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行集經卷第三十二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輸入者 徐潔英
   一校者 江 進
      二校者 夏桂蘭
      改稿者 劉海燕

二商奉食品下

爾時世尊。從羊子種樹林起已。安庠漸至一樹林下。彼樹林名差梨尼迦(隋言出乳汁林)到彼林已。結加趺坐。經於七日。為欲受彼解脫樂故。爾時世尊。經七日後。正念正知。從三昧起。如是世尊。經七七日。以三昧力。相續而住。然彼善生村主之女。布施乳糜。一食已後更不別食。至今活命。
爾時彼處。從北天竺。有二商主。一名帝(當梨反)梨富娑(隋言胡瓜)二名跋梨迦(隋言金挺)彼二商主。有多智慧。心細意正。彼二商主。從中天竺依土所出。種種貨物。滿五百車。大得宜利。從中欲還北天竺國時彼路經差梨尼迦林外不遠。次第而行。彼等商主。別有一具調伏之牛。恒在先行。若前所有恐怖之處。而彼一具調善之牛。如打橛縛驅不肯行。
爾時彼處差梨尼迦所護林神。彼神隱身。密捉持是二調牛。住不聽前過。彼二商主。各持優缽羅花之莖。打二調牛。猶不肯行。其餘所駕五百車牛。皆不肯動。其諸車輪。並不復轉。其皮鞦索。悉皆自斷。其餘轅軛軸轄轂輻箱輞欄板鞅韅勾心。或折或破。或碎或裂如是變怪種種不祥。
爾時帝梨跋梨迦等。心生恐怖。皆大憂惱。身諸毛孔。皆悉遍豎。各相謂言。我等今者值何怪禍。遇何災殃。各各去車兩三步地。頭戴十指合掌頂禮一切諸天。一切諸神。至心而住。作如是言。乞願我等今者所有災怪殃咎。恐怖早滅。安隱告別。
爾時彼林所守護神。現自色身。慰勞彼等諸商主言。汝等商人。勿生恐怖。汝等此處。無一災禍。無一諸殃。不須怖畏。諸商主等。此處唯有如來世尊阿羅呵三藐三佛陀。初始成佛無上菩提。今日在此林內而住。但是如來。得道已來。經今足滿四十九日。未曾得食。汝等商主。今若知時。可共往詣向彼世尊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所。最宜在前。將將酪蜜摶奉彼。汝等當得長夜安隱安樂大利。時二商主。聞彼林神如是言已。即白神言。如神所教。我等不違。而彼二商。即各將酪蜜和摶。共諸商人。往詣佛所。既到彼已。時二商主。遙見世尊。可歖端正。世間無比。乃至猶如虛空眾星。莊嚴身體諸相。見已心大敬重。清淨信向至世尊前。到已即便頂禮佛足。卻住一面。時二商主。共白佛言。世尊。願為我等。受此清淨酪蜜摶愍我等故。
爾時世尊。如是思惟。往昔一切諸佛世尊阿羅呵三藐三佛陀。悉皆受持缽器以不。爾時世尊。內生知見。即知過去一切諸佛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一切盡皆受持缽器。是時世尊。復如是念。我今當以何器而受二商主食酪蜜摶。世尊欲受。發此心已。時四天王。各從四方。速疾共持四金缽器。往詣佛所。到已各各頂禮佛足。卻住一面。而四天王。卻住立已。將四金缽。奉上世尊。作如是言。唯願世尊。用此缽器。受二商主酪蜜摶。愍我等故。我等長夜當得大利大樂大安。世尊不受。以出家人不合畜此。彼四天王。捨四金缽。將四銀缽。奉上世尊。作如是言。世尊。可於此器受食。略說乃至。為我當得大利大安。世尊不受。如是更將四頗梨缽。而亦不受。如是更將四琉璃缽。而亦不受。如是更將四赤珠缽。而亦不受。次復更將四瑪瑙缽。而亦不受。次復更將四車缽。奉上世尊。如來亦復不為其受。爾時北方毘沙門王。告於諸餘三天王言。我念往昔。青色諸天。將四石器。來奉我等。白我等言。此石器內。仁等。可用受食而喫。
爾時別有一天子。名毘盧遮那。白我等言。仁等天王。慎勿於此石器之內受食而喫。仁但受持相共供養。比之如塔。所以者何。當來有一如來出世。其如來號釋迦牟尼。仁等。宜將此四石缽。奉彼如來。仁等天王。今是時至。可將石缽持奉世尊。
爾時四鎮四大天王。各各皆將諸親眷屬圍遶。速至自宮殿中。各執石缽。端正可喜。其色紺青。猶如雲隊。盛以天花著滿其內。將一切香。用塗彼缽。復持一切諸妙音聲。供養彼缽速詣佛所。到已共將四缽奉佛。而白佛言。唯願世尊。受此石缽。於此缽內。受二商主酪蜜摶。愍我等故。各令我等長夜獲得大利安樂。
爾時世尊。復如是念。此四天王。以信淨心。奉我四缽。我亦不合受持四缽。若我今於一人邊受。則三人心。各各有恨。若二人邊。受於二缽。二人心恨。若三人邊。受於三缽。一人心恨。我今可總受此四缽。出神通力。持作一缽。爾時世尊。從於提頭賴吒天王邊受缽已。而說偈言。

施善世尊好缽盂 汝決當成妙法器
既於我邊奉淨缽 必增智慧正念心

爾時世尊。從於毘留勒叉天王邊受缽已。而說偈言。

我觀真如誰施缽 彼得正念增長心
有能養育世令安 速成妙樂清淨體

爾時世尊。從於毘留博叉天王邊受得缽已。而說偈言。

汝以淨心施淨缽 清淨實心奉如來
當來速得清淨心 人天世間得稱意

爾時世尊。從毘沙門大天王邊受於缽已。而說偈言。

清淨持戒佛世尊 善伏諸根施全缽
不缺壞心殷重施 汝當來世得淨田

爾時世尊。受四缽已。如是次第相重安置。左手受已。右手按下。神通力故。合成一缽。外有四脣。而說偈言。

我昔功德諸果滿 以發哀愍清淨心
是故今四大天王 清淨牢固施我缽

而有偈說。

當時世尊欲受食 諸天四方持器來
各以奉施佛如來 受已神通作一缽

爾時世尊。於新淨潔天施缽內。從彼北天帝梨富娑并跋梨迦(前代譯稱提謂波利此葢婆羅門楚夏耶未知孰是斯經二商主名非深失)二商主邊。受於酪蜜和之摶。慈愍故受。如法而食。食已即告彼二商主及諸人言。汝商主等。來從我受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復受五戒。當令汝等長夜安樂獲大善利。其二商主。及諸眷屬。聞佛語已。即共白言。如佛聖教。我等不違。即便共受三自歸依。彼二商主。於人世間。最初而得三歸五戒優婆塞名。所謂帝梨富娑二商主等。爾時世尊以二商主生隨喜故。而說偈言。

所施色味具足圓 受已方便離煩惱
其中雜和多種物 是故名為酪漿
噉訖身體潤澤光 面色輝花容貌顯
氣力充實而得益 除飢渴惱心獲安
如是漿施佛世尊 令諸梵行得飽滿
我今所受已食足 是二商主奉
日種甘蔗族所生 讚嘆是人為最上
以此布施功德故 當到聖智極果中
復得盡於諸漏邊 以因如是業行故
後更轉轉無恐怖 漸得脫於諸有纏
既入無漏得清涼 譬如良田善平正
種子穀苗悉皆好 風雨潤澤復隨時
禾稼成長自豐饒 如是皆由多種子
生已漸漸增茂盛 諸穀充溢倍多加
所收之子不可量 亦如成就諸戒行
能廣布施眾飲食 後得果報難可論
以昔成利故使然 若人欲求於後利
望其轉得饒益果 唯有供養仁智尊
當成果報妙菩提 并得善逝世間解
自己得心多種利 復能向他作法饒
彼得自益利眾生 是故名為大智者
欲得自利利一切 欲得求道導世間
應於三寶佛法僧 發心當生正信行
以信心故得果報 廣大善達信行邊
即得戒行難思議 即得最勝無上道
布施能得此勝報 觀見世界真實如
又得道智滿足充 聖者能如是正見
彼得是見名正念 散諸垢結等塵勞
證得無畏大涅槃 解脫世間一切苦
如是具足一切法 諸聖讚歎此最尊
生老病死等既無 悲苦別離皆滅盡
十力世尊歎此樂 當得不生死處常

爾時帝梨富娑二商主等。及諸商人。共白佛言。世尊。我等諸人。今在道路。唯願世尊。為我等故。作吉祥願。當令我等無有障礙速疾而至自所居國。爾時世尊。為二商主及諸商人。作吉祥願。而說偈言。

願令二足大吉利 一切四足亦大安
行路至處多吉祥 所向諸方悉如意
晝夜行坐皆慶適 日中所在亦多宜
於一切處願從心 商主商人並康健
希望子故種田作 散子既竟望收多
一切商人求利行 入海艱難採珍寶
汝等承望故行路 願所規獲利速成
我今得道快喜歡 汝隨至方皆願吉
心所欲取一切利 如汝等願速稱心
行向經歷所至方 悉願無有諸障礙

爾時商主。同白佛言。世尊。願乞我等一物作念。若到本鄉。不見世尊。當以彼物作塔。禮拜以表憶念大聖世尊。我等諸人。供養尊重。盡今形壽。
爾時世尊。即與諸商佛身髮爪以用作念。而告之言。汝等商主。此之髮爪。今持與汝。令汝作念。若見此物。與我無異。於後當更別有一石從空而下。至汝等處。汝等若見。當還起塔供養尊重。
爾時帝梨二商主等。從於佛邊。受髮爪已。作如是念。此之髮爪。乃是身上所棄之物。法非勝妙。不合尊重。無供養心。
爾時世尊。知彼一切商人心已。告彼等言。汝等商主。莫作是念。我憶往昔。無量無邊。不可計劫。有一世尊。出現於世。名曰然燈如來。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我於彼時作一婆羅門摩那婆。具足解於四毘陀論。我於爾時。見彼世尊。入於一城。城名蓮花。我於彼時。以五莖青優缽羅花。散彼佛上。即便發於菩提之心。時彼世尊。即授我記。汝摩那婆。於未來世。時節過數阿僧祇劫。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我時於彼世尊法中。捨離居家。剃除鬚髮。而便出家。我出家後。一切諸天。取於我髮。一髮即有十億諸天。作分將行。而共供養。從彼已來。我今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佛眼觀彼等眾生。無一眾生各在佛邊而不皆得證涅槃者。我於彼時。既未免脫貪慾瞋癡。猶尚供養我之髮爪。無量眾生。千萬億數。而得涅槃。況復今日盡諸一切煩惱結惑貪慾恚癡。皆悉除滅。汝等何故不大尊重我此清淨無染髮爪。
爾時商主。及諸人等。聞於世尊說是往昔因緣之事。即於髮爪。生希有心。生大尊重恭敬之心。頭頂一心。禮世尊足。圍遶三匝。卻步而行。有偈說言。

有眾商人諸方過 樹神發覺告彼言
此有自利得世尊 汝等頂禮布施食

如是世尊。四十九日。不得飲食。既始於彼商人等邊。得於此食。世尊食後。往昔業力。忽然患腹。而不消化。
爾時山居有一藥神。將彼新出微妙甘美呵梨勒果。往詣佛所。到佛所已。頂禮佛足。卻住一面白言。世尊。若有患腹。此呵梨勒。最初新出微妙甘美。我今將來。奉上世尊。若佛知時。為我納受此呵梨勒。受當食噉。慈愍我故。世尊食此呵梨勒後。腹內有病。即得除愈。
爾時世尊。即便納取彼呵梨勒。為彼藥神。生慈愍故。受已即告彼藥神言。來汝藥神。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當受五戒。汝當長夜得作大利多得安樂。彼藥神聞佛此言已。即白佛言。善哉世尊。我不違佛。即受三歸并及五戒。當於彼時。一切藥神諸女天中。以再過受三自歸依并及五戒。最初為首作優婆夷。所謂大藥神圍遶彼所居山女天藥神。
爾時世尊。從彼藥神女天。受其所奉呵梨勒果即便噉食。食已取核。於彼地方。即便種彼呵梨勒核。以佛威神自在力故。即日即生。即成根莖。枝條大樹。即出葉花。果實成熟。世尊腹內病即除愈。不復患苦。

佛本行集經梵天勸請品第三十六上

爾時世尊。從彼差梨尼迦林出。安庠還至菩提樹下。時彼國內若男若女。困篤著床。萎黃重病。不可療治。難得差者。其人不久。欲取命終。然氣未斷。即送林中。以之為葬。而菩薩在苦行之時。於彼林內。有一婦女。名羅娑耶。氣猶未斷。對菩提樹。相去不遠。而其眷屬。棄捨委地。而彼婦女。遙見菩薩在道樹下修行苦行。見已內心生大敬信。生敬信已。從身脫衣。置於一邊。白菩薩言。大聖尊者。若仁從此苦行而起。得渡煩惱海之彼岸。滿足自願彼時脫恐身無衣服可收取。我此糞掃衣。隨意所用。慈愍我故。時彼婦女。經歷時日。其命始終。以向菩薩。生正信故。氣斷之後。藉彼善根。即得上生三十三天。作天玉女。威德甚大。光相炳然。得成天身。神通自在。生彼天已。自發此念。我何業果。令我如是成就此身。而彼思念自識宿命。我於往昔。在人間時。作婦女身。以糞掃衣。布施世尊。隨意所用。藉彼善業。我今成就如是果報。彼復更念。世尊今既未受於我糞掃衣用。我猶尚得如是果報神通之力。況復世尊。納我衣用。豈可不得勝此果報。
爾時彼天。以玉女身。放勝光明。於夜半時。往詣佛所。其光遍照。彼林樹間。到佛所已。頂禮佛足。卻住一面。彼玉女天即白佛言。善哉世尊。取我所施糞掃之衣。隨意所用。慈愍我故。而世尊受彼糞掃衣。為玉女天。生慈愍故。如來受已。告彼天言。來玉女天。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復受五戒。汝當長夜得大利益得大安樂。彼玉女天。聞佛語已。即白佛言。如世尊教。我不敢違。即受三歸并及五戒。時玉女天。見世尊受其糞掃衣。以是因緣。心大歡喜。踴躍無量。遍滿其體。不能自勝。彼玉女天。頂禮佛足。圍三匝已。即從彼處。沒身不現。
爾時世尊。發如是心。我今將此糞掃之衣。何處而洗。發是心已。帝釋天王。為如來故。去林不遠。化出一河。其水清淨。無有穢濁。帝釋天王。於河岸邊。更復化作三片大石。其第一石。擬世尊坐。其第二石。洗糞掃衣。帝釋天王。手自澆水。其第三石。洗衣訖已。擬曝使乾。時曬衣石。以佛威神。從虛空飛。往到北天竺。為彼帝梨富娑商主等作於塔。為供養故。
摩訶僧祇師。作此說。如是次第七七日誦。或復有師說言。此事。經二七日。或復有師說言此事。經三七日。或復有師說言此事。經四七日。初一七日。諦心而在菩提樹下。第二七日。漸次移在不瞬眼塔。
爾時世尊。從彼不瞬眼塔而起。起已至羅闍那樹下。到樹下已。經於七日。加趺而坐。受解脫樂。安禪不起。
爾時世尊。過七日已。正念正知。從三昧起。是時帝梨富娑。并跋梨迦。二商主等。從迦浮吒城發。漸至佛所。到佛所已。乃至略說。圍遶三匝。從佛而行。爾時世尊。從羅闍那樹下起已。安庠漸至目真鄰陀樹下而坐。到已乃至當說偈言。     
  爾時世尊。過彼七日。於晨朝時。著衣持缽。詣難提迦村主之家。到彼家已。卻在一邊。嘿然立住。為求食故。其村主女。既見世尊在門一邊嘿然立住欲乞求食。見已即從世尊。手內擎取於缽。將至家裏。以好種種百味飲食。滿置其中。出奉世尊。而作是言。唯願世尊。受我此食。慈愍我故。世尊受納善生村主女人食已。即告女言。來汝善生。受三歸依并及五戒。汝當長夜得大利益得大安樂。其善生女。聞佛語已。白言。世尊。如世尊教。我不敢違。即受三歸并及五戒。是時善生。最初人間。再受三歸及受五戒作優婆夷。所謂善生村主之女。是時世尊。從善生女受食。食已在彼菩提樹下而坐。受解脫樂。復經七日。
爾時世尊。過七日已。正念正知。從三昧起。於晨朝時。著衣持缽。安庠漸至斯耶那耶婆羅門家。到已住在其門一邊。嘿然求食。其斯耶那耶。既見世尊在門外立嘿然求食。見已即從世尊。乞缽執已。將入自家。以好種種百味飲食。種種羹臛。滿和缽中。持將奉佛。復白佛言。唯願世尊。受我此食。慈愍我故。而世尊從斯耶那耶婆羅門邊。受得食已。即告彼言。來婆羅門。乃至應受三歸五戒。彼婆羅門。聞佛言已。如佛所教。而受三歸乃至五戒。是時世尊。從斯耶那耶婆羅門所。得飯食已。受持漸漸安庠行。至曼他那塔(隋言攪酪木塔)食訖。如法衣。還向菩提樹下。加趺而坐。經於七日。乃至受於解脫之樂。
爾時世尊。過七日已。正念正知。從三昧起。於晨朝時。著衣持缽。漸漸行詣斯耶那耶親里眷屬四姊妹邊。四姊妹者。一名婆羅(隋言力)二名摩低婆羅(隋言極力)三名嵩陀梨(隋言端正女)四名鉗(薑嚴反)婆迦梨(隋言瓦師)到彼等家。在一面立。嘿然而住。為乞食故。其四姊妹。既見世尊嘿然立住。見已即從世尊。乞缽入家。盛取百味飲食。色妙具足。種種羹臛。滿置缽中。持以奉佛。復作是言。唯願世尊。受我此食。慈愍我等。時世尊受彼四姊妹百種飲食。為慈愍故。受已即告彼姊妹言。來汝姊妹。從我受持三歸五戒。汝等當得長夜利益安隱樂故。彼四姊妹。聞佛語已。即白佛言。如世尊教。我等不違。即便共受三歸五戒。是時世尊。從彼姊妹。受布施已。安庠漸到曼他那塔。到已隨意如法飽食。還向菩提樹下而坐。受解脫樂。經一七日。
爾時世尊。七日已過。正念正知。從三昧起。於晨朝時。著衣持缽。安庠漸至羊子所種尼拘陀樹。未至樹邊。從菩提樹其間半路。見有一箇放牛婦人。攪酪出酥。爾時世尊。漸至於彼牧牛婦所。到已去彼婦人不遠。嘿然而立。為求食故。時彼婦人。既見世尊去其不遠嘿然立住。見已即從世尊乞缽。滿中盛酪。以奉世尊。而白佛言。大聖尊者。受我此酪。為慈愍故。是時世尊。從彼婦邊。受得酪已。告彼婦言。來姊汝受三歸五戒。必當長夜大得利益獲安樂故。是時婦人。隨佛教受三歸五戒。是時世尊。隨意飽食。洗缽訖已。漸至羊子前所種蒔尼拘陀樹其下而坐。受解脫樂。經一七日。爾時世尊。過彼七日。正念正見。從三昧起。是時忽有諂曲求過一婆羅門。來詣佛所。到已共佛慰喻問訊。說種種語。卻住一面。而白佛言。瞿曇沙門。云何名為婆羅門也。婆羅門者。作何法用。凡有幾法。如來知已。即出如是師子吼音。而說偈言。

除滅一切諸罪業 是故名為婆羅門
清淨無有諂曲心 內外正定常安住
如法修行諸梵行 口言心念亦復然
能於一切處無貪 是名婆羅門種姓

如是間中。凡八七日。前三七日。全不食噉。自餘五七。方始求食。
爾時世尊。坐一三昧。其三昧名遍觀世間。而世尊以無上佛眼。觀世間時。見於世間。或有眾生。從地獄出。還墮地獄。或有眾生。從地獄出。生畜生身。或有眾生。從地獄出。受餓鬼身。或有眾生。從地獄出。受於人身。或有眾生。從地獄出。受於天身。
或有眾生。從畜生脫。受地獄身。或有眾生。從畜生脫。還生畜生。或有眾生。從畜生脫。受餓鬼身。或有眾生。從畜生脫。生於人間。或有眾生。從畜生脫。生於天上。
或有眾生。從餓鬼脫。墮於地獄。或有眾生。從餓鬼脫。還受餓鬼。或有眾生。從餓鬼脫。墮於畜生。或有眾生。從餓鬼脫。生於人間。或有眾生。從餓鬼脫。生於天上。
或有眾生。從人間死。墮於地獄。或有眾生。從人間死。墮畜生中。或有眾生。從人間死。墮於餓鬼。或有眾生。從人間死。還受人身。或有眾生。從人間死。生於天上。
或有眾生。從天上墮。生地獄中。或有眾生。從天上墮。落畜生中。或有眾生。從天上墮。受餓鬼身。或有眾生。從天上下。生於人間。或有眾生。從天上死。還生天中。
爾時世尊。見諸眾生。著於諸見。或有眾生。以於欲火。燒然其體。或瞋恚火。或愚癡火。熱燒其體。著於欲事。欲事惱故。即生歡樂。瞋恚癡等。一切亦然。而世尊見諸眾生等。為三毒火之所焚燒。即說如是師子吼言。此世間中。諸眾生輩。為有所纏。精勤造業。得於是形。身為大患。處處念著。所生邪意。即常增長。如所增長。即成此有。以有著故。於諸世間。有諸眾生。以有著故。還思念有。即成於有。而其彼等一切眾生。所有之處。即彼有處。受於有苦。若能滅於彼諸有苦。於此法入。學行梵行。是名梵行。若有沙門及婆羅門。以著有患。知出諸有。彼等皆名無著諸有。如是知已。能出諸有。我如是說。若復沙門及婆羅門。以有而說。欲脫諸有彼等一切不名脫有。我如是說。如是之人。墮於邪道。名受大苦。我如是說。捨於世間一切邪道。盡彼一切諸苦業果。既盡諸苦。即名無有。此是世間。眾生我見。各各皆以無明所欺。樂著諸有。著諸有已。即不能得解脫諸苦。若復有人。於一切處。觀察諸有。於一切處。未遠離有。而一切處。並在於有。既住在有。是名無常。是名為苦。是名無實。於無實法。如是如是。如實正智。應當觀知。若能如是正智觀者。即盡諸有。及愛盡已。於無有處。亦不心念。是則名為得滅。比丘既得滅已。即更不生於後世有。不受後身。即能降伏一切眾魔。即得勝於一切鬥陣即一切處。得大利益。於諸有處。不念不思。

佛本行集經卷第三十二