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十七1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四五四四五五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緣界種種故生種種觸,緣種種觸生種種想,緣種種想生種種欲,緣種種欲生種種覺,緣種種覺生種種熱,緣種種熱生種種求。」 「云何種種界?謂十八界,眼界……乃至法界。」 「云何緣種種界生種種觸?云何……乃至緣種種熱生種種求?謂緣眼界生眼觸,非緣眼觸生眼界,但緣眼界生眼觸3;緣眼觸生眼想,非緣眼想生眼觸,但緣眼觸生眼想;緣眼想生眼欲,非緣眼欲生眼想,但緣眼想生眼欲;緣眼欲生眼覺,非緣眼覺生眼欲,但緣眼欲生眼覺;緣眼覺生眼熱,非緣眼熱生眼覺,但緣眼覺生眼熱;緣眼熱生眼求,非緣眼求生眼熱,但緣眼熱生眼求。如是耳、鼻、舌、身、意界緣生意觸,……乃至緣意熱生意求,亦如是廣說。是名比丘緣種種界生種種觸,……乃至緣種種熱生種種求;非緣種種求生種種熱,……乃至非緣種種觸生種種界;但緣種種界生種種觸,……乃至緣種種熱生種種求。」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內六入處,外六入處亦如是說。 四五五四五六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光界5、淨界6、無量空入處界7、無量識入處界8、無所有入處界9、非想非非想入處界10,有滅界11。」 時,有異比丘從座起,整衣服,稽首禮足,合掌白佛言:「世尊!彼光界、淨界、無量空入處界、無量識入處界、無所有入處界、非想非非想入處界、滅界。如此諸界,何因緣可知?」 佛告比丘:「彼光界者,緣闇故可知;淨界緣不淨故可知;無量空入處界者,緣色故可知;無量識入處界者,緣內12故可知;無所有入處界者,緣所有可知;非想非非想入處界者,緣有第一故可知;滅界者,緣有身可知。」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彼光界……乃至滅界,以何正受13而得?」 佛告比丘:「彼光界、淨界、無量空入處界、無量識入處界、無所有入處界,此諸界於自行正受而得;非想非非想入處界,於第一有14正受而得;滅界者,於有身滅正受而得15。」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五六四五七1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東園鹿子母講堂17。 爾時,世尊晡時從禪覺,於講堂陰18中敷座,於大眾前坐,說優檀那句19,告諸比丘:「緣界故生說,非不界;緣界故生見,非不界;緣界故生想,非不界。緣下20界,我說生下說、下見、下想、下思、下欲、下願、下士夫、下所作、下施設、下建立、下部分、下顯示、下受生。如是中21,如是勝界,緣勝界,我說彼生勝說、勝見、勝想、勝思、勝願、勝士夫、勝所作、勝施設、勝建立、勝部分、勝顯示、勝受生22。」 時,有婆迦利比丘在佛後執扇扇佛,白佛言:「世尊!若於三藐三佛陀起非三藐三佛陀見,彼見亦緣界而生耶?」 佛告比丘:「於三藐三佛陀起非三藐三佛陀見,亦緣界而生,非不界。所以者何?凡夫界者,是無明界;如我先說,緣下界生下說、下見……乃至下受生;中23勝界生勝說、勝見……乃至勝受生。」 佛說此24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五七四五八2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因生欲想26,非無因;有因生恚想、害想,非無因。」 「云何因生欲想?謂緣欲界也,緣欲界故,生欲想、欲欲、欲覺、欲熱、欲求27。愚癡凡夫起欲求已,此眾生起三處邪,謂身、口、心;如是邪因緣故,現法苦住,有苦、有礙、有惱、有熱,身壞命終,生惡趣中,是名因緣生欲想。」 「云何因緣生恚想、害想?謂害界也。緣害界,生害想、害欲、害覺、害熱、害求。愚癡凡夫起害求已,此眾生起三處邪,謂身、口、心;起三處邪因緣已,現法苦住,有苦、有礙、有惱、有熱,身壞命終,生惡趣中,是名因緣生害想。」 「諸比丘!若諸沙門、婆羅門如是安於生,生危嶮想28,不求捨離,不覺、不吐,彼則現法苦住,有苦、有礙、有惱、有熱,身壞命終,生惡趣中。譬如城邑聚落不遠有曠野,大火卒起,彼無有力能滅火者,當知彼諸野中眾生悉被火害;如是諸沙門、婆羅門安於生,生危嶮想,身壞命終,生惡趣中。」 「諸比丘,有因生出要想29,非無因。云何有30因生出要想?謂出要界。緣出要界,生出要想、出要欲、出要覺、出要熱、出要求;謂彼慧者出要求時,眾生三處生正,謂身、口、心;彼如是生正因緣已,現法樂住,不苦、不礙、不惱、不熱,身壞命終,生善趣中,是名因緣生出要想。」 「云何因緣生不恚、不害想?謂不害界也。不害界因緣生不害想、不害欲、不害覺、不害熱、不害求,彼慧者不害求時,眾生三處生31正,謂身、口、心;彼正因緣生已,現法樂住,不苦、不礙、不惱、不熱,身壞命終,生善趣中,是名因緣生不害想。」 「若諸沙門、婆羅門安於生,生不害想,不捨離、不覺、不吐,現法樂住,不苦、不礙、不惱、不熱,身壞命終,生善趣中。譬如城邑聚落邊有曠野,大火卒起,有人堪能手足滅火,當知彼諸眾生依草木者,悉不被害;如是諸沙門、婆羅門安於生,生正想,不捨、不覺、不吐,現法樂住,不苦、不礙、不惱、不熱,身壞命終,生善趣中。」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五八四五九3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婆羅門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慰勞已,於一面住,白佛言:「眾生非自作、非他作。」 佛告婆羅門:「如是論者,我不與相見。汝今自來,而言我非33自作、非他作?」 婆羅門言:「云何,瞿曇!眾生34為自作、為他作耶?」 佛告婆羅門:「我今問汝,隨意答我。婆羅門!於意云何?有眾生方便界,令諸眾生知作方便耶?」 婆羅門言:「瞿曇!有眾生方便界,令諸眾生知作方便也。」 佛告婆羅門:「若有方便界,令諸眾生知有方便者,是則眾生自作、是則他作。婆羅門!於意云何?有眾生安住界、堅固界、出界、造作界,令彼眾生知有造作耶?」 婆羅門白佛:「有眾生安住界、堅固界、出界、造作界,令諸眾生知有造作。」 佛告婆羅門:「若彼安住界、堅固界、出界、造作界,令諸眾生知有造作者,是則眾生自作、是則他作。」 婆羅門白佛:「有眾生自作、有他作,瞿曇!世間多事,今當請辭。」 佛告婆羅門:「世間多事,宜知是時。」 時,彼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四五九四六○3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睒彌36國瞿師羅37園。 爾時,瞿師羅長者詣尊者阿難所,禮尊者阿難足,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難:「所說種種界,云何為種種界?」 時38,尊者阿難告瞿師羅長者:「眼界異、色界異喜處,二因緣生識,三事和合生觸,又喜觸因緣生樂受;如是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說。復次,長者!有異眼界、異色界憂處,二因緣生識,三事和合生苦觸,彼苦觸因緣生苦受;如是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說。」 「復次,長者!異眼界、異色界捨處,二因緣生識,三事和合生不苦不樂觸,不苦不樂觸因緣生不苦不樂受;如是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說。」 爾時,瞿師羅長者聞尊者阿難所說,歡喜隨喜,禮足而去。 四六○四六一39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爾時,瞿師羅長者詣尊者阿難所,稽首禮足,於一面坐,白尊者阿難:「所說種種界,云何為種種界?」 尊者阿難告瞿師羅長者:「有三界。云何三?謂欲界、色界、無色界。」 爾時,尊者阿難即說偈言: 「曉了於欲界,色界亦復然, 捨一切有餘,得無餘寂滅。 於身和合界,永盡無餘證, 三耶三佛40說,無憂離垢句。」 尊者阿難說是經已,瞿師羅長者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四六一四六二4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爾時,瞿師羅長者詣尊者阿難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難:「所說種界,云何名為種種界?」 尊者阿難告瞿師羅長者:「有三界,色界、無色界、滅界,是名三界。」即說偈言: 「若色界眾生,及住無色界, 不識滅界者,還復受諸有; 若斷於色界,不住無色界, 滅界心解脫,永離於生死。」 尊者阿難說是經已,瞿師羅長者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四六二四六三4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爾時,瞿師羅長者詣尊者阿難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難:「所說種種界,云何為種種界?」 尊者阿難答瞿師羅長者:「謂三種43出界。云何三?謂從欲界出至色界,色界出至無色界、一切諸行一切思想滅界,是名三出界。」即說偈言: 「知從欲界出,超踰於色界, 一切行寂滅,勤修正方便; 斷除一切愛,一切行滅盡, 知一切有餘,不復轉還有。」 尊者阿難說是經已,瞿師羅長者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四六三四六四4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爾時,尊者阿難往詣上座上座名者所,詣已,恭敬問訊。問訊已,退坐一面,問上座上座名者言:「若比丘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當以何法專精思惟?」 上座答言:「尊者阿難!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者,當以二法專精思惟,所謂止、觀。」 尊者阿難復問上座:「修習於止,多修習已,當何所成?修習於觀,多修習已,當何所成?」 上座答言:「尊者阿難!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 阿難復問上座:「云何諸解脫界?」 上座答言:「尊者阿難!若斷界、無欲界、滅界,是名諸解脫界。」 尊者阿難復問上座:「云何斷界?……乃至滅界?」 上座答言:「尊者阿難!斷一切行,是名斷界;斷除愛欲,是無欲界;一切行滅,是名滅界。」 時,尊者阿難聞上座所說,歡喜隨喜,往詣五百比丘所,恭敬問訊,退坐一面,白五百比丘言:「若比丘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時,當以何法專精思惟?」 時,五百比丘答尊者阿難:「當以二法專精思惟,……乃至滅界。」如上座所說。 時,尊者阿難聞五百比丘說,歡喜隨喜,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若比丘空處、樹下、閑房思惟,當以何法專精思惟?」 佛告阿難:「若比丘空處、樹下、閑房思惟,當以二法專精思惟,……乃至滅界。」如五百比丘所說。 時,尊者阿難白佛言:「奇哉!世尊!大師及諸弟子皆悉同法、同句、同義、同味,我今詣上座名上座者,問如此義,亦以此義、此句、此味答我,如今世尊所說。我復詣五百比丘所,亦以此義、此句、此味而問,彼五百比丘亦以此義、此句、此味答,如今世尊所說。是故當知:師及弟子一切同法、同義、同句、同味。」 佛告阿難:「汝知彼上座為何如比丘?」 阿難白佛:「不知,世尊!」 佛告阿難:「上座者是阿羅漢,諸漏已盡,已捨重擔,正智心善解脫,彼五百比丘亦皆如是。」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六四四六五4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尊者羅睺羅46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 佛告羅睺羅:「諦聽!善思!當為汝說。羅睺羅!若比丘於所有地界,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實知,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亦復如是。」 「羅睺羅!比丘如是知、如是見,於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羅睺羅,若比丘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是名斷愛縛諸結、斷諸愛、止47慢無間等、究竟苦邊。」 佛說此經已,尊者羅睺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六五四六六4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尊者羅睺羅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 佛告羅睺羅:「有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此三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轉49?謂此三受,觸因、觸集、觸生、觸轉;彼彼觸因、彼彼受生,若彼彼觸滅,彼彼受亦滅、止、清涼、沒,如是知、如是見我此識及外境界一切相,得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 佛說此經已,尊者羅睺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六六四六七50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尊者羅睺羅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 佛告羅睺羅:「有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觀於樂受而作苦想,觀於苦受作劍刺想,觀不苦不樂受作無常想。若彼比丘觀於樂受而作苦想,觀於苦受作劍刺想,觀不苦不樂受作無常、滅想者,是名正見。」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觀樂作苦想,苦受同劍刺, 於不苦不樂,修無常滅想, 是則為比丘,正見成就者; 寂滅安樂道,住於最後邊, 永離諸煩惱,摧伏眾魔軍。」 佛說此經已,尊者羅睺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六七四六八5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尊者羅睺羅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52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 佛告羅睺羅:「有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觀於樂受,為斷樂受貪使故,於我所修梵行;斷苦受瞋恚使故,於我所修梵行;斷不苦不樂受癡使故,於我所修梵行。」 「羅睺羅!若比丘樂受貪使已斷、已知,苦受恚使已斷、已知,不苦不樂受癡使已斷、已知者,是名比丘斷除愛欲縛、去諸結、慢無間等、究竟苦邊。」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樂受所受時,則不知53樂受; 貪使之所使,不見出要道。 苦受所受時,則不知苦受; 瞋恚使所使,不見出要道。 不苦不樂受,正覺之所說; 不善觀察者,終不度彼岸。 比丘勤精進,正知不動轉, 如此一切受,慧者能覺知; 覺知諸受者,現法盡諸漏。 明智者命終,不墮於眾數54; 眾數既已斷,永處般涅槃。」 佛說此經已,尊者羅睺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六八四六九5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大海深嶮56者,此世間愚夫所說深嶮,非賢聖法、律所說深嶮。世間所說者,是大水積聚數耳。若從身生諸受,眾苦逼迫,或惱、或死,是名大海極深嶮處。愚癡無聞凡夫於此身生諸受,苦痛逼迫,或惱、或死,憂悲稱怨,啼哭號呼,心亂發狂,長淪沒溺57,無止息處。多聞聖弟子於身生諸受,苦痛逼迫,或惱、或死,不生憂悲、啼哭號呼、心生狂亂,不淪生死,得止息處。」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身生諸苦受,逼迫乃至死, 憂悲不息忍,號呼發狂亂。 心自生障礙,招集眾苦增, 永淪生死海,莫知休息處。 能捨身諸受,身所生苦惱, 切迫乃至死,不起憂悲想, 不啼哭號呼,能自忍眾苦; 心不生障礙、招集眾苦增, 不淪沒生死,永得安隱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六九四七○5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生苦受59、樂受、不苦不樂受,多聞聖弟子亦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諸比丘!凡夫、聖人有何差別?」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願廣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身觸生諸受,苦痛逼迫,乃至奪命,憂愁啼哭,稱怨號呼。」 佛告諸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身觸生諸受,增諸苦痛,乃至奪命,愁憂稱怨,啼哭號呼,心生狂亂;當於爾時,增長二受,若身受、若心受。」 「譬如士夫身被雙毒箭,極生苦痛。愚疾無聞凡夫亦復如是,增長二受——身受、心受,極生苦痛。所以者何?以彼愚癡無聞凡夫不了知故,於諸五欲生樂受觸,受五欲樂;受五欲樂故,為貪使所使。苦受觸故,則生瞋恚;生瞋恚故,為恚使所使。於此二受,若集、若滅、若味、若患、若離不如實知;不如實知故,生不苦不樂受,為癡使所使。為樂受所繫終不離,苦受所繫終不離,不苦不樂受所繫終不離。云何繫?謂為貪、恚、癡所繫,為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所繫。」 「多聞聖弟子身觸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奪命,不起憂悲稱怨、啼哭號呼、心亂發狂;當於爾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 「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當於爾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為樂受觸,不染欲樂;不染欲樂故,於彼樂受,貪使不使。於苦觸受不生瞋恚;不生瞋恚故,恚使不使。於彼二使,集、滅、味60、患、離如實知;如實知故,不苦不樂受癡使不使。於彼樂受解脫不繫,苦受、不苦不樂受解脫不繫。於何不繫?謂貪、恚、癡不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不繫。」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多聞於苦樂,非不受覺知, 彼於凡夫人,其實大有聞; 樂受不放逸,苦觸不增憂, 苦樂二俱捨,不順亦不違。 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傾動, 於此一切受,黠慧能了知; 了知諸受故,現法盡諸漏, 身死不墮數,永處般涅槃。」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七○四七一6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空中狂風卒起,從四方來,有塵土風、無塵土風、毘濕波風62、鞞嵐婆風63、薄風、厚風……乃至風輪起風。身中受風,亦復如是,種種受起——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樂心受、苦心受、不苦不樂心受,樂食受、苦食受、不苦不樂食受,樂無食受64、苦無食受、不苦不樂無食受,樂貪受、苦貪受、不苦不樂貪受,樂出要受、苦出要受、不樂不苦出要受。」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譬如虛空中,種種狂風起, 東西南北風,四維亦如是, 有塵及無塵,乃至風輪起。 如是此身中,諸受起亦然, 若樂若苦受,及不苦不樂, 有食與無食,貪著不貪著65。 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傾動, 於此一切受,黠慧能了知。 了知諸受故,現法盡諸漏, 身死不墮數,永處般涅槃。」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七一四七二6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客舍種種人住:若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野人獵67師、持戒犯戒、在家出家,悉於中住。此身亦復如是,種種受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樂心受、苦心受、不苦不樂心受,樂食受、苦食受、不苦不樂食受,樂無食受、苦無食受、不苦不樂無食受68,樂貪著受、苦貪著受、不苦不樂貪著受,樂出要受、苦出要受、不苦不樂出要受。」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譬如客舍中,種種人住止, 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等, 旃陀羅野人、持戒犯戒者、 在家出家人,如是等種種。 此身亦如是,種種諸受生, 苦樂若苦受,及不苦不樂, 有食與無食,貪著不貪著。 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傾動, 於此一切受,黠慧能了知。 了知諸受故,現法盡諸漏, 身死不墮數,永處般涅槃。」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七二四七三69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有異比丘獨一靜處禪思,念言: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是比丘作是念已,從禪起,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於靜處禪思,念言: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 佛告比丘:「我以一切行無常故,一切諸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知諸行無常,皆是變易法; 故說受悉苦,正覺之所知。 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傾動, 於諸一切受,黠慧能了知。 悉知諸受已,現法盡諸漏, 身死不墮70數,永處般涅槃。」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七三四七四7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尊者阿難獨一靜處禪思,念言: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復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作是念已,從禪起,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禪思,念言:如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 佛告阿難:「我以一切行無常故72,一切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又復,阿難!我以諸行漸次寂滅故說,以諸行漸次止息故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 阿難白佛言:「云何,世尊!以諸行73漸次寂滅故說?」 佛告阿難:「初禪正受時,言語寂滅;第二禪正受時,覺觀寂滅;第三禪正受時,喜心寂滅;第四禪正受時,出入息寂滅;空入處正受時,色想寂滅;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想寂滅;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想寂滅;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寂滅;想受滅正受時,想受寂滅,是名漸次諸行寂滅。」 阿難白佛言:「世尊!云何漸次諸行止息?」 佛告阿難:「初禪正受時,言語止息;二禪正受時,覺觀止息;三禪正受時,喜心止息;四禪正受時,出入息止息;空入處正受時,色想止息;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想74止息;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想止息;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止息;想受滅正受時,想受止息,是名漸次諸行止息。」 阿難白佛:「世尊!是名漸次諸行止息。」 佛告阿難:「復有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如是止息,於餘止息無過上者。」 阿難白佛:「何等為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諸餘止息無過上者?」 佛告阿難:「於貪欲心不樂、解脫,恚、癡心不樂、解脫,是名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諸餘止息無過上者。」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七四四七五7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毘婆尸如來未成佛時,獨一靜處,禪思思惟,作如是觀——觀察諸受:云何為受?云何受集?云何受滅?云何受集道跡?云何受滅道跡?云何受味?云何受患?云何受離?如是觀察,有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觸集是受集,觸滅是受滅。若於受愛樂、讚歎、染著、堅住,是名受集道跡;若於受不愛樂、讚歎、染著、堅住,是名受滅道跡;若受因緣生樂喜,是名受味;若受無常變易法,是名受患;若於受斷欲貪、越欲貪,是名受離。」 佛說此76經已,諸比丘聞是所說,歡喜奉行! 如毘婆尸佛,如是式棄佛、毘濕波浮佛、迦羅迦孫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佛,及我釋迦文佛,未成佛時思惟觀察諸受,亦復如是。 四七五四七六77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有異比丘獨一靜處禪思,如是觀察諸受:云何受?云何受集?云何受滅?云何受集道跡?云何受滅道跡?云何受味?云何受患?云何受離? 時,彼比丘從禪覺已,詣世尊所,稽首禮78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禪思,觀察諸受,云何為受?云何受集?云何受滅?云何受集道跡?云何受滅道跡?云何受味?云何受患?云何受離?」 佛告比丘:「有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觸集是受集,觸滅是受滅。若於受愛樂、讚歎、染著、堅住,是名受集道跡;若於受不愛樂、讚歎、染著、堅住,是名受滅道跡;若受因緣生樂喜79,是名受味;若受無常變易法,是名受患;若於受斷欲貪、越欲貪,是名受離。」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七六四七七 如異比丘問經,尊者阿難所問經亦如是。 四七七四七八80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云何為受?云何受集?云何受滅?云何受集道跡?云何受滅道跡?」 諸比丘白佛言81:「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82願廣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諸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佛告比丘:「有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觸集是受集、觸滅是受滅。若於受愛樂、讚歎、染著、堅住,是名受集道跡;若於受不愛樂、讚歎、染著、堅住,是名受滅道跡;若受因緣生樂喜83,是名受味;若受無常變易,是名受患;若於受斷欲貪、越欲貪,是名受離。」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七八四七九8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我於諸受不如實知,受集、受滅、受集道跡、受滅道跡、受味、受患、受離不如實知,我於諸天世間、魔、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不得解脫、出離、脫諸顛倒,不得85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我於諸受、受集、受滅、受集道跡、受滅道跡、受味、受患、受離如實知故,於諸天世間、魔、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為脫、為出、為脫諸顛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七九四八○8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沙門、婆羅門於諸受不如實知,受集、受滅、受集道跡、受滅道跡、受味、受患、受離不如實知者,非沙門、非婆羅門,不同沙門、不同婆羅門,非沙門義、非婆羅門義,非87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若沙門、婆羅門於諸受如實知,受集、受滅、受集道跡、受滅道跡、受味、受患、受離如實知者,彼是沙門之沙門、婆羅門之婆羅門,同沙門、同婆羅門,沙門義、婆羅門義,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沙門、非沙門,如是沙門數、非沙門數,亦如是。 四八○四八一8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壹奢能伽羅89國壹奢能伽羅林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欲於此中半月坐禪。諸比丘!勿復遊行,唯除乞食及布薩90。」即便坐禪,不復遊行,唯除乞食及布薩。 爾時,世尊半月過已,敷坐具,於眾前坐,告諸比丘:「我以初成佛時所思惟禪法91少許禪分,於今半月,思惟92作是念:諸有眾生,生受皆有因緣,非無因緣。云何因緣?欲是因緣、覺是因緣、觸是因緣。」 「諸比丘!於欲不寂滅、覺不寂滅、觸不寂滅,彼因緣故,眾生生受;以不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彼欲寂滅、覺不寂滅、觸不寂滅,以彼因緣故,眾生生受;以不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彼欲寂滅、覺寂滅、觸不寂滅,以彼因緣故,眾生生受;以不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彼欲寂滅、覺寂滅、觸寂滅,以彼因緣故,眾生生受;以彼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邪見因緣故,眾生生受;邪見不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邪解脫、邪智因緣故,眾生生受;邪智不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正見因緣故,眾生生受;正見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脫、正智因緣故,眾生生受;正智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若彼欲不得者得、不獲者獲、不證者證生,以彼因緣故,眾生生受;以彼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是名不寂滅因緣93,眾生生受;寂滅因緣,眾生生受。」 「若沙門、婆羅門如是緣緣、緣緣集、緣緣滅、緣緣集道跡、緣緣滅道跡不如實知者,彼非沙門之沙門、非婆羅門之婆羅門,不同沙門之沙門、不同婆羅門之婆羅門,非沙門義、非婆羅門義,非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若沙門、婆羅門於此緣緣、緣緣集、緣緣滅、緣緣集道跡、緣緣滅道跡如實知者,當知是沙門之沙門、婆羅門之婆羅門,同沙門、同婆羅門,以沙門義、婆羅門義,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八一四八二9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夏安居時。 爾時,給孤獨長者來詣佛所,稽首禮足,卻坐一面。佛為說法,示教照喜。說種種法,示教照喜已,從座起,整衣服,為佛作禮,合掌白佛言:「唯願世尊與諸大眾受我三月請衣被、飲食、應病湯藥。」 爾時,世尊默然而許。 時,給孤獨長者知佛默然受請已,從座起去,還歸自家。過三月已,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佛告給孤獨長者:「善哉!長者!三月供養衣被、飲食、應病湯藥。汝以莊嚴淨治上道,於未來世當獲安樂果報;然汝今莫得默然樂受此法95,汝當精勤96,時時學遠離喜樂,具足身作證。」 時,給孤獨長者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而去。 爾時,尊者舍利弗於眾中坐,知給孤獨長者去已,白佛言:「奇哉!世尊!善為給孤獨長者說法,善勸勵給孤獨長者,言:『汝已三月具足供養如來大眾97,淨治上道,於未來世,當受樂報;汝莫默然樂著此福,汝當時時學遠離喜樂,具足身作證。』世尊!若使聖弟子學遠離喜樂,具足身作證,得遠離五法,修滿五法。云何遠離五法?謂斷欲所長養喜、斷欲所長養憂、斷欲所長養捨、斷不善所長養喜、斷不善所長養憂,是名五法遠離。云何修滿五法?謂隨喜、歡喜、猗息、樂、一心。」 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若聖弟子修學遠離喜樂,具足身作證,遠離五法,修滿五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八二四八三9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食99念者、有無食念者、有無食無食念者;有食樂者、無食樂者、有無食無食樂者;有食捨者、有無食捨者、有無食無食捨者;有食解脫者、有無食解脫者、有無食無食解脫者。」 「云何食念?謂五欲因緣生念。云何無食念?謂比丘離欲、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是名無食念。云何無食無食念100?謂比丘有覺有觀息,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是名無食無食念。」 「云何有食樂?謂五欲因緣生樂、生喜,是名有食樂。云何無食樂?謂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是名無食樂。云何無食無食樂?謂比丘離喜貪,捨心住正念正知,安樂住彼聖說捨,是名無食無食樂。」 「云何有食捨?謂五欲因緣生捨,是名有食捨。云何無食捨?謂彼比丘離喜貪,捨心住正念正知,安樂住彼聖說捨,第三禪具足住,是名無食捨。云何無食無食捨?謂比丘離苦息樂,憂喜先已離,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第四禪具足住,是名無食無食捨。」 「云何有食解脫?謂色俱行。云何無食解脫?謂無色俱行。云何無食無食解脫?謂彼比丘貪欲不染、解脫,瞋恚、愚癡心不染、解脫,是名無食無食解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八三四八四10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跋陀羅102比丘及尊者阿難俱住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阿難往詣尊者跋陀羅所,共相問訊慰勞已,於一面住。時,尊者阿難問尊者跋陀羅比丘言:「云何名為見第一?云何聞第一?云何樂第一?云何想第一?云何有第一?」 尊者跋陀羅語尊者阿難言:「有梵天自在造作、化如意,為世之父;若見彼梵天者,名曰見第一。」 「阿難!有眾生離生喜樂,處處潤澤,處處敷悅,舉身充滿,無不滿處;所謂離生喜樂,彼從三昧起,舉聲唱說,遍告大眾:『極寂靜者,離生喜樂;極樂者,離生喜樂。』諸有聞彼聲者,是名聞第一。」 「復次,阿難!有眾生於此身離喜之樂潤澤,處處潤澤,敷悅充滿,舉身充滿,無不滿處,所謂離喜之樂,是名樂第一。」 「云何想第一?阿難!有眾生度一切識入處無所有,無所有入處具足住;若起彼想者,是名想第一。」 「云何有第一?復次,阿難!有眾生度一切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具足住;若起彼有者,是名有第一。」 尊者阿難語尊者跋陀羅比丘言:「多有人作如是見、如是說,汝亦同彼,有何差別?我作103方便問汝,汝當諦聽,當為汝說。如其所觀,次第盡諸漏,是為見第一。如其所聞104,次第盡諸漏,是名聞第一。如所生樂,次第盡諸漏者,是名樂第一。如其所想,次第盡諸漏者,是名想第一。如實觀察,次第盡諸漏,是名有第一。」 時,二正士共論說已,從座起去。 四八四四八五10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瓶沙王106詣尊者優陀夷107所,稽首作禮,退坐一面。時,瓶沙108王白尊者優陀夷言:「云何世尊所說諸受?」 優陀夷言:「大王!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瓶沙王白尊者優陀夷:「莫作是言:『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王109應有二受——樂受、苦受;若不苦不樂受,是則寂滅。」如是三說,優陀夷不能為王立三受,王亦不能立二受,俱共110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 時,尊者優陀夷以先所說,廣白世尊:「我亦不能立三受,王亦不能立二受,今故111共來具問世尊如是之義,定有幾受?」 佛告優陀夷:「我有時說一受,或時說二受,或說三、四、五、六、十八、三十六……乃至百八受,或時說無量受。」 「云何我說一受?如說所有受,皆悉是苦,是名我說一受。云何說二受?說身受、心受,是名二受。云何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云何四受?謂欲界繫受、色界繫受、無色界繫受,及不繫受。云何說五受?謂樂根、喜根、苦根、憂根、捨根,是名說五受。云何說六受?謂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云何說十八受?謂隨六喜行、隨六憂行、隨六捨行受,是名說十八受。云何三十六受?依六貪著喜、依六離貪著喜、依六貪著憂、依六離貪著憂、依六貪著捨、依六離貪著捨,是名說三十六受。云何說百八受?謂三十六受,過去三十六、未來三十六、現在三十六,是名說百八受。云何說無量受?如說此受彼受等。比丘112!如是無量名說,是名說無量受。」 「優陀夷!我如是種種說受如實義,世間不解,故而共諍論,共相違反,終竟不得我法、律中真實之義113以自止息。優陀夷!若於我此所說種種受義,如實解知者,不起諍論、共相違反,起、未起諍能以法、律止令休息。」 「然,優陀夷!有二受——欲受、離欲受。云何欲受?五欲功德因緣生受,是名欲受。云何離欲受?謂比丘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是名離欲受。」 「若有說言『眾114生依此初禪,唯是為樂非餘』者,此則不然。所以者何?更有勝樂過於此故。何者是?謂比丘離有覺有觀,內淨,定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是名勝樂。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入處,轉轉勝說。」 「若有說言:『唯有此處,乃至非想非非想極樂非餘。』亦復不然。所以者何?更有勝樂過於此故。何者是?謂比丘度一切非想非非想入處,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是名勝樂過於彼者。」 「若有異學出家作是說言:『沙門釋種子唯說想受滅,名為至樂。』此所不應115。所以者何?應當語言:『此非世尊所說受樂數,世尊說受樂數者,如說。』」 「優陀夷!有四種樂。何等為四?謂離欲樂、遠離樂、寂滅樂、菩提樂。」 佛說此經已,尊者優陀夷及瓶沙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八五四八六11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於一法,生正厭離、不樂、背捨,得盡諸漏,所謂一切眾生由食而存。復有二法,名及色。復有三法,謂三受。復有四法,謂四食。復有五法,謂五受陰。復有六法,謂六內外入處。復有七法,謂七識住117。復有八法,謂世八法118。復有九法,謂九眾生居119。復有十法,謂十業跡120。於此十法,生厭、不樂、背捨,得盡諸漏。」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八六四八七12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於一法,生正厭離、不樂、背捨,究竟苦邊,解脫於苦,謂一切眾生由食而存。復有二法,名及色。復有三法,謂三受。復有四法,謂四食。復有五法,謂五受陰。復有六法,謂六內外入處。復有七法,謂七識住。復有八法,謂世八法。復有九法,謂九眾生居。復有十法,謂十業跡。於此十法,生正厭離、不樂、背捨,究竟苦邊,解脫於苦。」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八七四八八12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於一法,觀察無常、觀察變易、觀察離欲、觀察滅、觀察捨離,得盡諸漏,謂一切眾生由食而存。復有二法,名及色。復有三法,謂三受。復有四法,謂四食。復有五法,謂五受陰。復有六法,謂六內外入處、復有七法,謂七識住。復有八法,謂世八法。復有九法,謂九眾生居。復有十法,謂十業跡。於此十法,正觀無常、觀察變易、觀察離欲、觀察滅、觀察捨離,得盡諸漏。」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八八四八九12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於一法,觀察無常、觀察變易、觀察離欲、觀察滅、觀察捨離,究竟苦邊,解脫於苦,謂一切眾生由食而124存。復有二法,名及色。復有三法,謂三受。復有四法,謂四食。復有五法,謂五受陰。復有六法,謂六內外入處。復有七法,謂七識住。復有八法,謂世八法。復有九法,謂九眾生居。復有十法,謂十業跡。於此十業跡,觀察無常、觀察變易、觀察離欲、觀察滅、觀察捨離,究竟苦邊,解脫於苦。」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經卷第十七 1卷題之後麗本有「雜因誦第三品之五」八字,今依據印順長老之雜阿含經論會編,將之刪去。 2本經說明緣界故生觸、想、欲、覺、熱、求。麗本無此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大正本將此經列於卷末。相應部S.14.7-10. Sanna etc. 想等 3「觸」字之下,宋、元、明三本有一「非」字,今依據上下文義刪去。 4本經說明有光界乃至有滅界,以及各於其所正受而得。相應部S.14.11.Sattima ◎此等七〈界〉 5光界abhadhatu巴,緣闇可知,即色界二禪天。 6淨界subhadhatu巴,緣不淨可知,即色界三禪天。 7無量空入處界akasanancayatanadhatu巴,即空無邊處界,無色界天之一。 8無量識入處界vinnanancayatanadhatu巴,即識無邊處界,無色界天之一。 9無所有入處界akincannayatanadhatu巴,即無所有處界,無色界天之一。 10非想非非想入處界nevasannanasannayatanadhatu巴,即非想非非想處界,無色界天之最高者。 11滅界sannavedayitanirodhadhatu巴,修滅盡定所得之定報。 12「內」,元、明二本均作「內空」二字。 13正受samapatti巴,新譯「等至」,為精神已到達平等寂靜的狀態。 14宋、元、明三本均無「有」字。 15「彼光界、淨界……於有身滅正受而得」,巴利本作 ya ca abhadhatu ya ca subhadhatu ya ca akasanancayatanadhatu ya ca vinnanancayatanadhatu ya ca akincannayatanadhatu, ima dhatuyo sannasamapatti pattabba. yayam nevasannanasannayatanadhatu ayam dhatu sankharavasesasamapatti pattabba, yayam sannavedayitanirodhadhatu ayam dhatu nirodhasamapatti pattabba ti. 光界乃至無所有入處界等五界以想等至而得,非想非非想處界以行有餘等至而得,想受滅界以滅盡定而得。 16本經說明緣界之上、中、下,故生言語、見解、思想之上、中、下。相應部S.14.13.Ginjakavasatha ◎燒瓦之家 17「東園鹿子母講堂」,巴利本作 Natikehi Ginjakavasathe那提迦村燒瓦之家。鹿子母是鴦伽國長者之女,信佛後,建精舍重層上下各五百室於東園布施予佛,為佛陀說法處。 18「陰」,宋、元、明三本均作「蔭」。 19優檀那句udana巴,譯為法句,為無問自說之法,十二部經之一。 20「下」,大正本作「不」。 21「如是中」以下,巴利本作 majjhimam…dhatum paticca upajjati majjhima sanna majjhima ditthi majjhimo vitakko majjhima cetana majjhima patthana majjhimo panidhi majjhimo puggalo majjhima vaca, majjhimam acikkhati deseti pannapeti patthapeti vivarati vibhajati uttanikaroti, majjhima tassa uppattiti vadami.〈彼〉緣於中界,生中想、中見、中覺、中思、中望、中願、中人、中語,〈彼〉說、示、施設、樹立、闡明、分別、顯發中,我說彼生中。 22「生」字之下,麗本有一「勝」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3中:即指中界。 24「此」,宋、元、明三本均作「是」。 25本經說明緣欲界故生欲想等,緣恚界故生恚想等,緣害界故生害想等。眾生起身、口、意邪因緣已,現法若住,身壞命終生惡趣。若緣出要界、不恚界、不害界等身口意正因緣,現世樂住,身壞命終生善趣中。相應部S.14.12.Sanidanam 有因 26有因生欲想sanidanam uppajjati kamavitakko巴,意即有因緣故生起欲想。 27欲想、欲欲、欲覺、欲熱、欲求kamasanna, kamachando, kamasankappo, kamaparilaho, kamapariyesana巴。 28「生危嶮想」,巴利本作 uppannam visamagatam sannam生不正想,危嶮想及不正想同指欲、恚、害想。 29出要想nekkhammavitakka巴,即出離之心。 30「有」,宋、元、明三本均作「為」。 31麗本無「生」字,今依據上下文義補上。 32本經說明有婆羅門主張「眾生非自作、非他作」之無造作之邪見,佛告之以「有自作、有他作」。增支部A.6.38.Attakari ◎自作者 33「非」,宋、元、明三本均作「不」。 34「生」,宋、元、明三本均作「生生」二字。 35本經說明眼界、色界分別存在,二因緣生識,三事和合生觸。喜觸因緣生樂受,苦觸因緣生苦受,不苦不樂觸因緣生不苦不樂受;耳、鼻、舌、身、意法亦然。相應部S.35.129.Ghosita 瞿史羅 36拘睒彌Kosambi巴,即憍賞彌國,位於中印度。 37瞿師羅Ghosita巴,又作具史羅、瞿史羅,中印度憍賞彌國之長者名,歸依世尊後,於瞿師羅園建精舍布施世尊,世尊曾於此說法數年。 38大正本無「時」字。 39本經說明欲、色、無色三界。參閱小部‧如是語經It.51. Muladhatu 界 40三耶三佛samyaksambuddha梵,正徧覺,如來十號之一。 41本經說明色、無色、滅三界。參閱小部‧如是語經It.51.Muladhatu 界 42本經經意同第四六一經。 43宋、元、明三本均無「種」字。 44本經敘說阿難往詣上座、五百比丘及佛所,作同一問而得同一答,遂讚嘆大師及諸弟子,皆悉同法、同句、同義、同味。 45本經說明若見所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則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增支部A.4.177.Rahula 羅睺羅,參閱相應部S.22.91.Rahuro 羅睺羅,18.21. Anusaya 使。 46羅睺羅Rahula巴,又譯羅雲,為佛陀之子,後出家為佛弟子。佛稱讚其為:「我聲聞中第一比丘,不毀禁戒,誦讀不懈,所謂羅雲比丘是。」 47「止」,麗本作「正」,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止」字。 48本經說明有觸因故有三受,若觸滅則受滅。若如是知見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相應部S.36.10.Phassa-mulaka ◎〈受以〉觸為根 49「轉」,宋、元、明三本均作「觸」。 50本經說明觀於樂受當作苦想,觀於苦受當作劍刺想,觀於不苦不樂受當作無常、滅想;如是者是名正見。相應部S.36.5.Datthabbena 當見 51本經說明若於樂受斷貪使、於苦受斷瞋恚使、於不苦不樂受斷癡使,得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相應部S.36.3.Pahanena 捨棄 52「坐」,宋、元、明三本均作「住」。 53不知appajananto巴,不遍知、不完全知之意。 54數sankham巴。「不墮於眾數」,指不再入生身之諸數。 55本經說明若受眾苦所逼,或惱或死,是名大海極深嶮處,愚癡無聞凡夫於此身憂悲稱怨、啼哭號呼,無止息處。多聞聖弟子不生狂亂,不淪生死,得止息處。相應部S.36.4.Patala 嶮崖 56深嶮patala巴,斷崖絕壁。今日亦有用以指大海中急且深之處。 57「溺」,宋本作「漏」。 58本經說明愚凡、賢聖所受苦無差別,但凡夫受身苦時,憂惱狂亂,增長二受;賢聖受身苦時,不起狂亂,故只生身受,不生心受。二者之不同即在於凡夫受五欲之樂所染故生三毒,賢聖則無。相應部S.36.6.Sallattena 箭 59麗本無「受」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60「味」,大正本作「昧」。 61本經說明種種身受譬如空中種種風,令人生起種種苦樂感。相應部S.36.12-13.Akasa 虛空 62毘濕波風visva-vata梵,普遍吹起的風。 63鞞嵐婆風verambha-vata巴,又譯毘藍婆風,為迅速猛烈之風,即劫末劫初時所起之迅速猛烈的大風。 64麗本無「受」字,今參考本經前後文補上。 65「有食與無食,貪著不貪著」,巴利本無此二句。 66本經說明譬如客舍之有種種人寄宿,此身亦有種種苦樂受。相應部S.36.14.Agara 客舍 67「獵」,麗本作「獦」,今依據卍正藏改作「獵」。 68「不苦不樂無食受」,巴利本S. vol. 4. P. 219意為非肉體的不苦不樂受生起。 69本經說明一切行無常,故諸所有受悉皆是苦。相應部S.36.1.Samadhi三昧,36.11.Rahogataka獨坐 70「身死不墮」,宋、元、明三本均作「死不墮於」。 71本經說明諸行是無常、變易之法,故說一切諸受皆苦。諸行是漸次寂滅、止息之法,故說皆苦。相應部S.36.15-16.Santaka 止息 72宋、元、明三本均無「故」字。 73「行」,麗本作「受」,今依據本經前後文改作「行」。 74宋、元、明三本均無「想」字。 75本經說明毘婆尸如來未成佛時,觀察三受及其集、滅、集道跡、滅道跡、味、患離。相應部S.36.24.Pubbennanam 宿智 76「此」,宋、元二本均作「是」。 77本經經意同第四七四經。相應部S.36.11.Rahogataka 獨坐,36.17-18. Atthaka 八支,36.23. Bhikkhu 比丘 78「禮」,宋、元、明三本均作「佛」。 79宋、元、明三本均無「喜」字。 80本經經意同第四七五經。相應部S.36. 25. Bhikkhuna 比丘 81宋、元、明三本均無「言」字。 82「唯」,宋、元、明三本均作「惟」。 83「樂喜」,宋、元、明三本均作「喜樂」。 84本經說明佛若不知受、受集乃至受離,則無法證得無上正覺。參閱相應部S.36.24.Pubbenanam 宿智 85「不得」,麗本作「亦非」,今依上下文義改為「不得」。 86本經說明若不如實知受乃至受離,則非沙門、婆羅門,若如實知則為沙門、婆羅門。相應部S.36. 26-28.Samana-brahmana 沙門、婆羅門 87麗本無「非」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88本經說明受為因緣生,若不知緣緣乃至緣緣滅道跡,則非真沙門、婆羅門。相應部S.54.11.Icchanangala 壹奢能伽羅 89壹奢能伽羅Icchanangala巴,又作伊車能伽羅,國名。 90布薩:一名說戒,即同住之比丘每半月十五等集會一處或齊集布薩堂說戒堂,請比丘之知法者說波羅提木叉戒本,以反省過去半月內之行為是否合乎戒本,若有犯戒者,則於眾前發露懺悔,使比丘均長住於淨戒中,能長養善法,增長功德。 91「禪法」,宋、元、明三本均作「諸禪」。 92「惟」,宋本作「唯」。 93「緣」,宋、元、明三本均作「緣故」二字。 94本經敘說孤獨長者供養佛及僧伽三個月之衣、食、湯藥等,佛為之授記,於未來世得安樂果報,但佛告之當學遠離喜樂,現世作證。舍利弗聞佛言,心生歡喜,說出自己之體驗。增支部A.5. 176. Piti ◎喜 95此法:即於未來世獲安樂果報之法。 96「勤」,宋、元、明三本均作「進」。 97「大眾」,麗本作「大眾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中」字。 98本經說明修禪境界之深淺視乎其對物質之樂著、精神之純化,而有喜、樂、捨、解脫等階段之差別。相應部S.36.29.Suddhikam niramisam 清淨之無食樂 99食,不單指食物,而廣指一切物質。 100無食無食念niramisa niramisatara巴。 101本經敘說阿難以見第一等問題試問跋陀羅,並糾正其錯誤。增支部A.5. 170.Bhaddaji ◎跋陀羅 102跋陀羅Bhaddaji巴,比丘名。 103「作」,宋、元、明三本均作「所」。 104「聞」,麗本作「問」,今依據上下文意改作「聞」。 105本經敘說瓶沙王堅持世尊說受有二種,優陀夷堅持有三種,共詣佛所,佛因各種情況不同而說種種受義。相應部S.36.19.Pancakanga ◎五地〈建築師〉,36.20.Bhikkhuna 比丘、中部經M.59.Bahuvedaniyasuttanta 多受經。 106瓶沙王Bimbisara巴,又譯頻婆娑羅王,中印度摩揭陀國王,篤信佛教。「瓶沙王」,巴利本作Pancakango thapati,譯為五支工匠,一建築師之名。 107優陀夷Udayi巴,善能勸導、福度人民第一比丘。 108「瓶沙」,宋本作「五山」。 109「正」,宋本作「政」。 110宋、元、明三本均無「共」字。 111「故」,宋、元、明三本均作「欲」。 112麗本無「丘」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13「義」,宋本作「議」。 114「眾」,宋、元、明三本均作「若眾」二字。 115「應」,宋、元、明三本均作「然」。 116本經說明若於一法乃至十法,生厭離、不樂、背捨,則得盡諸漏。參閱中阿含第九七大因經。 117七識住satta vinnana-tthitiyo巴,又名七識處,是三界中七神識止住處。一身異想異識住、二身異想一識住、三身一想異識住、四身一想一識住、五空無邊處識住、六識無邊處識住、七無所有處識住。 118世八法:即世間之八法——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119九眾生居:即九地或名九有,以欲界為一地,色界及無色界各分為四地。一五趣雜居地、二雜生喜樂地、三定生喜樂地、四離喜妙樂地、五捨念清淨地、六空無邊處地、七識無邊處地、八無所有處地、九非想非非想處地。 120十業跡:即十惡業——殺、盜、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瞋、癡。 121本經經意同第四八五經。 122本經說明若於一法乃至十法,觀察無常、變易、離欲、滅、捨離,則得盡諸漏。 123本經經意同第四八七經。 124麗本無「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