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第三

  尊者眾賢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輸入者 彭忠琴
     一校者 毛小燕
     二校者 崔恆勇
     改稿者 錢友楠

辯本事品第一之三

已說四蘊自性處界。第五識蘊自性處界。今當顯示。頌曰。

識謂各了別 此即名意處
及七界應知 六識轉為意

論曰。識謂了別者。是唯總取境界相義。各各總取彼彼境相。名各了別。謂彼眼識雖有色等多境現前。然唯取色不取聲等。唯取青等。非謂青等。亦非可意不可意等。非男女等。非人杌等。非得失等。如彼眼識。於其自境。唯總取相。如是餘識。隨應當知。有餘師說。誰於法性假說作者。為遮離識有了者計。何處復見唯於法性假說作者。現見說影為動者故。此於異處無間生時。雖無動作而說動者。識亦如是。於異境界相續生時。雖無動作而說了者。謂能了境故亦無失。云何知然。現見餘處。遮作者故。如世尊告頗勒具那。我終不說有能了者。復有說言。剎那名法性。相續名作者。自意所立。思緣起中。當更顯示。此識約世總說為三。就所依根別分為六。應知即此所說識蘊。於處門中立為意處。於界門中立為七界。及聲顯一析為二門。辯一一識體分處界。七界者何。六識及意。謂眼識界至意識界。即此六識轉為意界。此別建立蘊處界門。應知遍攝諸法皆盡。此中應思。若即識蘊名七心界。前說識蘊。就所依根別分為六。今離六識。說何等法。復名意界。更無異法即於此中。頌曰。

由即六識身 無間滅為意

論曰。即六識身無間滅已。能生後識。故名意界。時分異故別立無失。猶如子果立為父種。若爾界體。應唯十七或唯十二。更相攝故。何緣建立十八界耶。頌曰。

成第六依故 十八界應知

論曰。如五識界。別有眼等五界為依。第六意識無別所依。如離所緣識無起義。離依亦爾。識不得生。為成此依故說意界。如是所依能依境界。應知各六。界成十八。如何已滅名現識依。是現識生鄰近緣故。如雖有色而要依眼眼得生。如是雖有所緣境界。而後識生。要依前念無間滅意。是故前言無間滅者。為遮前念有間滅心。雖先聞避而未生故。由此無間。已滅六識。為現識依。說為意界。或現在識正成依用。過去已成等無間緣。亦於現在能取果故。雖依彼生。而非隨彼。故心依心。不名心所。心所品類。必隨心故。已釋諸蘊取蘊處界。當於此中思擇攝義。諸蘊總攝一切有為。取蘊唯攝一切有漏。處界總攝一切法盡。五蘊無為名一切法。別攝如是。應辯總攝。頌曰。

總攝一切法 由一蘊處界
攝自性非餘 以離他性故

論曰。一蘊謂色。一處謂意。一界謂法。此三總攝五蘊無為。總是集義。置總言者。令知總三。勿謂各一。有餘部執。攝謂攝他。處處說言。餘攝餘故。且如說三蘊攝八支聖道。若攝自性。慧蘊唯應攝於正見。非正思惟及正精進。定蘊唯應攝於正定。不攝正念。既契經中不如是說。故知諸法唯攝他性。此執不然。無定因故。若攝他性。何因決。定慧蘊唯能攝正思惟及正精進。不攝正念及與正定。或所餘法。或言此攝。亦有定因。謂正思惟及正精進。其性猛銳相涉般若念定等法。慧相相違。念涉定相。非思惟等。若爾便成唯攝自性。由不許攝異相法故。諸法相望。無非異相。若片相似許相攝者。應許一切攝一切法。豈不如與他性相應。而非一切一切相應。如是應許他性相攝。而非一切一切相應。此不應例。夫相應者。唯有緣法。異體相望。共一緣轉時依行相品類等同。此說相應。故非一切。其相攝者。通一切法。有何定因。此唯攝彼不攝餘法。故應一切攝一切法。以諸色法及不相應。展轉相望。無一緣等互相似義。可不相應。相攝不爾若攝他性。何故眼等不攝耳等。得等展轉相望亦然。若爾何緣經說如是。此中相順假說為攝。謂正思惟及正精進。俱是慧品。順正見故。念是定品。順正定故。假說名攝若爾彼彼契經中言。信等五根慧根所攝。我以四攝攝諸徒眾。臺觀中心攝眾材等。世間亦說。雙栝攝扉。輪輞攝輻。縷攝衣等。其義云何。如是一切。假意趣說。謂依方便招引不散任持意趣。假說為攝。諸所引證攝他性言。是暫時說。待他成故。攝待因成義同不攝。又若許法定攝他性。一法生位應一切生。一法滅時應一切滅。是則非愛過失便增。一部斷時五部應斷。修勝對治。便為無用。見如是等眾過失故。我部諸師。說自性攝。如是所立攝自性言。是究竟說。不待他故攝不待因。是真實攝。諸法恒時。攝自性故。復云何知。不攝他性。以一切法離他性故。謂眼根性離耳等性。彼離於此而言此攝。理必不然。故知諸法唯攝自性。如是眼根唯攝色蘊。眼處眼界苦集諦等。是彼性故。不攝餘蘊。餘處界等離彼性故。如是餘法隨應當思。因自性攝。此義應思。男女二根。何界所攝。何緣於此。率爾生疑。異部中言。非身根故。身界不攝。故可生疑。應捨此疑。定身界攝與身用別。界云何同類境識同。故一界攝。言類同者。男女二根同身類故。由境同故。知彼類同。男女與身。同觸為境。眼鼻喉中觸咽便覺。餘處不爾。豈異身根。此三境同。由識同顯。一切皆是身識依故。增上義異。故立別根。謂男女與身類境識同故。雖同處界。而增上義。有差別故。別立二根。如十一根。雖同處界。增上義異。各別立根。眼耳鼻根各依二處。何緣界體數不成多。合二為一故唯十八。何緣合二為一界耶。頌曰。

類境識同故 雖二界體一

論曰。眼耳鼻根。雖各二處。類等同故。合為一界。言類同者。同眼性故。言境同者。同色境故。言識同者。眼識依故。耳鼻亦然。故立一界。界體既一。處何緣二。頌曰。

然為令端嚴 眼等各生二

論曰。為所依身相端嚴故。界體雖一而兩處生。若眼耳根處唯生一。鼻無二穴。身不端嚴。此釋不然。駝貓鴟等。如是醜陋。何有端嚴。是故諸根各別種類。如是安布差別而生。此待因緣。如是差別因緣有障。或不二生。猶如身根頭項腹背手足等處。安布差別種類如是。不應疑難。亦待因緣。如是差別因緣有障。或別異生。故是蛇等。身支有闕。又見彼類。舌非一生。是故諸根安布差別。待因緣起。非為嚴身。若爾何故。說眼等根為令端嚴各生二處。此有別義。非為嚴身。現見世間。於諸作用增上圓滿。亦說端嚴。若眼等根各闕一處。見聞嗅用緣皆不明了。各具二者明了用生。是故此言為端嚴者。正是為令用增上義。已釋諸蘊及處界攝。當釋其義。於所知境。蘊攝有為。處界亦攝諸無為法。何故如是。所知境中或說名蘊。或名處界。由蘊處界三義別故。別義者何。頌曰。

聚生門種族 是蘊處界義

論曰。積聚義是蘊義。生門義是處義。種族義是界義。何等故知聚是蘊。由經說故。如契經言。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色蘊。此經中顯聚義是蘊。何緣故知門義是處。由訓詞故。處謂生門。心心所法於中生長。故名為處。是能生長彼作用義。如契經說。梵志當知。以眼為門。唯為見色。此經唯證門義有六。然心心所有十二門。故契經說。眼及色為緣生於眼識。三和合觸俱起受想思。如是乃至。意及法為緣生於意識。三和合觸俱起受想思。有餘師說。由此依此心等生長。故名為處。何緣故知族義是界。與世種族義相似故。如一山中有諸雄黃雌黃赤土安膳那等眾多種族。說名多界。如是一身。或一相續。有十八類諸法種族。名十八界。如彼山中有雄黃等生本諸礦。名為種族。如是此中有心心所生本諸法。說為種族。若爾處界義應相濫。俱心心所生本義故。由此別應釋種族義。如雄黃等展轉相望體類不同。故名種族。如是眼等。展轉相望。體類不同。故名種族。若爾意界望於六識。無別體類應非別界。此難不然。所依能依體類別故。有說。安立時分異故。復有說者。六是意先。意非六先。故甚有異。雖諸界體並通三世。然就位別安立異名。由此故言六先意後。未來意六。時位未分。如何可言六先意後。若以聚義釋蘊義者。蘊則非實。聚是假故。此難不然。於聚所依。立義言故非聚即義。義是實物名之差別。聚非實故。此釋顯經有大義趣。謂如言聚。離聚所依。無別實有聚體可得。如是言我色等蘊外。不應別求實有我體。蘊相續中假說我故。如世間聚。我非實有。蘊若實有。經顯何義。勿所化生知色等法。三時品類無量差別。各是蘊故。蘊則無邊便生怯退。謂我何能遍知永斷此無邊蘊。為策勵彼。蘊雖無邊。而相同故。總說為一。又諸愚夫。於多蘊上生一合想。現起我執。為令彼除一合想故。說一蘊中有眾多分。不為顯示色等五蘊多法合成是假非實。又一極微三世等攝。以慧分析略為一聚。蘊雖即聚。而實義成。餘法亦然。故蘊非假。又於一一別法中。亦說蘊故。蘊定非假。如說。俱生受名受蘊。想名想蘊。餘說如經。於一切時和合生故。蘊雖各別。而聚義成。有餘師說。可分段義是蘊義。諸有為法。皆有過去未來現在三分段故。經主決判此釋越經。今謂不然。不違理故。處界二義。豈不越經。而於其中攝取為正。復有何理。唯蘊義中固求經證。於處界義唯依理釋。絕不求經。觀此義言。似專朋黨。故應如彼據理無違。何故世尊於所知境。由蘊等門作三種說。頌曰。

愚根樂三故 說蘊處界三

論曰。善逝意趣。雖極難知。據理推尋。似應如此。謂諸弟子。愚根及樂。各有三故。善逝隨彼。說蘊處界三種法門。樂謂勝解。三謂各三。所化眾生愚有三種。有愚心所。總執為我。有唯愚色。有愚色心。根亦有三。謂利中鈍。樂亦三種。謂樂略中及廣文故。隨所化生如是品別。如其次第。善逝為說蘊處界三。經主此中所說猶少。謂諸弟子。已過作意。已熟習行。初修事業。三位別故。懷我慢行。執我所隨。迷識依緣。三過別故。恃命財族而生憍逸。三病異故。由此等緣。如其次第。世尊為說蘊處界三。彼上座言。說蘊為明所執一合差別相故。說處為明境及有境差別相故。說界為明境及有境并所生識差別相故。且說處門。如何遍立境有境相。此中不說眼等五根及與意根為境性故。然一切法。皆意根境。此於意境。非為遍說以立處門。但說七法。為意境故。如契經說。苾芻當知。法謂外處。是十一處所不攝法。又處處說法為意境。故說處中。似非遍立境有境相。諸有於此復作是言。如契經說。意及法為緣生於意識者。說一切法皆為意境。彼但有言。理教無故。若必爾者。何名決定立處相別。且不遍立境及有境。過則同前。又上座說。諸法無非意所行故。皆法處攝。若爾唯應立一法處。以一切法皆意境故。此但有言。無定量證。又彼所言。雖實一處。而於一中據差別相。立餘十一。謂初眼處亦名法處。乃至意處亦名法處。最後法處唯名法處。若爾便越順別處經。如彼經說。苾芻當知。法謂外處。是十一處所不攝法。又處處說。法為意境。都無處言。眼等十一名為法處。故不可謂雖皆法處。而彼經中據別法處。說十一處所不攝法名為法處。是故彼言唯自計度。又彼雖立境及有境。而極雜亂。五取自境。意緣一切。有何雜亂。有境為境。境為有境。豈非雜亂。不了此中何者有境何者為境。故甚迷亂。我於此經見如是趣。說處欲顯不雜所依境有境異。此何所為。為捨我執。執我論者。妄作是言。我是見者乃至知者。此我即是樂等所依。此經示有多法作用。顯無一法名能見者。乃至所依。由此理故。雖一切法皆是意境。而不共境。唯是境者。立為意境。唯對此立意為有境。勿彼謂此異想說我。有諸法處。體唯是境。亦有有境。然非所依。或此與意。立一有境。是能依故。亦無有失。眼等及意。雖有意根不共境義。而非唯境。色等五處雖但是境。而無意根不共境義。眼等五根更無餘境。即色等境名為不共。即對此境說有境名。此中處聲。說眼等六為所依處。說色等六為所緣處。顯此為緣生長異法。故說為處。即依此理。以釋處名。謂能生長心心所法。故名為處。是故說處。為立不雜境及有境無亂有用。我於此經。見是意趣。審擇法者應更尋思。何故一切心所法中。別立二法為受想蘊。脅尊者言。世尊於法了達而立。不應詰問。或說有因。頌曰。

諍根生死因 及次第因故
於諸心所法 受想別為蘊

論曰。世鬥諍根。略有二種。謂貪著欲耽嗜拘礙。及貪著見耽嗜拘礙。初因受起。後由想生。味受力故。貪著諸欲。倒想力故。貪著諸見。又生死法。以受及想為最勝因。耽樂受故。執倒想故。愛見行者。生死輪迴。由此二因。及後當說次第因故。應知別立受想為蘊。其次第因。鄰次當辯。又此受想。能為愛見二雜染法。生根本故各別顯一識住名故。依滅此二立滅定故。如是等因有多品類。何故無為。說在處界。非蘊攝耶。頌曰。

蘊不說無為 義不相應故

論曰。諸無為法若說為蘊。立在五中。或為第六。皆不應理。義相違故。所以者何。彼且非色。乃至非識。故非在五。聚義是蘊。非無為法。如彼色等有過去等品類差別。可略一聚名無為蘊。故非第六。又無為法。與顛倒依及斷方便。義相違故。說有漏蘊顯顛倒依。說無漏蘊顯斷方便。無為於此兩義都無。義不相應。故不立蘊。有說。無為是蘊息故。不可名蘊。如世瓶破非復稱瓶。經主難言。彼於處界例應成失。謂處界息應非處界。便違所宗。全於蘊門眾生計我。入無餘位諸蘊頓息。處界不然。非全生故。唯取蘊起假說為生。若諸蘊息亦立為蘊。般涅槃已。餘蘊應存。眾生畏蘊有多過患。應於涅槃無安隱想。非處界中全有多過。故無餘位處界猶隨。故蘊不應例彼成法。又此息言意非顯斷。空非擇滅。體非斷故。此言意顯若於是處相都無名為蘊息。三無為上聚義都無可名蘊息。非門族義於彼亦無故不應例。此釋與頌義善相符。世尊起教。覺惠為先。依何說蘊如是次第。頌曰。

隨粗染器等 界別次第立

論曰。五蘊隨粗隨染器等及界別故。次第而立。隨粗立者。五中最粗。所謂色蘊。有對礙故。五識依故。六識境故。五中初說。四中最粗。所謂受蘊。雖無形質。而行相用易了知故。四中初說。三中最粗。所謂想蘊。取男女等。行相作用。易了知故三中初說二中粗者。所謂行蘊。貪等現起。行相分明。易了知故。二中初說。識蘊最細。故最後說。隨染立者。謂從無始生死已來。男女於身更相染愛。由顯形等。故初說色。如是色貪。由耽受味。故次說受。此耽受味。由想顛倒。故次說想。此想顛倒。由煩惱力。故次說行。此煩惱力。依能引發後有識生。故後說識。隨器等者。謂色如器受所依故。受類飲食。增益損減有情身故。想同助味。由取怨親中平等相。助生受故。行似廚人。由思貪等業煩惱力。愛非愛等異熟生故。識喻食者。有情本中為主勝故。識為上首受等生故。即由此理。於受想等。隨福行中。但說識為隨福行者。又由此理。說行緣識。復由此告阿難陀曰。識若無者。不入母胎。心雜染故有情雜染。心清淨故有情清淨。於受想等俱起法中。如是等經。但標主識。隨界別者。謂欲界中色最為勝。諸根境色。皆具有故。色界受勝。於生死中諸勝妙受。具可得故。三無色中。想最為勝。彼地取相。最分明故。第一有中。行最為勝。彼思能感最大果故。此即識住。識住其中。顯似世間田種次第。是故諸蘊次第如是。由此五蘊無增減過。即由如是諸次第因。於心所中別立受想。謂受與想。於心所中。相粗生染。類食同助。二界中強故別立蘊。已隨本頌。且就轉門。說次第因。四種如是。當就還門。復說一種。謂入佛法有二要門。一不淨觀。二持息念。不淨觀門。觀於造色。持息念門。念於大種。要門所緣。故先說色。由此觀力。分析色相。剎那極微。展轉差別。如是觀時。身輕安故。心便覺樂。故次說受。受與身合。定為損益。損益於我理必不成。由斯觀解。我想即滅。法想便生。故次說想。由此想故。達唯有法。煩惱不行。故次說行。煩惱既息。心住調柔。有所堪能。故次說識。已說順次。逆次應說。恐厭繁文故應且止。如是已說諸蘊次第。於界處中應先辯說六根次第。由斯境識次第可知。眼等何緣如是次第。頌曰。

前五境唯現 四境唯所造
餘用遠速明 或隨處次第

論曰。於六根中。眼等前五。唯取現境。是故先說。意境不定。三世無為。或唯取一或二三四。是故後說。境決定者。用無雜亂。其相分明。所以先說。境不定者。用有雜亂。相不分明。所以後說。所言四境。唯所造者。前流至此。五中前四境唯所造。是故先說。身境不定。大種造色俱為境故。所以後說。或時身根唯取大種。或時身根唯取造色。或時身根俱取二種。是故身識。有說。極多緣五觸起。謂四大種滑等隨一。有說。極多緣十一起。餘謂前四。如其所應。用遠速明。是故先說。謂眼耳根取遠境故。在二先說。二中眼用遠故先說。如遠叢林風等所擊。現觀搖動不聞聲故。又眼用速。先遠見人撞鍾繫鼓。後聞聲故。鼻舌兩根用俱非遠。先說鼻者。由速明故。如對香美諸飲食時。鼻先嗅香。舌後嘗味。如是且約境定不定用遠速明。辯根次第。或於身中隨所依處。安布上下說根次第。傳說。身中眼處最上。又顯在面。是故先說。耳鼻舌根依處漸下。身處多下。意無方處。有即依止五根生者。故最後說。豈不理實。鼻根極微。住鼻頞中。非居眼下。如說三根橫作行列。處無高下。如冠花鬘。理實應爾。然經主意。就根依處。假說如此。經主或言。似通異釋。故今於此別作頌文。

前五用先起 五用初二遠
三用初二明 或隨處次第

於六根中眼等前五。於色等境先起功用。意後方生。是故先說。如本論言。色等五境。五識先受。意識後知。為自識依及取自境。應知俱是眼等功用。於五根中初二用遠。境不合故。所以先說。二中眼用復遠於耳。引事如前是故先說。鼻等三用。初二分明。故鼻居先。舌次身後。如鼻於香能取微細。舌於甘苦則不如是。如舌於味能取微細。身於冷煖則不如是。隨處次第。釋不異前。若色等境。五識先受。意識後知。云何夢中能取色等。有餘師說。夢中憶念先所受境。若不爾者。諸生盲人。於其夢中亦應取色。有說。夢中非必憶念先所受境。境相現前分明取故。非於覺位憶念了別先所受境。如在夢中色等現前分明可取。非於夢位憶昔境時有殊勝德過於覺位。由此憶念先所受境。明了現前勝於覺位。是故夢中能取。非昔所受色等。然於夢位有時亦能憶昔境者。此非實夢。不能分明取境相故。若爾生盲何緣夢位不能取色。誰言生盲於其夢位不能取色。若謂夢中必定憶念先所受境。非先未受。應信生盲夢中取色。昔餘生中曾見色故。又於夢中非唯夢見曾所更事。如餘處說。是故生盲夢亦應爾。而本論言。色等五境五識先受意後知者。據容有說。非必定然。如是所言。於色等境。眼等先用。意後生者。亦非必定。眼等五識。展轉互為等無間緣本論說故。此中且約非夢散位受了色等次第而說。由此已釋定所取色。住空閑者。咸作是言。定中青等。是有見色。不可說言。此色定是眼識曾受異類色相。於此定中分明現故。此定境色。是定所生大種所造。清潔分明。無所障礙。如空界色。如是已說處界次第。即於此中應更思擇。何緣十處體皆是色。唯於一種立色處名。又十二處體皆是法。唯於一種立法處名。頌曰

為差別最勝 攝多增上法
故一處名色 一名為法處

論曰。雖十二處十色皆法。而為差別。一立總名。言差別者。謂各別處。若色法性等故名同。是則處名應二或一。諸弟子等。由此總名。唯應總知不了別相。為令了知境及有境種種差別。故立異名。由是如來於其聲等眼等色上。立異義名。色處更無異義名故。總名即別。如能作因。諸立別名。為顯別義。此顯別義。故即別名。法處亦爾。言最勝者。由二因緣。唯色處中色相最勝。一有見故。可示在此在彼差別。二有對故。手等觸時即便變壞。又多種故。三眼境故。世共於此立色名故。諸大論師。非於聲等立色名故。唯一名色。於法處中。攝受想等眾多法故。應立通名。若離通名。云何能攝多別相法同為一處。又於此中攝名品類法名諸法。故立法名。謂擇法覺支法智法隨念法證淨法。念住法無礙解法寶法歸。此等法名有無量種。一切攝在此法處中。故獨名法。又增上法。所謂涅槃。此中攝故。獨名為法。諸契經中。有餘種種蘊。及處界名想可得。皆在此攝。如應當知。且辯攝餘諸蘊名想。頌曰。

牟尼說法蘊 數有八十千
彼體語或名 此色行蘊攝

論曰。有說。佛教語為自體。彼說法蘊皆色蘊攝。語用音聲為自性故。有說。佛教名為自體。彼說法蘊皆行蘊攝。名不相應行為性故。語教異名。教容是語。名教別體。教何是名。彼作是釋。要由有名乃說為教。是故佛教體即是名。所以者何。詮義如實。故名佛教。名能詮義。故教是名。由是佛教定名為體。舉名為首。以攝句文。齊何應知諸法蘊量。頌曰。

有言諸法蘊 量如彼論說
或隨蘊等言 如實行對治

論曰。有諸師言。八萬法蘊。一一量等法蘊足論。謂彼一一有六千頌。如對法中法蘊足說。或說法蘊。隨蘊等言一一差別。數有八萬。謂蘊處界緣起諦食靜慮無色無量解脫勝處遍處覺分神通無諍願智無礙解等。一一教門。名一法蘊。如實說者。所化有情。有貪瞋癡我慢身見及尋思等八萬行別為對治彼八萬行故。世尊宣說八萬法蘊。謂說不淨慈悲緣起無常想空持息念等諸對治門。此即順顯隨蘊等言。無蘊等言。不為對治有情病行唐捐而說。如彼所說八萬法蘊。皆此五中二蘊所攝。如是餘處諸蘊處界。類亦應然。頌曰。

如是餘蘊等 各隨其所應
攝在前說中 應審觀自相

論曰。餘契經中。諸蘊處界。隨應攝在前所說中。如此論中所說蘊等。應審觀彼一一自相。且諸經中說餘五蘊。謂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蘊彼中戒蘊此色蘊攝。是身語業。非意思故。彼餘四蘊。此行蘊攝。是心所法。非受想故。又諸經說。十遍處等。前八遍處。及八勝處。無貪性故。此法處攝。若兼助伴。五蘊性故。即此意處法處所攝。後二遍處。空無邊等。四無色處。四蘊性故。亦此意處法處所攝。五解脫處。慧為性故。此法處攝。若兼助伴。即此聲意法處所攝。復有二處。謂無想有情天處及非想非非想處。初處即此十處所攝。無香味故。後處即此意法處攝。無色性故。又多界經說界差別。有六十二。應隨其相當知攝在十八界中。且彼經中所說六界。地水火風四界已辯。空識二界未辯其相。如是二界其相云何。頌曰。

空界謂竅隙 傳說是明闇
識界有漏識 有情生所依

論曰。內外竅隙。名為空界。如是竅隙。云何應知。傳說。竅隙即是明闇。謂窗指等明闇竅隙顯色差別。名為空界。本論中辯此空界相。亦說名為鄰阿伽色。言阿伽者。謂極礙色。大造積集。堪引往來。能有任持。極為礙故。鄰是近義。此空界色與彼相鄰。雖是彼類而非即彼。色謂色界色處色蘊。為其自性。此鄰極礙。復是色性。是故說名鄰阿伽色。有說。阿伽即空界色。此中無礙故名阿伽。即無礙色。餘礙相鄰。是故說名鄰阿伽色。所言傳說。表不信承。彼說意言。何有此理。故彼上座。及餘一切譬喻部師。咸作是說。虛空界者。不離虛空。然彼虛空體非實有。故虛空界體亦非實。此有虛言而無實義。虛空實有。後當廣明。今因空界。且略成立。離虛空界實有虛空。故世尊言。虛空無色無見無對。當何所依。然藉光明虛空顯了。此經意說。虛空無為。雖無所依。而有所作。謂能容受一切光明。以果顯因。有實體相。虛空無者。應無光明。既有光明。眼識所取。是色差別。故有虛空。以能容受光明等故。實有虛空理極成立。由此所說。契經文句。顯二分明。各別實有。又於色界得離染時。亦說斷此虛空界故。如世尊說。離色染時心於五界解脫離染。唯餘識界不應說斷。虛空無為。諸漏於中曾未轉故。又契經說。此虛空界有內有外。非即虛空。如契經言。內虛空界。所謂眼竅。乃至廣說。外虛空界。所謂空中及門窗等諸有竅隙。非無為法可言內外。豈不空界與空無為無障相同。體應無異。此言無所以者何。虛空無為無障相者。謂非能障。亦非所障。虛空界者。雖非能障。而是所障。被餘障故。由此不應定說空界無障為相同彼虛空。若爾諸說。造色不離大種處者。彼說大種不障造色。大種亦非造色所障。是則大種無障為相。應同虛空。彼說非理。俱有對故。大種造色。互相障礙。應各別處。豈相容受。既不相容。如何大種無障為相同於虛空。又彼許色少分無障。故與虛空其相有別。彼說大造雖不相障而障餘色。故異虛空。雖諸大種不障自果。亦復不為自果所障。而與餘色互相障礙。是故虛空無障為相。異虛空界。理得成立。由此空界非即虛空。又體實有。經說有故。猶如地等。如契經說。實有六界成假士夫。又是有為假士依故。猶如地等。又是明闇顯色性故。又是有漏。說此為緣入母胎故。離色染時說。斷彼故。即由此因證體是色。又如頌言。

譬如盛滿月 行無垢空輪

空即空界。顯空是色。有垢無垢。在色體故。有別誦言。

如淨滿月輪 遊歷虛空界

此亦空界無障垢故。月輪無垢義不異前。或復如何說有色法行於無色。與理相應。又說汝等當觀我手舉在虛空。乃至廣說。彼諸長老。不善諦觀如是理教。隨情所說。於古聖賢展轉傳授。順理言教而不敬從。已說空界。識界云何。謂有漏識。何緣不說無漏諸識為識界耶。與識界義不相應故。由無漏法。於有情生斷害壞等差別轉故。非生所依。如是六界。於有情生生養長因差別轉故。是生所依。生因。謂識界續生種故。養因。謂大種生依止故。長因謂空界容受生故。尊者世友作如是言。界是施設有情因故。非無漏法。如契經說。六界為緣入母胎故。由此界名隨義而立。謂能持生。故名為界。入母胎緣。貫通六界。唯一識界。獨能續生。彼經六界此九界攝。餘隨所應。當觀攝義。故諸餘界。十八界攝。

說一切有部順正理論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