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一 後秦弘始年1佛陀耶舍2 共竺佛念3譯 (一)第一分初大本經4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5國祇樹花林窟6,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時,諸比丘於乞食後集花林堂,各共議言:「諸賢比丘!唯無上尊為最奇物,神通遠達,威力弘大,乃知過去無數諸佛,入於涅槃7,斷諸結使8,消9滅戲論10。又知彼佛劫數多少,名號、姓字,所生種族,其所飲食,壽命脩短,所更苦樂。又知彼佛有如是戒,有如是法,有如是慧,有如是解,有如是住。云何,諸賢!如來11為善別法性12,知如是事,為諸天來語,乃知此事?」 爾時,世尊13在閑靜處,天耳清淨,聞諸比丘作如是議,即從座起,詣花林堂,就座而坐。 爾時,世尊知而故問,謂:「諸比丘!汝等集此,何所語議?」時,諸比丘具以事答。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善哉!善哉!汝等以平等信,出家修道,諸所應行,凡有二業:一曰賢聖講法,二曰賢聖默然14。汝等所論,正應如是。如來神通15,威力弘大,盡知過去無數劫16事,以能善解法性故知,亦以諸天來語故知。」佛時頌曰: 「比丘集法堂,講說賢聖論; 如來處靜室,天耳17盡聞知。 佛日光普照,分別法界義; 亦知過去事,三佛般泥洹18。 名號、姓、種族,受生分亦知; 隨彼之處所,淨眼19皆記20之。 諸天大威力,容貌甚端嚴; 亦來啟告我,三佛般泥洹。 記生、名號、姓,哀鸞21音盡知; 無上天人尊,記於過去佛。」 又告諸比丘:「汝等欲聞如來識宿命智22,知於過去諸佛因緣不?我當說之。」 時,諸比丘白佛23言:「世尊!今正是時,願樂欲聞。善哉!世尊!以時講說,當奉行之。」 佛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佛告諸比丘:「過去九十一劫,時世有佛名毗婆尸24如來、至真,出現於世。復次,比丘!過去三十一劫,有佛名尸棄25如來、至真,出現於世。復次,比丘!即彼三十一劫中,有佛名毗舍婆26如來、至真,出現於世。復次,比丘!此賢劫27中有佛名拘樓孫28,又名拘那含29,又名迦葉30。我今亦於賢劫中成最正覺31。」佛時頌曰: 「過九十一劫,有毗婆尸佛; 次三十一劫,有佛名尸棄; 即於彼劫中,毗舍如來出。 今此賢劫中,無數那維32歲; 有四大仙人,愍眾生故出: 拘樓孫、那含、迦葉、釋迦文。 「汝等當知,毗婆尸佛時,人壽八萬歲。尸棄佛時,人壽七萬歲。毗舍婆佛時,人壽六萬歲。拘樓孫佛時,人壽四萬歲。拘那含佛時,人壽三萬歲。迦葉佛時,人壽二萬歲。我今出世,人壽百歲,少出多減。」佛時頌曰; 「毗婆尸時人,壽八萬四千; 尸棄佛時人,壽命七萬歲; 毗舍婆時人,壽命六萬歲; 拘樓孫時人,壽命四萬歲; 拘那含時人,壽命三萬歲; 迦葉佛時人,壽命二萬歲; 如我今時人,壽命不過百。 「毗婆尸佛出剎利33種,姓拘利若34;尸棄佛、毗舍婆佛種、姓亦爾。拘樓孫佛出婆羅門35種,姓迦葉;拘那含佛、迦葉佛種、姓亦爾。我今如來、至真,出剎利種,姓名曰瞿曇36。」佛時頌曰: 「毗婆尸如來,尸棄、毗舍婆, 此三等正覺,出拘利若姓。 自餘三如來,出於迦葉姓。 我今無上尊,導御諸眾生; 天人中第一,勇猛姓瞿曇。 前三等正覺,出於剎利種; 其後三如來,出婆羅門種; 我今無上尊,勇猛出剎利。 「毗婆尸佛坐波波羅37樹下成最正覺,尸棄佛坐分陀利38樹下成最正覺,毗舍婆佛坐婆羅39樹下成最正覺,拘樓孫佛坐尸利沙40樹下成最正覺,拘那含佛坐優曇婆羅41樹下成最正覺,迦葉佛坐尼拘類42樹下成最正覺。我今如來、至真,坐缽多43樹下成最正覺。」佛時頌曰: 「毗婆尸如來,往詣波44羅樹; 即於彼處所,得成最正覺。 尸棄分陀樹,成道滅有原。 毗舍婆如來,坐婆羅45樹下; 獲解脫知見46神足47無所礙。 拘樓孫如來,坐尸利沙樹48; 一切智清淨,無染無所著49。 拘那含牟尼50,坐烏暫樹下; 即於彼處所,滅諸貪憂惱。 迦葉如來坐,尼拘類51樹下; 即於彼處所,除滅諸有本。 我今釋迦文,坐於缽多樹。 如來十力52尊,斷滅諸結53使; 摧伏眾魔怨,在眾演大明。 七佛精進力,放光滅闇冥; 各各坐諸樹,於中成正覺。 「毗婆尸如來三會說法,初會弟子有十六萬八千人,二會弟子有十萬人,三會弟子有八萬人。尸棄如來亦三會說法,初會弟子有十萬人,二會弟子有八萬人,三會弟子有七萬人。毗舍婆如來二會說法,初會弟子有七萬人,次會弟子有六萬人。拘樓孫如來一會說法,弟子四萬人。拘那含如來一會說法,弟子三萬人。迦葉如來一會說法,弟子二萬人。我今一會說法,弟子千二百五十人。」佛時頌曰: 「毗婆尸名觀,智慧不可量; 遍見無所畏,三會弟子眾。 尸棄光無動,能滅諸結使; 無量大威德,無能測量者; 彼佛亦三會,弟子普共集。 毗舍婆斷結,大仙人要集; 名聞於諸方,妙法大名稱; 二會弟子眾,普演深奧義。 拘樓孫一會,哀愍療諸苦; 導師化眾生,一會弟子眾。 拘那含如來,無上亦如是; 紫磨金色身,容貌悉具足; 一會弟子眾,普演微妙法。 迦葉一一毛,一心無亂想; 一54語不煩重,一會弟子眾。 能仁55意寂滅,釋種沙門56上; 天中天最尊,我一會弟子。 彼會我現義,演布清淨教; 心常懷歡喜,漏盡57盡後58有。 毗婆、尸棄三,毗舍婆佛二, 四佛各各一,仙人會演說。 「時,毗婆尸佛有二弟子:一名騫荼59,二名提舍60,諸弟子中最為第一。尸棄佛有二弟子:一名阿毗浮61,二名三婆婆62,諸弟子中最為第一。毗舍婆佛有二弟子:一名扶遊63,二名鬱多摩64,諸弟子中最為第 一。拘樓孫佛有二弟子:一名薩尼65,二名毗樓66,諸弟子中最為第一。拘那含佛有二弟子:一名舒槃那67,二名鬱多樓68,諸弟子中最為第一。迦葉佛有二弟子:一名提舍69,二名婆羅婆70,諸弟子中最為第一。今我二弟子:一名舍利弗71,二名目揵連72,諸弟子中最為第一。」佛時頌曰: 「騫荼、提舍等,毗婆尸弟子; 阿毗浮、三婆,尸棄佛弟子。 扶遊、鬱多摩,弟子中第一, 二俱降魔怨,毗舍婆弟子。 薩尼73、毗樓等,拘樓孫弟子; 舒槃74、鬱多樓75,拘那含弟子; 提舍、婆羅婆,迦葉佛弟子; 舍利弗、目連,是我第一子。 「毗婆尸佛有執事弟子76,名曰無憂77。尸棄佛執事弟子,名曰忍行78。毗舍婆佛有執事弟子,名曰寂滅79。拘樓孫佛有執事弟子,名曰善覺80。拘那含佛有執事弟子,名曰安和81。迦葉佛有執事弟子,名曰善友82。我執事弟子,名曰阿難83。」佛時頌曰: 「無憂與忍行,寂滅及善覺, 安和、善友等,阿難為第七。 此為佛侍者,具足諸義趣; 晝夜無放逸,自利亦利他。 此七賢弟子,侍七佛左右; 歡喜而供養,寂然84歸滅度。 「毗婆尸佛有子,名曰方膺。尸棄佛有子,名曰無量。毗舍婆佛有子,名曰妙覺。拘樓孫佛有子,名曰上勝。拘那含佛有子,名曰導師。迦葉佛有子,名曰集85軍。今我有子,名曰羅睺羅86。」佛時頌曰: 「方膺、無量子,妙覺及上勝, 導師、集軍等,羅睺羅第七。 此諸豪貴子,紹繼諸佛種; 愛法好施惠,於聖法無畏。 「毗婆尸佛父名槃頭87,剎利王種,母名槃頭婆提88,王所治城名曰89槃頭婆提90。」佛時頌曰: 「遍眼父槃頭,母槃頭婆提; 槃頭婆提城,佛於中說法。 「尸棄佛父名,曰明相91,剎利王種,母名光曜92,王所治城名曰光相93。」佛時頌曰: 「尸棄父明相,母名曰光曜; 於光94相城中,威德降外敵。 「毗舍婆佛父名善燈95,剎利王種,母名稱戒96,王所治城名曰無喻97。」佛時頌曰: 「毗舍婆佛父,善燈剎利種; 母名曰稱戒,城名曰無喻。 「拘樓孫佛父名祀得98,婆羅門種,母名善枝99,王名安和100,墮王名故城名安和。」佛時頌曰: 「祀得婆羅門,母名曰善枝; 王名曰安和,居在安和城。 「拘那含佛父名大德101,婆羅門種,母名善勝102,是時王名清淨103,隨王名故城名清淨。」佛時頌曰: 「大德婆羅門,母名曰善勝; 王名曰清淨,居在清淨城。 「加葉佛父名曰梵德104,婆羅門種,母名曰財主105,時106王名汲毗107,王所治城名波羅捺108。」佛時頌曰: 「梵德婆羅門,母名曰財主; 時王名汲109毗,在波羅城。 「我父名淨飯110,剎利王種,母名大化111,王所治城名迦毗羅衛112。」佛時頌曰: 「父剎利淨飯,母名曰大化113; 土廣民豐饒,我從彼而生。 「此是諸佛因緣、名號、種族、所出生處,何有智者聞此因緣而不歡喜,起愛樂心?」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吾今欲以宿命智說過去佛事,汝欲聞不?」 諸比丘對曰:「今正是時,願樂欲聞!」 佛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比丘!當知諸佛常法114:毗婆尸菩薩115從兜率天116降神母胎,從右脅入,正念不亂。當於爾時,地為震動,放大光明,普照世界,日月所不及處皆蒙大明,幽冥117眾生,各相睹見,知其所趣。時,此光明復照魔宮,諸天、釋、梵、沙門、婆羅門及餘眾生普蒙大明,諸天光明自然不現118。」佛時頌曰: 「密雲聚119虛空,電光照天下, 毗婆尸降胎,光明照亦然; 日月所不及,莫不蒙大明, 處胎淨無穢,諸佛法皆然。 「諸比丘!當知諸佛常法:毗婆尸菩薩在母胎時,專念不亂,有四天子120,執121戈矛122侍護其人123,人與非人不得侵嬈124,此是常法。」佛時頌曰: 「四方四天子,有名稱威德, 天帝釋所遣,善守護菩薩。 手常執戈矛,衛護125不去離, 人非人不嬈,此諸佛常法。 天神所擁護,如天女衛天, 眷屬懷歡喜,此諸佛常法。」 又告比丘:「諸佛常法:毗婆尸菩薩從兜率天降神母胎,專念不亂,母身安隱,無眾惱患,智慧增益。母自觀胎,見菩薩身諸根具足,如紫磨金126,無有瑕穢。猶如有目之士127觀淨琉璃128,內外清徹,無眾障翳。諸比丘!此是諸佛常法。」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如淨琉璃珠,其明如日月; 仁尊處母胎,其母無惱患。 智慧為增益,觀胎如金像; 母懷妊安樂,此諸佛常法。」 佛告129比丘:「毗婆尸菩薩從兜率天降神母胎,專念不亂,母心清淨,無眾欲想,不為淫火之所燒然,此是諸佛常法。」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菩薩住母胎,天中130天福成; 其母心清淨,無有眾欲想。 捨離諸淫欲,不染不親近; 不為欲火燃,諸佛母常淨。」 佛告比丘:「諸佛常法:毗婆尸菩薩從兜率天降神母胎,專念不亂,其母奉持五戒131,梵行清淨132,篤信仁愛,諸善成就,安樂無畏,身壞命終,生忉利天133,此是常法。」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持人中尊身,精進、戒具足, 後必受天身,此緣名佛母。」 佛告比丘:「諸佛常法:毗婆尸菩薩當其生時,從右脅出134,地為震動,光明普照。始入胎時,闇冥之處,無不蒙明,此是常法。」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太子生地動,大光靡不照, 此界及餘界,上下與諸方。 放光施淨目135,具足於天身, 以歡喜淨音,轉稱菩薩名。」 佛告比丘:「諸佛常法:毗婆尸菩薩當其生時,從右脅出,專念不亂。時,菩薩母手攀樹枝,不坐不臥。時,四天子手捧136香水,於母前立言:『唯然,天母!今生聖子,勿懷憂慼。』此是常法。」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佛母不坐臥,住戒修梵行; 生尊不懈怠,天人所奉侍。」 佛告比丘:「諸佛常法:毗婆尸菩薩當其生時,從右脅出,專念不亂,其身清淨,不為穢惡之所汙染137。猶如有目之士,以淨明珠投白繒上,兩不相汙,二俱淨故。菩薩出胎亦復如是,此是常法。」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猶如淨明珠,投繒不染汙; 菩薩出胎時,清淨無染汙。 佛告比丘:「諸佛常法:毗婆尸菩薩當其生時,從右脅出,專念不亂。從右脅出,墮地行七步,無人扶持138,遍觀四方,舉手而言:『天上天下唯我為尊,要度眾生生老病死139。』此是常法。」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猶如師子步,遍觀於四方; 墮地行七步,人師子亦然。 又如大龍行,遍觀於四方; 墮地行七步,人龍亦復然。 兩足尊140生時,安行於七步; 觀四方舉聲,當盡生死苦。 當其初生時,無等141等與等142, 自觀生死本,此身最後邊。」 佛告比丘:「諸佛常法:毗婆尸菩薩當其生時,從右脅出,專念不亂,二泉涌出一溫一冷,以供澡浴,此是常法。」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兩足尊生時,二泉自涌出; 以供菩薩用,遍眼浴清淨。 二泉自涌出,其水甚清淨; 一溫一143清冷,以浴一切智。 「太子初生,父王槃頭召集相師及諸道術,令觀太子,知其吉凶。時,諸相師受命而觀,即前披衣,見有具相,占曰:『有此相者,當趣二處,必然無疑。若在家者,當為轉輪聖王144,王四天下,四兵具足,以正法治,無有偏枉,恩及天下,七寶145自至,千子勇健,能伏外敵,兵杖146不用,天下太平。若出家學道,當成正覺,十號具足147。』 「時,諸相師即白王言:『王所生子,有三十二相148,當趣二處,必然無疑。在家當為轉輪聖王;若其出家,當149成正覺,十號具足。』」佛時頌曰: 「百福太子生,相師之所記150, 如典記所載,趣二處無疑。 若其樂家者,當為轉輪王, 七寶難可獲,為王寶自至。 真金千輻具,周匝金輞持, 轉151能飛遍行,故名為天輪。 善調七支152住,高廣白如雪, 能善飛虛空,名第二象寶。 馬行周天下,朝去暮還食, 朱髦153孔雀咽154,名為第三寶。 清淨琉璃珠,光照一由旬155, 照夜明如晝,名為第四寶。 色聲香味觸,無有與等者, 諸女中第一,名為第五寶。 獻王琉璃寶,珠玉及眾珍, 歡喜而貢奉,名為第六寶。 如轉輪王念,軍眾速來去, 捷156疾如王意,名為第七寶。 此名為七寶,輪、象、馬純白、 居士157、珠、女寶典兵寶為七。 觀此無有厭,五欲自娛樂, 如象斷羈絆158,出家成正覺。 王有如是子,二足人中尊, 處世轉法輪,道成無懈怠。 「是時,父王殷勤再三,重問相師:『汝等更觀太子三十二相,斯名何等?』時諸相師即披太子衣,說三十二相:『一者足安平,足下平滿,蹈地安隱。二者足下相輪,千輻成就,光光相照。三者手足網縵,猶如鵝王。四者手足柔軟,猶如天衣。五者手足指纖,長無能及者。六者足跟充滿,觀視無厭。七者鹿膞腸,上下傭直159。八者釣鎖骨,骨節相釣,猶如鎖連160。九者陰馬藏161。十者平立垂手過膝。十一、一一毛162孔一163毛生,其毛右旋,紺琉璃色。十二、毛生右旋,紺色仰靡。十三、身黃金色。十四、皮膚細軟,不受塵穢。十五、兩肩齊亭164,充滿圓好。十六、胸有萬字165。十七、身長倍人。十八、七處平滿。十九、身長廣等,如尼拘類166樹。二十、頰車如師子。二十一、胸膺方整如師子。二十二、口四十齒。二十三、方整齊平167。二十四、齒密無間。二十五、齒白鮮明。二十六、咽喉清淨,所食眾味,無不稱適。二十七、廣長舌,左右舐耳。二十八、梵音168清徹。二十九、眼紺青色。三十、眼如牛王,眼上下俱眴。三十一、眉間白毫169柔軟細澤,引長一尋,放則右旋螺如真珠。三十二、頂有肉髻170。是為三十二相171。』」即說頌曰: 「善住柔軟足,不蹈地跡現。 千輻相莊嚴,光色靡不具。 如尼拘172類樹,縱廣正平等。 如來未曾有,祕密陰馬173藏。 金寶莊嚴身,眾相互相映。 雖順俗流行174,塵土亦不汙。 天色極柔軟,天蓋自然覆。 梵音、身紫金,如華始出池。 王以問相師,相師敬報王。 稱讚菩薩相,舉身光明具。 手足諸支節,中外靡不現。 食味盡具足,身正不傾斜175。 足下輪相見,其音如哀鸞。 傭髀形相具,宿業之所成。 臂肘圓176滿好,眉目甚端嚴。 人中師子尊,威力最第一。 其頰車方整,臥脅如師子。 齒方整四十,齊密中無間。 梵音未曾有,遠近隨緣到。 平立不傾身,二手摩捫膝。 毛齊整柔軟,人尊美相具。 一孔一毛生,手足網縵相。 肉髻、目紺青,眼上下俱眴。 兩肩圓充滿,三十二相具。 足跟無高下,鹿膞腸纖傭。 天中天來此,如象絕羈絆177; 解脫眾生苦,處生老病死。 以慈悲心故,為說四真諦; 開演法句義,令眾奉至尊。」 佛告比丘:「毗婆尸菩薩生時,諸天在上,於178虛空中手執白蓋寶扇,以障寒暑、風雨、塵土。」佛時頌曰: 「人中未曾有,生於二足尊; 諸天懷敬養,奉寶蓋寶扇。 「爾時,父王給四乳母:一者乳哺,二者澡浴,三者塗香,四者娛樂。歡喜養育,無有懈倦179。」於是頌曰: 「乳母有慈愛,子生即付180養; 一乳哺一浴,二塗香娛樂。 世間最妙香,以塗人中尊。 「為童子時,舉國士女視無厭足。」於是頌曰: 「多人所敬愛,如金像始成; 男女共諦觀,視之無厭足。 「為童子時,舉國士女眾共懷181抱,如觀寶華。」於是頌曰: 「二足尊生時182,多人所敬愛183; 展轉共懷抱,如觀寶花香。 「菩薩生時,其目不眴184,如忉利天。以不眴故,名185毗婆尸。」於是頌曰: 「天中天不眴,猶如忉利天; 見色而正觀,故號毗婆尸。 「菩薩生時,其聲清徹,柔軟和雅,如迦羅頻伽186鳥聲。」於是頌曰: 「猶如雪山鳥,飲華汁而鳴; 其彼二足尊,聲清徹亦然。 「菩薩生時,眼能徹視見一由旬。」於是頌曰: 「清淨業行報,受天妙光明; 菩薩目所見,周遍一由旬。 「菩薩生時,年漸長大,在天正堂187,以道開化,恩及庶民,名德遠聞。」於是頌曰: 「童幼處正堂,以道化天下; 決斷眾事務,故號毗婆尸。 清淨知廣博,甚深猶大海; 悅可於群生,使智慧增廣。 「於時,菩薩欲出遊觀,告敕御者嚴駕寶車,詣彼園林,巡行遊觀。御者即便嚴駕訖已還白:『今正是時。』太子即乘寶車詣彼園觀。於其中路見一老人,頭白齒落,面皺身僂,拄杖羸步,喘息而行。太子顧問侍者:『此為何人?』答曰:『此是老人。』又問,『何如為老?』答曰:『夫老者生壽向盡,餘命無幾,故謂之老。』太子又問:『吾亦當爾,不免此患耶188?』答曰:『然,生必有老,無有豪賤。』於是,太子悵然不悅,即告侍者迴駕還宮,靜默思惟,念此老苦,吾亦當有189。」佛於是頌曰: 「見老命將盡,拄杖而羸步; 菩薩自思惟,吾未免此難。 「爾時,父王問彼侍者:『太子出遊,歡樂不耶?』答曰:『不樂。』又問其故,答曰:『道逢老人,是以不樂。』爾時,父王默自思念:昔日相師占相太子,言當出家,今者不悅,得無爾乎?當設方便,使處深宮,五欲娛樂190,以悅其心,令不出家。即便191嚴飾宮館,簡擇192婇女以娛樂之。」佛於是頌曰: 「父王聞此言,方便嚴宮館; 增益以五欲,欲使不出家。 「又於後時,太子復命御者嚴駕出遊。於其中路逢一病人,身羸腹大,面目黧黑,獨臥糞穢193,無人瞻視,病甚苦毒,口不能言。顧問御者:『此為何人?』答曰:『此是病人。』問194曰:『何如為病?』答曰:『病者,眾痛迫切,存亡無期,故曰病也。』又曰:『吾亦當爾,未195免此患耶?』答曰:『然,生則有病,無有貴賤。』於是,太子悵然不悅,即告御者迴車還宮。靜默思惟,念此病苦,吾亦當爾196。」佛於是頌曰: 「見彼久病人,顏色為衰損; 靜默自思惟,吾未免此患。 「爾時,父王復問御者:『太子出遊,歡樂不耶?』答曰:『不樂。』又問其故,答曰:『道逢病人,是以不樂。』於是父王默然思惟197:昔日相師占相太子,言當出家,今日不悅,得無爾乎?吾當更設方便,增諸伎樂,以悅其心,使不出家。即復嚴飾宮館,簡擇婇女以娛樂之。」佛於是頌曰: 「色聲香味觸,微妙可悅樂, 菩薩福所致,故娛樂其中。 「又於異時,太子復敕御者嚴駕出遊。於其中路逢一死人,雜色繒幡前後導引,宗族親里悲號哭泣,送之出城。太子復問:『此為何人?』答曰:『此是死人。』問曰:『何如為死?』答曰:『死者,盡也。風先火次198,諸根壞敗,存亡異趣,室家離別,故謂之死。』太子又問御者:『吾亦當爾,不免此患耶?』答曰:『然,生必有死,無有貴賤。』於是,太子悵然不悅,即告御者迴車還宮,靜默思惟,念此死苦,吾亦當然。」佛時頌曰: 「始見有人199死,知其復更生; 靜默自思惟,吾未免此患。 「爾時,父王復問御者:『太子出遊,歡樂不耶?』答曰:『不樂。』又問其故,答曰:『道逢死人,是故不樂。』於是父王默自思念:昔日相師占相太子,言當出家,今日不悅,得無爾乎?吾當更設方便,增諸伎樂以悅其心,使不出家。即復嚴飾宮館,簡擇婇女以娛樂之。」佛於是頌曰: 「童子有名稱,婇女眾圍遶; 五欲200以自娛,如彼天帝釋。 「又於異時,復敕御者嚴駕出遊,於其中路逢一沙門,法服持缽,視地而行。即問御者:『此為何人?』御者答曰:『此是沙門。』又問:『何謂沙門?』答曰『沙門者,捨離恩愛,出家修道,攝御諸根,不染外欲,慈心一切,無所傷害,逢苦不慼,遇樂不欣,能忍如地,故號沙門。』太子曰:『善哉!此道真正永絕塵累,微妙清虛,唯201是為快。』即敕御者迴車就之。 「爾時,太子問沙門曰:『剃除鬚髮,法服持缽,何所志求?』沙門答曰:『夫出家者,欲調伏心意,永離塵垢,慈育群生,無所侵嬈,虛心靜寞202,唯道是務。』太子曰:『善哉!此道最真。』尋敕御者:『??吾寶衣并及乘轝,還白大王,我即於此剃除鬚髮,服三法衣203,出家修道。所以204然者,欲調伏心意,捨離塵垢,清淨自居,以求道術。』於是,御者即以太子所乘寶車及與衣服還歸父王。太子於後即剃除205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 佛告比丘:「太子見老、病人,知世苦惱;又見死人,戀世情滅;及見沙門,廓然大悟。下寶車時,步步中間轉遠縛著,是真出家,是真遠離。時,彼國人聞太子剃除鬚髮,法服持缽,出家修道,咸相謂言:『此道必真,乃令太子捨國榮位,捐棄所重。』於206時,國中八萬四千人往就太子,求為弟子,出家修道。」佛時頌曰: 「撰207擇深妙法,彼聞隨出家; 離於恩愛獄,無有眾結縛。 「於208時,太子即便納受,與之遊行,在在教化。從村至209村,從中至國,所至之處,無不恭敬四事供養。菩薩念言:吾與大眾,遊行諸國,人間憒鬧,此非我宜。何時當得離此群眾,閑靜之處以求真道210,尋獲志願,於閑靜處專精修道?復作是念:眾生可愍,常處闇冥,受身危脆,有生、有老、有病、有死。眾苦所集,死此生彼,從彼生此。緣此苦陰,流轉211無窮,我當何時曉了苦陰,滅生、老、死? 「復作是念:生死何從?何緣而有?即以智慧觀察所由,從生有老死,生是老死緣;生從有起,有是生緣;有從取起,取是有緣;取從愛起,愛是取緣;愛從受起,受是愛緣;受從觸起,觸是受緣;觸從六入起,六入是觸緣;六入從名色起,名色是六入緣;名色從識起,識是名色緣;識從行起,行是識緣;行從癡起,癡是行緣。是為緣癡有行,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入,緣六入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病、死、憂、悲、苦惱,此苦盛陰212,緣生而有,是為苦集。菩薩思惟:苦集陰213時,生智、生眼、生覺、生明、生通、生慧、生證。 「於時,菩薩復自思惟:何等無故老死無?何等滅故老死滅?即以智慧觀察所由,生無故老死無,生滅故老死滅;有無故生無,有滅故生滅;取無故有無,取滅故有滅;愛無故取無,愛滅故取滅;受無故愛無,受滅故愛滅;觸無故受無,觸滅故受滅;六入無故觸無,六入滅故觸滅;名色無故六入無,名色滅故六入滅;識無故名色無,識滅故名色滅;行無故識無,行滅故識滅;癡無故行無,癡滅故行滅。是為癡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滅,六入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死、憂、悲、苦惱滅。菩薩思惟:苦陰214滅時,生智、生眼、生覺、生明、生通、生慧、生證。爾時,菩薩逆順觀十二因緣,如實知,如實見已,即於座上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215。」佛時頌曰: 「此言眾中說,汝等當善聽, 過去菩薩觀,本所未聞法。 老死從何緣?因何等而有? 如是正觀已,知其本由生。 生本由何緣?因何事而有? 如是思惟已,知生從有起。 取彼取彼已,展轉更增有; 是故如來說,取是有因緣。 如眾216穢惡聚,風吹惡217流演; 如是取相因,因愛而廣普。 愛由於受生,起苦羅網本; 以染著因緣,苦樂共相應。 受本由何緣?因何而有受? 如218是思惟已,知受由觸生。 觸本由何緣?因何而有觸? 如是思惟已,觸由六入生。 六入本何緣?因何有六入? 如是思惟已,六入名色生。 名色本何緣?因何有名色? 如是思惟已,名色從識生。 識本由何緣?因何而有識? 如是思惟已,知識從行生。 行本由何緣?因何而有行? 如是思惟已,知行從癡生。 如是因緣者,名為實義因, 智慧方便觀,能見因緣根。 苦非賢聖造,亦非無緣有, 是故變易苦,智者所斷除。 若無明滅盡,是時則無行; 若無有行者,則亦無有識; 若識永滅者,亦無有名色; 名色既已219滅,即220無有諸入; 若諸入永滅,則亦無有觸; 若觸永滅者,則亦無有受; 若受永滅者,則亦無有愛; 若愛永滅者,則亦無有取; 若取永滅者,則亦無有有; 若有永滅者,則亦無有生; 若生永滅者,無老病苦陰; 一切都永盡,智者之所說。 十二緣甚深,難見難識知; 唯佛能善覺,因是有是無。 若能自觀察,則無有諸入; 深見因緣者,更不外求師。 能於陰、界、入221離欲無染者222; 堪受一切施,淨報施者恩。 若得四辯才223,獲得224決定證; 能解眾結225縛,斷除226無放逸。 色受想行識,猶如朽故車; 能諦觀此法,則成等正覺。 如鳥遊虛空,東227西隨風遊228; 菩薩斷眾結,如風靡輕衣。 毗婆尸閑靜,觀察於諸法; 老死何緣有?從何而得滅? 彼作是觀已,生清淨智慧; 知老死由生,生滅老死滅。 「毗婆尸佛初成道時,多修二觀:一曰安隱觀,二曰出離觀。」佛於是頌曰: 「如來無等等,多修於二觀; 安隱及出離,仙人度彼岸。 其心得自在,斷除眾結使; 登229山觀四方,故號毗婆尸。 大智光除冥,如以鏡自照; 為世除憂惱,盡生老死苦。 「毗婆尸佛於閑靜處復作是念:我今已得此無上法,甚深微妙,難解難見,息滅230、清淨231,智者所知,非是凡愚所能及也。斯由眾生異忍、異見、異受、異學,依彼異見,各樂所求,各務所習。是故於此甚深因緣,不能解了,然愛盡涅槃,倍復難知,我若為232說,彼必不解,更生觸擾。作是念已,即便默然不復說法。 「時,梵天王知毗婆尸如來所念,即自思惟:念233此世間便為敗壞,甚可哀愍。毗婆尸佛乃得知234此深妙之法,而不欲說。譬如力士屈伸臂頃,從梵天宮忽然來下,立於佛前,頭面禮足,卻住一面。時,梵天王右膝著地,叉手合掌白佛言:『唯願世尊以時說法!今此眾生塵垢微薄,諸根猛利,有恭敬心,易可開化,畏怖後世無救之罪,能滅惡法,出生善道。』 「佛告梵王:『如是!如是!如汝所言,但我於閑靜處默自思念:所得正法甚深微妙,若為彼說,彼必不解,更生觸擾,故我默然不欲說法。我從無數阿僧祇劫235,勤苦不懈,修無上行,今始獲此難得之法,若為淫、怒、癡眾生說者,必不承用,徒自勞疲。此法微妙,與世相反,眾生染欲,愚冥所覆,不能信解。梵王!我觀如此,是以默然不欲說法。』 「時,梵天王復重勸請,殷勤懇惻,至於再三:『世尊!若不說法,今此世間便為壞敗,甚可哀愍。唯願世尊以時敷演,勿使眾生墜落餘趣!』爾時,世尊三聞梵王殷勤勸請,即以佛眼觀視世界,眾生垢有厚薄,根有利鈍,教有難易。易受教者畏後世罪,能236滅惡法,出生善道。譬如優缽羅花、缽頭摩華、鳩勿頭華、分陀利華237,或有始出汙泥未至水者,或有已出與水平者,或有出水未敷開者,然皆不為水所染著,易可開敷。世界眾生,亦復如是。 「爾時,世尊告梵王曰:『吾愍汝等,今當開演甘露法門238,是法深妙,難可解知,今為信受樂聽者說,不為觸擾無益者說。』 「爾時,梵王知佛受請,歡喜踊躍,遶佛三匝,頭面禮足,忽然不現。其去未久,是時如來靜默自思:我今先當為誰說法?即自念言:當入槃頭城內,先為王子提舍、大臣子騫荼開甘露法門。於是,世尊如力士屈伸臂頃,於道樹忽然不現239,至槃頭城槃頭王鹿野苑中,敷座而坐。」佛於是頌曰: 「如師子在林,自恣而遊行; 彼佛亦如是,遊行無罣礙。 「佛婆尸佛告守苑人曰:『汝可入城,語王子提舍、大臣子騫荼:寧欲知不?毗婆尸佛今在鹿野苑中,欲見卿等,宜知是時。』時,彼守苑人受教而行,至彼二人所,具宣佛教。二人聞已,即至佛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佛漸為說法,示教利喜:施論、戒論、生天之論240,欲惡不淨,上漏為患,讚歎出離為最微妙清淨第一。爾時,世尊見此二人心意柔軟,歡喜信樂,堪受正法,於是即為說苦聖諦,敷演開解,分布宣釋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出要諦241。 「爾時,王子提舍、大臣子騫荼即於座上遠塵離242垢,得法眼淨,猶若素質易為受染。是時,地神即唱斯言:『毗婆尸如來於槃頭城鹿野苑中轉無上法輪,沙門、婆羅門、諸天、魔243、梵及餘世人所不能轉。』如是展轉,聲徹四天王,乃至他化自在天244,須臾之頃,聲至梵天 。」佛時頌曰: 「歡喜心踊躍,稱讚於如來, 毗婆尸成佛,轉無上法輪。 初從樹王起,往詣槃頭城, 為騫荼、提舍,轉四諦法輪。 時騫荼、提舍,受佛教化已, 於淨法輪中,梵行無有上。 彼245忉利天眾,及以天帝釋, 歡喜轉相告,諸天無不聞。 佛出於世間,轉無上法輪; 增益諸天眾,減損阿須倫246。 昇仙名普聞,善247智離世邊; 於諸法自在,智慧轉法輪。 觀察248平等法,息心無垢穢; 以離生死厄249,智慧轉法輪。 滅苦250離諸惡,出欲得自在; 離於恩愛獄,智慧轉法輪。 正覺人中尊,二足尊調御; 一切縛得251解,智慧轉法輪。 教化善導師,能降伏魔怨; 彼離於諸惡,智慧轉法輪。 無漏力降魔,諸根定不懈; 盡漏離魔縛,智慧轉法輪。 若學決定法,知諸法無我; 此為法中上,智慧轉法輪。 不以利養故,亦不求名譽; 愍彼眾生故,智慧轉法輪。 見眾生苦厄,老病死逼迫; 為此三惡趣252,智慧轉法輪。 斷貪瞋恚癡253,拔愛之根源254; 不動而解脫255,智慧轉法輪。 難勝我已256勝,勝已自降伏; 已勝難勝魔257,智慧轉法輪。 此無上法輪,唯佛乃能轉; 諸天魔釋梵,無有能轉者。 親近轉法輪,饒益天人眾; 此等天人師,得度於彼岸。 「是時,王子提舍、大臣子騫荼見法得果,真實無欺,成就無畏,即白毗婆尸佛言:『我等欲於如來法中淨修梵行。』佛言:『善來,比丘!吾法清淨自在,修行以盡苦際。』爾時,二人即得具戒。具戒未久,如來又以三事示現:一曰神足,二曰觀他心,三曰教誡258,即得無漏、心解脫259、生死260無疑智。 「爾時,槃頭城內眾多人民,聞二人出家學道,法服持缽,淨修梵行,皆相謂曰:『其道必真,乃使此等捨世榮位,捐棄所重。』時,城內八萬四千人往詣鹿野苑中毗婆尸佛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佛漸為說法,示教利喜: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惡不淨,上漏為患,讚歎出離為最微妙清淨第一。爾時,世尊見此大眾心意柔軟,歡喜信樂,堪受正法,於是即為說苦聖諦,敷演開解,分布宣釋苦集261聖諦、苦滅聖諦、苦出要聖262諦。 「時,八萬四千人即於座上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猶如263素質易為受色,見法得果,真實無欺,成就無畏,即白佛言:『我等欲於如來法中淨修梵行。』佛言:『善來,比丘!吾法清淨自在,修行以盡苦際。』時,八萬四千人即得具戒。具戒未久,世尊以三事教化:一曰神足,二曰觀他心,三曰教誡,即得無漏、心解脫、生死無疑智現264前,八萬四千人聞佛於鹿野苑中,轉無上法輪,沙門、婆羅門、諸天、魔、梵及餘世人所不能轉,即詣槃頭城毗婆尸佛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佛時頌曰: 「如人265救頭燃,速疾求滅處; 彼人亦如是,速詣於如來。 「時,佛為說法亦復如是。爾時,槃頭城有十六266萬八千大比丘眾,提舍比丘、騫荼267比丘於大眾中上昇虛空,身出水火,現諸神變,而為大眾說微妙法。爾時,如來默自念268言:今此城內乃有十六萬八千大比丘眾,宜遣遊行,各二人俱在在處處269,至於270六年,還來城內說具足戒。 「時,首陀會天271知如來心,譬如力士屈伸臂頃,從彼天沒,忽然至此,於世尊前,頭面禮足,卻住一面,須臾白佛言:『如是,世尊!此槃頭城內比丘眾多,宜各分布,處處遊行,至於六年,乃還此城,說具足戒,我當擁護,令無伺求得其便者。』爾時,如來聞此天語,默然可之。 「時,首陀會天見佛默然許可,即禮佛足,忽然不現272,還至天上。其去未久,佛告諸比丘:『今此城內,比丘眾多,宜各分布,遊行教化,至六年已,還集說戒。』時,諸比丘受佛教已,執持衣缽,禮佛而去。」佛時頌曰: 「佛悉273無亂眾,無欲無戀著; 威如金翅鳥,如鶴捨空池。 「時,首陀會天於一年後告諸比丘:『汝等遊行已過一年,餘有五年。汝等當知,訖六年已,還城說戒。』如是至於六年,天復告言:『六年已滿,當還說戒。』時,諸比丘聞天語已,攝持衣缽,還槃頭城,至鹿野苑毗婆尸佛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佛時頌曰: 「如象274善調,隨意所之275; 大眾如是,隨教而還。 「爾時,如來於大眾前上昇虛空,結跏276趺坐,講說戒經:忍辱為第一,佛說涅槃最,不以除鬚髮害他為沙門277。時,首陀會天地去佛不遠,以偈頌278曰: 『如來大智,微妙獨尊, 止279觀具足,成最正覺。 愍群生故,在世成道, 以四真諦280,為聲聞281說。 苦與苦因,滅苦之諦, 賢聖八道,到安隱處。 毗婆尸佛,出現於世, 在大眾中,如日光曜。』 「說此偈已,忽然不現。」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自思念;昔一時於羅閱城282耆闍崛283山,時生是念:我所生處,無所不遍,唯除首陀會天,設生彼天,則不還此。我時,比丘!復生是念:我欲至無造天284上。時,我如壯士屈伸臂頃,於此間沒,現於彼天。時,彼諸天見我至彼,頭面作禮。於一面立,而白我言:『我等皆是毗婆尸如來弟子,從彼佛化,故來生此,具說彼佛因緣本末。又尸棄佛、毗舍婆285佛、拘樓孫佛、拘那含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皆是我師,我從受化,故來生此。』亦說諸佛因緣本末,至生阿迦尼吒諸天286,亦復如是。」佛時頌曰: 「譬如力士,屈伸臂頃, 我以神足,至無造天。 第七大仙,降伏二魔, 無熱287、無288見,叉手敬禮。 如晝度樹289,釋師遠聞, 相好具足,到善見天290。 猶如蓮華,水所不著, 世尊無染,至在善見291。 如日初出,淨無塵翳, 明若秋月,詣一究竟。 此五居處,眾生行292淨, 心淨故來,詣無煩惱。 淨心而來,為佛弟子, 捨離染取,樂於無取。 見法決定,毗婆尸子, 淨心善來,詣大仙人。 尸棄佛子,無垢無為, 以淨心來,詣離有尊。 毗舍婆子,諸根具足, 淨心詣我,如日照空。 拘樓孫子,捨離諸欲, 淨心詣我,妙光焰盛。 拘那含子,無垢無為, 淨心詣我,光如月滿。 迦葉弟子,諸根具足, 淨心詣我,如北天念293。 不亂294大仙,神足第一, 以堅固心,為佛弟子。 淨心而來,為佛弟子, 禮敬如來,具295啟人尊。 所生成道,名、姓、種族, 知見深法,成無上道。 比丘靜處,離於塵垢, 精勤不懈,斷諸有結。 此是諸佛,本末因緣, 釋迦如來,之所演說。」 佛說此大因緣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樂行! 佛說296長阿含經卷第一297 1「後秦弘始年」,宋、元、明三本均作「姚秦三藏法師」。本經譯出年代為後秦弘始十五年(西元四一三)。 2佛陀耶舍(Buddhayasas)(梵),又作佛馱耶舍,譯為覺明、覺稱,北印度罽賓國沙門,婆羅門種。十三歲出家,至十五歲日誦五、六萬言,十九歲時能誦大小乘經二百餘萬言,二十七歲始受具足戒。常以讀誦為務,專精不怠,博通大小乘。姚秦弘始十年至長安,十四年譯出四分律六十卷。翌年又出長阿含經,竺佛念傳譯,道含筆受。同年辭還罽賓,得虛空藏經一卷,托賈客致涼州諸僧,後不知所終。 3竺佛念:東晉僧,涼州人,幼歲出家,志業堅精,諷習眾經,兼涉外典。苻秦建元年間入長安,與僧伽跋澄、曇摩難提等從事譯經。增一阿含、中阿含經翻譯時,師任傳譯。其後譯出菩薩瓔珞經、十住斷結經、出曜經等,共計十二部七十四卷,為苻姚二代譯人之宗,後卒於長安。 4長部(D.14.Mahapadana-Suttanta 大本經)、宋‧法天譯佛說七佛經(大一‧一五○)、宋‧法天譯毗婆尸佛經(大一‧一五四)、失譯七佛父母姓字經(大一‧一五九)、增一阿含十不善品第四經(大二‧七九○上)。 5舍衛(Savatthi)(巴),城名,亦為國號,為憍薩羅國(Kosala)(巴)之首都。 6祇樹(Jeta-vana(巴),又作逝多林,為祇陀太子供養佛陀之樹林。「花林窟」,巴利本作 Kareri-kutika.Kareri,花樹、花林;Kutika,小屋。 7涅槃(nibbana)(巴)、(nirvana)(梵),譯為滅、滅度,為佛教的最終目的與理想境界。 8「結」,與「使」皆為煩惱之稱。結,結縛眾生令不出生死。使,驅使眾生流轉三界。 9「消」,宋、元、明三本均作「銷」。 10戲論:參見起世因本經卷第八(大一‧三五○上)作:「若念有我,則是邪念,則是有為,則是戲論;若念無我,亦是戲論,乃至有色、無色、有想、無無想、非有想非無想,悉是戲論。諸比丘!所有戲論,皆悉是病。」 11如來(tathagata)(巴),又作多陀伽陀,即乘如實道來成正覺之意,為佛十號之一。 12法性(dhammata)(巴)、(dharmata)(梵),又稱實相、真如、法界、涅槃。 13世尊(bhagavant)(巴),佛陀具足萬德,為世所尊重,故稱之。為佛十號之一。 14「一曰賢聖講法,二曰賢聖默然」,巴利本作 dhammiya va katha ariyo va tumhibharo (法之談論及聖者沈默之狀熊。) 15神通(abhinna)(巴)、(abhijna)(梵),又作神力,妙用無礙之意。即依佛菩薩等之定慧力所示現的無礙自在之妙用。有五通、六通等。 16劫(kappa)(巴)、(kalpa)(梵),又作劫波、羯臘波,極大的時限之意。一小劫為千六百八十萬年,一大劫為十三億四千四百萬年。 17天耳(dibbasota)(巴),天耳智證通之略稱,六通之一,為能聽聞欲、色二界之聲處的神通力,凡一切聲,天聲、人聲、三惡道聲均可聞得。 18般泥洹(parinibbana)(巴),又作般涅槃,圓寂之意。「泥洹」,宋、元、明三本均作「涅槃」。 19淨眼:即清淨離垢的法眼,通常用以尊稱佛陀。 20記:即記別、授記,分別說明過去之因緣,或記說未來之果報。 21「鸞」,宋本作「戀」。 22宿命智(pubbenivasanussati-nana)(巴),又作宿住隨念智,能祥知前生的能力,為三明、六神通之一。 23麗本無「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4毗婆尸(Vipassin)(巴),又作維衛,譯為勝觀、偏見,為過去莊嚴劫中出現之佛,過去七佛之第一位。 25尸棄(Sikhin)(巴),又作式詰、式棄那,譯為髻、火、最上,為過去七佛之第二位。 26毗舍婆(Vessabhu)(巴),又作毗舍、毗舍浮,譯為遍一切自在、廣生,為過去莊嚴劫千佛中最後出現之佛,過去七佛之第三位。 27賢劫(bhadda-kappa)(巴),又作善劫,對過去,未來的劫住而言,現在的劫住即稱為賢劫。 28拘樓孫(Kakusandha)(巴),又作迦鳩留、拘樓,譯為滅累、所應斷已斷,為賢劫千佛之第一佛,過去七佛之佛之第四位。「樓」,宋、元、明三本均作「留」。 29拘那含(Konagamana)(巴),又作俱那舍、迦那伽牟尼,譯為金儒、金寂靜,為賢劫千佛之第二佛,過去七佛之佛之第五位。 30迦葉(Kassapa)(巴),又作迦葉波、迦攝,譯為飲光,為賢動千佛之第三佛,過去七佛之第六位。 31正覺:即一切諸法之真正覺智,故成佛謂成正覺。 32那維(nahuta)(巴)、(nayuta)(梵),又作那由他,係極大數目之名稱,相當於千萬或千億。 33剎利(khattiya)(巴),又作剎帝利,為印度四種姓中之第二,屬王族、武士階級。 34拘利若(Kondanna)(巴),又作拘鄰若,宋、元、明三本均作「憍陳若」。 35婆羅門(brahmana)(巴),為印度四種姓之第一,職司祭祀。 36瞿曇(Gotama)(巴),又作喬答摩,譯為地最勝、地種,異稱為日種,係印度剎帝利族中之一姓,為釋尊所屬之本姓。 37波波羅(patali)(巴),又作波吒釐,譯為重葉樹、重生華,類似楸樹或紫葳之植物,春期至開香紫花。宋、元、明三本均作「婆羅」。 38分陀利(pundarika)(巴),植物名。 39「婆羅」,巴利本作 sala (娑羅)。譯為堅固、高遠,屬熱帶性植物。宋、元、明三本與磧砂藏均作「博洛叉」。大正本作「娑羅」。 40尸利沙(sirisa)(巴),譯為合昏、合歡,其樹膠可作香藥。 41優曇婆羅(udumbara)(巴),又作烏曇婆羅、烏暫婆羅,譯為靈瑞。如來下 或金輪王出現於世間,以大福德力故,可感此樹之花開放。經中則常以其華喻佛出世之難逢。麗本作「烏暫婆羅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優曇婆羅」。 42尼拘類(nigrodha)(巴),又作尼俱陀,譯為無節、縱廣、多根。此樹端直無節,圓滿可愛,去地三丈餘方有枝葉,樹蔭廣大,子微細如柳花子。「類」,麗本作「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類」。 43缽多(assattha)()巴,釋迦牟尼佛在此樹下成無上正等正覺,故稱之為菩提樹(bodhi-rukkha)(巴),又作覺樹。 44「波」,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婆」。 45「婆羅」,宋、元、明三本均作「博叉」,大正本作「娑羅」。 46解脫知見:知見指真實智生,由智證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參閱雜阿含卷一第九、十一經(大正卷一‧九、十一經)。 47神足(iddhi-vidhabhinnana)(巴)即神足通,為能如意飛行,自在轉變境界及化現人等之神通力。 48「沙樹,宋、元、明三本均作「樹下」。 49「著」,宋本作「者」。 50牟尼(muni)(巴),意為寂默,本為印度對修心學道、了脫三業煩惱者之尊稱,今作為對佛陀的尊稱。「牟」,麗本作「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牟」。 51「類」,麗本作「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類」。 52十力(dasa-bala)(巴),指如來所成就的十種智力。參閱雜阿含卷二十六第六九六經(大正‧卷二六‧六八四經)。 53「結」,宋、元、明三本均作「緣」。 54「一」,明本作「二」。 55能仁:即指釋迦牟尼佛,為牟尼(muni)(巴)之意譯。 56沙門(samana)(巴)、(sramana)(梵),見本經下文作:「沙門者,捨離恩愛出家修道,攝御諸根,不染外欲,慈心一切,無所傷害,逢苦不慼,遇樂不欣,能忍如地,故號沙門。」 57漏盡(khinasava)(巴),煩惱滅盡之意。 58「盡後」,宋、元、明三本均作「復盡」。 59騫荼(Khanda)(巴),毗婆尸佛二大弟子之一。「荼」,麗本作「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荼」。 60提舍(Tissa)(巴),毗婆尸佛二大弟子之一。宋、元、明三本均作「躓沙」。 61阿毗浮(Abhibhu)(巴),譯為勝者,尸棄佛二大弟子之一。 62三婆婆(Sambhava)(巴),譯為出生、上生,尸棄佛二大弟子之一。 63扶遊(Sona)(巴),毗舍婆佛二大弟子之一。 64鬱多摩(Uttara)(巴),譯為上勝,毗舍婆佛二大弟子之一。 65薩尼(Sanjiva)(巴),譯為蘇生者,拘樓孫佛二大弟子之一。 66毗樓(Vidhura)(巴),譯為無類者,拘樓孫佛二大弟子之一。 67舒槃那(Bhiyyosa)(巴),七佛父母姓字經(大一‧一六○上)作「轉輪」,拘那含佛二大弟子之一。宋、元、明三本均作「優波斯多」。 68鬱多樓(Uttara)(巴),譯為上勝,七佛父母姓字經(大一‧一六○上)作「鬱多」,拘那含佛二大弟子之一。「樓」,宋、元、明三本均作「羅」。 69提舍(Tissa)(巴),迦葉佛二大弟子之一。 70婆羅婆(Bharadvaja)(巴),迦葉佛二大弟子之一。 71舍利弗(Sariputta)(巴),釋迦牟尼佛二大弟子之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 72目揵連(Moggallana)(巴),釋迦牟尼佛二大弟子之一,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 73「尼」,麗本作「尸」,今依據磧砂藏改作「尼」。 74「舒槃」,宋本作「優婆」,元、明二本均作「優波」。 75「樓」,宋本作「樹」,明本作「羅」。 76「執事弟子」,巴利本作 Bhikkhi upatthaka aggupatthaka(侍者比丘、上首侍者)。 77無憂(Asoka)(巴)七佛經(大一‧一五一中)作「阿輪迦」,為毗婆尸佛之侍者。 78忍行(Khemamkara)(巴),七佛經作「剎摩迦嚕」,為尸棄佛之侍者。 79「寂滅(Upasanta)(巴),七佛經作「烏波扇睹」,為毗舍婆佛之侍者。 80善覺(Buddhija)(巴),七佛經作「沒提踰」,為拘樓孫佛之侍者。 81安和(Sotthija)(巴),七佛經作「穌嚕帝里野」,為拘那含佛之侍者。 82善友(Sabbamitta)(巴),七佛經作「薩里嚩蜜怛囉」,為迦葉佛之侍者。 83阿難(Ananda)(巴),譯為慶喜,七佛經作「阿難陀」,為釋迦牟尼佛之侍者。 84「然」,宋、元、明三本均作「滅」。 85「集」,宋、元、明三本均作「進」。 86以上七佛之子名,巴利本未提及。羅睺羅(Rahula)(巴),釋尊之子,為十大弟子中密行第一。 87槃頭(Bandhumant)(巴),毗婆尸佛之父名。「頭」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摩多」二字。 88槃頭婆提(Bandhumati)(巴),毗婆尸佛之母名。「婆提」,宋、元、明三本均作「摩底」。 89宋、元、明三本均無「曰」字。 90槃頭婆提(Bandhumati)(巴),城名。「婆提」,宋、元、明三本均作「摩那」。 91明相(Aruna)(巴),尸棄佛之父名。 92光曜(Pabhavati)(巴),尸棄佛之母名。 93光相(Arunavati)(巴),城名。 94「光」,麗本作「明」,今依據明本改作「光」。 95善燈(Suppatita)(巴),毗舍婆佛之父名。 96稱戒(Yasavati)(巴),毗舍婆佛之母名。 97無喻(Anopama)(巴),城名。 98祀得(Aggidatta)(巴),拘樓孫佛之父名。宋、元、明三本均作「禮德」。 99善枝(Visakha)(巴),拘樓孫佛之母名。 100安和(Khema)(巴),王名及城名。 101大德(Yannadatta)(巴),拘那含佛之父名。 102善勝(Uttara)(巴),拘那含佛之母名。 103清淨(Sobha)(巴),王名及城名。 104梵德(Brahmadatta)(巴),迦葉佛之父名。 105財主(Dhanavati)(巴),迦葉佛之母名。 106「時」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是」字。 107「汲毗」(KiKin)(巴),王名。宋、元、明三本均作「波羅毘」。 108波羅(Baranasi)(巴),城名。「」,宋、元、明三本均作「奈」。 109「汲」,宋、元、明三本均作「波」。 110淨飯(Suddhodana)(巴),又作輸頭檀那,譯為白淨,為釋尊之父。 111「大化」,巴利本作 Maya(幻化),即是摩耶夫人。麗本作「大清淨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大化」。 112迦毗羅衛(Kapilavatthu)(巴),城名。 113「曰大化」,麗本作「大清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曰大化」。 114「常法」,巴利本作 dhammata (法性),指正常之現象、常態。 115菩薩(Bodhisatta)(巴)、(Bodhisattva)(梵),原指希望求得菩提的有情,此處則作為如來未證得佛果之前的稱謂。 116兜率天(Tusita)(巴),位於三界中的欲界天,為補處菩薩所居處,如當來下生彌勒尊佛今居此天。 117幽冥:指三惡道無真理之光處。 118「此光明復照魔宮……諸天光明自然不現」,巴利本作 sadevake loke samarake sabrahmake sassamana-brahmaniya pajaya sadeva-manussaya appamano ularo obhaso patubhavati atikkammadevanam devanubhavam (在天的、魔的、梵的世間,為沙門、婆羅門、天、人、諸眾生顯現勝於諸天威神力的無限大光明。) 119「聚」,宋、元、明三本均作「縣」。 120四天子(cattaro devaputta)(巴),通常稱為四天王,即持國天、增長天、廣目天、多聞天。 121「執」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手」字。 122「矛」,宋、元、明三本均作「鉾」。 123「人」,宋、元、明三本均作「母」。 124「嬈」,宋、元、明三本均作「擾」。 125「衛護」,宋、元、明三本均作「侍衛」。 126紫磨金:又稱紫磨黃金,為帶紫色之黃金。 127有目之士(cakkhumant purisa)(巴),具眼者。 128琉璃(veluriya)(巴),又作吠鎦璃耶,譯為青色寶、遠山寶,為七寶之一。 129「告」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諸」字。 130「中」,麗本作「終」,今依據明本改作「中」。 131五戒(panca-sila)(巴),又作五法(panca-dhamma)(巴),為修行佛法的基本戒行。即:(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 132梵行清淨:狹義指不淫,廣義指戒行圓滿。 133忉利天(Tavatimsa deva)(巴),亦作三十三天,為欲界六天中之第二天,位於須彌山頂,閻浮提之上八萬由旬之處,中央喜見城,帝釋天即居於此。巴利本謂母命終生兜率天。 134菩薩從右脅誕生之說法與巴利佛典之說相異其趣,後者謂菩薩係由子宮(kucchi)(巴)產出。 135「目」,宋、元、明三本均作「因」。 136「捧」,麗本作「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捧」。 137「汙染」,宋、元、明三本均作「染汙」。 138「持」,麗本作「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持」。 139「天上……老病死」,巴利本作 Aggo ham asmi lokassa jettho ham asmi lokassa settho hamasmi lokassa ayam antima jati n atthi dani punabhavo ti (我是世間之最上者,我是世間之最勝者,我是世間之最尊者。此乃最後生,於今無有後有。) 140兩足尊:就內德而言,或以戒定為二足,或以權實為二足,或以福慧為二足,或以解行為二足。就外形而言,天與人為二足,佛為天人中最尊貴者,故稱兩足尊。 141無等(asama)(巴),為佛陀之尊號。佛陀是其餘眾生所無法比擬、比較的,所以稱為無等。又眾生三德無與佛等,故曰「無等」。 142等與等:唯諸佛三德相等,故曰「等與等」。「等等與等」,宋、元、明三本均作「尊尊與尊」。 143「一」,麗本作「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一」。 144轉輪聖王(cakkavattin)(巴),此王身具三十二相,即位時從先業感得天輪寶,隨輪寶之所轉,四方皆降服,故稱轉輪聖王。 145七寶(satta ratanani)(巴),指轉輪聖王所具有之七種王寶,即:輪寶(cakka-ratana)(巴)、象寶(hatthi-ratana)(巴)、馬寶(assa-ratana)(巴)、珠寶(mani-ratana)(巴)、女寶(itthi-ratana)(巴)、居士寶(gahapati-ratana)(巴)、主兵寶(parinayaka-ratana)(巴)。 146「仗」,麗本作「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仗」。 147十號具足:佛具足十種功德,故諸佛有十種通號,但一般皆列舉十一種:(一)如來、(二)應供、(三)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六)世間解、(七)無上士、(八)調御丈夫、(九)天人師、(十)佛、(十一)世尊。諸經論中亦有僅列舉十號者,即將世間解、無上士合為一號,或將無上士、調御丈夫合為一號等諸說。 148三十二相(dvattimsa maha-purisa-lakkhanani)(巴),即佛和轉輪聖王之身所具足的三十二種微妙好相。 149「其出家當」,宋、元、明三本均作「出家必」。 150「記」,宋、元、明三本均作「說」。 151「轉」,宋、元、明三本均作「輪」。 152「支」,麗本作「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支」。 153「朱髦」,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珠毛」。 154「咽」,宋、元、明三本均作「胭」。 155由旬(yojana)(巴),計算距離之單位,一由旬約計七哩。 156「捷」,麗本作「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捷」。 157「居士」,明本作「琉璃」。 158「羈絆」,麗本作「靽」,今依據明本改作「羈絆」。宋、元二本與聖本均作「羈靽」。 159鹿膞腸,上下傭直:即伊泥延鹿腨相,謂佛之兩腨漸漸纖圓、微妙,猶如鹿王之腨。「膞」,宋、元、明三本均作「腨」。大正本作「膊」。 160「鎖連」,宋、元、明三本均作「連鎖」。 161陰馬藏(kosohita-vatthaguyha)(巴),指男根密隱於體內,如馬陰藏之相。 162麗本無「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63「一」,明本作「一一」。 164「亭」,宋、元、明三本均作「停」。 165萬字:即「卍」形,在古印度時,代表吉祥之標幟,含有功德圓滿之意。巴利本無此記載。 166「類」,麗本作「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類」。 167方整齊平:齒相之一。 168梵音(brahmassara)(巴),具足正直、和雅、清澈、深滿、周遍遠聞五清淨之聲音。巴利本有「如迦陵頻伽(鳥)之聲」。 169白毫(unna odata)(巴),指眉間所生之白毛。 170頂有肉髻(unhisa-sisa)(巴),佛陀頭頂上有一肉團,其狀若髻。 171以上三十二相,參閱在阿含第五十九經三十二相經注解(佛光一‧三九三¯三九七。) 172「拘」,麗本作「俱」,今依據明本改作「拘」。 173「陰馬」,麗本作「馬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陰馬」。 174「行」,元、明二本均作「汙」。 175「斜」,宋、元、明三本均作「邪」。 176「圓」,麗本作「團」,今依據頻伽藏、卍正藏改作「圓」。大正本亦作「圓」。 177「羈絆」,麗本作「靽」,今依據明本改作「羈絆」。 178「上於」,宋、元、明三本均作「於上」。 179「倦」,宋、元、明三本均作「怠」。 180「付」,宋、元、明三本均作「育」。 181「懷」,麗本作「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懷」。 182「時」,宋、元、明三本均作「世」。 183「敬愛」,宋、元、明三本均作「愛敬」。 184目不眴:謂兩目凝靜不眨不閃。 185「名」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得」字。 186迦羅頻伽(karavika)(巴),又作迦陵,譯為好聲,以音聲美妙而有名之鳥。「羅」,宋、元、明三本均作「陵」。 187「在天正堂」,巴利本作 attha karane(於裁判所)。「天」,宋、元、明三本均作「大」。 188「耶」,宋、元、明三本均作「也」。 189「有」,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然」。 190「五欲娛樂」,巴利本作 panca kamagunani 其意為:五種人能引欲之質,即指眼、耳、鼻、舌、身五處的官能之樂。 191「便」,宋、元、明三本均作「更」。 192「擇」,宋、元、明三本均作「揀」。 193「穢」,麗本作「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穢」。 194宋、元、明三本均無「問」字。 195「未」,宋、元、明三本均作「不」。大正本亦作「不」。 196「爾」,宋、元、明三本均作「然」。 197「然思惟」宋、元、明三本均作「自思念」。 198風先火次:指先停止呼吸,其次體溫消失。 199「有人」,宋、元、明三本均作「人有」。 200「欲」,宋、元、明三本均作「樂」。 201「唯」,麗本作「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唯」。 202「寞」,聖本作「漢」。 203「三法衣」,巴利本作 tini kasa yani vatthani (三壞色衣)。指三種袈娑:(一)僧伽梨(sanghati)(巴),重衣。(二)鬱多羅僧(uttarasanga)(巴),上衣。(三)安陀會(antaravasaka)(巴),內衣。 204「以」,宋本作「已」。 205宋、元、明三本均無「除」字。 206「於」,聖本作「乎」。 207「撰」,宋、元、明三本均作「選」。 208「於」字之上,聖本有一「乎」字。 209「至」,宋、元、明三本均作「到」。 210「真道」,麗本作「道真」,今依據宋本改作「真道」。元、明二本均作「其道」。 211流轉:即輪迴(samsara)(巴)之意。 212苦盛陰:又作苦受陰、苦取蘊。 213「苦集陰」,巴利本作 dukkha-kkhandhassa samudaya (苦陰之集起)。 214「陰」,宋、元二本均作「除」。 215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梵語 anuttara-samyak-sambodhi 之音譯,巴利語為 anuttara-samma-sambodhi。又作無上正遍知、無上等正覺,為佛之無上覺智。 216「如眾」,宋、元、明三本均作「以深」。 217「惡」,宋、元、明三本均作「無」。 218「如」,麗本作「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如」。 219「已」,宋、元、明三本均作「以」。 220「即」,宋、元、明三本均作「則」。 221陰(khandha)(巴)、界(dhatu)(巴)、入(ayatana)(巴),又作三科,係指五蘊、十二處(內外六入)、十八界。 222「者」,宋、元、明三本均作「著」。 223四辯才:又作四無礙辯、四無礙解,即法無礙、義無礙、辭無礙、樂說無礙。參閱增一阿含苦樂品第五經(大二‧六五六下)。 224「得」,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於」。 225眾結(samyojanani)(巴),指眾多的煩惱。通常分成五上分結、五下分結。 226「除」,宋、元、明三本均作「陰」。 227「東」,聖本作「來」。 228「遊」,麗本作「逝」,今依據頻伽藏改作「遊」。大正本亦作「遊」。 229「登」,聖本作「蹬」。 230「息滅」,巴利本作 santo (寂靜)。「息」,聖本作「自」。 231「清淨」,巴利本作 panita(殊勝的)。宋本作「靜暄」,元、明二本均作「靜喧」,聖本作「清涼」。 232「若為」,宋、元、明三本均作「為被」。 233「念」,宋、元、明三本均作「今」。 234「知」,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如」。 235阿僧祇劫(asankheyya kappa)(巴)、(asankhya-kalpa)(梵),即無數劫之意。「阿僧祇」為印度一種數目之名稱,為極大之數。 236「能」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所以」二字。 237優缽羅花(uppala)(巴),青蓮。缽頭摩華(paduma)(巴),紅蓮。鳩勿頭華(kumuda)(巴),黃蓮。分陀利華(pundarika)(巴),白蓮。「鳩」,宋、元、明三本均作「拘」。 238「甘露法門」,巴利本作 amatassa dvara (甘露之門),佛法可使人進入涅槃境界,故以甘露譬喻之。 239「現」,宋、元、明三本均作「見」。 240施論(dana-katha)(巴),論說布施之義。戒論(sila-katha)(巴),論說持戒之義。昇天論(sagga-katha)(巴),論說如何修行死後生天之語。 241苦聖諦(dukkha ariya-sacca)(巴)、苦集聖諦(dukkha-samudaya ariya-sacca)(巴)、苦滅聖諦(dukkha-virodha ariya-sacca)(巴)、苦出要諦(dukkha-nirodha-gamini-patipada ariya-sacca)(巴),又作道諦。以上四聖諦參閱中阿含第三十一經分別聖諦經(佛光一‧二五一)。 242「塵離」,麗本作「離塵」,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塵離」。 243魔(mara)(巴),又作魔羅、惡魔,經常企圖擾亂佛及諸弟子。 244他化自在天(Paranimmita-vasa-vattino deva)(巴),為欲界六天中之第六天,此天以奪他之所化而自娛樂,故名他化自在。 245「彼」,宋、元、明三本均作「次」。 246阿須倫(asura)(巴),又作阿修羅,譯為非天、不端正,喜鬥戰,六道之一。「倫」,宋、元二本均作「輪」。 247「善」,宋、元、明三本均作「苦」,聖本作「若」。 248「察」,大正本作「眾」。 249「厄」,麗本作「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厄」。 250「滅苦」,大正本作「苦滅」。 251「一切縛得」,宋、元、明三本均作「於一切縛」。 252惡趣(duggati)(巴),眾生因積結惡業而各趣其所,故又用以稱彼積結惡業而各趣其所之眾生。三惡趣,即地獄、餓鬼、畜生。 253貪(raga)(巴)、瞋恚(dosa)(巴)、癡(moha)(巴),通稱三毒。 254「源」,麗本作「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均改作「源」。 255解脫(vimutti)(巴),解開惑業之繫縛,脫離三界之苦果。 256「已」,宋、元、明三本均作「以」。 257已勝難勝魔:已降伏了難降伏的魔。 258「誡」,宋、元、明三本均作「戒」。 259「無漏、心解脫」,巴利本作 anupadaya asavehi cittani vimuccimsu(無取著已,心由諸漏解脫。) 260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死」字。 261「集」,宋本作「習」。 262麗本無「聖」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63「如」,宋、元、明三本均作「若」。 264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現」字。 265「人」,宋、元、明三本均作「求」。 266「十六」,宋、元、明三本均作「三十四」。 267「荼」,麗本作「茶」,今依據磧砂藏、卍正藏改作「荼」。 268「念」,宋、元、明三本均作「思」。 269「各二人俱在在處處」,「各」疑作「勿」。參閱本經下文作「宜各分布,處處遊行」。雜阿含卷三十九第一○八四經(大正‧卷三十九‧一○九六經)作:「汝等當行人間,多所過度,多所饒益,安樂人天,不須伴行,一一而去。」巴利本作 Ma ekena dve agamittha(勿兩人同一道而行)。 270「於」,宋、元、明三本均作「王」。 271首陀會天(Suddhavasa deva )(巴),又作五淨居天、五那含天、五不還天,為不還果之聖者所證得而受生之色界第四禪大處。 272「現」,聖本作「見」。 273「悉」,宋、元、明三本均作「遣」。 274「象」,聖本作「鳥」。 275「之」,宋、元、明三本均作「至」。 276「跏」,麗本作「加」,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跏」。 277「不以除……為沙門」,巴利本作 Na hi pabbajito parupaghati, ﹝na﹞Samano hoti param vihethayanto.(出家者不傷害他人,沙門無惱害他人。) 278「頌」,宋、元、明三本均作「讚」。 279「止」,聖本作「正」。 280四真諦:即苦、集、滅、道四聖諦。 281聲聞(savaka)(巴)、(sravaka)(梵),指親自聽聞佛陀教法的弟子。 282羅閱城:即摩竭陀國的王舍城(Raja-gaha)(巴)之音譯。 283耆闍崛(Gijjhakuta )(巴),山名,位於中印度摩竭陀國王舍城之東北。山形有若鷲鳥之頭,故又稱鷲頭山。 284無造天(Aviha deva)(巴),又作無煩天,位於色界十八天中之四禪天。 285「舍」,麗本作「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舍」。 286阿迦尼吒天(Akanittha deva)(巴),位於色界十八天中之最上天,故又稱色究竟天。 287無熱(天)(Atappa deva)(巴),位於色界十八天中之四禪天。 288「熱無」,宋、元、明三本均作「極天」。 289晝度樹(paricchattaka)(巴),又作波利質多羅樹、香遍樹,為生於忉利天之樹。 290善見天(Sudassa deva)(巴),位於色界十八天中之四禪天。 291大善見(天)(Sudassi deva)(巴),位於色界十八天中之四禪天。 292「行」,麗本作「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行」。 293麗本無「如北天念」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補上。 294「亂」,宋、元、明三本均作「能」。 295「具」,聖本作「見」。 296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佛說」二字。 297「一」字之下,聖本有「光明皇后願文」六字。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