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八1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2

禮三寶品經五十3

(四四四)4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欲禮拜如來神寺者﹐當行十一法禮如來寺。云何為十一?興勇猛意﹐有所堪故;意不錯亂,恆一心故;當念專意﹐諸止觀故;諸念永息﹐入三昧故;意及無量﹐由智慧故;意難觀察﹐由其形故;意淡5然靜﹐由威儀故;意無流馳﹐以名稱故;意無想像﹐由其色故;梵音難及﹐由柔軟響故。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拜如來寺﹐當具此十一法67如來神寺﹐長夜之中獲德8無量。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9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四五?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行禮法﹐當念十一事﹐然後禮法。云何名11為十一?有慢當除慢;夫正法者﹐於欲而除渴愛想;夫正法者﹐於欲而除欲;夫正法12能斷生死淵13流;夫行正法獲平等法;然此正法斷諸惡趣;尋此正法得至善處;夫正法者﹐能斷愛網;行正法者﹐從有至無;行正法者﹐明靡不照;夫正法者﹐至涅槃界。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行禮法﹐當思惟此十一法﹐然後便獲福無量﹐長夜之中受福無限。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四六?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修禮僧者﹐當專十一法﹐然後乃當禮僧。云何為十一?如來眾者﹐正法成就;如來聖眾上下和合;如來僧者﹐法法成就;如來聖眾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如來聖眾能掌護三寶;如來聖眾能降伏外道異學;如來聖眾是一切眾生良友福田。若善男子、善女人欲禮僧者﹐當思惟此十一法﹐長夜之中獲福無量。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天、龍、鬼神、乾沓和、阿須倫、迦留羅、甄陀羅、摩休勒天及人民﹐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四七?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16在摩竭國17蜜??1819城東大天園20中止﹐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世尊食後起﹐與阿難共於樹園中經行﹐佛便笑。阿難心念﹕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不妄笑﹐今何以笑?必當有意﹐我當問之。阿難整衣服﹐右膝著地﹐叉手問佛﹕「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不妄笑﹐今何以笑?必當有意﹐願聞笑意!」
佛語阿難﹕「我當為汝說。過去賢劫初﹐於此中間有轉輪聖王主21四天下﹐名曰大天22﹐長壽無病﹐端正勇猛﹐治以正法﹐不枉人民﹐有自然七寶。何等為七?一者輪寶﹐二者象寶﹐三者馬寶﹐四者珠寶﹐五者女23寶﹐六者主藏寶﹐七者典兵寶。」
佛語阿難﹕「此大天王為童子時八萬四千歲﹐作太子時八萬四千歲﹐登聖王位八萬四千歲。」
阿難問佛﹕「云何為輪寶?」
佛語阿難﹕「月十五日﹐月盛滿24時﹐王沐浴清淨﹐與婇女上東樓上﹐東向視﹐有千輻金輪。輪高七仞為一多羅25;多羅者﹐獨挺樹﹐以樹26為限﹐高七多羅﹐純以紫磨金為輪。王見輪已﹐心念﹕此輪好輪﹐願得提27之耶28?念已﹐輪即就王左手﹐便舉移右手中。王語此輪曰﹕『諸不伏者﹐為我伏之;非我地者﹐為我取之;如法﹐非不如法。』語竟29﹐輪還住空﹐輞東向﹐轂北向。王敕左右具四種兵;具丘已﹐即將兵眾﹐逐輪立空﹐隨輪東引﹐巡行盡東界;暮則王與兵眾﹐宿於輪下。
「東界諸小王皆來朝覲﹐所貢皆以金缽盛銀粟﹐銀缽盛金粟﹕『善來﹐大王!此東界土地、珍寶、人民盡是王有﹐願當停駕住此﹐我等當稟承天教!』大天王答諸小王曰﹕『汝等欲承我教者﹐各還本國以十善教民﹐勿行枉橫。』誡敕已訖﹐輪即於海上﹐迴3031乘雲32而行。海中自然開道﹐廣一由延。王與四種兵隨輪如前巡行南界。南界諸小王亦來朝覲﹐皆以金缽盛銀粟﹐銀缽盛金粟﹐貢上曰﹕『善來﹐天王!此南界土地、珍寶、人民盡是王有﹐願33停駕住此﹐我等34當稟承天命!』大天答諸王曰﹕『汝等欲承我命者﹐各還本土﹐以十善教民﹐勿行枉橫。』誡敕已訖﹐輪則西迴案35行西界。西界諸王貢獻勸請﹐如南方已36訖﹐輪37復北迴巡行北界。北界諸王亦皆朝覲﹐貢獻勸請﹐盡如前法。周遊38四日﹐遍閻浮提四海39﹐還本土40蜜??羅城﹐於宮門前虛空中住﹐高七多羅﹐輞東向﹐王便入宮。」
佛語阿難﹕「大天得輪寶如此。」
阿難復問佛﹕「大天得象寶復云何?」
佛語阿難﹕「大天以後十五日﹐月盛滿時﹐沐浴清淨﹐從諸婇女上東樓上﹐東向觀見空中﹐有白象王名滿呼41﹐乘虛而來﹐七肢42平??﹐口有六牙﹐頭上金冠﹐金為瓔珞﹐以真珠交絡其體﹐左右佩金鈴。象有神力﹐變形自在。大天見之﹐心自念曰﹕我得此象可耶?當使有所為。念訖﹐象便立空中於王前﹐王即教以五事。王復念曰﹕當試此象為能以不?至明日日出﹐王43乘此象﹐須臾之間﹐周遍四海﹐還到本處﹐於宮門東﹐東向立44。阿難!大天所得象寶如此。」
阿難復問佛﹕「大天所得馬寶復云何?」
佛語阿難﹕「大天到後十五日﹐月盛滿時﹐沐浴清淨﹐從諸婇女上西樓上﹐西向視﹐見有紺馬王﹐名婆羅含45﹐乘空46而來﹐行不動身﹐頭上金冠﹐寶為瓔珞﹐披47珠交絡﹐左右垂鈴。馬有神力﹐變形自在。大天見之。自48念言﹕得此乘之可也49?念訖﹐至王50前。王便乘欲51試之﹐至明日日出﹐王乘東行﹐須臾之頃﹐周遍四海﹐還至本國﹐住宮門西﹐西向而立。阿難!大天所獲馬寶52如此。」
阿難問佛﹕「大天所得珠寶復云何?」
佛語阿難﹕「大天53至後十五日﹐月盛滿時﹐沐浴清淨﹐將諸婇女上東樓上﹐東向視﹐見有神珠﹐珠長一尺六寸﹐有八楞﹐作紺琉璃色﹐乘空而來﹐高七多羅。大天見之﹐心念曰﹕得此珠觀之可也?如念獲之。王54欲試之﹐至夜半55﹐合四種兵﹐以珠懸於幢頭﹐出城而遊﹐珠照辟方十二由延﹐兵眾相見﹐如晝無異﹐珠光所及﹐人民驚起﹐皆言﹕『天明。』王即還宮56﹐以幢豎之宮內57﹐內外常明與晝不異。阿難!大天所獲珠寶如此。」
阿難問佛﹕「大天所得玉女寶復云何?」
佛語阿難﹕「大天至十五日﹐月盛滿時﹐沐浴清淨﹐從諸婇女上東樓上﹐東向視﹐見有剎帝利女寶﹐名曼那呵利58﹐端正無比﹐姝妙嚴淨﹐不長、不短、不粗、不細、不白、不黑﹐冬則溫煖﹐夏則清涼﹐身毛孔中出栴檀香﹐口出憂59缽蓮花香﹐亦無女人眾惡姿態﹐情性調和﹐先意承旨60﹐乘虛而來﹐逕至王所。阿難!大天所獲玉女寶如是。」
阿難問佛﹕「大天所得主藏寶者61復云何?」
佛語阿難﹕「大天至十五日﹐月盛滿時﹐沐浴清淨﹐將諸婇女上北樓上﹐北向觀﹐見主藏臣﹐名阿羅咃吱62﹐端正姝妙﹐不長、不短﹐不肥、不瘦﹐身黃金色﹐髮紺青63色﹐眼白黑分明﹐又能視64見地65伏藏七寶﹐有主者為護之﹐無主者取共66王用﹐聰明智慧﹐善有方謀﹐乘虛而來﹐逕詣王前﹐而謂王曰﹕『自今已往67﹐王快可自樂﹐勿復憂愁﹐我當給王寶68﹐不令有乏。』王便試藏臣﹐與之乘船獨共入海。王謂藏臣者言69﹕『吾欲得金銀財寶。』藏臣者70白王﹕『還至岸邊﹐當給財寶。』王曰﹕『吾欲得水中寶﹐不用岸上者。』主藏臣者71便從座72起﹐整衣服﹐跪右膝﹐叉手禮水﹐水中即自然出金頂73﹐大如車轂﹐須臾滿船。王曰﹕『可止!勿復上金﹐船將欲沒。』阿難!大天所獲典寶臣如此。」
阿難復問佛﹕「大天所得典兵將軍者復云何?」
佛語阿難﹕「大天至十五日﹐月盛滿時﹐沐浴清淨﹐將諸婇女上南樓上﹐南向視﹐見74南方有大將軍﹐名75比毗那76﹐端正姝好﹐髮如真珠色﹐身猶綠色﹐不長、不短﹐不肥、不瘦﹐眼能徹視﹐知他人心念﹐軍策變謀﹐進退77知時﹐乘虛而來﹐逕詣王所﹐謂王曰﹕『願王自恣78快樂﹐莫憂天下﹐征伐四方﹐臣自辦之!』王欲試之﹐﹐半夜思惟﹕欲合四種兵。念訖﹐四79兵盡集。王復念﹕欲使東引。軍即東引﹐王在中央﹐將軍在前﹐四兵圍繞80。王念欲往81即往﹐王念欲還即還。阿難!大天所獲典兵將軍寶如此。」佛語阿難﹕「大天所獲七寶如此。」
佛語阿難﹕「大天王治天下遂久﹐便語梳頭侍者﹐名82劫北83﹕『若有白髮者﹐便拔示我。』劫北視髮遂久﹐見有一白髮﹐便白王曰﹕『前所敕者﹐今已白見84。』王曰﹕『拔來示我。』劫北即以金鑷拔取白髮﹐置王手85中。王捉白髮﹐便說斯偈86
『我身首上﹐生此毀莊;
身使來召﹐入道時到87。』
「王心念曰﹕我已極人五欲﹐今當出家﹐下鬚髮﹐被88法服。召太子長生告曰﹕『童子!吾頭已有白髮出﹐世間五欲吾已厭之﹐今欲求天所欲﹐我今欲剃鬚髮﹐著法服﹐出家為道。汝當領國政﹐立長為太子;好養劫北﹐使伺白髮;白髮出者﹐以國付太子﹐如我出家﹐下鬚髮﹐被法服。』王告太子﹕『我今以此89聖王90位﹐殷勤累汝﹐當使聖位世世相紹﹐莫使種斷;種斷者﹐便為邊地人也。若斷善行者﹐便生無法處。』大天王誡敕已﹐便以國付太子長生﹐給劫北田業。」 佛語阿難﹕「大天王於此城﹐於此園﹐於此地﹐下鬚髮﹐著法服入道﹐於此處八萬四千歲﹐行四梵行﹕慈、悲、喜、護﹐於是壽終得生梵天。大天出家七日後﹐女寶命終。
「長生登位已﹐至十五日﹐月盛滿時﹐將諸婇女上東樓上﹐東向視﹐見有玉女端正如前﹐乘虛而來。長生還服七寶。王長生已領國政﹐統四天下。長生復語劫北﹕『從今而91去﹐為我梳頭時﹐見92白髮﹐輒來白我。』登聖王位﹐遂經八萬四千歲﹐白髮復生﹐劫北白王﹕『素髮已生。』王曰﹕『拔來著吾掌中。』劫北即以金鑷拔置王手中。王執白髮﹐即說偈曰﹕
『我身首上﹐生此毀莊;
身使來召﹐入道時到。』
「王心念曰﹕我已極人五欲﹐今當出家﹐下鬚髮﹐被法服。即召太子冠髻93告曰﹕『童子!吾已頭白﹐世間五欲吾已厭之﹐當求天欲﹐我今欲出家為道﹐剃除鬚髮﹐被著法服。汝當領國政﹐立長為太子;好養劫北﹐使伺白髮94;白髮出者﹐以國付太子﹐如我出家﹐下鬚髮﹐被法服。』王告太子﹕『我今以此聖王位﹐殷勤累汝﹐當使聖王位﹐世世相紹﹐莫使種斷;種斷者﹐便為邊地人也。若斷善行者﹐便生無法處。』長生王誡95敕已﹐即以國付太子冠髻﹐給劫北田業。」
佛語阿難﹕「長生王亦於此城、此園、此地﹐下鬚髮﹐著法服入道﹐於此處八萬四千歲﹐行四梵行﹕慈、悲、喜、護也96﹐於是壽終得生梵天。」
佛語阿難﹕「王長生出家之後七日之中﹐七寶自然化去。冠髻王憂愁不樂。諸臣見王不悅﹐便問王曰﹕『天王何以不悅?』王答諸臣曰﹕『以七寶化去故也!』諸臣白王﹕『王勿以97為憂。』王曰﹕『何得不憂也98?』臣等啟曰﹕『父王梵行﹐近在園中﹐可往諮99承﹐必當誨王致寶之法。』王即敕﹕『嚴駕!』諸臣便嚴駕訖﹐便白王100。王與臣乘七寶車﹐以五物為幟﹕寶冠、羽蓋、劍、扇101、寶屐。左右臣從﹐進詣園所。到則下車﹐廢102卻五物﹐步入園門﹐前至父王所103﹐稽首禮足﹐卻住一面﹐叉手白言﹕『王所有七寶﹐今皆化去。』父先定坐﹐聞所啟白﹐仰頭答曰﹕『童子!夫聖王法﹐不恃父之所有也﹐汝自行法承104之。』
「王復問曰﹕『轉輪聖王以何法化?』父便答曰﹕『敬法、重法、念法、養法、長法、熾法、大法﹐行此七法者﹐便應聖王治也﹐可以致寶也。』王復問曰﹕『云何敬法……乃105至大法也?』父答曰﹕『當學給賜貧窮﹐教民孝養二親﹐四時八節以時祭祠﹐誨以忍辱﹐除淫、嫉、癡行﹐此七法者﹐乃應聖王法也。』王即受教﹐辭退卻禮﹐遶106七匝已﹐便引還歸。於是﹐王輒承父命﹐奉行七法﹐宣令遠近﹐祇崇王教。王便開藏﹐給賜貧窮﹐侍養孤老﹐四方之民﹐莫不奉承。於是﹐王以十五日﹐月盛滿時﹐沐浴清淨﹐將諸婇女上東樓上﹐東向視﹐見有千輻紫磨金輪﹐輪高七多羅﹐去地亦七多羅﹐乘虛而來﹐住於空中。
「王心念曰﹕願得此輪可乎?輪即下至王左手﹐復移之於右手。王語此輪﹕『諸不伏者﹐為我伏之;非我地者﹐為我取之;如法﹐非不如法。』王便以手投107輪還之虛空﹐於宮門東﹐輞東向﹐轂北108向而住空中。輪後次有白象﹐次有紺馬﹐次有神珠﹐次有玉女﹐次有主藏﹐次有將軍﹐此七寶出﹐如大天王﹐比試亦如是。逕109八萬四千歲竟﹐五賜劫北﹐并敕太子及付國事﹐出家入道﹐皆如前王法。」
佛語阿難﹕「此冠髻王於此城園地﹐下鬚髮﹐被法服﹐八萬四千歲﹐修四梵行﹕慈、悲、喜、護﹐於是壽盡亦生梵天。」
佛告110阿難﹕「大天111王子孫相紹﹐乃至八萬四千歲112轉輪聖王位善種不斷。最後聖王名荏113﹐治以正法﹐為人聰明﹐審諦不忘114﹐相有三十二﹐色猶紅蓮花﹐好喜布施﹐供養沙門、婆羅門﹐侍養孤老﹐賑給貧窮。於四城門及城中央﹐置設庫藏﹐金銀、雜寶、象、馬、車乘、衣服、褥、病瘦醫藥、香華、飲食﹐諸孤獨者皆給妻婦﹐種種惠施隨人所欲。王於六齊之日﹐具敕內外皆持八關;於斯之日﹐首陀會天當115悉來下﹐授116其八戒;帝釋、三十三天皆歎其國人民117﹕『快哉!善利!乃值斯法王耶!種種惠施﹐恣民所欲﹐又能清潔齋戒無闕。』天帝釋告諸天子﹕『欲得見荏王不?』咸言﹕『欲見﹐可使來至此。』釋提桓因即敕窮鼻尼118天女﹕『汝詣蜜??119羅城﹐告荏王曰﹕卿!大得善利也﹐此間諸天皆歎卿功德巍巍﹐為吾致問殷勤。此諸天子甚思相見。暫可屈意來至於此?』
「窮鼻尼受教便下﹐如人屈伸臂頃﹐忽然在王殿前﹐虛空中立。王侍一婇女﹐於殿上坐﹐思念世間﹐欲使一切皆得安隱﹐無眾苦患。窮鼻尼於空中﹐彈指覺之。王舉頭見殿上光明﹐聞其聲曰﹕『我是釋提桓因侍者﹐故遣我詣王。』王答曰﹕『不審天帝何所約敕?』天女答曰﹕『天帝致意殷勤﹐此諸天子讚卿功德﹐預思相見﹐可暫屈意?』王默然許之。天女便還白天帝曰﹕『已達宣命﹐許當馳詣。』天帝即敕侍御嚴駕七寶飛行馬車﹐下到120蜜??羅城﹐迎於荏王。侍御受教﹐即駕馬車﹐忽然便下。
「王與臣會於都坐﹐車當王前﹐於空中止﹐御者告曰﹕『天帝今遣車相迎﹐諸天子儼然相待﹐便可上車﹐勿復顧戀。』諸臣大小﹐聞王當去﹐僉然不悅﹐皆起而立﹐叉手白言﹕『王去之後﹐臣等何所承命?』王答曰﹕『卿等勿憂﹐吾去之後﹐施惠、齋戒、養民、治國﹐如吾在時﹐我比還不久。』王誡敕訖﹐車即下地﹐王便上車。侍御問王﹕『當從何道?』王曰﹕『此言何謂?』侍御答曰﹕『夫行有兩道﹕一者惡道﹐二者善道。行惡者﹐從惡道到苦處;修善者﹐遊善道至樂處。』王曰﹕『今日行道﹐善惡皆欲從之121。』御者聞之﹐久乃寤122曰﹕『甚善!大王!』御者便引在兩道之中﹐善惡悉親﹐逕123詣三十三天。
「天帝及諸天子遙見王來﹐釋提桓因曰﹕『善來﹐大王!』命令共坐。」
佛語阿難﹕「王便就天帝坐﹐王與帝釋貌相124、被服、音聲一揆。諸天子心中念言﹕『何者帝釋?何者為王?』又復念曰﹕『人法當眴﹐而俱不眴?』各懷愕然﹐無以別之。天帝見諸天有疑心﹐復念言﹕『我當留王使住﹐然後乃寤 耳!』帝釋謂諸天子﹕『卿等欲使我留王住此不?』諸天子曰﹕『實欲使住。』天帝謂荏﹕『大王!可住此不?我當供給五欲。』因是諸天乃識。
「人王125白天帝曰﹕『正爾﹐便為給賜已﹐願諸天子壽命無極。』賓主請讓﹐如是至三﹐帝釋謂王﹕『何以不住?』王答曰﹕『我當出家修道﹐今在天上無緣學道。』天帝曰﹕『胡為作道?』王曰﹕『被父王遺令﹐若白髮生﹐法當出家。』釋126聞遺令入道﹐默然不對。王於天上﹐須臾之間﹐五欲自恣﹐方之世間已十二年。
「王將欲別﹐與諸天子說審諦法。釋127敕侍御﹕『汝送荏王還於本國。』侍御受教﹐即128嚴駕﹐駕訖﹐白王曰﹕『王可上車。』於是﹐王便與帝釋及諸天子告129130﹐即上車﹐循本道而歸﹐到蜜??羅宮﹐侍御即還天上。王下數日﹐復敕劫北﹕『若見白髮﹐便131白我。』數日之中﹐頭上白髮132﹐劫北133以金鑷拔白髮﹐置王手中。王見已﹐便說偈曰﹕
『我身頭上﹐生此毀莊;
身使來召﹐入道時到。』
「王心念﹕我已極人五欲﹐今當出家﹐剃鬚髮﹐被法服。王即召太子善盡告曰﹕『吾白髮已出﹐世間五欲吾已厭之﹐當求天欲﹐當下鬚髮﹐被法服﹐出家入道。童子!今以國事付汝﹐好養劫北;若134白髮出者﹐以國付太子﹐出家入道。童子!今以此聖王位累汝﹐莫使種斷;種斷者﹐便為邊地人也。』」
佛語阿難﹕「荏王即付太子國政﹐給劫北田業已﹐於此城園地﹐下鬚髮﹐被法服﹐出家修道。修道之後於七日中﹐輪、珠化去﹐象、馬、玉女、長者、將軍﹐皆悉無常。王於園中八萬四千歲﹐行四梵行﹕慈、悲、喜、護﹐命終生梵天。其後善盡王不承父業﹐正法替廢﹐由是七寶不復來應﹐善行不繼﹐五減遂至﹕人民短命、薄色、少力、多病、無智。五減以135至﹐轉復貧困﹐困136窮竊盜相??137﹐詣王啟曰﹕『此人不與取。』王即敕外行刑國人。聞不與取﹐王輒殺之﹐皆咸138其惡﹐各興利刀;刀自此始造﹐由是殺生從此起﹐便有兩惡出。次復淫犯他妻;夫主共諍﹐自言我不﹐便成四惡;兩舌遘鬥﹐是為五惡;鬥則相罵﹐是為六惡;言不至誠﹐是為七惡;嫉他和合﹐是為八惡;含忿色變﹐是為九惡;心懷疑亂﹐是為十惡。十惡已具﹐五減轉增。」
佛語阿難﹕『欲知爾時大天王在賢劫初興者不?則我是也。阿難!欲知爾時八萬四千年139王名荏140﹐治政無枉者﹐則汝是也。欲知爾時最後名善盡王﹐暴逆不道﹐斷聖王種者﹐調達是也。阿難!汝於往時﹐承繼大天轉輪聖王之善嗣﹐使其紹立不絕141者﹐汝之功也﹐如法﹐非不如法。阿難!我今是無上法王﹐今我142遺無上善法﹐殷勤囑累汝。汝143是釋種子﹐莫作邊地人﹐莫為斷種行。」
阿難問佛﹕「何以故當作斷種行?」
佛語阿難﹕「大天王雖行善法﹐未得漏盡﹐未144出世間﹐未得度﹐未得斷欲﹐未得破二十一145結﹐六十二見未除﹐三垢146未淨﹐未得神通﹐未得解脫真道﹐不147得涅槃。大天所行善法﹐不過生梵天。
「阿難!我148明法究竟無為﹐我法得到真際﹐天、人之上。我法無漏、無欲、滅度、神149通、解脫、真沙門、至涅槃。阿難!我今以是無上道150法﹐殷勤囑累汝﹐莫增減151我法﹐莫作邊地人也!若有現行聲聞﹐阿難!設有斷此法者﹐便為邊地人也!若能興此法者﹐便為佛長子﹐即為眷屬成就。阿難!汝當成就眷屬﹐莫作滅族行。阿難!我前後所說法﹐盡囑累汝。汝當學是!」
佛說是已﹐阿難歡喜奉行!
(四四八?2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大泥黎153之人﹐云何為四?所謂末佉梨罪人﹐帝舍比丘是大罪人﹐提婆達兜是大罪人﹐瞿波離154比丘是大罪人。末佉梨罪人者﹐身出火光﹐長六十肘。帝舍罪人者﹐身出火光﹐長四十肘。提婆達兜罪人者﹐身出火光﹐長三十肘。瞿波離罪人者﹐身出火光﹐長二十肘。
「比丘當知﹕末佉梨教無數眾生使行邪見顛倒之想﹐計有無之想。帝舍愚人者﹐斷諸聖眾應器155遺餘。提婆達兜愚人者﹐鬥亂眾僧﹐殺阿羅漢比丘尼156﹐起害意向於如來。瞿波離罪人者﹐誹謗舍利弗、目乾157連。
「又復﹐比丘!末佉梨罪人教無數眾生﹐使行邪見﹐身壞命終﹐墮燄158光泥黎中。帝舍罪人﹐斷聖眾應器遺餘﹐身壞命終﹐墮等害地獄中。提婆達兜罪人者﹐起謀害心向於如來﹐身壞命終﹐墮阿159鼻地獄中。瞿波離罪人者﹐由其誹謗舍利弗、目乾連﹐身壞命終﹐墮缽投160摩地獄中。
「末佉離161罪人者﹐是時獄卒生拔其舌背著162脊上。所以然者﹐由其曩昔教無數眾生使行邪見。
帝舍大罪人者﹐是時獄卒生擗其身﹐鎔銅灌壞其心﹐又以熱鐵丸﹐使令吞之。所以然者﹐由其斷應器遺餘故。
「提婆達兜罪人者﹐以熱鐵輪﹐轢壞其身﹐又以鐵杵??咀其163體﹐群暴惡象翕蹈其身﹐又復大熱鐵山鎮押164165上﹐舉身為熱銅葉166所裹。所以然者﹐由其曩昔鬥亂聖眾﹐壞和合僧故﹐致鐵輪轢斷其頭。又此167提婆達兜愚人﹐教彼太子使害父王﹐由是果報故﹐使鐵杵破壞其身。又彼提婆達兜愚癡之168人﹐飲象使醉往害如來﹐由是果報﹐群象翕蹈其體。又彼提婆達兜惡人﹐上耆闍崛山顛169﹐執石擲佛﹐由斯果報故﹐使170熱鐵山鎮押其面。然彼提婆達兜愚人﹐殺阿羅漢比丘尼﹐由斯果報故171﹐使熱銅鐵葉纏裹其身。
「比丘當知﹕瞿波離罪人者﹐在彼蓮華地獄中﹐千具犁牛以172犁其舌。所以然者﹐由其謗誹舍利弗、目173連故﹐由此因緣果報﹐使千具犁牛而壞其舌。
「又復174﹐比丘!末佉離罪人者﹐身出火光﹐長六十肘。若有眾生興起此念﹕當175拔濟饒益此人。取四大海水﹐高四十肘﹐澆灌其身﹐然彼海水尋時消盡﹐燄不增減。猶如176熱鐵葉火燒四日﹐有人來以四渧177水澆﹐然水尋時消盡。此亦如是﹐若有人來以四178大海水澆彼人身﹐欲令無為﹐終不可果。所以然者﹐由彼罪179過極深重故。
「然彼帝舍罪人﹐身出火光﹐長四十肘。設有眾生愍念此人﹐以三大海水澆灌其身﹐然彼海水尋時消盡﹐火燄不減﹐其猶有人以三渧水著熱鏊上﹐水尋消減﹐不得久停。此亦如是﹐若以三大海水澆帝舍身上﹐水尋時滅﹐火終不180增減。
「提婆達兜罪人﹐身出火光﹐長三十肘。若有眾生﹐興起愛念之心﹐欲使提婆達兜身永處無為﹐以二大海水澆灌其身﹐水尋時盡﹐火終不滅﹐猶如以二渧水著熱鏊上﹐終無增減。提婆達兜愚人亦181如是﹐以二大海水澆灌其身﹐水尋時盡﹐火終不滅﹐提婆達兜身體苦痛如斯。
「瞿波離罪人﹐身出火光﹐長二十肘。設有眾生愍念斯人﹐取一大海水澆灌其身﹐然彼海水尋時消盡﹐火終不滅﹐猶如一渧水著熱鏊上﹐尋時消盡﹐不得久停﹐瞿波離比丘亦復182如是﹐罪報所牽﹐故受斯罪。是謂﹐比丘!此四種人受罪極重﹐當自盡意183遠離斯患﹐承諸賢聖等修梵行者。如是﹐仁者!當作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四九?4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明曉地獄﹐亦知趣地獄之徑﹐亦復知彼地獄眾生之本。設復眾生造諸惡不善之行﹐身壞命終﹐入地獄中﹐我亦知之。又復﹐比丘!我亦知明曉畜生﹐亦知趣畜生之道﹐亦復知畜生之本﹐作諸惡元185﹐生彼者亦悉曉了。我今亦知餓鬼之道﹐其有作惡根元186者﹐生餓鬼中﹐我亦知之。我今亦知人道向人之趣﹐其有眾生得人身者﹐我亦知之。我亦知趣天之道﹐其有眾生作諸德本﹐生彼天上﹐我亦知之。我亦知涅槃之趣﹐其有眾生有漏盡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於現法中而取證果187﹐我亦知之。
「比丘當知﹕我知地獄之趣﹐以何因緣而說斯言乎?」
佛告諸比丘﹕「我今觀察眾生心意﹐所謂此人身壞命終﹐應入地獄中。然188後時觀此人以入地獄中﹐受苦酸酷拷189掠無數﹐愁憂苦惱不可稱計190。猶如一大火坑無有塵煙﹐設有人來逕趣斯處﹐又且有目之士觀此人所趣﹐必當墜火終不虛也。然復後時觀此人以墮火坑﹐吾所謂人者以墮火坑。今191觀察眾生心意所念﹐必入地獄不疑。如我後時觀察此人﹐以定入地獄﹐受苦酸酷不可稱計。云何斯人以入地獄?是謂我觀趣地獄眾生作諸惡行不善之業﹐身壞命終﹐入地獄中﹐我悉知之。吾所說者﹐正謂此耳!
「我知畜生之道﹐亦知趣畜生者﹐以何緣本而說此乎?於是﹐比丘!我觀察眾生心中所念﹐此人身壞命終﹐生畜生中。又192我後時觀察此人﹐以生畜生中﹐愁憂苦惱不可稱計。云何斯人以墮畜生中乎?猶如村落有大圊193廁﹐屎滿其中。設有斯人徑趣斯處﹐有目之士﹐見斯人來徑趣斯處﹐此人不久徑墮于廁﹐然194後時觀此人已墮于195廁﹐受厄窮困不可稱計。云何斯人已墮于廁?我今觀眾生類亦復如是﹐斯人命終應生畜生中。又復後196時觀已生畜生中﹐受苦無量。我今觀畜生眾生皆悉明了。我所說者197﹐正謂此耳!
「我亦知餓鬼眾生﹐餓鬼之道﹐其198身壞命終﹐生餓鬼者﹐我亦知之。其有眾生身壞命終﹐趣餓鬼之道﹐我悉知之。我復於199後時觀見此眾生﹐以入餓鬼受苦痛、樂痛200。云何斯人以入餓鬼中乎?猶如大村落側有一大樹﹐生危嶮之處﹐枝葉凋201落。設有人來﹐往202趣斯處﹐有目之士遙觀此人﹐必趣樹下203不疑。復於204後時觀此人205﹐或坐、或臥﹐受其苦樂之報。云何斯人以至樹下坐臥乎?今我206觀眾生之類亦復如是﹐身壞命終﹐必趣餓鬼不疑﹐受其苦樂之報不可稱計。我知餓鬼趣﹐餓鬼之道﹐皆悉分明。我所說者﹐正謂此耳!
「我知人道﹐亦知趣人道﹐其207有造行﹐身壞命終﹐生人中者﹐我亦知之。於是﹐比丘!我觀眾生類心中所念﹐此人必208當身壞命終﹐應生人中。我復於後時觀此人已生人中﹐云何斯人已生人中?猶如村落側有一大樹﹐在平正處209﹐多諸陰210涼。若有人直從一道來﹐有目之士見已便知之﹐斯人所趣向﹐定至此樹不疑。我復於後時觀此人﹐已至此樹﹐受樂無量。云何斯人得至斯處?此亦如是。我觀眾生心意所念亦如是﹐身壞命終﹐必生人中不疑。我復於後時觀此人已生人中受樂無量。我知人趣﹐亦知趣人之道。今生人中者﹐我亦知之。我所說者﹐正謂此耳!
「我亦知天﹐亦知趣天之道﹐其有眾生作諸功業生天211者﹐我亦知之。以何因緣而說此乎?我今觀眾生之類心中所念﹐此人必當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然於212後時觀此人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於彼受自然之福﹐快樂無比。是謂斯人已生天上﹐於彼受自然之福﹐快樂無比。猶如村落側213有好高廣講堂﹐彫214文刻鏤﹐懸繒幡蓋﹐香汁灑地﹐敷好坐具﹐氍毹215﹐文繡綩綖。若有人直從一道來﹐有目之士直從一道來﹐此人所趣向﹐定至高廣講堂必216不疑。復於後時觀見此人﹐已到講堂上﹐或坐、或臥﹐於中受福快樂無比。此亦如是﹐吾今觀眾生類身壞命終﹐應生善處天上﹐於彼受樂快不可計。云何斯人以生善處天上乎?我知天道﹐趣天之路乎?我所說者﹐正謂此耳!
「我今知涅槃﹐亦知涅槃之道﹐亦知眾生應般涅槃者。或有眾生盡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現身取證而自遊化﹐我悉知之。由何因緣而說此乎?於是﹐比丘!我觀眾生類心中所念﹐此人盡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是謂斯人以盡有漏成無漏。猶如去村落不遠有大池﹐水217極清徹﹐若有人直從一道來﹐有目之士遙見斯人來﹐知此人必至池水不疑﹐又於後時觀218此人已至池水﹐沐浴澡洗﹐除諸穢汙﹐去諸垢坌219﹐在側而坐﹐亦不與人共相諍競。我今觀眾生類亦復如是﹐盡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名色知如真220。是謂斯人已至此處﹐我知涅槃之221道。亦知眾生般涅槃者﹐皆悉知之。如來、至真、等正覺有此之智、無畏、力具﹐皆悉成就。如來智無有量﹐如來能觀過無限無量不可計事﹐皆悉知之。將來現在無限無量皆悉分別。是故﹐比丘!當求方便﹐具222足十力、無畏。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五○)223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依雪山上有大高廣之樹﹐五事長大。云何為五?根不移動﹐皮極厚大﹐枝節遠224蔭﹐靡所225不覆﹐葉極茂盛226。是謂﹐比丘!依雪山上有此大樹極為俊好。今善男子、善女人亦復如是﹐依豪族之處227﹐五事長益。云何為五?所謂信長益、戒長益、聞長益、施長益、慧長益228。是謂﹐比丘!信善男子、善女人依豪族家﹐成就此五事。是故﹐比丘!當求方便﹐成就信、戒、聞、施、智慧。」
爾時﹐世尊便說斯229偈﹕

「猶如雪山樹﹐五事功德成;
根皮枝節廣﹐陰230葉極茂盛。
有信善男女231﹐五事功德成;
信戒聞惠施﹐智慧遂增益232
「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五一)233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茂羅破群234比丘與諸比丘尼共相遊處﹐然諸比丘尼亦復好樂共相遊處。其235有人民稱譏茂羅破群比丘者﹐是時諸比丘尼極懷瞋恚﹐愁憂不悅。若復有人毀呰236諸比丘尼者﹐是時破群比丘亦復愁憂不悅。是時﹐眾多237比丘告破群比丘曰﹕「汝今云何親近諸比丘尼?諸比丘尼亦復與汝交接?」
破群報曰﹕「我今解如來所說教誡238﹐其有犯淫者﹐罪不足言。」
眾多比丘復告曰﹕「止!止!比丘!勿作斯言。莫誹謗如來言教﹐其誹謗如來言教者﹐罪咎不少。又復世尊無數方便說淫之穢﹐其有習淫﹐使無罪者﹐終無此理。汝今可捨此惡見﹐備於長夜受苦無量。」然此破群比丘故與交通﹐而不改其行。
爾時﹐眾多比丘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而白世尊言﹕「舍衛城中有一比丘﹐名曰破群﹐與諸比丘尼共相交接﹐然諸比丘尼亦與破群比丘交接往來。我等往彼勸喻使改其行﹐然彼二人遂更增益﹐不捨此顛倒之見﹐亦不順正法之業。」
爾時﹐世尊告一比丘﹕「汝往至彼239破群比丘所﹐云﹕『如來喚卿240。』」
爾時﹐比丘受如來教﹐即往到241破群比丘所﹕「汝當知之﹐如來喚卿。」
破群比丘聞彼比丘語﹐即往到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問彼比丘曰﹕「汝審親近諸比丘尼耶?」
彼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汝為比丘﹐云何與比丘尼共相交接?汝今是族姓子﹐剃除鬚髮﹐三法衣﹐以信堅固﹐出家學道。」
破群比丘白佛言﹕「唯然﹐世尊!我是族姓子﹐以信堅固﹐出家學道。」
佛告比丘﹕「非汝之法﹐云何與比丘尼共相交接?」
破群比丘白佛言﹕「我聞如來所說﹐其習淫者﹐其242罪蓋不足言。」
佛告比丘﹕「汝愚人!云何說如來習淫無罪?我無數方便說淫之穢汙。汝今云何作是語﹕『如來說淫無罪』?汝243好守護口過﹐無令長夜恆受其罪。」
佛告之曰﹕「汝今且止!須吾更問諸比丘。」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曰﹕「汝等頗聞吾與諸比丘說淫無罪乎?」
諸比丘對曰﹕「唯然﹐世尊!不聞如來說淫無罪。所以然者﹐如來無數方便說淫之穢汙。設言無罪﹐此義不然。」
佛告諸比丘﹕「善哉!善哉!諸比丘!如汝所言﹐我無數方便說淫之穢汙。」
爾時﹐世尊重告諸比丘曰﹕「汝等當知﹕若有愚人習於法行﹐所謂契經、祇夜244、偈、授決、因緣、本末、譬喻、生、方等、未曾有、說、廣普;雖誦斯法﹐不解其義;以不觀察其義﹐亦不順從其法﹐所應順法終不從其行。所以誦斯法者﹐從欲與人共競諍﹐意計勝負﹐亦不自為己有所濟及﹐彼誦法已﹐則犯制限。猶如有人出彼村落欲求惡蛇。彼若見極大之蛇﹐到已﹐以左手摩抆245其尾﹐然彼蛇迴頭螫蜇其手﹐由此緣報﹐便致命終。此亦如是﹐若有愚人翫習其法﹐十二部經靡不斟酌﹐亦不觀察其義。所以然者﹐由不究竟正法義故。
「於是﹐若有善男子將護翫習其法;契經、祇夜、偈、授決、因緣、本末、譬喻、生、方等、未曾有、說、廣普;彼人誦此法已﹐深解其義;以解彼深義之法﹐順從其教﹐無所違失。所以誦法者﹐不以勝負之心﹐與彼競諍。所以誦習法者﹐欲自??修有察246及。所以誦法者﹐果有247所願﹐由此因緣﹐漸至涅槃。猶如有人出彼村落﹐求覓惡蛇。彼見蛇已﹐手執鐵鉗﹐先鑷248其頭﹐後便捉項249﹐不令動搖;設彼惡蛇迴尾欲害彼人﹐終無所至。所以然者﹐諸250比丘!由其捉項故。此善男子亦復如是﹐誦習、誦251讀﹐靡不周遍﹐觀察其義﹐順從其法﹐終無252違失﹐漸漸由此因緣﹐得至涅槃。所以然者﹐由其執正法故。是253故﹐諸比丘!其有解吾義者﹐當念奉行;其不解者﹐重來問我﹐如來方254今現在﹐後悔無益!」
爾時﹐佛告諸比丘﹕「設有比丘在大眾中而作是說﹕『如來所說禁戒﹐我悉解了﹐其習淫者﹐罪蓋不足言。』彼比丘當語斯比丘﹕『止!止!莫作斯言!莫誹謗如來言說斯語﹐如來終不說此言。』若此比丘改其所犯者善;若不改其行者﹐復當再三諫之。設當改者善﹐設不改者墮。若復諸比丘隱匿其事﹐不使露現者﹐諸人皆墮。是謂﹐比丘!我之禁戒。」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五二)255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生漏梵志往至世尊所﹐共相問訊﹐在一面坐。爾時﹐生漏梵志白世尊曰﹕「為有幾劫過去?」
佛告梵志﹕「過去諸劫不可稱計。」
梵志白佛﹕「為可計數不乎?沙門瞿曇恆說三世。云何為三?所謂過去、將來、現在。沙門瞿曇亦知過去、當來、現在之世﹐唯願沙門演說劫數之義!」
佛告梵志﹕「若當我說因此劫﹐復次此劫﹐我既滅度﹐汝取命終﹐不知劫數之義。所以然者﹐如今人壽短促﹐極壽不過百年。計百年中數劫者﹐我取256滅度﹐汝既命終﹐終不知劫數之義。梵志當知﹕如來亦有此知257﹐具足分別劫數﹐眾生壽命長短﹐受其苦樂﹐皆悉分明。今當與汝引譬﹐智者以譬喻得解。猶如恆沙之數﹐亦無有限﹐無有量﹐不可計算﹐過去劫者其數如是﹐不可稱計﹐不可籌量。」
梵志白佛﹕「當來劫頗有幾數?」
佛告梵志﹕「亦如258恆沙之數﹐無有齊畔﹐不可稱計﹐非算所及。」
梵志復問佛﹕「頗有現在劫、成258敗劫乎?」
佛告梵志﹕「有此成劫、敗劫﹐非一劫、百劫﹐猶如器皿260在危地﹐終不安住;設當住者要當顛倒。諸世界方域亦復如是﹐或有劫成﹐或有劫敗﹐此數亦復叵計為幾劫成﹐為幾劫敗。所以然者﹐生死長遠無有邊際。眾生以無明結覆261蓋﹐漂浪流滯﹐從今世至後世﹐從後262世至今世﹐長夜受苦惱﹐當可厭患去離此惱。是故﹐梵志!當作是263學!」
爾時﹐生漏梵志白世尊言﹕「沙門瞿曇!甚奇!甚特!知過去當來劫數之義。我今重復自歸沙門瞿曇﹐唯願沙門瞿曇聽為優婆塞﹐盡其形壽不敢復殺﹐乃至飲酒264!」
爾時﹐生漏梵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五三)265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有一異比丘白世尊言﹕「劫頗有邊際乎?」
佛告比丘﹕「方便引譬﹐然劫數無窮盡。過去久遠﹐於此賢劫中﹐有佛出﹐號曰俱266樓孫至真、等正覺。爾時﹐此耆闍崛山更有姓號。爾時﹐羅閱城266人民之類﹐上此耆闍崛山中268﹐四日四夜﹐行乃徹頂。又復﹐比丘!拘那含269牟尼佛時﹐此耆闍崛山更有姓號。爾時﹐羅閱城人民之類﹐三日三夜﹐行乃至此山頂。迦葉如來出現於世﹐此耆闍崛山更有姓號。時﹐羅閱城人民之類﹐二日二夜﹐行乃至此山頂。如我今日釋迦文佛出現於世﹐此山名耆闍崛山﹐須臾之頃乃到此山頂。若彌勒如來出現於世﹐此山亦名耆闍崛山。所以然者﹐諸佛神力咸使此270山在。
「比丘!當以方便﹐知劫有衰盡﹐不可稱計。然劫有二種﹕大劫、小劫。若於劫中無佛出世﹐爾時復有辟支佛出世﹐此名為小劫。若如來於劫中出世﹐爾時彼劫中無有辟支佛出現於世﹐此名為大劫。比丘!當以此方便﹐知劫數長遠﹐不可稱計。是故﹐比丘!當憶此劫數之義!」
爾時﹐異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八271


1「八」﹐宋、元、明三本均作「七」。
2「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十三字﹐宋、元二本均作「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十二字﹐明本作「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九字。
3「五十」﹐麗本作「四十八」三字﹐今依順序改作「五十」二字。
4本經敘說當行十一法﹐禮如來神寺。
5「淡」﹐元、明二本均作「惔」。
6「十一法」﹐本經文中祇具十法。
7「禮」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拜」字。
8「德」﹐元、明二本均作「福」。
9麗本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0本經敘說當念十一事﹐然後禮法。
11宋、元、明三本均無「名」字。
12「法」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者」字。
13「淵」﹐宋、元、明三本均作「深」。
14本經敘說當專十一法﹐然後禮僧。
15本經敘說﹕(一)佛本生為大天轉輪聖王﹐七寶具足﹐見白髮生﹐便出家修道﹐並囑咐後代紹繼王位之子孫﹐以正法治國﹐並應於白髮生時﹐出家修行。(二)最後聖王名荏(即阿難本生)﹐蒙釋提桓因延請至天上﹐後返人間﹐白髮生而出家;其子善盡王(即調達本生)﹐紹繼王位﹐暴逆不道﹐斷絕正法﹐致使十惡生﹐五減遂至。(三)昔阿難能承繼大天之正法治﹐今佛以無上道法盡囑累阿難﹐敕莫為斷種行﹐莫作邊地人;當成就眷屬﹐莫作滅族行。中部(M﹒83﹒Makhadeva-sutta ◎大天經)、中阿含第六十七經大天林經(佛光一‧四八五)、增一阿含序品(佛光一‧七)﹐參閱小部‧本生經(J﹒9﹒Makhadeva-jataka ◎摩迦王本生)。
16婆伽婆(bhagavant)(巴)﹐又作薄伽梵﹐譯為有德、眾祐、世尊﹐即具足眾德﹐為世人所尊重恭敬。為佛陀十號之一。
17「摩竭國」﹐中阿含第六十七經大天林經(佛光一‧四八五)作「鞞陀提」﹐鞞陀提(Videha)(巴)﹐又作毗提訶、比提希。
18「??」﹐宋、元、明三本均作「提」。
19蜜??羅(Mithila)(巴)﹐又作彌梯羅、彌薩羅。「??」字之下﹐麗本有「土利反」三小字夾註﹐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0「大天園」﹐中阿含第六十七經大天林經(佛光一‧四八五)作「大天林」﹐巴利本(M﹒vol﹒2﹐p﹒74 )作 Makhadevambavane (摩佉提婆王之菴婆林)。
21「主」﹐宋、元、明三本均作「王」。
22「大天」﹐巴利本(M﹒vol﹒2﹐p﹒74 )作 Makhadevo (摩佉提婆)。
23「女」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玉」字。
24「月盛滿」﹐宋、元、明三本均作「盛滿之」。
25多羅(tala)(巴)﹐又作哆羅﹐譯為重、岸、高竦樹﹐屬棕櫚樹科之喬木﹐學名 Borassus flabelliformis﹐果實如大石榴﹐葉子可代紙使用。
26宋、元、明三本均無「以樹」二字。
27「提」﹐宋、元、明三本均作「捉」。
28「耶」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可」字。
29「竟」﹐宋、元、明三本均作「已」。
30「迴」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南」字。
31「轉」﹐宋、元、明三本均作「輪」。
32「雲」﹐宋、元、明三本均作「虛」。
33「願」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王」字。
34宋、元、明三本均無「等」字。
35「案」﹐大正本作「按」。
36「已」﹐麗本作「比」﹐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37宋、元、明三本均無「輪」字。
38「遊」﹐宋、元、明三本均作「旋」。
39「海」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內便」二字。
40麗本無「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41「滿呼」﹐中阿含第六十七經大天林經(佛光一‧四八八)作「于娑賀」。「呼」字之下﹐宋、元二本均有「晉白覺」三小字夾註﹐磧砂藏有「晉曰覺」三小字夾註。
42「肢」﹐宋、元、明三本均作「般」。
43宋、元、明三本均無「王」字。
44「立」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而」字。
45「婆羅含」﹐中阿含第六十七經大天林經(佛光一‧四八九)作「髦馬王」。「含」﹐宋、元、明三本均作「舍」。「含」字之下﹐麗本有「秦言髮烏朱髮尾」七小字夾註﹐今依本卷一七六七頁注刪去;宋本有「秦言髮鳴珠毛尾」七字為本文;元本有「晉言髮鳴」四小字夾註﹐「珠毛尾」三字為本文;明本無夾註﹐有「珠毛尾」三字為本文。
46「空」﹐宋、元、明三本均作「虛」。
47「披」﹐宋、元、明三本均作「被」。
48「自」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心」字。
49「也」﹐宋、元、明三本均作「耶」。
50宋、元、明三本均無「王」字。
51「乘欲」﹐宋、元、明三本均作「欲乘」。
52「馬寶」﹐宋、元二本均作「寶馬」。
53「天」﹐大正本作「王」。
54「王」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便」字。
55「半」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時」字。
56「宮」宋、元、明三本均作「軍」。
57「內」﹐元、明二本均作「有」。
58「利」字之下﹐麗本有「秦言奪情」四小字夾註﹐今依據明本刪去;元本有「晉言奪情」四小字夾註;宋本為本文。
59「憂」﹐宋、元、明三本均作「優」。
60「旨」﹐宋本作「稟」﹐元、明二本均作「志」。
61「寶者」﹐宋、元、明三本均作「者寶」。
62「吱」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大」字。「吱」字之下﹐麗本有「秦言財幢」四小字夾註﹐今依據明本刪去;元本有「晉言財幢」四小字夾註;宋本為本文。
63宋、元、明三本均無「青」字。
64「視」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徹」字。
65「地」字之下﹐元、明二本均有一「中」字。
66「共」﹐宋、元、明三本均作「供」。
67「往」﹐宋、元、明三本均作「後」。
68「寶」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藏」字。
69宋、元、明三本均無「者言」二字。
70宋、元、明三本均無「者」字。
71「主藏臣者」四字﹐宋、元、明三本均作「藏臣」二字。
72「座」﹐麗本作「坐」﹐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座」。
73「頂」﹐元、明二本均作「鋋」。
74宋、元、明三本均無「見」字。
75麗本無「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76「那」字之下﹐麗本有「秦言無畏」四小字夾註﹐今依據明本刪去;元本有「晉言無畏」四小字夾註;宋本為本文。
77「退」﹐宋、元、明三本均作「還」。
78「恣」﹐大正本作「姿」。
79「四」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種」字。
80「繞」﹐大正本作「遶」。
81「往」﹐宋、元、明三本均作「住」。
82「名」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曰」字。
83「劫北」﹐巴利本(M﹒vol﹒2﹐p﹒75 )作 kappaka (理髮師)。「北」﹐宋、元、明三本均作「比」。
84「見」﹐宋、元、明三本均作「現」。
85「手」﹐宋、元、明三本均使「掌」。
86「斯偈」﹐宋、元、明三本均作「偈曰」。
87「我身首上﹐……入道時到」﹐中阿含第六十七經大天林經(佛光一‧四九迴作﹕「我頭生白髮﹐壽命轉衰減;天使已來至﹐我今學道時。」
88「被」﹐宋、元、明三本均作「披」。
89「此」﹐元本作「比」。
90麗本無「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91「而」﹐宋、元、明三本均作「已」。
92「見」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若」字。
93「髻」﹐宋、元、明三本均作「結」。
94「髮」﹐大正本作「鬚」。
95「誡」﹐宋、元二本均作「戒」。
96宋、元、明三本均無「也」字。
97大正本無「以」字。
98「也」﹐宋、元、明三本均作「耶」。
99「諮」﹐宋、元、明三本均作「咨」。
100「王」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於」字。
101「扇」﹐宋、元、明三本均作「履」。
102「廢」﹐大正本作「癈」。
103麗本無「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04「承」﹐宋、元、明三本均作「求」。
105宋、元、明三本均無「乃」字。
106「遶」﹐大正本作「繞」。
107「投」﹐宋、元、明三本均作「捉」。
108「北」﹐麗本作「比」﹐今依據明本改作「北」。
109「是逕」﹐宋、元、明三本均作「之經」。
110「告」﹐宋、元、明三本均作「語」。
111麗本無「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12「歲」﹐擬作「代」。宋、元、明三本均作「歲代」。
113「荏」﹐巴利本(M﹒vol﹒2﹐p﹒78 )作 Nimi(尼彌)。「荏」字之下﹐麗本有「晉言不眴音如錦反」八小字夾註﹐今依據明本刪去。
114「忘」﹐宋、元、明三本均作「妄」。
115「當」﹐宋、元、明三本均作「常」。
116「授」﹐麗本作「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授」。
117「民」﹐宋、元、明三本均作「曰」。
118「尼」字之下﹐麗本有「窮鼻尼者晉言極端正也」十小字夾註﹐今依據明本刪去。
119「??」﹐宋、元、明三本均作「提」。
120「到」﹐宋、元、明三本均作「至」。
121「今日行道﹐善惡皆欲從之」﹐中阿含第六十七經大天林經(佛光一‧五○○)作﹕「汝於兩道中間送我﹐惡受惡報﹐妙受妙報。」
122「寤」﹐宋、元、明三本均作「悟」。
123「逕」﹐宋本作「經」。
124「貌相」﹐宋、元、明三本均作「相貌」。
125「王」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王」字。
126「釋」﹐宋、元、明三本均作「天帝」二字。
127「釋」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帝」字。
128「即」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便」字。
129「告」﹐麗本作「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告」。
130「別」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辭還王」三字。
131宋、元、明三本均無「便」字。
132「髮」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生」字。
133「北」﹐大正本作「比」。
134宋、元、明三本均無「若」字。
135「以」﹐宋、元、明三本均作「已」。
136「困」﹐元、明二本均作「因」。
137「糾」﹐宋本作「約」。
138「咸」﹐宋、元、明三本均作「??」。
139「年」﹐宋、元、明三本均作「末」。
140「荏」﹐宋本作「往」。
141「絕」﹐宋、元、明三本均作「斷」。
142「今我」﹐宋、元、明三本均作「我今」。
143宋、元、明三本均無「汝」字。
144麗本無「未」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45「一」﹐麗本作「億」﹐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一」。
146三垢(tini malani)(巴)﹐三毒之異名﹐即貪、瞋、癡。
147「不」﹐宋、元、明三本均作「未」。
148「我」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今」字。
149「滅度神」﹐麗本作「減沒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滅度神」。
150宋、元、明三本均無「道」字。
151「減」﹐麗本作「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減」。
152本經敘說末佉梨、帝舍、提婆達兜、瞿波離等四人墮於地獄之果報。東晉‧竺曇無蘭譯佛說四泥犁經(大二‧八六一中)。
153「黎」﹐宋、元、明三本均作「犁」。
154瞿波離(Kokalika)﹐又作瞿婆離、拘迦利﹐譯為惡時者、何時﹐提婆達多之弟子。
155應器﹕即缽(patta)(巴)﹐為比丘十八物之一﹐指應法之食器、應受人供養者所用之食器、應腹分量而食之食器。
156「殺阿羅漢比丘尼」﹐增一阿含放牛品第四四二經(佛光四‧一七四五)謂打殺法施比丘尼。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十(大二四‧一四七下)﹕「提婆達多有緣﹐須入未生怨(阿闍世王)宅﹐……門人告曰﹕『大王有教……若見提婆達多及彼徒從﹐應須掩障勿使其前。…… 嗢缽羅色苾芻尼從王宮中行乞食已持缽而出。…… (提婆達多)告嗢缽羅色曰﹕『我於爾處有何過失﹐由汝令吾乞食之宅皆生障礙?』遂便前進打搭其尼。時尼被打﹐出悲苦言哀告之曰﹕『願見清白!……』假聞斯苦﹐不齒其言﹐遂努大拳打尼頭破。……遂乃加持壽命﹐疾行詣苾芻尼寺 ……入無餘依妙涅槃界。」
157「乾」﹐宋、元、明三本均作「揵」。
158「燄」﹐宋、元、明三本均作「燄」。
159「阿」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於」字。
160「投」﹐宋、元、明三本均作「頭」。
161「離」﹐宋、元、明三本均作「梨」。
162「背著」﹐元、明二本均作「著背」。
163「其」﹐明本作「具」。
164「押」﹐元、明二本均作「壓」。
165「面」﹐宋本作「而」。
166「葉」﹐宋、元、明三本均作「鍱」。
167「此」﹐宋、元、明三本均作「彼」。
168宋、元、明三本均無「癡之」二字。
169「顛」﹐宋、元、明三本均作「頭」。
170「使」﹐宋、元、明三本均作「執」。
171宋、元、明三本均無「故」字。
172宋、元、明三本均無「以」字。
173「目」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揵」字。
174「又復」﹐宋、元、明三本均作「復次」。
175「當」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我」字。
176「猶如」﹐麗本作「由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猶如」。
177「渧」﹐宋、元、明三本均作「滴」。
178宋、元、明三本均無「四」字。
179「罪」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人」字。
180「不」﹐宋、元、明三本均作「無」。
181「亦」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復」字。
182宋、元、明三本均無「復」字。
183「意」﹐宋、元、明三本均作「建」。
184本經敘說佛能明知五趣、涅槃之因果;當求方便﹐具足如來十力、無畏。參閱中部(M﹒12﹒Mahasihanada-sutta 師子吼大經)。
185「元」﹐宋、元、明三本均作「行來」二字。
186「元」﹐宋、元、明三本均作「源」。
187「證果」﹐宋、元、明三本均作「果證」。
188「然」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彼」字。
189「拷」﹐麗本作「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拷」。
190「計」﹐麗本作「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計」。
191「今」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我」字。
192「又」﹐麗本作「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又」。
193圊﹕即廁所﹐至穢之處。
194「然」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彼」字。
195「于」﹐宋本作「乎」。
196麗本無「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97「者」﹐明本作「生」。
198宋、元、明三本均無「其」字。
199「於」﹐明本作「如」。
200「以入餓鬼受苦痛、樂痛」巴利本作 pittivisayam upapannam dukkhabahula vedana vediyamanam﹒(轉生餓鬼趣經驗許多苦受。)
201「凋」﹐宋、元、明三本均作「彫」。
202「往」﹐宋、元、明三本均作「徑」。
203麗本無「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04麗本無「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05「人」﹐宋本作「入」。
206「今我」﹐宋、元、明三本均作「我今」。
207「其」字之上﹐大正本有一「亦」字。
208「必」﹐宋、元、明三本均作「應」。
209「處」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之」字。
210「陰」﹐宋、元、明三本均作「蔭」。
211「天」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上」字。
212麗本無「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13「側」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之」字。
214「彫」﹐明本作「雕」。
215「毹」﹐宋、元、明三本均作「氀」。
216「必」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至」字。
217「水」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水」字。
218「觀」﹐宋、元、明三本均作「見」。
219「坌」﹐元、明二本均作「??」。
220「色知如真」四字﹐宋、元、明三本均作「為真人」三字。
221「之」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趣涅槃」三字。
222「具」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當」字。
223本經敘說雪山樹俊好﹐乃依五事功德長大;善男子、善女人依豪族家﹐成就信、戒、聞、施、慧等五事。當求方便﹐成就五事。增支部(A﹒540·Mahasala ◎ 諸大沙羅樹)﹐參閱增支部(A﹒348﹒Pabbata ◎ 山岳)﹒
224「遠」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廣」字。
225宋、元、明三本均無「所」字。
226「根不移動﹐……葉極茂盛」﹐巴利本(A﹒vol﹒1﹐p﹒152 )作 Sakhapattapalasena vaddhanti tacapapatikaya vaddhanti pheggusarena vaddhanti (由枝、葉、花葩增長﹐由皮、芽增長﹐由膚肉增長。)
227「處」﹐宋、元、明三本均作「家」。
228「所謂信長益……慧長益」﹐巴利本(A﹒vol﹒1﹐p﹒152 )作 Saddhaya vaddhati silena vaddhati pannaya vaddhati﹒(由信增長、由戒增長、由慧增長。)
229「斯」﹐宋、元、明三本均作「此」。
230「陰」﹐元、明二本均作「蔭」。
231「女」﹐麗本作「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女」。
232「增益」﹐宋、元、明三本均作「益增」。
233本經敘說﹕(一)茂羅破群與比丘尼親近﹐誤謂習淫無罪。(二)若有愚人誦十二部經﹐然不解義、不順法、不奉行﹐則如捉蛇尾﹐反被其害;若有善男子誦十二部經﹐能知義、順法、無違﹐則得漸至涅槃。(三)佛為說禁戒。參閱中部(M﹒21﹒Kakacupama-sutta 鋸喻經)、中阿含第一九三經牟犁破群那經(佛光四‧一七二八)。
234茂羅破群(Moliya-phagguna )(巴)﹐又作牟犁破群那、茂羅破那。
235「其」﹐大正本作「共」。
236「呰」﹐明本作「訾」。
237「眾多」﹐麗本作「多眾」﹐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眾多」。
238「誡」﹐宋、元、明三本均作「戒」。
239宋、元、明三本均無「彼」字。
240麗本無「卿」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241「到」﹐宋、元、明三本均作「至」。
242宋、元、明三本均無「其」字。
243宋本無「汝」字。
244宋、元、明三本均無「夜」字。
245「抆」﹐元、明二本均作「捫」。
246「察」﹐宋、元、明三本均作「所濟」二字。
247「有」﹐宋、元、明三本均作「其」。
248「鑷」﹐宋本作「鍱」﹐元、明二本均作「鉗」。
249「項」﹐宋、元、明三本均作「頸」。
250麗本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51「誦」﹐宋、元、明三本均作「諷」。
252「無」﹐宋、元、明三本均作「不」。
253宋、元、明三本均無「是」字。
254「方」﹐宋本作「曼」﹐元、明二本均作「謾」。
255本經敘說佛為生漏梵志說三世劫數無量﹐眾生長久受苦惱﹐當厭離此惱。參閱增支部(A﹒4156﹒Kappa ◎ 劫)。
256宋、元、明三本均無「取」字。
257「知」﹐宋、元、明三本均作「智」。
258麗本無「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59「成」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劫」字。
260「皿」﹐麗本作「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皿」。
261「覆」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所」字。
262「後」﹐擬作「前」。
263「是」﹐宋、元、明三本均作「此」。
264宋、元、明三本均無「乃至飲酒」四字。
265本經敘說賢劫五佛示現﹐能令耆闍崛山存在;辟支佛出世﹐名為小劫;如來出世﹐名為大劫;劫數長遠不可稱計﹐當憶此義。
266「俱」﹐宋、元、明三本均作「拘」。
267宋、元、明三本均無「羅閱城」三字。
268宋、元、明三本均無「中」字。
269「含」﹐宋、元、明三本均作「鋡」。
270「此」字之上﹐麗本有一「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71「八」﹐宋、元、明三本均作「七」。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