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阿含經研究 水野弘元 一、諸部派對四阿含排列次序的看法 四阿含經之排列次序,各部派間均有出入。就現在大正藏而言,在阿含部第一卷係以長阿含、中阿含為先,第二卷始收錄雜阿含與增一阿含。蓋即大正藏對四阿含之列出順序為:長、中、雜、增一。此一排列次序諒係根據南方上座部巴利佛教而來。因巴利聖典中,阿含經係以長部、中部、相應部(雜阿含)、增支部(增一阿含)之順序所排列。現今學術界中,目前仍沿用此一順序。 據各種文獻資料顯示,與巴利聖典同一順序者,有大眾部之摩訶僧祇律、化地部之五分律。摩訶僧祇律卷三二(大正二二‧四九一C以下)、五分律卷三○(大正二二‧一九一a)所列舉四阿含之順序為:長阿含、中阿含、雜阿含、增一阿含。茲訂此「長、中、雜、增一」之順序為第一型,即四阿含排列次序之第一型。第二型則指「長、中、增一、雜」之排列次序,係最後二部與第一型恰好相反。 依「長、中、增一、雜」第二型之排列次序而列舉出四阿含者,有法藏部之四分律,與同屬法藏部之毘尼母經,以及被視為傳自錫蘭之大阿羅漢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即見於四分律卷五四(大正二二‧九六八a以下)、毘尼母經卷三(大正二四‧八一八a),均按長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雜阿含之排列次序。而法住記(大正四九‧一四a)則按長阿笈摩、中阿笈摩、增一阿笈摩、相應阿笈摩之順序。法住記因曾於諸大乘經中被揭示過,故應屬於大乘佛教。這或許與法藏部在各種方面影響大乘佛教之事有關連。 又第二型與在開元錄卷一三小乘錄中所列四阿含之順序相同。智昇在開元錄中,並非依法藏部之說而列其次序,乃偶然巧合。在中國,諸經錄中列舉四阿含的順序,向無定則。例如:仁壽錄卷一之小乘經錄所列四阿含順序為:增一、中、雜、長,此與將於後示之第六型相同,誠屬巧合。又於靜泰錄卷一或內典錄卷七列舉之小乘經錄,則依中、增一、雜、長之順序,與各部派所列各型均不相同,蓋因各經錄所收錄者不僅限於四阿含,一般多以小乘諸經為主‧故有此類之排列次序。因此與本文所欲探討四阿含之排列順序性質不同。 其次,第三型為:雜、中、長、增一四阿含。此型見於瑜伽師地論與梵文天譬喻(Divya=vadana)。即瑜伽師地論卷八五(大正三○‧七七二b以下)將四阿笈摩依此次序列出;天譬喻(Cowell ed.p.333)亦按samyukta、madhyama、dirgha、ekottarika之順序列出。日本國譯一切經阿含部採用雜阿含、中阿含、長阿含、增一阿含之順序,亦為依瑜伽師地論之說。 第四型與第三型極為接近,係出於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所列順序。即毘奈耶雜事卷三九(大正二四‧四○七b以下)、卷四○(四一三a),列四阿笈摩之順序為:相應(雜)、長、中、增一。與第三型比較即可一目了然,僅列於中間之長、中二阿含次序相反而已。第三、四型可能為一切有部系統或受其影響之系統。 第五型,係以增一阿含為首,依次為中、長、相應等四阿含。見於大智度論、入大乘論、分別功德論等大乘經典,與撰集三藏及雜藏傳。首先,分別功德論卷一(大正二五‧三二a)列四阿含次序為:增一、中、長、雜。其次,大智度論亦於卷二(大正二五‧六九c以下)以增一、中、長、相應等四阿含之順序列出。入大乘論卷上(大正三二‧三六c)亦按增一、中、長、雜之序。撰集三藏及雜藏傳(大正四九‧三a)則按「別經四分,名作阿含,增一中含,長雜四含」之順序以說明四阿含。此第五型則不知受何部派影響而來,然以其與第六型相似之故,可以推知,可能係受多分有部一派之影響而來。 第六型,即增一、中、雜、長之順序,將第五型之最後二阿含先後排列次序顛倒,即成此型。此型見於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一(大正二三‧五○三c以下)與長阿含經序。僧肇所撰長阿含經序(大正一‧一a)視四阿含為經藏,計有增一阿含四分八誦、中阿含四分五誦、雜阿含四分十誦,長阿含四分四誦。僧肇之說可能來自長阿含之譯者佛陀耶舍(Buddhayasas)。佛陀耶舍出身西北印度罽賓國,由其翻譯有關四分律之典籍。故知可能屬於法藏部。但法藏部之四分律則為上述所說之第二型,與此第六型完全不同,然則第六型又出於何部何派呢? 第六型係在罽賓地方,由薩婆多毘尼毘婆沙所用,故可能是說一切有部所用之型。有部遍及印度與中央亞細亞各地;以地域之不同,其學說、傳統亦有或多或少的出入。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可能為罽賓地方有部之論典。據云此地之有部與法藏部均甚興盛,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五(大正二三‧五三四c)載:送物供養,罽賓有二種僧,一薩婆多,二曇無德。故知在罽賓之有部與法藏部可能有某種關係,所列第六型四阿含可能為罽賓一地之有部所使用的。又此與上述仁壽錄所列順序,乃是不謀而合。 第七型為中、長、增一、雜之排列順序,出自般泥洹經卷下(大正一‧一九一a),其他經典並不多見。該經屬小乘涅槃之一種,不論就其形式與內容而言,均與長阿含遊行經、巴利長部大般涅槃經、單譯之佛般泥洹經、大般涅槃經之任何一經不同,其所屬部派亦不明。又於此般泥洹經列舉之十二分教與中阿含善法經之異譯本七知經所列順序相同,此為他型所少見者,其所屬部派,至今不明。 總之,若一味以四阿含的排列順序,來判斷屬於何種部派,可能是錯誤的。不過,自其所列次序中,多少可以窺知所含有部派的特色,故仍有參考價值。然則,漢譯長阿含究應屬於那一部派呢?容下節詳細說明。 二、漢譯長阿含的所屬部派 漢譯長阿含與部派的關係,早經日本各學者作種種討論與研究。時至今日,可謂已有定論。茲探討如下: 首先,有德川時代之法幢,在「俱舍論稽古」中主張漢譯長阿含屬於化地部。但赤沼智善則認為俱舍論在前後兩次所引用的化地部經文中,後一次所引者見於漢譯長阿含世記經中;前一回所用者,則不見於長阿含之經文中,故否定「漢譯長阿含屬於化地部」之說。(參閱赤沼智善「佛教經典史論」三三頁以下) 明治以後,日本學者多認為長阿含係屬於法藏部。椎尾弁匡則以長阿含之漢譯者佛陀耶舍,譯出法藏部之四分律,故推定長阿含出於法藏部(見於「宗教界」大正三年、八一四頁)。又干瀉龍祥在「佛教學雜誌」第三卷第六號中,有云: (1)漢譯長阿含的編纂方法與巴利長部正好相反,其置佛於篇首,列修行之道於篇末,蓋漢譯長阿含所屬部派特尊佛陀,故列為第一;且為區別佛陀與聲聞阿羅漢修行之不同,故於最後始敘修行之道。 (2)在長阿含遊行經中,有敘說供養塔之功德者,此種內容為巴利大般涅槃經之所無,而與法藏部崇拜佛塔之說一致。 (3)譯者佛陀耶舍所譯經典中,除虛空藏菩薩經之外,悉為法藏部之經典。 綜上三點,可得一結論,即:長阿含乃是法藏部的徒眾所編纂。 其次,宇井伯壽在「印度哲學研究二」之一三四頁以下,謂長阿含如依教理而言,則絕非說一切有部,且與巴利所傳不同。並認為長阿含大致是根據上座部思想,亦含有大眾部思想,尤以二百五十戒之認定為然。又遊行經有勸建佛塔與羅漢身亦得至無漏之說,故主張長阿含之說與法藏部相近。但四分律之結集記事所載長阿含之內容,與今日之長阿含不同,故不得明確斷定長阿含即法藏部所傳,不過,至少可確認長阿含係與法藏部之說最為接近之部派所傳。 又赤沼智善曾以種種論證得一結論,即:長阿含是法藏部一系的僧人佛陀耶舍,於翻譯法藏部之四分律及四分律本之同時所譯出,故長阿含宜屬於法藏部所傳之理由中,當以此一理由,最為有力!故長阿含即法藏部所傳。 唯將漢譯長阿含譯成日文之譯者石川海淨,認為傳譯者與部派之關係不一定要相同,雖然長阿含與法藏部較為接近,且受其影響,但若欲評斷其為法藏部之經典,則仍須謹慎……不過,若由其教義而言,宜歸屬於根本上座部乃至說一切有部,則長阿含經為屬於說一切有部,並富有其他諸多部派色彩的經典。 由上述所列四阿含之各型可知,長阿含經序與薩婆多毘尼毘婆沙所列順序相同,故有石川海淨之認為長阿含與說一切有部存有某種關係。但就教理而言,長阿含所說之教義,絕非說一切有部所有;關於此點理由,已經由宇井伯壽、赤沼智善所持之觀點中看出端倪。 又列舉十二分教之順序時,發現其中長阿含經與四分律近似,亦有如赤沼智善所指責者(「佛教經典史論」三五頁)。但其他亦有長阿含與四分律兩者之記事,幾乎完全相同,而與其他諸文獻完全不一致之例證,如釋迦族系譜。據云,可能是兩書譯者佛陀耶舍將一方資料套用至他方,但二書譯語完全不同,可見不是採自一方移至另一方的譯法,故有二書之釋迦族系譜,兩者原來各自獨立之說。所謂系譜,指見於四分律卷三一(大正二二‧七七九a以下)與長阿含之世記經(大正一‧一四八c以下)。茲為便於參考,將兩者之譯語,列表如下: 四分律 大人–善王–樓夷–齊–頂生–遮羅–微–微驎陀羅 世記經 民主–珍寶–好味–靜齋–頂生–善行–妙味–味帝– 四分 鞞醯梨肆–舍迦陀–樓脂–修樓脂–波羅那–摩訶波羅那 世記 水仙––百智–嗜欲–善欲–斷結–大斷結– 四分 –貴舍–摩訶貴舍–善現–大善現–無憂–光明–梨那– 世記 –寶藏–大寶藏–善見–大善見–無憂–洲諸–殖生– 四分 彌羅–末羅–精進力–牢車–十車–百車–堅弓–十弓– 世記 山岳–神天–進力–牢車–十車–百車–牢弓–○– 四分 百弓–能師子–懿師摩–憂羅陀–瞿羅– 世記 百弓–養牧–聲摩–烏羅婆–渠羅婆– 四分 尼浮羅–真闍–十轉輪王種族(1.伽支、2.多樓毘帝、 世記 尼求羅–善思–十族 (1.伽鹿、2.多羅婆、 四分 3.阿濕卑、4.乾陀羅、5.伽陵迦、6.瞻鞞、7.拘羅婆、 世記 3.阿葉摩、4.持地、5.伽楞伽、6.瞻婆、7.拘羅婆、 四分 8.般闍羅、9.彌悉梨、10.懿師摩)懿師摩–憂羅陀– 世記 8.般闍羅、9.彌私羅、10.聲摩)聲摩––烏羅婆– 四分 瞿羅–尼浮羅–師子頰–悅頭檀 世記 渠羅婆–尼求羅–師子頰–白淨王 由上表比較可知,兩者幾乎完全一致。僅世記經缺少相當於四分律所說之十弓,可能是遺漏失誤所致,其他則完全相同。但兩者之原語可能多少或有出入,如上表最後部分之憂羅陀與烏羅婆、瞿羅與渠羅婆、尼浮羅與尼求羅等,其原語即多少稍有不同。故不能認為釋迦族系譜的翻譯是由一方移至另一方,兩者的記載可能有所差別。 由上表已知,四分律與長阿含在釋迦族系譜方面,為同一傳承。其他與此系譜相近者,有大樓炭經卷六(大正一‧三○九a),但這亦僅限於與大綱相近而已,細則仍頗多出入。此外,有關釋迦族系譜之諸文獻,則與之截然不同。 由上述可知,四分律與長阿含為同一部派,或極其相近之部派所有。日本諸學者研究結果,認為長阿含經乃屬於法藏部或近於該部派者,殆為不容否認之論。 又布洛認為俗語法句經(Gandhari Dharmapada)可能屬於法藏部。據云法藏部係以犍陀羅語之俗語而流傳聖典的。但四分律與長阿含原語是否皆為犍陀羅語?由上述之比較表可以推知,兩書未曾使用同一原語,故二者雖同屬法藏部,亦必因時因地而有所不同,未必使用同一原語。 關於長阿含的原語,非簡單數語可以解釋清楚。其原語若由音譯語來看,則不似俗語法句經之語。今試將見於長阿含大會經之音譯語,以及與其相當之巴利長部大會經部份,列表比較如下: 大會經(大‧一‧八○a以下) 祇陀 跋闍呵諦 三物第 Mahasamaya-s(Dii p. 259) jita vajira-hatthena samuddam 阿修羅 阿失陀 婆延地 婆三婆四 伊帝 阿陀摩天地 asura sita bhataro vasavass ete iddhimanto 伽黎妙 摩呵秘摩 阿修羅 陀那秘羅陀 鞞摩質兜樓 kalakanja mababhimsa asura danaveghasa vepacitti 修質諦 麗 婆羅呵黎 無夷連那婆 舍黎阿細 跋黎弗多羅那 sucitti ca paharado namuci saha satan ca baliputtanam 薩鞞 鞞樓那那那迷 薩那迷諦 婆黎 細如 羅耶跋兜樓 sabbe veroca-namaka sannayhitva balim senam rahubhaddam 伊呵菴婆羅迷 三摩由 伊陀那 跋陀若 比丘那 upagamum samayo dani bhadante bhikkhunam 三彌涕 泥拔 samitim vanam 由上可知,漢譯語在傳承之間,文字時有訛誤、顛倒。但其原語自身可能就與巴利文有所出入,且兩者亦無法作更進一步嚴密的比較研究。漢譯原語與巴利語、梵語皆為不同之俗語,漢譯原語且是所謂犍陀羅語經過很多變化後的俗語。由於今人對犍陀羅語的詳細情形,仍懵懵不知,故須待其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之後,始能對此一問題作更進一步的研究。 迄今,被歸屬於法藏部的漢譯文獻,有四分律、長阿含經、毘尼母經、舍利弗阿毘曇論等。別譯雜阿含經亦可能是屬於化地部或法藏部的經典。總之,欲對文獻作綜合的研究,則有參考俗語法句經的必要。 三、長阿含、長部的組織、內容與異譯經 漢譯長阿含與巴利長部,因其所傳部派之不同,故組織與內容亦有出入。漢譯長阿含共有四分三十經。第一分為最初四經,係集錄有關佛陀的經典。第二分為第五經至第十九經,凡十五經,乃集錄有關佛陀自覺內容與教法之經典。第三分由第二十經至第二十九經等十經組成,為集錄有關聲聞佛弟子之修行道的經典。第四分為最後一經,即第三十之世記經,共十二品,係集錄有關世界之成立及組織之通俗說法。 依據考證,長阿含原來是由三分組成,第四分可能係由法藏部後來私自加入長阿含中的,其他部派如說一切有部,則將世記經的部分,置於立世阿毘曇論之施設論中之「世間施設」,並收入論書中。其實,不僅世記經如此,以「論」而被視作經典收入長阿含者,尚有異譯之大樓炭經、起世經、起世因本經等。因此,即使有將論作為經典收入長阿含的現象,但絕不可能是法藏部的作法(即可能是法藏部以外的作法)。又世記經或為世起經之誤,惟據其原語為lokotthana(loka-utthana世界之發生起源),與起世經或樓炭經立世阿毘曇之「立世」二字之原語相同。 巴利長部計有三分三十四經。長部、長阿含原先大約由三分三十經構成。巴利之第一分為戒蘊品Silakhandha-vagga,包含第一至第十三之十三經。其中,第六摩訶梨經,第七闍利經,第十須婆經等三經,漢譯中不見相當之經,故知巴利之第一分僅十經,另外三經乃為後人所加入。此第一分的內容為說明佛弟子修行之道,係由眾經組織而成。 第二分為大品Maha-vagga,係由第十四經乃至二十三經等十經組織而成。在其他部派亦不見內容相當之經典,因此可稱為長部、長阿含之本來面目。又其他部派每將長部第十六之大般涅槃經與第十七之大善見經合為一經,果屬如此,則第二分即由九經構成。該第二分部分,為集錄有關佛陀之經典。 第三分波利如Patika-vagga,包含第二十四至第三十四經等十一經。其中,第三十之相經原在中阿含、中部之中,可能後來始加入長阿含中。第三分係由說佛之自我內證法之經典所構成。 如上所述,漢譯長阿含,乃站在重視佛陀與佛塔之立場而言,故以第一分集錄有關於佛陀的經典,而將佛弟子阿羅漢之修行之道,置於第三分。漢譯長阿含與巴利長部之三分,前者依佛、法、僧之順序;後者則按僧、佛、法之順序,故兩者在組織上顯有所參差。長阿含在四部、四阿含之中,係具體介紹釋尊,對於弟子及外道之態度與說法之地位,為瞭解釋尊或初期佛教之重要資料。關於長部、長阿含,請參閱日人前田惠學「原始佛教聖典之成立的研究」六一九––六三七頁。 現在,收入漢譯長阿含經之異譯經的單行經,在大正藏中,計有No.2七佛經乃至No.25起世因本經等二十四經。其他,中阿含之異譯單行經中,亦有與長阿含相當之經。此外,阿含或律藏之梵文、西藏譯者,亦有內容相當之經。但將此長阿含經歸納而成集者,僅有漢譯長阿含與巴利長部。依經錄之載可知,佛陀耶舍譯長阿含(四一三、現存)之後數年,有自印度取經歸來之法顯,亦攜回得自錫蘭之長阿含與雜阿含梵本,然未及翻譯,其梵文又告失蹤。 現存之長部、長阿含,與異譯經互相比較,可知巴利長部大致保存了最古形式,巴利長部經中,亦有新經典加入或以附錄方式收入其中者,但以經典形式及內容觀之,仍以巴利經典,較其他經典所保存古時的狀態為多。 其例頗多。今試將長阿含4之闍尼沙經,與長部18之闍尼沙經Janavasabha-s,以及相當於此經之異譯單行經––人仙經三者加以比較,則見此三者所載順序雖有出入,內容則大致相同。三者最初均將釋尊所住場所,同作那提迦村(Nadika)之煉瓦造屋(Ginjakavasatha),但長阿含之闍尼沙經作「釋尊俱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居」其他二經則對於同住比丘眾,未曾言及。 其次,關於諸國各地信徒死後之命運,釋尊均一一給與授記的記載,三經均有所說,但巴利闍尼沙經列舉諸國之名為:Kasi、Kosala、Vajji、Malla、Ceti、Vamsa、Kuru、Pancala、Maccha、Surasena等十國。長阿含闍尼沙經則列舉如下:鴦伽(Anga)、摩竭(Magadha)、迦尸(Kasi)、居薩羅(Kosala)、拔祇(Vajji)、末羅(Malla)、支提(Ceti)、拔沙(Vamsa)、居樓(Kwru)、般舍羅(Pancala)、頗漯波(Assaka)、阿般提(Avanti)、婆跋(Maccha)、蘇羅沙(Surasena)等十六大國。人仙經亦列舉如下:盎哦(Anga)、摩迦陀(Magadha)、迦尸(Kasi)、憍薩羅(Kosala)、蜜沙(Vajji)、大力士(Malla)、奔拏(Pundra)、蘇摩(Suhma)、阿說迦(Assaka)、嚩帝(Avauti)、俱嚕(Kuru)、半左(Pancala)、嚩蹉(Maccha)、戍囉西那(Surasena)等十六大國。 可能本經之用意,不在於全部揭舉此十六大國。不過,釋尊於晚年演說本經之際,乃在摩伽多國王頻婆沙羅逝世之後,即佛滅前八年以後,故若欲舉其時虔誠信奉佛教之諸大國,宜以巴利闍尼沙經所載十國之說較接近史實。在長阿含闍尼沙經所列舉之全部十六大國中,有犍陀羅與柬埔寨等位於遙遠之西北印度地方,或婆跋、蘇羅沙等頗相近之地,此類地方是否有佛教徒受釋尊記別,則頗令人懷疑。 人仙經所揭十六大國中有臾那、柬埔寨,其中臾那為希臘領土,但當時釋尊在印度附近時,希臘在此尚無殖民地,且奔拏、蘇摩等地名,不見於巴利文獻中,可能是今日東印度孟加拉一帶;在釋尊時代,當時尚未有佛教流傳該地,故知長阿含闍尼沙經,與人仙經所列十六國與史實不符,可能係後人附加之故。 因此,長阿含闍尼沙經與巴利佛教所說十六大國,其列舉順序不同,而國名則相同。佛教所謂十六大國,固然有種種不同的名稱,但據考證,以巴利所說十六國,較近於釋尊時代的古名。而人仙經所說十六大國,其順序與名稱均與大方無等想經卷一(大正一二‧一○八○a)完全相同,並近於中阿含二○二、持齋經(大正一‧七七二b)所說者,故人仙經可能屬於說一切有部之一派所傳。 由以上三經之比較可知,巴利長部的時代較古。又如巴利長部15大緣經、長阿含13大緣方便經、中阿含97大因經、異譯之人本欲生經(大正一‧二四一)、大生義經(大正一‧八四四)等五經相互比較亦可得知。 此五經中,巴利大緣經的組織最為完整,其所說之緣起說為識、名色、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九支緣起。近代日本佛教學界,咸認為九支緣起在緣起說中屬於最古的型式,故巴利大緣經,可能保存有古代之風格。 反之,長阿含大緣方便經則為十二緣起說。中阿含大因經或其他單譯二經緣起說,係以不完全形式或其內混入夾雜物等方式說出,故由此點可證上述五經中,以巴利的時代最古。 四、日譯巴利阿含南傳大藏經 日本國譯一切經阿含部於昭和四年乃至十年出版。當時,南傳大藏經阿含部尚未譯成日文出版,故於國譯一切經阿含部之解說中,未有片言隻語提及南傳大藏經,今就南傳大藏介紹國譯巴利四阿含。 在介紹之前,先列舉巴利三藏等與南傳大藏經六十五卷七十冊之對照表。此一南傳大藏經日文版,係紀念高楠順次郎之功績而出版者,自昭和十年四月開始刊行,每月出版一冊,至昭和十六年一月,歷時六年,始告完成。為動員日本學者五十人分別翻譯而成之大藏經。 律藏Vinaya-pitaka 1.Suttavibhanga經分別2 vols. Oldenberg Ⅲ,IV,London 1881-2 英譯 SBB 10,11,13,The Books of Discipline,I.B.Horner 日譯 南傳大藏經 一、二 2.Khandhaka 犍度部 2 vols.Oldenberg I,II,London 1879-80 英譯 SBE 13,17,20;SBB 14,20.The Books of Discipline.I,B,Horner 日譯 日譯大藏經論部 一四、南傳大藏經 三、四 3.Parivara 付隨Oldenberg V,London 1883 英譯 SBB 25.The Books of Discipline,I.B.Horner 日譯 南傳大藏經 五 經藏Sutta-pitaka 1.Digha-nikaya長部3 vols.PTS 1889,1903,1910 英譯 SBB 2,3,4,Dialogues of the Buddha,T.W.and Mrs.Rhys Davids 日譯 南傳大藏經 六、七、八 2.Majjhima-nikaya中部3 vols.PTS 1887,1889,1902 英譯 SBB 5,6 Further Dialogues of the Buddha;PTS 3 vols. MiddleLength Sayings,I.B.Horner 德譯 K.E.Neumann:Die Reden des Gotamo Buddhos,3 Bde Munchen 日譯 南傳大藏經 九、一○、一一上、一一下 3.Samyutta-nikaya相應部5 vols. PTS 1884,1888,1890,1893 英譯 PTS 5 vols. The Bool of Kindred Sayings,Mrs.Rhys Davids,F.L.Woodward 日譯 南傳大藏經 一二、一三、一四、一五、一六上、一六下 4.Anguttara-nikaya增支部5 vols.PTS 1885,1888,1895,1899,1900 英譯 PTS 5 Vols.The Bood of the Gradual Sayings,F.L.Woodward,E,M.Hare 德譯 Nyanatiloka:Die Reden des Buddha aus der Angeveihten Sammlung 5 Bde 日譯 南傳大藏經 一七、一八、一九、二○、二一、二二上、二二下 5.Khuddaka-nikaya 小部 (1)Khuddakapatha 小誦經 PTS 1915 英譯 SBB 7,Minor Anthologies I,Mrs.Rhys Davids 日譯 南傳大藏經 二三 (2)Dhammapada 法句經 PTS 1914 英譯 SBE 10;SBB 7,Minor Anthologies I,Mrs.Rhys Davids 有英、德、法、義大利等多種譯本,今省略。 日譯 日譯大藏經經部 一二、南傳大藏經 二三,尚有多種日譯本 (3)Udana 自說經 PTS 1885 英譯 SBB 8,Minor Anthologies II,F.L.Woodward 日譯 南傳大藏經 二三 (4)Itivuttaka 如是語經PTS 1890 英譯 SBB 8,Minor Anthologies II,F.L.Woodward 日譯 南傳大藏經 二三 (5)Suttanipata經集PTS 1913 英譯 SBE 10;SBB 15, Woven Cadences,E.M.Hare 德譯 Neumann:Reden des Gotamo Buddhos;Nyanatiloka:Das Wort desBuddha 日譯 日譯大藏經經部 一三、南傳大藏經 二四,亦有數種日譯本 (6)Vimanavatthu 天宮事PTS 1886 英譯 SBB 12,Minor Anthologies IV,Jean Kennedy 日譯 南傳大藏經 二四 (7)Petavatthu 餓鬼事PTS 1889 英譯 SBB 12,Minor Anthologies IV,H.S.Gehman 日譯 南傳大藏經 二五 (8)Theragatha 長老偈 PTS 1883 英譯 PTS Psalms of the Brethren,Mrs.Rhys Davids 日譯 日譯大藏經經部 一二、南傳大藏經 二五 (9)Therigatha 長老尼偈 PTS 1883 英譯 PTS Psalms of the Sisters,Mrs.Rhys Davids 日譯 日譯大藏經經部 一二、南傳大藏經 二五 (10)Jataka 本生經 6 vols.V.Fausboll.London 1887-1896 英譯 Cambridge 6 vols. 德譯 J.Dutoit 6 Bde.Leipzig 日譯 南傳大藏經 二八、二九、三○、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 (11)Niddesa 義譯(Mahaniddesa 大義釋 2 vols.PTS 1916,1917 Culaniddesa 小義釋 PTS 1918) 日譯 南傳大藏經(大義釋 四二、四三、小義釋 四四) (12)Patisambhidamagga 無礙解道 2 vols,PTS 1905,1907 日譯 南傳大藏經 四○、四一 (13)Apadana 譬喻經 2 vols.PTS 1925,1927 日譯 南傳大藏經 二六、二七 (14)Buddhavamsa 佛種姓經 PTS 1882 英譯 SBB 9,Minor Anthologies III,B.C.Law 日譯 南傳大藏經 四一 (15)Cariyapitaka 行藏經 PTS 1882 英譯 SBB 9,Minor Antholoies III,B.C.Law 日譯 日譯大藏經經部 一三、南傳大藏經 四一 論藏Abhidhamma-pitaka 1.Dhammasangani法集論PTS 1885 英譯 Mrs.Rhys Davids;A Buddhist Manual of Psychologial Ethics,London 日譯 南傳大藏經 四五 2.Vibhanga 分別論 PTS 1904 日譯 南傳大藏經 四六、四七 3.Dhatukatha 界說論 PTS 1892 日譯 南傳大藏經 四七 4.Puggalapannatti 人施設論 PTS 1883 英譯 PTS Designation of Human-type,B.C.Law 日譯 南傳大藏經 四七 5.Kathavatthu 論事 2 vols.PTS 1894,1897 英譯 PTS Points of Controversy,Shwe Zan Aung,Mrs.Rhys Davids 日譯 南傳大藏經 五七、五八 6.Yamaka 雙論 2 vols.PTS 1911,1913 日譯 南傳大藏經 四八上、四八下、四九 7.Patthana 發趣論 4 vols.PTS 1906,1921,1922,1923 日譯 南傳大藏經 五○、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 藏外文獻 1.Milindapanha 彌蘭王問經V.Trenckner,London 1880 英譯 SBE 2 vols.35,36;SBB 2 vols 22,23,Milinda's Questions,I.B.Horner 德譯 Nyanatiloka;Die Fragen des Milindo,2 Bde.Leipzig 日譯 日譯大藏經經部 一二、南傳一藏經 五九上、五九下 2.Dipavamsa 島史(島王統史)H.Oldenberg;London 1879 英譯 H.Oldenberg 與島史合本 日譯 南傳大藏經 六○ 3.Mahavamsa 大史(大王統史)PTS 1908 英譯 PTS W.Geiger 日譯 南傳大藏經 六○ 4.Culavamsa 小史(小王統史)2 vols.PTS 1926,1927 英譯 PTS 2 vols. W.Geiger 日譯 南傳大藏經 六一 5.Visuddhimagga 清淨道論 2 vols.PTS 1920,1921;HOS 41 英譯 PTS 3 vols.The Path of Purity,P.Maung Tin;HOS 42,43 日譯 南傳大藏經 六二、六三、六四 6.Samantapasadika 一切善見(善見律毘婆沙)7 vols.PTS 1924-1947 英譯 SBB 21,N.A.Jayawickrama(只有外序) 日譯 南傳大藏經 六五(只有外序) 7.Abhidhammatthasangaha 攝阿毘達磨義論 JPTS 1884 英譯 PTS Compendium of Philosophy,S.Z.Aung,Mrs.Rhys Davids 日譯 南傳大藏經 六五 右表中所用略字:PTS=Pali Text Society,JPTS=Journal of the Pali Text Society, SBB=Sacred Books of the Buddhist,SBE=Sacred Books of the East,HOS=Harvart Oriental Series. 以上係說明日本國譯一切經與南傳大藏經之整體關係。茲詳細列表介紹日譯一切經阿含部與南傳大藏經之巴利四部(四阿含)之關係如下: 南傳大藏經 第六卷 長部經典一 漢譯相當經 一、梵網經 Brahmajala-s. 長含二一梵動經、梵網六十二見經 二、沙門果經 Samannaphala-s. 長含二七沙門果經、寂志果經 三、阿摩晝經 Ambattha-s. 長含二○阿摩晝經、梵志阿經 四、種德經 Sonadandn-s. 長含二二種德經 五、究羅檀頭經 Kutadanta-s. 長含二三究羅檀頭經 六、摩訶梨經 Mahali-s. 七、闍利經 Jaliya-s. 八、迦葉師子吼經 Kassapasihanada-s. 長含裸形梵志經 九、布吒婆樓經 Potthapada-s. 長含二八布吒婆樓經 一○、須婆經 Subha-s. 一一、堅固經 Kevatta-s. 長含二四堅固經 一二、露遮經 Lohicca-s. 長含二九露遮經 一三、三明經 Tevijja-s. 長含二六三明經 一四、大本經 Mahapadana-s. 長含一大本經、七佛經、毘婆尸佛經、七佛父母姓字經 第七卷 長部經典二 一五、大緣經 Mahanidana-s. 長含一三大緣方便經、人本欲生經 一六、大般涅槃經 Mahaparinibbana-s. 長含二遊行經、佛般泥洹經、般泥洹經、大般涅槃經 一七、大善見王經 Mahasudassana-s. 含於前諸經。中含大善見經 一八、闍尼沙經 Janavasabha-s. 長含四闍尼沙經、人仙經 一九、大典尊經 Mahagovinda-s. 長含三典尊經、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 二○、大會經 Mahasamaya-s. 長含一九大會經、大三摩惹經 二一、帝釋所問經 Sakkapanha-s. 長含一四釋提桓因問經、帝釋所問經、中含一三四釋問經 二二、大念處經 Mahasatipatthana-s. 中含九八念處經 二三、弊宿經 Payasi-s. 長含七弊宿經、中含七一蜱肆經、大正句王經 第八卷 長部經典三 二四、波梨經 Patika-s. 長含一五阿夷經 二五、優曇婆邏師子吼經 Udumbarikasihanada-s. 長含八散陀那經、尼拘陀梵志經、中含一○四優曇婆邏經 二六、轉輪聖王師子吼經 Cakkavattisihanada-s. 長含六轉輪聖王修行經、中含七三轉輪王經 二七、起世因本經 Agganna-s. 長含五小緣經、白衣金幢二婆羅門緣起經、中含一五四婆羅婆堂經 二八、自歡喜經 Sampasadaniya-s. 長含一八自歡喜經、信佛功德經 二九、清淨經 Pasadika-s. 長含一七清淨經 三○、三十二相經 Lakkhana-s. 中含五九‧三十二相經 三一、教授尸迦羅越經 Singalovada-s. 長含一六善生經、尸迦羅越六方禮經、善生子經、中含一三五善生經 三二、阿吒那智經 Atanatiya-s. 三三、等誦經 Sangiti-s. 長含九眾集經、大集法門經 三四、十上經 Dasuttara-s. 長含十‧十上經、十報法經 第九卷 中部經典一 第一篇 根本五十經篇 Mulapannasa 一、根本法門經 Mulapariyaya-s. 中含一○六想經、樂想經 二、一切漏經 Sabbasava-s. 中含十漏盡經、一切流攝守因經、增一含三四‧六 淨諸漏(佛光版三四‧三六○) 三、法嗣經 Dhammadayada-s. 中含八八求法經、增一含九‧三 法施(佛光版九‧一四三) 四、怖駭經 Bhayabherava-s. 增一含二三‧一 增上(佛光版二三‧二六五) 五、無穢經 Anangana-s. 中含八七穢品經、求欲經、增一含一七‧六 結(佛光版一七‧二二○) 六、願經 Akankheyya-s. 中含一○五願經 七、布喻經 Vatthupama-s. 中含九三水淨梵志經、梵志計水淨經、增一含六‧五 孫陀利(佛光版六‧九七) 八、削減經 Sallekha-s. 中含九一周那問見經 九、正見經 Sammaditthi-s. 參照中含二九大拘絺羅經 一○、念處經 Satipatthana-s. 中含一八念處經、增一含五‧一 四意止(佛光版五‧八三) 一一、師子吼小經 Culasihanada-s. 中含一○三師子吼經 一二、師子吼大經 Mahasihanada-s. 身毛喜豎經 一三、苦蘊大經 Mahadukkhakkhandha-s. 中含九九苦陰經、苦陰經、增一含一二‧九苦(佛光版一二‧一八三) 一四、陰苦蘊小經 Culadukkhakkhandha-s. 中含一○○苦陰經、釋摩男四子經、苦陰因事經、參照增一含三五‧一(佛光版三五‧三六五) 一五、思量經 Anumana-s. 中含八九比丘請經、受歲經 一六、心荒野經 Cetokhila-s. 中含二○六心穢經、增一含四九‧四(佛光版四九‧四五七) 一七、林藪經 Vanapattha-s. 中含一○七、一○八林經 一八、蜜丸經 Madhupindika-s. 中含一一五蜜丸喻經、增一含三五‧一○甘露法味(佛光版三五‧三六四) 一九、雙考經 Dvedhavitakka-s. 中含一○二念經 二○、考想息止經 Vitakkasanthana-s. 中含一○一增上心經 二一、鋸喻經 Kakacupama-s. 中含一九三牟梨破群那經、增一含四八‧八(佛光版四八‧四五一) 二二、蛇喻經 Alagaddupama-s. 中含二○○阿黎吒經、增一含三八‧五 船筏(佛光版三八‧三八四) 二三、蟻垤經 Vammika-s. 蟻喻經、增一含三三‧九(佛光版三三‧三五三)、雜含一○七九(佛光版一○六七)、別雜一八 二四、傳車經 Rathavinita-s. 中含九‧七車經、增一含三三‧一○ 七車(佛光版三三‧三五四) 二五、撒餌經 Nivapa-s. 中含一七八獵師經 二六、聖求經 Ariyaparliyesana-s. 中含二○四羅摩經 二七、象跡喻小經 Culahatthipadopama-s. 中含一四六象跡喻經 二八、象跡喻大經 Mahahatthipadopama-s. 中含三○象跡喻經 二九、心材喻大經 Mahasaropama-s. 增一含三八‧四 提婆達(佛光版三八‧三八三) 三○、心材喻小經 Culasaropama-s. 三一、牛角林小經 Culagosinga-s. 中含一八五牛角娑羅林經 三二、牛角林大經 Mahagosinga-s. 中含一八四牛角娑羅林經、增一含二九‧三(佛光版二九‧三二五) 三三、牧牛者大經 Mahagopalaka-s. 雜含一二四九(佛光版九九三)、放牛經、增一含四六‧一(佛光版四六‧四三四) 三四、牧牛者小經 Culagopalaka-s. 雜含一二四八(佛光版九九二)、增一含三九‧六牧牛(佛光版三九‧三八五) 三五、薩遮迦小經 Culasaccaka-s. 雜含一一○(佛光版一一二)、增一含三○‧一○薩遮(佛光版三○‧三三二) 三六、薩遮伽大經 Mahasaccaka-s. 三七、愛盡小經 Culatanhasankhaya-s. 雜含五○五(佛光版五○四)、增一含一○‧三斷愛(佛光版一○‧一五三) 三八、愛盡大經 Mahatanhasankhaya-s. 中含二○一帝經 三九、馬邑大經 Mahaassapura-s. 中含一八二馬邑經、增一含四七‧八(佛光版四七‧四四一) 四○、馬邑小經 Culaassapura-s. 中含一八三馬邑經 第十卷 中部經典二 四一、薩羅村婆羅門經 Saleyyaka-s. 四二、鞞蘭若村婆羅門經 Velanjaka-s. 四三、有明大經 Mahavedalla-s. 中含二一一大拘絺羅經、雜含二五一(佛光版二五三) 四四、有明不經 Culavedalla-s. 中含二一○法樂比丘尼經 四五、得法小經 Culadhammasamadana-s. 中含一七四受法經 四六、得法大經 Mahadhammasamadana-s. 中含一七五受法經、應法經 四七、思察經 Vimamsaka-s. 中含一八六求解經 四八、憍賞彌經 Kosambiya-s. 增一含一六‧七(佛光版一六‧二一一) 四九、梵天請經 Brahmanimantanika-s. 中含七八梵天請佛經 五○、魔訶責經 Maratajjaniya-s. 中含一三一降魔經、魔嬈亂經、弊魔試目連經 第二篇 中分五十經篇 Majjhimapannasa 五一、遊行經 Kandaraka-s. 五二、闇陀迦城人經 Atthakanagara-s. 中含二一八‧八城經、十支居士八城人經 五三、有學經 Sekha-s. 五四、晡多利經 Potaliya-s. 中含二○三晡多利經 五五、耆婆經 Jivaka-s. 五六、優婆離經 Upali-s. 中含一三三優婆離經 五七、狗行者經 Kukkuravatika-s. 五八、無畏王子經 Abhayarajakumara-s. 五九、多受經 Bahuvedaniya-s. 雜含四八五(佛光版四八四) 六○、無戲論經 Apannaka-s. 六一、教誡羅睺羅菴婆蘗林經 Ambalatthikarahulovada-s. 中含一四羅雲經 六二、教誡羅睺羅大經 Maharahulovada-s. 增一含七‧一 羅雲(佛光版七‧一三○) 六三、摩羅迦小經 Culamalunkya-s. 中含二二一箭喻經 六四、摩羅迦大經 Mahamalunkya-s. 中含二○五‧五下分結經 六五、跋陀利經 Bhaddali-s. 中含一九四跋陀和利經 六六、鶉喻經 Latukikopama-s. 中含一九二迦樓烏陀夷經 六七、車頭聚落經 Catuma-s. 增一含四一‧二(佛光版四一‧四○二)、舍利弗摩訶目連遊四衢經 六八、那羅伽波寧村經 Nalakapana-s. 中含七七婆雞帝三族姓子經 六九、瞿尼師經 Gulissani-s. 中含二六瞿尼師經 七○、枳吒邑經 Kitagiri-s. 中含一九五阿濕貝經 七一、婆蹉衢多三明經 Tevijjavacchagotta-s. 七二、婆蹉衢多火喻經 Aggivacchagotta-s. 雜含九六四(佛光版九五六)、別雜一九八 七三、婆蹉衢多大經 Mahavacchagotta-s. 雜含九六六(佛光版九五八)、別雜二○○ 七四、長爪經 Dighanakha-s. 雜含九七一(佛光版九六三)、別雜二○七 七五、摩犍提經 Magandiya-s. 中含一五三鬚閑提經 七六、詵陀迦經 Sandaka-s. 雜含九七三(佛光版九六五)、別雜二一一 第十一卷上 中部經典三 七七、善生優陀夷大經 Mahasakuludayi-s. 中含二○七箭毛經 七八、沙門文祁子經 Samanamandika-s. 中含一七九五支物主經 七九、善生優陀夷小經 Culasakuludayi-s. 中含二○八箭毛經 八○、鞞摩那修經 Vekhanassa-s. 中含二○九鞞摩那修經、鞞摩肅經 八一、陶師經 Ghatikara-s. 中含六三鞞婆陵耆經 八二、賴吒和羅經 Ratthapala-s. 中含一三二賴吒和羅經、賴吒和羅經、護日經 八三、大天林經 Makhadeva-s. 中含六七大天林經、增一含四八‧四(佛光版四八‧四四七) 八四、摩偷羅經 Madhura-s. 雜含五四八(佛光版五四七) 八五、菩提王子經 Bodhirajakumara-s. 八六、鴦掘摩經 Angulimala-s. 雜含一○七九(佛光版一○六七)、別雜一六、增一含三‧八(佛光版三‧二八)、鴦掘摩經、鴦崛髻經、央掘魔羅經 八七、愛生經 Piyajatika-s. 中含二一六愛生經、婆羅門子命終愛念不離經、增一含六‧三 竹膊(佛光版六‧九五) 八八、鞞訶提經 Bahitika-s. 中含二一四鞞訶提經 八九、法莊嚴經 Dhammacetiya-s. 中含二一三法莊嚴經、增一含三二‧一○(佛光版三二‧三四二) 九○、普棘刺林經 Kannakatthala-s. 中含二一二‧一切智經 九一、梵摩經 Brahmayu-s. 中含一六一梵摩經、梵摩渝經 九二、施羅經 Sela-s. 雜含二四一(佛光版二四三)、增一含四九‧六(佛光版四九‧四五九) 九三、阿攝和經 Assalayana-s. 中含一五一阿攝和經、頞波羅延問種尊經 九四、瞿哆牟伽經 Ghotamukha-s. 九五、商伽經 Canki-s. 九六、鬱瘦歌邏經 Esukari-s. 中含一五○鬱瘦歌邏經 九七、陀然經 Dhananjani-s. 中含二七梵志陀然經 九八、婆私吒經 Vasettha-s. 九九、須婆經 Subha-s. 中含一五二鸚鸚經 一○○、傷歌邏經 Sangarava-s. 第三篇 後分五十經篇 Uparipannasa 一○一、天臂經 Devadaha-s. 中含一九尼乾經 一○二、五三經 Pancattaya-s. 一○三、如何經 Kinti-s. 一○四、舍彌村經 Samagama-s. 中含一九六周那經、息諍因緣經 一○五、善星經 Sunakkhatta-s. 一○六、不動利益經 Ananjasappaya-s. 中含七五淨不動道經 一○七、算數家目犍連經 Ganakamoggalana-s. 中含一四四算數目犍連經、數經 一○八、瞿默目犍連經 Gopakamoggalana-s. 中含一四五瞿默目犍連經 一○九、滿月大經 Mahapunnama-s. 雜含五八(佛光版一○四) 一一○、滿月小經 Culapunnama-s. 雜含五八(佛光版一○四) 第十一卷下 中部經典四 一一一、不斷經 Anupada-s. 一一二、六淨經 Chabbisodhana-s. 中含一八七說智經 一一三、善士經 Sappurisa-s. 中含八五真人經、是法非法經 一一四、應習不應習經 Sevitabbasevitabba-s. 一一五、多界經 Bahudhatuka-s. 中含一八一多界經、四品法門經 一一六、仙吞經 Isigili-s. 增一含三二‧七 仙人崛(佛光版三二‧三三九) 一一七、大四十經 Mahacattarisaka-s. 中含一八九聖道經 一一八、入出息念經 Anapanasati-s. 治意經 一一九、身行念經 Kayagatasati-s. 中含八一念身經 一二○、行生經 Sankharuppatti-s. 中含一六八意行經 一二一、空小經 Culasunnata-s. 中含一九○小空經 一二二、空大經 Mahasunnata-s. 中含一九一大空經 一二三、希有未曾有法經 Acchariyabbhutadhamma-s, 中含三二未曾有法經 一二四、薄拘羅經 Bakkula-s. 中含三四薄拘羅經 一二五、調御地經 Dantabhumi-s. 中含一九八調御地經 一二六、浮彌經 Bhumija-s. 中含一七三浮彌經 一二七、阿那律經 Anuruddha-s. 中含七九有勝天經 一二八、隨煩惱經 Upakkilesa-s. 中含七二門壽王本起經、增一含一六‧八 長壽(佛光版一六‧二一二) 一二九、賢愚經 Balapandita-s. 中含一九九痴慧地經、泥犁經 一三○、天使經 Devaduta-s. 中含六四天使經、鐵城泥犁經、泥犁經、閻羅王五天使者經、增一含二四‧四 天使(佛光版二四‧二七九) 一三一、一夜賢者經 Bhaddekaratta-s. 一三二、阿難一夜賢者經 Anandabhaddekaratta-s. 中含一六七阿難說經 一三三、大迦旃延一夜賢者經 Mahakaccanabhaddekaratta-s. 中含一六五溫泉林天經 一三四、盧夷強耆一夜賢者經 Lomasakangiyabhaddekaratta-s. 中含一六六釋中禪室尊經、尊上經 一三五、小業分別經 Culakammavibhanga-s. 中含一七○鸚鵡經、兜調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分別善惡報應經 一三六、大業分別經 Mahakammavibhanga-s. 中含一七一分別大業經 一三七、六處分別經 Salayatanavibhanga-s. 中含一六三分別六處經 一三八、總說分別經 Uddesavibhanga-s. 中含一六四分別觀法經 一三九、無諍分別經 Aranavibhanga-s. 中含一六九拘樓瘦無諍經 一四○、界分別經 Dhatuvibhanga-s. 中含一六二分別六界經 一四一、諦分別經 Saccavibhanga-s. 中含三一分別聖諦經、四諦經、增一含一九‧一四諦(佛光版一九‧二三五) 一四二、施分別經 Dakkhinavibhanga-s. 中含一八○瞿曇彌經、分別布施經 一四三、教給孤獨經 Anathapindikovada-s. 中分二八教化病經。增一含四九‧八(佛光版四九‧四六一) 一四四、教闡陀經 Channovada-s. 參照雜含一二六二(佛光版一○○六) 一四五、教富樓那經 Punnovada-s. 雜含二一五(佛光版二一七)、同三一一(佛光版二八九)、滿願子經 一四六、教難陀迦經 Nandakovada-s. 雜含二七六(佛光版二七五) 一四七、教羅睺羅小經 Cularahulovada-s. 雜含二○○(佛光版二○二) 一四八、六六經 Chachakka-s. 中含八六說處經、雜含三二三––三三○(佛光版三○一––三○八) 一四九、大六處經 Mahasalayatanika-s. 雜含三○五(佛光版二八三) 一五○、頻頭城經 Nagaravindeyya-s. 雜含二八○ 頻頭城(佛光版二七九) 一五一、乞食清淨經 Pindapataparisuddhi-s. 雜含二三六(佛光版二三八) 一五二、根修習經 Indriyabhavana-s. 雜含二八二 諸根修(佛光版二八一)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