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三 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1 遊2行經第二中3 佛告阿難:「世有八眾,何謂八?一曰剎利眾,二曰婆羅門眾,三曰居士眾,四曰沙門眾,五曰四天王眾,六曰忉利天眾,七曰魔眾,八曰梵天4眾。我自憶念:昔者,往來與剎利眾坐起言語,不可稱數,以精進定力,在所能現。彼有好色,我色勝彼。彼有妙聲,我聲勝彼。彼辭我退,我不辭彼。彼所能說,我亦能說。彼所不能,我亦能說。阿難!我廣為說法,示教利喜已,即於彼沒,彼不知我是天、是人。如是至梵天眾,往返5無數,廣為說法,而莫知我誰。」 阿難白佛言:「甚奇!世尊!未曾有也,乃能成就如是。」 佛言:「如是微妙希有之法,阿難!其奇!甚特!未曾有也。唯有如來能成此法。」 又告阿難:「如來能知受起、住、滅,想起、住、滅,觀起、住、滅6。此乃如來甚奇甚特未曾有法!汝當受持。」 爾時,世尊告阿難:「俱詣香塔7,在一樹下,敷座而坐。」 佛告阿難:「香塔左右現8諸比丘,普敕令集講堂。」 阿難受教,宣令普集。阿難白佛:「大眾已集,唯聖知時。」 爾時,世尊即詣講堂,就座而坐,告諸比丘:「汝等當知我以此法自身作證,成最正覺:謂四念處、四意斷、四神足、四禪、五根、五力、七覺意、賢聖八道9。汝等宜當於此法中和同敬順,勿生諍訟,同一師受,同一水乳,於我法中宜勤受學,共相熾然,共相娛樂。比丘當知我於此法自身作證,布現於彼:謂貫經、祇10夜經、受記經、偈經、法句經、相應經、本緣經、天本經、廣經、未曾有經、證喻經、大教經11。汝等當善受持,稱量分別,隨事修行。所以者何?如來不久,是後三月當般泥洹。」 諸比丘聞此語已,皆悉愕然,殞絕迷荒,自投於地,舉聲大呼曰:「一何駛12哉!佛取滅度。一何痛哉!世間眼滅。我等於此,已為長衰。」或有比丘悲泣躄踊,宛轉嗥13咷,不能自勝,猶如斬蛇,宛轉迴遑,莫知所?。 佛告諸比丘曰:「汝等且止,勿懷憂悲。天地人物,無生不終。欲使有為不變易者,無有是處。我亦先說恩愛無常,合會有離,身非己有,命不久存。」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我今自在,到安隱處; 和合大眾,為說此義。 吾年老矣,餘命無幾; 所作已辦,今當捨壽。 念無放逸,比丘戒具; 自攝定意,守護其心。 若於我法,無放逸者; 能滅苦本,盡生老死。 又告比丘:「吾今所以誡汝者何?天魔波旬向來請我:『佛意無欲,可般泥洹,今正是時,宜速滅度。』我言:『止!止!波旬!佛自知時,須我諸比丘集,乃至諸天普見神變。』波旬復言:『佛昔於鬱鞞羅尼連禪河15水邊,阿遊波尼俱律樹下初成佛道,我時白佛:佛意無欲,可般泥洹16,今正是時,宜速滅度。爾時,如來即報我言:止!止!波旬!我自知時。如來今者未取滅度,須我諸弟子集,乃至天人見17神變化,乃取滅度。今者如來弟子已集,乃至天人見神變化,今正是時,宜可滅度。』我言:『止!止!波旬!佛自知時,不久住也,是後三月當般涅槃。』時,魔即念:佛不虛言,今必滅度。歡喜踊躍,忽然不現。魔去未久18,即於遮波羅塔,定意三昧,捨命住壽。當此之時,地大震動,天人驚怖,衣毛為豎,佛放大光,徹照無窮,幽冥之處,莫不蒙明,各得相見。我時頌曰: 『有無二行中,吾今捨有為; 內專三昧定,如鳥出於卵。』 爾時,賢者阿難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長跪叉手白佛言:「唯願世尊留住一劫19,勿取滅度,慈愍眾生,饒益20天人!」 爾時,世尊默然不對。如是三請,佛告阿難:「汝信如來正覺道不?」 對曰:「唯然,實信。」 佛言:「汝若信者,何故三來觸嬈21我為?汝親從佛聞,親從佛受:諸有能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不死一劫有餘22。佛四神足已多習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可止不死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爾23時,何不重請24,使不滅度?再聞尚可,乃至三聞,猶不勸請留住一劫,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今汝方言,豈不愚25耶?吾三現相,汝三默然。汝於爾時,何不報我:如來可止一劫,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且止26!阿難!吾已捨性命,已棄已吐,欲使如來自違言者,無有是處。譬如豪貴長者,吐食於地,寧當復有27肯還取食不?」 對曰:「不也。」 「如來亦然,已捨已吐,豈當復自還食言乎?」 佛告阿難俱詣菴婆羅28村,即嚴衣缽,與諸大眾侍從世尊,路由跋祇到菴婆羅村,在一山林。爾時,世尊為諸大眾說戒、定、慧。修戒獲定,得大果報;修定獲智,得大果報;修智心淨,得等解脫,盡於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已得解脫,生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於菴婆羅村,隨宜住已,佛告阿難:「汝等皆嚴,當詣瞻婆29村、揵荼村30、婆梨婆村31及詣負彌32城。」 對曰:「唯然。」即嚴衣缽,與諸大眾侍從世尊,路由跋祇漸至他城,於負彌城北,止尸舍婆33林。 佛告諸比丘:「當與汝等說四大教法34,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諸比丘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何謂為四?若有比丘作如是言:『諸賢!我於彼村、彼城、彼國,躬從佛聞,躬受35是教。』從其聞者,不應不信,亦不應毀。當於諸經推其虛實,依律、依法究其本末。若其所言非經、非律、非法,當語彼言:『佛不說此,汝謬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與法相違。賢士!汝莫受持,莫為人說,當捐捨之。』若其所言依經、依律、依法者,當語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說,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與法相應。賢士!汝當受持,廣為人說,慎勿捐捨。』此為第一大教法也。 「復次,比丘作如是言:『我於彼村、彼城、彼國,和合眾僧、多聞耆舊,親從其聞,親受是法、是律、是教。』從其聞者,不應不信,亦不應毀。當於諸經推其虛實,依法、依律究其本末。若其所言非經、非律、非法者,當語彼言:『佛不說此,汝於彼眾謬聽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與法相違,賢士!汝莫持此,莫為人說,當捐捨之。』若其所言依經、依律、依法者,當語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說,所以者何?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與法相應。賢士!汝當受持,廣為人說,慎勿損捨。』此為第二大教法也。 「復次,比丘作如是言:『我於彼村、彼城、彼國,眾多比丘持法、持律、持律儀者36,親從其聞,親受是法、是律、是教。』從其聞者,不應不信,亦不應毀。當於諸經推其虛實,依法、依律究其本末。若其所言非經、非律、非法者,當語彼言:『佛不說此,汝於眾多比丘謬聽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與法相違。賢士!汝莫受持,莫為人說,當捐捨之。』若其所言依經、依律、依法者,當語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說,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與法相應。賢士!汝當受持,廣為人說,慎勿捐捨。』是為第三大教法也。 「復次,比丘作如是言:『我於彼村、彼城、彼國,一比丘持法、持律、持律儀者,親從其聞,親受是法、是律、是教。』從其聞者,不應不信,亦不應毀。當於諸經推其虛實,依法、依律究其本末。若37所言非經、非律、非法者,當語彼言:『佛不說此,汝於一比丘所謬聽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法、依律,汝先所言,與法相違。賢士!汝莫受持,莫為人說,當捐捨之。』若其所言依經、依律、依法者,當語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說,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與法相應。賢士!當勤受持,廣為人說,慎勿捐捨。』是為第四大教法也。」 爾時,世尊於負彌城隨宜住已,告賢者阿難俱詣波婆38城,對曰:「唯然。」即嚴衣缽,與諸大眾侍從世尊,路由末羅39至波婆城闍頭園40中。時,有工師子41,名曰周那42,聞佛從彼末羅來至此城,即自嚴服,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時,佛漸為周那說法正化,示教利喜。周即聞佛說法,信心歡喜,即請世尊明日舍食。時,佛默然受請。周那知佛許可,即從座起,禮佛而歸,尋於其夜供設飯食。明日時到,唯聖知時。 爾時,世尊法服持缽,大眾圍遶,往詣其舍,就座而坐。是時,周那尋設飲43食,供佛及僧,別煮栴檀樹耳44,世所奇珍,獨舉世尊。 佛告周那:「勿以此耳與諸比丘。」周那受教,不敢輒與。時,彼眾中有一長老比丘,晚暮出家,於其座上以餘器取45。 爾時,周那見眾食訖,并除缽器,行澡水畢,即於佛前以偈問曰: 「敢問大聖智,正覺二足尊, 善御上調伏,世有幾沙門?」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如汝所問者,沙門凡有四; 志趣各不同,汝當識別之。 一行道殊勝,二善說道義, 三依道生活,四為道作穢。 何謂道殊勝,善說於道義, 依道而生活,有為道作穢? 能度恩愛刺,入涅槃無疑; 超越天人路,說此道殊勝。 善解第一義,說道無垢穢; 慈仁決眾疑,是為善說道。 善敷演法句,依道以自生; 遙望無垢場,名依道生活。 內懷於姦邪,外像如清白; 虛誑無誠46實,此為道作穢。 云何善惡俱?淨與不淨雜, 相似現外好,如銅為金塗。 俗人遂見此,謂聖智弟子, 餘者不盡爾,勿捨清淨信。 一人持大眾,內濁而外清; 現閉姦邪跡,而實懷放蕩。 勿視47外容貌,卒見便親敬; 現閉姦邪跡,而實懷放蕩。」 爾時,周那取一小座於佛前坐,佛48漸為說法,示教利喜已,大眾圍遶,侍從而還。中路止一樹下,告阿難言:「吾患背痛,汝可敷座49。」 對曰:「唯然。」尋即敷座,世尊止息。時,阿難又敷一小座於佛前坐。 佛告阿難:「向者周那無悔恨意耶?設有此意,為由何生?」 阿難白佛言:「周那設供,無有福利。所以者何?如來最後於其舍食便取涅槃。」 佛告阿難:「勿作是言!勿作是言!今者周那為獲大利,為得壽命,得色,得力,得善名譽,生多財寶,死得生天,所欲自然。所以者何?佛初成道能施食者,佛臨滅度能施食者,此二功德正等無異。汝今可往語彼周那:『我親從佛聞,親受佛教,周那設食,今獲大利,得大果報。』 時,阿難承佛教旨,即詣彼所,告周那曰:「『我親從佛聞,親從佛受教50,周那設食,今獲大利,得大果報。』所以然者?佛初得道能飯食者,及臨滅度能飯食者,此二功德正等無異。」 周那舍食已,始聞如此言; 如來患甚篤,壽行今將51訖。 雖食栴檀耳,而患猶更增; 抱病而涉路,漸向拘夷城。 爾時,世尊即從座起,小復前行,詣一樹下,又告阿難:「吾背痛甚,汝可敷座。」 對曰:「唯然。」尋即敷座,如來止息,阿難禮佛足已,在一面坐。 時,有阿羅漢弟子52,名曰福貴,於拘夷那竭53城向波婆城,中路見佛在一樹下,容貌端正,諸根寂定,得上調意第一寂滅。譬如大龍,亦如澄水,清淨無穢。見已歡喜,善心生焉,即到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而白佛言:「世尊!出家之人在清淨處,慕樂閑居,甚奇物也。有五百乘車經過其邊,而不聞見,我師一時在拘夷那竭城、波婆城,二城中間道側樹下,靜默而坐,時有五百乘車經過其邊,車聲轟轟覺而不聞。是時,有人來問我師:『向群車過,寧見不耶?』對曰:『不見。』又問:『聞耶?』對曰:『不聞。』又問:『汝在此耶?在餘處耶?』答曰:『在此。』又問:『汝醒悟耶?』答曰:『醒悟。』又問:『汝為覺寐?』答曰:『不寐。』彼人默念:是希有也,出家之人專精乃爾,車聲轟轟覺而不聞。即語我師曰:『向有五百乘車從此道過,車聲振54動,尚且55不聞,豈他聞哉?』即為作禮,歡喜而去。」 佛告福貴:「我今問汝,隨意所作作,群車振動覺而不聞,雷動天地覺而不聞,何者為難?」 福貴白佛言:「千萬車聲,豈等雷電?不聞車聲未足為難,雷動天地覺而不聞,斯乃為難。」 佛告福貴:「我於一時遊阿越56村,在一草廬57,時有異雲暴起58,雷電霹靂,殺四特牛59、耕者兄弟二人,人眾大聚。時,我出草廬,彷徉經行60,彼大眾中有一人來至我所,頭面禮足,隨我經行61,我知而故問:『彼大眾聚何所為耶?』其人即問:『佛向在何所?為覺寐耶?』答曰:『在此,時不寐也。』其人亦歎希聞得定如佛者也,雷電霹靂,聲聒天地,而獨寂定覺而不聞,乃白佛言:『向有異雲暴起,雷電霹靂,殺四特牛、耕者兄弟二人,彼大眾聚62,其正為此。』其人心悅即得法喜,禮佛而去。」 爾時,福貴被二黃疊63,價直百千,即從座起,長跪叉手而白佛言:「今以此疊64奉上世尊,願垂納受!」 佛告福貴:「汝以一疊施我,一施阿難。」爾時,福貴承佛教旨,一奉如來,一施阿難。佛愍彼故,即為納受。時,福貴禮佛足已,於一面坐,佛漸為說法,示教利喜: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大患、不淨、穢汙,上漏為礙,出要為上。 時,佛知福貴意,歡喜柔軟,無諸蓋、纏65,易可開化,如諸佛常法,即為福貴說苦聖諦,苦集、苦滅、苦出要諦。時,福貴信心清淨,譬如淨潔白疊,易為受色,即於座上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見法得法,決定正住,不墮惡道66,成就無畏,而白佛言:「我今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唯願如來聽我於正法中為優婆塞!自今已後,盡壽不殺、不盜、不淫、不欺、不飲酒,唯願世尊聽我於正法中為優婆塞!」 又白佛言:「世尊!遊化67若詣波婆城,唯願屈意過貧聚中!所以然者,欲盡家所有68飲食、床臥、衣服、湯藥69,奉獻世尊,世尊受已,家內獲安。」 佛言:「汝所言善。」 爾時,世尊為福貴說法,示教利喜已,即從座起,頭面禮足,歡喜而去。其去未久,阿難尋以黃疊奉上如來,如來哀愍,即為受之,被於身上。爾時,世尊顏貌從70容,威光熾盛,諸根清淨,面色和悅。阿難見已,默自思念:自我得侍二十五年,未曾見佛面色光澤,發明如今71。即從座起,右膝著地,叉手合掌,前白佛言:「自我得侍二十五年,未曾見佛光色如今72,不審何緣?願聞其意!」 佛告阿難:「有二因緣,如來光色有殊於常:一者佛初得道,成無上正真覺時;二者臨欲滅度,捨於性命般涅槃時,阿難!以此二緣,光色殊常。」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金色衣光悅,細軟極鮮淨; 福貴奉世尊,如雪白毫光。」 佛命阿難:「吾渴欲飲,汝取水來。」 阿難白言:「向有五百乘車於上流渡,水濁未清,可以洗足,不中飲也。」 如是三敕:「阿難!汝取水來!」 阿難白言:「今拘孫73河去此不遠,清冷可飲,亦可澡浴。」 時,有鬼神居在雪山74,篤信佛道,即以缽盛八種淨水,奉上世尊。佛愍彼故,尋為受之。而說頌曰: 「佛以八種音75,敕阿難取水, 吾渴今欲飲,飲已詣拘尸76; 柔軟和雅音,所言悅眾心。 給侍佛左右,尋白於世尊: 向有五百車,截流渡彼岸, 渾濁於此水,飲恐不便身; 拘孫77河不遠,水美甚清冷; 往彼可取飲,亦可澡浴身。 雪山有鬼神,奉上如來水; 飲已威勢強,眾中師子步78。 其水神龍居,清澄無濁穢; 聖顏如雪山,安詳79度80拘孫。」 爾時,世尊即詣拘孫河,飲已澡浴,與眾而去。中路止息在一樹下,告周那曰:「汝取僧伽梨81四牒82而敷,吾患背痛,欲暫止息。」周那受教,敷置已訖,佛坐其上。周那禮已,於一面坐,而白佛言:「我欲般涅槃,我欲般涅槃。」 佛告之曰:「宜知是時。」於是,周那即於佛前便般涅槃,佛時頌曰: 「佛趣拘孫河,清涼無濁穢, 人中尊入水,澡浴度83彼岸。 大眾之元84首,教敕於周那: 吾今身疲極,汝速敷臥具; 周那尋受教,四牒衣而敷; 如來既85止息,周那於前坐。 即白於世尊,我欲取滅度, 無愛無憎處,今當到彼方。 無量功德海,最勝86告彼曰: 汝所作已辦87,今宜知是時。 見佛已聽許,周那倍精勤88; 滅行無有餘,如燈盡火滅。」 時,阿難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佛滅度後,葬法云何89?」 佛告阿難:「汝且默然,思汝所業,諸清信士自樂為之。」 時,阿難復重三啟:「佛滅度後,葬法云何?」 佛言:「欲知葬法者,當如轉輪聖王90。」 阿難又白:「轉輪聖王葬法云何?」 佛告阿難:「聖王葬法,先以香湯洗浴其體,以新劫貝91周遍纏身,以五百張疊次如纏之92。內身金棺灌以麻油畢,舉金棺置於第二大鐵槨中,栴檀香槨93次重於外,積眾名香,厚衣其上而闍維94之。訖收舍利95,於四衢道96起立塔廟97,表剎懸繒,使國行人皆見法王塔,思慕正化,多所饒益。阿難!汝欲葬我,先以香湯洗浴,用新劫貝周遍纏身,以五百張疊次如纏之。內身金棺灌以麻油畢,舉金棺置於第二大鐵槨中,旃檀香槨次重於外,積眾名香,厚衣其上而闍維之。訖收舍利,於四衢道起立塔廟,表剎懸繒,使諸行人皆見佛塔,思慕如來法王道化,生獲福利,死得上天。」於時,世尊重觀此義,而說頌曰: 「阿難從座98起,長跪白世尊: 如來滅度後,當以何法葬? 阿難汝且默,思惟汝所行; 國內諸清信,自當樂為之。 阿難三請已,佛說轉輪葬, 欲葬如來身,疊裹內棺槨; 四衢起塔廟,為利益眾生, 諸有禮敬者,皆獲無量福。」 佛告阿難:「天下有四種人,應得起塔,香花繒蓋,伎樂供養。何等為99四?一者如來應得起塔,二者闢支佛100,三者聲聞人101,四者轉輪王。阿難!此四種人應得起塔,香華繒蓋,伎樂供養。」爾時,世尊以偈頌102曰: 「佛應第一塔,闢支佛、聲聞, 及轉輪聖王,典領四域主103。 斯四應供養,如來之所記104, 佛、闢支、聲聞,及轉輪王塔。」 爾時,世尊告阿難:「俱詣拘尸城,未羅雙樹間。」 對曰:「唯然。」即與大眾圍遶世尊,在道而行105。 有一梵志從拘尸城趣波婆城,中路遙見世尊顏貌端正,諸根寂定,見已歡喜,善心自生,前至佛所,問訊訖,一面住,而白佛言:「我所居村去此不遠,唯願瞿曇於彼止宿,清旦食已,然後趣城。」 佛告梵志:「且止!且止!汝今便為供養我已。」 時,梵志殷勤三請,佛答如初,又告梵志:「阿難在後,汝可語意。」 時,梵志聞佛教已,即詣阿難,問訊已,於一面立,白阿難言:「我所居村去此不遠,欲屈瞿曇於彼止宿,清旦食已,然後趣城。」 阿難答106曰:「止!止!梵志!汝今已為得供養已。」 梵志復請,殷勤至三,阿難答曰:「時既暑熱,彼村遠迥。世尊疲極,不足勞嬈。」 爾時,世尊觀此義已,即說頌曰: 「淨眼前進路,疲極向雙樹; 梵志遙見佛,速詣而稽首: 我村今在近,哀愍留一宿; 清旦設微供,然後向彼城; 梵志我身倦107,道遠不能過108; 監藏者109在後,汝可往110語意。 承佛教旨已,即詣阿難所: 唯願至我村,清旦食已去。 阿難曰止止,時熱不相赴。 三請不遂願,憂惱不悅樂111。 咄此有為法112,流遷不常住; 今於雙樹間,滅我無漏身113。 佛、闢支、聲聞,一切皆歸滅; 無常無撰114擇,如火焚山林。」 爾時,世尊入拘尸城,向本生處末羅雙樹間115,告阿難曰:「汝為如來於雙樹間敷置床座,使頭北116首,面向西117方。所以然者,吾法流布,當久住北方。」 對曰:「唯然。」即敷座,令北118首。 爾時,世尊自四牒僧伽梨,偃右脅如師子王,累足而臥119。 時,雙樹間所有鬼神篤信佛者,以非時花120布散於地。爾時,世尊告阿難曰:「此雙樹神以非時華供養於我,此非供養如來。」 阿難白言:「云何名為供養如來?」 佛121語阿難:「人能受法,能行法者,斯乃名曰供養如來。」佛觀此義,而說頌曰: 「佛在雙樹間,偃臥心不亂; 樹神心清淨,以花散佛上。 阿難白佛言:云122何名供養? 受法而能行,覺華而為供123。 紫金華如輪,散佛未為供: 陰、界、入124無我125,乃名第一供。」 爾時,梵摩那126在於佛前執扇扇佛,佛言:「汝卻,勿在吾前。」 時,阿難默自思念:此梵摩那常在佛左右,供給所須,當尊敬如來,視無厭足。今者末後須其瞻視,乃127命使卻,意將何因?於是,阿難即整衣服,前白佛言:「此梵摩那常在佛左右,供給所須,當尊敬如來,視無厭足。今者末後須其瞻視,而命使卻,將有何因?」 佛告阿難:「此拘尸城外有128十二由旬,皆是諸大神天之所居宅,無空缺處。此諸大神皆嫌此比丘當佛前立:今佛末後垂當滅度,吾等諸神,冀一奉覲129,而此比丘有大威德,光明映蔽,使我曹等不得親近禮拜供養。阿難!我以是緣,故命使卻。」 阿難白佛130:「此尊比丘本積何德?修何行業?今者威德乃如是乎?」 佛告阿難:「乃往過去久遠九十一劫,時世有佛,名毗婆尸,時此比丘以歡喜心,手執草炬,以照彼塔,由此因緣,使今131威光上徹二十八天,諸天神光所不能及。」 爾時132,阿難即從座起,偏袒右肩,長跪叉手而白佛言:「莫133於此鄙陋小城荒毀之土取滅度也。所以者何?更有大國––瞻婆大國、毗舍離國、王舍城134、婆祇國、舍衛國、迦維羅衛國、波羅國135,其土人民眾多,信樂佛法,佛滅度已,必能恭敬供養舍利。」 佛言:「止!止!勿造斯觀,無謂此土以為鄙陋。所以者何?昔者,此國有王名大善見136,此城時137名拘舍婆提138,大王之都城,長四百八十里,廣二百八十里。是時,穀米豐賤,人民熾盛139,其城七重,遶城欄楯亦復七重,彫文刻鏤,間懸寶鈴。其城下基深三仞,高十二仞,城上樓觀高十二仞,柱圍三仞。金城銀門,銀城金門;琉璃140城水精141門,水精城琉璃門。 「其城周圍142四寶莊嚴,間錯欄楯亦以四寶。金樓銀鈴,銀樓143金鈴,寶塹七重,中生蓮花144:優缽羅花、缽頭摩花、俱物頭花、分陀利花,下有金沙布現其底,夾145道兩邊生多鄰146樹147。其金樹148者,銀葉花實。其銀樹者,金葉花實。水精樹者,琉璃花實。琉璃樹者,水精花實。多鄰樹間有眾浴池,清流深潭149,潔淨無穢,以四寶塼間砌其邊。金梯銀磴150,銀梯金磴;琉璃梯金磴151,琉璃梯152陛水精為磴,水精梯陛琉璃為磴。周匝欄楯,遼153遶相承。其城處處生多鄰樹。其金樹者,銀葉花實。其銀樹者,金葉花實。水精樹者,琉璃花實。琉璃樹者,水精花實。樹間亦有四種寶池,生四種花。街巷齊整,行伍相當,風吹眾花,紛154紛路側。微風四起,吹諸寶樹,出柔軟音,猶如天樂。其國人民,男女大小,共遊樹間,以自娛樂。其國常有十種聲:貝聲、鼓聲、波羅155聲、歌聲、舞聲、吹聲、象聲、馬聲、車聲、飲食戲笑聲。 「爾時,大善見王七寶具足,王有四德,主156四天下。何謂七寶?一、金輪寶,二、白象寶,三、紺馬寶,四、神珠寶,五、玉女寶,六、居士寶,七、主兵寶。云何善見大王成就金輪寶?王常以十五日月滿時,沐浴香湯,昇高殿上,婇女圍遶,自然輪寶忽現在前,輪有千輻,光色具足,天匠所造,非世所有,真金所成,輪徑丈四。大157善見王默自念言:我曾從先宿耆158舊聞如是語:剎159利王水澆頭種160,以十五日月滿時,沐浴香湯,昇寶殿上,婇女圍遶,自然金輪忽現在前,輪有千輻。光色具足,天匠所造,非世所有,真金所成,輪徑丈四,是則名為轉輪聖王。今此輪現,將無是耶?今我寧可試此輪寶。 「時,大善見王即召161四兵162,向金輪寶偏露右臂,右膝著地,以右手摩抆163金輪,語言:『汝向東方,如法而轉,勿違常則。』輪即東轉。時,善見王即將164四兵隨其後行,金輪寶前有四神引165導,輪所住處,王即止駕。爾時,東方諸小國王見大王至,以金缽盛銀粟,銀缽盛金粟,來趣王所,拜首白言:『善來,大王!今此東方土地豐樂,人民熾盛,志性仁和,慈孝忠166順。唯願聖王於此治政167!我等當給使左右,承受所宜168。』當時,善見大王語小王言:『止!止!諸賢!汝等則169為供養我已,但當以正法治,勿使偏枉170,無令國內有非法行,此即名曰我之所治。』 「時,諸小王聞此教已,即從大王巡行諸國,至東海表;次行南方、西方、北方,隨輪所至,其諸國王各獻國王,亦171如東方諸小王。此172時,善見王既隨金輪,周行四海,以道開化,安慰民庶,已還本國拘舍婆城。時,金輪寶在宮門上虛空中住,大善見五踊173躍而言:『此金輪寶真為我瑞174,我今真為轉輪聖王。』是為金輪寶成就。 「云何善見大王成就白象寶?時,善見大王清旦在正殿上坐,自然象寶忽現在前,其毛純白,七處平住,力能飛行,其首雜色,六牙纖傭,真金間填。時王見已,念言:此象賢良,苦善調者,可中御乘。即試調習,諸能釋備。時,善見大王欲自試象,即乘其上,清旦出城,周行四海,食時已還。時,善見王踊躍而言:『此白象寶真為我瑞,我今真為轉輪聖王。』是為象寶成就。 「云何善見大王成就馬寶?時,善見大王清旦在正殿上坐,自然馬寶忽現在前,紺175青色,朱髦176尾,頭頸如烏177,力能飛行。時王見已,念言:此馬賢良,若善調者,可中御乘。即試調習,諸能悉備。時,善見王欲自試馬寶,即乘其上,清旦出城,周行四海,食時已還。時,善見王踊躍而言:『此紺馬寶真為我瑞,我今真為轉輪聖王。』是為紺馬寶成就。 「云何善見大王神珠寶成就?時,善見大王於清旦在正殿上坐,自然神珠忽現在前,質色清徹,無有瑕穢。時王見已,言:『此珠妙好,若有光明,可照宮內。』時,善見王欲試此珠,即召四兵,以此寶珠置高幢上,於夜冥中齋幢出城,其珠光明,照諸軍眾,猶如晝日。於軍眾外周匝,復能照178一由旬。現城中人皆起作務,謂為是晝。時,王善見踊躍而言:『今此神珠寶179真為我瑞,我今真為轉輪聖王。』是為神珠寶成就。 「云何善見大王成就玉女寶?時,玉女寶忽然出現,顏色從180容,面貌端正,不長不短,不粗不細,不白不黑,不剛不柔,冬則身溫,夏則身涼,舉身毛孔出栴檀香,口出優缽羅華香,言語181柔軟,舉動安詳,先起後坐,不失宜182則。時,王善見清淨無著,心不暫念,況復親近。時,王善見踊躍而言:『此玉女寶真為我瑞,我今真為轉輪聖王。』是為玉女寶成就。 「云何善見大王居士寶成就?時,居士丈夫忽然自出,寶藏自然,財富無量。居士宿福,眼能徹視地中伏藏,有主無主,皆悉見知。其有主者,能為擁護;其無主者,取給王用。時,居土寶往白王言:『大王!有所給與,不足為憂,我自能辦。』時,善見王欲試居士寶,即敕嚴船於水遊戲,告居士曰:『我須金寶,汝速與我。』居士報曰:『大王小待,須至岸上。』王尋逼言:『我停須用,正今得183來。』時,居士寶被王嚴敕,即於船上長跪,以右手內著水中,水中寶瓶隨手而出,如蟲緣樹。彼居士寶,亦復如是,內手水中,寶緣手出,充滿船上,而白王言:『向須184寶用,為須幾許?』時,王善見185語居士言:『止!止!吾無所須,向相試耳!汝今便為供養我已。』時,彼居士聞王語已,尋以寶物還投水中。時,善見王踊躍而言:『此居士寶真為我瑞,我今真為轉輪聖王。』是為居士寶成就。 「云何善見大王主兵寶成就?時,主兵寶忽然出現,智謀雄猛,英略獨決,即詣王所白言:『大王!有所討伐186,王不足憂,我自能辦。』時,善見大王欲試主兵寶,即集四兵而告之曰:『汝今用兵,未集者集,已187集者放;未嚴者嚴,已嚴者解;未去者去,已去者住。』時,主兵寶聞王語已,即命四兵,未集者集,已集者放;未嚴者嚴,已嚴者解;未去者去,已去者住。時,善見王踊躍而言:『此主兵寶真為我瑞,我今真為轉輪聖王。』阿難!是為善見轉輪聖王成就七寶。 「何謂四神德?一者長壽不夭,無能及者。二者身強無患,無能及者。三者顏貌端正188,無能及者。四者寶藏盈溢189,無能及者。是為轉輪聖王成就七寶及四功德。 「阿難!時,善見王久乃命駕,出遊後園,尋告御者:『汝當善御,安詳而行。所以然者,吾欲諦觀國土人民安樂無患。』時,國人民路次觀者,復語侍人:『汝且徐行,吾欲諦觀聖王威顏。』阿難!時,善見王慈育民物,如父愛子;國民慕王,如子仰父,所有珍奇盡以貢王,願垂納受,在意所與。時王報曰:『且止!諸人!吾自有寶,汝可自用。』復於異時,王作是念:我今寧可造作宮觀。適生是意,時國人民詣王善見,各白王言:『我今為王造作宮殿。』王報之曰:『我今以為得汝供養,我有寶物,自足成辦。』時,國人民復重啟王:『我欲與王造立宮殿。』王告人民:『隨汝等意。』時,諸人民承王教已,即以八萬四千兩190車,載金而來,詣拘舍婆城,造立法殿191。時,第二忉利妙匠天子默自思念:唯我能堪與善見王起正法殿。 「阿難!時,妙匠天造正192法殿,長六十里,廣三十里,四寶莊嚴,下基平整,七重寶塼以砌其階。其法殿柱有八萬四千,金柱銀櫨,銀柱金櫨,琉璃、水精櫨柱亦然。繞殿周匝,有四欄楯,皆四寶成,又四階陛亦四寶成。其法殿上有八萬四千寶樓,其金樓者銀為戶牖,其銀樓者金為戶牖,水精、琉璃樓193戶亦然。金樓銀床,銀樓金床,綩綖194細軟,金縷織成,布其座上,水精、琉璃樓床亦然。其殿光明,眩曜人目,猶日盛明,無能視者。時,善見王自生念言:我今可與是殿左右起多鄰園池。即造園池,縱廣一由旬。 「又復自念:於法殿前造一法池。尋即施造195,縱廣一由旬。其水清澄,潔淨無穢,以四寶塼廁砌其下,繞池四邊,欄楯周匝,皆以黃金、白銀、水精、琉璃四寶合成。其池水中196生眾雜華:優缽羅華、缽197頭摩華、俱物198頭華、分陀利華,出微妙香,馚馥四散。其池四面陸地生華:阿醯物多華、瞻蔔199華、波羅羅華、須曼陀華、婆師迦華、檀俱摩梨華。使人典池,諸行過者將入洗浴,遊戲清涼,隨意所欲,須漿與漿,須食與食。衣服、車馬、香華、財寶,不逆人意。 「阿難!時,善見王有八萬四千象,金銀校200飾,絡用寶珠,齊201象王為第一。八萬四千馬,金銀校飾,絡用寶珠,力馬王為第一。八萬四千車,師子革絡,四寶莊嚴,金輪寶為第一。八萬四千珠,神珠寶為第一。八萬四千玉女,玉女寶為第一。八萬四千居士,居士寶為第一。八萬四千剎利,主兵寶為第一。八萬四千城,拘尸婆提城為第一。八萬四千殿,正法殿為第一。八萬四千樓,大正樓為第一。八萬四千床,皆以黃金、白銀、眾寶所成,氍??202毾,綩綖203細軟,以布其上。八萬四千億衣,初摩衣204、迦尸衣205、劫波衣206為第一。八萬四千種食,日日供設,味味各異。 「阿難!時,善見王八萬四千象,乘齊象上,清旦出拘尸城,案行天下,周遍四海,須臾之間,還入城食。八萬四千馬,乘力馬寶,清旦出遊,案行天下,周遍四海,須臾之間,還入城食。八萬四千車,乘金輪車,駕力馬寶,清旦出遊,案行天下,周遍207四海,須臾之間,還入城食。八萬四千神208珠,以神珠寶,照於宮內,晝夜常明。八萬四千玉女,玉女寶善賢給侍左右。八萬四千居士,有所給與,任居士寶。八萬四千剎利,有所討伐,任主兵寶。八萬四千城,常所治都,在拘尸城,八萬四千殿,王所常止,在正法殿。八萬四千樓,王所常止,在大正樓。八萬四千座,王所常止,在頗梨座,以安禪故。八萬四千億衣,上妙寶飾,隨意所服,以慚愧故。八萬四千種食,王所常食,食自然飯,以知足故。 「時,八萬四千象來現,王時蹋蹈衝突,傷害眾生,不可稱數。時王念言:此象數來,多所損傷,自今而後,百年聽現一象。如是轉次百年現,一周而復始。」 佛說209長阿含經卷第三210 1「後秦弘始年」,宋、元、明三本均作「姚秦三藏法師」六字,聖本則無「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十四字。 2「遊」字之上,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有「第一分」三字。 3「中」,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之二」。 4聖本無「天」字。 5「返」,宋、元、明三本均作「反」。 6受起、住、滅,想起、住、滅,觀起、住、滅:謂受(vedana)(巴)、想(sanna)(巴)、觀(vipassana)(巴)的現起 (uppada)(巴、止住(thiti )(巴)、衰滅(vaga)(巴)之法。起、住、滅三者是有為(法之有為相。參閱增支部(A.3.47.Sankhata◎有為﹝相﹞)。 7「香塔」,巴利本作Kutagara sala(重閣講堂)。本為普通名詞,此處特指位於毗舍離國獼猴池邊大林中之講堂。 8「香塔左右現」,巴利本(D.vol. 2,p.119)作;限於住在毗舍離附近。「左右」,宋、元、明三本均作「右左」。 9四念處(cattaro satipatthana)(巴),念是能觀之智,處屬所觀之境,以智觀境為念處。即: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四意斷(cattaro sammappadhana)(巴),又作四正勤、四正斷、四正勝,意中決定,而斷行之,故名四意斷。即:已生惡法令斷、未生惡法令不生、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增長。四神足(cattaro iddhipada)(巴),又作四如意足,能發神通,所願皆遂,故名如意足。即: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觀神足。五根(panc indriyani)(巴),根具有二義:(一)能持義,如樹有根,能持所生枝葉,不致卍枯。(二)能生義,能生花果,令得成熟。五根指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panca balani)(巴),五根增長,具大力用,不為他法所伏,而能摧伏他法(疑惑、懈怠等)。五力指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七覺意(satta bojjhanga)(巴),又作七覺支、七等覺支、七菩提分。即由前慧力所發真正無漏之智,善能覺了。覺法分七種,故稱支或分。即: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賢聖八道(ariya atthangika magga)(巴),又作八聖道分、八正道分。聖者正也,無漏聖法曰正,能通涅槃曰道。由前擇法覺分,不依偏邪,故入聖道。八道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四念處、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賢聖八道,為三十七種修行之法,循此而修,能次第趨於菩提,故稱為三十七菩提分法。 10「祇」,聖本作「揭」。 11貫經、祇夜經……大教經:為一切佛經之根本聖典,南傳巴利經典作九分教(navangosasana)(巴)。十二部之名目如下:(一)貫經(sutta)(巴),又作契經,以長篇幅行文來敘說一貫之法義。(二)祇夜(geyya)(巴),又作重頌、應頌,將前面的貫經重新以偈頌敘述之。(三)受記(veyyakarana)(巴),又作授記、解釋,佛陀預言弟子命終後與成佛後之各種因緣。(四)偈(gatha)(巴),即偈頌。(五)法句(udana)(巴),又作感興偈、自說,為佛陀隨意歡喜所說之偈頌。(六)相應(itivuttaka)(巴),又作如是語、本事,敘說弟子宿世之事,係由長文與韻文混合而成者。(七)本緣(jataka)(巴),又作本生,敘說佛陀過去世之因緣。(八)天本(nidana)(巴)又作因緣,敘說佛陀說法教化之各種因緣。(九)廣經(vedalla)(巴),又作方廣,由淺至深地廣說菩薩道之真理。(十)未曾有(abbhutadhamma)(巴),以希有未曾有之法來稱歎佛德之奇特。(十一)譬喻(apadana)(巴),佛陀說法教化時所引用的各種譬喻之集成。(十二)大教(upadesa)(巴),又作論義,以法義問答來廣論佛陀所說之法。以上十二部經,除去第八、十一、十二,所餘九項目即是巴利經典所列之九分教。 12「駛」,聖本作「駃」。 13「嗥」,聖本作「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嗥」。 14「奉」,宋、元、明三本均作「湊」。 15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河」字。 16「泥洹」,宋、元、明三本均作「涅槃」。 17「見」,宋、元、明三本均作「現」。 18「久」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我」字。 19一劫(eka kappa)(巴),譯為大時、分別時節。通常所用的年、月、日、時等時間單位無法用來表示巨大長遠的時間,故以「劫」代表之。一小劫為一千六百八十萬年,一大劫為十三億四千四百萬年。 20「饒益」,巴利本作atthaya hitaya sukhaya(為了利益、福佑、安樂)。 21「嬈」,宋、元、明三本均作「橈」。 22不死一劫有餘:謂至少可活一劫以上。 23「爾」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汝」字。 24「重請」,宋、元、明三本均作「勸請如來」。 25「愚」,宋、元、明三本均作「過」。 26「止」,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夫」。 27宋、元、明三本均無「有」字。 28菴婆羅(Ambalatthika)(巴),村名。 29瞻婆(Jambu)(巴),村名。 30揵荼(Bhanda)(巴),村名。「荼」,麗本作「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荼」。 31婆梨婆村(Hatthigama)(巴),又作象村。「婆梨婆」,宋、元、明三本均作「波梨娑」,聖本作「婆梨娑」。 32負彌(Bhoga)(巴),城名,位於跋祇國。 33尸舍婆(Simsapa)(巴),園林名。 34四大教法(cattaro maha-padesa)(巴),依經、依律、依法鑑定為佛所說法的四種狀況。是否為世尊之法教,傳聞者應依經、依律、依法審定。此四大教法為結集聖典之準繩。參閱增支部(A.4.180.Mahapadesa◎﹝四﹞大處),增一阿含聲聞品第五經(大二‧六五二中)作:「云何為四?所謂契經、律、阿毗曇、戒,是謂為四。」 35「受」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是律」二字。依後文三大教法,「受」字之下應有「是法是律」四字。 36「眾多比丘持法、持律、持律儀者」,巴利本作 sambahula thera bhikkhu viharanti bahussuta agatagama dhamma-dhara vinayadhara matika-dhara (多聞、精通阿含、持法、持律、持論母的眾多上座諸比丘住處。) 37「若」字之下,明本有一「其」字。 38波婆(Pava)(巴),為末羅族之都城,周那即於此城供養佛陀。「婆」,聖本作「波」。 39末羅(Malla)(巴),又作力士,為佛世時十六大國之一。「末羅」本為具族名,後亦作為國名。其族之本所生處即拘尸竭城。 40「闍頭園」,巴利本(D.vol.2,p.126)作:工師子周那之菴羅林(ambavana)(巴)。 41工師子(kammaraputta)(巴),建築師之子。 42周那(Cunda)(巴),又作純陀、淳陀。 43「飲」,宋、元、明三本均作「飯」。 44栴檀樹耳:檀栴樹(產於印度,屬白檀科,為一種寄生植物)之茸。北傳藏經皆謂佛陀因食栴檀樹耳致死,然巴利語sukara maddava,佛音之注謂有數種說法:(一)不嫩也不老的美味野羊之肉。(二)在柔軟的飯中注入牛乳,成為五味之食。(三)又有譯為「乾的野豬肉」。近代學者Dr.Hoey 言佛陀受供之當地,至今猶有農夫喜食叢林中長成一種茸之球狀根,稱為sukara-kanda。漢譯作「栴檀樹耳」,以「茸」之說較為適當。 45「餘器取」,宋本作「飲取器」,聖本作「餘取器」,元、明二本均作「飲耳器」。 46「誠」,麗本作「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誠」。 47「視」,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觀」。 48麗本無「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49「汝可敷座」,巴利本作 catuggunam samghatim pannapesi(汝施設四摺僧伽梨)。本經後文作:「汝取僧伽梨,四牒而敷。」本經及長部均作座位用。而於雜阿含卷二十七第七三九經(大正‧卷二七‧七二七經)中則作為枕頭用。 50「從佛受教」,宋、元、明三本均作「受佛教」。 51「將」,宋、元、明三本均作「待」。 52「阿羅漢弟子」,巴利本作 Alarassa kalamassa savako (阿羅邏迦羅摩之弟子)。因福貴(Pukkusa)(巴)原為仙人阿羅邏迦摩之弟子,後歸依佛陀,並證得阿羅漢果。 53拘夷那竭(Kusinara)(巴),即前文所提的拘夷城,亦為後文之拘尸城。 54「振」,宋、元、明三本均作「震」。 55「且」,麗本作「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且」。 56阿越(Atuma)(巴),村名。 57「草廬」,巴利本作 bhusagara(穀倉)。 58「異雲暴起」,巴利本作 deve vassante(於天降雨時)。 59特牛(balivadda)(巴),耕作用的牡牛。 60「彷徉經行」,巴利本作 abbhokase camkamami (我於露地經行)。經行,指在一定的場所中來回安詳散步。通常在食後疲倦時,或坐禪昏沈瞌睡時,即而起經行,為一種調劑身心之安靜散步。但不同於普通散步。雖作散步,仍正念正智,繫念佛法。 61聖本無「中有一人來至我所頭面禮足隨我經行」十六字。 62「聚」字之下,元本重出「時我出草廬……彼大眾聚」百十八字。 63「黃疊」,巴利本作singi-vannam yugam mattam(金色的一對絹)。「疊」,宋、元、明三本均作「金」。 64「疊」,宋、元、明三本均作「夷」。 65蓋、纏:皆為煩惱之稱。 66惡道:造惡業者依其惡業而感生之苦惡處,如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與惡趣(duggati)(巴)同義。 67遊化:遊行教化之意。 68「家所有」,麗本作「有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家所有」三字。 69比丘所可持有之物僅限於以下四範圍:飲食(pindapata)(巴)、衣服(civara)(巴)、床臥(senasana)(巴)、湯藥(bhesajja)(巴),又可稱為四資具。(cattaro paccaya)(巴)。資具,資生之具。 70「從」,麗本作「金」,宋、元、明三本均作「今」。今依據聖本改作「今」。 71「今」,麗本作「縱」,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從」。 72「今」,麗本作「金」,今依據聖本改作「今」。 73拘孫(Kakuttha)(巴),又作腳俱多,河名。 74雪山(Himavavta)(巴),位於北印度,或謂即喜馬拉雅山。 75八種音:又作八種清淨音、八種梵音聲,謂如來所出音聲言辭清雅,具有八種殊勝功德。八種音如下:極好音、柔軟音、和適音、尊慧音、不女音、不誤音、深遠音、不竭音。中阿含第一六一經梵摩經(佛光三‧一四三二)作:「沙門瞿曇口出八種音聲,一曰甚深,二曰毘摩樓簸,三曰入心,四曰可愛,五曰極滿,六曰活瞿,七曰分了,八曰智也。多人所愛,多人所樂,多人所念,令得心定。」 76拘尸(Kusinara)(巴),城名。即拘尸那竭羅、拘夷那竭羅之略稱。 77「孫」,麗本作「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孫」。 78師子步:謂佛陀之步行莊嚴威重有若獅子。 79「詳」,宋、元二本均作「庠」。 80「度」,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渡」。 81僧伽梨(sanghati)(巴),為三衣(tini civarani)(巴)中之大衣。所謂三衣指:僧伽梨、安陀會(antarvasaka)巴--下著之衣、鬱多羅僧(uttarasnga)(巴)--上著之衣。三衣又總稱為袈裟(kasaya)(巴)。 82四牒(catugguna)(巴),即將衣折成四折。「牒」,元、明二本均作「藝」。 83「度」,宋、元、明三本均作「渡」。 84「元」,麗本作「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元」。 85「既」,宋、元、明三本均作「即」。 86最勝:對世尊之尊稱。 87「辦」,大正本作「辨」。 88「勤」,宋、元、明三本均作「進」。 89「佛滅度後,葬法云何?」巴利本作 Katham mayam bhante Tathagatassa sarire patipajjamati?其意為:世尊!我等如何處理如來的舍利(遺體)? 90轉輪聖王(cakkavattin)(巴),又作轉輪王、輪王。此王身具三十二相,即位時從天感得輪寶,隨輪寶之所轉,四方皆降服,故稱轉輪聖王。 91新劫貝( ahata kappasa )(巴),新綿布。 92「以五百張疊次如纏之」,巴利本作 Etena upayena pancahi yuga-satehi ranno cakkavattissa sariram vethetva(以此方法將轉輪聖王的遺體包(捲)五百重)。 93栴檀香槨:巴利本無此詞。 94闍維(jhapenti)(巴),又作荼毗,火葬之意。 95舍利(sarira)(巴),又作設利羅、室利羅,譯為身骨或遺身。 96四衢道(catummahapatha)(巴),指十字街道。 97「塔廟」,巴利本作 thupa(塔)。 98「座」,麗本作「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99宋、元、明三本均無「為」字。 100闢支佛(Pacceka-buddha)(巴),具有緣覺、獨覺二義。出於佛世,觀十二因緣而得悟者,為緣覺;出於無佛世,觀飛花落葉之外緣而成道者,為獨覺。 101「聲聞人」,巴利本作Tathagata-savaka(聽聞如來教法的弟子)。 102「頌」,大正本作「說」。 103「域主」,聖本作「城王」。 104「記」,聖本作「說」。 105「行」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時」字。 106「答」,麗本作「報」,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答」。 107「倦」,宋、元、明三本均作「極」。 108「過」,聖本作「迴」。 109監藏者:指阿難尊者。 110「往」,麗本作「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往」。 111「不悅樂」,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心不悅」。 112有為法(sankhata-dhamma)(巴),謂因緣所生法,亦即變動而不常住的世界現象。 113無漏身(anasava-kaya)(巴),指無有煩惱之身。 114「撰」,宋、元、明三本均作「選」。 115本生處末羅雙樹間(Kusinara-Upavattana Mallanam antarena yamaka-salanam)(巴),拘尸城為末羅族的本生處,而世尊於其城中娑羅林之娑羅雙樹間入滅。娑羅,譯為堅固,四方八株,悉高五丈,下根相連,上枝相合,世尊涅槃後,四榮四枯。 116「北」,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南」。 117「西」,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北」。 118「北」,宋、元、明三本均作「南」。 119偃右脅如師子王,累足而臥:此謂吉祥臥,亦為釋尊以來,佛教徒之傳統臥姿。「累」,宋、元二本均作「壘」。 120非時花(akala-puppha)(巴),非其開花季節,不應開花而開之花。 121麗本無「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22「云」,麗本作「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云」。 123受法而能行,覺華而為供:以受法、行法、覺法當作花來供養佛,即指法供養。 124陰、界、入(khandha-dhatu-ayatana)(巴),指五陰、六界、十二入處。 125無我(anattan)(巴),為佛教的根本教理。即無有常一主宰的自我可言。 126梵摩那(Upavana)(巴),比丘名,為佛陀的近侍之一。 127「乃」,宋、元、明三本均作「而」。 128「有」,宋、元、明三本均作「左右」。 129「覲」,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現」。 130「佛」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世尊」二字。 131「今」,宋、元、明三本均作「令」。 132以下至第四卷參閱長部(D.17.Mahasudassana-suttanta大善見王經)、中阿含第六十八經大善見王經(佛光一‧五○二)。 133「莫」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佛」字。 134王舍城(Rajagaha)(巴),又作羅閱祇、羅閱,為中印度摩揭陀國古代之首都名。 135瞻婆(Campa)(巴)、毗舍離(Vesali)(巴)、婆祇(Vajji)(巴)、舍衛(Savatthi)(巴)、迦維羅衛(Kapilavatthu)(巴)、波羅(Baranasi)(巴),以上皆為國名。「瞻婆」,元、明二本均作「瞻波」。「婆祇」,宋、元、明三本均作「娑祇」。「波羅」,宋、元、明三本均作「波羅奈」。 136大善見(Maha-sudassana)(巴),王名。 137「時」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爾」字。 138拘舍婆提(Kusavati)(巴),為大善見轉輪聖王之都城,即今之拘尸那羅。 139「穀米豐賤,人民熾盛」,巴利本作 iddha c eva phita ca bahu-jana ca akinna-manussa casubhikkha ca(正是富有、繁榮、豐饒,又人民眾多,人口稠密。) 140琉璃(veluriya)(巴),七寶之一,譯為青色寶、遠山福,屬青玉類。聖本作「流離」。 141水精(phalika)(巴),又作頗梨,指赤、白等之水晶。翻譯名義集卷第三(大五四‧一一○五下)作:「頗梨,或云塞頗胝迦。此云水玉,即蒼玉也,或云水精,又云白珠。」 142「圍」,麗本作「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圍」。 143「樓」,宋本作「鏤」。 144蓮花:經文「蓮花」之下所列之優缽羅花、缽頭摩花、俱物頭花、分陀利花等皆屬蓮花之種類。 145「夾」,麗本作「俠」,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夾」。聖本作「挾」。 146多鄰(tala)(巴),譯為高竦樹,其葉形狀似棕櫚,曬乾後可刻字,即世所稱之貝葉(貝多羅葉之簡稱)。 147「樹」字之上,麗本有一「娑」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48「樹」,宋本作「種」。 149「深潭」,宋、明二本作「恬淡」,元本均作「銛淡」,聖本作「沾潭」。 150「磴」,麗本作「蹬」,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磴」。 151「磴」,麗本作「蹬」,今依據磧砂藏改作「磴」。 152宋、元、明三本均無「金磴琉璃梯」五字。 153「遼」,元、明二本均作「繞」。 154「紛」,聖本作「紜」。 155波羅(pataha)(巴),為一種小鼓。阿含經經文中「鼓」字係表示大鼓之意,若指小鼓,則通常以「波羅」稱之。 156「主」,宋、元、明三本均作「王」。 157宋、元、明三本均無「大」字。 158「耆」,麗本作「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耆」。 159「剎」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若」字。 160剎利王水澆頭種(rajankhattiya muddhavasitta)(巴),新王即王位時,須以五河之水澆灌其頭,此處謂經灌頂即王位之剎利。 161「召」,麗本作「日」,今依據磧砂藏、頻伽藏、卍正藏改作「召」。 162四兵:轉輪聖王出遊時的隨從之兵––象兵、馬兵、車兵、步兵。 163「抆」,宋、元、明三本均作「捫」。 164「將」,宋、元、明三本均作「持」。 165宋、元、明三本均無「引」字。 166「忠」,麗本作「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忠」。 167「政」,宋、元、明三本均作「正」。 168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宜」字。 169宋本無「則」字。 170「枉」,聖本作「拄」。 171麗本無「亦」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72「此」,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比」。 173「踊」,聖本作「勇」。 174瑞(nimitta)(巴),瑞相之意。 175「紺」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馬」字。 176「髦」,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毛」字。 177「烏」,麗本作「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烏」。 178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諸軍眾猶如晝日於軍眾外周匝復能照」十六字。 179麗本無「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80「從」,宋本與聖本均作「縱」。 181「言語」,宋、元、明三本均作「語言」。 182「宜」,元、明二本均作「儀」。 183「今得」,宋、元、明三本均作「爾得」。聖本作「爾時」。 184「須」,聖本作「復」。 185「王善見」,宋、元、明三本均作「善見王」。 186「伐」,麗本作「罰」,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伐」。 187「已」,聖本作「以」。 188「正」,聖本作「政」。 189「溢」,聖本作「逸」。 190「兩」,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量」。 191法殿(Sudhamma-sabha)(巴),即正法殿、善法堂,係忉利天妙匠天子所造。 192麗本無「正」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93大正本無「樓」字。 194「綖」字之下,元本與聖本均有一「筵」字。 195「造」,宋、元、明三本均作「功」。 196「水中」,麗本作「中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水中」。 197「缽」,麗本作「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缽」。 198「俱物」,宋、元、明三本均作「拘勿」。 199「瞻蔔」,宋、元、明三本均作「占匐」。 200「校」,宋、元、明三本均作「交」。 201「齊」,宋、元、明三本均作「齎」。 202「??」,麗本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 203「毾綩綖」,聖本作「塔登菀莚」。 204初摩衣(khoma)(巴),亞麻衣。「初」,宋、元、明三本均作「芻」。 205迦尸衣(kasika-vattha)(巴),迦尸國出產之衣服。 206劫波衣(kappasika-vattha)(巴),又作劫貝衣,即以劫貝樹絮織成之綿衣。「波」,宋、元、明三本均作「貝」。巴利本無此名。 207「遍」,宋、元、明三本均作「遊」。 208宋、元、明三本均無「神」字。 209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佛說」二字。 210「三」字之下,聖本有「光明皇后願文」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