅漢。
時,有牧牛人,名難屠112,去佛不遠,執杖牧牛。比丘去已,詣世尊所,稽首禮足,於一面住,白佛言:「世尊!我今堪能不著此岸,不著彼岸,不沈沒,不閡洲渚,非人所取,不非人取,不入洄澓,亦不腐敗,我得於世尊正法、律中出家修梵行不?」
佛告牧牛者:「汝送牛還主不?」
牧牛者言:「諸牛中悉有犢牛,自能還歸,不須差也,但當聽我出家學道。」
佛告牧牛者:「牛雖能還家,汝今113已受114人衣食,要當還報其家主。」
時,牧牛者聞佛教已,歡喜隨喜115,作禮而去。
時,尊者舍利弗在此會116中,牧牛者去不久,白佛言:「世尊!難屠牧牛者求欲出家,世尊何故遣還歸家?」
佛告舍利弗:「難屠牧牛者若還住家受五欲者,無有是處!中付主人已,輒自當還,於此法,律出家學道,淨修梵行,……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得阿羅漢。」
時,難屠牧牛者以牛付主人已,還至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牛已付主,聽我於正法、律出家學道。」
佛告難屠牧牛者:「汝得於此法、律出家、受具足,得比丘分。」
出家已,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增修梵行,……乃至自知不受後有,成阿羅漢。
二六九一一七五117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異比丘獨處坐禪,作是思惟:比丘云何知、云何見,得見118清淨?作是念已,詣諸比丘,語諸比丘言:「諸尊比丘!云何知、云何見,令見清淨?」
比丘答言:「尊者!於六觸入處集、滅、味119患、離如實正知。比丘!作如是知、如是見者,得見清淨。」
是比丘聞彼比丘記說,心不歡喜,復詣餘比丘所,問彼比丘言:「諸尊比丘!云何知、云何見,得見清淨?」
彼比丘答言:「於六界集、滅、味、患、離如實正知。如是,比丘!如是知、如是見,得見清淨。」
時,比丘聞其記說,心亦不喜,復詣餘比丘,作是問言:「比丘!云何知、云何見,得見清淨?」
彼比丘答言:「於五受陰觀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作120如是知、如是見,得見清淨。」
是比丘聞諸比丘記說,心亦不喜,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靜思惟:比丘云何知、云何見,得見清淨?作是念已,詣諸比丘,三處所說,具白世尊,我聞彼說,心不歡喜,來詣世尊。故以此義請問世尊,比丘云何知、云何見,得見清淨?」
佛告比丘:「過去世時,有一士夫,未曾見緊獸121,往詣曾見緊獸者,問曾見緊獸。士夫言:『汝知緊獸不?』答言:『知。』復問:『其狀云何?』答言122:『其色黑如火燒柱。』當彼見時,緊獸黑色,如火燒柱。」
「時,彼士夫聞緊獸黑色如火燒柱,不大歡喜,復更詣一曾見緊獸士夫,復問彼言:『汝知緊獸不?』彼答言:『知。』復問:『其狀云何?』彼曾見緊獸士夫答言:『其色赤而開敷,狀似肉段。』彼人見時,緊獸開敷,實似肉段。」
「是士夫聞彼所說,猶復不喜,復更詣餘曾見緊獸士夫,問:『汝知緊獸不?』答言:『知。』復問:『其狀云何?』答言:『毶123毶下垂,如尸利沙124果。』」
「是人聞已,心復不喜,復行問餘知緊曾者,問:『汝知緊獸不?』彼答言:『知。』又問:『其狀云何?』彼復答言:『其葉青、其葉滑、其葉長廣,如尼拘婁陀125樹。』如彼士夫問其緊獸,聞則不喜,處處更求;而彼諸人見緊獸者,隨時所見,而為記說,是故不同。」
「如是,諸比丘!若於獨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所因思惟法不起諸漏,心得解脫,隨彼所見,而為記說126。汝今復聽我說譬,其智者以譬喻得解。」
「譬如有邊國王127,善治128城壁,門下堅固,交129道平正,於四城門置四守護,悉皆聰慧,知其來去。當其城中,有四交道,安置床榻,城主坐上。若東方使來,問守門者:『城主何在?』彼即答言:『主在城中四交道頭,床上而坐。』彼使聞130已,往詣城主,受其教令,復道而還。南、西、北方遠使來人,問守門者:『城主何在?』彼亦答言:『在其城中四交道頭。』彼使131聞已,悉詣城主,受其教令,各還本處。」
佛告比丘:「我說斯譬,今當說義。所謂城者,以譬人身粗色,如篋毒蛇譬經說。善治城壁者,謂之正見。交道平正者,謂內六入處。四門者,謂四識住。四守門者,謂四念處。城主者,謂識受陰。使者,謂正觀。如實言者,謂四真諦。復道還者,以八聖道。」
佛告比丘:「若大師為弟子所作,我今已作,以哀愍故,如篋毒蛇譬經說。」
爾時,比丘聞佛說已,專精思惟,不放逸住,增修梵行,……乃至不受後有,成阿羅漢。
二七○一一七六132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釋氏人間遊行,至迦毘羅衛133國,住尼拘婁陀園134
爾時,迦毘羅衛釋氏作新講堂,未有諸沙門、婆羅門、釋迦年少及諸人民在中住者,聞世尊來至釋氏迦毘羅衛人間遊行,住尼拘數陀園,論苦樂義。「此堂新成,未有住者,可請世尊與諸大眾於中供養,得功德福報,長夜安隱,然後135我等當隨受用。」作是議已,悉共出城,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為諸釋氏演說要法,示教照喜已,默然而住。
時,諸釋氏從座起,整衣服,為佛作禮,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釋氏新作講堂,未有住者,今請世尊及諸大眾於中供養,得功德富利,長夜安隱,然後我等當隨受用。」爾時,世尊默然受請。
時,諸釋氏知世尊受請已,稽首佛足,各還其所,即以其日,以車輿136經紀,運其眾具,莊嚴新堂,敷置床座,軟草布地,備香油燈。眾事辦已,往詣佛所,稽首白137言:「眾事辦已,惟138聖知時。」
爾時,世尊與諸大眾前後圍繞,至新堂外,洗足已,然後上堂,於中柱下,東向而坐。時,諸比丘亦洗足已,隨入講堂,於世尊後,西面東向,次第而坐。時,諸釋氏即於東面西向而坐。
爾時,世尊為諸釋氏廣說要法139,示教照喜已,語諸釋氏:「瞿曇140!初夜已過,於時可還迦毘羅越。」時,諸141釋氏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爾時,世尊知釋氏去已,告大目揵連:「汝當為諸比丘說法,我今背疾,當自消息。」時,大目揵連默然受教。
爾時,世尊四褺142鬱多羅僧143安置脅下,卷襞僧伽梨144,置於頭下,右脅而臥,屈膝累145足,係念明相146,作起147想思惟。
爾時,大目揵連語諸比丘:「佛所說法,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清白梵行。我今當說漏、不漏法,汝等諦聽!云何為漏法?愚癡無聞凡夫眼見色已,於可148念色而起樂著,不可念色而起憎惡,不住身念身,於心解脫、慧解脫無少分智,而起種種惡不善法,不無餘滅,不無餘永盡;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比丘!如是者,天魔波旬往詣其所,伺其虛短,於其眼色,即得其闕;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復如是,即得其闕。」
「譬如枯乾草積149,四方火起,尋時即燒。如是,比丘!於其眼色,天魔波旬即得其闕。如是,比丘!不勝於色,於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受制於法,不能勝法——不勝色,不勝聲、香、味、觸、法,亦復不勝意不善法150、諸煩惱熾然苦報,及未來世生、老、病、死。諸尊!我從世尊親受於此諸有漏法,是名有漏法經。」
「云何無漏法經?多聞聖弟子眼見色,於可念色不起樂著,不可念色不起憎惡,繫念而住,無量心解脫、慧解脫如實知,於彼已起惡不善法無餘滅盡;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如是像類比丘,弊魔波旬往詣其所,於其眼色伺求其短,不得其短;於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伺求其短,不得其短。譬如樓閣,牆壁牢固,窗戶重閉,泥塗厚密,四方火起,不能燒然。斯等比丘亦復如是,弊魔波旬往詣其所,伺求其短,不得其短。如是比丘能勝彼色,不為彼色之所勝也;勝於聲、香、味、觸、法,不為彼法之所勝也。若勝於色,勝於聲、香、味、觸、法已,亦復勝於惡不善法、煩惱熾然苦報,及未來世生、老、病、死。我親從世尊面受此法,是名無漏法經。」
爾時,世尊知大目揵連說法竟,起正身坐151,繫念在前,告大目揵連:「善哉!善哉!目揵連!為人說此經法,多所饒益,多所過度,長夜安樂諸天世人。」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當受持漏、無漏法經,廣為人說。所以者何?義具足故,法具足故,梵行具足故,開發神通,正向涅槃;乃至信心善男子,在家、出家,當受持讀誦,廣為人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七一一一七七15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灰河,南岸極熱,多諸利刺,在於闇處,眾多罪人在於河中隨流漂153沒。中有一人,不愚不癡,聰明黠慧,樂樂厭苦,樂生厭死,作如是念:我今何緣在此灰河,南岸極熱,又多利刺,在闇冥處隨流漂沒?我當以手足方便,逆流而上,漸見小明。其人默念:今已疾殆154見此小明。復運手足,勤加方便,遂見平地,即住於彼,觀察四方,見大石山,不斷不壞,亦不穿穴,即登而上。復見清涼八分之水,所謂冷、美、輕、軟、香、淨,飲時不噎,咽中不閡155。飲已安身,即入其中,若浴若飲,離諸惱熱156。」
「然後復進登157大山上,見七種華,謂優缽羅華、缽曇摩華、拘牟頭華、分陀利華、修揵提華、彌離頭揵提花、阿提目多花。聞花香已,復上石山,見四層階堂158,即坐其上;見五柱帳159,即入其中,斂身正坐,種種枕褥,散花遍布,莊嚴妙好;而於其中自恣坐臥,涼風四湊,令身安隱,坐高臨160下,高聲唱言:『灰河眾生諸賢正士!如彼灰河,南岸極熱,多諸利刺,其處闇冥,求出於彼河中。』」
「有聞聲者,尋161聲問言:『何方得出?從何處出?』其中有言:『汝何須問何處得出?彼喚聲者亦自不知、不見從何而出,彼亦當復在此灰河,南岸極熱,多諸利刺,於闇冥中隨流來下,用問彼為?』」
「如是,比丘!我說此譬,今當說義162。灰者,謂三惡不善覺。云何三?欲覺、恚覺、害覺。河者,謂三愛——欲愛、色愛、無色愛。南岸極熱者,謂內、外六入處。多諸利刺者,謂五欲功德。闇冥處者,謂無明障閉慧眼。眾多人者,謂愚癡凡夫。流,謂生死河。中有一人不愚不癡者,謂菩薩摩訶薩。手足方便,逆流上者,謂精勤修學。微見小明者,謂得法忍。得平地者,謂持戒。觀四方者,謂見四真諦。大石山者,謂正見。八分水者,謂八聖道。七種花者,謂七覺分。四層堂者,謂四如意足。五柱帳163者,謂信等五根。正身坐者,謂無餘涅槃。散花遍布者,謂諸禪、解脫、三164昧、正受。自恣坐臥者,謂如來、應、正等正覺。四方風吹者,謂四增心165見法安樂住。舉聲唱喚者,謂轉法輪。;彼有人問『諸賢正士何處去?何處166出』者,謂舍利弗、目揵連等諸賢聖167比丘。於中有言『汝何168所問?彼亦不知不見有所出處,彼亦當復於此灰河,南岸極熱,多諸利刺,於闇冥處隨流來下』者,謂六師等諸邪見輩,所謂富蘭那迦葉169、末伽梨瞿舍梨子170、散171闍耶毘羅胝172173、阿耆多枳舍欽婆羅174、伽拘羅迦氈延175、尼揵連陀闍提弗多羅176,及餘邪見輩。如是,比丘!大師為諸聲聞所作,我今已作,汝今當作所作,如前篋毒蛇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經卷第十


1麗本原為卷四十三,今依印順長老所編次序改為卷十。雜阿含經論會編
2本經敘說諸比丘問低舍彌德勒所問經中所說二邊、中道及縫紩之義。增支部A. 6. 61. Parayana◎彼岸道
3」,宋、元、明三本均作「奈」。
4波羅延低舍彌德勒所問Parayana Metteyyapanha巴。經集Sn. 5. 3. Tissametteyyamanavapuccha 帝須彌勒學童所問
5「若知……紩憂」。經集Sn. verses 1041-1042
6「智」,宋、元二本均作「知」。
7「愛」,宋本作「受」。
8「轉」,宋、元、明三本均作「漸」,今參考後文疑作「觸」。
9「智」,宋本作「知」。
10「脫」,麗本作「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脫」。
11「智」,宋、元、明三本均作「知」。
12本經敘說賓頭盧尊者告優陀延那王,年少比丘出家未久而清淨安樂之因緣。S.35. 127. Bharadvaja 婆羅陀闍
13賓頭盧Pindola巴,降伏外道,履行正法第一比丘。
14拘睒彌國瞿師羅園Kosambi Ghositarama巴,位於中印度,為瞿師羅長者所奉獻之園林。
15婆蹉Maccha巴。「磋」,聖本作「蹉」。古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鹽牟那河Yamuna西岸。
16優陀延那Udena巴,國王名。
17「暇」,麗本作「睱」,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暇」。
18「已」,宋、元、明、聖四本均作「與」。
19「蹉」,宋、元二本均作「磋」。
20「任他而活,野獸其心」,巴利本作samannagata pathamena vayasa,意為具備最青春之年代,即指諸欲旺盛之青年時期。
21「等正」,宋、元、明三本均作「正等」。
22聖本無「所」字。
23「年」,麗本作「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年」。
24宋、元、明三本均無「堪」字。
25聖本無「不」字。
26「唌」,宋、元、明三本均作「涎」。
27「藏」,明本作「臟」。
28「沫」,麗本作「沬」,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沫」。
29「痰癊」,聖本作「淡陰」。
30髮、毛……屎、溺:觀以上三十六種身中不淨之物,稱為不淨觀,乃專門用以對治貪欲之要法。又本經所舉之三十六種不淨物,另於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五十三、坐禪三昧經卷上亦有列舉,惟所舉名稱略有不同。「溺」,宋、元、明三本均作「尿」。
31「貪愛」,聖本作「憂貪」,宋、元、明三本均作「貪憂」。
32「汝」,麗本作「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汝」。
33「蹉」,宋、聖二本均作「磋」。
34「座」,麗本作「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35本經敘說佛告諸比丘,有六根故六觸因緣生受。相應部S.35.195-196.Hatthapadupama手足喻
36本經敘說佛以龜和野干作譬,告諸比丘當執持六根律儀住,使惡魔不得其便。相應部S.35. 199. Kumma 龜
37野干sigala巴,似狐而小,色青黃,如狗群行,夜鳴如狼。
38六:即指四肢、頭、尾。
39魔波旬mara papimant巴、marah papiyan梵,為惡魔名。參閱雜阿含卷一第二九面注(1)。
40「覺」,宋、元、明三本均作「著」。
41「惡魔波旬不得其便,隨出隨緣」,巴利本作atha tumhehi pi Maro papima nibbijja pakkamissati惡魔波旬亦嫌厭汝等,遠離而去。
42「於其六根若出若緣」:六識緣六根生六境。
43「殼」,明本作「」,聖本作「敞」。
44「彼」,麗本作「畏」。
45本經敘說佛以杖打麥作譬,勸諸比丘住不動搖心。相應部S.35.207.Yavakalapi 麥把
46「打」,聖本作「朾」。
47「搥」,宋、元、明三本均作「椎」。
48「愛」,宋、元、明、聖四本均作「受」。
49「智」,宋、元、明、聖四本均作「知」。
50「過」,聖本作「近過」二字。
51「修」,宋、元、明、聖四本均作「脩」。
52「共」,麗本作「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共」。
53毘摩質多羅Vepacitti巴、Vemacitra梵,阿修羅王名。
54麗本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55「智」,聖本作「知」。
56本經敘說佛以琴作譬,告諸比丘諸法無常,當作如是平等正智,如實觀察。相應部S.35.205.Vina琵琶
57「識色」,麗本作「色識」,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識色」。
58「眼、色、識因緣生」,巴利本作 cakkhuvinneyyesu rupesu uppajjeyya如果於眼所識之色生起。
59「礙」,聖本作「閡」。
60「懶」,聖本作「賴」。
61「欄」,聖本作「闌」。
62「苗」,聖本作「園」。
63「食」,麗本作「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食」。
64「心」,宋本作「止」,元、明二本均作「上」,聖本作「正」。
65「染」,宋、元、明、聖四本均作「深」。
66「語」,宋、元、明三本均作「王語」二字。
67「絃」,聖本作「戾」。
68「皮」,宋、元、明三本均作「技」。
69「如是」,麗本作「是念」,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如是」。 70「染」,宋、聖二本均作「深」。
71「析」,聖本作「折」。
72聖本無「處」字。
73「『是我、我所』,彼於異時,一切悉無」,巴利本作yam pissa tam hoti Ahan ti va Mamanti va Asmiti va tam pi tassa na hotiti凡是〈原來〉他以為此是「我」或「我所」或「我有」者,〈現在〉他以為此是「無」。
74本經敘說佛以癩瘡作譬,為諸比丘說律儀及不律儀。相應部S.35. 206.Chapana 六生物
75「愚」,聖本作「膿」。
76律儀不律儀samvaro ca asamvaro ca巴,防護及不防護。
77本經敘說佛以六種眾生作譬,勸諸比丘勤修習,多住身念處。相應部S.35. 206.(5-8) Chapana 六生物、增一阿含經三十八品第八經—大正〈No. 12538.8〉。
78失收摩羅sumsumara巴、sisumara梵,即鱷魚。
79獼猴makkata巴、markata梵,即猿。
80「各」,宋、元、明三本均作「各各」二字。
81「樂」,聖本作「能」。
82本經敘說佛以毒蛇作譬,勸諸比丘當精勤禪思,慎莫放逸。相應部S.35.197.Asivisa 毒蛇、增一阿含經三十一品第六經—大正〈No.12531.6
83「蚖」,宋、元、明、聖四本均作「虺」。
84脫:或然之詞。
85「拔刀怨」,聖本作「怨拔刀」。
86「群」,聖本作「六」。
87「奄」,元、明二本均作「掩」。
88「害」,宋、元、明三本均作「虐」。
89「渡」,宋、元、明、聖四本均作「度」。
90本經說明佛勸諸比丘斷五欲。相應部S.35.203.Dukkhadhamma 苦法
91「若」,聖本作「復」。
92」,宋、元、明三本均作「奈」,聖本作「榛」。
93「有所」,明本作「所有」。
94「令」,聖本作「大」。
95「法」,麗本作「不法」二字。
96「失」,麗本作「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失」。
97「輸」,聖本作「輪」。
98「向」,聖本作「欲」。
99「而」,疑作「向」。
100本經敘說佛以流樹作譬,為諸比丘說不著六內入處、六外入處,至涅槃之道。相應部S.35.200. Darukkhandha 木塊、增一阿含四十三品第三經——大正〈No.12543.3
101「住」,明本作「坐」。
102麗本無「槃」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03「流」,聖本作「與」。
104「洄澓」,聖本作「迴復」。
105麗本無「至」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106「如」,聖本作「言如」二字。
107麗本無「當隨水流」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08聖本無「臨」字。
109麗本無「內」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110「腐」,宋、聖二本均作「內」。
111猶莠稗、吹貝之聲:稗似稻而非稻,貝聲似海浪之音而非浪聲。
112難屠Nanda巴,人名。
113宋、元、明、聖四本均無「今」字。
114「受」字之下麗本有一「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食」字。
115宋、元、明、聖四本均無「隨喜」二字。
116「會」,宋、元、明、聖四本均作「舍」。
117本經敘說佛以緊獸花作譬,告異比丘心得解脫諸比丘,所因思惟法不起諸漏,隨彼所見而為記說。相應部S.35.204.Kimsuka 緊叔迦
118聖本無「得見」二字。
119「滅、味」,麗本作「集、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滅、味」。
120「作」,聖本作「住」。
121緊獸kimsuka巴,植物名,肉色花。
122「言」,宋、元、明三本均作「曰」。
123「毶」,聖本作「參」。毶,即毿,音三,長毛貌。
124尸利沙sirisa巴,植物名,譯作合歡樹,為喬木,莢白褐色、花綠色,其樹膠可製香藥。
125尼拘婁陀nigrodha巴,榕樹類,中高喬木,枝葉橫張,氣根下垂、花美,果實可食,是印度教聖木之一。分布於錫蘭及印度各地。
126「記說」,聖本作「說記」。
127「王」,明本作「土」。
128「治」,聖本作「法」。
129「交」,宋、元、明三本均作「郊」。
130「聞」,宋、元、明三本均作「問」。
131「使」,宋、元、明三本均作「彼」。
132本經敘說世尊及大目揵連先後於釋氏新作講堂為諸比丘說法。相應部S.35.202.Avassuta 漏泄
133迦毘羅衛Kapilavatthu巴,國名,在北印度,後歸入憍薩羅國。此國皆釋迦族,釋迦佛即生於此國。
134尼拘婁陀園Nigrodharama巴,位於中印度迦毘羅衛城南。佛成道後歸鄉,即在此園中為父王等說法。
135「後」,麗本作「復」,今依據明、聖二本改作「後」。
136「輿」,聖本作「與」。
137「白」,宋、元、明三本均作「白佛」二字。
138「惟」,宋、元、明三本均作「唯」。
139「要法」,宋、元、明三本均作「法要」。
140瞿曇Gotama巴,釋種之姓。此處係稱呼諸釋氏。
141聖本無「諸」字。
142「褺」,大正本作「褻」,宋、聖二本均作「跚」。
143鬱多羅僧uttarasanga巴,袈裟名,譯作上衣。僧人三衣之一,覆左肩,為常服中穿在最外層者,因有橫割截之條數七,故又名七條衣。
144僧伽梨sanghati巴,為僧人三衣之中最大者,故又稱大衣。入王宮、聚落、乞食、說法時必著之。
145「累」,宋、元二本均作「壘」。
146「相」,宋、元、明、聖四本均作「想」。
147「起」,宋、元、明三本均作「起相」二字,聖本作「起想」二字。
148聖本無「可」字。
149「積」,宋、元、明三本均作「」。
150「意不善法」,參考本經後文疑作「惡不善法」。
151「起正身坐」,疑作「起身正坐」。
152本經敘說佛以灰河作譬,為諸比丘說種種法。
153「漂」,宋、元、聖三本均作「飄」。
154「殆」,麗本作「強」,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殆」。
155「閡」,宋、元、明三本均作「礙」。
156「惱熱」,宋、元、明三本均作「煩惱」。
157麗本無「登」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158「堂」,宋、元、明三本均作「堂樓閣」三字。
159「帳」,聖本作「悵」。
160「臨」,麗本作「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臨」。
161「尋」,麗本作「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尋」。
162「義」,聖本作「以義」二字。
163「帳」,麗本作「悵」,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帳」。
164「三」,聖本作「應三」二字。
165四增心:即四禪定。
166聖本無「去何處」三字。
167「聖」,麗本作「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均作「聖」。
168宋、元、明三本均無「何」字。
169富蘭那迦葉purana-Kassapa巴,空見外道,謂一切法無所有,如虛空不生滅。
170末伽梨瞿舍梨子Makkhali-Gosala巴,無因外道,主張一切事物皆不由因緣生。
171「散」,宋、元、明三本均作「跚」。
172「胝」,宋、聖二本均作「低」。
173散闍耶毘羅胝子Sanjaya-Belatthiputta巴,否定認識之客觀的妥當性,而主張不可知論。
174阿耆多枳舍欽婆羅Ajita-Kesakambala巴,苦行外道,執現世受苦,來生得樂。
175伽拘羅迦氈延Kakudha-Kaccayana巴,「氈」,聖本作「亶」。無因論之感覺論者,認為地、水、火、風、空、苦樂、靈魂為獨立之要素。
176尼揵連陀闍提弗多羅Nigantha-Nataputta巴,譯為離繫子。離繫者,即內離煩惱繫縛,外離衣服繫縛,即裸形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