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卷第四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1 一子品第九 (五三)2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母人,心懷篤信,唯有一子,恆作是念:云何當教授彼3,使成為人?」 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我等,世尊!不解此義。世尊是諸法之本,如來所陳,靡不承受。唯願世尊與諸比丘說此深法,聞已奉行!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其義。」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世尊告曰:「猶彼優婆斯心懷篤信,作是教訓:『汝今在家,當如質多長者,亦如象童子。所以然者,此是其限,此是其量4。世尊受證弟子,所謂質多長者、象童子也。』若童子意欲剃除鬚髮5,著三法衣,出家學道,當如舍利弗、目犍連比丘。所以然者,此是其限,此是其量6。所謂舍利弗、目犍連比丘,好學正法,莫作邪業,興起非法;設汝生此染著之想,便當墜墮三惡趣中。善念專心,不得者得,不獲者獲,未得證者,今當受證。所以然者,諸比丘!信施之重,實不可消,令人不得至道。是故,諸比丘!莫生染著之意,已生當滅。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四)7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篤信優婆斯唯有一女,彼當云何教訓成就?」 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我等,世尊!不解此義。世尊是諸法之本,如來所陳,靡不承受。唯願世尊與諸比丘說此深法,聞已奉行!」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其義。」 諸比丘對曰:「如是。」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世尊告曰:「猶彼篤信優婆斯教訓女曰:『汝今在家者,當如拘讎多羅優婆斯、難陀母。所以然者,此是其限,此是其量8。世尊受證弟子,所謂拘讎多羅優婆斯、難陀母是。』若女意欲剃除鬚髮,著三法衣,出家學道者,當如讖摩比丘尼、優缽花色比丘尼。所以然者,此是其量,此是其限9。所謂讖摩比丘尼、優缽華色比丘尼,好學正法,莫作邪業,興起非法;設汝生此染著之想,便10當墜墮11三惡趣中。善念專心,不果者果,不獲者獲,未得證者,今當受證。所以然者,諸12比丘!信施之重,實不可消,令人不得至道之趣。是故,諸比丘!莫生染著之想,已生當滅。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五?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不見一法疾於心者,無譬可喻,猶如獼猴捨一取一,心不專定。心亦如是。前想、後想所不同者14,以方便15法不可摸則,心迴轉疾。是故,諸比丘!凡夫之人不能觀察心意。是故,諸比丘!常當降伏心意,令趣善道,亦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六?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不見一法疾於心者,無譬可喻,猶如獼猴捨一取一,心不專定。心亦如是,前想、後想所念不同。是故,諸比丘!凡夫之人不能觀察心意所由。是故,諸比丘!常當降伏心意,得趣善道。是故17,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七?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恆觀見一心中所念之事,此人如屈伸臂頃墮泥黎19中。所以然者,由惡心故,心之生病墜墮地獄。」 爾時,世尊便說偈言: 「猶如有一人,心懷瞋恚想; 今告諸比丘,廣演其義趣。 今正是其時,設有命終者20; 假令入地獄,由心穢行故。 「是故,諸比丘!當降伏心,勿生穢行。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八)21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恆觀見一人心中所念之事,如屈伸臂頃而生天上。所以然者,由善心故;已生善心,便生天上。」 爾時,世尊便說偈言22: 「設復有一人,而生善妙心; 今告諸比丘,廣演其義趣。 今正是其時,設有命終者; 便得生天上,由心善行故。 「是故,諸比丘!當發淨意,勿生穢行。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九)23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於此眾24中,不見一法最勝最妙:眩惑世人,不至永寂25,縛著牢獄,無有解已。所謂男子見女26色已,便起想著,意甚愛敬,令人不至永寂,縛著牢獄,無有解已。意不捨離,周旋往來,今世後世,迴轉五道,動歷劫數。」 爾時,世尊便說偈曰: 「梵音柔軟聲,如來說難見; 或復有時見,繫念在目前。 亦莫與女人,往來與言語; 恆羅伺捕人,不得至無為。 「是故,諸比丘!當除諸色,莫起想著。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27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於此眾中,不見一法最勝最妙:眩惑世人,不至28永寂,縛著牢獄,無有解已。所謂女見男子色已,便起想著,意甚愛敬,令人不至永寂,縛著牢獄,無有解已。意不捨離,周旋往來,今世後世,迴轉五道,動歷劫數。」 爾時,世尊便說偈曰: 「若生顛倒想,興念恩愛心; 除念29意染著,便無此諸穢。 「是故,諸比丘!當除諸色,莫起想著。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一)30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於此眾中,不見一法:無欲想31便起欲想;已起欲想便增益32。無瞋恚想33便起瞋恚;已起瞋恚便增多。無睡眠想34便起睡眠;已起睡眠便增多。無調戲想35便起調戲;已起調戲便增多。無疑想便起疑想36;已起疑想便增多。亦當觀惡露37不淨想,設作亂想,無欲想便有欲想;已有欲想便增多。瞋恚、睡眠,本無疑想便起疑想;疑想已起38便增多。是故,諸比丘!莫作亂想,常當專意。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二)39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於此法40中,不見一法:未有欲想便不生欲想;已生欲想便能滅之41。未生瞋恚想便不生;已生瞋恚想便能滅之。未生睡眠想便不生;已生睡眠想便能滅之。未生調戲想便不生;已生調戲想便能滅之。未生疑想便不生;已生疑想便能滅之。亦當觀惡露不淨,己觀惡露不淨,未生欲想便不生;已生便能滅之。未生瞋恚便不生;已生瞋恚便能滅之。……乃至疑,未生疑想便不生;已生疑想便能滅之。是故,諸比丘!常當專意觀不淨想。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斯及二心,一墮‧一生天, 男女想受42樂,二欲想在後。 增壹阿含經43護心品第十 (三在)44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修行一法,廣布一法已,便得神通,諸行寂靜,得沙門果,至泥洹界。云何為一法?所謂無放逸行。云何為無放逸行?所謂護心也。云何護心? 於是,比丘!常守護心有漏、有漏法45。當彼守護心有漏、有漏法46,於有漏法便得悅豫,亦有信樂,住不移易,恆專其意,自力勸勉。 「如是,比丘!彼無放逸行,恆自謹慎。未生欲漏便不生;已生欲漏便能使滅;未生有漏便不生;已生有漏便能使滅;未生無明漏便不生;已生無明漏便能使滅。比丘於彼無放逸行。閑靜一處,恆自覺知而自遊戲,欲漏心便得解脫,有漏心、無明漏心便得解脫。已得解脫,便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47,如實知之。」 爾時,世尊便說斯48偈: 「無憍49甘露跡,放逸是死徑; 無慢則不50死,慢者即51是死。 「是故,諸比丘!當念修行無放逸行。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四)52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修行一法,廣布一法已,便得神通,諸行寂靜,得沙門果,至泥洹處。云何為一法?謂無放逸行於諸善法。云何無放逸行?所謂不觸嬈一切眾生,不害一切眾生,不惱一切眾生,是謂無放逸行。 「彼云何名善法?所謂賢聖八道品53:等見、等方便、等語、等行、等命、等治、等念、等定54,是謂善法。」 爾時,世尊便說偈曰: 「施一切眾生,不如法施人; 雖施眾生福,一人法施勝。 「是故,諸比丘!當修行善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五) 55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云何觀檀越施主?」 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世尊是諸法之王56。唯願世尊與諸比丘而說此義,聞已盡當奉行!」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當與汝分別其義。」 對曰:「如是,世尊!」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世尊告曰:「檀越施主當恭敬如子孝順父母,養之、侍之,長益五陰57,於閻浮利地58現種種義。觀檀越主59能成人戒、聞、三昧、智慧。諸比丘多所饒益,於三寶中無所罣礙,能施卿等衣被、飲食、??榻60、臥具、病瘦醫藥。是故,諸比丘!當有慈心於檀越所,小恩常不忘,況復大者!恆以慈心向彼檀越,說身、口、意清淨之行,不可稱量,亦無有限。身行61慈,口行慈,意行慈62,使彼檀越所施之物,終不唐捐,獲其大果,成大福祐,有大名稱,流聞世間,甘露法味。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世尊便說偈曰: 「施以成大財,所願亦成就; 五及諸賊盜63,不能侵彼物。 施以得王位,紹繼轉輪處; 七寶具足成,本施之所致。 布施成天身,首著雜寶冠; 與諸妓女遊,本施之果報。 施得天帝釋,天王威力盛; 千眼莊嚴形,本施之果報。 布施成佛道,三十二相64具; 轉無上法輪,本施之果報。」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六)65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檀越施主當云何承事供養精進持戒諸賢聖人?」 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世尊是諸法之王66,唯願世尊與諸比丘而說此義,聞已67盡當奉持!」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當與汝分別其68義。」 對曰:「如是,世尊!」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世尊告曰:「檀越施主承事供養精進持戒諸多聞者,猶如與迷者指示其路,糧食乏短而給施食,恐怖之人令無憂惱,驚畏者69教令莫懼,無所歸者與作覆護,盲者作眼目,與病作醫王。猶如田家農夫修治田業,除去穢草,便能成就榖食。比丘常當除棄70五盛陰病71,求入無畏泥洹城中。如是,諸比丘!檀越施主承事供養精進持戒諸多聞者當施72。」 爾時,阿那邠持73長者集在彼眾,爾時長者阿那邠持白世尊曰:「如是,世尊!如是,如來!」一切施主及與受者猶吉祥瓶,諸受施人如毗沙王,勸人行施如親父母,受施之人是後世良祐,一切施主及與受者猶如居士74。 世尊告曰:「如是,長者!如汝所言。」 阿那邠持長者白世尊曰:「自今已後,門75不安守,亦不拒76逆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斯,及諸行路乏糧食者。」 爾時,阿那邠持長者白世尊曰:「唯願世尊及比丘眾受弟子請!」爾時,世尊默然受長者請。 爾時,長者見77世尊默然受請,即禮佛三78匝,還歸所在,至舍已,即其夜辦具甘饌種種飯79食,廣敷坐具,自白:「時到,食具已辦,唯願80世尊願時臨顧!」 爾時,世尊將諸比丘眾,著衣持缽,詣舍衛城,至長者家。到已,各自就座81,諸比丘僧亦各隨次坐。 爾時,長者見佛、比丘眾坐定,手自斟酌,行種種飲食。已82行種種飲食,各收缽坐83,更取卑座,在如來前欲聽聞法。 爾時,長者白世尊言:「善哉!如來!聽諸比丘隨所須物三衣、缽盂84、鍼筒85、尼師壇86、衣裳87、法澡罐88,及余一切沙門雜物,盡聽弟子家取之。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若須衣裳、缽器及尼師壇、法澡罐,及餘一切沙門雜物,聽使此取89,勿足疑難,起想著心。」 爾時,世尊與長者阿那邠持說微妙之90法。說妙91法已,便從坐起而去。當於爾時,阿那邠持復於四城門而廣惠施,第五巿中,第六在家,須食與食,須漿與漿,須車乘、妓樂、香熏、瓔珞92,悉皆與之。 爾時,世尊聞長者阿那邠持於四城門中廣作惠施,復於大巿布施貧乏,復於家內布施無量。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弟子中第一優婆塞好喜布施,所謂須達長者是。」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七)93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阿那邠持長者便往至世尊所,頭面禮世尊足,在一面坐。世尊告曰:「云何,長者!貴家恆布施貧乏耶?」 長者對曰:「如是,世尊!恆布施貧乏。於四城門而廣布施,復在家中給與所須。世尊!我或時作是念:并欲布施野獸94、飛鳥、豬、狗之屬。我亦無是念:此應與,此不應與。亦復無是念:此應與多,此應與少。我恆有是念:一切眾生皆由食而存其命,有食便存,無食便喪。」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長者!汝乃以菩薩心,專精一意而廣惠施。然此眾生由食得濟,無食便喪。長者!汝當獲大果95,得大名稱,有大果報,聲徹十方,得甘露法味。所以然者,菩薩之處96恆以平等心而以惠施,專精一意,念眾生類由食而存,有食便濟,無食便喪。是謂,長者!菩薩心所安處而廣惠施。」 爾時,世尊便說偈曰97: 「盡當普惠施,終無吝悔心; 必當遇良友,得濟到彼岸。 「是故,長者!當平等意而廣惠施。如是,長者!當作是學!」 爾時,長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八)98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我今日審知眾生根原所趣,亦知布施之報。最後一摶之餘,已不自食,惠施他人。爾時,不起憎嫉之心如毛髮許。以此眾生不知施之果報,如我皆悉知之。施之果報,平等之報,心無有異。是故,眾生不能平等施而自墮落,恆有慳嫉之心,纏裹心意。」 爾時,世尊便說偈曰: 「眾生不自覺,如來之言教; 常當普惠施,專向真人所。 志性以清淨,所獲福倍多; 等共分其福,後得大果報。 所施今善哉!心向廣福田; 於此人間逝,必生於天上。 己到彼善處,快樂自娛樂; 吉祥甚歡悅,一切無乏短。 以天威德業,玉女為營從; 平等之施報,故獲此福祐。」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九)99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莫畏福報,所以然者,此是受樂之應,甚可愛敬,所以名為福者,有此大報。汝等當畏無福,所以然者,此名苦之原本,愁憂苦惱不可稱記100,無有愛樂,此名無福。比丘!昔我自念七年行慈心,復過七劫不來此世,復於七劫中生光音天101,復於七劫生空102梵天處為大梵天,無與等者統百千世界。三十六反103為天帝釋形,無數世為轉輪王104。是故,諸比丘!作福莫倦105。所以然者,此名受樂之應,甚可愛敬,是謂名為福,汝等當畏無福,所以然者,苦之原本,愁憂苦惱不可稱記,此名無福。」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快哉福報!所願者得; 速至滅盡,到無為處。 正使億數,天魔波旬, 亦不能嬈,為福業者。 彼恆自求,賢聖之道, 便盡除苦,後無有106憂。 「是故,諸比丘!為福莫厭。是故,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7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承順一法,不離一法,魔108波旬不能得其便,亦不能來觸嬈人。云何為一法?謂功德福業。所以然者,自憶往昔在道樹109下,與諸菩薩集在一處,弊魔波旬將諸兵眾數千萬億,種種形貌,獸頭人身不可稱計,天、龍、鬼、神、阿須倫、迦留羅、摩休勒等,皆來雲110集。 「時,魔波旬而語我言:『沙門速投于111地!』佛以福德大力,降伏魔怨,諸塵垢消,無有諸穢,便成無上正真道112。諸比丘!當觀此義,其有比丘功德具足者,弊魔波旬不能得其113便,壞其功德。」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有福快樂,無福者苦; 今世後世,為福受樂。 「是故,諸比丘!為福莫倦。」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一?4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比丘修行一法,便不能壞敗惡趣。一為趣善,一為趣泥115洹。云何修行一法,不能壞敗惡趣?所謂心無篤信,是謂修此一法不壞敗116惡趣。云何修行一法趣善處者?所謂心行篤信,是謂修此一法得趣善處。云何修行一法得至泥洹?所謂恆專心念,是謂修行此法得至泥洹。是故,諸117比丘!專精心意,念諸善本。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二?8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一人出現於世,此眾生類便增壽益算,顏色光潤,氣力熾盛,快樂無極,音聲和雅。云何為一人?所謂如來、至真、等正覺。此119謂一人出現於世,此眾生類便增壽益算,顏色光潤,氣力熾盛,快樂無極,音聲和雅。是故,諸比丘!常當專精一心念佛。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無慢二‧念‧檀120,二施‧慳121無厭, 施福‧魔波旬,惡趣及一人。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 1「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十三字,宋、元二本均作「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十二字,明本作「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九字。 2本經敘說猶如篤信之優婆斯教獨生子成人,若在家當如質多長者、象童子,若出家當如舍利弗、目犍連,故教誡比丘善念專心,求於果證,莫生染著。參閱相應部(S﹒17﹒23﹒Putto 子)。 3麗本無「授彼」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4「此是其限,此是其量」,巴利本作 Esa……tula etam pamanam mama savakanam upasakanam (此是我諸聲聞優婆塞之量秤、尺度。) 5「鬚髮」,宋、元、明三本均作「髮鬚」。 6「此是其限,此是其量」,巴利本作 Esa ……tula etam pamanam mama savakanam bhikkhunam (此是我諸聲聞比丘之量秤、尺度。) 7本經敘說猶如篤信之優婆斯教獨生女成人,若在家當如拘讎多羅、難陀母,若出家當如讖摩、優缽花色,故教誡比丘善念專心,求於果證,莫生染著。參閱相應部(S﹒17﹒24﹒Ekadhitu 一女)。 8「此是其限,此是其量」,巴利本作 Esa ……tula etam pamanam mama savikanam upasikanam (此是我諸聲聞優婆夷之量秤、尺度。) 9「此是其量,此是其限」,巴利本作 Esa……tula etam pamanam mama savikanam bhikkhuninam (此是我諸聲聞比丘尼之量秤、尺度)。 10「便」,大正本作「然」。 11「墮」,大正本作「墜」。 12宋、元、明三本均無「諸」字。 13本經敘說不見一法疾於心者,故常當降伏心意,令趣善道。參閱相應部(S﹒12﹒61﹒Assutavato (1)無聞)。 14宋、元、明三本均無「譬可喻猶如獼猴捨一取一心不專定心亦如是前想後想所不同者」二十七字。 15宋、元、明三本均無「便」字。 16本經敘說不見一法疾於心者,故常當降伏心意,得趣善道。參閱相應部(S﹒12﹒61﹒Assutavato (1)無聞)。 17「是故」,宋、元、明三本均作「如是」。 18本經敘說心穢行,則入地獄,當降伏心,勿生穢行。增支部(A﹒1﹒5﹒3﹒Paduttha-citta ◎心穢)、小部‧如是語經(It﹒20﹒Puggala 汙心)。 19泥黎(niraya)(巴),即地獄。「黎」,宋、元、明三本均作「??」。 20「者」,宋、元、明三本均作「時」。 21本經敘說心善行,便生天上,當發淨意,勿生穢行。增支部(A﹒1﹒5﹒4﹒Pasanna-citta ◎ 心淨)、小部‧如是語經(It﹒21﹒Cittam jhayi 淨心)。 22「言」,宋、元、明三本均作「曰」。 23本經敘說不見一法眩惑於人如女色者,令人不至永寂,縛著牢獄,迴轉五道,動歷劫數,故當除諸色,莫起想著。增支部(A﹒1﹒1﹒1﹒Itthirupa ◎女色)。 24眾:指僧伽,來聽佛說法之會眾。 25「我於此眾中,不見一法最勝最妙:眩惑世人,不至永寂」,巴利本作 Naham bhikkhave annam ekarupam Pi samanupassami yam evam purisassa cittam pariyadaya titthati 其意為:比丘!我不見其他一色,如此[一色]占據男人的心而住。 26「女」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人」字。 27本經敘說不見一法眩惑於人如男色者,令人不至永寂,縛著牢獄,迴轉五道,動歷劫數,故當除諸色,莫起想著。增支部(A﹒1﹒1﹒6﹒Purisarupa ◎男色)。 28「至」,麗本作「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至」。 29「除念」,宋、元、明三本均作「念除」。 30本經敘說若作亂想,五蓋便起,已起增多,故莫作亂想,常當專意。增支部(A﹒1﹒2﹒1──5﹒Subhanimitta etc ﹒◎淨相等)。 31欲想(kama sanna )(巴),貪著五欲之念。 32「我於此眾中,不見一法:無欲想便起欲想;已起欲想便增益」,巴利本作 Naham bhikkhave annam ekadhammam pi samanupassami yena anuppanno va kamacchando uppajjati uppanno va kamacchando bhiyyo bhavaya vepullaya samvattati 其意為:我不見其他一法,如此[一法]能使未生欲貪生起欲貪,或已生欲貪增長擴大。 33瞋恚想(byapada sanna)(巴),對違情之事,心懷忿恨。 34睡眠想(thinamiddham sanna)(巴),心昏身重,懶惰欲眠。 35調戲想(uddhacca-sanna)(巴),內心躁動憂惱,無法定心。 36疑想(vicikiccha sanna)(巴),對法猶疑而無決斷。以上五想能蓋覆心性,又作五蓋。 37惡露:身上不淨之津液如膿、血、尿、屎等,為觀身不淨之對象。 38「疑想已起」,宋、元、明三本均作「已起疑想」。 39本經敘說常當專意觀不淨想,則五蓋不生,已生使滅。增支部(A﹒1﹒2﹒6│10﹒Asubhanimitta etc ◎ 不淨相等)。 40「法」,依文意擬作「眾」。 41「我於此法中,不見一法:未有欲想便不生欲想;已生欲想便能滅之」,巴利本作 Naham bhikkhave annam ekadhammam pi samanupassami yena anuppanno va kamacchando n uppajjati uppanno va kamacchando pahiyati 其意為:我不見其他一法,如此[一法]能使未生之欲貪不生起,或已生之欲貪斷除。 42「想受」,元、明二本均作「相愛」。 43明本無「增壹阿含經」五字。 44本經敘說當學無放逸行,常守護心,恆自謹慎,則三漏不生,已生使滅。參閱小部‧如是語經(It﹒23﹒Ubho attha 二利)。 45有漏(sasava)(巴),指三有漏:欲有漏、有有漏、無明有漏。參閱雜阿含卷十八第四八九經(大正‧卷一八‧四九○經)。有漏法(sasava-dhamma)(巴),一切煩惱法,為能障礙涅槃之法。 46宋、元、明三本均無「有漏法」三字。 47有(bhava)(巴),指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亦即欲界、色界、無色界。「不復受有」,謂不再受生於三界輪迴生死。 48「斯」,宋、元、明三本均作「此」。 49「憍」,宋、元、明三本均作「慢」。 50「不」,宋、元、明三本均作「無」。 51「即」,宋、元、明三本均作「則」。 52本經敘說當學無放逸行於諸善法。無放逸行即不觸嬈、不害、不惱一切眾生;善法指八正道。 53「道品」,宋、元、明三本均作「聖道」。 54等見(samma-ditthi)(巴),即正見,正確的見解。等方便(samma-vayama)(巴),即正精進,正當的努力。等語(samma-vaca)(巴),即正語,正當的言語。等行(samma-kammanta)(巴),即正業,正當的身業。等命(samma-ajiva)(巴),即正命,合理的生活。等治(samma-nkappa)(巴),即正思惟,正確的思想。等念(samma-sati)(巴),即正念,正確把握心念。等定(samma-samadhi)(巴),即正定,正確的集中精神。以上八道品參閱雜阿含卷二十八第七八四經(大正‧卷二八‧七九六經)。「定」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等」字。 55本經敘說觀檀越之布施,能成就戒、聞、三昧、智慧;比丘莫忘恩惠,當有慈心於檀越,說身、口、意清淨之行,使檀越功不唐捐。並說檀越布施之果報。 56「王」,宋、元、明三本均作「主」。 57五陰(Panca khandha)(巴),又作五蘊,即色、受、想、行、識,為構成身心的五種要素。 58閻浮利地(Jambudipa)(巴),又作閻浮提洲、南瞻部洲,位於須彌山之南,即我人所居住的世界。 59「主」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施」字。 60「榻」,宋、元二本均作「蹋」。 61宋本無「身行」二字。 62宋本無「慈」字。 63「賊盜」,宋、元、明三本均作「盜賊」。 64三十二相(dvattimsa lakkhanani)(巴),即三十二大人相,為佛及轉輪王所具足之三十二種身相。參閱中阿含第五十九經三十二相經(佛光一‧三九○)。 65本經敘說檀越當承事供養精進持戒之諸賢聖人;比丘當除棄五盛陰病,求入無畏泥洹城中;又說阿那邠持廣作惠施。 66「王」,宋、元、明三本均作「主」。 67麗本無「聞已」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68「其」,宋、元、明三本均作「是」字。 69「者」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之」字。 70「棄」,宋、元、明三本均作「去」。 71宋、元、明三本均無「病」字。 72「施」,宋、元、明三本均作「於」。 73阿那邠持(Anathapindika)(巴),即給孤獨長者須達多。 74居士(gahapati)(巴),又作家主、長者、居士族、商主。居士有二,一為居財之士,二為居家之士。十誦律卷六(大二三‧四七中):「居士者,除王、王臣及婆羅門種,餘在家白衣,是名居士。」 75「門」,宋本作「聞」。 76「拒」,宋本作「巨」。 77「見」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已」字。 78「三」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堯」字。 79「飯」,宋、元、明三本均作「飲」。 80「願」,宋本作「然」。 81「座」,宋、元、明三本均作「坐」。 82「已」,麗本作「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83「坐」,宋、元、明三本均作「起」。 84缽盂(patta)(巴),又作缽多羅,譯為應量器,為出家人所用之食器,比丘十八物之一。 85「筒」,宋、元、明三本均作「筩」。 86尼師壇(nisidana)(巴),譯為坐具,為坐臥之時,敷於地上或臥具上之布。 87「裳」,麗本作「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裳」。 88「罐」,宋、元、明三本均作「灌」。 89「此取」,宋、元、明三本均作「取此」。 90宋、元、明三本均無「之」字。 91「妙」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微」字。 92瓔珞(alankara)(巴),印度王公貴人掛在胸前之珠玉飾物。 93本經敘說當以平等意而廣惠施,阿那邠持能以菩薩平等心,專精一意而普施,念眾生類由食而存。 94麗本無「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95「果」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報」字。 96「處」,宋、元、明三本均作「家」。 97「偈曰」,宋、元、明三本均作「此偈」。 98本經敘說佛陀審知眾生根源所趣及布施之果報,然眾生不能平等施而自墮落,恆有慳嫉之心,纏裹心意;若能平等惠施,必獲其福祐。小部‧如是語經(It﹒26﹒Dana 施)。 99本經敘說為福莫厭,當畏無福。造福是受樂之應,甚可愛敬;無福是苦之本原,不可稱記。造福者恆求聖賢之道,盡除苦,後無有憂。小部‧如是語經(It﹒22﹒Punna 福)。 100「記」,宋、元、明三本均作「紀」。 101光音天(Abhassara deva)(巴),又作極光淨、遍勝光、位於色界二禪天,此天之有情泯絕音聲,言語時口出淨光,故名光音天。 102「空」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處天」二字。 103「反」,宋、元、明三本均作「變」。 104轉輪王(cakkavatti rajan)(巴),又作轉輪聖王、飛行皇帝,身具三十二相,即位時感得輪寶,轉其輪寶而降伏四方。以正法治世,有七寶成就、四德具足。依不同福德而有金、銀、銅、鐵四種轉輪王之別。 105「倦」,麗本作「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倦」。 106「有」,宋、元、明三本均作「復」。 107本經敘說為福莫倦,功德福業能降伏魔怨而成佛道。 108「魔」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天」字。 109道樹:即菩提樹(bodhirukkha)(巴)。 110「雲」,麗本作「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雲」。 111「于」,宋、元、明三本均作「乎」。 112「道」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之」字。 113宋本無「其」字。 114本經敘說心無篤信,不壞敗惡趣;心行篤信,得趣善處;恆專心念,得至泥洹。 115「泥」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至」字。 116宋、元、明三本均無「敗」字。 117「諸」字之上,麗本有一「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18本經敘說如來出世,眾生類便增壽、顏色光潤、氣力熾盛、快樂無極、音聲和雅,故當專精一心念佛。 119「此」,宋、元、明三本均作「是」。 120「檀」,麗本作「壇」,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檀」。 121「慳」,麗本作「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慳」。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