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1經卷第三十五2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3 七日品第四十4之二5 (三六一)6 聞如是: 一時,佛在阿踰7闍江水邊,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時8,大均頭在閑靜之處,而作是念:頗有此義增9益功德,為無此理?是時,均頭即從座起,往至10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均頭白佛言:「世尊!向者在閑靜之處,而作是念:頗有此理,所行眾事,得益功德耶?我今問世尊,唯願說之!」 世尊告曰:「可得增益功德。」 均頭白佛言11:「云何得增益功德?」 世尊告曰:「增益有七事,其福不可稱量,亦復無人能算計此者。云何為七?於是,族姓子、若族姓女未曾起僧伽藍12處,於中興立者,此初13福不可計。 「復次,均頭!若善男子、善女人能持床座施彼僧伽藍者及與比丘僧,是謂,均頭!第二之福不可稱計。 「復次,均頭!若善男子、善女人以食施彼比丘僧,是謂,均頭!第三之福不可稱計。 「復次,均頭!若善男子、善女人以遮雨衣給施比丘僧者,是謂,均頭!第四功德其福不可量14。 「復次,均頭!若族姓子、女若15以藥施16比丘僧者,是謂第五之福不可稱計。 「復次,均頭!若善男子、善女人曠野作好井者,是謂,均頭!第六之功德也17,不可稱計18。 「復次,均頭!善男子、善女人近道作舍,使當來過去得止宿者,是謂,均頭!第七功德不可稱計。 「是謂,均頭!七功德之19法其福不可量20。若行,若坐,正使命終,其福隨後,如影隨形,其德不可稱計21。言當有爾許之福,亦如大海水不可升斗量之,言當有爾許之水,此七功德亦復如是,其福不可稱限。是故,均頭!善男子、善女人當求方便,成辦七功德。如是,均頭!當作是學!」 爾時,均頭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六二)22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當修行死想,思惟死想。」 時,彼座上有一比丘白世尊言:「我常修行、思惟死想。」 世尊告曰:「汝云何思惟、修行死想?」 比丘白佛言:「思惟死想時,意欲存七日,思惟七覺意,於如來法中多所饒益,死後無恨。如是,世尊!我思惟死想。」 世尊告曰:「止!止!比丘!此非行死想之行,此名為放逸之法。」 復有一比丘白世尊言:「我能堪任修行死想。」 世尊告曰:「汝云何修行、思惟死想?」 比丘白佛言:「我今作是念:意欲存在六日,思惟23如來正法已,便取命終,此則有所增24益。如是思惟死想。」 世尊告曰:「止!止!比丘!汝亦是放逸之法,非25思惟死想也。」 復有比丘白佛言:「欲存在五日。」或言四日,或言三日、二日、一日者。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止!止!比丘!此亦是放逸之法,非為思惟死想。」 爾時,復有一比丘白世尊言:「我能26堪忍27修行死想。」比丘白佛言:「我到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乞食28已,還出舍衛城,歸所在,入靜室中,思惟七覺意而取命終。此則思惟死想。」 世尊告曰:「止!止!比丘!此亦非思惟、修行死想。汝等諸比丘所說者,皆是放逸之行,非是修行死想之法。」 是時,世尊重告比丘:「其能如婆29迦利比丘者,此則名為思惟死想。彼比丘者,善能思惟死想,厭患此身惡露不淨。若比丘思惟死想,繫意30在前,心不移動,念出入息往還之數,於其中間思惟七覺意,則於如來法多所饒益。所以然者,一切諸行皆空、皆寂、起者、滅者皆是幻化,無有真實。是故,比丘!當於出入息中思惟死想,便脫生、老、病、死、愁、憂、苦、惱。如是,比丘!當知作如31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六三)32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波斯匿王即敕群臣:「速嚴寶羽33之車,吾欲往世尊所,禮拜問訊。」 是時,大王即出城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如來與無央34數之35眾,圍遶說法。是時,七尼揵36子,復有七裸形人,復有七黑梵志,復有七裸形婆羅門,去世尊不遠而過。 是時,波斯匿王見此諸人去世尊不遠而過,即白佛言:「觀此諸人經過不住,皆是少欲知足,無有家業。今此世間阿羅漢者,此人最為上首。所以然者,於眾人中極為苦行,不貪利養。」 世尊告曰:「大王!竟未識真人37羅漢,不以裸形露體名為阿羅漢。大王當知:此皆非真實之行,當念觀察久遠來38變。又復當觀可親、知親、可近、知近。所以然者,過去久遠世時有七梵志,在一處學,年極衰弊,以草為衣裳,食以果蓏,起諸邪見,各生此念:我等持此苦行之法,使後作大國王,或求釋、梵、四天王。 「爾時,有阿私陀天師39是諸婆羅門祖父,知彼梵志心中所念,即從梵天上沒,來至七婆羅門所。是時,阿私陀天師去天服飾,作婆羅門形,在露地經行。是時,七梵志遙見阿私陀經行,各懷瞋恚,而作是語:『此是何等著欲之人?在我等梵行人前行,今當咒灰滅之。』是七梵志即手掬灑彼,梵志咒曰:『汝今速為灰土40!』然婆羅門遂懷瞋恚,天師顏色倍更端正41。所以然者,慈能滅瞋。是時,七梵志便作是念:我等將不為禁戒退轉乎?我等正起瞋恚,彼人便42自端正。 「爾時,七人與天師便說此偈: 『為天乾沓和?羅剎鬼神乎? 是時名何等?我等欲知之!』 「是時,阿私陀天43師即時報偈曰: 『非天乾沓和,非鬼羅剎神, 天師阿私陀,今我身是也。 「『我今知汝心中所念,故從梵天上來下耳!梵天去此極為玄遠,彼帝釋44身亦復如是,轉輪聖王亦不可得,不可以此苦行作釋、梵45、四天王!』 「是時,天師阿私陀便說此偈: 『心內若干念,外服而粗獷46; 但勤修正見,遠離於惡道。 心47戒清淨行,口行亦復然; 遠離於惡念,必當生天上。』 「是時,七梵志白天師曰:『審是天師乎?』報曰:『是也。但念48梵志不以裸形得生天上;未必修此苦行,得生梵天之處;又非露暴形體,作若干苦行,得生彼處;能攝心意,使不移動,便生49天上。不可以卿等所習得生彼處。』大王!觀察此義,不以裸形名為阿羅漢。其50凡夫之人欲知真人者,此事不然;然51復真人能分別所習凡夫之行。又復凡夫之人不能知凡夫之行,真人便能知凡夫之行。但大王知之,當方便知久遠已52來非適今也,當以觀之。如是,大王!當以方便學之。」 爾時,波斯匿王白世尊言:「如來所說甚為快哉!非世人所能曉了,然國事猥多53,欲還所止。」 佛告王曰:「王宜知時。」 爾時,王即從座54起,禮世尊足,便退而去。 爾時,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六四)55 聞如是: 一時,佛在釋翅迦毗羅衛國尼拘屢園,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世尊食後,從尼拘屢園往至毗羅耶致聚中,在一樹下坐。是時,執杖釋種56出迦毗羅越至世尊所,在前默然而住。爾時,執杖釋種問世尊言:「沙門作何敕教?為何等論?」 世尊告曰:「梵志當知:我之所論,非天、龍、鬼神所能及也;亦非著世,復非住世。我之所論,正謂斯耳!」 是時,執杖釋種儼頭嘆吒57已,便退而去。爾時,如來即從座起,還詣所止。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向者,在彼園中坐,有執杖釋種來至我所,而問我言:『沙門為作何等論?』吾報之曰:『我之所論,非天、世人所能及也;亦非58著世,復非住世59。我之所論,正謂斯耳!』是時,執杖60釋種聞此語已,便退而去。」 爾時,有一比丘白世尊言:「云何亦不著世,復非住世?」 世尊告曰:「如我所論者,都不著世,如61今於欲而得解脫,斷於釋種狐疑,無有眾想。我之所論者,正謂此耳!」世62尊作此語已,即起入室。 是時,諸比丘自相謂言:「世尊向所論者,略說其義,誰能堪任廣說此義乎?」 是時,諸比丘各相謂言:「世尊恆嘆譽尊者大迦栴63延,今唯有迦栴延能說此義耳!」 是時,眾多比丘語迦栴延曰:「向者,如來略說其義,唯願尊者當64廣演說65之,事事分別,使諸人得解!」 迦栴延報曰:「猶如聚落有人出於彼村,欲求真實之物。彼若見大樹,便取斫66殺,取其枝葉而捨之去。然今汝等亦復如是,捨如來已,來從枝求實。然彼如來皆觀見之,靡不周遍,照明世間,為天、人導。如來者是法之真主,汝等亦當有此時節,自然當遇如來說此義。」 時,諸比丘對曰:「如來雖是法之真主,廣演其義;然尊者為世尊記,堪任廣說其義。」 迦栴延報曰:「汝等諦聽!善思念之,吾67當演說分別其義。」 諸比丘對曰:「甚善!」是時,諸比丘即68受其教。 迦栴延告曰:「今如來所言:『我之所論,非天、龍、鬼神之69所能及,亦非著世,復非住世。然我於彼而得解脫,斷諸狐疑。無復猶豫,如今眾生之徒,好喜鬥訟,起諸亂想。』又如來言:『我不於中起染著心。』此是貪欲使70,瞋恚、邪見、欲世間使,憍慢使,疑使,無明使,或遇刀杖苦痛之報,與人鬥訟,起71若干不善之行,起諸亂想,興72不善行。若眼見色而起識想,三事相因便有更樂73,以74有更樂75便有痛,以有痛便有76所覺,以有77覺便有想,以有想便稱量之,起若干種想著之念,耳78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更細滑、意知法,而起識想。三事相因便有更樂,以有更樂便有痛,以有痛便有79覺80,以有覺便有想,以有想便稱量之,於中起若干種81想著之念。此82是貪欲之使、瞋恚使、邪見使、憍慢使、欲世間使、癡使、疑使,皆起刀杖之變,與若干種之變,不可稱計。 「若有人作是說:『亦無眼,亦無色,而更有樂。』此事不然。設復言:『無更樂有痛者。』此亦不然。設言:『無痛而有想著者。』此事不然。設復有人言:『無耳、無聲,無鼻、無香,無舌、無味,無身、無細滑,無意、無法,而言有識者。』終無此理也。設言:『無識而有更樂者。』此事不然。設:『無更樂而言有痛者。』此事不然。設言:『無痛而有想著者。』此事不然。若復有83人言:『有眼84、有色於中起識。』此是必然。若言:『耳聲、鼻香、舌味、身細滑、意法於中起識者。』此事必然。諸賢當知:由此因緣,世尊說曰:『我之所論,天及世人、魔、若魔天不能及者;亦不著世,復不住世。然我於欲而得解脫,斷於狐疑,無復猶豫。』世尊因此緣略說其義耳!汝等心85不解者,更至如來所,重問此義。設如來有所說者,好念奉持。」 是時,眾多比丘聞迦栴延所說86,亦不言善,復不言非,即從座起而去,自相謂言:「我等當持此義往問如來。設世尊有所說者,當奉行之。」 是時,眾多比丘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眾多比丘以此緣本87,具白世尊。爾時,如來告比丘曰:「迦栴延比丘聰明辯才88,廣演其義。設汝等至吾所問此義,我亦當以此與汝說之。」 爾時,阿難在如來後。是時,阿難白佛言:「此經義理極為甚深,猶如有人行路渴乏89而遇甘露,取而食之,極為香美,食無厭足。此亦如是,其善男子、善女人所至到處,聞90此法而無厭足。」重白世尊:「此經名何等?當云何奉行?」 佛告阿難:「此經名曰甘露法味91,當念奉行!」 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經92莫畏品第四十一93 (三六五)94 聞如是: 一時, 佛在釋翅迦毗羅衛尼拘屢園中。 是時,摩呵男釋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摩呵男釋白世尊言:「躬從如來受此言教:『諸有善男子、善女人斷三結使,成須陀洹,名不退轉,必成道果,更不求諸外道異學,亦復不觀察餘人所說95。』設當爾者,此事不然。我若見暴牛、馬、駱駝,即時恐懼,衣毛皆豎。復作是念:設我今日懷此恐懼,當取命終者,為生何處?」 世尊告96摩呵男:「勿起恐畏之心,設當取命終,不墮三惡趣。所以然者,今有三消滅之義。云何為三?如有著於淫欲而起惱亂,復起害心向他人,已無此欲,則不起殺害之心,於現法中不起苦惱,諸有惡不善法欲自害己;設無此者,則無擾亂,便無愁憂。是謂,摩呵男!此三義諸惡不善法便墮在下,諸善之法便在於上。亦如酥97瓶在水中壞,是時瓦石便沈在下,酥便浮在上。此亦如是,諸惡不善之法便在於下,諸善之法便浮在上。摩呵男!當知我昔日未成佛道,在優留毗六年勤苦,不食98美99味,身體100羸瘦,如似百年之人,皆由不食之所致。若我欲起時,便自墮地。時,我復作是念:設我於中命終者,當生何處?時,我復作是念:我今命終者,必不生惡道中。然復義趣不可從樂至樂,要當由苦然後101至樂。 「我爾時復遊在仙人窟102中。爾時,有眾103多尼揵子在彼學道。是時,尼揵子舉手指日,曝104體學道,或復有105蹲而學道。我爾時往至彼所,語尼揵子:『汝等何故離坐106舉手翹足乎?』彼尼揵子曰:『瞿曇當知:昔我先師作不善行,今所以苦者107,欲滅其罪;今雖露形體,有慚辱分,亦有消滅此事。瞿曇當知:行盡苦亦盡,苦盡行亦盡,苦行已盡,便至涅槃。』 「我爾時復語尼揵子曰:『此事不然,亦不108由行盡若亦盡,亦不由苦盡行亦盡得至涅槃。但令109苦行盡得至涅槃者,此事然矣!但不可從樂至樂。』尼揵子曰:『頻毗110娑羅王從樂至樂,有何苦哉?』我爾時復語尼揵子曰:『頻毗娑羅王樂何如我樂?』尼揵子報我言:『頻毗111娑羅王樂勝汝樂也。』我爾時復語尼揵子曰:『頻毗娑羅王能使我七日七夜結跏趺坐,形體不移動乎?正使六、五、四112、三、二113,乃至一日結跏趺坐乎?』尼揵子報曰:『不也,瞿曇!』世尊告曰:『我能堪任結跏趺坐,形不移動。云何,尼揵子!誰者為榮?頻毗114娑羅王樂耶?為我樂耶?』尼揵子曰115:『瞿曇沙門樂。』 「如是,摩呵男!當以116此方便,知不可從樂至樂,要當從苦至樂。猶如,摩呵男!大村左有117大池水,縱廣118一由旬,水滿其中。若復有人,來取彼一渧119水。云何,摩呵男!水何者為多?一渧水多?為池水多乎?」 摩呵男曰:「池水多,非一渧水多也。」 世尊告曰:「此亦如是,賢聖弟子諸苦已盡,永無復有,餘存在者如一渧水耳!如我眾中最下道者,不過七死七生而盡苦際。若120復勇猛精進,便為家家121,即得道跡。」 爾時,世尊重與摩呵男說微妙之法。彼聞法已,即從座起而去。 爾時,摩呵男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六六?2 聞如是: 一時,尊者那伽婆羅123在鹿124野城中。 是時,有一婆羅門年垂朽邁,昔與尊者那伽婆125羅少小舊款。是時,婆羅門往至那伽波羅所,其相問訊,在一面坐。 爾時,梵志語那伽婆羅曰:「汝今於126樂之中,最為快樂!」 那伽婆羅曰:「汝觀何等義,而作是說;『於樂之中,最為快樂』?」 婆羅門報曰:「我頻七日中,七男兒死,皆勇猛高才,智慧難及;近六日之中,十二作使人無常,能堪作使,無有懈怠;近五日已來,四兄弟無常,多諸技127術,無事不閑128;近四日已來,父母命終,年向百歲,捨我去世;近三日已來,二婦復死,顏貌端正129,世之希有;又復家中有八窖珍寶,昨日求之而不知處;如我今日遭此苦惱,不可稱計。然,尊者!今日永離彼患,無復愁憂,正130以道法而自娛樂。我觀此義已,故作是說:『於樂之中,最為快樂!』」 是時,尊者那伽婆羅告彼梵志曰:「汝何為不作方便,使彼爾許之人而不命終乎?」 梵志對曰:「我亦多作方便,欲令不死,又不失財131,亦復隨時布施,作諸功德,祠祀諸天,供養諸長老梵志,擁護諸神,誦諸132咒術,亦能瞻視星宿,亦復能和合藥草,亦以甘饌飲食施彼窮厄,如此之比不可稱也,然復不能濟彼命根。」 是時,尊者那伽婆羅便說此偈: 「藥草諸咒術,衣被飲食具; 雖施而無益,猶抱身苦行。 正使祭神祠,香花及沐浴; 計挍此原本,無能療治者。 假使施諸物,精進持梵行; 計挍此原本,無能療治者。」 是時,梵志問曰:「當行何法,使無此苦惱之患?」 是時,尊者那伽婆羅便說此偈: 「恩愛無明本,興諸苦惱患; 彼滅而無餘,便無復有苦。」 是時,彼梵志正聞語133已,即時便說此偈: 「雖老不極老,所行如弟子; 願聽出家學,使得離此災!」 是時,尊者那伽婆羅即授彼三衣,使出家學道134,又告之曰:「汝今,比丘!當觀此身從頭至足,此髮、毛、爪135、齒為從何來?形體、皮肉136、骨髓、腸胃悉從何來?設從此去137,當至何所?是故,比丘!勿多憂念世間苦惱!又當觀此毛孔之中,求方便成四諦。」 是時,尊者那伽婆羅便說此偈: 「除想勿多憂,不久成法眼; 無常行如電,不遇此大幸! 一一觀毛孔,生者滅者原; 無常行如電,施心向涅槃。」 是時,彼長老比丘受如是言教,在閑靜之處,思惟此義138。所以139族姓子,剃除鬚髮,以信堅固,出家學道者,欲修無上梵行: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是時,彼比丘便成阿羅漢。是時,有天是彼比丘舊知識,見彼比丘成阿羅漢已,便往至那伽婆羅所,在虛空中而說此偈: 「已140得具足戒,在彼閑靜處; 得道心無著,除得原惡本。」 是時,彼天復以天華散尊者上,即於空中沒不現141。 爾時,彼比丘及天142聞尊者那伽婆羅所說,歡喜奉行! (三六七?3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七處之善,又察四法144,於此現法之中名為上人。云何,比丘!觀七處之善?於是,比丘!以慈心遍滿一方、二方145、三方、四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盡於世間以慈心遍滿其中。悲、喜、護心,空,無相、願,亦復如是,諸根具足,飲食自量,恆自覺悟。如是,比丘!觀七處。 「云何,比丘!察四處之法?於是,比丘!內自觀身,除去愁憂,身意止;外復觀身身146意止;內外觀身身意止。內自觀痛痛意止;外自觀痛痛意止;內外觀痛痛意止。內觀心心意止;外觀心心意止;內外觀心心意止,除去愁憂,無復苦患。內觀法法意止;外觀法法意止;內外觀法法意止。如是,比丘!觀四法之善。 「若復,比丘!能147如是七處善及察四法,於此現法中名148為上人。是故,比丘!當求方便,辦七處之善及觀四法。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六八?9 聞如是: 一時,佛在釋翅迦150毗羅越城尼拘屢151園,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是時,眾多比丘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眾多比丘白世尊言:「我等欲詣北方遊化。」 世尊告曰:「宜知是時152。」世尊復告比丘曰:「汝等為辭舍利弗比丘乎?」 諸比丘對曰:「不也,世尊!」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往辭舍利弗比丘。所以然者,舍利弗比丘恆與諸梵行人教誡153其法,說法無厭足。」 爾時,世尊與諸比丘說微妙之法。諸比丘聞法已,即從座起,禮世尊足,遶佛三匝,便退而去。 爾時,舍利弗在釋翅神寺中遊。爾時,眾多比丘往至舍利弗所,共相問訊,在一面坐。是時,眾多比丘白舍利弗言:「我等欲詣北方人間遊化,今以辭世尊。」 舍利弗言:「卿等當知:北方人民、沙門、婆羅門皆悉聰明,智慧難及。復有人民喜來相試。若當來問卿:『諸賢師!作何等倫?』設當作是問者,欲云何報之?」 諸比丘報曰:「設當有人來問者,我當以此義報之:『色者無常,其無常者即是苦也154;苦者無我;無我者空155,以空無我、彼空,如是智者之所觀也。痛、想、行、識亦復無常、苦、空、無我,其實空者彼無我、空,如是智者之所學也。此五盛陰皆空、皆寂,因緣合會皆歸於磨滅,不得久住。八種之道,將從有七,我師所說正謂此耳!』若剎利、婆羅門、人民之類,來問我義者,我等當以此義報之。」 是時,舍利弗語眾多比丘曰:「汝等堅持心意,勿為輕舉。」 是時,舍利弗具足與諸比丘說微妙之156法,即從座起而去。 是時,眾多比丘去不遠,舍利弗告比157丘:「當云何行八種之道及七種158之法?」 是時,眾多比丘白舍利弗言:「我等乃從遠來,欲聞其義,唯願說之!」 舍利弗報曰:「汝等諦聽!諦聽159!善思念之,吾今當說。」是時,比丘而受其教。 舍利弗告曰:「若一心念正見者,念覺意不亂也;等治者,念一心一切諸法,法覺意也;等語者,身意精進,精進覺意也;等業者,一切諸法得生,喜覺意也;等命者,知足於賢聖之財,悉捨家財,安其形體,猗覺意也;等方便者,得賢聖四諦,盡除去諸結,定覺意也;等念者,觀四意止,身無牢固,皆空無我,護覺意也;等三昧者,不獲者獲,不度者度,不得證者使得證也。設當有人來問此義,云何修八種道及七法?汝等當如是報之。所以然者,八種道及七法,其有比丘修160此者,有漏心便得解脫。 「我今重告汝等161,其有比丘修行思惟八種道及七法者,彼比丘便成二果而無狐疑,得阿那含、若162阿羅漢,且捨此事。若不能多,一日之中行此八種道及七法者,其福不可稱計,得阿那含、若阿羅漢。是故,諸賢!當求方便,行此八種道及七法者,於取道無有狐疑!」 爾時,諸比丘聞舍利弗所說,歡喜奉行! (三六九?3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語164迦葉曰:「汝今年已165朽邁,無少壯之意,宜可受諸長者衣裳及其飲食。」 大迦葉白佛言:「我不堪任受彼衣食。今此納衣隨時乞食,快樂無比。所以然者,將來當166有比丘,形體柔軟,心貪好衣食,便於禪退轉,不復能行苦業,又當作是語:『過去佛時,諸比丘等亦受人請、受人衣食。我等何為不法古時聖人乎?』坐貪著衣食故,便當捨服為白衣,使諸聖賢167無復威神,四部之眾漸漸減少;聖眾已168減少,如來神寺復當毀壞;如來神寺已毀壞故169,經法復當凋170落。是時,眾生無復精光;以171無精光,壽命遂短。是時,彼眾生命終已,皆墮三惡趣,猶如今日眾生之類,為福多者皆生天上,當來之世為罪多者,盡入地獄。」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迦葉多所饒益,為世人民作良友172福田。迦葉當知:吾般173涅槃後千歲餘,當有比丘於禪退轉,不復行頭陀之法;亦無174乞食、著補納衣,貪受175長者請,受176其衣食;亦復不在樹下閑居之處,好喜莊飾房舍;亦不用大小便為藥,但著餘藥草,極甘美者;或於其中貪著財貨,吝惜房舍,恆共鬥諍。爾時,檀越施主篤信佛法,好喜惠施,不惜財物。是時,檀越施主命終之後盡生天上。比丘懈怠者,死入地獄中。如是,迦葉!一切諸行皆悉無常,不得久保。 「又迦葉當177知:將來之世,當有比丘剃178鬚髮而習家業,左抱男,右抱女,又執箏簫在街巷乞食。爾時,檀越施主受福無窮,復今日至誠乞食者。如是,迦葉!一切行無常,不可久停179。迦葉當知:將來之世,若有沙門比丘當捨八種道及七種之法,如我今日於三阿僧祇劫所集法寶。將來諸比丘以為歌曲,在眾人中乞食以自濟命,然後180檀越施主飯181彼比丘眾,猶獲其福,復今日而不得其福乎!我今持此法付授迦葉及阿難比丘。所以然者,吾今年老182以向八十,然如來不久當取滅度,今持法寶付囑二人,善念誦持,使不斷絕,流布世間。其有遏絕聖人言教者,便為墮邊際。是故,今日囑累汝經法,無令脫失。」 是時,大迦葉及阿難即從座起,長跪叉手,白世尊言183:「以何等故,以此經法付授二人,不囑累餘人乎?又復如來眾中,神通弟子184不可稱計,然不囑累?」 世尊告迦葉曰:「我於天上、人中,終不見此人,能受持此法寶,如迦葉、阿難之比。然聲聞中亦復不出二人上者,過去諸佛亦復有此二人受持經法。如今迦葉、阿難比丘之比,極為殊妙。所以然者,過去諸佛頭陀行比丘,法存則存,法沒則沒,然我今日迦葉比丘留住在世,彌勒佛出世然後取滅度。由此因緣,今迦葉比丘勝過去時比丘之眾。又阿難比丘云何得勝過去侍者?過去時諸佛侍者,聞他所說,然後乃解,然今日阿難比丘,如來未發語便解,如來意須是、不須185是,皆悉知之。由此因緣,阿難比丘勝過去時諸佛侍者。是故,迦葉!阿難吾今付授汝,囑累汝此法寶,無令缺減。」 爾時,世尊便說偈言186: 「一切行無常,起者必有滅; 無生則無死,此滅最為187樂!」 是時,大迦葉及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五188 1「含」,聖本作「鋡」。 2「五」,聖本作「四」。 3「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十三字,宋、元二本均作「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十二字,明本作「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九字。 4麗本無「第四十」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聖本作「分」字。 5「二」,麗本作「餘」,今依據明本改作「二」。 6本經敘說佛為均頭說起僧伽藍、施床座、施食、施雨衣、施藥、作井、近道作舍等七事得增益功德,其福不可稱量;當求方便,成辦此七種功德。中阿含第七經世間福經(佛光一‧四○) 7「踰」,聖本作「喻」。 8「時」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是」字。 9「增」,麗本作「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增」。 10聖本無「至」字。 11聖本無「言」字。 12僧伽藍:又作僧伽藍摩(samgharama)(巴)、(梵),略作伽藍,譯為眾園,指僧眾所住之園林,為寺院之通稱。 13麗本作「初」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4「量」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計」字。 15「女若」二字,宋、元、明三本均作「族姓女」三字,聖本無「若」字。 16「施」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與」字。 17「之功德也」四字,宋、元、明三本均作「功德」二字。 18「計」,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量」。 19宋、元、明三本均無「之」字。 20「量」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稱」字。 21「計」,宋、元、明三本均作「量」。 22本經敘說佛敕比丘修行、思惟死想,當如婆迦利厭患此身惡露不淨,念出入息往還之數,並於其中思惟七覺意;於出入息中思惟死想,便脫生、老、病、死、愁、憂、苦、惱。增支部(A﹒6﹒19﹒Maranasati(1) ◎ 念死),參閱增支部(A﹒8﹒73﹒Maranasati(1) ◎ 念死)。 23宋、元、明三本均無「惟」字。 24聖本無「增」字。 25「非」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為」字。 26宋、元、明三本均無「能」字。 27「忍」,明本作「任」。 28麗本無「乞食」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9「婆」,聖本作「彼」。 30「意」,宋、元、明三本均作「念」。 31「知作如」三字,宋、元、明三本均作「作」字。 32本經敘說波斯匿王誤以尼揵子、裸形人、黑梵志、裸形婆羅門等之裸形、極端苦行為阿羅漢行,佛為說七裸形梵志等非是梵行人。中部(M﹒93﹒Assalayana-sutta 阿攝和經)、中阿含第一五一經阿攝和經(佛光三‧一二九七)。 33「寶羽」,宋本與聖本均作「羽寶」,元、明二本均作「羽葆」。 34「央」,聖本作「鞅」。 35宋、元、明三本均無「之」字。 36「揵」,麗本作「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揵」。 37「人」,明本作「阿」。 38「來」,宋、元、明三本均作「末」。 39阿私陀天師:又作阿私羅提鞞羅(Asitadevala)(巴),仙人名。 40「汝今速為灰土!」巴利本(M﹒vol﹒2,p﹒155 )作 bhasma vasali hohi (賤民!變成灰吧!)即咀咒人死之意。 41「正」,麗本作「政」,今依據宋、元、明與聖本改作「正」。 42「便」,明本作「更」。 43麗本無「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44「帝釋」,宋、元、明三本均作「天帝」。 45「釋梵」,聖本作「梵釋」。 46「獷」,聖本作「穔」。 47「心」,聖本作「是」。 48「念」,麗本作「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念」。 49「生」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得」字。 50宋、元、明三本均無「其」字。 51「然然」,宋本作「然又」,元、明二本均作「行又」。 52「已」,聖本作「以」。 53「猥多」,宋、元、明三本均作「多猥」。 54「座」,麗本作「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55本經敘說迦栴延為諸比丘廣演「佛之所論非天、世人所能及,非著世、非住世」之深義;佛讚許迦栴延聰明辯才,能廣演如來說法之妙義。中部(M﹒18﹒Madhupindika-sutta 蜜丸經)、中阿含第一一五經蜜丸喻經(佛光二‧九四四)。 56「執杖釋種」,巴利本作Dandapani-Sakko(釋氏執杖者)。 57「儼頭嘆吒」,巴利本(M﹒vol﹒1,p﹒108)作 sisam okampetva jivham nillaletva tivisakham nalatikam nalate (奮頭、震舌、於前額作三叉之顰眉。)「儼」,宋、元、明三本均作「顉」。 58「非」,宋、元、明三本均作「不」。 59「亦非著世,復非住世」,中阿含第一一五經蜜丸喻經(佛光二‧九四六)作:「不著有、非有,亦無想。」 60宋、元、明三本均無「執杖」二字。 61「如」,宋、元、明三本均作「汝」。 62「世」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爾時」二字。 63「栴」,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旃」。 64「當」字之下,聖本有一「何」字。 65宋、元、明三本均無「說」字。 66「斫」,宋本作「破」。 67「吾」,大正本作「語」。 68「即」,宋、元、明三本均作「從」。 69宋、元、明三本均無「之」字。 70宋、元、明三本均無「使」字。 71聖本無「起」字。 72「興」,聖本作「與」。 73「眼見色而起識想,三事相因便有更樂」,巴利本(M﹒vol﹒1,p﹒111作cakkhun c avuso paticca rupe ca uppajjati cakkhuvinnanam tinnam sangati phasso (尊者!眼緣色而眼識生,﹝成﹞三事和合觸。)即指根、境、識三合觸。 74「以」,宋、元、明三本均作「已」。 75「樂」字之下,聖本有一「想」字。 76宋本無「有」字。 77「有」字之下,元、明二本與聖本均有一「所」字。 78「耳」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若」字。 79「有」,聖本作「所」。 80「覺」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所」字。 81宋、元、明三本均無「種」字。 82宋、元、明三本均無「此」字。 83麗本無「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84「眼」,宋本作「限」。 85「心」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若」字。 86「說」,宋、元、明三本均作「言」。 87「緣本」,宋、元、明三本均作「本緣」。 88「才」字之下,聖本有一「已」字。 89麗本無「渴乏」二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90「聞」字之上,聖本有一「以」字。 91「甘露法味」,巴利本作Madhupindikapariyayo (蜜丸法門)。中阿含第一一五經蜜丸喻經(佛光二‧九五二)作「蜜丸喻」,指蜜丸教說。 92宋、元、明三本均無「增壹阿含經」五字。 93聖本無「一」字。 94本經敘說:(一)摩呵男請示佛:斷三結使,成須陀洹,名不退轉,然見暴牛等,尚生恐懼,命終是否墮落?(二)佛開示:賢聖弟子諸苦永盡,永無復有,雖尚有餘存,如一滴水耳;須陀洹至遲七返生死,即得盡苦際,若勇猛精進,便轉進為家家。相應部(S﹒55﹒21¯22﹒Mahanama(1)(2)摩訶男)、雜阿含卷三十三第九二二經(大正‧卷三三‧九三○經)、別譯雜阿含卷八第一五五經(大二‧四三二中)。 95「說」,宋、元、明三本均作「為」。 96「告」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曰」字。 97「酥」,宋本與聖均作「蘇」。 98「食」,宋本作「貪」。 99「美」,宋本作「著」,元、明二本均作「膳」,聖本作「膳」。 100「體」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極為」二字。 101「後」,麗本作「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後」。 102仙人窟(Isigiripassa-Kalasila)(巴),又作仙人黑石窟、廣山,尼揵子徒眾修苦行處。 103麗本無「眾」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04「曝」,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暴」。 105宋、元、明三本均無「有」字。 106「坐」,宋、元、明三本均作「座」。 107「者」,宋、元、明三本均作「之」。 108「不」,麗本作「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不」。 109「令」,麗本作「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令」。 110「毗」,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婆」。 111「毗」,元、明二本與聖本均作「婆」。 112宋本無「四」字。 113宋、元、明三本均無「二」字。 114「毗」,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婆」。 115「曰」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報」字。 116「以」,麗本作「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以」。 117「有」字之上,麗本有一「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18「廣」,大正作「橫」。 119「渧」,宋、元、明三本均作「滴」。 120「若」,元本作「苦」。 121家家(kolankola)(巴),即是四聖果之初果至二果間之果位,流轉二至三家(二至三次生死)始盡苦際。「家家」,宋、明二本均作「寂滅」。 122本經敘說一婆羅門在七日中,親族死亡二十七人,憂愁苦惱不已,那伽波羅為其說法,並示觀無常之法;婆羅門遂發心出家學道,精進修持,證阿羅漢果。 123那伽波羅(Nagasamala)(巴),又作那伽婆羅,譯為龍護,迦維羅城之剎帝利種,佛陀侍者之一,因過去世於尸棄佛塔獻花之功德,今生能值釋迦佛之教化。參閱小部‧譬喻經(Ap﹒vol﹒1,p﹒119)。「那」,聖本作「阿」。 124聖本無「鹿」字。 125「婆」,宋、元、明三本均作「波」。 126「於」,宋、元、明三本均作「所」。 127「技」,麗本作「妓」,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技」,宋本作「伎」。 128「閑」,聖本作「開」。 129「正」,麗本作「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正」。 130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正」字。 131「財」,宋本作「時」。 132宋、元、明三本均無「諸」字。 133「彼梵志正聞語」六字,宋、元、明三本均作「梵志聞是說」五字。 134麗本無「道」字,今依據明本補上。 135「爪」,聖本作「??」。 136「肉」,宋、元、明三本均作「膚」。 137「去」,聖本作「法」。 138「義」,麗本作「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義」。 139「以」字之下,麗本有一「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40「已」,麗本作「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已」。 141「現」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復」字。 142聖本無「天」字。 143本經敘說佛敕比丘當觀慈、悲、喜、護、空、無相、無願七處善及觀察四念處法。參閱相應部(S﹒22﹒57﹒Sattatthana 七處)、雜阿含卷四第八十八經(大正‧卷二‧四二經)、雜阿含經第二十七經佛說七處三觀經(大二‧四九八下)、後漢‧安世高譯佛說七處三觀經(大二‧八七五中)。 144「七處之善,又察四法」,巴利本(S﹒vol﹒3,p﹒61)作 sattatthanakusalo……tividhupaprikkhi (七處善巧,三種之觀察。) 145聖本無「二方」二字。 146聖本無「身」字。 147麗本無「能」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48麗本無「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49本經敘說舍利弗為北遊諸比丘開示:當修行八種道及七種法,若然,便得阿那含、若阿羅漢二果。參閱相應部(S﹒22﹒2﹒Devadaha 天現)、雜阿含卷五第一一○經(大正‧卷五‧一○八經)。 150「迦」,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伽」。 151「屢」,聖本作「律」。 152「時」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是時」二字。 153「誡」,聖本作「戒」。 154宋、元、明三本均無「也」字。 155「空」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也」字。 156宋、元、明三本均無「之」字。 157「比」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諸」字。 158聖本無「種」字。 159宋、元、明三本均無「諦聽」二字。 160「修」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行」字。 161麗本無「等」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162麗本無「阿那含若」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63本經敘說佛讚許迦葉雖年已朽邁,猶不捨頭陀行,為世間人民作良友福田;亦讚歎阿難勝於過去諸佛之侍者,能於如來未發語便知悉;並以此因緣,將法寶授付迦葉、阿難二人,令無有缺減。相應部(S﹒16﹒5﹒jinnam 老)、雜阿含卷三十一第八九三經(大正‧卷四一‧一一四一經)、別譯雜阿含卷六第一一六經(大二‧四一六中)。 164「語」,宋、元、明三本均作「告」。 165「已」,宋本與聖本均作「以」。 166「當」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亦」字。 167「聖賢」,宋、元、明三本均作「賢聖」。 168「已」,聖本作「以」。 169「毀壞故」三字,宋、元、明三本均作「壞」字。 170「凋」,聖本作「彫」。 171「以」,宋、元、明三本均作「已」。 172「友」,宋、元、明三本均作「祐」。 173宋、元、明三本均無「般」字。 174「無」,宋、元、明三本均作「不」。 175宋、元、明三本均無「受」字。 176麗本無「受」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77宋、元、明三本均無「當」字。 178「剃」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除」字。 179「停」,宋、元、明三本均作「保」,聖本作「亭」。 180「後」,宋、元、明三本均作「彼」。 181「飯」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雖」字。 182「老」,聖本作「耆」。 183「言」,宋、元、明三本均作「曰」。 184「弟子」,麗本作「第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弟子」。 185「意須是不須」,麗本作「不復語」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意須是不須」五字。 186「偈言」,宋、元、明三本均作「此偈」。 187「最為」,宋、元、明三本均作「為最」。 188「五」字之下,聖本有「光明皇后願文」六字。 188「五」字之下,聖本有「光明皇后願文」六字。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