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卷第十四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1

高幢品第二十四之一

(二○五)2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昔者,天帝釋告三十三天:『卿等若入大戰中時,設有恐怖畏懼之心者,汝等還顧視我高廣之幢,設見我幢者,便無畏怖。若不憶我幢者,當憶伊沙天王3幢;以4憶彼幢者,所有畏怖,便自消滅。若不憶我幢,及不憶伊沙幢者,爾時,當憶婆留那5天王幢;以6憶彼幢,所有恐怖,便自消滅。』
「我今亦復告汝等:設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若有畏怖衣毛豎者,爾時當念我身,此是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出現於世。設有恐怖衣毛豎者,便自消滅。
「若復不念我者,爾時當念於法。如來法者甚為微妙,智者所學;以7念法者,所有恐怖,便自消滅。
「設不念我,復不念法,爾時當念聖眾。如來聖眾極為和順,法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8慧成就。所謂四雙八輩,此是如來聖眾,可敬可事,世間福田,是謂如來聖眾。爾時若念僧已,所有恐怖,便自消滅。
「比丘當知:釋提桓因猶有淫、怒、癡,然三十三天念其主即無恐怖,況復如來無有欲9、怒、癡10心,當念有恐怖乎?若有比丘有恐怖者,便自消滅。是故,諸比丘!當念三尊:佛、法、聖眾。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六?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拔祇12國界有鬼,名為毗沙。在彼國界,極為兇13暴。殺民無量,恆日殺一人,或日殺二人、三人、四人、五人、十人、二十人14、三十人、四十人、五十人。爾時,諸鬼神、羅剎充滿彼國。
是時,拔祇人民15皆共集聚16,而作是說:「我等可得避此國至他國界,不須住此。」
是時,毗沙惡鬼知彼人民心之所念,便語彼人民曰:「汝等莫離此處至他邦土,所以然者,終不免17吾手。卿等日日持一人祠吾,吾便18不觸擾汝。」
是時,拔祇人民日取一人祠彼惡鬼。是時,彼19鬼食彼人20已,取骸骨擲21著他方山中,然彼山中骨滿溪22谷。
爾時,有長者名善覺,在彼住止,饒財多寶,積財千億,騾、驢23、駱駝不可稱計,金、銀、珍寶、車渠、馬瑙、真珠、虎珀亦不可稱計24。爾時,彼長者有兒,名為那優羅。唯有一子,甚愛敬25念,未曾離目前。爾時,有此限制:「那優羅小兒,次應祠鬼。」
是時,那優羅父母沐浴此小兒,與著好衣,將至冢間,至彼鬼所。到已,啼哭喚呼,不可稱計,並作是說:「諸神!地神!皆共證明:我等唯有此一子,願諸神明26當證明此;及二十八大鬼神王當共護此,無令有厄27;及四天王咸共歸命,願擁護此兒,使得免濟;及釋提桓因亦向歸命,願濟此兒命;及梵天王亦復歸命,願脫此命;諸有鬼神護世者亦向歸命,使脫此厄;諸如來弟子漏盡阿羅漢,我今亦復歸命,使脫此厄;諸辟支佛無師自覺亦復自歸,使脫此厄;彼如來今亦自歸,不降者降,不度者度,不獲者獲,不脫者脫,不般涅槃者使般涅槃,無救者與作救護,盲者作眼目,病者作大醫王,若天、龍、鬼神、一切人民、魔及魔天,最尊、最上,無能及者,可敬可貴,為人作良祐福田,無有出如來上者。然如來當鑒察之,願如來當照此至心!」是時,那優羅父母即以此兒付鬼已,便退而去。
爾時,世尊以天眼清淨,復以天耳徹聽,聞有此言,那優羅父母啼28哭不可稱計。爾時,世尊以神足力,至彼山中惡鬼住處。時,彼惡鬼集在雪山北鬼神之處。是時,世尊入鬼住處而坐,正身正意,結跏趺坐。
是時,那優羅小兒漸以至彼惡鬼住處。是時,那優羅小兒遙見如來在惡鬼住處,光色炳然,正身正意,繫念在前,顏色端正29,與世有奇,諸根寂靜,得諸功德,降伏諸魔,如此諸德不可稱計。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如須彌山,出諸山頂,面如日月,亦如金山,光有遠照。見已,便起30歡喜心向於如來,便生此念:此必不是毗沙惡鬼。所以然者,我今見之,極有歡喜之心;設當是惡鬼者,隨意食之。
是時,世尊告曰:「那優羅!如汝所言,我今是如來、至真、等正覺,故來救汝,及降此惡鬼。」
是時,那優羅聞此語已31,歡喜踊躍,不能自勝,便來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是時,世尊與說妙義,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穢惡,漏不淨行,出家為要,去諸亂想。爾時,世尊以32見那優羅小兒心意歡喜,意性柔軟,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集33、盡、道,是時世尊具與彼說。彼即於座34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彼以見法、得法、成就諸法;承受諸法,無有狐疑,解如來教,歸佛、法、聖眾,而受五戒。
是時,毗沙惡鬼還來到本住35處。爾時,惡鬼遙見世尊端坐思惟,身不傾動。見以36,便興恚怒,雨雷電霹靂向如來所,或雨刀37劍;未墮地之頃,便化作38優缽蓮華。是時,彼鬼倍復瞋恚,雨諸山河石壁;未墮地之頃,化作種種飲食。是時,彼鬼復化作大象,吼喚39向如來所。爾40時,世尊復化作師子王。是時,彼鬼倍41化作師子形向如來所。爾時,世尊化作大火聚。是時,彼鬼倍復瞋恚,化作大龍而有七首。爾時,世尊化作大金翅鳥42。是時,彼鬼便生此念:我今所有神力,今以現之,然此沙門衣毛不動,我今當往問其深義。
是時,彼鬼問世尊曰:「我今毗沙43欲問深義,設不能報我者,當持汝兩腳擲著海南。」
世尊告曰:「惡鬼當知:我自觀察,無天44及人民、沙門、婆羅門、若人、非人,能持我兩腳擲海南者。但今欲問義者,便可問之。」
是時,惡鬼問曰:「沙門!何等是故行?何等是新行?何等是行滅?」
世尊告曰:「惡鬼當知:眼是故行,曩時所造,緣痛成行;耳、鼻、口45、身意,此是故行,曩時所造,緣痛成行。是謂,惡鬼!此是故行。」
毗沙鬼曰:「沙門!何等是新行?」
世尊告曰:「今身所造身三46、口四47、意三48。是謂,惡鬼!此是新行。」
時惡鬼曰:「何等是行滅?」
世尊告曰;「惡鬼當知:故行滅盡,更不興起,復不造行,能取此行,永以不生,永盡無餘,是謂行滅。」
是時,彼鬼白世尊曰:「我今極飢,何故奪我食?此小兒是我所食。沙門!可歸我此小兒。」
世尊告曰:「昔我未成道時,曾為菩薩,有鴿投我,我尚不惜身命,救彼鴿厄。況我今日已49成如來,能捨此小兒令汝食噉?汝今惡鬼盡其神力,吾終不與汝此小兒。云何,惡鬼!汝曾迦葉佛50時,曾作沙門,修持梵行,後復犯戒,生此惡鬼。」爾時,惡鬼承佛威神,便憶曩昔所造諸行。
爾時,惡鬼至世尊所,頭面禮足,並作是說:「我今愚惑,不別真偽,乃生此心向於如來,唯願世尊受我懺悔!」如是三、四。
世尊告曰:「聽汝悔過,勿復更犯。」爾時,世尊與毗沙鬼說微妙法,勸令歡喜。
時,彼惡鬼手擎數千兩金,奉上世尊,白世尊曰:「我今以此山谷施招提僧51,唯願世尊與我受之,及此數千兩金!」如是再三。
爾時,世尊即受此山谷,便說此偈:

「園果施清涼52,及作水橋樑53
設能造大船,及諸養生具。
晝夜無懈息54,獲福不可量;
法義戒成就,終後生天上。」

是時,彼鬼白世尊曰:「不審世尊更有何教?」
世尊告曰:「汝今捨汝本形,著三衣,作沙門,入拔祇城,在在處處作此教令:『諸賢當知:如來出世,不降者降,不度者度,不解脫者令知解脫,無救者與作救護,盲者作眼目,諸天、世人、天、龍、鬼神、魔、若魔天、若人、非人,最尊、最上,無與等者,可敬、可貴,為人作良祐福田。今日度那優羅小兒及降毗沙惡鬼,汝等可往至彼受化。』」
對曰:「如是,世尊!」
爾時,毗沙鬼作沙門,披55服著三法衣,入諸里巷,作此教令:「今日世尊度那優羅小兒,及56降伏毗沙惡鬼,汝等可往受彼教誨。」
當於爾時,拔祇國界人民熾盛。是時57,長者善覺聞此語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將八萬四千人民眾生58,至彼59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拔祇人民或有禮足者,或有擎手者。爾時,八萬四千之眾,已在一面坐。
是時,世尊漸與說微妙之法,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想,漏為大患。爾時,世尊觀察彼八萬四千眾,心意歡悅。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集、盡、道,普與彼八萬四千眾而說此法,各於座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猶如白淨之衣,易染60為色。此八萬四千眾亦復如是,諸塵垢盡,得法眼淨,得法、見法、分別諸法,無有狐疑,得無所畏,自歸三尊:佛、法、聖眾,而受五戒。
爾時,那優羅父長者白世尊曰:「唯願世尊當受我請!」
爾時,世尊默然受請,時彼長者以見世尊默然受已,即61從座起,頭面禮足,退還所在,辦種種飲食,味若干種62,清旦自白:「時到。」
爾時,世尊到時,著衣持缽,入拔祇城,至長者家,就座而坐。是時,長者以見世尊坐定,自手63斟酌,行種種飲食。以見世尊食訖,行清淨水已,便64取一座,在如來前坐,白世尊曰:「善哉!世尊!若四部之眾,須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盡使在我家取之。」
世尊告曰:「如是,長者!如汝所言。」
世尊即與長者說微妙之法,以說法竟,便從座起而去。
爾時,世尊如屈伸65臂頃,從拔祇不現,還來至舍衛祇洹66精舍。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四部之眾,須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者,當從那優羅父舍取之。」
爾時,世尊復告比丘:「如我今日優婆塞中第一弟子,無所愛惜,所謂那優羅父是。」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七)67
聞如是:
一時,佛在釋翅尼拘留園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釋種諸豪姓者數千人68眾,往詣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諸釋白世尊曰:「今日當作王治領此國界,我等種姓便為不朽,無令轉輪聖王位於汝斷滅。若當世尊不出家者,當於天下作轉輪聖王,統四天下,千子具足。我等種姓名稱遠布:轉輪聖王出於釋姓。以是故,世尊!當作王治,無令王種斷絕。」
世尊告曰:「我今正是王身,名曰法王。所以然者,我今問汝:云何,諸釋!言轉輪聖王七寶具足,千子勇猛?我今於三千大千剎土中,最尊、最上,無能及者,成就七覺意寶,無數千聲聞之子以為營從。」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今用此位為?得已後復失;
此位最為勝,無終無有始。
69勝無能奪,此勝最為勝;
然佛無量行,無跡誰跡將。

「是故,諸瞿曇70!當求方便,正法王治。如是,諸釋!當作是學!」
爾時,諸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八)71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一比丘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彼比丘白世尊曰:「頗有此色,恆在不變易耶?久在72於世,亦不移動?頗有痛、想、行、識,恆在不變易耶?久存於世,亦不移動耶73?」
世尊告曰:「比丘!無有此色,恆在不變易,久存於世者。亦復無痛、想、行、識,恆在不變易,久存於世者。若復,比丘!當有此色,恆在不變易,久存於世者,則梵行之人,不可分別。若74痛、想、行、識,久存於世75,不變易者,梵行之人,不可分別。是故,比丘!以色不可分別,不久存於世故76。是故,梵行之人乃能分別盡於苦本,亦無痛、想、行、識,不久存77於世。是故,梵行乃可分別盡於苦本。」
爾時,世尊取少許土,著爪78上,語彼比丘曰:「云何,比丘!見此爪上土不?」
比丘對曰:「唯然,見已79,世尊!」
佛告比丘:「設當有爾許色恆在80於世者,則梵行之人不可分別得盡苦際。以是,比丘!以無爾許色在,便得行梵行,得盡苦本81。所以然者,比丘當知:我昔曾為大王,領四天下,以法治化,統領人民,七寶具足。所謂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居士寶、典兵寶。
「比丘當知:我於82爾時,作此轉輪聖王,領四天下,有八萬四千神象,象名菩呼。復有八萬四千羽寶83之車,或用師子皮覆,或用狼狗84皮覆者,盡懸幢高蓋。復有八萬四千高廣之臺,猶如天帝所居之處。復有八萬四千講堂,如法講堂之比。復有八萬四千玉女之眾,像如天女。復有八萬四千高廣之座,皆用金銀七寶廁間。復有八萬四千衣被服85飾,皆是文繡柔軟86。復有八萬四千飲食之具,味若干種。
「比丘當知:我爾時,乘一大象,色極白好,口有六牙,金銀校87具,身能飛行,亦能隱形,或大、或小,象名菩呼。我爾時,乘一神馬,毛尾朱88色,行不身動,金銀校89飾,身能飛行,亦能隱形,或大、或小,馬名毛王。
「我於爾時,八90萬四千高廣之臺,住一臺中,臺名須尼摩,純金所作。爾時,我在一講堂中止宿,講堂名法說,純金所造。我於爾時,乘一寶羽91之車,車名最勝,純金所造。我於爾時,將一玉女,左右使令亦如姊妹。我於爾時,於八萬四千高廣之座,在一座上,金銀、瓔珞不可稱計。我於爾時,著一妙服,像如天衣。所食之食,味如甘露。當於爾時,我作轉輪聖王,時八萬四千神象朝朝來至,門外多有傷害,不可稱計。我於爾時,便作是念:此八萬四千神象朝朝來至,門外多有傷害,不可稱計,我今意中欲使分為二分,四萬二千朝朝來賀。
「爾時,比丘!我92作是念:昔作何福?復作何93德?今得此威力,乃至於是。復作是念:由三事因緣故,使我獲此福祐。云何為三?所謂惠施、慈仁、自守。比丘當觀:爾時諸行永滅無餘,爾時遊於欲意無有厭足。所謂厭足,於賢聖戒律乃為厭足。云何,比丘!此色有常耶?無常耶?」
比丘對曰:「無常也,世尊!」
「若復無常,為變易法,汝可得生此心,此是我許,我是彼所乎?」
對曰:「不也,世尊!」
「痛、想、行、識是常也94?是95無常耶?」
比丘對曰:「無常也,世尊!」
「設使無常,為變易法,汝可得生此心:此是我許,我是彼96所。」
對曰:「不也,世尊?」
「是故,比丘!諸所有色,過去、當來、今現在者,若大、若小,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此色亦非我所,我亦非彼所,此是智者之所覺97也。諸所有痛,過去、當來、今現在,若遠、若近,此痛亦非我所,我亦非彼所,如是智者之所覺知。比丘當作是觀:若聲聞之人,厭患於眼,厭患於色,厭患眼識,若緣眼生苦樂,亦復厭患。亦厭患98於耳,厭於聲99,厭於耳識,若依耳識生苦樂者,亦復厭患。鼻、舌、身100、意、法亦復厭患。若依意生苦樂者,亦復厭患;已厭患,便解脫;已解脫,便得解脫之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
爾時,彼比丘得世尊如是之教,在閑靜之101處,思惟自修,所以族姓子,剃102除鬚髮,著三法衣,離家修無上梵行;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是彼比丘便成阿羅漢。
爾時,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九?3
聞如是:
一時,佛在摩竭國道場樹下,初始得佛。
爾時,世尊便作是念:我今以得此甚深之法,難解、難了、難曉、難知,極微極妙智所覺知,我今當先與誰說法,使解吾法者是誰?爾時,世尊便作是念:羅勒迦藍諸根純熟,應先得度,又且待104105有法。作此念已106,虛空中有天白世尊曰:「羅勒迦藍死已七日。」
是時,世尊復作念曰:何其苦哉!不聞吾法,而取命終;設當聞吾法者,即得解脫。
是時,世尊復作是念:我今先與誰說法,使得解脫?今鬱頭藍弗先應得度,當與說之,聞吾法已,先得解脫107。世尊作是念,虛空中有天語言:「昨日夜半,以取命終。」是時,世尊便108作是念:鬱頭藍弗何其苦哉!不聞吾法,而取命過;設得聞吾法者,即得解脫。
爾時,世尊復作是念:誰先聞法而得解脫?是時,世尊重更思惟,五比丘109多所饒益,我初生時,追隨吾後。是時,世尊復作是念:今五比丘竟為所在?即以天眼觀五比丘,乃在波羅110仙人鹿園所止之處,我今當往先與五比丘說法,聞吾法已,當得解脫。
爾時,世尊七日之中熟視道樹,目未曾眴。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我今此坐111處,經歷生死苦;
執御智慧斧,永斷根元112栽。
天王來至此,及諸魔怨113屬;
復以方便降,令著解脫冠。
今於此樹下,坐於金剛床;
以獲一切智,逮無所114礙慧。
我坐此樹下,見生死之苦;
已卻死元本,老病永無餘。」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便從座起而去,欲向波羅國。
是時,優毗伽115梵志遙見世尊光色炳然,翳日月明,見已,白世尊曰:「瞿曇師主!今為所在?為依何人出家學道?恆喜說何法教?為從何來?為欲所至?」
爾時,世尊向彼梵志,而說此偈:

「我成阿羅漢,世間最無比;
天及世間人,我今最為上。
我亦無師保,亦復無與等;
獨尊無過者,冷而無復溫。
今當轉法輪,往詣加116尸邦;
今以甘露藥,開彼盲冥者。
波羅國界,加尸國王土;
五比丘住處,欲說微妙法。
使彼早成道,及得漏盡通;
以除惡法元117,是故最為勝。」

時,彼梵志歎吒,儼118頭叉手,彈指含笑,引道119而去。時120,世尊往詣波羅
是時,五比丘遙見世尊來。見已,各共論議:「此是沙門瞿曇從遠而來,情 性錯亂,心不專精121。我等勿復共語,亦莫起迎,亦莫請坐。」
爾時,五人便說此偈:

「此人不應敬,亦莫共親122視;
勿復稱善來,亦莫請使坐。」

爾時,五人說此偈已,皆共默然。爾時,世尊至五比丘所,漸漸欲至。時,五比丘漸起來迎,或與敷座123者,或與取水者。爾時,世尊即前就坐,作是思惟:此是愚癡之人,竟不能全其本限。爾時,五比丘稱世尊為卿。
是時,世尊告五比丘曰:「汝等莫卿124無上至真、等正覺125。所以然者,我今已成無上至真、等正覺,已獲甘露善。自專念聽吾法語。」
爾時,五比丘白世尊曰:「瞿曇!本苦行時,尚不能得上人之法,況復今日竟情126錯亂,言得道乎?」
世尊告曰:「云何,五人!汝等曾聞吾妄語乎?」
五比丘曰:「不也,瞿曇!」
世尊告曰:「如來、等正覺已得甘露,汝等悉共專心,聽吾說法。」是時,世尊便復作是念:我今堪任降此五人。
是時,世尊告五比丘:「汝等當知:有此四諦。云何為四?苦諦、苦集諦、苦盡諦、苦出要諦。彼云何名為苦諦?所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悲惱苦、愁憂苦痛,不可稱記127。怨憎會苦、恩愛別苦、所欲不得,亦復是苦。取要言之,五盛陰苦,是謂苦諦。
「云128何苦集諦?所謂受愛之分,集129之不倦130,意常貪著,是謂苦集131132
「彼云何苦盡諦?能使彼愛滅盡無餘,亦不更生,是謂苦盡諦。
「彼云何名為苦出要諦?所謂賢聖八品道。所謂等133見、等治、等語、等業、等命、等方便、等念、等定。是謂名為四諦之法。
「然復,五比丘!此四諦之法,苦諦者,本未聞法134,眼生、智生、明生、覺生、光生、慧生135。復次136,苦諦者,實、定,不虛不妄,終不有異;世尊之所說,故名為苦諦。苦集諦者,本未聞法,眼生、智生、明生、覺生、光生、慧生。復次,苦集諦者,實、定,不虛不妄,終不有異;世尊之所說,故名為苦集諦。苦盡諦者,本未聞法,眼生、智生、明生、覺生、慧生、光生。復次,苦盡諦者,實、定,不虛不妄,終不有異;世尊之所說,故名為苦盡諦。苦出要諦者,本未聞法,眼生、智生、明生、覺生、光生、慧生。復次,苦出要諦者,實、定,不虛不妄,終不有異;世尊之所說, 故名為苦出要諦。
「五比丘當知:此四諦者,三轉十二行137,如實不知者,則不成無上正真、等正覺。以我分別此四諦三轉十二行,如實知之,是故成無上至真、等正覺。」
爾時,說此法時,阿若拘鄰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是時,世尊告拘鄰曰:「汝今以逮法、得法?」
拘鄰報曰:「如是,世尊!以得法、逮法。」
是時,地神聞此語已,作是唱:「今138如來在波羅139轉法輪。諸天、世人、魔、若魔天、人及非人所不能轉者,今日如來轉此法輪,阿若拘鄰已得甘露之法。」
是時,四天王從地神聞唱令聲,復傳140告曰:「阿若拘鄰以得甘露之法。」
是時,三十三天復從四天王聞,豔天從三十三天聞,乃至兜術天展轉聞聲,乃至梵天亦復聞聲:「如來在波羅轉法輪,諸天 、世人、魔、若魔天、人及非人所不轉者,今日如來轉此法輪。」爾時,便名為阿若拘鄰。
爾時,世尊告五比丘:「汝等二人住受教誨,三人乞食;三人所得食者,六人當共食之。三人住受教誨,二人往乞食;二人所得食者,六人當取食之。」爾時教誨,此時成無生涅槃法,亦成無生、無病、無老、無死。是時,五比丘盡成阿羅漢。是時,三千大千剎土有五阿羅漢,佛為第六。
爾時,世尊告五比丘:「汝等盡共人間乞食,慎莫獨行。然復眾生之類,諸根純熟,應得度者,我今當往優留毗村聚141,在彼說法。」
爾時,世尊便往至優留毗村聚所。爾時,尼連河142側有迦葉143在彼止住,知天文、地理,靡不貫博,算數樹葉皆悉了知,將五百弟子,日日教化。去迦葉不遠有石室,於石室144中,有毒龍在彼止住。
爾時,世尊至迦葉所,到已,語迦葉言:「吾欲寄在石室中一宿;若見聽者,當往止住。」
迦葉報曰:「我不愛惜,但彼有毒龍,恐相傷害耳!」
世尊告曰:「迦葉!無苦!龍不害吾;但見聽許,止住一宿。」
迦葉報曰:「若欲住者,隨意往住!」
爾時,世尊即往石室,敷座而宿,結跏趺坐,正身正意,繫念在前。是時,毒龍見世尊坐,便吐火毒145。爾時,世尊入慈三昧,從慈三昧起,入焰光三昧。爾時,龍火、佛光一時俱作。
爾時,迦葉夜起,瞻視星宿,見石室中,有大火光。見已,便告弟子曰:「此瞿曇沙門容貌端正,今為龍所害,甚可憐愍146!我先亦有此言:『彼有惡龍,不可止宿。』」
是時,迦葉告五百弟子:「汝持水瓶,及輿147高梯,往救彼火,使彼沙門得濟此難!」
爾時,迦葉將五百弟子,往詣石室,而救此火:或持水灑者,或施梯者,而不能使火時滅,皆是如來威神所致。爾時,世尊入慈三昧,漸使彼龍無復瞋恚。時,彼惡龍心懷恐怖,東西馳走,欲得出石室,然不能得出石室。是時,彼惡龍來向如來,入世尊缽中住。
是時,世尊以右手摩惡龍身,便說此偈:

「龍出甚為難,龍與龍共集;
龍勿起害心,龍出甚為難。
過去恆沙數,諸佛般涅槃;
汝竟不遭遇,皆由瞋恚火。
善心向如來,速捨此恚毒;
已除瞋恚毒,便得生天上。」

增壹阿含148經卷第十四149


1「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十三字,宋、元二本均作「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十二字,明本作「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九字。
2本經敘說恆念三寶,得無畏,猶如諸天念三幢,所有恐怖便自消滅;故當常念三寶。相應部(S﹒1113﹒Dhajagga ◎ 高幢)、雜阿含卷三十五第九七三經(大正‧卷三五‧九八一經),參閱相應部(S﹒1111﹒Suvira 須毗羅)、相應部(S﹒1112﹒Susima 須師摩)。
3伊沙天王(Isana devaraja )(巴),又作伊舍那天,譯為司配者,為欲界第六天自在天主。護世八方天之一、十方護法神王之一、十二天之一。
4「以」,宋本作「已」。
5婆留那(Varuna)(巴),天王名。
6「以」,宋、元、明三本均作「已」。
7「以」,宋本作「已」。
8「見」字之上,聖本有一「知」字。
9「欲」,聖本作「淫」。
10宋、元、明三本均無「癡」字。
11本經敘說佛度那優羅小兒及降伏毗沙惡鬼,並教化拔祇國人。
12拔祇(Vajji)(巴),又作跋祇、跋闍,譯為增勝、避,佛世時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中印度北部之種族。有關拔祇之命名來由和傳說,參閱善見律毗婆沙卷第十(大二四‧七四三中)。
13「兇」,宋、元、明三本均作「凶」。
14宋本無「二十人」三字。
15宋、元、明三本均無「人民」二字。
16宋、元、明三本均無「聚」字。
17「免」,聖本作「勉」。
18「便」,麗本作「要」,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便」。
19「彼」,宋、元、明三本均作「惡」。
20「人」,宋、元、明三本均作「飲食」二字。
21「擲」,宋、元、明三本均作「填」。
22「溪」,大正本作「谿」。
23「騾驢」,宋、元、明三本均作「驢騾」。
24麗本無「計」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5「愛敬」,聖本作「欲愛」。
26「神明」,宋、元、明三本均作「明神」,聖本作「神祇」。
27「厄」,麗本作「乏」,今依據聖本改作「厄」。
28「啼」,聖本作「渧」。
29「正」,麗本作「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正」。
30「起」,宋、元、明三本均作「發」。
31聖本無「已」字。
32「以」,宋、元、明三本均作「已」。
33「集」,麗本作「習」,今依據元、明二本與聖本改作「集」。
34「座」,麗本作「坐」,今依據磧砂藏、卍正藏改作「座」。
35「到本住」三字,宋、元、明三本均作「本」字。
36「以」,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已」。
37「刀」,宋、元、明三本均作「刃」。
38麗本無「作」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補上。
39「吼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喚吼」。
40「爾」,宋、元、明三本均作「是」。
41「倍」,聖本作「復」。
42金翅鳥(garuda)(梵)、(garula)(巴),又作迦樓羅,為八部眾之一,翅金色,雙翅廣三百六十萬里,住須彌山下,常捕龍為食。
43聖本無「毗沙」二字。
44「天」字之上,聖本有一「有」字。
45「口」,聖本作「舌」。
46身三:即身行殺生、偷盜、邪淫三不善法。
47口四:即口行妄語、惡口、兩舌、綺語四不善法。
48意三:即意念貪、瞋、癡三不善法。
49「已」,聖本作「以」。
50迦葉佛(Kassapa-buddha)(巴),又作迦葉波、迦攝,譯為飲光,為賢劫千佛之第三佛,過去七佛之第六位,即於釋尊之前,示現於娑婆世界之教化主。
51招提僧(catuddisasangha)(巴),譯為四方僧,即客僧,乃對現前僧而言。施招提僧之物,一切比丘共用,如寺、舍,廚、庫,田、園,僕、畜等;限於現前僧之用而不共四方僧用之物,如現前僧之剃刀、衣缽、坐具、針筒、時藥等。「招」,聖本作「照」。
52「涼」,聖本作「淨」。
53「樑」,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梁」。
54「息」,元、明二本均作「怠」。
55「披」,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被」。
56「及」,宋、元、明三本均作「乃」。
57麗本無「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58聖本無「眾生」二字,宋、元、明三本均作「之眾」。
59聖本無「彼」字。
60「易染」,聖本作「染易」。
61「受已即」三字,宋、元、明三本均作「便」字。
62「種」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種」字。
63「自手」,宋、元、明三本均作「手自」。
64「便」,宋、元、明三本均作「更」。
65「伸」,麗本作「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伸」。
66「洹」,宋、元、明三本均作「桓」。
67本經敘說佛為諸釋種說法王最尊、最上,無人能及,勝於轉輪聖王,故當求方便,以正法治國。
68「人」,宋、元、明三本均作「之」。
69「以」,宋本作「已」。
70「瞿曇」二字,聖本作「釋」字。
71本經敘說佛為一比丘說無常法,並舉自己往昔曾以惠施、慈仁、自守三事成就轉輪聖王身,爾時福祐,今已永滅無餘,以說明無有一法恆在而無有變易;比丘受教,遂證阿羅漢果。相應部(S﹒2297﹒Nakhasikam ◎ 爪上)。
72「在」,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存」。
73「頗有此色,恆在不變易耶?……亦不移動耶?」巴利本(S﹒vol﹒3,p﹒147作Atthi nu kho bhante kinci rupam yam rupam niccam dhuvam sassatam aviparinamadhammam sassatisamam tatheva thassati;Atthi nu kho bhante kaci vedana……pe……;Atthi nu kho bhante kaci sanna……;Atthi nu kho bhante keci sankhara……;Atthi nu kho bhante kinci vinnanam niccam dhuvam sassatam aviparinamadhammam sassatisamam tatheva thassatiti﹒(大德!有少分之色,常、恆、永住不變易之法,可永住相似正住者乎?大德!有少分之受……乃至……大德!有少分之想……乃至……大德!有少分之行……乃至……大德!有少分之識,常、恆、永住不變易之法,可永住相似正住者乎?)
74「若」,元、明二本均作「苦」。
75宋、元、明三本均無「於世」二字。
76宋、元、明三本均無「故」字。
77「存」,聖本作「在」。
78「爪」,聖本作「??」。
79宋、元、明三本均無「已」字。
80「在」,宋、元、明三本均作「存」。
81「便得行梵行,得盡苦本」,巴利本作 tasma brahmacariyavaso pannayati sammadukkhakkhayaya(故梵行住被知能正確地盡苦。)
82宋、元、明三本均無「於」字。
83「寶」,元、明二本均作「葆」。
84「狗」,宋、元、明三本均作「豹」。
85「被服」,宋、元、明三本均作「服被」。
86「柔軟」,宋本作「綩軟」,元、明二本均作「綩緛」。
87「校」,麗本作「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校」。聖本作「挍」。
88「朱」,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珠」。
89「校」,麗本作「交」,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校」。聖本作「挍」。
90「八」字之上,聖本有一「有」字。
91「寶羽」,宋本作「羽寶」,元、明二本均作「羽葆」。
92「爾時比丘我」,聖本作「比丘我爾時」。
93聖本無「復作何」三字。
94「也」,宋、元、明三本均作「耶」。
95宋、元、明三本均無「是」字。
96「彼」,麗本作「此」,今依據聖本改作「彼」。
97「覺」,麗本作「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覺」。
98宋、元、明三本均無「患」。
99聖本無「厭於聲」三字。
100聖本無「身」字。
101宋、元、明三本均無「之」字。
102「剃」,聖本作「剔」。
103本經敘說佛初成道時:(一)於波羅仙人鹿園度五比丘,說四諦之法;(二)往優留毗村降伏惡龍,並度三迦葉及弟子千人,以神足、言教、訓誨三事教化,時千比丘盡成阿羅漢;(三)再往迦毗羅衛國,度諸釋種,並為父王說法,廣演妙義,當時父王即集合臣民而說:諸有兄弟二人者,當聽取一人出家學道。於是,阿難、阿那律等諸王子皆於此時出家學佛。律藏‧大品(Mv﹒16
104「待」,聖本作「侍」。
105「我」,宋、元、明三本均作「吾」。
106「羅勒迦藍諸根純熟,……作此念已」,巴利本(V﹒vol﹒1,p﹒7 )作ayam kho Alaro Kalamo pandito vyatto medhavi digharattam apparajakkhajatiko。yam nunaham Alarassa Kalamassa pathamam dhammam deseyyam,so imam dhammam khippam eva ajanissatiti﹒(彼阿羅邏迦羅摩是賢者,聰明、伶俐,於長夜少塵垢,我宜先為阿羅邏迦羅摩說法,彼當速悟此法。)
107「今鬱頭藍弗先應得度,……先得解脫」,巴利本(V﹒vol﹒1,p﹒7)作ayam kho Uddako Ramaputto pandito vyatto medhavi digharattam apparajakkhajatiko﹒yam nunaham Uddakassa Ramaputtassa pathamam dhammam deseyyam,so imam dhammam khippam eva ajanissatiti(鬱陀迦羅摩子是賢者,聰明、憐俐,於長夜少塵垢,我宜最先為鬱陀迦羅摩子說法,彼當速悟此法。)
108「便」,宋、元、明三本均作「復」。
109五比丘:即阿若憍陳如(Annakondanna)(巴)、阿說示(Assaji)(巴)、摩訶男(Mahanama)(巴)、婆提(Bhaddiya)(巴)、婆敷(Vappa)(巴)。原跟隨佛陀在苦行林修道,因見佛陀接受牧女之乳粥,以為佛陀志願已退墮,遂捨棄佛陀而至鹿野苑苦行。
110」,明本作「奈」。
111「今此坐」,宋、元、明三本均作「念此王」。
112「元」,宋、元、明三本均作「原」。
113「怨」,聖本作「眷」。
114「無所」,宋、元、明三本均作「所無」。
115優毗伽(Upaka)(巴),又作優波迦。「毗」,宋、元、明三本均作「比」。
116「加」,明本作「迦」。
117「元」,宋本作「無」,元、明二本均作「原」。
118「儼」,明本作「顉」。
119「道」,明本與聖本均作「導」。
120「時」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是」字。
121「精」,聖本作「一」。
122「親」,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觀」。
123「座」,大正本作「床」。
124「卿」,宋、元、明三本均作「輕」。
125「汝等莫卿無上至真等正覺」,巴利本作ma bhikkhave tathagatam namena ca avusovadena ca samudacaratha (諸比丘!汝等從今後勿以「名」、以「卿」稱呼世尊!)
126「情」,聖本作「行」。
127「記」,明本作「計」。
128「云」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彼」字。
129「集」,麗本作「習」,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集」。
130「倦」,麗本作「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倦」。
131「集」,麗本作「習」,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集」。
132「所謂受愛之分,……是謂苦集諦」,巴利本(V﹒vol﹒1,p﹒10作 idam……dukkhasamudayam ariyasaccam,yayam tanha ponobbhavika nandiragasahagata tatratatrabhinandini,seyyath idam:kamatanha bhavatanha vibhavatanha﹒(所謂苦集聖諦,此愛,凡是能再生,與喜貪俱行,隨處歡喜者,此即:欲愛、有愛、無有愛。)
133「等」,聖本作「正」。
134麗本無「本未聞法」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35「生」字之下,麗本有「本未聞法」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36聖本無「復次」二字。
137三轉十二行:又作三轉十二相(tri-parivarta-dvadasakara-dharma-cakra-pravartana)(梵)、三轉十二行法輪,三轉即示相轉、勸相轉、證相轉,十二行相即此三轉各具眼(caksus)(梵)、智(jnana)(梵)、明(vidya)(梵)、覺(buddhi)(梵)四行相,共有十二行相。於每一諦中,各有三轉十二行相,故四諦共有十二轉四十八行相。
138「是唱今」,宋、元、明三本均作「此唱令」,聖本作「是唱令」。
139宋、元、明三本均無「國」字。
140「傳」,宋、元、明三本均作「轉」。
141「聚」字之下,聖本有一「落」字。
142尼連河(Neranjara)(巴),又作尼連禪河,譯為不樂著河,恆河之支流,附近有苦行林,佛陀出家之後,曾於此修苦行六年,後離苦行林,入此河沐浴,成道之後,於此河附近之優留毗村度化三迦葉。「尼連」,麗本作「連若」,今依據聖本改作「尼連」。
143迦葉:此指三迦葉兄弟中之優留毗迦葉(Uruvela-kassapa)(巴),又作優樓頻螺迦葉,優樓頻螺是佛陀伽耶之南,尼連禪河畔之地名,迦葉是其姓氏。又稱為耆年迦葉、上時迦葉,原為事火外道,後受佛度化為佛弟子。增一阿含弟子品第二十一經(佛光一‧七○):「將養聖眾四事供養,所謂優留毗迦葉比丘是。」有關三迦葉兄弟得度之本生因緣,參閱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八(大二四‧一三七中)。
144宋、元、明三本均無「於石室」三字。
145「火毒」,宋、元、明三本均作「毒火」,聖本作「火光毒」。
146「慜」,麗本作「愍」,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愍」。
147「輿」,宋本作「舉」。
148「含」,聖本作「鋡」。
149「四」,聖本作「三」。「四」字之下,聖本有「光明皇后願文」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