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學觀點看雜阿含經中的譬喻 蘇釗琳 緒言 佛世之時,佛陀教誡悉以口傳,而不以文字立言。佛滅後,以經律為師;為求其廣佈人間,持而不失,純而不雜,則有賴結集。上座問答,誦出經律,歷經大眾審定編次,乃漸成文字記載。而如「說文解字」所謂:「文者紋也」,凡是一種經過修飾刻畫的語句,就成為文;在修飾刻畫的過程中,有種種手法。在中國有所謂的賦、比、興;在印度佛典有長行、重頌、孤起(修多羅、祇夜、伽陀)的區分;在現代修辭學中更有感歎、設問、借代、譬喻、象徵、倒反、對偶等不同的類稱。雖則如此,其目的總不外是通達文句,加深瞭解,以達到廣傳流佈的效果。 譬喻,在佛典中從來都佔有很重的分量,十二部經中的第五類就是譬喻。因事興感,取譬說法,而智者依譬得解。故可以說,在佛經的宣講傳佈中,譬喻往往是最吸引人,也最易了解的一條方便道。下文就從譬喻的這個角度來看「雜阿含經」。 譬喻目的與效果 譬喻本是一種「借此喻彼」的修辭方法,凡兩件或幾件事物有類似的地方,而可以用那類似的地方來說明的,就叫做譬喻。其理論架構是建立在心理學的類化作用上––利用舊經驗引起新經驗。通常是以具體說明抽象,以易知說明難知,使人在意趣的轉折中恍然大悟,而得到理論的滿足與情感的信服。 「墨子小取篇」:「辟也者,舉他物而以明知也。」 「王符潛夫論釋難篇」:「夫譬喻也者,生於直告之不明,故假物之然否以彰之。」 「劉勰文心雕龍比興篇」:「比之為義,取類不常,或喻於聲,或方於貌,或擬於心,或喻於事。……比類雖繁,以切至為貴。」 「雜阿含第一○三經(佛光版第一○五經)」:「凡智者,因譬類得解。」 「雜阿含第二七一經(佛光版第四八經)」:「今當說譬,夫智慧者,以譬得解。」 借著類比的作用,達到生動易解的效果,這是佛經中屢見不鮮的例子。像「妙法蓮華經普門品」:「弘誓深如海,歷劫不思議。」;「藥師琉璃光如來功德本願經」:「此日月輪,可令墮落;妙高山王,可使傾動;諸佛所言,無有異也。」;「地藏王菩薩功德本願經見聞利益品第十二」:「吾觀地藏威神力,恒河沙劫說難盡。」等,都是常見的好例子。「雜阿含經」中類似這些,為數不少,下文即分類介紹「雜阿含經」中的譬喻。 雜阿含譬喻數例 譬喻是由「喻體、喻依、喻詞」三者所組成。喻體是所要說明的事物主體,喻依是用來比喻說明主體的另一事物,喻詞則是聯接喻體和喻依的語詞。因為喻體和喻詞都可以省略或改變,所以產生了明喻、隱喻、略喻等許多不同的譬喻情況。以下即從「雜阿含經」中分別舉例略為說明這幾種不同的譬喻。 (一)明喻 喻體、喻依和喻詞三者都具備的譬喻叫「明喻」。例如「雜阿含第五四經(佛光版第一○○經)」:「譬如有人溺水能救獲,彼能救迷方示路,闇慧(一作惠)明燈;世尊,今善說勝法,亦復如是,顯現開發。」 「雜阿含第二三六經(佛光版第二三八經)」:「譬如有人,火燒頭衣,為盡滅故,當起增上方便,勤教令滅;彼比丘亦復如是,當起增上勤欲方便,繫念修學。」 「雜阿含第二六一經(佛光版第三八經)」:「譬如士夫,手執明鏡及淨水鏡,自見面生,生故見非不生;是故阿難,色生,生故計是我。」 「雜阿含第三四九經(佛光版三四八經)」:「譬如日出,明相先起;如是正盡苦,亦有前相起。」 (二)隱喻 具備喻體、喻依,而喻詞由介繫詞如「是」、「為」代替的型式,就叫作「隱喻」。例如「雜阿含第五八七經(佛光版第一二四七經)」:「乘寂默之車,法想(為)密覆,慚愧(為)長縻,正念(為)羈絡。」 「雜阿含第九八經(佛光版第一一二七經)」:「信心(為)種子,苦行(為)時雨。智慧(為)時(一作犁)軛,慚愧心(為)轅。」 「雜阿含第一一○經(佛光版第一一二經)」:「諸星月(為)最,諸明日(為)最;十方天人中,等正覺(為)最。」 (三)略喻 凡省略喻詞,只有喻體和喻依的譬喻叫做「略喻」。例如「雜阿含第二五四經(佛光版第二五六經)」:「善調琴弦,不緩不急,然後發妙和雅音,……精進太急,增其掉悔,精進太緩,令人懈怠,是故汝當平等修習攝受。」 「雜阿含第一○○四經(佛光版第一二一七經)」:「母子更相憂,牛子憂其牛;有餘眾生憂,無餘則無憂。」 「雜阿含第一一○經(佛光版第一一二經)」:「我論議(一作義)風,偃草折樹,能破金石,調伏龍象。」 (四)假喻 此類文體實在不能算是譬喻,既無喻體,也無喻依;雖也用「譬如」字眼,卻只是舉例性質。如「雜阿含第一一○經(佛光版第一一二經)」:「譬如士夫,刈拔苃草,手執其莖,空中抖擻,除諸亂穢,我亦如是。」 以上四種明喻、隱喻、略喻、假喻,其中以明喻所佔比例最重,約為「雜阿含經」中譬喻的五分之四。雖然我們說法體實相只有一個,但其「相」、「義」卻有萬端,且為了適應不同的根機,對不同社會階層,與不同教育背景的人說法,自需廣開方便,多方譬喻,以使人得到「因譬得解」的效果。 譬喻的價值 佛經中譬喻用得很多,要「因類取譬」,就需多方廣泛涉及當時的器物、植物、社會習俗及政治制度等等。因此除了直接的文學價值和宏法的效果外,我們還可以從其中得到一些意外的資料,幫助我們由側面去瞭解佛陀時代的種種環境,而對某種教說的產生有較充分的證據。另外或許也可因某種器具植物的特殊地域關係,讓我們在考察說法流傳路線時,增加了輔助資料而得到一些新證據。這都是面對譬喻時,可以擴展眼界來看的。像「雜阿含第一一○經(佛光版第一一二經)」提到很多當時的職業,「雜阿含第二七○經(佛光版第四七經)」提到許多植物,「雜阿含第三七三經(佛光版第三七二經)」說當時的政治與刑罰制度等等。都是很有價值的研究資料,是我們在領會義理之外,可以打開的另一隻眼睛。 結語 法海一味,點滴是鹹。「阿含經」本身即具有許多不同的趣味與風貌;在義理上它不只涵蘊了佛陀的根本教理,亦且有今日所謂「大乘」的思想淵源。在文學上它更是一部情理並茂,感染力極佳的作品集。從「譬喻」這個角度來看「阿含經」,當然不是深入瞭解「阿含」經義的唯一方法,但若論生命的體驗與品味,則仍不失為一可行的途徑。(慈濟道侶第十一期)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